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227-P321L05-P324L04-0137 上士道-6度之般若波羅蜜多 b323 102
學習般若波羅蜜多分五:① 慧之自性b323,② 生慧方便b323,③ 慧之差別b329,④ 正修慧時應如何行  b330,⑤ 此等攝義b330
今初,慧之自性 b323
慧謂於所觀事能揀擇法,此處是說通達五明處等慧。如《菩薩地》云:「謂能悟入一切所知,及已悟入一切所知揀擇諸法,普緣一切五明處轉:一、內明,二、因明、三、醫方明,四、聲明,五、工巧明,當知即是菩薩慧之自性。」能悟入慧者,是未得地前慧,已悟入者,是得地慧。

1個,慧這個字,等等再看講義,對於所謂的靜慮怎麼定義的,慧是怎麼定義的,藉這機會很深入的了解,我們才知在這6度裡面它所代表的意思。前面4個,比方布施,沒有太大的定義或者自性上面的複雜性,戒也沒有太大的複雜性,忍,稍微複雜一點,除了忍別人給你的苦,大家往往忘記自己本身就是一個苦器要有辦法忍這些苦,還有一個重要的你要能夠讀佛法,不會說因讀不懂因怯弱而荒廢不讀了,這都是忍,讀佛法要能讀到真正了解他的意思這也是忍度自性方面的重點。那精進的自性,比較單純容易懂,就是你要能不怕苦、不怯弱,花再長的時間再難做你都會決心要做到。再來就是靜慮的自性、慧的自性這部分,可能有同修很清楚,可能有同修不是很清楚,就藉這機會把這2個東西的自性至少大家要搞到正確的方向上去來了解這2個東西,等等再看講義,先看課文。
慧謂於所觀事能揀擇法,所觀事就是你前面是有止也有觀,有止也有觀的時候,在你觀的部分你所觀的東西你有辦法判斷哪一個是對哪一個是不對,這叫做揀擇法,你有辦法揀擇、你有辦法區別哪一些是量哪一些是非量,哪一些是你正確的理解、哪一些是不正確的你也能夠把他踢除,這些你都能夠知道。此處是說通達五明處等慧,所以這裡所講的範圍已經不是只講空性的部分,一般看到般若很容易聯想到空性,事實上。在6度裡面的慧是把5明都包括進去,5明:一、內明,是佛學裡面所講的,比如空性,屬於出世間;另外4明屬於世間的部分。我們說假如在內明的部分屬勝義諦,那世俗諦就有二、因明、三、醫方明,四、聲明,五、工巧明這4個,這裡的慧是通達的並不是只有勝義諦、只有出世間那一部分,世間的智慧也在內。宗大師直接引《菩薩地˙卷43》云:「謂能悟入一切所知,後面有解釋說能悟入慧者是未得地前慧,也就是現在這個行者還沒有見道,他並沒有親證空性,這時候他的一切所知,這叫能悟入一切所知。也就是未得地前慧、還沒有體會到真正空性、證悟之前的一切所知,及已悟入一切所知,後面有解釋說已悟入者就是得地慧,就代表已經具有出世間智慧這些登地以上的人他的一切所知。那一般人可能不是很了解這些名相,比方說所謂的能悟入一切所知,這名相一般就叫做觀世間部分的量,這就屬於一般的凡夫,因你本身並沒有得到空性的智慧,但像因明,世間的世間法、根據世俗諦。那若是已悟入一切所知,這名相就叫做淨見量,乾淨的淨、見地的見、量度的量。2者就有很大一個差別,因他現在是在揀擇諸法,他並不是在提無分別根本智,他提的大部分都是後得智的部分,所以在後得智的部分就是屬於淨見量。這裏面有很大一個差別,假如你記不住這麼多,你就記住說智慧裡面有分21是你已經證悟空性,證悟空性以後你也跟常人一樣,你能夠了解常人有什麼想法,同樣講一個杯子,那我沒有登地沒有出世間智慧的人,我的杯子裡面、我對這個杯子的感受跟我對這個杯子本身的一切所知,就跟有證悟的人他的一切所知是不一樣的。所以,剛剛跟各位報告這2個名相就是這在佛學裡面指他們不一樣的地方,他們的所能量是不一樣的,1種叫淨見能量,1種叫觀世間的能量,這是很重要的一個差別,我們要知道有醬子一個差別。然後他再深入,你對這些不管是屬於能悟入的或是屬於已悟入的,這些所知你都能夠揀擇諸法,也就是你都能夠很清楚的判斷哪一些是正量哪一些是非量,很清楚什麼是正確什麼不正確。還有,你能夠普緣一切五明處轉,也就是說我這邊所講的慧已經不是單純的出世間,也就是說我們在修菩薩行的時候,你除了一定要追求到出世間的智慧以外,在世間的智慧裡面你要能夠知道因明、醫方明、聲明、工巧明,先不去談因明,就談醫方明,單單醫方明是一個專業,今天我做一個大乘菩薩,可不可以說我只要得到未到地定就好?醬是違反菩薩的教法,這裡清清楚處告訴你要有醫方明。所以你說只要有未到地定你可以不要去讀博士,這話是絕對錯誤的,這裏就是教證,清楚告訴你你要有因明、醫方明、聲明、工巧明。像我們讀的大學是得到工巧明,讀醫學院是得到醫方明,還有聲明,這可能指的是文學、藝術方面的,這世間各式各樣的學問都包括在內,因明指的就是邏輯,所以有很多人常說學因明做什麼,其實因明很重要,雖然他是世間法,可是在世間法裡面你怎麼判定,你不一定要學因明,你只要有西方叫邏輯觀念,中國人若我沒記錯叫理學,像這一部分就是講推理的部分,因明是佛教、印度人用的推理的方式,這東西有一個什麼好處?就說你對世間裡面所講的東西你能夠判定他這個是不是正確的正量,因明可以幫助你,你只要根據這個方式,那麼你這句話說出來是不是正確,你只要通過了他要求的這些個原則,你就可以很確信的知道這句話是正理、是正量,誰都沒有辦法去推翻他的。包括你用邏輯的方法一樣可以得到類似的結果。醬我們就能了解,他講這個慧度的時候不是單單侷限在出世間法上,所以我們做一個菩薩你要行6度,到最後不要只集中在一個般若上面,這不是他所講的,還有世間法,這是他要強調的。這一部分他是蠻清楚的,當知即是菩薩慧之自性。」現在看講義,這蠻有意思的,藉這機會大家要知道他怎麼講智慧這部分……
補充說明b323:梵語若那Jñāna,譯曰智。般若Prajñā,譯曰慧。決斷曰智,簡擇曰慧。又知俗諦曰智,照真諦曰慧。通為一也。大乘義章九曰:「照見名智,解了稱慧,此二各別。知世諦者,名之為智,照第一義者,說以為慧,通則義齊。」法華經義疏二曰:「經論之中,多說慧門鑒空,智門照有。」瑜伽倫記九曰:「梵云般若,此名為慧,當知第六度。梵云若那,此名為智,當知第十度。」唯識論九曰:「云何為慧?於所觀境簡擇為性,斷疑為業。謂觀得失俱非境中,由慧推求,得決定故。」俱舍論四曰:「慧謂於法有簡擇。」大乘義章二曰:「於緣決定為緣。」

他說,一般智梵語叫做若那,般若相對應於慧,決斷曰智,簡擇曰慧。這是多一個參考,並不是說走到你裡都一定是醬子,有時可以通用,最重要是這句話:世俗諦曰智,勝義諦、真諦曰慧。所以要真正去解釋,世俗的叫智,勝義的叫慧,也可通用。現在比較麻煩就是一般在講4依裡面有你要依智不依識,這時這個智本身又大部分意思是講出世間法。一般大部分智的意思是講出世間法,也就是你不應該根據世間法的角度去看法義是什麼,你一定要用出世間的角度也就是實相去看,一般講出世間就是講實相,世間叫現象,現象是虛幻的不是實在的,真正的是勝義上面的那種空性的才叫做實在。他有說一個通用,但你要記住就是說:一般拆開,把智當作世俗講,把慧當作出世間講。可是,在有些地方你又會碰到他講智的時候其實指的是智慧,又把慧放在裡面。我主要是強調,碰到智這個字的時候,大家一定要想到他不是單純指一個意思,他有世俗諦、勝義諦2個意思都包含在裡面。什麼時候該用勝義諦、什麼時候該用世俗諦來對應?那就變成是看情況而定。這個情況應該用勝義諦解釋就用勝義諦,這個情況應該用世俗諦解釋就用世俗諦,這個情況應該用勝義諦加上世俗諦解釋就用勝義諦加上世俗諦。所以,這個就變成你讀多了你碰到了你就會判斷,你大概知道應該用什麼角度去解釋會比較洽當。
云何為慧?這個我們以前有講過,用《成唯識論》這一段來解釋慧是什麼的時候,他就已經不是完全在講所謂般若裡面的這個慧了。我所以要提這麼多就是大家眼界一定要放開,要知道他有各種不一樣的情況,你要有辦法去判斷什麼時候該掌握用什麼樣的。因為他在這裡所講的慧是別境裡面的慧心所,這是別境中的定義,你看51心所表,慧的解釋就是所觀境簡擇為性,斷疑為業。以前也解釋過,當你看到性這字就是他的直接作用,慧的直接作用就是對他所觀的境,他有辦法去揀擇就是有辦法判斷是非的意思,就是有辦法知道哪一個正確哪一個錯誤,這叫所觀境簡擇,他能做一個判斷這是他的直接作用。那看到業這字就是他的間接作用,間接作用就是他能斷掉你的疑惑,假如你有什麼疑惑,那你又有這個慧,你就能夠把這疑惑解決掉。這個慧用醬子的一個名相來說明下定義的時候,這是指別境的慧。可是今天我們講6度的慧的時候,這個慧只能做參考,6度的慧他變成指的是世俗諦跟勝義諦比較廣泛的全部包含在這裏面。
我醬講,希望同修能體會我的意思。也就是說,今天我們讀到這裡,我們對於靜慮這2個字要有比較廣的認知這2個字代表的含意,雖說他的狹義有時候也可以用,若人家講靜慮他只講止,你也可以理解不需要去反駁,可是你自己心中很清楚這2個字本身的意思可以代表止也可以代表觀其實他指的是一個三摩地,他指的是一個止觀都可以包含在裡面的一種境界。為什麼要特別講這個止觀都可以包含的靜慮呢?以前在讀《廣論》前面有觀察修、止住修,到最後你要進入真正所謂的得到無分別根本智時你一定是用止住修的,你要有止有觀這就是止住修,這就屬於他所講的靜慮的這一部分,很標準的。那麼在講到慧的時候我們也不要很狹義,若人家講般若就是比較注重空性那一部分,不能說人家錯但是比較狹義,可是至少我們今天知道他也可以包括所有的世俗諦、勝義諦,就是除了空性以外,那所有的這些世間慧也全部都可以包括在內,特別是大乘這是很重要的。


接下來的生慧方便這一範圍很廣,我們今天就分段講解。
生慧之方便 b323
第二生慧方便,謂當思惟生慧功德及未生之過失。其有無通達如實無我性慧之功德過失,毗缽舍那時茲當廣說。今當略說所餘德失,先說A功德。A1此中慧是現後一切功德根本者,如龍猛菩薩云:「慧為見不見,一切功德本,為辨→辦此二故,應當攝受慧。明是求法義,及大解脫本,故應先敬持,大般若佛母。」
更正:「辨」字依藏文為「辦」。(源自《廣論四家合注》)
這一科裏面包括很多東西,先講什麼叫生慧方便,他只是簡單講怎麼趣入生慧的方法,怎麼樣讓你能夠有興趣要追求般若這一度,還是一樣一定要思惟他的功德及過失。這個方便都是一致的,你能夠趣入讓你真正要去修慧這一度,那你一定要先思惟他的功德及過失,知道了他的功德及過失你就一定會趣入,因為你不做可能很嚴重,做了有非常多的好處。接著說,其有無通達如實無我性慧之功德過失,在毗缽舍那時茲當廣說。所以他現在把這一部分先剔除掉,剛剛講慧的自性時有提到1個真諦、1個俗諦這2個都可以放在裡面,甚至連5明都可以放在內,5明只有內明是屬於真諦的,另外還有4明都是屬於俗諦。他說你能不能通達如實無我性這個指的就是勝義諦,指的就是空正見,也就是指的一般我們讀到這一科時的狹義的認知,很容易會把這科跟所謂的空性,就是大乘的人無我、法無我的這種空性當作是這裏面的主力,也確實,但我們讀完以後發覺它其實是更廣的,包括真諦跟俗諦。所以他第1個告訴你你有沒有需要真諦、勝義諦或是空性這一部分的智慧呢,那這裡你有有什麼好處,你沒有有什麼壞處,等到了講毗缽舍那最後那一章的時候才要好好的細說,現在只不過是簡略說明所餘就是非空慧也就是俗諦的部分的有什麼功德、有什麼過失,先說A功德。醬我們就搞清楚不會亂了,接著有關俗諦慧功德的第1部分,A1這裡面我們所說的慧是現後一切功德根本者,什麼叫做現後一切功德?現世這一世叫現、後就是你以後的後世來生,你在現世跟來生所有能夠有的一切功德都是依著現在的慧而生起來。所以第1個就告訴你這是今生來生一切功德的根本,你就知道你假如沒有這個,今生來生你是不容易生出功德的。立刻就引龍猛菩薩說:「慧為見不見,所以宗大師基本上講任何東西都是有根據的,他根據龍樹菩薩說,見就是今生,不見就是來世,所以他用上現後以之對應。慧為一切功德本,有了慧才能成辦現世、後世此二功德故,所以你一定要攝受慧。明指的就是智慧,無明就是沒有智慧,智慧本身是怎麼用的?他是求法跟求義,法在這裡指的是現世,所以跟見是對應的,義在這裡指的是後世、以後的增上生,就跟不見是對應的。一樣的意思用不同角度再說他,所以智慧本身是求得現世功德或是後世功德,現世、後世增上生完以後還差一個大解脫指的就是究竟一共3個。智慧能夠讓你現世得到安樂、後世增上生,最後得到大菩提究竟的大解脫,因此,不管是現世的法、後世的義還是究竟的大解脫都是依據慧為根本,所以我們應當先禮敬大般若佛母,指的就是慧。」
1點用功德的角度來講,你就發覺所有的功德,現世、後世、最後的究竟的成辦都要依靠這個慧。

A2慧如施等五度之眼者,如《攝頌》云:「若時為慧所攝持,爾時獲眼得此名,如畫事畢若無眼,未畫眼來不得值。」於餘功德皆須慧者,譬如妙金所作莊嚴,雖已殊妙,若更嵌飾帝青等寶,尤為可意。如是從施乃至靜慮五種金莊嚴具,若以揀擇理非理慧鈿寶嵌飾,更為希有。由此能令施等五法成清淨故。猶如意識,能於眼等五根之境,分別德失而為進止。如吉祥勇云:「此施等福德,若有妙慧力,如諸金莊嚴,嵌寶尤光顯。慧於彼彼義,增廣功德力,如根於自境,由意顯其力。」
A22點,是用6度的角度來說,6度的前5布施、持戒、忍辱、精進、靜慮,要用慧來做施等前五度的眼睛,這是什麼意思?就是有了智慧的時候這5度才能稱作波羅蜜。波羅蜜的意思就是到彼岸,就是你才能夠稱的上是能夠讓你解脫的醬子的一個覺,就是般若波羅蜜多、就是到彼岸的智慧。講般若波羅蜜多指的就是到彼岸的智慧。現在你假如沒有慧的話,你前面那些布施幾個就不能叫做波羅蜜,因為要有慧,也就是慧是他們的眼睛,意思是醬子。這一節主要就是在強調這個功德,你沒有慧你那5度根本不能算是5度,不能算是菩薩行的5度。
就引《攝頌》,《攝頌》也是般若波羅蜜這個經,像我們講的般若經一類,藏系似乎這個比較普遍。他說:「若時為慧所攝持,假如你有慧的時候,爾時獲眼得此名,意思就是5度能夠有慧來做攝持的時候,這時的5度才能夠叫做波羅蜜。布施,一定要有慧的攝持才能叫做施波羅蜜;餘類推。就好似如畫事畢若無眼,比方畫一個佛像、唐卡,你畫完以後一般都要清淨找一個黃道吉日才把眼睛畫上去,就是開光點眼後才完整,才能把整個意境、精神顯出來,畫龍點睛,這是一樣的概念。未畫眼來不得值。這個值指的是價值,並不是講金錢,不過也可以,只是比較粗俗。你要畫了眼睛以後才有那個價值。」《攝頌》這整個內容也就是剛剛強調的慧如施等5度之眼。於餘就是其他5度的功德也都是須要慧的攝持,根據醬宗大師又下註解,沒有慧是不能叫做波羅蜜多,比方,妙金所作莊嚴,莊嚴,解釋過很多次了就是裝飾品的意思,雖已殊妙,金子做的莊嚴具雖然已經很好了,但是若能更嵌飾各式各樣的寶石,尤為可意更是有價值。這就是比喻你的5度本身一定要有慧度來攝持。
如是從施乃至靜慮五種金莊嚴具,這比喻就再引申下來,你若能有揀擇理非理慧鈿寶嵌飾,理非理,簡單講就是什麼是正確的什麼是錯誤的,或是正量非量,就是你能判斷的時候,醬子的理非理慧醬子的寶把它嵌飾上去那就更為希有。由此能令施等五法成清淨故清淨,有2種解釋方式,一般講清淨代表具有空性,就真正實相的意思,也就是有了慧的攝持以後真諦、俗諦2個的意義都完整了;另外一個,清淨對應的字叫平等,也就是用空性的角度到最極致的時候你可以用平等2字代表,因所有的東西都是空性,所以他是一個平等的觀念。在這平等的基礎時,所有的顯現,也就是在空性是你的基礎,也就是說,那本來是空性的東西他也自然會顯現。可是你一定要先用這空性的東西做基礎,而不能一下子就跳躍到顯現的部分,是由平等的基礎知道萬法皆空,最後也知道所謂顯現、空性這2個是無二無別,2個意思都是一樣的。假若當你到了這個境界的時候,你在俗諦裡面最究竟的時候,以空性的基礎到了最究竟的這種世俗,所謂的俗諦就是能夠顯現的意思,用俗諦反而不好,就是用最寂靜空性時候到能夠顯現的最寂靜的觀念的時候叫清淨。這是一個平等跟清淨這2個名詞,這裡面說五法成清淨,你可以只是很單純的解釋就是包括俗諦跟真諦,很深入的解釋就是由平等進入清淨,這是很完整的法義。這就猶如意識,這我們都懂,5俱意識,能於眼等五根之境,分別德失而為進止。這裏面狹義的時候就指5俱意識,廣義的時候你不一定要用5俱意識代表,就是整個意識。因我們都知道,所謂的眼耳鼻舌身這五根這是屬於無分別識的部分,他本身是沿現量的他只是了別,就是他能夠知道,比方你看到一個東西叫看到,他並沒有去分辨說這個叫杯子、這個叫什麼,他是有這概念他只是了知有醬一個,然後再進去就要靠意識,意識就可以慢慢讓他產生分別他是一個什麼東西,用名相進去來分別他,然後下一步甚至會產生你的受,還有連帶很多的心所,有時會產生快樂、痛苦,或者產生乾淨的、汙染的全部都是有意識這一部分。這是廣義的說法。那用狹義的角度,讀過唯識應該都知道這個觀念,眼等5根醬子一個識,他本身的力道是很小的,他不是強有力的識,所以他一定要靠5俱意識他才有辦法去緣境,這個已經不是談分別了,就說他一般5種無分別識他一定要帶著5俱意識,因有5俱意識他才有辦法去緣境,要不然他本身沒有那個力量。醬子一解釋大家就知道他為什麼要比喻猶如意識,能於眼等五根之境,分別德失而為進止。就說你不要去想到剛剛講的那麼複雜,單單想到一個5俱意識就夠了,5俱意識沒有的時候,他本身是沒有能力去緣境的,無分別這5個識本身是不夠力量的,一定要加上6意識進去他才有辦法去緣境的。
這時就引用吉祥勇,吉祥勇就是馬鳴菩薩,這邊就是馬鳴菩薩寫的《吉祥敬母》裡面有說到:「此施等就是指前面5度福德,若有妙慧力就是增加上第6度能夠攝持他的時候,如諸金莊嚴,嵌寶尤光顯。宗大師就是根據這個來說前面的比喻。慧於彼彼義,增廣功德力,彼彼,指前面5度,那5度本身所帶的那些義就是他的那些依他起,這時因為有慧就會增廣功德力,本身的功德因為醬子而增加,如根於自境,就好像5根對於自境,自境就是他所能夠觀的現量,用佛學術語這叫做自相,或者用因明的術語這叫做所取境,這5種無分別根識他本身是一種現量,他只能夠緣自相,緣了自相的時候,他要靠第6意識來顯其力,才開始讓他能夠了別,到最後能夠分別。能分別以後才會顯出這個境的所有能夠帶出的後續作用跟影響都全部包括在這裡面。」
《攝頌》b323:漢譯《佛母寶德藏般若波羅蜜經》上卷中「修六度行闕般若,無力不能成菩提,譬如畫像不畫眼,因無眼界無功德。若有受行於智慧,得名有眼及有力。」

A3如是信等根中以慧為主,若有慧主,則善了知施信等德,慳等過失。次乃善巧盡諸煩惱,增長功德所有方便。如云:「信等根中慧為主,如餘根中須意識,有此為主知德失,亦能善巧斷煩惱。」
A33點,剛剛是用6度來講,5度一定要有慧度來攝持才能夠真正的叫做波羅蜜多,那現在這裡不是用5度來講,是5根、5力來講,大家應該記得這很重要叫做信、進、念、定、慧。比方說37道品裡面的5根、5力指的就是信、進、念、定、慧,所有的功德包括修出世間都需要有這5力。所以他叫做信等根,信就是信3寶,進就是精進,念要有正念,念本身範圍很廣,假如你用在定上面你沒有念你根本不可能專住一個所緣境,你一定要有憶念,比方現在就是要憶念蓮花生大師,那就是用這個念入定的。再來就是定跟慧,這時可以講是標準的靜慮,這時就不是別境了。念、定、慧這都是指佛學裡面的正念、靜慮、智慧。這麼重要的5個東西也是以慧為主,剛剛6度的5度一定要依慧,現在講5根、5力的本身也是要以慧為主。假若有慧的話,你才能夠真正的去了解布施、信等的功德,還有能了解所謂的慳等過失,這是相互對應的。其次你能夠用善巧的方法來斷掉所有的煩惱,增長功德所有方便。信、進、念、定、慧是很重要,斷煩惱也是靠信、進、念、定、慧,37道品你要經過5根、5力,最後才會進入7覺知、8正道,最後能夠斷煩惱。7覺知本身就能斷煩惱、就能見道。8正道就是能夠修到最後究竟位。所以由這可以看出來,這第3點就是強調信、進、念、定、慧這裡要用慧為主,有慧後面那功德才會完整。
如云:「信等根中慧為主,如餘根中須意識,有此為主知德失,亦能善巧斷煩惱。」
今天就到這裡,有什麼問題見面時提出討論。
 

 

20180313-P324L05-P327L09-0139上士道-6度之般若波羅蜜多 b324
上節課沒有消文,因我以為大家見面的時候以討論問題為主,或是講一些能幫助大家深入了解的議題。現在是消到6度的般若波羅蜜多,第1個就是講慧的自性b323,這跟以前5度都是一樣的程序,第2科就是生慧方便,其實就是要你趣入,你對這般若波羅蜜多變成產生了很強的欲要去做這個事情,那是用什麼方法讓你進去要去追求這個般若波羅蜜多。所以這個方便基本上就是從他有的時候有什麼功德、沒有的時候有什麼過失,從醬子的思路去想,最後你就會產生這個欲。前次就是在功德這裡消文,我們消過的功德:第1個慧是現後一切功德根本b323,第2個慧是6度的前5度的眼睛b323,第3個是以55力的角度來說慧是為主b324,今天就要從第4個慧的功德b324開始講。
A4又諸菩薩將1.自身肉施諸求者,如從藥樹而取,無慢怯等分別變異,亦因智慧現證真實。又2.由慧故,能觀生死涅槃所有衰損,為利他故,修學尸羅能令戒淨。3.由慧通達忍與不忍功德過失,令心調伏,則邪行眾苦,無能奪轉。4.由慧善知為應精進事,即勤修彼道極升進。5.又住真實靜慮所有最勝喜樂,亦是由慧依止正理之所引發。故淨施等五法以慧為依。如馬鳴云:「1.菩薩開慧眼,雖施自身肉,如從藥樹取,無別無高下。」又云:「2.慧見三有獄,勝解度世間,持戒非自利,何況為三有!」又云:「3.4.慧者有忍德,怨敵莫能害,如調伏象王,堪多業差別,唯勤墮苦邊,有慧成大利。」又云:「5.諸已趣歧途,集過重罪染,惡人豈能成,靜慮妙喜樂?」
A44點,這一段基本上還是把前5度有沒有慧度時會有什麼樣的差別。
1. 諸菩薩將自身肉諸求者,這就是有人來跟你求身布施的時候,菩薩能做到就好像從一棵樹上取下來,什麼叫做藥樹?意思就是很簡單的從樹上採一個果子給別人一樣的,菩薩能做到醬子,慢就是高慢,身布施的時候他不會認為他很了不起、不會有這種高慢心,怯是害怕,他身布施也不會產生害怕。變異是指你心裏產生醬子的慢、怯的分別,基本上這算是一種煩惱。所以這就叫做無慢怯等分別,也是因為他有這個智慧現證真實,這個真實在這裡指的是空性的意思,也就是說他已經證知真正的實相是空性,所以他在做身布施的時候他不會有任何的高慢或任何的怯弱。這裡是分別把5度分開講,1就是指布施這一度。
2. 因為有慧,他就能觀生死涅槃所有衰損,為幫助他人,所以他會修學尸羅能令淨,大家看到現由施度轉至戒度。先看一下講義……
「…生死涅槃所有衰損」之句義,依藏文為「有寂之衰損」,即凡夫墮三有邊與小乘墮寂滅邊的衰損。《現觀莊嚴論》云「智不住三有,悲不住湼槃。」(源自《廣論四家合注》)p116
《現觀莊嚴論》有一句話:智不住三有,悲不住湼槃。所有菩薩都有醬的觀念,他因為大悲要度眾生所以不住湼槃,他有智慧所以不會迷失在生死輪迴中。有寂之衰損的有指的是生死,寂指的是涅槃,凡夫墮三有邊與小乘墮寂滅邊的意思是說凡夫都會去輪迴,小乘因不追求回來度眾生故他們只想去涅槃,所以這就是凡夫墮三有邊與小乘墮寂滅邊的衰損,這2個都不對,是不完美的。
3. 再來就是忍,也是由慧的關係讓你能夠通達與不忍的功德與過失,令心調伏,則所有的邪行眾苦,無能奪轉,沒有辦法改變你,因你具有在有智慧下的忍度。
4. 接著就是精進度,由慧的關係讓你非常了解要怎樣在精進上面下功夫,即勤修彼道極升進。升進就是讓你不停地往上面進步。
5. 到了第5靜慮,也是由慧依止正理之所引發的真實靜慮,又住真實靜慮裡面能得到所有的最勝喜樂,有現法樂即當下的身心輕安,將來因有靜慮可以修神通,根據靜慮又可以修觀慧,最後能斷煩惱得到智慧。故淨施等五法以慧為依
接著就引聖教量如馬鳴菩薩所說:「1.菩薩開慧眼,雖施自身肉,如從藥樹取,無別無高下。」這可以在前面找到呼應的。無別的別指的是我執的意思,高是高慢,下指怯弱,這一句是呼應布施。馬鳴菩薩又說,這句呼應戒:「2.慧見三有獄,勝解度世間,持戒非自利,何況為三有!」勝解在這要講得比較白就是他因為非常了解眾生的痛苦,勝解之後他有誓願要度世間,所以持戒不是為了自己的利益,因他持的菩薩戒,那怎麼可能去追求三有呢?大家知道持戒以後會得到好的異熟果,下一輩子生到人天,那以菩薩來講,他因為有醬子的智慧他持戒的目的不是為了這個,最重要是為了度世間。接著引的馬鳴菩薩所說是跟忍、精進呼應的話:「3.4.慧者有忍德,怨敵莫能害,如調伏的象王一樣,他能夠做非常多的各式各樣的利他事業,唯勤墮苦邊,假如只有很努力的精進卻沒有慧基本上他會墮到輪迴三有的苦邊,這就是強調精進本身一定要有前面的慧,由慧來帶領的精進,有慧成大利,就會像調伏的象王一樣。」再來第5個:「5.諸已趣歧途,集過重罪染,惡人豈能成,靜慮妙喜樂?」也就是說你有慧的話,基本上就不會像那些凡夫走到不正確的道路上,也會積集了非常多的障礙,各種的業障、煩惱障,像醬子怎麼可能得到靜慮這一度呢!所以還是要慧。

這一段也是把5度拆開,很詳細的解說慧的重要性。接下來還是慧功德上的第5小科。
A5智、愚二功德似有相違,由是慧故能令無違。譬如菩薩作轉輪王,王四大洲,然能不隨欲塵遷轉,是由具足慧臣之力。如是慈而無貪雖生猛利慈心,見諸有情極可悅意,然無少分貪欲和雜染;悲而無憂見有情苦,雖生恆常猛利難忍大悲,然無懈怠憂惱蔽覆不樂善行。喜而無動又雖具足歡喜無量,心於所緣全無散動。捨而無棄又雖具足大平等捨,然於眾生所有義利剎那不捨。此皆由慧成,以慧力故,滅除此等力均之障。如云:「菩薩具王位,根境如天物,性不變非理,是慧臣德力。慈心純利他,然無貪薰染,悲不忍他苦,不憂懈低劣。雖喜無散動,捨不棄利他,諸德所治品,由慧滅故妙。」
A55點,2種事情叫2功德,我們經常會看到2種事情你認為他會有相違、彼此會牴觸,比方說智、愚這2個東西本來是抵觸的,有很多東西你看起來是抵觸似有相違的,可是假如你有智慧的時候,最後基本上這2個東西你都能感覺他都不會抵觸。就是說,有2個像是有抵觸的功德,因你有智慧的關係,你就不會發覺他們之間有抵觸,為什麼?你繼續看下去就很清楚了,譬如菩薩作轉輪王p82,一般以佛學的地理觀是認為一共有4大洲,轉輪王比國王大,至少會統轄一洲以上的領地,這王管了四大洲,他就是世間唯一的轉輪王,他能夠不隨欲塵遷轉,他可以統御享受所有的欲塵,可他不會受這些欲塵的遷轉而迷失自己,最重要的原因是他具有慧臣,轉輪王有7寶,中間有一個大臣寶就會輔佐他讓他走正確的路。
補充資料:轉輪王於輪寶之外,具六種之寶,合有七寶,又具足千子。俱舍論十二曰:「經語輪王出現於世,便有七寶出現世間。其七者何?一者輪寶,二者象寶,三者馬寶,四者珠寶,五者女寶,六者主藏臣寶,七者主兵臣寶。」
轉輪是他根本1寶,除此,女寶就是他的王妃,藏臣寶就是剛剛講的慧臣,兵臣寶是幫他帶軍打仗的。醬你就懂他為什麼用慧臣這2個字。接著就舉了4個很重要的看起來相違但實際不會相違的東西,大家也可以記下:1. 慈而無貪,慈跟貪,若沒弄好,慈本身會帶貪,可是他能夠做到慈而無貪,基本上就是他具有智慧的關係。就像你如是雖生猛利慈心,見諸有情極可悅意,然無少分貪欲和雜染。慈,就是你希望他更好,希望他得到快樂;悲,是他有痛苦你要把他拔除。慈,與樂;悲,拔苦。比方我們愛自己的孩子,我們都會有愛心簡單說是慈,但這裡面多多少少都有一些貪在內,貪是因為他是你自己的孩子。可是真正的有慧的時候,菩薩在慈的上面不會生所謂貪的煩惱。看講義……
「…然無少分貪欲和雜染;…」之句義,依藏文為「然不為少分貪欲所雜染」。(源自《廣論四家合注》)
不會有任何一點貪欲所雜染,而不是貪欲和雜染。
2. 悲而無憂,你要拔苦可是你不會產生憂惱。所以,見有情苦,雖生恆常猛利難忍大悲,然你不會懈怠憂惱蔽覆不樂善行。就說你想要幫眾生拔苦,你不只是想你一定會去做,記得前面有一比喻說小孩掉到糞坑,媽媽只會一旁著急,那爸爸是立即跳下去救人。這裡就是強調說這2個本來應該會有衝突,因為有慧的時候這2個就不會有衝突,所以重要就是他不會懈怠、也不會憂惱,不會蔽覆你讓你不樂善行。
3. 喜而無動,雖具足歡喜無量,心於所緣全無散動。這很容易懂,一般開心歡喜時心都很散亂浮動,那他告訴你因為有智慧時就會喜而無動。
4. 捨而無棄,就說雖然具足大平等捨醬一個功德,然對於眾生的所有義利,眾生的現在好、將來好一點都不會說捨掉不管。
他這用4個例子,一看也知道這叫慈悲喜捨,他把慈悲喜捨另外反面的東西放進來,再告訴你,你只要有慧的時候,這些看起來相違的東西因為有慧你就能做到:慈而無貪悲而無憂喜而無動捨而無棄。這些都是因為有慧的關係,你具有智慧的力量,竟可以滅除此等力均之障。力均之障,簡單講就是副作用,可這副作用還沒有百分之百的解釋出來。一般經常會說有一好必有一壞,記得以前講過大黑天的故事,不是說有一個很漂亮的美女迎到家中,接著就來了一個很醜陋的女子,他不讓她進入家中,結果不行,這2個是雙胞姊妹,有伊必有伊。像醬子的東西就是力均之障。就是說有慈可能帶有貪,那因為你有慧就能解決這問題。
一樣接著就引聖教量如馬鳴菩薩所說:「菩薩具轉輪王位,根境如天物,是說他能接觸到的外境都是非常好的東西,就是剛剛講他接觸很美妙的欲塵,性不變非理,基本上他不會變壞,原因是慧臣這一寶有能力幫助他不走偏。慈心純利他,然無貪薰染,悲不忍他苦,不憂懈低劣。雖喜無散動,捨不棄利他,這些前面都講過了,這只是告訴我們他所引的出處。諸德所治品,諸德就是指慈悲喜捨,所治品就是指貪憂動棄這4個,因為有了慧這些力均之障都不會產生,不會有所抵觸。」

A6a b325二諦又如《讚應讚》云:「不棄捨法性,亦隨順世俗。」謂諸相縛所執之事,雖微塵許亦不可得,於此法性獲大定解而不棄捨,然與世俗內12緣起外因緣各別生果,所獲定解無違隨順。又諸餘人認為極相違事,然具慧者皆能隨順令無所違。
A6a6a點,現在講第6種功德,又可以再分做abc 3個,為什麼?因這裡最重要是提到世俗諦、勝義諦方面,因你有智慧就能夠非常的正確的處理世俗諦、勝義諦。一開始他就引《讚應讚》,這個以前也講過是馬鳴菩薩所造,主要就是在讚美佛陀的功德,所以叫做《讚應讚》。這裏就提到:「不棄捨法性,亦隨順世俗。」法性指的是勝義的意思,就是2諦裡的勝義諦,也就是他能夠了知這個勝義、知道有醬一個真理,可他也能夠隨順世俗,也就是他能夠勝義跟世俗雙運的意思。比方說,諸相縛所執之事,也就是我們看到在世俗上面是一種顯現,所以基本上是有相的,有相的,你認為有相就有能取、所取這2取,你有這個相、你執著有這個法、有我,那因為你能夠了知這個勝義跟世俗,所以所有這些相縛所執之事,也就是在世俗裡面會造成相縛跟你有執著的這樣子東西,你了解到雖微塵許亦不可得,為什麼?你不會被世間的相縛或是你不了解而執著他有的這些情況,因為你了知勝義,所以微塵許亦不可得。那,於此法性獲大定解而不棄捨,可是你對於法性又能有勝解,而於世俗方面你也不棄捨,了知世俗在世俗諦上也有它的功用。又對不棄捨做更進一步的解釋,然與世俗內外因緣各別生果,內指的是12緣起,我們知道世俗都是跟緣起有關的,都是有因果的,12緣起,就是在解釋世俗的內因緣,外因緣就是器世間那一部分也是有因果的,所以對於世俗這一些緣起方面,有是世俗緣起有,所以在世俗這邊的內外因緣各別生果,所獲定解無違隨順,意思是你能夠知道勝義,但是你不會因為勝義而認為2取空,不會因為勝義空而認為什麼都沒有;你知道世俗的有,可是你知道世俗的是幻有,你也不會因為世俗上的有讓你認為這可以產生相縛、執著。所以這2邊都能夠獲得定解,你會隨順世俗、不棄捨世俗,這都是因為有智慧的關係。又諸餘人認為極相違事,然具慧者皆能隨順令無所違。諸餘人指沒有智慧的人或是一般凡夫,他們認為有相違的東西,假如你是具有智慧的時候,你就不會認為他相違了。
今天我們由文字上面的很容易理解,可是有很多地方,假如你再深入,比方去了解他所講的勝義的觀念、或者他所講的世俗的觀念,你就會更清楚他為什麼會提到這個。假如你很清楚勝義裡面所講的東西、世俗裡面所講的東西,你就不會覺得這2個之間有相違。事實上,在真正的《中觀》到最後最究竟的勝義裡面,一般講這個第3轉法輪到他空最究竟的時候,他所談的就是現象跟實相彼此是不相違的,他就是強調這種觀念。這種觀念本身,就是說現象跟實相,比方說勝義跟世俗,本來看起來是相違的,可是你有了智慧,到最後你發覺這2個根本不相違,其實是可以雙運的。我這邊只是要強調,因上節課剛好有機會講到這個,相信有同修聽完以後今天再看這段文字時就覺得更具體,因有實際的例子說明為什麼有智慧以後會不覺得是會相違。
A6b教理互異如前論云:「若開若遮止,佛語或有定,或是不決定,然皆不相違。」謂大小乘及經咒中,見有眾多開遮不同,若以一人雙修二事,尋求無邊經論密意時,諸愚無慧雖覺相違,然諸智者實見無違,亦是慧之所作。
A6b6b點,教理互異。6這是談有相關連的東西,前面是講2諦你有智慧你就會知道世俗勝義不會相違,這裡是教理不一樣的時候,基本上你有智慧你也會知道他沒有相違。也就是教理互異的時候你也知道他不會相違。前論就是指《讚應讚》:「若開若遮止,若開就是成許,佛語或有定,或是不決定,有時講說了義或不了義,有時很清楚有時不是那麼肯定的,類似說教理互異的時候或是不是那麼清楚的時候,可是你會發覺皆不相違,只要你有智慧你都會知道他不會相違。」接著,宗大師根據這講得更清楚一些,在大小乘及經咒中,大小乘是顯裡面的大乘、小乘,基本上教理上是有一點差異,經咒是指顯教跟密教之間,有時候你也可能看到有一部分的差異,見有眾多開遮的不同,若以一人雙修二事,雙修不是指密宗的雙修,他的意思是你同時去學大乘跟小乘,或者你同時讀顯又讀密。這時你尋求無邊經論密意時,因為等於是佛所講的東西、各式各樣的講法你去做一個全面性的了解,這時你就會知道,假如是沒有智慧的人他會覺得所讀到的大乘跟小乘或是讀到的顯密是相違的,可是在諸智者實見無違,有智慧的人他會覺得所讀到的大乘跟小乘或是讀到的顯密是根本沒有抵觸的,沒有相違的。這裡面可能會產生另外一個疑問,就是說,為什麼要強調說大乘正確小乘不正確呢?為什麼要說該修大乘法,不該修小乘法呢?他講的其實是說,當你有智慧,你能夠完全了知所有這些的時候,你知道你修小乘的目的最後是要因你是菩薩你要度眾生,那有人的根器是小乘的根器,你一定要懂得小乘你才有辦法度他。對方是小乘人,你應該要有小乘的造詣、有他那方面的知識你才能跟他交談,說動他。這是很簡單舉一個例子,也就是說我們在思考上是醬子思考他所講的意思是醬子。還有一個最標準的例子,比方,在寧瑪裡面叫做9次第,寧瑪的9次第意思就是說:從小乘一直到最後大圓滿法的見地一共可以分做9種。次第就是由最小的有部、經部這樣一直上來到最後大圓滿法,這是最高的法,可是這中間每一個都有他階段性的用處,就說你在某一個階段修法的時候你可以用小乘的見地,再上去階段的時候你就要用大乘的見地,醬子等等。所以,他指的是這一個,他講的無違就是你知道、你能夠融合,而跟前面所講的也沒有抵觸,不要認為這邊講的又跟前面不一樣,他不是這個意思。
A6c小結如是無慧,覺為相違,及有慧者,見不相違事雖有無邊,然二諦建立及經論中互相開遮眾多不同,以慧分辨意趣無違,即是智慧無上功德。
A6c6c點,這是這一部分的小結。假如你是沒有智慧,可能就會在某些地方看到相違,可是你有智慧你就不會覺得是相違,見不相違事雖有無邊,然二諦建立及經論中互相開遮眾多不同,都是有他的角色在裡面,以慧分辨意趣無違,所以,你有醬一個慧的時候,你就發覺這整個教法裡面,教跟理意趣是無違的。你能夠達到醬子就是你要具有智慧,這就是智慧上面的無上功德。

再接下來就是等於整個功德的一個總結。
A7總結一切功德皆從慧生者,如云:「世間圓滿從慧生,如母育子有何奇,善逝十力超勝力,一切無等最勝事,及餘一切功德聚,皆依如是慧因生。9種智慧果 1.世間藝術642.勝藏法、財,所有如3.眼諸經典,4.救護5.覺慧及 6.咒等,7.種種建立法差別。8.眾多異門9.解脫門,彼彼利益世間相,大力佛子所顯示,此等皆從慧力生。」
A77點,現在就看他對整個慧功德這一部分怎麼下的總結。
一切功德皆從慧生者,也就是《讚應讚》:「世間圓滿從慧生,如母育子有何奇,有了智慧你就能得到這些所有的圓滿,就好像母親能夠生子這是很自然的本來就是醬子。那接著,善逝十力p46超勝力,一切無等最勝事,及餘一切功德聚,皆依如是慧因生。所以,善逝指的是佛陀,說到佛陀的十力醬子一個超勝力,或是最高的一切勝事,或是其他的一切功德,所有這些都是由慧而生。先看一下十力……
《瑜伽師地論》四十九卷十六頁:「云何如來十力?一者、處非處智力,二者、自業智力,三者、靜慮解脫等持等至智力,四者、根勝劣智力,五者、種種勝解智力,六者、種種界智力,七者、遍趣行智力,八者、宿住隨念智力,九者、死生智力,十者、漏盡智力。如是十種如來智力,當知廣如十力經說。」
不只是《瑜伽師地論》有講到如來十力,一般佛學字典也可以查到,1、處非處智力,什麼是合理的什麼是不合理的。2、自業智力,3、靜慮解脫等持等至智力,這屬於定、三摩地方面的。4、根勝劣智力,5、種種勝解智力,6、種種界智力,比方18界、地水火風空這些都屬界。7、遍趣行智力,8、宿住隨念智力,這有的是跟神通部分相對應的。9、死生智力,10、漏盡智力,這就是漏盡通,所有的煩惱都斷盡的一種神通。這是過去都講過的東西,再複習一下。
下面就把智慧所產生的果分做9種,剛剛不是講善逝十力超勝力,一切無等最勝事,及餘一切功德聚這是一個總說,細分就是9種智慧果 1.世間藝術共64種也都是由智慧成就的。 2.勝藏,這就是法、財, 3.如眼的諸經典,就是非常重要的,比方《中論》、《般若經》等等。 4.救護, 5.覺慧, 6.咒等,這是一種有為法,特別是密宗。 7.種種建立法差別,這叫做息、增、懷、諍p56,止息、增上、懷柔、諍忿,這是密宗的事業可以分成這4種。
補充說明:密法中所修之息(和平)、增(增上)、懷(自在)、諍/誅(威猛)四法,動機一定要純為利益聖教和眾生,否則很有可能淪為貪婪心和瞋恚心。【備註】「和平」變質成貪安逸;「增上」變質成貪福壽增上;「自在」變質成貪统攝一切;「威猛」變質成瞋心。
8.眾多異門,我已經講了這麼多,還有許多我沒說到又類似的都放在這裡就叫眾多異門。前面18是世間法,屬於世俗諦的東西。最後一個, 9.解脫門,指的就是出世間、勝義諦。彼彼就是指前面188個是利益世間相,大力佛子所顯示這是指第9個出世間的,此等皆從慧力生。」從他根據聖教量標出來的這些東西,也可以做一個分析,你就可以看出這是包括世間、出世間所有的東西、所有的功德、所有的智慧果全部都是由智慧來的。再說,解脫門,若根據8解脫的角度講,這以前大家也都讀過了,那要簡單講一般就叫做3門解脫:空、無願、無相,當然這有一部分也可以用資糧道、加行道、見道不一樣的角度來定義的。大家由此可了解一下解脫裡面的含意。
《瑜伽師地論》卷第11中「解脫者,謂八解脫。一、有色觀諸色解脫,二、內無色想觀外諸色解脫,三、淨解脫身作證具足住解脫,四、空無邊處解脫,五、識無邊處解脫,六、無所有處解脫,七、非想非非想處解脫,八、想受滅身作證具足住解脫。」《瑜伽師地論》卷第二十八中「復有三解脫門。一、空解脫門,二、無願解脫門,三、無相解脫門。」


講到這裡等於是把慧功德這一部分都消過了,再下來就是過患的部分,就是你若沒有智慧會有什麼問題。
B 無慧之過患 b326
無慧過患中,B1施等無慧,如無眼目。《攝頌》云:「俱胝廋他無導盲,路且無知豈入城?五度無慧如無眼,無導非能證菩提。」是故施等不能清淨,亦復不能獲得正見。如云:「1.無慧求果報,施體不能暗,利他為勝施,餘唯為增財。」又云:「2.無破闇慧光,不能成淨戒,多由無慧故,尸羅成濁染。」又云:「3.慧倒心混亂,不信住忍德,不樂觀善惡,如無德王名。」又云:「智者所稱讚,無餘最細深,欲未障直道,無慧不能住。」又云:「心不勤修慧,其見不能淨。」王名稱者,謂如無德之王,名稱一揚,後仍退失,乃至未發大慧光明,愚癡黑闇終不可滅。慧發即滅,故於發慧應隨力能精勤修習。如云:「由發大慧光明力,猶如出現大日光,眾生身中黑闇覆,悉皆除遣唯餘名。」又云:「故應盡自一切力,於如是慧勤修習。」
這一段裡討論無慧有什麼過患,再接下去就是一些補充說明。那B1就是講所有無慧的過患,B2就是一些補充說明,把意思講得更完整。
B1 無慧的過患中,第1個就講施、戒、忍、精進跟靜慮等5度裡面假如無慧,就等於是沒有眼目意思是一樣。馬上就引般若經裡的《攝頌》:「俱胝廋他無導盲,俱胝、廋他這2個都是指數量龐大之意,這2個加起來意思是無量、很大的數字,無導盲,可以比喻是我們這些凡夫,像醬眾多的盲人假如沒有前導一個導盲的善知識或是沒有智慧的話,那麼你連路尚且不知道在哪又怎麼可能進入城裡面?這城裡面比喻解脫或是大乘的果位。你連道路尚且不知道在哪又怎麼可能達成目標?這簡單就是講無慧如無目。所以才說五度無慧如無眼,無眼就是無慧絕對是證不了菩提。」是故施等不能清淨,亦復不能獲得正見,這就是講醬子你5度都不可能做的圓滿,也不可能會得到正見。
又再引《攝頌》的教證,標明1就是第1度布施:「1.無慧求果報,施體不能淨,利他為勝施,餘唯為增財。真正的施是為了要利他,假如沒有智慧你不懂這觀念時,其餘你所做的布施只是增加你的福報,有財而已。餘就是指沒有智慧,有智慧就是利他勝施。」再由戒的角度:「2.你若沒有破闇慧光,不能成淨戒,多由無慧故,尸羅成濁染。」這特別是指大乘的菩薩戒,這裡面你若沒有大乘的智慧經常會使所守的戒不清淨。再來:「3.慧倒心混亂,無慧時心散亂,且你也沒有辦法有勝解而能安住忍德,你也不樂於觀擇善惡,醬子情況你就像無德王名。」王名稱者,是說你沒有智慧時就像無德之王,就算你暫時有名稱揚,後面很快就退失掉,就因不是真正有功德故無法持續。又云:「智者所稱讚,無餘最細深,欲未障直道,直道,就是指正確的方法,無慧不能住。」正確的方法是智者所稱讚,沒有比這個更細深的,也就是說:「心不勤修慧,其見不能淨。」沒有慧基本上不會有很正確的見地。接著,有了慧發以後你才有辦法滅掉那些愚癡黑闇,所以我們應隨力能精勤修習來發展自己的智慧。如云:「由發大慧光明力,光明力,是形容智慧就像出現大日光,慧的光明力量就好像太陽一樣,眾生中黑闇覆,悉皆除遣唯餘名。」
「…眾生身中黑闇覆,…」之句義,依藏文為「眾生相續中黑闇覆,」。(源自《廣論四家合注》)
這個身要改成相續的續,根據藏文這是眾生的相續,所謂的相續就是比方輪迴、識的相續、心的相續,在眾生的相續中都是有無明的,有智慧就可以去除無明,無明這些除遣之後留下的剩下的就只是一些無實法,也就是留下一些空的沒有作用的東西。最後:「故你應盡自一切力,於如是慧特別的勤加修習。」

大家心中可能在想,智慧要怎麼去修呢?接下來這個旁述最重要就是告訴你用什麼辦法讓你有智慧。簡單的一個講法:多聞的重要性。假如你沒有聞你不可能有思,你沒有思你不可能產生慧,整個是醬一個觀念。旁述補充這段落裏面第1個他要講的是你怎麼會愚癡,笨的原因是什麼?我們為什麼會笨是這第一段的要講的,講完以後,就是用多聞去解決這個問題,多聞對智慧是很重要的,再下來這一部分就是由不一樣的角度在討論這個多聞。大概就醬一個科判的概念。
B2補充旁述  B2a癡因 愚癡之因,謂近惡友,懈怠懶惰,極重睡眠,不樂觀擇,不解方廣,未知謂知起增上慢,上品邪見,或生怯弱念我不能,不樂親近諸有智者。如云:「懈怠懶惰近惡友,隨睡眠轉不觀擇,不信能仁最勝智,邪慢所覆而輕問。心劣自眈以為因,不信親近有智士,並其邪妄分別毒,及諸邪見為癡因。」
前面告訴我們沒有智慧的壞處是什麼,這裡就告訴你為什麼會沒有智慧。
1個親近惡友,第2個因為懈怠,第3個因為懶惰,第4個因為極重睡眠,第5個叫不樂觀擇,不樂觀擇,意思就是你不喜歡觀察跟決擇,決擇基本上是能幫你得到思慧,思慧的目的就是為了決擇。所以你假如不喜歡決擇,基本上你就不可能聰明,這就是沒有智慧的原因。觀察,這就跟決擇也有關,比方讀完業果以後你常常會去注意是否真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因為觀察的關係可以佐證很多很多的教法或是教證這部分的東西。這點蠻重要的,大家可以思考一下,我們自己是不是有興趣做觀擇的事情,假如沒有就可以思考一下他所講的。記得以前也說過觀察修,其實觀察修就是指觀擇的這部分,因為一般的座上修是有止有觀的,叫做止住修,或是我們講靜慮這一部分。一般的不管座上或座下你都可以經常的思考,像有些人睡前會反省一下一日所作所為或是思考今天所讀到的東西,反正就找一個時間總是要思擇一下。第6個叫

不解方廣,方廣就是深廣的道理,狹義的講就是大乘法,深見、廣行也可以叫方廣,不解方廣就是對於比較深的法沒有辦法了解,沒有勝解。第7個叫未知謂知起增上慢,不知道認為自己知道這叫增上慢。第8個叫上品邪見,邪見已經很糟糕了,再加上上品的邪見更慘。第9個叫生怯弱念我不能,第10個叫不樂親近諸有智者,近惡友是一件事不喜歡近善友是一件事,這2個都不好。所以他就引教證:「2.懈怠3.懶惰1.近惡友,4.隨睡眠轉5.不觀擇,6.不信能仁最勝智,方廣就是能仁的最勝智,7.邪慢所覆而輕問。9.心劣自眈以為因,10.不信親近有智士,8.並其邪妄分別毒,及諸邪見為癡因。」這是互相呼應。
B2b多聞 b327  B2b1故又云:「恭敬承事可親師,為引慧故求多聞。」謂應親近智者,隨自力能而求多聞,若不爾者,聞所成慧思所成慧皆不得生,是則不知修何法故。若有多聞,由思所聞法義,能生思慧,從此能生廣大修慧。如吉祥勇云:「寡聞生盲不知修,彼無多聞何所思,故應精勤求多聞,因此思修生廣慧。」
前面補充告訴你為什麼會沒有智慧,強調來源,這一段,強調你要有智慧就要多聞
這是很重要的,一般常常想說讀那麼多幹嘛?其實,佛法告訴你你一定得讀這麼多,要不然你不容易生出智慧的。所以,又云:「恭敬承事可親師,你要有善知識,要有人教你,沒有,書本就是你的善知識。因為要有智慧就一定要多聞。」接著宗大師解釋說應該要親近智者,就是善知識,同時,隨著自己的能力能做多少就做多少而求多聞。接下來是反面的假若沒有醬做有什麼壞處,你沒有多聞,那你根本沒有聞所成慧,沒有聞,思所成慧也不可能生,最後是你連修什麼都不知道怎麼可能會有修慧。我也是醬讀多了,常常感覺,可能有同修會覺得自己都沒有修,其實修裡面的定義是蠻廣的,能夠適量的讀到什麼修什麼是絕對有幫助,可是假如讀得不夠多的話,那你根本不知道要修什麼,反而自己有時會變的走錯路。記得曾讀到一句話,意思是說最怕的是修錯,因修錯比什麼都嚴重。他是說你講法時你講錯了也是不好,你若知道一定要修正,可是這個還沒有比修錯、走錯路更嚴重的了。提出來跟大家共勉,要能夠不修錯就是要多聞。接下來是正面的假若有多聞,由思所聞法義,能生思慧,這個太重要了,因為你沒有多聞的話你從何思起。看過很多這種例子,讀的東西很少,可他很喜歡去想去思,其實思本身是要根據聞過的東西來思的,不是天馬行空的亂思,天馬行空的思,有時思不清楚還怕有很大的反作用。所以他說,有聞才有辦法思,有思才有辦法生思慧,有了思慧才能決擇,有了決擇才根據這個決擇去修。所以沒有聞如何修?那根本是不可能修的。從此能生廣大修慧,所以,剛剛講這個地方佛學術語叫做決擇,決擇以後就叫做順決擇分,就進去加行了,加行以後得到修所成慧見道,或是加行的果位,基本上是根據醬一個順序;所以沒有聞如何能得到這個果?他就引吉祥勇即馬鳴菩薩說:「你假如是寡聞,就相當是盲人一樣不可能知道怎麼去修,彼無多聞他怎麼有辦法去思去做這個觀擇,所以,應精勤求多聞,有了多聞才有辦法因此思修而生廣慧。」
B2b2慈尊亦云:「三輪諸分別,是名所知障,慳等諸分別,是為煩惱障。除慧無餘因,能斷此二障,聞為勝慧本,故聞為第一。」《集學論》云:「應忍求多聞,次當住林藪,精勤修等引。」自釋中云:「不能忍者,則由厭患,不能堪耐,退失聞等。無多聞者,則不能知靜慮方便,淨惑方便,故應無厭而求多聞。」《那羅延問經》云:「善男子,若具多聞能生智慧,若有智慧能滅煩惱,若無煩惱魔不得便。」是故聖道最勝命根謂擇法慧。慧無上因,謂於無垢經論勤求多聞,以諸教理善為成立。

這都是在多聞同一個系列裡面的小段。
慈尊就是彌勒菩薩,他說:「三輪諸分別,是名所知障,這是法執,三輪就是你認為有施者、有受者、有所施物,你就是認為有法這是屬於所知障。但是,像慳等諸分別,慳是小隨煩惱中的1個,所以慳等就是包括所有的煩惱,不只是指慳1個,醬子的分別是為煩惱障。不過大家要知道,這裡所說的所知障、煩惱障的定義,若是跟中觀應成派的定義稍有出入,至於是什麼差異等以後讀到毘缽舍那那裡時一定會碰到的,那時再說。只要知道所知障、煩惱障的定義跟中觀應成派的定義稍有出入。他說所知障、煩惱障除了慧沒有其他的方法能夠斷此二障,慧指的就是出世間的空慧,現在有的地方我們自己就要知道開合,因為講慧度的時候,他很清楚提到這慧度裡面是包括世間慧、出世間慧都在內。我們也能理解為什麼2個都要放在內,因其實這2個的關係,沒有世間慧你也沒法子得到出世間慧。這不能講是因果,因講出世間是離因果而說的。到這裡你就要知道狹義的就是指空慧,你若知道廣義,你也可以解釋說這包含世俗諦,因你沒有世俗慧你生不出空慧的,不過若以狹義來講你應該知道這裡指的是無分別根本智是出世間的慧,我們也清楚這個才能斷2障。可是,聞為勝慧本,所有這些東西若沒有聞的話是不會產生的,故聞為第一。」
接著就引寂天菩薩的《集學論》云:「應忍求多聞,這裡用這忍字,你就該想到有3種忍耐他怨害忍就是能忍別人加諸於你的苦、安受苦忍就是能忍自己本身的苦、思擇法忍就是求佛法當中要能忍求法之苦,應忍求多聞這裡的這忍字就是有第3種思擇法忍之意。次當住林藪,你就應當到阿蘭若比較安靜的地方,精勤修等引。這個等引,你要說是狹義的等引也可以,但現用另外一個角度來說,這的等字意思是身心安和平等,因為你要進入這個境界的時候,你能夠達到定的境界的時候,就說你的身心安和平等,有身輕安、有心輕安。那這個引字是代表把你自己引入到這個身輕安、心輕安、身心安和平等,把你引到這個等裡面。所以,等指的是身心安和平等,引指的是動詞,把你引到這裡面。那用狹義三摩呬多地裡面所講的等引也是可以,因為真正的定主要也講這個等引。」在寂天菩薩的《集學論》自釋中,為什麼他會寫自釋?一般先寫頌,寫頌完後自己再寫長行,這就是他的自釋。他說:「求法時不能忍者,就產生厭患,就不能夠堪耐,這時就退失聞等。無多聞者,則不能知道怎麼進入靜慮的方法,這時這等引就指的靜慮,也不知道淨惑方便,方便就是方法就是道,比方,《瑜伽師地論》大部分都是在講廣行,廣行就是講道,用什麼方法去得到靜慮,用什麼方法去得到智慧,淨惑就是智慧的另一個說法,故應無厭而求多聞。我們求佛法的目的就是為了這個,假如為了得到這個你一定要知道他的方法。同時你也一定要知道得靜慮的方法,止觀,因這是有關連的。」
《集學論》:漢譯《大乘集菩薩學論》卷第12中「如是離業障縛破煩惱結,乃至聞忍,不忍減失精進怠墮俱故。或復不聞不知等持方便,由無方便淨諸煩惱,是故懈退。唯聞修習了雜亂行,謂誦習勤苦依止山林。」
這一段話有相應但不是絕對相等。
再引《那羅延問經》云:「善男子,若具多聞能生智慧,若有智慧能滅煩惱,若無煩惱魔不得便。」這是白話一看就懂,跟前面是呼應的。是故聖道裡面最重要的一個根本就是擇法慧。能夠得到智慧最重要的原因,謂於無垢經論勤求多聞,無垢經論,這很重要,所以不能亂去讀現代人的著作,比方說蕭XX,那是有垢的。像《瑜伽師地論》、《廣論》這都是無垢的,所以要勤求多聞,以諸教理善為成立。
《那羅延問經》:全名為《那羅延天所問聖大幻母得勝陀羅尼》,無漢譯。
今天就講到這裡。
 

 

20180320-P327L10-P331L03-0140上士道-6度之般若波羅蜜多 b327
我們進到般若度就是智慧度,般若的自性已經講過了,現在,是要思惟有了智慧有什麼好處、沒有智慧有什麼過患,由於醬子就能幫助大家生起要修般若度的欲。上次已經把功德這裡全部都講過了,功德就是有了智慧有什麼好處,今天接著要講假如沒有智慧會有什麼過患。講到過患部分,其實最主要只有第一段b326,以後的段落若用科判角度來講這叫旁述b326,旁述,意思就是補充說明,這補充說明又分做幾點來講:第1個,你假如沒有智慧就是愚痴,為什麼沒有智慧,這原因為何?前面已經講過有近惡友、懈怠、懶惰、極重睡眠等9項。第2個,為什麼會笨的原因講過之後,他強調要有智慧一定要從聞開始,就是要多聞。所以聞思修本身是一個次第,由聞的慧開始、思的慧最後是修的慧,因此講到基本是由多聞開始。接著就是引大德的聖教量來做為教證。
B2b3然諸欲修法者,尚不能知聞為必須者,是由於修時不能定解必須觀慧思擇而修,反顛倒解不須多聞過失所致。故自愛者,應棄此過猶如惡毒。
B2b3這段所強調的就是說,你假如想要修法,可你並不知道聞是最根本必須的,醬子會產生什麼問題呢?也就是,唯是由於修時不能定解必須觀慧思擇而修,這裡面的意思很重要,早期宗大師已經花了很大的篇幅一直在解釋、強調這個,也多次跟各位報告,就是在修前面有一個很重要的步驟叫做決擇,假如你沒有決擇你修什麼?簡單講,你沒有決擇就是你根本不知道你要修什麼那你還在修什麼?這後面將有一個很長的篇幅在解說、強調這點。意思就是說你在修的時候,你不了解你一定先要有所謂的觀慧思擇,觀慧思擇,簡單講指的就是觀察修,具體的講就是聞所成慧之後一定要有思所成慧,再具體的講就是要有決擇,因為聞完以後要經過思你才能決擇。因為你不知道你在修的時候一定先要有決擇,也就是先有這個觀慧思擇,那你反而顛倒解不須多聞過失所致。也就是說你要是能夠有這個觀慧思擇,一定是根據聞來觀慧思擇,假如沒有聞你如何觀慧思擇?這3個是他邏輯之間的關係,簡單的講,你假如不知道修的時候是要用聞做根本,原因就是你不知道你在修前面需要有思、或者有決擇,假如你知道的時候你就會知道說這個思前面一定要有聞,假如沒有聞如何思如何決擇?因你不知道這個,所以你反而顛倒、你就會造成醬子認為不需要多聞。所以一個自愛的知道修法的人,絕對應該丟棄此不正確的看法,因這不正確的看法就跟惡毒一樣。
這都是接著上面,一開始說假如是愚痴的話,原因是什麼。接著就強調樣多聞,這邊是強調要多聞的原因。你假如不知道要多聞,換句話就是你不知道修前面要有決擇,也就是你不知道修前面要有觀察修,也就是你不知道修前面要有觀慧思擇,當你不知道的時候,你自然就不會知道這個聞的重要性。你假如知道的話,你就知道沒有聞哪會有觀慧思擇,不會有。接下就是一些大德名言。
更正:依藏文應有此「唯」字。(源自《廣論四家合注》)

B2b4 b327大瑜伽師云:「覺沃瓦,欲成佛一切種智者,不於牛負量經函其所作,而將掌許若講若藏,皆無所成。」樸窮瓦開啟經卷安置枕前,曰:「我等是學者故,縱未能看,應於此等而發願心。若不知法,云何能修?」慬哦之弟子送博朵瓦時,三云「汝等快樂」,次云:「能得依止我如天覆地之知識,不須於他更起口水,不勞多看紅紅本釋,事業微少,不勞思業果內心安泰,以多咒法成多事業令心飽滿。」霞惹瓦云:「乃至未成佛求學無完,至成佛時始得完畢。」迦摩瓦云:「若謂修法何須求知,是自失壞。我寡聞者易生此失,易說修行不須求知。然修法者,實定須知。縱於此短壽未能圓滿,須不失暇身,相續多聞。若謂修者不須,說者乃須,說說法師易生此罪,以修者尤須故。」
這一段落就是把一些過去的特別是當派的,阿底峽尊者下面最重要的一個弟子種敦巴在他去世後成立了噶當派,這裡面大部分提到的都是當時當派的大德。
大瑜伽師,他是阿底峽尊者3大弟子種敦巴、大瑜伽師、阿蘭若師)1,阿底峽算第1代,大瑜伽師是第2代的,他說:「覺沃瓦,假若想要成佛一切種智,就是想要得到佛果位的人,可是你沒有做到牛負量經函,就說你讀的經論是要用牛車來負載的很大的一個量,醬子才能辦其所作,這是成辦的辦,是說你要成佛那你沒有讀這麼多的以牛車計量的經論來成辦你要成就的一切種智,而你只是將掌許若講若藏,就是指讀的經論量太少不夠,這時候你是不可能會有所成的。」大瑜伽師這整句話簡單的講:你沒有讀到足夠的經論你是不可能能夠成佛的。這很重要,以後會講到,因很多人常常以為讀那麼多幹嘛!他就告訴你你沒有讀那麼多你是不可能成就最後那個目標的。
樸窮瓦,他是種敦巴的弟子算是第3(博多瓦、樸瓦、慬哦瓦,他一般都是開啟佛經或是論再安置枕前,曰:「這些都是我們應該要學的東西,縱然暫時沒能夠讀到,我也要發願將來一定要把他全部讀完。所以他把這些經卷打開放在自己床前,一方面鼓勵自己、一方面警惕自己,因為,若不知法,云何能修?這是很重要的一個觀念,我們有沒有注意到他們到底在強調什麼?我們一天到晚說要修要修,那假如你沒有聞你如何修?修的前提是一定要能夠知道要修什麼你才能夠修。等我全部講完或是見面時我們可以討論一下,這是很重要的一個觀念,很多人可能並不是很清楚有醬子一個觀念。」同為第3代的慬哦瓦的弟子送博朵瓦的路上,博朵瓦對著慬哦瓦的弟子連說了3次:汝們活的很快樂、過得很愜意喔!他這意思是一個反話,並不是正面的是一個諷刺的話。接著再說:你們能夠依止像慬哦瓦醬子的善知識,第1個,你們不須於他更起口水,意思是得到醬的老師已經夠好了、不須想再向外另尋老師,同時,不勞多看紅紅本釋,你也不需要花很多時間去看了,為什麼叫紅紅?本釋的本就是頌詞,本釋的釋就是裡面的詮釋,這是過去印度人的體裁一般叫做偈頌,偈頌的後面會有解釋,一般叫做長行、或者叫做釋,在經論理經常會看到頌、釋。不需要花很多時間去看紅紅本釋,就是不需要多讀書的意思,加上紅紅2個字是因為重要的一般你在讀書時都會標出來,這就是紅紅2個字的意思。而且你也不需要去做很多的菩薩的事業,同時你也不需要去思惟業果,這裡面講這些要看很多書、或是要做很多菩薩事業、或是要不停的思惟業果,這些都是一個修行人很必要的作為,現在他反過來講,你們都不需要做這些事情而能內心安泰,咒法是指密教的生起次第跟圓滿次第,就是指密教的修行方法,你也不需要以密咒法去成辦眾多事業來令心飽滿,事業,以密教來講,一個修行人他要成就的事業就是息增懷諍這4種。」剛剛講過這其實是在諷刺慬哦瓦的弟子,這些應該做的他們都沒有做,醬下去會一事無成。接著又引比第3代還要晚的霞惹瓦,他是宗大師的師祖,他傳及虛空幢再傳至宗喀巴,霞惹瓦他說:「乃至未成佛求學無完,到了成佛才叫做無學,因此沒有成佛之前都叫做有學,像阿羅漢叫做無學,前面的1果、2果、3果都是有學,所以沒有成佛之前你都得要聞要學,至成佛時始得完畢。這換句我們的話講,你沒有成佛前你都得要多聞,你成佛以後才不需要。簡單講就是,即使是10地菩薩他還得要去聞他所要的法。」再來引的迦摩瓦,他想來應該也是噶當派一個重要人物,他說:「若謂修法何須求知,是自失壞。假如你認為修是不需要聞的話,那這是你害自己。我寡聞者易生此失,這是自己謙虛,像我醬寡聞就容易犯此過失,就是說修行時不知道是要多聞的,很容易就把修跟聞當成2件事。他一直強調這點,後面會給各位再做一次詳細的、再強調一次,今天先醬。要修法的人一定要記得,沒有聞是不行的。縱然於此一生未能圓滿,也應該要想到須不失暇身,下一輩子要成就人身才能夠相續多聞,才能夠繼續把沒有讀過的經論全部都讀完都了解。假如沒有暇身怎可能繼續多聞!不說地獄、惡鬼,就是畜生怎可能去讀佛經論。這也是強調這點,若謂修者不須,說者乃須,意思是說這是一個邪見,因也有一大部分人把修跟聞……大家知道有2個名相:班智達、古薩里,班智達是指對法很有研究的,古薩里是指修行很有成就的,意思是說你是古薩里、你是專攻去修的話你就不需要去讀很多經論,假如你是一天到晚要跟人講法的話你就需要讀很多。說說法師易生此罪,以修者尤須故。說是形容這法師是來說法的不是修行的。他說:修者不須,說者乃須,是因為,他們說假如是說法的法師就很容易生此罪,此罪,就是因讀的不夠多所以會講錯,所以說法者需要多讀多聞,也就是說法的法師如果不多讀不多聞容易講錯會犯罪,實際上修的人更需要多讀多聞。有一句諺語:寧可千生不悟,不可一朝錯誤。是說有很多人因不知道正確的修法,沒有足夠的聞思,他是用一種錯誤的方式在修,結果是害死自己。這裏就是不停的強調這意思。」
更正:「辨」字依藏文為「辦」。(源自《廣論四家合注》)
更正:「若講若藏」依藏文為「若顯示若隱藏」。(源自《廣論四家合注》)
更正:「而發願心」依藏文為「心羨慕之」。(源自《廣論四家合注》)
法尊法師的翻譯跟藏文有一些差別時,《廣論四家合注》就會把藏文標明。
不須於他更起口水,即「不必垂涎其他,之義(源自《廣論四家合注》)
就是你有慬哦瓦醬的善知識就不需要再另外求其他善知識了。
能得依止我如天覆地之知識,…以多咒法成多事業,令心飽滿。:此段話乃博朵瓦譏諷槿哦的弟子雖然依止了大善知識,卻不願看經論疏釋,不思業果,對息、增、懐、伏等諸事業也不加思量,唯以密咒生圓次第及《事業集》中的諸儀軌而為滿足。(源自《廣論四家合注》)
B2c b328如是修者慧及慧因多聞,不容或少,應獲廣大定解。然此定解於未知修時必須觀察修者極難生起。雖自許為受持三藏之法師,亦多認為修之前導,或僅為佐證,非實教授。由此因緣,說欲速成佛則須勤修,欲利聖教則須多聞。內自修與利聖教別執為二,此是矛盾最大狂言。以聖教中,除教證法別無聖教。前者是令了知修行之軌,後者是令知已予以實行,故修行能無錯謬者,即是最勝住持聖教。又能無錯住持修證之聖教,必依無錯了解教法故,故先知多法者,修時即應修彼法義,不可忘失。若先未知亦勿怯退,當隨慧力而求多聞。復非聽聞此法,別修他法,即所修處而求聞思,故又不應唯修一分,定應依止初業菩薩所修圓滿道之次第。若慧劣弱即令修彼,若慧廣大,或初雖微劣,由修習故增廣之時,將此道次漸為增廣,能與一切清淨經論相屬而修,亦非定須別求多聞。
另起這一段接近過患的結論了。
如是修者的智慧及慧因多聞,慧因多聞這4個字就是他要強調的重點,能夠有智慧是因為有多聞的關係,這就是生慧的原因,所以修行的人他的慧跟他能夠生慧的原因,是不應該很少的。沒有智慧是不可能修的好,假如沒有成就智慧醬子一個多聞的因他也是不可能修的好,所以這2個東西是不允許少的,應該要獲廣大定解,就是說任何一個修行人都要非常的勝解醬一個道理、觀念。然而他並不知道醬子一個情況下的時候他是很難生起定解的,他不知道是什麼樣的情況呢?就是修時必須觀察修。這個話又回來了,又是剛剛那個,然此定解於未知修時必須觀察修者極難生起,你要有這個定解,但你不知道修時必須觀察修,也就是剛剛前面講過的,那他就很難生起定解的。那修時必須觀察修,就是要有決擇、前面要有思慧,要有思慧那前面沒有聞如何思。所以以前講過有些人在思的時候是天馬行空自己亂想,那是非常錯誤的,所謂思是根據聞來思的,不是自己胡思亂想,然後自己也解不出來,這不是所謂的思,這跟佛法所講的思完全是2件事。因此這裡又再強調一次。甚至有一些雖自許為受持三藏之法師,三藏,就是經律論,自己認為是一個受持經律論的出家人,他都會犯上這個錯誤他們會認為聞跟思只不過是修之前導,或者僅做為佐證,就是修完的果能夠有一個印證說是醬子,非實教授。非實教授,在前面也一直在強調這個,說這個論就是教授的意思,其實你所看到的任何的文、你所看到的法都是為了要你修的、都是教你修的。非實教授,就是他認為聞思跟修是2件事,但其實不是醬子;他認為聞思只不過是修之前導,只是做為修的佐證,並不是修的內容,非實教授是這個意思。那我們當然知道這是很錯誤的,前面也講過許多了。那因為醬子的緣故,所以他們說欲速成佛則須勤修,欲利聖教則須多聞,這是錯誤的觀念,那些自許為受持三藏之法師因為他們錯誤的見地,就會誤導那些跟他們學習的人,以為欲速成佛則須勤修,欲利聖教則須多聞,意思是說把修跟聞思全部分開了,這是一個大邪見。內自修與利聖教別執為二,就是說修與教法這是2件事,此是矛盾最大狂言,這應該可以當作邪見來看了。
現在告訴你正確的該是什麼樣子,在聖教、佛教中,除教證法別無聖教,整個佛教可以分做教、證這2個。那麼這2個他們之間是什麼關係?前者是令了知修行之軌,教意思是為了要你知道怎麼去證;後者是令知已予以實行,所謂的證是因為你知道了教以後你去實行你去做。白話講,也就是你要先聞思,修就是修你所聞思的內容。所以,修行不會有錯謬者,知道正確去修行的人他即是能夠最勝住持聖教,也就是當他能證的時候他一定是教上面沒有問題的。他假如教上面沒有問題,他才有辦法去證,所以這2個是一件事。所以反過來講,假如他能夠沒有錯的住持修證之聖教,那他必依無錯了解教法故,他必定是完全無錯的了解這些教法,因此先知多法者,修時即應修彼法義,不可忘失。講來講去,修跟聞是一件事,所謂修,就是修所聞,再講清楚一點,先聞,聞完以後要思,思完以後決擇,決擇完以後你才知道你要修什麼,這時就是你知道修什麼後你才去修,再去串習你所決擇的東西,這就叫做修。所以,先知多法者,修時即應修彼法義,不可忘失。大家還記得以前下士道時宗大師說跑馬的人每人各有一條跑馬道,跑的時候不在自己的跑馬道上跑,就是在說這個。可是你在修法的時候可能會遇見一些情況,比方,若先未知亦勿怯退,你還沒有讀到的東西你也不要怕,就說你當隨慧力而求多聞,就是你一定要多聞,聞完以後去修,可是你知道的不夠多的話,那你也不用擔心不用怕,有些大法你沒有辦法因你現在智慧不夠你不太能了解,可你一定要在你能夠了解的範圍內去求多聞,那麼在這多聞的條件下去做決擇按照醬子才去修,這是他一直在強調的。
復非聽聞此法,別修他法,這也是他一直在強調的,即所修處而求聞思,也就是聞思就是你的所修處,這是一件事。所以,你不應該讀是一件事,修是另一件事,沒有醬子的事。也就是聞思完就去修,同時,你不應唯修一分,修的時候要把你所學到的全部都能修到,不能只挑中間一部分去修。定應依止初業菩薩所修圓滿道之次第,也就是根據這些初業菩薩,初業菩薩就是剛剛發了菩提心要去做6度萬行,醬子按照一個次第去行。前面也講過怎麼樣做到圓滿這個道次第,不能只修一分要完全修,而且要按照那個次第去修,就說你要知道前後要修什麼,要知道修的那個量有多大,要修到什麼樣的量才夠這些。假如你現在智慧劣弱沒辦法理解的時候,一些比較深奧的東西比方說空性,你就即令修彼,這個彼指的是跟你相對比較簡略的法,就是說你能了解到哪裡就修到哪裡。假如你慧廣大、智慧夠了,或者是開始時雖然微劣不足,但是由於你修習慢慢就增廣之時,將此道次漸為增廣,你也就不再修簡略的,要修的多修的廣,能與一切清淨經論相屬而修,所有的這些經論只要是清淨的意思就是正確的312部,你全部都要修習,亦非定須別求多聞,而不是要在這些清淨的經論以外別求多聞。還是講回來,不應該在清淨經論外去求多聞,基本上就是經論內。

清淨2個字,我最近有一個體會,就是在佛學裡面,當他講平等的時候指的是無分別的,這指的是根本智的東西,他會用平等這個名詞,也就是空性。當用清淨的時候多半指的是分別的,這屬於後得智的部分,因你在經論本身基本上是需要用分別的,這時假如是真正的經論那就叫做清淨,因這時候的角度是在分別的角度來說。
另外,要講一下教、證
讀佛法經常會聽到教證這2個字,這2個字其實在2個不一樣的時候他所代表的意思也不一樣。在這裡的教法指的是聞思,證法指的是修,這是經常會聽到在佛教裡面就是教跟證那意思就是聞思跟修,就是聞思修。除此之外,在整篇文章一直要強調的聞思、修這是一件事,也就是說你沒有聞思你是不可能修的,第2個,你的修就是聞思的內容,不是說聞思一件事、修是另一件事。那另外一個角度經常也會遇見,人家會講教證、理證,教證、理證跟這個雖然不是完全沒有關係可他指的是另外一件事。教證,也就是所有的聖教量,經論裡面的東西叫做教證。所以,我講任何一個東西的時候我先給你一個教證,就是我告訴你有關這東西在經論裡面怎麼說這叫教證。除了教證,有時他還會給你一個理證,這個理證一般就是屬於比量的部分,教證是前面佛菩薩講的話我引出來佐證我跟你說的東西不是我說的,就像宗大師每次都有引聖教量,可是偶而他引聖教量以外,他還會給你一個理證。這個理證,比方,在世俗法的時候最標準的理證就是用因明,簡單講就是用邏輯來證明說現在告訴你的這個東西是有道理的,那就是根據因明或邏輯告訴你是有道理。那有時,除了因明以外,還會給你所謂中觀的理證,中觀的理證跟因明的理證有時不見得是完全一致,有時是用因明的方式來支持中觀的說法,有時他會用完全中觀的理證,特別是中觀應成,像這本《廣論》就是屬於中觀應成的系統,他們就是會用完完全全的所謂不共來證明空性醬一個道理。這部分是多講的,主要就是要記住教證這2個字所代表的意思,還有教證、理證所代表的意思。

B2c b329故凡圓滿無錯教授,略亦能攝一切經咒大小諸乘道之宗要。若廣開解,亦能遍入一切教法,未獲如斯教授之時,於少分修易生喜足,然於聖教全體修行宗要,難獲定解。故應親近良師,淨持尸羅,數聞教授,每日四次修習所緣,至誠祈禱師長本尊。又由多門積集資糧淨除業障,若能勤修此圓滿因,其慧倍復殊勝增長,乃能生起徹底定解。
這也是一段落,只要能夠是圓滿無錯的教授,他都是略亦能攝一切經咒就是顯教、密教、大乘、小乘這些的宗要,也就是說當我能夠給你的是一個圓滿沒有錯誤的這種教授,他一定能夠把整個勝教裡面所有的東西都含攝在裡面,不管是顯密或是大小乘裡面宗要、扼要的東西。假如能夠廣開解,就是能夠把他講的更廣,這時他就能遍入一切教法,基本上就能含蓋所有的一切教法,假如你沒有獲得醬子一個圓滿沒有錯誤、能廣開解又遍入一切教法的教授之時,你就很容易於於少分修而生喜足,簡單說就是你在聞思的當中,假如你夠量的時候你會對整個佛法所有的東西你都知道那個相是什麼樣子,你也知道你現在所在的是象腳、象鼻子還是象肚子,你都清清楚楚。可是你若沒有得到正確的醬子就是聞的不夠多又不正確時,你就很容易只在一個小部分,比方說你現在修的是世間定,因你不知道整個全面是什麼樣,這時小部分的一個成就你就很高興很滿意。醬樣,你對於聖教全體修行宗要,難獲定解,你就不知道整隻象該是什麼樣子。白話講回來,你一定要多聞、聞思要正確,你才知道整隻象是什麼樣子,你才不會修的少分就喜足,最可怕是一朝錯誤。因此最後結論:你應該要親近善知識,要持戒清淨,不停的聽聞教授,每日四次修習所緣,為什麼講4次?因為悎寤瑜伽裡面晚上的3分中間有2分要起來修的,白天再2次,這就所謂的4次。修習所緣,裡面有幾種情況,有時這時候是一種觀察修,簡單講就是在成就思慧,在做決擇;有時是你已經有決擇了,然後你進去串習,這時候有觀察修的串習、也有止住修那就是止觀了。所以這個修習所緣的所緣基本上就是你學到的東西,你所聞就是你所緣。那你去修習所緣有一種是你從聞得到思慧,有一種是你已經有思的所緣了,也就是你有決擇,這時候你去修習你的決擇,就是串習,這就是所謂的修,當然這裏面也有分做觀察修、止住修2種。再來就是至誠祈禱師長本尊,這以前也講過這就是所謂的資糧,很多地方資糧要夠,像這種東西都是成就你的資糧。又由多門積集資糧這時你就能夠淨除業障讓你修行不受到障礙能夠很快順利完成,若能把前面講的讓你能夠修行圓滿的都能夠做到的話,你的智慧就可以很快的倍數增長,最後能夠完完全全的深入得到徹底定解。
B2c b329如先覺云:「先所聞法令心總現,數數思惟稱量觀察,若忘其法專學持心,則無助伴。」故上修者是上法師,中品修者是中法師,凡所修法即知彼法。若由是思定解堅固,則諸惡友唱說,善惡一切思惟,皆是分別。悉應棄捨者,自知法中無如是語,良師不許,便能不隨彼轉。若無此解有信無慧,見哭則哭,見笑則笑,隨他所說覺為真實,猶如流水隨引而轉。
這是一個結論,B2c結論本身也可以分做不一樣的段落。
就如先覺所說:「先所聞法令心總現,意思就是你要有所緣境,像剛剛的修習所緣就是所緣境,所緣就是先所聞法,令心總現,不是一次全部現出來是次第現出來,比方,今天上完課,等下你靜下來把今天所學到的讓他一個一個現出來,這叫做令心總現。不可能一次全部現出來,不是這意思。再數數思惟稱量觀察,這就變成是你今天讀完,等等你就次第的把今天所學到的東西在心裡面現出來,現出來以後,你就要開始數數思惟稱量觀察,這就是思慧了。思慧就是你能夠百分之百了解你所學到的東西裡面的內涵,而且你完全無顛倒的了解他所講的,同時,你是百分之百的同意也信服他所講的,這就是你數數思惟稱量觀察的中間所要做的事情。假如這時候你是忘掉這些所學到的東西,而只是專學持心,也就是說每天你上座你並沒有去做這些動作,就是剛剛講的聞完以後的思慧,這時候最多你也只是修定,醬子是一點幫助都沒有。就說你可以有一段時間修定,把心裏面集中在一個所緣,可是你每天的座上只做這個事情,那醬子對能夠把聞思跟修連在一起是一點幫助都沒有。」所以他說上修者是上法師,中品修者是中法師,這意思就是說你知道到哪裡你就應該有那樣程度的修行,因此,你知道得越多你是越上乘的修行人,你知道的是中等你就只不過是中等的修行人。為什麼?凡所修法即知彼法。你所修的就是你非常了解的,也就是教跟證這2個是一件事,這點是他在結論又強調的。若由是思定解堅固,假如你能夠完全做到這一點的時候,就算有一些惡友在旁邊跟你說:善惡一切思惟皆是分別,悉應棄捨者。這就等於是講以前支那和尚過去強調要修無分別識就是要無分別不思惟。當惡友醬跟你講時,你自知法中無如是語,因你聞得夠多,你完全能夠辨別是非黑白,你知道你所聞裡面根本沒有醬一個教法,真正善知識是不會同意這種說法,這時候你就不會被他所左右了。假若你沒有做到醬子你就會有這個信心可並沒有這個智慧,有信無慧是罔然的不是真的,見哭則哭,見笑則笑,隨別人怎麼講你自己沒有辦法判斷分辨,猶如流水隨你所開的引水道而轉。
從這裡全部他所講的最重要一個目的就是讓我們了解智慧是很重要的,沒有智慧很危險,醬我們才知道要修這個慧度。那在整個旁述中主要就是強調聞思修這3個之間的關係,其實這已經不停的在重複說了,讓我們了解到要有醬一個聞思,最後才能夠生出那個慧。聞思修,最後要得到那個修慧,也是要從聞慧、思慧最後才有那個修慧。

下一科就是慧的差別,慧一共有多少種類,這一段不長,若要廣說其實內容是蠻多的。
第三慧之差別分三:① 通達勝義慧b329,② 通達世俗慧b329,③ 通達饒益有情慧b330
今初,通達勝義慧 b329
謂由總相覺悟,或由現量覺悟無我實性。
慧有3種,通達勝義慧,簡單講就是有出世間的智慧,通達世俗慧,就是有世間的智慧,這一般就是勝義諦、世俗諦,再來,通達饒益有情慧,這是因為涉及到大乘的關係,大乘真正的宗旨是要利他的,自利最後的目的也是要利他,所以一定還需要加上這一部分能夠了解利他的這一種智慧,了解利他的必要性、重要性的這種智慧。
1個先談勝義慧,他只用幾個字謂由總相覺悟,或由現量覺悟無我實性。
這裡面涉及到幾個名相,第1個叫總相,什麼叫做總相?簡單的講,總相就是一種分別念,他相對應的東西叫做自相。所謂總相就是一種分別,你用分別的方式去得到的醬子一個所緣境,那一般都是第6意識,他的相對應的另外一面叫做自相,自相一般不是由分別念是由無分別的識,什麼叫無分別識?眼耳鼻舌身這個叫無分別識。就一般我們叫做5根識,他本身是直接的去了別一個事情,直接的去了別這叫自相。1個總相、1個自相,一般總相大部分是由比量得到的,現量的對應就叫做比量。所以,總相是比量產生的,所謂的自相是現量產生的,所以這一邊一般叫做有境,一般說能所,這是屬於能的部分。什麼叫做能所?就是我能緣所緣,我能緣的部分一般可以分做2種:1現量、1比量,也就是我這一部分的能緣我是用無分別的這種方式這就叫做現量,所以,眼耳鼻舌身他們是屬於所謂的這個無分別醬子的一個有境,醬子就叫做現量。剛剛有說過總相的對應叫做自相,自相是所緣境、現量是他的能緣,所以能緣能夠緣自相,現量是能緣,他的所緣叫做自相。那比量是能緣,比量的所緣叫做總相。所以簡單的說,總相代表分別念產生的。什麼叫做分別念產生的?我們完全是用我們第6意識,用我們的思考有分別的方式去理解的,所以,這個叫做總相覺悟。什麼叫做總相覺悟?一般在通達勝義慧,比方說空性,那空性有2種方法,1種是用分別心去了解的,這叫做總相覺悟,也就是我是用比量的方式,這個一般也叫做相似勝義,就是說你所理解的是一種相似的,不是究竟的,那這叫做總相覺悟。反過來講,總相覺悟就是我們現在的現狀,從資糧道開始到加行道一般能夠得到這種通達的勝義慧的時候,他只能靠總相覺悟,只能靠分別念,或者是相似勝義,只能夠了解醬子,因為他完全是用一種分別的。到了第2步的時候,所以他說或由,就說你有2種方式去得到這個勝義慧,1種是總相覺悟,第2種就叫做現量覺悟,在現量裡面有1種叫做瑜伽現量指的就是這個現量覺悟。這是什麼意思?因為我們平常都用分別念,你跟我講空性你用了很多文字,講了半天,我稍微理解,我能夠掌握你的意思,那我最多就是掌握到總相覺悟,就是掌握到相似的勝義。可是等到我這些到了足夠的程度,我在入定的當中我能夠直接去了悟這個所謂的勝義是什麼,這時候就是現量。就好像我們用眼睛直接看到一朵花,這時他明明是存在那裏,這時你也還沒有生起花的觀念,可是你知道一朵花,也就是一個實際……或者我們佛學術語叫做依他起,也就是說你有看到醬一個東西,那這個東西看完這就是現量看到的,現量再過第2步轉出來就會變成比量出來了,這時你會產生分別、文字也出來了,喔!那是花。那是花,這時候叫做總相,在你還沒有產生那是花之前,你看到花你了悟有一朵花的時候叫做現量,也就叫做自相,現量看到自相。再來就是用比量看到總相,就是有喔!那是一朵花!這是用比量看到總相,前面你那個了別是用現量看到自相。這是2個不一樣的。這個不一樣的到了現量覺悟這個階段就是我們所謂的見道,他本身是在入定當中,因為入定、定裡面的東西是現量的,在入定裡面能夠觀察到的那個所緣境,那個入定本身那個,那是6意識裡面的定中意識,這個東西是現量的。所以這時候他能夠覺悟到無分別的根本智,所以這個叫做現量。你單單不要只看到總相、現量,這裡面已經含蓋了一大堆剛剛所講的名相。
今天若不講這麼繁瑣,就用白話講,就說你要通達醬子的一個勝義慧,有1種是你由讀書,大家教你,那你在觀念上面產生了醬子一個觀念喔!有醬子的所謂出世間這麼一回事!或是有得到醬子一種智慧。這叫做總相覺悟。另外1種,就說你真正的由入定裡面去感受到真正有所謂的出世間,在醬子一個中間體會到醬子的一個智慧,這叫做現量覺悟。
最後他加上一個無我實性,最重要指的就是空性。因為,勝義本身就是空性的意思。無我,應該含蓋2個東西人無我、法無我。人無我,佛陀的第1轉法輪已經強調了,就是小乘的也知道修人無我;可是到了大乘的時候就知道法也沒有,叫做人法2無我,這時候就是等於我們講的般若,就是強調法無我。所以無我裡面要包括2個東西。

總相

分別念

6意識

比量

 

自相

無分別識

5根識

現量

有境

補充說明:總相覺悟,即由比量悟空性,此從資糧道即可有。而現相覺悟,則須見道。(源自《廣論四家合注》)
剛剛也解釋過總相覺悟是由比量悟空性,這個從資糧道開始就能夠有,現在假如我們能得到一點勝義慧的話大部分是靠總相覺悟。而現相覺悟,則須見道,這剛剛也解釋過,現相,這裡應該可以改成自相,自相覺悟,要說現相覺悟不是不可以,但跟總相相對應是自相,這時靠的就是現量。總相覺悟靠比量,現相或是自相靠現量。

通達世俗慧b329
第二通達世俗慧,謂善巧五明處慧。如《莊嚴經論》云:「若不勤學五明處,聖亦難證一切智,故為調伏及攝他,並自悟故而勤學。」謂為調伏未信聖教者故,應求聲明及因明處;為欲饒益已信者故,應求工巧及醫方明;為自悟故,應求內明。此是別義。又此一切皆為成佛故求,是為通義。
接著就是第2個世俗慧,簡單的說就是善巧五明處慧。5聲明、因明、工巧明、醫方明、內明,他就用這5明來解釋什麼叫做世俗慧。
他引《大乘莊嚴經論》所說:「假若你不去勤學五明的話,你是不可能證一切智、成就佛智的,這裡這個聖擺明是指大乘,這裡是談大乘,成就佛智除了剛剛的勝義慧還要有世俗慧,最後一定是勝義、世俗雙運,所以會加這句話。後面這是一個頌,這頌是說為了1.調伏、2.攝他、3.自悟這3個原因所以要勤學。」什麼叫調伏?就是當對方不信聖教,你要想辦法讓對方相信聖教,這就叫為調伏未信聖教者,你應該要用聲明及因明。聲明用現在的話來講就是語言學,就說你很會應用語言、用語言的方式把很多事情講得很清楚,當然這不是花言巧語,你能夠很清楚的把意思表達出來,同時,在這裡面所有的道理都是非常清楚的,也就是用因明,所以因明跟邏輯不是一件事,但也可以當作邏輯來解釋,因為因明大家不是那麼清楚,但其實因明就是印度人的邏輯,或者說西方人的因明叫做邏輯。不過,這話裡面還是有語病的,因為因明跟邏輯所採用的方法是不一樣的,1個是歸納、1個是演譯,基本上不是完全一樣的,但我們不再細談了。他的意思就是說要調伏沒有信聖教的人你需要有聲明跟因明的本領。那等到對方已經是信徒了,這時你要饒益他幫他忙的時候,這時你就應求工巧明及醫方明方可如魚得水的去饒益對方,工巧明就是一般講的技術,這範圍就非常廣,比方藝術、建築等等,醫方明,就易懂了,能夠看病治病。最後你為了要自悟的時候,你就需要求內明,內明,簡單講就是佛法、就是312部。當然你應該是有內明以後,你才有辦法應用聲明、因明去調伏未信聖教者,這個因果關係也很容易懂。醬子是用各別的角度來說的,假如是通義的話,那就是此一切皆為成佛故求,成佛也需要世俗慧,所以全部都包括在這裏面,若各別分就可以用5明來解說。
《莊嚴經論》:漢譯《大乘莊嚴經論》卷第五中「菩薩習五明,總為求種智,解伏信治攝,為五五別求。」
此處文字清楚易懂就不再解釋。
聲明五明之一。瑜伽論十五曰:「當知此處略有六相:一法施設建立相。(中略)云何法施設建立?謂名句文身及五德相應聲:一不鄙陋,二輕易,三雄朗,四相應,五義善。」
瑜伽論這個不是《瑜伽師地論》,由此處看來簡單說這就是語言學,一般語言方面所以叫做名句文身。 

通達饒益有情慧b330
第三通達饒益有情慧,通達能引有情現法後法無罪義利。
書本上不停的出現這也就是饒益有情戒有11項,你就對這11個饒益有情戒都能有定解的時候這就叫饒益有情慧p103b298。通達以後能引發有情的現法後法無罪義利,現法就是現世、後法就是後世,一般講義就是現法的好處、利就是後法的好處。
「云何菩薩饒益有情戒?當知此戒略有十一相。」
《披》饒益有情戒者:授與眾生有利益品所有安樂,是名饒益。謂於現法當來可愛果業所攝因樂、苦對治樂,及受斷樂、無惱害樂,如是等類是應授與,令生喜樂及無罪故。此如自他利品中說。所餘諸相,不名饒益。謂與利益而非喜樂,或與安樂而非利益,菩薩於此應審思擇,或應授與、或不授與。此中唯說饒益諸有情者,名之為戒,義如前說不應違犯,設有違犯,應速悔除。

「何等十一?1與作助伴 謂諸菩薩,於諸有情能引義利彼彼事業,與作助伴。於諸有情隨所生起疾病等苦瞻侍病等,亦作助伴。2為說法要 又諸菩薩,依世出世種種義利,能為有情說諸法要;先方便說,先如理說,後令獲得彼彼義利。3了知恩報 又諸菩薩,於先有恩諸有情所,善守知恩,隨其所應現前酬報。4救護怖畏 又諸菩薩,於墮種種師子、虎狼、鬼魅、王賊、水火等畏諸有情類,皆能救護,令離如是諸怖畏處。5開解愁憂 又諸菩薩,於諸喪失財寶親屬諸有情類,善為開解,令離愁憂。6施與資具 又諸菩薩,於有匱乏資生眾具諸有情類,施與一切資生眾具。7如法御眾 又諸菩薩,隨順道理,正與依止,如法御眾。8好隨心轉 又諸菩薩,隨順世間事務言說,呼召去來,談論慶慰,隨時往赴,從他受取飲食等事。以要言之,遠離一切能引無義、違意現行,於所餘事心皆隨轉。9顯實功德 又諸菩薩,若隱若露顯示所有真實功德,令諸有情歡喜進學。10調伏有過 又諸菩薩,於有過者,內懷親昵利益安樂增上意樂,調伏、訶責、治罰、驅擯;為欲令其出不善處,安置善處。」11示現神通 又諸菩薩,以神通力方便示現那落迦等諸趣等相,令諸有情厭離不善;方便引令入佛聖教,歡喜信樂,生希有心,勤修正行。」
一共有11條,對這11條能夠完全有定解的時候就是通達繞益有情慧。由此可以知道他所強調的智慧並不是只有空性,他需要有世俗諦的智慧,而於世俗諦的智慧還特別加上繞益有情慧。他特別強調這個繞益有情慧,道理很簡單,因為大乘就是以這個為根本,沒有這個就不會有菩提心,菩提心就是一個根本。
 

正修慧時應如何行b330
第四正修慧時應如何行。發三慧時,應令具足六種殊勝,及具六種波羅蜜多。自住慧已,立他於慧,是為慧施。餘如前說。
1個要解釋發這個三慧時,一般會以為是戒定慧,不是,不是聞思修3慧,這個發是開發的意思,不是引發。你要開發勝義慧、世俗慧、饒益有情慧這三慧時,你竟應該要具足六種殊勝,六種殊勝p104b267依、物、所為、善巧、迴向、清淨,在每一度裏面都會提到,在布施度裡面有很清楚的文字說明這6殊勝。什麼叫做6殊勝?就是你要有這6個才算是大乘修法,假如沒有這6殊勝就不能算是大乘,這就是6殊勝的重要性,所以他每一度裏面一定都會提到這6殊勝。第1個所依殊勝,一定要有菩提心,你缺了菩提心,就不能叫做大乘修法、不是大乘的6度。第2個物殊勝,內容殊勝的意思;第3個所為殊勝,就是你會讓這個有情得到義利;第4個善巧殊勝,你都能按照大乘的善巧方便;第5迴向殊勝,6度最後都是要迴向得到無上的大菩提要得到果位,你若不是做這種迴向,最後不是想要成佛得到佛果位,你沒有滿足這6殊勝這就不是大乘修法。最後第6清淨殊勝,這指的你所做的目的最後都是要滅煩惱障、所知障這2個。所以這6個殊勝是每一度必然會提的,假如沒有這6殊勝就不能算是大乘修法。再來就是行1度的時候其他的5度全都有含蓋在裡面(就是1166,參考布施)。比方:自己已經有慧了,你一定也會想辦法讓他人生慧,這時候就是你在慧度裏面具有布施。其他就依此類推,就說你在修慧度的時候,你要帶有布施、也要帶有持戒……那怎麼說慧度裡面帶有持戒?因為你是大乘的修法,你在修慧的時候,你絕對沒有小乘的意樂,你不能說你現在在修慧的裡面並不是要為了普度眾生你只是要自己解脫,這時這個慧就不能跟戒度相應。醬一解釋大家就能了解他在講什麼,第1個布施,要跟布施能夠相應,同時要跟持戒、忍辱、精進、靜慮也都能夠相應。他一定會說這個要具6殊勝還要能夠跟其他的5度波羅蜜多相應,也就是行1度就等於是行6度。這是很重要的觀念。

接下來的此等攝義最簡單的說法也就是結論,這結論可以分做2段,1段就是般若這一度的結論,再接下來,因我們現在已經把6度講完了,所以這段是整個6度的結論。
此等攝義b330
第五此等攝義。
A 般若度攝義b330雖有現證空性之慧,若無大菩提心,仍非菩薩之行。故應增長大菩提心為行所依,地上慧度修所願境。其能圓滿無上妙智資糧所有方便,謂發三慧,現應勵力而求多聞。若不爾者,違越學處罪所染著,諸餘生中亦不樂多聞,不能學習菩薩學處。若於現法勤修開發智慧方便,能遮現法不學之罪,如《妙手問經》所說,餘生亦能速疾圓滿般若波羅蜜多。
這一段是有關般若度的結論。
若你能做到現證空性之慧,但你若沒有大菩提心,那你仍非菩薩之行。其實剛剛講6殊勝的第1個所依殊勝指的就是這個。這只是再重複一遍,他在每一度結論時都有這句話,因為所有的6度萬行都是以大菩提心為他的所依。所以,故應增長大菩提心為行之所依,行是指6度萬行都要根據這個,由這個菩提心做所依,目標是地上慧度修所願境。什麼叫地上慧?也就是指見道以上的。地上慧度修所願境,這是說他們所達到的程度是你所希望能達到的程度。地上慧度,在慧度真正圓滿的是第6地,一般講深般若就是以第6地為深般若,以醬的程度作為你的目標叫做所願境。方便,是說你修行所採用的方法,就是讓你能夠達到圓滿這些要得到佛果所需要的所有資糧,應該要用什麼樣的方式去做才能夠得到這些那你都能做到,你都有方法能圓滿到醬子,謂發三慧,這個三慧指的應該就是聞思修了,不是前面講的那3個,可是指前面講的那3個也可以,那你第1個就要勵力求多聞,剛剛花很大一個篇幅就是在講多聞的重要性。接下來是由反面、正面來結論:反面,假若你沒有按照醬子做到,會產生什麼樣的結果?就違越學處罪所染著,你做不到醬子,你就會犯罪、你就離開了菩薩戒,學處狹義的可以指菩薩戒,就說你已經犯戒了。罪所染著,菩薩戒裡面有一個善法戒,裡面就是6度的內容,這是現法發生的問題,可還沒完,後世,諸餘生中亦不樂多聞,以後你就一直不會想要去多聞,也就不能學習菩薩學處。正面,假若你做到了,現法中所有能夠開發智慧的方法你都很勤勞的去修習,這時你就能遮現法不學之罪,也就是至少你不會犯菩薩戒裡面善法戒的修慧的那一部分。又舉《妙手問經》所說,這裡面的內容只是類似,不是百分之百的對應。就像《妙手問經》所說,你餘生亦能速疾圓滿般若波羅蜜多。這2個正好相反,現法能夠不犯罪,後世還能夠很快的圓滿般若波羅蜜多。

B總六度攝義b330如是經咒二道棟梁,六度之中,修習靜慮之次第,尚似略存,修餘五度之次第,皆已隱沒,故於修行攝要及引發定解之方便,略為宣說。諸大經論所說,修習緣如所有及盡所有般若自性毗缽舍那之次第,及修習靜慮自性奢摩他之次第,後當廣釋。凡菩薩成佛,皆依六度而得成佛。《菩薩地》中,於六度一一之後,皆珍重宣說,故應了知,此是過去、未來、現在諸菩薩眾共行之道,此六即是一切白法大海,故是修行宗要無上大嗢柁南。如《菩薩地》云:「如是六種波羅蜜多,菩薩為證無上正等菩提果故,精勤修集,是大白法溟,名大白法海;是一切有情一切種類圓滿之因,名為涌施大寶泉池。又即如是所集無量福智資糧,更無餘果可共相稱,唯除無上正等菩提。」
經咒就是指顯密,棟梁就是指6度,顯密這二道真正重要的都在這個六度裡面,宗大師說修習靜慮之次第尚似略存,這是在他的時代,他覺得在修定的部分,就是三摩地的部分禪定的部分,像醬子的一個修法次第還能夠找的到,大家都還能按照醬子修;那除了靜慮之外的其餘5度的修法次第都已經找不到了,在他的時代就已經醬子了。故於修行攝要及引發定解之方便,略為宣說。所以為了這個原因,我現在就把其他5度當然也包括靜慮這一度的都在這本《廣論》中跟大家說,說完希望大家能引起定解,希望用醬子一個方法能夠讓你引起定解,因此我就略為宣說。至於那些諸大經論所說,修習緣如所有及盡所有般若自性毗缽舍那之次第,如所有指的是緣空性、緣勝義諦,盡所有指的是緣世俗諦,修習緣勝義諦或是緣世俗諦的般若這個智慧醬子的一種自性,這種般若的自性,有關於要緣這個呢一般叫做毗缽舍那,就是止觀裡面的觀。像醬子的觀應該用什麼樣的方法、次第,還有修習靜慮自性這個奢摩他醬子的一個次第,在後面會當廣釋。所以後面2章,1章是奢摩他、1章是毗缽舍那。
宗大師接著說,任何一個菩薩成佛,都是依靠六度而得成佛,所以在《瑜伽師地論˙菩薩地》中,他在六度每一度講完之後,他都會殷重宣說。故應了知,此是過去、未來、現在諸菩薩眾共行之道,這是6度的結論,大家都是靠6度成佛的。那這六度即是一切白法大海,故是修行宗要無上大嗢柁南。嗢柁南的意思是很精簡的把這些都能夠總示表示出來。整個修行最經典的表示出來就是6度,就好像《菩薩地》中所講的:「如是六種波羅蜜多,菩薩為證無上正等菩提果故,精勤修集這6度,這叫做大白法溟,溟,就是海的意思,也叫大白法海;是一切有情一切種類圓滿之因,這是講因殊勝,因為你有這個6度,6度是他的殊勝因,所以這個叫做涌施大寶泉池。後面這是講果殊勝,又因為醬做積集了無量福智資糧,再沒有一個果像他醬的殊勝,唯除無上正等菩提果,也就是無上正等菩提是他的殊勝果。」因為有無量的福智資糧,最後成就無上正等菩提,他這個殊勝果來自於殊勝因也就是我們所講的6度。
講到這裡,6度全部講完了,接下就是4攝,時間也到了。
《瑜伽師地論》:出自卷43。《披尋記》是一切有情一切種類圓滿之因者:謂此六種波羅蜜多,能令無種姓一切有情皆往善趣,及令有種姓一切種類乘三乘法而得出離,由是名為圓滿之因。隨其所應,令諸有情皆得成熟故。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6度 慧波羅蜜多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七七 的頭像
    七七

    水月世界~借假修真!

    七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