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觀-032-論釋-012-第十二课 20230718
遍智10-678-修行所為、披甲修行、趨入修行-《慧光集51-p135

思考题

1.请解释修行所为的本体和分类。
2、请以持戒为例谈一下如何以一度含摄六度。
3、趋入修行有哪些分类?请谈一下这些分类的重要性。

先很快地回想一下,現在是讀《現觀莊嚴論》,那彌勒菩薩的講法是大海波浪式,所以第一個他先講8事,8事就是3~遍智、道智、基智,再來4加行~正等加行、頂加行、次第加行、剎那加行,最後1法身跟事業;因他是大海波浪式講法所以現在就把8事展成70義,那我們現在講到第一事遍智展開10義,接著再展開這10義的每一個內容做詳細開示。一開始就是1.發心、接著就是2.教授,再來就是3.順決擇分、4.種姓又叫做修行所依其重點就是談種姓,再來就是5.修行的所緣、基本上就是所有的一切法,所緣以上前面都講過了,再來就是今天會講到的6.修行的所為主要談的就是果,所為以後就是4個修行~7.披甲修行、8.趨入修行、9.資糧修行、10.定離修行,醬一共10個。
今天會談到修行所為這個果、以及披甲修行、趨入修行。那為什麼要再複習一遍?其實,你在讀的時後可以自己匯總,比方遍智,我們都知道這是最終的目標就成佛,這一開始就講發心,基本上你想我們以前在讀《廣論》就知道一開始一定要有願菩提心,你一定得要有發願,那這大乘發心基本上就類似願菩提心,那匯通就是跟你以前學過的東西你要想一想去找到那個關聯性,這個關聯性可以幫助你記憶也可以幫助你理解他的內容,除此之外,還有基道果的概念,那《現觀莊嚴論》主要還是講般若,你知道般若裡面又分自性般若~基般若、文字般若、道般若、果般若,這當中你也可以用這個匯通,那這裡只不過是拋磚引玉。
像這個發心就大部分是以前的願菩提心,那這個教授基本上就你一定要有聞思,特別在這裡強調順抉擇分是因他扮演很重要的角色,你也知道從資糧道成熟了以後就要經過所謂的加行道就是順決擇分,在這抉擇分講的非常細大家一定不能忘記,就是他在解釋暖頂忍世第一法這4個加行的時候他是用5個差別法~~所緣、行相、因、攝持、所斷4個分別,這個今天不再多講了,但這5個差別法很重要你一定要記住,因為這是你第一次比較深入去了解加行道就順決擇分裡面的內容。再來,就很重要的一個種姓,種姓在佛學理有一個蠻重要的概念~~其實最後你是要回到這個,你感覺好像這是因其實最後這就是果,那你說這明明是只要有因就會有果,這概念不太一樣,我們以前不是一直在強調有所謂的離垢清淨、跟最後的本來清淨,這就是如來藏很重要的一個教法,所以這種姓本身雖然是一個因可最後你就是要回到這個上面,你修行是靠這個、可是你最後成就的時候就是回到這個上面,真正認識你這個東西、這個東西是你真正要追求的,其實就是你有的東西。接著所緣,最重要是告訴你你要知道一切法,其實你在讀順決擇分的5個差別法時你也知道他第一個也是講所緣,簡單講就是你一定要有這些知識,由這裡你可以判斷哪一些要取哪一些要捨等等。再來所為就再回到果面,醬就先一個簡單的複習。還有4個加行,這裡提到一個披甲修行、趨入修行、資糧修行,最後一個定離修行,借這機會可以了解修行的基道果這個道本身若是展開大概就是這幾個方向。
前面講這段話的目的就是我們從這個當中自己想辦法去匯通、去整合我們所學過的,醬就可以在你內心裏面建立一個邏輯的系統就為學習佛學本身這個系統,這系統就好似用磚慢慢把房子蓋起來,你做這事越多你了解佛學的角度就會越多越廣越深。若是讀過了就過去,雖然也有效果,但我只是分享我的撇步讓你能事半功倍,那剛剛提醒的這些東西都不能忽略。那現在回到今天的課文……
順決擇分5個差別法~~所緣、行相、因、攝持、所斷4個分別
所為即是目標

庚二(10-6究竟修行所为)分二:一、本体;二、分类。
今天12課一開始要講所為,所為即是修行的目標
這個分類基本上是哦巴活佛的分類,堪布是採用哦巴活佛的解釋方式。那這是我的感覺,因我們有一個很根本的原則你一定要記住~~我們今天要學的是彌勒菩薩教的《現觀莊嚴論》,在眾多的講法中你要學到彌勒菩薩講什麼,所以你可以公平的去判斷眾多訊息中誰最強,以免有可能最後你學得的是某某法師的《現觀莊嚴論》,那在眾多講法者中最強的毫無疑問的是米滂仁波切,這並不是我個人的分別念去比高下、而是很客觀的看法,所以一直強調一定要跟大德學,那能把這講清楚的就是米滂仁波切,雖然我們也是靠堪布的翻譯間接了解米滂仁波切所講的;但依我們過去的經驗,索達吉堪布的翻譯是值得信任的,這點是要非常感激索達吉堪布,沒有他我們根本沒辦法接觸米滂仁波切的教法。其實在這麼多選擇中我是比較傾向用米滂仁波切的教法,其他人的東西是幫助我們去了解米滂仁波切講什麼,我是沒資格講什麼但在我的經驗中發覺米滂仁波切不會犯錯,我讀過他太多東西了很感動真是法喜充滿,這也要非常感激堪布的翻譯,他用的翻譯模式即使你看起來很生澀,但你真正解決了以後他是有辦法反應出來米滂仁波切想講什麼,這點很重要。那現在我們是採用哦巴活佛的教法,所以有可能盡量的去看看米滂仁波切的做個參考,那為什麼不直接用米滂仁波切的講法,因那會造成現在的學習不是那麼順暢,也不是要你不信現在學的東西,而是有時去翻翻《慧光集51》你做一個比較,大致都沒有問題但偶而會看到不一致的見解。就比方像這個分類,哦巴活佛有他自己的一個style,他分類分的很細,可能從這種分類當中對某些人確實是有好處,可是分類太細有時會有一個問題就是模糊了焦點以致你抓不住重點,不是哦巴活佛抓不住重點而是我們是初學者之故。在這我提醒大家的目的就是你真正要學的是彌勒菩薩教的《現觀莊嚴論》,那你拿到手上所有的東西都是在幫助你去了解彌勒菩薩怎麼教;那這邊你能拿到的所有資料裡面絕對可以比較出來這當中哪一位是大德,哪一位是大德這是最重要的,其他的是輔助你去了解那個大德,再經由那位大德去了解彌勒菩薩講什麼。醬子的講法共修當中已說了很多次,那我是覺得這蠻重要的,就怕最後是以某位小德所講的東西為主,這並不是說小德不能完全學習,可他跟大德比是會有距離的,那他有可能會犯錯,若他不會犯錯他就不會是小德,這是很現實的。

辛一、本体:
所为的本体即是究竟修行的不共所修法。
一開始講目標,你的所為就是你修的那個果,科判分做本體跟分類,這本體講的是什麼?
他說~~所為的本體,現在是要講所為,科判就分出這個所為的本體,說他是一種究竟修行的不共所修法。這種話還蠻繞口的,真正的意思就是要佛的境界,你的所為就是要成佛,所以你所修的這個東西的本體就是佛,所以你看他後面這就是佛的不共境界。那佛的境界本身就是我們所謂的覺悟,他這個覺悟是一種智慧,這智慧若用2轉法輪的角度來說時他就是一種法界,再用白話講就是空性、我們一般講的空性,那這是一個大無為法;若用3轉法輪的角度來說時他就叫做如來藏,如來藏本身也是一個很標準的大無為法。
假如是大無為法你要用本體你就要很小心了,像哦巴活佛他們這種大德不會被這個本體帶偏、他只是用了這個名詞,但是真正你所要修的那個東西在概念上是沒有體的,我們漢傳很喜歡用體相用,今天你是站在世俗諦的角度說時沒有問題、你可以有體相用的概念,可你若是在勝義諦的角度時就會有問題了、因為他是沒有體的,基本上那個體就是空性。那我們回頭去看米滂仁波切的教法,他在說到所為時就沒提到有個什麼體跟分類的這種概念,基本上直接就修行所為、他就不會去做醬子一個分別,現在並不是說這個分別一無是處,絕對沒有這個意思,可是要很小心。有時碰到他用分類的時候,就感覺真正要非常小心。為什麼呢?因為這個分類本身他指的就是~在下面、就是所謂的大心、大斷、大智,這3個東西是可以當作一類一類的來講,當你這樣用就要小心,因為其實他們是一個整體;大心、大斷、大智若用佛學術語的話他就是雙運,就算你要用分類你心裡面也要有概念~~當你得到大心的時候,基本上你一定得到大斷跟大智,不會說你有一個分別的有一個大心,然後這個學會了再去大斷、然後再來大智,基本上在觀念上面不是這樣,至少在我所學的概念裡面不是這樣。那彌勒菩薩在教我們這一個所為、就真正你的目標的時候,他會強調這是一個有體又可以分類的嗎?!不見得。那你去看米滂仁波切的教法,至少沒看到他往這方面去講;那哦巴活佛用這種方式來講對某些人有幫助、因很細讓你能掌握整個輪廓,但是這時你就要很小心,就比方像科判他用本體,可又同時告訴你他沒有體,你要追的這個目標是佛的智慧,佛的智慧這個目標是不能用有本體的角度去了解的。再來,所謂的分類他只是一個方便、並不是真有這個,因為這種東西應該是一個整體的概念。醬講過後以後就不再重複、除非是特別有需要才會再提醒,其實我今天醬子講的目的是讓我們能夠真正的去學到彌勒菩薩要教我們的是什麼。

前面讲的所缘是指所修的对境,这个修行所为是讲修行的目标,即修行最终要现前的果——佛的不共境界。
堪布就講的很清楚的你最終要現前的果就是佛的不共境界,其實也就是一個智慧。下面這邊比較不需要解釋,煩請自己看。

在座的道友既然学大乘佛教,就要以成佛为终极目标,不要像有的人学习佛法就是为了健康、财富、名声、家庭和睦等世间法,对来世很少关心,更不用说很久之后获得佛果了。

这次讲《现观庄严论》,我也很明显地感受到城市中人闻思的心态,我们学院中听课的人数是比较平稳的,没有突然减少的情况,甚至随着夏天的到来,反而人越来越多了。但网上的情况就不是这样了,十一堂课讲下来,已经有很多人退出了。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我想可能主要就在于:很多人没有把人生的目标放在修行上。我知道现代人是很现实的,他们所考虑的就是感情、生活等这些眼前的问题,除此之外的事情就没有兴趣了。有了这样的心态,听课虎头蛇尾也就不奇怪了,末法时代的众生就是这么可怜。但无论如何我都会讲下去,我原来说过:只要我自身没有违缘,哪怕只有一个人在听,我也会把法讲下去。在我的记忆中,接近三十年的讲课生涯里还没有哪部法半途而废过。

刚开始讲《现观庄严论》的时候,大家觉得解释甚深空性的论典肯定很殊胜,都想听听。可是听着听着,遍智、加行道、资粮道……都是不熟悉的名词,自己的智慧已经跟不上了,也就慢慢放弃了。既然听课的态度是这样,那接下来思维和修行的态度就更不用说了。实际上,要圆满地听完一部法并不是很容易的,所以在开课之初我也说过,希望大家都要善始善终,如果实在没有时间最好不听,听了就最好不要中断。结果还是变成这样。当然,我不会为此伤心,也不会退失。

即使现状已经如此,我也不可能为了挽回它而故意讲一些故事、公案;讲五部大论还是应该按照传统的方式,根据不同的讲义对字面内容进行分析,除特殊情况以外,不会添加比较简单的公案和比喻。

下面讲不共修行所为的三种分类。

辛二、分类:《慧光集51-p135
    胜诸有情,及断智为三,
    当知此三大,自觉所为事。
當他提到分類時~~勝諸有情心,及斷智為三,當知此三大,自覺所為事~~這裡有一個蠻重要的概念,就心、斷、智這3個,大心、大斷、大智,這裡也可以改成悲智,因後面大斷大智是屬於智方面的、前面是悲,醬你就理解剛剛為什麼要強調在講分類時你一定要了解他其實是雙運的東西,並不是這一類這一類其實就是雙運。所以這3個其實也可以改成智悲雙運一樣的意思。他就是強調你真正要修的這個所為你的目標其實就是智悲雙運的東西。那這個自覺所為事,這個自覺就代表你最後的證悟,真正的現量的證悟。
學了這麼久一講到最徹底的目標,我們一定都會把智悲連在一起,不僅是連在一起還要加上一個雙運的概念,雖然目前做不到要到成佛時才有辦法雙運,《現觀莊嚴論》中雖然沒特別強調這點但最後智跟悲這2個一定是雙運;像這邊大心、大斷、大智這也絕對是雙運、或者講3運他其實是一體、一件事。“有情”一般是指凡夫,但這裡意思是包括所有的聖人都在內,最後真正的目標就有大心、大斷、大智,其實一般在匯通,這個斷就是要斷所有的煩惱障跟所知障,這個斷了以後才會有能證,所以這個斷、智又指斷德、還有證德,這都是指功德~斷德、證德。這2個相當於什麼?如果要匯通呢這跟無間道解脫道間不能說是等於,但之所以有無間道跟解脫道這種概念那跟這個是可以匯通的,還有剛剛講的整個8事中正等加行頂加行一組、次第加行剎那加行一組,正等加行頂加行一組最終結果叫做定之等持、或者叫無相等持,你看最後的叫無間頂加行,基本上這就屬於斷的這一邊,因為他是一種定,世間定是沒辦法斷只能伏這些障礙,但若是出世間定那這個定就有辦法斷。再來就次第加行跟剎那加行就比較接近解脫道,這就是相之等持、或者叫有相等持,概念很接近,雖然不能畫等號但你做醬子的匯通能幫助你了解你整個學的東西之間的相關性。那這邊也一樣,雖然寫的一個大斷、一個大智,你也可以想這2個本身跟他在教的無間道跟解脫道是有關連的,不過你要了解這裡我只是提供我的心得,你也可以
challenge ~誰醬子講請找出來印證,那我還真的找不到,也許我曾經看到過但是應該不是隨邊一翻就能翻到的。那既然不是我怎麼敢講?因為最終你會發覺醬一個理解是不會離譜的,主要是若沒有幫助我也不會講、而事實上是有幫助的。給你什麼幫助呢?藉這機會你可以因醬子而了解他的大斷跟大智是什麼意思,也因為了解了大斷跟大智你會了解到無間道跟解脫道是什麼意思,同時你也了解到他會強調無相等持、有相等持以及定之等持、相之等持,基本上這些概念都有關係。
~正等加行、頂加行,定之等持、無相等持,無間道

~次第加行、剎那加行,相之等持、有相等持,解脫道

我们要明确,大乘修行最后一定要现前其目标——修行所为的三大——心、大断、大智

所谓大心就是指大悲心。大悲心和悲心之间有很多差别。此处承许,大悲心就是佛所证的超胜一切有情的方便大悲心。这里所谓的有情,实际上已经把世间凡夫人、资粮道、加行道以及一到十地之间的菩萨都包括在内了。所以说,有情一般只是指凡夫众生,但有时也可含摄佛以外的所有凡圣众生。为什么说佛的大悲心超胜凡夫到十地菩萨之间的所有有情的心态呢?因为佛陀没有丝毫的自私心,完全是一心一意地利益众生。

第二是大断。大断是什么意思呢?只有佛地真正证悟了一切万法的实相,完全断掉烦恼障和所知障及二障习气(最细微的所知障习气在金刚喻定时断除),这就是所谓的大断。凡夫人戒烟、戒酒都做不到,守个一般的居士五戒都很困难,而到佛地时完全不存在这些问题,身语意都清净了、所有障碍都断完了。佛经里经常讲佛陀断证圆满,可见断的部分也是一种功德,断除究竟而现前灭谛,我们将此安立为本性身不空如來藏(本來清淨)
大斷,我們了解最主要就是破煩惱障跟所知障,那再提醒一下,煩惱障跟所知障,在藏傳佛教我們是一系統、另一系統是格魯對這解釋方法不是一致,除此之外其他宗派跟寧瑪屬於同一種解釋方法,就是一個煩惱障跟一個所知障。那這邊怎麼還會強調有一個習氣?習氣真正強調的就是最微細的那一部分的所知障,那這是最後在金剛喻定破的,若是把習氣當作所知障而不特別還有一個叫習氣應該問題也不大。因為最後所知障是在10地金剛喻定裡面斷光的,就是俱生的部分、俱生的所知障,至於煩惱障俱生的部分在8地已經斷光了;提到習氣就是代表非常微細的,那最後斷的一定是最微細的。
法身/空如來藏/離垢清淨本性身/不空如來藏/本來清淨
堪布這教法裡面他把這個大斷最後安立成本性身,只是並未更進一步作解釋,這部分以前我們有共修過,這個本性身再複習一遍~~一般就像在《現觀莊嚴論》中講到最後有4~~法、報、化、本性身,報身化身屬於色身方面現不用講,一般只有講法身,有時又會提一個本性身,這時到底法身跟本性身有什麼差別?其實法身有點類似離垢清淨的角度顯現出來的那個功德叫作證悟法身,那我們也知道法身就是離垢清淨、一般這就是空的如來藏,一有了這一個就會得到本來清淨、就是不空如來藏,也就是他變成自性身。所以這2個的概念有一個關係在~~法身就有點在講離垢清淨、自性身就有點在講本來清淨。那這裡我並不知道堪布為什麼在大斷的下面最後去安立一個本性身,不過他一定是手邊有根據的才會醬子講。假如這個大斷最後講的是本性身那在我感覺上應該就是你斷了最細的所知障,那你等於是做到了離垢清淨,那現在再進一步講你這個離垢清淨馬上最後的結果是本來清淨,這很重要,因為我們大乘最後是無所得,因為這個就是你本來有的東西。那本性身是一個什麼樣的概念?這也講過,在你未證悟、在輪迴的時候用的名字叫本始基,你輪迴靠什麼輪迴?就是靠這個東西在輪迴、可是他還是無體的其實他是空性的。那為什麼空性的沒有體的東西可以輪迴呢?這就是另外一個概念了,這就像以前講能量跟物質的概念了,真正的根本是那個能量,原來在輪迴的那個東西沒有證悟的時候他叫本始基,有一天你證悟了那個本始基就會變叫做自性身。在你沒有證悟之前你不能叫他自性身、也不能叫他不空如來藏,他就是不空如來藏,可在你沒有證悟之前他是本始基,就真正帶你輪迴的真正發動起所有輪迴的還是在他。所以,所謂的本性身最早的時候就是你的本始基,可那時候你不能叫他本性身、自性身,因為他是不空如來藏,那等你證悟的時候你就可以叫他本性身、也就他代表的就是本來清淨。那本來清淨怎麼會輪迴呢?那就是你被客塵包住,最後能讓你找到他本來清淨就是你要解決掉客塵的離垢清淨。
這邊醬子多講的就是因堪布這裡放了本性身進去,可他並沒有特別解釋為什麼,其實這值得我們進一步的討論,那這個本性身指的就是不空如來藏、就是本來清淨。所以他這邊的大斷直接的就是離垢清淨一直到本來清淨都放在這個大斷裡面;另外一個等於是用解脫道的角度來講就變成是大智、也就是佛智。其實,大斷跟大智、或者是無間道跟解脫道這2組理論上是一件事,只不過是用不一樣的層面,一個是用斷的層面講一個是用智慧的層面講。

第三是大智。从能断的层面来讲,成佛时完全现前证悟一切万法为空性的如所有智和无误照见一切广大世俗法的尽所有智,这两大智慧圆满无缺地具足就叫做大智。

有个别讲义把第一个大心解释为智慧,这肯定是不对的。这三种功德,一个是慈悲心,一个是智慧,而大断也不是慈悲和智慧之外的一种特殊功德,它就像小乘里所讲的抉择灭一样,是从智慧断除违品的层面单独安立的。
法身/空如來藏/離垢清淨本性身/不空如來藏/本來清淨
個別講義這應該是指小德講的,就把大心當作智慧解釋這絕對是不對的,當然若用雙運的角度來講也無可厚非,用雙運的時候你可以說大心跟大智是一件事,但是現在沒有講雙運的時候分開講的時候當然是有大心跟大智之間的差別。堪布這邊就是強調這3種功德一種是慈悲心一種是智慧,意思就是慈悲心叫做大心、智慧叫做大智,這3種功德就是3~大心、大斷、大智,再又強調大斷本身並不是慈悲跟智慧以外的一種特殊功德,這就變成印證剛剛跟你們報告的~他用分類來講沒有關係,可是你知道他們是一體的。堪布這句話也是這個意思,並不是說有3個不一樣的,一個慈悲一個智慧,其實慈悲跟智慧按照佛學理論到最後也是一樣的,並不是有一個叫慈悲有一個叫智慧、到最後是雙運的,所以他告訴你大斷也不是在這2者之外的第3個東西,其實你可以醬子講~這個大斷就是大智,既然他是大智他也會是大悲、大心是醬一個概念。堪布又做一個比喻~其實這就相當於小乘所講的抉擇滅,那是不是就等於小乘所講的抉擇滅?絕對不能夠等於。以我的認知他們所講的概念不一樣,因為小乘的抉擇滅的概念裡面他是有這個東西在的,他不是空性的角度,就說雖然他是一種抉擇滅也被歸入無為法裡面,可是他認為是有這個東西的,有醬子一個抉擇滅的、這個是存在的。所以就是~法是有的。我們知道小乘他認為法是有的,那他是從智慧斷除違品的層面單獨安立的,簡單講就他們認為是有。但是在大乘的角度不是這個角度,這個抉擇滅在我們大乘的角度就類似離垢清淨,就是他證到法身也就是一種離垢清淨,或者前面講過的這算空如來藏。所以站在這個角度,醬子講是複習~真正到佛的目標時先達到的是離垢清淨,那有沒有辦法沒有離垢清淨就進去本來清淨?以我的認知是沒有辦法。所以那個本來清淨是自然會給你的,只要你一達到離垢清淨你就會得到本來清淨,一般就講你得到離垢清淨後你就會得到2清淨~離垢清淨以及本來清淨。你在了解大斷本身時主要就是強調大斷了就是得到離垢清淨,因為得到離垢清淨後你就會得到本來清淨;所以這邊以醬子一個角度才會把大斷安立成本性身。其實用另外一個角度,你假如有本性身你就有法身,因為法身在前面、那也就是空如來藏、也就是離垢清淨,所以,前面會先有離垢清淨、法身,後面才會有本來清淨、本性身。這是盡力將我所學到的東西跟課文融合在一起或者做一個匯通來幫助各位理解。

这三大所为,究竟来讲是自然圆满正等觉佛陀的功德,在有学道则以无缘的方式而修持,是每一个因地菩萨应该希求的。因此,在座所有听课的人都要知道,我们每天忙着学习、考试、发心,暂时的目的可能每个人都不同,但最终的目的是一致的——要现前具足三大功德的圆满正等觉如来的果位。
這三大是自然圓滿正等覺佛陀的功德,所謂的自然圓滿正等覺,其實真正的是正覺跟等覺、那這不講了,當他用了這個自然時他的著眼點就是強調本來清淨那個角度,因為到了佛的那個境界當然一定是本來清淨的那個角度,他的意思是在有學道的時候基本上用無緣的方式就是不會有法執,這最重要就是所知障的部分。最終的目標就是要具足三大功德,這3大功德會不會要不然就不出現、要出現就3個一起出現?你會說先得到大斷、再得到大智,其實這個是一剎那,為什麼會醬子分我感覺是因為他們真正在修行裡面確實是有醬子一個可以用分別念來區別的……其實這發生的時候所以他會叫無間那就一剎那就轉過去就是了。也就相當我們在講他無分別根本智在入定的時候是無間道,入定當中這叫根本智、後面你會有後得智,後得智有2~~1類還在定裡面,在定裡面的後得智就一般我們講的解脫道;還有一類後得智指的是出定以後。還記得前面讀華智仁波切的《總義》,這個所為其實講的就是佛、就是你要成佛,這佛用一個很簡單的代表就是這個3大,這個3大就是佛的功德。
自然指的就是本來清淨的角度
3大指的就是佛功德

虽然真正的三大唯独佛地才有,但相似的三大,凡夫地也可以逐渐具足。比如我们现在也有一定的悲心、也有不同程度的智慧,因而也就遮止了与智慧、悲心相违的少许愚痴、自私心,这也可以叫做断。

既然学习大乘佛法,就一定要用它改变自己的观念。有些人学来学去,自私自利心反而越来越强,那说明他学得不算成功。前面讲发心时也说了,大乘佛教的修行有两个目标:第一是要获得佛果;第二,成佛也不是为了自己享受快乐,而是为了解救轮回苦海中的广大众生。但如今真正明白这种修行目标的人确实不多。为什么不多呢?跟我们的教育有关。现在传播佛教的人还是偏少,即使在这些传播者中,也很少有人直接宣讲大乘佛教的理念。不讲的原因有两种:一是讲者自己可能都不会讲;二是听者的问题,听者可能就像这次《现观庄严论》的很多听众一样,根本对解脱轮回、利益众生没有兴趣。他们一开始是怀着好奇心,想看看到底在讲什么,之后发现没有自己需要的东西就走了。他们需要的是什么呢?无非是解决生活中的一些苦闷——家庭要解体了、生意不好、晚上睡不好觉……如果我这个课是专门讲治失眠的气功疗法,这些人可能都会善始善终,说不定人数还会越来越多。
以大乘修行來講一是要度眾生一是自己要成佛,但前面也讀過~~華智仁波切在《總義》特別強調真正目標是利益眾生,雖說在《現觀莊嚴論》一開始就說~發心為利他、求正等菩提,華智仁波切的教法並未違背這點,因你真正成佛了也是要去度化眾生,所以,他只不過是把重點放在度眾生。為什麼?因為你要利益眾生要真正要有本領去度眾生你一定要成佛,華智仁波切把這列為重點是有他的苦心。

包括现在国外弘法利生很成功的法师,也多是讲一些特别浅显的人间佛教,甚至连稍微深一点的教证都不敢提。我最开始发微博时,把自己特别喜欢的许多空性的教言发了上去,结果外面的人都没有兴趣。我才发现对大多数人是不能讲甚深空性和利他心的,应该讲一些在现代社会中比较管用的知识,于是就按照这个标准做了调整。这是不是说明现代人都不需要大乘佛教的理念呢?不是的,每个想要脱离苦海的人都需要,只不过他们自己没有发现而已。
這邊提到一個人間佛教,不知道你們對人間佛教有多少了解,那我的認知也不見得對,這是近幾年漢傳的,剛回台時有去參加印順導師系列的成佛之道,其實他也有他的苦心就不希望把佛學搞的好像一定要出世間,因此強調人間佛教,比方死後去兜率天,因你去兜率天是在欲界的天界還在輪迴裡面,類似醬子。我個人的感覺是並不認同這種教法,因這種教法跟佛陀的真正用意感覺是有點不太一樣,佛陀就是要讓你感覺到苦,所以他強調一個出離心,那我是覺得人間佛教講得太過時就變成出離心似乎沒有必要了。堪布這裡提到的人間佛教不知道是不是講的是漢傳的人間佛教,他明顯是用否定的角度講的,國外法師、特別淺顯的人間佛教、稍微深一點的教證都不敢提。

但现在的课,也不可能因为大家信心不够就只讲浅显的,尤其在藏传佛教五部大论之中,《现观庄严论》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可惜此论以前没有在汉地广弘过,这一点大家翻开历史就能看到。藏传佛教因何能够保留得这么完好呢?就是因为教理已经深入人心,如果它只以一种浅显、简单的方式传播,恐怕不一定会像现在那么受西方科学家和知识分子的欢迎。藏地自古以来的闻思方式要求我们长期地专注于法,并不是听一两堂课就能速成。
《現觀莊嚴論》確實是比較深,絕對無法聽個一兩堂課就能速成,所以你才會發覺相關的著作是多如繁星,不管是當時印度的或是後來藏地的大師寫的,漢地比較沒有,可能是因《現觀莊嚴論》後來才傳入的。

那么,此处的内容是要提醒大家:对照三大所为,要明白修学佛法到底追求的是什么性质的智慧,并看看自己处于什么样的位置。

庚三(宣说实修现观修行之)分四:一、意乐方便智慧双运之披甲修行;二、趋入对境圆满道果之趋入修行;三、加行二资双运之资粮修行;四、所修断证圆满之定生修行
所為講完就進入相、修行之相,醬一個科判的分法在《慧光集51》叫做修行自體,2個用字不一樣,這邊用相在概念上蠻符合佛學的說法,就修行本身是沒有體的因為是空性,但是用相的角度就可以分成4類,重點不是在這個相、重點是一共有這4類,這一課只有講到披甲修行跟趨入修行,等到資糧修行跟定生修行在下節課都學會了以後,你腦筋裡面一定要思維這4個分別代表什麼?彌勒菩薩在講遍智10義展開的時候為什麼特別要放入這4個?就算一時無法消化體會你也要注意到就pay attention to it你一定要這樣~~為什麼他要特別講這4個?就代表修行裡面有很重要的4大類。那我有一小部分的體會可以跟各位分享但是也沒辦法完整,因為這就是《現觀莊嚴論》難讀的地方,那你也可以看到彌勒菩薩醬子講一定有道理的,只是我們沒辦法體會;那他為什麼不把這些道理更清楚的講出來?老實講講出來我們也聽不懂。為什麼講出來我們也聽不懂?這最大一個差別就~最難讀的不是在他是有境或他是對境,《現觀莊嚴論》最難讀的原因是因他是道,那這個道本身我們的經驗是非常有限,你可能有很多聞思上面的累積,可是在修上面連奢摩他都沒有得到,更不要講這都是超過了加行道那更沒辦法體會,所以,難就難在這裡。
現在修行之相分成4~~披甲修行、趨入修行、資糧修行、定生修行。
這披甲修行就類似
剛剛在講我們一開始發心其實是願菩提心,那這披甲有點強調行菩提心,就是菩薩行的意思,就是你發願要進入菩薩行,就說你今天真是一個菩薩你絕不是只有願菩提心、你一定也是行菩提心,也就你已經守了菩薩戒,你守菩薩戒這裡面就是6度,等下你看披甲修行的內容就是強調6度,只不過是每一度都要含攝另外的5度,就66三十六,並不是單一的布施,你在行布施的時候就一定是布施的布施、持戒的布施、忍辱的布施、精進的布施、靜慮的布施再加上智慧的布施,他強調一定要每一度都要含攝另外的5度醬一個整體。以前在《廣論》也讀到過,你可以再回去複習,就這6個可以含蓋所有的事情,所以這是定數、少一個不行多一個沒必要。
接著什麼叫趨入修行?這就真正是行動方面,前面披甲是你已經決心要行6度,這行菩提心也就是要做菩薩,著重在你的誓願所以叫披甲,後面的趨入就你發誓以後你真正要做的具體內容分成9種,醬你就了解真正修行若細分的話大概就是這9種,哦巴活佛分類很細,同時請你再去參考米滂仁波切的《慧光集51》做個比較。
資糧修行的資糧有幾個含義,因為這個披甲、趨入以後裡面真正所有的內容,以致我認為這個資糧所代表的意思不是指資糧道、不是回到前面最淺的位階,若我們把資糧這2個字理解成基本的東西的話那這就有點不對了,邏輯上為什麼反而排在披甲、趨入後面?就說你這披甲修行跟趨入修行在某一個角度來講不管是智慧或者是福德方面就因醬子會慢慢累積,那這累積最重要就是最後成果的本錢,他就是讓你最後會得到佛果的根本因。這個跟定生下節課會講到,到時我們再好好讀。
2~披甲、趨入所累積的福德智慧資糧是真正造成你成就的因

在分别宣说之前,我先总的介绍一下这四种修行的差别,这是《现观庄严论》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
堪布在這就先把這4種簡介一下……其實這4個就是遍智10義中各一義,等這講完就是遍智結束。

第一披甲修行,是从意乐方面安立的
((第一以內心披戴鎧甲之披甲修行,是從意樂方面安立的。))
好比一个即将奔赴战场的人,他一定要先有一颗非常勇猛的心,哪怕一走之后再也见不到家人,也一定要去。同样,菩萨修行也要先在心里披上誓愿的铠甲,下决心一定要修持六波罗蜜多,圆满证悟一切法门而成佛,并利益无量众生。立誓成就行菩提心
所謂的披甲修行,是在內心披戴鎧甲,這主要強調的是~這個用加行的時候會涉及到身語意,基本上在這裡面會有身業、口業、意業,但在披甲這裡基本上是意業,所以是一種心,後面這加行就代表身口意都在裡面。所以剛剛跟大家講以我的體會就有點像~你已經立誓做菩薩、因為你一定是守了菩薩戒也就是行菩提心,你前面發心只有願菩提心,這邊真正是行菩提心,用簡單講叫披甲,那就是一種意樂,是從意樂的方面安立的,所以剛剛講是身口意的意,其實就是一種願、行菩提心的願。所以他裡面的內容就是6度,你等下讀下去就知道6度就是行菩提心的內容,一般講64攝,真正菩薩戒裡這叫善法戒,4攝就是攝有情,狹義的講6度是自利,就是你靠6度讓你自己成佛的因,4攝重點在利他。
披甲修行若用簡單話講就是立誓要成就行菩提心。

第二趋入修行,是从加行上安立的
((第二以加行而趨入之趨入修行,是從上安立的。))
仅仅是心里面想上战场还不够的,一定要选择好武器、铠甲,亲自到战场上去。同样,菩萨发了修行六度的心之后,还要在实际行动中真正入于修行,精进修持世出世间之道,这叫做趋入修行。圓滿九種加行
2個趨入修行重點是在加行,主要是在行上面,這時就不是只有身口意的意,身口都要進去了,修行也就是身口意的修行。後面會講到這分成9種,等下會讀到,你就要圓滿這9種,這個也就是分類,但比較不是雙運的那種角度,就可以把趨入修行分成9類。

第三是资粮修行
((第三是能使趨入究竟之資糧修行))
真正进入战场之后,战士就要运用他无畏的势力,英勇地与敌方交战。同样,在趋入修行之后,就要依靠福德资粮和智慧资粮所摄的十七种法參考慧光集51来真实地与烦恼作战,摧毁修行的违品。
3個資糧修行,就是趨入究竟,所以很簡單的這個資糧本身這個角度是在於真正造成你成就的因;你要知道這個資糧絕對不是前面資糧道的意思。趨入修行之後你的福智資糧就會累積,那福智資糧有17種法,詳細內容可以去看《慧光集51》,下節課也會讀到這部份。
資糧~真正造成你成就的因

最后是究竟之定生修行。战士经过艰苦奋战,终于获得胜利凯旋归来。同样,菩萨依靠智慧战胜烦恼,最后获得究竟清净的果位,这叫做定生修行。
最後定生修行就是究竟,前面的加行做個簡單的比喻若以7作意來講,或者用9心住來講,第8住心為心一境性、最後等持,這個就有這個味道;或者以小乘的角度這個前面都叫做比方說一果的一來向、那到了這邊就是果,所以這等於是最後究竟的定生修行。

我们原来学《现观庄严论》的时候,一开始总觉得这四种修行比较相似,似乎有重复之嫌,因此我先把它们各自的侧重点梳理出来,希望大家好好分析,这样就可以遣除自己的怀疑和增益了。
對我們來講真正重要的是什麼?是說一開始看這4種修行不知道該怎麼分辨、到底有什麼不一樣、為什麼要分這4種?那他意思是說你現在讀完就知道了這4種。那我所強調的是知道這4種不一樣不是真正的重點,真正的重點是完全了解要達到遍智時有這4種不能缺少的修行。其實你繼續讀下去,你會發覺都有連貫,道智時也會涉及很多是加行方面,那時你一定要想辦法去relay,把那邊所講的加行跟這邊遍智所提的4個加行稍微匯通一下,醬子整個就很完整了,即使是重複也是必要。

辛一(10-7意乐方便智慧双运之披甲修行)分二:一、本体;二、分类。
壬一、本体:
披甲修行的本体就是以智慧悲心双运的意乐修持六波罗蜜多。
這邊開始講披甲,哦巴活佛仍是分做本體跟分類,本體馬上就講是~智悲雙運的意樂修持六波羅蜜多。這裡有一點較麻煩,今天若用我的角度就說~~這就是8事要成就行菩提心,醬感覺比較能touch到他的意思,真正智悲雙運我們現在是做不到的、那是佛的境界,可是還是要知道他是雙運的。這裡的意樂是不是強調在智悲雙運上,當然你也可以講6度到最後成就之後也是智悲雙運的佛果,其實這加行真正的重點應該是在意樂上面,因為我們的修行一定是身口意3門在修行,可在這比較沒有身口的概念、完全是意的概念,所以我才會認為這是行菩提心,就是發誓要行菩提心,因為行菩提心的內容就是6度,在菩薩戒這就屬於善法戒那一部份。

壬二、分类:《慧光集51-p136
    由彼等别别,皆摄施等六,
    故披甲修行,六六如经说。
分類,哦巴活佛是有他的意思、或是在藏文中分類有其他的意思,分類應該是講6度的內容分成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等等,可這句話真正意思並不是要告訴你有6種,他說~~彼等別別,彼等就是6度裡面的6個,每一個都要攝施等六,也就是都要含蓋其他5度,所以真正的披甲修行裡面要像經理面強調的六六是36,以前也讀過你在行每一度的時候一定要含蓋其他5,這才是真正6度的概念。

胜义中一切万法皆为空性,犹如虚空一般,世俗中万法显现不灭、如幻如梦,这两者无二无别的体性即是每一个菩萨所追求的万法本质。为了达到这样的境界,菩萨需要在智慧方便双运的意乐涵摄下修持六波罗蜜多,因此,披甲修行初步可分为布施、持戒、安忍、精进、禅定、智慧六种;广分则每一个波罗蜜多都可以分为六种,比如布施分布施的布施、布施的持戒、布施的安忍、布施的精进、布施的禅定、布施的智慧六种,其他五度以此类推。这样总共就有六六三十六种分类。下面以布施度为例来介绍一度含摄六度之理。
單單看~智慧方便雙運的意樂涵攝下修持六波羅蜜多~這句話,比較沒辦法去理解真正後面隱含的重點是什麼,其實真正後面隱含的重點就是~~下決心要行6。除了行6度以外,你還要記住行6度並不是一度一度分別行,而是每一度都要包含6度,這才是真正在修行6度。他要講的是醬一個概念,我們要抓準這個概念才是重點。後面接著解釋……

1布施的布施:这在大圓滿前行引导文》中也讲过,比如做法布施,无有吝啬心而纯粹以饶益心为别人念经、传法等,这就叫做布施的布施。
布施的布施叫什麼?他是用法布施。《前行引導文》就是我們曾共修過的《大圓滿前行引導文》,布施有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這裡只用法布施做例子解釋,因一般這比較容易懂。下面無須解釋請自行參看。

中间插几句话,希望学院中的汉族四众弟子以后不要建大型的房子,当然,如果个人实在没有房子住,也不得不建一个小的闭关房、修行房,但我们喇荣圣地的面积毕竟有限,像有些人仗着自己有一点钱财,一层加两层、两层加三层,恨不得累到一百一十层,给人的感觉很不好。这样的暴发户最好不要到学院来;我们这里欢迎的是智慧的富者,而不是有漏财产的富者。

现在个别人的房子不断加高,把别人家的阳光全都挡住了,这还是有很大过失的。希望管家和主要负责人要多加注意,除了实在没有房子住的情况以外,其他的建筑要尽量控制,包括集体的房屋、教室也最好另想办法。

喇荣山沟原来个个都是草皮房,你们二十一世纪的修行人可能见都没见过,那时候的修行是最好的。后来慢慢就有了板皮房,自己买一些板皮,用钉子钉一钉。我自己既做过草皮房,也做过板皮房。再后来,就有了真正的棒壳房,用半圆木架起来的。现在很多人都住水泥房,但水泥房比较冷,不一定非常好。

有的道友,本来房子已经很不错了,最下面是水泥房,上面是棒壳房,又要在上面盖一个玻璃房,玻璃房上面还想加……好像到学院不是来修行的,而是来修房子的,这实在没有多大意义。并不是说所有人都这样,大多数人是很好的,知足少欲,一间房子住十年、二十年。但确实有极个别人整天盖房子。我们寺管会也通知了藏族僧尼,希望大家都能多为他人考虑,不要为了自己的一点利益就占别人的院子、挡别人的窗户。大家毕竟都是修行人,你自己独占了光明,让别人活在你的阴影中,这样的修行不一定有功德。

假使你们原来对这个道理不太懂,心里有一种缺失,听了我这一番言说之后,现在心里富裕起来了,知道修行人应该知足少欲才好,真正的修行是内在的修行,真正的财富是内在的财富,那么这就是一种法布施了。

2、布施的持戒:在传法的过程中,遣除一切与法布施相违的染污分别念等违品,这叫做布施的持戒。
布施的持戒這裡還是用法布施舉例,遣除一切與法布施相違的染汙分別念等違品,這叫做布施的持戒;也就是~布施本身絕對沒有違背你的戒,簡單講,你可不可以搶一個東西來布施?不行。這就叫做布施的持戒。或者你有貪戀什麼東西,然後你去做這個布施,比方你貪對方給你的供養所以你給他法布施,這都是不行的。

3布施的安忍:在法布施的过程中,不畏劳累、酷热或饥饿,什么样的违缘都可以抵抗,这叫做布施的安忍。
布施的安忍就很容易理解,就你在做法布施的時候你不能覺得厭倦、疲累等等。

4、布施的精进:在法布施过程中,始终对传讲善法具有极大的欢喜心,这叫做布施的精进。
布施的精進很容易理解。

有些人对发心也总是充满欢喜心的,尽管每天从早到晚特别累,但表面上看起来很轻松。前一段时间,我们开会安排一些人发心,刚开始还担心他们不答应,结果他们说:“我们应该发心的,在学院里面呆了那么长时间,都没有为僧众做过什么事情。平时我们也很关心学院,很关心弘法利生,现在给了我们这样一个发心机会,感觉非常开心!”我听了还是很欢喜的。像这几位法师一样满心欢喜地去做,就叫做精进。不管传法、听法,只要有了这种精进心,就不会觉得有压力。

5、布施的静虑:在法布施时心不向外散乱。
布施的靜慮,主要就是強調心不散亂,若是有本領在入定時做法布施那更厲害了,這代表他的入定跟出定完全合在一起了,那絕對是頂級高手!有一個名相叫做~法流三摩地,就他入這種三摩地的時候不管是他要吸收教證或是他要傳法都特別有效果。

6、布施的智慧:传讲法义时如理如法,从胜义的角度来讲,应以三轮体空的智慧摄持;从世俗的角度来讲,不为智慧的违品無明所染污。
至於智慧,這談的是大乘的智慧就更易理解,所以絕對是用3輪體空醬的布施,那有智慧的布施、或是布施的智慧就是你會用3輪體空去做法布施。雖說你在傳法,但你不會有傳法的人、或是聽法的人、或是所傳的法,你不會有醬子的執著。所謂的不會有,強調的是沒有執著。
這裡特別強調一個是勝義的角度、一個是世俗的角度,你們應該有聽過~事事理~這個名相,當你用事事理這個名相有一個很重要的概念,以我的心得就是你勝義世俗都要兼顧。所以這邊用勝義、世俗
2角度談事情是最完整的一種看法。這邊用世俗的角度就是你不會有無明,智慧的違品就是無明,你在法布施的時候你不會被無明汙染,簡單講,一些在無明下所產生的法布施你都會避免掉。

由此可知,单单行持布施就可以圆满六度,其他的持戒、安忍、精进、禅定、智慧也是同样。这样以一度含摄六度的披甲修行之理,佛陀在经中也早已作了宣说。

总之,我们一定要先对善法有一种意乐心,一方面想要圆满自己的功德,一方面想要饶益一切有情,在这样的意乐驱使下修行六波罗蜜多,就是所谓的披甲修行了,其界限是从资粮道至十地末尾之间。
以我的理解,所謂披甲修行就是~~我發誓我要行6度、要菩薩行,就是行菩提心。若是菩薩行就是6度這很簡單,可這6度絕對是一一度含其他5度。這裡有自利的6度、還要利他的4,因堪布把意樂再往上開展成自利跟利他,那將4攝也放入就讓意思更加完整了。

辛二(10-8趋入对境圆满道果之趋入修行)分二:一、本体;二、分类。
壬一、本体:
趋入修行的本体即是趋入所入对境圆满道果的大乘。
趨入修行的重點是加行,看《慧光集51》是~以加行而趨入的趨入修行,就不是說趨入對境圓滿道果,這裡強調的是用圓滿道果做對境醬子的修行,而你去看米滂仁波切在解釋是~以加行而趨入,所強調的就像剛剛講的、其實在堪布的講法裡也有做這個強調,也就是這時除了意以外還有身口,就是身口意全部都包括進去。那這裡講本體就不多講了,至於分類一般可有可無、分了也沒什麼壞處,但是在這就你千萬不能被dilute focus,因為這focus不在本體,這個項目的focus絕對在分類,他是什麼本體不是重點,重點是他怎麼分類。

我们修行所要趋入的有两个:一个是圣道——资粮道、加行道直至见道、修道,一个是果地。因此以这两者来定义趋入修行。

壬二(分类)分三:一、趋入因之道;二、趋入所得果;三、摄义。
癸一(趋入因之道)分二:一、趋入共同世间道;二、趋入不共出世道。
這個分類蠻重要,所以你知道你以後在修行的時候一定都有含蓋這些,這裡就哦巴活佛的習慣分做1、趨入因之道;2、趨入所得果;3、攝義。趨入因又分做共同世間道、不共的出世間道,就算你要醬子分但你的目的是要知道有哪9種,重點是要記住有哪9種,這種分類就是幫忙你記住哪9
子一、趋入共同世间道:《慧光集51-p138
    静虑无色定。
第一個世間道,其實後面也不盡然是出世間道,現就按照他的分類這叫共世間道。

1、趋入世间四禅四无色定的寂止。如果一点世间道都不通达,修行还是很困难的,那么佛教一切地道功德的现前都需要以四禅和四无色定为基础
米滂仁波切並未強調哪一個世間道哪一個出世間道,他沒用世間道出世間道來強調,但他很清楚的說~~1、你內心因為弛散於各種妙欲,這講的是欲界,醬子你就無法獲得功德,因為你很散亂。那你為了要穩固所緣,簡單講,也就是要得到奢摩他你才有辦法真正進入止觀、進入加行道,便出入於道之所依基礎或者四靜慮與四無色定之禪定,用白話講,若你沒有48定你根本就沒辦法進入加行道,醬你連見道都談不上了更別說其他。這裡講4禪、4無色定,頌詞~靜慮無色定,彌勒菩薩告訴你這就是世間法最重要能離開欲界的禪定,一般你不能靠欲界的東西來修行、你要靠色界、無色界來修行,最簡單的講法,你到色界的時候你才有辦法專注,為什麼能專注是因你有輕安,身清安、心輕安,這就涉及到另外的部分了,其實都有原因的。
再看堪布對哦巴活佛這句話的解釋,如果世間法都不通達的話那修行是很困難的,所以,一切地道功德的現前都需要48定。什麼叫一切地道功德?地道,就是從一地到10,因此第一個一定要見道,地道第一個首要就是要見道,那你假如沒有48定做基礎的話,你是很難進入地道。這點很清楚堪布是不停強調一定要有4禪,我們補充資料也有這方面的教證,就佛把修行分做4~~苦、樂、速、遲,苦樂牽涉到智慧、遲速牽涉到48定,醬子配對後,利根加上有48定就是樂速通,速本身一定是根本定以上就是48定,假如沒有48定你靠所謂的未到地定,因奢摩他包括未到地定,那未到地定是不是色界有2種說法那今天不討論了,重點是若你不是靠根本定的話你就叫做遲,簡單講就是事倍功半,若你有根本定就叫做速,就會事半功倍。這個很清楚的。你現在修佛道、不只是佛道,到了下面的道智、基智也絕對需要這個48定,沒有這個你絕對進不了加行、4加行就順決擇分,那後面那果就根本不用談了。

不但在修行上是这样,在日常生活中也是如此。《经庄严论》里面讲:菩萨对五明为主的一切知识都要精通。用现在的语言来讲,哲学、天文、地理、生物学、化学等包罗万象的世间知识,菩萨都要趋入。
大乘強調5明這是真的需要,因菩薩是需要學5明的,5明中一些東西就在科學領域裡。所以,資糧道裡有2個很重要的目標~~在觀察修上面你要有決擇、在止住修上面你一定要得到奢摩他,那奢摩他最低標準是未到地定,但你去看任何地方佛在強調的時候這奢摩他是指根本定以上,根本定至少要初禪,其實真正標準都是講4禪。記得我們讀4加行的時候有明得定、明增定、印順定跟無間定,有可能跟藏傳用的名字不一樣,基本上若有4禪的本領你這些定就都是4禪衍生出來的,若沒有4禪的本領你這些定就都不是由4禪衍生出來的,那這個定的力量當然會輸給4禪衍生出來的,而加行道本身是以定為主的。

有的人可能想:短暂的一生要学这么多实在没办法,我还是老老实实地当一个修行人吧。这当然是可以的,每个人的根机和能力都不相同,不能一概而论。但如果智慧和精进比较足够,还是应该广泛地涉猎各种知识,除了五部大论为主的佛教经论之外,像西方的科学、哲学、医学、心理学等都是很重要的。我自己在跟很多学者接触时,都会对心理学、神经学、数学等学问生起希求心,心想如果以前学过这些多好,可是现在也没办法了。我上学时的教育状况是非常不理想的,基本上没学到什么东西,现在面对很多问题的时候,也觉得不是很清楚。

同样的道理,现在道友们进入了佛学院,显宗、密宗的很多理论知识和修行体系都有机会学习,如果此时没有好好学,今后到外面去,有人问起来就会很难堪。除非你不见任何人,闭着眼睛谁都不理,那就另当别论;否则,现在有些佛教团体的闻思修行还是很不错的(尽管听《现观庄严论》的人越来越少了),我们若没有精通很多知识,自己都感觉没有勇气面对:“会不会问我俱舍的问题?会不会问我密宗的不共见解?会不会问我《毗奈耶经》里面因果取舍方面的问题?……”如果对所学知识有一些框架性的掌握,就会有一种自信。
今天你在讀佛學你所涉及的範圍不夠廣,就比方你只有讀過《中觀根本慧論》你沒有讀過《現觀莊嚴論》,那你跟人家討論的時候這個底氣就不夠了。至於《俱舍論》,他裡面是用經部,其實並不是真正大乘的論典,但是他是有很多根本的觀念,比方佛學的宇宙觀你一定是在《俱舍論》裡讀到,或者各式各樣的名相解釋,什麼叫大劫、中劫、小劫,你沒讀過《俱舍論》你不會知道,又或者你還有一個辦法就是《瑜伽師地論》,這中間是以大乘的角度去了解有很多你要由《俱舍論》裡才會知道的。上次介紹的《佛教基本知識》正果法師這本書,你碰到未解的就去翻一翻,我認為可能問題會有但是不大。

现在汉传佛教很多寺院都没有藏传佛教那样广泛学习的传统,这也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大家也可以观察得到。出家人是不是出了家就在寺院里呆着,一天三顿饭,早晚课念完了就睡大觉呢?不是这样的,出家人要把佛教的精神传播给他人。其实,只要愿意传法,汉传佛教的环境是很好的,每天都有那么多的游客来寺院里。如果是我,就在大雄宝殿前面放一个高音喇叭,每天声嘶力竭地给大家讲课,哪怕是以好奇心来听的人,也能多少从中获得一点帮助吧。我每次去汉地寺院都有这种感受。
堪布認為寺廟不傳法這點是不對的,當然是醬子,記得前面講佛到最後要利他的時候是靠轉法輪,就是講經說法,所以佛教寺廟不能沒有轉法輪,這違反了佛教的本意,因有特別強調佛最後要度化眾生就是靠無勤轉法輪,要無功用而達到目標。一個一個度化是很難的,他用轉法輪傳法,其實度還是要靠自己修,這是佛學跟其他宗教不一樣的,絕對不是強調可以靠別人、一定是靠自己才有辦法解決問題。重點是在這裡,所以強調要講經說法,才可以無功用、才可以事半功倍真正讓所有眾生被度。

经常有人问我:“我师父的师父留给我一个庙,我要不要接?”这个其实不用问,你接也可以,不接也可以。只要你守持清净戒律,有弘法利生的智慧和愿力,以后寺院多得是。现在汉地到处都是寺院,而且很多都是空的,因此我们不管到哪里去,找个寺院住是不成问题的。但关键是到寺院里是为了干什么?如果是怕自己以后走投无路,这才要接个寺院,那就好像把寺院当成棺材一样,也不是什么好想法。所以说,最重要的就是要通过寺院帮助和利益众生,这是根本,此外的很多妄想是没有必要的,就像月称父的故事所讲那样。
月稱父公案~~無著菩薩曾如此教誨:“莫妄想未來,若妄想未來,則如月稱父。”就說~~
從前,一個窮人得到了許多青稞,他將這些青稞裝入口袋裡,掛在上方,自己躺在口袋的下方,不禁暗自思忖:我現在用這些青稞作為本錢,想必將會擁有大量財物,到那時娶上一位妻子,她必定會生一個兒子。那麼,我該給兒子取什麼名字好呢?這時,剛好看到月亮從東方升起。於是他想:干脆我就為兒子取名月稱吧。正在此時,懸掛口袋的繩子被老鼠咬斷了,袋子恰巧落在他的身上,他就這樣一命嗚呼了。這就形容,過去、未來紛繁復雜的妄念,根本沒有值得信賴的時候,只是自相續散亂之因而已,我們要全力以赴予以消除。這是藏地家喻戶曉、頗具諷刺意味的一個故事。月稱還沒有降生,月稱的父親卻離開了人間。

子二(趋入不共出世道)分三:一、趋入总出世道;二、趋入分别出世道;三、趋入特殊出世道。
這趨入不共出世道就是哦巴活佛的分類,前面那句當作共世間道,趨入修行一共9種,以下另外8種都算在不共出世間道;又再細分為1、趨入總出世道;2、趨入分別出世道;3、趨入特殊出世道。感覺分得太細有時反不易抓到重點、就被稀釋了,所以用這科判要了解這科判目的是要讓你記住這裡面的內容。
丑一、趋入总出世道:
    施等
((
以三輪體空之施等道慈等))
你看頌詞這一句5個字拆成~施等、道、慈等3部分,其實趨入修行共9種醬子拆是對的,只是每一種又都給了一個科判。注意,這邊又談布施、談6度,不過基本上感覺不一樣的概念,一個強調你要行菩薩行所以用6度來代表,那這邊是講你真正在身口意上……你這布施還屬於意的修行,狹義來講這6度完全可以是心法是修心的,可你還是得要去做,所以要去做要醬子修就併入趨入加行裡面。第一個是要3輪體空的修6度。

2、趋入总的出世间道布施等波罗蜜多。

丑二、趋入分别出世道:
    
((施等為斷功德入慈等))
2個是為了要得到斷證你就要入道。

3、趋入分别出世道的本体见道和修道。也就是说,总的出世间道就是六波罗蜜多,分别来讲,六波罗蜜多所摄的就是从见道到修道,这十地全部都要修学。

丑三、趋入特殊出世道:
    慈等,成就无所得,三轮善清净。
((施等道入利他方便慈等,成就無所得,後得:三輪善清淨。))
再來,最後為了利他你就要慈等,要成就無所得,後得就三輪善清淨。醬子說法怕你會有點混亂,不如回去看米滂仁波切他直接就強調分成9個,並未把這9個用科判再分屬於什麼什麼,這裡就很清楚的說~~第一個你一定要有48定,在趨入修行裡面一定要會48定就是世間的禪定;第2個你真正的要趨入布施,要3輪體空真正去修6度;再來,你一定要進入見道跟修道,醬子你才有辦法證、才能夠得到證德。所以你仔細去看,講到最後大家一致差不多的意思,就像這邊,他分別來講你最後就是要從見道到修道,10地全部要學,這就是在解釋道~趨入分別出世道的本體見道和修道;而米滂仁波切直接就說你一定要進入見道跟修道,這是趨入修行裡面你不能沒有的。

4、趋入特殊的慈心等四无量心之方便。要趋入出世间道,首先一定要修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否则是没办法真正入大乘道的。
接著,你就要有4無量,提到4無量心就涉及到利他,重點在利他。

每一位大德在传授大悲菩提心时都要先讲四无量心,我们的发心仪轨也是前面先念四无量心,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如果没有出世间的四无量心作基础,那就根本无法建立大乘的菩提心四无量心也分世间、出世间两种,我们这里指的是出世间的四无量心。据我所知,现在有些个人乃至寺院团体的修行根本不重视培养利益众生的心态。个人认为,如果连利益众生都不在乎,那这样的修行可能连大乘的边都沾不到。
堪布這句話~四無量心也分世間、出世間兩種,我們這裡指的是出世間的四無量心~我不太理解,以前是否看過也不記得,是不是這有很大差別?我也沒去查,若誰知道請你分享出來。((上網去查了,並未查到什麼 jjs20230812))為什麼要強調這裡指的是出世間的四無量心?是因為要配合哦巴活佛的科判嗎?我是覺得是世間的4無量心也沒有問題啊,為什麼沒有問題?因為你慈悲喜捨,我們都知道要進入修大悲心的時候、就像修7因果,一開始也是從慈悲喜捨開始修,為什麼一定要強調是出世間的、我不懂。若有同修可以在這做補充千萬不能夠吝嗇,這是法布施很重要的。

5、趋入入定无有戏论所缘的无现等持什么是无现等持?若得到这样的智慧三摩地,就能安住于万法皆是空性的境界,远离有无是非等四边八戏,所以叫做无现等持。如果不能趋入无现等持,就无法获得出世间非常甚深的境界。
接著講這叫做無現等持,什麼叫做無現等持就是空之等持。什麼東西讓你得到空之等持?就是正等加行到最後頂加行,最後會讓你產生無間道,在這他就用無現等持。米滂仁波切就強調你在入定一定要能得到空性,他沒用空之等持、無現等持這些名相,但意思一樣,所以一切萬法最後都能夠成就無所得的境界。

6、趋入后得三轮清净的有现等持在菩萨的后得境界中,布施者、所施物、布施此三轮全都如梦如幻,无有任何本质,这就是三轮清净的有现等持。
這邊叫做有現等持,這就是菩薩的後得,其實這概念都是一致的,前面的無現等持有點類似正等加行、無間道,這邊有現等持則像次第加行、解脫道。當然最後一定是在3輪體空的清淨裡面,要記得以前學《總義》華智仁波切這都講得很清楚,簡單講,在凡夫的時候,你會有所謂的空之等持,再來叫做相之等持,或者另外一個角度來講,你有正等加行、你有次第加行;可是當你一變成聖人的時候,你所謂的空之等持在聖人就是無間道,你所謂的相之等持在聖人就是解脫道,你在修道的時候每一地都有無間道跟解脫道,以聖人來講因為有辦法入定所以一定會重複入定,就比方在一地時前面靠無間道後面得到解脫道、然後就得到一地的智慧,2地一樣,所有的無間道理論上是不應該不一樣,但你在2地的時候你可以說這是2地用的無間道,用醬子把他分開,前面這也曾解釋過,並不是代表無間道還可以分成1地、2地,因為是空性是無分別根本智所以用醬子分法也行。其實這也蠻妙的,雖然根本定一樣但是後得不一樣

菩萨所趋入的世出世间之道总共有以上六种。

癸二、趋入所得果:
    所为及六通,于一切相智。
((所為三大六通圓滿二資糧,于一切相智。))
接下來則歸入所得果,就分成3~3大、6通、佛18不共法。
頌詞~~所為及六通,于一切相智。就所為是一個事情,前面也讀過所為就是目標、也就是3~大心、大斷、大智;那6通就可以讓你圓滿福智2資糧,6通簡單講就是一個方便;最後就得到一切相智,一切相智就是佛智,就是指佛的18不共法。這裡用這個于,這個于應該是用在時間上,不知是簡體字關係,應該是用於是的於,這才是事情時候用的。

7、趋入总体修行所得的果——三大所为。
8、趋入分别大证悟共同力——六通功德。
9、趋入不共功德——佛陀遍智所摄的十八不共法等。

癸三、摄义:
    能趣入以上九種正行,当知升大乘。
最後攝義,記住一共有9種正行,醬子就是真正大乘的進入遍智修行。

以上所述的九个法中,前六法为所趋入的世出世间之道,后三法为所修的果,依靠此九种定数的趋入修行之正行,我们就可以真正登上大乘佛道。
這是哦巴活佛的分法,他說~前六法為所趨入的世出世間之道,後三法為所修的果。

有些论师在解释时,认为只有最后一法是果法,而前面八法全都是道法。这样也是可以的,因为“所为及六通”可以解释为以三大所为和六通为目标的修行。
哦巴活佛講的有些論師在解釋時,認為只有最後一法是果法,而前面八法全都是道法。那我為什麼標出綠色?因為米滂仁波切的解釋就是這種,那我不知道哦巴活佛是不是寧瑪的,如若他也是寧瑪的卻講這話讓人覺得怪怪的,因米滂仁波切是寧瑪3全知之一,寧瑪3全知有榮素班智達、龍欽巴,榮素班智達大家比較不熟悉,但他是可以跟龍欽巴站在同一level都叫全知,他絕對不該被說成有些論師。若哦巴活佛不是寧瑪的那就無可厚非,但以堪布來講他絕對不能把這當作有些論師,因米滂仁波切在寧瑪傳承中是有他的身分地位的。

趋入修行的界限:一般来讲,是从见道直至十地末尾之间;若从间接趋入的角度来讲,安立为从资粮道至十地末尾之间也是合理的。
這界限一般是從見道開始,若寬鬆點講從資糧道開始也可以。

通过学习趋入修行,我们要知道:修行不是口头上说说就可以,也不是仅仅在心里发个愿就可以,而是一定要落实到行动当中去。现在很多人的问题是只会空喊口号,不见实际行动。这样的人世间有,修行人当中也有。我的发心部门中以前就有这样的人,最开始见到他,我觉得自己真有福报,这么好的一个人给我发心,不知道是上师三宝加持还是我前世发愿得来的。可是,正所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后来我就发现,他只是口上说得漂亮,实际上什么事都不做,特别懒惰,可能他就是只有心里面的“披甲修行”,而没有行动上的“趋入修行”吧。
這裡發心的部門我不懂就沒辦法解釋,應該也沒關係。
心裡面的是“披甲修行”,行動上的是“趨入修行”~~這是很重要的一個提示。

居士当中也存在不同情况。有些还是很精进的,做事情很细致,只要是安排下来的任务,不管旁边有没有人督促,他都不会松懈。有些人就不行,如果有人一直盯着,他还比较负责,而一旦没有每个礼拜开会提醒,他就好像花没有浇水一样,已经蔫(音煙)了,什么工作都不管了。

很多人头发都已经白了,牙齿也马上就要掉了,但还是比较幼稚,根本不会做事,其中可能也有业力的原因,但我想很大程度上跟教育有关。美国的学校教育就不像我们那么死板,包括怎么炒菜、怎么种庄稼、怎么做人等在小学、中学里都要学,做一件事情时,如何细心、耐心地去做,遇到违缘要怎么样面对……这些老师都会教。而我们的教育基本上没有这些内容,在学校里面虽然一直学学学,但在生活中不会与人交往,承受能力非常弱,遇到一点点违缘就会一蹶不振。

其实,不管做什么事情,耐性是很重要的。如果实在做不了,也应该对上上下下有个交代。人存在于这个世间,要经常看一看自己的周围,尤其还要懂得反观内心。把这种做人的规律推到修行上,大家也很容易明白意乐和行为兼顾的道理。

 

PS
@ S:過去都是說世間4無量,沒聽過出世間4無量,會不會是聖人修的4無量?!
也沒把握,假如是聖人修的4無量,也不能說聖人就不能修世間的4無量。

@《現觀莊嚴論》為什麼難讀?他不只是廣還深,什麼叫做7作意,米滂仁波切講到這趨入修行在《慧光集51》馬上加入了7作意,為什麼要談7作意?就因所謂四靜慮與四無色定,就48定他修的方法就是7作意。所以7作意很重要的,那現很快過一遍……
1
、了相作意~基本上這並不是真正修還是用聞思的,主要是想上地的……所謂上地就我現在欲界我想進入色界,那就不停的去了解色界有什麼好、欲界有什麼不好,一個細一個粗,這叫了相。醬進去2、勝解,就是變成修了、不再是聞思了。再進去有3個,書中寫得很清楚,所謂的3、遠離作意、還有4、攝樂作意、跟6、加行作意應該叫做加行究竟作意這3個都叫無間道,無間道就是斷煩惱的意思,第一個遠離作意斷的是上品煩惱,上品煩惱粗較易斷,到最後那個加行究竟作意斷的是最難斷的下品煩惱,煩惱分上中下3品經過這3個作意順次就把能進入初禪的障礙一品品斷了。這順次其中有一個5、觀察作意被叫做殊勝道,簡單講他就是從斷掉了中品以後他要進入下品的時候,這等於他自己重新檢查一次到底有沒有斷掉,這個觀察就是看自己有沒有做到,能不能再上一層去斷下品煩惱。最後第7、加行究竟果作意,這就叫做解脫道。由這裡你們又可以再去體會什麼叫無間道、什麼叫解脫道,一般概念就一個就是斷一個就是證。那因我們現在講的世間法,所以他的無間道跟解脫道,假如嚴格的講這邊無間道不是斷是伏,因為他是世間法,若進入出世間那就是斷。
接下去他就講4禪、每一個禪有多少支,這個支分成3~~對治支、功德支、所依支,所依支有時會叫做自性支,像初禪他對治是尋伺、功德就是喜跟輕安,最快樂就是3禪,這以前大家都讀過,最後4禪就是捨清淨、念清淨。一般,初禪叫離生喜樂地、2禪定生喜樂、3禪離喜妙樂地、4禪捨念清淨地,為什麼要記這個?你記得住你就知道3禪最快樂,那4禪捨念清淨地並不是捨念清淨,是捨清淨、念清淨。4空定更容易理解那就不多講了。不過還是建議大家再把這都複習一下。

@ L:剛提到無現等持、有現等持聯想到空之等持、相之等持,猶記得在《總義》提到瑜伽現量時有2個名詞,一叫入定的無相瑜伽現量、一叫出定的有相瑜伽現量,是相同的意思嗎?
應該是,只是名詞不同。因我們沒有經驗,推理應該就是這意思。瑜伽現量本身就有分他叫有相跟無相的,也就相當於這個意思,也相當於是一個是根本智一個是後得智,可是這後得智是入定的後得智、不是出定的後得智,因這裡出定並不是指下座的出定,理論上入定的後得智是馬上接著出來的,無間定一過去就是後得智;或者我們用另外一個名相就是無間道進入解脫道,你也可以說根本智進入後得智。他所謂有現、無現就是有相、無相的意思

@ L:以前讀4念處有大乘的4念處、小乘的4念處,那世間4無量、出世間4無量是否可以套用,就世間4無量是有所得的狀態、出世間4無量是無所得的狀態?
沒有把握,是不是用醬子分我沒有把握。以後若真有看到很清楚的解釋,就記得一定要分享上來。堪布他會特別強調一定是有原因的,但我感覺4無量心理論上就是世間的,你學大悲心一開始就要按照慈悲喜捨來的。
@ L:一般我就是用有所得跟無所得來區分世間跟出世間。
不是的,這是在區分大乘、小乘,無所得是大乘,小乘是有所得,所以小乘他的抉擇滅是有這個東西,是有所得的抉擇滅。那大乘的抉擇滅呢像我們叫離垢清淨那是無所得,所以最後才會是本來清淨。本來清淨就是無所得,你本來就有你得到什麼?不是前無後有,有所得跟無所得強調的是這個。一般講有所得就是本來沒有那後面得到,這就叫有所得。無所得就是你本來就有,這就叫無所得,你只是恢復你的本性而已,最重要大乘是這個概念。
@ L:您剛提到大斷,課本上說他類似小乘所講的抉擇滅,抉擇滅在小乘的定義裡是常法是有實法,那大斷怎能跟他站在同一個水平?是類似醬的方便嗎?
等下,課本上堪布是醬子講~大斷最後的結語這叫自性身,所以我剛剛花很多時間再講一次自性身,自性身本身指的是本來清淨。上次有特別針對這個做補充資料給你們,本來一般都是化身、報身、法身,就這3身就結束了,那為什麼會講4身呢?像《現觀莊嚴論》大部分是講4身會有一個自性身,為什麼要講自性身呢?這個就是等於呼應本來清淨這個概念,因為他講的自性身就是一般不空如來藏的概念,不過千萬不能誤會他是有體,他是沒有體的。醬子講好了,有一個能讓你輪迴的到底是什麼東西?什麼東西能讓你輪迴?那個他們的用語叫做本始基,本來的本、開始的始、基礎的基,這個東西讓你輪迴。可是你證悟了以後,這個東西就是自性身了。所以自性身跟法身以我的體驗~法身是針對離垢清淨講的、自性身是針對本來清淨講的,所以他們一個對應空如來藏、一個對應不空如來藏。整個概念是醬子。那堪布在講自性身的時候,他是放在大斷下面做結語;可是他在後面大智上面就沒了,那我有做一個整理,所以其實我認為他講大斷用自性身的時候在這前面他一定會有一個法身先出來,就說一定會先有離垢清淨、後面才有那個自性身,所以他的大斷應該已經包括這2個。那大智的強調,我認為這時不是斷、強調的是證,這叫證德,上面大斷叫斷德。那這又是有無間道跟解脫道醬一個意味在裡面。

@ J:您剛提到的本始基好像就是阿賴耶,不是阿賴耶識是阿賴耶。
這是個好問題,當他在輪迴的時候他是阿賴耶沒錯,可是阿賴耶跟如來藏本身其實是一件事,你可以講他是阿賴耶,應該可以。這要怎麼講?這是佛學比較複雜比較深的那部分,真正在輪迴的東西是阿賴耶識,阿賴耶識是離不開阿賴耶的,那你要怎麼去理解阿賴耶跟阿賴耶識呢?這時候最好的根據就是《大乘起信論》所教的,可這一下又想不起來。
@ J:沒關係,現在有些晚了,另外,哦巴活佛的科判將趨入不共出世道分三:一、趨入總出世道;二、趨入分別出世道;三、趨入特殊出世道。這3個的差異在哪裡?
我沒想要去研究,以前就發現過因他在前面有用過,一般他這意思是~~當他講特殊、殊勝的時候都是會跟佛法有關的,跟修行好像直接相關的;那個總就好像……其實沒必要醬子分,你要醬子分,首先你一定要懂他為什麼要用,這沒有人解釋,那你不懂這裏面真正的定義是什麼那就不理他,沒有幫助嘛!重點不是在這分類,重點是他講的是什麼東西,你最重要是背下這9個趨入修行,你可以自己去分類,因有的很明顯是利他、有的是自利。

 

arrow
arrow

    七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