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观庄严论释()
現觀-051-論釋-031-20231212
正等加行11-5-加行性相-《慧光集51-p264

思考题

1.加行性相总的分哪四种?它们各是从什么角度安立的?
2.解释颂词:有情诸心行,心略及外散,知无尽行相。
3
.復述十四无记法的內容。
4.十四无记法当中,属于裸体外道的观点有哪些?这些观点具有什麼樣的過患?

031- 20231212-正等11-5-加行性相.jpg
今天第31課、內容比較複雜一點,學過因明會比較容易了解我所做的解釋,因也沒辦法用更深入淺出的方式來做解釋,若有任何不解就隨時提出,好在不久就要共修因明、以後應該較能了解。
今天要講到所知法相,其實這是正等加行11義之第5~加行性相。

壬三(正等11-5加行性相所知法相正等加行第五法~加行性相之详细分类)分二:一、略说法相、名相之本体;二、广说彼之详细分类。p264
加行性相,跟最早之加行能相不是一件事,一開始就講到法相、名相,這涉及到因明的所知3相,所謂的***所知3~~就說你的有境是你的智慧、你是能緣,你看一個事情你會有一個對境、也就是你的所緣,或者用另一個角度講這個所緣就是你的所知,因為你是能緣、你用你的能緣心識去緣的東西他就是一個所知,在因明裡講的所知或者說這對境有3個不一樣的層面~~這就叫做所知3相,哪3個不一樣的層面呢?事相,要了解一個東西本身的事相就是他的依他起,比方,若你要知道一個叫黃牛的動物,這動物的本身就是一種事相,因為有這個動物你看過這種動物,你腦海裡面可以對這動物生起一個不共的影相出來,就當你沒看到他時可因你曾看過他所以你心裡會有一個影相,那這影相一般你都有辦法做到不共,這不共的意思就是~~單單由這個你腦筋裡面的影相你就有辦法連結到外面所講的那個牛,一般這叫做法相,或者講義共相,義共相就是一種法相。你產生醬一種法相的時候,基本上他是跟外面這個動物是相依的關係,為什麼是相依?因為你產生這個影相一定是這個動物、不會是別的動物,所以這法相不會過遍、也不會不遍、也不會相違,這是因明上術語,就說你一定是非常準確的描述,當然並不是所有事情都有辦法產生一個非常正確的法相、但一般來講都有辦法,像剛講的黃牛一般你會在腦筋中起一個項峰垂胡的形相,你一定要知道的是~~不是用項峰垂胡這4個文字,這只是解釋而已,因黃牛的特徵就是肩膀凸起因此這叫項峰、前面脖子垂下來這叫垂胡,也就說這只是用文字形容,那你馬上產生醬一個影相跟黃牛連上,一般這叫法相,若用白話來講等於是對這個動物下一個定義,有時法相就是定義的意思。或者你看到一個蘋果,你腦筋裡面可能生起的紅色的、香香的、甜甜酸酸的等等,基本上就是蘋果的影相,這就是他的法相,一般這就是所知3相的第2個叫法相。一般是有了這個法相之後才會取名字,這時你叫他黃牛、叫他蘋果,名字本身是任意的、並沒有一定的道理要叫黃牛,一般就約定俗成下叫他黃牛、接受醬一個名字,這叫名相。這就是所謂的所知3相。你對一個東西你的對境,就你的有境你的識去接觸一個東西的時候~這時就是你得到了所知,你的對境就是你的所知事,這時所知事本身一定有這3個層面,這叫做所知3相。
現在要講這所謂的加行性相的時候,就一定要跟這個所知3相連在一起,要用所知3相本身裡面的東西來解釋,才有辦法讓我們清楚的理解這裡要講加行性相是什麼。很明顯的你可以看到這裡講到法相這是最標準的,其實法相就可以解釋他了,慢慢讀下來你就會懂了,因為在因明你應該知道的東西大部分我都已經講出來了。之所以今天要講的東西比較複雜就因為這裡他用了一個名相,我標註成綠色、不敢說是錯誤,但確是不應該用這2個字的,因為若是醬子很多地方會講不通。大家一定要理解,我再解釋一遍~~我並沒有對任一位法師有不尊敬的想法,只是就事論事,之所以醬子我有我的理由,佛都說了要4依,故不是要批評,那今天某些解釋我會採用不一樣的看法。

我们前面讲过正等加行的一百七十三种行相,基智的二十七相,道智的三十六相,遍智(或佛智)的一百一十相,这是修行者修行以后次第所得到的行相((加行能相))。这个相通过什么样来了知?通过法相。比如说,我们看到了蓝色的布匹,当时在眼前就会出现一个蓝色布的行相,这个行相是通过眼识来了知的,并不是由其他来了知的。虽然是通过眼识来了知,但这个相还是跟眼识一味一体的;但是你在表达的时候,蓝色眼识的识和蓝色眼识的对境的行相,这两个也可以分开的,相当于是我们这里所说的加行性相和加行相
~~我们前面讲过正等加行的一百七十三种行相,基智的二十七相,道智的三十六相,遍智(或佛智) 的一百一十相,这是修行者修行以后次第所得到的行相。这个通过什么样来了知定義?通过法相比如说,我们看到了蓝色的布匹依他起,当时在眼前就会出现一个蓝色布的行相事相所取境这个行相事相所取境是通过眼识来了知的,并不是由其他来了知的。約唯識理:虽然是通过眼识来了知,但这个所緣事还是跟能緣眼识一味一体的;但是你在用意識(分別念)表达的时候,蓝色眼识的和蓝色眼识的对境行相事相所取境,这两个也可以分开的,{?相当于是我们这里所说的對境:加行性相法相對境:三智加行事相?}參閱研讀筆記 ~~
堪布這裡提到正等加行的173種行相這叫做加行能相,加行能相,簡單講就是被當作有境、當作是一種智慧,不是對境,是用醬子一個角度在做解釋;米滂仁波切並沒有強調這點,但很多論師在解釋這點時會強調他是加行能相、屬於有境,這是有道理的、因醬子會讓你比較容易理解他在講什麼。我們很快複習一下,以前也講過~~173種行相分至每一個加行裡面會產生一種智慧,這種智慧就是他在這個加行修行完後會產生的,這些智慧分屬於3智,記得以前正等加行第一堂課有做過一張圖表,基智27相、道智36相、遍智110相,現在這並不是加行性相、只是在複習前面的,所以修行的人在加行就修行了以後他會得到的行相其實是得到加行能相,醬一個加行能相基本上可以當作智慧的角度來講。
現在解釋時,因你把他當作智慧的角度來講,暫時就不去討論他是有境還是對境,現在就說組成3智的這173種智慧,若用智慧的角度來講這173相在所知3相裡面就類似歸成事相,你要記住所知3相本身講的是對境,有境是你的智慧,比方說你的第6意識,第6意識你對任何一個所知事一個東西你會產生3個不一樣的~~一個叫做事相、一個叫做法相、一個叫做名相,那現在你要把他現在所講的173種醬的智慧是當作智慧,這時候你用你的第6意識去了解醬一個智慧時、你這些智慧就可以變成所知3相。大家一定要把這個搞清楚,因為怕有時能所之間會亂掉,等下還有一些補充資料,但這時你一定要知道~~我現在把這173種智慧當作依他起,你用智慧去了解這173種依他起的時候,按照所知3相、這時這173種依他起就可以當作事相,醬能懂?!那堪布現在要講的意思是這個相,其實現在這個相是講173種的加行能相,那我現在是要把他講的這個相我用事相來代表,所以一開始我先跟大家解釋所知3相,那現在這個173種的加行能相就是你的所知,你的所知就是你的對境你的所緣境、你智慧的所緣境,你的所知本身就可以分成3方面,1是他的事相。那在這地方堪布沒講清楚,這對沒有因明知識的學人可能會製造一些混亂,而堪布不可能再解釋一遍因明,因基本上他的上課對象都是學過了因明、中觀的一些學人,那我用這方式是幫助你了解堪布在這裡想說什麼。這其實蠻重要的,因為他在這的解釋有的地方並不完整、清楚,所以我要用比較詳細的方式跟各位做消文,因此才會要先告訴大家什麼叫所知3相。
既然是所知3相的角度,那最早講到的173種加行能相你把它當作所知的時候,那這個加行能相他本身就是事相,就説這個加行能相當作所知,那他本身就是一種事相、依他起,堪布講這個相應該是指這個事相,這個173種加行能相這時候要當作事相。那這個事相要用什麼樣的方式來了解?那我現在把了解翻作定義,就是配合剛講的所知3相你就比較能理解,意思是~~要怎麼樣來定義這173種所知裡面的事相呢?這時就是通過法相。這裡為什麼要扯出這些呢?因為他現在就等於是要***用加行性相來解釋前面的173種加行能相。要用加行性相來解釋時、所以要把173種加行能相當作事相,加行性相若能定義這個事相時就代表加行性相就是所謂的法相。這是堪布想要講的,但堪布沒講清楚時特別是對沒有因明知識的人就會亂了套。我醬子分析是有必要的,你才會知道後面為什麼有些講法不妥適。
***分別識、無分別識取境之差別
從哪裡開始不妥呢?我加註了一個綠色星號,就代表還有些疑問尚待繼續解析。為什麼?就這邊有點麻煩,就堪布舉例說明時他用的例子是用無分別識,因為他說~~~~我們看到了藍色的布匹,藍色的布匹,若以剛剛講的所知3相角度來講他算是在講事相,但問題是出在當你在講所知3相的時候是分別識,因為你有能知所知這種所知事是需要分別的,那你用無分別識的東西來做例子的時候就會造成混淆,現在用這個例子是想要解釋~~加行性相若能定義這個事相時就代表加行性相就是所謂的法相~~這點,當然他要解釋這點最好是用分別識、用意識來解釋,那現在拿無分別識來解釋就比較不順了。
看到了藍色的布匹,藍色的布匹就似剛剛講的黃牛、一個動物,由那個動物你會產生事相、法相、名相,這時是由分別識裡面出來的,那因為他用眼前、這就代表他用眼識、是無分別識,這時眼前就會出現一個藍色布的行相,這裡比較有問題的是~~假如你今天是用分別識來講時你是把藍色的布當作是一個所知,這時候你就會產生所謂的事相就是藍色的布匹,基本上這算是分別識裡面的對境。假如是分別識裡面的對境,一般在因明的角度他是假的,就我們一般叫他總相、並不是真正存在的。但若你用眼識來看他的時候,這時候眼識會不會產生所知3相?以我的了解理論上是不應該用眼識產生所知3相,眼識不分別的;基本上眼識只會產生~~若硬是要用所知3相來講的時候他只會產生事相,而且這個事相又跟所知3相的事相有一點差別,為什麼?因為這是眼識產生的時候一般我們叫他自相,就在因明角度來講他是真正存在的東西,用因明的術語他叫所取境、或叫自相,簡單講他是真正存在的,對眼識來講他只會產生醬一個東西,不會再進一步去分辨是藍色的,當他覺得是藍色的時候這時候已經是分別識了;若是無分別識他不會認識藍色這個概念,他只會看到一個在因明術語叫顯現,就一個境直接顯現出來了,這是無分別識直接你就接到了、或者講現量就直接感受到那個存在的自相,這是無分別識一個取境的方法
假如是分別識取鏡的時候,因明的術語叫做遣餘,遣餘的意思就他是間接的,間接的是就他腦筋裡面就產生了很多所謂的義共相、我們叫做總相。這就有很大的差別;剛剛講的所知3相這是分別識的角度,現在用無分別識來舉例比喻的時候,就麻煩了!勉強要配合說時,只能說產生一個行相。行相,2個字,要記住一般都是用在分別識、是心裡面的對境,是心法的對境;如果今天是無分別識就前5識的對境基本上就是一個自相、不是行相,這不是心法、就是直接顯現,就現量裡面看到有一個東西。那東西本身其實不能用行相,以我的認知一般不會叫他行相、就是他是一個自相。那當你會變成行相的時候,可不可以?可以,這時就說是你的分別識加進來了、已經不是眼識,你的意識會加進來,加進來的時候你的意識就會把一個所謂藍色的布匹顯出他的行相,這就是所謂的事相、就所知3相裡面的事相。然後你會因為有這事相你會再顯現跟他相依的法相,因為有這相依的法相、自然就會配合有跟這法相是因果關係的名相,整個概念是醬子來的。
那這裡堪布要講的就是~~這個藍色布的行相也就說這事相所取境是通過眼識來了知的,並不是由其他來了知的。以我的認知他要解釋這173種加行能相的時候,若把他當作一個所知的話,這個所知本身就是事相、然後能夠了知他的是法相,根據醬子他本來要說這是由法相來了解的、那這法相是誰?就是今天要討論的主題叫做加行性相;但他用一個無分別識的東西來做比喻的時候就會有點亂,也許是我不對、可我怎麼也想不出我哪裡不對,我怎麼想也不了解他為什麼這麼講,同修若有意見請指正、幫助我理解。
接下來又提到另外一個概念,這就變成能緣跟所緣之間的概念,這完全是唯識的理論,他說~~雖然是通過眼識來了知,但這個所緣事相還是跟能緣眼識是一味一體的;醬子這裡就牽涉到眼識跟眼識所緣的對境、這是用唯識的理論,但若今天用經部的理論時說法是不一樣的。這裡用唯識的理論,他想要講的就是眼識跟眼識所顯現出來的這個所緣境他們是一樣的,假如我們剛剛最早的解釋是用經部的概念來解釋的時候~~這個外境跟眼識不是一件事、他們是都存在的2個法,用唯識的時候就變成唯識無境,所以今天這解釋起來有點困擾,就因涉及到很多東西,這些東西沒有釐清的話講不明白,要釐清的話就會變得很複雜。
這一講完他又轉過來~~在表達的時候,用表達一定是分別念,表達就不是眼識的問題了、這已經是用到意識了,就在進去要表達的時候,他說~~這個藍色眼識的識和藍色眼識所產生的對境、行相,若用眼識的角度這對境就是一個所取境,那這兩個可以分開的,意思是說站在唯識的角度這兩個可以分開的。但你用唯識的角度來講這兩個還是一樣的,那現在一轉又說要用分別識的話這2個又可以分開講,在我感覺這整個敘述就相當的混亂。
他又說~~這就相當於是我們這裡所說的對境,這連上句就連不起來,因為~~這就相當於我們這裡所說的對境,他的意思就這對境就是加行性相,以堪布的解釋三智的加行能相是有境、是能緣,那因為加行性相很清楚用法相來代替的時候他就是對境、不是能緣、所以他是所緣。堪布的解釋就變成三智的加行能相是能緣,加行性相是所緣;本來境跟識是一件事,但是我們也可以分開講。可這問題就出在~~今天按照他想要解釋的方法的時候,第一個不能用無分別識來解釋、要用分別識來解釋;那分別識來解釋的時候也不用去牽扯到能緣跟所緣。相当于是我们这里所说的加行性相和加行相這句話應該的意思是~~加行能相在所知3相裡面是事相,加行性相在所知3相裡面是法相,這沒必要去扯上能緣跟所緣,扯上就會很複雜,為講這一段已經花了半個多鐘頭了,可不醬子又講不清楚。((天!再三聽也是如亂絲一團、尚理不清頭緒! 20240515))
修正等加行後得到的173~~加行能相、有境,這不是加行性相
173加行能相~~173智慧~依他起、事相~即所知,所知他本身就是一種事相
此處是要用加行性相來解釋173加行能相,即加行能相是所知是事相、加行性相是法相
分別識~遣餘~間接的義共相、總相、不存在
無分別識~現量感受一個境直接顯現出來、自相、存在
現看一下研讀筆記……
031- 20231212-正等11-5-加行性相1.jpg
剛剛所講的可以對照這圖再看一遍,基本上就能理解剛剛想要解釋什麼~~就所知3相。
2、所知3相,若用所知3相的角度來講他的話這都是總相,所謂總相就是心法裡面的對境,基本上都不是實有的,這涉及到3個東西就事相、法相、名相,其間關係是相依、跟因果,這概念以前都講過,重點是在為什麼要扯上這個?因為,法相就是加行性相、就是今天要講的主題,把前面的173種的加行能相以所知的角度來看時則是屬於所知3相的事相也就是用這個加行性相來讓你了解前面的173種加行能相是怎麼一回事~~重點在這裡。
一般所知3相是在分別意識下面產生的,所以只要是所知就是對境、也就是你的所緣。分別識,按照唯識的角度來講,他是屬於實在有的,所知3相是他的所緣境、並不是實在存在的、是總相,因為意識本身是實在的、也就是一般講的自相,識是算在自相裡面、他是真實有的東西。前面剛剛講了許久就是這個圖要表達的,是要告訴你~~這個法相就是今天要講的加行性相,前面的173種的加行能相當作所知3相的事相,就用這91個加行性相來解釋前面的173種事相。
1、無分別眼識:若用無分別眼識來講,眼識一樣是能緣,但眼識不會扯到所知3相,因為所知3相是總相、不是實在的法,但用眼識時是顯現,因明術語就是直接顯現出來所取境的自相,你叫這為所取境、或叫他自相都行,但他背後含意是他是實在的。以因明角度來講,自相實在有、總相非實有;那現在以這個舉例反而會把真正要講的2的概念搞混亂了。
12之間的符號是相似的意思,其實你用無分別識來講他的所緣、他的所取若硬要對應上所知3相時相當於事相,可是並不是事相,因為,上面自相實有、下面事相假有,用所知3相的角度來講他是假有、也算是一種心法。
現在回到課文……
這一段產生非常多的混亂,用了很多時間解釋讓你了解堪布在這裏面想講的~~用所知3相的角度來講,今天要講的加行性相就相當於是所知3相裡面的法相,那這法相目的就等於是要定義、或者要讓你了知什麼叫做173種的加行能相,就正等加行((論釋-027-20231114))一開始所講的加行相、或叫加行能相,我曾歸納成一個圖表,其實要講的就是這個,但不理解怎麼會引無分別識的例子。027-正等加行-1基智-2023-11-14 .jpg

在正等加行当中,比较难懂的是前面讲的173 相,当时因为时间关系,只是在颂词上解释,而没有在讲义上讲,可能后面的部分也要以这种方式。下次如果有机会再讲的话,我想应该在讲义上跟大家讲。这次前面的四十六种魔业是从讲义上讲的,这样可能大家都比较清楚,颂词上也没办法如講義般广说。
正等加行173相你也可以把它當作所知事、或者當作有境,因以前也解釋過這是一種有境,或者一個智慧,你要了解他你把他當作所知時才會扯到所知3相,這時你把他當作所知時這個智慧就是所知3相裡面的事相~~概念是醬子。

前面讲的一百七十三相,下面我们会讲到它的法相((加行性相)),也就是所知法相。法相总共有 91 ,这个可能也是稍微有点难懂,但是如果认真学的话,《现观庄严论》也并不是不能弄懂。很多道友也跟我讲:五部大论好难、好枯燥啊!虽然表面上看,可能确实比较生涩、枯燥,但实际上,如果能够从这样深邃难懂的论典中入手,坚持下去,这样以后再看其他的经论,就不会有很大的困难了。藏传佛教历来重视五部大论,要求僧人花十到二十多年的时间重点学习这一系列教法,也是有甚深密意的。
接著會講這事相的法相,這就回到今天的主題加行性相、也就是所知法相、所知3相裡面的法相,能解釋這173種加行能相的就是加行性相也就是所知3相裡面的法相,這法相一共有91種,繼續讀下去就能了解這91種是怎麼一回事。

癸一、略说法相、名相之本体:p264
這科判叫法相、名相,這個名相以我的認知這是很明顯的錯誤,不用硬凹說可以是事相也可以是名相,其實此處名相應該是事相才對,米滂仁波切非常清楚的講這是事相。這科判應該是來自於哦巴活佛,但我去看哦巴活佛講義也沒說這是名相,再仔細去看哦巴活佛的用字也都是很清楚的代表事相,可能堪布是口誤了那就更正嘛。
   由何相当知,即性相分三,
   谓智胜作用,自性亦所相。
~~由何相当知,即性相法相(義共相)分三,谓481611作用,16自性事相所相~~
由何相當知,簡單講就是你用什麼辦法去了解3智,這3智也就等於是這173種加行能相,因為前面解釋過這173種加行能相就是3智。那頌詞的意思就是~~你怎麼去了解,當知什麼?當知這個3智、或者這173種加行能相、或者這種智慧,你要用什麼方式去了解他?就要用性相去了解他,這就叫加行性相、就是今天要談的主題。
你要用什麼方式去了解這個3智、或者這173種加行能相、或者這種智慧?就要用性相去了解他,這就叫加行性相、就是今天要談的主題。這性相若用所知3相來講他就是法相,若用心法的角度就是一般講的義共相,加行性相可以分成3~~因為接著我們會共修因明,今天你若不是完全理解都不是問題,但有些重要觀念會先講,以後你印象就會很深,就說~~法相是不能有3個的,這觀念很重要,那為什麼這邊會講法相分成3個?為什麼法相不能有3個?因為你法相的目的是要了解事相,同時因為有這法相你才可以取名字、不然你給誰取名字;結果你法相有3個你只用一個名相,那你叫這名相時到底是代表哪一個。所以,法相不能有3個,但這邊講有3個並不是不對,就是說這法相很複雜但可以用不一樣的角度來代表他;用不一樣的角度來代表他你要說他真正的法相的時候並不是3個、他只有一個,只不過這一個的內容很複雜、由不一樣的角度會有不一樣的內涵。
這個法相本身由3個不一樣的角度來說時,有哪3個?1、智相,這智相代表這個智慧的本體,我用這個智慧的本體來說明這個智慧是什麼,也就說這個事相,我用這個事相的本體,事相是一種智慧,那我用這個智慧的本體來說明他,這個叫智相,一共有48個,就3智每一智有16個智相。2、勝相,殊勝相,這是什麼意思?就角度不一樣,特別強調他殊勝跟別人不共的,跟誰不共?簡單講就是大乘跟小乘不一樣的角度來解釋什麼叫3智。3用他的作用來解釋,你們應該還記得~~以前在解釋有境時比較困擾,那時就會用本體的方式解釋、或用因果的方式,或用作用的方式來解釋那這等於是用對境的方法來解釋有境,這邊道理一樣,只不過是你要稍微釐清一下而已。所以這邊說由這3個角度可以分做3種,殊勝相的法相本身一共有16個,用作用的角度有11個,最後講~自性亦是所相,就除了法相3種這邊還有一個叫自性,這個自性其實指的是事相,就說這個自相也是法相,現在去看補充資料就會比較清楚這在講什麼。

031-20231212-正等11-5-加行性相2..png
這個圖就是剛剛那個頌詞~~由何相當知,當知什麼?當知3智,在這角度你可以將之歸在能知、或者叫能相、代表有鏡,簡單講也就是智慧~基智、道智、遍智,那為什麼一開始會牽扯到173種加行能相?其實這173種加行能相也可以說就是等於3智。那醬子的3相你要用什麼東西去了解他?這時就是你的對境,3智是你要了解的對象、你的對境就變成是所知3相,這所知3相裡面不需要去考慮名相,為什麼?等下會解釋,問題就出在~自性亦所相這個自性應該是事相、他們解釋成名相,其實名相不必要用在這裡。為什麼名相不必要用在這裡?這道理等下會講到。
這個圖就等於~左邊能相、右邊所相,也就說你想要了解左邊能相、什麼叫3智時,你用所知3相角度來分析的話,你只需要拿法相、跟事相或者自性相這2個部分來分析就可以了。也就說,你要了解這個能相、也就這個3智、或者說173種加行能相,你把這當作所知的話,那他的對境就是所知3相,最重要是法相,這個法相就是所講的加行性相,這加行性相又可以分做智相、殊勝相、作用相,雖然法相不能有3個但這前面已經解釋過了,這就是所相;但在所相裡面自性相也可以算在內,所以說自性這個事相亦所相也算在所相裡面。不過等下讀到時你會發覺這個自性相這事相跟真正的事相又不是一件事,但他等於是事相,這以後一讀到時你看了文字就會懂。
複雜的地方就是~~今天若用所知3相角度來講的話,若不討論有境,以所知3相角度左邊這3智其實就是事相,自性相只不過是說明這東西本身……讀到時再解釋,就是用文字來說明這個事情本身是什麼,有時用他一個行為來說明,某一種行為就是代表基智上面的這種自性相。現在重點在於你看這個頌詞,假如你用有境、對境的角度來區分也是可以的,但圖左邊這也可以用事相來代替,那這時整個就是所知3相,只不過這時你就沒有講出你的所知是什麼,所知一般是對境。就你要去了解什麼叫做3智,那你要了解3智的話,基本上3智本身可以用所知3相來代替,用所知3相來代替時,3智本身就屬於所知3相的事相~應該是醬子講;圖右邊則是要解釋為什麼會講能相跟所相,因為一邊當作能相、一邊當作所相,你就比較能懂這頌詞在講什麼。醬能懂?!
簡單講,左邊3智就是指173種加行能相,相對右邊就是加行性相一共有91種,分配如圖所示,智相48、殊勝相16,殊勝相16沒有再細分基智的殊勝相、道智的殊勝相,至於作用相11仍照3智去分,最後自性相16
下面的文字,最重要就在為什麼不能夠是名相、科判講是名相,要記住是米滂仁波切講這是事相,米滂仁波切沒講他是名相,甚至我認為哦巴活佛也講他是事相,可能是當時的口誤但文字未曾校正。所以為什麼要用能相、所相,這是非常典型的用對境、用91個所相來說明有境、說明能相,也就是來說明3。一般要解釋3智你很難解釋,因這算是一種智慧,一般很難解釋有境,所以很多情況會用對境來解釋,這邊用能所來代表就是非常典型的用對境來解釋有境。
剛有講一句話~~用能相、所相來作區分,這是非常典型的用對境來解釋有境,這句話很重要,若真正用所知3相的角度來解釋什麼叫做3智?其實3智在所知3相裡面應該算作事相,所以你再怎麼看也只有事相跟法相、只涉及到事相跟法相不會涉及到名相。理由很清楚,首先,若今天我們用事相、用16種自性相,跟法相一共有75種的加行性相,加行性相包括了智相、殊勝相、作用相,這3個以另一概念講在心法裡面相當於你的所詮,若以所知3相講這75個加行性相就相當於法相,自性相沒放進來,若是今天不把3智當事相來看時,可以把自性相當事相來看就有16個事相。在所知3相裡面事相跟法相是相依的關係,至於名相跟法相算是因果的關係,75種的加行性相就相當於因明裡面講的所詮、一般會稱之義共相,而名相在因明裡面是能詮、一般會稱之名言總相,以後學因明都會讀到這些,這裡是把這些關係列出來。
名相理應不能歸於所相,就說在所相裡面不會有名相這東西出來~~3個理由:
a、因你歸於所相就相當於是跟法相歸在一起,但他是法相產生出來的果,一般法相跟名相之間的關係是因果,名相是法相產生出來的果、他們並不是同體的,因果是異體,所以不會把這2個東西並列在一起,那現在是要用對境來說明有境,基本上名相跟法相並不是有相同的條件來解釋,因為2個是不一樣的東西。若這一點你不清楚,那下面這點非常清楚。
b、名相是遍計假立,名相本身是假的東西、他是是遍計假立,而法相不是假的,雖然總相是假的但事實上他不是遍計的、是在依他起的角度說的,名相不僅是不實有還是遍計設計出來的東西、是一種言說自性的東西,現是用唯識的角度講的,所謂法相本身則有離言自性的這種性質;沒辦法在解釋時用到了很多術語因這涉及到很多概念在裡面。
c、用了自性這2個字,顧名思義他指的就是事相,就類似依他起的這種概念,自性,雖然中觀說他是空性,但現在是講世俗諦時候他是實有的,所以再怎麼樣也不會是名相。最重要是寧瑪的全知非常清楚的告訴你是事相,再怎麼樣也沒理由改成了名相,況且名相根本解釋不通。
再回頭看看p7的正等加行11義圖表。
今天這個本來就很複雜因為涉及到的東西很多,沒辦法32語能講清楚的,其實你在讀《現觀莊嚴論》的時候你應該經常回去翻《略義》或《總義》裡面比較精簡的說法,你看,正等加行11義一開始就講173種加行相,一般叫做加行能相,這裡米滂仁波切強調~~在唯識的角度來講,對境跟有境其實一件事的2面、並不需要強調對境或有境,可是,哦巴活佛是很強調這加行相是有境,所以他叫做加行能相,醬有他的好處,為什麼有他的好處?因為醬子會讓很多地方的解釋比較容易。比方,剛剛那張圖表,你把他當作智慧就可以跟3智發生關係了。加行相的事相~~所需修的各種義共相或識相(就智相),那這邊用法相的角度將義共相再拆成3~智相、殊勝相、作用相,那今天要講的是正等加行11-5的加行性相,基本上在所知3相裡面只會涉及到法相、事相,不能涉及到名相,這裡也就提到了智相、殊勝相、作用相以及自性相,一共有91種,其實以前在《略義》都讀過,只是沒有仔細講,現在是詳細解釋。
正等加行11義一開始講加行能相,接著講加行,這對我來講就是講修行方法,一共有20種修行方法,再來,就告訴你修行有什麼功德、修行有什障礙,這也就是以前《廣論》講的修有什麼好處、有什麼會障礙你的修行,現在到了加行性相,這會涉及到講法相跟事相。
現在回去課文……

以什么相可以了知呢?以法相(法尊法师译作性相)可以了知。其法相有三种,即智相、胜相和作用相。此外还有一个自性相,它不但是法相亦所相,而且也是所相。这里的所相,我们译为名相。(《量理宝藏论》第八品中介绍了名相、法相和事相。X:參閱研讀筆記 以人为例,这个名称区别于动物,这是名相,知言解义是人的法相,具体到人当中的东北人或美国人,这是人的事相。)
以什麼相可以了知呢?要了知什麼?就是要了知3智、或者是前面講過的173種加行能相,那就是用法相可以了知。為什麼會用性相因這是法尊法師譯作性相,其實應該用法相來表示。這法相有三種,即智相、勝相和作用相。剛剛為什麼要強調這點?因明其實是一種邏輯學,你在用因明的角度的時候,這個嚴謹是一定要有的,要不然學不好。所以這裡~法相有3種,其實你學因明時很清楚的跟你講法相只有一個,也就說法相的內容可以把他分作3種,你可以醬子講,可能這裡認為你學過因明你應該懂。所以你可以用智相的角度、殊勝相的角度和作用相的角度,此外還有一個自性相,堪布說~~它不但是法相,亦所相,而且也是所相。這裡的所相,我們譯為名相。醬子講沒有道理、就錯了,甚至自性相都不能算是法相,因為就你用能所這個角度自性相只不過是所相,因為頌詞明明告訴你性相有三,那你現在加上自性相不是有三是有四,醬會造成一些矛盾。
接著就提到了因明的《量理寶藏論》第八品中介紹了所知3~~名相、法相和事相。讀到這就提醒大家去參閱補充的研讀筆記,堪布是以人為例來解釋什麼叫做名相、什麼叫做法相、什麼叫做事相,剛剛我是用黃牛,黃牛的事相就一個動物,法相就項峰垂胡,名相就是黃牛。以人來講,人這種生物這就是事相,人的法相叫知言解義,這都是取一個不共的,你若沒有這個法相你取什麼名字!為什麼這2個是因果關係?因你都搞不清楚你要講什麼、這個名字代表什麼,這個名字代表什麼一定要非常的清楚、特定的。又說,具體到人當中的東北人或美國人,這是人的事相,其實東北人或美國人這不是事相是分類,人的本身這種生物才是事相。

智相,是指通达了显空无二的智慧,从智慧层面讲的;殊胜相,这种显空无二的智慧只有菩萨才有,而声闻缘觉没有,已经超胜他了;作用相,通达任何一法的作用是什么呢?用大悲方便法去摄持,主要是从方便大悲方面讲的米滂:達成自他二利作用
這裡就解釋什麼叫做智相、什麼叫做殊勝相、什麼叫做作用相。這裡要快點,因下面還有一個地方也不單純,那這裡要特別提醒大家,作用相,米滂仁波切很清楚的說~達成自他二利作用,就這3智本身有什麼作用?當要下法相的時候是站在作用的角度來給他下定義、或者是立法相的時候他就是能夠達成自他二利的作用,就以作用的角度他有什麼作用?就是能夠達成自他二利這種作用,簡單講,有這種作用的東西叫做3智。

智相是从了知的层面讲的,比如说眼识了知蓝色的布匹眼識不是分別識,那么眼识通過意識產生的義共相就相当于这里的智慧法相,因为智相是直接了知对境的智慧(識相)本体。主要分基智相、道智相和遍智相,就是前面讲的三智的相。
眼識不是分別識,以眼識了解藍色的布匹~用這去解釋所知3相會困難,再講一遍,因所知3相是對境、一般是心法的對境,所以他是總相他不是實有的;但你用眼識這是無分別識它的對境一般叫所取相、所取境,是跟總相相對的我們叫他自相是實有的東西。所以,這2個是有差異的。眼識就相當於智慧法相~這句話我認為有語病,真要講就變成~~眼識通過意識產生的義共相這就相當於智慧法相、或者是法相,而不是眼識本身就相當於法相,這是有差別的。接著,這個他指的是智相,因這裡是要解釋智相,智相本身就是直接了知對境的本體,其實智相意思是用智慧的本體,其實智慧的本體早先教的是稱之為識相,這前面讀過的東西應該要拿出來跟後面的彙通,不然記不住還會亂掉。智相又分做基智相、道智相和遍智相,就是前面講的三智的相。

胜相是从超胜不共方面讲的,比如说以否定常有而说无常,从断除声闻缘觉自私自利心的角度,而说明菩萨的完全利他的心,这就是殊胜相,在本体上已经超越了。
勝相就是不共的,這超越是針對小乘講,當然也可以對外道講,以不同於外道的地方來立法相,不過重點還是在跟小乘不一樣的地方來立他的法相。

作用相是从作用上面讲的,比如说有盛水作用的是瓶子,能撑梁的是柱子,从这些事物的作用上面来安立事物的法相。
作用相,最清楚的解釋就是米滂仁波切所說~達成自他2利的作用,這就是3智的作用、或者講是173種加行能相的作用。

安立法相的时候,有些是智相:智慧事物的對境本体上安立的,有些是从它的作用上安立的,有些是勝相:从与超勝另外一个法的反方面反體来安立的,这里的三种法相可以这样来理解。
在安立法相的時候,有時是智相的角度、就從事物的對境亦即智慧本體上安立的,有時是從它的作用的角度安立的,有時是用殊勝相的角度。所謂反方面來安立,其實他講的是反體的意思,反體很簡單的一個概念就是分別念。因為一個東西本身就一個東西,但我們分別念可以用不一樣的角度來說明他,醬子就是用反體。反體指的就是分別念,分別念就是針對一個東西的本身用不同的角度去分別代表什麼,就是由各個不一樣的角度來描述一個東西這就是不一樣的反體、也就是你用不一樣的分別念。這已經講過很多次了,簡單講,只要一看到反體你就知道指的是分別念。

自性相分十六种,下面还会介绍。它们的本体都是三智,不但是自性的法相,同时也成为其他智慧所表示的所诠的意义,也就是名相。从自反体来讲是法相,从对境角度讲,也称为名相,偈颂自性亦所相中的字,就是说自性相既是法相也是名相。这里简单介绍一下,下面都会一一广说。
~~自性相分十六种,下面还会介绍。它们自性相(事相)的本体都是三智,不但是自性的法相,同时也成为其他智慧所表示的所诠的意义,也就是名相義共相对境自反体来讲是法相,从依他起对境角度讲,也称为名相事相偈颂自性亦所相中的字,就是说自性相既是法相也是名相不可能,參閱研讀筆記 这里简单介绍一下,下面都会一一广说。~~
自性相可以分成16個,自性相的本體都是3智,本體就是在講自性、也就是他們的事相、這都是3智,醬子反覆你都知道就不會混亂、你就知道他要講的是什麼。不但是自性的法相,同時也成為其他智慧所表示的所詮的意義,也就是名相~~這一段話剛剛花了很長時間在解釋要釐清不是名相、是事相。
從義共相對境自反體來講是法相,從義共相的對境這角度的自反體來講他就是法相,由依他起的角度,依他起就代表有醬一個事情,由醬一個角度來講,應該稱為事相、不應該叫做名相,對境的角度怎麼會叫做名相?!不能叫名相,名相完全是遍計所執,不僅是假有不存在而已,他根本就是任意、我們叫做言說自性的東西,我們之所以會混亂會輪迴就是在這裡。
至於偈頌自性亦所相中的這個字,就是說自性相既是法相也是名相~~這絕沒辦法成立的,這是不可能的。

癸二(广说加行性相之详细分类)分二:一、宣说能表加行能相之法相; 二、宣说事相自性相加行能相
接著就講加行性相、今天的主題,宣說能表什麼?能表加行能相的法相,你要把加行能相當作事相也可以,你把加行能相當作你在研究的一個知識的話,那能夠代表這個知識能夠解釋這個知識的能夠定義這個知識的就是法相,所以先講法相。再來,就會講事相、自性相,你看在科判這裡又變成事相,本來不是叫他名相、這邊又叫他事相。

法相是能表示,事相是所表示;前面说自性相是名相,这里用事相说的
你看~~前面說自性相是名相,這裡用事相說的,我只能說不懂他的用意,是名相就是名相、是事相就是事相,現只好不管了。法相是能表示、事相是所表示,這只是搞清楚什麼叫法相、什麼叫事相,法相就是能夠定義、事相就是被定義的對象。
今天重點在為什麼會講到加行性相,你把加行性相當作是所知3相的法相,用這個角度你就理解今天為什麼要學這個,就說你比較清楚所謂的3智、或者173種的智慧就173種加行能相這種智慧,是怎麼樣去了解這些東西你可以用加行性相這一章裡面的說法來了解

子一(宣说能表三智之法相)分三:一、证悟智慧之自性——智相;二、彼之差别自性——殊胜相;三、方便作用之自性——作用相。
丑一(证悟智慧之自性——智相)分三:一、宣说基智之智相;二、宣说道智之智相;三、宣说遍智之智相。
寅一(宣说基智之智相)分四:一、了知基之总实相方式;二、了知基之别实相方式;三、了知基之特殊实相方式; 四、如是宣说之摄义。

通达蕴界处等一切基法的本体在胜义中远离四边八戏,在世俗当中如梦如幻、显而无自性,这叫做基智的法相。下面偈颂中的十六种,每一个的后面都可以加上基智智相,是说了知基的某个方面的智相。

卯一、了知基之总实相方式:p267
這裡是哦巴活佛的分類、我們就不再細說,那所謂智相可以分做基智的智相16個、道智的智相16個、遍智的智相16個,今天這裡只講到基智的16個智相。
    知如来出现,世间无坏性。
~~1知如来出现,2世间无坏无有無性。~~
這頌詞就代表怎麼來解釋基智的法相,第一個智相、第2個智相也就是解釋基智的法相。

1、借助基智加行,依于证悟对境基的实相而了知果——如来出现之基的智相。
通过修持基智正等加行(有十六个),最后真正证悟到蕴界处的一切万法本不成立、二谛双运的实相,这样才能出现释迦牟尼佛为主的三世诸佛。三世诸佛是哪里来的呢?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通过多个阿僧祇劫圆满两种资粮,通达了蕴界处为主的一切万事万物的本体而成就的。这就叫做了知如来成相,也叫做出现如来基智智相
米滂:了知過去有如來出現
知如來出現,這頌詞,米滂仁波切簡單講就~~知過去有如來出現。就說這個基智、怎麼來解釋這基智的這個智慧呢?也就是過去有如來出現過;因為過去有如來出現過,所以你才知道有空性這概念,基智裡面最重要就是這個。

2、借助基智加行了知基之实相——世俗本体世间五蕴生灭的一切法在胜义中无生无灭之基的智相。
通过修持基智加行后,通达一切法在世俗中有生有灭、以如梦如幻的方式存在,包括如来也是存在的,但到了最后,在真实胜义中,这一切都是无生无灭的,这就是世间无坏性基智智相。
米滂:了知名言中存在的五蘊在勝義中無生無滅
2個智相、或法相~~世間無壞性,米滂仁波切解釋~~了知名言中存在的五蘊在勝義中無生無滅~~這就是空性的概念。就說你這個基智本身他的智相裡面你要解釋什麼叫做基智?那這就是其中一個解釋的方法、或說定義的方法也就是他的法相。就這時你把基智當作事相,也就說是用所知3相來討論一個知識的時候他就是所知3相的事相,但若不是用所知3相的角度來講時他則是一個依他起,這什麼意思?就說用世俗的角度是有醬一個智慧。那醬一個智慧醬一個東西你把他當作知識的角度來了解時他就可以分成~~事相、法相、名相;事相就相當於你所了知的那一個依他起,然後你怎麼去解釋這個依他起、去說明這個依他起這叫做法相,因為有了法相後不知是誰開始定的一個名字以後大家跟著用這就叫名相。

从这个智相中,也说明了我们的修行应该是排除了单空,这是很重要的。很多人认为《金刚经》讲的就是空性,说:一切万法皆空,这就是真正的修行!这么说是对的,并没有错,但是千万不能将这里的耽著为单空。我们对一切万法了知为空性,这种空在胜义中存在吗?不存在。如果存在,那就应成胜义当中虽然无生,但是有灭,已经存在了灭法,这是不合理的。《现观庄严论》的偈颂说世间无坏性,没有坏灭,不会存在灭的。可能我们很难想象无灭的境界,好像无生可以理解,但无灭的话,连灭都没有,会变成怎么样?因为我们的分别念要么执著于有,要么执著于无,除此之外就再也想不到其他什么了。只有真正通达基智智相以后,我们才能认识到胜义当中确实是无生无灭的。

卯二(了知基之别实相方式)分三:一、了知总心之分摄方式;二、了知分别断治之详细分类方式;三、了知特殊心之一切所缘详细分类方式。
辰一、了知总心之分摄方式:p267
  
有情诸心行,心略及外散,知无尽行相。
~~3有情诸心行,4心略及5外散,6知无尽行相,~~
接下來仍是講基智16個智相的其餘部分,均是了解基智的法相,時間不夠,大部分可以自己看文字過一遍。

3、借助基智加行了知基——有情心之行在名言中分为八万四千等详细分类之基的智相。
名言当中,轮回众生的心态千差万别,由贪心、嗔心、痴心所摄者各两万一千,另有三毒平等心所摄者两万一千,总共八万四千种烦恼,因此佛陀也就宣说了八万四千法门。从烦恼方面讲有这么多的心态,对治烦恼的智慧也相应地有这么多。把心的详细分类分成八万四千,也只是大体而分,就好像说人一般有10万根头发,但也有12万根、8-9万根等各种说法,一般说32颗牙齿,也有40颗的(如佛陀),有些一颗也没有;具体到每个众生,会因业力、所处阶段不同而有所差异。总之,有情诸心行,是了知有情各种不同的心的基智智相。
米滂:了知有情心具八萬四千行,約勝義行乃無可量

4、借助基智加行了知摄略而言,这些分别内收的入定心之基的智相。
所谓心略心一境性,是指通过修行将八万四千分别念归摄为某一种境界,例如修净土法门时的一心不乱,修禅定时的一缘专注,修密法时的安住本来清净等;能了知这种专注所缘的心态,也是一种基智智相。
米滂:了知心以內住而專注
你要知道什麼叫做基智,你一定要能內住而專注,因為那是空性你要現量去證之。

如果心没有摄略,没有稍微入定的话,分别念太多,自己会非常累。有些分别念很重的人,每天都是唉声叹气,这说明他想的特别多;如果能把所有这些烦恼归摄起来、一缘安住,那么即使不懂其他任何修法,至少也不会那么痛苦。

文殊菩萨传记里讲,菩萨入于没破散诸魔三昧见《大宝积经》善住意天子会第三十六破魔品第四,最后魔都变成菩萨了,令前来作害的成千上万魔众全都生起了无伪的菩提心,最后魔都变成菩萨了。如果能够入于某种等持,心完全可以改变。我们这里的有些求学者,原来在世间中也做过很多坏事,但心入于佛法的教义中,通过修大乘佛法以后,也变成了了不起的成就者,就好像《六祖坛经》註:此段期间,堪布同步讲《六祖坛经》中的志彻法师,他一开始要用剑刺杀六祖,反被六祖摄受,后来由于精进修行,也大彻大悟了。

5、借助基智加行了知未入定的外散心之基的智相。
通过修正等加行,菩萨能了知未入定时心常时向外散乱的状态。刚才提到的有情诸心行,主要是烦恼方面的,这里并不仅仅是烦恼,而是指平时行住坐卧中心思外散,好像一刹那也不能安住。这种心思外散,通过言行举止也能表现出来,比如说听课的时候,虽然人坐在听法的行列中,但心一直外散;尤其是现在科技发达的时代,有各种各样令心外散的因缘。这就是对未入定的散心了知的基智智相。
米滂:了知心以外逸而散亂
空性,你若是外逸而散亂你就沒辦法現量去證之。

6、借助基智加行了知在胜义中真如无尽行相本体之基的智相。
通过修持基智加行,最后了知到在名言当中,心的外散、内收等一切现象都是存在的,但从胜义而言,恒时处于无尽的空性和光明中。光明主要是在三转法轮中讲到的,二转法轮中没有明显提到,主要就是大空性的境界。因此,心虽然在外面有各种行相,但心的本体实际上是在大空性、大无为法、大离戏的境界中毫无动摇、从未离开,这就是知无尽行相基智智相。
米滂:了知心約勝義乃無盡行相(空、光明)

辰二、了知分别断治之详细分类方式:p268
  
有贪等及无,广大
~~
7有贪等及8无,9广大无量心~~

7、借助基智加行了知基——心的这些法在名言中具有贪等所断烦恼之基的智相。
通过修正等加行,最后知道,凡夫位的众生在名言当中有贪心、嗔心等各种烦恼,只不过程度不同而已。比如说,两个人的财物同样被盗了,一个人特别生气,另一个反应却没那么强烈;或面对同一个人、财、物等所贪的对境,有的人起的贪心很严重,另一个的贪心却没有那么严重。虽然大小不同,但作为凡夫在名言中都会具有贪心等烦恼,这就叫做了知所断基智智相。
米滂:了知凡夫心具三毒

8、借助基智加行了知对治法无有贪等烦恼心之基的智相。
通过修正等加行,最后了知在圣者位时,贪嗔痴等这些烦恼一无所有;或者说是在对治的境界中无有,如果相续中真正生起了能对治贪嗔痴的无二智慧,那在智慧面前也不会有贪心等所断烦恼。圣者和凡夫虽身处同样的环境,遭遇同样的违缘,其心态却截然不同。例如有两个乞丐,一个是圣者,一个是凡夫,有人来欺负他们,凡夫乞丐肯定会发怒或哭泣,而圣者乞丐则不但不会生气,反而会对作害者生起极大的悲悯心,有可能还会哈哈大笑。这就叫做了知无有烦恼基智智相。
米滂:了知聖者心無三毒

9、借助基智加行了知此等在胜义中广大法本体之基的智相。
通过修正等加行,最后了知到心的本性或者说一切万法在胜义中广大无际,在法界中无边无垠。这叫做了知广之基智智相。心的本体、万法的本体,确实是广大不可思议。世间文学家也说:世界上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心灵 #9此话出自雨果的《悲惨世界》心的本体与法界融为一体,因此没有它所不遍的法。
米滂:了知真如法界中心性無量廣闊
真如法界就是空性、勝義諦。

辰三、了知特殊心之一切所缘详细分类方式:p268
   …
大无量心,识无见无对,
   及心不可見。
~~1011无量心,1213无见无对,~~

10、借助基智加行了知这些心在名言中趋入种种所缘而成为大所缘之基的智相。
通过修正等加行,我们能了知到,在名言中心可趋入种种所缘。且不说所有众生心的对境,就拿一个人来说,也暂且不谈生起的各种烦恼心、善心的方面,单是一日三餐就所缘甚多——早上的所缘是稀饭、馒头、泡菜,中午是米饭、炒菜、蛋汤,晚上是面块……见到悦意对境就产生欢喜心,见到不悦意对境就产生嗔恨心,天气、环境、朋友、敌人等各种对境层出不穷,我们的心也不停地趋入到各种对境中,由此可知所缘确实极其广大。
米滂:了知心所緣周遍宏大

11、借助基智加行了知有境能取的数目无量之基的智相。
通过修正等加行能够了知,不但所缘广大无边,而且我们能取的心的数目也是无量无边的。根登群培说过:从年幼到衰老之间,我们的心态更换了无数次。我们通过自己的觉受来观察这颗心,也完全可以得出相同的结论。比如说,今天想好好学习五部大论,明天就没有兴趣了;今天特别喜欢吃这个菜,过一段时间就吃腻了,再也不想吃了;今天喜欢这件衣服,过两天就永远不想穿了。所以说,当下的心态有什么可信的?包括对人也是这样,最近我听一个道友说,他的父母七八十岁了,马上要办离婚手续了。今天觉得对方特别讨厌……(窗外传来的辩经声打断了堪布的思路。)今天觉得因明辩论很刺耳,明天又会觉得非常好听。不说无始以来的心态,就是在一天当中,也是换了无数次,一会儿高兴,一会儿生气……有些人打电话的时候,一会儿觉得这个人特别好,聊着聊着就开始讨厌他,甚至很想把他掐死(众笑)……如此看来,我们的心态确实没有什么可靠的。
米滂:了知能緣心無法衡量不可計數

12、借助基智加行了知以比喻在根前无法展示智慧本体之基的智相。
通过修基智加行,能了知到心的本体无法在根识前展示,也没办法用比喻描述。虽然经典和续部中经常以虚空来表示心之自性,心无有心,心犹如虚空,但在续部中也说,如果用虚空的本体来表示的话,虚空本身也值得观察,这样推究下去,其实没有任何一种世间的比喻能够真正对心的本体加以描述。
米滂:了知無法向諸根詮說或用比喻說明心性

13、借助基智加行了知在胜义中心无本体故而以五眼也不可见之基的智相。
通过修持基智加行,了知到前面所讲的分摄的心,其本体在胜义中不可得。不仅仅是凡夫人不能得到,甚至佛菩萨用五眼六通来观察,也不会真正得到它的本体。如果它有本体,那佛陀是全知,依靠他的神通智慧一定可以得到,但因为心的本体本来就不可得,所以也没有什么有相的东西可以得到。所以说,不可得就是真正的获得,其原因也在这里。有时候观察自己的心,如果认为有所得,那也只能是名言中假立的所得,真正去寻找它的本体是了不可得的。这叫做了知不可见基智智相。
米滂:了知如來五眼亦無法照見心性

卯三、了知基之特殊实相方式:p269
  
了知心出等,除此等所余,
   知真如行相,能仁证真如,
   复为他开示。
~~14了知心出沒、申、屈15除此等所余,知真如行相,16能仁证真如,复为他开示,~~

如果没有讲义的话,这个偈颂很难解释註:此段内容可参考麦彭仁波切的注释了知心出等是第十四个智相;除此等所余,知真如行相,这两句讲第十五个智相;能仁证真如,复为他开示,是第十六个智相。
這裡有一個地方需要做解釋、就第14相,其他的都非常直白,因第14相涉及到14無記。

14、借助基智加行了知基在名言中以十四种无记见的差别而动摇等法与补特伽罗见之基的智相。
了知心出等,若依藏文直译,应为了知动摇等。(这个稍微有点难,请各位一定要专注,尤其是菩提高级班的道友。他们还是很认真地听,一直在记录,书和眼睛一直融合成一体,这是很好的。这就是讲考的威力!面对讲考,每个人都有一种压力:如果一点都记不住的话,到时候被叫到讲考,这么多人面前站起来,却什么都说不出来,那怎么行啊?所以学习也要有方法,这种讲考也很好。)
通过修持正等加行,了知名言当中以十四种无记法为差别的四种有為法见(动摇:出、聚集:沒、摄集:申、闭合:屈)与四种补特迦罗见(数论外道(())、顺世外道(())、裸体外道(())、佛教犊子部(()),对于这所有的基完全通达,就叫做了知动摇等的基智智相

佛经中有关于十四无记法的记载,《智者入门》、《入中论》等很多论典对此都有探讨,下面我先对十四无记做一个简单介绍。释迦牟尼成佛成道以后,有很多外道向佛提出问题,佛陀没有回答的问题总结出来有十四条,由于这些问题都落于边际,所以佛陀没有回答(无记有时指非善非恶,此处则是没有予以肯定或否定之义)。这十四种无记法可以分为四组。第一组依前際关于我和五蕴世間的常有、无常、常无常二者兼具或二者皆非这四种见解,第二组依後際我与世间的有、无、有无二者兼具或二者皆非这四种见解,第三组是如来涅槃以后出现于世、不现于世、现不现二者兼具或二者皆非这四种见解,第四组是身体和是一体或他体这两种见解。
這裡文字超難懂,就直接解釋他要講什麼~~這裡有一個重要的觀念,大家應該都知道14無記14無記的內容,基本上可以分做4組:
1組、依前際就是過去,關於我和五蘊,世間到底是常有、無常、常無常二者兼具或二者皆非這四種見解,這是一些外道問佛陀、佛陀不做答覆,所以叫做14無記。那佛陀不做答覆是有原因的,第一個問過去到底有沒有我、或者是5蘊?世間裡不管你說他是有、是常有、或說是無常、或者是常跟無常雙具、或者是雙非,這是龍樹辯證時很喜歡用的方法、叫做四句否定,就是4相否定、四句破,否定他不是有、也不是無、也不是雙具、也不是雙非,這叫4相否定。為什麼要做這4相否定?因為這個4相否定代表什麼?其實有跟無是合理的,雙具跟雙非在邏輯上根本站不住腳、沒有這種東西,那今天這就不多作分析了。可龍樹為什麼還要把這納入呢?這就代表我們人的分別念可以製造出這4種不一樣的情況,雖說後面2種沒有道理卻是你人能夠想出來的。那假如今天我們能夠把這4個都否定掉的時候,就是代表世間不存在,因若是世間存在的東西要不然是有要不然就是無,那雙具跟雙非其實是不可能存在的,但是你腦筋有辦法可以編出這2種情況,現連你腦筋編出來的都一併否定掉,就代表這在世間上是沒有辦法存在的;所以才會有勝義這個概念,才會有出世間這個概念。四句否定這個概念龍樹在辯證時非常愛用,為什麼要用就是剛剛講的~~我能夠給你4相否定掉就代表世間沒有這個東西,這就代表是出世間的情況。你發現沒?分別念不是有就是無、可你還能編出來雙具雙非,這些全部都否定掉就不是分別念了,因為世俗是分別念製造出來的。
第一種就是有人以過去的我跟5蘊用4相的角度來問佛陀,佛陀不回答,佛陀不是否定、佛陀根本是不回答他的問題。為什麼?等下大家就會了解。
第二組是依後際、就是未來,未來裡面也會討論到我與世間到底是有、是沒有?就再用4~~人我的有、無、有無二者兼具或二者皆非這四種見解。
第三組是如來涅槃以後到底會出現於世、不現於世、現不現二者兼具或二者皆非這四種見解,就如來涅槃以後還有沒有或雙具雙非。
第四組是沒有用4相來說,只有用身體跟心是一、是異?這心指的就是命。
一共有這4組問題,所以3*4+2=14,這14個問題佛一律不回答,佛為什麼一律不回答?因為這些人在觀念上根本就沒有空性這個概念,今天若是要講勝義的時候,其實這4組都不是,勝義裡面這4個都不可能成立,這4個你講任何一個都不對。重點在都不對佛陀也可以解釋啊,最重要是這些外道根本沒有空性的概念,你怎麼跟他解釋都講不清楚的。
現在你要了解這個4組,一個依前際、一個依後際,一個是我跟5蘊、一個我跟世間,這用4相的角度來看是有還是沒有、或者是雙具雙非;再來如來涅槃以後到底是有還是沒有、或者是雙具雙非;最後就是生跟滅、或者身跟心到底是一體還是他體?佛陀一律不回答。但是這4組基本上有4個字可以表示他,在法尊法師的解釋裡你可以看到這14無記法就是世俗裡面最重要的4種有為法的見地,你發覺其中除了用有無4法以外還有時間就過去、現在、未來,還有提到身體跟命的關係,還有聖人到底是有還是沒有,這完全是按照世俗有為法的角度。剛剛那4組對應的是出、沒、申、屈,這不會是法尊翻譯的,有可能是玄奘,總之是漢傳佛教重要的大德翻譯的。堪布說這4種按照藏文應該叫做動搖、聚集、攝集、閉合,就藏文所代表的是這4個意思,那是不是這4個意思就翻作出、沒、申、屈,這就很難講了。所以現在涉及到翻譯,你就記住出、沒、申、屈這4個漢字是我們漢傳對14無記用這4個字來代表,那藏文就是用動搖、聚集、攝集、閉合。

前三组各自的第一个问题,即五蕴常有、世间有边、如来涅槃后出现于世是数论外道的观点。数论外道认为万法恒常不变,只不过有时是以隐藏、不明显的方式存在,这种观点就是所谓的动摇漢:出前三组各自的第二个问题,即五蕴无常(灭后便不复存在)、世间无边、如来涅槃后不现于世是顺世外道的观点(())顺世外道不承认前后世、业因果,认为一切的苦乐感受、福报全都集聚于今世,因此其观点被称为集聚漢:沒
這裡蠻重要的,前三組各自的第一個問題,就是~~五蘊常有、世間有邊、如來涅槃後出現於世是數論外道的觀點,這就是「有」、數論外道是認為「有」的觀點。所以,數論外道認為萬法恒常不變,只不過有時是以隱藏、不明顯的方式存在,基本上他是「有」、在4組裡面都有「有」的概念因為他都用4相否定的角度,這種「有」就是數論外道的觀點,即一般漢傳所謂的;就是「有」、就是數論外道認為的恆有、常有這種觀念就是漢傳所謂的字代表,藏文意思是動搖
前三組各自的第二個問題,就是~~五蘊無常(就是滅後便不復存在、就是「沒有」)、世間無邊、如來涅槃後不現於世,這是順世外道的觀點,順世外道不承認前後世、業因果,認為一切的苦樂感受、福報全都集聚於今世,就是斷,前面數論外道那個叫做常、順世外道這個叫做斷。一般,常,漢字用出代表,斷,漢字用没代表;堪布說~~出,用動搖代表,没,用集聚代表,是藏文真正的意思。

前三组各自的第三个问题,即五蕴常无常二者兼具、世间既有边也无边、如来涅槃后既现又不现,以及第十三个问题——身和心是一体属于裸体外道的共生观点。裸体外道承许身体就是心,心就是身体,五蕴的常和无常两者都是,世间的有边无边两者都是,如来出世和不出世两者都是,这种主张可称为摄集漢:申
前三組各自的第三個問題,就是~~五蘊常無常二者兼具、世間既有邊也無邊、如來涅槃後既現又不現,這2具的部分以及第十三個問題——身和心是一體,這屬於裸體外道的共生的觀點。所謂共生,就是有自生、他生、共生、無因生在中道裡講無生就這4個都不是,講到有無雙具的時候就類似所謂4生裡面的共生,就自生也有、他生也有,這2個相加叫共生。也就說承許身體就是心,心就是身體,五蘊的常和無常兩者都是,世間的有邊無邊兩者都是,如來出世和不出世兩者都是,一般這屬於裸體外道的觀念,醬一個概念漢文用字代表,藏文意思是攝集

前三组各自的第四个问题,即五蕴常无常二者皆非、世间非有边非无边、如来涅槃以后非现非不现,以及第十四个问题——身和心是他体属于小乘犊子部的观点。他们认为身和心不是一体,但也不是真正的他体,因为他们承许有一种不可思议的我:既不是有边也不是无边,既不是常也不是断。当遇到一异、有无、常断等问题时什么都不敢承认,只好闭嘴,因此其观点名为闭合漢:屈
最後,前三組各自的第四個問題,就是雙非~~五蘊常無常二者皆非、世間非有邊非無邊、如來涅槃以後非現非不現,以及第十四個問題——身和心是他體,這屬於內道犢子部的不可說我的觀點。他們用不可說我這個角度來講就相當於雙非,認為身和心不是一體,但也不是真正的他體,因為他們承許有一種不可思議的我:既不是有邊也不是無邊,既不是常也不是斷。醬一個概念漢文用字代表,藏文意思是閉合

这十四个问题佛陀当时没有回答,因为外道完全是以我(补特迦罗我和法我)存在为基础进行发问的,如果对方有胜义空性、世俗如梦如幻的见解,那佛陀对每一个问题都会回答的。但他们对空性没有丝毫的了知,根本不懂不存在的道理,即使做出回答,对他们也不会有丝毫的利益。例如,对于世间有边无边的问题,如果回答任何一种,都有可能导致一部分人接受,而另一部分则根本无法接受。但是,佛陀暂时用无记法的方式,那对方是可以得到利益的,因为他挑不出任何的毛病。
14個問題佛陀都不回答,因為外道完全不是用空性的概念來進行發問的,如果對方有空性的概念、或者有勝義空性世俗如幻這種概念,那佛陀就會回答。他沒有,那你去回答基本上都沒辦法很圓滿的回答,那乾脆不回答了。這就是14無記的來源。那14無記是當作一個法相,就可借由14無記你就有辦法去了解什麼叫基智。

我们有时候面对一些人的问题,也要学习佛陀的这种回答方式。否则,如果对方根本不承认前生后世,你就直接按某一种观点回答的话,那就会因为和对方的根本观点不符合,不会对他起到实际的利益。

(这里的了知心出等心出是法尊法师的翻译,藏文中是动摇,动摇也有心出的意思吗?法尊法师有一个《现观庄严论略释》,不知道他的这个讲义是怎么解释的?也是讲心出吗?你们方便的时候看一下噢,学的时候要对照很多的资料,这才是真正的闻思,对吧。)
米滂:名言中能通達出、沒、申、屆四種法
米滂:名言中能通達出、沒、申、屆四種法,這也是堪布翻譯的,也許翻譯時間有差,所以他在《現觀莊嚴論略釋》不懂法尊為什麼要用出、沒、申、屆,可是在《慧光集51》翻譯時就沒提問題,直接就用了出、沒、申、屆,也就沒提藏文應該用哪一種。用哪一種不重要,而是你了解他提到了4種是在強調4種不一樣的概念,哪4種不一樣的概念~~說常的數論外道、說斷的順世外道、4生中認為是共生的裸體外道、犢子部的不可說我,最重要有這4個角度你能夠了解到世俗裡面基本上就是醬一個觀念。那你由這樣你就能定義空性、理解到空性,因這4個都是在世俗範圍內,所以剛剛要特別跟各位解釋這4相否定。龍樹很喜歡用,就是因為這都否定完了後就世俗都不成立的意思。

15、借助基智加行,依靠在胜义中无有自性的特点了知心实相真如无我之基的智相。
通过修正等加行,了知除了十四种无记法以外的胜义智相。十四种无记法,这些是各种各样的世间见解,包括外道和佛教内部的一些见解,这些法在名言中如梦如幻地存在,而在胜义中,这些法的特点是没有任何的实有自性,包括我、蕴、佛陀等都是不存在的,这样就会了知真如空性的行相,这叫做了知真如无我基智智相
米滂:勝義中出、沒、申、屆四種法不能超越真如法界
前面講了出、沒、申、屆這是在世俗範圍內,現在呢,勝義中這4種法就等於是不存在了。這4種法不能超越真如法界,也就是空性才是真正的實相。世俗裡面不管你講常、講斷、或講雙具、或講雙非,其實這都不是真理,真理是真如法界也就是空性。

16、借助基智加行了知证悟如此真如而现前证悟法身再为他众开示的教法法身之基的智相。
通过修持基智加行,我们最终证悟万法的本来面目——究竟法身之义后,还要将此境界为天下无边可怜的有缘众生开示,这叫做为他宣示基智智相
米滂:如來現証悟真如法界後又以名言渡化眾生
最後,如來證悟空性以後他還是用名言渡化眾生,這很重要,但今天不細講了,就說為什麼佛學最後最高的見地是現空雙運?

我们要讲经说法,前提也是自己先要通达法义,否则是无法为他人宣说的。我注意到,网络上个别辅导的人,包括这里讲考的有些人,并没有真正讲到佛教本身的意义,只是凭着自己的分别念去讲,跟原文的意义相差甚远。更有一些人思想粗略、胆大妄为,对所讲法义正确与否抱着无所谓的态度,仗着有点口才,就在别人面前滔滔不绝,结果更是谬以千里。所以我们讲法时一定要严格、谨谨,最好能真正明白所讲法义,即使不能完全明白,至少也要有七八成的把握;如果一点把握都没有,那就不要讲了,否则好像全部都是误解的方式讲的。

有些人讲法的时候太拘束了,特别担心自己讲错:我可能讲不来吧?如果说错一个字该怎么办啊?而有些人太开放了,讲的时候一点都无所谓,对要讲的内容看都没看,就开始讲:真如,我认为有三种真如,我认为第一个是基真如,第二个是道真如,第三个是果真如。佛陀他所了知的是什么真如呢?我认为…”这方面一定要注意!

有些人太担心,这也没有必要。前辈大德们拥有清净的传承,按照他们所讲的轨理去讲,应该不会错。这些上师们非常严格,即使加自己的分别念,也是在非常适合经义的时候才加,如果不适合的话,即使是与意义不相合的其他比喻,也不会随便用的,开玩笑的话就更不用说了。所以,讲法的时候,我们最好参考前辈的讲义、注释,这些都是非常珍贵的;同时,现在的网络、科技都比较发达,可以找到一些传法的音频、视频,首先自己很认真地听闻,之后思维、真正弄明白,再给别人宣讲,这样有所依据地讲,是很重要的。

学会中以前有个辅导员,他辅导《入行论》的时候,完全是凭自己的想象力胡乱解释,但是他嘴巴比较会说,下面很多愚痴的人都特别喜欢听:啊,欢迎你来讲!他连讲义也不看,光碟也不听,随便讲很多公案,这些公案跟原文也没有什么关系。以后我们辅导和讲课的时候,要尽量与前辈所开显的教义相合。对于这类在辅导和讲考时乱讲一气的情况,上师如意宝以前也多次点名批评过。

所以,我特别希望,你们能把前辈上师们开示的光盘、法本、书籍,好好地放在佛堂里面,这些都是价值连城的宝物。像上师如意宝当时讲法的光盘,以前做开示的音频,现在都觉得特别特别的珍贵。可能现在你觉得光盘有点多,但是再过几十年,或者更久以后,也许你会发现它不同寻常的价值,所以我们还是要好好珍惜。

卯四、如此宣说之摄义:p270
  
是摄一切智,品中诸智相。

以上十六种相,就是基智加行品中所能通达的一切万法蕴界处本体的智慧诸法相,即基智智相。

前面所讲的十六个,全部都是基智的相。所谓的基智,是从蕴界处一切万法的本体上分析,最后通达其本体都是空性的一种智慧。基智是对基法的通达,道智是对三十七道品为主的种种道法的通达,遍智则是对果法的一切相的通达,包括内有情心态的各种相、外器世间万事万物的各种相,由于如来遍知种种相,因此从了知种种相的角度而安立。
最後,攝義,時間已經超過了,這裡重要的地方會標出來,基智是對基法的通達,道智是對37道品道法的通達,遍智則是對果法的一切相的通達。

这种智慧不是通过其他方式来了知的,而是以法相的方式了知,这里所讲的是智相,也就是对于前面的每一个智慧,以它的认识而取行相的法相,这就是智慧法相。还有以作用而了知的作用相、以超胜而了知的殊胜相,这些也是法相,我们下面会讲到。

这十六种基智的相,一方面是说它了知本体,另一方面,它所缘的对境不是道,也不是果,而是基智。对于基智的二十七种加行能,或者前面几品所讲的基智其他方面的相,通过修行能够一一地了知的这种智慧的行相,这叫做基智智相。
基智,當然不是談道也不是談果,今天因為內容過於複雜時間沒掌握好。

学习《现观庄严论》不一定马上就能通达,但逐渐可以了知到万法之相并非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比如我们前面讲的心的分摄、十四无记法的分析等,还是比较复杂的。《现观庄严论》的很多道理,并不是通过简单的罗列就能一目了然,而是从错综复杂的结构中,可以发现最细微的要点。这不像看《西游记》、《红楼梦》,按照故事的情节读下来,就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在具体分析一个问题的时候,有时候直接说明,有时候间接说明,有时候以隐藏的方式说明另一种智慧、所缘的本体、类别、作用等。所以以前没有学过这部论的道友,可能就觉得:到底这里面是在说什么啊?一会说虚空,一会儿说基智,一会儿……哎呦,不如还是好好睡觉吧!现在几点了?啊,已经九点了。《黄帝内经》说早点睡才会对身体好,什么基智、遍智……”我本来是好心好意给大家传授《现观庄严论》,但也有可能会有人反而产生嗔恨心,因为人的心态是各种各样的。

不管怎么样,通过对这部甚深论典的学习,很多人能够逐渐了悟到佛法的很多理论;同时也能知道,我们所修的法,实际上并不是那么简单。通过这种修行,最后知道胜义当中万法是什么样,世俗当中是什么样,能知的智慧是什么样,所缘的对境是什么样,诸如此类的法相,慢慢都会了知。

PS
師兄:今天醬子聽能聽懂嗎?學過因明的聽完清楚還是亂?
J比較清楚,自己看真的是霧煞煞,尤其是表格很清楚。只是所知3相在第6識的時候就變為自相,這地方因為師兄的解釋我才搞清楚。
師兄:你要看是什麼角度,今天你3智當作一個所知事,那你要去了解這個33智其實他是一種智慧,世間存在這個。那你現在要去了解他,你就會用你的智慧當作有境,你的對境就是那個3智。可是對境是3智的時候,你把他當作是智慧你就會產生所知3,你一碰到是所知事一定會有這3相,所以會分出來有事相、法相、名相;若暫時你不把3智放進去、當作是所知3相以外的東西,此時他變成是代表一個依他起、或者是代表一個智慧。但你把他變成所知3相的時候,他本身也就是代表所知3相裡面的事相。醬懂?!
如若你今天只用分別識、或者你把無分別識也合在一起用、一起討論,可能……所以暫時不要再去複雜的討論。重點就是在於~~今天醬子的講法對你去了解什麼叫做加行性相,這是今天所講的主題、或者叫做加行法相,有沒有幫助你了解這個?((有幫助))而且也了解這個所謂的加行性相跟前面所講的加行能相、或者是3智有什麼樣的關係,有沒有幫助你了解這2方面?
J有,自己看不懂,但經師兄如此介紹過後就比較清楚些了。
師兄:沒讀過因明的在沒有因明基礎的情況下,今天醬解釋,一是能聽懂嗎?二是有幫助嗎?
Y能聽懂,但是前面講因明時的40分鐘來不及筆記就有點混亂,等後面到課文時是能懂。因預習這課在《慧光集51p217這邊我就加註了跟p236有什麼差別,今天是能懂。
師兄:所以我是想盡了方法把一些基礎先講,你要再去看我的筆記。

~~20240613~~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七七 的頭像
    七七

    水月世界~借假修真!

    七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