毗缽舍那(四念往)
- Chanmyay恰宓 / Mahasi馬哈希開示
毗缽舍那之巴利文Vipassana 可分成 Vi 和Passana 两個字。前者通義乃種種性質,於此则特指身、心現象之三共相:無常、苦、無我。後者则指直接觀察或是徹底了悟。換言之,毗缽舍那就是能徹底了悟身、心現象的無常、苦、無我三種性質的觀修,最终達到徹底證悟苦、集、滅、道四聖諦,進階成聖人。
修習毗缽舍那的目地就是達成一切苦的止息(i.e. 集的消滅→滅諦)。
勇猛精進(幾個小時以上)→持續不間斷的正念(正確地觀察當下身、心現象)→深度的瞬間定力→促成觀照了悟→産生智慧
奢摩他:專注設定之單一所缘,隔绝一切妄想,得到深度禪定並衍生神通;毗缽舍那:觀察眾多設定之所缘,遇妄想则隨觀作記直至其消失再回設定之所缘,解脱一切痛苦。
【備註】為何毗缽舍那必須觀察妄想?因為妄想亦具備無常、苦、無我三種性質。
毗缽舍那强調單纯及直接的正念觀察修行,当中亦沒有分别、推理、判斷等功能作用(大乘的毗缽舍那是否是如此?)。
修行者須要强而有力的信、進、念、定、慧五根。
得刹那定後之十六智:名色辨别智→缘攝受智(因果智)→觸知智(三法印智)→生滅智→壞滅智→畏智→患智→離智→欲解脱智→審察智→行捨智→隨順智→種姓智→道智→果智→省察智(内觀智始於觸知智)
依據【大念住經】
- 行禪
坐禪前,必須先行禪一個小時。僅注意脚板、或脚底移動,而非膝蓋、或腿部等之活動。每步跨出之長度不應超過一個脚掌。行禪所得定力,必須一直保持(慢動作/持續觀察身心)進而轉入坐禪。達到第一觀智(色心分辨智)。
- 行禪重点:心作記號觀察直立站姿十次始禪行→眼神收攝於六尺前之地面→盡量放慢腳步並穏定區分每一分解動作/心作配合記號→專注力僅置於腳的移動及腳板觸覺→到盡頭不立即轉身/心作記號觀察站姿十次→心作記號觀察慢動作轉身→心作記號觀察站姿十次再重覆以上步驟;專心觀察任何分心直至回復正念/心作配合記號。
- 循序增觀照点:提起→跨出→落下→接觸→壓下。最後要能很容易及順暢做到專注、準確地觀照以上五点。更進之,除接觸外,耍須能觀察每一步驟前之意念。要觀察到意念,一切動作須要愈慢愈好。
- 因果觀察:「心」起正念→「心」觀動機「心」→「心」觀「身」動作→「心」感身觸「受」→「心」感「身」、「受」、「心」皆無常之「法」。
- 觀察顺序:優先排除(以觀察而排除)任何能干擾觀察主要目標(身、受、心、法)之明顯障礙(如妄想、身理不適等)。排除明顯障礙後,即刻回到觀察主要目標上。
- 坐禪
保持正確姿勢外,除極昏沉绝對不可睜開眼晴,寧可起而行禪不可變換姿勢。達到第二觀智(因果智)和第三觀智(三法印智)。到達這階段,能體驗到許多好的境界(内觀的墮落),因而産生很難察覺但會停止再進步的執著。必須再以正念,心作記號觀察所有好的境界直至消失為止。進而達到第四觀智(生滅智)。
- 坐禪重点:心作記號觀察腹部上下起伏。清楚分辨差别的身、心現象→「心」感無常即苦即無我之「法」。
- 如如不動:坐定後不得變更成其他姿勢。若有身心無法克服的情況發生,則應回到行禪。
- 觀察麻、痛、酸、癢:目標是了解它們的真面目,而不是趕快令它們消失。必須具備忍耐、精進、正念持續
- 觀察掉舉(正知查覺之):目標是了解妄想的真面目,而不是趕快令妄想消失。當正知查察妄想,必須迅速認清它是「回憶過去」?「計劃末來」?「其他影像」?或是「情绪作用」,如樂、苦、悲、憂、喜、捨、焦慮、放逸等?心作記號密切觀察直到妄想消失。遺灟任何妄想的觀察,會使正念及定力無法纯淨或加深。觀察妄想具有兩項利益:1、了悟妄想的無常性;2、加强正念及定力。
- 觀察昏沉:正知查覺昏沉→心作記號觀察身體彎曲及頭低下→心起正念→心作記號觀察想坐直的動機→心作記號觀察身坐直的動作→回到觀察主要目標。若無法克服昏沉,必須用力扭轉耳朵使振作之。
滅諦:由如實見世間苦諦(無常、苦、無我)的内觀智乃至聖道智引生之暫時乃至永遠的集諦(渴愛)止息。
如何令渴愛止滅(滅):由渴愛永滅造成十二缘生因果鏈永斷。
道諦vs正見:八正道(其中首要之「正見」:了知苦、集、滅、道四諦)
聽聞四諦基本知識後,在善知識的教導下以苦集為禪修所缘開始内觀〔基礎道進入前分道〕,進而(經由「名色辨别智」)掌握遍知苦、(經由「缘攝受智」及「三法印智」等)正斷苦因、(經由「種性智」等)親證證滅同時修習聖道〔聖道〕。
得到内觀刹那定後生起「名色辨别智正見」、「缘攝受智正見」、「三法印智正見」、「生滅智正見」,同時心開始轉向正思惟成就二支慧蕴,進入正定→正念→正精進成就三支定蕴。如是,每個進入刹那涅槃之正念都包合五支「能作之道」,再加上禪修前及禪修中亦具備的正語、正業、正命三支戒蕴,因而皆俱八正道。
苦諦是「所缘」,能知的「道」是「能缘」。
依内觀所得的四諦智:遍知證(知苦)→斷證(斷集)→現證證(證滅)→修證(修道)
聖道一刹那了知四諦
内觀道即趨苦滅道:趨苦滅道(廣義道諦)= 世間内觀道 + 出世間八正道(道諦)→滅諦
轉法輪經講記(馬哈希尊者)
諸比丘!此是苦聖諦-----生是苦、老是苦、病是苦、死是苦、怨憎會是苦、愛别離是苦、求不得是苦,總之,五取蕴是苦。
諸比丘!我現在要教導的是「苦聖諦」,或説「聖者應了知的苦諦」。出生是苦,老是苦,死是苦,憂愁、悲泣、身苦、憂傷、過惱是苦。舆不可愛或可憎的人、物相處是苦。與可愛的人、物别離是苦。想得到卻得不到,這個想要、渴望本身即是苦。或者想得到卻得不到,這事也是苦。總之,構成執著對象的五蕴名色是苦。
諸比丘!我現在要宣講的是苦集聖諦,或者説是聖者應知的關於苦因的真理,也就是:將導致再生、和喜贪俱行、到處享樂的「渴愛」。什麽是「渴愛」?即「欲愛」、「有愛」、「無有愛」。欲愛:贪求或渴愛任何可意的感官對象(境)。有愛:伴隨著常見的渴愛。無有愛:伴隨著斷見而生起的渴愛。
諸比丘!我現在要教的是苦滅,是聖者應知的真理,即渴愛之無餘息、無餘滅、捨、棄、離、無取。
諸比丘!我將教導苦滅道諦。也就是聖八支道,即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
諸比丘!什麽是正見?對苦的了知、對苦集的了知、對苦滅的了知、對滅苦之道的了知。如此了知,即稱為正見。
諸比丘!什麽是正思惟?離欲、離贪之思惟(出離思惟);不殺、離殺欲、祝福他人的思惟(無瞋思惟);不害、出自憐憫而给予保護的思惟(無害思惟)。這三種思惟,即是正思惟。
諸比丘!什麽是正語?即不説謊(妄語)、不誹謗(兩舌)、不粗語辱駡(惡口)、避免輕浮或無利益的言談(绮語)。諸比丘!不造作這四種不善的言談,就叫作正語。初果斷妄語,三果斷兩舌和惡語,四果斷绮語。
諸比丘!什麽是正業?即不殺生、不偷盗、不邪淫。諸比丘!避免上述三種不善身業,即是正業。
諸比丘!什麽是正命?在此教法中,聖弟子避免錯誤的謀生方式,而以正確的謀生方式度日,這就叫正命。
諸比丘!什麽是正精進?在此教法中,比丘決心不讓未生起的惡、不善法生起,他於此努力、致力、用心、不屆不撓。他決心斷捨己生起的惡、不善法,於此努力、致力、用心、不屆不撓。他決心讓未生起的善法生起,於此努力、致力、用心、不屆不撓。他決心讓未生起的善法久住、不忘失、增長、成熟以至修習圓滿,於此努力、致力、用心、不屆不撓。
諸比丘!什麽是正念?在此教法中,比丘觀察無常、苦、不受控制、不淨、不可意的身(色蕴)。如此觀察時,他保持熱忱、具念、正知,調伏對色法世間(或五蕴世間)的貪舆憂。若不觀察色法,便會對色法生起貪、憂。
比丘觀察只是受,是無常、苦、不受控制等。他觀察心,了知它只是心識相續的過程,是無常、苦、不受控制等。他觀察法,了知它們只是見、聞等的身心現象,無常、苦、不受控制等。如此觀察時,他保持熱忱、具念、正知,調伏對受世間、心世間、法世間的貪、憂,即調伏對五蕴世間的貪與憂。諸比丘!如是即是正念。
諸比丘!什麽是正定?在此教法中,比丘離欲、不善法,住於具有尋、伺的初禪,充滿喜與樂。三種定:刹那定(内觀定)、近行定、安止定。近行定和初禪一樣能夠镇伏五蓋,也同樣俱有尋、伺、喜、樂、一心等五禪支。禪那 = 一心專注、緊密地觀察所缘。奢摩他禪那=增長寧静的專注;毗缽舍那禪那=觀察三共相(無常、苦、無我)。
内觀耍從四大種能造色起觀,若不如是,至多到了行捨智,想進入隨順智、種姓智、道智、果智,即會遇到困難,於是重新回到起點。
彼分斷=暫時止息。斷現觀即透過斷除的方式而非證悟,來了知苦因。彼分滅諦即關於彼分滅的真理,然其非内觀所缘。修現觀即藉由修行而了知内觀道諦。内觀道諦=關於内觀道的真理。行者並非在内觀当下了知道諦,而是觀後藉省察反思而了知。因此,行者觀察名色而直接了知苦諦後,也能同時了知其餘三諦。通智意指内觀智及聖道智。
近行業處=能産生近行定的内觀業處;內觀刹那定=觀照四大而镇伏五盖的刹那近行定;界作意=四界分别
再生:有分心→臨终速行心(死亡心)→结生心→有分心
- 由於「渴愛」,數取趣會喜歡自己所趣的任何處所。希望生命永恆不滅;並享受一切可獲得的感官境界;對於可意的生起和合愛,對於不可意的生起乖離愛。因此,發業潤生而流轉不息。
- 當數取趣臨终時,某個己造善不善業將顯現在他心相續裡,或會出現「業相(彼業造作時所見、所聞、所嗅、所嚐、所觸或所知)」,或會生起「趣相(將投生處有關的徵兆、影像)」。「臨终速行心」或稱「造作識(隨業識?)」會緊捉如此出現之業、業相、趣相不放,藉由該「業」及「渴愛」的增上力,在「死亡心」滅後,引生「结生心」。
- 緊接在结生心後,生起在彼業一期生中不斷生起的「有分心」。
- 若沒有「渴愛」,「業」本身不能導致再生。渴愛是再生的根本原因。
20161227-毗缽舍那(四念住)
§毗缽舍那之巴利文Vipassana 可分成 Vi 和Passana 两個字。前者通義乃種種性質,於此则特指身、心現象之三共相:無常、苦、無我。後者则指直接觀察或是徹底了悟。換言之,毗缽舍那就是能徹底了悟身、心現象的無常、苦、無我三種性質的觀修,最终達到徹底證悟苦、集、滅、道四聖諦,進階成聖人。
先看毗缽舍那的講義,光看前段話就值回票價了。因為毗缽舍那的梵文是由2個字拼起來的,發音不要用英文的發音,不過用英文發音還真像毗缽舍那。第1個字Vi意思是種種性質,一般就是指色心現象的共相,色心現象一般就是指有為法。有為法的共相,大家知道就是苦諦裡面很重要的一個觀念,4諦16行相裡面~無常、苦、空、無我,大家記住小乘的時候是不太講空的,空是在大乘講,小乘講的空就是無我,小乘的空跟無我可以劃上等號等於一個意思。這第1個字Vi就是代表所有有為法的一個共相叫做無常、苦、無我。也就是四聖諦裡面所謂的苦諦。後面第2個字Passana的意思是代表直接觀察或是徹底了悟。這2個字加在一起就代表能夠徹底了悟色、心………………
現在單單毗缽舍那這4個字做了解釋以後,以後你就知道我們所講止觀的觀到底指的是什麼。以前也報告過,宗大師在講觀察修跟止住修時,觀察修不是止觀的觀,觀察修是另外一種觀念,止觀的觀就要在止住修裡面才有止觀的觀。所以你看止觀的觀在這裡面的解釋,他今天是為了要了解無我,叫做人無我,要了解無我的觀念,若是大乘來講就是要了解人無我、法無我。所以在做止觀的那個觀一定是跟這個有關係的。我們等下解釋過後,你就知道這個觀一定涉及到~要讓你得到般若智慧,你說你去思惟戒、思惟什麼,這跟毗缽舍那不是一件事。
§修習毗缽舍那的目地就是達成一切苦的止息(i.e. 集的消滅→滅諦)。
苦的止息這就是指集的消滅,也就是滅諦。苦、集、滅這3個字,以前都不以為這3個之間有關係,會認為這3個是一個次第,他是一個次第,但是等到講完你就懂了~苦集滅道是一瞬間4個一起都出來的,不是一個一個來的。為什麼會一瞬間4個一起都出來?這就跟4念住這個修法,以後你慢慢去看你就體會。今天我沒有辦法代表這位來教各位什麼,我主要就是說這個可以讓各位體驗一下所謂的苦集滅道,最早根本佛教的苦集滅道的教法,他其實是很深入的、很殊勝的。像我們以前是不太懂這4個有什麼大學問,你慢慢這樣看下去就會發現他真的很有學問。
§勇猛精進(幾個小時以上)→持續不間斷的正念(正確地觀察當下身、心現象)→深度的瞬間定力→促成觀照了悟→産生智慧
一般都要經過幾個小時以上的勇猛精進,那這幾個小時之中是在做4念住的修行。後面會講到小乘4念住修行他們是在修什麼。你經過幾個小時這樣子的做法以後,你會有持續不間斷的正念,因為你在做所謂的小乘4念住的修行,最重要就是你能夠了知、觀察到有為法色、心的現象都離不開無常、苦、無我這3個。重點就在這,所以叫做毗缽舍那,也就是4念住,也就是毗缽舍那。因為幾個小時這樣子,他持續產生這樣子的一種正念,他所指的這種正念就是突然感覺到色心現象,也就是所有的世間法、所有的有為法都是無常、苦、無我。那麼一個剎那當中就會引起他產生一個瞬間的定力,我可以跟各位講他所講的瞬間的定力就相當是我們在講的未到地定。可是未到地定不是瞬間的,未到地定是持久都有的。這是最雛形的未到地定。因你持續的做這樣一個觀察、一個毗缽舍那的修法,你就會產生這個。
因為慧都是由定來的,你由這樣一個瞬間的定力,因有這個瞬間定力的基礎,你就產生了一個瞬間的智慧。我若用白話講,就是他在修的當中,做所謂4念住這個修法、這個修行的動作以後,持續幾個小時他突然產生了一個瞬間的定力,這瞬間的定力以後馬上讓他產生了一個瞬間的智慧,這個智慧,我用一句簡單的話表示~我不玩了!因為你本來之所以會輪回就是因你有愛,這是集諦,那在這樣子當中,你突然發覺是無常、苦、無我,你一發覺這真相是無常、苦、無我的話,你是不是說我不再玩了!?這個~我不再玩了!就是滅諦。就說原來實相是這樣,這就是滅諦。滅諦是怎麼來的?你在做4念住修行的當中,你產生一個瞬間定力,在這個定力下面產生了一個智慧,這叫做暫時、很短暫的一個智慧,這就是滅諦。為什麼這是滅諦?你不玩了是不是集諦就消滅了?你本來很喜歡,你有愛,有對世間的渴愛,你說你不玩了就是這渴愛就斷掉了,你假如渴愛沒有斷掉你怎麼會不玩?所以因為體驗到這個苦,由這個苦後突然產生定慧,這都是在瞬間很短時間內,由這個定慧當中他就等於證到了滅諦。為什麼會證到滅諦?因為他斷了集諦。然後事後,他會回想說我為什麼會這樣子呢?因為我體驗到了無常、苦、無我這個觀念,這個觀念叫做正見。這是8正道裡的第1個。所以,他最後得到道諦是因為滅諦以後回頭再去回想~我為什麼會產生這個滅諦?是因為我有這個正見,我有這個無常、苦、無我,我體會到這個現象,這就是所謂8正道裡面的正見。這個正見就是道諦,8正道就是道諦。
★★★各位有沒有辦法體會我想要講什麼?現在我等於一口氣把他真正裡面的重點跟各位報告。就是他在做4念住的修行,等下再去看他在修行什麼,在做這個修行的當中一直堅持很長的時間以後,他突然就會產生一種正念,因為有這種正念,這個正念就是了知所謂的有為法心、色的這種現象都是無常、苦、無我,那因為有這樣的正念就突然引起他一個瞬間的定力,這就類似我們所講的未到地定,在這樣子的定下面就引起了他的一個智慧,這個智慧類似說就是等於滅諦,就是說~我不玩了。所以他是因為知苦以後,知苦,突然感受到就滅了集諦,滅了集諦就進去滅諦,進去滅諦以後他再回想他怎麼進去滅諦的,就是因為他有不停的產生這些正念,這些正念就叫做道諦。所以,這4個東西,其實是相關的。一剎那,這4個都有他的關係一下子都蹦出來了。所以為什麼小乘的教法道諦是出世間法,就是這個意思。你怎麼想我怎麼道諦會出世間呢?你發現沒,他是由苦諦這個世間法,然後剎那之間得到定,接著產生一個出世間的智慧,那由出世間的智慧他再去回想才明白~因他有出世間的道,他這個道就是他得到的那個正念、正見。
§奢摩他:專注設定之單一所缘,隔绝一切妄想,得到深度禪定並衍生神通;毗缽舍那:觀察眾多設定之所缘,遇妄想则隨觀作記直至其消失再回設定之所缘,解脱一切痛苦。
【備註】為何毗缽舍那必須觀察妄想?因為妄想亦具備無常、苦、無我三種性質。
這裡是小乘對奢摩他的解釋,這跟大乘了解是一樣,所謂的定~定是有單一所緣境。在單一所緣境的下面進入定的狀態,這叫做奢摩他。什麼叫毗缽舍那?這是觀察眾多所緣。什麼叫觀察眾多所緣,等下看了你就能懂他的意思。
有一個很重要的我一下想不起來,不過,以奢摩他的時候,他這個毗缽舍那是為了要知道無常、苦、無我,要能夠認知所有的色心現象都不外是無常、苦、無我。所以當他在做毗缽舍那的時候,他假如遇到障礙,一般是2種障礙~1是他分心了,他本來應該專注有一個目標他要觀察的,結果他去想到有的沒的,這是一個障礙。第2種障礙就是酸了,比方行禪時腳痛、打坐時酸痛。碰到這2種時,他在教法裡,你記得這是銅蝶派,金銀銅鐵的銅、蝴蝶的蝶,這是小乘的一支,在緬甸,馬哈西是銅蝶派。他說碰到這種障礙的時候,不是你趕快把他打消,不是,這時候,你就把你設定的目標放掉,你改去觀察他。假如你剛想到那些有的沒的,你就繼續想那有的沒的,為什麼?你會發現他也是無常法,他也會消失的。這是他們的教法。或者你身上酸痛的時候,你不是趕快讓他不酸,你是要看著他,因酸痛最後也會消失的。這都是無常法。
所以你有沒有發覺他的目的,所有的目的都是要讓你能夠了解有為法就是所謂的色、心現象都是不外乎無常、苦、無我這3個。這也就是佛陀所講的苦諦。所以,一切都是從苦諦開始。
§毗缽舍那强調單纯及直接的正念觀察修行,当中亦沒有分别、推理、判斷等功能作用(大乘的毗缽舍那是否是如此?)。
這我不是很理解,大家參考一下。他說毗缽舍那强調單纯及直接的正念觀察修行,可是他不是觀一個東西。先講我所了解的大乘的止觀是2個動作,第1個,比方說我觀太陽,我在止的時候所緣境是太陽,那是不是我眼前浮出一個太陽,不管是剛要下山的或是剛要上升的那很大的一個,那我這個影像一出來的時候,我定住這個影像以後,在觀的時候是觀什麼?是觀那個火,你看到那個紅色是不是有自性?那個熱氣是不是有自性?那個亮度是不是有自性?差不多意思,你發現這邊在觀的東西都是什麼?最重要你要得到的一個目的就是那個結論是讓你知道法無我。你講到這種東西事實上都是沒有自性的,沒有自性你就不會有執著。那這邊觀的目的就是最後你要知道所有色、心現象都是無常、苦、無我,目的就是要得到這樣子的一個結論。
可是大乘這樣子的一個觀法,一般是不是也是沒有分别、推理、判斷,我就不敢講。這個我沒有辦法結論。可是,重點是說我所了解的大乘的止觀,他那個觀也只是盯住一個特定的目標去觀,而不是你想像的海闊天空東想西想的那樣子,是比較接近這樣子的一個。
§修行者須要强而有力的信、進、念、定、慧五根。
這跟大乘講的一樣,你一定要具有5善根~信、進、念、定、慧。5根5力。
§得刹那定後之十六智:名色辨别智→缘攝受智(因果智)→觸知智(三法印智)→生滅智→壞滅智→畏智→患智→離智→欲解脱智→審察智→行捨智→隨順智→種姓智→道智→果智→省察智(内觀智始於觸知智)
修4念住所得到的這個剎那定下面會產生出來的智慧一共有16種,按照次第出來的~1.名色辨别智,意思是經過剎那定你會很清楚的知道是有色心,是不一樣的東西,會很清楚的明白色跟心不是同樣的東西,第1個你一定要能分色、心,因你最後的結論是色心有3個共相,無常、苦、無我,所以,剎那定後你得到的智慧第1個就是你一定要能分別出色、心是不一樣的東西的智慧。→2.缘攝受智(因果智),是你會知道因果之間的那個關聯性。→3.觸知智(三法印智),很重要, 大乘3法印~無常、無我、涅槃,也就是你能體驗到無常、苦、無我。→4.生滅智→5.壞滅智→6.畏智→7.患智→8.離智→9.欲解脱智→10.審察智→11.行捨智→12.隨順智→13.種性智→14.道智→15.果智→16.省察智(内觀智始於觸知智)
這後面還一大堆,你只要記住他的13.種性智就是類似我們大乘講的見道。真正的內觀,因這是屬於毗缽舍那以後觀出來的那個智,真正能夠算屬於內觀智是從3.觸知智(三法印智)開始。也就是說,你一定要走到3.觸知智(三法印智)這裡你才算是有得到內觀智,就是修4念住要得到的那個內觀智。就是你能體驗到無常、苦、無我。
§依據【大念住經】
再看整個修行裡面2個部份,行禪,大家聽過經行?這個雖然跟經行不是一件事,但是我發覺也有他的關係。
◎ 行禪
坐禪前,必須先行禪一個小時。僅注意脚板、或脚底移動,而非膝蓋、或腿部等之活動。每步跨出之長度不應超過一個脚掌。行禪所得定力,必須一直保持(慢動作/持續觀察身心)進而轉入坐禪。達到第一觀智(色心分辨智)。
修4念住時一定要先行禪1小時才能坐禪,行禪當中所有注意力放在2個地方,1是腳板或腳底的移動,為什麼?其實他最重要是對色法的感觸,因這是一個接觸。1是跨出的長度不能超出腳掌,這我有跟他們做過大概半年的時間。行禪當中你若得到了剎那定,你一定要保持到你去坐禪,所以所有的動作都要很慢。這目的是為了要達到第1個觀智名色辨别智,這時候他知道色法、心法。為什麼?再看下去就比較能講的清楚。
⊙1. 行禪重点:心作記號觀察直立站姿十次始禪行 (什麼叫做心作記號?比方說站在那裡,行禪之前心裡默念站立、站立……這叫心裡作記號。我現在站著我在等著要動作這叫心裡作記號。念10次。)→眼神收攝於六尺前之地面→盡量放慢腳步並穏定區分每一分解動作/心作配合記號→專注力僅置於腳的移動及腳板觸覺→到盡頭不立即轉身/心作記號觀察站姿十次→心作記號觀察慢動作轉身→心作記號觀察站姿十次再重覆以上步驟;
專心觀察任何分心直至回復正念/心作配合記號。
⊙2. 循序增觀照点:提起→跨出→落下→接觸→壓下。(這5個動作就是你要分明了解自己正做這5個動作中的哪一個。腳提起心作記號默念提起,接著跨出、落下、接觸、壓下都歷歷分明。當你作這樣的動作時你就慢慢觀察到你的心了,因這時你是用心在做記號。用心在觀察自己的身、或是你腳接觸到地板的時候就是他們所謂的地大,你提起時腳板這動作就是風大,你感覺到有一些熱量時就是火大,其實這是觀察跟4大有關係。)
最後要能很容易及順暢做到專注、準確地觀照以上五点。
更進之,除接觸外,(腳板是色法、地面是色法,腳板接觸地面是色法,腳板移動是色法的移動、風大的移動)耍須能觀察每一步驟前之意念。(這是觀察你的心,你做任何一個動作前都會有心的指導,心會指導你去做這個動作,目的就是發覺色跟心是2回事,可以分的很清楚,心法是心法,色法就是4大,色法你能夠感覺到4大)
要觀察到意念,一切動作須要愈慢愈好。
⊙3. 因果觀察:「心」起正念→「心」觀動機「心」(心在觀心)→「心」觀「身」動作(心在觀身的動作,一步一步的)→「心」感身觸「受」(心再感受身的觸,當你腳一踩下去就是受,腳提起來又是捨受,或者產生各式各樣的受)→「心」感「身」、「受」、「心」皆無常之「法」。(最後,心再去感受身、受、心、法,所以4念住就是身、受、心、法。4念住就是用你的心去觀察身、受、心、法,最後觀察的那個法就是你能夠觀察出無常、苦跟無我。你用心去觀身、用心去觀受、用心去觀心,最後你能知道所有的色、心是2件事,可是這2件事本身所代表的都是無常、苦跟無我,都離不開這個共相。)
⊙4. 觀察顺序:優先排除(以觀察而排除)任何能干擾觀察主要目標
(身、受、心、法)之明顯障礙(如妄想、身理不適等)。
排除明顯障礙後,即刻回到觀察主要目標上。(這段話意思是先排定你觀察的目標跟你觀察的次第~心去觀身、心去觀受、心去觀心、心要觀法,若在觀察當中遇到障礙,第1是解決障礙,前面講過這都是無常法,你不要躲避他你就是盯著他,他就不見了,這解決後你就再回到你原來設定的目標再繼續你的動作。)
一般行禪,就一步一步很慢的走,要轉身時不是一步就轉,而是轉、轉、轉、轉心中觀察自己的念頭分次轉過來,這樣要走1個鐘頭。1個鐘頭練完後就是坐禪。
◎ 坐禪
保持正確姿勢外,除極昏沉绝對不可睜開眼晴,(昏昏欲睡時不可張開眼睛,這裡面,小乘講坐禪入定時眼睛是閉的,密宗講眼睛是開的,到底該是怎樣我不是高手沒法子解釋,這2種不一樣的講法。我知道密宗的教法坐禪時眼睛是開的,這有原因的,跟脈有關,眼睛開的較易入定。為什麼我不知道,是跟氣脈有關。這裡是對治昏沈跟掉舉,強調說昏沈是不能睜開眼,實在受不了也不可以變換姿勢,可以起來行禪之後再回來坐禪。)寧可起而行禪不可變換姿勢。達到第二觀智(因果智)和第三觀智(三法印智)。到達這階段,能體驗到許多好的境界(内觀的墮落),因而産生很難察覺但會停止再進步的執著。必須再以正念,心作記號觀察所有好的境界直至消失為止。進而達到第四觀智(生滅智)。(這跟大乘講法一樣,會出來好境界,因你有許多剎那定,這剎那定類似未到地定是有輕安的,這時若執著境界會内觀的墮落,會停止進步。所以要用正念,就是心裡面作記號,產生的好境界你要觀到那境界沒有為止。因這些都是無常法。)
⊙1. 坐禪重点:心作記號觀察腹部上下起伏。
清楚分辨差别的身、心現象→「心」感無常即苦即無我之「法」。
⊙2. 如如不動:坐定後不得變更成其他姿勢。(心在觀心)
若有身心無法克服的情況發生,則應回到行禪。
⊙3. 觀察麻、痛、酸、癢:目標是了解它們的真面目,而不是趕快令它們消失。
必須具備忍耐、精進、正念持續
⊙4. 觀察掉舉(正知查覺之):目標是了解妄想的真面目,不是趕快令妄想消失。
當正知查察妄想,必須迅速認清它是「回憶過去」?「計劃未來」?
「其他影像」?或是「情绪作用」,如樂、苦、悲、憂、喜、捨、焦慮、
放逸等?心作記號密切觀察直到妄想消失。
遺灟任何妄想的觀察,會使正念及定力無法纯淨或加深。
觀察妄想具有兩項利益:1、了悟妄想的無常性;2、加强正念及定力。
⊙5. 觀察昏沉:正知查覺昏沉→心作記號觀察身體彎曲及頭低下→心起正念
→心作記號觀察想坐直的動機→心作記號觀察身坐直的動作
→回到觀察主要目標。
若無法克服昏沉,必須用力扭轉耳朵使振作之。
這主要教你如何坐禪,碰到麻、痛、酸、癢,任何這種東西你用觀,觀到最後他都會不見了,我以前在坐時是有這種現象,你在很酸很痛時你就把念頭集中在那個酸痛上面,最後酸痛會不見了。他也是一種無常法。正知很重要,你要有正念你一定要有正知才行,一不對馬上知道這是正知。發覺自己掉舉了,念頭跑掉想到一些有的沒的這就是掉舉。想睡覺就叫做昏沈。當你東想西想你要馬上判定這時候的掉舉是哪一種?「回憶過去」?「計劃未來」?「其他影像」?或是「情绪作用」?你要把他分類,然後就開始觀察,觀察到最後讓他消失。這一步驟很重要,假如你遇到障礙,你不觀察到讓他消失,這會是使正念及定力無法纯淨或加深。如此練習久了,修4念住的功力會越來越強。假如你不管、逃避,你就沒法加深自己的功力。
我們現在是講《廣論》,不是說要你們去讀或學這個,可是要學這個在台灣是學得到的,只是是什麼人教就不知道了。
§滅諦:由如實見世間苦諦(無常、苦、無我)的内觀智乃至聖道智引生之暫時乃至永遠的集諦(渴愛)止息。
現在再看滅諦,是由於你了解無常、苦、無我這樣的內觀智,內觀智就是在做4念住當中的剎那間得到的滅諦,聖道智是最後的、不是瞬間也不是暫時的變成永久的,這就是類似我們講的見道。他這樣一直走,走最後會到見道去了。前面講的種性智就是見道,他用這個方法最後可以見道。暫時乃至永遠的集諦(渴愛)止息。暫時指的是內觀智,永久指的是聖道智。你發覺在這段話裡把3個的關係連在一起了。什麼叫滅諦?是因為如實見世間苦諦,也就是你能夠得到無常、苦、空、無我的概念這種正見,這在修行中感知的正見。由於產生這個正見,你自己就會把你的集諦滅掉,我不玩了!這就叫集諦滅掉。本來不會有這種感覺,突然產生說厭棄輪回,當你產生這種觀念就是滅了集諦,本來有對世間的渴愛感覺,因為有這種體驗而滅了這種渴愛感覺,這個滅掉就是滅諦。因了知苦諦、自動滅掉集諦,因集諦滅掉所得到的就叫滅諦。那回頭一回想怎麼有辦法進入滅諦呢?就是你得到道諦。這個道諦就是你有無常、苦、無我的正見。所以這4個東西其實是連在一起的,是有他的相關性的。所以這4念住的修法很清楚的把他的相關性都說出來了。
§如何令渴愛止滅(滅):由渴愛永滅造成十二缘生因果鏈永斷。
渴愛一斷就斷了12因緣的鍊結,就成就阿羅漢果位。
§道諦vs正見:八正道(其中首要之「正見」:了知苦、集、滅、道四諦)
§聽聞四諦基本知識後,在善知識的教導下以苦集為禪修所缘開始内觀〔基礎道進入前分道〕,進而(經由「名色辨别智」)掌握遍知苦、(經由「缘攝受智」及「三法印智」等)正斷苦因、(經由「種性智」等)親證證滅同時修習聖道〔聖道〕。
開始內觀指的就是4念住修法,基礎道進入前分道,這類似大乘所講的從資糧道進入加行道。後面一大句話意思是~你得到滅諦後,你再回頭來才了解你為什麼會有滅諦,是因為你有正見才會進去的。所以他說同時修習,你事後回想由於這樣的關係。
§得到内觀刹那定後生起「名色辨别智正見」、「缘攝受智正見」、「三法印智正見」、「生滅智正見」,同時心開始轉向正思惟成就二支慧蕴,進入正定→正念→正精進成就三支定蕴。如是,每個進入刹那涅槃之正念都包合五支「能作之道」,再加上禪修前及禪修中亦具備的正語、正業、正命三支戒蕴,因而皆俱八正道。
★★★你得到内觀刹那定後生起多種正見,因你有正見你心裡面轉向正思惟成就二支慧蕴,這是說8正道怎麼來的。剛剛內觀做4念住當中,你因為得到了滅,你一回頭想是得到正見,是由很微細的正見慢慢累積,累積完以後,你這時就由這而進入正思維。正思維是8正道的第2支,所以有正見、正思維,可是,在這2個的同時,你也進入了正定→正念→正精進,因你做的當中有內觀剎那定,慢慢定的功力越來越深,正定、正念、正精進,是8正道跟定有關的3支,正見、正思維,是8正道跟慧有關的2支。這時你就進入剎那涅槃,剎那涅槃的正念就包括這5支~正見、正思維、正定、正念、正精進,所謂剎那涅槃就是你一下體會到滅諦,就是你就暫時的進入滅諦、體會到滅諦。那這時的5支叫做「能作之道」。可是在你沒有禪修之前或是禪修當中,因你有守戒,所以你有正語、正業、正命三支戒蕴,雖然不是你修行當中修出來的戒,可是你進去修的時候你已經有這3個戒蘊,所以一共8支都在這裡面了。
這就是在解釋這8正道跟你在做這樣觀的當中,你就能在這當中產生5支的「能作之道」,2支慧蘊、3支定蘊,然後產生暫時的滅諦,那你本身沒有做之前就具備有3支戒蘊,所以這就是8正道。這就是他講的道諦。簡單的說所謂的進入剎那涅槃就是滅諦。你之所以能夠進入剎那涅槃就是要靠這個8正道。這8支怎麼來的?就是經過在內觀裡面,正見、正見………不一樣的正見一直累積到最後,你最後會產生無常、苦、無我這種正思維。可是,在這當中也引起定,在你做4念住當中引起定,因此慧跟定都出來了。那你本來就有戒,所以8支這樣加出來的。
§苦諦是「所缘」,能知的「道」是「能缘」。
§依内觀所得的四諦智:遍知證(知苦)→斷證(斷集)→現證證(證滅)→修證(修道)
§聖道一刹那了知四諦
其實今天主要的重點就是要讓你們體會這個。因為,當時我讀完這個,很有感受~原來4聖諦裡面的關係是我們以前所知道的還是太淺了。我們向來沒有想到他是這樣一個關係,彼此之間的關係。由知苦,你就真正產生道諦,因為有道諦,你就滅了集諦,因為滅了集諦你就得到滅諦。是這樣一個關係。所以一開始一定要知苦,我們以前讀了那麼多苦諦,一直講重要重要,不如讀這個一下你就知道他重要了。他是真正所有東西的根本,所以你看我們以前苦諦讀了那麼多,從這裡面比較能體會。
§内觀道即趨苦滅道:趨苦滅道(廣義道諦)= 世間内觀道 + 出世間八正道(道諦)→滅諦
這是裡面主要的名相,這份資料看過,將來讀他那本書就比較容易讀。內觀道就是趨苦滅道,2種翻譯名詞,不一樣的地方出現不一樣的翻譯,其實是應該要統一翻譯。這句話,滅諦=世間内觀道 + 出世間八正道,沒有聽過前面解釋你沒辦法體會。你由世間的內觀智,你生起了出世間的8正道,由於出世間的8正道你得到滅諦。為什麼會得到滅諦?因你這樣子就把集諦滅掉了。
後面這些是真正的原文,真正的轉法輪經的原文,在小乘的經典可以看到,這都是佛陀講的。什麼叫苦聖諦、苦集聖諦、苦滅、苦滅道諦,這就是苦集滅道4個。接著下來就是佛陀解釋什麼叫做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
§轉法輪經講記(馬哈希尊者)
諸比丘!此是苦聖諦-----生是苦、老是苦、病是苦、死是苦、怨憎會是苦、愛别離是苦、求不得是苦,總之,五取蕴是苦。
諸比丘!我現在要教導的是「苦聖諦」,或説「聖者應了知的苦諦」。出生是苦,老是苦,死是苦,憂愁、悲泣、身苦、憂傷、過惱是苦。舆不可愛或可憎的人、物相處是苦。與可愛的人、物别離是苦。想得到卻得不到,這個想要、渴望本身即是苦。或者想得到卻得不到,這事也是苦。總之,構成執著對象的五蕴名色是苦。
諸比丘!我現在要宣講的是苦集聖諦,或者説是聖者應知的關於苦因的真理,也就是:將導致再生、和喜贪俱行、到處享樂的「渴愛」。什麽是「渴愛」?即「欲愛」、「有愛」、「無有愛」。欲愛:贪求或渴愛任何可意的感官對象(境)。有愛:伴隨著常見的渴愛。無有愛:伴隨著斷見而生起的渴愛。
諸比丘!我現在要教的是苦滅,是聖者應知的真理,即渴愛之無餘息、無餘滅、捨、棄、離、無取。
諸比丘!我將教導苦滅道諦。也就是聖八支道,即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
諸比丘!什麽是正見?對苦的了知、對苦集的了知、對苦滅的了知、對滅苦之道的了知。如此了知,即稱為正見。
諸比丘!什麽是正思惟?離欲、離贪之思惟(出離思惟);不殺、離殺欲、祝福他人的思惟(無瞋思惟);不害、出自憐憫而给予保護的思惟(無害思惟)。這三種思惟,即是正思惟。
諸比丘!什麽是正語?即不説謊(妄語)、不誹謗(兩舌)、不粗語辱駡(惡口)、避免輕浮或無利益的言談(绮語)。諸比丘!不造作這四種不善的言談,就叫作正語。初果斷妄語,三果斷兩舌和惡語,四果斷绮語。
諸比丘!什麽是正業?即不殺生、不偷盗、不邪淫。諸比丘!避免上述三種不善身業,即是正業。
諸比丘!什麽是正命?在此教法中,聖弟子避免錯誤的謀生方式,而以正確的謀生方式度日,這就叫正命。
諸比丘!什麽是正精進?在此教法中,比丘決心不讓未生起的惡、不善法生起,他於此努力、致力、用心、不屆不撓。他決心斷捨己生起的惡、不善法,於此努力、致力、用心、不屆不撓。他決心讓未生起的善法生起,於此努力、致力、用心、不屆不撓。他決心讓未生起的善法久住、不忘失、增長、成熟以至修習圓滿,於此努力、致力、用心、不屆不撓。
諸比丘!什麽是正念?在此教法中,比丘觀察無常、苦、不受控制、不淨、不可意的身(色蕴)。如此觀察時,他保持熱忱、具念、正知,調伏對色法世間(或五蕴世間)的貪舆憂。若不觀察色法,便會對色法生起貪、憂。
比丘觀察只是受,是無常、苦、不受控制等。他觀察心,了知它只是心識相續的過程,是無常、苦、不受控制等。他觀察法,了知它們只是見、聞等的身心現象,無常、苦、不受控制等。如此觀察時,他保持熱忱、具念、正知,調伏對受世間、心世間、法世間的貪、憂,即調伏對五蕴世間的貪與憂。諸比丘!如是即是正念。
諸比丘!什麽是正定?在此教法中,比丘離欲、不善法,住於具有尋、伺的初禪,充滿喜與樂。三種定:刹那定(内觀定)、近行定、安止定。近行定和初禪一樣能夠镇伏五蓋,也同樣俱有尋、伺、喜、樂、一心等五禪支。禪那 = 一心專注、緊密地觀察所缘。奢摩他禪那=增長寧静的專注;毗缽舍那禪那=觀察三共相(無常、苦、無我)。
§内觀耍從四大種能造色起觀,若不如是,至多到了行捨智,想進入隨順智、種姓智、道智、果智,即會遇到困難,於是重新回到起點。
4念住的那個觀法一定要先從4大開始觀,比方說腳板踩下去那個叫地大,腳在移動時叫風大,他要從這個起觀。他說這個很重要,假如不從這個起觀,你到了一個地方你就受限制了。到了行捨智你就進不去了,就變成你要重頭來過。所以強調修行時一定要從4大開始觀起。
我今天拉拉雜雜講很多,你先不要去管這些,只要你今天有一個體會~原來苦集滅道不是我們想像的那樣簡單,他裡面所含攝的……這是最標準的,其實有不一樣的說法,有人是把滅道當做出世間的,為什麼滅道會出世間?這裡面解釋了。是因你在體驗苦諦的當中,你產生了這樣子的一個正見,這個正見讓你去得到滅,也就是說為什麼你能夠從了知苦諦的時候會生起出世間的道諦,那我也不是很懂,不過他就是在解釋~他說這個道諦,是你事後回想的,因你滅了以後你再想是用什麼方法滅的,原來在那個過程當中有一個所謂的正見、正定在那裡,所以他講了8正道。
不過現在又提醒各位,我們有一個7覺知,有兩種說法,一般說見道是用7覺知,那8正道是修道用,一般人都是這樣說。但是這裡很明顯的8正道是見道用。所以有2種說法,1是把8正道當做見道的方式,1種說見道是7覺知,8正道是修道用。不管怎樣,我們也沒辦法說哪一個對哪一個錯,我們知道有不一樣的說法即可。
不過,這裡面的說法,我覺得有一個很好的~就是我們比較可以去體驗什麼叫做毗缽舍那。希望還有機會一起讀《廣論》的毗缽舍那,現在就先了解什麼叫毗缽舍那。第2要了解苦集滅道這4個東西,原來是比我們想像的複雜有學問的多。那我們一般講4念住,大乘叫做~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若是用這4個來念4念住,不知道你能體會多少?!當然這4個可能也有很多解釋,其實4念住就是身受心法這4個。這裡面解釋的很清楚,他是怎麼樣由心觀身、由心觀受、由心觀心、由心觀法,這是真把4念住所謂的身受心法這修行的關聯都把他解釋的清清楚楚。
還剩5分鐘,各位有什麼問題或是要分享的?大家覺得有幫助嗎?(有!當下,我點頭如搗蒜)雖然也不是那麼具體,至少不會覺得模模糊糊就過去了。
身、受是在行禪的時候,他一坐禪的時候就在觀心。行禪的時候,心不太容易觀,行禪就是要你穩定下來。(自己試了一下,沒法子把每一個動作都跟心連到一起,腳一提就提起來了,根本還沒想到作記號。)要真正深入還有很多,這是一個基本概念,了解到苦集滅道、身受心法各自之間的關係。
§彼分斷=暫時止息。斷現觀即透過斷除的方式而非證悟,來了知苦因。彼分滅諦即關於彼分滅的真理,然其非内觀所缘。修現觀即藉由修行而了知内觀道諦。内觀道諦=關於内觀道的真理。行者並非在内觀当下了知道諦,而是觀後藉省察反思而了知。因此,行者觀察名色而直接了知苦諦後,也能同時了知其餘三諦。通智意指内觀智及聖道智。
§近行業處=能産生近行定的内觀業處;內觀刹那定=觀照四大而镇伏五盖的刹那近行定;界作意=四界分别
§再生:有分心→臨终速行心(死亡心)→结生心→有分心
- 由於「渴愛」,數取趣會喜歡自己所趣的任何處所。希望生命永恆不滅;並享受一切可獲得的感官境界;對於可意的生起和合愛,對於不可意的生起乖離愛。因此,發業潤生而流轉不息。
- 當數取趣臨终時,某個己造善不善業將顯現在他心相續裡,或會出現「業相(彼業造作時所見、所聞、所嗅、所嚐、所觸或所知)」,或會生起「趣相(將投生處有關的徵兆、影像)」。「臨终速行心」或稱「造作識(隨業識?)」會緊捉如此出現之業、業相、趣相不放,藉由該「業」及「渴愛」的增上力,在「死亡心」滅後,引生「结生心」。
- 緊接在结生心後,生起在彼業一期生中不斷生起的「有分心」。
- 若沒有「渴愛」,「業」本身不能導致再生。渴愛是再生的根本原因。
延伸閱讀: 何謂見道
延伸閱讀: 20160712 加行道名相匯通-筆錄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