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020-1.jpg

20181009-P376L01-P377L09-奢摩他-0163 菩提道次第廣論卷十六
今天由卷16開始講起。
第二 依彼引生住心次第分三:① 正明引生住心次第b376,② 由六力成辦b377,③ 具四種作意b379
   今初 正明引生住心次第 b376
先看一下~5過8斷行~這張圖表,上一節課主要還是5過8斷行裡面的東西,《辨中邊論》裡的這個5過8斷行是很本的主要東西,現在接下去講的順序就是9住心、6力、4作意,所以整合到這張表上面。
  初中九心:一內住者,謂從一切外所緣境攝錄其心,令其攀緣內所緣境。《莊嚴經論》云:「心住內所緣。」二續住者,謂初所繫心令不散亂,即於所緣相續而住。如云:「其流令不散。」三安住者,謂由忘念向外散時,速知散已,還復安置前所緣境。如云:「散亂速覺了,還安住所緣。」四近住者,《修次初篇》說,前安住心是知散斷除,此近住心是散亂斷已,勵力令心住前所緣。《般若波羅蜜多教授論》說,從廣大境數攝其心,令性漸細上上而住,如云:「具慧上上轉,於內攝其心。」《聲聞地》說:「先應念住,不令其心於外散動。」謂起念力,令不忘念於外散動。五調伏者,謂由思惟正定功德,令於正定心生欣悅。如云:「次見功德故,於定心調伏。」《聲聞地》說,由色等五境及三毒男女隨一之相,令心散動,先應於彼取其過患,莫由十相令心流散。六寂靜者,謂於散亂觀其過失,於三摩地止息不喜。如云:「觀散亂過故,止息不欣喜。」《聲聞地》說,由欲尋思等諸惡尋思,及貪欲蓋等諸隨煩惱能擾亂心,先應於C16-P377彼取其過患,於諸尋思及隨煩惱不令流散。七最極寂靜者,謂若生貪心憂慼昏沉睡眠等時,能極寂靜。如云:「貪心憂等起,應如是寂靜。」《聲聞地》說,由失念故,若起如前所說尋思及隨煩惱,隨生尋斷,能不忍受。八專住一境者,為令任運轉故而正策勵。如云:「次勤律儀者,由心有作行,能得任運轉。」又如《聲聞地》云:「由有作行令無缺間,於三摩地相續而住,如是名為專住一趣。」第八心名專住一趣,即由此名易了其義。九平等住者,《修次》中說,心平等時當修等捨。《般若波羅蜜多教授論》說,由修專住一趣,能得自在任運而轉。如論云:「從修習不行。」《聲聞地》說名等持。如云:「數修數習,數多修習為因緣故,得無功用任運轉道,由是因緣,不由加行不由功用,心三摩地任運相續,無散亂轉,故名等持。」此中九心之名,是如《修次初篇》所引,如云:「此奢摩他道,是從般若波羅蜜多等所說。」

9住心或是9心住,這一部分一般散定也可以做到,但等做到等持你有輕安這就是真正進入未到地定,也就是你進入了三摩呬多地,沒有輕安的時候也叫等持但是屬於散定是欲界定。
這9個心一開始就曾把《瑜伽師地論。聲聞地》中詳細的內容,再加上常柏法師的註解都跟各位報告過一次,今天就進入這課文,等課文讀完以後可以把常柏法師的註解再講一遍,醬就可以加深大家的印象。這是學定基本的東西。
  初中九心:這是一開始說正明引生住心次第,就說這是最基礎的讓你怎麼得到等持,9住心、6力、4作意,加起來就是引生住心次第裡面整個的內容。所以那張表一定要記住。


一、內住者,一般內住在一座上面基本上最多是只有百分之10在所緣境裡面,比方你上座花了30分鐘,你大概只有3分鐘是在所緣境上面,這是一開始的情形,當然這是大約的說法,並不是大家都醬子,這叫內住,那時候你是剛剛開始。大家記住,內住跟續住,續住也有人叫他等住意思是一樣的,這2個都是屬於聽聞力、思惟力的,下面講6力的時候就會告訴你,什麼叫聽聞力、思惟力?就像我們現在醬子,剛剛在讀,一般讀很多再思惟裡面的道理,在醬子的情況下就下去練定的時候,基本上這2個就是靠這個聽聞力、思惟力得到的力量讓你能夠進入這2個住心。課本的教法也有提到,你不要做一個讀一個,不是醬子,你是要有一個整體的概念以後你再進去做第1。所以,我們現在讀是先把9住心都搞清楚,你再進去,當然進去你可以回去再看看書,能夠體會一下你到底掌握了多少、理解了多少。
內住,這個叫做謂從一切外所緣境攝錄其心,令其攀緣內所緣境。大家注意這個外,因為我們現在要的是攀緣內,內就是你的根本所緣境,根本所緣境就是你最後所選擇的一個,比方數息、不淨觀、緣佛像等等,當你做了這個決定以後,那個所緣境就是你的內所緣境、或者叫做根本所緣。所以基本上就是你要能夠緣你要緣的東西,其他不是的都叫做外,那麼你就是除了你的根本所緣境,你不要去緣其他的境。這裏面,慢慢大家就能體會到,以前常柏法師的註解也有提到,一開始從內住這一直到調伏的當中,基本上都是並不是全部,但主要是對付外境10色聲香味觸、貪瞋癡、男女,這是你被外境影響而不是你內部生起的東西,內部是像8尋思、5蓋這些東西,現主要是外境。就說你突然會想到一些外境,比方,想到什麼東西好吃,或是聞到香味就被吸引走了。因此你要了解他所講的內外的意思。就像彌勒5論中間的一個的《大乘莊嚴經論》直接就說:「心住內所緣。」當這些你都讀完了以後,你要記住他們所講的這些名詞,醬你就知道他這裡講內所緣的意思是什麼。這些讀久了慢慢你就會很熟悉了。
大家注意下,宗大師講這個9心住他幾乎都是引《聲聞地》,要不然就是引《修次3篇》或者是引《大乘莊嚴經論》,這些就給我們一個概念,就大家記得一開始他就說修定的時候最重要就是看這些大經論裡面怎麼講,而不要去外面道聽途說,最重要就是這些大經論裡面的教法。

二、續住者,有的叫做等住。聽這名字就知道了,你一開始緣你的所緣境雖然沒辦法全部緣,但至少你已經有辦法有百分之10的時間緣在你所決定的所緣境裡面。那接下來的續住,按照《略論》裡面的講法,這個時間你大概能夠維持一串念珠的時間,一串念珠108遍,這時間不是很短,假如你緣根本所緣境的時間有辦法能夠維持到一串念珠的時間,這時候你就進入第2個續住。所謂維持一串念珠的時間,並不是斷斷續續加起來,是你能夠恆常不變的,這中間不能夠走掉的,要進入這狀況才是。

續住,那就是謂初所繫心令不散亂,即於所緣相續而住。這時就很容易讀懂了,但大家注意這個時間大概就是一串念珠的時間噢。就如《大乘莊嚴經論》云:「其流令不散。」這個流就是等流,你能夠緣住根本所緣境的時間越來越久而你不會散掉。

三、安住者,等到進入安住的時候這有一個重要的觀念,所謂進入安住的時候就是你已經能夠起正知了。前面解釋過正念就是你對你的所緣境你很清楚,在定裡面你有正念就是你對你的內所緣境你非常清楚而且很熟悉。因為你有這個正念,你有正念你越熟的時候你就會產生一個正知,前面也講過這不是因果關係,是同體相屬關係,假如是因果這是有次第的,就要先有正念在有正知,那為什麼強調不是因果?假如是因果是有次第的,就代表你正知出來以後,這果出來以後因就不見了,就代表你沒有正念了,不是醬子。所以在佛學術語來講這算是同體相屬關係,2個是一件事,1個讓你非常清楚你的根本所緣境是什麼,1個是你只要一離開他你馬上知道,你假如一向外散了你馬上知道,這叫正知。因此,他告訴你安住就是謂由忘念向外散時,忘念就是忘掉正念,也就是忘掉你的根本所緣境,向外散時,就是你跑到外緣了,這時你馬上知道外散了,而且你能夠還復安置前所緣境,知道了以後你還能夠回到你原來的所緣境上。所以你一定要記住這差別及順序,一開始你有辦法緣你的所緣境,緣你的所緣境時一定要記住要有明分、住分,特別是明分,明分就是你所緣境非常清楚、住分就是你能安住在裡面多久,因此一開始你要有百分之十的時間能夠在你的內所緣境上,這就叫內住。第2個你能夠維持在一串念珠以上的時間都不改變,這就是進入續住或等住。第3個安住,這中間只要一離開你馬上知道,知道了以後你還能夠回到你原來的所緣境上。這就像《大乘莊嚴經論》云:「散亂速覺了,還安住所緣。」

四、近住者,宗大師這裡改引《修次初篇》中說法,大家仔細看一下這些關鍵字,前面3住的安住心是知散斷除,他是知道他是已經離開了所緣,然後要斷除這個。到了近住的時候,這個是散亂斷已,勵力令心住前所緣,這裏面有一個很大的差別,就是假如今天你是安住是你會離開所緣境,你雖然會再回來,可是基本上你有一段時間是離開所緣境,到了近住不是醬子,你可能會散亂可是你散的時候你並沒有離開所緣境,你並沒有換所緣境。這是一個很大的差別,所以才叫做近住,就是雖散而不離所緣。散有很多原因,一般這比較屬於明分部分,但也不能醬子講,因明分、住分最重要的分別就是掉舉跟昏沉,這是他們之間很清楚的關係。我們雖然沒有實際的經驗,但是,你慢慢做總能體會到,就是你能夠到了第4住心的時候基本上你沒有離開過所緣境,你會散,但你沒有離開過所緣境,你當然也能夠把自己抓回來。這稍微複雜了一點,所以宗大師又引寂靜菩薩的《般若波羅蜜多教授論》說法,這裡至少大家要掌握文字的意思搞的清清楚楚的,他說從廣大境數攝其心,首先要了解這廣大境講的是什麼意思,這2種解釋,第1種就是廣大境是比較難控制的,你雖然是在緣你自己的所緣境,可是很寬廣不是很集中,這時你要令你的心漸細上上而住,用比喻來講,你本來盯住一個東西,你沒有特別帶一個比方說望遠鏡,那你用眼睛看這時是蠻散的,那這時你若用望遠鏡看就比較集中,這就叫心漸細上上而住,就是你比較容易控制。所以,到近住的時候就是你的控制能力越來越自如、你的心越來越細,你在盯住所緣境的時候你是越來越有能力去盯住你這個所緣境。第2種,因為你不停的思惟過失,就說三摩地沒有做好的話有各式各樣的過失,這時你心性就比較會變細上上而住,因為你想了很多過失,你怕犯錯,怕犯錯以後你就會很細心很集中就不容易犯錯。不管是哪一種,真正練習走到這一步就可以體會到了。這就是像如《大乘莊嚴經論》所說:「具慧上上轉,於內攝其心。」宗大師接著再用《聲聞地》,這就代表近住是比較難講清楚的,所以有相關的都拿出來說,這說:「先應念住,不令其心於外散動。」什麼叫念住?就是你對你的所緣境已經產生非常緊密的關係。記得最早常柏法師是用這個方式在解釋近住,也就說你跟你的根本所緣境已經綁在一起了所以才叫做近住。所以才會說先應念住,不令其心於外散動。謂起念力,這個是正念的力量,令不忘念於外散動,讓你不會離開所緣境向外散動。
所以整個近住,大家要記住有幾個要點1、你雖然會散動但是你不會離開所緣境,2、有兩種說法,一個就是你能緣的心越來越敏銳而且非常細,所以,你有辦法盯緊住你的所緣境,這是《般若波羅蜜多教授論》說從廣大境上上而住,至於《聲聞地》是說你能夠綁住所緣境的意思,其實意思都一樣,你跟境綁在一起了,不然怎麼叫做近住。

五、調伏者,這個調伏在《略論》裡面有特別強調,很多人進入調伏的時候自以為已經得到等持了,所以這裡要小心是容易犯錯的地方。至於為什麼,根據有經驗的人的說法,在第5住心很多人產生了增上慢,因他以為他已經得到了等持,其實真正還離很遠。先講這裡面有一個特色調伏這不會有粗的沉沒,這時只為了要斷你的細沉。以前講細沉的時候有特別提到這個細沉很容易讓你以為你已經是得到無過三摩地了,你讀過的你若都把他串起來你就慢慢能理解他要講的一些比較細的地方。現在看他這地方為什麼主要強調沉?就是因為你跟所緣境綁在一起以後,你若到了近住的時候,前面不是說定要有明分、住分,現你能夠綁在一起這就是代表你的住分能夠維持很久,你的住分做的很好。大家記住,當你住分能夠維持很久的時候,你漸漸就會產生沉沒,這是有關係的。所以你記得我們前面說過你開始有掉舉,然後掉舉控制了這時就會變成是沉沒,那控制沉沒一定是要策舉讓你自己振奮起來,等你一策舉這時就可能會發生掉舉,大家一定要記住這個關係。在第5住心為什麼會強調沉沒,就因為你在第4住的時候你已經是近住了,代表你有辦法你的住分做的很好,而住分做的很好的時候就有可能會產生沉沒。所以,這時候就應該由思惟正定功德,大家注意沉沒要靠策舉,這時候就是思惟正定功德,想到這有些什麼好處這就激勵你就會振奮起來,就不會沉沒了,令於正定心生欣悅。大家讀到現在,看完這些文字應該都能夠體會他要講什麼,要不然你前面就沒有讀好。你現在的問題是沉沒就要策舉,那就是要讓你心生欣悅,這時候你才能夠對付沉沒。為什麼在這裡會討論沉沒,就因為你在4住心時候你的住分相對來講已經很好了,很好就有可能轉成沉沒的問題。就像彌勒的《大乘莊嚴經論》所說:「次見功德故,於定心調伏。」在第5住心所謂調伏是因為他有很多思惟正定功德,也就是剛剛講因為有細沉,所以他一定要用這個方式來解決這個問題。又引《聲聞地》所說,由色等五境及三毒男女隨一之相,這就是一般所謂的外境10色在影響你,他令你心散動,先應於彼取其過患,莫由十相令心流散。這地方就說你到了調伏的時候,基本上你已經能夠坐的相當好了,就不再受外境影響這一部分相當好。我們一共有兩個影響,在前面都是專住在這個外境10色的問題上,後面就會專住在8尋思,是由內裡面發出來的影響你,1個是外境影響、1個是你自己內心生起的東西影響你。

六、寂靜者,這跟第5住心的差別是在於第5住的時候你是沒有粗沉,到了6住心以上粗的沉沒跟掉舉全部都沒有了,在於第5住的時候你最重要是斷你的細沉,到了第6住的時候就是要斷你的細掉。再提醒各位一下前面講的,各位就會體會到了,他第1個開始一定是先解決現在的問題,比方,你有住分了,有住分就容易發生沉沒、細沉,等你解決了沉沒以後可能會發生掉舉、細掉。為什麼?因為,你解決沉的時候靠的是策舉、思惟正定功德令心欣喜,這時就可能會產生掉舉了。所以到了第6住心的時候就是要對付細掉。為什麼第5住心對付細沉、為什麼第6住心對付細掉,你一定要記住他裡面的理由、原因,這裡雖然沒跟你講,但在前面都已經講過了,所以,一定要記住他是有醬子一個次第的。謂於散亂觀其過失,這時候在寂靜時你就要對於散亂觀其過失,前面對付沉是要想他的好處,這裡對付掉是要想他的壞處,1是思惟功德、1是觀其過失,這是有差別、次第的。對付沉是思惟功德以後換成細掉他又轉過來要觀其過失,1個是想他的勝處、1個是想他的劣處,為了對付沉或是為了對付掉要用不一樣的方法。這時是於三摩地止息不喜,這裡要先了解不喜三摩地這個名相,在《略論》裡面可以看到解釋。不喜三摩地意思就是你具有這些隨煩惱,他講的隨煩惱範圍還蠻大的,這時是屬於比較微細的5p29→貪、瞋、昏沉睡眠、掉舉惡作、疑,你有醬子狀況的時候叫做不喜三摩地。因為你觀了這個過失,你就會停止這種不喜三摩地,也就是你不會讓這種不喜三摩地產生、你就不會有醬子的過患、不會有這個問題。這就如《大乘莊嚴經論》云:「觀散亂過故,止息不欣喜。」這就是不喜三摩地,記住有醬一個名相。《聲聞地》裡說,是由欲尋思等諸惡尋思,還有貪欲蓋等諸隨煩惱能擾亂其心,他現在談到的不喜三摩地跟8尋思、5蓋這些有一點關聯,記得在常柏法師註解有講過,在調伏以前對付重點是外境10色,由寂靜過來以後對付重點變成是8尋思、5,但是我認為他只是講重點,並不是說產生的問題就是那單純10相,其他這些都不會產生,不是,只是前面是針對那個解決了,後面這邊就變成針對這個8尋思、5蓋這部分。所以他說先應於C16-P377彼取其過患,這都是在解釋,因為你要解決的是微細的掉舉,所以你在想的都是過患的事情,於諸尋思及隨煩惱不令流散,諸尋思這指的是8尋思,隨煩惱主要指的就是5蓋,當然應該還可以包括其他的煩惱,不過重點是5蓋。
《瑜伽師地論。卷89》中「心懷愛染,攀緣諸欲,起發意言,隨順隨轉;名欲尋思。心懷憎惡,於他攀緣不饒益相,起發意言,隨順隨轉;名恚尋思。心懷損惱,於他攀緣惱亂之相,起發意言;餘如前說。名害尋思。心懷染污,攀緣親戚,起發意言;餘如前說。是故說名親里尋思。心懷染污,攀緣國土,起發意言;餘如前說。是故說名國土尋思。心懷染污,攀緣自義,推託遷延,後時望得,起發意言;餘如前說。是故說名不死尋思。心懷染污,攀緣自他若劣若勝,起發意言;餘如前說。是名輕蔑相應尋思。心懷染污,攀緣施主往還家勢,起發意言;隨順隨轉。是名家勢相應尋思。」
這前面已經都講過了,各位可以再回頭去看一下。
《瑜伽師地論。卷11》:「復次,於諸靜慮、等至障中,略有五蓋,將證彼時能為障礙。何等為五?一、貪欲蓋,二、瞋恚蓋,三、惛沈睡眠蓋,四、掉舉惡作蓋,五、疑蓋。貪欲者,謂於妙五欲隨逐淨相,欲見、欲聞,乃至欲觸;或隨憶念先所領受,尋伺追戀。瞋恚者,謂或因同梵行等舉其所犯,或因憶念昔所曾經不饒益事瞋恚之相,心生恚怒;或欲當作不饒益事,於當所為瞋恚之相多隨尋伺,心生恚怒。惛沈者,謂或因毀壞淨尸羅等隨一善行、不守根門、食不知量、不勤精進減省睡眠、不正知住而有所作、於所修斷不勤加行,隨順生起一切煩惱,身心惛昧,無堪任性。睡眠者,謂心極昧略。又順生煩惱、壞斷加行,是惛沈性;心極昧略,是睡眠性。是故此二合說一蓋。‥‥掉舉者,謂因親屬尋思、國土尋思、不死尋思,或隨憶念昔所經歷戲笑歡娛所行之事,心生諠動騰躍之性。惡作者,謂因尋思親屬等故,心生追悔,謂我何緣離別親屬?何緣不往如是國土?何緣棄捨如是國土,來到於此,食如是食,飲如是飲,唯得如是衣服、臥具、病緣醫藥資身眾具?我本何緣少小出家,何不且待至年衰老?或因追念昔所曾經戲笑等事,便生悔恨,謂我何緣於應受用戲樂、嚴具、朋遊等時,違背宗親朋友等意,令其悲戀涕淚盈目而彊出家。由如是等種種因緣,生憂戀心,惡作追悔。由前掉舉與此惡作處所等故,合說一蓋。‥‥疑者,謂於師、於法、於學、於誨,及於證中生惑生疑。由心如是懷疑惑故,不能趣入勇猛方便,證斷寂靜。又於去來今及苦等諦生惑生疑,心懷二分,迷之不了,猶豫猜度。」
這前面p29很早就已經都講過了,諸靜慮、等至、等引這些都是講定,要得到這些5蓋都會障礙你。掉舉惡作,惡作的意思是你不停的反悔,因為很多東西你不停的反悔你就會亂掉了,像戒沒有守好就會產生惡作,這會影響得定的。不勤精進減省睡眠就是指悎寤瑜伽,不正知住而有所作這裡的正知而住跟剛剛講的正知不是完全一樣的意思,這大概是說你知道你應該做什麼事情、不會去做那個不應該做的事情。於所修斷不勤加行,你應該要斷的東西你沒有很努力的去做。昏沉跟睡眠造成的結果是類似的,所以此二合說一蓋就把他當作一類來看。掉舉就是因8尋思而造成你心的散動。

七、最極寂靜者,大家要想到在到了第6住心的時候最重要是要斷細微的掉舉,到第7住心時是已經有正知了,記得前面內、等、安、近,到安住時就已經開始生起正知有正知了,到近住時基本上是所緣境已經不會丟掉了,前面有一段因為要對付8尋思、5蓋這些,到第7住心時這部分已經產生正知了,這個正知跟前面那個正知有一點不一樣,前面那個正知是我知道了拉回來、或者是我沒有散掉我再讓他回復,那這邊到了正知出來,8尋思、5蓋這些就不會再出來了,就說你正知可以滅微細的5蓋,你也絕不會再有微細的沉掉。到這個程度就是正知的力量要比以前強大許多了!這裡講謂若生貪心憂慼昏沉睡眠等時,大家知道5蓋裡面就有貪、昏沉睡眠等等,這裡提到一個憂慼理論上應該是從8尋思所造成的,因為你會想到國土、想到親人這些等等,能極寂靜。就如《大乘莊嚴經論》云:「貪心憂等起,應如是寂靜。」等起是說像這種煩惱,像8尋思、5蓋方面的東西這時候你都有辦法把他克服掉,就是讓他寂靜掉,這就叫最極寂靜。一到了這地方差不多已經是功成圓滿,你想一想,因為外境10相解決了、8尋思解決了、5蓋解決了,正知滅掉細5蓋,這已經是滅掉了。細沉掉在前面也都解決掉了,所以這些問題都沒有了,到這邊最重要是你能夠解決裏面的8尋思、5蓋,因為外境10相在前面就已經過去了。《聲聞地》說,由失念故,若起如前所說尋思及隨煩惱,隨生尋斷,能不忍受。這裡是說你萬一再有一點失掉正念的時候,假如生起如前所說的8尋思或者是5蓋醬子的隨煩惱,5蓋裡面貪瞋疑屬根本煩惱,隨生尋斷,能不忍受,完完全全在這裡面能夠徹底解決掉了,這些問題都不在了。

八、專住一境者,為令任運轉故而正策勵。這句話意思是你能夠達到這個地方其實已經是專住一境,這時你要有功用的,就想我們在背書的時候要多方設法把他背出來,就是你有用功用。就如《大乘莊嚴經論》云:「次勤律儀者,由心有作行,能得任運轉。」讀後面不要忘前面,這個有作行大家還記得就跟58斷行裡面的第4過,應該要作行的時候你要作行、不應該要作行的時候你要不作行。心有作行這地方意思是指你還是有用功用的方式,來讓你自己停住在專住一境醬子一個完美的定的境界裡。接著又舉《聲聞地》說法:「由有作行令無缺間,於三摩地相續而住,如是名為專住一趣。」無缺間,現在就用到4作意的名相,這些名相大家都要記住,以後會跟4作意配在一起,9心住、6力、4作意這是可以配在一起的。這裡醬講就是去跟4作意的境界連在一起了。於三摩地相續而住,就是代表能夠維持很久,可是他是由有作行令無缺間,中間不會間斷了。宗大師不想再多做解釋,直接告訴我們,這第八住心的名字就叫做專住一趣,即由此名易了其義,你一看名字你大概也能知道他指的是什麼境界。

九、平等住者,一般叫做等持《修次3篇》中間有說到心平等時當修等捨,這個又跟前面講過的58斷行最後一個斷行就是捨,你已經成就第8住心以後才會用到這個捨,講起來前後全部都不會矛盾這都是有關係的。這時你就像背書是朗朗上口的一口氣就可以背出來了,不過這中間有一點後面有講,我們先讀下去。在寂靜菩薩的《般若波羅蜜多教授論》說,你由修專住一趣,能得自在任運而轉。又如《大乘莊嚴經論》所說:「從修習不行。」這個不行就是不作行的意思,也就是修捨的意思。在《聲聞地》裡的名字叫做等持,那一般用的最多就是等持這個名相。如《聲聞地。卷30》所說:「數修數習,數多修習為因緣故,這時候就會得無功用任運轉道,由是因緣,不由加行不由功用,心三摩地任運相續,無散亂轉,故名等持。」醬子看過大家就很通順了。
此中九心之名,是如《修次初篇》所引,如《修次初篇》云:「此奢摩他道,是從般若波羅蜜多等所說。」
現在看補充資料……

《大乘莊嚴经論》卷第七中:復應修習九種住心。偈曰:「繫緣將速攝。內略及樂住。調厭與息亂。或起滅亦爾。所作心自流。爾時得無作。菩薩復應習。如此九住心。」
    釋曰:九種住心者,一安住心、二攝住心、三解住心、四轉住心、五伏住心、六 息住心、七滅住心、八性住心、九持住心。此九住教授方便,應知繫緣者,謂安住心,安心所緣不令離故。速攝者,謂攝住心,若覺心亂速攝持故。內略者,謂解住心,覺心外廣更內略故。樂住者,謂轉住心,見定功德轉樂住故。調厭者,謂伏住心,心若不樂應折伏故。息亂者,謂息住心,見亂過失令止息故。或起滅亦爾者,謂滅住心,貪憂等起即令滅故。所作心自流者,謂性住心,所作任運成自性故。爾時得無作者,謂持住心,不由作意得總持故。
這裡只是一個簡單的介紹,名字不一樣,大家可以不記這9個名相,用剛剛講的內等安近……
他使用他的名相以及解釋,但意思是一樣的,我們就不多講已免搞亂了。
內住、等住是跟聽聞力、思惟力有關的,剛剛還講到一個無缺間,就在專住一趣的時候是無間缺。等到6力、4作意講完,大家就會對於9住心、6力、4作意這3個之間關係就會很清楚了,也會跟58斷行連在一起。7作意也很重要,後面應該也會講到,到時再說這部分,但有些同修在《瑜伽師地論》裡已讀過7作意了。(看圖說明)

 

下面這一部分在剛一開始要講奢摩他的時候就已經跟各位報告過這個,當時是用《瑜伽師地論。卷30》內容及常柏法師的註解做說明,今天很快的搭配上剛剛《廣論》內容再次複習一遍,你印象會更深。
《瑜伽師地論。卷30》中「云何名為九種心住?謂有苾芻,令心內住、等住、安住、近住、調順、寂靜、最極寂靜、專注一趣,及以等持,如是名為九種心住。【常柏法師注解加上師兄解釋】有比丘為使自己的心內住在所緣境:最初為了繫縛向外攀緣麤動的心,將心從外面的色聲香味觸等,這就是指外境10色,就是從外面所緣境界收攝向內,向你自己的根本所緣境收攝,令心安住在息或者不淨等所緣境上而不散亂,稱為內住。這裡所講的安住在息或者不淨等就是指前面已經讀過的淨行所緣、善巧所緣、淨惑所緣,你在這當中選一個你要做的所緣境,另外還有觀佛像,這雖然沒有包括在前所講的3種所緣中,但是根據《修次3篇》中間有多次提到觀佛像。等住,《廣論》是用續住,意思都一樣,剛開始憶念所緣境,心還是很動盪的,不能使它平等地安住在所緣境,平等安住就是前一念跟後一念一樣,如前一念是數息從一數到十、後一念也是從一數到十,將心相續的繫念安住於所緣境上,漸漸微細寂靜、不動亂,稱為等住。在《廣論》課本裡教的是你大概能夠住一串念珠的時間,你能達到醬的程度就叫等住。還有,像這個從一數到十算是一個不是10個,像念阿彌陀佛,這阿彌陀佛4個字算一個境,你有沒有要再觀阿彌陀佛是另外一件事,你只要念阿彌陀佛這4個字就是你的所緣境,一般也有持咒的,像我是持蓮花生大士的心咒,用蓮花生大士心咒做所緣境,然後再想辦法去觀想蓮花生大士的像。安住,心能一直安住在所緣境上,雖然還是會失去正念,但若妄念一起,心一外散,能立即覺了,攝心還住於所緣中。到這階段,心才可說安定。這句話就是剛剛跟各位強調的你已經生起正知了,你有了正知你才有能力做這個事情。所以當你能夠到一串念珠以上的時間的時候,只要你一離開境你就知道了,這就是安住。近住、安住,再讀下去之前先提醒各位,安住的時候你的所緣境會丟掉,可是在近住的時候你的所緣境只會散亂而不會丟掉,這代表你的正念已經非常強了,就表示你心跟要緣的東西已經綁在一起了,所以才會叫近住。近住,所以才說常常親近念住,稱為近住,就是正念。靜坐時,這就是指你的所緣境了,若心前後念都在想著所緣境,能做到不起妄念,也就是正念綁在一起了,不向外思惟色聲香味觸令心流散,在前面都是強調這個外境。妄念將起,能預先覺了,先為制伏,這樣,心能安定住於所緣,不會遠散出去,稱為近住。所以,安住跟近住都是有正知,正知力,沒有就沒辦法。可是,近住的正念比安住的正念要強很多,所以他的所緣境不會丟只會散亂。再來,調順,當心內攝時,有時會出現色聲香味觸、貪瞋癡、男女等十相,使心流散。現在心已安住,能以靜制動,內心就是柔和調順,不會因這些相的誘惑而散亂,不會忘失正念。常柏法師在這裡是用一個角度在說明這一點,但我們不要忘掉課文裡在這地方有強調是要能夠數數思惟這一些功德、思惟這一些靜坐的功德。為什麼?因為,當你進入了近住的時候,你就可能會產生沉沒,你住分強的時候就可能會出現沉沒。所以調順有強調要你思惟所有正定功德,就是讓你不會沉沒。為什麼會沉沒?因為你住分一久就有可能產生沉沒,但這時都不是粗的,這時粗的都沒有了,都算是細的。寂靜,這時候心不被外境十相所誘惑擾亂,因已經解決了,但還會有第六意識所緣的八種尋思及五蓋出現,剛剛看常柏法師有說到一點,我認為課本也是有這意味在,只是絕不可能一刀切割都是會摻雜,只是在前面最重要是外境10相,到了寂靜這邊就是對付第六意識所緣的八種尋思及五蓋,這就不一樣了這不是外境,這是你自己內心理面生起的。那麼此時能以內心的安定功德而克制這些妄想,免受妄想的擾亂,內心如中夜的寂無聲息一樣的寂靜。我們記住寂靜這邊他就是思惟這個所謂八種尋思及五蓋的過患,因為他一入調順又會產生掉舉、細掉舉,他因有細掉舉內心裡才會去緣這些尋思及五蓋裡面一些隨煩惱的問題。花這麼多時間在讀這個,希望至少摩他讀完之後你對這些都能記住,你也可以藉這個上座去練習。所以多花點時間,因為這對大家是有幫助的,可是在讀這個時不要忘了剛剛課本講的,一定全部都要揉合在一起醬才有實際的幫助。最極寂靜,這時候你如果暫時失去正念,能進步到不善尋思等一生起,立即由正知除遣,立刻除滅。所以大家記住,課本剛剛也是講到了最極寂靜的時候就是正知出來了,又要靠正知了,可這個正知的能力比剛剛正知的能力不知道要強上多少倍,因為前面的外境10相已經大部分沒問題了,這時真正要對付的就是8尋思跟5蓋,是細5蓋,不是粗的都是講細的。這解決了就變成專注一趣,到第8住心,大家記住完成了第8住才有資格修捨。心已安住,不受內外不良因素所動亂,這時你能夠相續專注在所緣境上,臨到了平等正直持心的階段,但是要有加行、有功用、無缺無間4作意的無間缺會跟專住一趣連在一起,因為這當中你沒有任何離開所緣境的時候,也絕不會有沉沒掉舉,細沉沒細掉舉都沒有,還得要很努力才能做到平等正直持心,也就是有加行、有功用,可是最重要是無間缺,在4作意的第3個階段。九心住中最後的等持,這時是無功用運轉的境界,這當然也是無間缺,是專注一趣的更進步,功夫純熟,不用特別用力,任運自在的,於所緣境無散亂的相續而住。我在別處有看到,而這個地方他沒有特別提,是說在9住心最後一住的時候,就算你在當中有時候散掉,可是都不會有影響,比方你在背書的時候,你背的滾瓜爛熟時突然分心想到其他事,你雖然一下分了心可是你在背的書不會斷的還是繼續,等持就有醬子的程度,就算當中你稍有分心你整個無間缺、專住一趣硬是保持的住。那修習止而到達這一階段,就是快要得定了,這是指三摩呬多地,你能夠得到輕安的意思。
前面這一段是總說,現在開始是《聲聞地》的原文,常柏法師根據這原文再細說,我們也再看一遍使令更清楚。
云何內住?謂從外一切所緣境界攝錄其心,繫在於內,令不散亂。此則最初繫縛其心,令住於內,不外散亂,故名內住。【常柏法師注解加上師兄解釋】什麼是內住?是指從外一切所緣境界,將心收攝向內,使心繫縛於內所緣境上,令心不散動、混亂。這是指行者最初為了繫縛向外攀緣麤動的心,令心安住在息或者不淨等所緣境上,不向外散亂,因此稱為內住。沒有經過修行的凡夫心很動亂,多數都是向外的,向外就是緣那個10相,現在開始修奢摩他時,必須將向外攀緣麤動的心要收攝回來,安置在所緣境上,將心繫縛在息、不淨、界差別所緣、或是無我觀、或是法空觀上。繫,是繫念、想念,現在是想念此所緣境,使心不再散動混亂。這是指先學習將心的緣境安住在內心裏面你所決定的所緣境,不向外散亂,名為內住。剛開始修內住時只是一下子而已,經過一、二分鐘心就散動了,甚至有時候一兩秒鐘就會散動。雖然努力想注意內心,卻一直忘不了自己原來的想法,一開始的時候程度比較淺,想要專還蠻困難的。若是有時候很專心看書,外面發生什麼事也沒注意到,這是有點內住的相貌,心能夠向內安住。內住最先開始的相貌是容易散動,只是自己有一個想法,認為自己想要將心向內安住,不要再亂想,會訶斥自己、提醒自己,要好好的修,但是多數人的心會有向外散動的現象。再提醒各位,在《略論》裡面說一般人第1住心在你的一座裡面你最多只有十分之一有辦法在所緣境上面,這個時候就叫做內住。
云何等住?謂即最初所繫縛心,其性麤動,未能令其等住、遍住故。次即於此所緣境界,以相續方便、澄淨方便,挫令微細,遍攝令住,故名等住。【常柏法師注解加上師兄解釋】有稱續住,《廣論》上是用續住,等住、續住是一樣的,那用等住的比較多,因大部分都是根據《瑜伽師地論》。後一念心與前一念心相等稱等住。什麼稱為等住?是說剛開始被所緣境所繫縛的心,這心的體性還是很麤獷暴動的,還沒有能夠讓它平等的安住、及普遍的攝持使它安住。凡夫的心長久以來都是習慣思念種種的所緣境,心一直在流動、馳騁著,經常沒有停止的緣不同的境界,所以剛開始要內住是不容易的,很難令它相續,平等的、普遍的安住。不要說等住,剛開始連內住都不多,按照《略論》裡面說法是要一串念珠的時間,一串念珠108顆,比方你緣的所緣境是阿彌陀佛,那你就是念阿彌陀佛念了108次你都沒有散動,所緣境都沒有換,這才能叫做等住。《披尋記》解釋心平等捨,不昏沈、不散亂稱為等住,其實就是相續。遍住是普遍的,即前一念與後一念都是普遍向內收攝住在所緣境上。等,是前面與後面相等,也是平等,也就是捨了,不昏沈不散亂在所緣境上。行者若心不能夠安住平等捨位,稱為未等住。如果行者於所緣境不能將心普遍收攝安住於此,稱為未遍住。其次即於此所緣境界,在數息或不淨觀上面,用念力使心相續的方法,以澄清、淨化自己的內心的方便,來挫折昏沈散亂的心,使心微細,比較敏銳,不是那麼粗心了,將心普遍收攝起來安住在所緣境上,如此名為等住。通常凡夫很容易分心,現在要遍攝,普遍將心收攝,全心全意地做這件事,要用相續、澄淨的方法,使它不要間斷。澄淨是約斷除煩惱來說,指心要清淨不要被散亂心所間雜。這是用相續及澄淨這二種方法來使它等住,這樣做心會越來越細,所以說挫令微細。相續方便的方法,是要沒有間斷的、要殷切慎重的加功用行,令心相續安住於同一所緣境,是名相續方便。以正念停止、息滅種種的惡尋思,以及種種隨煩惱的五蓋障礙,由於挫折種種的尋思與蓋障,可使令內心清淨,是名澄淨方便。所以修止觀要注意二種事情,一種是前後要一樣,一種是不被煩惱所干擾,由此二種方法會使心等住。常柏法師講得比較細講到方法,1是相續1是澄淨,剛剛課文沒有講方法,只是講說什麼樣的狀況叫做等住。
云何安住?謂若此心雖復如是內住、等住,然由失念於外散亂,復還攝錄安置內境,故名安住。【常柏法師注解加上師兄解釋】這一看就知道這是在講正知了。什麼稱為安住?雖然訓練自己的心如此的內住、等住,然而由於失去正念,忘失所緣境,心又向外散亂,這時還是要用相續方便、澄淨方便的方法,繼續將心收攝安置在內心的所緣境上,由此名為安住。這是要經過訓練才能達到的地步,常柏法師雖沒提到,但你要知道這裡你開始起正知了,正知已經可以發揮作用了。
云何近住?謂彼先應如是如是親近念住,由此念故,數數作意內住其心,不令此心遠住於外,故名近住。【常柏法師注解加上師兄解釋】什麼稱為近住?是指行者先應該像前面說的,要內住、等住、安住以後將心繫念在所緣境,將心念安住在所緣境上。由於這樣的憶念,一次次的作意,使心安住在內心的所緣境上,不讓心遠離所緣生起散亂而住到外面的色聲香味觸等外境10相上面,如此稱為近住。大家要記住剛剛課文讀到的,近住,你已經有非常強大的正念,你心能夠跟所緣境綁在一起,所以才會叫做近住。另外他也是正知的力量,只是這裏面有一個差別,安住的時候你會離開所緣境,近住的時候你只會散掉不會離開所緣境
云何調順?謂種種相令心散亂,所謂色、聲、香、味、觸相,及貪、瞋、癡、男、女等相,故彼先應取彼諸相為過患想。由如是想增上力故,於彼諸相折挫其心,不令流散,故名調順。【常柏法師注解加上師兄解釋】大家注意,調順這時就是已經要取諸相為過患想。這裡有一個重點,就是在近住的時候一般你比較容易會再轉成沉沒,調順在課本裡強調是你要讓他策舉。這裡產生的是掉舉的時候,我們對治方法當然是要去想這些相的過患,那另外如果是沉沒的時候,就要想你如果能夠得到定的時候你的勝利,這2個是相反的。
這裡說到如何調整向外攀緣的心,使心能隨順憶念所緣境。修止觀時有種種相令心散亂,種種相包括色聲香味觸相,及貪瞋癡、男女、青黃赤白、長短方圓等相,這些相使內心散動混亂。所以應該先取這十種相,觀它是有過患的,不但會障礙止觀的修習,而且將來還有繼續輪廻生死無窮盡的災患,這些世間法都是戲論。散亂心只會增長戲論的種子,增長自己的遍計所執,又會生起將來的依他起,有種種的過患。這是教導調順的方法,如果不知道過患就一直想下去了,想到不能回頭。由於取過患想的增勝上進的力量,看清楚散亂真的沒有好處,有很多的過失災患,於心出現色等諸相時,馬上呵斥挫折緣這些境的散亂心,不令心繼續流動散亂,能調伏隨順於正念的作意上,如此稱為調順。這裡講的比較細,你還是要抓他的重點,細的東西讀過就好,可是重點不能讀過就算一定要放在心裡面。
所以過患想也是由想的力量而有的。要知道「妄想」這件事情真的傷害自己很久了,無始劫來都是一直這樣「妄想」的,由此使自己不斷起惑造業感果、不斷的輪迴生死果;由錯誤的思想形成錯誤的行為,錯誤的行為招感痛苦的果報,所以要將這錯誤顛倒生死輪迴的大患—「妄想」,仔細的想它的過患。有煩惱了就要想,自己為何常常想這些煩惱呢?煩惱對自己一點好處也沒有,一切都是空的、都是不可得的,為什麼要一直與人計較?為什麼心一直過不去?一直放不下呢?如做錯了事也不要一直想它,改過來就好了,不要再犯重複的錯誤,不要惡作;做了好的事情也不要一直想,增加自己的高慢心。有了妄想,要告訴自己這是很大的過患,無始劫來就是被這些「妄想」害的,才會輪轉生死,自己一定要努力將這件事情丟掉。如果過患想有力量時,一有過患,看到心裡出現亂象,就好像手遇到火一樣,手就會立刻縮回來,不要再繼續想下去了,一訶斥,心就馬上回到所緣境,這樣才能調順。同樣都是「想」,凡夫無始以來非理作意,這樣的想是要遮止的,要轉換的;佛法教導我們的是如理作意。由至教量,聽聞善知識所教導的經論,多多思惟經論的道理,經由不斷的串習,數修、數習、數多修習,思惟、觀察、修止觀,漸漸產生正見增上的力量,產生決擇及決定的智慧,遇到境界都能用智慧解決。修止觀時,如果妄想很多的人,可以先用觀的方法,思惟這些想的過患,或思惟法義,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我空、法空性;色受想行識,無我、無我所。一切法都是空的,不應該在這些空性的法上一直執著。可以思惟一段時間後再回到數息或是不淨的所緣境。要發現自己的個性,每個人根性不同,尋找適合自己的所緣境來調整,才能得定。有的人靜坐可以先修止再修觀,有的人必須先觀再止。有些人歡喜單純不喜歡想太多,越簡單越好,只數一個息就很高興,這種止的善根強的人容易相應。有些聰明或喜歡想多的人,可能就不適合了,應以想治想。這裡說到以過患想折挫自心,令心調順。
重點是在前面讀到的調順基本上有幾個重要觀念,大部分你那個外境的10相已經解決掉了,大部分沒有了。那這個調伏裡面就是因為你了解到這個10相對你是非常有害的,這時你已經非常了解這些過患,所以,你會想到這些過患,因此你就不容易在這個當中去被這個外境拉走。同時,調伏還有一個就是在近住以後,接下來會產生細沉,所以在調順這個時候是重要的一個對治細沉的時間。為什麼要重提這個?因為細沉經常沒有解決,就會被以為自己已經到了無過三摩地。所以《略論》才會講這個第5住心是很容易讓一般修行人產生增上慢的地方,因為他在第5住心時細沉會出來,他沒有發覺這個細沉是問題,他反而以為這個是無過三摩地。這是重點,所以大家想到調順的時候一定要想到剛剛講的,1個是細沉的問題,1個這是關鍵,很多人在這地方栽掉,就是細沉把他當作無過三摩地。
云何寂靜?謂有種種欲恚害等諸惡尋思,貪欲蓋等諸隨煩惱,令心擾動,故彼先應取彼諸法為過患想。由如是想增上力故,於諸尋思及隨煩惱,止息其心,不令流散,故名寂靜。【常柏法師注解加上師兄解釋】大家發現這從寂靜以後強調的東西跟前面是不一樣了,前面是強調外境10相,從寂靜以後就是內心的8種尋思跟所謂的5蓋、細的5蓋的問題。所以你應該要取諸法過患想,因為你假如對過患想都練習的很清楚的時候,你就不容易生起這些東西,像這些尋思、隨煩惱就會全部被止息掉就沒有了,就進入寂靜了,也就是外境10相解決掉,內心裏面的這些問題也解決掉了。那下面的最極寂靜就是你有正知了,正知讓他根本就不會發生。
修止觀時若有有種種欲、恚、害尋思、國土尋思、親里尋思、不死尋思、家勢相應尋思、輕蔑相應尋思等8個惡尋思,及貪欲、瞋、昏沉睡眠、掉舉惡作、疑等5蓋各種隨煩惱,使心擾亂動蕩不安,此時應當先取這些第六意識妄想所現的欲、恚、害等法塵是有過患的,是生死的根本,因為你有醬子就會輪迴,如此思惟對治。由於對這些諸惡尋思、諸蓋等取他的過患想以後,他的增勝上進的力量,能使自心止息散動就不會生起這些東西,不使其於所緣境流失散亂,因此稱為寂靜。怎麼使內心寂靜呢?就是先要有過患想,簡單講就是對付8尋思跟5蓋的過患想。修行人好不容易從內住、等住、安住、近住、調順至寂靜的階段,這時候第六意識這些煩惱出來了,這就是你最後要克服的你內在裡面會產生的煩惱,那你當然要知道它是有過患的,想到有過患,你就會想辦法阻止讓他不發生。這“過患想”有力量的話,就不會被這八種尋思和五蓋來干擾,可以停止息滅這些煩惱的心相,使心不會流動散亂,這時候很寂靜的心念,稱為「寂靜」。這裡將修定時會出現的擾動都舉出來了,擾動不外是前五識所緣的十種相貌,和第六意識所緣的八種尋思和五蓋。將這些去除了才有辦法得定,不然的話,遇到什麼事情還是舊家風、老樣子。
云何名為最極寂靜?謂失念故,即彼二種暫現行時,隨所生起諸惡尋思及隨煩惱,能不忍受,尋即斷滅、除遣、變吐,是故名為最極寂靜。【常柏法師注解加上師兄解釋】這個彼二種就是指八種尋思和五蓋。什麼名為最極寂靜?是指失去正念的緣故,其實這就是說你外境解決了,可是第6意識本身自己內部會產生的八種尋思和五蓋這時候是第二步要破除的。於八種惡尋思及五蓋等隨煩惱二種妄想暫時現行時,心裏不能忍受,因為自己知道它有過患。這時你能夠知道他有過患你就不能忍受他,就好像手遇到火會立刻縮回來,所以你心裡一有這些不正尋思、細5蓋出現你也會馬上收攝回來,不會忍受這些煩惱來擾亂自己的心。立即將這些惡尋思及隨煩惱等斷除消滅、除遣現行、乃至變吐斷除它的種子。將粗的妄想、細的妄想都斷除了,因此稱為最極寂靜。這裡他沒有特別講,但我們要記住在這個最極寂靜的時候,就是你正知的力量已經強到這些根本都不會產生了,有辦法用正知的力量把這些都滅掉。
云何名為專注一趣?謂有加行、有功用,無闕無間三摩地相續而住,是故名為專注一趣。【常柏法師注解加上師兄解釋】什麼名為專注一趣?是指此時心於所緣,必須加功用行、努力作意,使正念沒有缺漏,不要有間斷,令心所緣境上相續而住,因此名為專注一趣。這時已沒有這十相、八種尋思、五種蓋的障礙了,定裡面散亂可以包括很多,可是基本上在過程當中要專心對付的是外境10相、內的8尋思、5蓋,特別是細的部分,粗的部分比較好對付,細的部分比較難對付。
云何等持?謂數修、數習、數多修習為因緣故,得無加行、無功用任運轉道。由是因緣,不由加行、不由功用,心三摩地任運相續,無散亂轉,故名等持。」【常柏法師注解加上師兄解釋】什麼名為等持?平等持心,前後心都相等,修止到達這種地步是可以坐很久了。等持是指因為數修,一直修;數習,又一次次的練習;數多修習,要經過一段長時間的數數修習。除非過去生有栽培,栽培的力量夠強,開始修止觀時,很快的就可以成就,若是過去懈怠沒有多多栽培定力,則要以數修、數習、數多修習作為因緣,經歷多年才有辦法成就。到了等持的地步,就不用特別的加功用行,不必努力作意,能任運轉道,法爾的、自然的一直在所緣境上,不會遠離所緣境,也沒有外境的干擾。由於這樣的因緣,不由加行,不由功用,心三摩地任運相續,不再有散亂心生起,因此名為等持。由這段文可見三摩地還是不離因果,不是平白得來的,沒有無因而有果的事情,都是因果。不斷的修習總有一日能達到等持,功不唐捐。欲界定最高的等持,再進一步能成就未到地定,這時就有輕安出現了,有輕安才算是三摩呬多地。
 

今天先講到這,下次再講6力,6力講完也是一樣再複習一下。我是覺得讀完了奢摩他假如對9心住還不是很清楚,9個名相都講不出來,又不知道他這之間的差別是有一點可惜,所以我們多花點時間,功不唐捐嘛,尤其是要練定的人可以由9心住開始入門。
 

 

20181016 P377L10-P380L11 奢摩他-0164
   由六力成辦 b377
  第二由六力成辦。力有六種:一、聽聞力,二、思惟力,三、憶念力,四、正知力,五、精進力,六、串習力。此等能成何心者,一由聽聞力成內住心,謂唯隨順從他所聞,於所緣境住心教授,最初令心安住內境,非自數思數修習故。由思惟力成續住心,謂於所緣先所住心,由數思惟將護修習,初得少分相續住故。由憶念力成辦安住、近住二心,謂從所緣向外散時,憶先所C16-P378緣於內攝錄,又從最初生憶念力,從所緣境不令散故。由正知力成辦調伏、寂靜二心,謂由正知了知諸相諸惡尋思及隨煩惱流散過患,令於彼等不流散故。由精進力成辦最極寂靜、專住一趣,雖生微細諸惡尋思及隨煩惱,亦起功用斷滅不忍。由此因緣,其沉掉等不能障礙妙三摩地,定相續生。由串習力成等住心,謂於前心極串習力,生無功用任運而轉三摩地故。此等是如《聲聞地》意,雖見餘處亦作餘說,然難憑信。

現在開始講6力,先看一下那張圖。(看圖解說)
很容易看出這6力,是由聽聞力來對應內住,思惟力對應等住或說續住,在講內住、等住的時候就把聽聞力、思惟力都包括在內所以這裡沒有區隔,其實區隔也是可以的。安住、近住這2個要靠憶念力,簡單講憶念力就是你有正念,你對所緣境是非常的孰悉。再來,調順、寂靜基本上就變成是正知力,這個正知跟前面所講的正知是類似的,但是意義比前面的還要廣一點,廣在哪裡呢?廣在一般前面的正知是因為你有正念所以當你一離開的時候你馬上知道你就會立即把自己拉回來;那這個正知也有這個意味在裡面,可是這引申到因為你能夠非常了知所謂你離開所緣境的散亂不管是沉沒或這是掉舉他都是有非常大的過患,對這個你非常清楚,而且你深怕自己掉到這個過患裡面,這部分也是算在正知的範圍裏面。接下來的精進力就是對應最極寂靜跟專注一趣,最後就是串習力。有了醬一個概念再回來看課文。
第二是由六力成辦9心住,簡單講,要讓自己在所緣境裡面基本上有9個不一樣的住心,可是這住心牽涉到6種不一樣的力量,這個力也就是能夠讓你完成這個9住心。這個力有六種,剛剛講過,這很容易記:一、聽聞力,二、思惟力,三、憶念力,這就是正念,四、正知力,所以你了解到學定的時候不是自己在那盲修亂練,一定是要根據經論裡面的教導,再經過自己思惟的很清楚後做決擇,醬你就了解什麼是正確的,而且你也知道你所行是正確的,醬一來,你就有正念、有正知,跟著很簡單你一定要有五、精進力,最後要靠六、串習力。其實也不用背,道理只要搞清楚你也知道他們的相關關係。
此等能成何心者,這個何心指的是6力跟9心住裡面他們彼此間是什麼對應:
一由聽聞力成就內住心,我相信已經有同修可以背下這9住心,我是認為也是需要背下來,在《大乘莊嚴經論》他用不一樣的名詞可以不去記,《聲聞地》的名相一般都是很廣泛的被普遍在使用就要記下來。為什麼叫內住是因為你是離開外面的外境,外境意思是一般你會被這些拉走,你現在決定了一個所緣境,你當然就是離開了外境所以叫內住。所以他這邊強調,謂唯隨順從他所聞,你這個內住是由你聽聞來的。像我們現在就是在聽聞,於所緣境住心教授,聞法教你什麼?教你怎麼樣根據你所決定的根本所緣,有多少個根本所緣前面都有講過,希望各位只要他一提起你馬上可以聯想起來。所以,最初令心安住內境,內境,其實你去緣外境、緣內境,內跟外之間的差別,內是你所決定的根本所緣境也就是你要安住在這裡,除此之外的都叫外境。下面這句不要小看,非自數思數修習故,不是你自己在那裏盲修瞎練的來決定你怎麼住心。
思惟力成續住心,續住也叫做等住,不一樣的名相但用續住來記是比較好記,代表說你持續下去,你已經有辦法跟你的所緣境接觸了。上次也講到一般大概你只有十分之一時間有辦法在所緣境裡面,到了續住的時候你就會有一炷香的時間,所以他用思惟力讓你記續在根本所緣境裡面。謂於所緣先所住心,由數思惟將護修習,這裏開始就有思惟的問題在裡面了,因為你慢慢的複習他所講的這些道理都搞清楚了,將護,大部分意思是說你能夠生起的東西你把它保護住的意味,一般就說你能夠守住你已經有成就的部分,已生令他不散的意思在裡面。你記住也可以幫助你閱讀。初得少分相續住故。為什麼要醬子呢?因為你在一開始的內住基本上你大部分時間是不在根本所緣裡面。
憶念力成辦安住、近住二心,這就是正念。這也很容易記,因為這裡面的安住以前教我們是說開始你正知出來了,這是什麼正知?就是你一離開所緣境你就知道,這叫正知。以前也講過這種所謂的正知跟正念是同體的東西,千萬不要把這當作因果,若是因果就會有你正知生出來了你正念沒有了,這才叫做因果。可他不是醬子情況,他是一種同體的關係,也就是一件事的2面,當你正念很強的時候你的正知會跟著生起。所以,這個時候一定是有很強的正念,這個正念很強的時候你就會有正知。那近住我們知道他的意思就是這個時候你的正念已經是圓滿了,你有非常清楚又堅固的正念,這叫近住。這2個都跟正念有關,所以說他會有憶念力。就說你從所緣向外散時,注意他的用字,向外散,憶先所C16-P378緣於內攝錄,他就想起來他的根本所緣叫做憶先所緣,這個憶先就是你的根本所緣的意思,你就於內攝錄。大家記住,當他講到於內攝錄這都是收攝的意思,一般收攝的結果會造成沉,策勵的時候會造成掉舉。現在不停地重複講這些,是希望大家都能記住他這些字後面的意思,久了一見到他自然就會在腦筋生起這些觀念。又從最初生憶念力,這就說你開始有正念的意思,這時候所謂的正念就是你對你的所緣境非常的清楚你要緣什麼,比方說我用的所緣境是蓮花生大士的心咒,這個心咒對我來講不用特別去背自然隨時都知道該怎麼念,這就是你會憶念的非常清楚,此時雖然你的定心所還沒有發揮作用,可是你的念心所是有發揮作用,那最後也是要靠你的念心所把你帶進定心所的,這是很一個簡單的次第。所以就讓他從所緣境不令散,為什麼不令散?因為你有憶念力,你有憶念力就是你的正念,你的正念就是你對你的根本所緣境是非常的清楚、你不會失散他。
正知力成辦調伏、寂靜二心,剛剛由聽聞力、思惟力、憶念力現轉進正知力,正知力,我給他加了一個註解,前面講正知一般是你一離開所緣境你就知道,甚至是你還沒有離開你將要離開的時候你就發覺了,知道了還不能叫做正知,你會把你再拉回原來的根本所緣,這基本才是正知。那在這裡的正知,他有勝解尋思及隨惑過患,為什麼這裡強調尋思?記得前面有8尋思。我們再重複一次,一般他要對付有2個階段,第1個階段是對付外境10相,就是色、聲、香、味、觸、貪、瞋、癡、男、女,這是在初期學定時經常會被這些東西拉走。比方一開始,你有貪瞋癡的干擾,生起男女相等等讓你離開了所緣境。這個過去後,第2個階段是對付裡面的東西,這裡面的東西最重要就是8尋思跟隨惑,隨惑一般就是講5蓋,就是貪、瞋、昏沉睡眠、掉舉惡作、疑這些,這已經不是外境這是你自己內心,也就是說你這個境是在你自己心裡面的,簡單講,前面是對付你的前5識、這個一過後就是對付第6意識。所以這地方是第6意識產生的問題。這個正知在這裡強調尋思跟隨惑過患,是因為在這裡是要對付第6意識的時候你已經是進入近住了,一般你進入近住的時候代表你是跟所緣綁在一起了,也記得前面說過安住時你所緣境會丟掉再拉回來,近住時基本上是你會散亂可是所緣境不會丟掉,所以這時的重點就不在於外境的問題了,因此這時會轉過來比較強調討論內在第6意識這邊的問題。但是不是說強調這個外面的這些就不可以包括在內,不是的。記住,1個是外境10色的干擾前5識,再來是第6意識生起的8尋思、5蓋等干擾第6意識,所以這裡他會醬強調。這個正知力大家一定要記住,除了前面強調的那個意思以外,他還有一個非常清楚也就是代表平常你也要思惟假如有這些東西有什麼過患,你也知道不願意有這些東西,有這些東西的結果就只是讓你會繼續輪迴,你會很怕這個,到時候正知力就因為你勝解了這些過患而使之加強。所以這時他把正知力牽到調伏跟寂靜二心,前面講的時候多多少少有一點意思是5住心調伏的時候基本上是外境10相已經沒有問題了。這一沒有問題轉過來就是第6意識生起8尋思、5蓋等的干擾,這時你要避開這些第6意識所生起的干擾也是靠正知,這時候能夠避開你第6意識所生起8尋思、5蓋的干擾這種正知是從寂靜心開始,也就是第6住心的時候,這時你有對8尋思、5蓋隨惑的正知。謂由於正知了知諸相、諸惡尋思及隨煩惱流散過患,令於彼等不流散故。諸相指的是10相,隨煩惱,廣義可以包括所有的散亂,但你也可以把他想成5蓋,就說你已經正了知這些散亂的過患,因此這裡正知的意思要比前面所講正知的意思要再廣一點。不是百分之百,但調伏跟10相有關係、寂靜跟後面的有關,也就是第6意識所生起的困擾。
精進力成辦最極寂靜、專住一趣,前面也講過為什麼精進力可以讓你成辦最極寂靜,簡單講就是你在寂靜的時候你可能還要對付細掉,但是到最極寂靜的時候基本上你是不受這些問題的,根本不接受了。前面是你不小心發生你還是要解決,到這裡基本上是根本不會發生了。所謂不會發生不是你已經把他全部解決了,是說你已經有那個正知力你完全拒絕這類東西,是有他要出現你都不會讓他出現醬子的意味。等等補充資料還有機會再更一步搞清這關係。專注一趣,基本上代表的你已經是真正能夠在你的三摩地裡面、在你的所緣境裡面不出來,只是你還需要功用,即使是欲界的散心三摩地也是可以醬子。精進基本上就是功用,用精進是不會沒有功用的。所以他說,雖生微細諸惡尋思及隨煩惱,亦起功用斷滅不忍。這句話裡面講的是最極寂靜的狀態,後面這句,由此因緣,其沉掉等不能障礙妙三摩地,定相續生。這是指專注一趣。所以,這2段話是分別指的2個不一樣的心,大家可以可以備註一下,到最極寂靜的時候根本不會去受這些所謂細的尋思或隨煩惱,到了專注一趣的時候根本已經不會生了,這是有差別的,這時你已經達到圓滿了。
串習力成就等住心,也就是等持。謂於前心極串習力,生無功用任運而轉三摩地故。
此等是如《聲聞地》裡面所講的,雖然也看見在別的地方你也可以聽到有不一樣的說法,可是很難憑信,這是宗大師的結語。學定的時候有人特別去找一位教定的老師,也未嘗不可,可是這裡有一個指示,所有的都要根據經論出來的才正確,以前他有講過就像跑馬,你在讀經讀論,等你要去修定的時候你又另外找一套去修定,就像你賽馬前的練習是用一匹馬,真正賽跑時你另用一匹馬。他是不斷地強調這一點。

 

  若得第九住心,譬如讀書至極串熟,最初發起欲誦之心,雖於中間心往餘散,然所讀誦任運不斷。如是初念於所緣境,令心住已,次雖未能一類相續依念正知,然三摩地能無間缺長時流轉,由其不須功用相續恆依念知,故名無加行或名無功用。能生此者,先須一類功用依念正知,令沉掉等諸障品法不能障礙,生三摩地經極長時,此即第八住心。此與第九雖沉掉等三摩地障,不能為障,二心相同。然於此心必須無間依念正知,故名有行或有功用。能生此者,須於微細沉掉等法,隨生隨除而不忍受,故須第七心。生第七心,須先了知諸惡尋思,及隨煩惱散亂過患,由有力正知於彼等上觀察令不流散,故須第五及第六心,此二即是有力正知所成辦故。能生此者,須於散失所緣境時速憶所緣,及須最初從所C16-P379緣境念不令散,故須第三及第四心,以此二心即彼二念所成辦故。又生此者,須先令心安住所緣,及令住已相續不散,故應先生初、二種心。

前面是順著講,現在這裡是倒過來講就是要讓我們更清楚。
假若你要得到第九住心的時候,也就是像你在讀書、背誦的時候,當你能夠背的至極串熟時,最初發起欲誦之心,開始你想要背誦,雖然於中間心往餘散,有時候你心會跑掉,就說你背的滾瓜爛熟的時候,如若你中間突然分心了,可是你所讀誦任運不斷。這種經驗我們都有,背書從頭到尾沒有間斷,可是不見得心全部都在那裏面,這就說9住心無功用的時候,背到滾瓜爛熟雖然中間分心了,可是無損於你的背誦。如是初念於所緣境,令心住已,這時,次雖未能,就說你現在在所緣境雖然未能一類相續依念正知。一類相續,因為我們的正念或者是正知用心法的角度來講都是剎那生滅的,所以,正念生起接著這正念消失然後再一個正念生起,就是等無間緣會讓他持續的一個念接一個念的醬下去,因此這叫做一類相續,你能夠依念正知,你能夠依靠你的正念跟你的正知,持久且都是沒有散掉。這時你雖然沒有一類相續依念正知,可是,你的三摩地能無間缺長時流轉,這就跟剛剛講的背誦的道理是一樣的,因為由於其不須功用相續恆依正念正知,所以他名字叫做無加行或是叫做無功用是醬來的。你要做到這一步能夠讓你產生這種無加行無功用的等持的時候,你一定先要有一類功用依念正知,你在一類無功用前你先要有一類有功用的相續依念正知。就是有功用的依念正知,也就是說還不是背的很熟的時候,在你背誦當中是絕對不會分心的,都是很緊的盯住你記住的一句一句,這個叫做有功用。令沉掉等諸障品法不能障礙,因為你是緊緊的抓住,所以這些會影響你的東西是不容易產生的,醬子你的三摩地就可以經極長時,到了第9住心當然是很長時間,可是第8住心也可以很長時間,2個差別就是1個有功用1個沒有功用,他告訴你這時候就叫做第八住心。此與第九雖沉掉等三摩地障,這時候他跟第9住心是一樣的,這些能夠障礙三摩地的沉掉等都不能為障,基本上這二心是一樣的,第8、第9都不會被干擾被障礙。可是,於此第8住心你必須無間依念正知,所以他叫做有行或有功用。這只是再解釋2個差別,相信大家都已經很熟了。能生此第8住心能夠無間依念正知的,他必須於微細沉掉等法,注意這個細,細沉細掉隨生隨除而不忍受,前面有跟各位報告,到最極寂靜的時候他根本不受,他絕對不能忍受讓細沉細掉出來的,因為你要有這種本領你才有辦法進入第8住心,這時候你就要有第七心最極寂靜。最極寂靜,你就記住,所有的細沉、所有的細掉都能隨生隨除而不忍受。接下來,生這個第七心的時候,就須先了知諸惡尋思及隨煩惱散亂過患,由有力正知於彼等上觀察令不流散,這裡的正知定義要比前面的正知還要再廣一點,這時候是表示他要能夠對於彼等上觀察令不流散,就是他能夠知道勝解所有這些東西的過患,他不願意有這些過患,這時候他就需要有第五心調伏及第六心寂靜。在第五心調伏的時候大部分粗的尋思跟粗的隨煩惱基本上應該都是解決掉了,因在前面外境10相已經解決了,最重要這裡是要遮止他的細沉。因為當你能夠進入第4心近住就代表你的正念已經圓滿了,基本上能夠綁住那個所緣境,定裡面2個要點明分、住分,這時就表示你的住分做的很好,而住分只要一做好會產生沉,大家要記住這點。而你一碰到沉你就要用策舉來處理,比方要想一些功德,可是當你策舉把沉解決了又會產生細掉,會有醬子一個關係,這前面都講過的。所以以後你真正在練習碰到這個境界的時候,你都要想起來這些關係。第6心寂靜,屬於細的尋思、細的隨煩惱,要解決的是細掉,在第5是粗的尋思、粗的隨煩惱,要解決的是細沉,為什麼會醬子,就是剛剛講的。因為你到第6時你要解決第5的細沉基本上你要用策舉的方式,一策舉又會產生掉,這2個之間有這種關係存在。所以,這二個即是有力正知所成辦故。他告訴你你一定是靠有力正知才能成就第562個,要有這個你才有辦法進入第7,第7就是你對所有這些都不受。那你能夠生出醬子圓滿正知的時候,有2個要件,1是散失所緣境時速憶所緣,你只要離開了所緣境你馬上就會知道,就會速憶你自己的根本所緣境,2是須最初從所C16-P379緣境念不令散,也就是讓你能夠馬上就拉回來到你自己的所緣境上。正知,基本上一定要有這個本領,丟掉了你知道,不只是知道你還會拉回來到你原來的所緣境上,你要做到醬子你一定要有第三心安住及第四心近住,因為此二心就是彼二念就是剛剛講的那2個正知要件所成辦故。又生此者,又須先令心安住所緣,你一定要先能夠知道所緣境是什麼,能夠進入你的根本所緣境,假如你連進入都進不了,哪裡會有後面這些所謂的~須於散失所緣境時速憶所緣,及須最初從所緣境念不令散~你不會有你假如根本沒辦法進去你自己的根本所緣。所以須先令心安住根本所緣,及令住已相續不散,不只是要讓他能夠認識根本所緣、能夠進入根本所緣,還要讓你能在根本所緣持續《略論》講至少1炷香時間,當然有人講的時間不一樣,這不重要,故應先生初、二種心,也就是內住跟續住。

 

  如是總謂,先應隨逐所聞教授,善令心住。次如所住數數思惟,令略相續將護流轉。次若失念心散亂時速應攝錄,忘所緣境速應憶念。次更生起有力正念,於所緣境初不令散。若已成辦有力憶念,又當生起猛利正知,觀沉掉等能從所緣散亂過失。次當起功用力,雖由微細失念而散,亦能無間了知斷截。既斷除已,令諸障品不能為障,定漸延長。若生此心策勵修習,得修自在,即能成辦第九住心,無諸功用勝三摩地。是故未得第九心前,修瑜伽師須施功用,於三摩地安住其心,得九心已,雖不特於住心功用,然心亦能任運入定。雖得如是第九住心,若未得輕安,如下所說尚不立為得奢摩他,何況能得毗鉢舍那?然得此定,有無分別安樂光明而嚴飾者,誤為已生根本後得共相合糅無分別智。尤有眾多於《聲聞地》所說第九住心,誤為已生無上瑜伽之圓滿次第者,下當廣說。

這裡是他的總結。如是總謂,就是六力再把他總結一下:
1. 聽聞力~先應隨逐所聞教授,善令心住。要先聽聞,善在這裡是做得很好的意思,讓心住的很好。
2. 思惟力~次如所住數數思惟,令略相續將護流轉。就是保護你已經生起的東西能夠持續下去。
3. 憶念力~次若失念心散亂時速應攝錄,忘所緣境速應憶念。攝錄,就是你能夠收攝回來,離開了所緣境你要馬上回到所緣境,憶念就是你在正念上面的作用。
4. 正知力~次更生起有力正念,於所緣境初不令散。若已成辦有力憶念,又當生起猛利正知,觀沉掉等能從所緣散亂過失。正知有2個層面,1個就是因正念很強的關係同時你就生起了正知,你只要一離開他你馬上知道,知道以後你馬上可以回來。這個正知的層面再廣一點的時候,就是你完全能夠了解到這些讓你離開所緣境的沉掉的過患是非常大的,在平常這些你都想清楚的時候,你的正知力就會特別強。
5. 精進力~次當起功用力,雖由微細失念而散,亦能無間了知斷截。既斷除已,令諸障品不能為障,定漸延長。這裡記住,就是碰到了第7住跟第8住,第8住就能真正讓你進入三摩地了,即使是散心三摩地,而且時間可以蠻長的。這之前就是所有一切的障礙你都不受了,這是在第7住有醬一個功用。
6. 串習力~若生此心策勵修習,得修自在,即能成辦第九住心,無諸功用勝三摩地。你能夠無功用在完美殊勝三摩地裡面。
所以,在沒有得到第九心的前面,修瑜伽師就必須施用上功用,這講的是第8住心,其實在第8住以前你都要用功用的,也就是你隨時都要很警覺的,於三摩地安住其心,等到你得九心已,雖然不特於住心功用,然心亦能夠任運入定。這又回到前面,58斷行最後一斷行叫捨,這個捨要什麼時候才能用?在第8住心,得到第8住的時候你才能夠捨,修這個捨,捨完就進入第9住心。可是你雖然得到如是第九住心,若你沒有得到輕安的時候,醬子尚不能稱為得奢摩他,也就是不叫他三摩呬多地,也就是不屬於色界定,也就是他還在欲界散定裡面。所以這個9住心前面也說過有散心的、有定心的,這個差別就在有沒有輕安。這個輕安雖說是欲界中的一個善心所,可是要你跟色界產生交集的時候才有機會生出這個輕安。什麼時候會產生輕安?最低的時候叫未到地定。當你進入未到地定、未至定的時候才會產生輕安,這時候才能叫奢摩他。回想一下以前所教的慢慢就串起來了,就說為什麼一定要有未到地定才可以開始修世間清淨、或者出世間清淨,也就是有了未到地定你才能夠修48定,因為沒有未到地定這個基礎你是進不了48定的。未到地定是色界定裡面最低的定,你一定要有這個,像以前的聲聞直接就用這個去修出世間,就是修空性的時候也要有這個才可以。所以,為什麼要有未到地定、為什麼要有奢摩他、為什麼要有三摩呬多地這些本領,現在大家就明白了為什麼要學定。其實這是一個基礎,沒有這個東西要往上走是不可能的!那你連奢摩他都沒有,更不要說能得毗鉢舍那?為什麼會醬子講?大家記住,毗鉢舍那是觀,最終目的是讓你得到出世間智慧,你親證這個智慧以後你才有可能斷煩惱。那沒有斷煩惱是不能解脫的,所以一定要有毗鉢舍那。按照大乘的教法那你沒有奢摩他的話也不會有毗鉢舍那,因你要有奢摩他得了輕安以後去觀,觀到你的觀的當中也有了輕安的時候,你這個觀就叫毗鉢舍那。整個關係是醬,絕對要記住,讀後不能忘前,因這是根本。但是你得到此定以後,因為他本身有一個無分別的安樂光明而嚴飾者,就說當你能夠進入所謂的等持醬子一個狀態時,你會有那一種無分別的安樂光明,這很難用語言來描述,因為這已經是屬於親證的境界,這個境界本身又很像真正證道的見道時的境界,所以他會用無分別安樂光明。為什麼用光明就不再多做解釋了,因為這會涉及到2轉、3轉的這種觀念。現他就說當你得到這個定的時候,因為你會得到醬子一個體驗,然後你就誤以為你自己已經得到無分別智了,以為你已經見道了,所以,這一般就是叫增上慢、未得謂得、你沒有到你以為你到了。只是這裡講這叫根本後得共相合糅,因為這無分別智裡面一開始是根本智,根本智完以後會轉成後得智,後得智有2種,1種是在無分別智裡面的後得,這種是根本一過馬上就是這後得,所以才會有416行相,這是在無分別智裡面你親證時候的後得。可是還有一種後得是你已經離開定了,那是另外一種。這邊所指的是在定裡面那個根本跟後得共相合揉這2個成一味,所以,你自己以為你已經到了見道那個狀態了。其實他所用的文字都有他的意思在裡面,比方,若以後以機會再詳細解釋,他說到這2個,光明就會跟這後得是相應的,無分別的安樂是會跟根本相應的,光明也不是他隨便寫的,相信他們多少都有證量的有這種境界,所以他們會講出醬子的情況來。不過,這裡主要告訴我們千萬不要自以為是見道了,這叫增上慢。更特別的是有眾多的行者其實只有到《聲聞地。卷30》所說的第九住心,卻誤以為自己已經生起無上瑜伽之圓滿次第,這真的是差了108千里,這是更嚴重的增上慢,下當廣說。因此大家要知道他這個用字裡面都有他的意思在裡面,有太多的人……這邊為什麼要提《聲聞地》,這是說小乘而且是小乘裡面的第9住心,連小乘的奢摩他是否到了沒有都不知道,就算他到了那也只是小乘的未到地定,然後去比到密乗裡面最高的無上瑜伽之圓滿次第,簡單講就是大圓滿最後的一層,修到了得到的那一層、成佛了,那這簡直是天差地別!不知從何說起,所以,下當廣說。

 

在沒有進入4作意之前先看參考資料……(58斷行圖解說)
大家再回憶一下剛剛所講的他們之間的關係,等下講4作意的時候就是再把這個9心住、6力連起來,用4個作意來包括,你就可以知道他為什麼先講58斷行,這是根本的,講完以後他詳詳細細的說明9心住,講完以後他詳詳細細的說明6力,然後再跟你詳詳細細的說明4作意,7作意是另外一個很重要的,以後也要跟7作意配起來。大家就發覺假如你今天學定、學奢摩他,你這些都沒有搞清楚那是白學了,等於是沒有學。你把這些都搞清楚以後,你去練定的時候,這就表示你有聽聞、思惟了,至少你不是盲修瞎練,已經是按照經論所教導的方法了。

《瑜伽師地論。卷30中「應當知道這其中,必須應有六種力量,才能成就九種心住。一、聽聞力,二、思惟力,三、憶念力,四、正知力,五、精進力,六、串習力。初由聽聞、思惟二力,數聞數思增上力故,最初令心於內境住,及即於此相續方便、澄淨方便,等遍安住。如是於內繫縛心已,由憶念力,數數作意攝錄其心,令不散亂,安住、近住。從此已後,由正知力調息其心,於其諸相、諸惡尋思、諸隨煩惱,不令流散,調順、寂靜。由精進力,設彼二種暫現行時,能不忍受,尋即斷滅、除遣、變吐,最極寂靜、專注一趣。由串習力,等持成滿。」【常柏法師注解加上師兄說明】增上力有2種意義,最簡單就是以他為緣的意思,另外在很多地方他有加強的意思,就是讓你能夠增長的意思。這2種解釋第1種是較為普遍,一般講就是增上緣。最初令心於內境住,我們花了這麼多時間,讀到這種用語至少要有看到這文字後面意思的一個程度。相續方便、澄淨方便,就是住分、明分,用字不一樣意思都一樣。第9住心叫等持。
要有:一、聽聞力,二、思惟力,三、憶念力,四、正知力,五、精進力,六、串習力。這六種力量才能成就九種心住,這六種力量從淺到深,說明成就九心住的過程。最初開始是由聽聞及思惟這二種力量,數數聽聞、數數思惟的增勝上進的力量之故,最初使心於內境安住,及即於此內住,以念力使心相續的方便,及去除煩惱的澄淨方便,當有煩惱出現時要訶斥它,要知道煩惱是有過患的,思惟煩惱的過患,使心不隨煩惱轉,才能平等普遍的攝受這一念心安住在所緣境,住於平等捨,明靜而住。心念前後是相似的,才能平等普遍的安住在所緣境上。如上所說能夠將心繫縛於內在的所緣境,如以息或不淨為所緣境,由於憶念的力量,一次又一次的作意,將心收攝、安置於內心,令它不要散亂,安住在所緣境,常常親近所緣境。從此心能夠安住,親近所緣境,達到近住的階段以後,由正知力調整、止息、滅除心的煩惱,對於色等種種的相、欲等諸惡尋思,貪欲蓋等諸隨煩惱上,這指的是五蓋,使心不要流動散亂,使心能調順、寂靜,正知力涉及到這2個。調順,是調整心不要在色聲香味觸、貪瞋癡、男女十種相貌上流散。以前也跟大家報告過調順比較偏向於外境10相,那寂靜是偏於第6意識引起的問題。寂靜,是如果心裏有欲等八種諸惡尋思,這就是講第6意識裡有8種尋思還有貪欲蓋等諸隨煩惱,能調整止息,得到寂靜。也就是你有正知來處理這些問題。於其諸相這是指外境10相,不令流散,得到調順。於諸惡尋思、諸隨煩惱,不令流散,這就得到寂靜。可是,千萬不要一刀切,大概是醬一種分別,我是認為中間應該都有重疊的地方。這是用正知的力量,正確的知道自己的心,心流散了馬上就收攝回來,一旦現象出現了馬上回到正念,很快的調整止息散亂的情況,這是正知的力量,使心達到這種程度。
所以一講到正知,你第1個就要想到沒有正念不會有正知,不是有一個地方讓你去變正知,而是你正念非常強的時候他就會帶出正知,這是這2個一定的關係。正知又有2個程度,1個程度是說你因為對正念很熟,所以你一離開正念你馬上發覺馬上會回來,除此之外,你還非常知道離開的壞處,你非常清楚離開根本所緣的過患,醬子你的正知力就會更強。
最極寂靜、專注一趣是由於精進的力量。由精進力,若欲等八種諸惡尋思及貪欲蓋等諸隨煩惱二種妄想暫時現行時,馬上不能忍受,很快的使其斷滅、排除,乃至變吐,將種子也去除。其實到了這裡已經沒有粗的東西了,都是細的東西,這是一個很大的差別!難對付的是細的,細沉、細掉、細5蓋難對付!這時就會成就最極寂靜,再進一步就到專注一趣。這時有加行、有功用,很相應,坐四十分鐘感覺好像坐一分鐘,很快就過去了。之前有說過因為數修、數習、數多修習,是有串習的力量,數修、數習、數多修習,這3個他有一個跟7作意的對應,大家先知道即可,當他說數修的時候指的是了相作意,當他說數習的時候指的是勝解作意,當他說數多修習的時候指的是後面的5個作意,這個相應是在《瑜伽師地論》裡面的解釋,以後讀到7作意時再細講。這種力量是經由一次次的串習,很多次的,長時間的練習,才達到九心住裏的最後一個境界「等持」,到這時才成就圓滿了。到這裡如何使力能夠成就心一境性,都說得很清楚了。最先開始就是要在佛法上面聽聞正法,在思惟正法上面用心,就像現在我扮演一個角色就是讓各位聽聞之外還要思惟,所以才會一遍又一遍的重複,那再接下來就是要靠憶念力(就是記憶力),憶念你的所緣這就是培養你的正念,明記不忘所緣境,再用正知的力量,訶斥這些妄想,就能夠使令心得到調順寂靜。接下來是由精進力,使令心得到最極寂靜、專注一趣。由這樣不斷地練習,串習力,最後終於能夠成功了,達到等持的境界。本論這段文說得非常的好,非常的仔細,其它的經論很少看到這麼仔細的。

宗大師也一直強調《瑜伽師地論。聲聞地》內容是很重要的一個根據。
 

這是稍作一個整理的補充,現是倒回來講9住心,同樣的顏色的代表是相關的事情,比較能當作一類來看。
9住叫做等持,它是由第8住的專注一趣來的,這2個的差別就在於,你看紫色的字,尚須一類恆常正念、正知也就是你要有功用的意思,須一類就是沒有變的恆常的正知跟正念,使你能夠在所建立的三摩地裡頭保持很久的時間;到了第9住等持的時候,你就不須要一類的恆常正念、正知,所以叫做無功用,這是他們2個的差別。
7住叫做最極寂靜,最極寂靜,跟第8住專注一趣的差別是在:第8住的時候基本上是你的細沉跟細掉已經完全都沒有了,不然不會叫做專注一境,這個沒有是沒有細的沉跟細的掉,粗的早就解決了。第7住是不受細的沉跟細的掉,不是說他有,是還沒起來你根本不會受他,所以叫做最極寂靜,那第8住是根本沒有了,所以這之間差別在這。但在第7住,沉字較小、掉字較大,是因為這裡最重要的問題是掉不是沉。是說,定有一個明分、一個住分,一開始要解決的問題一般都是住分不夠,所以都是想辦法住久一點就是得到住分,一得到住分很容易發生沉,接著就要解決這個沉就會用策勵,那解決沉會引起掉,所以到最後是細掉,因此你看到第7住的時候是細掉,也不是說絕對沒有細沉,相對比起來到了這裡掉比沉重要。為什麼?因每一個階段裡面用心的方式不一樣、客觀的情況不一樣。我想你們能理解這意思。
6住叫做寂靜,現在注意,第6住跟第7住、第8住的差別:第8住完全沒有細沉掉,第7住是不受細沉掉、以掉為主,第6住基本上是能夠遮止細的尋思跟細的隨惑,這裡面有2個不一樣的角度在講,細的沉跟細的掉,是把所有都包括在裡面,也就是說外境10相也可能引起細沉細掉,你內心第6意識產生的問題也有沉掉,因為,5蓋裡面就有昏沉睡眠蓋、掉舉惡作蓋這也算沉掉,當你講隨惑的時候他也在裡面,不過,這裡一般是強調在解決尋思跟隨惑的問題,意思是前五識比較不會被外境引導去,可是你第6意識自己又會生起不是你所要緣的境,所以在後面比較偏向於解決尋思跟隨惑的問題。
現在看寂靜第6住心這個時候叫做正知圓滿,第5住,也就是調伏時你開始有正知這個能力、生起這個很厲害的能力,叫做具力正知。這裏面差別大家去體會,像第6住時外境10相不會影響你,可是這時你要解決尋思跟隨惑這部分的問題,在這時你也能夠生起這部分的正知時就叫正知圓滿,差別在這裡。第6住時大部分都是細掉,所以到第7住時不受細掉,為什麼這裡是細掉?在第5住時是細沉掉,這時有沉有掉,可是到第6住時沉大部分解決掉了,因為在調伏裡面有一個功用就是讓你想到能夠有住分的重要性,跟策勵自己看到他的好處,所以這時候你住分加強,可是住分加強的同時就會產生掉。這裡面寫醬子,你去分辨它,特別是以後你自己練到這個境界的時候,你回頭看這些也相當於一個老師在教你,都在這個範圍裏面。
到第4住心近住時叫正念圓滿,你的正念是已經沒有問題了,一般到你正念沒有問題的時候大部分你是跟所緣境綁到一起了。所以你到第5住時基本上就是要靠正知的加強,並不是說前面就沒有正知,千萬不要以為前面沒有正知。因為,你可以看出來,第5住叫具力正知、第6住叫正知圓滿,第3住安住叫具力正念、到了第4住近住時叫正念圓滿,中間有醬一個區分。在第3住心安住基本上你已經有本領、有正知力,前面講說在安住你會生起正知,你之所以會有正知力是因為你有具力正念,大家一定要記住,正知跟正念是一件事情的2面,並不是說有一個叫正知、有一個叫正念,所以當你能夠有具力正念的時候你一定會有正知,你就有正知的本領。就比方說我現在對蓮花生大士的心咒滾瓜爛熟,我一離開我一定知道,因為那根本不用腦筋想就知道那咒是什麼,所以,也就因為我有正念,才會有辦法會有正知。因此這個第3住是正知生起時候叫做具力正念,到了你能夠近住的時候就叫正念圓滿,所以,前面有講說你是跟所緣境綁在一起的。記得他說你在近住的時候,就算你散掉你也沒有離開所緣境。可是在安住的時候你散掉的時候你可能已經離開所緣境,差別在這裡。那為什麼在近住時不離開所緣境呢?因為你已經是正念圓滿了,簡單講你已經是跟正念綁在一起了,這所緣境跟你心是綁在一起,所以是不離所緣,你不可能會離開所緣境。
大家注意到沒,這前面都是在遮止粗的沉掉,安住的時候你會離開所緣境,但這時因你有正知,你會離開所緣但時間不會很長,因你有正知的關係所以忘失的時間會很短。
後面這2個就很容易了,第1住叫初起正念,一般這時間也很短,第2住叫能住正念,你已經能夠進去了,就是你能夠續住了,可這時候忘失的時間會很長。這忘失是針對安住講,就說你雖然是續住,可是你忘失掉離開所緣境的時間還是比較長,因為這時候你沒有正知。
講了這麼多,重複的講,最重要就是大家心裡面對正念、正知這2個名詞本身他後面的涵義已經不是一個表面的理解,是一個很深入的理解,知道他們兩者之間相關的關係,而且知道這兩者在9心住裡面所扮演的角色。這個補充再配上以前所講過的,相信會給大家一個很好的理解,就可以搞得很清楚。由於這些搞得很清楚,以後6力就更清楚,6力,這不是2件事,讀到最後你會感覺大概講的都是一件事的不同的側面。

 

   具四種作意 b379

  第三具四種作意。如《聲聞地》云:「即於如是九種心住,當知復有四種作意:一、力勵運轉,二、有間缺運轉,三、無間缺運轉,四、無功用運轉。於內住、等住中,有力勵運轉作意;於安住、C16-P380近住、調伏、寂靜、最極寂靜中,有有間缺運轉作意;於專住一趣中,有無間缺運轉作意;於等持中,有無功用運轉作意。」此說初、二心時,須勤策勵,故有力勵運轉作意。次五心時,由昏沉掉舉故,中有間缺不能久修,故有有間缺運轉作意。第八心時,昏沉掉舉不能為障,能長時修,故有無間缺運轉作意。第九心時既無間缺,又不恆常勤依功用,故有無功用運轉作意。

這段文字很容易懂,不需要做太多解釋。
第三具四種作意。在《聲聞地。卷30》講:「即於如是九種心住,還要知道復有四種作意:一、力勵運轉,就是你非常的力勵去想辦法讓你能夠得到住心,可是這當中,二、有間缺運轉,就是後面有說什麼叫做力勵運轉,也就是你在內住跟等住的當中,等住就是續住,這是最前面的2住心,你是由聽聞、由思惟來的,醬當中你算是一種有力勵的運轉,接下來,一直由安住、近住、調伏、寂靜、最極寂靜中,大家應該有印象這時就是說從生起正念到能夠住到正念、到能夠生起具力正念、到能夠正念圓滿、然後再生起具力正知、到能夠正知圓滿,這全部都在這當中、或者是在這5住心理面。再講一遍,前面這2個是初起正念、然後讓你能夠住在裡面,這就不要多講了。可是從安住開始,近住、調伏、寂靜、最極寂靜這5個心當中,是你能夠產生具力正念,假如你沒有具力正念你不可能安住的,因為你沒有正知力;從具力正念以後到近住再變成正念圓滿,接著調伏叫具力正知,再到正知圓滿,這個時候叫做寂靜,然後最後叫做最極寂靜,這時候基本上是你所有的都不受了,你雖然沒有全斷可是你基本上不會有,你有那個本領,靠什麼不受?因為你已經是正知圓滿。大家在這從生起到圓滿的這當中當然並不是一蹴可幾當然是有間缺的。這間缺是代表你三摩地中間有沒有斷。什麼時候叫做斷?你有粗沉掉這是斷,你有細沉掉這也是斷,也叫做有間缺,所以這5個心整個都叫有間缺。這個有間缺有程度的差別,有的有間缺其實程度已經很高了,已經只剩細掉了,那時候還是叫做有間缺。於專住一趣當中,有三、無間缺運轉,這我們已經懂了,因為真正的細沉細掉全部都沒有、都斷光是在這第8住心。也就是第8住心才可以做58斷行的最後一個斷行捨,因為這裡面你已經完全沒有任何的沉掉了,任何三摩地的障礙都沒有了,假如你還有是不能作捨的,這點很重要。那麼在等持當中,就叫做四、無功用運轉。一個是無間缺這只是沒有講他有功用,這邊就說是由有功用變成是無功用。可是會不會由無間缺變成有間缺,那當然不可能。」
接著宗大師補充說明,在初、二心時,須勤策勵,故有力勵運轉作意。到次五心時,由昏沉掉舉故,這包括粗細都在內,中間有間缺不能久修,代表你在定的中間會間斷,故有有間缺運轉作意。到第八心時,昏沉掉舉不能為障,已經沒有這個障礙了,能長時修,代表你在定中可以維持很久,故有無間缺運轉作意。到第九住心時既無間缺,又不恆常勤依功用,所以叫做無功用運轉作意。

 

  若爾,初、二心時,亦有有間缺運轉,中五心時,亦須力勵,云何初、二不說有間缺運轉作意,於中五心不說力勵運轉作意?答:初、二心中,心入不入定,後者極長,中間五心住定時長,故於後者就三摩地障礙立名,前者不爾。故雖俱有力勵運轉,然間缺運轉有無不同,故於力勵運轉作意,未說中間五心。如是住前所說資糧,恆依精進修三摩地,乃能成辦正奢摩他。若略修習一次二次,還復棄捨所修加行,必不能成。如《攝波羅蜜多論》云:「由無間瑜伽,精勤修靜慮,如數數休息,鑽木不出火,瑜伽亦如是,未得勝勿捨。」

這段只是在解釋有人在質疑4作意的分類方式。
若爾,就有人醬講,假如初、二心時,也是有有間缺運轉,有間缺意思就是你沒有辦法在定裡面持續不斷,同時中間就是從安住、近住、調伏、寂靜、最極寂靜這五個心的時候,一樣也須力勵,為什麼初、二不說有間缺運轉作意,意思就是前面2個也是有間缺你為什麼不講他有間缺,只去說他要力勵?那於中間五個心你只說他有間缺卻不說他要力勵運轉作意?其實都有,為什麼你要醬分開講他呢?
答:初、二心中,心入不入定,意思是在前面2個心你真正入定的時間,後者就是指不入定的時間,這不入定的時間非常長,根本你就沒有入定,前面講一炷香,這一炷香算什麼?!根本不能算是入定。所以就有根本不需要去談他有間缺的意思。中間五個心住定時間比較長,因為,到你能夠安住的時候我認為基本上可能已經是有12個小時了,故於後者就三摩地障礙立名,因為,真正在定裡面是後面這5個心才可以說在定裡面,所以我們就用他三摩地的障礙來立名,意思是這時候我會強調他有間缺,因後面這5心住定的時間比較長,在這當中強調他的有間缺,他雖然住定長可他有間缺。前面這2心根本住定時間很短,所以根本不需要去談他的間缺,他沒有所謂的間缺嘛,就說他根本沒有足夠的時間,因此不算在三摩地裡面,所以他要談的是力勵。前者不爾,意思就是後面5心在定時間比較長,前面2心不一樣,在定時間比較短,我就不需要去談他間缺這件事了,因在那時這不是真正的問題。所以中間這5心雖然俱有力勵運轉,可是他的間缺運轉有所不同,因為初、二心本身幾乎等於根本是沒有間缺,這2個心不必要去討論他的間缺。(大家要注意一下,字用紅色後面的加註用紫色字是在解釋紅色字的意思,字用藍色不是解釋只是再加字讓你懂這意思。) 間缺運轉有所不同,這個有所不同,簡單講就是初、二心沒有間缺的問題,根本還沒必要談到間缺。故於力勵運轉作意,未說中間五心,也就是前面二心主要強調的是力勵運轉作意。這點知不知道都不重要,是因為曾經有人醬子問難,他如此解釋回答。當然這裡面給我們一個幫助,就是說當你沒有進到第3心的時候基本上都不能說你曾經真正在定的境界裡面,一般都是要到第3住心安住以上才算。如是住前所說資糧,這又回到前面講過的那些資糧,他一直強調這個,有13資糧(自他圓滿、善法欲、戒根律儀、食知量、悎寤、正知住、善友、聞思無障、捨、莊嚴。)、或是4個資糧(密護根門、正知而行、飲食知量、悎寤瑜伽),這些東西都要有,其實,真正講資糧不止這些,包括前面的6加行都在裡面的。恆依精進修三摩地,乃能成辦正奢摩他。所以你第一個要確定你有資糧,沒有資糧要趕快積聚資糧,有了資糧以後你要確定是精進恆常不間缺的,有時候真是俗事一堆也很煩惱。當然最重要要先有資糧,資糧有了絕對要有契而不捨的精神才有辦法得到三摩地。假如只是略略修習一次二次,還復棄捨所修加行,必不能成,這很容易懂。這裏就引用寂靜菩薩的《攝波羅蜜多論》云:「由無間瑜伽,精勤修靜慮,如數數休息,鑽木不出火,瑜伽亦如是,未得勝勿捨。」捕一次魚就曬一個月的網那你就是鑽木不出火的,在你沒做到之前是不能夠不精進的,就是要契而不捨,這是非常重要。
時間過得很快,奢摩他剩下的已經很有限了,真正重要的根本就是最近一直在講的,58斷行、9住心、6力、再來4作意、7作意,醬子奢摩他就沒有白讀了。

 

《瑜伽師地論。卷30》中「即於如是九種心住,當知復有四種作意。一、力勵運轉作意,二、有間闕運轉作意,三、無間闕運轉作意,四、無功用運轉作意。【常柏法師注解加上師兄解釋】於此九種心住,應當了知又有四種作意,也就是九心住再配合四種作意來解釋。前面是約力量來說,以六種力來成就九心住,下面是約如何如理作意來說,也就是你心要用什麼樣子的一種作意,用四種作意配合九心住說明如何修三摩地。意思就是說你前面要有力勵的這種心,後面這當中就算是一種有間缺等等。這四種作意在〈三摩呬多地。卷11389頁已經說過了。一、力勵運轉作意,指要很努力運轉自己的作意來修行。修行剛開始時要很努力,要督促自己去修止觀。因為聽聞佛法以後,知道修三摩地可以得到殊勝的利益,就努力作意,推動自己去靜坐。力勵運轉作意是七種作意的前方便,還不算是七作意。這裡大家記一下,因為讀7作意不是從這裡開始,7作意是從後面的有間缺運轉作意這裡開始,這時才開始進入7作意,了相作意是從有間缺運轉作意開始。是指剛開始修止觀還沒有證得到未到地定的行者,這時他必須很努力的鼓勵自己,繼續不斷的鞭策自己的心才能相續精進,為什麼會講這句?因為了相作意基本上是已經有未到地定的本領了,正確說就是只要你沒有未到地定的話你是沒有了相作意,了相作意是根據未到地定來的。這類剛開始修學者的作意,名力勵運轉作意。二、有間闕運轉作意,還是在聞思的階段,因為心還是很粗,會有間隔、間斷,名是有間闕運轉作意,也是七作意中的了相作意,從這裡開始才是進入7作意。卷11說有間運轉作意,是指這類行者已經得到未到地定,對於在未到地定之上的初禪、二禪等,很緩慢、有間斷地修,這種作意,名有間運轉作意。這是補充說明。有間運轉作意由於猶為聞思所間雜,在《聲聞地。卷31》會說到。若修不淨觀,可是對於不淨觀的內容不是很明確的了解,這個時候還需要讀一讀佛法,才知道該怎麼樣修,所以還是有間斷的有間運轉作意。三、無間闕運轉作意,是指勝解作意、遠離作意、攝樂作意這三種作意。勝解作意,是有殊勝的理解,強而有力的認識,不用看書已經可以坐在那裏修了,知道怎麼數息了,依止勝解的力量慢慢一直相應下去,會遠離粗的煩惱,稱為遠離作意。遠離中等的煩惱稱為攝樂作意,這時會很歡喜修定了。這三種作意在無間闕運轉作意裡面提到。觀察作意是在檢討有哪些煩惱還沒有斷滅、未除遣的,還要繼續用功。加行究竟作意是加工用行正在努力斷下品煩惱。加行究竟作意完成以後,可證得等持,稱為加行究竟果作意。一個是因,一個是果。從了相到加行究竟作意,這是因,到加行究竟果作意是究竟成辦,是果。加行究竟作意與加行究竟果作意,也就是無功用運轉作意。四、無功用運轉作意,是指加行究竟作意與加行究竟果作意。這四種作意與七種作意配合起來說,如前面《三摩呬多地》所說的,可以參考思惟幫助理解。七種作意是:了相作意、勝解作意、遠離作意、攝樂作意、觀察作意、加行究竟作意、加行究竟果作意。力勵運轉作意還不算是七作意所攝的,因為還在努力用功的階段,還不一定會持續用功,這時很容易放逸,不容易用功,所以要力勵運轉作意,努力的鼓勵自己精進,還不算是修行,還沒正式修止觀,可能連怎麼修都還不知道,但是有這種力量鼓勵自己要修。有間、有功用運轉作意,乃至攝樂作意所攝。這是二種合起來說,有間是指有間闕運轉作意,是指了相作意,是於聞慧時能明白所緣相,將所緣相現出來。有功用運轉作意又名無間闕運轉作意,是指勝解作意、遠離作意、攝樂作意,是要努力,有功用、不間斷才能無間闕。自然運轉作意是無功用運轉作意,四種運轉作意的名相是根據《聲聞地。卷28951頁說的。自然運轉作意,包含了加行究竟作意及加行究竟果作意。在《三摩呬多地。卷11389頁有說到。由卷11引證九心住也包括未得作意的內住、等住等這二種作意。內住、等住還在力勵運轉作意,因此不屬於定地的七種作意。內住、等住在這裏說是初修,是很淺的,還不算是正式修行,還只是在練習當中,所以是未得作意。從安住起到近住、調順、寂靜、最極寂靜、專注一趣、等持,才算在七種作意裏面,稱已得作意,作意有淺有深,通常成就的作意,是由已得作意到最後的未到地定。配合九心住來說,內住、等住還在力勵運轉作意,所以是未得作意。已得作意,廣義說,也包括九心住之安住、近住、乃至於等持都算。

於內住、等住中,有力勵運轉作意;於安住、近住、調順、寂靜、最極寂靜中,有有間闕運轉作意;於專注一趣中,有無間闕運轉作意;於等持中,有無功用運轉作意。當知如是四種作意,於九種心住中,是奢摩他品。即如是獲得內心奢摩他者,於毗鉢舍那勤修習時,復即由是四種作意,方能修習毗鉢舍那,故此亦是毗鉢舍那品。」【常柏法師注解】在內住及等住當中,要用力勵運轉作意,因為這是最初開始修止,要很精進的鞭策鼓勵自己,安住在所緣境上。安住、近住、調順、寂靜、最極寂靜,在這五個階段當中,這時候也會有昏沈掉舉,中間會有缺少、間隔,稱為有間闕運轉作意。如果到了第八住的專注一趣,這時的昏沈掉舉被降伏了,能長時間的修,稱為無間闕運轉作意。於等持中,最後成就了欲界定,在平等持心當中,不昏沈不散亂,這時的作意稱為無功用運轉作意。應當了知這四種作意如果用在九心住當中,是屬於奢摩他品,是止的這一類的。又這四種作意也可以用來獲得內心的奢摩他,成就定以後,依止定心的專注力,修毗鉢舍那,以奢摩他為依止修觀才稱為毗鉢舍那,否則只能稱為隨順毗鉢舍那,還沒成就奢摩他以前都稱隨順毗鉢舍那。毗鉢舍那是觀。勤修觀行時,也是要有這四種作意,才能修習毗鉢舍那;內心開始也是這樣要很努力,然後中間毗鉢舍那又被間缺了,慢慢進步就沒有間缺,再進步就無需功用了,所以這四種作意也可以通毗鉢舍那品。修止修觀都需要這四種作意。以上說的是九種心住或稱為九住心,有不同的名字。

今天時間不夠,剩下這些自己看,師兄轉回58斷行的圖表解說7作意。
7作意,裡面的了相作意,一般只要是講7作意有2種,大部分是在講48定,修初禪、2禪、3禪、4禪會用7作意這個方式,所以基本上都是有未到地定他才會有7作意。7作意還有另外1種,就是直接去修出世間清淨,就是修空性他也可以用7作意的方式來修。所以,了相作意一定是在這個有間缺運轉作意以後開始,才會擺在這裡。在力勵運轉這裏面基本上就像我們讀9住心的時候,可能用字不是很恰當,這根本不能算是定,你只不過是稍微嚐一下大概那個味道,時間都很短,假如醬情況不可能跟了相作意有相關,所以他是屬於聽聞力跟思惟力,像我們很多人開始練的時候都是在這個階段。所以才會把力勵運轉跟內住跟等住、聽聞力跟思惟力擺在同一個層次上面,那這個層次又跟5過裡面的懈怠過有關,因為懈怠過這是一個總說,並不是百分之百對應,可是他是一個總說。所以這裡最重要是你要能對三摩地有信心,你才能產生這個欲望,有了欲望你才會真正的去精進、去勤、去力勵運轉,就醬子開始,那最後你能夠得到輕安就把這個問題解決了,你就不會再懈怠了。所以這些會放在同一個階段來討論。
至於一進去從安住開始一直到最極寂靜,這裡面涉及到一個正念、一個正知,到最後等於是完全不受的時候,這中間叫做有間缺。那在9心住中有一種是叫做散、一種是叫做定、三摩呬多地的9住心,假如是三摩呬多地的9住心的時候,到這階段時算是已經得到未到地定了,這時可以跟了相作意配在一起,7作意等於是從這裡開始,了相作意接下來的才會有無間缺、無功用這些作搭配。
今天7作意這一部份不是很熟,以後碰到會再重新講,可是簡單講在這裏面最重要就是培養正念,他的問題是沒有正念這叫忘聖言。然後他會產生昏沉掉舉,然後他會不作行,就是沒有真正要把它解決掉。所以,這裏面問題就出在要有正念才能解決忘聖言,要有正知才能解決昏沉掉舉。醬聽下來,越聽越不是文字了,所以為什麼正知能夠解決昏沉掉舉,9心住裡面講得清清楚楚,你了解他們之間的關係你就明白為什麼會把它們擺在一起。然後不作行就是代表你應該要作業、要造作,這當然就會精進有關係了,就是最後你不受,最極寂靜就是不受,到專注一趣就是完全斷掉在思的這一部分。到你有了8住以上你才有機會談捨,因在8住你已經做到了可你還在那邊有功用,你反害了讓你的三摩地不是真正成就到等持,所以這裡的過叫作行,不應該做你去做,這解決方法就是要修捨。
我想醬子聽下來,對於58斷行、9住心、6力、4作意,再也不是一個名相了,腦筋裡面應該會比較具體。今天就到這裡了。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9心住 6力 4作意
    全站熱搜

    七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