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一抱通經穴——來自武林大成拳的養生絕學


這個融武術健身、中醫養生、道家修煉為一體的養生樁,是目前所有調整身心方法中最簡捷、最便利、最安全而且見效最快的一種方法。它能從根本上消除陽虛給人帶來的一切身心問題。

1.提心吊膽是致病的根源,無意識緊張偷走了我們的健康

  夫上古聖人之教下也,皆謂之虛邪賊風,避之有時,恬淡虛無,
  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 
《黃帝內經素問上古天真論》

前些年孩子還小時,一次週末我帶著她去爬山,回來的時候,我已經累得不行了,可再看女兒還是又蹦又跳的,渾身還有使不完的勁兒,一點沒有累的意思。按理說,小孩子的體力遠遠不如成年人,同樣的路程,為什麼成人反而還不如孩子呢?從醫生的角度來看,這裡面有很多的醫學道理:在爬山的過程中,小孩子是把關注點放在山水景色之中,盡情盡興地遊玩,身心是放鬆愉悅的。而成年人第一任務是看護好孩子,關注點在孩子的安全上,爬山過程中陡峭的山路、荊棘的樹叢,處處都充滿了危險,對孩子的監護絲毫不能放鬆,得時時提醒孩子這個地方不能爬,那個地方不能去,家長在這種狀態下心神的消耗遠比單純爬山消耗的體能要多得多。多動勞身,多慮勞神,勞神帶來的疲勞感遠遠比勞身要大得多。帶過小孩的朋友都有這種體會,帶孩子比上班做家務都要累,因為總懸著一顆心。

  有句俗語叫初生牛犢不怕虎,剛出生的小牛為什麼不怕老虎呢?這是一種生命的自然本能,牛犢對周圍環境沒有任何危險的概念,完全沒有防護意識。人也是這樣,在嬰幼兒時期,人的意識未開,處於混沌狀態,身心都是放鬆的,遇到外界的刺激會有本能的緊張,外界的刺激消失後,身體馬上恢復到自然鬆弛狀態。老子所講的摶氣至柔,能嬰兒乎就是要讓我們學習嬰兒的先天狀態。在這種狀態下,人是沒有病的,病可以說都是在後天形成的。人在成年以後,理性成熟,七情六欲也逐日增多,外在的環境有著很多安全隱患,潛意識會形成人的自我保護系統,防止潛在危險對人體造成傷害。久而久之,就陷入一種習慣性緊張中,也就是無意識緊張狀態,而無法自然放鬆,在這種狀態下,人消耗的不單純是體力,還有心神,也就是陽氣。陽氣耗損過多則導致陽虛。大家可以體會一下,行走在車輛川流不息的十字路口和行走在花草芬芳的公園中,心境是截然不同的。

  臨床上,很多患者在就診過程中,肩部一直聳著,坐著也放鬆不下來,形成慣性了,這是典型的無意識緊張狀態。長期處在無意識緊張中的人雙肩會不自覺地上聳,氣機上浮,鬱結在胸膈部分沉不下去,造成虛火上升,產生胸悶、心煩、易怒、頭暈等一系列不適症狀,嚴重的還會造成心腦血管疾病、頸椎病、高血壓等病變。治療時如果不從根本上消除這種無意識緊張,無論吃多少藥,都只能緩解一時之痛。

  寫作這篇文章時,剛好有一位病人來複診,經過幾次調理後,病人雙脈平緩,舌苔淨潔,飲食正常,大小便通暢,已經是一副無病之軀了。但是這位病人總感覺身上這兒也不舒服那兒也不舒服,好像有東西堵在裡面,甚至懷疑患了癌症,非常緊張焦慮。仔細問詢後才知道,她在家帶著一個一歲多大的外孫,小孩子正是活潑好動的時候,一會兒用手指去捅插座,一會兒把碗摔了,沒有安靜的時候。老太太生怕外孫有個閃失,整天提心吊膽,感覺到很累,起急上火了,又不好意思跟女兒說,煩惱悶在心裡邊,渾身就不舒服了。我跟她說身體正常沒有病,是由於長時間的心情緊張勞累所致,她認為我是在安慰她。為了讓她相信身體沒有大病,我用了道家醫學中一個叫做遍山尋賊的手法,按壓她的三陰交穴,病人有強烈的酸痛感。有壓痛就說明體內有氣機淤阻,三陰交是肝脾腎三條陰經交會的聚合點,這個穴有疏肝解鬱、培補元氣的功能,是調節心情的妙穴。我告訴她一套運動治療法,每天練習抱住健康養生樁,把氣沉下來,用腳趾抓撓的方法刺激三陰交,一周後,這位患者明顯感覺身輕氣爽。我告訴她,以後不用吃藥,每天堅持站養生樁就能健康如意了。

  從事20年的中醫診療工作,無數患者的體驗證明,這個融武術健身、中醫養生、道家修煉為一體的養生樁,是目前所有調整身心方法中最簡捷、最便利、最安全而且見效最快的一種方法。它能從根本上消除陽虛給人帶來的一切身心問題。

  明白了無意識緊張致病的道理,再去旅遊時也要學會使自己放鬆,把肩松下去,使氣沉下來,用心去欣賞天地間的秀麗風景,猶如柳宗元在《使得西山宴遊記》一文中的描述,一瞬間心凝形釋與萬化溟和。達到古人說的天人合一的養生至高境界。

【用之有道——武醫師如是說】
站養生樁時我們強調多想些開心的事、高興的事,如果一邊站養生樁一邊想心煩的事,站養生樁就不會起到好作用。站養生樁時精神集中,千萬不要集中在緊張煩惱的事情上,而要集中在輕鬆愉快的事上,要集中在某一動作上,漸漸過渡到思想朦朧空洞,大腦細胞興奮性進入抑制狀態,代替了緊張煩惱。同時休息後的中樞神經調節機能也恢復正常,可以正常地調節支配平滑的植物神經。

 

2.學會放鬆才不病——養生樁是消除無意識緊張的最佳捷徑

……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陰陽,呼吸精氣,獨立守
  神,骨肉若一,故能壽蔽天地……
——《黃帝內經素問上古天真論》

  洞悉了無意識緊張是疾病的一大誘因之後,我就有意識地通過抱住健康養生法去誘導病人在生活中學會放鬆,但是發現放鬆成了現代人最缺乏的本能。根本不知道怎麼去放鬆,很多人自我感覺是放鬆的,但在我看來,依然是緊張的,因為他們無意中聳起的雙肩告訴了我。從姿勢反射學的角度來講,肩部可以說是人體緊張情緒的反應器,人之所不能真正放鬆,恰恰是不會放鬆肩部。也可以說放鬆的最大秘密是肩部放鬆。無意識緊張猶如繩鋸木斷、水滴石穿,無形之中對人體造成很大的傷害。臨床上經常見到的鐵板肩(頸椎病),就是生活中無意識緊張日積月累的結果。

  要想明白放鬆是種什麼樣的狀態,就要先搞清楚什麼是緊張的狀態。人緊張的時候本能地會聳肩,肩部繃緊又帶來頸椎的緊張,肩頸部是調和人體平衡的樞紐,肩頸緊張則導致全身緊張。所以,放鬆的關鍵是鬆肩。肩部放鬆了,全身才能放鬆。這也是我通過20多年的站養生樁體認得出來的結論。肩部有一個重要的穴位,肩井穴。在道家醫學裡,肩井有很好的降氣的作用養生樁也是通過肩井穴來使氣機沉入小腹,人才會從內至外感到放鬆。真正的放鬆狀態不單純是肌肉的放鬆,而是內在氣機的運行暢通,所以,鬆肩是抱住健康養生樁的入手之法,也是獲得健康的捷徑。

  經過多年的體悟,我總結了一套鬆肩五部曲,也是整個養生樁姿勢的基礎,掌握了這五部曲,也就做到了養生樁的正確。 

養生樁鬆肩五部曲
  預備式:兩腳與肩寬,膝蓋部稍彎曲,感覺咯噔一下即可,目視前方(如下圖)。
1.雙手抬起,兩臂平行與肚臍高(如下圖)。
2.雙手保持原位不動,雙肘稍微向外展開,雙手在臍上的位置(如下圖)。
3.雙手抬到比雙肘稍高的位置,雙手略高於肩(如下圖)。
4.雙肘再稍抬高,但仍略低於雙手(如下圖)。
5.雙手十指自然張開,雙臂在胸前做抱球狀(如下圖)。

  此時就可以稱為抱住健康了,因為肩部放鬆了,氣沉于小腹,人才處於放鬆狀態中。小腹也是修煉家稱之的下丹田所在之處,小腹沉實了,人的陽氣也就旺盛了。

  很多人認為站養生樁就是站著不動,這是非常錯誤的,人在站養生樁時猶如大樹,不是不動,而是生生不已之動。站時需用意體察一下全身,保持渾身上下關節似曲非曲。想像自己站在齊胸深的溫泉當中,前後左右有水波輕輕晃動,身體不做中流砥柱,但隨之晃動。站養生樁過程中多想一些美好的事情、幸福的經歷,仿佛整個身子融入到溫暖的泉水之中,從裡到外都暖洋洋的。一切煩惱之事隨波而去,疾病也會隨著水波的蕩漾,遠離我們的身體。

【用之有道——武醫師如是說】
站養生樁時還應注意以下事項:
1.站養生樁前,應排除大、小便,並把衣扣腰帶鬆開。
2.站養生樁結束後,可拍打一下雙肩,做一些柔和的伸展動作。 
3.飯前、飯後一小時不宜練功。

 

3.身體的守護神就是我們的心意——善養神的人才長壽

  道貴常存,補神固根,精氣不散,神守不分,然即神守而雖不去,亦能全真,人神不守,非達至真,至真之要,在乎天玄,神守天息,複人本元,命曰歸宗。
——《黃帝內經素問本病論》

  湯之《盤銘》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我鑽究養生之道多年,在樁法的修持上感覺站得越多體會越多,雖然只是一個姿勢站著,沒有其他動作,但永遠不覺得枯燥,永遠感覺自己是在進步,每天都有新的變化。為什麼會如此呢?是因為站養生樁不光調整了筋骨、調動了氣血,更微妙之處在於養神。這也是中華傳統養生法優於其他運動鍛煉之處。

  《黃帝內經》曰:粗守形,上守神。在掌握了抱住健康的基本姿勢之後,就要進一步安養人的心神了。到了這個階段,意拳(大成拳)創始人王薌齋先生曾有過一個精闢的論述:不求形骸似,但求神意足注重在精神層面的調整。我們知道,唱京劇要有神韻,否則就是京劇歌,而不是京劇;打太極拳同樣要有神韻,否則就是太極操,而不是太極拳。站養生樁也要站出樁的神韻來,不然就是枯木一棵了。

  我剛開始練站養生樁的時候,把姿勢調整好之後,老師總是不斷強調要精神集中,身體放鬆,但試想,年輕小夥子哪有那麼深厚的定力呢?後來練習得久了,我發現越想排除雜念,雜念越來,更加思緒紛繁,反而造成精神緊張。我索性聽其自然,採取來者不拒,去者不留的態度,反而容易進入狀態。王老有一個形象的比喻,在站養生樁時設想自己身如大冶洪爐,無物不可陶熔。精神上要將自己放大,頂天立地,有吞吐宇宙的氣概。孟子講吾善養吾浩然之氣,後人不明白怎麼個養法,還以為是聖人的一個比喻。其實站養生樁才是養浩然之氣的不二法門。

  站養生樁時,我們可以想像自己是在公園裡散步,觀賞著美麗景色,呼吸著新鮮空氣,甚至嗅到松柏樹散發出的陣陣香氣,這時的思想和肌肉將自然地進入一種狀態,正是養生樁所要求的放鬆狀態。接下來,可以設想站立在齊胸深的溫水中,身體隨波晃動,在煦暖的陽光下,舒舒服服地站著。眼裡看著外界秀麗的風景,心裡想著舒暢美好的事情,然後把注意力放在身體上,感受一下身體各部分是否放鬆了,有緊張感的部位,稍稍地調節一下。等身體放鬆下來時,用心感受身體與水波之間的阻力,感受阻力的時候實際上是在調動了全身的皮膚毛孔,使它們也進行了互動。如此持之以恆地站下去,日久功深,會覺得全身毛孔似乎都在呼吸,這是身體充分放鬆、人體陽氣充沛的表現,陽氣敷布全身,渾身上下猶如武俠小說中描述的護體神功那樣,有了一個堅強的防護層。達到這種境界,還有什麼病痛能侵害到你呢?

【用之有道——武醫師如是說】
練習養生樁一段時間後,多數人會發現自己說話變得渾厚有力,底氣也足了。我有一位朋友,站養生樁幾個月後,走夜路不害怕了,膽子明顯大了。平時在領導面前不敢大聲說話,現在也變得落落大方了。這是站養生樁調動了人體心陽之氣的結果。

 

4.一抱通經穴——長生的真訣就在你的腳下

陽氣起於足五趾之表,陰脈者集於足下,而聚於足心,故陽氣盛則足下熱也。
——
《黃帝內經素問厥論》》

近來敲打經絡穴位的養生方法很流行,有的人敲打之後確實有效果,還有一些人敲打之後引起不適,從臨床角度來看,敲打經穴的養生法也是需要具體辨證的,之所以敲打經穴引起不適,是因為沒有辨證施治,引起氣血紊亂造成的。有個朋友對敲打經穴有所顧慮,向我諮詢有沒有一種不用敲打也能通經活絡沒有副作用適合於所有人的養生方法。問我這個問題的朋友很聰明,他善於從整體去把握事物,敲打經絡穴位著眼於局部細節,忽視了人是一個有機的整體,長期在一個點或一個區域敲打刺激,會使局部的機能亢進,反而破壞整體平衡,失去了養生治病的應有意義。

朋友的這一問,讓我想起了每天都堅持習練的養生樁。站養生樁就是這樣一種整體性的養生方法,不用花費心神辨證施治去尋經找穴,靜靜地這麼一站,健康就隨之而來了。

養生樁不需要敲經打穴,不講周天運行,也不講意守丹田,而是以形控意,來調整全身,不但筋骨、氣血、臟腑功能得到增強,連人的神意都能得到很好的調養。不少練過養生樁的人,性格和氣質都發生了很大的改變,遇事更加豁達從容,意志堅強而富有魄力,這是敲經打穴之法無法比擬的。

動畫片《聰明的一休》中,一休的師父經常跟他說,悟性就在你的腳下。其實站養生樁養生的最大玄機也是如此,這也是經過多年的摸索體悟出來的。

點透這個玄機之前,我先講一下養生樁足下的要領:

站養生樁時,要把重量放在前腳掌的三分之二處,想像足跟下各踩著一隻螞蟻,既不能把螞蟻踩死,也不能讓螞蟻跑掉,體會那種細微的勁兒,腳後跟始終要有點虛懸的意思,不要真正離開地面。虛懸的目的是為了把足陽明胃經、足太陽膀胱經、足少陽膽經三條陽經的經氣調動起來。一個簡單的足跟踩螞蟻,啟動三條陽經上的養生大穴:足少陽膽經的陽陵泉,主一身之筋,該穴有強筋壯骨之功;足太陽膀胱經的承山穴,可以祛濕升陽,對排除體內濕邪有奇效,足陽明胃經的足三里,自古就有長壽穴的稱謂,是全身性的強壯要穴,增強氣血功不可沒。三條經三個大穴同時啟動,這比單一的敲經打穴位效果要強不知多少倍。

站養生樁不僅能調動三條陽經,還能調動足太陰脾經、足少陰腎經、足厥陰肝經三條陰經,從而使人體達到陰陽平衡的狀態,起到祛病養生長壽的效果。足太陰脾經的三陰交穴,是肝脾腎三條陰經的交會穴,也是臨床上婦科調經養血的大穴;足少陰腎經的湧泉穴,也是人體的長壽大穴,腎者,精神之舍,性命之根,此穴有培固腎精、引火歸元的作用,可以使人耳聰目明精力充沛;足厥陰肝經上的太沖穴,是肝經的原穴,有疏肝理氣的作用,對焦慮抑鬱等情志病以及高血脂、脂肪肝等肝部疾病都有很好的治療效果。肝開竅於目,故此眼部的疾病也能通過此穴來調理。

調動三條陰經相當於道家的“以陰引陽”之法,能夠迅速使人體產生蟻行、麻脹熱等得藥之感。那麼,站養生樁時如何才能“以陰引陽”產生治病養命的大藥呢?這就是我前面所說的最大玄機,也是我通過多年的站養生樁結合中醫原理悟到的,一直作為我的養生心法。明白了這個玄機,養生治病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實這個方法說起來非常簡單,就是在站養生樁過程中,腳趾要有節奏地抓地,也叫抓撓。抓撓時,足心的湧泉穴也會隨之一松一緊,有人能明顯感到氣血在體內微微鼓蕩,傳導到掌心,連勞宮穴也調動了,既養心又養腎。

無獨有偶,近日在雜誌上看到一篇文章,稱日本有醫學專家研究發現,經常活動腳趾可以幫助脾胃減輕負擔,也是要求自然站立時,讓腳趾有節奏地抓地放鬆,重複數分鐘,可以對經絡產生鬆緊有致的刺激,隨時隨地有效健脾。堅持一段時間,脾胃功能會得到顯著增強。
養生也如同做學問,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只有腳踏實地地去體悟,才能慢慢領略到中華養生文化的精妙。

【用之有道——武醫師如是說】
“風為百病之長”,練站養生樁的時候最忌諱的一點就是迎風站立。當你渾身冒汗時,別在風口、山頂停留,而要找背風處作短暫休息,流汗後要馬上穿上衣服,以免受風寒得病。初站養生樁的時候,如果感覺到有點累了,可以舉高一點或者舉低一點,都沒關係,只要高不過眉、低不過臍就行了;兩手還可以左右調整位置,只要左手不放到鼻子右邊,右手不放到鼻子左邊就可以。


5. 給學站養生樁的朋友點竅

劇烈運動,一般只適合年輕人,對於那些身體虛弱、津乏氣短的人來說,劇烈的運動會增加內耗,傷津動氣,不增其益,反受其累。因此有養生經驗的老人經常說:大動不如小動。

在我把養生樁在博客公佈之後,跟帖的朋友絡繹不絕,很多人對這個簡單有效的養生法很感興趣,雖然已經講過如何練養生樁,但很多朋友還是要求我再講講站養生樁養生的細節與講究,或點點竅什麼的。其實養生樁就是一種人人都可以學會的養生法,沒有什麼太大的講究,但網友們的熱情讓我盛情難卻,今天我再從細節處講講養生樁,希望能對朋友們有所幫助。

養生樁很平常,但它對治病養生卻非常有效,也是最省時間和不占地方的養生法。兩腳平鋪於地,與肩同寬,全身很隨意地放鬆下來,雙手在胸前環抱,臀部慢慢地往後靠,如同坐一個高凳,似坐非坐。這樣就站好了。

接著,還有一些小講究:
手要求掌心內凹,十個手指張開以後,裡面的關節往裡面夾,外面的關節往外面頂,虎口是圓撐的。腕關節不能僵死,兩個肩膀撐開。

十個手指之間要如同夾一根香煙,不能讓它掉下來。雙手如同抱一個氫氣球,用力輕了這個氣球就飛出去了,用力緊了這個氣球就爆了。用心體會這種鬆而不懈、緊而不僵的感覺。

頭呢,下頜稍微往回收一下,和脖子之間好像夾住一個乒乓球;同時,感覺頭上面有根繩子吊著。

姿勢固定好了以後,可以前後晃一下,如同在游泳池裡或在齊胸深的溫水中,體會水和人激蕩的感覺,幅度不要太大。眼睛似閉非閉,什麼高興想什麼。尾椎骨畫圓圈,全身放鬆,但鬆而不懈,保持一種似尿非尿的感覺。就是短短的35分鐘時間,我們的身體會微微發暖,是一種由內而外的暖流。手也會發熱發脹,裡面有螞蟻爬的那種感覺,這就是“蟻行感”,說明體內氣血的流動已經加快了。身體在輕微搖擺晃動的時候,如果不能很好控制,可將意念集中在尾椎骨上,慢慢地用尾椎骨畫一個小圓圈,帶動身體的細微晃動,此時,五指的蟻行感隨著身體的晃動而尤為明顯。

養生樁的特殊之處在於,它看似不動,其實是不動之中有大動。這種大動又不同於跑步、跳繩等體育運動,那是劇烈運動,一般只適合年輕人,對於那些身體虛弱、津乏氣短的人來說,劇烈的運動會增加內耗,傷津動氣,不增其益,反受其累。尤其是那些身患嚴重高血壓、冠心病、支氣管炎等疾病,以及隱匿性疾病的人,劇烈型運動更是要不得的。因此,有養生經驗的老人經常說:大動不如小動。其實,小動不如微動,站養生樁的動是一種微動,確切地說,是一種蠕動。身體這樣輕微晃動著,感覺自己像海藻一樣,隨著迂緩的水流漂漂蕩蕩、蕩蕩悠悠。在晃晃悠悠中身體四肢得到頤養,全身血液也像安靜的溪流,周流而不息。

多年的站養生樁經驗使我體會到,養生樁是靜中有大動,看似靜靜站著,只有輕微晃動,實則全身的氣血都在動,這是真正的動,是最具效率和效果的動,站養生樁又是不靜而真靜,雖則不能全無雜念,但卻能心生歡喜,精神愉悅。簡簡單單的養生樁,養身和養心就這樣完美地結合起來了。

【用之有道——武醫師如是說】
站養生樁時朝哪個方向站最好呢?
早上起來站養生樁朝東最好,晚上則朝西最好。按照中國文化取象比類的方式,把東方歸屬於“木”;西方歸屬于“金”;南方歸屬於“火”;北方歸屬于“水”;中央歸屬於“土”。東方意味著升發;南方意味著生長;西方意味著收斂;北方意味著收藏;中央為土,土地是可以化育生命的。那為什麼東方就是升發呢?熟悉中國文字的人都知道,東字是“木”字中間加上一個“日”字,比喻太陽從東方樹林裡冉冉上升,呈現出逐漸升發的狀態。因為東方為太陽升起的地方,朝東可以升發人的陽氣。到了晚上,西方意味著收斂,而睡覺正是藏精氣、養陰的好方法。晚上人的精氣神收藏後睡到自然醒,此時也代表人的精氣神充盈了,陰陽相攝,早上起來通過站養生樁又能將陽氣升發起來,而一陽複始,則萬象更新。

6. 知足常樂——站養生樁能最快激發人體自愈大藥

站養生樁練到一定時期後,由於大腦內抑制作用的增強,代謝、迴圈等一系列生理功能的改善、提高,身體就會產生一種特別舒暢的感覺。

我站養生樁20多年了,深知其中的好處,所以我在門診給病人看病或與親朋好友相見時,就會推薦他們去站這個養生樁。我在我的博客中,也推薦了這種養生法,很多朋友也照我的方法去做了,然後就會跟我討論站養生樁後的體會與心得,而提得最多的就是站養生樁後的身體反應。

人的身體有強弱和病情輕重之分,所以在站養生樁的過程中的感覺和表現就不同。一般情況下,養生樁在站一個星期左右就能夠體會到其中的好處,站完之後感到輕鬆愉快,而且這種感覺是隨著進程逐日增長的。

有的朋友站了幾天之後,就發生肌肉震顫、疼、酸、麻、脹等現象,這多半是肌肉運動障礙、氣血欠通或疲勞過度或生理上有其他缺陷造成的。此時只要防止疲勞過度,注意舒適得力,力求放鬆,避免緊僵,漸漸地就會氣血暢通,肌肉靈活,使以上現象逐漸消除。還有一種是感覺不到疲勞的有規律的顫動,這是經絡和氣血閉塞已經消除的好現象,只要順其自然,不可故意地抑制也不要有意識地擴大就可以。另外還有流眼淚、打哈欠、飽嗝、虛恭、腹鳴、蟻走等現象,都是站養生樁過程中的好現象,身體調節好了或病癒之後自可消除。

在站養生樁的過程中,由於身體內部的機能變化,出現了種種不同的反應。因每個人各有自己的情況,諸如年齡的大小,體質的強弱,病變的程度,生活的習慣,以及性格、愛好、經歷的不同等,因而站養生樁的過程中的感受、反應、現象也不盡相同,但大體上可有以下幾種反應,大家可以自己感悟。

1. 酸痛感:站養生樁開始幾天,肩、臂、腿、膝等處,多少有酸痛疲勞的感覺。一些身體局部受過傷或開過刀的人,站養生樁初期,疤痕處有時發生瞬間的疼痛。還有病灶部位出現反應,如神經衰弱患者出現頭痛,胃腸病患者腹痛,肝炎患者在練功時,肝區痛感甚至超過平時的疼痛程度,甲狀腺腫大者,站一段時間後,頸部有針刺感覺,等等。這些都是練功後自然的生理反應,一般在三五日後即自然消失。這些反應是好現象,說明站養生樁引起了機體生理活動的巨大變化,代謝功能得到了提高。

2. 麻脹感:站養生樁時經常出現發麻、發脹的感覺,最容易出現的部位是手指或整個手掌,有的人手臂、腿、腳也會出現這種感覺。站一段時間後皮膚上好像有螞蟻或小蟲子爬的感覺,出現部位不定,臉上、手臂上,有的甚至身上也會出現這樣感覺。之所以有麻、脹感覺的出現,這是因為站養生樁後毛細血管擴張,血液迴圈暢通,血流加快的緣故。

3. 溫熱感:站養生樁過程中,會產生溫熱的感覺,最明顯的部位是手和腳。隨著站養生樁時間和日期的推延,全身均會產生溫熱的感覺。站養生樁過程中由於意念活動強烈,甚至使身體出汗,一般來說,出汗的多少與運動量的大小成正比。病患者練功,凡身上出汗時,說明運動量已然很大了,應該適當控制,不要超過自身能力,以免影響醫療效果。

4.震顫感:站養生樁穩定的姿勢,需要四肢肌肉保持持續性的收縮狀態。因此,隨著站養生樁時間的延長,工作著的肌肉群就要發生程度不同的震顫現象。站養生樁初期,震顫輕微,不見於形,但用手撫摸時能有所感覺,不過是由膝到大腿。繼之,震顫明顯,大腿內外側肌肉有規律、有節奏地顫動。再進一步,身體外形上可看出顫抖現象,有的人顫抖的幅度很大。經過一段時間的顫抖以後,由於肌肉耐勞能力和神經系統控制力的增強,顫抖又逐漸變為震顫,最後不顯於外形。

5. 不同感:站養生樁過程中,會出現兩手位置高低明顯不同的現象,但站養生樁的人主觀感覺上,卻認為抬的一般高,若將兩手擺成一般高,反而自感差異顯著了。這種不同感還表現在機體內部,例如,站養生樁過程中,會感到一側身體發麻、發脹,而另一側無此感覺;一側局部疼痛,另一側則不痛。兩側胳膊抬得一般高,負荷量是一樣的,但兩側從手到肩部沉重感覺顯著地不同。有的人一側手很熱,另一側手冰涼。還有人一手五指的溫度均有差異。

形成以上症狀的原因,不外植物性神經活動失調,肌肉鬆緊未能取得一致,或身體局部病灶的影響,這些異同現象,有的人在站養生樁兩三周後即獲得改善,有的人經較長時間才見好轉。

站養生樁練到一定時期後,由於大腦內抑制作用的增強,代謝、迴圈等一系列生理功能的改善、提高,身體就會產生一種特別舒暢的感覺。站養生樁時,如醉如癡,站養生樁後,頭部清醒愉快,胸中空靈舒暢,乃至全身輕鬆爽適。這種舒暢感隨著功夫的加深會愈加顯著。


【用之有道——武醫師如是說】
我在前文中講到了,站養生樁時我們強調的是要想一些開心的事、高興的事,用體內正氣驅趕寒邪與鬱悶之氣。我們都知道一個著名的實驗,就是當人生氣時所產生的毒氣可以毒死一隻小白鼠,這是多麼可怕的事情?!但是更可怕的是我們很多人經常生悶氣,而將這種本該發洩出來的毒素全部積累在了體內,時間長了,癌細胞就活躍了。而在站養生樁時我們不僅能固護元氣、正義之氣,祛除邪氣,還能及時的排解鬱悶之氣,讓癌細胞進攻無門,阻礙於人體千萬里之外。

7. 10分鐘收穫一生的健康

在站養生樁時留有餘力,站養生樁後精力旺盛,是運動量恰到好處的標誌。

生活中,我聽說不少朋友一站就是三四個小時,其精神讓我感動,但他們訴說站養生樁的過程枯燥,站完有疲憊的感覺。我覺得有些朋友可能違背了順其自然、功到自然成的原則,因為任何技能或方法如果急功近利、揠苗助長的話,就會得不償失,這樣下去容易出偏差。

其實,站養生樁時我們一定要循序漸進而不可急躁,每次能站10分鐘就可以達到很好的效果。一個月後站的過程中如果感覺很舒適,那麼此時可以延長到20分鐘或半個小時。運動量的掌握與控制是否得當,直接影響著鍛煉的進步和效果,同時也影響著鍛煉的興趣。既要在鍛煉中使潛在的能量發揮出來,又不能讓自己感到枯燥。

與“運動量”有關的諸多因素,應綜合在一起來判斷,這是非常重要的,單純片面地追求某一項指標作為“運動量”大小的度量標準,並認為是找到了捷徑,這是錯誤的認識。例如:有些病患者,由於想儘早祛除病魔,醫好病患,就以“恨病吃藥”的態度去鍛煉,片面認為,出汗越多效果越好,姿勢越準確療效越高,時間越長體會越多,意念越激烈、緊張,就能進步得快等,這種脫離具體實際的想法、做法往往導致欲速不達、事與願違的後果。

站養生樁的運動量以心臟的搏動及呼吸的次數不失常態為準。當日除站養生樁外,沒有其他過大的體力勞動的情況下,以次日清晨起床時,不感到疲勞為度。總之,在站養生樁時留有餘力,站養生樁後精力旺盛,是運動量恰到好處的標誌。

站養生樁不是擺空架子,起關鍵作用的是內容而不是形式。初學者往往把精力放到姿勢上,極力地追求“正確”姿勢,唯恐姿勢走了樣,會影響療效,其實這樣的想法和做法,不但影響了精神集中、周身放鬆、呼吸自然的原則,束縛了精神和肢體的“解放”,還恰恰是造成停滯不前,乃至望洋興嘆的直接原因。

其實,一成不變的“標準”姿勢是沒有的。養生樁的姿勢是為其鍛煉的內容服務的,因此,要以內容的變化而改變。就養生樁的姿勢而論,它是內在力量的外部表露,之所以稱它為運動,之所以能夠祛病健身,是依賴于意念誘導,使得機體內在活動逐漸加強。由於肢體間與腹臟內在聯繫加強了,從而使得整體處於鬆而不懈、緊而不僵的最佳運動狀態。這就是“只求神意足,不求形骸似”的道理。

明白了這個養生的秘訣,每天抽出十分鐘來站站養生樁,毫不誇張地說,人人都可以獲得一生的健康,免去求醫問藥之苦,這是天下最划算的事了。

【用之有道——武醫師如是說】
站養生樁對運動性疾病,如外傷和勞損也有效。以腰肌勞損為例,腰肌纖維或腰肌膜肌腱或腰肌群中的血管神經等的損傷,沒有即時治癒並繼續反復活動,腰肌自然要保護性的強制收縮,必然要壓迫牽拉行走於腰肌群中的神經和血循環,臨床上呈現局部疼痛、過敏、麻木、感覺遲鈍等,時間久之肌纖維變性,血循環障礙,組織液滲出,肌纖維間或肌纖維與肌膜間出現粘連,這些變化會刺激神經末稍產生疼痛感覺。所以腰肌勞損的病人腰部肌肉沒有一個是鬆軟的,站養生樁的放鬆作用、肌肉的張力性運動和使血液迴圈旺盛的機制都是治療腰肌勞損的好方法。

8. 拳道通於仙道——歷代武學大師秘而不宣的養生絕技

據我統計,意拳門內練養生樁的人平均壽命是90餘歲,現在還有幾位近百歲的老先生,可見養生樁的神妙。
我十幾歲時跟隨王玉芳先生練習中國傳統武術意拳(大成拳),王玉芳先生的父親王薌齋先生是該拳的創始人。

王薌齋先生在他七八歲的時候,得了頑固性哮喘,身體極度虛弱。這種病在當時是沒有什麼辦法醫治的,萬般無奈之下,他的家人把他送到著名的形意拳大師郭雲深先生家中,希望通過習拳來強健身體。郭先生是形意拳承前啟後的人物,素以“半步崩拳打遍天下”而獨步武林,有“不倒翁”的美譽。說起王薌齋先生拜郭雲深先生為師的事,還有一個小插曲。當時年幼的王薌齋欲拜郭雲深先生為師時,郭已年高,本不想再收弟子了,郭的弟子們也多不願再有個年幼的小師弟,但時值郭之愛子郭深墜馬身亡,郭雲深看幼年的王薌齋聰慧機敏、活潑可愛,遂生愛惜之心,破例收他為弟子,且留住於家中學藝,愛若己出。王薌齋先生則侍師如父,加之聰穎過人,練功刻苦,進步極快。郭先生把形意拳中的不傳之秘——站樁功傳授給了他。通過站樁來調養身體,王先生不僅病好了,而且身上不知不覺有了很深的功夫。

王薌齋先生在得到了郭雲深先生的真傳後,又四處遊歷、拜訪高人,博取百家之長,結合《黃帝內經》的要義和拳學的基本功夫,集自己數十年的研究體認,創立了一種動靜相兼,內外溫養,用於防病治病、健身延年的養生樁。

其實早在兩千多年前的《黃帝內經》中,就有“……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陰陽,呼吸精氣,獨立守神,骨肉若一,故能壽蔽天地……”的記載。這是上古真人的樁功。可惜具體的鍛煉方法不見於文字,一直通過口傳身授傳承。王先生公開教授站樁功後,通過大量的實踐證明,養生樁能治好腸胃病、肝臟病、心臟病、肺病、神經病、關節炎、高血壓、半身不遂和婦科、眼科等多種疾病。養生樁之所以能夠治病,就在於它既能疏通經絡,調和氣血,使陰陽相交,保養心神,又能使血液迴圈暢通,新陳代謝旺盛,加強各臟器、器官以至細胞的功能,同時使肌肉得到惰力性的體育鍛煉,起到增長體能之功。

上個世紀40年代初,日本當時柔道五段、劍道三段的澤井健一與先生較量。失敗後,他轉向王薌齋先生學習意拳。四十年代後期澤井健一回到日本弘揚意拳,並根據實際情況更名為太氣拳,日後被日本武術界公認為“武聖”。後又有日本柔道六段八田一朗要求與王薌齋先生比試。八田欲抓先生手腕,哪知兩手才一接觸,立即被抖得騰身離地,撞在身後的牆上摔倒。

解放後,王薌齋先生將一身絕學盡數傳授給了他的女兒王玉芳。王玉芳先生今年已是88歲的高齡,仍然精神矍鑠,高興時還能做幾個發力動作,絲毫不亞於當年。據我統計,意拳門內練養生樁的人平均壽命是90餘歲,現在還有幾位近百歲的老先生,可見樁功的神妙。

【用之有道——武醫師如是說】
養生樁歌——王薌齋述

養生樁,極容易。深追求,頭萬緒。用功時,莫著急。應選個適當場地,充足陽光,流通空氣,有水有樹更相宜。不論行走坐臥和站立,要內外放鬆,身軀挺拔,腰脊骨垂線成直,渾身大小關節,都含著似曲非直意。守空洞,保清虛,凝神也靜氣。臂半圓,腋半虛,體會無微不舒適。不思考,不費力,心臟無負擔,大腦得休息。想天空虛闊,洗滌情緣和塵俗萬慮。虛靈獨存,悠揚相依,綿綿如醉也如迷。笑臥如在水中宿,返嬰尋天籟,平凡無奇有天趣,師法當遵守,不可太拘泥,這裡邊包羅著無限深思多甜蜜,動轉頗似水中魚,自在自在真自在,先哲並無其他異。

9. 養生樁養帶脈——讓身心在收束中茁壯

陽明虛則宗筋縱,帶脈不引,故足痿不用也。
——《黃帝內經素問厥論》

我有位學生,跟我學站養生樁多年,後來在我的薰陶下又對中醫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於是又想跟我學中醫。學生如此好學,做老師的當然高興了,我也巴不得我的每一個學生把我的所有東西全部學好,然後再超過我。我對他說:“你學了這麼多年養生樁,再學中醫,條件已經非常好啦。”
我在教他中醫知識時問他:“練武的人,打起把勢來的時候,總是要把腰帶緊一緊。你知道這是為什麼嗎?”
他撓撓頭,說:“這樣紮上舒服唄,不然怎麼使勁啊。至於為什麼,還真不知道。” 
我對他說:“咱們的腰帶所紮住的一圈,正好是人體的帶脈。我們人體有十四條經脈,帶脈,正好對十四條經脈起到一個收束的作用。其實站養生樁也有這種功效。” 

人體的十四條經脈,有的從頭走足,有的從手走頭,縱向循行的部位都比較長,好比很多根細絲,必須把它們全部紮在一起,才能成為有更大承受能力的繩子。把這些細絲紮在一起的那根繩子,就是帶脈。

夜晚,我們勞累了一天,需要放鬆了;或是節假日,我們閒居在家或度假在外,非常清閒,一切完全隨意,悠遊自得,不需要想什麼傷腦筋的東西,也不需要做什麼複雜、煩瑣的事情。全身的經絡也處在放鬆狀態,帶脈只需輕輕把它們攬住就可以了,就像在小河裡隨水漂動的水草,用手輕輕就能挽住。所以,這時候,我們都喜歡穿一些寬鬆的衣服,尤其是腰部,不能勒緊,這樣才能使人盡可能地放鬆。

但是,一個人不可能時時刻刻處在這種休閒狀態中。現代人工作和生活的節奏加快,緊張無處不在。你能適應這種緊張的節奏嗎?恐怕很多人都不敢胸有成竹地說:“能!”經常有人說“生活讓人無奈”,為什麼無奈?就是因為我們跟不上生活的節奏,只能被動地在生活中隨著紛繁的人事而輾轉。為什麼人會跟不上生活的節奏呢?追根究底,在於他身心的精力不夠集中,處在一種渙散狀態,沒有效率。身心的渙散導致了生活的力不從心、被動無奈和碌碌無為。有什麼辦法可以收束一下身心嗎?

答案是肯定的。這就是帶脈。帶脈能收束人的經絡,使之張弛有節,因為經絡通於臟腑,臟腑關乎情志,所以,帶脈也能收束人的精神。練武的人,在拉開架勢之前,要把腰帶緊緊紮起來,就是用帶子的力量來加強帶脈的收束功能,強有力地收束經脈與精神,只有收束住這條帶脈,氣息才能真正沉入丹田之內,自己的身心才能高度集中起來。也只有這樣,他練武才能有長進,在打鬥中才能把所有的能量集中到一起,擊敗對手。科學家說:“鐳射之所以能在幾秒鐘內穿透鋼板,就是因為它不像普通光那樣渙散,而是把全部的能量集中到了一個點上。”我們無論做什麼事情,也該有這種鐳射的精神,這樣各個擊破,再多的事情,在我們手裡都會遊刃有餘。帶脈就是造就這種“鐳射”的法寶。

傳統的中式褲子,是高腰的,其褲腰正好在帶脈處,用一根腰帶一束,帶脈剛好被更好地收束住。穿著這種褲子的人,是比較容易集中精神的。而現在,西式的褲子,褲腰有越來越低之勢,尤其是有的牛仔褲,僅僅包住了屁股、胯骨而已,完全不用繫皮帶,或者,即使繫了皮帶,也是鬆鬆垮垮,圍胯一圈,僅為裝飾而已。穿著這種褲子,當你坐下的時候,褲腰不是抵在肚臍上,而是死死地抵在離肚臍遠遠的下方,尤其當褲子很緊的時候,會感覺一呼一吸都顯得短促無力,無法讓呼吸自然拉長放緩,這種短促的呼吸,只能把氣送到胸腔,而到達不了丹田。經過長期的臨床觀察,我發現,現代人身體氣虛、精神渙散,很大程度上與穿這種低腰褲有關。隨著年齡的增加,也隨著對傳統文化的進一步深入,常常會發現傳統文化在生活中的折射,那麼不經意,卻閃爍著智慧的光芒。老一輩人並不是每一個都深諳傳統文化,但在他們那種近乎頑固的執著和堅守中,我們可以挖掘到很多背後的深層含義。所以,學醫需要如此融會貫通,從某個不經意的地方,就能引申出與養生、與醫學相關的大學問,還要結合人情世故,今昔對照,明白世事的變遷。只有這樣,才能成為大徹大悟的“通才”。

令我欣慰的是,經過我這麼一教,這位學生馬上開竅了!以後,在站養生樁的過程中的每一個細節,他都會自己琢磨,遇到不會的,馬上問我。不到一年工夫,他的中醫已經學得非常棒了,而我教得也不費勁。孟子說,“得天下之英才而教育之”,是人生的一大樂事。此言誠然不虛。找一個好老師,是很多想勤勉的學子夢寐以求的事情,然而,所有的好老師也在苦苦尋找好學生呢!就好比病人在尋找好醫生,好醫生也在尋找能配合他的病人,因緣際會,才能起死回生,傳出杏林佳話。至於他們如何才能相遇,那就要看緣分了。

【用之有道——武醫師如是說】
帶脈為人體奇經八脈之一。它能約束縱行之脈,足之三陰、三陽以及陰陽二蹺脈皆受帶脈的約束,以加強經脈之間的聯繫。帶脈還有固護胎兒和主司婦女帶下的作用。帶脈循行起于季脅,斜向下行到帶脈穴,繞身一周。

arrow
arrow

    七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