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观庄严论释(上)
現觀-048-論釋-028-第二十八课-20231121
正等加行11-2-加行-《慧光集51-p250》
進入28課之前有一個要先講一下,27課在某些地方,米滂仁波切跟哦巴活佛講法基本上有些差別,我列出了4條~~
***米滂仁波切與哦巴活佛不同的論述如下:
- 基智27相中可分成聲聞和菩薩所有二種,前者無漏所知後者有漏所知;菩薩36相道智屬有漏所知;佛陀110相遍智屬無漏所知。
((( 這是米滂仁波切講的~~基智27相可分成聲聞和菩薩二種,前者無漏所知、後者有漏所知;菩薩36相道智屬有漏所知;佛陀110相遍智屬無漏所知。這個講法可能有人會覺得奇怪,其實這裡的有漏無漏是指有沒有用分別念,你要知道他說基智27相聲聞的是無漏,重點就是聲聞他在基智這個角度的時候基本上都是入定的無分別根本智狀態,這時是沒有分別的~~他應該是醬一個意思。那基智27相菩薩的為什麼會有漏,這裡也許我沒辦法講得很清楚,但我的認知是~~當被叫做空之等持時這就是完全入定中,還有一個叫做相之等持,所以一般會強調正等加行完以後是次第加行,所以代表次第加行重點就在相之等持;那在概念上面,菩薩本身在修的時候並不是完全……我現用另外一個角度、這只是給大家參考,就說,色即是空~~這就是完全入定狀態講的話,就一切都是空,那麼,空即是色~~《心經》這2句話,前面色即是空就有點像是空之等持、後面空即是色就像是相之等持。所以最後在佛的時候他會現空雙運,就是顯現跟空性是一件事。應該是用這個概念去了解米滂仁波切為什麼他會用這種說法,他的有漏跟無漏這個角度以前我們有用入定跟出定的角度,但是菩薩並不是沒有入定,重點是菩薩在道智裡面我的認知是他強調的是相之等持,就像我們講6度,6度並不是完全集中在禪定上面,那像聲聞緣覺基本上在基智的時候重點是在無分別根本智,你不能說他沒有後得智,只不過在修行的時候,我認為他注重的是無分別根本智;那麼到了佛陀又屬於無漏,那佛陀的無漏又不能解釋為完全是沒有分別的、也就是這是最究竟的狀況。這部分我也只是揣摩、但大家要記住他們有這種說法。))) - 加行相是依基道果順序及勝解作意而修;入定修持無緣之相,出定修持本體、因、作用等等之有緣相。
((( 加行相是依基道果順序及勝解作意而修,這也是一個很重要的概念,什麼叫勝解作意?也就是你有辦法做到、你有辦法用分別的方式就說最後你能夠理解……所謂用無分別的根本智然後又得到後得智~~整體講來你是有辦法了解的,所以會叫做勝解作意。勝解作意下入定主要是修持無緣之相,也就是所謂的空之等持,在出定的時候基本上就是修持他的本體、或修他的因、或修他的作用,這是是用因果、或者這裡以體相用的概念在某一個角度也可以講得通,所以他是屬於有緣相,也可說是相之等持。由這裡再去體會前面所講的有漏、無漏這概念,堪布曾強調過有漏、無漏一個是出定一個是入定,基本上我覺得這裡並不完全是出定入定、主要概念上是分別,有沒有分別念、佔的比例大不大,以聲聞緣覺來講比較小、菩薩這比例很大,那到了佛的時候並不是講哪一個大哪一個小,他其實2個都是一件事。所以這個講法也很重要。))) - 「境相/義相」即是「有境/識(智)相」之感受;二者不可分離,但觀待彼二可將基智和道智視為境相,遍智視為智相。
((( 這項等等這下面會講到,一個叫義相、一個叫識相,米滂仁波切強調義相是所緣是對境、識相是能緣是有境,一般義相就是義共相的意思,現在講的都是你心裡面的心法,所以你讀過因明比較清楚這義共相在講什麼,這就說對一個東西你心裡面會顯出一個心法,一般講義相就是一種行相,簡單講就是心法的意思。米滂仁波切在這一直強調能緣跟所緣其實是一件事,所以他講這個所緣跟能緣就是能緣,這句話的意思就是醬子。或者我們講的義共相,或者以有境來講我們講的另外一個名詞叫識相、或者叫智相,其實義相跟識相也是一件事,二者不可分,這是米滂仁波切強調的。你也記得27課主要在談173種加行相他是屬於識相,所以一直在講是有境,那這也有它的作用、我就以智慧的角度來解釋,所以這等於是173種智慧。你173種加行相就是你得到173種智慧,這智慧就代表所有一切法,當然你知道都是空性,所以用4諦做橫軸,用苦集滅道展開,也就是苦集滅道就代表4諦、4諦就代表一切法,最後你就了解一切法都是空性。強調是有境有一個好處,因為他的縱軸用基智、道智、遍智這3智,所以你把他當作智慧就很容易理解為什麼縱軸用3智;因為這173種也可以分成這3大類的智慧、就可以分門別類地放進去。
一個叫義相、一個叫識相,二者不可分離,但觀待彼二可將基智和道智視為境相,遍智視為智相~~這句話更有學問,記得上節課講173加行相的時候,到最後遍智的時候,他就把遍智當作有境,又把基智和道智當作境相就對境,然後就醬展開110加行相,所以這句話也蠻關鍵的。))) - 四種修持:勝解作意(七地以下修基、道智;八地以上修遍智)、真如作意、伺察(七地以下修遍智)、發願(七地以下修遍智)。
((( 最後這4種修持,1、勝解作意,一般是7地以下在修基智、跟道智時用,或者8地以上修遍智時都可以用勝解作意。勝解作意就是他可以控制、他有辦法最後不管是現量證悟、或者是用比量用後得智的他全部都可以得到勝解。2、真如作意,就是7地以下在修遍智,這時他並沒有辦法勝解,8地以上有辦法、7地以下沒辦法,真如作意意思就是由勝義諦的角度用空性……3、這個伺察我比較沒辦法理解,因為伺察是分別念,但這裡重點是真如作意跟勝解作意的差別,若用上伺察這2個字就有點他沒有辦法真正去證悟遍智、所以還是要用上分別用比量的方式。再來,關鍵在這裡,4、七地以下修遍智的時候他要用發願的。所以一共有勝解作意、真如作意、發願,伺察放在這裡,意思就是你不要去管幾地,在修行的時候有一個很重要的觀念就是~~第一個是你有辦法不管是用現量或用比量,現量一般應該是指瑜伽現量,你有辦法能夠產生勝解。這種是屬於你有辦法產生勝解的,另外一種你要靠用勝義諦、就是有一個空性的概念你知道他是屬於空性,我認為這種是真如作意。還有,你沒辦法真正得到勝解的時候、你就要用發願,重點在這裡,就說今天要修佛智你怎麼可能修佛智?差太遠了,那你就發願或祈求佛菩薩加持,希望有一天能得到這個遍智;所以這個大家可以體會一下,因這是米滂仁波切講的。)))
義相~~即義共相是對境是所緣,識相~~是有境是能緣,義相跟識相是一件事,二者不可分
173加行相~屬於識相、得到173種智慧
思考题
1、请从总别两方面介绍实修加行的法器。你是否符合这里的条件?
2、请解释不住加行和不行加行的意义。为什么以此两种可以涵摄全部二十种正等加行?
3、二十种加行总分为哪几类?分类的依据是什么?
在28課開始前先看一下這張表,這跟剛剛4項不是直接相關但也有點關聯。這張表最重要是根據能所,然後看出來27課、28課內容到底是怎樣,27課內容是173種加行相,今天28課內容主要在一個叫法器、一個叫能修的20法,以前讀《略義》時這叫修行方法,但米滂仁波切在《慧光集51》裡是用自性、就是修行的自性來代表、依自性。自性的意思是什麼?空性根本是沒有自性,所以自性一般是約世俗的角度講他的本質是什麼、他的本體是什麼;也就是修行本身用他的本質你可以把他分類成20種,今天內容就會討論這20種方法。
《略義》中講到正等加行有173種加行相,這也是27課的內容;28課就是講能修諸加行,這就為什麼剛剛要講約能所,能所經常會用到,但由這張圖示你可以了解其實能所你一定要cover的範圍不單單是能所而已,就說,可以用不一樣的角度講能所,所以對於能所你要知道並不是就一個能、一個所,就算他只觀待一個東西這叫觀待處,他的能所本身也有不一樣層面的能所。等等你就會懂我為什麼講這個~~因為這裡主要就是能修,可在這邊又講他是屬於識相、叫做能取行相、是有境、是用智慧的角度,可一邊又講能,到底怎麼分別他呢?我的意思是說你想到能跟所的時候,並不是能只有一個東西,還可以有不一樣的角度在講能所的時候他的內容就不一樣了,這等等就會看到了。
能修法器、能修的心主要是談法器、就是談普特伽羅,能修20法以前把他當作修行方法、米滂仁波切是講修行的自性、修行的本體,可並不是說修行方法不能用,也就說,修行方法可以幫助你了解他到底要講什麼,這一共有20種。
由這張表你就可以體驗~~所謂能所,其實他本身可以用不一樣的角度講能所的時候,他的內容是不一樣的……
第一個能修心,相對的是所修的義相,先講27課的內容,一般一講能所的時候,他的觀待處~~能所,你是根據什麼去講能所的,一般都是動作、都是一個動詞,那現在是修行這是一個動詞、修是動作,這個動作本身他就有能跟所、有能修跟所修;你就看到這是第一種能所就出來了,我們在27課的能所是這條線,他的能修是心、也就是你的識,這個心本身是你的有境、那你可以產生一個對境,這個對境就是所修、就是所,這個對境剛剛講過叫義相、也就是義共相,也就說你的識你的心可以產生義共相這個心法,那你在這義共相本身他所講的智相……因為他所講的173種加行法所強調的是智相,可是米滂仁波切有特別強調其實義相跟智相是一件事、是不可分的,那現放在一起你可以參考、去體會所謂的能所。
你這是能修的心識、所修的對境就是義共相也是心法,但這個義共相在這裡強調的智相並不是單純的就回到所謂的有境,因為有境只有強調他是一個能緣心,這邊講智相他強調的是變成一種智慧,在27課堪布他是怎麼解釋這個?堪布是說~~比方修無常,你先修一個桌子無常,你修完桌子無常以後你了解桌子是無常的,然後你就推到椅子、推到山河大地、日月等等,你發覺全部都無常,所以由一法、以後你再修萬法,最後你得到的結論就是萬法都是無常~~那這就有一個很清楚的這個叫智相,而不是單純的能……醬大家懂我意思?所以能所之間你有時候要知道你要有辦法去辨析他、從複雜面去了解。因此這個能所的角度,其實當他在智相的時候他講能所的時候是在另外一個角度,而不是有境跟對境、不是能修心跟所修的對境,而是這種對境可以引申出來你的智慧。
由這種對境可以引申出來你的智慧這種角度在我們來說又可以說對境這邊又變能、智慧變成是所,所以,米滂仁波切會強調能所其實是分不開的,你做了分析以後發覺確實如此。所以這邊用了一個雙向的箭頭,一邊是所、一邊是能,那是誰先開始,你也可以因為有所緣境你就會產生能緣識、或能緣的智慧,其實這道理是一致,所以最後這173種加行相所強調的是能取行相、其實他真正強調的是這個智相,不要把它當作義相、你要把他當作智相。這個好處簡單講就是~~你就了解因為你有173種能取行相、就173種智慧,最後能變成你最後的3智就基智、道智、遍智。
那最後這條線的關係就是我們讀27課時能所的關係,以及內容是什麼樣的概念。所以才會標示這是用能所來表示27、28課的內容。
今天28課第一個要討論是法器、能修的法器,也就是修行者,這時用普特伽羅了。用這個也有能所,這個能所概念是什麼?他的觀待處還是有修的這個動作,假如沒有修的這個動作他也不會有能修者跟所修業,這邊的所就是他修完的業。其實,所修業,你看下面這個、這就等於是所修的業,醬懂?173加行相、173種智慧這就等於是你所修的業,等下再讀下去你就會發覺這上面就是所修的業。
這個圖解釋完以後,希望幫助大家釐清這些概念,也就是你可以整個整合在一起就不會亂,不然一下能、一下所就不知道講到哪了。
28課第一個就在講能修者、他講法器,這時候概念就在強調你是什麼樣的人你才可以修行。那他並沒講所修業,其實所修業,上一節課講173加行相就是所修業,因為這能修法器用人的角度,但假如你用他能修的心識來講他的所修業也是能所,所以左邊是同樣性質、右邊是同樣性質的,那中間在講時間,用過去、現在、未來代表時間,時間其實也是觀待的,也是因為現在有修這個動作,所以可以觀待而有過去,過去修的動作就叫前行、已經做過的修行叫前行,最後未來的你會得到修所成慧;這也是觀待、只是這不是能所的觀待,這是3時、時間上面的觀待。
現在要提醒各位,當你能看到醬子觀待的關係以後,你就知道所有這些都是空的,因為,實在的東西是不需要觀待的。所以,為什麼最後能所在證悟的時候他發覺能所都是……所謂空的就~~他並不是實在有、他是你假立的,其實你發覺這全部都是假立的這種概念。
能所~~可由不一樣的層面來解釋能所,故其內容也不一樣
173種加行相~27課
能修20種方法~28課
能修的20法~~修行方法、修行自性~依修行的本質~分類成20種
能修是心、是有境;所修是對境、是義相、義共相
那今天法器不是重點,重點是他講的那個能修,這20個以前一般講他是修行方法,其實米滂仁波切不是用修行方法來解釋,他是用修行自性、就修行的本體,就這個能修的本質一共有20種,20種的意思是分類;現在再看一張圖你就更了解,這也是今天的內容。
這20種分類也就說這20種能修他的所修~~第一個就是無住加行、無行加行,所有的修行方法、或者修行自性都可以分成不是無住就是無行,那這什麼意思?因為空性的關係,無住就是沒有所緣境,無行就是沒有能緣境,也就是沒有能所的意思。這概念以後再來的3個叫甚深加行、難測加行、無量加行,這也就是修基智、修道智、修遍智,所以,這能修20法在分類的時候,我講這些是修行方法是幫助你理解的一個用語,其實他就是修行這個自性他的這個本體上面可以分成2種、或者3種就是基智道智遍智,再來另外15種就用5道~資糧道加行道見道修道無學道的角度,用5道的角度就這加行本身是修資糧道、還是修加行道、還是修見道、還是修道、還是修無學道,醬可以分成15種。所以這邊你又可以看到一個能所,你看到這個能所你要特別有印象的是~~這個能他的所呢到最後是沒有能所,這點需要你去體會。
你要記住20是2+3+15,印度人的分類是全部所有的修行你可以只當作2種,一種是無住加行、一種是無行加行,就一種是修沒有所緣境、一種是修沒有能緣境,這一般就是無分別心,放在圓圈中就代表涵蓋了所有修行方法、或者修行自性。或者用3種~~甚深加行、難測加行、無量加行,這也就代表是基智、道智、遍智,這邊圖像圓圈中用佛,所以所有的修行自性、或者是修行方法也可以用這3種代表。再來,圓圈中是一位修行人,這裡面就包括了凡夫的5個加行、近菩提加行就是見道、速疾一加行這是指2地到7地這是不清淨的加行,再上來就是8地一共有5個加行,8地是3清地很重要的一個關鍵、就是煩惱障在這邊全部斷光了,再來第9地叫珍寶果加行,第10地叫清淨一加行,所有醬加起來14個,最後一個叫結界加行,結界加行後面再解釋,因堪布的解釋跟米滂仁波切的解釋有出入、甚至連哦巴活佛的解釋也不完全是堪布講的那樣解釋方法,簡單講,堪布意思有一點是所有這些都叫做結界加行,但我看起來意思不是醬子,這個結界加行也就是你一定要閉關,課本裡有談到等等再講。
不管這是叫修行方法、或者叫修行自性,總之這個圖是我們今天要讀的,為什麼我會用修行方法,就是幫助你了解一共有20種修行方法,其實這20種也可以用2種代表全部的修行方法,或者是3種可以代表全部的修行方法,或者是15種可以代表全部的修行方法,也就說分別根據無分別心、或根據3智、或者根據5道來分類的。
這個概念花了很多時間解釋,可我覺得這很重要,這2個圖表若你都能理解,那你對米滂仁波切的解釋就比較有辦法去感受,有了這個概念以後,那現在去看今天28課的內容……
不管学《现观庄严论》还是俱舍、中观等,首先对于颂词字面要能解释,在此基础上还要抓住一些根本性的问题,比如第一品讲什么,分哪几个要点来讲的……合上书也要能复述。这个闻思方法很重要。如果学一部论,连重点也不了知,只有泛泛的一个印象,那是不合理的。
正等加行总共有十一种法,今天要讲的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法——加行。整部《现观庄严论》所修的法,就是前边所讲的基智、道智、遍智的一百七十三相,那么以什么样的方式来修呢?就是以加行的方式来修。
正等加行一共有11法,這法就是義,有8事70義,正等加行是第4個事、有11個義,今天講的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法、正等加行的第2義~加行,整部《現觀莊嚴論》所修的法,就是前邊所講的基智、道智、遍智的173相,那麼以什麼樣的方式來修呢?就是以加行的方式來修。那這裡加行是修行的意思,佛學的名相定義不夠嚴謹,在這加行2個字代表的就是修行,一般有前行、有現在的修行、有未來的修行,加行有時又代表現在的,可加行有時代表的是前行,醬子就會混亂,這裡加行就是修行的意思,因為你要記得今天主題就是能修的這20個法。
庚二(✿正等11-2-加行宣说实修加行之现观)分三:一、趋入加行实修之身份补特伽罗;二、宣说修行实修加行之自性修行方法;三、广说彼之差别分支前行法。
哦巴活佛的科判就不多加解釋了,第一科就是講法器,能修的法器就是補特伽羅;第2科就是講加行的自性,米滂仁波切用的叫自性,為大家易於理解我叫他修行方法,當然這並不能很精準的解釋但可以幫助你理解;第3科就是講彼之差別分支,米滂仁波切將之解釋為前行,這個今天不會講到。
辛一(趋入加行实修之身份补特伽罗)分二:一、总法器;二、别法器。
這就講在修行的能所上面,現在的能就屬於能修的補特伽羅、或者說能修的法器,哦巴活佛又分做總法器、別法器。
此处讲修持《现观庄严论》的修行人所符合的条件。比如说到密法的法器,尤其是要听不共的大圆满和大幻化网,最起码要得过灌顶、修完加行前行。虽然其他个别上师对密法法器也有不同的说法,但是我们按照无垢光尊者和华智仁波切的传统,要求一定要修完加行前行。
法器就是講一個人要有什麼條件他才能修《現觀莊嚴論》。
堪布講~~能修密法的人一定要先灌過頂、要修完加行,加行就是在修密法之前有一些前行,還好我們一起讀過《大圓滿前行》,還記得那裡面有一個4加行、一個5加行,那這裡加行指的是那個4加行、5加行,那個完了以後你才能夠修密法,因此對密法來講這叫前行。這就是我剛講的~佛學用字方面不夠嚴謹,其實是很不好。根據無垢光尊者龍欽巴、或者是華智仁波切的傳統來講是一定要完成加行,怎麼叫完成加行?4加行屬於顯宗,就你一定要讀過顯才能去修密,5加行屬密的前行;這裡加行就是指4加行、5加行,也就是密法的前行;所以要修密之前顯一定要搞懂。
《大圓滿前行》共同外前行~顯~~出離心4加行再加上解脫利益、依止上師
《大圓滿前行》4加行~~出離心4加行,即暇滿難得、壽命無常、輪迴過患、因果不虛
《大圓滿前行》不共內前行~密~~密宗5加行、有時ab合併則又稱4加行,為生起菩提心,即a.皈依,b.發殊勝菩提心,c.念修金剛薩埵,就是百字明咒,目的是淨罪,d. 供養曼陀羅積累資糧,e.上師瑜伽,這就是一般所謂的上師相應法
那么,修行《现观庄严论》的法器是怎样的呢?下面先讲总法器。
這裡主題就說能修行的人應具備什麼條件,也就說什麼樣的人才是法器。
壬一、总法器:p250
昔承事诸佛,佛所种善根。
~~因緣:昔承事诸佛,因緣:佛田所种供養善根。~~
這邊先談總法器,又分成用因、或用緣來講,醬子分的有些複雜了,簡單講,就是因緣,哦巴活佛後面解釋成因、前面是緣,一般我們了解因是比較重要、緣是比較次要,不過在這似乎沒有強調重要、次要之分。那現在他強調的是什麼?就第一個你過去一定有承事諸佛,第2個你曾在佛田種下供養善根,如果不是醬子你就不是修《現觀莊嚴論》的法器,簡單講你沒這點你就沒資格修。佛陀本身算是福田,也許你聽過佛法、也許你供養過,其實這供養跟承事是一件事,簡單講你要成為修《現觀莊嚴論》的法器,也就是你要能修般若這個智慧,因為《現觀莊嚴論》是一種內義、是修般若的意思,所以強調的是一種修行,因此你一定曾經承事佛、在佛前種下善根,至於要分出哪一個是因、哪一個是緣也可以但不重要。
所以總法器就是你曾在佛前種下善根,今天你才有辦法聽到《現觀莊嚴論》、你才有辦法去修《現觀莊嚴論》。其實你聽完《現觀莊嚴論》你就有辦法去修嗎?不過至少接上線了。
综合而言,闻思修行此法的法器需要具足因和缘。缘的特点是过去一定承事过很多如来。尽管我们自己不知道自己是否承事过佛陀,但前辈很多大德的讲义中都讲:如果今天有机会听受《现观庄严论》,那就说明往昔一定在过去出世的佛陀前做过供养、承事,否则即生不会有这种缘分。因的特点是什么呢?以前依靠佛陀等这些特别殊胜的福田种下过善根。或者在佛陀面前听过佛法,或者在佛陀面前供养过,或者哪怕是当过佛陀智慧眼前的一只小虫,凡此种种的善根肯定是种下过的。
很多人经常问:“我有没有学《现观庄严论》的因缘?你看看我的眼睛、我的鼻子……”其实,看你的眼睛鼻子都看不出来,但是你如果没有前世的因缘,今天根本不可能遇到这个法,哪怕要听闻其中一个偈颂也需要有特别殊胜的因缘。无垢光尊者在《法界宝藏论》里面讲:我们往昔一定与普贤王如来结过缘,因为即生值遇如此殊胜密法之故。
壬二、别法器:p250
善知识摄受,是闻此法器。
亲近佛问答,及行施戒等,
诸胜者许此,是受持等思、修器。
那這個別法器強調的是善知識攝受過、是聞此的法器,就你一定有善知識攝受你,你才能聽到這個修般若的法;或者是你有親近佛問答、及行施戒等,那諸勝者許此是受持等器,這個等字是代表思、跟修,前面先強調一個聞,所以就是聞思修。聞,主要是你有善知識攝受你就有聞這個法,那你又曾經親近佛、問答、修6度,勝者指大德,一些大德他們就承許你不止是聞、你還是思、修的法器。
颂词分别对应闻、思、修来介绍受持般若波罗蜜多的法器。
這句話應該是哦巴活佛的用語。
第一,即生被具法相之善知识所摄受,通过在善知识面前听闻此甚深般若法而堪为闻法器。如果没有被大乘善知识摄受,而是被外道或者小乘的上师所摄受,就不可能听闻甚深的般若法义。因此,能接触此法的最根本因缘,就是被大乘善知识所摄持。
後面比較容易懂就自己看,就你一定要有善知識攝受你才能聽到這個法,你若沒生對地方生在小乘盛行地,你就根本沒辦法接觸到般若波羅蜜多。
我们如果生长在一些盛行小乘或外道的国家,可能根本遇不到大乘善知识。我们曾遇到过世间的各种老师,但是他们不会让我们发菩提心,不会给我们传讲般若空性。在座的人都已经被许多大乘善知识摄受了,而且不但听闻了显宗般若法门,甚至连更甚深的密宗法要也听闻了,这样就圆满了第一个听闻法器的条件。
第二,作为思维的法器,有两个条件——第一是过去世依止过佛陀,第二是在佛前请教过甚深般若的意义,如同阿难尊者、须菩提那样再三提问、请教一样。
你要作為能夠思的法器就有2個條件~~1、過去世曾經依止過佛陀,其實這就是一個概念,剛剛講總法器時就已經提到這點;2、在佛前曾請教過甚深般若的意義,就像阿難、須菩提那樣跟佛陀請益討論,這屬於思的部分。意思是你過去生有過醬一個善根,以致你今天才有辦法聽到般若波羅蜜多,就《現觀莊嚴論》,然後將來可以依此修行。
第三,修行的法器,就是在生生世世依止佛陀和善知识的过程中,修持过布施、持戒、安忍、精进、禅定、智慧六波罗蜜多。
要成為修行的法器,就你生生世世都有修持6度等等。
米滂尊者、哦巴活佛、堪布對上列詮釋不盡相同
其實米滂仁波切、哦巴活佛、堪布他們對上面這個的詮釋並不完全一樣,《慧光集51》中米滂仁波切並沒有去細分因緣什麼的,所以,簡單講,他真正一個概念就說~~你是不是能夠有資格修般若智慧就看你過去生,你一定要種過這些因或緣,你才能成為聞思修般若波羅蜜多的修行人。
以上观点是佛经以及前辈大德所共同承许的,即依止佛陀并进行问答是取受教法,而不断修行六波罗蜜多而获得甚深意义并将其铭记于心是修持教法。
依止佛陀並進行問答是取受教法,而不斷修行六波羅蜜多而獲得甚深意義並將其銘記于心是修持教法。基本上,聞思上面叫取受教法,修叫做修持教法。
归纳而言,修行《现观庄严论》的人一定是容易接受闻思修行的人,他因为前世曾依止过佛陀和善知识,而且修持过波罗蜜多,所以即生中一定还会这样做;如果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就不堪为闻思修行的法器,也就没有修学《现观庄严论》的资格。在座的人应该可以说都是修持般若法门的人,因为大家至少都对闻思修行感兴趣。如果对闻思修行一点都不感兴趣,那会不会得到般若法门的意义呢?不可能的。
堪布講像我們現在能接觸般若法門都是過去生曾經有過這因緣。
为什么前辈大德对闻思修那么重视?因为三者缺少任何一个,都无法修行成功,只有听闻,没有思维和修行不行;只有听闻和思维,没有修行也不行;反过来,只有修行,没有听闻和思维也不行,因为他不可能知道怎么修。《扎嘎山法》里讲,闻思修行好比骏马吃草,骏马吃草时先吃到嘴里,在嘴里全部嚼烂,然后才咽下去。先吃,再嚼,再咽下去。如果骏马看到草直接吞下去,那肯定不行。我特别喜欢这个比喻,在译本中还给这一段另加了一个小题目——“闻思修勿脱离”。前段时间,我在一个学校作交流时讲了这个比喻,下课后有个老师特意跟我说:“我以前不知道闻思修行的重要性,今天通过你讲的比喻我才明白了。”
這邊是強調聞思修這3個就缺一不可,就像馬吃草,一定是先吃,再嚼,再咽下去,意思代表聞思修。
辛二(宣说修行实修加行之自性)分三:一、宣说甚深智慧之本体大平等之禅定;二、宣说广大方便相三智加行之分类;三、宣说实修分位界限加行之差别。
現在要討論的修行自性就是指修行方法~~就是今天一開始補充的第2圖、20種修行方法。你看科判這裡分3科就是圖2中間的那3個~~甚深加行、難測加行、無量加行,
壬一、宣说甚深智慧之本体大平等之禅定:p251
不住色等故,遮彼加行故。
~~不住外境色等故,遮彼有境加行故。~~
科判~~宣說甚深智慧之本體大平等之禪定,我不了解本體大平等之禪定,其實修行本身並不是只有禪定,這頌詞現在要談的就是不住、跟不行,就說這頌詞指的是所有修行自性或是修行方法只要用不住、不行這2個就代表了,簡單講就是一個修沒有外境、一個是修沒有有境,沒有能所簡單的概念就是得到的就是實相。那為什麼這邊怎麼會扯到一個本體大平等之禪定,我認為是~~就像米滂仁波切強調他有入定有出定,也就是有根本智跟後得智,假如你用三摩地……你用禪定就比較狹義認為只有在入定而已。不管了,這用綠色標註也是因為不知道該怎麼解釋才恰當,不過也沒關係,主要是要知道這頌詞~~不住色等故,就是不住外境,色等指的就是外境,遮彼加行故,遮這個外境,彼指的是有境,其實你沒有外境簡單講你就沒有有境。
从基智到遍智之间,共有二十种修行方法,这些修法的共同本体就是修行殊胜方便智慧的行相。讲密法时,处处都会说清净和平等,如果对此不懂,就不可能明白密法的根本要义。而一讲到大乘佛法,就一定会讲智慧和大悲(或说智慧与方便),如果不懂此二者,那任何闻思修行都谈不上。现观、中观有时看起来好像比较复杂,但实际上都没有离开大乘佛法的根本——空性和大悲。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智慧和悲心也是人类生存的根本。虽然社会上涌现出很多精神和理念,但是我没有发现有比智慧和大悲更重要的。
堪布在這就用了修行方法,有2+3+15共20種,他說~~這些修法的共同本體就是修行殊勝方便智慧的行相。講密法時,處處都會說清淨和平等,如果對此不懂,就不可能明白密法的根本要義。而一講到大乘佛法,就一定會講智慧和大悲(或說智慧與方便),就智悲雙運,如果不懂此二者,那基本上任何聞思修行都談不上。密法在修行上面很重要的一個概念就是淨觀、還有一個就是平等,其實平等並不是只有密法才強調,記得在2轉法輪裡面這平等就是指圓覺、是一個很重要的概念,可能堪布指的是在密法裡面特別講的某種平等那就不得而知了,重點就是你密法有這概念,到了大乘顯教的時候一定是智悲。
在這,智悲、智慧跟方便好像是配對的,可我認為方便強調的是方法,就是我們在講的修行的那個方法,那個方法本身跟智慧也是一件事,或者說修行的自性跟最後得到的智慧是一件事,那這邊智悲雙運,這個悲當然你也可以用方便講,但是,智悲雙運,主要也有勝義諦、跟世俗諦就一個不分別跟分別的這種概念,那這種東西都是強調雙運的,這種概念都是非常後面的。堪布在這裡提到這些當然會有一點相關,其實這裡要強調的整個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最重要的可以歸成2種方法,一個修沒有外境、一個修沒有有境,那這個跟清淨、平等、智慧、大悲我認為並不是完全一對一的對等的東西,當然醬子講也可以讓我們再複習一遍這些概念,但最重要還是講所有的修行方法就是可以歸成2類~~不住、跟不行。這蠻重要的,因為最後修般若波羅蜜多、或者修般若的智慧最後就是得到空性,就我們講離戲空性,這空性是真正的空性、就得到這個實相。
下面先讲以甚深智慧为本体的两种加行——不住加行和不行加行。华智仁波切的《现观庄严论总义——修行次第略说》中讲:二十种加行全部可以归纳到不住加行和不行加行之中。所以,真正修持一百七十三相,也只有不住加行和不行加行这两种修行方式。
2種修行方法,一個修沒有外境、一個修沒有有境,也就是不住加行、不行加行,華智仁波切在《總義》中講:20種加行全部可以歸納到不住加行和不行加行之中。所以,真正修持173相也只有不住加行和不行加行這兩種修行方式。
我們再回去看一下今天補充的第1圖,就有關27、28課的內容。
能修、所修,就涉及到或者2種、或者3種、或者15種,所謂20種那是印度的分類方式,在這你看到左邊屬於一個類型都是能的部分、右邊都是屬於所的部分,可話又講回來、就為什麼米滂仁波切一直強調能所其實是一件事情的2面,所以叫做反體,其實他是分不開的。
1、所谓不住加行,就是证悟色等基道果任一法,都是本体空性、远离四边八戏的。
重點就是強調沒有外境。
2、对境不存在,故而有境三智的本体也不落于一切相的执著中,这叫做不行加行。
重點就是所有對境都是空的、都是假的,當你搞清楚佛學的觀念,只要是觀待都不是實在有、觀待的東西都是假有。既然能所是觀待,所以沒有外境也一定沒有有境。
所以,从有境的角度讲是不行加行,从对境的角度讲是不住加行。以有境对境或能取所取全部不存在的方式来行持,这就是真正的般若波罗蜜多。《般若摄颂》中云:“天王帝释请问佛,菩萨慧行如何勤?蕴界尘许不勤作,蕴不勤即菩萨勤。”意思是,帝释天王请问佛陀:“菩萨行持智慧波罗蜜多时,如何能做到精勤?”佛陀告诉他:“蕴界处少许都不缘取,就是菩萨最好的一种勤作。”因为蕴等在本性中不存在,智慧也缘取不到,如果证悟了这一点,就是真正的加行。实际上,修行般若波罗蜜多,只有以不缘的方式来修,才是真正的修。因为万法的本体都是空性的,以空性了知空性的方式来行持,这也特别符合禅宗的说法。
從有境的角度講是不行加行,從對境的角度講是不住加行,這2句話要記住。一般藏系都會讀《般若攝頌》這部般若經,這裡面就很清楚的解釋不住、不行這2個加行的重要性,因為蘊等在本性中不存在,智慧也緣取不到,真正的角度就是~~因為色受想行識這種東西根本不存在,以對境來說根本沒有這些東西,既然沒有這些東西、有境就沒有,所以,智慧也就緣取不到,就有智慧但緣取不到對境。真正重點不在智慧緣不到,就根本沒有對境、那智慧緣什麼,這都是我們自己分別心下面造成的。所以,修行般若波羅蜜多,就只有以不緣的方式也就是你不住不行、也就是沒有能所的來修,才是真正的修;因此今天講的修行方法、或是修行自性的20種,其實用不住、不行這2種就全代表了。
壬二、宣说广大方便相/三智加行之分类:p252
彼真如深故,此等难测故,
此等无量故。
~~彼真如深故,此等道智难测故,此等遍智无法衡量故。~~
再來就是那3種加行,就是甚深、難測、無量,由頌詞可知分別各自代表基智、道智、遍智。
下面是对应三智来分类的。
3、以不住不行的方式来修行基智的二十七相,因为真正通达了一切万法的基无比甚深,所以叫做基智/甚深加行。也就是说,当我们修持不住加行和不行加行时,对基智的二十七相一一进行观察,发现这些法在胜义中如虚空般无有任何相,在世俗中则有如梦如幻的显现。因为任何一法本体上与法界无二无别,比如心的根本是如来藏,而显现为阿赖耶,这是非常甚深的,因此才说“彼真如深故”。
基智就甚深加行,詳細內容就自己看,不會看不懂。
4、以不住不行的方式来修行道智的三十六相,证悟菩萨相续所摄的一切道甚深难测,非凡夫分别念可及,这叫做道智/难测加行。这也是以世俗中如梦如幻、胜义中无可缘取的方式来修持的。
道智來講就難測加行,以不住不行的方式來修行道智的36相,其實就算是修3智也是用不住不行來修。
5、以不住不行的方式来修持佛果的一百一十相,证悟这些果自性无量的缘故,无法以凡夫的智慧来衡量,这是遍智/无量加行。
無量加行修遍智,你就要記住,還有甚深加行修基智、難測加行修道智,這3個修3智的方法。
以上五种加行,約無二智慧方面有两个,約三智修行方便方面有三个。米滂尊者:上五是依加行自性作分類下面十五种是以界限来分的,不同的阶位有不同的加行——凡夫地有五个加行,不清净七地(一地到七地)有两个加行,清净三地(八5、九1、十地1)有七个,最后一个叫结界加行,是贯穿资粮道至十地末尾的一种加行。
這上面所講的5種加行,應該是哦巴活佛講的~~智慧方面有2個,方便就是指方法有3個,米滂仁波切沒有做醬子的分類,直接就告訴你是用加行自性來分類,就他的用字一直是叫修行自性、也就指修行的本質,加行自性就是講修行的本質、本體,用這個角度來看就是修不住、修不行、或者修3智。還有15種,哦巴活佛是用界限來分類,他們用界限的意思就是代表5道的位階,這個界限不要用我們的解釋方法,因前面《略義》、《總義》就提過用界限會涉及到你是在資糧道、或在加行道等等……所以不同的階位有不同的加行,也就是不同的界限有不同的加行,就5道在不一樣的時間那些加行的修法就不一樣,那凡夫地有5個加行,就1個資量道、4個加行道,因加行道雖然算是賢人但還算是凡夫;從1地到7地這不清淨7地有2個加行,一個是見道、一是2到7地,所以分成2個,見道記得叫近菩提加行、靠近菩提的那個加行是見道,後面2到7地這叫速疾加行;3清地有七個加行,就8地5個、9地1個、10地1個,最後一個叫結界加行,那這個是貫穿資糧道至十地末尾的一種加行,這解釋跟米滂仁波切強調的不盡相同,即使是哦巴活佛也不是強調這個,等等看下去他們怎麼講?
這點要先記住~~就***結界加行到底是什麼意思,這裡看字面的意思就好像這裡所有的15種加行都可以用結界加行來代表,其實意思不一樣,他是強調你一定要閉關。所謂閉關,就真正在所有這些修行本質裡面一定要很嚴謹,非常清楚只有修或者不修、沒有那種模擬兩可的東西。什麼叫做修或不修?這涉及到座上跟座下,因為即使在閉關也不是一直都在修、有休息的時間,就座上修跟座間,座上修可以止住修也可以觀察修,座間就是座上修以外的時間你做一般平常的事情,在閉關裡面也一樣,也不是一直都在座上,可能有時也要休息一下,是不知道要不要睡覺但至少你也要吃飯吧!那他是強調像這些加行一定要像閉關一樣,要非常嚴謹,修或者不修、沒有那種模擬兩可的,也就代表你要很專心、很實在的,這就是修行的自性、他的本質是醬子,你也可以說你的方法一定要醬子。後面這個結界加行應該是會出現。
界限代表5道
結界加行~閉關
壬三、宣说实修分位界限5道加行之差别:p253
劬劳久证故,授记不退转,
出离及无间,近菩提速疾。
~~資糧道:1劬劳久证加行故,加行道:2授记加行(暖)/3不退转加行(頂),4出离加行(忍)及5无间加行(世一),見道:6近菩提加行/修道:7速疾加行(二至七地)。~~
這裡就講5道的加行,1資量道的叫劬勞久證加行,在加行道:2授記加行屬於暖位,3不退轉加行是頂位,4出離加行屬於忍位,5無間加行是屬於世第一法,再來,見道:6近菩提加行,修道:7速疾加行就是2地至7地。這裡沒講完,還有3清地的頌詞在後面,會分開講是因光是8地就有5種加行、9地1個、10地1個,最後一個結界加行。
先讲凡夫位的五种加行。
6、对前面所讲的一百七十三相,以入定和出定交替的方式,通过不住加行、不行加行的途径来修行,作为资粮道的凡夫人,需要经历千辛万苦、漫漫岁月才能现前证悟,因此称为劬劳久证之加行。一般来讲,成佛要历经三大阿僧祇劫——凡夫道需要一大阿僧祇劫,不清净七地一大阿僧祇劫,清净三地一大阿僧祇劫,时间非常的漫长,因此这里说要经过长期的辛苦才能证悟。
簡單講這就是資量道的加行,從凡夫到見道要一大阿僧祇劫,見道以後到8地要另外一個阿僧祇劫,從8地到證果是第3個阿僧祇劫。
7、以不住和不行加行的方式继续修行,获得加行道暖位的道相时,利根者就会得到必定成佛的授记,故而称之为得授记加行。
堪布一直提醒~~不管怎麼樣都還是要不住不行的方式,也就是強調這2個就可以代表所有的修行方法。在獲得加行道暖位的時候叫授記加行。
8、以不住加行和不行加行的方式修至顶位,就不会从菩提道中退转,所以叫做不退转加行。有些修行人太容易退转,刚刚在上师面前发誓一定要精进修行,还没过两个月就完全退失了。所以,没入道的凡夫人真的很难把握住自己,各种违缘一出现,心态马上就变了,心态一变,身体也不得不配合它,好像有“遥控器”被别人掌握一样。而到了加行道顶位,才算取得了不退转的决定。
頂位的時候叫不退轉加行。
9、忍位时通过修正等加行而从声闻缘觉地出离,再也不会堕入小乘之中,更不会产生世间的自私自利心,所以叫做出离加行。
10、到胜法位时,通过正等加行的不住加行和不行加行的方式来修行,将见道的所有障碍一一遣除,因此称为无间加行。“无间”就是没有任何间隔之义,没有任何阻碍,完全确定下来了;而在此之前,可能稍微还有一些变数。
到勝法位就世第一法的時候叫無間加行。
以上五种加行,属于资粮道的有一个,属于加行道的有四个,都是凡夫地所摄。
11、得到见道第一地菩萨时,通过修无漏智慧本体的正等加行而接近菩提,因此称为近菩提加行。此时的修行者不像凡夫那样执著对境和有境,而是以无漏的智慧摄持,在入定位非常自然地通达一切万法的本相,这种境界离正等觉果般若非常近,所以叫做“近菩提”。
12、在修道不清净七地中,以不住加行和不行加行的方式继续修持初地证悟的空性境界,可以非常迅速地圆满菩提,所以叫做速疾加行。二地到七地时,遍计的烦恼障早已灭尽,想要获得佛果是非常快速的,佛经中有教证说:得初地以后,想要成佛七日即可成办。
見道的近菩提加行,不清淨七地,所謂七地就是……修道並不包括見道,不清淨七地,應該是從2地至7地只有6地,不過這沒關係,因見道拿掉只有6地、見道包括就是7地,這個叫速疾加行。為什麼叫速疾,是因2地至7地時煩惱障已經全都斷光,見道都叫近菩提、這裡更靠近,只是這裡又再次講到的七日成佛不知道是在哪部經裡提到?因明明是3大阿僧祇劫,為什麼得初地以後,想要成佛七日即可成辦?若真是醬子那比密宗還快!會醬講一定是有他的根據,可堪布沒解釋這個。((在《念住經》上所說的「若七日」內能夠証到不還果或阿羅漢果,但不是成佛。20240329))
以上是一地到七地之间的两种加行。
就見道的近菩提加行,不清淨七地的速疾加行。
利他无增减,不见法非法,p254
色等不思议,色等诸形相,
自性无分别。
~~八地:8利他加行/9无增减加行,10不见法非法加行,11不见色等不思议加行,色等12诸形相,自性无分别加行。~~
3清地就是8地以上,這個3清地中的8地有~8利他加行、9無增減加行、10不見法非法加行、11不見色等不思議加行,12色等諸形相自性無分別加行,共5種。所以8地非常複雜、關鍵,那我們很快看一下。
三清净地有七个加行,其中属于八地的有以下五个:
13、无勤地成办利他,因此称为利他加行。八地菩萨的利他不像我们那么吃力,我们虽然很想利他,但由于因缘不具足,不要说度化无量众生,连自己的父母等亲人也度不了,本来想给他们转法轮,结果却被他们“逆转”了;八地菩萨感化众生的因缘非常殊胜,无勤当中成熟一切弘法利生的事业。
到了8地完全為了要利他,8地的利他不像我們那麼吃力、他是很容易做到。
14、以无分别智慧照见一切万法无增无减、如如不动,本来离戏,这叫做无增无减加行。
這個無增無減、離戲在見道時已經有這功力,到了8地就更為圓滿。
15、因为泯灭了所有分别念,故而根本见不到法和非法、善和不善、好和坏等二元对立的法,这叫做“不见法非法加行”。凡夫人是有取舍心的,十善、六波罗蜜多等是要取的、五无间罪等是要舍的,但在八地菩萨的智慧前不存在这些法非法等。
這裡主要強調沒有2元對立,其實就是平等的概念,並不是見不到而是他不會分別,他知道這些都是空性。
16、凡夫去观察色等五蕴所摄的每一法的因、体、果、行相、作用等任何方面,会发现它们都是不可思议、难以衡量的,但八地菩萨的智慧对这种不可思议也不加分别,因此叫做不见不思议加行。一方面,由于万法的本体是空性的,缘取不到;另一方面,八地菩萨无勤照见一切万法的实相,并非难以衡量,所以说“不见不思议”。
這不可思議意思是你用分別念你無法理解的,而凡夫一般都是用分別念,分別念就是可思議的,這裡不知道是用哪一個角度去強調凡夫的……而8地菩薩的智慧對這種不可思議也不加分別,因此叫做不見不思議加行。也就說1地至7地他們了解不可思議這種概念,就是空性沒有辦法用分別念去理解的,那到了8地的時候他不會有這概念,也就是更徹底,反過來講,8地菩薩不會去執著有空性、不會強調空性,概念上是醬一個概念,就8地更不執著、捨的更乾淨。
八地菩薩無勤照見一切萬法的實相,並非難以衡量,所以說“不見不思議”。這角度是反過來了,一方面,由於萬法的本體是空性的,緣取不到,基本上這就是不可思議的概念,但是另一方面,8地菩薩並不會覺得不可思議,也就說他連不可思議這觀念他也不執著,這概念更徹底了。就像我們講過的空之等持、相之等持,這個相之等持就比空之等持更進一步的意思;你看他也不會去執著空性,這點大家要慢慢去體會。
17、凡夫习惯对色法等的法相、本体、因缘进行分析,觉得它们有一定的自性,但是八地菩萨完全照见一切万法的平等性,在他面前,色等的行相、本性全都无有任何分别,这叫做不分别本体加行。八地以下的菩萨没有粗大的分别,但细微的分别仍然有,因为烦恼障没有灭尽之故。但到了八地,这些分别都不存在了。
最後就是八地菩薩完全照見一切萬法的平等性,所以這叫不分別本體加行。堪布這裡強調~~因為他的煩惱障已經斷了,所以他不起分別念,其實還有所知障。
凡夫人无法理解八地菩萨的境界,因为八地菩萨的智慧和悲心远远超越凡夫的分别念。有时我们看看自己对万法的执著,都觉得很可怜——本想好好修行,但要么莫名其妙没有动力,要么障碍出现无法前进,每个人烦恼现前时都不是那么容易应对的。但八地菩萨完全不同,他们的修行自然而然可以成功。
下面讲九地和十地的两个加行以及最后一个加行。
能与珍宝果,清净及结界。p255
~~九地:13能與珍寶果加行,十地:14清淨加行及凡夫至十地:15結界加行。~~
8地過了,就9地、10地,9地只有1個叫做能與珍寶果加行,10地1個叫做清淨加行,最後是凡夫至10地一律都要的結界加行。
18、到了第九地时,通过修不住加行和不行加行而获得四无碍解,可以相应不同的众生随机说法,令他们获得声闻四果、缘觉果、无上菩提果这六种有如珍宝般的果位,所以叫做能与珍宝果加行。
到了9地,堪布依然強調要不住、不行,因為他有4無礙解可以相應不同眾生而隨機說法,讓他們得其所該得的果位,一共有6種有如珍寶般的果位,這6種就是聲聞4果、緣覺果、再加上無上菩提果。9地的時候他有4無礙解他能讓眾生聽他隨機傳法,最後都能獲得如珍寶般的果位,所以這叫做能與珍寶果加行。
不论凡夫还是菩萨,都应以不住加行和不行加行的方式来修持,将所取和能取抉择为空性。大家最好看一下华智仁波切的《现观庄严论总义——修行次第略说》,在藏地所有的《现观庄严论》注释中,华智仁波切的这个注释在修法窍诀方面极具代表性,以之与本论互相对应,你才能发现《现观庄严论》的密意所在。以前有些论师讲解《现观庄严论》时讲得很枯燥,让人很难以接受,直到人们看见华智仁波切这样的窍诀,才发现那也并非凡夫不可企及的,其中既有适合住地菩萨的行持方法,也有适合凡夫的修行方法。不能认为一地菩萨就不用修正等加行,直到八地十地都还要修,也不能认为凡夫人就没资格修《现观庄严论》。
堪布這裡依然強調要以不住、不行的方式修行,並建議大家要去讀《總義》,這我們前面讀過。堪布意思~~你可以看到即使是到了8地、9地、10地都還是有加行,因現在是正等加行,並不代表到了一地以後就不用正等加行,因這裡是在討論正等加行的內容,正等加行的修行方法、或者是修行自性。
19、十地菩萨时,也同样以不住、不行加行的方式修持,使前面九地的垢染全部得以清净,因此称作清净加行。
十地是修道过程中最清净、最高的一个层次,十地末尾通过金刚喻定断尽所有烦恼障和所知障,之后就获得了如来正等觉的圆满果位,那时就不用再修加行了。有些人自以为是利根者,不用修加行,但这种说法是不对的,《现观庄严论》里讲十地菩萨都要修加行,只不过修的是不住加行和不行加行,而没有五加行皈依、发心、念修金刚萨埵忏悔、供曼茶罗和上师瑜伽的名称。我们不能因为佛陀在经中没有提“五加行”,就认为五加行不重要,这样因为懒惰而凭着分别念乱说,可能会隐没传承上师们的窍诀。修行应依据传统,传承上师们如何做我们也如何做,世间一些成功的教育也是如此。
10地最重要是全部清淨,到10地就差一個金剛喻定成佛了,他是透過金剛喻定斷掉所有的所知障,其實煩惱障在8地就已經斷光了,堪布提煩惱障應該是指習氣,不論如何,正等加行到了10地還是得修,那這時就叫清淨加行。
這邊堪布突然提到沒有5加行的名稱,我想這5加行就是《大圓滿前行》中讀到的5加行~~皈依、發心、念修金剛薩埵懺悔、供曼茶羅和上師瑜伽,佛陀在經中沒有用“五加行”這個名詞,就認為5加行不重要,這裡是用寧瑪的角度來說的,對寧瑪來講這5加行、4加行是寧瑪的傳承,也就說修《大圓滿前行》就是要修4加行、5加行。所以不能說佛陀在經中沒有用“五加行”這個名詞,就認為5加行不重要,就算佛經中沒有用“五加行”這個名詞,但5加行裡面的內容在佛經裡面都有。
20、从凡夫资粮道一直到十地末尾之间,以入定和出定轮番的方式来修前面所说的这些加行,唯具入座與座間之差別而修,称为结界加行。米滂尊者:精勤不懈如惜珍寶、座上座間堅持閉關,成就諸加行。
這裡就是關鍵,結界加行是說~~從凡夫資糧道一直到十地末尾之間,以入定和出定輪番的方式來修前面所說的這些加行,哦巴活佛講:唯具入座與座間之差別而修,也就是專心修持只有入座跟座間之分沒有模糊地帶,也就說入座要很清楚。米滂仁波切說:精勤不懈如惜珍寶,就修行於他就像珍寶一樣是非常在乎的,然後,座上座間堅持閉關,堅持閉關的概念,簡單講什麼叫閉關?就不分心,真正實修的當中,到了重要時刻一定是要閉關,就關在一個隱蔽的地方專心修法,一般會有護持的人照顧他的生活起居,然後,成就諸加行。所以這結界加行所強調的是~~這是在5道當中的修行、一共分做15種,他很嚴謹用閉關的方式、也就是用結界加行的方式去修所有分在5道中的14種正等加行。結界加行是醬一個概念,而不是一個總稱,修行必然是入定和出定輪番的,重點不在輪番,重點是在他是非常的嚴謹、而且閉關,這個閉關意思是他在修行的時候一定是閉關的。總之,我是盡我所能的分享我所知的,我認為其實這個結界加行強調的是要閉關,也就是為什麼要強調只有入座跟座間的差別,要不然就是修、要不然就是沒有修,不會有灰色地帶,沒有修不是不修而是有一些你需要停頓的也許是吃飯也許是睡覺我就不知道了。
以結界加行方式、就閉關的方式修前面所講的14種正等加行
入定、出定轮番,或者说闭关、出关轮番,有些人以为这是藏传佛教的特殊说法,其实佛经里也是这样讲的。不论修显宗或密宗的任何一个法,入定时,要将所有分别念断开,周围的各种违缘和散乱的因也要全部隔绝;出定时,要把入定所得的境界尽量用于现实生活中。佛陀在《入无分别陀罗尼经》中讲:“入定见诸法等同虚空,后得见如幻”,这句话非常重要。对于《现观庄严论》所讲的从资粮道到佛果之间的一百七十三相,都应以入定如虚空般一无所缘,出定如梦如幻、如阳焰水月等幻化八喻或十喻的方式来修行,先是分别去修这一百七十三相,待修行纯熟,尤其是到达刹那加行时,就可以在一刹那间圆满所有加行相。
堪布這裡引《入無分別陀羅尼經》中講:“入定見諸法等同虛空,後得見如幻”非常重要的一句話,重點就你在~~入定的時候是完全什麼都沒有、出定的時候你就了解你所看到的一切顯現其實都是幻有。那我看哦巴活佛、米滂仁波切在這上面做的註解好像並不是在強調入定、出定輪番,重點不在這,入定、出定輪番是修行基本上的……這我不知道,我只有告訴各位堪布一定會根據手邊的參考資料來講結界加行,他不可能不知道哦巴活佛、米滂仁波切在這上面做的註解,那他也沒特別解說、就好像強調在入定出定,這是講法上的一些差異。
当然这对现在的我们来讲有一定的困难。比如说修四念处,现在让我们同一时间中修四个是做不到的,那就先修一个身念处——入定时观身体如虚空般无所缘,因为胜义中身体的颜色、形状、本体等都不可得,出定时视身体如幻化般,可以作为善恶业的所依,能起相应的作用。这就是《现观庄严论》中非常深奥的一种修法,这种修法在《大圆满虚幻休息》中也有讲述。
修四念處,現在讓我們同一時間中修四個是做不到的,那就先修一個身念處——入定時觀身體如虛空般無所緣,因為勝義中身體的顏色、形狀、本體等都不可得,出定時視身體如幻化般,可以作為善惡業的所依,能起相應的作用。這裡還是在強調入定出定,入定就是什麼都沒有、那個境界就是空性;出定的時候就知道所有的顯現都是幻有。我感覺堪布在結界加行這裡強調是入定出定輪番這個概念。
结界加行是从资粮道到佛地之间一直要修持的,因此也要在此提醒大家:不要认为自己生起了一定境界、获得了一点名气时就可以不修行了,包括我们今天发毕业证,也不代表你真的“毕业”了,不用再修行了。学佛不像世间人考公务员考上了就再不学了,而是要一直学到获得佛果为止。希望学院和学会中的道友们不要得少为足,如果你们在饮食等其他方面知足少欲,那是非常不错的,但在佛法方面,如果只听一两部论就满足了,这是不合理的。
結界加行是從資糧道到佛地之間一直要修持的,我的認知這結界加行強調的是這14種加行修行的原則都是要很嚴謹,像哦巴活佛、米滂仁波切在結界加行做的註解強調的是要閉關,就只有修跟不修的差別、要很嚴謹、閉關。堪布的解釋應該是根據他手上其他的資料,強調的是入定出定輪番這個概念,入定就是完全空性境界、出定就是如夢如幻。這是我讀完以後發現的差異都提出來讓大家理解有醬子的講法,好像哦巴活佛、米滂仁波切結界加行強調的點跟堪布不太一樣。
总之,大家应当以不住加行和不行加行的方式来修持般若波罗蜜多,最后方能达到清净加行的境界。在这个过程中,肯定需要依靠结界加行,一会儿出定,一会儿入定,也有可能产生很多分别念,一会儿开心,一会儿痛苦……不管怎样,我们的生活就是如此,充满悲欢离合。
最後還是強調要用不住、不行這2種方式修持,最後達到清淨加行。看這裡的文字,很明顯的堪布是入定出定輪番醬子解釋,可你去看哦巴活佛、米滂仁波切解釋的重點不一樣、他們是強調閉關、只有修跟不修,這我就不太懂、因堪布不可能不知道他們的解釋,那我只有提出來讓大家了解有這個差異,但你也不能說堪布講的不對,他既然能把結界加行強調的是入定出定輪番這個概念,應該是根據他有的資料。
PS:
這裡在講能所的概念,其實他的觀待處都是根據一個動作就會有能所之別,寫的這麼複雜那都是我們假立的,因為只要有觀待就是假立。
今天補充圖2就是講今天讀的內容,法器那邊不要管,就是無住加行、無行加行這2個不能忘,至於甚深、難測、無量這是根據3智分成3種正等加行,再來是依界限也就是根據5道凡夫5個加行、見道的近菩提加行、2地至7地的速疾加行、8地有5個加行、9地的珍寶果加行、10地的清淨加行、最後的結界加行。
J:一般講結界都是在法會,會劃定一個範圍內所謂的壇場。那這結界加行看到《慧光集51》p256中說:長年累月精勤不懈,在座中與座間都堅持閉關。這樣的修持方式,只能以修與不修作為劃分界線,如同愛惜珍寶一般,故稱為“結界加行”。劃分界線,就有結界的意思,那我又再去看8000頌的對讀p332/ p431,結界加行是說~~菩薩如果能有一劃定的時間,如一日、一月、一年等,專心修習般若,即應把握時機,勤修不捨。結界,是劃定的意思。以上一種是就時間而分。
師兄:醬子的解釋方法跟哦巴活佛、米滂仁波切的解釋是一致的,而堪布強調入定出定輪番他的重點不是這個,看了這裡更清楚這結界加行就是哦巴活佛、米滂仁波切所強調的,跟堪布的意思不一樣。所以你看為什麼哦巴活佛、米滂仁波切強調要閉關,強調要閉關的意思就是要把握這時間,就只有修、不修,就像哦巴活佛說只有座上跟座間、你不能打混,要不然就是吃飯睡覺沒辦法修這可以,其他你就是專心修,這叫結界加行。醬子就非常清楚,在修行當中你一定要按照這個原則去做,從資糧道一直到最後10地在修行的時候都要有結界加行醬一種修行方法。
回向偈:
所南德义檀嘉热巴涅 此福已得一切智
托内尼波札南潘协将 摧伏一切过患敌
杰嘎纳齐瓦隆彻巴耶 生老病死犹波涛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 愿度有海诸有情
~~20240331~~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