目前分類:摘錄、講座、其他 (33)
- Jul 21 Tue 2009 22:50
聲明在先
- Jan 03 Wed 2018 05:32
自己身上的念佛珠在哪裡
“又於念珠、觀想何本尊即溶入智慧者。”有人學密宗的,買一個念佛珠,一定要老師加持過,不然念佛珠不靈。我說我不是搞密的,你們不要拿念佛珠來叫我搞,我煩死了。過去有很多人拿來叫我念,我揉兩下就給他們了;我不是吃飽飯沒事做,專門給你念念佛珠的。
- Jan 03 Wed 2018 05:28
臨終時念佛要這樣念!
我們心裡所產生的思惟從哪裡生起呢?以唯識學來講,是第六意識的作用,受到外界色、聲、香、味、觸、法六塵的影響,所起的反應。但是,這些心理反應的思想還得依靠個東西才能存在,什麼東西?氣,你呼吸停止了,就沒有辦法思想了。
- Feb 07 Tue 2017 13:50
南師開示於2007年春節(2月24日)--十六特勝
- Jan 07 Sat 2017 19:13
無念為宗之陷阱
- Nov 18 Fri 2016 01:05
南師口述,當年峨嵋發願,普賢菩薩為證之事蹟
- Oct 31 Mon 2016 16:50
月圓人歸送南師~南國熙先生 憶述
- May 13 Fri 2016 21:31
南師詳述死亡、投胎過程_胡松年_新浪博客
南師詳述死亡、投胎過程
- Dec 15 Tue 2015 23:50
滅盡定、無想定 摘自南師《唯識與中觀錄音帶文字檔10、11、12》
- Oct 03 Thu 2013 15:01
南師如是說
有一位老朋友,脾氣很暴躁,來台灣以後,我問他脾氣好些沒有,他說脾氣更大了,問我有沒有辦法。我說有一個辦法很簡單,你做到的話,包你有用處。當你要發脾氣的時候,你趕快做個氣功,把嘴巴一張先吐一口氣,再用鼻子吸口氣,嚥下去,再說要不要發脾氣。
- Jul 09 Tue 2013 10:08
有心為善,雖善不賞
我常常告訴諸位年輕的同學,看中國的小說《聊齋志異》~說妖怪的,說狐狸精、說鬼的,第一篇就是中國文化的代表。
這部小說第一篇是《考城隍》,考試官是關公來考。什麼是考城隍呢?現在你們年輕人不懂,就是地下陰間缺了一個縣長。大概現在閻王那裡的縣長也民選了,也要去運作了;過去是考取的。結果啊,有一個讀書人,年紀輕輕的,睡著了,突然得到了一張召集令,考試。這年輕人一想:“我也沒有去報名,哪裡招考試啊?”只好去了。一到了那個考場一看,嚇死人,那個威風之大!然後看看上面考試官是誰啊?一看關公坐在那裡。關公是畫上看到過,這一下真看到,他嚇死了!然後一打聽,這是考什麼啊?怎麼關公來考!說是考城隍,地下陰間缺了一個縣長。那麼就考。結果他把文章作完了,關公就當場閱卷,不要什麼入闈啊、還要等三天放榜,沒有這回事,他辦事快得很,當場閱卷。一看,“嗯!這個人好!”他文章中間提出什麼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