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213-P194L01-P196L02-0085  b194
修何等道第一種是數定有三b193,接著是次第決定b194,所謂次第決定是戒定慧誰在前誰在後。根據本地分引用梵問經
《梵問經》b194:無漢譯。所引文在《瑜伽師地論》卷十六『意趣伽他』中。
『應圓滿六支,四樂住成就,於四各四行,智慧常清淨。』之常柏法師詮釋如下:
『圓滿六支』,第一支是安住淨戒,從開始發願受戒之後到這一生生命結束前,盡形壽都要安住淨戒,這是根本。修學聖道的人一定要安住淨戒。第二支是守護別解脫律儀,在家有五戒或在家的菩薩戒,出家眾,比丘有二百五十戒,比丘尼有三百四十八條戒,必須守護別解脫律儀一條一條的戒。為什麼說它別解脫?因為能守一條戒就解脫一種煩惱,所以稱為別解脫戒。第三支是軌則圓滿,對於行住坐臥四威儀的軌範規則,例如行如風、坐如鐘、臥如弓、立如松等威儀要圓滿;於所作事也要圓滿,如侍奉師長等;於善品加行,如誦經、禮佛、修止觀等都有軌範規則,都應圓滿。第四支是所行圓滿,所去的地方要正當,有五種處所不應該去,包括一唱令家、二婬女家、三酤酒家、四國王家、五旃荼羅羯恥那(殺羊、獄卒)家。第五支是於諸小罪見大怖畏,若是小小的罪過就生起很大的恐怖心,趕快懺悔清淨,能使自己的戒行清淨。第六支要受學學處,必須接受學習戒,持戒。先在文字上學習,也要落實在生活中,對於戒的解行都要去學習,稱為受學學處。成就戒的方便是要圓滿這六支。
『四樂住成就』b194,四樂住就是四種現法樂住,又名四靜慮、四種禪。四靜慮中初靜慮、第二靜慮、第三靜慮都有樂受,第四靜慮有捨受,捨受是寂靜的樂。有情如果四種靜慮成就了,其色受想行識是很安樂住的,稱為四樂住成就。
『於四各四行,智慧常清淨』b194於四諦下都各有四種觀行,合名四諦十六行相。苦諦是無常、苦、空、無我,集諦是因、集、起、緣,滅諦是滅、靜、妙、離,道諦是道、如、行、出。對於四聖諦各有四種行相,如果修學成功智慧就會清淨。以上是先說到成辦戒定慧的方便。

梵問經除了在《瑜伽師地論˙卷16》有被引用,其他地方都沒有出現過漢文的翻譯,先看這補充資料。
《瑜伽師地論˙卷16》叫做『意趣伽他』,在思所成地裡面。在聞所成地裡面講的一些東西,到了思所成地裡面最重要分作3個部份,以前報告過思所成地在決擇的時候很重要。這3部份,第1個叫勝義伽他~讓你決擇空性用,裡面引出一大堆過去的東西讓你更進一步了解空性做決擇用的。第2個叫意趣伽他~基本上就是根據《梵問經》內容談的戒定慧3學,《梵問經》裡面就是戒定慧3學的次第。第3個叫體義伽他~現在正在上的,就跟雜阿含有關係,雜阿含就是修行用的。這樣對《瑜伽師地論》為什麼要教這些東西也就更清楚了。
根據《梵問經》之初善住根本,次樂心寂靜,後勝見惡見,相應不相應。b194,初要善住根本就是戒,心寂靜講的是定,後2句講的是慧,勝見相應、惡見不相應。初、次、後他排出這樣一個次第,戒、定、慧。戒最先,餘定、慧2學從此而生。【三學自性】之自性在此是屬權說,佛學一般是講沒有自性,那為什麼還用自性?這是方便,意思是當他要說某一件東西的體性,其實體是空性,也就是這東西的本質是怎麼一回事,或者是他真正的內涵是什麼,他會用自性這兩個字表示,這是方便、權說,真正是沒有自性的。『應圓滿六支,四樂住成就,於四各四行,智慧常清淨。』b194,這就講的是戒、定、慧。
應圓滿六支就是戒律,守護別解脫戒,比丘守比丘戒及菩薩戒,在家有五戒或在家的菩薩戒。一般大乘叫三聚戒~根本界及菩薩戒,菩薩戒又分善法戒及饒益有情戒,這3個就叫三聚戒。根本戒,以出家眾來講就是別解脫戒,比丘有二百五十戒,比丘尼有三百四十八條戒,在家居士就是五戒。出家眾必須守護別解脫律儀一條一條的戒,能守一種戒就解脫一種煩惱。
『於四各四行,智慧常清淨』b194於四諦下都各有四種觀行,合名四諦十六行相。觀苦諦是無常、苦、空、無我這4個行相,所以觀苦諦只要觀4個行相之一即可,觀無常或者觀空等等都一樣,不是4個都要觀只要觀1個就可以,觀成就了就是苦諦。苦集滅道的現觀成就也就是聲聞乘的見道。
 

見道過程
補充說明:依《成唯識論》,見道的過程可细分成『真見道/根本智』及『相見道/後得智』。真見道即無分别根本智冥證真如,又有兩步驟:一、加行道無間而生之『無間道』,斷分别起二障種子;二、證二空所顯的真如而入『解脫道』。不過二步驟等似相續,故稱『一心真見道』。真見道後,進入相見道,也就是後得智,是有分别、名言概念的。後得智借助念心所,現似模仿真見道的行相,又可分成『三心相見道』及『十六心相見道』兩個階段:一、『三心相見道』,由無漏後得智效法根本智冥證真如非安立諦,包含第一心『內遣有情假』的能緣智(無間道)銷毀輭品分别(人我執)種子、第二心『內遣諸法假』的能緣智(無間道)銷毀中品分别(法我執)種子,第三心『徧遣一切有情諸法假』的能緣智(解脫道)銷毀一切分别二障種子;二、『十六心相見道』,由無漏後得智(效法根本智冥證四諦真如p15)緣四聖安立諦之法智忍(無間道/斷28 x 4 = 112煩惱p74)、法智(解脫道)、類智忍(無間道)、類智(解脫道),而分成八心觀四諦真如(觀見分)、八心觀四諦正智(觀自證分)。【備註】歐陽竟無倡三心真見道 

既然講到了16行相,現另外補充一些東西,以前解釋過4加行,但見道是怎麼回事一直沒有仔細說過,在見道的術語裡面有所謂的『一心真見道』,這就是一般所謂的得無分別根本智,所以叫真見道。『一心真見道』,就是真正得到無分別根本智的當下那一剎那;在『一心真見道』以後再過來就變成叫做『三心相見道』,開始從無分別根本智裡面轉入後得智,他得無分別根本智的時候叫『無間道』,可是真正要解脫的時候他一定是要轉入後得智以後真正離開世間才是『解脫道』。這個『三心相見道』再過來就是『十六心相見道』。一定要這樣的程序才完成他見道的程序~一心真見道、三心相見道、十六心相見道。也許現在各位還不能百分之百掌握,但至少以後聽到這名相不會陌生。
現根據這補充資料做一個解釋,根據《成唯識論》做解釋。
見道的過程可细分成『真見道/根本智』及『相見道/後得智』。得無分別根本智叫真見道,相見道指的是後得智。真見道的無分別根本智,是見道的時候是無話可說是沒有相的,在術語來說就是你是冥證真如,你是用你的智你已經不是用你凡夫的識,在那一剎那你的識轉成智,你的智去緣真如,這也是方便說,事實上在那個無分別根本智的時候是沒有能所的,沒有能所的,所以,無分別有一個很重要的意思就是沒有能所的意思。用智冥證真如,並不是說智是能緣、真如是所緣,這種說法是一個方便說,事實上真如就是智、智就是真如,他沒有分的,為什麼這樣?這裡面的道理,今天我們之所以是凡夫,因本來真正的實相是沒有分的,而我們一開始就把他分作能所,一分做能所這叫做『似二顯示』,就是顯出能所,以後接著就叫做『名言顯示』。我們之所以變為凡夫,就是你從一個根本不需要分別的東西你作出了一個『似二顯示』產生能所,產生了以後你再用名言、用語言去詮述他,所以一個『似二顯示』一個『名言顯示』,這2個一相加就變成凡夫的識跟凡夫的境。所以回到無分別根本智的時候,在當下一剎那他是沒有能所的,因此這叫真見道。他真正體會到真正的實相。
等他再轉過來的時候變成相見道,這時已經不是沒有能所了,這時有能所,後得智一定要有能所。所以叫做相見道,已經再回到有能所。不過大家要記住,他這時候的能所是跟凡夫不一樣的,他雖然用能所的方式來理解、說明等等,可是在他心裡面已經沒有能所的執著,他已經清楚這個能所是假的,但他為了要隨順世俗他仍是要用世俗的方式才能跟世俗溝通。他若用他的無分別根本智他無法跟你溝通也無法教你一切。相見道,為什麼用這個相?也就是回到後得智的意思。
真見道就是無分別根本智,他的作用就是冥證真如,千萬不要想成能所。你就知道無分別就是沒有能所。這時他有2個步驟~第1個就是在『加行道』無間而生的『無間道』,這時可以斷分别起的二障種子。為什麼是斷分別起呢?現在是用大乘的《成唯識論》的角度,以前講過,因為見道是斷分別所起。大乘要斷2種東西,一個叫煩惱障、一個叫所知障,在小乘只有煩惱障的問題沒有所知障的問題。那今天是依大乘的《成唯識論》就有煩惱障、所知障2部份來講。煩惱障,大家比較都懂了,所謂所知障,簡單講就是最早由12有支那個無明造成的。還記得前面解釋無明時有2個解釋方法~1是根據中觀應成、法稱,他是把無明直接當薩迦耶見解釋,2是用無著、世親的解釋,他認為薩迦耶見是由於對理不明以後才變成有薩迦耶見,所以,薩迦耶見不等於無明,就是說先有無明,有無明以後才有薩迦耶見,所以無明本身就牽涉到所知障,不是說所知太多了,所知障是說你所知的太少了,因為你不知道實相所以你就有很多障礙。這跟我們講相礙緣起的意思是一樣的,你有很多障礙因你所知不夠,或是天生受到某種限制。第1個是在『無間道』2障分別種子,接著,2個就是證二空所顯的真如而入『解脫道』。這時由『無間道』進入『解脫道』,這2步驟看起來相續所以就稱作『一心真見道』,這只是解釋一心中間還可以分作一個叫無間、一個叫解脫,其實時間是一剎那就過去了。
等到真見道以後這時就進入相見道,這時就進入後得智,因為你得到解脫道後你這時就進入後得智,後得智是有分別的、有名言慨念的。但後得智是借助念心所,這是《成唯識論》的解釋,大家記得念心所?此屬於別境心所,這類似記憶的部份,所以他才說後得智是借助念心所。因為,他在『一心真見道』最後證真如的時候,回頭進入相見道得後得智時他要靠念心所,念心所就是回憶、記憶當時發生的事情。這時,現似模仿真見道的行相,因為他在真見道的時候他能夠感悟的東西,等他到後得智時後第1步就是要借助念心所回想,他重新再模擬一遍。大家了解嗎?就是重新再複習一遍那個過程。那因為他做這個複習的過程的時候,能夠讓他很確定他該斷的煩鬧都斷掉。這個時候又可分成『三心相見道』『十六心相見道』兩個階段:
一、『三心相見道』,其實這裡有2個說法,大家趁此機會也了解法相系統的見道內容很多的。『三心相見道』這裡有2種說法,1種是『三心真見道』,在《成唯識論》裡面叫『三心相見道』,是把三心當做後得智,但在近代有一位歐陽竟無的,以前也提過他的名字,最早有一位楊文慧居士由本拿回來《瑜伽師地論》,就是玄奘一套的唯識新學,傳給了2人:1是在武漢的太虛大師,太虛大師近代很有名的高僧,印順在他很後面了,因法尊都要比印順高階,那法尊是太虛的弟子,可當時並不是太虛最重要的弟子,太虛最重要的弟子是派去西藏取經的叫做大勇,後來大勇過世法尊接替大勇的位置,整個過程是醬。另1就是歐陽竟無,在南京創立的支那佛學院,是唯識新學蠻重要的一人,他堅持認為『三心相見道』是真見道不是相見道。
我補充資料有提到這點,就是萬一有一天有人說到是三心真見道不是三心相見道,那你就知道這個事情的來龍去脈,是因為有2種說法。但是我們假如根據《成唯識論》它是講『三心相見道』。
『三心相見道』跟『三心真見道』差別在哪裡?這裡面有一個最大的問題,為什麼?『三心相見道』第1心他是由無漏後得智效法根本智冥證真如非安立諦。什麼叫冥證真如非安立諦?安立諦指的是苦集滅道,因這是文字安立出來的,當我講非安立諦的意思就是裡面沒有文字了,真如就是非安立諦。苦集滅道,有沒有非安立諦?有。可是那時候你就不是用苦集滅道本身來說明他,比方說苦諦的真如、集諦的真如……那個是方便說,那時就不能用語言來表示了。所以他這裡面指的是這個意思。
這裡面包括3個心,第一個心叫做『內遣有情假』,這『內遣有情假』最重要功用就是要銷毀的輭品分别的人我執的種子。第二心叫『內遣諸法假』,他的能緣智也就是在無間道的時候他是銷毀中品分别的法我執種子。所謂第1個的『內遣有情假』指的就是人,第2個的『內遣諸法假』指的就是法。因此,第1個遣人無我,第2個遣法無我,意思就是醬。第三心就是『徧遣一切有情諸法假』,也就是這時的能緣智(解脫道)他就銷毀所有一切分别的二障種子,人無我、法無我全部包括在裡面,整個分別都被去除了。
那為什麼不同意這叫真見道呢?因為這裡面有分出來有情、諸法還有有情加諸法,這是有分別心的。就因為是有分別心所以放在相見道。但是歐陽竟無的理論是~事實上在這個過程是沒有分別心的,所以他說這3個是真見道不是相見道。我這樣解釋,大家至少抓到一個意思,為什麼會有這樣一個argument?因為這時候的3心本身,一般人說他是有分別的,假如有分別你就不能叫他真見道。那歐陽竟無說這3心是沒有分別的,他堅持這叫真見道。
我們不管這些,我們就發覺第1個要冥證真如是得到根本智,接著後得智的時候,第1個重點是除掉人再除掉法,人法都除掉這叫3心。這個再下來就是『十六心相見道』。
二、『十六心相見道』,這就更複雜了。補充資料是《成唯識論》是大乘的說法,假如是小乘,這『十六心相見道』是不一樣的解釋。我們是根據大乘的說法。
『十六心相見道』,就是由無漏的後得智,這時他是效法根本智冥證四諦的真如,那麼再緣四聖安立諦的法智忍、法智(解脫道)、類智忍(無間道)、類智(解脫道),那這個基本上,第1個法智忍指的是在無間道斷除煩惱,法智指的是解脫道,類智忍指的是無間道,類智指的是解脫道,來觀四諦真如。在《成唯識論》裡面,所謂法智忍跟法智,或者類智忍跟類智,是根據什麼來分成這2組?

1個是根據,在觀的人是觀見分,第2種是觀自證分,這些名相的重點是什麼?他在觀這個境沒有的時候,他是用見分去觀他,去觀見分發覺是境沒有,可是等到他要觀識沒有的時候,他要觀自證分,因為由自證分變成見分跟相分。所以當我要觀你境沒有、相分沒有的時候,我是觀見分,然後能夠證這個。等到我要連見分都要觀空的時候,我要觀自證分。因為這是根據《成唯識論》裡面的教法,它是分作證自證分、自證分、見分、相分,再講下去太多了,以後再找機會解釋。
現在就是記住,他在講所謂的這16行相,它是分兩組~1組觀見分,1組觀自證分。為什麼要這樣觀呢?這就是一個觀境沒有、一個是觀識沒有,用這個角度來說的。但是在過去聲聞的時候就不一樣了,聲聞的法智忍跟法智、類智忍跟類智這2組,前面的是觀欲界,後面的是觀上界。裡面用的名相一樣,但觀的東西不一樣。為什麼聲聞是觀欲界跟上界?因為聲聞只是在破無我,他破無我他第1個要破欲界沒有,欲界破完還沒出3界,他一定要去破上界,所以後面的類智忍跟類智指的是破上界,前面的法智忍跟法智指的是破欲界。這是聲聞的,一樣叫416行相。但是在大乘就不一樣了,這16行相,前面的法智忍跟法智他要破的是要觀見分,後面的類智忍跟類智他要破的是要觀自證分。為什麼?正好是破一個能所。破一個境跟破一個識。兩個為什麼有這樣不同?因為大乘要破法執。除了能,還破法執,所以一定是境、識都破掉,才是沒有法。
已經花很多時間,如果還不太了解,找一天再跟各位解釋。現在再複習一遍……
為什麼會提到這『416行相』?這只是講4諦的觀法裡面有16個觀法,跟現在講的『十六心相見道』不是同樣的一個意思。這『十六心相見道』跟所謂的『416行相』兩個不是同樣一件事,但是我借這機會解釋過讓大家了解這是兩個。四諦每一個都有4個行相,最容易記苦諦就有無常、苦、空、無我,有這4個行相,你只要觀1個即可,一個觀通了就是通了,不是叫你觀4個。苦諦本身有4個不一樣角度的觀法,你用一個就可以了。這叫做『416行相』,這是一種。
再就是當我們見道的時候,我們第1個動作叫做『一心真見道』,這是大家都一樣的,就是所謂的無分別根本智。這個真見道以後再下來叫做『三心相見道』,那歐陽竟無說是『三心真見道這不管他。這三心就是~我、法、我跟法全部除掉,這三心就是除遣~把我除掉、把法除掉、然後把一切分別都除掉,這叫做3心。3心完以後接著是『十六心相見道』,他為什麼要做這個東西呢?他就根據所謂的他在冥證真如的這個當中,他根據這樣一個東西他就可以真正的知道境也沒有、識也沒有。所以,他會用前面4個的苦智忍再加4個苦智,各別代表無間道、解脫道,重點是觀見分,為什麼觀見分?記住,因為見分跟相分有關,能夠把境除掉。接著的類智忍跟類智他觀的是自證分,目的就是把見分也破掉,就是把識給破掉。這樣才能完整。這『十六心相見道』就是他回頭再去思惟他在冥證真如的時候把這些影像重新演一遍,所以他要靠念心所的幫助演一遍以後,他就徹底的把這些該斷的種子都斷掉了。這是整個過程。
所以,這後面的『十六心相見道』跟『416行相』不是相等的意思。今天為講這個我花了很多時間,但我常常在想:就是很多人讀了很多年以後,人家說出的東西卻不知道人家在講什麼。那至少我聽過,不知道再去翻書嘛!所以有時候一遇到機會,我就會補充說明,我們講過加行,沒有講過見道。這是有關見道的部份。有機會再講詳細一點。
剛剛這樣的解釋,如果完全不知道我在講什麼的請舉手。沒有辦法聽很懂,但是,完全不懂?至少在名相上面,什麼叫真見道?什麼叫相見道?就是一個根本智一個後得智,那相見道比較複雜一點。好吧!有時間再跟各位補充。事實上這也不能不知道,因為以後若碰到類似東西那就有障礙了(所知障),不知道他為什麼要講這個。

 

真見道

相見道

一心真見道

三心相見道

十六心相見道

無分別根本智

無漏後得智效法根本智冥證真如非安立諦

後得智

1無間道斷煩惱障、所知障分別種子

1內遣有情假

無間道斷我執

1法智忍、法智

無間道、解脫道

2類智忍、類智

無間道、解脫道

2證二空所顯的真如而入解脫道

2內遣諸法假

無間道斷法執

觀境沒有

觀識沒有

/

3徧遣一切有情諸法假

解脫道斷一切分別

觀見分破相分

觀自證分破見分

 

現在等於把常柏法師所講的東西都搬出來了,等於是書本上所講的『應圓滿六支,四樂住成就,於四各四行,智慧常清淨。』已經了解了,宗大師接著說………………10923
 

補充資料p70:佛說了三遍四諦,第一遍明四諦之體「諸比丘!此是苦聖諦!此是集聖諦!此是滅聖諦!此是道聖諦!」,第二遍說四諦之應作「此苦聖諦,是所應知!此集聖諦,是所應斷!此滅聖諦,是所應證!此道聖諦,是所應修!」,第三遍明四諦之果「此苦聖諦已知!此集聖諦已斷!此滅聖諦已證!此道聖諦已修!」。四諦十六行相:無常剎那生滅、苦不自在、空、無我;愛能生、集、緣、生入胎愛斷三有、靜離苦、妙無上、離不再生趣涅槃、如不動、成、出不退

用四諦去修就要注意這416行相。觀苦諦不外是觀無常、苦、空、無我,同理,每一諦都有4個方向讓你觀。這跟16心相見道不是一件事。
 

見道之瞬間  20161220-P196L03-P199L10-0086
今天先講到這裡,現把見道的補充資料再簡單講一下,多講幾次你印象就深了。14500
我們今天學這麼多東西就是為了修行的5道~所謂資糧道、加行道、見道、修道、究竟道,過去花了很多時間在講加行道,把所有加行道彙整,四加行、唯識、如實智、如理智那些全部放在一起。加行一過,大家記得,4加行最後一個叫世第一,就說你這個世第一法一到的時候,無間,馬上就進去見道了。這中間是一瞬間,其實你達到世第一法等於就是達到見道。那現在就是要討論這一瞬間你進去發生什麼事?這張資料就是告訴你你一進去發生了什麼事。
這個過程有一個真見道、一個相見道,簡單講,真見道就是所謂的無分別根本智,相見道就是所謂的後得智,那後得智又分作2種:1三心相見道、116心相見道,等等再解釋。上次已經跟各位報告過,歐陽竟無認為三心相見道應該是三心真見道,但是,現在我們全部是根據《成唯識論》的說法。
真見道就是所謂的無分別根本智,那根據《成唯識論》的說法,根本智跟後得智,主要是用見分跟相分來說明,因為唯識無境。所以,不管你在見道裡面,你用根本智,基本上還是有見分跟相分,可是對這有不一樣的說法。有的說根本智的時候有見分也有相分,就是有能取也有所取,因此說他有見分也有相分,也有的說法是見分相分都沒有,那《成唯識論》所採的說法叫做『有見無相』,《成唯識論》是根據護法所說的正義在根本智的時候有見分沒有相分,大家先有一個觀念就可以了。

我們很簡單的解釋一下,在唯識的角度,他認為凡所有我們看到的東西都是,簡單的講所看到的東西都是識,外境沒有、外境都是假的。那你說你明明有看到,他告訴你說那是你變的,並不是真正有外境,那是你變的。那這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說,你自己的識裡面可以分成2種,一是你自己識裡面能緣的部份叫做見分,可是同樣你那個識本身也能夠變成你所緣的部份,所以唯識無境的意思就是這樣。你所看到的外境其實都是你自己心識的變現。但是,你心識的變現的時候能夠去緣他的時候叫見分,變現完了讓見分緣的時候叫相分
現在這個見、相2分已經說過了,但有關這一部分,唯識有不一樣的說法,有時是叫四分~證自證分、自證分、見分、相分,也有講三分~自證分、見分、相分,也只有一分的,就是不一樣的說法。那根據《成唯識論》是四分。那這裡面的意思是什麼?你自己變出一個東西出來,後面還有一個東西在決定你這樣子是不是觀察的正確?這就好像一個店員在前面賣東西給你,後面經理再re-conform一次,再去確定他是正確的這叫自證分。自證分後面還有一個再來衡量他,把他當做一個完整的。這是《成唯識論》的說法,也是唯識今學。可是假如真正照我所了解的《瑜伽師地論》是不會談論這種說法的。這是唯識今學,那我們現在不管他,這只是給你一個基礎讓你知道他在講什麼。
現在根據《成唯識論》的說法,無分別根本智這東西是只有見分沒有相分。大家要記住,平常你都會有見分、有相分,可是當你見道的時候那個叫做無分別根本智,那時候是沒有分別的,所以那時候只有見分沒有相分。為什麼他會這樣說?這裡由很簡單,就是以無分別根本智的角度來看這個事情。所以我們常常會有一個說法,正智、真如,就是指見道以後的東西叫做正智。真如,以前也跟各位講過『大乘五蘊』,現也有很多人在讀就知道我在講什麼,一碰到正智跟真如的時候,這2個東西一個是能一個是所,這是不正確的,因位他基本上是沒有能所的,既然講無分別根本智就不該有能所,怎麼還會有能、所?所以真如跟正智其實一件事。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問題?我們今天之所以是凡夫最重要2個東西叫做似二顯示及名言顯示,這講過很多次了!似二顯示就是二元的觀念,有能、所,有主觀、客觀,有2元對立出來,其實沒有的。為什麼沒有?你去想真正的實相是能量的話,你就了解為什麼沒有,能量本身是沒有方所的,怎麼可能會有能所對立出來主觀、客觀。有了這個似二顯示,加上你用名言,一般我們講戲論指的就是這個,無始以來就是這2個東西成就我們做凡夫。那我們今天一見道的時候就是破了似二顯示,所以說為什麼有見分沒有相分。
到了後得智的時候,他有見有相就不一樣了。剛剛說見道分2部份,1是真見道1是相見道,所謂真見道意思就是無分別根本智有見分沒有相分,這個一過去叫做後得智。後得智,你從那是你當時無分別的狀態,你馬上就會轉入用分別了,你才有辦法去斷煩惱,等下讀下去你就會知道,而且以後你要教他人你也要有分別,不然你怎麼跟人溝通?一定要回到似二、名言,要用語言,你回到凡夫的狀態,但你已不是凡夫了,因你已知道真正的實相了,你所謂能所是假的,但你還是要用能所,但你知道能所是假的,你仍然要用語言,但你知道語言沒有辦法完全詮述。所以後得智並不是他又回來跟凡夫一樣,是要回來但完全是兩件事。
這裡面還有一個很重要的,這3個,一心真見道的時候,主要是無分別智在冥證真如,他為什麼用冥證?冥證就是無分別的概念。他用無分別智在冥證真如,其實他的智跟真如是沒有什麼分別的。可是到了後得智的時候,他不是冥證真如,相見道的3心、16心,這時你已經有能所了,3心這時你會模仿,就說當初你用冥證,到了後得智你就回想,重新複習一次你在根本智冥證真如時的狀態。就說在3心相見道的時候,他是後得智回來效法無分別根本智冥證真如的狀態,所以叫做非安立諦。意思是這是真正的真如,不是用語言,他在3心相見道的時候是回憶真正的真如,回憶當時冥證真如的狀態這叫3心相見道。16心相見道時,見道這過程中第一個過程是沒有分別的,他回憶沒有分別的時候是3心相見道,這一過以後再來就是冥證他在效法四諦,你們看見四諦有安立、邪行、清淨、正行這些字?這幾個字在《成唯識論》裡面叫七真如,把所有的真如分作七種,最後的4種就是這幾個,代表苦集滅道。這時候為什麼會跟四諦連在一起?因為他用煩惱,大家還記得以前講斷112種煩惱?見道時斷112種分別煩惱,為什麼是112?就是跟四諦連在一起的。10個、加上4諦還有3界所以120,那上界無瞋拿掉變成112,所以3心相見道他緣的是非安立諦,再過來他要斷煩惱的時候,他就根據四諦,為什麼根據四諦?其實意思是以前煩惱是跟四諦連在一起的,你證到苦諦真如就把跟苦諦相關的煩惱全部斷光,所以他會冥證四諦。
3心相見道跟16心相見道的差別在~一個真如是非安立諦,一個是安立諦,這有很大的差別。差別下次再講。

 

 

資糧道→加行道→見道→修道→究竟道

見道(唯識實性):一心真見道 (根本智有見無相;無分别冥證真如1. 無間道斷伏二障種子 2. 解脫道証真如
三心相見道(後得智有見有相;效法根本智冥證真如非安立諦;第一心「內遣有情假」(無間道)銷毀輭品分别人我執種子;第二心「內遣諸法假」(無間道)銷毀中品分别法我執種子;第三心「徧遣一切有情諸法假」(解脫道)銷毀一切分别二障種子
十六心相見道(後得智有見有相;效法根本智冥證四諦安立諦安立、邪行、清淨、正行真如 p15;第一類心「苦法智忍印忍前加行智的無漏智(無間道)效法根本智冥證苦諦真如,以銷毀所應斷的各種分别煩惱種子的「見分活動」;第二類心「苦法智(解脫道)效法根本智冥證苦諦真如,而證解脫的「見分活動」;第三類心「苦類智忍緣前苦法智忍的無漏智(無間道)效法根本智冥證苦諦真如,以銷毀所應斷的各種分别煩惱種子的「自證分活動」,自證分望彼見分謂之同「類」;第四類心「苦類智緣前苦法智的無漏智(解脫道)效法根本智冥證苦諦真如,而證解脫的「自證分活動」;八心觀真如「見分活動外觀所緣」、八心觀正智「自証分活動內觀能緣

 

20161227  1:16:00
各位手上都有一張補充資料~重點是說明見道的過程,上週已經大致有解釋過見道的過程,今天從另外一個角度再回到這裡。

見道云何?什麼東西叫做見道?現在由不一樣的角度再跟各位解釋一下。
1個:由止觀的角度來說什麼叫做見道
我們的修行次第是資糧道→加行道→見道→修道→究竟道5道,究竟道就是佛道。一般用止觀的角度來講時,在資糧道大部份是觀,可是這個觀是屬於宗大師在前面所講的觀察修部份那個觀,跟止觀的觀稍微有一點不一樣。大家記得前面宗大師一直在強調觀察修,他說:所有修行的功德是止觀之果,強調說要隨順這個止觀,而並不是說真正那個止觀。不然,若是沒有真正那個止觀,沒有得到未到地定的人是都沒有修了嗎?大家記得有那個印象?這是很重要的一個觀念。所以在這前面是屬於觀察修,觀察修,就算你入座你也是可以觀察修。那在止觀是屬於止住修,止住修的基本就是你有定的功夫,你在定的基礎上面去觀。
資糧道雖然也會修定,但資糧道大部份是在……最重要是要做決擇。我們整個修行是做決擇,再來就是修習、再來就是決定,決定一般也可以說是證悟,意思差不多,就連在一起。所以第1個你要先決擇,這就是聞思,聞思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要做決擇。在《瑜伽師地論》叫攝決擇分,為什麼叫做高一等?就是因為決擇過,攝到最後決擇。聞思慧的結果是要得到一個決擇,根據這個決擇你才去修習,這時就進入了加行,你真正進去修了。修完最後,這個用狹義止住修就是為了要修慧,也就是今天講的為了要得到見道這一部份,然後在這樣修習中間就得到決定了。所以,我們用5道的角度來看,資糧道一般是觀察修,可是到了加行道我們的術語叫做二重寂止,主要是以止,主要目的是止住修,就是要得到像我們《心經》裡面不生不滅不垢不淨就是二重寂止,這是代表二重寂止,在加行道的時候重要是這個觀念。一到見道叫做雙運,這一定是止住修,見道一定是止住修下面的決定,可是這時的止住修是止觀雙運的止住修。止觀雙運,一般講到止觀,一定是連向跟跟見道有關的東西才會用到止觀。
像我們今天會講到這個馬哈西的資料,你由這上面也可以感覺到為什麼我會這麼講。所以我們用止觀的角度來講,你就知道所謂的見道就是止觀雙運,止觀雙運,這叫見道。至於雙運要再解釋就很多東西也很複雜,你先有一個觀念,知道5道裡面是從觀察修,然後止止、雙運就叫見道。那修道是怎麼回事?是重複見道,是重複見道這個雙運,後面那在這個當中再把他一些粗重東西拿掉,叫做修道。那今天就不再花時間講這個了。

2個:由現觀的角度來說什麼叫做見道



大家應該都知道現觀這個名詞,那現觀又跟見道到底又有什麼樣的關係?一共有6種現觀~思現觀、信現觀、戒現觀、現觀智諦現觀、現觀邊智諦現觀、究竟現觀。在《瑜伽師地論》或是很多其他的論都會講到這6種現觀,當我們一般講見道的時候是涉及到現觀智諦現觀(根本智)、現觀邊智諦現觀(後得智)2個,因為見道會扯到根本智、後得智,那最後的究竟現觀就是佛道。其實思現觀就類似剛剛講的決擇是一樣的意思,當然你一定要有信、也要有戒的基礎,其實這些都是基礎,真正的現觀是指現觀智諦現觀、現觀邊智諦現觀,一個根本智一個後得智。

77 search 六種現觀解釋[1]:如瑜伽五十五卷十六頁至十八頁說。 

二解 顯揚十七卷三頁云:論曰:當知現觀差別、復有六種。一、思現觀,二、信現觀,三、戒現觀,四、現觀智諦現觀,五、現觀邊智諦現觀,六、究竟現觀。問:思現觀、以何為體?答:以上品思所生慧為體。或此俱行菩提分法為體。問:信現觀、以何為體?答:以上品世出世緣三寶淨信為體。或此俱行菩提分法為體。問:戒現觀、以何為體?答:以聖所愛身語等業為體。或此俱行菩提分法為體。問:現觀智諦現觀、以何為體?答:以緣非安立諦聖慧為體。或此俱行菩提分法為體。問:現觀邊智諦現觀、以何為體?答:以緣安立諦聖慧為體。或此俱行菩提分法為體。問:究竟現觀、以何為體?答:以盡智無生智等為體。或此俱行菩提分法為體。

三解 瑜伽七十一卷二頁云:復次如說六種現觀,謂思現觀、乃至究竟現觀。問:思現觀、有何相?答:若有成就思現觀者;能決定了諸行無常,一切行苦,諸法無我,涅槃寂靜。住異生位,已能證得如是決定。非諸沙門,若婆羅門,若天、魔、梵、及餘,所能如法引奪。問:信現觀、有何相?答:若有成就信現觀者;或是異生;或非異生;或於現法及後法中,終不妄稱餘,是大師;餘法、善說;餘僧、正行。問:戒現觀、有何相?答:若有成就戒現觀者;終不復能乃至故心能傍生命,不與而取,習欲邪行,知而妄語,飲米等而諸放逸處。問:現觀智諦現觀、有何相?答:若有成就現觀智諦現觀者;終不復能依諸妄見而有所作;於自所證而有疑惑;於諸生處而有貪染;現行生。相、計為清淨;誹謗聲聞獨覺大乘,作惡趣業;何況能造害父母等諸無間業。乃至不能生第八有。問:現觀邊智諦現觀、有何相?答:若有成就現觀邊智諦現觀者;終不於彼他所詰問而生怖畏。問:究竟現觀、有何相?答:若有成就究竟現觀者;終不復作;犯於五處;亦不復能乃至故斷諸傍生命;不與世取;行非梵行,習婬欲法;知而妄語;蓄積財寶,諸妙欲具而受用之;亦不怖畏不可記事;亦不妄計。所有苦樂、自作、他作,自他俱作,非自非他為因而生,如是等類。當知是名諸現觀相。

3個:由7作意的角度來說什麼叫做見道


大家知道7作意~了相、勝解(加行道)、遠離(見道)、攝樂(修道)、觀察、加行究竟(無間道)、加行究竟果(佛道、解脫道),這7個更重要,這都是用在修世間清淨用的,如四禪。一般在修四禪、世間清淨的時候,一般都是用這7作意。了相作意就是你能完全很清楚,再來有勝解,這樣子就開始在破煩惱,遠離這是破比較容易破的,攝樂這是破中間的煩惱,再來你要確定一下你確實是已經破了煩惱了這叫做觀察作意,若你這關也過了你就真正破了煩惱這叫加行究竟作意,一般這叫無間道也就是斷煩惱的時候,加行究竟果作意這叫解脫道。
今天有一個很重要的,剛剛我們用5道的角度跟7作意來配的時候,資糧道上去的加行等於勝解作意,這在以前講加行的時候已經說過這個,所以,見道是遠離作意,用7作意來講見道時指的是遠離作意,本來7作意大部分是用在修世間清淨就是講四禪的時候,現在你是把7作意當做……最後這個是佛道、修成佛,以這個角度來講這個見道在遠離作意。這在《瑜伽師地論》裡面寫的清清楚楚,他的名相是這樣。所以,你用7作意時就記住見道相當於遠離作意,這是把7作意放大放到成佛了,可是一般7作意只是用在四禪那就不一樣了。用在四禪,我得到初禪,第1個初禪的時候位置就是加行究竟果,這樣的角度大家理解了。

4個:見道的過程


這個過程一心真見道、3心相見道、16心相見道,上次也跟各位報告過我們今天所講的是根據《成唯識論》,因根據《成唯識論》比較單純一點,可是並不是表示其他的東西部都是跟《成唯識論》是一樣的說法,有的是不一樣的。你只要記住用這個做基礎,你大概了解這些名相代表的意思,雖說各家對這個東西的解釋不是都按照《成唯識論》那樣的解釋,不過,你知道《成唯識論》怎麼解釋,至少抓住一個,那以後你看到別的慢慢……若遇到需要解釋的我就會講。比方說,上次有跟各位報告,3心相見道,若依歐陽竟無~這是很重要的一位居士,楊文慧居士的2位弟子,1是太虛法師,印順導師若跟太虛法師比是小很多了,那另1位就是他了。歐陽竟無說法是3心真見道,他不叫做3心相見道,為什麼?那就涉及一些很細的理論。
現在先看這個,大家先有一個概念。
當他講真見道的時候他指的是根本智,當他講相見道的時候他指的是後得智,先記住一個是指根本智一是指後得智。上次說過,這個根本智照《成唯識論》的解釋,因是按照相分、見分的角度,所以就有各派的說法在討論根本智有相分、有見分嗎?為什麼會去討論這個?因為根本智又叫做無分別根本智。無分別根本智,那既然是無分別怎麼可能會有相分?等這解釋完之後,我會再由另外一個角度跟各位解釋什麼叫做無分別,由另外一個角度可以讓各位對這些名相本身更清楚。但現在不管他先講相分、見分的話是根據《成唯識論》,《成唯識論》是根據護法做正義,玄奘大師當時是跟著護法這系統學的,所以他後來的《成唯識論》一律都是以護法講的為準~叫做以護法為正義。
所以用護法為正義的時候,他這個根本智叫做有見無相,這是護法的論點,可是一定要記住別人有不一樣的看法,有人說有見有相、有人說無見無相,那是一大堆不一樣,但用護法的意思就是有見分沒有相分,有見分沒有相分。見分、相分上次已跟各位報告過,這個裡面在唯識的系統又有不一樣的解釋,最重要你要記住這4個名相~自證分、自證分、見分、相分。自證分,這個觀念現在沒有用後面就有用,因為根據《成唯識論》在解釋16心相見道時有扯到自證分。現在一定要稍微知道,等後面講16心相見道你才會明白他是怎麼分的。
那這4個都是識,這叫唯識,所有都是識。這個識本身可以分作幾分?最早的時候識比較簡單就只分作見分、相分,為什麼會分成見分、相分?就是唯識無境,外面是~你所看到的外境都是假的,其實都是你自己識裡面的分別。所以你這個識本身會分成1個是能、1個是所,見分就是你能緣、相分就是你所緣。
我們一般若不去談唯識,我看到的電腦這是我的所緣,那能緣就是我的眼睛,所以,電腦是外境,眼睛是我自己的,我的眼識去看到所緣境,以唯識的角度說不是。我們一般習慣認為有外境的,唯識說不是,你的眼睛你的這個識你的這個眼識裡面分成2分,1分叫做見分就是能看的部份,同時他又變出相分,你能夠看到的電腦是他變的,事實上電腦不是那個樣子,或者甚至那個只是一個影像。假如你用能量的角度,我以前在說明空性能量角度是講的通的,我先用一個簡單的比喻~唯識這個觀念在整個佛學的基礎上在修行時是很重要的,假如是一個能量,能量的本身是什麼?能量它是動態的電子不停的變化中,那你為什麼把他看成是一個電腦呢?這是因為你自己本身的設計,其實你用科學的角度你知道分析到最後他是能量的,雖然你摸到他好像是有實體,可是那是因為你被設計出來的,你被設計出來你感覺那是電腦。我們現在不要去講,可能就有另一種生物他看電腦的時候就不是這樣子了,因為他的設計跟你設計不一樣。就好像我現在是用可見光紅橙黃……去看電腦,假若今天不是可見光,我去看一定要用光線,我們現在的光波是可見光,假若今天光源是用紅外線來看東西的時候,這電腦就不是這樣子了。這大家了解?所以他1個叫見分1個叫相分就是這樣來的,就是因為識裡面自己變現的。
那為什麼又跑出一個自證分呢?這自證分,假如用《成唯識論》用護法為正義的話,這叫做4分說,他是~證自證分、自證分、見分、相分,識可以分成這4分。但是,有的論說只有到自證分沒有後面的證自證分,有的是只有見分跟相分。這裡面會講的比較複雜一點,但大家只要有一個印象就好,其他不要管。其實,有沒有自證分,這影響到佛學的根本理論了,有的是不承認有自證分的,因為你假若承認有自證分的話,你就沒有辦法解脫了,你被綁在相依上面。這是另外的現在不要談了。我們現在用護法來講,他是4分,所以這裡面就會有自證分。大家有一個印象即可。
他現在為什麼會講根本智是有見無相呢?因為他是無分別根本智,我們也知道假如用無分別的角度來說明的話是沒有能所,這是一個很重要的觀念。沒有能所,能跟所是一件事,所以我們會說正智,因為正智就是說你能夠去感悟無分別根本智。你本來是識,凡夫本來是識你修行成功了你由識轉成智,那你識這時候看到的東西是有外境的,識是有能所,可是到你修行成功了你變成智的時候,這智所緣的我們一般叫真如,可是真如並不是所,真如按照真正的觀念跟正智是一件事,所以這叫沒有能所,這叫做無分別根本智。所以,他才會叫做有見無相。就是因為這樣子他的理論才會變成有見無相,他只有見分沒有相分。
後得智是有見有相,因為他是由無分別根本智以後,真正的說法其實是這個中間沒有你想像的那麼長時間,說先有根本智過一陣子後再轉成後得智,其實應該是,假如用最後的真正的那就不要去談了,那是屬於另外更深的一部分,也叫雙運。所以真正實相是根本智跟後得智是雙運的,用聖人角度來說是雙運的,那現在不談他。就談這個根本智一過以後變成後得智,後得智就開始有能所了,就不一樣的意思了。
你說後得智有能所,那在我們沒有修的時候是凡夫的識,凡夫的識有能所我可以懂,那你已經變成智了你怎還有能所呢?這就是一個觀念,因為聖者他能夠用智去冥證真如,他同一剎那一反過來就是後得,他還是可以回到用能所的觀念來看事情,最重要是他假如沒有用能所的觀念他沒有辦法跟凡夫如我們溝通,他根本沒有辦法教你。所以,他一根本智證道以後,他馬上會轉後得,可是他這時候的後得的能所跟識的能所是2件事,在識的能所是執著的,是認為真正的能所,在他轉成智以後他也用能所,可是他知道這能所是假的,他是為了要適應世俗他一定要用能所。那更深的理論今天就不要講了,先把這個搞清楚。因為更深的是說你不能分勝義跟世俗,簡單講到真正最後就是這樣子,但現在不要管,你就記住這個後得智雖然用能所但已經不是識的能所了,這是不一樣,至少他不會執著,他已經知道實相是沒有能所的。


1個了解這個,了解以後再來第2步要了解,有見無相、有見有相這2部份已經講過了,你看根本智這上面說無分別冥證真如,這是最基本的。到後得智又分3心相見道、16心相見道,這差別是在哪裡?第1個,在3心相見道時他是效法根本智冥證真如非安立諦效法根本智,他是複習一遍,當時他根本智在冥證真如的時候是沒有所謂分別,簡單講那就是一種現量,他是一種現量然後體會到真正的實相是無分別根本智,可是這一過了到要後得智的時候他一定要有分別,分別的第1個動作就是複習,複習當時他在冥證真如的狀況,用有能所的方式來重新複習一遍。這兩個中間的差別是,前面3心這個是最重要是冥證非安立諦,非安立諦這名詞要記住,諦指的是真理,下面16心這個是安立諦。當他講非安立諦的時候這指的是真如,當他講安立諦的時候他指的還是真如,可是他指的是四聖諦,是跟四聖諦有關的真如。這是稍微用另外的角度再跟各位解釋了。為什麼叫非安立?因所謂的四聖諦是用名言安立的,我們是用名言來說四聖諦的,可真正他在根本智在證的時候他沒有名言也沒有真如這2個字,他是看到實相,在3心相見道時他是模仿他看到的實相所以叫非安立諦,是完全根據無分別,他是在回憶然後效法他當初證無分別時候的那樣子一個過程,他叫做冥證真如非安立諦。可是這個一過了以後他就變成是用安立諦,效法用安立諦的這個方式來冥證四聖諦真如。為什麼要這樣說?我們用2個角度來了解這個東西,現在完全是根據唯識,如果再扯不一樣的宗派就會講得很亂了。其實這個唯識還要加上唯識新學,就是《成唯識論》


《成唯識論》裡面講7真如~流轉真如、相真如、了別真如、及……你看16心相見道下面寫了安立、邪行、清淨、正行真如,這4個是用了不一樣的名相是代表苦、集、滅、道,所以加上後面這4個苦、集、滅、道的真如一共是7個真如。這7個真如是用一種廣義的說法,真正的真如是這個~相真如,這是真如的體,所以他們在冥證根本智的時候,其實是跟這個有關係,這個能所是沒有分開的。流轉真如是講的比較鬆一點有能所,是了知所有的行是沒有先後的,了知是實相就是真正的實況是怎麼樣子。了別真如指的是唯識,對唯識這種真相的一種認知。
那後面為什麼又跑出四聖諦?明明四聖諦講的是佛陀的教法,為什麼這裡會出現四聖諦?大家還記得我們在講煩惱的時候,說有112種煩惱是由4聖諦*10個惑(貪瞋癡疑慢加上5邪見)*3=120,再扣除上2界無瞋,4聖諦*2上界=8,所以120-8=112。要講這個,就是他之所以能夠斷煩惱,在我們大乘,特別是唯識這個系統,他說是因為你了知四聖諦的苦集滅道,你對這個苦諦真理一懂,就會因為你懂了苦諦的真理就會有苦諦真理裡面的煩惱~苦諦*10*3,這是由苦諦引申出來的煩惱,因你懂得苦諦你就可以斷這些煩惱。這樣大家了解嗎?因你不懂四聖諦所以你會有112個煩惱,當你懂了四聖諦,是不是就把這4個有關的煩惱都斷了?
所以為什麼16心相見道會扯出四諦安立諦,他最重要是告訴你,因一開始他是冥證根本智是用相真如,這時是沒有能所的,這時叫他根本智,可他一轉過來變相見道的時候,他第1個動作就是冥證這個當時這樣子非安立諦,就冥證這個真如了。可是這個一過,他馬上就根據四聖諦這叫做安立諦,重新複習一遍,他有沒有經過這個過程?當然經過這個過程。因為真見道裡面有2個~1個叫無間道、1個叫解脫道,記得剛剛講7作意的時候後面有一個無間一個解脫?無間代表的是你斷煩惱叫做無間,解脫是你斷完了以後得到那樣的自在、得到那樣的輕鬆就叫做解脫。所以他本身在冥證的時候他一定經過這個無間、解脫,他在無間的時候他一定是在斷煩惱,前面就是冥證,那這個更積極一點,因為他要斷煩惱就會牽涉到四聖諦裡面所有因不了知四聖諦而有的煩惱,所以這裡是重複他當時在斷煩惱的那個境界,用四聖諦來代表。這樣理解嗎?!
16心相見道作用就是在說明他當時是冥證這個。不過,這裡要再說明一下,這是《成唯識論》裡面解釋這個。今天時間看來又不夠了,我總想講清楚,一講清楚……因為這個16心相見道,他根據四聖諦來說這個16心相見道的時候,有一個叫做法智、一個叫做類智,這個每個是8心。最重要他要解釋的是~法智的8心是觀見分,類智的時候8心是觀自證分,剛剛為什麼要講到見分、自證分就是為這個基礎。所謂的觀見分是觀境,見分緣境,見分是緣相分,所以,當我觀見分的時候我等於是站在一個角度看那個境的實相,觀自證分的時候,因自證分就是等於觀能緣,見分是觀所緣,自證分是觀能緣,因自證分是管見分的。這樣理解嗎?剛才的順序~自證分以後分成見分跟相分。見分來自於自證分,所以,觀自證分的時候等於是觀能緣、觀見分,這是在《成唯識論》裡面的解釋。但另外還有一個你可能會碰到的解釋就是~法智指的是欲界,類智指的是上界,也可以用這種說法,這是什麼意思?就是說我中間有16心,法智的8心是在解決欲界的問題,欲界解決完了還有上2界,所以我用同樣的方法,所以叫做類,我用同樣的方法解決上界的煩惱,這叫做類智。這有2個不一樣的用法,一般在小乘一定是用欲界、上界,小乘不會扯到見分、自證分。可是《瑜伽師地論》用16心相見道的時候就是根據見分、自證分作分類的。
今天很快給各位講,不過目的已經講到了,所謂見道的過程就是分這3個,你第1個要有這觀念~為什麼見道要分這3個?那這3個又是用什麼方式來分?因此我們要知道根本智、後得智,要知道有見無相、有見有相,然後還馬上要知道,這個叫做冥證非安立諦就是直接看真如的意思。那3心這個是冥證非安立諦,那16心這個就是冥證安立諦安立諦,就是四聖諦的意思。就是這樣子分法。
我們今天就先講到這,下節課繼續補充,等這講完以後再補充無分別裡面的含意。至少對這一部份,我們有一個基本的觀念了。

77 search 七真如===﹝出瑜伽師地論﹞
1、流轉真如〕,流轉,即運動之義。真如者,真名不偽,如名不異也。謂諸眾生造作一切行業,流轉生死,而真如之體,本無動搖,然亦不妨隨緣轉變。論云:一切行無先後性。是也。(無先後性者,謂於一切行業,不離真如之理性故也。) 2、實相真如〕,無虛妄相,故名實相。謂一切法中,無人、法二執也。人執者,於諸法中計著假名,執以為我。法執者,於五陰身執為實法,計我所有。若能了此二執皆空,即是實相真如之理也。論云:一切法,補特伽羅無我性及法無我性。是也。(五陰者,色陰、受陰、想陰、行陰、識陰也。梵語補特伽羅,華言人,又云數取趣。) 3、唯識真如〕,識,即心也。謂一切行業皆由識心而起,而此識心,全由真如之理變現,是名唯識真如。論云:了別一切行,唯是識性。是也。 4、安立真如〕,安立,即建立之義。謂如來所說一切眾生色身業行有為之法,迷真逐妄,受生死苦,皆依真如之體建立,是名安立真如。論云:我所說諸苦聖諦。是也。(苦聖諦者,聖,正也。諦,即審實不虛之義。謂諦了生死實是苦也。) 5、邪行真如〕,謂如來所說一切煩惱妄惑邪行之法,雖是邪妄,不離真如之體,是名邪行真如。論云:我所說諸集聖諦。是也。(集聖諦者,集,即招集之義。謂惑業招集生死之苦也。) 6、清淨真如〕,清淨者,不垢不染之義。謂如來所說涅槃清淨寂滅之理,本無染污,是名清淨真如。論云:我所說諸滅聖諦。是也。(梵語涅槃,華言滅度。滅聖諦者,謂滅生死之苦,而證涅槃寂滅之樂也。) 7、正行真如〕,謂如來所說一切道品正行之法,皆依真如理體而立,是名正行真如。論云:我所說諸道聖諦。是也。(道品者,即三十七道品。總而言之,不出戒、定、慧也。道聖諦者,道即能通之義,謂修道品而能通至涅槃也。)

 

 

20170103-略說見道、四念住等-0088 
好快,我們消文已經2年了,舊曆年後開始講上士道,趁這段時間把一些東西結尾,1就是見道這部份,以後遇到時就不會覺得陌生,那慢慢也就了解他在講什麼。再來,這講完後希望能把馬哈西的4念住,這是他們一本書的教法,現在給各位的是我的讀書筆記,是節錄下來的一些重點,今天希望能講這個。下星期的一堂課就是中士道的複習,希望開年就讀上士道。


上次講過什麼叫做見道,根據止觀的角度來講,加行道是二重寂止,一般資糧道只有觀,見道一定是止觀雙運;也提過用6種現觀來看到底見道屬於哪一個,還記得6種現觀?6種現觀~思現觀、信現觀、戒現觀、現觀智諦現觀、現觀邊智諦現觀、究竟現觀。前面3個屬於基礎,真正見道就是現觀智諦現觀,現觀邊智諦現觀屬於後得智的部份。一般講見道是指現觀智諦現觀,今天若記得住你就記住真正的現觀智諦現觀他所指的東西是冥證非安立諦,為什麼要講這個?假如有讀過的人這地方可以加深印象。因為今天所說的1心真見道、3心相見道,可是《瑜伽師地論˙卷55》就不是說3心相見道,它是說3心真見道;上次也說過歐陽竟無就不同意3心相見道,他說3心真見道。
假若以3心真見道或是1心真見道,最重要的一個觀念是他們緣非安立諦,那所謂的現觀智諦基本上是緣非安立諦,那這邊的3心相見道也就被包括在現觀智諦內了,因為定義是跟非安立諦有關。什麼叫非安立諦?就是你緣的是真如。為什麼叫非安立?因為第2個安立諦是緣苦集滅道,那苦集滅道是用名言安立的,而非安立諦就不是名言安立的,像真如就不是安立的,所以叫非安立。
今天我們主要還是根據《成唯識論》的說法《成唯識論》在3心它是叫做相見道不是真見道,但是《瑜伽師地論˙卷55》就說3心真見道。因此有唯識新學、唯識古學,就是這個道理。
《成唯識論》或是其他的也有講過7真如這個名相,7真如真正的講到的真如體叫做相真如,另外流轉、了別,了別真如就是唯識真如他就是講實相的,後面4個就是苦集滅道,也就安立、邪行、清淨、正行真如4。現在講到的非安立諦基本上他就是緣真正的真如,非安立諦的名相是這樣來的,而這個現觀智諦是緣非安立諦所以叫做現觀智諦。1心真見道是根本智,3心相見道是後得智,可是真正定義其實是在於非安立諦。這都是上次講過的。
還有一個根據7作意,見道屬於遠離作意,加行叫做勝解作意,這就把7作意的範圍拉很大了,本來7作意是修世間清淨的,本是修初禪、2禪、3禪、4禪時候叫做7作意。現在把7作意直接引到出世間的時候就拉很大了,以這樣的角度來說時,見道算是遠離作意。因為,遠離作意是第一個無間道,斷煩惱的地方,以世間清淨的四禪來講,它是斷比較上品的煩惱,就是斷比較容易斷的煩惱,到攝樂作意就是斷中品煩惱,加行究竟作意就是斷下品煩惱。
我們上次講到到底見道指的是什麼?真正要見道的時候就並不是只有根本智這3個字了,見道裡面有分根本智還有後得智,這都在見道範圍裡面。最重要是那個根本智,所以,見道含蓋了那麼多東西。這些東西裡面,1個叫真見道又叫做根本智,到相見道就叫後得智,這很容易記,相就表示已經有分別了,那有分別一定是後得不會是根本。

後得智的過程
所謂真見道、相見道這2個,有一個3心相見道,再提醒一次~在唯識古學裡所謂的3心相見道其實是3心真見道,雖然他經過了3個心,這等等會解釋,基本上這過程有3個心可是一剎那就過去了,所以是算在真見道。而根據《成唯識論》他是放在相見道,暫時先用《成唯識論》的說法來記他~3心相見道。你要記住當你在講所謂1心真見道、3心相見道這2個時他所緣的是非安立諦,也就是相當於現觀智諦現觀這一部份,他緣的是這個非安立諦,就是所謂真正的冥證真如。在這樣子的一個過程,一定有2個步驟~無間道、解脫道,無間道基本上就是把煩惱伏住或斷掉,伏住或斷掉以後他得到果位就解決了得到解脫就叫解脫道。
這些名相知道以後,這裡面的3心~1. 內遣有情假,2. 內遣諸法假,3. 徧遣一切有情諸法假。前面這2個均屬無間道範圍,第1心是斷軟品的人我的煩惱,在大乘講斷人我、斷法我,一個我執、一個法執,第2心就是斷法執,但基本上第1心、第2心都是在斷……你要記住當他在說斷煩惱的時候,假如是見道的時候,他斷的是分別起的煩惱,煩惱有俱生、分別2類,見道的時候是斷分別的,簡單講就是第6意識部份,這樣講不是很完整,但是比較易明白,因唯識還有第7識,那見道的時候沒有辦法斷俱生,假如見道有辦法斷俱生就不需要修道了。見道的時候是斷分別的,分別就是後天培養出來的煩惱,可是你還有先天俱生的煩惱,比方說第7識、末那識的那些煩惱,這叫俱生部份,這就要靠修道才去斷。
各位再記住,我們在講煩惱的時候,分別112種、俱生16種,這真是很煩!為什麼112?再複習一遍!1043142=112,根據苦集滅道四聖諦,跟四聖諦怎會扯在一起?因當你不了解苦諦的時候就會有煩惱,5見惑5思惑這10煩惱、欲界色界無色界3界共120,再去掉因為上2界無瞋,只要世間清淨一過就離開欲界,世間清淨就是離開欲界,離開欲界最重要是瞋心沒有了,瞋心只有欲界有,上界沒有瞋心,所以14281208得出112是這樣來的。這重複講過很多次了,大家應該多多少少留下印象了。這112就叫分別煩惱,在見道時就斷掉了。那你再記住一個名相,這很多地方都會出現的,你一讀你才知道他在講什麼~這112是跟有關,見道時所斷的煩惱是跟理有關、跟道理有關的煩惱。難斷的是跟有關的煩惱。所以有一句名相:迷理的煩惱、迷事的煩惱,見道斷迷理的煩惱,迷事的煩惱比較難斷就是剩下的那16個,那這16個今天不能再多講了,一講變成討論煩惱了。
見道的時候,你疑、瞋不會有,可是貪、癡、慢還在,那戒禁取、見取這2個見道時就去掉了,可是薩迦耶見你弄不掉。反正,這16個是這樣算出來的。像我這樣不停的重複講,久了多多少少都會有印象了。
那為什麼我要講這個?是說當他講到3心的無間道你就知道他是斷了分別的我執跟分別的法執,這是斷了分別的部份,不要以為他全斷光了,3心只有斷分別的部份,也就是迷理的部份,迷事的部份要到修道才斷。現在你了解什麼叫無間道、什麼叫解脫道,他一定是有無間道跟解脫道,你也知道,無間就是斷煩惱,解脫就是你真正斷煩惱之後得到的解脫,或者說你有那個果位都是在解脫道裡面。這是3心相見道。
 

接著就變成16心相見道,這16心相見道是標準的後得智,那他的差別就是安立諦,這就是根據安立諦。安立諦,就是他這時候是在冥證所謂後得智。大家記住,後得智有2個意思在內,3心這邊的後得智是在見道當中的後得智,可是你見道完以後出來了還要再跟人家交談,或者要教別人那也是後得智,也是聖人的後得智,可是這兩個後得智不是相同的後得智。是同一個,但又不一樣,3心這是見道當中程序裡面的後得智,所以這個後得智是無漏的,另外一種是你後來見完道以後你要教別人,這也是後得智,但這個後得智不是3心這裡講的後得智。3心這邊的後得智最重要是,因他在真見道的時候他是沒有分別的,在3心的後得智是他在複習,等於串息一遍重複那個過程,當時那是冥證,3心現在是有分別的情況下面他重複這個過程。假如以真見道這個過程講的是1心時他在冥證真如緣這個非安立諦的時候的經過,3心這時候他後得就是回想、重複一遍,重複一遍他又經過類似的、複習一遍當時他所證到的斷煩惱然後得到解脫這樣的一個過程。到了16心的時候,這後得智就更多了,因為前面斷112種煩惱,也講為什麼會扯出苦集滅道,也解釋過這112種煩惱是苦集滅道來的,所以他現在在冥證後得智的時候,他還是重複這個。大家了解?比如說,他了解到第1個苦諦,苦諦真如就是上面7真如講的安立真如,在見道的當中他一定會有這個安立真如,這時候他就重新複習一遍,複習一遍時他緣安立真如,當他緣安立真如的意思就是代表這時候他了解苦諦了,因你本來有煩惱是你不了解苦諦。現在你一了解苦諦,是不是有關於苦諦那一部份的煩惱就可以斷掉了?意思就是醬子。所以為什麼又跑出苦集滅道,就是醬子。根據這樣,他一個一個,所以可以把112個都斷掉。因為這112個裡面有一部份是因不了解苦諦,有一部份是因不了解集諦,有一部份是因不了解滅諦,有一部份是因不了解道諦,所以當他做這16心的時候重新複習一遍,就是等於了解了。了解了,就斷掉了。這是後得智裡面的過程
那後得智這裡面的過程,我們要看他最重要是~這地方稍微複雜一點,因當我們在講16心相見道的時候有2種說法,1種就是根據《成唯識論》裡面所講的,這16心裡面叫做8心觀真如8心觀正智,這些名相很多,記不住先結個緣。所謂8心觀真如,為什麼會叫8心觀真如?因在16心分成4種心~法智忍、法智、類智忍、類智,這4種心配上苦集滅道,44不就是16種?所謂16心相見道是這樣子來的。
 

苦諦本身有4個心,法智忍、法智、類智忍、類智法智忍就是無間道,法智就是解脫道,這時他為什麼叫8心觀真如?因這時候他用後得智的時候,他是回憶當時他的見分活動。唯識有一個見分一個相分,《成唯識論》裡面是講說~有見無相,有別派不是這樣講,但我們今天用《成唯識論》就是護法、玄奘這個系統的教法,他說有見無相,所以他在冥證真如的時候是沒有相分的。沒有相分是什麼回事?所以你要知道在真正這個時候他這個見分其實已經是智不是識了。智已經是聖人的。這時候他的這個見分,能所是沒有的是一樣的,是沒有分別的。等等我還會再解釋這部份~無分別。
所以他在這時候,他的後得智在……這一共有4心,屬於法智忍、法智的時候他是觀見分的活動,因是觀見分活動所以叫8心觀真如。這時沒有相分,觀的是見分活動。後面再來的第3、第4心叫苦類智忍、苦類智,這時他觀的是自證分。我們再根據《成唯識論》裡說一個心是可以分成4分的~證自證分、自證分、見分、相分,你要記住這是《成唯識論》護法的說法,有很多是不同意這個說法,像真正唯識古學是不同意這說法,他比較接近安慧的說法,所以你要記住安慧這個人,屬於唯識古學。8心觀真如這時就是等於緣見分,後面的34心是回憶自證分。這時他是在回憶見分叫做8心觀真如,後面的類智那一部份是他回憶自證分活動,自證分相對等於正智,所以叫8心觀正智。這有人聽的懂,看韓師姊在微笑點頭,她知道我在講什麼。為什麼自證分的時候叫做觀正智?因為,自證分是管見分的,相分屬於見分的,假如我現在沒有相分,我現在觀見分的時候就等於是觀真如,我觀自證分的時候就是等於觀正智,一樣的意思。這是在法理上的。(我也懂了,就是前面講的,沒有相分,表示見分無能所,自己就是真如)
好吧!太複雜了!盡量簡單一點。那回來就是變成這個一共有4心,4心那為什麼叫8心觀真如呢?因為法智忍、法智2個心是觀真如的,那苦集滅道算進去就是8心了。後面的也有類智忍、類智2個心,苦集滅道算進去是不是也是8心了。所以叫做8心觀真如、8心觀正智。所以這叫做16心相見道。你把這記住,就說他用這樣子的一個過程完以後他就等於重複了,重複了他在見道時的那個過程,這完全都經歷過了以後,這時候他112種煩惱就全部斷光。因為你要記住這個是無間道,這個是解脫道。
好吧,那我們今天就有一個概念就好,這一部份講完了以後,還有一部份更重要。我們再講更重要的那一部份,還沒完。
有沒有人有問題?其實,我很雞婆喜歡讓大家多知道,我最早就是感覺說~一開始讀佛學的時候,搞了12年,很多人家講的名相我都沒有聽過,很不甘心!其實沒有那麼大的學問,只要一講你即使沒完全懂,以後只要這名相一出來不會聽都沒聽過。真的也不是那麼難懂,只要稍微把腦筋搞清晰一點。
 

真見道

1心真見道(現觀智諦現觀),無分別根本智(有見無相);冥證真如,非安立諦

無間道斷煩惱障、所知障分別種子

證二空所顯的真如而入解脫道

3心相見道

無漏後得智(有見有相、現觀邊智諦現觀);效法根本智冥證真如,非安立諦

無間

1內遣有情假,我執

2內遣諸法假,法執

解脫

3徧遣一切有情諸法假,斷一切分別

16心相見道

後得智(有見有相);效法根本智冥證四諦,安立諦

法智忍

無間道

8心觀真如(觀見分破相分

法智

解脫道

類智忍

無間道

8心觀正智觀自證分破見分

類智

解脫道

《成唯識論》4

證自證分、自證分、見分、相分

無間道斷112煩惱

4聖諦*3界*10惑—4聖諦*2界*1=112

四諦

苦集滅道

非安立諦

緣的是真如

安立諦

緣的是用名言安立的苦集滅道

 

什麼叫做無分別
下面一個很重要,比這個更重要。為什麼更重要?因我當時就想到,我們今天講見道最重要就是扯到所謂的無分別根本智。扯到無分別根本智,這根本智前面要有無分別這3個字。所以我們現在要討論一下什麼叫做無分別。


這個無分別這個觀念很重要,我們常常在說無分別,到底什麼才叫無分別?第1個,根據無二說,無分別就是無二,這個要記住,無哪個二呢?能所,沒有能所就叫無分別。無分別指的就是沒有能、所,這比較容易理解。剛剛講真正在無分別根本智的時候為什麼是沒有相呢?有見分沒有相分?因為無能所的關係。這第1個觀念還很容易懂,就說你記住就好了。可是第2個,無二裡面有2個觀念,第1個是能所,為什麼去講到能所?因為我們本來實相就沒有能所這回事,實相是空性,我用能量這個模式去解釋過空性,那請問能量有能所嗎?用能量這個模式能量是沒有能所的,他連時間、空間都沒有辦法定位,他怎麼會有能所。第2個,沒有所謂的二元對立,這稍微多一點,比方:沒有有、也沒有無,沒有有跟無就沒有二元對立。有跟無就是一種相對,這是一種2元對立是由分別來的。任何2元對立都是由分別來的。沒有這種東西的,可是,後面一句話比這個沒有有無還重要,他並不是暗示沒有有無後面還有一個所謂的非另外的有一個法叫做無分別,不是,不是另外還有一個法叫做無分別,就是直接。以前也解釋過無遮這個觀念,就是我遮完以後,後面沒有暗示。這其實講的都是一件事,這在空性裡面是很重要的一個觀念。無二是這樣的一個觀念,你有沒有發現這跟空性很接近。所以,所謂見道跟空性其實是也就是見空性的意思。
2個,我們根據他的無分別智說,無分別智涉及到加行無分別智、根本無分別智、後得無分別智,無分別智基本上是含蓋3個。加行,就是前面曾經花過很多時間在講的加行,煖、頂、忍、世第一法,那時候叫加行無分別智,可是是屬於有漏的,這算世間智,要等到世第一法到無間才進入出世間,那時叫做無漏。無分別智名相有這樣3個,但真正說的是根本智、後得智,也有說無分別加行智,就是把加行這一部份也放進去了。
3個,我們用量的觀點來說,一般佛學講分別的時候一共有3個東西,叫做自性分別、隨念分別、計度分別。一般所講的自性分別所指的就是現量,像你的前5識,由這角度了解世俗裡面一般我們有一個自性,這就是屬於現量。隨念分別是第6意識的東西,主要是第6意識在回憶過去的東西,這叫隨念就是回憶過去。還有定、禪定時也算在隨念裡面,但是禪定有2部份,一部分你一開始在還沒有入定之前,你要用念,正念、正知,你入定以後就變成自性、就變成現量了。入定以後是現量,但一開始做禪定最開始是用隨念,因你一定要用念心所,你要觀一個所緣境或是觀一個東西那就是屬於這個隨念,可是你入定以後就算現量。所以現量有前5識的現量還有第6識的定量,這不是散定是真正的定,這是第6識的定,定也是一種現量。再來,我們所謂的分別就在計度分別這裡,第6意識這是分別心的部份,其他的都叫做計度就是開始有分別了,這是大部分了。你會發覺說,第6意識,3個都有。前5識只有第1個。那第6意識為什麼說3個都有?因剛剛講前5識的現量,我漏掉一個第6識還有一個叫五俱意識那也是現量。五俱意識,意思是說當前5識在緣東西時第6識會跟他一起緣,那前面的叫率爾心,他還沒有起分別概念的時候那是屬於現量,是第6意識的現量,可率爾心一過開始有分別,這是另外就不講了。所以,我們現在所講的這樣子一個概念,從這樣一個角度你先了解這個概念,我們人所謂的6識裡面他所講的屬於這裡。
再從另外的角度,這樣子的一個概念再把他轉過來,單以現量的本身來看,下面隨念、計度這2個不管他,單純把現量搬過來,有5色根的現量、意受的現量,意受指的是第6意識,意受現量裡面會有定還有五俱意識的現量。暫時把這一整塊搬過來,分成這4個。一般所謂世間現量就是這2個(應該是指5色根現量、意受現量吧???),那在現量裡面有清淨、不清淨,清淨這部份又分世間清淨、出世間清淨2部份。這(5色根現量、清淨現量???)就是無分別,這(出世間清淨現量???)就是無分別智。所以無分別智是一種現量,可是他不是世間現量,他是出世間現量。所謂世間現量跟出世間現量,我講這麼多你這樣就清楚了。當你要講無分別智是一種現量的時候,你一定要有這一種觀念這些都在裡面你才完整,要不然你就混在一起了~那這個現量跟5識的現量又有什麼差別?很大的差別,他已經不是世間的現量了,那是另外一個角度叫出世間現量。由這個角度對無分別又多一個觀念。
最重要是第4個,這在很多地方都有講,像《攝大乘論》裡面也有,還有世親寫的一些東西有特別提到這個,記得《瑜伽師地論》也有提到。我們要講什麼叫無分別智,在佛學裡要解釋東西的時候有2種方法,1叫表、1叫遮,一般很複雜的東西他都會用遮。用遮有一個好處,就是我告訴你什麼不是,因為我沒辦法很清楚的告訴你什麼是是,因為說不清楚,可是我可以告訴你什麼不是。這就叫做。這第4個術語叫做離五相,等下講出來的5個東西你要知道這5個東西都不是無分別智,這很重要,你才開始真正理解什麼叫做無分別智。
1個,不作意5遍行裡面一開始一定有一個作意,那才會產生後面所有的連續動作,那你說我不作意是不是就無分別了?什麼叫不作意?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類似這種觀念,要先告訴你這都不是無分別智。不要以為你不作意那就叫無分別,那是2件事。
2個要排除,超尋伺,為什麼會提這個?因為我們知道初禪還在尋伺裡面,初禪一過2禪以上就沒有尋伺了。尋伺,大家知道這很明顯是有分別的東西,可一過了初禪以後,他就告訴你2禪以上的那種境界不是無分別智。
3個,非寂止,非寂止意思是告訴你無想定不要說了,無想定是外道的當然不是無分別智。現在也告訴你滅盡定也不是無分別智。我們都還沒辦法到這地步,可他告訴你這都是還在世間。
4個,非色自性,有人叫非自性,這個意思是說~像這個杯子,是色法,這樣一個無情物有沒有無分別智?沒有。這意思告訴你他絕對不可能有分別,但也不可能有無分別智。
5個,離真義異計度,這是比較難懂。意思是他不是你想像的無分別下的東西。這比較難以體會他的意思,也就是,我們一般就是分別,你不能由這樣子的角度去思考什麼是無分別。這還有另外一個說法,下星期再補充,當然現在這是最標準的說法。
所以,你要知道佛學所講的無分別智不是你能夠想像的,也不是一種枯禪,就是說,他坐在那不作意他也會生出一種境界,可是這境界跟無分別根本智是2件事,而且,那個會生病的。今天講完這樣子,最重要只有一個觀念~1是見道描述的過程,2是了解見道時的所講的無分別不要自己去猜,到那一天你有了你才知道。這是要講清楚的。
剛剛講這些有一個很重要的觀念,加行無分別智是根本無分別智的因,由加行無分別智才能得到根本無分別智這個果,這無分別根本智得到以後他又是後得無分別智的因,所以這3個~因、果因、果有這樣的關係。有加行智根本智後得智,這又有一個很重要的比喻,加行智叫啞求受義。根本智叫啞正受義。後得智叫非啞受義,告訴你這3個之間做比喻。什麼叫啞求受義?啞巴他希望體會一個東西,這時叫加行無分別智,因他也講不出來,他是求受,他希望得到這樣一個感覺。這是佛學裡面很重要的一個比喻,比喻這3個。啞正受義,就是你得到根本智的時候,就好像啞巴知道是怎麼回事可是卻講不出來,這叫啞正受義,已經受到了。非啞受義,不是啞巴,一受就講的出來是怎麼回事。這裡面所有相關的這些東西雖然可能還有更深的,但大致基本上就是講這些,大家這樣可以完整的知道,比方,這加行、根本、後得這3個因果因果關係,又有這3個比喻,這是對無分別智本身的東西,這以外還要記住離5相,他是告訴你這5個都不是無分別根本智。這遮後面的什麼含意才是,你要真正證到才知道了。那我們就說到這裡了。接下來解釋4念住。

 

延伸閱讀: 20160712 加行道名相匯通-筆錄

延伸閱讀: 20161227 毗缽舍那(四念住)

 

arrow
arrow

    七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