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賢上師言教-053-20200317-皈依-《備忘錄》
三、法宝的功德:如云:“正法功德不可思。”能遣除有寂的一切衰败,出生有寂的一切圆满,就是正法的功德。
法寶的功德就非常不可思議,有寂,有代表的是輪迴,寂代表的是涅槃,當然我們懂得輪迴有一些衰敗,那寂怎麼會有衰敗?以涅槃的角度來講這是針對小乘的涅槃,那我們是以大乘的角度來說的。能夠遣除輪迴跟涅槃的一切衰敗,但是,他也能夠出生輪迴跟涅槃的功德,就是一切圓滿,基本上這就是法寶的功德、他的功用。
講完佛寶、法寶,現在講僧寶。
其三、僧众,包括本体、分类和功德。
顯教講法比較單純,這邊是蠻大一個篇幅,有很多經論單單是對僧眾基本上就做了很多分類,其實最重要就在是否是聖僧,聖僧的標準是在他有沒有見道。所以簡單的分類,你就知道有資糧道的、有加行道的、也有見道位以上的、也有修道的,以小乘的角度還有阿羅漢,以大乘的角度到了修道的時候又有9地。所以所謂的分類基本上有一個很簡單的角度,到底是為什麼產生這些分類,其實就是剛講的根據修行本身程度的不同。
因這裡涉及到密宗,所以,他的分類,原則上還是一樣,可是我們看起來……因為密宗的東西我們不是那麼熟悉,先看下去,到了再說。這裡仍是分做本體、分類和功德3個角度來講。
一、僧众的本体:具足智慧和解脱两种功德就是僧众的本体。其中,现见、智慧、证悟是同义异名,声闻缘觉的四果,依次以自性现见自性人無我,不同程度解脱所断我執。菩萨见道,以法性法無我现见、证悟真谛,不同程度解脱所断法執(包括我執)。从见道起到十地相续末际之间,不同程度解脱烦恼障、所知障、习气障,就是僧众。
基本上,具足智慧和解脫兩種功德就是僧眾的本體。一般講智慧,我們都要靠聞思、靠僧眾來教導佛教的教理;解脫,則大部分是有證,現今的末法時代真有證量的人不是那麼多,這就是個人的因緣,我有幸在德州遇到過有證量的僧人,我推測他應該是在4禪裡面,就仍是世間法,這一般叫做世間清淨,見道的話就是出世間清淨,就說你才有機會真正了解到是真的有,一切都不是迷信來的。後來又有機緣在青海皈依我的上師,他的證量是拙火,拙火,這2個字在印度話簡單的解釋就是他本身有能夠駕馭能量的智慧,上師有很多事情用神通的角度看更是不可思議,比方,早上我拿到一杯冰豆漿,經過上師雙手的撫摸後就成燙手的熱豆漿。所以,跟各位保證,佛學裡講到的很多東西你碰到了你才知道他沒有亂講的、都是真正有的。
現見、智慧、證悟這3個在某一個角度來講基本上是一個意思,可是解脫本身一定是證悟以後的東西。那為什麼要跟你說這3個是同義異名?只能說他是有醬子一種智慧。其實,現見、智慧、證悟這3個東西已經可以用到出世間了,以出世間角度一般其實是講證悟,醬子說,證悟智慧是他的原因,這個結果就是解脫。你具有現見、或是你具有這個智慧、或是你有這個證悟,你就有辦法解脫。
第1個分類是先把小乘、大乘分開。
小乘的聲聞緣覺的初果、2果、3果、4果,也就是預留果、一來果、不還果、阿羅漢,這4果是有不一樣的內容的,若詳細解說為什麼會有這4果那會講非常多,我們還是按照課文來講不去深入解釋了,因相信很多同修都讀過了。最重要的觀念是,初果、2果、3果、4果,有醬子不一樣的僧眾,這也是一種分類。他們是依次以自性現見自性,他的用字有時真是很難解釋,因他這些用字後面其實都有很多含義在裡面的。我們先看什麼叫做自性?後面講到菩薩他是用法性,自性跟法性,到底這2個有什麼差別?在某一種程度由某一個角度來說其實這2個可以當一件事情看的。那為什麼這裡要用自性呢?最重要是聲聞緣覺本身……醬子說好了,一般有所謂的自相、總相,當用自性時他的範圍比較小,某一個法他本身的自性,這是用各別的角度來說,但一說到法性的時候,若用因明的術語叫做總相,變成他含蓋的範圍就很多了。現他說:自性現見自性,用白話講就是他能夠體驗到人無我,所謂人的這個我這是沒有的。依次是指程度上不一樣,也就是對人無我的理解就不一樣,能斷人無我,相對的就是煩惱可以斷掉,最重要就是可以斷煩惱。
依次以自性現見自性,就是對人無我有不同程度的證悟,所以,也就有不同程度的解脫、所斷,這個所斷就是我們在修行裡面真正要解決的問題,若以小乘修行中最重要的所斷就是我執。
相對應菩薩你就會比較懂他想要講什麼,菩薩的見道,他是用法性現見,也可以說是用法性現見法性,又或者說他用自性現見法性,就說最後他是用自己去證悟到這個法無我。是說這些字後面都還有蠻多的意思,當你看到這些東西要能理解他文字後面想要表達的東西,這些還算是蠻深的東西。菩薩他是用法性現見,最後證悟真諦,各有不同程度的解脫所斷,這時的所斷的後面意思就是代表法執(也包括我執)。若不解釋名相中後面這許多意思,簡單的說,所謂聲聞的4果基本上是要證悟人無我,證悟人無我後最後他們可以說是斷掉我執,斷掉我執可以說是斷掉煩惱障,斷掉煩惱,他就可以解脫可以跳出世間,也就不再輪迴。那菩薩不一樣,菩薩最後是現見法性,真正了解法無我,簡單的說,就是他知道了真相,證悟真諦就是真正的真相,那這個真相本身是說原來實相就是法無我、就是沒有法、是空性的,這空性以後,他其實是斷了法執,斷了法執的時候是斷了所知障。這2個解脫是完全不一樣的角度,煩惱障斷了之後的解脫是出世間,所知障斷了之後的解脫到最究竟的時候就是得到遍知的智慧、就是佛果、就是成佛的意思。順便提一下,一般我執每一個宗派講法不一樣,特別是格魯他有他一些不共的講法,以後碰到若有需要再作解釋,但是在這裡我們還是用寧瑪、用一般至中的角度。若用寧瑪的角度,所謂的我執、法執,其實,法執是包括我執的,也就是我執本身破掉了,就等於是破掉了部分的法執,不是全分破掉,因為我執也是屬於法執的一種、只是針對普特伽羅有情的本身。所以他說,大乘從見道開始一直到最後的十地之間,有10個不一樣的果位,後面從2地開始一般就叫修道,十地相續末際之間,也就是已經到了要成佛的最後的階段,最後靠的是金剛喻定。這邊小乘也是,他們得4果的阿羅漢的時候他們也叫那個為金剛喻定,那這時的金剛喻定是小乘所講的金剛喻定,跟大乘所講的金剛喻定基本上他們所斷的執著是不一樣的,小乘只有斷我執,大乘斷法執,斷法執我執一定斷,我執包括在法執裡面,而斷我執不見得所有的法執都斷掉。所以,因斷掉了煩惱障、所知障、習氣障,而有不同程度的解脫,煩惱障斷完以後目的是為了解脫、讓你能夠跳出世間不再輪迴,斷了所知障以後的解脫就跟前面那個解脫不一樣,目的是讓你能得到遍知的智慧,所知障斷掉指的就是佛果。為什麼還有一個習氣障呢?用大乘的角度,在最後金剛喻定的時候就是破這個習氣障。這個習氣障用寧瑪至中的角度說,是最後10地要成佛時中間的障礙,這叫習氣障。可是若用格魯的說法,定義有時不完全一樣,我們還是照寧瑪的講。
二、僧众的分类:分为小乘僧众和大乘僧众,或者共同僧众和不共僧众。(小乘僧众是声闻缘觉,大乘僧众也有菩萨僧众和持明陀羅尼(總持)、真言、咒僧众。每种僧众都有凡夫僧众和圣者僧众之别。
解釋所謂僧眾時,第一個用本體的角度告訴我們他本身的本體就是要能斷掉我執、斷掉法執,能夠得到解脫,得到出世間的解脫或是得到佛果位的解脫。所以他在分類時就可以分成不一樣的小乘跟大乘,一般又叫做共同僧眾和不共僧眾。你一碰到講共跟不共的時候,這是一個相對的名詞,不是每一個地方共跟不共的解釋都是一樣的。比方,今天主要討論的是密宗,當我講共的時候我講的是顯宗,當我講不共的時候我講的是密宗。這邊的角度就不一樣了,這裡的共同指的是小乘,這裡的不共指的是大乘,所以他的共跟不共是看你現在是講什麼東西的角度。
小乘僧眾是聲聞緣覺,大乘僧眾也有菩薩僧眾和持明僧眾。什麼是持明僧眾?大乘這時分做顯跟密,顯的叫做菩薩僧眾,密的叫做持明僧眾。為什麼用持明這2字?持明代表一個總持的意思,一般講陀羅尼的意思就是總持,什麼叫總持?簡單講就是一個很複雜的東西用比較簡單的方式把他全部包括在裡面,比方,真言、咒就是一種總持、或者說他是一種陀羅尼。因為在密宗裡面用咒、用陀羅尼的方式特別多,所以會叫做持明僧眾。這裏面每一種僧眾都有凡夫僧眾和聖者僧眾之別,也就是見道跟沒有見道的差別,不管是小乘或大乘都可以因有沒有出世間的證悟分成凡夫僧跟聖者僧。
共同僧众是声闻缘觉菩萨,不共僧众是指持明内僧众。
共同僧眾指的是聲聞、緣覺、菩薩,不共僧眾是指持明內僧眾。因此,當我講這邊用大乘的角度來說的時候,共同指的是小乘,不共指的是大乘;當我用密宗的角度來說的時候,共同指的是小乘的聲聞、緣覺以及菩薩,菩薩放在共同是因現在用密宗的角度,用密宗的角度時菩薩是顯宗的,不共指的是密宗的僧眾。所以所謂的共、不共是看你當下是用什麼做基準。
共同僧众又包括凡夫僧众和圣者僧众两种。小乘声闻凡夫僧众,受以出离心为本体的八种别解脱戒比丘戒、比丘尼戒;沙彌戒、沙彌尼戒、正學女戒;近事男戒、近事女戒;近住戒以后守持清净戒律,修行禅定,增长智慧,一直到 没有见谛之前安住加行道、资粮道者。
共同僧眾又包括凡夫僧眾和聖者僧眾兩種。這裡,你過去讀過的、你是複習,若過去沒有讀過正好藉這機會了解,比方,小乘的聲聞部分的凡夫僧眾,開始是受以出離心為本體的八種別解脫戒,小乘為什麼用出離心做本體?基本上他是要跳出輪迴的,故以小乘的角度是用出離心做本體。以大乘的角度是用菩提心做本體,可大乘當然也要出離心,一般這叫大出離心,跟小乘稍微有點差別。像6個共同外加行的前面→暇滿難得、壽命無常、輪迴過患、因果不虛這4個就是為了讓你生起出離心,那這個出離心指的是大乘的出離心,不是小乘的出離心。現在是在跟你解釋小乘,小乘基本上是用出離心做本體、他是不會涉及道菩提心的,這是一個差別。用出離心做本體就會有8種別解脫戒,就是比丘戒、比丘尼戒;沙彌戒、沙彌尼戒、正學女戒;近事男戒、近事女戒;近住戒。比丘尼較比丘多一個正學女戒,近事這種基本上一定守5戒,雖沒有出家可是生活方面是很貼近寺廟僧眾的。所謂的近住戒基本上是指八關齋戒,一般是指沒辦法出家也沒辦法長年去守5戒的,所以他就守八關齋戒,那像近事可能某些原因沒辦法出家但可以長年守5戒,出家則一定是能守戒的。
其實受戒後最重要是以後要守持清淨戒律,受戒以後是不能破戒的,像這種別解脫戒破戒是很嚴重的,破戒以後是不能再受的,菩薩戒破戒雖然可以再受但還是盡量不要破戒。有戒,修行禪定,就比較容易得定,有定以後,基本上就能夠增長智慧,這就是戒定慧3個之間的關係,一直到沒有見諦之前他就安住在加行道、或者資糧道裡。我們知道修行的層次分:資糧道、加行道、見道、修道、無學道或是究竟道。加行道,是用什麼東西做標準來講他是加行?就是用見道的這個標準,他最後要見道,至少他第一個目標是要見道。所以,要見道就叫做正行,為了要達成這個見道前面所做的這些準備的修行這就叫做加行。一般,加行有有一個名字叫做順決擇分,因為,資糧道的當前目標是決擇、這是為了得到終極目標的解脫,所以資糧道叫做順解脫分,而在資糧道大部分是聞思,最後得到的慧叫做聞思慧,聞思慧的結果就是決擇;有了這個決擇以後、也就是你目標搞清楚了,你決擇是有出世間法,這時候你就開始要修這個出世間、得到這個目標,所以加行道叫做順決擇分。因此簡單講,資糧道、順解脫分以戒為本是以決擇為目標,加行道、順決擇分以定、慧為本以見道為目標。
小乘声闻圣者僧众,是在差别基判別標準——四谛上,以差别法无常等十六行相的方式见谛,即是预流圣者(斷盡見惑、需再受生欲界7次);
小乘聲聞聖者僧眾,差別基,是第一次看見這個名相,基本上意思應該是用什麼標準來判斷他是聖者。這裡是用4諦。
為什麼是用4諦呢?這就有個所謂的『一心真見道』、『三心相見道』,再來『十六心相見道』,以前講過,但現在沒有時間一個個解釋。為什麼會提到16行相的方式見道呢?他的意思就是說,4諦是苦集滅道,你是由道諦證悟滅諦,是用什麼標準證悟滅諦?比方,以苦諦的角度來說,他有4個行相→無常、苦、空、無我,一般你不需要每一個行相都完全證悟,比方苦諦你只要證悟了1個無常,就表示無常、苦、空、無我這4個行相基本上你都過關了。四諦各有4個行相,所以,一共有16個行相。真正的無分別根本智在『一心真見道』,至於『十六心相見道』這已經是後得智了,這仍是在定裡面的後得智,後得智有分定裡面的後得智跟出定以後的後得智。這些過程都完成了,以小乘的標準就是見道,大乘一樣可以用這方式解釋,可是內容不一樣,這就不再去細講了。
因此,他主要要講的就是根據4諦,最後由『十六心相見道』完成他見諦、見到真正的真諦,一般術語叫做得無分別根本智、或者說是觸證真如,到這時就是叫做預流聖者。
以小乘角度說,一般煩惱分為見惑、思惑,分別有112種、俱生16種,5見惑→身見、邊見、見取見、戒禁取見、邪見,5思惑→貪、嗔、癡、疑、慢,在見道的時候大部分見惑會破掉,並不是全部,比方,像戒禁取見一定斷,但邊見就還有。在見道時斷掉的原則就是跟理有關的,道理的理有關的;到了修道的時候,有關理的部分都解決了,見道的時候把理的部分都解決掉了,修道的時候就屬於事的部分,事情的事,這就比較複雜了,因理的部分是一悟就全部解決掉了,事的部分就要花時間了。
這裡的預流聖者是斷盡見惑可是思惑並沒全斷,所以,一般還需再到欲界受生7次。
【4諦16行相→無常、苦、空、無我;因、集、緣、生;滅、淨、妙、離;道、如、行、出。
為什麼是112煩惱?是由4聖諦*10個惑*3界=120,再扣除色無色界上2界無瞋,離開欲界最重要是瞋心沒有了,瞋心只有欲界有,上界沒有瞋心,4聖諦*2上界=8,所以120-8=112分別煩惱也是迷理煩惱、易斷。俱生16種就是迷事煩惱較難斷,要靠見道後的修道斷。
見道的過程可细分成『真見道/根本智』及『相見道/後得智』。
在見道的術語裡面有所謂的『一心真見道』,這就是一般所謂的得無分別根本智,所以叫真見道。『一心真見道』,就是真正得到無分別根本智的當下那一剎那;在『一心真見道』以後再過來就變成叫做『三心相見道』,開始從無分別根本智裡面轉入後得智,他得無分別根本智的時候叫『無間道』,可是真正要解脫的時候他一定是要轉入後得智以後真正離開世間才是『解脫道』。這個『三心相見道』再過來就是『十六心相見道』。一定要這樣的程序才完成他見道的程序~一心真見道、三心相見道、十六心相見道。
reference:何謂見道
俱生法執的生起,不依賴外緣,是無始時來,由第六第七兩識的虛妄熏習內因種子力故,恆常與有情五蘊身俱時生起。由於此執是不借待邪師和邪教及自己內心邪分別,任運自然地與身俱時生起,故名俱生。
俱生16種惑是:欲界六個,上二界各五個。貪、瞋、癡、慢、身見、邊見,是欲六惑,上二界無瞋,各有五惑,故三界修道所斷惑合有十六個。
原文:http://book853.com/wap.aspx?nid=92&p=13&cp=7&cid=0 】
还没有完全断除欲界九品 烦恼,仍旧需要在欲界中受生一次,即是一来圣者(斷欲界9品修惑中前6品、需再受生欲界1次);欲界烦恼无余断除,不需要再来欲界受生,即是不来圣者;无余摧毁三界烦恼敌,即是阿罗汉。阿罗汉分为有余阿罗汉和无余阿罗汉两种。
若是到了第2個果位的一來果,這時見惑已經沒有了、在初果就解決了,可是,在初果有關欲界9品的修惑煩惱尚未斷,就會讓他再回欲界7次。到了一來果時,欲界的九品修惑煩惱前6品斷掉了,還剩下欲界3品修惑煩惱,9品斷了6品剩下3品,故他需要再來欲界中受生一次,所以他叫一來聖者,就是斷欲界9品修惑中前6品、需再受生欲界1次。等這3品欲界煩惱也斷的時候,他欲界煩惱全部斷光了當然不需要再來欲界受生,但還會生在天界一次,因在成就阿羅漢之前要把天界的部分也解決,這就是不來聖者,來、不來是根據欲界說的;三界煩惱都無餘摧毀後,即是阿羅漢。阿羅漢又分為有餘依阿羅漢和無餘依阿羅漢兩種。所謂有餘依就是已經解脫這是他最後一生,他絕對不會再來了,可是他以前造業留下的現在這個苦果,就他現在的果報身還在還沒有死,這時叫有餘依。等到他死的時候身體也沒了就變成無餘依。他的最後一生、業報尚未報盡,他已經跳出輪迴可以不來了,可是他最後這生的身體還在,所以叫有餘依阿羅漢。
『一心真見道』、『三心相見道』、『十六心相見道』═斷盡見惑,得無分別根本智、或者說是觸證真如═見道═預留果、須陀洹═欲界再受生7次
欲界的九品修惑煩惱斷前6品═剩下3品═修道═一來果、斯陀含═欲界再受生1次
斷最後欲界3品修惑煩惱═修道═不還果、阿那含═天界再受生1次
斷3界煩惱═阿羅漢
缘觉,在一开始学道时,有如声闻一样,在一百大劫中积累资粮以后,在最后有者时,发四种愿:第一愿,投生在佛陀没有现世的空刹;第二愿,在没有上师的情况下自证菩提;第三愿,不以语言音声说法;第四愿,以身体神变令所化众生增长福德。结果他们转生在没有佛陀、声闻的刹土,具足少许的相好庄严,不喜在家而渴求寂静,依靠俱生所得智慧知晓把尸陀林的粪扫衣裁剪、缝制成三法衣,穿戴在身,进而观尸林的骨锁,这个骨架是由什么形成的?是生所形成的,生又来源于什么?是从有中产生……通过顺式逆式缘起的方式了解推到是由无明中产生,无明中产生行,行中生识……一直到老死之间,是顺次十二缘起。再认真观察,老死由什么中灭,由生泯灭而灭……灭次第的逆次十二缘起,无明泯灭而使行泯灭,以灭的顺次,直到老死灭之间。结果现见了顺次和逆次缘起的法性,从而与预流圣者等声闻相同依靠基础的四禅,不需要道友助伴的利根者,像独角犀一样离群索居,需要道友助伴的钝根者,如鹦鹉一样众多群居。缘觉也包括有余阿罗汉辟支佛和无余阿罗汉两种。
這裡把緣覺也講一遍,緣覺跟聲聞的差別是:在一開始學道時,有如聲聞一樣,在一百大劫中積累資糧以後,在最後有時,最後有就是最後的那一世,他一共發了四種願:第一願,要投生在佛陀沒有現世的空刹,空剎,就是成住壞空劫中,在沒有佛陀出世的住劫就叫做空剎。
第二願,在沒有上師的情況下要自己證菩提。
第三願,不以語言音聲說法,為什麼緣覺要發這個願不是很清楚,那一般應該就會用神通而不用語言說法。
第四願,以身體神變令所化眾生增長福德,那就是用神通的方法。
結果他們就轉生在沒有佛陀、聲聞的刹土,具足少許的相好莊嚴,這也很簡單,佛陀之所以有32相80隨形好是因他沒有所知障、法執全都斷,他才叫做佛陀。那聲聞跟緣覺,他們大部分只斷了我執、只是部分的法執,所以他當然不可能有32相80隨形好,因此他只有部分的相好莊嚴。一般,他不喜在家而且渴求寂靜,就依靠俱生所得智慧知曉把屍陀林的糞掃衣裁剪、縫製成三法衣,穿戴在身,屍陀林,在印度人死了沒錢安葬都丟到屍陀林,相當於亂葬崗,這是在解釋什麼叫獨覺。
進而觀屍林的骨鎖,這個骨架是由什麼形成的?是生所形成的,生又來源於什麼?是從有中產生……基本上,他是通過順式、逆式緣起的方式,這就是12緣起,去瞭解推到最後是由無明中產生的,所以,無明中產生行,行中生識……一直到老死之間,是順次十二緣起。順觀察代表是輪迴,從無明開始最後到老死,這是整個輪迴,再認真觀察逆走的時候就是解脫,老死是由什麼中滅,沒有生就不會有老死,故由生泯滅而滅……滅次第的逆次十二緣起,逆到最後,沒有行就不會有無明,最後無明沒了、行也沒了,以滅的順次,直到老死滅之間。結果就現見了順次和逆次緣起的法性,因此就跟預流聖者等聲聞相同就是依靠基礎的四禪,為什麼在這裡會提到4禪?因為到最後見道的時候最重要是要得到那個智慧,得到無分別根本智的時候一定是在止的下面去得到的,而這個止絕對是要4禪裡面、就一般講的根本定,一般在4禪裡面這才叫做真正的止,由醬子的止才有辦法產生勝觀,一般叫他奢摩他跟毗鉢舍那,這以前也都講過;所以他們也要依靠4禪的這個定去見道的,在這個根本定的基礎裡面去證悟了無分別根本智。他們有一種是不需要道友助伴的利根者,就像獨角犀牛一樣的離群索居,有一種是需要道友助伴的鈍根者,如鸚鵡一樣眾多群居。所以,緣覺也包括有餘阿羅漢和無餘阿羅漢兩種,他這邊還是用阿羅漢,不過代表獨覺、緣覺的阿羅漢一般是叫辟支佛。
菩萨僧众也有凡夫僧众与圣者僧众两种。
凡夫僧众:希望一切有情证得佛果,发殊胜菩提心,进而受甚深见派和广大行派二派任何一种的菩萨戒,以自宗的清净戒律守护相续,修学六度所摄 的圆满、成熟、修行法门——住于资粮道、加行道胜解行地的凡夫。
凡夫僧眾:希望一切有情證得佛果,所以是根據發殊勝菩提心,那小乘是根據出離心,有了菩提心後又分為2種,1.文殊師利菩薩、龍樹菩薩的深見派、2.彌勒菩薩、無著菩薩的廣行派,這二派自有他們不一樣的菩薩戒,大致相同但儀軌不太一樣,你受哪一種戒都可以,以後再靠自宗的清淨戒律守護相續,意思就是受了菩薩戒。不過,菩提心也有分願心、行心,一開始先是願,菩提願心完後才是菩提行心,菩提行心以後就要開始受菩薩戒,就是開始要行6度萬行這些修行,所以修學六度所攝的圓滿、成熟、修行法門——醬子只算是住於資糧道、加行道的勝解行地的凡夫菩薩。
从现量见到见道法性谛大乘見道以上是圣僧。从一地开始现见法无我,断除见断的所有遍计部分,亲睹百尊佛陀,成熟一百有情,前往一百刹土,光照一百刹土,以神变能震动一百刹土,获得禅定百门,显示一百自身,每一身体也都幻现百数眷属,获得十二种百数功德。之后从二地开始,对以往见道暂时现见的入定境界無分別根本智境继续加以护持并串习,从而次第断除了修断所有俱生部分,获得十二种十万功德……直到不可言说等同微尘数的功德之间,能成熟如海有情,修行如海刹土,令如海佛陀生起欢喜,而不厌烦,以此圆满如海二资粮。总之,令有情愉悦,不起厌烦,令诸佛欢喜而不厌烦,趋入如海二资粮之门,获得不可估量禅定门,以不可思议功德庄严,这就是菩萨圣者僧众。
再進一步,就是他現量見到見道法性諦,這時,不是在講4諦,見道法性諦是指大乘見道,像《現觀莊嚴論》解釋見道法性諦的時候,他也是根據4諦16行相這種方式去解釋,但內容不太一樣,現在他主要是告訴你,現量見到見道法性諦,這是講大乘的見道。從這裡開始,有了見道醬子的功力的時候你就算是聖僧。
從一地開始現見法無我,斷除見道所斷的所有遍計部分,以大乘的角度,簡單的說,見道時所破的一般都是遍計方面的問題,因為煩惱分2部分,一部份叫遍計、或者叫分別,分別我執跟分別法執,另外一種一般叫俱生,這不是分別也不是遍計來的,這就叫俱生我執跟俱生法執。簡單的說,一般,以大乘的角度,在見道時先把遍計或是分別這一部分斷掉,但俱生的他沒有辦法在見道時解決,所以整個修道過程就是在把所有俱生的煩惱障跟所知障把它去掉,那分別的部分在見道時就解決了,俱生的部分就靠從2地開始一直到最後。
一般寧瑪至中的說法是說到8地的時候他所有煩惱障都斷掉,所以這時候才叫做無生法忍,也就是8地在煩惱障都斷光了的時候,他就等於是不用再輪迴了。想大家也聽過,一般佛陀在這地會勸8地菩薩不要入涅槃。從8地開始,並不是說前面沒有斷所知障,不是,都在斷,只是到8地的時候俱生的煩惱障全部斷光,所以8地是修行一個重要的指標,一個見道、一個8地、最後當然是無學道就是成佛。由8地開始,8、9、10這3地,就是在斷所有的最後俱生的法執也就是所知障,最後一剎那就用金剛喻定就是斷那個習氣障,習氣障意思指的是所知障的習氣,這是我們至中一般解釋整個修行的過程。
那這邊告訴我們說由1地開始你就見到了法無我,這是見道。用白話解釋,這時是分別來的法執不是俱生的這部分他解決了,再來,就是要解決俱生的部分。所以他說斷除見斷的所有遍計部分,這個見指的是見道所斷,斷除見道所斷的所有有關於遍計部分的法執、或者是所知障。為什麼這時說可以看見佛陀?我們知道佛有4身,自性身、法身、報身、化身,報身就是給菩薩看的,見道菩薩就有辦法開始親睹百尊佛陀、報身佛,這是在講他的功德他的本領,成熟一百有情,前往一百刹土,光照一百刹土,以神變能震動一百刹土,獲得禪定百門,顯示一百自身,每一身體也都幻現百數眷屬,獲得十二種百數功德。這講起來很複雜,就說見道本身有12種百數功德,從2地開始就是12種10萬功德,就不一樣了。這差別很大,從百就跳到10萬。
之後從二地開始,對以往見道暫時現見的入定境界這指的是無分別根本智的境界,他繼續加以護持並串習,這是講修道本身過程裡面的見道都是一樣的,並不是有不一樣的見道,所以才會講他串習,就是見道基本上都是一樣的,沒有說2地的見道跟1地的見道不一樣,沒有。差別是在修道的部分,不是在無分別根本智的部分。
從而次第斷除了修斷所有俱生部分,剛剛叫見斷,這裡叫修斷,一般見斷涉及到分別的部分或者他叫遍計,見斷所斷的是分別的法執或是遍計的法執這部分,那由2地開始,斷的是修所斷的一般叫做俱生法執,就不是遍計法執也不是分別法執。這是簡單解釋,詳細是很複雜的。醬子他就獲得十二種十萬功德……直到不可言說等同微塵數的功德之間,你看光是1地到2地就由百就跳到10萬,那一直到10地這數字是大到不可言說的,能成熟如海有情,修行如海刹土,能令如海的佛陀生起歡喜,而不厭煩,以此圓滿如海二資糧,這是講修到最後的10地。總之,令有情愉悅,不起厭煩,令諸佛歡喜而不厭煩,就趨入如海二資糧之門,獲得不可估量禪定門,以不可思議功德莊嚴,這就是所謂的菩薩聖者僧眾。一比之下,跟小乘那邊真是很大的差別。
前面這些也許很詳細的不知道,但以前多多少少都讀過,至少大概知道,這12種功德都是一樣的,在初地只有100個這12種功德,到2地就有10萬這12種功德,百到10萬差別就很大了,所以最後到10地這數字當然不可言說了。
麻煩的是再下來講密宗的僧眾了,讀過這個《備忘錄》變得什麼都要知道一些。持明指的就是密宗的僧眾,先由在外密的事續、行續、瑜伽續這外三續部講起。
持明内僧众:事续、行续、瑜伽续这外三续中,首先入于事续之门,作为密宗,誓言或入门就是能成熟的灌顶。因此,事续,最开始得受共同明觉灌顶,包括1.不动瓶水東方藍色金剛部、2.宝生冠冕南方黃色寶生部、3.无量光金刚杵西方紅色蓮花部三种灌顶,结行作沐浴、擦拭、护持。接下来,以事续自道的清净誓言守护相续,是能成熟。实修能解脱的教授,分为有相和无相瑜伽,除此之外并没有生起次第圆满次第的名词。首先有相瑜伽,按照宁玛派修四无量,以“藏巴拉”咒把万法观成空性,由空性大悲双运中,观修事续六尊瑜伽空性、文字、聲音、色、手印、相之本尊修習,并且把自己誓言尊者和智慧本尊,观修成主仆的形式,也就是把誓言尊者和智慧尊者观成他体,祈送本尊,誓言者摄于无缘之中。后得时,享用三白乳汁、乳酪、酥油三甜冰糖、蔗糖、蜂蜜的食品, 以沐浴、清洁行为为主。一直到修行所依的画像笑逐颜开、油灯自然燃起、芳香四处散逸等等成就相纷呈,这之前是凡夫。随后,取受悉地的同时,成就欲界色界的持明果位,面见三部本尊觀音、文殊、金剛手~悲智力三部主,与之同时修行殊胜悉地,一直到十六世之前修道,最终获得三部金刚持果位。这般实修的行人,取名为密宗持明内僧众。
1、事續。
作為密宗的僧眾,誓言或入門一般就是能夠成熟的灌頂。所以一般從事續開始就要灌頂,為什麼要灌頂?灌頂以後你就是受了這個戒,誓言就相當於顯宗裡面所說的戒,事續有事續的灌頂、有事續的誓言、三昧耶戒。所以,事續,最開始就得受共同明覺灌頂,這個灌頂講起來應該是最根本的灌頂叫做,這個灌頂一共包括3個:1.不動瓶水,東方藍色金剛部;2.寶生冠冕,南方黃色寶生部;3.無量光金剛杵,西方紅色蓮花部這三種灌頂,其實這3個後面各代表一尊佛,東方藍色金剛部就是阿閦佛,其實東方應該是藥師佛,但他沒有用我也不敢直接用,這瓶水、冠冕、金剛杵代表這個佛的法器,一共5佛這裡只提3尊因為這是事續,第1個開始只有灌這3個,再讀下去就會懂了。一般結行是作沐浴、擦拭、護持,護持不知道是什麼儀式。接下來,以事續自道的清淨誓言守護相續,是能成熟,意思就好像我們受菩薩戒有一個菩薩戒的儀軌、有一個菩薩戒的內容,這個是事部三昧耶戒密宗戒裡面的東西,而整個修行當然是從受戒開始。
再來就是實修能解脫的教授,就分為有相和無相瑜伽,這裡一個觀念,就是當他在前面事部、外密的時候,他們並沒有用生起次第、圓滿次第這2個名詞;生起次第、圓滿次第這2個名像應該是到內密才有,外密是用有相瑜伽和無相瑜伽,其實個人以為這意思是一樣,所以不要被這些名相搞糊塗,他還是有一定的邏輯。也就是說開始在續部的時候他不是修生起次第、圓滿次第,事部的時候修的是有相瑜伽、無相瑜伽。
首先若是有相瑜伽,按照甯瑪派的續部就是修四無量,以“藏巴拉”咒把萬法觀成空性,“藏巴拉”咒講的是黃色財神,可是,藏系的財神最重要不是講跟錢的關係,應該是法上面的,就是用“藏巴拉”黃財神咒把萬法觀成空性,再由空性大悲雙運中,這時就觀修事續六尊瑜伽,這個事續六尊瑜伽的內容是空性、文字、聲音、色、手印、相之本尊的修習,這是講事續在這的修行內容,並且把自己的誓言尊者和智慧本尊,智慧尊者是你要修的那位本尊,誓言尊者就是你自己要把你自己修成本尊,所以,誓言尊者和智慧本尊,講的都是你要修的那個本尊,只是有一個本尊是你自己,這叫誓言尊者,另外一個是你真正要修的那個本尊的本尊,這叫智慧尊者。在事續是把智慧本尊和誓言尊者觀修成主僕的形式,智慧尊者是主、誓言尊者是你自己是僕,最後都修成這個本尊。也就是把誓言尊者和智慧尊者都觀成是他體,所謂觀成他體就是有醬一個東西,雖然你是誓言尊者可是你也有觀出來是有醬子一個誓言尊者,所以叫做他體。再祈送本尊,誓言者攝於無緣之中。
整個修行在後得的時候,後得應該是我們所講的得到了以後,就說你修成了以後,類似得到無分別根本智在後得的階段,接著你要享用三白就是乳汁、乳酪、酥油跟三甜就是冰糖、蔗糖、蜂蜜的食品,要以沐浴、清潔這些行為為主。一直到修行所依的畫像笑顏逐開、油燈自然燃起、芳香四處散逸等等,所有這些成就相都紛紛呈現了,那在這之前你是凡夫,當這些相都出現時你就是屬於事部持明僧眾裡面的聖僧了。隨後,取受悉地的同時,悉地指的是成就,這時你是成就欲界跟色界的持明果位,這比較難解釋,什麼叫欲界跟色界的持明果位?詳細我不知道,用簡單說法,他們在整個修行、修本尊的過程到他最後能夠修到的時候,就取得悉地的同時,這本尊他已經修到了,修到了就是那些象徵出現,他自己本身一定也知道就類似見道那種,在那個同時他會有一種本領,這種本領叫做欲界色界的持明果位。就好像道家修行到一個程度會產生一個陽神,類似醬子的意思。當他有醬子的東西的時候,他神通非常厲害,他指的是這個意思。這時候他就面見三部本尊,三部本尊就是觀音、文殊、金剛手,這也是悲智力三部主,悲智力前面也講過,一般講法身功德,比方說21種法身功德就是佛各式各樣功德的成就,基本上他的來源就是等於他的總性那個角度,可是當到這個地方一般已經不是屬於空性,法身、法身功德都是屬於無為法,當他講這個時是算有為法,就說真正可以有醬子的顯現,所以有觀音、文殊、金剛手,這代表的就是悲智力。基本上他可以面見這3部的本尊,還能跟他們同時修行這個殊勝的悉地,這是什麼意思?這就好像你到了阿彌陀佛那邊,到了西方淨土觀音菩薩就一起跟你做同修,觀音菩薩就在你身邊一起修,都是往要修成佛的那個角度。以事續來講,他們是需要16世,不是即身成佛,到大圓滿的時候是即身成佛,可是在事續的時候是要十六世的修道,這跟顯宗不一樣,顯宗一般要3大阿僧祇劫,因為這邊是密宗只要16世,他最終就可以獲得三部金剛持果位,這也相當於修成佛,因為金剛持本身是密宗裡面的佛。像醬子這般實修的行人,取名為密宗持明內僧眾。
有時想到把你們引進這裡面,我也不能隨便就交代過去,可這裡面涉及的東西實在是太多,不過既然進來了,不管能讀多少,至少要很誠懇的把他盡量搞懂。
事續:共同明覺灌頂 |
||
不動瓶水 |
寶生冠冕 |
無量光金剛杵 |
東方藍色金剛部 |
南方黃色寶生部 |
西方紅色蓮花部 |
不動佛即阿閦佛 |
寶生佛 |
阿彌陀佛 |
大圓鏡智-8 |
平等性智-7 |
妙觀察智-6 |
有相瑜伽修法:“藏巴拉”黃財神咒,事續六尊瑜伽,智慧本尊和誓言尊者觀修成主僕,成就欲界跟色界的持明果位(見道、出陽神)。16世修成三部金剛持果位 |
再來就是第2個行續。
行续,入门在前面的三种灌顶基础上,再得受4.不空成就铃北方綠色羯磨部灌顶、5.毗卢遮那佛名称中央白色如來部灌顶,随后以自道的清净誓言守护相续。实修能解脱的教授,与下面的瑜伽续一致来修,将誓言尊者和智慧尊者观成平等兄弟或朋友的形式,在没有面见本尊容颜之前,是凡夫密宗僧众。当成就与欲界色界本尊身体、受用等同缘分的持明之后得见本尊容颜,成就殊胜悉地,自此至七世之间修道,在没有最终证得四部金刚持果位之前,是圣者男女密宗瑜伽行者。
2、行續。
在行續入門時,以前面那三種的灌頂為基礎,還得再受4.不空成就鈴,北方綠色羯磨部灌頂、5.毗盧遮那佛名稱,中央白色如來部灌頂,醬子就是5佛都灌頂了。大家還記得佛有4身5智,4身→自性法身、智慧法身、報身、化身,5智→法界性智、大圓鏡智、平等性智、妙觀察智、成所作智,這5智分別對應5佛,這裡討論受5佛灌頂其實就是跟5智有關係,你常薰習且記住後慢慢也能體會這中間的邏輯了。
行部做這2個灌頂後,自道就是指行部的,當然也有他行部的清淨誓言守護相續,也就是指有他的戒,有行部的三昧耶戒,灌頂以後才能去守這個戒,而且灌頂以後才有資格去讀相關的東西。在密宗裡沒經過灌頂是不能隨便讀他裡面的東西,我們這不算,沒灌頂沒有關係,因這是前行、加行的部分。
實修的部分、教授的部分,在行部裡面能解脫的教授這些就一定要有灌頂,這些他都有他的續的。這些基本上是跟下面的外密第3個瑜伽續內容是一致的來修,這時是將誓言尊者和智慧尊者觀成平等兄弟或朋友的形式,在沒有面見本尊容顏之前,算是凡夫密宗僧眾。當成就與欲界色界本尊身體這就是剛講的成就欲界跟色界的持明果位,受用等同緣分的持明之後得見本尊容顏,意思就是他那些徵兆出現,成就殊勝悉地,以行部來講自此至七世之間修道,在沒有最終證得四部金剛持果位之前,是聖者男女密宗瑜伽行者。簡單的用顯宗的角度來講,他已經見道了,只是還沒到無學道。
三部金剛持果位跟四部金剛持果位這個差別,我在想這應該跟這佛有關係,前面事續3尊、這邊行續2尊,可行續一尊是中央的應該不算,所以叫四部。
行續 |
|
不空成就鈴 |
毗盧遮那佛名稱 |
北方綠色羯磨部 |
中央白色如來部 |
不空成就佛 |
大日如來 |
成所作智-5 |
法界性智 |
智慧本尊和誓言尊者觀修成兄弟或朋友,成就欲界跟色界的持明果位。7世成就四部金剛持果位 |
再接下來就是外密裡面最高的第3個瑜伽續。
瑜伽续的能成熟或者入门,得受共同觉性五灌顶、金刚王权灌顶以及结行八瑞相、八瑞物的灌顶。以自道的清净誓言守护相续。能解脱的教授,不以 沐浴、清洁行为为主,而以内在观修五现前克主杰 or 五圓滿的方式把誓言尊者和智慧尊者观成无二无别,通过修行的所依(佛像)闪闪发光、面露笑颜等验相而取悉地,成就欲界色界持明以后,亲睹本尊容颜,按照显宗所说获得见谛,或者是成就密宗的殊胜悉地,自此至五世之间修道,直到没有获得最终五部金刚持果位之前,称为凡夫或圣者密宗瑜伽行者。
3、瑜伽續。
在瑜伽續的能成熟或者入門,得受共同覺性五灌頂,共同覺性五灌頂就是前面講的那5個灌頂,這是基本的灌頂,在瑜伽部除了這5個灌頂還要再加上2個灌頂:1.金剛王權灌頂,2.結行八瑞相、八瑞物灌頂,內容是啥就不知道了,但到瑜伽續就要7種灌頂。當然他也有他自道的清淨誓言,就瑜伽續裡面的戒來守護相續。他的能解脫的教授,基本上不是以沐浴、清潔行為為主,而是以內在觀修五現前的方式把誓言尊者和智慧尊者觀成無二無別,五現前有克主杰或是五圓滿這2種,我覺得應該是後面這種,前面的克主杰是宗大師的弟子,五現前這名相跟克主杰會有關係,是因為克主杰曾經有5次祈禱宗喀巴大師出現,最後宗喀巴大師都有現身,所以這叫觀修五現前;還有一種叫做五圓滿:處所圓滿、師圓滿、眷屬圓滿、時圓滿、法圓滿,修這5圓滿意思就是用淨觀的方式把誓言尊者和智慧尊者這2個變成是二無別,一開始是主僕、兄弟或是朋友、再變成無二無別。
通過修行的所依(佛像)閃閃發光、面露笑顏等證驗瑞相出來而取得悉地,悉地就是成就的意思,這時他也會成就欲界色界持明以後,親睹本尊容顏,醬你就知道他所說成就欲界色界持明意思就是說修行的人本身得到神通,用道家的方式來做比喻就是出陽神,醬你就懂這意思了。這時按照顯宗所說獲得見諦、相當於顯宗的見道,或者是成就密宗的殊勝悉地,瑜伽部自此要用五世之間修道,直到沒有獲得最終五部金剛持果位之前,稱為凡夫或聖者密宗瑜伽行者。所以……
事續:主僕、16世、三部金剛持果位
行續:兄弟或朋友、7世、四部金剛持果位
瑜伽續:無二無別、5世、五部金剛持果位
瑜伽續 除了前共同覺性5個灌頂,再加 |
|
金剛王權灌頂 |
結行八瑞相、八瑞物灌頂 |
內在觀修五現前,用5自圓滿的淨觀方式將誓言尊者、智慧本尊觀成無二無別,成就欲界跟色界的持明果位後親睹本尊。5世成就五部金剛持果位 |
这以上是外三续的持明内僧众。
這以上是密宗外三續就是事續、行續、瑜伽續這3部的持明內僧眾。內,是因為再講密 宗就叫內,外三續的持明內僧眾也就是密宗外續的僧眾。
无上瑜伽续,按照宁玛派而言,此续包括玛哈、阿努、阿底三种。
再來就是無上瑜伽續,前面講過看是要講4續部、或是6續部,4續部就是指事續、行續、瑜伽續、無上瑜伽續,無上瑜伽若拆成1.瑪哈(大)瑜伽續、2.阿努(無比)瑜伽續、3.阿底(無上)瑜伽續這3個那就是6續部,則是指事續、行續、瑜伽續、瑪哈(大)瑜伽續、阿努(無比)瑜伽續、阿底(無上)瑜伽續。現在就開始一個個講。
玛哈约嘎(大瑜伽),入门或者能成熟或者誓言仪轨,即续部寂猛本尊灌顶或修部八大法行的灌顶,如果没有得受这些灌顶,以其余的灌顶可以代表道灌顶,却不能代替基灌顶。
瑪哈約嘎就是大瑜伽,屬於無上瑜伽續,簡單講就叫內續、用無上瑜伽續代表也是分做3個:瑪哈(大)瑜伽續、阿努(無比)瑜伽續、阿底(無上)瑜伽續。大瑜伽,入門也有他相關的誓言儀軌、即所謂相關的三昧耶戒,他的續部叫做寂猛本尊灌頂或修部八大法行的灌頂,這是2個不一樣的基灌頂,至於他們的內容我都不知道,如果沒有得受這些基灌頂,以其餘的灌頂可以代表道灌頂,卻不能代替基灌頂。基灌頂就是你不能沒有、你也不能用別的去替代,所以一定要有基灌頂。像前面也有基灌頂,那5個佛的都是基灌頂。
依照续部一般都必须要受外十利金剛身的灌顶五物精華灌頂、冠冕灌頂、寶瓶灌頂、冕旒灌頂、珠鬘灌頂、兵器灌頂、幢灌頂、傘蓋灌頂、手印灌頂、飲食灌頂、内五力金剛語的灌顶、密三金剛意甚深的灌顶。
外十利灌頂又叫金剛身灌頂有10種,內五利灌頂又叫金剛語灌頂有5種,密三甚深灌頂又叫金剛意灌頂有3種,這裏面內容都不知道,可是已經看出來灌頂還有分成身語意3部分,真的是很複雜!
起初,上师要成熟弟子的相续,自开始作准备起到受皈依戒、菩萨戒之间的所有事宜就相当于酿酒一开始要煮青稞一样,堪为灌顶的法器,弟子明观成本尊的三处三文字,清楚地观成身语意三本尊,从中放光周遍虚空,由浩瀚无边的十方刹土尤其是密严刹土等处以身手印、语文字、意标帜的相迎请智慧尊者,融入弟子。
這中間過程就像釀酒一樣每一步都不能馬虎,為什麼?因為要讓弟子堪為法器。這裡所講都是在修的當中應該有什麼樣的境界。密宗儀軌是他們很重要的一部分,就像前面講你要觀那個皈依樹,一棵樹5個分枝裡面有哪些菩薩那些聖眾,只是一開始一定觀不了,你可以用簡單的方式,只是到最後你一定要有辦法觀出來。那這裡面講的類似這種,手印、咒,這都無法一語帶過,這都有內容的,密宗弟子做這觀的時候一定都不能馬虎的。
如果是上等者,就会证悟灌顶义智慧。假设是中等者,会生起明乐无分别的觉受,即便是下等者,也将对三门是三金刚这一点产生不被他夺的定解,这就相当于青稞发酵。
最少要做到這個程度,醬子就相當於釀酒的發酵。假如沒做好這酒是發酵不成的,最後會變醋甚至壞掉了。主要是講這是很嚴密的過程。
接着依次进行四灌顶寶瓶灌頂(外/身)、秘密灌頂(內/語)、智慧灌頂(密/意)、句義灌頂(極密/事業),结尾时,归纳所有誓言,让弟子以“主尊如何嘱,我亦如是行……”进行承诺。这个过程就相当于平酒。
所謂的4灌頂,寶瓶灌頂(外/身)、秘密灌頂(內/語)、智慧灌頂(密/意)、句義灌頂(極密/事業),這是灌頂的4種方式,前面那是灌頂不一樣的種類,基本上灌頂要經過這4個層次。平酒,這是比喻,釀酒時先要讓青稞發酵,在整個做酒的過程中應該有一個是壓平,為什麼要壓平我不會做酒不知道,但我知道這是他做酒的程序,這過程就相當於平酒。
如果自此之后没有持执灌顶的命脉——以清净的誓言守护相续,那就如同酒虽然开始经过煮青稞、发酵、压平的程序却以魔障和客人冲犯等变腐了一样。
若以後這些發誓的人沒有真正按照醬子來做的時候,這就像釀酒時,雖經過煮青稞在讓他發酵、壓平,這些程序你都照做了,後來由於魔障的關係、跟客人犯沖,酒做不成了壞掉了。就說,在這整個續部裡面,開始要受這個外10利、內5利、意3這些灌頂,每一個密有他自己不一樣的基灌頂,基灌頂本身一共有4種:寶瓶灌頂(外/身)、秘密灌頂(內/語)、智慧灌頂(密/意)、句義灌頂(極密/事業),經過這4種程序或是這4種不一樣的儀軌,這整個過程就相當於酒在發酵,他要講的就是這個。可是最後真正能不能發酵成為酒就是看這弟子本身有沒有好好守戒,就好像因為魔障、跟客人犯沖致使酒發酵不成。
《金刚手现前灌顶续》中云:“秉持灌顶命脉即誓言,如若失毁则如种子被火焚。”尽管一开始得受了真正的灌顶,但如果中间没有守护清净的誓言,那就没有利益可言了。
最後弟子能不能成就法器其實最主要還是看弟子能不能堅持把這些誓言這些修行都做到,那才能完成整個程序。若一開始都做得很對,但中間無法守護誓言那就是破戒了,那根本就是白做了。
其实,具誓言和破誓言两者之间并无太大的差距,把地看作地就是破誓言,把地看成佛眼佛母就是具誓言。
以密宗的角度來說,具誓言和破誓言兩者之間並無太大的差距,我們剛剛也講過,別解脫戒是最好守的,因為他清清楚楚的白紙黑字,沒什麼灰色地帶,到了菩薩戒就麻煩了,第1個先看你有沒有菩提心,這是標準所以有時會有灰色地帶,就比方前面佛陀的前世殺了短矛黑人那個公案,當時佛陀殺他是為了救他不要造下巨大惡業,不然他就要入地獄。這件公案用菩薩戒角度是對的,若用別解脫戒就犯戒,所以最後佛陀也得要去地獄,可是因他具有菩提心、具有菩薩戒,所以照《廣論》說法他是一下地獄就彈出來,不像一般下地獄時間是長到沒了時。具誓言和破誓言兩者之間並無太大的差距,這句話意思是很難守,密宗戒很難守的。所以在《廣論》讀到阿底峽尊者開始受戒,別解脫戒一點都不會犯,菩薩戒也沒問題,到密宗戒時就有問題了,問題都不大可是只要一發生他馬上懺罪,這是阿底峽尊者很重要的一個德行。因此他又被稱做守戒尊者、戒律尊者。
把地看作地就是破誓言,為什麼?我們一直在講淨觀,你要把所有的東西都觀成是佛的角度來看。地看成地,你就慘了,地一定要看成是佛陀的剎土。,把地看成佛眼佛母就是具誓言,就是要用淨觀、醬子就是具誓言。
本来,后代的诸位密宗行者境界里应该显现本尊、密咒、智慧的游舞,如果一切景象都呈现为妖魔鬼怪,那使自他都不舒畅,如此一来,他们没有一点密咒的味道。
簡單的說,這都是淨觀的觀念、就是密宗修行的觀念。佛陀看這東西是什麼你就應該要看這東西是什麼。佛陀的眼睛看這世界是沒有所謂的妖魔鬼怪、沒有那些所謂不乾淨的東西,所以這裡完全是按照淨觀的角度,只要稍有一點偏差你就等於是破戒了。
别解脱戒主要注重外在身体语言的业,所以容易守护。菩萨戒,单单依赖于善恶心的分别念,较前相比稍有难度。密宗的所有誓言都必须在智慧上看待,就更为困难。可是, 当今时代的大多数人认为别解脱戒难以守护,反倒觉得密乘戒随随便便就可以,但实际上这是颠倒妄执。
什麼叫智慧上看待?就是你有沒有那個成佛的智慧,你要有佛的那種智慧。有時看到一些人看世界很美、世界上沒有壞人,過去我會反感,覺得這很容易受騙,可現在打從心裡面非常尊敬他醬子的心態,才發覺原來這就是佛學裡講的善根。他不是笨,他就是利根。醬子你就知道他想要講什麼。可是,當今時代的大多數人認為別解脫戒難以守護,反倒覺得密乘戒隨隨便便就可以,但實際上這是非常顛倒妄執。這很可怕,因為破密宗戒是要下金剛地獄的。這不是要嚇你將來不要去修密,不行,越是醬子越要走,有一天你會明白醬子才是對的。
今天就到這。慢慢來,急也急不來!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