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不要死在句下

  有些人,學了佛,學了禪以後,懂得“空”的名相,就一天到晚在那邊搞空呀空的。有些靜坐未入流的人,偶而瞎貓撞到死老鼠,覺得一片空靈,便跑來對我說,這幾天達到空的境界,真是好。“空”固然是一片境界,而空的觀念卻是由分別心所起。因此,真正學佛學道的人,能夠把學佛學道的名相推開了,那才算真正的解脫與自在。上面所講一時撞到的空靈境界,那是工夫來找你,並不是你自己隨時隨地都有這種工夫,所以不究竟,不能自己做主,還要繼續努力。

  在學佛的過程中,自然要從許多名相中,去探討其中的道理,等到徹悟的時候,就要“乘悟並銷”不被名相所困,完全恢復到“正智”的境界,才算是成佛。

3-2 可愛的老虎

 

再說《楞伽經》中的三自性:依他起性,遍計所執性,圓成實性。我們一個人,剛生下來,像一張白紙,雖然有一個“根本”,可是在此世尚未受到染汙。慢慢的,由於父母的遺傳發生作用,加上家庭的教育、學校的教育,以及人文文化、科學、哲學等思想的薰陶,逐漸形成了自己的觀念與知識。這些觀念與知識,都是依他而有的,“他”並不是自己,因此,這一種心理作用與狀態,在唯識學上稱為“依他起性”。依他起性,也就是後天生命活動的全部。

  為著使大家對“依他起性”有進一步的瞭解,在此借用一個笑話來說明:
  有一位老和尚,收養了一位小徒弟,十幾年來,都不讓他下山。有一天,為著要測驗他的修行工夫如何,想帶他到城市裡去走走。臨下山時,老和尚對徒弟說,城市裡什麼都可以看,就是不要去看“老虎”。徒弟問城市裡的“老虎”怎麼個樣子,會有那麼可怕?老和尚說:城市裡的“老虎”,頭髮長長的,穿著花花綠綠的衣服,臉上還塗得一塊紅一塊白,講起話來,手指指點點的,有時候還會張開大嘴巴,對你笑呢,這種老虎心裡頭沒有好念頭,你千萬不要理它。這樣,師徒二人,到城裡逛了一天,回到山上,老和尚問小和尚說:我今天帶你到城裡去,你覺得什麼最好玩?小和尚不好意思低著頭小聲的說,我看來看去,還是“老虎”最好玩。

  透過這個笑話,我們要注意到兩點。第一:人類男女相愛,是與生俱來的自然天性,並不要接受後天的知識後才懂得。第二:如果這個小和尚,一直生活在山上,沒有見過女人,他雖然不知道女人樣子,當然也不會引起愛悅的情緒,可是,我們不能說,他沒有男女相愛的功能,只能說,他具備有這種功能,而沒有物件把它引發起來而已。

3-3 境風吹識浪

 

  由此可見,我們一切心理的思維、觀念、情緒等等,基本上都是依他而起。在唯識學上,稱為“境風吹識浪”。我們的心性原本有如風平浪靜的湖水,一有了風,就生起波浪。就湖水來講,有起波浪的“可能”,卻不能自生,一定要靠風來吹動,或其他力量來引動。我們的心性也是一樣,有生起“識”的功能,但“識”不自生,必定要“根”“塵”(境)相對,才起“識”的作用。這就是依他起性的最根本原理。

  西方的唯物思想,只看到這一點。認為一切物質可以影響心理。因此,困於物質來制約人的思想。可是卻沒有瞭解到,能夠起這些思想的背後,還有一個能起的“功能”。這個功能,卻是超越一切物質,不受一切物質所制。如果能夠瞭解到這一點,就不會把人當做物質來看了。

  凡是人,對於依他所起的一切思想、觀念、情感等等,在心理與生理上,形成了習慣以後,就會普遍的計度著,想盡辦法,把他牢牢抓住,這一種心理的性質,就稱為“遍計所執性”。
  好比就口味來講,有的地方的人,喜歡吃辣的,有的地方的人,卻喜歡吃甜的。這就由於依他所起的習慣,當他養成以後,就不容易去掉,這就是“遍計所執性”。

  學禪學佛,就是要去掉“依他起”與“遍計所執”這兩種心理毛病,而後剩下來去不掉空不了的,本來圓滿、現成而實在的本性,證得這種本來就有的“圓成實性”,就是學佛學禪的理趣。

3-4 識途老馬

  因此,要開悟,要成佛,是你自己開悟,自己成佛。佛菩薩與善知識,只不過是“識途老馬”而已,等到你到達那個境界的時候,他為你“印可”一下而已。而你自己真到了這個境界,自己也會瞭解到“非從人得”並不是騙人的。

  “識途老馬”的故事,是出在春秋戰國時候。有一回,齊桓公在作戰當中,迷失了路途,就請教於管仲,管仲建議把老馬放出去,所有部隊都跟著老馬走。結果老馬帶著大家走出迷途,才不受敵人的包圍。

  佛菩薩與善知識,也像老馬一樣,帶著大家走出迷途,得到解脫與自在。

3-5  性 辨

  上面所講的“三自性”的“性”字,千萬不要當做禪宗所講的“明心見性”的“性”字來看。我們中國古代字彙很少,所以在六書中有“假借”一條。在佛學上所講的“性”字,有時候指“理性”,有時候是說心的“性質”與“功能”,有時候卻是指心的“本體”。三自性的“性”字,是概括指心的“性質”,非指心的“本體”。

  唯識學上還有一句話,“諸法無自性”。有人也許會想:佛說諸法無自性,而禪宗偏要明心見性,既無自性,何可見?這不是騙人嗎?

  豈不知,諸法無自性,是講物理世界的一切事、一切物、一切理,都是因緣和合,依他所起的暫時現象,並沒有他自己獨立而有的自性。諸法無自性者,就是諸法空相。能夠使諸法空相,而不為諸法所空的有一個東西,這個東西,才是禪宗所講的“性”,禪宗所要見的性,也就是要見這個“性”。如果說,禪宗沒有“性”可見,那當然也沒有“佛”可成。如果沒有佛可成,釋迦牟尼何必騙我們呢?!就算釋迦牟尼佛騙我們,而一個騙局能夠騙了幾千年,而幾千年來,都是第一等智慧的人受騙。那麼,這個騙,就有他騙的道理,是否我們也甘心讓他騙騙看。再說,我們若能了達諸法無自性,是否正是見性之契機呢?!這也值得大家仔細參究看看。

3-6  八識與八卦

  接著來談談八識。八識是心的分類;它是就心的作用上,分為八部分來解析,究其實,這八個部分是一個整體,絕不可把某一部分獨立起來,但為了方便解說,勉強設立有各部獨立的作用。在這裡要特別注意的,這些還都是名相,絕不可執為實有的。

  心的分類,“眼、耳、鼻、舌、身”為前五識,“意”為第六識,第七識梵文譯音為末那識,第八識梵文譯音為阿賴耶識。

  我們研究東方文化,發現一個很有趣的事情。在印度文化裡的唯識學上,《楞伽經》所講的五法、三自性、八識,二無我這些數字,在我們中國有五法、三道(老子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八卦、陰陽。
  從這些相同數字的引用,我們覺得很奇怪,好像上古的這些教主上師們,他們對於宇宙的法則、人類的生命根本,曾聯合開了一個會議,因此做了這些統一性的決定。其實,宇宙真理只有一個,儘管表現方式有所不同,而原則絕不會變的。所謂“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因此,也有人把八識配成八卦:第八阿賴耶識——乾卦,第七末那識——坤卦,第六意識——震卦,眼識——離卦,耳識——坎卦,鼻識——巽卦,舌識——兌卦,身識——艮卦。

 

第八

末那

 

 

4-1 不要聽天由命

  現在先來研究前五識。首先應該瞭解幾個名詞,首先來說“三性”。

  這裡所講的三性,與前面所講的三自性不同。三自性是講我們的“心”所起三種作用的性質。我們每個人的知識與觀念,都是依他起性,並不是本有的,可是我們卻把這些外來的東西,當是自“我”,因此循名執相,想把它牢牢抓住,這就形成了遍計所執性,如果我們把這兩個外來所引起的特性去掉——空了,而我們生命本有的圓成實性就會全體顯現,到達這個地步,也就是禪宗所說的明心見性。

  這裡所講的三性,是講我們心地起作用後,由於心念與行為所薰成的“善、惡、無記”等三種種性。

  這三種種性,有的是先天帶來的,有的是後天造成的。所謂“種子生現行”,就是先天的種性,影響今生的行為;“現行生種子”,就是後天的行為,又造成新的種性。這些種性,就是生命輪迴的基因。

  種性又稱根器。有的人天生大乘根器,有的人卻偏向於小乘,這是勉強不來的。由此,影響後來道家的思想,所謂“今生若無神仙骨,縱遇真仙莫浪求”的說法。

  不過,佛家所講的種性,並不是一般人所謂的宿命論,認為前生所帶來的命,是無法轉變了,只好“坐以待斃”聽天由命,這是消極的對前生命運低頭。而佛家卻正相反,他指導我們積極的去改變目前的缺憾生命,因此要我們在今世的行為上去消除過去所造成的不好因素,而超凡入聖,達到真、善、美的圓滿生命,這一點大家一定要認識清楚。

4-2  三類種性

  在唯識的觀點,認為心生的後天作用,有善、惡、無記三性。而我們中國文化,對於人性是善是惡,爭論了幾千年,結果沒有定論。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孟子所主張的性善,與荀子所主張的性惡,基本上有個最大的疑問,就是他們所講的性,到底是指宇宙間生命最基本的先天功能呢?還是指有了生命以後的後天作用呢?因此,西方人批評我們中國沒有哲學思想,原因就在於邏輯的界限不清楚。

  人性有善、惡、無記(非善非惡)這三種作用。可是一般普通人的思想觀念,不是善就是惡。後來理學家把善的稱為天理,惡的稱為人欲。天理是理性的,而人欲多半是情感的。這們平時的心念,都在理智與情感的爭鬥之中,也就是莊子所講的“心兵”。

  還有一種就是無記性,無記的行為,多半屬於下意識的作用。我們很多時候,好比坐的時候搖搖腿,思考的時候打打頭,或與人講話,時常用手指頭敲打桌子等,這些動作做了自己不知道。因為他沒有經過意識分別以後再去做,所以稱為無記。這些無記的行為,雖然說是非善非惡,但是若以佛學因明邏輯來分析,它的根本還是有善有惡的。

4-3  三層識境

 

  三境:境,就是境界。什麼是三境呢?性境、獨影境、帶質境。

  比如,前五識所起的作用,就是第八阿賴耶識功能所生的性境之一。眼的先天作用是看,耳的先天作用是聽等等,這些看、聽作用,就是性境。

  獨影境,是意識的反面作用,也就是近代西方所講的下意識狀態。它不需要靠前五識的配合,為意識本身單獨所起的作用,所以又稱作獨頭意識。譬如我們在畫展看到一幅名畫,或在街上看到喜愛的衣服首飾,回得家來,閉起眼睛,這些畫、衣服、首飾,都呈現在眼前,這就是獨影境的作用;因為在獨影境中帶有實質的東西,所以又稱帶質境。這種帶質的獨影境尤以男女相愛慕的時候,更會強烈的產生,就如西廂記裡所說的,“茶裡飯裡都是她”。

  獨影境在什麼時候才能產生呢?一、幻想的時候。二、精神病狀態,以及因病使得心理衰弱而恍惚的時候。三身心極度疲勞困倦的時候。四、夢中。五、定中。

  帶質境,是由一個實質的東西,引起意識分別為另一種境象。譬如我們晚上走黑路,路旁邊本來是一塊石頭,因為光線不明,錯認為是一隻狗;或看到一根樹杆,卻誤認為是鬼影,這種狗與鬼的影像,是由於石頭與樹杆所引起,這種境像,就稱帶質境。我們中國文學上“杯弓蛇影”的故事,就是帶質境最好的說明。

  我們懂了唯識的道理,以唯識的觀點,來看人類的心理,幾乎不是帶質,就是獨影,根本無所謂正常。學了唯識,等於受了精神病訓練的醫生,看每一個人,幾乎精神與心理上都有問題。那要怎樣才算正常呢?只有唯識上所講的“圓成實性”的如如正智境界,才算正常。按照禪宗的標準,只有明心見性的人,才屬於正常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七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