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28-P365L09-P368L04-奢摩他-0159
一般密的不論是講經說法都會有前行、正行、及最後的結行就是迴向醬3部分。
這一般包括3殊勝,第1點,一開始不論是聽法或是講法,一定要生起菩提心。比方,今天我聽這堂課我的目的是為了我要成佛,將來要度眾生。前行他一定會講出這句話出來,當然前行中間包括很多像供養、禮佛、皈依這些,可是中間重要的是菩提心醬子一個概念,因除了真正修行人,一般凡夫俗子學大乘法不容易做到每天抽一個時間在那邊發菩提心,所以在聽法的時候一定要藉這個機會一定要把這菩提心表示出來,那對自己的功德也會有好處。像我們的前行一開始有一個皈依發心偈這裡面就是菩提心了,我們不是按照密的那種儀軌,不過皈依發心偈本身就已經包括菩提心了。所以,在前行是一個很重要的。在正行當中,比較正確的說法就是你要用大乘空性的那種見地去聽法,也就是你有法空、空性、般若的這種概念在聽法。當然這一部分涉及的是既廣又深,理由今天在這不多講,一般就是你要很專心的聽法,醬子那個功德才有用。以這個空性的見地在聽法也是很重要,像我們等下會念《心經》,《心經》就是空性,所以我們前行就把3殊勝中前面2個都包括了皈依發心偈裡面所表達的菩提心、念《心經》也就是尚未聽法前就先生起空性的見地。那最後我們了解是一個迴向。在今天一開始我們還沒做前行之前,先跟各位報告這個觀念,我覺得這個觀念是很重要的,我們花了很多時間讀佛學,每次聽聞的時候都要記得遵守這3個殊勝,對我們來講是會有很大的一個幫助,特別是不能在聽法的時候避開前行,這是很不明智的做法。

 

前面有提到修定,第1個是要知道累積資糧,累積資糧以後還有前行,剛剛跟各位補充的就是有關前行這方面的概念。再來第3個就是正行,那麼正行,首先告訴我們說你有多少種所緣境,你先把這些搞清楚,接著就說怎麼樣去趣入這個所緣境,就是用什麼方式讓你能夠進入這個所緣境。現在,就提到你已經進入所緣境了,在你住所緣後也就是你已經進入所緣境了這時候你應該要做什麼事。這個裡面最重要就是會提到所謂的你要認識沉掉,因為你在住所緣的時候你一定要認識沉掉。
我們今天講住所緣怎麼修,第1個就是提到沉掉,也就是告訴你碰到沉掉的時候要怎麼辦?首先你要認識沉掉,接著,你碰到沉掉你應該要了解自己有沒有沉掉?有了沉掉以後應該要用什麼方式去掉這個沉掉等等。最後,就是沉掉完全都沒有了的時候要怎麼做。
假如各位對58斷行還有印象的話,這一科判的思路跟《辨中邊論》裡的58斷行醬子的一個次第是一致的。了解這點我們就來讀課文。
第一個就是決擇沉掉之相。決擇沉掉,就是我們一定要懂得什麼叫做沉掉。
第三 住所緣後應如何修分二有沉掉時應如何修b365離沉掉時應如何修b373
 初又分二修習對治不知沉掉b365修習知已為斷彼故對治不勤功用b368
  初又分二決擇沉掉之相b365於正修時生覺沉掉正知方便b367

    今初 決擇沉掉之相 b365
  掉舉如《集論》云:「云何掉舉?淨相隨轉,貪分所攝,心不靜照,障止為業。」此中有三:一、所緣,可愛淨境;二、行相,心不寂靜向外流散,是貪分中趣境愛相;三、作業,能障其心安住所b366緣。於內所緣令心住時,由貪色、聲等之掉舉,於境牽心令不自在,貪愛散亂。如《悔讚》云:「如緣奢摩他,令心於彼住,惑索令離彼,貪繩牽趣境。」問:由餘煩惱,從所緣境令心流散,及於所餘善緣流散是否掉舉?答:掉是貪分,由餘煩惱流散非掉,是二十隨煩惱中散亂心所。於善緣流散隨其所應,是善心心所,非一切散皆是掉舉。

掉舉他是根據《集論》來下定義,掉舉基本上也是一種心所、屬於大隨煩惱。所謂隨煩惱共20個,分做大隨8、中隨2、小隨10,為什麼叫做小隨煩惱,因為他發生的範圍一般侷限在第6意識,你的前5識不會有小隨煩惱。中隨煩惱,只要你是惡法一定有無慚、無愧這2個中隨煩惱,你若有慚愧心根本不會生起惡法。至於大隨煩惱,他範圍很廣,包括5識、第6意識甚至包括第7識所有的都會有這大隨煩惱,但是由另外一個角度來看這大隨煩惱,它會影響我們解脫,因為最後要離開這些雜染時有很多障礙,這些障礙大部分都是大隨煩惱。那小隨煩惱會讓你去到惡道裡面的,大隨煩惱一般就是會障礙你得到聖道。沉掉就屬於大隨煩惱。
一般我們在用的51心所表,這是擷取自玄奘根據各家的唯識說法全部集合起來又採護法為正義的《成唯識論》。《廣論》這邊是根據《集論》來下定義,《集論》就是無著的《大乘阿毗達摩集論》:「云何掉舉?什麼叫做掉舉?淨相隨轉,這個淨相其實是負面的,淨相在這裡不是講清淨的意思,這指的是可愛的東西,你心就隨這可愛的東西去了,這就叫掉舉。一般這是有貪分所攝,大隨煩惱基本上都會有一個根本煩惱貪、瞋、癡、疑、慢相關,那掉舉是跟貪分有關,心不靜照,就是你浮動了、你沒有辦法安住在所緣上面,就會障止為業。」上次有講,淨相隨轉,可以說是他的體,白話講就是他的直接作用,心不靜照是心的行相,障止為業,業就是他的間接作用,障礙入定是間接作用。
宗大師根據《集論》這個解釋他再做一個剖析,《集論》這句話此中有三點:1所緣,所緣境是可愛淨境,由此就了解這個淨相指的是可愛的境並不是指清淨的境。2行相,是心不寂靜向外流散,是一種貪分中趣境的愛相,我們讀大乘一定要了解行相這2個字的意思,不管當時經部或是現在大乘,這行相指的是心法,這沒有外境的觀念,經部是認為有外境,但我們現在不去講那個,我們現在完全用唯識的角度來講,所謂的外境其實也是心法。所以這個行相指的是所緣境,可是這個所緣境是心法,這是醬一個觀念,看到行相這2個字,你一定要立即反應他講的是心法,雖然是所緣境但是是心法。一般都把所緣境用色法來反應,可是這是心法。心不寂靜向外流散,當然就是你沒辦法住在所緣上面,我們現在講的是止,止一定要有一個所緣境,當你沒辦法住在所緣境裡面這就是問題。另外這一點很重要,他是屬於貪的,根本煩惱貪瞋癡這3毒,掉舉牽涉到根本煩惱時是跟貪有關,簡單講不會因為瞋癡而掉舉,都是因為貪才掉舉。3、作業,就是功用,能障其心安住所緣b366。為什麼宗大師要拆開3點?因為簡單講,到底這個掉舉涉及到的根本是什麼?他是一個你緣可愛境相,你已經把你所緣境換掉了,你本來的所緣境不是這個,比方你本來的所緣境是一個佛像,現在已經換掉了。所以,站在以所緣的角度提醒你以後,第2個再告訴你,一般講性相用,任何一個東西都談性相用,現在這個等於是談他的相。可是以唯識的角度任何的相都是心法,所以即使是談這個所緣境,現在你已經跑掉、跑到這種外境了,可是這個境的相貌還是用心,所以叫行相,講的還是一個相,只不過是強調這個外境本身也是心法的意思。接著第3個就強調他的功用,體相用,佛法一般都是由這3個的角度去分析一個東西,體就是性、就是空性,體相用、性相用會共用,一般有時會假立性為相,讀多了就知道分別了。比方,看《成唯識論》對掉舉的定義令心於境,不寂靜為性,能障行捨、奢摩他為業。他用什麼為性,用什麼為業,這時他用性、性跟相是通用的,性是直接功用、業是間接功用,可是你也了解他是講相跟用。
於內所緣令心住時,一般你入定時你都是要先把你的心讓他能夠內住,9心住第1個就是內住,就是醬子一個意思,內住第1個會受到的影響就是向外流散,你本來應該要內住結果你向外流散了。這是第1步向外流散解決以後,第2步還會有另外一個內部的散亂,這到底有什麼差別,前面都教過了,外境有10色,內部的散亂因為你有貪,這跟貪分對應,但這裏強調色、聲等,這個色、聲等,前面提過當你講內住,第1個內住一直到調順之前,這個9心住這時所強調的是不會向外流散,那問題就是要解決這個向外流散。這個向外流散一般就是受色、聲、香、味、觸、貪、瞋、癡、男、女外境10色的影響,受這影響就向外流散了,這是第1種掉舉。可是你從調順以後向外流散解決了,第2個就要解決內部的散亂,那就涉及到各種尋思比方國土尋思、親里尋思,不死尋思,欲尋思,恚尋思,害尋思等等8尋思,這時就不是外境影響你,是你內部的散亂,這個等字就是提醒各位這包括了前面所講過的外境10色以及內散亂裡面的那些8個尋思。所以你就會於境牽心令不自在,就是一種貪愛的散亂。這是宗大師做的註解,這段註解的根據就是如《悔讚》云:「如緣奢摩他,令心於彼住,彼就是指你的根本所緣境,你在緣奢摩他、修止的時候,你當然是要讓心住在根本所緣上面,這時你被惑索令離彼,惑索,這是煩惱的繩索,這裡主要是講掉舉,所以這是講掉舉這個惑,這個大隨煩惱當然會涉及到根本煩惱,掉舉這個繩索讓你離開了彼、離開了你的根本所緣,這就是什麼叫做掉舉。提到惑索以外又另外講到貪繩牽趣境,為什麼提到貪繩,因為掉舉就是貪分裡面的大隨煩惱。」所以這裡的用字都有關係的。因為要整理這句話,他就用問答的方式講。接著就問:由餘煩惱,從所緣境令心流散,這是第1種,我們現在出的問題叫做離開了所緣境,因為掉舉這個大隨煩惱讓你離開了所緣境。那餘煩惱,就是除了掉舉以外的大隨煩惱或是其他的煩惱。假如不是掉舉這個大隨煩惱而是其他的煩惱讓你的心流散、離開了所緣境,這是第1種情形。第2種情形,是及於所餘善緣流散,所餘的善緣,現在這邊的善指的是定的善、要入定的那種,定本身是一種善法,所餘善緣流散,就是不是定的,但也不是只有定才是善法,還有很多其他的善法。他現在意思是,假如,由一個不是掉舉的煩惱就是其他的煩惱讓我心從所緣境流散,或者是我並不是從定裡面把心留散而是從其他的各式各樣的善所緣,比方慈悲心這也是一個善所緣,從這種地方你流散了你的所緣境,醬是否掉舉?答:掉是貪分,他是告訴你不是。一直在強調掉舉本身是貪分,在餘煩惱流散不是掉,掉舉唯貪、掉舉完全是由貪所造成的,餘煩惱是說把這排除在外面了,也就是把掉舉排除在外。開宗明義告訴你掉舉唯貪,再告訴你唯貪以外的餘煩惱,醬子造成的流散不是掉舉。餘煩惱所造成的善所緣流散他是屬於二十隨煩惱中間的散亂心所。20隨煩惱包括大隨8、中隨2、小隨10,若是由餘煩惱不是唯貪的掉舉所造成的流散醬不能叫做掉舉這要叫做散亂,散亂是8個大隨煩惱中一個。接著又說,於善緣流散隨其所應,在所緣境裡面碰到離開了善所緣,定本身只是其中一種善所緣,一共有11個善心所,真正跟定有關的叫做輕安,其他是間接相關,主要是告訴你只要是散亂就會讓你離開了善心所,那散亂其實蠻複雜的,假如你離開了你不是定的善心所的所緣,基本上這就叫作散亂,但不是一切散亂皆是掉舉,主要就是要你分辨出來掉舉是什麼東西。掉舉,簡單講一定跟定有關,再來,掉舉本身一定涉及到貪,不會涉及到其他,而散亂範圍就大多了,掉舉範圍比較小。先看一下補充資料。

大隨煩惱一共有8個,直接會影響入定的就是表中這5昏沉、掉舉、懈怠、忘念、散亂,剩下的不信、放逸、不正知並不是完全沒有關係,只不直接相關。我們剛剛花那麼多時間是在講這裏面的掉舉,上面是《集論》的定義,貪欲分,就是要讓你認清掉舉是怎麼回事,這一段剛講過就不講了。下面這是《成唯識論》的定義,為性跟為體是一樣的意思,是相不是性,所以剛有說性跟相有時會混用的。行捨是一個善心所,下堂課會遇到再做個整理。為什麼要講到心所,一般叫做心類學,因為你真正講定,就會涉及到許多跟這相關的心所,也相當於講佛學的心理學,若你有很清楚的正確認識,你才有辦法掌握你怎麼樣去行這些修行,你才有辦法掌握你什麼時候是有問題的。下面的有義的意思是有人這麼說,因為《成唯識論》基本上是窺基建議玄奘根據10大論師解釋世親的《唯識30頌》論點都納入,但採用護法論師的為正義,有義就是其他論師的不同說法。
你要認清楚掉舉,千萬不要跟散亂搞混了,因散亂包括掉舉。散亂很多種,其中一是掉舉,還有一個昏沉,這跟我們修行是非常有關係的。散亂,可以包括昏沉、掉舉、忘念,都在散亂範圍之中,甚至散亂範圍大到不可思議,等下碰到再說。為什麼說不可思議?因散亂本身是貪瞋癡分,意思是散亂有可能是貪、有可是瞋、有可能是癡所引發,全都在裡面。以心的流散來說,掉舉一定是流散至惡法裡面,因掉舉本身是汙染的是你要對治的東西,可是散亂不一定,有時通善法。比方,這是舉例讓大家了解散亂的範圍很大,比方你入定你在緣佛像,在這當中你突然掉舉了,你這心一部分去緣到慈無量,你的心跑到4無量心裏面去了,因你原本是在緣佛像,突然一部分跑到其他的所緣,這是心流散,可是這所緣是善所緣,這是散亂但是善法,可大部分散亂不是善法。而掉舉一律是不會到善法裡面,我們一定要把原則抓住。
我們的前5識也會生散亂,但前5識生散亂的時候,這時不算識隨煩惱的散亂,我們必須了解這些,因你要了解掉舉,你就必須了解散亂跟掉舉的不一樣,你就應該知道散亂裡面包括了什麼,而我們這裡所指的散亂基本上是屬於大隨煩惱。下面註解的說有一種散亂跟隨煩惱無關的,他只不過是一種散亂,他並不是一種煩惱,像我們的前5識有時候也會散亂,就像視而不見,這也算一種散亂,可是這不能算是煩惱,這不是由煩惱引起的。
花了很多時間講這個,還是有必要的,我們要讀,中間有很多同修是應該要理解到這種程度的,表面上這幾個字看看也就可以過去了,可是你要深入了解知道他在講什麼的時候就會扯出剛剛我們講的那麼多的內容,我們了解這些基本上也是有所助益的。我們平常讀也用這種方式,到最後就沒有什麼東西你會不知道了,你慢慢就會累積,對很多東西很深入,有這種邏輯的聯繫在裡面。
search:【隨煩惱】指隨根本煩惱而起之煩惱,與「根本煩惱」相對稱。又作隨惑、枝末惑。據《俱舍論》卷二十一載,隨煩惱有二義:()指隨心生起而惱亂有情之一切煩惱。()指依根本煩惱而起之其他煩惱。書中共舉出十九種隨煩惱,並總括為三類,即:()大煩惱地法,指放逸、懈怠、不信、昏沈、掉舉。()大不善地法,指無慚、無愧。()小煩惱地法,指忿、覆、慳、嫉、惱、害、恨、諂、誑、憍等十種,及不定地法中之睡眠、惡作。 據《成唯識論》卷六載,隨煩惱指根本煩惱之六大惑以外的二十種法,可分為三類,故又稱「三隨煩惱」。即:()小隨煩惱,相對於《俱舍論》之小煩惱地法而立,指忿、恨、覆、惱、嫉、慳、誑、諂、害、憍等十種;此十種煩惱各別而起,故稱小隨煩惱。()中隨煩惱,相對於《俱舍論》之大不善地法而立,指無慚、無愧;此二種煩惱遍於一切之不善心,稱為中隨煩惱。()大隨煩惱,相對於《俱舍論》之大煩惱地法而立,指掉舉、昏沈、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亂、不正知等八種;此八種煩惱遍於一切染污心,而輾轉與小、中隨煩惱俱生,故稱大隨煩惱。參考資料:佛光大辭典】

 

掉舉說完了,現在轉過來講沉沒。
課文尚未講之前,先提醒一下,前面有特別講過,當我們講昏沉的時候,昏沉是一件事,跟沉沒不是畫等號的。因為,昏沉是昏昧一件事、沉沒一件事,昏昧跟沉沒加起來叫昏沉,其實,所謂的昏沉,用廣義的昏昧的角度來講,跟沉沒的性質是完全2件事。這裡主要是強調這個,而且宗大師說的很明顯,這部分是在交代沉沒,現在不是講昏沉,你先理解昏沉等於昏昧加沉沒,這是廣義的,談到細的時候會把沉沒提出來講,也就是不在廣義的昏沉裡面,是另外有一個沉沒。那這個沉沒為什麼重要?因為宗大師說的很清楚,很少有經、大論專門在討論這個,除了蓮花戒的《修次中篇》,可宗大師又覺得這非常重要,因一般就是因為有這個東西,而有很多人自以為已經得到了無過三摩地,事實上沒有,他是得到有細沉沒的,這個叫做細沉沒,不是粗的很難讓你發現的細沉,有這種細沉的三摩地就是品質不好的三摩地。所以在這裡要強調這個,這一段就是要讓我們了解這一部分的東西。

  沉者亦譯退弱,與喪心志之退弱不同。於此沉相,雪山聚中修靜慮者,多於「安住不散,相不明澄之昏昧。」許之為沉。此不應理。論說昏昧為沉之因,二各別故。《修次中篇》云:「此中若由昏沉睡眠所蔽,見心沉沒,或恐沉沒。」《解深密經》云:「若由昏沉及以睡眠,或由沉沒,或由隨一三摩缽底諸隨煩惱之所染污,當知是名內心散動。」此說由昏沉及睡眠力令心沉沒,名內散動故。《集論》亦於說隨煩惱散亂之時說其沉沒,然彼說散亂亦有善性,非定染污。昏沉如《集論》云:「云何昏沉?謂癡分攝,心無堪能,與一切煩惱及隨煩惱助伴為業。」是癡分中身心沉重無堪能性。《俱舍論》云:「云何昏沉?謂身重性及心重性,即身無堪能性及心無堪能性。」沉沒謂心於所緣執持力緩,或不極明,故雖澄淨,若取所緣不極明顯,即是沉沒。《修次中篇》云:「若時如盲,或如有人趣入闇室,或如閉目,其心不能明見所b367緣,應知爾時已成沉沒。」未見餘論明說沉相。沉沒有二,謂善與無記。昏是不善,或有覆無記,唯是癡分。諸大經論皆說除遣沉沒,思佛像諸可欣境,及修光明相策舉其心,故心闇境晦及心力低劣,皆應滅除。雙具所緣明顯與策舉之力,唯境明顯及唯心澄清非為完足。掉舉易了,唯沉沒相諸大經論多未明說,故難了知。然極重要,以易於彼誤為無過三摩地故。應如《修次》所說,從修驗上細心觀察而求認識。

1個他先翻譯這個字,這個沉字又能翻做退弱,這跟一般所謂喪心志這種的退弱不一樣,比方說發菩提心要件之一就是我要成佛,那有人就說自己這種料子怎可能成佛!這就是屬於退弱。喪心志,這比較接近像大隨煩惱中的懈怠那種觀念。58斷行第1過就是懈怠,8斷行這8種對治前4個欲勤信安就是專為了對治懈怠,現在告訴你,一般所講的那些就類似懈怠,我這裏要講的沉不是這種,宗大師告訴你要把沉跟懈怠做一個區分。
2個,雪山聚中修靜慮者,雪山,就是講西藏,西藏的修行人在修靜慮的時候,他們對於沉相,一般都是醬子下定義:「安住不散,相不明澄之昏昧。」這個叫做沉。那宗大師認為是不正確的。安住不散,你雖然有定在一個所緣,可是你相不明澄,先要了解明澄這2個字的意思,明澄是清醒的意思,就你是不是很清醒這個叫做明澄。相不明澄,就你不是很清醒,再加上一個昏昧,也就是不只是不清醒還變成昏昏沉沉的,這是比較嚴重的一種,我們講沉沒一般基本上用廣義的是醬一個觀念,所以會把沉跟昏放在一起,就把它歸在昏沉這一類,也就不會把沉、沉沒這個東西特別分出來去了解、去討論。
論說昏昧為沉之因,宗大師馬上講,把醬一個昏昧、或者昏沉當作是沉,這是不合理的。為什麼不合理?因為在很多論裡面都有講:之所以沉是因有昏昧這個因,由昏這個因最後造成這個沉,所以2個是不一樣的。其實到後面你會發現說昏昧是沉之因,那沉跟昏之間還是有關係的,到最後你弄清楚之後你就知道這沉是要特別提出來的。雖然我們講昏沉、昏沉,可是,我們在認識沉的時候,一定要把它跟昏沉區隔出來。這裡雖說是他的因,基本上2個會有……慢慢讀下去就會理解了。
接著就根據《修次中篇》,大家一定要記住,你要了解什麼叫做沉沒?或者為什麼他不可以歸在昏沉裡面,而要特別的去了解他、去讀懂他、去搞清楚他,一切都是根據《修次中篇》。
《修次中篇》中說:「此中若由昏沉睡眠所蔽,見心沉沒,或恐沉沒。」這意思是因為昏沉睡眠的關係,然後看到這個心沉沒、或者是害怕心沉沒,就是還沒有發生可是等一下會發生。若由《解深密經》來看:「若由昏沉及以睡眠,或由沉沒,或由隨一三摩缽底諸隨煩惱之所染污,當知是名內心散動。」《解深密經》提到昏沉、睡眠、沉沒這3個東西,昏沉屬於大隨煩惱,睡眠屬於不定心所,沉沒,這就單獨提出來了,不管是由昏沉造成的、由睡眠造成的、或者由沉沒,在這就把沉沒跟昏沉分開了,三摩缽底,講的是一個定的意思,就真正的定,會障礙這個定就是諸隨煩惱之所染污,就現在這個定已經被諸隨煩惱所染污了,隨煩惱範圍很廣,即使只講大隨也有8個,像醬子情況的汙染當知是名內心散動,這就是一般講的散亂。散亂也有分類,所以,這都可以歸在散亂理面,但散亂有不一樣的散亂,現下可以去看今天的補充資料~

補充資料:散亂在《集論》也就是《大乘阿毘達摩集論》的定義:「何等散亂?「謂貪瞋癡分,心流散為體。此復六種:謂自性散亂、外散亂、內散亂、相散亂、麤重散亂、作意散亂。云何自性散亂?謂五識身。云何外散亂?謂正修善時,於五妙欲其心馳散。云何內散亂?謂正修善時,沉(昏沉)、掉(掉舉)味著。云何相散亂?謂為他歸信,矯示修善。云何麤重散亂?謂依我、我所執,及我慢品麤重力故,修善法時,於已生起所有諸受起我、我所,及與我慢執受間雜取相。云何作意散亂?謂依餘乘餘定,若依若入,所有流散能障離欲為業。」

所以散亂的範圍很廣,而且是不一樣的散亂,像自性散亂為什麼叫做五識身?剛剛不是有講過眼耳鼻舌身5根的散亂,這種應該不是屬於大隨煩惱,就說他跟煩惱並不是完全一樣但也是一種散亂,眼耳鼻舌身5根的散亂叫自性散亂。外散亂就像被外境10色拉走的,尋伺這類所造成的就是內散亂,課文就講沉、掉屬於內散亂,掉舉用散亂的角度來看也有內外,沉掉屬於內,掉舉就屬於外像這些等等。從這裡是要讓我們理解所有心所的細節,學定這是完全涉及到心法你要怎麼掌握,當你能夠搞清楚的話,是有辦法幫助你怎麼樣去做一個正確的做法,能很清楚的知道什麼是對、什麼是不對。根據醬子2個聖言量以後,宗大師表達自己的看法,他說:此說由昏沉及睡眠力令心沉沒,名內散動故。而根據《集論》裡也說到了隨煩惱散亂之時是包括了沉沒,然彼說散亂亦有善性,非定染污。接著又把《集論》裡關於昏沉的定義提出來,宗大師是把每個經論講到有相關的地方都提出來,因為一講到昏沉就會扯到睡眠、沉沒、散亂這些,所以一定要先把這些都搞清楚,最後你才能清楚分得出來什麼叫昏沉、最重要是昏沉裡面的沉沒又是什麼東西。這些就是他要讓我們知道的,他東講一個西講一個的講了許多就是把相關的東西都拿出來,最後大家才會很清楚。
這裡面就說到昏沉的定義了,昏沉不是沉沒,這是2個不一樣的東西,昏沉雖然有包括這個沉字,但他所指的跟宗大師最後要講的沉沒並不是相等的東西。
根據《集論》的定義:「云何昏沉?謂癡分攝,心無堪能,與一切煩惱及隨煩惱助伴為業。」昏沉是癡分攝,是屬於貪瞋癡根本3毒中的癡分,最重要是令他心無堪能,這是講他的直接作用,下面是與一切煩惱及隨煩惱的助伴為業,這是講他的間接作用。什麼叫做一切煩惱及隨煩惱的助伴呢?因為你只要有煩惱或是隨煩惱的時候你一定會昏沉,就是會心無堪能,就是無能、就是癡,也就是癡分中身心沉重無堪能性。再根據《俱舍論》的定義:「什麼叫做昏沉?謂身重性及心重性,身重性就是身無堪能性、心重性就是心無堪能性。」宗大師這邊他主要強調沉沒謂心於所緣執持力緩,或不極明,故雖澄淨,若取所緣不極明顯,即是沉沒。這是很重要的一句話,前面講昏沉是一種癡,這邊是要強調沉沒本身的一種性質,就是你沒有辦法那麼具體的掌握所緣,一般這時你要解決這問題就只有策舉,若策舉太厲害時就會變成掉舉。意思就是你要有功用有作用,就說你能夠很清楚的掌握。再或者是你是有住在所緣境裡面,可是那個所緣境並不明顯,又或者雖然你很澄淨、人很清醒,不是昏睡的狀態,可是你沒有辦法掌握這個所緣境,讓這個所緣境非常的清楚,意思是你人很清醒並不表示你就能有很清楚的所緣境。比方,閉眼睡在床上眼前一片漆黑,可你睡不著這時你很清醒,可你閉眼後並沒有一個很明顯的所緣境。這時就是你很清醒但並沒有一個明顯的所緣境,這個是沉沒最重要的一個定義。
一開始從一般西藏人對於沉沒的定義,把沉沒跟昏沉這2個混在一起,接著又引《修次中篇》、《解深密經》把昏沉、睡眠這些全部都放在裡面,再引用《集論》裡說到了定的隨煩惱、散亂包括的各式各樣的情形,最後再用《集論》、《俱舍論》裡對昏沉所下的定義,最終再把這重點拉到沉沒2個字上面。所以,他主要要講的東西是這個,他真正要提醒我們的是這個。所以,馬上就引用《修次中篇》的說法:「若時如盲,或如有人趣入闇室,或如閉目,其心不能明見所緣b367,應知爾時已成沉沒。」這就是剛剛舉的例子,你睡下來眼睛一閉,眼前一片漆黑,可你沒有睡意這時你是很清醒的,但你並沒有一個很明顯的所緣境在你的腦海裡面,這時就叫做沉沒。跟昏沉稍微有一點不一樣,昏沉的一個角度是你不清醒,沉沒並不見得是你不清醒,這是很重要的一個差別。又說未見餘論明說沉相,他舉出這麼多以後就告訴你除了《修次中篇》以外,並沒有看到其他的論裡面有很明顯、清楚地把沉相講出來。可宗大師在這把沉相很清楚地講出來,他主要也是根據《修次中篇》的說法而做了醬的結論。
接著又說,沉沒有二,謂善與無記。所以你現在要注意到,若是昏沉的話他一定是不善、或是有覆無記,唯是癡分。這是什麼意思?就是說昏沉一定是貪瞋癡的癡、跟這個根本煩惱相關的一個大隨煩惱,那他絕對是不善的,昏的時候不可能是善法,有覆無記,雖說無記不是不善不會讓你下地獄,但有覆,就是會障礙你去聖道的,很多大隨煩惱即使是無記都屬有覆的部分。他現在很清楚的告訴你昏沉是醬子,沉沒就不是醬了,沉沒是善法、或者是無記法,沉沒為什麼會是善法,等等再解釋,這都是他的key word,他現在要你分清楚什麼叫沉沒。
諸大經論皆說除遣沉沒,這時講的是昏睡、昏沉的,這時候你思佛像諸可欣境,及修光明相策舉其心,就是說當你開始沉沒你以為你昏昏欲睡了,這時你一定就要馬上修光明相、或是觀佛像想辦法讓你提起來不走進昏沉,所以,心的闇境晦以及心力低劣,都可以因為你的思可愛境跟光明相而應滅除了沉沒這一部分的問題,所有經論都醬告訴你。可是,再來,雙具所緣明顯與策舉之力,這是指有2個部分你都有辦法掌握→1叫所緣明顯、1叫策舉之力,策舉就是你有功用,精進就是一種策舉之力,這時你一定又有策舉之力又能夠讓你的所緣境明顯,那假如你只有一個境明顯或者是只有一個心澄清醒,那是不夠的。這意思就是說你2個都要有,你一定要能夠很清醒、所緣境又要明顯,強調就是要境明顯、心澄清。醬子才是標準的,假如你只有心澄淨,所緣境不明顯這時就叫做沉沒。他這裡想辦法把這些釐清楚,整段文就是要你分清楚什麼叫昏沉、什麼叫散亂、什麼叫做沉沒,要把這些搞清楚。接下他說,掉舉易了,一般掉舉容易明白,不管是細掉舉、粗掉舉,很容易知道,可是沉沒呢,是諸大經論多未明說,單單沉沒這2個字,一般在大經論你看不到他仔細說除了《修次中篇》有說,所以比較難了知。可是他極為重要,為什麼?因為你很容易於彼誤為無過三摩地故,也就是說你沒有昏沉可是你有沉沒,但是你不知道,你以為你沒有昏沉你就是進入一個無過三摩地,其實這是大錯特錯。意思是說你很清醒可是所緣境不明顯,但因為你沒有昏沉,所以你醬子一個情況你就認為是一個無過三摩地。這點很重要,這就是細沉,微細的沉沒。所以,應如《修次》所說,從修驗上細心觀察而求認識,一定要根據《修次中篇》的說法,要花時間盡力去了解什麼叫做沉沒。
再看一下剛剛的補充表格……

大隨煩惱一共8個,列出了5個,主要課文中是討論這一部分。根據《集論》裡說到散亂有6種,讀完以後,你對課文講到的東西你比較會理解他講的是什麼,有時不知道為什麼會提到內散亂、外散亂,還有眼耳鼻舌身的五識身這些問題,這叫做自性散亂。
我們知道散亂的範圍很廣大,也了解掉舉在這裏面跟他的差別,再來就要了解昏沉,昏沉也包括在散亂之中,昏沉=昏昧+沉沒,昏昧是沉沒的因、沉沒是果,所以這2個一定不是一件事,可這後面還有更需進一步的了解,目前還沒講到。昏沉是我們要破除的大隨煩惱,除此之外一定要想到還有一個沉沒,他不完全等於昏沉,這就是宗大師強調的,除了《修次中篇》其他的經論都沒有提到沉沒這個東西,他認為這點很重要因為很多人會忽略這一點,以致以後修的三摩地不夠澄淨,就是沒有掌握到沉沒。我們了解這後就可以分2部份去理解,第1,用昏沉醬一個觀念來理解他的時候,他就完全是一個愚癡分,就是癡裡面的,屬於不善、有覆無記,基本上就是心無堪任,身無堪能、心無堪能這都叫做昏沉,最後就會障毘鉢舍那,這是他的間接作用,這是一個原則性的理解。絕對要分清楚散亂的範圍很廣,包括了掉舉、昏沉、忘念,其中掉舉是由貪分來的會直接障礙奢摩他,所以他要你一定要認清掉舉。還有一個在散亂裡面的昏沉,這是屬於癡分相關的大隨煩惱,最主要相狀就是沒有堪能性,昏昏欲睡怎麼會有堪能性?會講到睡眠這些就是要讓你懂這些字眼,完全能掌握這些心所的意思。這個了解完以後就專心去看沉沒2個字,這是剛剛那一段課文所強調的東西,雖無昏昧可有安住分,是說你現在不是沒有堪能性,你是有堪能性喔,因為你很清醒,你雖然有堪能性,而且看起來你也是安住在你的所緣境上面,因為你若是真正昏沉你是離開了所緣境,睡著了怎麼會有所緣境?沒有堪能性怎麼會有所緣境?雖然你沒有昏昧你也很清醒,看起你也是有安住,可是這時候你的所緣並沒有明顯分,在前面有強調2個殊勝1是明顯分、1是安住分,也就是學入定時無過規強調的必須具備的2個殊勝,這2個都具備才是真正的定、真正的三摩地。所以假如你只有安住分沒有明顯分的時候,就給你一個特別的名詞,這已經不是昏沉這叫做沉沒。一般昏沉容易發覺,沉沒你比較沒有辦法發現。這個沉沒多分通無記,為什麼大部分沉沒屬於無記?因為你在沉沒的時候,你是住在所緣境,只是你所緣境不明顯,且你不像掉舉所緣境會跑掉,掉舉若跑到外境男女那是欲那是不善法,沉沒不一定,有時會沒有所緣境因為你掌握不了你的所緣境,不夠清楚不代表你跑到別的所緣境上了,所以一般是無記。或者,至少你有部分是住在所緣境上的,醬講好了,昏沉一定是通不善或是有覆無記,但是沉沒不是,沉沒基本上是通無記,也可說有覆,因為他最後還是會障礙聖道,但基本上他不會通不善法,而且他也不算是愚癡分,這是他的差別。主要就是要你分清楚沉沒跟昏沉的差別,沉沒沒有昏沉那麼嚴重但若不解決,就無法得到純淨的三摩地,這是他主要教我們的。
很細的沉沒就是你在住分的時候沒有顯現,意思就是你有安住分沒有明顯分。碰到這時,要用策舉對治,把你的心力提起來,比方你遇到昏沉,你要去想佛像的可愛、可欣境,或是你要去想光明想,或是去想定的功德、所緣境的功德,醬一想你就會策舉。
這個表,大家把他消化一下,他告訴我們什麼叫做昏沉、什麼叫做掉舉,最重要是跟散亂、懈怠做一個分別。我們現在想障礙你入定的第1個是懈怠8斷行的欲勤信安這前4個對治懈怠,欲是所依,勤是能依,你一定要有欲你才會去精進,能讓你有欲是靠了你有信、相信三寶的功德、三摩地的功德,醬子最後才會得到輕安,得到輕安就絕不會再去懈怠,因輕安是非常舒服的東西。最根本第1個要除掉的是懈怠,各式各樣情況都會造成懈怠,那我們現在讀的東西已經進入第2步了,就說你現在這個已經解決了。這個解決後你已經進入定裡面了,這時定裡面你就會出現昏沉掉舉,忘聖言就是你丟掉了正念,這是一開始基本上你要能夠住入所緣境的時候你一定要有正念,當然不能沒有正知,醬你才有辦法住進所緣境;那我們現在談的是你已經進入所緣境,可是你就會發生昏沉跟掉舉,這2個就是現在重要要去避免的東西、要解決的東西。58斷行裡面最重要的第1過懈怠這沒解決你是進不了定的,這關過了還有很多散亂基本上你要把它解決掉,這些散亂不解決掉你是不可能有正念,58斷行裡面的第2過開始就是忘念,這屬於散亂裡面你就沒有正念了,這不解決你根本沒辦法進去所緣境。所以,我們要懂得懈怠,要懂散亂裡面包括多少東西,破除了散亂你才能有辦法進去所緣境。要能坐下來學習,第1個要克服懈怠,這解決就要克服散亂,散亂包括很多東西比方有忘念、昏沉、掉舉,你一定要有正念,沒辦法有所緣境怎麼進去呢?!這解決了等你有所緣境進去時就變成昏沉、掉舉這2個了,這範圍比較小,可是很重要,因為這2個是完全影響到你有沒有辦法真正最後得到定。
真正想要學定、學止的人這部分不能不知道,你知道了你才能有層有次的解決問題,你知道你第1個要克服懈怠,第2個要解決散亂,這裏面包括忘念,這些都解決了以後,散亂範圍很大,再進去還是要解決散亂裡面的昏沉、掉舉這2個,掉舉比較容易懂,昏沉比較難懂,難懂的原因是因為裡面有一個沉沒,沉沒為什麼難懂?昏沉本身是不善法很容易就知道了,沉沒不是不善法,他是無記甚至有時候還有善法的味道在裡面。所以你就很容易疏忽了,你不知道這個是問題所在,最後就造成整個品質不夠好。

 

   於正修時生覺沉掉正知方便 b367

  於正修時生覺沉掉正知之方便者,非唯了知沉掉便足,須於修時能生正知,如實了知沉沒掉舉生與未生。又須漸生有力正知,沉掉生已,須生無間能知之正知固不待言,即於未生將生,亦須正知預為覺了。《修次中下篇》云:「見心沉沒,或恐沉沒」,又云:「見心掉舉,或恐掉舉」,乃至未生如斯正知,縱自斷言,從彼至此中無沉掉,所修無過,然非實爾,以生沉掉不能知故,有力正知未生起故。如《中邊論》云「覺沉掉」,覺了沉掉須正知故。若未生正知,凡沉掉生必無所覺,則雖久修不覺沉掉,必以微細沉掉耗時。

這一段比較白話很容易懂,可以很快的過一遍。
於正修時,我們現在已經進入所緣境了,你在正修時生沉掉你要能夠了知有這個沉掉的方法,第1個就是非唯了知沉掉便足,前面講了許多什麼叫沉、什麼叫掉,這也包括你要懂什麼叫散亂、什麼叫懈怠、什麼叫忘念,這些你都搞清楚了,並不是醬你就能夠真正的覺了沉掉,能夠掌握讓他不發生,最重要還是能於修時能生正知,你知道沉掉是怎麼一回事這是一件事,在修的當中只要一發生你就知道這才是重要的,或者還沒發生你馬上警覺這才是重要的。如果你只知道沉掉是什麼東西,可是他發生時你一點都不知道那沒有意義,並沒有辦法解決問題。所以他說,如實了知沉沒掉舉生與未生,這就是你要完全有辦法知道是有還是沒有。同時,又須漸生有力正知,讓你的正知的能力慢慢地越來越強,沉掉生已,須生無間能知之正知固不待言,沉掉一產生你無間能知馬上知道這產生了這當然是重要的,可是你還要做到即於未生將生,還沒有發生可是會發生,亦須正知預為覺了,就是要做到這一步才叫做是真正能夠掌握沉掉。第1個要了解什麼叫沉、什麼叫掉,第2個是發生時要知道,發生時的知道還不是真正的究竟,他還沒有發生快要發生了你就知道這才是真正最重要的東西。他馬上引《修次中下篇》說:「見心沉沒,或恐沉沒」,又云:「見心掉舉,或恐掉舉」,就已經把這個包括進去了。乃至未生如斯正知,就說假如你沒有做到這個的能力,自己卻認為從彼至此中無沉掉,所修無過,你沒有醬子一個能力,卻認為剛剛自己所修的止當中是沒有沉掉的、是沒有過失的,你如果沒有正知的能力卻自己醬子認為,然非實爾,那醬子的判斷可不一定正確了,因為你根本連生沉掉都不能夠知道,你怎麼會知道你沒有沉掉呢?!就是你有力正知未生起故,你不是真正達到那個正知應該有的程度,你絕對沒有辦法說自己的止是無過三摩地,你是沒有資格去認定、判斷,所以一定要有正知的能力。這就像《中邊論》所說「覺沉掉」,覺了沉掉須正知故,一定要有正知。若未生正知,凡沉掉生必無所覺,則雖久修不覺沉掉,最後,這點很可怕的,就是必以微細沉掉耗時,最後你花了很多時間,其實,你都是住在有細沉、或是細掉的三摩地裡面,那醬子是很不好的。

 

  正知云何生耶?答:前修念法,即修正知重要一因以若能生相續憶念,即能破除忘境流散,亦能遮止沉掉生已久而不覺,故生沉掉極易覺了。又覺失念之沉掉,與覺未失念之b368沉掉,二時延促觀心極顯。故《入行論》密意說云:「住念護意門,爾時生正知。」《辨中邊論釋》云:「言正知者,由念記言。覺沉掉者,謂安住念始有正知。是故說云由念記言。」餘一因者,是正知不共修法,即令心緣佛像等所取之相,或緣能取明了等相,次如前說於修念中,觀察於餘散與未散,任持其心,即修正知極切要處。

這一段是講正知是怎麼生法。
這裏面涉及一個很重要的觀念,今天講不到就下週講。正知是怎麼生法?第1個就強調要前修念法,你要不停的修正念、不停的串習正念,醬子就會有正知,這是他主要要講的。所以,修正知重要一因就是要修正念,有了正念就會有正知。串習、不停的串習正念,就讓你有辦法產生正知。你若能生相續憶念,這就是指串習這個正念,即能破除忘境流散,你就不會忘念,忘念也是散亂的一種,醬子亦能遮止沉掉生已久而不覺,假如你有正念不停的串習正念,對正念有很強的記憶的時候,那你知道你現在是要去緣他,你一沒有你馬上知道,所以就不會有沉掉而不知道,就說當你正念很強的時候你就不會不知道,故生沉掉極易覺了,他現在就是要說明正念跟正知之間的關係。我們前面也花了一些時間講這個,那這裡他做了一個很清楚的說法,他說又覺失念之沉掉,與覺未失念之b368沉掉,就說,1種是你根本沒有正念,然後你發生了沉掉,這叫失念之沉掉,1種是你有正念你很清楚知道你的所緣境是什麼,然而這時候你發生了沉掉,他問你二時延促觀心極顯,哪一個是你只要仔細觀察你就會知道哪一個所需要的時間較多?哪一個所需要的時間較短?就是你沒有正念的時候你發生了沉掉,你要感覺沒有沉掉,跟你有正念的時候你發生了沉掉,是哪一個比較會容易感覺?當然是後面這個容易,因為你有正念,所以你只要一丟掉你馬上警覺。你沒有正念你丟掉你當然會花更多時間才發覺已經離開了正念。所以這個二時是說這2種情況之間哪一種要花比較長的時間才知道失念,這很容易你就知道了。這意思就是有了正念就比較會有正知,因為有了正念一發生沉掉就會比沒有正念的時候發生沉掉容易警覺到。
所以《入行論》就這麼說:「住念護意門,爾時生正知。」這就很直接地把這關係講出來了。那《辨中邊論釋》也講:「言正知者,由念記言。什麼叫做正知?是因為不忘念你才能夠得到,由念記言就是這個意思。什麼叫覺沉掉,謂安住念始有正知,你要有正念你才會發生正知。是故說云由念記言。」簡單講就是告訴你他們2個之間的關係,這裏面還有一個很重要的等下再講。餘一因者,除了這個掌握正念以外,還有另外一個能夠讓你生起正知的因,是正知不共修法,是你要修正知裡面非常重要的一個不共法,這就是即令心緣佛像等所取之相,或緣能取明了等相,不管你是由能緣的角度或是有所緣的角度,次如前說於修念中,前面說過你在修正念的當中該不該觀察你有沒有在正念裡面,他告訴我們絕對要做這個觀察,有人說做這個觀察就是分別了,那不是代表離開了所緣境?他說不是,你一定要做這個觀察,這是絕對要做的,所以這是如前說。觀察於餘散與未散,就是在修正念的當中要觀察餘是非所緣,就是你已經離開了所緣境,這個叫餘。散與未散,你到底有沒有離開所緣境,你一定要做這個觀察。然後任持其心,醬子才能掌握住你是不是在正念裡面,這就是修正知極切要處。
我們今天先講到這裡,為什麼要在這裡稍微停一下,因為這裏面還有一個很重要的觀念,下次還會花時間講,什麼觀念呢?

補充資料: 心、正念、正知三者體性是一,隨用異名。....正知依念而起。念之作用,恆常相續住於所緣。正知則依於正念,分一分心間時而起,數數觀察,念於所緣間,有無沉掉諸事,由是而稱念為正知因,不屬正因果門中之因果。如屬正因果,則有果生因滅之失。(源自《昂旺略論》)

這是在《略論》裡面提出來的一個觀念,他說我們千萬不要把正念跟正知2個東西當作是因果,前面他不是一直強調講說你要有正念才會有正知嗎?可是,正念跟正知2個不是因果,這點非常重要,假如他不特別講我們作夢也不會想到是醬一個觀念。為什麼不是因果,第1個他很直接告訴你,不管是你的心、或是你的正念、或者是你的正知,這3個東西的體性其實是一,若用因明的術語來講,他們是一種叫做同體相屬,基本上他們是一件東西,我用他的體性我可以產生……我現在用藏系因明的術語叫做反體,就說當我告訴你這個杯子,這是一件事情,有杯子,我用這杯子的反體馬上可以聯想杯子等於是因緣所生法,大家都知道杯子就是因緣所生法,那杯子就是無常,你也同意這點,可是,杯子、因緣所生法、無常這3個東西基本上是一體的,他不是不一樣的東西,只不過是我用不一樣的角度來說明他是什麼而已。所以基本上他是一體。那他現在告訴我們你的心也好、你的正念也好、你的正知也好,他們根本是一體的,只不過是隨用異名,意思是因為他的功用不一樣所以你給他不一樣的名字。比方,當我說了別的時候,我用它的功用來講叫了別,心本身就是了別,它的功用就是了別,這時他名字就叫做心。可當我談到心裡面的一個心所、他的念心所,這時這個心所是代表心的功用,我說他有念的這個作用,這時我就叫他正念。那這是不是一件事?是一件事。用念心所的角度來說這個心的時候它叫做正念。正知,正知是從慧心所的角度,就說他有那個領悟力,慧心所的角度來說這個心的時候它叫做正知。醬大家應該能懂我的意思了?!我用心王、用了別的角度,我叫他做心;可是我現在用行蘊的角度、用心所的角度,我說他是念,這時候他就叫正念;這時候他是慧心所我就叫他正知。所以,基本上這3個中間是一件事,若他們是因果的話會產生一個問題,假如正念是正知的因的話,因果本身關係在因明術語叫做彼生相屬,因果,彼生相屬他不是同體的,因消滅了以後果才會生。所以,假如正念跟正知是因果的話會產生很嚴重的一個過失,就是當你由正念變成正知的時候,那就是代表正念已經沒有了,已經消失了,因為他是因,因沒有消失果怎麼會出來呢?醬子就很嚴重了,你有了正知沒有了正念,那有這種事!這是非常重要的一個觀念,尤其是要修這個法的人一定要知道這個,你才不會搞亂了。
以前沒有拿《略論》裡面的東西出來講,因為郎旺昂吉講的都是比較深入的東西,可是這一部分是非常重要,一定要知道。所以,從這你就可以理解所謂正念跟正知其實是一件事,你也了知他們2個的關係,如果是因果就不是一件事了。正念跟正知是一件事,這是再重要也沒有的觀念。今天就先講到這裡,下次還會再解釋這個,我們不但要理解所有心所的作用以外,當一講到正念跟正知的時候,我們一定要了解他們根本是一件事,你要能掌握這個你才能真正掌握他要教我們的東西。

 

 

20180911-P367L12-P368L08-奢摩他-0160
今天見面仍以討論為主,先做一個簡單的複習,主要不是複習課文,但跟課文都是有關的。

這個為什麼重要?在座有在練習靜坐的人可以利用這個機會完全了解靜坐當中所有東西的細節,你沒有靜坐也打一個基礎,等有一天要靜坐時知道去哪裡找資料。靜坐的時候這是很重要的,比方說,這裡面最重要是講大隨煩惱,什麼叫大隨、小隨、中隨,大家應該都有一個概念了。大隨煩惱一共有8個,除了不信、放逸、不正知這3個不是直接跟修奢摩他時所發生的問題有關,另外那5個幾乎是直接相關。
直接相關的大隨煩惱,先看散亂,散亂是這裡面範圍最廣的一個,靜坐時最易想到的問題就是掉舉、昏沉,事實上有很多是散亂造成的,那為什麼不去討論散亂裡面的細節呢?是因為掉舉、昏沉這2個出現的頻率最大,並不是說你除了掉舉、昏沉就不會有其他的問題。這裡面你可以看到昏沉強調的是愚癡分,貪瞋癡3個根本煩惱昏沉中的昏昧這部分他直接是跟癡煩惱相應的不是右邊這個沉沒,沉沒在修定當中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東西,這等下再講,所以,昏跟沉要分開來講。掉舉,強調的是貪欲分,可是你看散亂,他是貪瞋癡等分他是全部包括的,也就是貪、瞋、癡、疑、慢都可以造成你散亂,但是只有貪欲分這部分引起的掉舉是比較嚴重的,發生的頻率比較高所以特別拿出來講,另外一個昏沉也是比較常出現的,所以也拿出來講。第1個,你要從這裏面學到散亂本身是包括昏沉、掉舉、忘念全部都在裡面,而且散亂在《集論》裡面的解釋是很複雜的。因此,第1個,要強調對於一個散亂的了解,所以你有時候一上座發生瞋,這不是沒有,這就是散亂。
這了解了再回頭來看中間那個懈怠,這就像韓師姐那天說的,這整個東西都是照58斷行講的,在講定的時候《辨中邊論》裡面的58斷行是不能不知道的。5過裡面的第一過就是懈怠,什麼叫懈怠?像我們現在還沒正式進去練習靜坐的人就是懈怠,這講的有一點重,可是事實上真正想要學佛法的話至少要……
要怎麼解決它呢?只要有輕安就不會懈怠了。醬子似乎很容易,但重點是輕安不是很容易有,輕安要靠欲、勤、信、安造成,因此一切原因是起源於信,那第1個一定要修信,修信是什麼意思?你了解到你能夠得到三摩地對你有多重要,你一定要先了解,這前面都讀過了。所以,宗大師說我所講的每一句話都是給你修行用的,沒有隨便講假的,簡單講不是說要神通,是你要真正能夠進入佛學,到你能夠真正掌握很多東西的時候你一定要有三摩地,他講的非常清楚,更不用說神通是靠三摩地引起的,再講最後你要證悟,假如你沒有三摩地你是沒有機會證悟的。所以你要知道他的重要性,這就讓你產生信。有了這個信以後你就會產生,它叫做所依會產生欲讓你會想把定練出來。當你有信、有欲,你就會非常的精進、,最後你就能夠得到輕,當然這裡面並不是那麼容易。比方,我現在是練的斷斷續續,其實真正練定的時候他有一個條件是要很專一的,以前也讀過講資糧的,你要選地方還要有時間;像我一個朋友去做志工把他的時間都耗掉了,他心裡又很難過他想要聞思但苦於沒時間,可是他在做志工當中也得到了好處,他發覺他可以生起菩提心。我一聽我說那你千萬不要放棄,這菩提心是一個非常關鍵的東西,我做志工時我沒辦法生起菩提心,你做志工時能夠生起菩提心的話你千萬不能不做。那假如你今天是要練定的話,聞思修,修第1個就是要練定,在資糧道裡面,那你就不能做志工,這是非常清楚的觀念。為什麼呢?因為你志工裡面的事情太雜了,他現在做志工是帶一些小孩,這些小孩每一個都家庭有問題,媽媽是黑色會賣槍的,生了8個小孩,8個小孩都是不一樣的爸爸,爸爸現在監牢裡,醬子的一個家庭,而且他不是只帶一個小孩,一堆,不一樣的背景。因此他每天面臨到一堆不一樣的複雜問題,當你面對醬子複雜的一個環境你怎麼修定呢?這58斷行大家一定要記下來,這是一個根本。懈怠,用58斷行做例子你就了解他的重要性,他是第1個你要突破的,你再看懈怠完了的結果就是放逸,又是8個大隨煩惱之1
散亂裡面還包括忘念,他比較強調你是諸煩惱相應以念為體的,就是跟念心所有關係的,醬子造成的一種煩惱,散亂所依跟散亂有關的。
現在,我們把這結構搞清楚以後,我們就要專門把注意力去放在昏沉跟掉舉這個上面。因為,58斷行懈怠以後第2個就是忘聖言,忘念再過來就是昏沉掉舉。剛剛講過並不是你只有沉掉,是沉掉發生頻率最大,其實散亂、任何的情況都有。現在先看掉舉,把這一部分的問題解決掉。掉舉是在散亂裡面是跟貪有關的部分,而且這跟貪有關的部分,掉舉叫做離開所緣。大家還記得無過規嗎?要有明顯分、安住分。明顯分跟有境有關,有境就是能緣的意思,安住分跟所緣境有關。這邊是講掉舉的問題,掉舉的問題讓你失去安住分,這概念一定要先有,你才能認識,就像宗大師說你要去掉我執你要先把我認識清楚,所以你要對付掉舉你一定要知道掉舉是什麼東西。1是他一定跟貪有關,2是會讓你失去所緣境的一個煩惱。比方,你在座中腦中突然想起隔壁的那個小妹挺漂亮的,那就是進去掉舉了;或是你突然聞到廚房傳來的味道,你就好香,這你就走了,這就叫做掉舉,這都是你離開了所緣境。醬子是一個很簡單的說法,實際上他有一個很重要的定義它叫做串習境,這是什麼意思?掉舉是說你平日已經串習很多的東西的那個可愛境,那個部分叫掉舉,不是無緣無故會生起來的。比方,就說隔壁那個妹妹,他不是偶而就說是你已經串習很久了,你已經非常習慣醬子的要找這個可愛境了,或者是你很容易就想到巧克力,這就叫做串習的可愛境。在掉舉裡面有2個成分,第1個成分他是跟貪有關,跟瞋跟癡沒有關的,跟瞋跟癡一發生有關的叫散亂,不叫掉舉。他跟貪有關以外還是一個你串習的貪境,這個叫掉舉。我們平常一定有很多串習的貪的境,你在靜坐的時候很容易出來。所以,他強調你在靜坐時會發生很大比例出現的東西,造成你定裡面的問題。
那麼掉舉跟沉默做比較時一般是比較容易知道,那我是沒有辦法了解為什麼比較容易知道,也許是因為所緣境這個關係,你在入定的時候你一定有所緣境,可能是因為這個原因他比較容易知道。
掉舉裡面又分粗、細,粗掉舉很容易了解,就是你所緣境掉了、沒有了,你本來緣佛像卻變成想到隔壁妹妹,境是隔壁妹妹這不是所緣境這就是粗掉舉。那什麼叫細掉舉?你不是全分住念就叫細掉舉。什麼叫不是全分住念?理論上在所緣境上你要百分之百都是觀佛這叫全分住念,這時你不是全分住念,你會抽一部分,就是模模糊糊的有一部分去找到隔壁妹妹,我是隨便亂舉例,你們自己去體會。第2個這個更厲害,他已經準備要生起可愛境,還沒有生起,一般這都是正知到最厲害的時候他能夠分辨這個。
再來就是看昏跟沉
昏跟沉,最重要一點是在《廣論》裡講的,他說,特別是這個沉,只有一本書叫《修次中篇》講到,其他的大論都沒有提到這個,至少沒有直接講,這是他很清楚的告訴你。但是假如昏跟沉不需要分開的時候,他就舉經論裡面很清楚的告訴你,忘記是哪一本經論應該是《解深密經》有說:昏昧是因、沉沒是果。我們要知道當人家告訴你因果的時候,因果他有一個次第的關係,這就是為什麼要讀《中觀莊嚴論》,因為任何世間法裡面的關係是假的,是我們腦筋裡面的分別念把他假立出來的一個東西,那這個東西裡面只有2種,一種叫做同體,同體就是……現在不要用因明的不然大家會亂了,就是說他2個是一件事,當我說你們2個有關係其實是你們2個是一件事。比方說一個杯子,這個杯子也可以叫做無常,因明叫反體,那現在不要用這個名相,他叫無常,那他又叫做所作,所作就是因緣所生法的意思,就是代表他是有為法。雖然是一個杯子,可是他後面有一個……一般我們講反體是分別念出來的東西,這個杯子是自相你可以看到的東西,可是你用了現量看到杯子以後,你分別念他可以產生2個東西→1是無常、1是所作,你知道他有醬子的一個屬性,那這時候你有沒有發覺這個所謂的無常跟這個所作他們就叫做同體相屬。這是很簡單的一個例子,他們是一件事。那什麼叫彼生相屬?就是因果關係。你不要去記這個彼生,你現在還沒有讀也記不了,就是一個是一件事,一個是有次第性的,這叫因果,那有次第性裡面就代表他們2個不是同體。所以,這跟剛剛那個剛好相反,剛剛那個是同體,一講到有因果關係的時候是異體,一先一後,有了因產生果的時候,因一定是滅了,他不能同體。他現在就是告訴你大經論裡面講有昏昧有沉沒,大經論裡面又講這2個是一個因一個果,所以才會跟各位解釋這個,就代表他們是不同體。當他醬子講你要知道他後面的意思是什麼,這就是代表彼生相屬、就是代表異體,代表異體的時候,他結論是說,假如這2個是同樣的東西經論哪有必要說他是因果。醬大家了解?!經論一講他是因果就2個是不一樣了。所以當你對這些都有認知的時候你就能掌握他在教你什麼,所以這就是我們為什麼要讀因明。
【這跟用因果同時的蓮花代表佛教有無牴觸?】
韓師姐:師兄,我想問一個問題,因為我讀這地方搞不清楚。比方他說:昏昧是因、沉沒是果。因為沉沒有細沉沒,還有中的、大的,那一般的講法是昏昧比較嚴重,沉沒比較輕。可是照他這裡講昏昧是因、沉沒是果,那他沉沒時候昏昧一定已經失去了,這怎麼解釋?
石師兄:醬子我們有2個角度來看這個事,當他跟你講沉沒的時候,你要跟昏昧要分開,他有2個關係,1個是當他說昏昧是因沉沒是果的時候,這時候他是講這2個是一件事,昏昧先來,有了昏以後你沉了,可是這裡面講的這個沉不是我們現在要提出來講的沉。很簡單的我跟你講一個觀念,因為他告訴你你有昏沉的時候是屬於愚癡分,又告訴你這是不善跟有覆無記,他已經定義了這是有問題的東西。可是沉沒呢,他是無記跟善,這是2回事。醬你了解?
由昏造成的沉,這叫昏沉,這是屬於愚癡分,但是跟這無關的還有另外一個東西叫沉沒,這只有在《修次中篇》講到,其他的大論都沒有提到這個,宗大師說這個是非常重要,為什麼重要?就牽扯到細沉。先看註解雖然沒有昏昧可以有安住分,安住分就是你所緣境在的意思,補充一句話,掉舉是屬於安住分,沉沒是跟所緣境有關的,講到昏沉的時候是跟有境有關、是跟能緣有關,這個分別大家一定要有。我們一般用唯識的觀點能跟所是一件事,可是現在不是在強調唯識觀點,是把能所分開來講。因為你還在入定的時候,在學定的初業的人來講你還沒有那個本領無二,你是有能所的,因此現在用能所來講是沒有問題的,所以當他跟你講的時候你要知道什麼時候可以應用、什麼時候不可以應用這是有關係的。比方說《中觀莊嚴論》,他目前對法相所下的定義他是根據唯識的實相來下定義的,可是假如你要用經部的觀點,那個一般我們叫做現象,他的定義就不一樣了。我再解釋清楚一點,我們在三性裡面大家知道有一個圓成實、一個依他起,這個用實相的角度呢是這2個東西才有資格稱作世俗,第3個都知道叫做遍計執,遍計執是假法,在世俗裡面我不承認你沒有遍計執,所以這是根據唯識實相的角度,因此他只承認依他起,簡單講依他起是事。假如你用現象的角度,比方,在我們紅教裡面很著名的龍欽巴,現在讀的《中觀莊嚴論》是米傍仁波切,一共有3位紅教重要的班智達,米傍仁波切再上去就叫龍欽巴,龍欽巴,是非常有名的叫無垢光尊者,還有一個叫做龍樹班智達,那是更早的一位了。龍欽巴講過一句話:當我們在講萬法唯心的時候是依實相而說。這話大家若不弄清楚最後變成菟絲草,說起來頭頭是道,但人家一問難你就完蛋了。他說在現象裡面不能談唯心,要實相的時候才談唯心。他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假如現象裡面你談唯心的時候,一個雷打過來把一棵大樹打倒在地上,萬法唯心嘛!也打到你的心了,按照道理你也要倒呀!你為什麼不倒?所以,這一個現象跟一個實相之間的差別,那你說這個差別那你幹嘛要講這2個?因為一般世間的人要觀現世量,觀現世量的意思就是我們一般的凡夫,你凡夫只有現象,實相是你要去修的,那是屬於唯識的部分那是你要修的。可是,你在沒有修你跟一般世間人在溝通的時候一定是現象,若你跟世間人溝通你也說沒有能所、或者是一切唯心,2下他就不理你了,因為他的現量裡面馬上產生矛盾了。他的現量產生矛盾,所以,這裏面是有分野的。現在我們回頭來看這個,就是說假如你沒有昏昧的時候你又有安住分的,這意思是說你是有所緣境的,當他講安住分你就要想到是有所緣境的意思,可是你這時候假如沒有明顯分,這是什麼意思?這就回到,所以我們讀的這個書不能讀完了不會活用,那就白讀了,這都是舉例,因為他書裡面就告訴你為什麼叫立無過規,他講的很清楚1個明分、1個住分,現在這裏就出來了明分。他說你這時有所緣境可是沒有明顯分,這意思就是你的能緣變成沒有力量,這時候你還有能所,就說你是有一個所緣境可是你能緣沒有力量,這時候叫你一定要策舉,策舉,就是把注意力提起來。所以,大家先要理解談的是能緣的這部分,他的意思是假如沒有明顯分的時候,就是你能緣的力量微弱的時候,這會造成一個結果,這結果就叫做沉沒。這是另外一個東西,也只有在《修次中篇》裡提到,其他都沒有提到,為什麼宗大師強調沉沒的重要性?因為,此沉沒多半是通無記還有少分是通善,什麼叫通無記?比方,假如你是緣一個空性在修止的時候,你這個空性的所緣境不管你是用什麼方式讓他產生,可是這時你會發現你的能緣的部分就沒有辦法很有力量,這簡單,你所緣境若是一個佛像,你的能緣是不是比較有辦法出來,你的所緣境是一個空性你的能緣是不是比較沒有辦法出來!所以碰到這個的時候他是屬於無記性的,不是說他是惡法,可是昏沉是惡法。另外一個,你在修不淨觀的時候,你的所緣境是不淨觀,可是這時你突然分心,你的能緣的部分會分心,分到慈愍觀裡面,這時也叫做沉沒,因為你的能緣部分不集中,能緣不集中跟所緣境無關,這時候叫做善,因為你不集中那一部分去緣了慈愍觀,慈愍觀是屬於善法。所以他告訴你要把沉沒搞清楚。這張表,我是認為很有用的,用這個你可以很深入的去理解他。所以他不是愚癡分,他不是愚癡分就指的跟昏沉是2件事
沉沒,這只有蓮花戒提到。那為什麼他要提到這個?就是牽涉到細沉,粗沉,就是剛剛上面講的,這叫粗沉。細沉的麻煩在哪裡?你有住分、你也有明分、你也有澄分,全部俱有,住分講的就是安住分,明分講的就是明顯分,書本也有講到一個澄淨分,但書本提到澄淨分的時候他告訴你他不特別講是因為它屬於明顯分裡面。澄淨分是什麼意思?比方,你腦筋很清楚你是很清醒的狀況,這是屬於能緣的一部分。所以細沉的問題是出在哪裡?你也有明顯分,也有住分,明顯分裡也有澄淨分,你腦筋是很清醒的,一般你發覺你在無過三摩地裡面,因為你3分都有了,其實2分就夠了,我這個是標準的三摩地了。他說不是,可是你的明分呢精識力弱,這個精識力你就要用真正的經驗去了解他講什麼,這語言就沒有辦法再進一步……
韓師姐:師兄,我看過好像是雪歌仁波切解釋這個明分比較微劣,他用了一個你對境的抓取力沒有力。
石師兄:對啦!所以你要知道這指的是什麼?是能緣。所以我一直強調要分清楚能緣、所緣,這指的是有境就是能緣。至於什麼叫能緣的精識力不夠這沒辦法用語言講,這是要靠有經驗,所以有修的就知道他在講什麼,當你一知道他在講什麼的時候你就知道他在強調什麼。他說最可怕是你細沉,因為你沒有這個本領去分別了,最後你就認為你得到的是無過三摩地,其實你這三摩地是有問題的,是有細沉的,醬子一個三摩地以後會影響你觀,你的智慧就不夠了。因為你是醬子的三摩地可能你就觀不了出世間的慧,或者是你得到初果,你就沒法子繼續得到2果、3果,這是舉例。
這個表上其實都是讀過的東西,正好再複習一次幫助我們更清楚,對於現在在練止的一定有很大幫助,沒有練止的也要記住這些東西,有一天練止的時候回來再看清楚,比較容易事半功倍。
簡師姊:剛師兄講有一位當義工激發起了菩提心,像我們去做義工事情過於雜亂反令自己心更散亂,那師兄講到要修止就最好不去做義工,那我們不又說要有福德資糧幫助,那到底……這就很難嘛!
石師兄:所以你要知道這時間做什麼、那時間做什麼。那我的強調就是說你這段時間下定決心要修止,修止這不是一天2天的事,這可能會花上你好幾年你才有辦法得到未到地定,這才叫做修止,那這段時間你就義工這種事情少做,這個是會分心的。
韓師姐:我早上有靜坐,當然程度很差,可是,你有坐才有體會。我的感覺,先前不是有學身律儀,套句師兄剛剛講的散亂,如果你沒有修身律儀你很容易散亂。所以聞思修,在那個思所成地裡頭他說你要專一靜處、獨一靜坐去修止,這是很有道理的。你整天去做義工怎麼能修止觀?
石師兄:不是說做義工不好,那是舉例,為什麼會提到菩提心呢?他很特別,因為他告訴我他在做義工的時候,他以前會生氣的東西他現在一點都不會生氣了。比方,有一次去看他爸爸,爸爸穿著一件背心在那滑手機,他進來連正眼都不看他,講話也不耐,要他先前的性子早就就火大了。問他什麼時候開始不火大,他也不知道,只是他知道他自己改變了。我就說你不要在意那個聞思,聞思可以補得回來的,菩提心呢,是沒有那麼容易你可以修成的,今天你有醬一個不是造作來的。那就回到你剛剛講的,根據我所讀的我所了解的,你今天有菩提心,你生起了,然後你回頭再去聞思,人家花10年你可能只有1年,你完全不輸別人的程度,這是書上教我的。所以不要急,你今天做這個義工,你沒有生起菩提心反生起瞋心,那你乾脆撥一些時間去聞思。這個取捨。我覺得他很難得,他也不知道他為什麼會醬子,他只知道他自己改變了。我以為那只有一個解釋~前世。
華師兄4個字,歷事練心,他碰到這麼多人不斷經歷許多事來調練自己的心,因你要把自己變得柔軟、變的謙下去幫助別人。
石師兄:這對他一定有幫助,且我一直深深相信我們絕對不是這一世,他過去生已經練出來某一個程度了。
這一世,一練就又回來了。其實,這是在班上講,有很多佛法我覺得我過去世讀過,我也有這感覺,就是很多東西讀不通,馬上到佛前頂禮、靜坐一下,再回來就看懂了。反正,功不唐捐就是了。
20180919我也有感覺過去世自己曾是個外道,即使在今生仍是被找上了,多虧這一路的堅持。只記得剛接觸唯識時,那簡直是比天書還難,回到家跪在佛前痛哭,不懂呀!比鴨子聽雷還痛苦。只能自己鼓勵自己,聽不懂沒關係,就當結一個善緣,打一個種子下去,深信總有一天會開花結果的!就醬寫著寫著,眼淚又掉下來了!能走到今天,感恩一切的一切……不論是寵溺與背叛、忌妒與羨慕、順與逆、真與假、是與非、美與醜、好與壞、善與惡、貴與賤、貧與富………

 

補充資料: 心、正念、正知三者體性是一,隨用異名。....正知依念而起。念之作用,恆常相續住於所緣。正知則依於正念,分一分心間時而起,數數觀察,念於所緣間,有無沉掉諸事,由是而稱念為正知因,不屬正因果門中之因果。如屬正因果,則有果生因滅之失。(源自《昂旺略論》)
過去跟你們消文時是沒有去看《略論》,可我第一次讀奢摩他的時候是跟著藏系的喇嘛用《略論》讀的,因此這次沒有特別去看,因我記得差不多,那有天韓師姐跟我講,我想對啊,應該再回去看一看,現在開始就有看了。有看以後就看到重要的,就把它拿出來講,像這,《略論》提到,《廣論》沒有講這個。可是《略論》提到這個是昂旺郎吉的解釋,也不是《略論》的文字裡面有。
昂旺郎吉在解釋這個心,你就把它當作第6意識,這指的是心王,因正念跟正知這2個東西我們叫他心所,那你們就問知道有念心所,那正知是哪一個心所?按照佛學講,正知屬於慧心所,是慧那一部分。他說心、正念、正知這3個是一體,隨用異名,這就回到剛剛講的同體相屬,觀念是一樣,他們是一件事。這是很重要的一個觀念,為什麼?他說,正知依念而起,正知你是由念生起的,這是一般他的教法,整個課文也花了很多時間在講這個,怎麼生起正知?就是你要不停的串習正念。又說念的作用,是恆常相續住於所緣,也就是你依念生起正知,就暫先告一段落,然後現在告訴你為什麼你要有念?因為你能夠恆常相續住於所緣,就是所緣境的問題。那麼正知則是依於正念,分一分心間時而起,數數觀察,念於所緣間,有無沉掉諸事,由是而稱念為正知因,這裏面是2個、書本裡有教過,《廣論》裡有講過,第1個告訴我們就是你要怎麼生起正知,就是你要不停的串習正念你就會生起正知,這是一件事。可是另外還有一個不共的修法,記得嗎?不共的修法,就是你在打坐正念的當中,你要抽一部份的力量,因這正念是你緣所緣境,這時候是叫你要離開所緣境,一定要記住這時你要離開所緣境,去檢察自己是不是在所緣境裡面。這個就是分一分心間時而起,數數觀察,念於所緣間,有無沉掉諸事。就說你這個心現在是在緣所緣境,分一部分出來,有時候全部走掉也可以,這地方重點是在檢查自己是不是在所緣境裡面,這個叫做正知。所以由是說念為正知因。最後他加一句話說:這種因果不屬正因果門中之因果。那這句話是什麼意思?這就是剛剛跟各位解釋的同體相屬、彼生相屬,或者說因果的關係。因為假如是真正所謂的因果,他是有次第有前後的。那次第前後是什麼意思?如屬正因果,則有果生因滅之失。就說你假如是真正的因果的關係的時候,那就是代表會有果生因滅的問題,你產生正知的時候正念就沒有掉了,醬子變成有衝突了。所以他要跟我們強調的時候,當他說你心有正念的時候你會產生正知,或者說你在正念當中你要分一小分心去作正知的事情,其實這3個是一件事。

那什麼叫一件事?現就用因明的角度來解說。
現在把你的第6意識當作一個本體,一般講這是本體。那麼,若你用這個觀念來想他的時候,所有的心所都是心的反體,我們以為心所是另外一個東西,心所本身不是心以外還有一個心所,心所所談的是心的功用,是在強調一個心的功用。因為心最重要功用叫做了別,所以,識叫做了別,這是指他本體裡面的一個總相。可是,他這本體本身他有很多反體,就好像這個杯子剛剛講反體的觀念的時候,每一個心所都是另外一個側面,也就說他這個心有各式各樣的作用。那醬子的作用,其實是用同體相屬的觀念來看正念跟正知之間的關係,這是他要強調的。這是很對的,所以你才能理解為什麼當你正念到了一個程度的時候你就會有正知。其實,這2個並不是完全2件事,既使是2件事也不是你所想像的因果關係。
這點真是很重要,當你要練止的人你有這觀念你就不會走錯路。

 

補充資料: 何等不信?謂愚癡分;於諸善法心不忍可心不清淨心不希望為體。....
何等放逸?謂依懈怠及貪瞋癡不修善法;於有漏法心不防護為體;憎惡損善所依為業。....
何等不正知?謂諸煩惱相應慧為體;由此慧故起不正知身語心行毀所依為業。
何等散亂?謂貪瞋癡分心流散為體。此復六種:謂自性散亂外散亂內散亂相散亂麁重散亂作意散亂。云何自性散亂?謂五識身。云何外散亂?謂正修善時於五妙欲其心馳散。云何內散亂?謂正修善時沈掉味著。云何相散亂?謂為他歸信矯示修善。云何麁重散亂?謂依我我所執,及我慢品麁重力故;修善法時於已生起所有諸受起我我所,及與我慢執受間雜取相。云何作意散亂?謂依餘乘餘定若依若入,所有流散能障離欲為業。(源自《集論》)

無著的《集論》就是漢譯的《大乘阿毗達摩集論》,我們剛剛表裏面有大字的《集論》、小字的《成唯識論》2種解釋,下面的6個散亂在《瑜伽師地論˙卷77》分別瑜伽品講見道前面的部分就有特別提到這6個散亂,他叫散動。為什麼會提到?你知道《集論》是無著寫的,藏系講《瑜伽師地論》也是無著寫的。所以他一定會一樣。所以為什麼《中觀莊嚴論》很重要,你讀完後,你就知道他告訴你唯識,假如《成唯識論》是屬於隨教唯識,是無著的唯識,那他跟中觀是不牴觸的,至於那你說漢傳不醬講,我不想辯這個。所以不能拿《成唯識論》裡面的東西來解釋《瑜伽師地論》裡面的東西,不是全部不可以,是有部分不可以。為什麼?因為《成唯識論》是屬於隨理唯識,是玄奘帶回來的是根據世親的隨理唯識。那世親的唯識就會比較偏到隨理,無著本身的是隨教,到了隨理唯識的時候,最簡單的一個差別,隨教唯識他跟中觀不牴觸的意思是他到了最後他沒有告訴你說心這個依他起有一個叫乾淨的依他起、一個叫污染的依他起,到了乾淨的依他起是要真實的存在,也就是變成有了。所以為什麼有人批評唯識是有宗,他不是真正的空宗,這不在於隨教唯識,是在於隨理唯識,隨教唯識沒有這問題,因為無著向來沒有說識到最後是有存在的。比方我們講3性,基本上根據隨教唯識的教法,3性本身他是來自於3無性,這不能夠牴觸。所以這個隨教唯識本身的重點就是你的3自性後面基礎叫做3無性,圓成實自性是根據3無性的勝義無自性性產生的,所以基本上他是空性的,那隨理唯識有一部分就會把圓成實這個實解釋做實有,玄奘在翻譯時加入這個實,可是真正藏文(or梵文?)沒有實這個字在裡面,實就是代表實在,也不是說玄奘不對,他所學的角度之故。那我是比較偏中觀的這個系統,當然會遵照隨教唯識的教法,這是有差別的。所以你要是去讀《中觀莊嚴論》到最後你就會完全知道這些東西,對你太有幫助了,你不會混,沒搞清楚之前都是摸象腳、摸到象鼻子,等你搞清楚你就知道一隻象是什麼樣子。
【這裡聽起來有些混淆,記得華嚴最後不是說常、樂、我、淨,最後還是有,要能空中生妙有,不然那西方淨土怎麼說?不知該怎麼表達!昏昏的……意思是說既然都是空,成佛也該是空,佛陀不也該空?=_=|||

 

接下來看上週沒消完文的一段。
367頁最後一段正知云何生,這一段沒有全部解釋完,今天很快再從頭講起把這段結束,下次就從新段落開始。
是用什麼方式產生正知的?他答:前修念法,即修正知重要一因。也就是很清楚告訴你要修正念,以若能生相續憶念,即能破除忘境流散,假如你正念很堅固的時候,你就不容易忘念,亦能遮止沉掉生已久而不覺,不只是能讓你不忘念,同時不會讓你一發生沉掉的時候你不知道,也就是因此你能夠產生正知,所以你生沉掉的時候就極易覺了。接著又用一句比較強烈的話告訴你又覺失念之沉掉,與覺未失念之沉掉,二時延促觀心極顯b368。假如你今天沒有正念的沉掉、失掉了正念的沉掉跟一個你正念並沒有丟掉可是發生了沉掉,他問你這2種哪一個時間比較短?哪一個比較容易發現?當然是後者。你發生了沉掉,假如這時候你正念還在你是很容易發現沉掉的,而且要發現的那個時間是很短的,你馬上就知道了。那假如你今天正念丟掉了,你就不容易發現了。這個主要就是扯到正念跟正知之間的關係。
接著就引寂天菩薩的《入行論》密意說云:「住念護意門,爾時生正知。」這一樣的意思,正知是由你有正念來的,可是,講這個同時不要忘記剛剛補充資料昂旺郎吉說的他們不是因果關係,他們是同體相屬關係,沒有次第的。接著又引世親菩薩的《辨中邊論釋》裡說到:「言正知者,由念記言。由念記言,簡單講意思就是因為你不忘念你就能夠得到正知。覺沉掉者,謂安住念始有正知。你能夠感覺到沉掉,就是因為你能夠有正念,同時正念下面會有正知,所以他會告訴你說由念記言。」這裏面要講的就是正念跟正知之間的關係,他不停的在強調正念跟正知之間的關係,可是你一定要記住他們不是正因果關係。
餘一因者,是正知不共修法,什麼叫餘一因者?現在是告訴你說正知的因是正念,我們加一個補充這不是因果的因,那還有另外一個因叫餘一因者,除剛剛講正念這一因外還有一個因。這個因就是正知不共修法,一般有一個專們修正知的方式叫做正知不共修法,這是什麼?後面接下來就講了,即令心緣佛像等所取之相,這時候你就要看你的所緣境,你就觀你的所緣境,同時你還要緣能取明了等相,這是觀你的能緣心,這2個造成的結果是什麼?會影響1是昏沉、1是掉舉,1個是能緣心、1個所緣境,你都要把它串起來。為什麼他要醬講?就是因為有一個安住分跟一個明顯分,最重要是要表達這個意思。次如前說於修念中,意思是前面都已經教過了,就是要你分一分心去檢查自己是否仍在所緣境中這個正觀察,就是觀察於餘散與未散,這個餘指的是非所緣境,因為你現在應該是在所緣境裡面,你觀察你有沒有跑掉了這叫做餘,也就是你是不是已經跑掉了。任持其心,即修正知極切要處。醬子你就有辦法掌握你自己的這個定的這個心,這個心是什麼意思?是掌握你這個心是具有明顯分也具有安住分,這就是修正知很重要的部分。

《入行論》云:「數數審觀察身心諸分位,總彼彼即是守護正知相。」由此能生沉掉將生了知正知。由修念法,是遮散後所起忘念,應善辨別。若不爾者,雜一切心全無分別,如今後人修習而修,由混亂因,三摩地果恐亦如是。故應順大論細慧觀察修驗決擇,極為重要,不應惟恃耐勞。如《攝波羅蜜多論》云:「獨修精進自苦邊,慧伴將護成大利。」

《入行論》裡面有說:「數數審觀察身心諸分位,就不停的觀察,諸分位就是指他的現狀,因為你是一個相續,你在入定的時候、或是你在練定的時候你也是練心相續,所以你要看看身心的諸分位他是不是每一個剎那都是在所緣境裡面的意思。總彼彼即是守護正知相,總彼彼,你用簡單白話講就是僅此簡言之,就是簡單的講,什麼意思呢?你數數觀察自己身心的諸行相,簡單的講就是你要守護正知相。意思是醬子。」這個總彼彼也就是說你為什麼要觀察你身心的諸分位?簡單的講就是你要守護你的正知相,也就是要確定你每一個分位都是在你的正念裡面、在你的所緣裡面,這就是叫做正知。由此能生沉掉將生而且了知正知,你醬子不只是你生了以後你會發現、他還沒有生你就發現了,這叫能生沉掉將生,就還沒有發生你就知道了,那你就要靠這個剛剛講的這個方法,你要不停的出來檢察,這是正知裡面很重要的一點。也就是不只是發生了你知道,你要做到他沒有發生之前、他要發生你就已經發現了,這才是真正的正知最重要的功用。由修念法,是遮散後所起忘念,修這個正念的目標他的目的,是要遮止你所緣境散後就會造成你的忘念,忘念一過來就是沉沒,他的順序是醬,但假如現在叫你修念,最重要就是你能夠遮止你沒有所緣境以後引起的忘念。醬你是不是要修正念?我舉一個例修正念是什麼意思?比方,我今天上座,目前我觀修的所緣境,跟你講我的方法,我持的是蓮花生大士心咒、我觀想的是蓮花生大士,那我觀想蓮花生大士好像比較難,因為是靠照片,那我經常會出現上師的臉。所以這次他在我就問了這個問題,我問生起你的臉到底應不應該把他遮止,繼續去緣蓮花生大士?還是我可以用上師的臉就當作蓮花生大士就做所緣境?回答是可以就用上師的臉。因為,蓮花生大士化身各式各樣的比丘,所以你用你的上師是可以的。假如醬子,我現就舉一個例子,我來都是搭捷運,捷運上我眼睛一閉腦筋中就顯我上師的相,我不一定要在練定。你們了解這意思?!那就是我串習這個念。如果我不停的醬子練,是不是上師那個臉就很清楚,而且最好是練到光明相就是燈下面那個臉,也不容易呀!他叫你修念就是這個意思!其實我想講一個戀愛中的男女不就是腦筋中不停的修念嗎?!對方的臉不停的在腦海中呈現。所以你應善辨別,這就是告訴你正念跟正知之間的差別,你要能夠分辨正念跟正知之間的差別。若不爾者,這裡面這句話很重要了!雜一切心全無分別,如今後人修習而修,這個後人修習而修指的是不正確的修法,現在一大堆人的修法是很不正確,由混亂因,都是很散亂的,三摩地的果恐怕也會是醬子。這句話裡面就告訴我們要好好把這張表記住,你要分的清楚什麼叫散亂、什麼叫昏沉……這都是書上教過的,叫你一定要醬子做,不然你會雜一切心全無分別,雜一切心全無分別就是什麼叫正念、什麼叫正知都搞不清楚,什麼叫散亂、什麼叫忘念、什麼叫掉舉、什麼叫沉沒、什麼叫懈怠、什麼叫昏、什麼叫沉?全都搞不清楚,什麼是能緣、什麼是所緣?全都搞不清楚。那去修什麼?修完最後的結果就是三摩地果大概也是醬子混亂不清。重不重要?當然重要。我們今天把這個重新複習是絕對有必要的,尤其是特別是要修定的人。故應順大論細慧觀察修驗決擇,所以要根據大論所教的,要非常有智慧的詳細的去觀察後做決擇,決擇很重要,沒有決擇是不能修的,記得一直跟各位強調這個。為什麼要聞思?目的就是決擇,因為沒有決擇是不能修的,沒有決擇你在修什麼?這點極為重要,不應惟恃耐勞,惟恃耐勞意思就是有勇無謀,每天就是苦修瞎練那是沒用的。一定要把這些搞清楚,再真正下功夫去修,那一定會有結果。根據馬鳴菩薩的《攝波羅蜜多論》裡面說的:「獨修精進自苦邊,慧伴將護成大利。」假如你沒有聞思、有勇無謀的話你是徒勞無功的,自苦邊,意思就是不會有結果的。你要有慧伴,就說你一定要把智慧放在裡面,然後做過決擇後去修才會有大利。我們今天就只消這一段文,剩下時間就可以來討論。
 

簡師姊:剛剛師兄說以你的上師為所緣境,那一般人皈依的師父而他的師父也不是很……能醬子嗎?
石師兄:沒有關係。
華師兄:這有一個觀念先要澄清,你不是皈依師父,你是皈依三寶。你皈依的法師是重要的媒介,就你的因緣來導引你,你所親近的師父、法師你要跟他去學習,這是不一樣的。皈依,是皈依三寶。
簡師姊:那醬子有皈依上師的?
華師兄:你講這不一樣,在藏傳,你依止上師是因他攝受、他親自教你的,所以有上師相應法。石師兄講說他閉眼觀想上師,基本上他不只這樣,後面還有上師的教法。皈依,藏系的不一樣。
石師兄:我想我知道你在問什麼,若講錯你就把我打斷。
這裡面分2個問題,1就是你決定要皈依誰,在藏系的傳法裡面你不能很輕率的決定上師,《廣論》前面有一大堆在教我們這個,對不對?老師選弟子、弟子也要選老師,那這就過去了,過去以後跟我們現在要講的是沒有衝突的,這是一件事。可是你已經皈依了你最好不要後悔,但依我的了解他也並沒有要求說你不能再多拜一個上師,沒人說你不可以,這是一個issue。第2issue,這其實已經有一點問題了,就說我覺得我這個上師並不夠優秀。你是不是有這個心理?我想你是有這個心理。有這個心理,最好是不要有。當你有的時候,我跟你講你要醬子想,這就是他們講的一句話,他說,佛陀,我剛剛講的是蓮花生大士,你現在是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基本上是可以化成無數的化身,這些化身一般是用比丘示現的,也不見得一定是比丘,在家人有功德的話也可以。他的意思就是說,你雖然沒有直接緣釋迦牟尼佛,你能夠直接緣釋迦牟尼佛最好,我的問題是出在我要緣蓮花生大士的時候,我上師的相一直出來,很容易我上師的相跑到我腦裡而不是蓮花生大士的相,他說這沒有關係,你就專攻上師的相。所以你現在若能夠直接緣釋迦牟尼佛,能夠生起你就緣釋迦牟尼佛,不緣上師相是可以的,可是不要對已經皈依的上師……最好避免那個想法。
簡師姊:這不是對我皈依的師父說的,只是一般人萬一皈依的師父假設不是修行有大成就。問題是假設皈依的不是很理想的,你就不能把他當作你的所緣境。
石師兄:那我馬上插一句話,上師相應法裡面有一個很重要的關鍵不管上師是什麼水準,你都要把他當作佛。重點不是在那個上師是怎麼樣,是在你心裏面那個上師是怎麼樣。這是上師相應法裡面最重要的精髓,因為你把他觀做是佛他就是佛。
郝師姊:在我尚未學佛之前曾去過妙禪那,他就叫大家觀他。到處都放他的相,他有很多不能解釋的事情,可我就不覺得我要觀他。
石師兄:對!你不要觀他。現用他這個例子,這是我的了解,假如今天我是一個很誠心的人,我並不知道妙禪的那些起爭議的事情,那我到深山裏面,我就觀妙禪,這有沒有影響?沒有影響。因為是你觀你那一念心的那個妙禪,那個妙禪已經變成佛了,你是在觀佛。可是你假如知道妙禪起爭議的事情,那你還去觀他那就沒必要了。
韓師姊:記得我們一開始上《瑜伽師地論》的時候,2位師兄都講過,我們所謂的皈依三寶佛法僧的僧是聖僧,不是一般僧,所以不要以為你皈依三寶佛法僧的僧是皈依你的師父,這應該不能畫等號吧?!尊敬師傅是對的,可是我們是不是皈依就不太清楚了,2位師兄是不是能解釋。
石師兄:所有的這些高手,你只要去看他的歷史,他們都不止皈依一個上師。所以,你也不用擔心。你現在皈依這個,你是誠心的,只要你是誠心的就有作用了。重點在於你。可是你明明知道那是有爭議的師父,你還硬要去皈依那就有待商榷了,其實這也是你的業。
你可以觀你的上師變成他是佛的話,那天我們上師的學生跟我講要我去翻看一本書《普賢菩薩的教言》,英文名The words of perfect teacher,這本書簡單講像講4加行就是指這本書,那這個就是等於我們的《廣論》,因為他是大圓滿的前行,大圓滿是密法,可是要學密法之前在藏系也是要先學顯,他們學顯就是這本書。最早有龍欽巴寫的類似《廣論》的書是紅教的,因我現在是紅教弟子,所以我用紅教的說法,一般認為宗大師在寫《廣論》的時候也有參考這個,因這是早期的等於是打顯的基礎。
那這本《普賢菩薩的教言》是大圓滿的前行,類似《廣論》,裡面就是講無常、瑕滿、出離心、菩提心等等。那天,我的師兄要我去翻這本書說這裡面有醬子的答案他告訴你你可以直接緣上師的臉把他當作蓮花生大士。
韓師姊:所謂直接緣上師的臉把他當作蓮花生大士或者是佛,這跟修本尊有沒有關係?
石師兄:這跟修本尊是稍微不一樣,一般你修本尊的時候是把自己修成,這比較難!為什麼上師比較容易,因為你每天看他,本尊你向來沒見過,你只有看過照片,有時畫起來還是金剛那種,單單是蓮花生大士手上拿的法器,你要去記那些就要花功夫了。那是不是緣上師容易?像我緣久美仁波切,他臉圓圓,穿的也很簡單,很容易就浮現了。
有一種緣法是你緣蓮花生大士在你前面,另外一種緣法是你把自己緣成蓮花生大士,這可以的,這個就有一點類似你講的密宗裡面的生起次第,可是他們是有不一樣本尊。這很難啊,要把自己想成那樣,我發覺最簡單的就是緣上師的臉。所以今天特別跟你們講這個,我覺得這是一個好方法,很容易生起這個所緣境,而且這是正確的,心裏就很踏實。
郝師姊:我可以體會師姊的心理,如果不是那麼相信要去把師父觀成佛,我覺得我是很難把他當作佛看。
石師兄:那你有一個可行,不要去詆毀你已經皈依的上師,然後,我的想法是你再去另找一個你相應的上師,再去皈依,這沒有問題。
簡師姊:我皈依的是上玅下境長老,所以我這是沒有問題,是說一般人他皈依出狀況的話他們應該怎麼處理。另外,觀佛像其實真不容易觀起來,要我觀玅境長老,我就會很快想起。
石師兄:所以那天我也很高興,因這解決我一個困擾,就是感覺所緣境,而且我也隨時能夠去串習這個念。
郝師姊:那天上師住在我那裏,大家都走了,就有機會請教上師,每天自己都很多妄念,雖說在學定,可是常常思緒很亂應該怎麼樣做,你入定是又看到什麼?師父不回答,卻叫我站起來。我就站起來,他又要我坐下,我就坐下。他問你想了什麼?我就說想好好站、好好坐。那他說站起來就站起來、坐下就坐下,這就是他們在修持的、很單純,他說你每天做什麼就做什麼,你很單純的做你就很容易。可是其他的他們就擋我,那個修的時候,是說還好沒有請大家去問問題,他們是不答的。因為到那個時候的時候師父會叫你進去,他們修行到這地步,他說師父他是怎麼教的,我師父一句話都不講,是弟子回答的,他說,當你開始學入定的時候,你不就是往那邊跑嘛,師父坐在那邊他知道你到哪裡去。他說一對一的時候他會告訴你你要醬子不要醬子,但你沒有到那個程度時師父是不會講的。
【殊途同歸,師一直以來不都是醬子的教法,只是自己不長進無法登堂奧……所以,一直認為當初的辯論應該是翻譯的問題!】
韓師姊:我看過藏傳的一本書上也是這麼說,弟子一直羞卻修不出來,就去問師他這個所緣境是要怎麼樣,師父就要他躺下來,他就躺在了草地上,師問他你看到了什麼?看到了雲、看到了樹。師說這個就是。我覺得這講法有一點像那個離言法性,你就不要用你的意識去想那些語言上的東西,你看到什麼就是什麼。
郝師姊:對!就很單純,就是醬子。其他不能問他,那些都是道,你沒有到那個程度師父是不教的,到時候他根本就看得到你是哪裡出了問題,但你要先到那個境界他才會講。所以試著去問他不講,只說就是心先要放下、很單純。
石師兄很持平的說這位上師是真有量的,比方,第1天他去某處,他一進去所有冷氣全部斷電,他在那裏待了2天以後就到我們家,到我們家的時候我們家冷氣也全跳電,這向來沒有發生過的,他身上的能量很大!這是我們親身經歷。
郝師姊:他住最裡面的房間,冷氣是早就開的,他很高興的說OK,我回家了。他一關門,糟糕,我發覺那間冷氣停了,我就很急著出來說裡面沒有冷氣!正在講的時候,我家全部冷氣全部斷掉不說,連電燈都黑了,我說怎麼辦?等下不是有很多人要來?!怎麼會醬子?要找人來修。他的弟子叫我不要著急,是師父,師父他弄的,他每到一個地方他要先清潔,他的能量很大。我趕緊打電話找人來修,結果來了他看了說冷氣全部沒有壞,只是順便把冷氣上的灰清一清乾淨,清到我家佛堂他沒有清,我要他也清,他說這沒有灰呀。
石師兄:我講這些不是要講上師的那些,不是這個意思,就說我們讀了這麼多佛法,那我這一輩子真正遇到2位在佛法裡面講的東西是存在的,1位是在德州的法師,1位就是現在的上師,像這種東西不是偶然的,醬我們就會有信心,知道我們學的這個東西最終總會有結果的。再來,就是剛剛講的他的能量方面,另外,菩提心,Ellen有一位不是很熟的朋友,這個人藉這個機會就來看上師,他的先生腦癌開大刀,上師就說等等去醫院看他。上師不需要做這個表演,那天太多人來找他了,他不需要到最後他還要做出他很慈悲的樣子,他不去也沒人會怪他,那個人也不敢想說上師會去,已經晚上8點多了他照去醫院。所以我就看到一個很典型的菩提心。
就說我們所講的證量、所講的菩提心,我都看到了,這不是用裝的,你可以感覺到這不是裝的,而且他連去看2天,坦白講這一般人做不到的。
郝師姊:我先講上師沒有來以前,這個人是個很優秀的工程師,這次是腦癌復發進入加護病房說是沒希望了,腫瘤一串很多,非常嚴重。所以他太太就哭問我妳的上師可以請他幫忙嗎?那時仁波切還在青海,我就跟她要了照片傳過去,上師就說我念一下經再回答你。後來他就回來了。錄音說是這一次他的障礙很多也很大,又說你們台灣有法會耶,你請法會大家一起幫他念經迴向。這我也不太懂,我們有一個共同朋友是……不記得哪一個團體了,(韓師姊一路提醒法鼓山、慈濟、佛光山、中台,都不是,是福智)他們正在辦法會,她就去請他們幫忙念經。
後來她來我家,上師看著她說妳先生這一次的障礙比較大,不然我去看看吧!大家都驚到上師要出診!那天一直等到晚上8點半就把他帶去榮總,那邊的人就想請上師順便參觀一下榮總,他就停下來說我只去看病人,我看完就走,我對所有的東西都沒有興趣,也不要參觀。
太太跟全身插的都是管子昏迷的病人說仁波切來看你了,他稍稍睜開眼又昏迷過去了。上師就往他的頭上一直吹吹吹,吹到一半師父還要打個呵欠,然後再換邊吹。師父趴在病人身上吹得很累,最後給他一顆師父的藥,要他摻進食物中吃掉,看他會不會好,我明天再來。
2天他又去,那個病人會張開眼睛了還說了幾個字,然後上師就要再幫他吹,他就空手伸著亂抓,我問他仁波切吹你的頭有感覺嗎?他很大聲回我有。我說癢癢的嗎?他說痛!然後才知道那隻手是痛到要抓東西,可是他被懸著那邊,他太痛了。清清的吹會痛到醬子。上師吹完後就到左邊去,再問:醬會痛?他說酸。一邊是痛一邊是酸,昨天昏迷,今天意識清楚的講話了,最後還說謝謝仁波切。
剛剛接到朋友的賴,好感恩的說她先生竟然要吃冰淇淋,他們非常高興,仁波切走的時候有跟朋友說你好好餵他這個,你會看到他一天比一天好。
【讚嘆呀!這病人一定有很大的福報!】
石師兄:他們所說的這些東西都存在,假如沒有菩提心的話,去一天就好咯!我的意思是說這些地方讓我們生起信心。
郝師姊:上師每天要做多少功課,他幫別人看病他要背多少業,他的時間都被眾生占掉了。他的大弟子跟我說上師都沒有時間睡覺了,因為他要把所有功課都做完才能休息。所以真的很辛苦,治完病,當場已經眼睛跟臉都是紅的!
韓師姊:所以他們真正的大修行者可以發現每天他的功課他一定要完成。
郝師姊:對!他真正是醬子修行。
某師兄:是你上師來找你還是你去找你上師?
石師兄:當然這是一個緣分,緣分到的時候就出現了,這東西很難講誰找誰,理論上當然是弟子找上師。比方,我這一輩子沒有真正皈依過,但是遇到這情形我就皈依了,這也是我這生的第一次皈依。按照仁波切講法這是有前世的因緣,他講得很清楚是有前世的因緣。
我所了解,這是佛法裡面教的,就說每一個人都有他心裏面的一位上師,你常常會覺得自己什麼東西做的對或不對,你自己會juge,有時候你自己會鼓勵自己,這就是你心裏面有一個上師。還有另外一個上師就是跟你心裏面這個上師是一致的,當那個上師出現的時候,你就很自然的你會痛哭流涕,因為他跟你很久了,可是你向來沒見過面,所以他說你若碰到醬子的時候那就是真正你內心的上師示現了,那你就要皈依,你就要跟著他走。
我跟著久美,這經驗我有,我也不曉得為什麼就會痛哭流涕。因為以前讀過這個,正好又有這個因緣,他也願意接納我們做他的弟子,就是醬子。也不是誰去幫你硬弄出個因緣,他本來就是時候到了。
時間差不多了,來結行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七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