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賢上師言教-050-20200218-皈依-《備忘錄》p206

前行還剩下一小部分,先趕快結束這部分,接著就看《備忘錄》
這裡是說在藏地會請一些並不是很正確修行的僧人去祈福消災保平安,
而,实际上,迎请那些相续寂静调柔的上师、僧人,念诵十万遍皈依偈是最保险不过的。这样一来,自己已经入于三宝的庇护之下,今生不会出现任何不愉快之事,一切所欲如愿以偿,还会得到善法方面天众的竭力保护,而且黑法方面的诸魔障也无法靠近。举个例子来说,从前一个盗贼被主人逮住,主人一边念皈依偈一边用棍棒打他,比如,念一句皈依佛,打他一下,这样四句皈依全部念完后就将他放了。盗贼想:释迦牟尼佛恩德实在很大,幸好皈依偈只有四句,如果皈依偈有五句的话,我可能已被打死了。在他心中好像皈依偈的声音与疼痛成了无二无别,脑海里一直回响着朗朗的皈依偈声。他到一个桥下躺了下来。这时,桥上来了许多鬼魔,它们说“这里有一个皈依三宝的人”而不敢过桥害他,便吵吵嚷嚷地逃走了。要是講皈依方面的功德,像醬子一個盜匪在這情況下最後還是得到皈依的救護。

所以,如果从内心诚挚皈依三宝,那么今生可遣除一切损害,后世将获得解脱和遍知的果位等有不可思议的功德。大家知道,解脱和遍知,所謂遍知的果位就是成佛,當然,成佛也是一種解脫,不過,基本上解脫也有小乘的解脫,所以這方面解脫和遍知果位你可以直接認為是成佛,可是這裡要強調,解脫本身跟遍知的果位並不是百分之百相等的東西,當這裡他醬子講表示:解脫是一件事、遍知的果位是一件事,2個加起來當然也是成就佛果位,可是,遍知的果位比較是直接就完全相等於成就佛果位、就是成佛的意思。就如《无垢经》中说:“皈依之福德,若其具色相,遍满虚空界,彼将胜虚空。”就是皈依其實是非常有功德。

《般若摄颂》中也说:“皈依福德若具相,此三界亦成小器,意思是說福德大到3界都無法去容納這福德;大海乃为水宝藏,藏合岂能衡量耶?”同樣意思,仍是強調皈依方面的功德是非常的殊勝、也非常的無量即很大的意思。此外,又如《日藏经》中云:“有情谁人皈依佛,俱胝魔众不能害,纵破戒律心散乱,彼亦定能趋涅槃。”這也是強調皈依的功德,要成佛、要先成為佛教徒,一定是要走皈依這第1步。由這步開始,最終的結果就是解脫、去涅槃,或是成就佛果位。

由此可见,皈依具有无量功德。所以,我们理当勤奋念修一切正法之根本——皈依。一切都是由皈依開始,不共內加行第1個就是講皈依。最後是一個偈頌結束皈依這一段,祈求3寶加持讓我們能夠具有非常堅固的信心、也就是皈依。
虽已皈依然而诚信弱,虽受三学然仍舍持戒,
我与如我无心诸有情,不退坚固信心祈加持。

一切圣道之基石——皈依之引导终
這也是強調皈依是一個基礎。
結束前行的課文,接著就進入《備忘錄》有關皈依的部分。

 

當時決定正行是讀索達吉堪布根據華智仁波切紀錄上師如來芽尊者所教導的《大圓滿前行引導文》,後又想既然有阿瓊堪布紀錄他的上師紐西龍多仁波切的《備忘錄》就一併讀之,後來發覺這做法是對的,大家一定可以從《備忘錄》中看到不只是能增加我們對《大圓滿前行引導文》內容的了解,還更多了許多補充,不能說是更深,但能讓我了解到更多的東西。
《備忘錄》

      不共内前行(《備忘錄》原文)
不共内前行实际上是四摄中的利行言利行者,谓能满足若自若他所有意乐;言同事者,随己所有智及功德为他演说,摄受建立一切众生,令其安住若智若法。
不共內加行,一開始就講皈依。他一開始講到的這個觀念以前從沒想過,他說:不共前行實際上是4攝中的利行。我們都知道大乘法中有一個6度、一個4攝,4布施、愛語、利行、同事,在6度中也有布施,布施行為是一樣,可是6度的布施是修自己為自利,4攝是為利他,6度是度自己不是度他人,6度本身是自利是要把自己訓練出來、不是要去幫助別人的意思,當然最終成佛後是要幫助別人。真正大乘法中的萬行如6度、4攝,4攝第2個愛語,就是你會鼓勵眾生讓他們對佛法產生信心,接下就是利行、同事。一般覺得利行就是對別人有利的幫助他人,雖然這意思也有,可是,真正比較完整的法相、定義應該是:言利行者,謂能滿足若自若他所有意樂;是說這能夠滿足不管是他人或自己的求善法、求菩薩道的意樂,這叫做利行。最後第4個,言同事者,隨己所有智及功德為他演說,攝受建立一切眾生,令其安住若智若法;這等於是教導別人令其安住正法。皈依、發菩提心、修金剛薩埵淨罪、修曼荼積累資糧、上師瑜伽,這5個不共前行其實是算4攝中的利行,以前從沒想過是醬子,而《備忘錄》第一句就講這個不共內加行算4攝的利行,他說,言利行者,謂能滿足若自若他所有意樂,醬會有一種恍然大悟的覺得~喔,原來皈依是算4攝中的利行!以前似乎不曾讀到過醬子的觀念,現先記住這觀念,以後若有更深的體會再跟各位分享。
不共前行分为六个部分,第一是一切道的基石——皈依引导,基道果的道,道是什麼?道就是修行,最後要得到那個果你一定要去修行,所有的修行第一個基礎就是皈依。修行第1個是修信、這就是皈依。“一切道”是多数词,它是指什么呢?是指显宗密宗的一切道。不管你是顯宗、密宗,顯密的修行都是從皈依開始,結果這是算在4攝的利行裡面。假如今天沒看到他教言醬子講的話,問你皈依屬於哪裡?一般也許會想是在6度的精進裡面,但也不百分之百的合。其實皈依是放在4攝裡面,為什麼?你可以看到他是滿足若自若他的所有意樂,不知道該怎麼解釋較為恰當,但他是如此教導的。所以,显宗和密宗的一切道首先都必须皈依,就如云:“虽众皆可受戒律,然未皈依不可得。”這到後面才提及這句話出自《皈依七十颂》,一般你在皈依的時候,不論大乘、小乘都在皈依完以後才會受戒,也就是皈依完以後受戒才會有戒體。所以他才會說你可以受戒律,可你若沒有皈依理論上是得不到戒體的。尽管在所有外道中也都有受一分戒的情况,可是没有皈依,就不具备真正的善戒,這主要強調戒跟皈依之間的關係,看這段,可能會認為皈依算是6度中的持戒,可是他明明白白告訴你這是4攝中利行。因此相续中要修行道谛证悟无我的智慧,必须具备它的基础禅定,這本身意思是你要有定才能得到慧,我們都知道靜慮完以後是般若,他現是告訴你要得戒一定要先有皈依,就好像你要得慧一定要先有禪定。正如《入行论》中所说:“有止诸胜观,能灭诸烦恼,知已先求止,止由离贪成。有止諸勝觀指的就是止跟觀,止是禪定,觀是智慧、般若,一定要定中起觀,定本身只能壓住煩惱讓他不現行,他並沒有辦法斷煩惱的種子,一定要靠觀、勝觀,就是毗鉢舍那他才有辦法斷煩惱種子,而能夠斷種子的觀一定是用定、用止做基礎,也就是以前講的奢摩他。就是有了奢摩他,用奢摩他做基礎去觀,奢摩他可以代表所有的根本定,未到地定就算是奢摩他了,就是能到了9心住的最後一住等持以後再加上你能有輕安,若忘了回去看一下《廣論》。知已先求止,止由離貪成,你知道這個道理以後就要先求止,而止又來自於戒,戒定慧,要解脫一定要斷煩惱,所以最後一定要有慧、慧本身一定要有定,沒定不可能得慧,定本身又一定要有戒,沒有戒很難得定,這是戒定慧3個之間的關係,醬子也就點出皈依的重要了,因為戒本身最重要的基礎是皈依。所以說,禅定的基础是戒律,因此必须守护清规戒律。受戒之先,如果没有皈依,就无法得到戒体。《備忘錄》這段文字是非常清楚的把所謂皈依的重要性做一個邏輯上的描述。
學佛最重要的目標是最後求得解脫,解脫本身一定是要斷煩惱的種子,斷煩惱的種子要靠觀去斷,而能夠斷煩惱的觀一定要有真正的止、就是奢摩他做基礎,這個觀才能變成
毗鉢舍那才能斷煩惱,因此這個止就變很重要了。而要有這個止,前面一定要有戒,這就是所謂定的資糧,你若沒有戒很難定的,除非你是宿世有基礎,可就算你宿世有基礎那也是因你宿世有戒,有戒以後才能得定。戒本身又是要有皈依才能真正得到戒。醬一講下來,這關係就非常清楚、非常圓滿。
皈依的含义,自他由于畏惧轮回的痛苦,不論是自己或是他人都不希望受到輪迴的痛苦,进而承诺发誓将殊胜的对境作为依怙,以顯教來說,殊勝的對境就是佛法僧,在密裡面皈依的對境就有不同的層次,下面會講到。打个比方来说,一个小孩被狗追赶,因為小孩怕狗,他会到大人面前求得庇护,同理,我們怕輪迴苦,就要找大人庇護,這大人就是你皈依的對境,以顯教來說,皈依的對境就是佛法僧。尤其大乘行人是因为畏惧有寂二边而皈依的。大乘皈依、小乘皈依完全不一樣,都是畏懼輪迴,可是小乘畏懼輪迴會希求涅槃、就是我們講解脫這個就是寂邊,有邊指的是輪迴、3界,我們害怕有就是害怕輪迴,寂指的是解脫、指的是涅槃,那為什麼大乘會害怕涅槃會害怕寂這一邊呢?這是因為大乘最後是要出來就度眾生、不是只為他自己,所以他不願去涅槃。因為悲他不住涅槃、因為智他不住3有,所以會強調大乘的害怕有寂2邊。相對小乘來講,基本上他害怕有、他希求得到寂。這是大小乘的差別。

這又回來講不管大乘、小乘,起初开启一切道之门的是皈依,當然基本上大乘皈依、小乘皈依是不一樣、是有差別的,但都是所有道的開始,也就是修行的開始就是要皈依,而开启皈依之门的是信心。這點在前面讀過的《大圓滿前行引導文》中也提過皈依的基礎是3種信心→清淨信、欲樂信、勝解信,能夠皈依基本上是你已經建立了信心,也就是修信,然而在《備忘錄》這講到信時,他說,信心分为四种,一是清净信,这种信心不需了知理由,就对代表佛的佛像、代表法的经书、代表僧的持四尺红黄法衣的补丁在内者生起虔诚的心。以顯教的道理來說就是佛法僧,對於密,也都可以解釋成佛法僧,只不過它代表的東西不一樣而已。佛像、經論都易了解,四尺紅黃法衣的補丁是藏人的角度,即使是僧衣上的破布都代表僧都要對他恭敬誠信。不過大家記住所謂的清淨信是不需要理由的,一般看到清淨這2個字會把它當作最高層級,其實在信裡面它是基礎最低的一層。就像你有時看到一位上師、或是聽到一段開示,你無原無故的就淚流滿面,這就是清淨信。其實這不是很穩固的信,清淨信是會退轉的,這在前面《引導文》都講過了。二是欲乐信,知晓轮回的过患、忆念解脱的功德以后想要获得解脱的心态。什麼是欲樂信?前面清淨信是不需要理由的,可能是前世的感受或是什麼,是一種情感上的反應,再進一步就是欲樂信,它是你知曉輪迴過患、解脱功德,你希望得到功德避免過患,你就會想要醬子的東西,就是希望得到解脱,因此對佛法僧產生信,這個信是因為你有這個意樂知道他們可以幫助你得到解脱,你為什麼要解脱?因你知道輪迴是苦的。三是诚挚信,对业因果虔诚信受。《引導文》並沒有誠摯信,基本上,欲樂信、誠摯信在角度上不太一樣,1個是意樂、1個是知曉因果也就是更深入的了解,輪迴受苦也就是跟業有關,而解脱也有因果的關係。所以,因為相信因果而產生信。欲樂信、誠摯信這2個在《引導文》應該是放在一起沒有分開。最後一個,四是解信,不管是对佛的解信、对法的解信还是对僧的解信,都必须清楚地知道其原因,這比前面的欲樂心更深入的理解輪迴之苦、解脫功德是完全的勝解,我們一直不斷的薰習就比較會接近解信、其實就是勝解信,有些人沒有深入去了解佛法上的道理仍是很虔誠的去皈依,跟你了解很多佛經的道理皈依是會有差別的,换句话说,就是需要对“无上本师即佛宝……”三宝的功德有所了解,這應該是引的一小段文,後面還會講到法僧,明晓三宝尤其是上师不欺惑这一点后诚信不疑。上師,廣義說是你的上師,狹義說就是佛,佛是絕對不會說謊的,所以你才會誠信不疑。怀着真诚的信心而皈依者,就叫三皈居士,居士是指在家人,3皈就是皈依佛法僧之意,也就是前文中《皈依七十颂》所说“虽众皆可受戒律,然未皈依不可得”的意义。這句話就是在強調一定要皈依才會有戒體。一开始没有皈依之前,就不存在以戒守护相续的情况,如果没有受戒,也就谈不上守戒,倘若没有守戒,就无法修行一切道法。假设以四种信心中的诚挚信或者不退转信为基础,从自身而言具足信心,那么对境没有好坏之分,就像老妇女依靠狗牙而成佛的事例一样。這個故事大家應該都還有印象!這在《大圓滿前行引導文》講勝解信時曾讀到過這件公案,是說:
有一位老婦人與兒子相依為命。兒子經常去印度經商。老母親對他說︰“印度金剛座是圓滿正等覺(釋迦牟尼佛)出世的聖地,你一定要從印度給我帶回一個作為頂禮對境的殊勝加持品。”簡單講就是帶一件值得讓她頂禮參拜的東西回來。這樣囑咐他多次,但兒子都忘記了,一直沒有帶回加持品。又一次,兒子又準備去印度時,母親說︰“如果這次還不給我帶回來一個作為頂禮對境的加持品,我就在你面前自殺而死。”兒子去印度經商到返家的期間又忘記了母親所囑咐的那件事,臨近家門之時突然想起了母親的話。他想︰現下該怎么辦呢?我沒有給老母親帶回任何頂禮所依的加持品,如果這樣空手而歸,老母一定會自盡身亡的。想到這裡他左右環顧,發現路邊有個狗頭,於是拔出狗牙,用綢緞裹好帶回來交給母親說︰“這是佛的牙齒,希望你將它作為祈禱的對境。”其實這是蠻可惡的,是欺騙,是造業,可其情可憫因是為了不讓母親失望而出此下策。老母親認為這顆狗牙是真正的佛牙,生起了強烈信心,經常頂禮供養,因她根本沒想到會得到佛陀牙舍利醬子尊貴的加持品,原本是一尊佛像就很滿意了,結果是佛牙,那真是不得了!後來狗牙降下了許多舍利。最後老婦人去世時,出現了彩虹光環等許多瑞相。這並非是狗牙具有加持力,而是老婦人以強烈的信心力認為它是真正的佛牙,這樣變成佛的加持力融入狗牙中,所以狗牙也就與佛牙無有差別了。
佛學修行到最後你會完全清楚,其實修行就是修心,萬法唯心造,唯識、唯心一直也是佛學的主軸。這裡說4種信心,用誠摯信、或是不退轉信為基礎,所謂的不退轉信應該指的就是勝解信,就是他這邊的解信,醬子跟《引導文》就是互相呼應的。先給讀者打下這個基礎後,接下來就開始講皈依,《引導文》也是一樣先跟你講皈依的基礎信心,再接下去講皈依的分類

      皈依(《備忘錄》原文)

皈依的分类,包括三士道的三种皈依。
其中小士道的意乐,是为了自己从三恶趣中得以解脱获得人天善趣果位而皈依。皈依的时间,暂时是有生之年,究竟在没有获得人天果报之前。皈依的对境是佛宝的色身、正法的经函和僧众,僧众不需要是圣者,一般的僧眾就可以了,只要是具戒的凡夫僧众即可,这种皈依无需十分清楚理由。这样的小士道有内与外两种,它们之间的差别,内教的小士道者将三宝执为皈依处;外教的小士道者是不把三宝当作皈依处。基本上這是求人天果報,一般真正所謂佛門的小士道他一切都是以下一世為目標,他不求這一世,這是個很重要的差別。

中士道是指声闻、缘觉。他们的皈依需要了知理由,皈依的意乐,知道理由主要是指有勝解信,意樂就是有欲樂信,是认识到三有六道为痛苦的自性,希求自我解脱的心态。皈依的时间,暂时是有生之年,究竟是在没有证得阿罗汉果之前。皈依的对境,是佛法僧三宝。他们只承认佛陀也是声闻缘觉阿罗汉,這是以小乘的角度,佛陀也算是阿羅漢,在小乘最高的果位就是阿羅漢,大乘是不一樣的講法,所以,小乘他不承认佛陀是断证究竟不住二边的涅槃。他们认为佛陀的遍知智慧、相好功德庄严超胜声闻缘觉是来源于在三大阿僧祇劫积累资粮和诞生于转轮王种姓的力量。佛陀在這3大阿僧祇劫中生為轉輪王,生有7寶:一者輪寶,二者象寶,三者馬寶,四者珠寶,五者女寶,六者主藏臣寶,七者主兵臣寶。佛陀的身体并不是皈依的对境,因为它是异熟蕴苦谛不净的自性,是父亲净饭王、母亲摩耶夫人的种子所生,为此要皈依佛陀的智慧灭谛,這是以小乘的角度來說的。法宝是小乘的三藏和三学。证法教法中的证法——道谛和灭谛中的灭谛才是皈依的对境,這道理大家應該懂,因小乘最重要是涅槃,而滅諦是解脫的意思,是能夠跳出輪迴的解脫,所谓的大乘并不存在,佛陀也没有宣说过。在《備忘錄》這一段是特別把小乘跟大乘的區別講清楚,但有很多地方是不交代這一點的。僧众,有凡夫僧众和圣者僧众,圣者僧众是预流、一来、不来的圣僧,聖者僧眾一般是指見道,見道以上有4果,最後的阿羅漢就是無學道,前面3果就是1果、預流果,來回人天7次就得以至無學位,2果、一來果,再來人天1次,3果、不來果,不再來人間、最後一生是在天界,在《瑜伽師地論》這講的很清楚,是怎麼算他還要不要來人天受生?是根據斷煩惱的分類來算的,這有一定的公式計算。
《俱舍論十二》:見惑者頓斷,思惑者漸之。漸斷分十惑為九地之九品而分斷之。九地者欲界五趣地為一,加色界之四禪地與無色界之四空處而為九。各地之思惑,為上上品、上中品、上下品,乃至下上品、下中品、下下品之九品。故共為八十一品。斷見惑之聖者為預流果,更進而斷欲界五趣地之一品乃至五品為一來向,斷六品已,為一來果。以有下三品之欲惑,尚一往來於人天故。次後方斷下三品之惑為不還向,既斷已,謂之不還果,以不再還生於欲界故。次後漸斷上二界八地之七十二品為阿羅漢向,正斷終,為阿羅漢果。阿羅漢者譯曰不生,以既斷盡八十一品之思惑不再受生於三界。
煩惱,分別有112種、俱生16種,為什麼112?是由4聖諦*10個惑(5思惑之貪嗔癡疑慢,加上5見惑之身見、邊見、見取見、戒禁取見、邪見)*3=120,再扣除上2界無瞋,離開欲界最重要是瞋心沒有了,瞋心只有欲界有,上界沒有瞋心,4聖諦*2上界=8,所以120-8=112分別煩惱也是迷理煩惱、易斷。俱生16種就是迷事煩惱較難斷,要靠見道後的修道斷。

他们的身体也是异熟蕴苦谛不净的自性,因此需要皈依他们的智慧——灭谛。佛陀是阿罗汉,所以本师是佛宝。這裡是把小乘這邊的皈依比較清楚的講出來。关于小乘的皈依方法,正如下文所说是以佛为本师、法为道、僧为助伴的方式皈依。

最重要是大士道的皈依,我們基本上是在這個皈依裡面,也就是大乘的皈依。大士道皈依的意乐,不是为了自我利益,而是为了利他证得佛果,也就是加行发心殊胜,主要就是菩提心,有菩提心為基礎才算是大乘的皈依。皈依的时间,是从即日起直至没有证得菩提果之间。所以這是很長的時間,別解脫戒只有這一世,當你死亡這別解脫戒就沒了,可是菩薩戒不是,你受了菩薩戒,你下一世來時還帶著菩薩戒來的,一般,別解脫戒破戒不能重受,菩薩戒是可以重受的,理由想來是跟這一點有些關係。

如果有人想:获得菩提之时还需要皈依吗?
基本上是不需要,因為你已經成佛了,你是別人皈依的對象。到那时,本身具备十力、十自在,因此自身远离一切畏惧,具足救度他者的力量,所以你成佛时你是不需要再皈依。

皈依的对境,是具四身五智的佛、大乘教法证法以及一地至十地末际之间的住地菩萨僧众,四身五智的佛是佛寶,大乘教法證法是法寶,一地到十地指的是見道以上的,所以這都是聖僧不是一般的普通僧人,共同外皈依境是这三宝,共同外皈依這是指顯宗,其皈依境就是佛法僧3;不共内皈依境,不共內皈依就是指密宗,我們現在在讀的是不共內皈依,那這就有分外密、內密的層次了,外密來講基本上是上師、本尊、空行這3根本,悉地的意思是成就,外密是加持根本的上师、悉地根本的本尊、事业根本的空行;尤其是殊胜方便金刚乘的皈依境,是处所的脉、动摇的风、庄严的菩提心,這是內密的皈依,內密又可以分做瑪哈約嘎的大瑜伽、阿努約嘎的無比瑜伽、阿底約嘎的無上瑜伽,而前面瑪哈約嘎的大瑜伽、阿努約嘎的無比瑜伽這2個就屬於殊勝方便金剛乘,前面也講過他的皈依境就是脈、風()、明點,莊嚴的菩提心指的就是明點;再來就是講最後最高的無上瑜伽、大圓滿那邊的皈依,究竟无欺实相金刚乘的皈依境是“真实善逝三宝三根本,风脉明点自性菩提心,体性自性大悲坛城中,乃至菩提果间永皈依”。這偈頌其實是一個一個次第上來的,真實善逝三寶是共同外皈依的顯的部分,3根本是指外密的皈依境,到內密的殊勝方便金剛乘皈依境就是脈風()明點,到最上面的無上瑜伽時,體性自性大悲壇城中,就是說皈依如來藏的體性本淨、自性光明或是自相任運、大悲周遍,這叫如來藏的3句義。

法和僧是暂时的皈依境,究竟唯一的皈依境就是三宝总集、独一无二的佛宝,所以基本上真正皈依是皈依佛寶,暫時皈依境是包括法、僧。弥勒菩萨在《宝性论》中说,《寶性論》是慈氏522莊嚴1寶,辨法法性論、辨中邊論、現觀莊嚴論、大乘莊嚴經論、寶性論之一,專講如來藏的,《寶性論》中提到:“断故欺惑故,无故有畏故,二法及僧众,非永皈依境。接下來就是在解釋《寶性論》中這句話,教法,需要证悟其意义,是說,教法你需要去證悟他裡面的意義,因为在原原本本了悟意义时,词句也就无有必要,證悟後就是了義了,這時叫文字般若,文字方面的東西對你變成不重要了,就像已经渡过了河就不再需要渡河的船隻一样,这是“断故”。教法是斷故,再來就講證法,证法,在获得上上道的时候,前面的道是所舍的无常法,也就說你證到一個境界時,前面那一個境界變成你就不再需要了,你已經走過了,那這指的是“欺惑故”。所以他說斷故指的是教法、欺惑故指的是證法。再來是“无故”,是指声闻缘觉圣者不具备菩萨圣者的功德,圣者菩萨不具备佛陀的功德,所有凡夫菩萨仍然怀着恶趣的畏惧,故而不是永久的皈依境。所以醬子不包括凡夫僧就很清楚了,因此,大乘來講皈依的是聖僧。斷故、欺惑故、無故,意思解釋完了,那因為不論是聲聞、緣覺、菩薩他們都不具備佛陀的功德,而凡夫他們仍然都還有畏懼故,所以他們都不是永久的皈依境。究竟的皈依处只有佛陀,他是三宝的本性。這一段話就是說明究竟的皈依就只有佛陀,《寶性論》中這偈頌就在說明所謂的教法、證法是法寶,也就是斷故、欺惑故指的是法寶,所謂的無故指的是聖僧,有畏故指的是凡夫僧,就是說明教證二法及聖僧、凡夫僧這些僧眾,他們都不是最究竟的永久皈依境,最究竟皈依處只有佛陀。
如云:“能仁法身故,僧亦彼究竟。”其中的“能仁”是指本师佛宝,“法身”是指证法身以及教法身两种,證法身、教法身這其實就是講法的部分,与佛心相续功德的法不可分割者,即是僧众,实际上究竟的皈依处只是唯一的佛陀。把為什麼究竟皈依處只有佛陀這道理再次重申一遍。关于三根本和风脉明点在下文有阐述。这里讲的本体自性大悲是大圆满的皈依境,上次也講過,這就是最高的體性本淨、自性光明或是自相任運、大悲周遍,是如來藏3句義,是究竟無欺實相金剛乘的皈依境,所依是风脉明点,能依是自性菩提心光明智慧,如果归为一种,即是显宗里说的如来藏、密宗讲的自然智慧唯一明点。《備忘錄》中所講的內容確實相當深,顯宗一般是講如來藏,其實如來藏的名字很多,像空性就是同義字,可是,密宗一般在講如來藏的時候,自然智慧是用的很多的名相,為什麼叫自然,就因為他是本初的東西,千萬不要把他想成是實體,我現在的用字主要是想描述清楚讓你們能明白這意思,但不要產生誤解。當他講自然智慧指的就是本初你輪迴的根本,這東西其實就是一種識,就好像我們講萬法唯識,可是識本身是世俗的、是世間法的基礎。識,已經是世間的、是汙染的、是不清淨的有為法,而他的本源是來自大無為、清淨的所謂的智,智本身其實是無為的,也就說如來藏是屬於無為法。這再講下去東西太多了,主要是跟各位解釋他為什麼會用自然智慧這4個字,第1個他強調是智、不是識,如來藏本身是智不是識,他是本初就有的,我們之所以有輪迴最重要的基本就是這個,你的識在輪迴,你的識怎麼來的?識是由智來的,所以他是由如來藏來的,可是你千萬不要認為他是一個實在的實體。他到最後為什麼是一個無為,因為他是不變的他是常法他不是無常法,而他是常法他就一定不是有為法這邊,一定不是有為的東西,只要是有為一定是無常法。所以,用自然智慧就是這個意思,你可以慢慢去體會,如來藏跟自然智慧講的是一件事。他又講唯一明點,不要小看這4個字,這後面都有很深的內涵,唯一指的是一界,什麼叫做一界?他其實是雙運的,是勝義跟世俗雙運的東西,所以簡稱叫做一界。比方,無分別根本智,無分別根本智是沒有能所了,一般凡夫都是有能有所都是2元對立的,可是當你真正證悟時看到的實相其實是沒有能所的,有能有所這是凡夫的識區分……這是一種迷亂的狀況,這叫做似二顯現,這二就是指能、所。就一般世俗的不是真實的顯現除了似二顯現,另外還有一種叫做名言顯現,一種語言文字的顯現,這些完全都是分別心上面的東西。可是真正的實相是沒有能所的,所以,無分別根本智是沒有能所的,簡單講,他講一界的時候為什麼會用唯一這個詞,就是跟一界本身是沒有能所這個觀念、還有到了這個境界時勝義跟世俗是一種雙運的觀念,也就是說如來藏本身是什麼?用一些術語……以後有機會找個時間整理一下給大家就會比較清楚,如來藏代表的意思是什麼?如來藏是代表法身跟法身功德的雙運。雙運,講過很多次了,不是黑白繩子絞在一起,而是他就是他這才叫雙運。所以,勝義跟世俗是一件事。這才是雙運,不是有一個世俗、有一個勝義,然後2個和在一起,不是醬子;勝義就是世俗、世俗就是勝義。或者所謂,如來藏本身是法身跟法身功德是一件事,也就說,他雖然是一個空性的東西,可是他本來就會顯現,如若空性的東西不會顯現,那今天也就沒有這個有為的世間。簡單講,能量本身他自己就會由物質的形式去把他顯出來,他本來就是會顯現。這就是在解釋他為什麼會用唯一,用唯一就是這個含意在裡面,所以很多用字後面都有它代表的意思。明點,上次解釋過,比較白的講法就指的是能量。明點就是光明,為什麼最後會有如來藏醬子一個很強烈的觀念,這就是他空。所有修行證悟的人,他們的證悟境界裡確實是有光明這東西存在的,我不懂這是聽來的。可是真正修行人他在內自證的時候,他是有光明的那個境界在。光明本身就是一種顯,他並不是空性的那種、觀念不一樣,所以他們會叫做明點。唯一明點指的是如來藏,自然智慧指的也是如來藏。我是完全能體會他為什麼用這些名相,各位可能無法體會是因為這方面的佛學知識你沒有讀過,我現在解釋過後,即使不是全盤理解,可是至少慢慢也能感覺到這裡面的內涵實在是清清楚楚的有東西在、都是很有道理的東西。
倘若分为两类,则是本来清净大空智慧和任运自成显现智慧所謂本來清淨的大空智慧,這個特別是在寧瑪紅教這邊,這是有名相的,這叫空分、屬於勝義部分、是當做體,記住,所謂空並不是沒有;任運自成是顯現的智慧,這叫做明分、屬於世俗部分、是相,也就是他有被明瞭的這種潛質。現這是在講實相,空分、明分、第3個大悲周遍是現分,這3個基本上就相當於體相用。可是你要記住他現在是在講實相,實相,一般若分成2類就是空分跟明分,所以會講明空雙運,這是以2分類的角度來講,一個相當於勝義、一個相當於世俗。實相,如果分成三类,即是本体空性智慧、自性光明智慧、大悲周遍智慧。各別相當於空分、明分、現分,現分就是他有這個用,相跟用都是屬於顯現的部分、屬於世俗的部分,這3個也就是所謂如來藏的3句義。如來藏也就代表實相,可是,如來藏本身又有他的空分、明分、現分,因此一般會講空明無二、現空無二,或者叫空明雙運、或者叫現空雙運,都是醬子來的。最後還有一個覺分這邊沒有提,或者叫空覺雙運、或者叫空覺無二。無二跟雙運意思一樣。大悲周遍智慧,又包括外明大悲与内明大悲,内明大悲现空无别的本性,是(本体空分、自性明分、大悲現分)三者无二无别。
現跟空,你以2類來分就是,空指的是本來清淨大空智慧,現指的是任運自成的顯現的智慧;若分成3類,本體空性智慧空分屬於勝義、自性光明智慧明分屬於世俗、大悲周遍智慧現分屬於世俗。大悲周遍包括外明、內明,內明大悲又叫現空無別、或叫現空雙運、現空無二,就是指本體空分、自性明分、大悲現分這三者無二無別,都是雙運都是一件事。在實相裡面,這3個其實是一件事,你用空的角度講就叫他空分,anyway,醬子一句話,後面就包括一大堆的意思在。佛學是非常的浩瀚,大家要有耐心慢慢的深入,若有問題可以提出,我花時間做準備後,至少你沒有讀過的東西可以因此有一個具體的印象。時間到了,今天就講到這了。
 

 
arrow
arrow

    七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