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130-P314L03-P317L07-0135上士道-6度之精進波羅蜜多 b314
上星期講到我們怎麼樣能夠把精進的正行成功的做出來,這就牽涉到4科,1是有哪些違緣必須要除掉,接著2就是談他的順緣,我們應該要集聚什麼樣的順緣有4:發勝解力b313、發堅固力b314、發歡喜力b316、暫止息力b317,有了這些資糧才能幫助我們發出精進。上週已經講完了勝解力,今天接著就是要講其他3個。
這個勝解力裡面有稍微涉及到一些有關心所,比較複雜一點,我們很快的複習一下。
印忍(勝解)上中下士道業果←→勝解(善法欲)←→勝解(精進人天解脫道菩薩道善業
最重要他首先強調:勝解即是欲樂,也有跟各位報告過,勝解、欲這2個心所是屬於別境的第2、第1,別境跟遍行不一樣,什麼叫做別境?遍行是任何時間他都存在的,只要心王一動他一定跟著動,任何處就是不管善惡無記、任何地就是3界,都有遍行的心所,這是遍行的定義。剛剛講的這個4個一切,別境跟著心王是不一定俱起的,而且他也不是一切時都有、都會出現的,所以他叫別境。我們先簡單有醬子一個概念。重點是欲、勝解這是2個心所,可是課文裡直接就講勝解即是欲樂,為什麼醬講的道理上次解釋過了,也很容易懂,那今天要複習這個是因在《略論》裡有提到一句話:這個勝解不是別境的勝解。當他醬一講若有同修讀到《略論》這句話不定心中就起了煩惱,明明上課時說這個就是別境的勝解,為什麼《略論》會醬說?我想,《略論》這句話可能是要強調這個欲樂、勝解裡面的這個欲,因為一開始解釋什麼叫勝解的時候,他直接就講勝解就是欲樂,他用這樣一個表述。事實上直接看他裡面所講的內容,這個勝解絕對是別境裡面的勝解,唯一的差別就是,因為單單講別境的心所不一定是善心所,別境有欲、勝解、念、定、慧,這5個心所不一定都是代表善的,即使最後的慧心所,比方邪見、邪部分的慧,那還是別境心所,可並不是善的那一面。換言之,別境的勝解並不是單純指善一方面的東西。那在我們解釋勝解的時候,這個勝解絕對是百分之百善方面的勝解,也特別提到這個勝解能讓你產生勝解信醬子一個觀念。我想這部分講太多可能會弄糊塗了,因為你還需要知道很多其他方面佛學的知識,但是我主要是強調,在《略論》裡提到那樣一句話並不是可以代表這個勝解不屬於別境心所,我覺得那句話是不能成立的。因很明顯的這勝解是別境心所,只不過又不能完全劃等號,因別境的勝解不一定是講善法,可這邊所謂的勝解完全是善方面的勝解,屬於勝解信。就比方這個欲,現在他講的欲,可以說是別境第1個心所,也可以說不是,因這裡面講的欲很明顯的指的是善法欲。因為別境的欲不一定是善法,但這裡強調是善法欲。主要是我怕有人去讀了《略論》產生醬一個煩惱,我覺得不是問題,跟現在解釋不會有衝突,也不會造成消文錯誤。
我們主要是要記住,這裡有2個很標準的關連:1. 欲為進依,這就是有了善法欲才會產生精進。2. 信為欲依,也就是說你要生起信一定要有善法欲。這2個關係了解以後,才會了解整個東西的關連,這怎麼講?就說欲為進依,這也是從勝解發成精進,因我們現在講的是勝解,他為什麼要說勝解就是欲,因為,根據教證,善法欲本身是精進的所依,精進是能依,欲是他的所依。所以上面的note中欲跟精進會醬子排列。那勝解就是欲,因為,欲的產生是由於我們對於法的勝解來的,具體說法就是你對上中下士道的業果產生了很堅強的信,由醬子的信讓你產生欲望、產生這個善法欲。所以才會有信為欲依醬一個關係。最重要這2個是根據心所裡面這些關係排出來醬一個note,你就可以很清楚知道這一整段他是要講什麼。明明是2個別境心所,為什麼他要講勝解就是欲?因為,醬子才能連出來跟精進的關係,也才可以連出來跟信的關係,直接講勝解這關係就不容易連出來。這是2個很清楚的教證。
為什麼一定要講勝解?因勝解是所有一切善法的根本;他是別境,是別境中的善法這一部分。花了一些時間,但還是有必要澄清一下,不然有人若看到《略論》的這句話反而生起了煩惱。接下來就開始今天的堅固力。


2發堅固力 b314
堅固力者,謂於何事發起精進,即於彼事究竟不退whathow此初1. 不應率爾而行,當善觀察,見其能辦次乃進趣,若不能者則莫趣入,與其既行中間廢捨,莫若最初不趣為勝。其因相者,以於中間棄捨誓願,若成串習,由此等流,則餘生中亦棄所受學處等故。於現法中增長眾惡,於餘生中增長苦果。又因先思作此事故,未修餘善,退捨先作,其果下劣,即此一事亦未究竟,故其所作終無圓滿。總之誓作何事,其事未成亦障餘事。由其等流,令其誓願所受律儀,亦不堅固。如云:「先應觀加行,應作不應作,未作為第一,作後不應退。餘生亦成習(造作等流、等流果),當增諸惡苦(士用果),障餘及果劣,此亦未能辦。」是故願令誓願究竟,2. 應修三慢。(略說)如云︰「於業惑功能,三事應我慢。」(廣說)2a其業慢者,謂自修道,全不賴他為作助伴,唯應自修。如云:「謂我應自為,此即事業慢。」《親友書》亦云:「解脫唯依於自修,非他於此能助伴。」此是念其我當自修,不希望他。與慢相似,假名為慢。2b功能慢者,謂諸眾生隨煩惱轉,尚不能辦自己利義,況能利他,念我能引自他利義而勤修行。如云:「此世隨惑轉,無能引自利,眾生非如我,故我應修此。」又此諸人於下劣業且勤不捨,我今此業能引妙果何故不為?作是思已而正修習。如云︰「餘尚勤劣業,我如何閑住?」(斷疑)然修此二,非輕蔑他而自憍慢,謂應觀為可悲愍相,無慢雜糅。如云:「非以慢修此,自無慢為勝。」由念我能餘則不能,與慢相似,假名為慢。2c煩惱慢者,謂一切種輕毀煩惱,我當勝此,終不使此有勝於我,為欲摧伏諸所治品,令心勇悍,令心堅穩。如云:「我當勝一切,不使誰勝我,諸佛獅子兒,應住此我慢。」(反面)若不如是而退弱者,障品雖小,亦能為害。如云:「若遇死毒蛇,烏亦如鵬鳥,若我太軟弱,小罪亦為損,怯劣棄功用,豈能脫匱乏?」霞惹瓦云:「棄法之樂,較往昔樂全無過上,於現法中若棄正法,應思當來所受諸苦無有邊際。若自不能勤加功用,煩惱亦必不覺悲愍,對治不說汝不能修,我自圓滿,諸佛菩薩亦不能救。」(正面 若能生起如前我慢,障品雖大,不能為障,是故應須發起慢心。如云:「若起慢功用,障大亦難勝,故心應堅固,摧伏諸罪惡。」若不爾者,修行之人為罪所勝,猶願戰勝三界煩惱,實為智者所恥之處。如云:「我為罪所勝,勝三界可笑。」此由輕毀諸煩惱故,欲為摧伏,故假名為煩惱我慢。諸作釋者雖有異說,然覺此說與論相符。(小結)2a如是應斷希望於他,當擐誓甲願我自作;2b此復覺其非餘所能,唯我始能自負其任。2c如是見已,正修之時令心堅固,唯應向外摧伏煩惱,不令煩惱向內摧伏。更思1不應率爾中途棄捨誓願所有過失。善思擇已,隨所作事,一切誓願悉願究竟,乃至未獲堅穩以來淨修其心。

堅固力是什麼?就是說對於什麼事情你假如發起了精進,那麼就對於這個事情你就要強調你究竟不退,這叫堅固力。就說要不然你就不做,做了就不能半途而廢。那要怎麼樣做才能做到醬子?那這裡假如要分科的話可分2科,第1科叫不應率爾而行,第2科叫應修三慢。
1科,不應率爾而行。什麼叫不應率爾而行?率爾,最簡單的解釋就是不趣分別沒有思考不去追究,類似無分別,所以以前講過率爾心,率爾心基本上是屬於現量的,率爾簡單說就是不思考的意思。不應率爾而行,這意思就是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都應該先把這事情想清楚,想清楚以後覺得應該做,而且你有能力做,不會眼高手低導致以後做不成這個後果是很值得警惕的,這是堅固力裡面很重要的要三思而行,考慮清楚。當你觀察的非常徹底、非常完全以後,這時你發現這事情你做得到,那你才進去做;若你發現這事情你可能做不到、或是能力不夠等等原因,這時你就不要冒然的就進去。假如你已經去做了,與其中間半途廢捨,莫若最初不趣為勝,那還不如一開始就不去做。為什麼要醬說這理由就是,假如你做事情在中間你卻棄捨誓願,若你串習養成習慣,就是做了以後中途而廢無法堅持到底的習慣,由此等流習氣,則餘生中亦棄所受學處等故,你就很容易在以後的時間裡面任何東西你都不會完整的做完。因為已經有一個不好的串習造成很多東西中途而廢。醬子有什麼壞處?你在現法中增長眾惡,你在餘生中增長苦果,你無法貫徹則會對現世、後世都造成後遺症。前面是一個,這裡又是另外一個負作用,就說因你一開始要做這件事,這件你中途放棄的事,因你做這件事你就沒有時間去做其他的善;那現在,你退捨先所作之事,結果一定下劣,是說此一事你未究竟完成,變成這件事沒有完成、又因此事你放下來許多其他的事沒有去做,就說大部份事情都不圓滿。總之你決定了要作何事,假如這件事情未做成的時候,他絕對會影響、障礙你其他的事情,就一事無成。因為醬一個串習、醬一個等流的習氣,讓你誓願所受的菩薩戒也會變的不堅固。所以,如《入行論》的教法:「先應觀加行,事先要先善觀察,你要知道這個事情應作不應作,未作為第一,假使說你不能做你就不做這是優先考量的,但是你決定作了以後就不應退。醬子以後,以後的生命也會成一習慣,這指的是一個造作等流、等流果,當增諸惡苦,這是屬於士用果,障害其他的善行、以及所有的東西的結果都是很下劣的,所有東西也包括你開始做又半途而廢的全都沒有做到圓滿。」
比較《入行論》二種翻譯出自《廣論》b314一、「先應觀加行,應作不應作,未作為第一,作後不應退。餘生亦成習,當增諸惡苦,障餘及果劣,此亦未能辦。」出自《慧光集》二、「先應觀己力,應行不應行,不應行不行,行已不應退。習性於他生,增長諸惡苦;作餘事及果,不成又微劣。」精進(版本二) 4748

未作為第一,對應到這裡就是不應行不行,剛剛的解釋由這《慧光集》看起來就很清楚,應該醬解釋。發堅固力的第1科不應率爾而行講完了。
2科,應修三慢。這裡這個慢,後面會解釋,並不是我們一般講貪瞋癡疑慢5毒裡面的那個慢,只不過是假借他的名字,基本上這裡可以標註他是屬於自信心的部份。只不過是假借5毒的慢,其實真正的內容是自信心。一開始很簡單的說什麼叫做修三慢?略說:根據《入行論》的教法:業、惑、功能這3個慢。,這裡只有頌的一半,另一半在下面。簡單說完就開始廣說,就是對每一個做解釋:
2a業慢者,謂自修道,全不賴他為作助伴,唯應自修。意思就是說你認為你要修行要成就醬子的一個業,你不需要別人的幫忙,你應該自己一個人就有能力完成此事。不需要助伴,重點不是說你都不接受幫助,重點是說你真正要修行成功的話百分之百絕對是是要靠自己,別人幫助你的大部分都是間接的,能不能成功是在於你自己能不能把事情做成功。所以,重點的強調並不是在說不需要別人的幫忙,強調是說你自己要有能力完成醬一個事情。這第1個強調你要有醬一個自信。根據《入行論》,這是剛剛的後半頌,合起是一個頌:謂我應自為,我應該自己把他完成,這就叫做業慢。這是第1個。
比較《入行論》二種翻譯出自《廣論》b314一、「於業惑功能,三事應我慢。謂我應自為,此即事業慢。」出自《慧光集》二、「業惑及功能,三事修我慢:謂此是我事,是為事業慢。」精進() 49

接著又引龍樹的《親友書》亦云:「解脫唯依於自修,非他於此能助伴。」真正能不能夠完成整個修行最後得到那個果叫做解脫果這是完全靠自己的,別說別人沒辦法就是佛也沒有辦法讓你解脫,真正解脫還是要靠自己。因此重點是在這。所以,此是念其我當自修,不希望他。也就是說這時候你自己要有信心,有醬一個自信,就說我一定能做得成,醬才會有很強的堅固力,與慢相似,假名為慢,這裡用慢的名字,其實他應該是屬於自己培養出來自己的信心,其實也是一種不怯弱。
2b功能慢者,謂諸眾生隨煩惱轉,尚不能辦自己利義,況能利他,念我能引自他利義而勤修行。也就說一般的凡夫他們基本上自己都沒有自在,都隨著煩惱轉,不要說去幫助別人,他要讓自己成辦自己的利益他都做不到,可是我呢跟他們不一樣,我是能夠引自他利義而勤修行,我有能力就是能做到的因此就非常勤勞的修行。這是功能慢,就是你認為、你相信你有這個本領,第1個我認為靠我自己就能夠做到,第2個我認為自己確實跟一般眾生不一樣我自己就有這個本領。根據《入行論》:此世隨惑轉,此世指的是眾生,就是剛剛講眾生基本上是隨煩惱轉,世間人是沒有辦法幫助自己的,那我跟眾生不一樣,所以我應該要修行。另外一方面你還要想到,一般的世間凡夫對於世間法比如做生意等等這些不屬於解脫的、修行的業,他們都能做到勤而不捨,那今天,我做的這個修行的事情最後是能夠引出解脫果,那還有什麼原因能讓我不去做?醬一個角度,前面也有類似的說法,醬想完以後你就會有很堅固的力量去修習。這也是根據《入行論》的半頌︰餘尚勤劣業,我如何閑住?這意思都一樣。
比較《入行論》二種翻譯出自《廣論》b314一、「此世隨惑轉,無能引自利,眾生非如我,故我應修此。」出自《慧光集》二、「世人隨惑轉,不能成自利;他利不如我,故我應作此。」精進() 50

比較《入行論》二種翻譯出自《廣論》b315一、「餘尚勤劣業,我如何閑住?」出自《慧光集》二、「餘尚勤劣業,我何可安坐?我慢不肯作我寧無此慢。」精進(版本二) 51

前面意思都一樣很容易懂,這句我慢不肯作,我寧無此慢,是說我不是那種慢,如果是那種慢我情願不要那種慢。主要就是解釋他不是3毒裡面的那種慢。
講到這裡,中間插入一段,這一段可以標註是斷疑。就是有一些疑問,問你這個慢到底是什麼慢,大家都知道5毒裡面的慢是很不好的東西,按照道理講要到阿羅漢才能斷慢,慢是最難斷的一部分。有人提出醬的疑問,這裡就做解釋來斷除醬的疑問。他說,要你修業慢、功能慢此二個慢,並不是輕蔑他而自憍慢,這不是5毒裡面的那個慢。謂應觀為可悲愍相,你應該要把這當作一個悲愍眾生的相,並不是我們講的那種慢心,並沒有看不起眾生,而是他認為因他要幫助眾生他要修行最後他有能力再回頭幫助眾生,所以他是沒有那個5毒裡面的那個慢雜糅進去。根據《入行論》這應該也是半頌︰「非以慢修此,自無慢為勝。」自己本身是沒有這個慢的,並不是說他有這個慢。因此,由於我認為我是做的到而別人做不到,並不是看不起別人,與慢相似,假名為慢。還是在強調這裡所講的慢並不是5毒裡面的煩惱的那個慢。
比較《入行論》二種翻譯出自《廣論》b315一、「非以慢修此,自無慢為勝。」出自《慧光集》二、「餘尚勤劣業我何可安坐?我慢不肯作,我寧無此慢。」精進(版本二) 51

2c煩惱慢者,這一段沒有放在斷疑前面,也就是說這邊的慢不能用上面的那個解釋了。這邊的慢就是看不起,不是看不起眾生是看不起煩惱,對象不一樣。這種方式在修道中間經常會用到的,就是把一些5毒改成道行,這叫轉魔成道。比方,把貪心改成善法欲,這就是轉魔成道,這邊是看不起煩惱,什麼是看不起煩惱?就是說我一定能夠戰勝煩惱,煩惱沒有辦法戰勝我。這一部分就是3慢的最後一慢,本來這個在業、惑、功能的中間,可是解釋時先解釋業、功能,最後才是解釋惑、煩惱,也就是慢的本身性質不一樣。他說,一切種輕毀煩惱,一切種,就是在任何的情況下,在任何的情況下煩惱都無法戰勝你,我一定能夠贏過煩惱,終究不讓煩惱控制我,為欲摧伏諸所治品也就是你要對治的煩惱,令心勇悍,令心堅穩,也就是看不起煩惱,一定會戰勝煩惱。如《入行論》所說:「我當勝一切,在一切狀況下我都是戰勝煩惱,不會讓煩惱來戰勝我,諸佛的獅子兒指的就是菩薩,也就是發了菩提心以後在行6度萬行的大乘行者,這時你就應該要有這種慢,這個慢就是轉魔成道的慢。」轉魔成道這在修行上應用的蠻廣的。接下來,就是看你能做到會怎樣,做不到又會怎樣。
比較《入行論》二種翻譯出自《廣論》b315一、「我當勝一切,不使誰勝我,諸佛獅子兒,應住此我慢。」出自《慧光集》二、「我當勝一切,不許誰勝我;諸佛獅子兒,應住此我慢。」精進() 55

所以從反面講,做不到會有什麼樣的後果呢。
(反面)假若你沒有醬子一個堅固力而退弱者,障害雖不是很大,也能為害。如《入行論》所說:「若遇死毒蛇,烏鴉亦如鵬鳥,對毒蛇來講烏鴉是不足懼的,毒蛇是怕大鵬鳥這一類的大鳥,可是當你自己弱了沒有力量的時候,即使烏鴉都可以隨便欺負你。這就是指障品雖小亦能為害。如若我太軟弱沒有堅固力,即使小罪亦能造成很大的過失,因為你怯劣這時候這功用就沒有了,功用這裡是指精進、勤做,你不夠堅固就不會有精進,豈能脫匱乏?匱乏是指世間苦,你假如怯劣,這情況下你怎可能解脫?怎麼可能離開這些匱乏?」又引霞惹瓦所說:「棄法之樂,就是因為沒有行這些正法,較往昔樂全無過上,醬子過去那些樂不會更多,就說假如你沒有捨棄正法,你去行這些正法你所得到的法樂、法喜,可你現丟掉了醬子一個樂,並沒有比過去所有的那些不是正法的快樂更多。白話講就是說,今天放棄了正法之樂,會不會讓那些比方過去那些去唱歌跳舞不是正當的所得的樂就多出很多了?不會。這是2件事,你捨棄正法的樂也不會讓你過去那些沒有意義的樂增加,不會增加的。可是反過來,假如於現世中你捨棄了正法,應思當來所受諸苦無有邊際。你捨棄了正法並沒有讓你這些那些沒有意義的樂增加,反過來,因為你捨棄了正法,你以後受到的苦是無有邊際。這是從反面的角度看你若沒有堅固力有什麼壞處。你如若自己不能很精進勤加功用去修行,那這些煩惱亦必不會悲愍你、不會放過你。就說你不用功,煩惱一定不會客氣一定會找上你。對治不說汝不能修,我自圓滿,諸佛菩薩亦不能救。假如你沒有辦法對治這些讓自己圓滿的話,即使諸佛菩薩也幫不了你。」這意思是從反面的角度看你若沒有堅固力,沒有辦法做到這些東西,你自己也無法對治來圓滿的時候,沒有人能幫你,即使諸佛菩薩也沒辦法幫你。這是反面的結果,那正面又是怎麼說呢?
比較《入行論》二種翻譯出自《廣論》b315一、「若遇死毒蛇,烏亦如鵬鳥,若我太軟弱,小罪亦為損,怯劣棄功用,豈能脫匱乏?」出自《慧光集》二、「烏鴉遇死蛇,勇如金翅鳥;若我心怯弱,小罪亦大損。怯弱棄精進,豈能免困乏?若生慢功用惑盛無能勝。」精進(版本二) 5253

(正面)假如你能生起像前面所說的3慢,不管這個障品再大,他都不能造成你的傷害、障礙,所以你應該要修3慢發起慢心。就再引《入行論》所說:「若起慢功用,障大亦難勝,你假如能夠發起這煩惱慢的功用,看不起煩惱,再大的障礙你都有辦法克服他,你若沒有起煩惱慢醬一個慢心的時候,很小的煩惱最後都會把你打倒,這點是前面說過的。所以你應該心很堅固,摧伏諸罪惡。」這就是說你有沒有醬一個煩惱慢,從反面來講你沒有的話會有一大堆的壞處,你假如能夠產生這種煩惱慢的話,就能夠有這麼多的好處。這是一個比較,在修行上面煩惱慢很重要的。
比較《入行論》二種翻譯出自《廣論》b315一、「若起慢功用,障大亦難勝,故心應堅固,摧伏諸罪惡。」出自《慧光集》二、「若為惑慢摧,非有堅毅心;堅毅不隨敵,而能制於敵。」精進() 56

若沒有辦法做到剛剛前面講的那樣子有一個煩惱慢的話,那麼,修行之人最後被煩惱所打敗的話,猶願就是你自己還希望你能夠戰勝三界的煩惱,因為修行最重要就是戰勝3界煩惱,這實為智者所恥之處,也就說你說大話了。引《入行論》所說:「我被煩惱所克服了,輸給了煩惱你還說你能夠戰勝三界煩惱,那實在太可笑了。」此由輕毀諸煩惱故,欲為摧伏,故假名為煩惱我慢。這是在解釋,因為你輕毀諸煩惱,你要摧伏這些煩惱,所以假名為煩惱我慢。這些意思我們都完全能懂,不過這地方的煩惱慢算不算那種慢?我認為是。這種慢是屬於轉魔成道的,跟前面那2個慢是不一樣的,那2個慢是假名,用這個名字假說為慢,其實他是屬於一種自信心,這是有差別的。宗大師接著說諸作釋者雖有異說,然覺此說與論相符。有很多人在解釋《入行論》裡面上面這些東西的時候跟我們看到《廣論》的解說不是完全一樣,到底哪裡不一樣我不知道因我沒去追查其他人的解說,不過宗大師認為他自己醬的說法應該是正確的,應該是跟寂天菩薩的原意是一致的、相符的。
比較《入行論》二種翻譯出自《廣論》b315一、「我為罪所勝,勝三界可笑。」出自《慧光集》二、「故心應堅毅摧壞諸罪垢;若為罪所勝,出三界可笑。」精進(版本二) 54

接下來這裡是對整個堅固力做一個小結:第12a說,如是應斷希望於他,當擐誓甲願我自作,這就是修3慢的第1個業慢;第22b,此復覺其非餘所能,唯我始能自負其任,這就是修3慢的第2個功能慢。第32c,如是見已,正修之時令心堅固,唯應向外摧伏煩惱,不令煩惱向內摧伏,這就是我要戰勝煩惱,不是被煩惱戰勝,這就是修3慢的第3個煩惱慢。這一小結就是把這3慢再重說一遍,然後再把第1個不應率爾合併進來,等於全文再總結一次。更思中途棄捨誓願所有過失,這就是前面第1不應率爾所講的,不應該在中途棄捨自己的誓願,醬子造成很大的過失,不能醬做。完成醬子以後就叫善思擇已,隨所作事,一切誓願悉願究竟,乃至未獲堅穩以來淨修其心。你醬想完以後,所有要做的不管你是做什麼事情都要誓願究竟,也就是要有堅固心,根據你修3慢跟事先考慮得很清楚,要做就堅持到底,要用醬子的方式來善思擇,一直到你有一天生起的堅固心非常的強才算圓滿。按照醬的道理修堅固心。


3發歡喜力 b316
發歡喜力者,如是由其猛利欲樂勝解之力,精進未生能令生起,又令已生不退之因,謂由成就堅固之力或我慢力,what最初入時歡喜而入,已趣入時,於其事業不欲斷絕無飽意樂者,即歡喜力,故應引發。how應發何等無飽之理?如云:「此於所作業,如欲遊戲樂,應著其事業,喜此業無飽。」謂應勵力發起喜心,如同小兒遊戲之業,無飽足心。又如樂果無所飽滿,其因之業亦應無飽。如諸俗人於安樂果能不能得尚有猶豫,且策勵轉,況行此業決定能生安樂之果。如云:「成樂否無定,尚為樂作業,若業定感樂,不修云何樂?」又以此理亦不應飽足。如云:「諸欲如刀蜜,尚且無飽足,況福感樂果,寂靜何故飽?」如鋒刀蜜雖亦略有甜味可嘗,但若舐(音是)之必能割舌。可愛欲塵雖與現前少分安樂,然生現後極大痛苦,其受用者尚無飽足,況諸資糧能與無罪現前久遠無邊安樂,何應飽足?如是思已,應當發生無飽意樂,故為圓滿所修善業,乃至未生,如日中時日熾諸象趣向可意蓮池之心,應善修習。如云:「為圓滿業故,如日中熾象,遇池而入池,亦應趣其業。」

3個就是要修歡喜力,一開始就說因為有了那個勝解力,也就是欲樂、善法欲的那種力量,醬子就能讓未生精進能令生起,又令已生起的讓他不退,再來又由成就堅固之力或我慢力,就是剛剛所講的第2個堅固力,有勝解力、堅固力這2個以後,就在解釋什麼叫做歡喜力。what→你行菩薩行或是不管你做任何事情,一開始時就是很高興的進去做,由於勝解力、堅固力再就是很高興的去做這些事情,在已趣入要開始做時,於其事業不欲斷絕無飽意樂者,對於要做的所有善業你就是永遠都不嫌多,不會覺得做夠了,希望做更多,斷絕無飽意樂這就是歡喜力,故應引發。簡單的講這一段就是在解釋什麼叫做歡喜力,就是由勝解、堅固醬下來,開始對所有善法、6度萬行你都是非常高興去做,怎麼做都不嫌多,行6度萬行都不覺得做夠了,永遠不會滿足。
how→怎麼樣才能讓你產生醬樣無飽的歡喜力的狀況?引《入行論》所說:「此於所作業,如欲遊戲樂,應著其事業,喜此業無飽。這就比喻就好像小孩在玩遊戲一樣,玩的開心又永遠不會覺得夠了。」
比較《入行論》二種翻譯:出自《廣論》b316一、「此於所作業,如欲遊戲樂,應著其事業,喜此業無飽。」出自《慧光集》二、「利他所為業,如童嬉戲樂,於樂深耽著,歡喜無厭足。」精進() 63

所以,應勵力發起喜心,如同小兒遊戲之業,無飽足心。讓我們了解他所謂的無飽足就像小孩玩遊戲永遠不會滿足,我們就要在行6度萬行時生起醬一種無飽足意樂,換言之,這就會成為精進的一個順緣。又因為醬子所產生的樂果我們也永遠不會滿足,什麼叫做樂果無所飽滿?因為你在修行當中,你就會產生很多修行得到的果,比方,一地、2地、3地、4地一直到10地菩薩這個果位,你永遠都不會覺得已經夠了,修到3地,太棒了,到了3地,可以了。不用再上去了。你不會有醬子一個想法,因你永遠是無飽足,而且你永遠都是很高興的去做。那因為對於果你不會有飽足,那對其因之業亦應無飽。你對這個果不會有滿足,那造成這個果的因你當然也不會有滿足,是說沒有這個因不會有這個果,既然愛這個果,你對這個果不滿足,那造這個的因你也不能滿足。反過來,像一般的諸俗人也是希望得到一個安樂果,可是事實上能不能得到這也不是絕對的,這種情況下他們還是很努力地去做,況行此業決定能生安樂之果,這句意思前面也有講過,就說,對於安樂果,凡夫不一定能得到,他們都還很努力的做;那對我們這些修行人來講,明明你做這事情將來會得到安樂果,那你怎麼反而不努力去做呢?再引《入行論》所說:「成樂否無定,凡夫或俗人不一定能得到安樂果,他們還是很努力的為求樂果而去做,對於大乘行者若業定感樂,你明明知道醬子的6度萬行一定會得到安樂果,那怎麼可以不去修?」
比較《入行論》二種翻譯:出自《廣論》b316一、「成樂否無定,尚為樂作業,若業定感樂,不修云何樂?」出自《慧光集》二、「求樂作諸業,得樂不可知,若作定感樂,不作云何樂?」精進() 64

又以此理亦不應飽足,這個此理是指下面引的《入行論》所說的道理:「諸欲如刀蜜,凡夫的一般世間的這些欲就好像在刀上舔蜜一樣,醬子尚且不會飽足,何況是由修行產生的福智得來的樂果,寂靜何故飽?」先看一下講義的解釋……
比較《入行論》二種翻譯:出自《廣論》b316一、「諸欲如刀蜜,尚且無飽足,況福感樂果,寂靜何故飽?」出自《慧光集》二、「如舐刀鋒蜜,於欲無厭足;異熟寂靜果,於彼有何厭?」精進() 65

有猶豫就回來對照《慧光集》看就知道了,你能夠求得醬子的一個寂靜果,你怎麼可能會滿足?就說這句應該醬子讀,其實是況福感樂果寂靜,何故飽?醬就懂了,不然會一下子讀不懂他為什麼醬講。宗大師就解釋:如鋒刀蜜雖亦略有甜味可嘗,但若舐(音是)之必能割舌,這就很清楚了。可愛欲塵雖與現前少分安樂,就是用在刀上舔蜜來做比喻,然生現世跟後世的極大痛苦,醬子其受用者尚無飽足,更何況我們這一些修行的福智資糧能與無罪現前久遠無邊安樂,就是現法上無罪,久遠就是後世上也得到無邊安樂,也就是所謂的感樂果寂靜,福就是指福智資糧,也不應該飽足。醬子想完以後,就應當真正產生無飽足意樂,由這個無飽足以後就會引生出所謂的歡喜力,為了要圓滿你所修的善業,乃至在他還沒有生起的時候,就如日中時日熾就是太陽很大的時候陽光熾烈,這些象群都會趣向於水池泡水驅熱,你為了要圓滿所修善業,再這些善業還沒有生起的時候,你就會像烈日下面的大象很高興地衝向水池一樣的很高興得要把它圓滿做到。又引《入行論》所說的道理:「為圓滿業故,如日中熾象,遇池而入池,亦應趣其業。」這整個就很清楚了。
比較《入行論》二種翻譯:出自《廣論》b316一、「為圓滿業故,如日中熾象,遇池而入池,亦應趣其業。」出自《慧光集》二、「為成所作業,於彼應趣行,如日午熾象,遇池即躍入。」精進() 66


4暫止息力 b317
暫止息力者,what1. 發勤精進身心疲勞,須暫止息,若不爾者,則極厭離,能障後時發精進故。2. 休息無間仍發精進,前事究竟,不應以此便為喜足,應於上勝更發精進。如云:「若時力衰乏,為後故暫捨,為趣後後故,善竟即應捨。」此後所說極為重要,若以前德而為喜足,則能障礙修證眾多勝功德故。此又顯示發精進規(如琴弦),謂應俱斷太為熾然、功用過猛及太散緩,當恆相續如瀑流水。吉祥敬母云:「修殊勝德時,尊曾無急緩,故尊諸勝德,前後無差別。」博朵瓦亦云:「如席摩主巴(地名)之逐盜者無益,應如絳巴(地名)之逐盜者,初先預備,次乃至未及盜處而追,如是緩追,又須耐久。譬若全不停息,速猛而進,走至極乏,坐不能起,等同未進。」

最後這個暫止息力者,漢文翻做暫止息力,根據藏文他們有一個特殊名相叫做捨力,棄捨的捨。這稍微做一下解釋,什麼叫做暫止息力?暫止息力的自性是什麼?一定要記住這裡面包含2個成分what1. 發勤精進身心疲勞,須暫止息,若不爾者,則極厭離,能障後時發精進故。2. 休息無間仍發精進,前事究竟,不應以此便為喜足,應於上勝更發精進。所以,要記住他講的這個跟我們由暫止息力字面上的了解稍微有一些差異,因此在藏文裡面他們專有名稱叫做捨力。
1個,你發了精進身心疲勞,就說你做太多了做到累了,雖然剛剛說有勝解力、歡喜力、堅固力你都不會累,可是事實上做太多有時也許會產生不是心理是身體上的疲累,也有可能是心理的疲勞,這時你就需要暫止息,這我們都懂也都了解這個道理,所以有時你讀佛學真會覺得他很細膩,所有你能想到的他都想到了。這精進就好像中國人講弓張滿弦了以後一直不射出去就會產生彈性疲勞,一樣的道理。所以他說假如不休息的話,就可能會產生一些厭患,能障後時發精進故。這裡面,這些個道理一般大家都懂,值得一提的是,大家還記得宗大師在最前面講靜坐的時候,你要上座做止住修要學定的時候,他強調要你:時間短、次數多,就跟這是完全一樣的意思。時間短、次數多,不要一坐坐到一點意思都沒有,起來後想要再回去就覺得很痛苦,坐得很痛苦。可是假如你坐的一開始感覺很棒很有收穫的時候,那差不多你就停止、起來了,休息以後再回來,這好處就是你永遠保持住一個歡喜心。就剛剛前面講的無飽足,永遠都是歡喜心,不會在最後變成太疲勞或是反而生厭。這講的都一樣的道理,大家也都能懂。代表佛學真的是很細膩,他都有考慮到。但單單只有這一點並沒有把這個暫止息力全部的意思都說出來,後面第2個這一點是很關鍵的,他說:休息無間仍發精進,前事究竟,不應以此便為喜足,應於上勝更發精進。這是很重要的一個元素,你休息了以後,無間就是馬上,有人一休息就沒完沒了,不是,休息完了以後接下來馬上要精進,這是很重要的條件,不是講到休息就結束了,而是適當休息了接著馬上就要繼續精進。剛剛講宗大師那個教法也是為了這個,因你已經覺得很高興很舒服,等等再回去上座,一點都不會為難,馬上很高興就回去了。所以,這叫仍發精進。還有一點,前事究竟,就說你在前面精進裡面所成就的那些東西,比方說入定,以後我們會講到9心住,突然你發現自己已經入第1住心了,你就很高興,你很高興就馬上停。停了以後再回來再進去坐的時候,你就要忘掉剛剛的那一個成就,為什麼?要捨之,而不應該以此便為喜足。是說你一回來再繼續體會那個初住心,複習是可以,但不能就以到此程度就很滿意了,回來重溫舊夢,不是的。你應該於上勝更發精進,上勝是更進一步的意思,就以剛剛那個比喻,突然你感覺得到初住心,你馬上起來,休息之後回來繼續,很高興的複習一下初住心,我就希望得到第2住心,這就叫上勝,而不是在原地就停了。所以暫止息力依照捨力本身要包含這2項,這是非常重要的。對我們來講要好好記住他這個教法。因很多人都知道差不多就停了,停了是對,但一停就停了一個星期,然後就不想回去了。所以他這裡面一定要2個合起來的才叫暫止息力。

就如《入行論》所說:「若時力衰乏,為後故暫捨,假如你已經感覺到衰乏,不管是身或心,為了後面能夠繼續精進下去你要暫停一下,為趣後後故,這就是很重要的一點,善竟即應捨,就說你已經成就的東西你都應該要丟棄了,不能夠還沉溺在過去小小的成就中。」此後是指後2句就是:為趣後後故,善竟即應捨,這2句所說的極為重要,宗大師特別強調,也就是暫止息力裡面後面這個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元素。假若你以前面的小小的成就而為喜足,醬子就會讓你不停地繼續往上進步的一個力道、或者是時間就會大大的延長,也就是會障礙你修證眾多勝功德故。此暫止息力主要就是要顯示所謂的精進規,精進規,這3個字就是要精進裡面的一些法則、一些原則上面的東西。他主要是要顯現這是在精進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則,叫做暫止息力或者叫做捨力。
(如琴弦)在佛陀的本生裡面有一個故事,不能確定是不是本生。有一個比丘他很精進的在修定,他修定,可是成就很慢,他就請教佛陀。這比丘過去是彈琴的人,佛陀就問他:你很懂得彈琴,那請問彈琴時琴弦太緊行不行?不行。太鬆呢?也不行。太鬆,音出不來,太緊會走音。所以什麼樣的情況才對呢?他說這要正好。我不太懂琴,有懂得的人就知道,像他們彈吉他要調整那個弦,讓那個弦鬆緊是正好恰當,正好那個音才會好。這裡面所講的就跟這是完全一樣的意思。
所以,謂應俱斷太為熾然,太為熾然就是功用過猛這是一種,及還要再斷另外一種叫太散緩,就是過緊過緩都不行,這個精進規我加註一個琴弦就是提醒佛經中有醬一個公案在裡面,用琴弦的緊跟鬆來做比喻。當恆相續如流水,這裡要強調,這個瀑不能解釋成瀑布的瀑,因為他強調的不是猛的意思,強調的是相續不斷的意思,瀑布一般也應該可以代表這意思。當恆相續醬子不會間斷如流水一樣的這真正才是所謂的精進規,不能一下太猛、一下太緩,就是要保持一個常態。馬鳴菩薩所寫的《吉祥敬母》裡面有說到:「修殊勝德時,尊曾無急緩,故尊諸勝德,前後無差別。」他這是在講釋迦牟尼佛,他在修他這些功德的時候,他都是保持恆常恆定的一種狀態,不會時急時緩,都是保持一種精進規,就是剛剛講的不會太緊也不會太鬆,因為醬子,所以,世尊他所有的這些功德都不會有差別,就是說,不會這個比較特殊,那個比較差一點,不會。都是一致,都是恆常穩定的一個狀態。也就是說品質管制來講,所有產品都是一致的,都是一樣好。再又引阿底峽尊者的弟子博朵瓦所說:「如席摩主巴,這是一個地名,比方新竹,這地方之逐盜者無益,這地方若遇到強盜來搶,追繳強盜的叫做逐盜者,他們所用的方法是不正確的叫做無益。應如絳巴,這是另外一個地名,比方桃園;新竹的追強盜方法是錯的,要像桃園這些人追強盜方法才是對的。他說:初先預備,為什麼是對的?因事先先做好充分的準備,次乃至未及盜處而追,都是保持恆定的狀態一直到找到強盜的地方,如是緩追,又須耐久,所謂緩追不是慢慢的追,是連續、相續,因他們追都是跟蹤足跡,那只要足跡在,最後一定就會找到。那像這地方的人譬若全不停息,就一開始很猛,組織了30人馬不停蹄的一直追,追到人仰馬翻,人倒下來都爬不起來了,那就等同未進,一點進展都沒有。」前面那麼快那麼急等於是沒有用一樣,這跟我們講龜兔賽跑意思一樣。所以,由醬子就可以看出來所謂的暫止息力裡面所講的內涵,那一定要記住他所代表的含意是包括這2點。這很重要,對我們修行人來說這是很好的一個提示。
比較《入行論》二種翻譯:出自《廣論》b317一、「若時力衰乏,為後故暫捨,為趣後後故,善竟即應捨。」出自《慧光集》二、「身心疲極時,為後暫止息。為趣後後故,善竟即應捨。」精進() 67

「譬若全不停息,速猛而進,走至極乏,坐不能起,等同未進。」b317之句義,依藏文為「譬如虱子緩而不停地爬,反而先到;跳蚤蹦跳幾下就停,不能到達。」(源自《廣論四家合注》)

講到這裡正好是一個段落,再下去就是講到第3科依上二緣發勤精進b318,所以我們今天就到這裡。大家有什麼問題嗎?
簡師姊:在堅固力314頁這裡他說莫若最初不趣為勝,我會有一種感覺就是說一般人都會自覺無法勝任而不敢趣入,有一句話“遲疑與不為,其較為做者勝”,你在那猶豫不決或是你不想做,這些等於都是零,可是你去做了有可能慢慢增進至圓滿。這個觀念跟這地方似乎有相違,是說,你怕將來有等流的疑慮而不敢跳下去做,會因為怯弱以至於全部是零。
石師兄:我懂你意思,他的感想是蠻重要的。課文裡並沒有強調說你稍微沒有把握就不要做,他沒有醬講。他最重要的強調是說:當你要做就要做到底,他是強調這點。假如確實一開始你就沒有把握做到底的時候,那你不要進去。我覺得重點在這裡,他想要表達的意思最重要就是你不能中間退怯。重點並不是說你最好不要做,免得沒有做成以後有很大的副作用。他不是這個意思,重要的意思是說你要做就要從頭堅持到尾。這是堅固力,強調這個堅固力。
簡師姊:在316頁這裡他說如諸俗人於安樂果能不能得尚有猶豫,且策勵轉,況行此業決定能生安樂之果。看了這就會說在堅固力那裏我會有一種錯覺,一般人有了卑慢就不敢做了,會覺得菩薩戒很難守,我還是不要做好了。
石師兄:簡師姊講的這非常重要,這是確實。比方,敢不敢受菩薩戒這就是實情。重點不是在於你沒有把握就不要做,真正重點是你要做就要做到底。所以很多事情一開始你就要思考我要做這事我能不能做到底?我有沒有不能做到底的理由或者是不能做到底的隱憂?有醬子情形時你才不率爾,就一開始能醬考慮,因這裡有講原因:你假如養成一個半途而廢的習慣,醬子造做出來的一個等流是很可怕的。這大家應該都知道,很多事情,你只要開了一個很不好的例子,以後就很容易重犯。他主要強調是這個。不過簡師姊講的這點很重要,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反面,比方,割肉,我要做捨身的布施。結果你有沒有想清楚你有沒有這個本領?開始你沒想清楚,真正要你割的時候你割不下去了,不如一開始你就像他講的。佛學不可能把所有情況都列舉出來,他只能針對當時所講的而做強調。韓師姐,對於剛剛簡師姊的問題你有沒有什麼感想?你決定學習佛法一定也會有遇到許多艱難嘛!那你為什麼中間不會間斷,這也是一種心得。
韓師姐:剛剛簡師姊的疑慮,石師兄已經解釋過了,我用成語把他形容一下,因我們常常都是做什麼事剛開始非常好樂,完全不思考自己有沒有決心把它做完,就中國人講的一曝十寒或是虎頭蛇尾。我是覺得自己要考慮清楚,你能夠投注多少的精神跟體力,你不要造成家人的困擾。我們在學佛的時候這些次要兼顧的,那當然我自己在學的過程中,憑良心講要投入這麼多的時間有時真會如弦拉得太緊,自己會緊繃。但是每次都想說好不容易已經讀到有一點法味出來了,棄之實在可惜,而且佛法真是越讀越殊勝。所以我回憶到在念《瑜伽師地論》的時候他是有說有時候你要自己給自己(讚嘆或是暫痛,這2字反覆聽也聽不清,不過依照今天所講想是暫停吧)一下,你才能把這個路走的常走的遠。
石師兄:我想剛剛那個暫止息力那個也是蠻重要的。我本身對這暫止息力也是有很多經驗的,也是有很多感想的。黃師姐,我知道你讀了10萬頌的般若經,10萬頌般若經這是很長很大的一個課業,你全部都讀完了,你可不可以跟同修分享一下這當中如何保持醬持續不斷的完成的經驗?
黃師姐:我是下定決心就一直念一直念,反而是越念越勇,每天原本只想念個4卷、6卷,沒想一念就念個10幾卷,每天就醬一直念一直念,也沒有說退怯這種事情。但是確實就是休息一下,就這個暫止息力,休息一下,我就會又想多念幾卷,每天都是醬子。所以600卷我可以一遍又一遍的念。
石師兄:非常好!上課時有人會不想多講怕人家說話,其實這不是在現,真正有什麼心得跟大家分享是非常重要的。你要讀那個10萬頌的般若經不是那麼簡單的。
 

《廣論・卷12》終。
 

 

20180206-P318L02-P321L04-0136上士道-6度之精進波羅蜜多 b318
前面的違緣、順緣講完了,現在是講到發生精進的方便的第3科依上二緣發勤精進 b318,一開始是個承先啟後的一段。
如是了知精進三種違緣,修習對治(而壓伏後)。其未生修持,能令生起之順緣,謂勝解力。若已生者能令不退之因,謂堅固力,修彼業時不欲斷絕者,謂歡喜力。更以息捨力勤發精進。若於此理已得善巧,則於精進當發欣樂之力。茲當宣釋。

這一段主要就是承接上一卷12,如是了知三種精進的違緣以後,基本上你在修習對治,看我的課本上沒有而壓伏後這4個字,可是看藏系的解說他有加這4個字,總之他的意思就是說,你了知精進這3種違緣,然後你修習了對治這3種違緣把它壓伏了以後,這時你反過來這邊其未生修持,就說這時是把違緣這部分壓伏了,那麼你未生而能令他生起醬子一個順緣,醬一個順緣叫他勝解力。他不過是複習一下前面的東西,我們知道勝解就是一種善法欲,有了足夠的了解你會產生一種善法欲,未生令生是靠勝解力。這時,若已生者能令不退是靠所謂的堅固力,修6度萬行時不欲斷絕者,叫做歡喜力。最後更以息捨力勤發精進,上次也說過藏傳叫捨力,裡面包括的範圍還蠻廣的。若你根據醬子能夠了解,則於精進當發欣樂之力,這不算是第5力,但也可以說是一個結果,因你已經沒有違緣,那麼又有順緣產生些東西,最後結果就是於精進當發欣樂之力,也就是你能夠發精進的意思。這裡先看一下講義,有一點東西要補充一下。
《瑜伽師地論》卷第四十二中b318「云何菩薩清淨精進?謂此精進略有十種。……九、平等精進,……。……若諸菩薩發勤精進,不緩不急,平等雙運;普於一切應作事中,亦能平等殷重修作。是名菩薩平等精進。」

菩薩的清淨精進有10種,這是在312頁有提到過其中1種→菩薩不退弱精進,後面的第9種叫做平等精進,這個跟剛剛的息捨力、捨力、暫止息力是相當類似的說法,所以會提出這個補充資料。他的不緩不急,平等雙運這些觀念跟剛剛講的捨力是極接近的。
這一段其實蠻長的,這裡面他包括的內容蠻多的,我們可以自己分科比較方便了解他的意思,其實宗大師他這全是依照《入行論》精進品的偈頌一個個解說,你可以看到由68頌一直到精進品最後的76頌,下面就依照這偈頌來分科切段作解釋,比較能掌握得住全文,因他每一科之間你如不注意你可能也找不到他的連貫性,若一口氣講下去可能變成就不知他要講什麼。我們先提一下,才容易懂這文意思。


3-2-3 依上二緣發勤精進 b318
第三1. 攻守依2緣→發勤精進斷所斷時,如云:「如與慣戰敵,鬥劍於陣前,當避煩惱劍,返擊煩惱敵。」如慣戰智者與諸怨敵鬥劍等時,不應專謀害他,當善二事,謂須善避他來擊刺,及返害他。行者亦爾,與煩惱鬥時,一須善防避煩惱來傷自心,二須依止對治更進害他。若不爾者,雖以對治滅除一分煩惱作用,然餘煩惱則又劫奪一分善法,或令心中起一大罪,損利平均,則諸善行極難生故。
根據上面1個違緣、1個順緣這2個最後你就能發勤精進,那這第1個就是告訴你為什麼需要知道這2個緣。這是我自己給立的一個科名,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看法來分科。這第1科要講的就是,你假如要跟敵人對陣時,基本上你應該有攻有守,對方攻擊時你要會守,那你也要採取攻擊,攻跟守,基本上就1個是順緣、1個是違緣。你就要知道防守違緣、依順緣去進攻,這一段主要就是說明這個。
第三,這2個字,按照《廣論四家合注》說明這2字是法尊法師外加的,在藏文中沒有這2字。因此,我們也能了解在藏文中或是《廣論四家合注》的分科方式基本上是跟我們現在課本上看到的分科方式不是一樣的。他這第三應該是指科判這個巳三,但在藏文並沒有醬分科,所以《廣論四家合注》特別提出是怕跟某一位大師的分科解釋方法有牴觸,我們知道即可,也順便了解分科有醬一個背景在。
發勤精進斷所斷時,馬上就引《入行論》精進品的偈頌:「如與慣戰敵,慣戰就是經常打仗的老手,你跟老手於陣前鬥劍時,你一定要會閃避對方的劍,為什麼會用煩惱劍,因為你現在的敵人指的就是違緣、就是煩惱;所以你一定要知道怎麼避開煩惱攻擊你,然後你還要返擊,回去再對付任何一煩惱。」這裏面的意思是說當你違緣的時候,你要防止那些煩惱來攻擊你,然後你一方面懂得防守,2方面你又還要進攻,防守時是防守所有可能發生的煩惱,進攻時則有特定的對象,針對你要滅、要打擊的那一個煩惱進攻。這個科文有涵蓋醬的意思在裡面。
宗大師解釋你一個老練的有功力的修行人,他知道跟諸怨敵鬥劍等時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則:不應專謀害他,不應該唯一只想到進攻、要消滅對方,你應要知道同時兼顧二件事,1是須善防護閃避對方的攻擊,2是你再及時反擊對方。他用這例子講完後說修行人也該是一樣的做法,在跟煩惱鬥時,一須善防避煩惱來傷自心,二須依止對治的方式那就是反擊煩惱。假若你不醬子做,雖因為你有對治可能你可以滅除一分煩惱作用,然餘煩惱,你對治,一次只能對付一個煩惱,那其餘的煩惱你沒有對治,那這些煩惱若現行時則他又會劫奪你一分善法,這對你來講最後你並沒有進步,因你只能一次對治一個煩惱,你沒有防止其他煩惱的現行,結果現行就奪掉你的善法,對你來說你並沒有進步。甚至會讓你心中起一大罪,這時損利相當,並沒有得到進步,在醬情況下你就不容易按照進度去修諸善行。
比較《入行論》二種翻譯:出自《廣論》b318一、「如與慣戰敵,鬥劍於陣前,當避煩惱劍,返擊煩惱敵。」出自《慧光集》二、「如宿將遇敵,臨陣交鋒時,避煩惱利劍,反殲煩惱敵。」精進() 68

這是《入行論》精進品的68頌,後面接著6970,直到76頌,這是《入行論》精進品的最後一偈頌。這是提醒各位這裡宗大師完全是根據《入行論》精進品的偈頌一個一個來說的。你就了解為什麼很多人會去背《入行論》。其他的他並不是醬子,可是精進度他是跟著《入行論》精進品的偈頌一個一個來說的。第1個他先說你就要靠這2緣為因你就要知道在發精進的時候一定要攻守兼備,第2個是同樣的意思,也是攻守兼備,可是他轉過來,你不只要懂你還要做,這個跟攻守兼備雖沒有直接關係,但也有間接關係,就是知跟行要兼備。

2. 知行(攻守)兼備喻如欲修法者,覺以先知為要,唯於了解執為堅實,極力尋求。此以多聞雖能除遣無知之愚,若不防慎諸餘煩惱,即於爾時染多惡行,致令身心極不調順。又如念云:調伏身心要於多聞。若專重其修不防愚敵,不聞不學正法,即自所受律儀進止之處,亦極愚蒙,則亦恆為眾罪侵害。
「喻如欲修法者,覺以先知為要,唯於了解執為堅實,極力尋求。」這段話想要了解可能不是那麼精準,我們先看講義這部分……
「喻如欲修法者,覺以先知為要,唯於了解執為堅實,極力尋求。」b318之句義,依藏文為「若舉其喻,如有人認為:對於修法,了知很重要,於是惟執了知為心要而極力尋求。」(源自《廣論四家合注》)

根據《廣論四家合注》他把法尊法師的翻譯用另外一個角度把它說出來:如果以舉例來講,假如有人認為對於修法,了知就是聞法,你知道聞思方面很重要,於是惟執了知為心要而極力尋求,也就是說這時你只不過是注重知道而已,你只強調知道而已。反過來講你等於是只注重了一邊,你應該還要知道真正的要去執行。知道他醬子一個解釋,這地方你就了解他的意思是你應該要2邊都知道。所以他說,如果你是醬子雖然是多聞只是能夠除遣對法內涵無知之愚,可是,假若你不防慎諸餘煩惱現行的話,即於爾時染多惡行,就說你是多聞你都知道,可是你並沒有防護煩惱以致讓他現行的時候,這時致令身心極不調順。不知各位的體驗是什麼,不過基本上這是非常實在的,有很多時候,你知道了很多東西但是你沒有去調伏這些煩惱,並不會因為你知道你就變的身心都很調順,不是醬子,所以他特別要強調這個,跟剛剛那個雖不是直接的關係但算是類似的。接下來又轉另外一個角度,你如果醬子想:調伏身心就是你有注意行你認為這很重要,多聞不是那麼重要,最重要是要採取行動。醬子想也不對,因若專重其修不防愚敵,不聞不學正法,即自所受律儀進止之處,亦極愚蒙,就說你雖然知道要防止煩惱的現行,你知道要去做,可是,你對基本上該怎麼做或者是,單單以菩薩戒來講,你現在是個菩薩行者,所受律儀指的是菩薩戒,進止之處就是指什麼時候該做、什麼時候該遮,什麼該做什麼不能做,像這些你都不是很清楚,這時候,則亦恆為眾罪侵害,是說你以為你做了,事實上你並沒有真正的作對。
這地方就是你要知道攻守兼備以後,再轉過來,你要知道知行兼備、知行合一,2個部分都要同時並進,這樣才能真正得到效果。他講你要知道順緣、違緣,主要就是強調很多東西你要知道雙運,雙運可以很多解釋,或者講平衡、合一。

接下來這段就是一個比喻,也就是講在整個修行中正念是很重要的一個觀念。這裡不是強調應該多聞嗎,再轉過來就是告訴我們說需要有正念。正念,其實範圍蠻廣的,什麼叫做正念呢?其實也就是配合什麼時候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你完全很清楚,這也是正念裡面的內容。為什麼?他用持劍比喻正念,等下一看課文你就掌握意思了。
3. 持劍即具正念(進止)又如臨陣手劍失落,恐被他殺,無間拾取。如是與煩惱鬥時,若失明記取捨進止所緣行相憶念之劍,恐墮惡趣,亦須無間依止正念。如云:「臨陣劍失落,畏怖速拾取,如是落念劍,畏地獄速取。」
這一科只是要比喻,你在跟人家打鬥的當中你劍掉到地上了,你怕被殺,你手上沒劍是不行的,你一定會馬上把劍撿回來,因為,你要靠這劍才有辦法跟敵人拼鬥。用這個比喻也就是你要有正念這把劍,用劍比喻正念,也就是你知道進止,就是所有的什麼該做該怎麼做、什麼不該做,這些你都知道。你要有醬的東西才相當於你手上有一把可以跟煩惱鬥的劍,這是最重要一個裡面要講的。
如是與煩惱鬥時,若失明記,明記什麼?取捨進止,這就是剛剛講的,所緣行相憶念之劍,也就是你假如沒有明記什麼該取捨、什麼該進止所有的這些所緣境,這些東西叫做憶念之劍。這些全部都是形容劍的一些形容詞,等於就是比喻需要一把什麼樣的劍,有這劍你才能知道取捨進止所有的這些所緣行相。假如你沒有這把劍,你就恐墮惡趣。換言之,你沒有劍你跟敵人鬥的時候你會被殺,假如你跟煩惱鬥的時候你沒有醬子一個正念之劍,最後你會失敗、你會墮入惡趣,所以你必須非常清楚的無時無刻都要有正念。
回過頭來,我們對正念這個名相要了解,才能百分之百掌握他的法義。第1個,我們知道念這個字,在p17過去曾經講過,《瑜伽師地論》也一樣有醬的解釋。根據《成唯識論》,對念是這麼下的定義:
「念」別境心所:成唯識論註解「於曾習境,令心明記不忘為性;定依為業。」即今人所謂「記憶」。第六意識對於前六識曾攀緣的境相明記不忘,而產生記憶。念心所可促使相續緣同一境,令心不流散,能間接引令「定」生起。p17
念是別境心所51心所中有5遍行大家比較孰悉,5別境比較陌生,別境跟遍行的差別是:別境不是在所有的情況下都會跟心所俱行,不會的,是依情況而定的不是共有、普遍的,是別別的心所。別境5個心所,第1個就是前面講善法欲的那個,欲心所,第2個就是勝解,前面在解釋勝解力的時候就說勝解力就是等於欲,為什麼會等於欲?因為根據過去的教證裡面有說有了欲以後才會有精進。現在主要是提醒各位,最近所讀到的東西已經等於是把別境裡面所有的心所都拿出來了,第3個就是這個,念心所。念後面是,欲、勝解、念、定、慧這5個是別境心所。大家千萬記住,這5別境心所可能是善法可能是惡法,不是一定是善法。第1個的那個欲我們解釋作善法欲是因為把他當作善法的時候他這個別境較善法欲,可是這欲可能不是善法欲,是惡法的欲,對別境要如此了解。所以,到這一部分的念的時候也不一定是指善法,當他說正念,這就是別境裡面善法的念。正念、念,這會有不一樣的解釋。
念,真正別境心所的角度來看,很簡單就叫做曾習境,就是你曾經知道的、你曾經學過的東西。這個曾習境你會明記不忘,也就是說你會記得,像你背書,你背過後你記得住、背得出來,這就是你有別境有這個念,所以你會明記不忘。那這是他主要的功用。第2個功用,第2個解釋這個念的時候,在入定的時候一定要根據這個。為什麼我這裡停下來多做這個解釋,也就是當你在定的時候,他一定會講你要守得住這個念,有這個念以後你才能進入定。那是什麼念?比方,他教你入定時候要專注一個所緣境,這時候你一定要能夠記住這個所緣境,能夠定在這個所緣境上。所以這個念為什麼會在這裡扯出來跟定有關係也就是這個原因。可是,再來,我們若單單用守戒來說,戒律裡面你記得住戒律所有的進止,這個也叫正念。那,正念是不是就是指這2個呢?不是。正念裡面可以包括所有的東西,比方,對於緣起性空、性空緣起這東西你了解很清楚,而且你會明記不忘,這也是屬於正念。所以正念範圍很廣,可是,他在狹義的時候,用在定上面的時候你要知道他的意思是什麼,用在戒律上面的時候你要知道他的意思是什麼,所以念是可以用在很多方面。慧的部分先不講,等下會講到。
講到這裡就是要讓各位很了解他在講第3段的時候就轉入你一定要有一個正念。沒有這個正念你不知道進止,那你根本不可能跟煩惱鬥,而且你會鬥不贏,你若沒有正念就相當是你在跟敵人鬥劍的當中你手上根本沒有劍。所以才會說劍一掉你馬上要拾取,就是你要永遠持有正念,這是很重要的。因此,我們要分出來一科科講,醬你才能對他每一段掌握,你才能回頭了解他為什麼要在這邊提出這一科。因這一科,剛剛已經給各位指出來了,其實是在《入行論》修精進這一品裡面最後所有的頌,宗大師根據他每一個頌條列下來做解釋,也就是等於你真正要修精進的話,你根據《入行論》裡面修精進這一品去修,你就很清楚宗大師從68頌開始就告訴你依止順緣、違緣然後你開始怎麼做、怎麼進去修精進。這個都是他相關的內容,其實每一科雖不是百分之百的對等他一個頌,可是大部分是《入行論》他那一個順序排下來解釋。大家要醬子才能夠充分的掌握這一段裡面的內容。
到這個地方時《入行論》的頌就是提到「臨陣劍失落,畏怖速拾取,如是落念劍,畏地獄速取。」這剛剛都解釋過了,假如你沒有正念你根本沒有辦法跟煩惱鬥,最後,因你怕去惡趣你會馬上去把正念拿回來。
比較《入行論》二種翻譯:出自《廣論》b319一、「臨陣劍失落,畏怖速拾取,如是落念劍,畏地獄速取。」出自《慧光集》二、「臨陣墮落劍,怖畏急拾取;如是失正念,怖獄急持念。」精進() 69

持劍如正念這科講完後,他開始用教證,教證以前也解釋過了,就是用聖教量來支持這裏面所有的立論。那這一科可以分成3部分,可是可以一群來解釋他。分段之後大家比較能掌握,不然會一下子不能明白他為什麼要說這些,基本上你先記住他這是根據《入行論》的每一個頌醬子講下來。假如自己想要做一個邏輯的整理,我這只是給各位一個參考,你可以試著給他分科,然後在這中間找到他按照這個次第醬子講裡面的目的是什麼,或是這個次第後面所顯現出來的邏輯是什麼、扼要的意義是什麼。
4a. 正念教證龍猛菩薩亦說此念極為重要,如云:「大王佛善說,念身為共道,故應勤守念,失念壞諸法。」

這一科開始是專門要討論念的,一開始告訴你攻守要兼備,接著又引導你到知行要兼備,再來就強調你一定要有這個正念,你才有辦法做到攻守兼備這些事情。正念就相當於你跟敵人對陣時手中的那把劍,現在就特別解說這把劍、這個正念。那這一科若用科判就叫正教、正念的教證,就是對於正念這東西的聖教量。先引龍樹菩薩的《親友書》,《親友書》在前面引過很多,漢傳叫做《龍樹菩薩勸誡王頌》,龍樹菩薩在《親友書》裡面特別提到念,認為念是非常的重要。先看一下講義……
比較《親友書》二種翻譯:出自《廣論》b319一、「大王佛善說,念身為共道,故應勤守念,失念壞諸法。」出自《龍樹菩薩勸誡王頌》二、「於身住身念,兹路善修常,如其虧正念,諸法盡淪亡。」(源自《廣論四家合注》)

《親友書》是龍樹菩薩對給南印度親友乘土王的書信,他勸誡大王,佛是善說,念身為共道,也就是於身住身念,念身為共道,故應勤守念,失念壞諸法。也就是說對於這個身,身住身念,這一部分也就是他念身的意思。我們知道4念住,其實這也有4念住相關的意思在裡面。兹路善修常,如其虧正念,諸法盡淪亡。就說你一定要有一個正念。我們拿2個不一樣的東西來對照,因為有時光只看1個沒有辦法掌握他的意思,看了2個,像這個就是很標準,你看了2個的翻譯,你就大概掌握住他的意思,雖沒有百分之百解釋清楚,但不會說錯講亂掉了。所以這裡的重點也就是強調正念的重要性,沒有這個正念的時候,諸法盡淪亡。看一下《瑜伽師地論》卷55的補充資料……
補充說明:b319《瑜伽師地論》卷第五十五中「念云何?謂於彼彼境界,隨趣明記。…慧云何?謂於彼彼境界,隨順趣向簡擇諸法。或如理觀察,或不如理觀察,或非如理非不如理觀察。」《俱舍論》卷四云:「念謂於緣明記不忘。…慧謂於法有簡擇。」

55已經是到攝決擇分了,也就是過了本地分的東西,簡單講這就是精進本,一般講advance,比方,普通物理、高等物理,這裡就是高等,因為一到攝決擇分的時候,就是屬於決擇的那一部分,也就是除了聞慧以外一定要有思在裡面,就是聞思的一個結果,所以在攝決擇分裡面的內容一般是比較高深一點的。
他這裡說:念云何?謂於彼彼境界,隨趣明記。這個跟剛剛的在p17根據《成唯識論》對念這別境心所下的定義根本是一樣的,不一樣的文字所講的意思一樣,《成唯識論》還多加了一個跟定連在一起的功用。成唯識論》中依什麼為性這是指直接作用,依什麼為業這是指間接作用,以念來講,直接作用曾習境,明記不忘;間接作用定上面一定要依念生定,不過在《瑜伽師地論》沒有提到這個。
2個就說:慧云何?中間的定別境心所沒有列出來,因為卷55這裡是說什麼是別境的法相,就是別境的定義是什麼,那這裡沒有扯到定就不列出來。什麼是慧?謂於彼彼境界,隨順趣向簡擇諸法。也就是你有辦法分辨是非,真正掌握住他真正的心要。那這是一種如理觀察,或是不如理觀察,或是非如理非不如理觀察。這幾話你要記住剛剛講的,當他講別境的慧心所時不一定是指正慧,邪慧也可以,也是在這心所裡面。所以,如理觀察,當然是一種正慧,那不如理觀察就變成是邪慧、邪見或是屬於無記了,比方對於科學上的知識屬於無記,這都在慧心所裡面。
以《俱舍論》卷四也是一樣:「念謂於緣明記不忘。…慧謂於法有簡擇。」緣就是指所緣境,其實指的是一個曾習境,你曾經學習過的東西你明記不忘。慧的定義是謂於法有簡擇。所以,不管是《俱舍論》、《瑜伽師地論》、《成唯識論》基本上所講的意思都是一樣的。因此你了解到,假若你要知道這些心所比較進一步的詳細解釋內容基本上是不在本地分裡面,要去決擇分裡面才有。
「慧」別境心所:成唯識論註解「於所觀境,揀擇為性;斷疑為業。」

成唯識論》對慧的解釋,於所觀境,就是你現在在做分別、判斷的這邊,揀擇為性,就是你能夠知道做一個決定、做一個決擇,為性就是他的直接作用;斷疑為業,真正直接作用是讓你知道決擇,能有決擇醬一個結果,間接作用也就是你曾經有搞不清楚有疑問的東西是靠慧心所來把它解決,所以叫斷疑。
所以到這你就可以看出來,正念,第1個他引龍樹的聖教量,意思是不只是《入行論》,包括龍樹的《親友書》裡面都曾對正念特別強調。但一定要記住這是指正念,正念、念是有一些差別的。
接下來繼續要把這一部分再講得更清楚……
4b.
念以慧依又所念境先以慧別,次乃念取,以念無擇境力故。

這裡面就提到一個正念裡面的這個整個過程,也就是說一個真正正確的所謂的念本身,本身這個念一定是先由智慧來做分別的,這個念的所緣境、是說你一個曾習境,一開始是由你的慧來作揀別、你的慧來斷疑,這些你都做完了以後你才會用念去取這個境,也就是說這個所緣境你才會明記不忘,前面要有經過慧心所先作那個作用,為什麼會醬子呢?因為念本身是沒有決擇力的,念本身是沒有辦法去判斷這個境裡面醬子的一個東西它實質的意思是什麼,或者,是不是你同意你能夠完全沒有疑惑的醬子的一個了解的一個你曾經學習的東西,這全都要先靠慧。所以,這裏面就在強調念以慧依,就說你先要有醬一個慧,慧以後你才會有別境裡面的這個念、才會明記不忘。這個是因為念本身是沒有決擇力的。

4c. 慧念云何慧須分別何法者,謂總諸經中所說一切應進止之處,尤以自所受律儀中應取應捨。若能於彼住念正知,其所修法乃能圓滿。若唯於住心所緣修念正知,全無所益。又如陣中,先必勵力令劍不失,設有所失無間急取,是因實畏所殺,非僅空言故。諸修道者,先恐失落明記取捨所有正念,設有所失無間能修者,亦因心中實畏忘失念時,為罪染著墮惡趣果,非虛言故。能生此心,尤以修習業果為要,吾等若未知此為甚深教授,則為斷絕道中精髓,聰叡所愛功德之本。

接下來我分科的時候,這就是慧念云何,什麼才是叫做有正確慧下面的念?也就是講什麼叫做正念?正確的念叫正念,就是慧須分別何法者,謂總諸經中所說一切應進止之處,你慧能夠分辨所有經教裡面佛教你應該要進止的東西,尤以自所受律儀中應取應捨,你要分別的就是這些。剛剛告訴你說你需要有一個念心所,你這個念心所一開始時一定要經過慧去揀別,揀別以後這個有慧的念到底是什麼?當然這裏面已經是指正念了,這時候也就是慧它能夠做什麼事呢?它就是能夠你經教中所有講應該進止之處,也就是你在自所受律儀就你在菩薩戒裡面所受律儀什麼地方應取什麼地方應捨,這些你完全都在慧裡面都要作分別。當你能醬子時你才能叫做有智慧的念,因你有靠慧分別以後你能知道什麼該取什麼該捨,這時你能夠在正確有慧的情況下去安住你的念這時就叫正念,這等於是從別境的心所把念講得更清楚,以後就變成是所謂的正念,是醬子一個過程。這後面再加一個正知,以前也報告過一個正念一個正知非常重要,這裡解釋了一大堆的正念,可沒有特別解釋正知,藉這機會再複習一下,正知、正念最標準的意思就是:你知道什麼是該取該捨這叫做正念當你一走錯的時候、你取錯了或你捨錯了的時候你馬上知道這叫正知。這很重要,這特別是在定裡面、修定裡面,他這個正念、正知是非常清楚的把這意思都講出來了。也就是一方面你知道你應該觀什麼所緣境,比方,定在一個所緣境裡面,可是當你一離開那個所緣境的時後,你假如不知道,那你沒有用你沒有辦法守住那個所緣境,所以你只要一離開了那個正念你馬上就知道自己已經離開了正念,這叫正知。正念、正知這2個東西一定要配合在一起,才能夠真正發揮他的功用。所以,要醬子其所修法乃能圓滿,他就把這部分講清楚了。再加上最後這句話→若唯於住心所緣修念正知,全無所益。這句話等等會給各位看他真正解釋的出處,這句話大家一定要特別記住,這個是非常重要,假如你沒有正確地去解釋這句話,那你也許有一個錯誤的解釋,在這裡可能沒有很大的關係,可是,假如你知道的時候你就會了解到剛剛解釋正念、正知在定裡面的重要,為什麼在定裡面這2個名相是非常重要的東西。所以他的意思就是告訴你:正念、正知你用在定上面的時候,就是剛剛講的,就說你要知道你要去專注在哪一個所緣境上面,這叫正念;那你只要一離開那個所緣境你馬上就知道,這叫正知。他說,可是這個正念、正知是除了用在定上面以外,所有的法裡面同樣也需要用這個正念、正知。所以我剛剛才會跟各位講說正念、正知他的範圍很廣,他可以用在很多地方時意思是不一樣的。那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假如你正念、正知只會用在定上面,你知道在定裡面應該要住心所緣這叫做正念,然後你又要正知,這叫正念、正知;假如你只知道在定上面應該是要有正念、正知,那這對你的幫助並不是最大、是有限的,這叫全無所益。因你只有用在定上面,其實他應該廣泛的用在你所有的修法上面都要有正念、正知這句話最重要的意思在這裡。現在看一下補充資料……
「若唯於住心所緣修念正知,全無所益。」b319之句義為:若僅只對「修止時」繫心所緣依止正知正念,全無所益。(源自《廣論四家合注》)

這是特別解釋這句話,意思是若你只是對於「修止時、修定時」繫心所緣依止正知正念,那醬子是全無所益。就是說正知正念不是只有用在這裡這是非常清楚的。很高興他能標出這個,因為過去我們也曾經跟各位解釋過這個,現在就能非常清楚了知他為什麼要強調這個→正念、正知應該是要用在所有的地方,像現在精進方面他也引醬一個觀念這是非常好的。醬樣大家又加深很深的印象知道什麼是正念、正知,同時也了解到正念、正知在修定上面的意義。
最後就是說,這是一個很重要的,記得前面應該是講勝解力時,他說這個勝解最後的結果就是要我們對業果很清楚,要勝解什麼呢?就是依據業果的道理非常的清楚,醬樣叫做勝解。為什麼他會一直強調業果這個東西?其實他強調的是遠比業果還要廣泛的,那我藉這機會今天把他釐清、釐的很清楚:佛學裡面可以分做勝義諦、世俗諦,現在不談勝義諦,勝義諦大家知道講的是空性,另外一方面講的是世俗諦,實相是勝義諦,雖說世俗諦是幻有但我們還是活在幻有中,所以這一部分裡面也有很多是很重要的,在俗諦裡面是很重要的。那麼在世俗諦裡面最重要的一個根本是什麼?就是業果。什麼意思?不是要你回到下士道的業果,而是講因果的關係。因為我們在世俗裡面這個所謂的「有」是緣起,是因為緣起有的,可是這緣起裡面一個重要的法則就是因果的法則,所以對於因果方面在世俗諦裡面是一個根本。假如沒有這一個因果的這種觀念你對整個世俗諦裡面真正的你就不了解了,你就不是真正能夠掌握。那為什麼會去提這因果?我們用下士道來比方,下士道,你知道你要修善法你才會去善趣,你假如作惡法你會到地獄到惡趣去,這就是因果,也就是業果。那麼在中士道,你知道苦集這是一個你之所以輪回的因果,你又知道滅道,你之所以能夠解脫的因果是在滅道。你輪回的因果在苦集,所以這也是業果的一種,也就是因果當中很重要的一個。再接下來,你到上士道,你就知道你沒有菩提心你是不會有佛果的,這也是因果。你沒有修6度萬行你是得不到佛果位的,這也是因果。所以,為什麼他告訴你正念本身最後你真正重要的就是要依因果。為什麼他要告訴你勝解到最後你真正勝解就是要知道因果。其實講的就是你要能夠知道因果你才能掌握真正世俗諦的根本。我剛剛講的例子,從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都是因果之間的關係。那你說就醬子真正修到最後的智慧還是需要勝義諦嘛,是要。可大家也知道這也是龍樹曾經講過的,在很多教證裡面:沒有世俗諦你是進不了勝義諦。所以俗諦是一個根本,那俗諦的根本就是因果,那有知道因果、緣起很清楚、或者知道業果很清楚,你就能夠掌握這個真正的俗諦。你俗諦能夠掌握,你才有辦法最後去親證那個所謂的聖義諦。他雖然沒有特別講這一層關係,可我覺得是非常重要的,就包括剛剛講勝解那一部分他也去提因果,理由就在這裡。
所以這邊他就說:就如在對陣當中,你必先勵力令劍不失,意思是你應該要先掌握這個正念,假如你跟煩惱鬥的時候你一定要有正念。設有所失無間急取,假如你正念丟了你馬上要把正念找回來,或者是你劍掉了你馬上就要撿回來,為什麼?因為你實是畏所殺,非僅空言故,因這是涉及到非常嚴重的一個後果跟最重要的一個關鍵。因此,所有修道的人,先恐失落明記取捨所有正念,他最害怕的就是一開始他沒有正念,失落了,他沒有正念,那這個正念就是能明記取捨。當你設有所失無間能修者,亦因心中實畏忘失念時,也就是說你假如這個正念丟掉了,能修者就是正念的意思,也就是說你心中實在是害怕你忘失了這些正念的時候,最後的結果也是很慘的,叫做為罪染著然後墮惡趣果,非虛言故。他用非僅空言故、非虛言故,就是用鬥劍的時候你劍不能失來比喻這是非常嚴重的。那麼用你修行來講,修道的人來講一樣,你正念不能丟,丟完以後的後果也是非常的嚴重。能生此心,尤以修習業果為要,簡單的換回來,他再轉回來就說你要修醬子一個、需要醬子一個正念,就是能修正念,能生此心就是正念這種心,最重要要能夠非常了解業果的道理。也就是剛剛跟各位講的,他根本是世俗諦的根本,這就是為什麼他會強調這個,倒不是說這時候要你回去再去想下士道的那個,他已經不是那個意思,他掌握的遠比那個意思要更深奧、要更重要。吾等若未知此為甚深教授,假如我們不知道這是非常重要,這業果,就我剛剛解釋為什麼他會說他重要,也就是緣起,就是你了知緣起,或者是世俗諦的根本。假如你沒有辦法醬子,不知道這是非常重要的觀念,你則為斷絕道中精髓,道中精髓指的就是業果,你要知道業果的道理這就叫道中精髓,為什麼知道業果就是道中精髓?這不再重複了,剛剛一直強調,就是讓大家能夠把這觀念連起來。然後也是聰叡之人所愛的功德之本,功德之本,也是指業果,你對業果這個道理很清楚,你才能夠真正的掌握,那最後才能真正得到那個正念。
所以從醬子,你就可以慢慢的把整段文的這個關係給他銜接下來,那他為什麼要按照醬一個順序去講?你同時要記住這就是《入行論》裡面的每一個頌一個頌的內容。
最後就進入另外一個主題,這個已經等於是一個總提,就結束了。也不是說結束,我們已經很清楚講說你需要攻守兼備,然後你要知行兼備,接著你要知道要有正念,再來告訴你正念是什麼東西,那這個正念是非常重要,能夠生起正念要靠的是你對業果這部分要非常深入的了解、勝解,這也就回到前面講的勝解力,你就能夠連在一起了,這就是整個他的意思。

接下來這一科就是為什麼小小一點犯罪你馬上要清除掉。
5. 小罪應即除若爾何須於微小罪見大怖畏,無間滅除不令相續耶?答:譬如毒箭略傷於身,以此不久毒遍全身,故當速割。如是惡行略傷心時,若捨不顧速遍全心。實非微小,速能廣大,故於最初須滅令不生,設已生起無間應斷。如云︰「如毒依於血,速能遍全身,如是罪得便,亦能遍全心。」

這一段就是應小罪你就要馬上把他除掉。
若爾,從這裡你要一個習慣,若爾,一般解釋假如是這樣的話,可在這裡若爾的意思不完全是醬子,因為用醬你銜接不起來,這裡應該用那麼的意思,我們講話時有一個轉折,那麼。那麼,何須於微小罪見大怖畏,前面我都沒有意見,然後講到這裡,那麼我反過來問你,為什麼於於微小罪要見大怖畏,且要無間滅除不令相續耶?那麼,轉折了一下,所以若爾也可以有這意思在裡面。答:譬如毒箭略傷於身,比方,毒箭只是從你腳邊擦過破了一點皮,以此不久毒遍全身,你不要看這只有小小一點磨傷、破皮,這個你假如不處裡的話,以後就會中毒,所以你應當速割除,就好像癌症初期都是先把他割除,也就是怕最後會傷到全身。如是惡行略傷心時,這個傷心不是一般講的傷心,這裡是你做了壞事造成你有一個不好的業這就等於是傷心了。你假如不去管他最後這整個煩惱會傷害到你整個全部。所以他並不是微小的東西,他是快速能夠變成廣大,因此在一開始發生你就要把他清除掉,假如不幸已經讓他生起了,你就要馬上迅速的就把他處理掉。這就是《入行論》裡面的70頌文︰「如毒依於血,速能遍全身,如是罪得便,就是罪找到了方便的管道、方法,他也就能夠遍全心、傷害到你整個心。」
比較《入行論》二種翻譯:出自《廣論》b319一、「如毒依於血,速能遍全身,如是罪得便,亦能遍全心。」出自《慧光集》二、「如毒依於血,箭傷毒遍身;如是惑赴隙,罪惡遍布身。」精進() 70

6. 應保命防護若爾欲勝煩惱陣者,云何依止念正知耶?如云:「如執滿缽油,執劍住其後,溢則畏其殺,禁者如是勵。」謂應如是策勵,廣如《迦旃延那因緣》,應當了知。

這個若爾,一樣的意思,那麼。上面的問完了,又再問另一個。
那麼,欲勝煩惱陣者,云何依止念正知耶?你在跟煩惱鬥的時候你要怎麼樣保護你的正念、正知?最重要的觀念是你要用命來守護。就說這跟你的命是息息相關的,你一定要能知道守住這個正念、正知,他就等於是你的性命。
他就引《入行論》裡面的71頌文︰「如執滿缽油,執劍住其後,溢則畏其殺,禁者如是勵。」這段有一個故事、一個公案。很多人應該都知道這個公案,這涉及到這位聖者迦旃延那。有一位國王非常敬重他就把他迎入皇宮,他也帶了弟子一起入宫。國王看到他來就很高興,就辦了一個宴會歡迎他,那這宴會中歌伎、舞伎就唱歌跳舞迎嘉賓,等舞跳完後,國王就問聖者:你覺得他們舞跳的怎麼樣啊?他就回答國王:我完全沒有看到他跳什麼。國王就很生氣,認為他藐視國王,我醬招待你你竟看都不看。聖者也知道國王生氣了,他馬上解釋給國王聽:你現在馬上到你監獄裡面提出一個死囚犯來,要這犯人頭上頂一個裝滿油的小盆子走過來,後面一個武士拿著劍頂著這死囚的後心,一路上,萬一有一滴油潑灑出來,這武士就可以當場刺死他。然後這國王就找了一個死囚出來照勝者所說的做,又請國王叫那些舞伎繼續跳舞。等舞跳完了,這個死囚也已經走過這個跳舞場地的旁邊。聖者就要國王派人問他:你剛剛有沒有看到跳舞?這舞跳的怎麼樣啊?他說:我完全不知道旁邊在跳舞,因我全心全意在守護我頭上的任一滴油都不能灑出來,灑出來我命就沒有了。所以我怎麼可能看到旁邊在跳什麼。
這意思就是說,當你把這些正念、正知當作很重要的東西,等於是跟你性命是息息相關的時候,那你怎麼可能不守住這個正念呢?不可能不守住這個正念。他就是在解釋給國王聽,就說:我是一個修行人,我有守正念,像你用醬子的舞蹈來招待我是不適合的,我也謝謝你的招待,但我是不可能把我的念頭放到這上面的。為怕你誤解,就用死囚現行的例子你就能體會我剛剛講的意思。國王聽完以後非常高興,不只是高興還更加尊敬他了。這就是這個頌裡面的意思,那我們這些禁者如是勵,就是我們這些修行人也應當醬子策勵自己要守住正念,就是不會分心的意思。這就是根據《迦旃延那因緣》這本書,應當了知。
比較《入行論》二種翻譯:出自《廣論》b319一、「如執滿缽油,執劍住其後,溢則畏其殺,禁者如是勵。」出自《慧光集》二、「如持滿器油,持劍住其後,溢出怖其殺,持戒畏如是。」精進() 71

接著第7科,剛剛前面2個那麼他回答了以後,現在就轉過來告訴你,剛剛那是一個例子,現在是第2個,就好像如蛇入懷一樣。你要守正念也是跟這有關。
7. 應如蛇入懷如是策勵之時,總諸惡行,特見睡等懈怠之因現在前者,應不忍受迎面遏止。如云:「如蛇入懷中,故應急起立,如是睡懈生,皆應速遏止。」
這很容易懂,所以你在策勵自己守住正念的時候,所有的惡行,特別是睡等懈怠之因現在前者,就是現行的時候,你就絕對不能夠忍受馬上要迎面遏止。我們在過去漢傳的這一些公案裡面都有提過類似的,有人會拿板子打自己打到青腫,他完全沒有辦法忍受自己丟掉正念。引《入行論》裡面的72頌文:「就好像你突然一條蛇入懷中,你一定會驚急起立,就像你在不應該睡的時候去睡覺、或是懈怠生起,你就應該馬上去遏止。」
比較《入行論》二種翻譯:出自《廣論》b320一、「如蛇入懷中,故應急起立,如是睡懈生,皆應速遏止。」出自《慧光集》二、「如蛇入懷中,急當而驚起;如是睡怠生,皆應速遮止。」精進() 72

8科,你應該要厭惡過去所做的,厭惡宿非,你會輪回就是因為以前沒有做對,所以你要對以前那些沒有做對,今天還在輪迴,對以前所做的事情要非常的厭惡。同時你還要預防不要再犯這樣的錯誤,過去的你要厭惡,現在的要做對,你要預防現在不去做錯,就是防護當來做錯。
8. 厭惡宿非防護當來非但斷除,應於犯罪心生不喜,謂我往昔如是轉故,乃至現在漂流生死,尤以正受菩薩律儀,而反安住學處障品極可訶責,及願今後於如是罪定不令生,防護當來,於彼二心應多修習。如云:「一一罪生時,應當自訶責,必不令更生,恆思如是行。」
這也很容易了解,這整段最重要是你要知道他的分科,然後他每一個科文之間為什麼會醬子,把他都集在一起,也就是《入行論》裡面的精進品,他是從68頌一直到最後的76頌結束,所以他每一段都會跟住《入行論》裡面一個頌文。這邊,像我剛剛已經解釋了,不但是要斷除,你還要因為於犯罪心生不喜,就是做錯了你要非常的厭惡,過去我之所以醬子輪迴,就是因為我有很多事做錯了,這些不應該做的令我一直到現在還漂流在生死裡面。特別是我現在好不容易已經去受菩薩戒了,已經發菩提心了要行這個6度萬行。在這種情況下,我反而安住在這個會障礙我守菩薩律儀、行這個6度萬行的情況上面,那這個是極可訶責,非常不應該的!就是自己很痛恨,怎麼會到這種地步!同時還要希望今後於如是罪定不令生,防護當來,於彼二心應多修習,這個二心的二指的就是厭惡宿非過去所做不對的,同時要防護當來。二心指的就是厭惡宿非、防護當來這2個心。再引《入行論》裡面的73頌文:「一一罪生時,過去犯的這些罪,應當自訶責,必不令更生,恆思如是行。」這裡面是包括2個東西,1是厭惡過去做不對的,再來是防止再犯。
比較《入行論》二種翻譯:出自《廣論》b320一、「一一罪生時,應當自訶責,必不令更生,恆思如是行。」出自《慧光集》二、「一一罪生時,恆應嚴責己;思惟我今後,絕不令再犯。」精進() 73

9科是最後一科,就是說你要修得正念,能夠得到這些正念一定要靠你要有很多得到這些正念的正因,所以你應該要修或是集這些正念的正因,那你就有辦法得到正念。
9. 應修得正念諸正因應勵修學能相續生有力正念最深之因,謂與善師善友共住,及應依止多聞等因。如云︰「於此等時中,謂當串習念,此因能遇師,或行應理事。」
再強調一遍,他為什麼會把這些結起來,就是每一個頌的頌文,這就是為什麼宗大師會醬講。
他說你應該要勵厲修學能夠相續生有力正念,能夠讓你生正念的這一些原因,這裡面包括什麼?你要有善師、善知識,也要有善友跟你生活在一起,然後你醬才能夠得到正念的正因。也應該有機會就多聞法、多思、修等等這些都要,等這範圍包括得很廣。根據《入行論》裡面的74頌文來看︰「於此等時中,謂當串習念,此因能遇師,或行應理事。」意思大家知道,就是你要串習讓你能夠得到正念的這些因,能夠恆習正念的因。讓你持續不斷的修習正念醬的原因是什麼呢?1是要遇師、跟善友共住,2是行應理事,這一般就多聞,那麼這個等字裡面,若你說,這個行應理事就是合道理的一些如理的行事,或是根據律儀裡面所講的、6度裡面醬等等。大家應該可以掌握這意思。
比較《入行論》二種翻譯:出自《廣論》b320一、「於此等時中,謂當串習念,此因能遇師,或行應理事。」出自《慧光集》二、「應思一切時,能得修正念;此因遇善士,或行如理事。」精進() 74

最後,就是一個小結,就是結這一科所謂的依上二緣發勤精進,這一小段也可以說是此等攝義,或是小結。
10. 依上二緣發勤精進小結→總須多聞善辨菩薩學處取捨,次於所知法義,一切威儀,恆依正念發勤精進,故於所精進處要無錯誤。

總之你需要多聞,要善辨菩薩學處取捨之處,也就是正念。次於所知法義,一切威儀,這個所知法義一切威儀,這就是指行的部分,叫行持的部分。有正念、然後你也要按照醬子做。恆依正念發勤精進,故於所精進處要無錯誤。


這段講完,接下面就是由此身心堪能之理,也就是你能夠精進的原因在哪裡?你能夠讓你的身心能做到精進,那這個原理是什麼?這是這一科裡面的重點。
 3-2-4由此身心堪能之理 b320
第四身心由此堪能之理,謂自在之力。1.如《不放逸品》說,1a.必須善學菩薩學處、1b.及受已不學過患極重、1c.當視煩惱猶如仇敵、1d.於諸難行莫覺為擔、1e.應發心力視為莊嚴,2.於未修業前先修此等,破除身心於諸善事無堪能性、一切怯弱,學菩薩行令成輕利。如云:「定於修業前,令一切有力,憶不放逸論,令自成輕利。」如是勵力能發何等精進耶?謂如樹棉,去來飄動隨風而轉,自內身心於善勇悍,隨勇悍轉,此後精進能善成辦。由生精進乃能成辦一切資糧。如云:「如樹棉去來,隨風飄動轉,如是勇悍轉,由是事皆成。」又諸難行,唯應策勵,不應棄捨,如吉祥敬母云:「不修難行業,不獲難得位,故佛不自顧,令精進增長。」

這個簡單的說他就是強調之所以會讓你能夠堪能精進就是你有了自在的力。那麼這個自在的力等等他會做一個比喻,你要記住他的意思就是說你能夠像風一樣吹動木棉,就說你有這個動力,而且你具有這個也能夠讓你產生精進,他主要是強調這個自在力。這個理就在於這個自在力。再由這個自在力然後能夠讓你有堪能精進。這是整段的意思。那之所以會產生醬子一個科判來講這個意思,也就是根據《入行論》精進品裡面7576最後這2個頌文來組成這一科的。為什麼會強調堪能之理這自在力呢?也就是在於這個像木棉一樣隨風飄轉,也就是說你能夠有像風醬子的這個能推動木棉、然後很自在的醬子到處去做該做的,勇悍,就隨勇悍轉。這是整個的大意。
第四,當然這也是法尊加的,在原文裡面沒有。所以他身心由此堪能之理,謂自在之力,他強調這個自在力。什麼叫做自在力?他先做一個解釋:
1. 在精進前面的一品叫不放逸品,你就要像《入行論˙不放逸品》裡面所說的,大家要記住,這裡所說的不是不放逸品的內容,宗大師是把不放逸品的內容做一個簡單扼要的整理分成ae5點,他用醬5個句子把它包括了所謂不放逸品裡面的內容是什麼,《入行論˙不放逸品》裡面沒有醬的頌文。整個不放逸品講的1a. 你一定要善學菩薩學處、1b. 你若受了菩薩戒你沒有按照醬子做這後果很嚴重、1c. 你應當要把煩惱當作仇敵一樣對待、1d. 你碰到很難做的事情的時候你絕對不能退縮也不要把他當作負擔、1e. 你要發不放逸的心力且要把他視為莊嚴,莊嚴,我們以前也有解釋過,等於是裝飾品的意思,但又比裝飾品要莊重很多的意思,就是你碰到難行你絕對不要以為你做不了或者把他視為負擔,而是認為正好你能做這個能夠等於是讓自己身上得到一些很好的裝飾,使得你法相、修行非常的成功,這就叫做視為莊嚴。要把他當作一個裝飾品,這是比喻啦。第1個你是要根據不放逸品裡面的內容,他先用這5個句子濃縮了不放逸品裡面的內容,然後下來就是第2部分。
2. 在你沒有修善業之前、沒有修6度萬行之前你要先修此等,此等就是剛剛前面講的不放逸品的那5點。能夠破除身心於諸善事無堪能性、破除身心於諸善事的一切怯弱,醬子才能夠學菩薩行令成輕利,使你在做6度萬行的時候你會讓自己能夠非常輕快而順利的來履行菩薩的6度萬行。這是整個意思,這意思就是這《入行論》精進品裡面第75頌:「定於修業前,令一切有力,力就是指精進力,那用什麼方式讓自己有精進力呢?憶不放逸論,他就是叫你回頭去回憶這不放逸品的內容,令自成輕利。」所以這是精進品在最後的倒數一頌的時候他有提到又把他去連出這個不放逸品裡面的內容,意思就是由醬子一個不放逸品的內容,最後也能夠因為醬子能夠令一切有精進力。這是他相互之間的關係,根據這個頌文宗大師才會提出這個來。再來,如是勵力能發何等精進耶?他說照你醬子說,那最後精進力又是什麼樣子的一個法相、一個相貌呢?他就比喻,這就像樹棉,樹棉是木棉不是棉花,在台大那邊很多木棉樹,醬大家應該知道是哪一種了,他會結出木棉,木棉花開過後,空氣中會都是這種棉絮,很輕,所以去來飄動隨風而轉。他現在這個自在力不是指的木棉,應該是指這個風,大家考慮一下,那麼,自內身心於善勇悍,隨勇悍轉,此後精進能善成辦。也就是你要有醬子,這叫自在力,然後能夠使你自己到處能夠成辦這個善事,就好像這個風把木棉吹動要吹到哪裡就去到哪裡,由生精進乃能成辦一切資糧。再看《入行論》精進品裡面最後這一頌就能懂他的連接的關係:「如樹棉去來,就好像木棉的來去,隨風飄動轉,如是勇悍轉,由是事皆成。」又諸難行,唯應策勵,不應棄捨,特別是對這些很難做到的這些東西更是應該要策勵自己要精進、不放棄。最後再引吉祥敬母,這吉祥敬母指的是馬鳴菩薩,宗大師最後結尾的時候他特別強調就是對這個諸難行,因為在不放逸品這裡面有提到一個非常重要的就是:於諸難行莫覺為擔,應發心力視為莊嚴這2句話。所以他特別在這裡再引另外一個教證,就是馬鳴菩薩所講的:「不修難行業,不獲難得位,你沒有難行的這種因,你得不到這種難得的果。故佛不自顧,所以佛不會顧及到自己的生命等等,他一定會令精進增長。就是不會遇到難行他就不敢去做了。」
比較《入行論》二種翻譯:出自《廣論》b320一、「定於修業前,令一切有力,憶不放逸論,令自成輕利。」出自《慧光集》二、「作一切善業,精勤具雄力,憶念不放逸,振奮而歡喜。」精進() 75

比較《入行論》二種翻譯:出自《廣論》b321一、「如樹棉去來,隨風飄動轉,如是勇悍轉,由是事皆成。」出自《慧光集》二、「如木棉去來,隨風自飄轉;歡喜心自在,如是善事成。」精進() 76


今天本來要把精進講完,但時間不夠了,只好留下此等攝義是結論這一段過年後講。
前面的大科我們都講完了,到第4科就是正修行時應如何修,那這都一樣,前面每一個度都會碰到這個。這裏面最重要就是2件事:1你要記住6種殊勝2是你要知道要跟6波羅蜜多合起來做。這前面都講過了。
4正修行時應如何修 b321
第四正修此時應如何行。隨發何精進,皆當具足六種殊勝及六波羅蜜多。精進施者,謂自住精進而安立他。餘如前說。

1個每一度到最後他都會提到,你一定要記住有一個6種殊勝→依殊勝、物殊勝、所為殊勝、善巧方便殊勝、迴向殊勝、清淨殊勝,你在做任何一個不管是布施或是別的你都要根據這6種殊勝,為什麼要根據這6種殊勝呢?因為這是不共的,假如你今天沒有這6種殊勝的布施,那你就不是大乘的布施,所以一定有這6種殊勝在裡面。因此他一定要提這個東西,這可以參考p104如下,或是《廣論》的b267
六種殊勝:一、依殊勝「依菩提心而發起每一分持戒。」;二、事殊勝「總的對於一切學處無餘行持。在對某些特別學處守護的時候,也該當不忘記總的持戒意樂。」;三、所為殊勝「為了讓一切有情現前安樂以及究竟利益而守護淨戒。」;四、善巧方便殊勝「以無分別智慧攝持,沒有能持、所持、守持的三轉分別而持戒。」;五、回向殊勝「把持戒的一切一切善根都回向無上大菩提。」;六、清淨殊勝「滅除煩惱障及所知障。」【註】參照《廣論》第267
這裡面最重要就是,有哪6種殊勝?依殊勝、物殊勝、所為殊勝、善巧方便殊勝、迴向殊勝、清淨殊勝,這都很容易理解,比方講什麼叫依殊勝?他是根據菩提心的,所以叫做6種殊勝,因此沒有菩提心的布施不是大乘的布施度,這很簡單的,沒有菩提心的守戒不是大乘的戒度,就類似這等等。那比方說清淨,那就一定是指法清淨,就一定是指勝義,就是人、我都沒有的醬子的一種見地下面。最重要是要記住這6個殊勝。特別說你沒有菩提心的精進不能算是6度裡面的精進,這最簡單的一個比喻就可以了,而且要有迴向的。再來6波羅蜜多,意思就是你修一度的時候6度都要配合在裡面這才是正確的,比方,布施,你自住精進然後你又要安立他也精進,這就是精進跟布施配在一起,你自己精進,那你也讓對方精進,這就是精進中間有布施,這就是布施的精進。餘如前說。這邊他只有舉一個布施的例子,那你可以依此去推守戒的,安忍的、精進的精進等等,這就不多講了,你可以自己試試看,要正確答案,也可以找到正確答案,若查不到想知道再問我吧。今天就到這裡。

今年冬天特別濕冷,烏來前不久也下雪,都已經凍死好多人了,尤其是想那些遊民更是難過,郝師姐特地報告我們讀書會捐睡袋之前因後果,感恩。
後記:結果時間晚了,人家社會局不收,想捐慈濟請代發放給花蓮地震災民,慈濟不要,說他們有發毛毯。郝師姐打算退費給大家,那怎行?沒想,慈濟仍是來收走了,因災民說毛毯不夠暖。太感恩一切圓滿!

 

 

20180227-P321L05-P324L04-0137 上士道-6度之精進波羅蜜多、靜慮波羅蜜多、般若波羅蜜多 b321
今天是由精進的此等攝義開始,那此等攝義就是結論的意思。接著就是講靜慮波羅蜜多,那因為靜慮波羅蜜多很短,講完就會接著講到般若波羅蜜多,就是慧的部分。
5 此等攝義 b321
第五此等攝義。應當隨念發菩提心為諸行依而勤修習,則於精進為欲安立諸有情故,策發修學漸令增長。次於大地所發精進修為願境,於初發業所行精進隨力勤學,尤應斷除精進不共所治諸怯弱等。又於所得菩提,及為一切有情與樂()拔苦(),經極長時,集無邊資糧行無量難行,先當勇悍擐精進誓甲。《妙手問經》說:「若略發此廣大意樂,即已積集廣大資糧。」故當勤學。若不學著,不能增長種性堪能,恆為眾多惡行染著,於餘生中亦極難學諸菩薩行。如是知已,雖尚未能如實修學,然心亦應趣向彼品,隨力隨能發勤精進,如《妙手問經》說,則於餘生少以功力無諸苦難,速能圓滿精進波羅蜜多。

這個結論跟以前講的整個原則大都一樣,所以一定會提菩提心,所有的6度、行菩薩行基本上一定是發了菩提心,你是菩薩,你才會去行這個6度萬行。所以他說:應當隨念發菩提心,還是要提醒我們這整個結論一定要回到菩提心這上面,所有的6度萬行這些諸行都是以菩提心為根本,因此一定不能忘記這個根本。而你之所以要修精進這一度,是你也希望利他最後能夠幫助諸有情解脫,所以你就是依照醬一個觀念不停地讓精進這一度漸令增長。次於大地所發精進修為願境,大地指的是登地已經得到無分別根本智的這些菩薩,你應該要以登地菩薩所發的精進為你的願景,希望最後自己也能達到像這些登地菩薩一樣。那假如按照一般的說法,第4地的菩薩基本上在精進上面已經修圓滿了,這裡不一定是專指第4地,用登地菩薩這個為願,然後,於初發業所行精進隨力勤學,假如我們都算菩薩的話那現在都算初發業的才剛開始,基本上你就要用大地他們所發出來的精進作為你最後的目標,現在你一開始初發業就要隨力勤學,特別應該要斷除精進不共所治的這些諸怯弱等。什麼叫不共所治?就是有一些問題…...比方怯弱這一部分,最重要就是由精進來對治,就是專門由精進來解決的這些問題,特別要用精進來對治。又於所得菩提,及為一切有情與樂()拔苦(),與樂就是慈的意思,拔苦就是悲的意思,以慈悲的角度對待一切有情,經極長時,集無邊資糧行無量難行,我們都知道菩薩行基本上是花很長的時間,前面也講過這個很重要的觀念,就是說你一定心裡要有這是長時間不怕困難的準備,這時你一定需要有勇悍的擐精進甲,前面也講過這個擐甲精進,是說你有了醬子一個擐甲精進你根本就不會去擔心要花很長時間或者是因為很難做你就退怯不敢做了。擐甲精進就是修精進度裡的一個重要觀念。接著引《妙手問經》裡面所說:「若略發此廣大意樂,發此廣大意樂就是能夠發精進醬子的一個意樂,即使發起來不是很大但你只要有發,這時他就能讓你能夠積集廣大資糧。」所以一定要按照醬子做。假若你沒有辦法按照醬子去做的話,那你就不能增長這個菩薩種性的堪能性,你就沒有辦法做菩薩了,沒有精進不只沒有菩薩種性的堪能性你就沒辦法行菩薩行,另外,你還會因為你沒有行菩薩行,甚至會被眾多惡行所染著,醬子還令你於餘生中亦極難學諸菩薩行,不只是現在會造成這問題,它的副作用會影響到你往後的一世一世又一世,讓你在菩薩行這上面都沒有辦法真正的去做到,只因你沒有克服怯弱且培養出精進醬一個功德,那你永遠都會遭遇到這類問題。你了解這個道理以後,雖尚未能如實修學,假如你暫時還做不到,所謂做不到,是指還沒百分之百做到的時候,這時你心亦應趣向彼品,你絕對不能放棄同時你還要發一個願,這在前面幾度都有類似的講法,就說:你暫時還做不到你不能說放棄,你要懺悔,同時你還要發願,說自己今天做不到我很懺悔,可是我以後一定能夠做到。要用醬子的心態,那在這當中,你就要隨力隨能發勤精進,那就一步要你現在能做到。就像以前講布施度的時候,也是這個道理,就說你現在沒辦法布施身,沒辦法捨這個身,那你也要發願說你將來有一天能夠做到。那你現在能做到哪裡你就做到哪裡,醬一步一步下來最後就能做到。回頭又引《妙手問經》說,則於餘生少以功力無諸苦難,速能圓滿精進波羅蜜多。餘生就是一般講下一世下一世又一世就是以後的生命,狹義的就是指這一生的餘下日子。這一生沒有做到,你下一生下一生,你不停的培養自己在這一方面的堪能性,最後你會越來越容易做到。看一下講義……
《妙手問經》:漢譯《大寶積經》卷第九十三《善臂菩薩會第二十六》中「若菩薩摩訶薩於一念中,欲令無量無邊所有眾生,遠離斷除一切諸苦者,此菩薩亦於一念中,得發起增益無量善根。」又論文中「若無力勢不能具足者,是菩薩如是思惟:我今當勤加精進,時時漸漸,斷除懈怠懶惰。復當勤加精進,時時漸漸善學精進,令此精進增廣具足,乃至生有,終不懈怠不生憂愁。……善臂,如是菩薩摩訶薩行於精進,不以為難,以為喜樂,速疾具足毘梨耶波羅蜜。」

這是根據《廣論四家合注》引出來的,相對照之下更容易了解文義,就不再多加解釋了。繼續回到《廣論》的靜慮波羅蜜多。
 

arrow
arrow

    七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