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411-P217L04-P219L07-0097上士道 b217
先簡短複習一下,現進入上士道,那整個上士道最重要就在菩提心,你算不算大乘就在於有沒有菩提心。大家要記住,你若發了菩提心即使去餵食一隻烏鴉這樣子小小的布施功德就因你是對無量的眾生發菩提心,這一點點功德就變成是無量的功德。若你沒有菩提心,你把世間所有珍寶都拿去供養的功德還不如你剛剛發菩提心後布施的功德。所以這是一個聖教一定要記住。講到這一段時一直跟各位強調,這整本論講的是大乘法,大乘法最重要就是談菩提心,因此我們要以很戒慎恐懼的心來弄清楚菩提心是怎麼回事。
菩提心一共有3個階段1是解義,就是說你一定要搞清楚菩提心的真整內涵,再來2叫做造作,你能夠完全了解菩提心是是怎麼回事,你就算生不起來,你這時叫做造作菩提心,你用這個造作菩提心的過程最後才進入真實的菩提心。這是3個階段。
再來就是強調這個菩提心是以大悲為上首,也說了初、中、後3個時段,最早你要用悲心才能發起所謂大乘的修行,中期一定要有悲心否則很容易退轉,記得也講過舍利弗的例子,他回小向大以後遇到跟他要眼睛之故事,他就退轉了。最後也是因為有悲心才能夠不住涅槃,變成繼續救度眾生。
這些講過後就開始教我們什麼是菩提心的修行方法。修行根據阿底峽得自於金洲大師的傳承教法有27因果、自他換。簡單講但千萬不能畫上等號,7因果是一般廣行的教法,自他換就是深見這邊的教法。又強調說,這2方法講時是分別教、修行時卻要合修而不是兩個東西。當然宗大師這是根據阿底峽的教法而強調的。
我們現在就講到7因果,知母念恩報恩增上意樂菩提心7因果有這樣一個基本概念以後,正修7因果時有3個部分b2151是希求利他之心,7因果最後是菩提心,但一開始要先利他,此又分2科叫做˙引發此心要依靠什麼,要發起希求利他之心最重要是要修平等心、把所有眾生修成悅意相這2點。先說要引發利他之心要靠平等捨及悅意相,悅意相包括知母、念恩、報恩3個,平等捨不在7因果中可是卻很重要。˙再來就是正發利他之心,這個就是慈、悲、增上意樂3個,這樣7因果間關係就出來了。2是希求菩提之心,這樣2個階段前面6個是第1階段的希求利他之心,剩下第7個就是第2階段。最後你就了解你這樣修完之後的結果就是發心。

等捨

餘因果

此因果

知母

念恩

報恩

_悅意慈

增上意樂

菩提心

正修7因果之第1階段~希求利他之心

2階段

為修悅意相

正發利他之心

菩提心

               

那我們現在講到修成悅意相中知母、念恩、報恩的知母說完,今天要開始念恩。但講之前,大家一定要回想一下,他分成3個,希求利他之心這是基礎,產生的悅意之相就是悅意慈。什麼叫悅意慈?你看自己的孩子,你很自然地生起一種歡喜,那孩子對你來說就是悅意慈。所以第1個要修到一看眾生就像自己孩子般,這叫做修成一切悅意相。那這就是靠知母、念恩、報恩修成的,就是把眾生看成母親,然後念恩、報恩,最後就會對眾生產生悅意慈。有了悅意慈的基礎,再下來就變成了由悅意慈再生慈、悲、增上意樂就到菩提心的這整個過程了。
那最前面為什麼又要加一個平等捨?前面也說過了,簡單再複習一下,因這是很重要的重點。捨b215分成3種捨:行蘊的捨、受蘊的捨、無量捨,在51心所中行捨在善心所,那平等捨跟這無關,色受想行識的受蘊捨就是不苦不樂受,一般會有苦、樂、不苦不樂的受,那不苦不樂就是捨受。不過這裡要跟各位再講一下,能不能了解都沒關係,聽過有一印象即可,其實,所謂的受蘊捨以廣義來講也算是行蘊裡面的,因為受是在5徧行裡5徧行是作意、觸、受、想、思,這5徧行算不算是行蘊?當然是,只不過把受、想這2個拉出來,所以色受想行識中間的受跟想基本上就是行蘊裡面的5徧行的心所,這一部分不是很深,就是把名相能清楚了解。那我們所講的平等捨也不是這個受捨,他是無量捨,這是修4無量裡面慈悲喜捨的那個捨。它既不是行蘊捨也不是受蘊捨,那它屬於哪一蘊的捨?這裡沒有講到他屬於哪一蘊的捨,但是根據我對佛學的了解、根據我對佛學裡面的心得,這應算是一種功德。
現在,這話要比較謹慎地聽我說,其實平等捨可以說是造業一樣的意思。可是造業一般聽來不是好事,所謂造業完一定會生苦果。造業是因為你用了煩惱,有了煩惱以後你就會用5徧行裡面的思心所去造作,這就叫造業,造業完以後會產生業種子,最後會感果。所以一般講造業是一個負面的名詞,但造業其實不一定是惡業,善業仍是在世間輪迴。所以大家記住,為什麼他說他不是行蘊捨?可明明是善心所,卻又告訴你說不是善心所裡面的東西,這是為了要跟業區分開來。因你用到善心所還是造業,這就是他要區分,也不是受,基本上他要離開造業這一部分。大家理解嗎?以前講過菩薩是用願來投生的,講過分段生死、變異生死,講到變異生死就是用願來投生的。願就是取代業。今天你不是聖人你不是菩薩,你一定是用業來投生,業來投生就是在輪迴裡面。但是你現在是用願來投生,基本上觀念就不一樣了,所以他不是一般講的在苦諦裡面的東西,就已經離開了苦諦。
我現在講的大家要理解,這是一個很重要的觀念,因為他告訴你它不是善心所的捨,也不是一般受蘊的捨,它是屬於慈悲喜捨裡面的那個捨,這時候它的目的是已經跟業分開了,這一塊已經跟業分隔開了。所以菩提心不是造業,可以說是,若用比較標準的名詞可以用願、功德,一般講功德就是這個意思。它屬於慈悲喜捨裡面的最後那個捨,這是一種修行,因慈悲喜捨本身是一種修行,那你說修行是不是造業?在比較低層的下士道時是,可是今天你到了高層次一定要跟這個區隔,假如不區隔跟中士道就牴觸了。記得下士道是說不去惡趣、中士道是叫你不要輪迴,所以到這裡一定要有這樣子一個區隔。所以他講為什麼要有這一個平等捨。
現在把觀念搞清楚了,上次沒講到這個,今天既然補充就要知道這是一個很重要的觀念。當他用平等捨的時候,是他把所有的煩惱都不用了。假如今天沒有修這個平等捨,他認為他對他的親人是產生了所謂的菩提心,至少他說對自己的親友這一部分都沒問題,其他的部分就不要講,可是他忘了他對自己親友產生的愛是根據煩惱心所裡面的貪,這有很大的差別~是貪心來的。而由貪心來的這個東西不能叫菩提心,這是造業,基本上這算一種業。所以第一個要修平等捨就是這個意思。《廣論》中比喻很簡單,你要種田之前先要把地整平,然後播種、澆水等等,那開始的平等捨就是把地整平。那這句話大家沒有辦法體會他後面要表達的意思,意思就是他離開了所有的煩惱不能在煩惱下面修菩提心。你就知道菩提心一定要先離開貪瞋癡,修平等捨是他非常重要的一個觀念。
接下來再講到悅意慈,這裡用到2個名相:悅意慈、與樂慈,這是2個完全不同的意思。假如你用知母、念恩、報恩這3個步驟去修出來產生的慈心就是悅意慈,再用悅意慈轉成與樂慈。前面說過,與樂慈跟悲沒有先後關係,可是,悅意慈一定是悲的因。《廣論》教我們的就是說~一定要用知母、念恩、報恩這3個過程才能產生悅意慈,由悅意慈再轉成與樂慈跟悲,最後加上增上意樂,真正產生所謂的利他之心,那再用希求利他之心轉成菩提心,這是他整個過程結構。
這個結構很重要,我們也不要急著快,要把這個搞清楚。可以跟各位報告一點,其實我們自己想你相信佛學,不知各位是否跟我一樣的想法,就是覺得佛學講的非常有道理。可是有時一冷靜想花了這麼多時間讀了這麼多,可我離修行還好遠哦!連在那邊靜坐你都坐不了,我到何年何日,大家只是不去想。今天不求快,我們一定要搞清楚菩提心,假如這一輩子因為有這個因緣聚在一起,回去下一個決心~我這輩子就專攻這個菩提心,即使你其他什麼都不知道,可是你假如真正把菩提心修出來的話,你已經有資格稱為菩薩,有資格稱作大乘,而且按照他的教法將來你這個資糧是很不得了的。
空性,我們講了很多,也有一些相似的理解,可是真要到那裏又不知何年何日,可是,菩提心,這完全是世俗上面的東西,你就下一個決心~我這輩子就在這上面能弄多少算多少。其實這不是很容易做的事,所以,我們今天花這些時間,有可能我們這一生佛學也沒有白學了,至少菩提心,我們有一個很真誠很真切的意願想要跟他相應,這一個功德很值得我們去追求。誰知道,在座許多年輕人因緣一到,不止菩提心,可能智慧也產生了,那就太隨喜了!好,就說到這裡,現在回到我們的課文。
知母已經講過了,7因果知母是關鍵,再報告一下知母。你怎麼能把眾生想成是媽媽?有時心裡有許多疑問並不是壞事,你才會去追求答案。如果你不能把眾生當成是媽媽,你根本沒法再修下面的念恩、報恩。知母~把眾生看成是媽媽有2部分,1教證,這是聖教教你的,比方說佛陀講的或是大菩薩講的,他告訴你眾生都曾經做過你的母親。這時你只有聽他的,你對他有信心你就相信他,一般叫聖教量。還有一種叫做理證,對一些不是用信心能夠完全說服自己的人理證特別重要。比方,佛學中講因明,因明就是一種理證,不是沒有目的的相信,我可以推理給你看。現在知母這邊的理證大家一定要記住~這也是在教法裡講的,那你是不是能夠被完全說服,以後會找時間再談這件事,我也會提供一些我的看法給各位參考。他這個原理是在你的生命開始是無始以來,我一直強調佛學這個無始實在是很了不起!按照他很簡單的道理,你不管你現在開始,你這一生你這念頭來自於最早的在媽媽胎裡面的那一念心,而這一念心又來自於前面的中陰身,中陰身又來自於上一世最後的死心,可以這樣子一直推,推推推,不管你推到哪一點,你再上去說不管那是什麼東西,再上去說前面那個就是原始了,你若下這樣的結論你就違反佛學了。因為前面那個又是怎麼來的?你也講不出來,而那個在佛學裡面叫做無因生。無因生就是莫名其妙就生出來了。這是佛學反對的,沒有無因生這種東西。所以他不能推到那裏就結束,他不能結束就叫做無始,就是沒有辦法有開始。那這是理證的用法。過去也報告過用能量的模式,很容易就理解無始以來的觀念,就是推到最後用能量的角度,那今天不再多講了。
無始以來就代表你有無數的生命在輪迴,你若有無數的輪迴,那每一個生命是不是都有一個媽媽?那你不就是有無數的媽媽?用剛剛的理證就知道這是無窮大的數字算不出來的。另一方面,佛學告訴我們在這世間上沒有任何一個地方你沒有出生過,6道裡沒有哪一個地方你沒有去過,那所有這些都能夠算出來,這個數字不管是多大這是可數的可算的,這跟剛剛無始的觀念不是同一種。所以你就知道當然所有的眾生都做過你的媽媽,因為媽媽那個數字無窮大,而這邊推理裡面用你所有到過的地方這個角度去算你都算的出來,這是他的理證。這個理證,大家也沒有辦法百分之百的理解……以後再找機會細講這個。基本上,我是強調他所講的這個知母是非常重要的一個關鍵,知母有關的東西包括他的理證,我們都要好好的思惟,你思惟過你會發覺他是有道理的。還有其他就不講了,現在進入今天的課程……

現在開始修念恩。其實修媽媽的恩是比較容易的,大部分人都有辦法修的出來,除非來這一世是跟媽媽結怨的。二修念恩者,修習一切有情是母之後,若先緣於現世母修速疾易生。b217修念恩,修一切有情都是媽媽,不過他有強調眾生都是媽媽不過先就近由你現在的媽媽想起修,不要去想前世你記不起來的媽媽,就如博朵瓦所許而修,先想前面母相明顯,次多思惟非唯現在,即從無始生死以來,此為我母過諸數量。如是此母為母之時,一切損害悉皆救護,一切利樂悉皆成辦。意思是說先用自己現在的媽媽修,想她的樣子,然後觀想推到過去無始以來無數的有情做過我的媽媽也都是像現在的媽媽這個樣子。用這樣方式去修想現在的媽媽再推到過去無數世媽媽也都是這樣子,那他做我媽媽時救護我幫助我、只要能給我利樂的他都想盡辦法做到。
再來就是,其實這念恩修法裡分做2部分→1是世間的,先講這屬世間的一部分。特於今世先於胎藏恆久保持,次產生已黃毛疏豎,附以暖體十指捧玩,哺以乳酪授以口食,口拭涕穢手擦屎尿,種種方便,心無厭煩而善資養。又飢渴時與以飲食,寒時給衣、乏時給財,皆是自己未肯用者。假如這一輩子不是媽媽的話,那我在中陰身的時候我就沒地方安住了,佛學有講中陰身是非常慌亂的一種狀態,那時是媽媽提供你一個安定下來的處所。接著生下來後,不論孩子再髒再醜再臭再怎麼樣,媽媽都當作寶,連爸爸也是,都是心甘情願的付出,自己不捨得的都肯給孩子。這些在世間父母幾乎都是如此。又此資具皆非易得,是負罪苦及諸惡名,受盡艱辛,求來授與。又說這些東西大部分都不是很容易得到的,甚至是父母受苦、犯罪而求得,我們現在感受可能不是這樣,但下層社會卻是千真萬確是這樣。又若其子有病等苦,較其子死寧肯自死,較其子病寧肯自病,較其子苦寧肯自苦,出於自心實願易代,用盡加行除苦方便。總盡自己所知所能,但有利樂無不興辦,凡有損苦,無不遣除。於此道理,應專思惟。遇到孩子有病苦時情願自己代替他生病受苦。這是屬世間部分。
另外還有一部分修念恩時要思惟~尤其是出家人,我今天能夠有時間有因緣修這個法是媽媽給的,不然我萬一有所殘缺就不可能來聞修佛法了。這是另外一部份。
所以,如是修已,若念恩心非唯虛言真實生者,次於父等諸餘親友,亦當知母如上修習。按照他們講修到你痛哭流涕你還是要繼續修,修到你自己知道這是完全出自內心的,沒有一點矯揉造作時,這時你就轉對象。所以這個修法是從媽媽開始再轉成親友,次修到中庸再修到怨敵,這叫做修的次第。意思是開始把媽媽當作媽媽修,再就是把所有親人當作媽媽修,再來把中庸的人當作媽媽修,等這些都能夠生起的時候就要把怨敵當作媽媽修,把這一世的怨敵視為過去生曾做過媽媽修。那等怨敵你都能夠生起的時候,這時就是修十方一切有情,這目標就非常廣大了。
有時不免會想是真的很難,十方一切有情,你想這代表什麼意思?是6道所有的眾生!這就結束了嗎?沒有。因為這6道是講在一個世界裡面,但是有無數的世界,這才叫包括全部的眾生。【哇!這樣一想好恐怖!怎麼去愛他們呀?】這個數字很廣,這樣廣代表一個什麼意思?所以他們叫做修慈無量、悲無量、喜無量、捨無量,無量的觀念就跟這個有關係。所以最後功德大就是這個原因,因為那個所能涵蓋的數字是非常的大。其實,有一點在這裡他沒有講,那這也是一件事情的兩面,你把眾生當作媽媽你來修念恩,可是反過來想,假使沒有這些眾生你是成不了佛的,這是佛學裡面很重要的一個觀念,所以眾生對一個修行人來講是他的恩人。因為修大乘法沒有眾生這些對象你怎麼修的出來?你把眾生想成你的慈母,你要感激眾生,另外一點若沒有這些眾生你是修不出來的。若只有你一個人有辦法修大乘法嗎?眾生之於你的重要性跟這是很有關係的。還有一點,比方說修自己的媽媽,又要聯想到所有天下的眾生,其實腦筋中只能想到只有你現在人道的媽媽,可是這修法是要你想6道,而6道裡面又很複雜了。這有很多故事,特別是畜生道。舉一個例子:西藏有一個土匪,他揮著大刀搶劫時,不僅砍了人也砍到那匹馬,當時馬正懷著胎,因此馬肚子被劈開了,馬胎兒掉了出來。母馬被砍很痛苦,可是他的第1個動作是彎下頭去舔胎兒,母馬不顧自己去保護胎兒。這土匪從此以後洗心革面不敢再做壞事了。還有一個漢傳這邊講的一個故事:四川,一個人坐船突然看見有一個人帶著一隻小猴子上船,船開後發現岸邊有一隻母猴一直跟著船跑,又哭又叫的不肯離開。詳細故事不是很記得了,只記得停船靠岸時,發現母猴尾隨而來卻精疲力盡的死在岸邊,被人開腸破肚卻發現腸子都斷成一寸寸的。不是有句成語叫柔腸寸斷?不是只有人,很多動物媽媽對孩子的愛是驚天地泣鬼神的。而我們也做過動物,所以會去愛那些動物跟思惟這些也有關係。還有一個故事講鯉魚:一個大水池的水被放乾了後,大家開始要去抓魚了,就看見2隻大鯉魚跳進跳出的,奇怪!一看,原來他是為了保護小魚,他把小魚含在嘴巴中跳出去,再跳回來救別隻。連魚都知道要護子。這部分若有機會再多講一些。

三修報恩者。如是唯除轉生死故,不能相識而實是我有恩之母,彼等受苦無所依怙,捨而不慮自脫生死,薄無慚愧何甚於此。b218講到報恩這部分,就是我們知母、念恩後,接著要修報恩。因為經過轉世所以互相不認識不記得,事實上他們都是曾經對我有很大恩惠做過我的母親的,彼指做過我們母親的眾生,他們無有保護依靠而正在受苦,而你只想到自己脫離苦海而沒有想到他們,還有什麼比這更應慚愧!這些眾生只是你轉世忘記了,可是他們都曾經做過你的媽媽都對你有恩,現在他們都需要你的救護而你不管他們,你只想自己要解脫生死,這樣子你不慚愧那真是無話可說了。
宗大師就是在舉這些教證來支持他的論點,後面就是引月官菩薩所著《弟子書》b218的教證:諸親趣入生死海,現如沈沒大水中,易生不識而棄捨,自脫無愧何過此。過去的媽媽在生死大苦海中輪迴,易生的意思是你投胎換了另一生,因你轉世後不認識你就棄捨他們,你只想自己去解脫而且你不覺得慚愧,還有什麼比這更過分?故若棄捨如是有恩,於下等人且不應理,況與我法豈能隨順。連下等人都不能接受更何況我們在學正法的人,這樣想你就會扛起報恩的擔子。
又引《無邊功德讚》b218的教證,此論無漢譯本:有情無明盲,意樂衰損慧,為父子承事,慈悲饒益我。棄此獨解脫,非是我之法,故汝發願度,無怙諸眾生。這都是一樣的意思,眾有情為無明所覆蓋無有智慧似盲人,可是過去他們都曾用慈悲饒益過我。現在我棄他們不顧只顧自己解脫,不是修正法人應該做的事情。汝指的是佛,這是讚嘆佛,佛就因了解這個道理才發願度眾生、保護眾生。
若爾如何報其恩耶,現在轉另一個角度說該如何報親恩。這中間有一個很重要的觀念,不是給媽媽嗎一間房子、一件華服,媽媽他自己就能得到,不是用物質這些世間法去給媽媽,這對他沒有幫助只是讓他還在輪迴裡,真正的報答就是讓他離開輪迴。度眾生就是這個道理。
中觀自續派重要創始者之一的清辨論師所著《中觀心論》b218的教證,此論無漢譯本:又由煩惱魔,傷害已成瘡,我如注灰水,反令苦病苦。若有於餘生,慈敬及恩益,欲報其恩惠,除涅槃何有?由過去的煩惱造業結成的苦果,就是瘡、就是苦諦也就是你現在的五蘊體這個苦果。………………

《集學論》b219的教證,先看參考資料。
比較《集學論》二種翻譯出自《廣論》b219一、「煩惱狂癡盲,於多懸險路,步步而蹎蹶,自他恆憂事,眾生苦皆同。」出自《大乘集菩薩學論》卷第二十五二、「見痴狂盲者,行步多錯誤,或墮險道中,自他常憂惱。為尋求彼故,同難而救護。」【備註】「自他恆憂事,眾生苦皆同。」之英譯:You and others are always subject to sorrow—All beings have similar sufferings. 你和其他有情永遠是受制於悲哀自性....

藏系說《集學論》是寫《入行論》的寂天寫的,可是漢系說是法稱寫的,但是我們現讀藏傳就不去想漢傳的,所以一講《集學論》就是寂天。寂天在中觀應成、深見傳承是很重要的一位菩薩。這頌原意是說你跟大家都是一樣的問題,510步之間,可宗大師在這裡是把前面的引去說明媽媽的情況,所以要去幫助媽媽。不要尋求他過,應隨喜他人少許功德。然此亦合苦惱之理這個此是指頌的前3句也可以代表媽媽苦惱之理。

說到這裡,我覺得有一個地方是很值得提的,中國人講的是孝道,那在佛教裡孝是扮演什麼樣的角色,有什麼樣的重量?佛教對孝道是什麼樣的看法?佛教有一句話很出名:孝是戒之本。戒、定、慧,整個戒定慧是重要3學,定、慧大家很容易理解是什麼,除此之外都叫做戒學,這是很龐大的一部分,不是狹義你去守戒的那個戒。這部分最重要是孝,孝為戒之本,而沒有戒是不可能得到佛果位的。沒有一個佛是不孝順的,每一個都有無數孝順的例子,這是真正佛學教的。假如你不孝順你成不了佛,這是佛學很清楚的講。再看世間的聖賢,沒有孝順絕對不是聖賢。佛學中,孝是戒之本,戒又是成就佛果的根本,這是非常嚴肅的一個課題。
阿難在外面托缽乞食當中,有一外道心很壞,他忌妒佛陀的名聲就責問阿難:你怎麼跟著釋迦牟尼學?你要知道釋迦牟尼是非常不孝順的人,他生下來一個禮拜媽媽就死掉了,那爸爸把他養大,他卻翻牆出去求法讓爸爸當場就昏厥,7天以後才醒過來,醒過來後痛哭,從小栽培他,這是他的國家,人民也需要他,他怎麼可以這樣就跑掉了?!現在教你的這個人是非常不孝的人。你怎麼跟他學?阿難聽完後沒說什麼,可是心中起了疑問,因為他講的是事實。回去後他就問了佛陀:佛法應不應該孝順?佛陀知道他有這種想法不是小事,佛很嚴肅的特地為阿難開演了一個經~《大方便佛報恩經》,各地的菩薩、天人都來聽佛開示,這是一部很長的經,這其中有一個故事,我們現在講這裡面提到的一個公案如下:
過去有一個國王,他有3個小孩,第3個孩子很慈悲也特別得到天人的照顧,這個孩子在邊境戍守做王,另外2個也是兒子,這時有1人叛變,我還記得叛變那個人的名字叫做羅睺羅,跟佛陀兒子名字一樣。他叛變後殺了國王以及他2個哥哥,這小兒子因為平常很得天人的疼愛,天人就通知他要他逃跑,不跑命也會沒了,他衡量後決定逃亡。那他自己有一個小孩,他很愛這個小孩,他就帶著妻、子3人逃跑,匆忙之間逃亡只帶了7天的糧食。那他要到求救的地方有2條路,1條路要14天,1條路要7天,結果一慌之下走錯到了14天那條路,再加上身上只帶了7天的糧食,走沒多遠,3人就沒東西吃了,這小王拿出刀心中想把太太殺掉:這樣下去3人都活不了,不如把太太殺了,我們父子吃這肉維持14天生命來得救。可他的孩子一看他拿出這刀就知是有問題的,就堵住他質問為何要這樣做?他回以沒有辦法,只有這樣才有生路。孩子義正嚴詞:你要弄清楚,任何一個做兒子的是不可能去吃媽媽的肉,你殺了媽媽也沒用,打死我也不會吃的。現在只有一個方法,我每天割3份我自己的肉下來,每人一份,勉強這樣看看能不能維持下來。
這小王眼下也無計可施只好勉為其難地聽兒子的了。這麼做沒幾天眼看路還很長,兒子卻已經受不了倒在地上了。割肉吃,當然故事本身大家也不要去多想符不符事實,這都是經裡面所講的故事。爸爸當然捨不得丟棄他,怨怪自己:我們怎麼會捨得吃兒子的肉?讓他現在受不了了!兒子勸說:現在只剩下一條生路,你們趕快再多割一些我身上的肉,我犧牲了,至少你們倆可以活命,不然這樣下去大家都活不成了。我已經沒有體力了,你們再割一些好趕路。這爸媽只好邊哭邊割下肉帶著趕路去了。
那躺在地上的孩子昏昏沉沉快要死了,這時33天的王帝釋天就是民間在拜的天公,帝釋天看到這一幕就下來了:真稀有、特別,是真的、假的,你怎麼會有這樣大的想法、作法?佛經常常是這樣的說法,孩子有其無力:我是完完全全這樣的心,一點都沒有虛假。假如我沒有虛假,我身上所有的肉馬上復原為我證明。結果,他才說完,天地震動,他身上完全康復也就沒有死了。
那父母討到救兵又回來了,回來當然是走這條路,知道兒子死在這裡。結果,看到兒子沒有死很高興。這是一個喜劇收場。3個人再回去把國土收回來了。
佛陀講完這故事以後,就告訴所有聽的人,他就是當時割肉的這個孩子,小王跟起妻子也是他後來最後一生的父母。另外,就是帝釋說看了很感動,那你以後成佛第一個來度我。那帝釋他就是後來第一個被度的弟子憍陳如。從這整個故事裡面是要告訴各位:知母、念恩、報恩,真正的佛法裡面孝道是非常重要的。任一個成佛的人在他過去世都有很多可歌可泣的孝道故事,沒一例外,這只是其一。
在《大方便佛報恩經》裡還有許多故事,包括過去生佛陀做過鸚鵡為報父母恩……有興趣可以自己去看這部經。結論就是所謂的孝道,在佛學裡面不是好看的是真正要用到的,孝為戒之本。而沒有戒你是成不了佛,所以孝也是成佛之本。這是值得跟各位報告的。
還有,大家都知道地藏王菩薩,《地藏菩薩本願經》也跟孝道有關的,一少女光目女先是供養一位阿羅漢,她思念過去的媽媽,不知媽媽現在何趣?阿羅漢用神通看見她媽媽在地獄,因她生前愛吃魚,吃魚就算了,還特別愛吃魚子,殺生太多!所有有同修沒有吃素要思考一下!她後來用誠心讓她媽媽離開了地獄。可是卻轉世成為她的下人的孩子,這孩子告訴她自己就是你母,因你之故離開地獄,可過去世殺業過重只有13年可活,死後仍是下地獄,你想盡辦法要救度我。最後她就發了很大的一個願~我們都聽過,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地藏王為她媽媽發這個願,所以他要把所有的眾生都度光他才成佛。因她這個大願,他媽媽最後是生到梵天,以後也成大菩薩。這是地藏王過去生也是孝順的故事。
還有很多啦!像有一部經叫《盂蘭盆經》,說目連地獄救母也跟孝道有關係。我多講了這些補充是要大家了解,現在雖是在學菩提心,他下面知母、念恩、報恩,報恩在佛法裡面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東西,而不是只是為了修菩提心用。那今天剩下的時間17分鐘,仍是請社長再主持讓大家發表意見,收集起來。現在希望每次都留下一點時間,大家之間有互動,感想、疑問、心得都可以分享。等菩提心結束後再來總結,我還有一些心得我想可以讓各位有一些體驗。
社長請大家把自己要表達的東西自己寫出來,最後再彙整給石師兄。

20170418-P219L08-P222L03-0098上士道 b219
修菩提心經文當中分作初、中、後3善,初善指的就是一開始你要發菩提心,剛剛念的皈依發心偈「諸佛正法眾中尊,直至菩提我皈依,願以所行施等善,為利有情願成佛」1段是皈依、第2段就是發菩提心,因此我們也有做初善。中善則是你在聽的時候你要有很強的聞法的意樂,後善就聽完要回向。那我們每次也都有回向,所以只剩中善在聽聞時要有很強的意樂。我們輪迴並不是一定要求權貴,而是能把佛法真正落實修行這就值得了。
修菩提心一共有2個方法:17因果,1是自他換。現在是進入7因果,7因果的正修分成2部分b2151是你要修希求利他之心,再來2是希求菩提之心。希求利他之心又分成2:引發利他之心這部分、正發利他之心。引發利他之心這部分就是修平等捨、知母、念恩、報恩,平等捨是打基礎,修知母、念恩、報恩就是修成把眾生看成悅意相,你看你心愛的小孩,那你的小孩就是悅意相,你要對眾生產生這樣子的感覺。所以引發利他之心這裡就是要修平等捨、悅意相。
平等捨b215已經講過很多了,這裡還是稍微複習一下。平等捨不是善心所行捨的捨,行捨是行蘊的捨,也不是受蘊的捨,而是修4無量心的捨,4無量心是算什麼心所?用佛學的另一角度來說4無量心基本上等於造業,用造業這個比喻不大恰當只是要讓大家容易了解,這已經不是心所的問題,應該講是功德,因好的叫功德、壞的叫造業,因你有身口意的造作而生起這樣的,修4無量是屬於這一部份。為什麼要修平等捨?因這平等捨修成時,就代表你修慈悲喜捨這4無量時生起這一種的造作時大家都學過業,假如造業你的意樂一般都是貪、瞋、癡中的一個,可是你修平等捨就是無貪、無瞋、無癡。你修出來的平等捨就是無貪、無瞋、無癡,而無貪、無瞋、無癡就是善心所中的3個,所以為什麼要修平等捨。剛剛講造業一定會有意樂,最簡單講意樂就是貪瞋癡3毒,那這不是造業,發願也類似,我們用術語講是修功德,這時的意樂是無貪、無瞋、無癡是3個善心所。所以,這個觀念是有原因的,你修4無量不算是造業算是修功德。這蠻重要,我們一直在談理論、談裡面的內涵,因為這就是佛法裡面所講的決擇
決擇這2個字非常重要,任何讀佛法的人不知道決擇的話,因為你要真正的有決擇你後面的修行才有意義。因為所有的東西都在你腦筋裡面經過很深入的分析、思惟,所有的東西不管是理證、教證,你都清清楚楚,你這時候去修才會事半功倍,才會真正修出東西來。不然只是盲修瞎練沒啥太大意義,不是說不要修,而是修之前一定要有決擇。決擇,比方說菩提心,你要修菩提心,你一定要對菩提心完完全全百分之百的掌握知道他在講什麼,前面不是說過菩提心有3步驟解義這就是為了要決擇,跟著後面才有造作、真實。解義是基礎,你能夠了解菩提心的意思,你才能去造作。你只嘴上說要修菩提心,而菩提心是怎麼回事,菩提心有些什麼內涵,完全弄不清楚你修什麼。又比方說修平等捨,為什麼要修平等捨,這個要搞清楚就是為了正確的決擇。我們上次就講到這,今天進入正發利他之心。

1-2-1修習希求利他之心~正發利他之心 b219
這還是7因果,講到正發此心就是進入慈、悲、增上意樂,最後進入菩提心。現在從第1修慈b219開始。
現在修慈跟前面的悅意慈是不同的,這叫做與樂慈。用知母、念恩、報恩3個修出來的是悅意慈,這邊進去是正修利他之心,這時的慈叫與樂慈。悅意慈在前、後面生悲,可是與樂慈跟悲2個之間是互為因果,稍有不同。
第二正發此心分三。第二是科判的意思,第一是引發此心,是修平等捨、知母、念恩、報恩,第2是正修此心,就是修利他之心,這不是菩提心,產生菩提心前面要先修的利他之心。分成3部分:修慈、修悲、修增上意樂。
初修慈中慈所緣者,1個先講他的所緣境是什麼,慈的所緣境就是不具足安樂有情。因為慈是希望給有情快樂。所緣境以後就講行相有3,對境是對於不具足安樂的有情,行相就是你心中的造作、活動的相貌,其實這個跟造業的觀念一樣,但這不是造業,比喻而已,讓你易懂。行相者,謂念1.云何令遇安樂,2.惟願令其獲得安樂,3.我應令其遇諸安樂。就是用什麼方式使他得到快樂,簡單講這是一個「著想心」,再來「善願心」,希望他得到快樂,第3「責任心」。所以修慈心中行相有3步驟著想心、善願心、責任心。
勝利者,宗大師每一個修法都會提到有修勝利是什麼,沒修壞處是什麼,這就是修慈心有什麼好處。

比較《三摩地王經》二種翻譯出自《廣論》b219一、「遍於無邊俱胝剎,盡其無量眾供養,以此常供諸勝士,不及慈心一數分。」出自《月燈三昧經》卷八、「那由他億刹,所有諸供具,悉供一切佛,不及慈一分。」

1是講處所,第2是講無量的廣大供養,第3是恆常的時間及所緣境為諸佛菩薩。此說較以廣大財物,於究竟田常時供養,其福尤大。什麼叫究竟田?就是最好的福田。其指修慈的福。
《曼殊室利莊嚴佛土經》b219:漢譯一、《大寶積經》第十五《文殊師利授記會》,漢譯二、《文殊師利佛土嚴淨經》,西晉月支三藏竺法護譯,漢譯三、《大聖文殊師利菩薩佛刹功德莊嚴經》唐不空三藏譯。論中引文出自漢譯三中「佛言:善男子,莫作是說。何以故?東北方有世界名千莊嚴,彼現有佛號大自在王如來應正等覺。其土有情皆悉具足一向安樂,譬如苾芻入滅盡定。彼之安樂亦受復如是。若諸有情於彼佛剎,百俱胝歲修諸梵行,不如於此娑诃世界,一彈指頃於諸有情起慈心,所獲功德尚多於彼。何況能于一日一夜住清淨心。」【備註】娑诃(娑婆诃、梭哈):梵语 saha^。意译为堪忍、忍土。此世界之众生安於十恶,忍受诸烦恼,故称其土为娑诃。又有:成就、吉祥、清净圆满等意。如心经最後菩提娑婆诃,意譯为:领悟智慧,成就吧!

滅盡定是世間定很上面很重要的一個定,根據小乘說法這是3果以上。
我剛開始學佛時,常會困惑於這樣講法是真的嗎?可是我現在都不會這樣想了,他會這樣講一定有他的道理,因為佛是不會說謊的,只是我們自己現下不能理解。
龍樹菩薩的寶鬘論云:「每日三時施,三百罐飲食,然不及須臾,修慈福一分。飲食用罐在印度表示是非常高級的食物。1.天人皆慈愛,2.彼等恆守護,3.喜樂4.多安樂,5.6.刀不能害。7.無勞事得成,8.當生梵世間,設未能解脫,得慈法八德。」
當生梵世間有2種說法,1是指一般修行後都希望生到梵天去,2是指4禪靜慮以後去的地方,這裡面特別講的是遍淨天,因這是最快樂的地方,這是3禪的最頂,而3禪就是喜樂最高的地方。因為修慈所以會到遍淨天。修慈開始到最後都可以解脫,龍樹說假如你沒有解脫之前修慈可以得到8種勝利。慈心不容易生起,但一定要想盡辦法去修慈。
《集學論》寂天所寫,漢譯本叫《大乘集菩薩學論》,漢系認為是法稱所寫。大家要記住寂天,因中觀應成或是深見派的重要菩薩中有一寫《入行論》寂天菩薩,還有就是月稱這2人非常重要。

這是引卷15
《金光明經》b220:漢譯曾有五種,以唐義淨三藏所譯之《金光明最勝王經》最為完備。論中引文出自前譯本卷二《夢見懺悔品第四》中「金光的鼓出妙聲,遍至三千大千世界,能滅三塗極重罪,及以人中諸苦厄。」【備註】妙幢菩薩在靈鹫山佛前聽法後,當晚夢見一面巨大金鼓,同時在大光明中十方無量諸佛演說妙法,此時有一婆羅門擊打金鼓發出巨響闡述懺悔勝法。妙幢菩薩聽後銘記不忘,天亮後即去見佛複誦所聽到的之偈頌,彼即《夢見金鼓懺悔品》。 

《金光明經》很重要,前面提過懺悔時有35佛懺,一般在懺悔時《金光明經》很重要,不止這樣,在修持上也很重要。雖然漢譯有5種,大半是用《金光明最勝王經》,引的這一品很長,各位有興趣可以上網去看,這一品主要講慈心,雖說這是懺悔用的,可其中有一大段是修慈用的。修慈時可以去把這一段文搞清楚,把頌文當成自己的所緣境。
修慈次第b220:跟修平等捨一樣的順序,親、中庸、怨敵、一切有情。想想真是很不容易!
修習道理b220如於有情數數思惟苦苦道理,便生悲愍。如是亦當於諸有情,數數思惟缺乏有漏無漏諸樂樂缺乏理,若修習此,欲與樂心任運而起。又當作意種種妙樂,施諸有情。修眾生的苦苦就會生悲,修悲是拔苦。修慈是與樂。是見道以上才會有無漏樂,有漏樂都很少,又況說無漏樂。
修慈這部分做完一個交代了,記住:第1個交代以不具足安樂的有情為所緣境,第2交代行相,第3勝利,接著就是修的次第,最後則是修的道理,就是修有情沒有樂。
我是很簡單的看了一下《金光明經》裡讓你修樂的那一段,講得很細,變成你的思惟是既廣又深,我們現在很多地方講的都用總,總的意思是總相、一個概念,但是修的時候應該要別別而不是用總相。別別下去就是很細很嚴謹的一步一步作法,這成就出來的東西才會很具體。比方,在很多地方都說的,比方修慈,你沒有按照親、中庸、怨敵、一切有情的次第一步一步地走,你就一個整體有情這樣修,修完後感覺自己好像有慈心了,事實上,你再進一步去了解時,你發覺離得太遠了。為什麼?就是你沒有按照次第一步一步地走打基礎。他說你假如用總相去修,修出來的東西不具體也無法存在,你一定要一層一層的這樣決擇,決擇完後你再回來沿總相的時候就清清楚楚了。一開始你就緣有情緣慈心最後你發覺你什麼慈都沒有學起來。你依照親、中庸、怨敵、一切有情這樣子很細微的進去做,做完後再回來緣總相的時候,那個總相是很具體的。這是修行當中重要的關鍵,不管你有沒有修,這些道理你都要懂都要記住,等有一天你要用時才不會錯。《金光明經》裡修慈的那一部分頌,每一個頌代表一個境、一個很特殊的事情,這是很細,細到你都經過了,你回來緣總的時候就很堅固、很清楚。

接下來是正發此利他之心3步驟之2修悲b220
悲所緣者,由其三苦如其所應,苦惱有情。3苦就是苦苦、壞苦、行苦,悲的所緣境就是受到3苦的有情。為什麼要講3苦?這有一個很重要的觀點,你要能夠感受到有情的苦而產生悲的時候至少要修3苦不能只緣一苦,其實3苦算少的,到後面還有110種苦那時再講,主要就是你緣的境要深又廣這樣你才有辦法生起悲心。接著就講心裡面的造作~行相,這跟前面修慈一樣,也是3心:著想心、善願心、責任心。修習次第亦同前:親、中庸、怨敵、一切有情。如是於其等捨慈悲別分其境次第修者。這等捨、慈、悲要分開講,前面講過修平等捨時也是要依照親中怨這個次第分別修,修慈、修悲也是這樣子做法。為什麼要這樣做呢?因這是蓮華戒論師隨順阿毘達磨經說,此極扼要。大家應該還記得蓮花戒?就是吐藩僧諍……這是西藏佛教很重要的一段歷史。他跟靜命論師(寂護)中觀自續裡很重要的2位祖師爺。第1位入西藏傳法的是靜命論師,蓮花戒是他主要的弟子。西藏第1次傳法的是靜命論師、藏王弄讚、蓮華生大士3位。蓮花戒辯論贏後奉藏王之命寫了《修次初篇、修次中篇、修次後篇》有關修行的3篇,漢傳只有初篇。

《阿毗達磨經》b220:此經梵本、藏譯、漢譯皆不存,唯在瑜伽派的論書,如《唯識三十頌釋》、《中邊分别論疏》、《攝大乘論本》、無著《大乘阿毗達磨集論》、安慧《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攝大乘論釋》、《唯識二十論述記》等中有引用或述說。

這部經現不存,只有看到別經論在引用。宗大師說蓮花戒是引《阿毗達磨經》而這樣說,這是極為重要。為什麼?就是剛剛說過:若不別分,初緣總修似生起時,各各思惟,皆悉未生。若於各各皆生前說變意感覺,漸次增多後緣總修隨緣總別,清淨生故。
修習道理:當思為母,此諸有情墮生死中,如何領受總別諸苦,具如前說。b221總苦就是行苦。別苦,在地獄、天、人、旁生各個受的苦都不一樣這叫別苦。如母的有情都墮在輪迴當中受各式各樣的苦。前說指的是共下中士道,下士道中說了許多別苦,講人怎麼苦、阿修羅怎麼苦、畜生怎麼苦、地獄怎麼苦……中士道就講3苦、6苦、8苦。現在講的跟前面所講是相互呼應,所以你就了解為什麼修上士的人要先修下士、中士,中間道理在這就顯示出來了。比方:若修前中士道已生起者,比自心修易於生起。中士道是講苦集滅道,那共中士時滅道未講只講苦集,苦諦時講了很多3苦、6苦、8苦,那時你修共中士將心比心你已領受那種苦,中士是要讓你產生出離心,那些苦讓你覺得真沒意思不想再玩了,你產生了出離心。你自己都覺得苦,你再想到如母有情在受同樣苦的時候你很容易就生起他們好苦的感覺,這叫比自心修易於生起。因為,同理心。若於自上思惟此等,則成引發出離心因;這時若是放在自己身上就造成你產生出離心;若於他上而思惟者,則成引發悲心之因。這時若是應用在如母他有情身上就造成你產生悲心。這時,用在自己身上是出離心,用在他有情身上是悲心然未先於自上思惟,則不能生令至扼要。這句話很清楚告訴你,在中士的時候你有經過這樣的好好思惟好好修打了基礎,這只要一轉到有情身上就很容易因此生起悲心。
此乃略說。不過這都是簡單的說。
要深廣的說就要如《瑜伽師地論˙菩薩地˙44悲心所緣百一十苦,有彊心力應當修學。這就是講菩薩所緣悲心時是遠遠超過中士道所講的東西,有強心力的行者也應該用這110苦來修你的悲心。這110苦分成2種:1是增一,大家聽過增一阿含,增一的意思是說解釋一個東西可以告訴你12345……這樣子叫做增一。什麼叫做悲?他這一共到增10,增10就是55種,1+2+3…+10=55。後面再舉另外的55種,所以總共110。今天我們不花時間細講,但你若真正要修慈就要用《金光明經》來修慈,要修悲心就一定要去讀菩薩地˙44110種苦去修
此說較諸聲聞現證究意苦諦,以厭患心所見諸苦,菩薩修悲思苦眾多。《瑜伽師地論˙菩薩地˙44》中所說的菩薩修悲遠較聲聞證苦諦時所修的多太多了,菩薩所修的110包含聲聞所修的全在內,聲聞就是3苦、8苦最多再加一個6苦這17個。後面接著講為什麼的這個道理出來了。若無量門思惟無樂苦惱道理,慈悲亦多。b221你假如用眾多的方法去思惟不管是樂或是苦的這些道理,注意,無樂配的慈、苦惱配對悲,你用無量的方式去修你產生的慈悲也會多。若恆思惟則能發生猛利堅固。用無量的方式去修慈悲會多,你若恆常修習思惟就能猛力堅固。故少教授便覺飽足,棄修諸大教典所說,力極微弱。隨便聽聽自己就去修習則一般都力量微弱。
講到這要回頭來,所有的經論裡不斷的在講,大家要記住這個,這就叫決擇
對決擇這2個字大家一定要很深入的了解,修行當中決擇是一個很重要的關鍵,我們一般講觀察修指的就是這個。你現在看書上講的這個,這個就是在講決擇,你要用眾多門、還要恆常的不斷串習。大家一定要知道,聞、思、修這是有順序的,只有聞思不修是光說不練,可是光修沒有聞思這是盲修瞎練,都是沒意義的。《廣論》前面宗大師不停的強調觀察修的重要,在課文當中很多地方都會顯示出來,像這裡即是,那這一個名相大家一定要記住,就叫做決擇。
此如前說趣大乘門,是發心理及以大悲為根本理,善別此等,以觀察智思擇修習後生證悟。b221前面一開始就說過大乘是看有沒有菩提心,而菩提心是以大悲為根本也是前說過的,那前面說菩提心以大悲為根本時分初中後3段來說明b211,一開始,沒有悲是生不起菩提心的,這是初;中間的重要是沒有悲的話你會退轉,這就讓你不退轉;後面還需要有悲心是為了讓你恆常的住在無所住涅槃,你隨時會回來救度眾生。這是前面講的為什麼大悲是根本之理。觀察智思擇修習7個字就是講決擇,後生證悟這個證悟不是講我們修所成的那個證悟,這也是在講決擇,只不過用這個字眼而已。現看講義。

「此如前說趣大乘門,是發心理及以大悲為根本理,善別此等,以觀察智思擇修習後生證悟。」b221:依藏文翻譯為「這如同前面所說的〝入大乘之門是為發心〞之理、及〝大悲為根本〞之理等,须於其所緣善加分别後,再以别别觀察之慧,觀擇而修習乃至最後發起覺受。」

由講義這藏文翻譯看的出講的不是證悟是決擇。
若其知解未善分別,如果你沒有辦法決擇,沒有辦法很清楚這些道理,最後就是唯專策勤略生感觸,全無所至。只有皮毛的東西,你根本沒有決擇。現看講義。

唯專策勤略生感觸,全無所至b221:依藏文翻譯為「釘在某處生起迷迷糊糊的覺受,哪裡也到不了。」意謂所緣境不加分别地混在一起修,不能引生真正大悲乃至菩提心。

簡單講,你假如沒有決擇,你怎麼可能了解大悲?你怎麼可能去修悲心?
所以翻來覆去就是告訴你決擇的重要,就是告訴觀察修的重要。一定要做過這些動作,才有辦法進去修。你若只是迷迷糊糊的覺受,這就是沒有決擇,哪裡也去不了的意思就是你進去修都是盲修瞎練,都是沒用的。這就是所緣境不加分別混在一起修不能引發真正的大悲乃至菩提心。
這整個就是說,為什麼叫你所緣境要分別。你修悲的所緣境是什麼?你修菩提心的所緣境是什麼?你修慈的所緣境又是什麼?這些等等都是要經過決擇的,都是要經過所謂聞思以後,你才能產生真正很清楚的觀念,這就叫做聞思慧,也就叫做決擇。這樣就很清楚了。結果,宗大師說修餘事時皆如是知。不光是這裏修大悲你需要決擇,修什麼都需要決擇。所以今天才會根據這文再跟各位報告決擇在佛學裡面是非常關鍵的東西。
其悲生量者。b221再來提出要生出什麼樣的量才叫做夠。記得讀下士道時也有提起這些,比方說怕去惡趣你要生起什麼樣的量才叫真正修到,你要修出離心要生起什麼樣的量才叫真正修到。記得出離心他講要生什麼樣的量?他說就好像你被困在一間失大火的房子中,你只會想到要怎麼樣逃出去,要生起這樣的量,要脫離世間要產生這樣子的量這才叫出離心。現在就是講悲要產生什麼樣子的量才算。根據蓮花戒的《修次初篇》,先看參考資料。

比較《修次初篇》二種翻譯出自《廣論》b221一、「若時猶如可意愛子,身不安樂,如是亦於一切有情,欲淨其苦,此悲行相任運而轉,性相應轉。爾時即是悲心圓滿,得大悲名。」出自《廣釋菩提心論》卷1、「若見一眾生有苦惱者,菩薩愛之如子,即當代受不令眾生受是苦惱。以是悲心轉故,能令一切眾生苦惱息滅,乃得成就大悲勝行。」【備註】「任運而轉」與「性相應轉」為詞異門;意謂不須策勵,自然生起。

《修次初篇》的漢譯本叫《廣釋菩提心論》,中、後2篇無漢譯本。漢譯本的意思跟本文意思不完全一樣,本文裡面很清楚的告訴你,就說你要修到的量就好像當你的孩子受苦時你希望馬上能除掉他的苦,你假如能對有情生起這樣相同的量的時候,就叫做你修到了,你修到悲心的這個量了。你看自己孩子受苦你想除他的苦,你對一切受苦的有情也能發起同樣量的除苦之心就是圓滿之量。其中「任運而轉」與「性相應轉」是等號,異門是同義字的意思,詞異門,就是同義詞。這裡這樣解釋「任運」是不須功用自然生起不錯,可在佛學裡面「任運」這2字後面還有一層意思被天生所限制下面去任運。為什麼?我們人有辦法真正任運嗎?沒有辦法。現在主要就是說明這點。佛學中修有的觀念,也就是修緣起,最後一個緣起叫做相礙緣起,比方說我們今天可看到的東西都是用可見光之下去看的,所以我們看到的東西受限於可見光,這叫相礙緣起。你所產生的有是有受限制的,你的任運都是受限制下面的任運。這是在任運後面的一個隱義,一定是在相礙緣起之下的任運。提醒一下各位其實你所了解的東西是受限的。
此說心中最愛幼兒,若有痛苦其母能生幾許悲痛,即以此許而為心量。若於一切有情悲任運轉,說為圓滿大悲體相。這都很容易懂了,由此生起大慈之量,亦當了知。可為什麼這裡跑出這一句?是說修慈也是一樣的意思,就是生起什麼樣的量叫修慈圓滿呢?就是你想給你小孩快樂的那個量,你對眾生也是同等的時候就叫圓滿此量。這句話是補前面沒有講的修慈之量,以此類推,修慈圓滿之量也是如此。
彼論續云:「由修如是大悲力故,立誓拔濟一切有情,願求無上正等菩提,以為自性菩提之心,不須策勵而得生起。」b221《修次初篇》繼續說:這就是能生菩提心的原因。

更正:論中「須前所說如是大慈」b222之〝慈〞字,依原藏文應更正成〝悲〞字。(源自《廣論四家合注》)

由此當知大菩提心發生之量。這就是說你如果沒有悲心的話你是發不起菩提心的。告訴你這是真正的正因。
再來是另外一件事,這也是很重要的一些觀念。
此非已至高上聖道所有發心,初發業者所有發心說為如是。前面告訴你發起這樣子量的悲心才能發的起等量的菩提心,但不是說你已經修到高上聖道,高上聖道是說你是見道的菩薩或你是10地的大菩薩,所以你才發出這個量,不是這樣子。是初發業者,意思是說你只是一個剛剛開始就像你我這樣子,剛開始你發出來的菩提心就要到這個量。這是宗大師強調的一點,發心之量是一開始就要達到很高。看講義。

「此非已至高上聖道所有發心,初發業者所有發心,說為如是。」b222:依原藏文為「這也不是已經達成很高道位的發心,而是說初業行者的發心即如是。」藏文中無〝聖〞字明文,但〝很高道位〞其義應指菩薩聖道以上。(源自《廣論四家合注》)

宗大師接著引《攝大乘論》來支持他的話。
《攝大乘論》b222:無著菩薩造,漢譯有三。世親菩薩作釋,亦有三漢譯。論中引文出自玄奘大師所譯《攝大乘論本﹒彼修差别分第六》。隋天竺三藏達摩笈多之《攝大乘論釋》,其中對應之頌為「淨妙勝上力,牢固心轉勝,菩薩三僧衹,說名正修行。」

《攝大乘論》云:「清淨增上力,堅固心昇進,名菩薩初修,無數三大劫。」清淨力、增上力、堅固心、昇進這4個一般就叫做是發心4功德。這樣子的發心是剛剛進入3大阿僧祗劫開始修行的菩薩就需要有這樣子的發心。三無數劫起首菩薩,這就是像我們,是初發業者,代表資糧道的菩薩,亦須發起如是之心。我們現在發心就要到這個量才可以。初發心就要到這個量,那這4功德又有另外一個說法,只要知道這代表3個力~1. 善根力,你具有善根所以叫清淨,你若沒有善根不是大乘種姓的人你是發不出這種心的;2. 大願力,真正有這個願;3. 牢固心,很堅固的。為什麼要跟你講這3個?因由這3個你就了解前面那4個,一樣的意思。初發心一定要有善根,大乘種姓的人發的心,且真正有大的願在裡面,而且這種心不是隨便亂講的,他是很堅固的。這樣大家就了解他所講的初發心是什麼了!
最後一段先講一下大意,你要發這個菩提心,不是說你什麼都搞不清楚之下,你就說要利樂一切有情所以你要成佛,他說這是很大的一個誤會。這有很大一個問題,你想一想你以為你自己有菩提心了,這叫增上慢。這個增上慢以後的結果是你在做大乘修行的時候,你不再把菩提心當作重要的事情。因為你根本沒有了解菩提心,就像我們的皈依偈念過去就認為自己已經發了,你把這樣子就當作你自己有菩提心,結果在修大乘的時候你沒有真正按照菩提心中心去修,意思是修大乘時候其實菩提心是修習的中心。你沒有把菩提心搞清楚,你產生了增上慢,以後你整個修行……會修大乘的人會覺得你莫名其妙,你完全是不知所云、自以為是的偏了。這裡就是告訴我們~你要真正了解菩提心,也要知道自己,沒有修到的時候,發不起來沒關係,第1個一定要懂,你發不起來時你也可以受行心、願心的儀軌,先受這沒有關係。因為他後面有指出來像寂天菩薩《入行論》講的很清楚:你可以先受儀軌,慢慢再來把這個心練出來。
最重要的關鍵在於,你在修大乘的時候其實菩提心是中心,那我們一般在修空性的時候,修大乘都會講初地、2地、3地一直到10地有分位階的,就把空性分成初地歡喜地,你的內容都弄得很清楚,可是在修菩提心的時候不是醬子。其實,菩提心也是有次第的,也是跟初地、2地、3地都要配合的都要漸進上去的。簡單說,你有初地的菩提心到了初地,可是你沒有2地的菩提心你是到不了2地,這是課文裡面講的重點,你去修空性也沒有用。大家都知道在空性這邊都有名字就初地、2地直到10地,可是在菩提心這邊連名字都沒有,連初地、2地直到10地中間這一階一階的關係都不知道。他說一定要知道修習大乘的時候,真正講就是所謂的菩提心跟空性,空正見跟般若智慧是要雙運的是要一起修的,絕對不能只修一邊。所以你一定要懂什麼是菩提心,而且你要知道菩提心是修習的中心。最後他就引出很重要的《現觀莊嚴論》,因為我們今天在修菩提心是根據般若經,我們在修大乘就是根據般若經,般若經是大乘最重要的經典,在解釋般若經理面修行的方法時最重要一本書叫做《現觀莊嚴論》。大乘的所有的論都要依《現觀莊嚴論》為準,在《現觀莊嚴論》裡面就把菩提心分成22種,講義上就有這補充資料。這22種發心就是配合10地,每一階梯裡不同的菩提心、是什麼性質,這整段下星期詳細講。他就是告訴你~你初發心的時候就一定要達到真正的一種量;再來你一定要很清楚千萬不能在菩提心上面發生增上慢;為什麼?因為你以後會知道整個大乘的修行菩提心是中心。也就是空正見跟菩提心2個是要併著一起修的,你要知道空正見上面有階位,菩提心也有階位,就是也有一層一層的菩提心。最後引《現觀莊嚴論》告訴你就是這樣。今天就到這裡,分享沒時間了。再說一次,大家千萬不要小看決擇2字,決擇是佛法修持很關鍵的一個東西。
 

20170425-P222L04-P225L07-0099上士道 b222
上士道是以有沒有菩提心為準,我們就進入一個非常重要的課題,所謂菩提心~以大悲為根本,一般會講『以大悲為上首』就是從個觀念來的。根據這就講菩提心該怎麼修,修菩提心一共有2個方法:17因果,1是自他換,這是由阿底峽傳下來,再經宗大師放入《廣論》作為大乘一開始的教授。
談到7因果的修法有2個不一樣的次第b2151是你先要修希求利他之心,再來2是由希求利他之心轉成希求菩提心。希求利他之心又分成21.要依靠什麼?這是根本所依,所以第1個就是要修平等心,平等很重要,有機會會再把平等深入介紹,因為平等涉入空正見這個智慧,算是很究竟的一部份正見。所以一開始強調要有平等心,在自他換中那個平等很深要用空性的角度來討論他,那這邊最重要是告訴我們你有了這個平等之後,你後面所修出來的東西基本上才是無貪、無瞋、無癡,這3個你一聽就知道是善心所,那他之要你做這個平等的修習就是讓你不再由貪瞋癡的角度來產生慈悲,所以這是所依。由這裡能再對眾生產生悅意相,悅意相簡單的說就是悅意慈,最簡單的比喻就是對自己的孩子的感覺,現在就是要你對眾生產生這樣子的心,這個心是從知母、念恩、報恩這3個產生的結果,這一部分就不再多講了。因這會涉及到眾生皆是我們的母親,這中間又有教證、理證,特別是理證我們討論過幾次了。接下來,產生悅意慈之後就是2.正發利他之心,發希求利他之心有3部分:修慈、修悲、修增上意樂,我們已經講過修慈,正講到修悲,今天會討論增上意樂。這一討論完這希求利他之心就結束了,轉過去就是變成發菩提心了,這中間都有一些關鍵地方,等讀到本文時再說明。
那正發此心的慈跟悲,大家還要記住這裡所講的慈叫做與樂慈,是不同於前面的悅意慈。與樂慈、悅意慈的分野是:悅意慈一定在悲的前面,與樂慈跟悲是互動的,不一定是生悲也可能生慈。那增上意樂不是針對悲來講,也就是說這裡面有增上意樂慈、增上意樂悲,增上意樂在《瑜伽師地論》中講大乘菩薩記得好像有15種,另外也讀過一本唯識祖師爺的書對增上意樂做過定義,就是說這有2個心所,一般意樂是欲心所,欲心所是別境,那叫增上意樂是他加了勝解心所,不只是有欲還非常勝解,知道所有的來龍去脈,這是值得再提一次。
增上意樂 = 欲心所 + 勝解心所
 

故全未知此之方境,僅作是念, b222全未知此此指的是菩提心,方境看參考資料。
方境b222:指趣向菩提心之方向與其目的。

簡單講就是說,假如你對菩提心不是很清楚的話,記得前面講過菩提心3階段第1個要你解義,意思說你若不了解菩提心,你就無法造作菩提心。那你都不了解菩提心你就這麼想你要利益一切有情,願當成佛,為此義故我行此善,大家想一下我們已經讀了這麼多,菩提心真正的意義,不知各位同修是否有感覺跟自己以前所知的是有不一樣?跟我們一般字面上的了解是有不一樣,像菩提心包括了利他跟自利2部分,再就是菩提心涉及到很多前面講過的觀念,所以不是這麼簡單的想法即可。這樣有什麼樣的壞處?這就是他要講的。
發此意樂便大誤會。假如你對菩提心本身沒有很清楚的了解的時候,你可能產生一個很嚴重的後果:未得謂得,堅固所有增上之慢。這叫增上慢,你根本沒有菩提心,你卻自己認為有,這還不是最可怕的一點,最可怕是你以為你有,接下來你就不會以菩提心為教授中心而善修習。大乘最重要以菩提心為準,比方你修6度、或甚至法空的部分,你忘了真正大乘的修行是繞著菩提心修,大乘法講有22種發心,是要根據菩提心為核心這樣作一個修行,可你以為你有了,你不但有增上慢,而且以後的修行都沒有繞著菩提心去修,所以後面說,追求餘事勵力欲想超邁多級,了知大乘扼要觀之,實可笑處。把重點放錯地方了,就像不會爬就學走,或是走都不會就學跑,意思就是根基不牢還會有走錯的時候,對菩提心不了解就去修實在很好笑。
多經宣說諸勝佛子,於多劫中尚須執為修持中心,而正修學,況諸唯能了知名者。很多經典中都說菩薩都要如此修習,何況是初修習者。又此非說不修餘道,是說須將修菩提心,而為教授中心修習。可是也不是說只要修菩提心不要修其他的,而是說修所有的東西都要以菩提心為中心而修。
總未能生前說領感,這是另一角度,假如你沒有能夠生起前面所說的感受,就是對菩提心的了解,但若善了知大乘學處,堅信大乘亦可先為發心正受律儀,次乃修習菩提之心。但你知道菩提心是大乘的修習中心,菩提心是由悲來的,是不是大乘一切以菩提心為準,這樣情況下你……前面是說你不了解你會有增上慢,而增上慢會造成你沒有以菩提心為中心去修是修錯了,可是現在轉過來又告訴你,並不是說你不能修別的,而是你要知道菩提心是中心。現在就是轉過來跟你講:假如這些你都懂時,亦可先為發心正受律儀,大家知道為什麼要轉成這樣?意思是宗大師前面說一定要懂菩提心,不懂去修其他的實在很可笑,可是又轉說不是不能修其他的,只要你對菩提心這些東西都很了知的情形下,你也可以去修其他的,所以他說亦可先為發心正受律儀,正受律儀就是受菩薩戒,菩薩戒裡面有一個願心、行心,受了菩薩戒修正行就是6度萬行,這6度萬行就算前面講的餘事。因6度萬行跟菩提心不是畫等號的,可是要用菩提心為中心來修。
為什麼話要講回來這後面是有原因的,這是聖人教的,所以宗大師的陳述都有一定的順序、邏輯。他說你對這些都了解,雖然你沒有真正的發起那個領受,就是發真正的菩提心,可是只要你能夠真正了解菩提心在大乘裡面的重要性,這時你可以先正受律儀,次乃修習菩提之心。他為什麼講這個就是根據後面的《入行論》b222。宗大師第1是要告訴大家你對悲心這些都要很懂,接著說不懂有什麼壞處,可是又怕你誤解再又轉回來,這轉回來是根據《入行論》,所以看到:如入行論,先受律儀及菩提心,次於彼學六度之中,修靜慮時乃廣宣說修菩提心。
因為《入行論》本身就是入菩薩行的意思,整個就是菩薩的修法,所以,《入行論》的教法是先受律儀跟發菩提心願,發那個願心,接下來學正行的時候,所謂6度的布施持戒忍辱精進靜慮般若,你讀《入行論》讀到靜慮品的時候才會廣宣說修菩提心。再讀下去你就會懂這句話,《入行論》主要不是在講7因果,《入行論》教的是自他換,而所有自他換的修法在《入行論》中屬於靜慮品。《入行論》最後一品叫回向品,在其前面叫智慧品、靜慮品,再前面還有安忍、精進,就是6度的安忍、精進。這句話意思就是告訴你在《入行論》真正最後廣發菩提心的時候是在靜慮品裡面,在靜慮品前面有一大堆布施持戒忍辱精進,因為《入行論》是一個真正修行的方法。所以他告訴你你可以先受戒,然後用菩提願心,中間學6度,學6度一直學到靜慮品才廣宣說菩提心。這文字就是跟各位解釋為什麼他這麼說。等我們讀到自他換的時候會再跟各位解說所有出自《入行論》的文字全是在靜慮品裡面。
再來又是另外一件,然為成就此法器故,於先亦須修眾多心。以前在日常法師班上經常會叫大家寫科判,這是有道理的,比方要大家回去寫這一段文的科判,你一定要非常懂。像我這樣一解釋你就發覺他裡面是有分段的,有不一樣的角度。所以你要很懂你才有辦法寫出很正確的科判。以後,有時間又有興趣可以來試著寫,這是很好的練習讓你真正的了解經文中的含意。現在轉的這一點是說,現在講這個,可是你不能忘了前面的共中下士道也是非常重要的,沒有前面的那些基礎依然不行。除了菩提心以外,除了悲以外,要思惟勝利,七支歸依,要思惟各種好處,7支歸依,還記得嗎?這很重要,這是集資淨罪的重點,就是普賢10大願或者叫7支供養【1、禮讚如來,2、廣修供養,3、懺悔業障,4、隨喜功德,5、請轉法輪,6、請佛住世,7、普皆迴向。其實集資淨罪就要靠著這個,簡單講要懺悔要拜佛要回向等等。以前我也報告過,現在再提醒一次,很多人在修行的時候是將集資淨罪當作正行。正行,比方說我在修菩提心,但菩提心我修不起來的時候我就專修集資淨罪,這就叫做把集資淨罪當作正行。為什麼?因他們所有的經驗告訴你,當你這樣做了以後,很多你不懂的東西因為你這樣做以後你就懂了。我也試過,有沒有效?有。有效。很多東西你不懂,你就去拜佛拜懺,然後再回來有時就通達了。這叫集資淨罪。他為什麼要你做這個?修治身心,了知學處,發心欲護。狹義是講戒,廣義就很多東西,發心都要學。
故進道中,修空性解,須漸增進尚有名在,現在又轉另一角度,這一段是很重要的。說我們在修空性的時候,進道是說你從見道開始,修空性解你當然還要修道,見道以後一步一步,尚有名在意思是每一個階段都有名稱的,比方說初地、2地、3地,每一地都有名稱,初地叫歡喜地,7地叫遠行地8地叫不動地,除了名稱也清楚告訴你修道裡面的內容是什麼,記得要拿掉2個麤重什麼的。他現在是講這個,在修空性的時候,你一定是漸進還有名在,但是,然此相等大菩提心,亦須善修上上轉勝,令道昇進名亦弗存。現在反過來你在修菩提心這邊,那邊是空正見是見道的智慧部分,菩提心其實是算世俗這邊,相等意思是相等重要、一樣重要,其實也一模一樣要善修上上轉勝,你也是要令道昇進,以後往下講你就知道了。比方說,後面提到的《現觀莊嚴論》,全名叫做《般若波羅蜜多教授論》。
《現觀莊嚴論》裡面把菩提心分成22心,不只《現觀莊嚴論》連《大乘莊嚴經論》也有,這裡面每一心都有配合的階段,比方說資糧道,一開始初心叫大地,也就是說你修菩提心的時候也是一個階段一個階段的上去,你在見道的時候就有見道的菩提心。可是名亦弗存,大家對這些名相並不是了解的很清楚、普遍在討論的。先看講義資料。
《現觀莊嚴論》b222二十二種發心:「發心為利他,求正等菩提,彼彼如經中,略廣門宣說。如 地/金/月/火,藏/寶源/大海,金剛/山/藥/友,如意寳/日/歌,王庫及大道,車乘與喷泉,雅音/河流/雲,分二十二種。」【備註】「地」與欲心所相應(下品資糧道/勝解發心);「金」與不改意樂相應(中品資糧道/勝解發心);「月」與增上意樂相應(上品資糧道/勝解發心);「火」與加行道相應(勝解發心);「(寳)藏」與布施相應(增上意樂清淨發心);「寳源(礦)」與持戒相應(增上意樂清淨發心);「大海」與安忍相應(增上意樂清淨發心);「金剛」與精進相應(增上意樂清淨發心);「山(王)」與靜慮相應(增上意樂清淨發心);「(良)藥」與般若相應(增上意樂清淨發心);「(善)友」與方便相應(增上意樂清淨發心);「如意寶」與願相應(清淨地/異熟發心);「日(輪)」與力相應(清淨地/異熟發心);「歌(音)」與智相應(清淨地/異熟發心);「(國)王」與神通相應(三清淨道);「(倉)庫」與福智資糧相應(三清淨道);「大道」與三十七菩提分相應(三清淨道);「車乘」與悲及毘鉢舍那相應(三清淨道);噴「泉」與總持及辯才相應(三清淨道);「雅音」與四法嗢柁南相應(佛地/斷障發心);「河流」與唯一共道相應(佛地/斷障發心);「(大)雲」與法身相應(佛地/斷障發心)。

資糧道

加行道

見道

7

清淨地

三清淨道

佛地

下品

中品

上品

六度 (初地→6)

8→10

寶源

大海

金剛

如意寶

大道

車乘

噴泉

雅音

河流

欲心所

不改意樂

增上意樂

/

布施

持戒

安忍

精進

靜慮

般若

方便

神通

福智資糧

37菩提分

悲及毘鉢舍那

總持及辯才

四法嗢柁南

唯一共道

法身

勝解發心

勝解發心

勝解發心

勝解發心

增上意樂清淨發心

增上意樂清淨發心

增上意樂清淨發心

增上意樂清淨發心

增上意樂清淨發心

增上意樂清淨發心

增上意樂清淨發心

異熟發心

異熟發心

異熟發心

/

/

/

/

/

斷障發心

斷障發心

斷障發心

《現觀莊嚴論》裡面22種發心,這每一個都是菩提心的名字、比喻。看一下備註,一開始就要像大地,人家說證嚴法師一定是見道,就是從6度布施的角度來說的,一共10地每一地都有一個比喻的菩提心名稱。很多人連這些名相都不知道,宗大師因此提出來。

此於一切佛子唯一真道波羅蜜多教授論中,宣說二十二種發心,唯一真道就是指波羅蜜多教授論,也就是《現觀莊嚴論》。我們所謂的大乘基本上就是根據般若經,怎麼去修般若經就是根據《現觀莊嚴論》,這很重要,所以叫做佛子的唯一真道。之所以這樣講後面的原因你一定要知道。所以所有的論都不能違背《現觀莊嚴論》的,這是慈氏5論之一。從諸論師解釋此等進道之理,應當了知。中觀、唯識這大乘2個主要的宗派都不能不了解這個道裡。再說一遍,佛子唯一真道的道指的是你修行之道,佛子要根據這個道去修行,這個道就是指的《現觀莊嚴論》,叫做真道,這裏面就清楚講了22種發心,那不管是中觀、唯識這2個宗派對這22種發心都要了解。悲心到這裡做了一個很清楚的說明。

 

接下來是正發此利他之心3步驟之3修增上意樂b223
增上意樂跟前面的慈悲還沒有進入增上意樂的差別,就比方說,你要買東西,你還沒有決定要買的時候是我們前面講的那個悲或慈,到有增上意樂的時候就是你已經決定要買了。這是用一個簡單的比喻來說明有增上意樂的差別。增上意樂並不是只有指悲,為什麼會跟各位報告一個與樂慈跟悲之間的關係是互動的?因為到這個位置的時候不是由慈生悲,慈、悲是互相幫助的。可是前面的悅意慈下來一定是產生悲,一定是先產生慈,慈後產生悲;再過來的悲跟與樂慈就是互動的,慈可以生悲,悲也可以生慈,這是一個差別。再來,進入增上意樂就包括了慈跟悲,所以大家知道不是由慈生悲再由悲變增上意樂,不是的,是慈悲互動,增上意樂又有慈又有悲,也叫做增上意樂慈、增上意樂悲這樣子的一個增上意樂的階段跟前面慈悲的階段就是差別一個比喻你已經決定要買東西的那種心,就是我決定要買了~大家要記住。還記得前面有講過增上意樂一個比喻,做爸爸的跳下去救掉在糞坑的小孩。
3科,第三修增上意樂者。如是修習慈悲之後,應作是思,噫此諸有情,可愛悅意如是乏樂,眾苦逼惱,云何能令得諸安樂,解脫眾苦。大家有沒有發現,他用這個字此諸有情,可愛悅意,像如母的這些悅意有情如是乏樂他們沒有樂,你要生起的是給他樂這跟慈有關;接著,眾苦逼惱也就是他有苦,相對應的就是悲,你要拔他的苦。這句話,兩個都包括在裡面的,云何能令得諸安樂這是講的慈,解脫眾苦這時講的是悲。所以這裏面增上意樂是2個都在裡面了,所以才會講與樂慈跟悅意慈的差別。
便能荷負度此重擔,下至語言亦當修心。這時已經產生增上意樂是有慈有悲,就是你下決心了你要來擔當這個責任。這時候不光是修心,連身語意的語都要在內了。《廣論四家合注》有說一個解釋,中文本沒有,藏文中則說:下至唯語言亦當修心。差一個唯字,藏文意思是只有用嘴巴講你也要照這個去修,只有語言或口頭上你也應該這麼修。
前報恩時雖亦略生,然此說者,僅生慈悲與樂離苦,猶非滿足,是為顯示須有慈悲,能引是心,我為有情成辦利樂。前面生起報恩的時候你也會產生這樣子一個心,到現在這一步是正發此心,前面報恩的時候你還沒有正發此心,因為正發此心所依的有2個:1是平等心、1是悅意慈。那現在讓你報恩這只有讓你產生悅意慈,所以這時候你只有略生然此說者走到現在這正發心的階段~正發的希求利他之心的階段,走到這裡只有生起慈~與樂、悲~離苦,慈悲與樂離苦6個字是互相對應的,並不是只是發起這樣一個心,而是你要當擔這個責任,就是,我要負起這個責任~修到這裡要到這樣一個程度。
又此非唯於正修時,即修完後,一切威儀皆能憶念,相續修習增長尤大。這轉到另外一邊,並不是只有正修的時候,而是修完後。我們先講所謂的正修,這修完後指的是正修,正修一般也可以講是觀察修,或是你真正理解了你真正進去安住在這個心裏面這也叫正修,這有21是止住修1是觀察修,這2個都可以當作是正修。在這個正修完了以後,你要一切威儀皆能憶念,威儀就是行住坐臥,這裡有2個很重要的觀念要講,就是他之所以這麼講完全是根據《華嚴經˙淨行品》,再就是這用術語講是轉無記為道用,什麼叫轉無記為道用?無記,行住坐臥,威儀是無記的,行住坐臥不會有善惡就是無記,道用就是修行的意思,你把一些日常生活中不是修行的東西轉成是修行,這就是轉無記為道用。
那轉無記為道用這是什麼意思?我們用比喻:我要給眾生樂、要拔眾生苦,那你走在路上,路很平坦,這時你起一個念:願天下有情均能享受到這樣平坦的一個道路,願他一生都很平坦順遂。或是你吃東西,你吃到好吃的時候,你願天下有情都有食物可吃。這叫做轉無記為道用。那我們再講深一點,在修習軌理一般這是叫座下修,或叫未修中間,還記得這個名相嗎?他就是講這個,所以都要連在一起。我這邊只是報告這是根據《華嚴經˙淨行品》,再則他是所謂的轉無記為道用。這時相續修習增長尤大效果才會非常大。
宗大師講完以後,他又引經論來說明這些是有根據的。引蓮花戒的《修次中篇》:此即大悲或住定中,或於一切威儀之中,於一切時一切有情,皆當修習。b223這就是把這樣一個觀念夾在裡面。所謂的住定中,我以為是比較廣義的解釋,就是正修。當然定中也是可以修這些,因定中本來就是很專注的。比如說止住修,你已經生起欲利他之心,又正行、你很了解了,這時你可以緣這個心定在那裏面,這就叫住定中。可是基本上比較廣的解釋就是所謂的正修,不一定要住定中,沒有這個功夫還是可以正修的,他用住定中,我想他是強調你在正修。
宗大師又說悲是一例,隨修何等所緣行相,一切皆同。你去翻前面講過的修習軌理b045,這就是同樣的教法。意思是說不是只有生起利他之心時你才這樣做,不是,所有的修法你都應該按照這個原則~原則就在修習軌理裡面有。比方:大德月大論師云:「心樹自從無始時,煩惱苦汁所潤滋,不能改為甘美味,一滴德水有何益。」大德月就是月官論師。所謂凡夫的心由無始以來不停地串習煩惱已經根深蒂固,不可能隨便修修一下就改變,這也是在修習軌理裡面所強調的~修任何東西不是1次、2次,一定要長時串習。如是無始煩惱苦味,薰心相續,少少修習慈悲等德,悉無所成,是故應須相續修習。修行其實就是串習
現在翻到課本45b045所言修者。謂其數數於善所緣,令心安住,將護修習所緣行相。就這一大段講的就一件事,你不可能隨便修修就達到那個結果。現在把希求利他之心結束了,這已經是正發此希求利他之心到增上意樂講完了。現在要進入希求菩提心了,這有很大的差別。

 

1-2-2修習希求菩提之心 b223
希求菩提心 = 要成佛之心。
第二修習希求菩提之心者。由如前說次第所致,便見利他定須菩提,起欲得心,然僅此由非滿足。第二是依科判來的,因為由前面次第你已經發起利他之心,這時你就知道你必須要成佛才有辦法利他。利他,接下去這一段就強調光利他猶非滿足。以前講菩提心先講利他,那什麼本領都沒有如何利他?那我要成佛才有辦法幫助。可是一路讀下來,真正要把菩提心講清楚的時候,並不是只利他可以講得清,後面還有一個自利的要素。這裏面就是強調這個,所以,才說猶非滿足。為什麼呢?
如歸依中說,由思惟身語意三事業功德,在歸依裡面,前面讀了很多歸依,記得有很大篇幅在講佛的身功德、語功德、意功德、事業功德,及3280隨形好,這最重要就是先應盡力增長淨信,就說你對3寶產生很強的淨信。我們複習一下,信裡面有3個很重要的元素:1.實~你相信他有,2.德~你相信他有功德,3.能~相信自己也可以做到。實、德、能這是信的定義
論說信為欲依,次於彼德發起誠心證得之欲,則於自利亦定了知,一切種智必不可少。淨信跟一般講的信有很大的差異就在第3點~我也能做到,因為這樣,所以信為欲依,你就轉過來了,你要在你的別境生起~你看別境心所第1個就是欲心所,你要生起這樣的意樂一定要有信,所以前提是你對佛、3寶一定是非常非常了解而生起很強的信,又相信自己也可以做到。所以你這時候就產生欲。要有欲之前一定要有信,修完信之後就會對3寶、特別是佛的功德心嚮往之,自己也希望能得到這樣的功德。這一段文,主要就講利他、自利2個東西,你回想前面所講的菩提心,狹義講時靠自利也可以叫菩提心,很多經論中有這麼說,可是也有很多經論告訴你利他才能變成菩提心,最後結論真正圓滿完美的菩提心一定是自利加上利他。
那回到這裡告訴你,這才是真正發出希求菩提之心。這裡很重要我們一定要記住~用狹義來說,單用利他、單用自利均可以算,都有經論支持這個論點;但若真正圓滿來說一定要自利加利他。因此我們都要用這樣的角度去了解菩提心,這也就是所謂開始的解義。比方說,你對利他都很清楚,可是對佛功德你卻不是很清楚,有沒有這可能?現在問你32相你可能就答不出來了,80隨形好、佛的十力等等,心中還真是背不出來。
能為引生發心之因雖有多種,然悲為勝。這就是悲為上首。前面講悲心時有分初中後b211,初要像種子,中無悲心會退失,後則不能住無所住涅槃。從開始立志成佛、中間修成佛到最後成佛這過程沒有悲心不可能成佛,再告訴你自力所發極為殊勝,此是修次初篇引智印三摩地經所說。先看講義資料。
《智印三摩地經》b223:漢譯有三。一、《佛說大乘智印經》趙宋西天三藏智吉祥譯;二、《慧印三昧經》譯者不詳;三、《佛說如來智印經》譯者不詳。

這一段裡很重要的2個重點就是~1. 菩提心 = 利他+自利。這才叫發起真正希求菩提之心。2. 這全由大悲來的,大悲會產生自力,由自力造成的發心。前面講過4因、4力,4力~自力、他力、因力、加行力,現在告訴你大悲就是配合自力。自力比他力殊勝,這是宿世來的。

 

1-2-3 所修出果即為發心b224
你按照7因果這樣一個次第最後得到的那個果就是發心,第1先引《現觀莊嚴論》告訴你整個總相,別的就引《華嚴經》;再引《入行論》「應知如欲往,正往之差別,如是智應知,此二別如次。」此說分為願行二種。欲往就是菩提願心,正往就是菩提行心。
異說雖多,然作是念,為利有情,願當成佛或應成佛,作是願已於施等行隨學未學,乃至何時未受律儀,是名願心。什麼叫願心、行心,有很多不同的說法,宗大師根據《入行論》為主。也就是你有一個心為了有情你想要成佛、希望成佛、應該要成佛,當你發了這一個心願以後,不管你對6度是隨學、未學,你也還沒有受菩薩戒,這樣子是名願心。他把願心、行心第1個用受律儀受菩薩戒做分野,受律儀已,當知此心,是名行心。律儀指的就是菩薩戒,受菩薩戒之前叫願心,受菩薩戒之後叫行心。
以前曾跟各位報告過菩薩戒,菩薩戒有4 45 輕,前面有4個他勝戒,4個他勝意思是重戒,只要一犯就破戒。菩薩戒破了可以再受,別解脫戒一破就不能再受,你這一輩子假如別解脫戒破了你就這一輩子沒有希望見道了,而菩薩戒是破了可以再受,且菩薩戒是受了以後一世一世都算的。他勝以外就叫做善法戒(即是6)、饒益有情戒(即是4),這都不是根本戒,是比較輕的遮的部分。受完菩薩戒就要行菩薩道,既然有善法戒就在行6度,所以用這個做分野。其他很多說法不是這樣,以後看到也不要驚訝,我們今天是讀《廣論》或是格魯派的角度用這樣的分法主要是根據《入行論》。《入行論》是深見很重要的論典。
修次初篇云:「為利一切諸有情故願當成佛,初起希求是名願心,受律儀後修諸資糧,是名行心。」亦如是說。所以宗大師有2個勝教量:《入行論》、《修次初篇》來支持他的說法。
有時想想也很有意思,為什麼有意思?這個背景先要跟各位說明一下。蓮花戒是屬於中觀自續的,他是靜命論師的弟子,當時在西藏很出名的吐藩僧諍時,他跟文成公主帶去西藏的一位禪宗大師摩訶衍辯論,摩訶衍其實就是大乘的意思,辯論結果說是漢傳一方輸了,不過這中間也有各式各樣的說法我們不談了,以藏系的佛法而言確是蓮花戒贏了。蓮花戒是靜命論師p002的弟子,而在藏系的說法在他的著作裡面已經有預言會發生這個事情,因為像這些大修行人都會看到以後的事情,所以他裡面有說碰到這事情要去找蓮花戒,所以最後是蓮花戒來參予辯論。為什麼要提這故事?因為是靜命論師,所以算是中觀自續這一傳承。
中觀自續又分2支:1. 經部,2. 瑜伽行部。靜命是屬於中觀自續的瑜伽行,所以靜命這一系統被稱作瑜伽行中觀,現在密宗一般大都根據這個。所以這很重要,現在我們在讀的所謂《中觀莊嚴論》就是這個系統,另外還有中觀自續真正的代表是清辨律師,他屬經部。大家一聽經部、瑜伽就知道其中的差別了,小乘的時候叫經部,經部是認為有外境的,因是小乘時代故就是外境實有。等到了瑜伽的時候就是唯識了,唯識是沒有外境的。雖然都是中觀自續的系統,可這基本上是有很大的差別。至於為什麼叫中觀自續現在不講了,因為聽得懂的就知道是根據所謂相似勝義、真實勝義,用這個角度,現在不去談了。
所以蓮花戒是屬於中觀自續系統的,宗大師也引他為準代表宗大師亦是,其實宗大師最早是讀《中觀莊嚴論》屬薩迦派花教。花教,應該都是讀靜命的《中觀莊嚴論》,後來的了解,中觀應成跟這個也沒有牴觸,因為他談到的中觀瑜伽行的觀念,應成的觀念跟他沒有牴觸。以前我不知道這個,是最近我才把這個搞清楚。以前不清楚所以很容易把格魯派跟中觀應成畫等號,其實不是,畫等號很危險。雖然宗大師可以畫等號,但不是代表格魯派可以畫等號,因為格魯派有很多人的說法按照我們現在讀的解釋他並不是了義。
你現在可以看到宗大師是follow蓮花戒的瑜伽行中觀這一系統,所以他並不是只有根據《入行論》,這就很有意思了。這話是我講多了,可能不是班上每個人都受益,可能有人得到一些……
現在由這段,你很清楚由7因果下面得到的就是叫作菩提心。再來他告訴你什麼叫願心、什麼叫行心,以有沒有受菩薩戒為準。此中雖有多種徵難,茲不廣說。願心、行心有不一樣的定義,現在不多說了。可是宗大師他在哪裡有多說呢?在他自己寫的《現觀莊嚴論釋˙金鬘疏》裡面有非常詳細的說,所以他這不廣說。
最後非常重要,今天我們還在解義菩提心裏面,他所提出的東西常常一不小心就忽略過去了,看到最後這一個註:菩提心總相者,即本卷四緣發心中《現觀莊嚴論》云:發心為利他,欲正等菩提。你要了解菩提心的總相要從《現觀莊嚴論》裡面找,要了解別相、細節的話在《華嚴經》裡面。這2個要記得牢牢在心中。《現觀莊嚴論》裡面這句話前面發心為利他這句是利他,後面欲正等菩提這句是自利。這前面都已經解釋過了,這裡再一次強調菩提心是利他加自利。菩提心 = 利他+自利,他一再重複講這個就是要我們不能忘。接著就進入卷9自他換。

修菩提心的方法~7因果、自他換,這兒講7因果b210

7因果~知母、念恩、報恩、慈、悲、增上意樂、菩提心

漸次令發定解b211

如次正修b215

大悲是大乘道根本 b211

平等捨

餘因果是此因果b213

初~發不起b211

中~易退失b211

後~不住涅槃b212

餘因果

此因果

知母

念恩

報恩

(悅意慈)

增上意樂

菩提心

如次正修7因果分3階段~修希求利他之心b215修希求菩提心、所修果即是發心

如次正修7因果之第1階段~修希求利他之心b215

修希求菩提心

引發利他之心所依

正發利他之心b219

果即菩提心

平等捨b215

悅意相b216

(與樂慈) b219

b220

增上意樂b223

所修果即是發心b224

無量捨~修次第:中庸、親、怨敵

知母b216、念恩(母、親、中庸、怨敵、一切有情)b217、報恩b218

所緣

行相

勝利

所緣

行相

勝利

增上意樂慈、增上意樂悲 2者兼具

增上意樂 = 欲心所 + 勝解心所

總相~《現觀莊嚴論》,別相~《華嚴經》,菩提心=利他+自利

不具足安樂的有情

著想心

慈法8

苦惱有情

 

 

善願心

責任心

《廣論˙8》終。 

引申閱讀1:fufufromtw - 7因果~1 

引申閱讀2:fufufromtw - 自他換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菩提心 7因果
    全站熱搜

    七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