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227-P321L05-P324L04-0137 上士道-6度之靜慮波羅蜜多b322 14
這跟以前一樣,這分5科,第1個先講自性,用比較簡單的話來講這自性就是他的定義是什麼,靜慮本身它的定義是什麼。2是修彼方便b322,一般是講你怎麼趣入靜慮,什麼原因、什麼方法會讓你去修這個靜慮,當然一般就是假如醬做有什麼好處,不醬做有什麼壞處,一比較你就會去做這個事情。3 靜慮差別b322,我們已經講過差別指的就是種類,一共可以分成多少種的意思。再來就是,4就是正修彼時應如何行b322,真正的靜慮你應該要怎麼做,前面的修彼方便是你用什麼方法讓你自己真正會去追求靜慮這一度,後面就是你已經決定要做了,你要靜慮那你應該要怎麼做。最後5還是此等攝義b322,還是一樣是結論。所謂的科大概都是一致的,前面幾度都是按照醬子。
學習靜慮波羅蜜多分五:① 靜慮自性b322,② 修彼方便b322,③ 靜慮差別b322,④ 正修彼時應如何行b322,⑤ 此等攝義b322
今初,靜慮自性 b322
住所緣境心不散亂,善心一境性,如《菩薩地》云:「謂諸菩薩於菩薩藏聞思為先,所有妙善世出世間心一境性,心正安住,或奢摩他品,或毗缽舍那品,或雙運道俱通二品,當知即是菩薩靜慮自性。」《入行論》云:「既發精進已,意當住等持。」

我們先看,靜慮本身,為什麼我會說大地心所法?因為靜慮這個東西,所有的心王一發動的時候一定會有5遍行,我們也知道5遍行是什麼那現在不多講了,可是另外還有一個叫做別境,別境,以前在早期的《俱舍論》的時候,他是認為只要有心王動的時候,5遍行、5別境全都在裡面,所以這是屬於,叫做大地心所法,就這10個。那大乘目前不是醬子講,大乘是認為心王發動的時候一定有5遍行,但不一定有5別境。5別境:欲、勝解、念、定、慧,勝解,在講前面的精進度時也有提到勝解心所。念就是憶念,在定裡面也很重要的,你可以回想起來什麼,比方,我們能不能夠背的很熟這就是念心所。別境心所再來就是定跟慧,所以定跟慧,不一定就是善法,因這是別境的心所,比方,邪慧那也是算別境的慧心所的一部分。定,除了佛教的定也有外道定,所以我們對靜慮本身要知道不一定是善的。那像精進本身他就是善心所,布施在善心所裡面有捨這一個心所,這都可以跟心所連在一起,那講到靜慮時,我們就要想到在別境裡面有一個這部分的心所,當然這不一定就是我們6度菩薩行裡面的1度,外道也會在這心所上面也能有作用的。
我們先有醬一個觀念以後,再回來看課文。
他叫住所緣境心不散亂,我們已經都有這概念了,所謂定本身的意思一定有所緣境,沒有所緣境不是定,因為基本上是用第6意識在做這個定,所以他本身一定要有所緣境,有所緣境後你會定住這個所緣境。我們一般人你試一試就知道你很難守住一個所緣境,我們的腦筋所謂的所緣境一直在換,變換得好快就像猴子一樣,所以第1個一定要能夠住所緣境心不散亂,這個觀念一定要有。接下來第2個重要觀念叫善心一境性p20,一般在修定的時候一定是按照醬子9個心的次第,等這部分講完我們會去講奢摩他,到時會仔細說明這每一住心,那今天就不去仔細說明。心一境性,九心住的第8心,心一境性跟住所緣境心不散亂是一個觀念,也就是說你的所緣境是單獨定在一個境上面,基本上這就是定的觀念。用這個第8心到第9心的時候叫等持8心的心一境性跟第9心的等持差別是在:心一境性是你有用功用,強迫自己或是說你有一個很強烈在意念上面的作意,你要心在一境上,你要有功力要運用自己的心力讓你能夠心一境性;等你這個做到沒有用功力的時候你還能得到醬子一個結果就變成等持,也就是你很自然地就能做到醬子,就像我們背書一樣,背一個東西是用盡腦筋背背背,等背到很熟時你根本沒有用腦筋一張嘴整個文章自然就唸出來,等持的意思就接近醬子。所以他一定會提到這個,但這跟等持之間的關係就是一個有功力有功用性的去達到,那一個是完全自然性的達到。加上善心2個字,也就是說,對定本身來講他算是一個善的,所謂的不動業就是指定,你到達48定時就會造不動業。不動業最後就是離開欲界到上界,你就會生在初禪天、2禪天等等這些地方。所以他基本是善的,因此加善心這2字意思是在這。
接著引《菩薩地--43》,大家正在讀《瑜伽師地論》,你可以在卷43找到這段話,法尊法師知道宗大師擷取這段他就直接用《瑜伽師地論》的文字。這裡提到一個蠻重要的就是:「謂諸菩薩於菩薩藏聞思為先,菩薩藏,就是跟大乘菩薩有關的這些經論,對於這些跟大乘菩薩有關的經論你一定是聞思為先。為什麼要特別標明要聞思為先,因很多人在修定之前並沒有讀得夠多、了解定裡面這些觀念,基本上醬子做又加上沒有老師這是很危險的,有時做錯了、走錯了自己都不知道。所以這是很重要的,你一定要有一個聞思在前面做一個基礎。那所有的妙善包括世、出世間心一境性,世間靜慮就是剛剛提到的48定,出世間就是你要得到這個無分別根本智,這就離開了3界。所以,定,有2種:1是世間定、1是出世間定。像我們學佛的人最後目標是要達到出世間定,因你由出世間定你才能真正證悟空性得到無分別根本智。可是世間定也要學,這有2個原因:有了世間定時比較容易做出世間定,因為他是用根本定這個基礎讓他進入出世間定,以前也講過,最基本至少你要有未到地定,用未到地定做基礎你才有辦法去緣這個出世間的定。所以,我們要知道這裡面有2部分,第1個原因你有世間定,用根本定如初禪、2禪、3禪、4禪做基礎,去進入出世間的時候是比較容易,這在佛學裡面還有名相的,就是你有根本定比較容易做到。第2個,以大乘的人來說是需要去做世間定的,因為,世間定最後能夠引生出神通、神變,這些能夠幫助你去度化眾生。因此一般在大乘是很講求要有世間定的。所以,你心正安住,這裡比較重要的是說他一共提到:奢摩他,一般叫做止,毗缽舍那,一般叫做觀,所以變成有止品、有觀品還有雙運道俱通二品。因此,讀到這裡就要有一個警覺,我們以前在沒有讀這些內容的時候,一碰到靜慮第1個反應可能就是定,事實上,6度的這個第5度他並不是完完全全的一個定,這個靜慮裡面是包括止跟觀的,所以會有止、會有觀,那大家要有一個警覺,靜慮的意思是什麼?除了有止、有觀之外,還有雙運品。雙運,一般經過資糧道決擇了以後,你就要進去所謂的加行道,加行道是為了你要見道,在加行道的當中一般你就是有止有觀,就是醬運用,就一般開始有2個止,慢慢就有止有觀,最後就止觀雙運。一般指到雙運的時候就是指見道了,你要能夠雙運的境界就能得到無分別根本智。當知即是菩薩靜慮自性,所以對自性本身,我們一定要有一個警覺,這裡面一定是聞思為先,第2個就是他提到這屬於有止有觀的,這叫做靜慮。」
又引《入行論》,大家注意到宗大師在整個精進的時候他全部是根據《入行論》的內容,到了這個靜慮,因為,接下去就是講奢摩他、毗缽舍那,所以這裡他是比較簡單的講。《入行論》的靜慮品一開始就說:「既發精進已,意當住等持。」發了精進以後,這時你就要去住等持。現在看一下講義……
補充說明:《俱舍論》二十八卷二頁:依何義故,立靜慮名?由此寂靜,能審慮故。審慮即是實了知義。如說心在定,能如實了知。審慮義中,置地界故。此宗審慮,以慧為體。若爾;諸等持皆應名靜慮?不爾。唯勝方立此名。如世間言,發光名日;非螢燭等,亦得日名。靜慮如何獨名為勝?諸等持內,唯此攝支。止觀均行,最能審慮;得現法樂住,及樂通行名。故此等持,獨名靜慮。若爾;染汙寧得此名;由彼亦能邪審慮故。是則應有大過之失?無太過失。要相似中,方立名故。如敗種等。世尊亦說有惡靜慮。
禪為梵語禪那之略,譯曰思惟修。新譯曰靜慮。思惟修者思惟所對之境,而研習之義,靜慮者心體寂靜。能審慮之義。定者,為梵語三昧之譯,心定止一境而離散動之義。即一心考物為禪,一境靜念為定也。故定之名寬,一切之息慮凝心名之,禪之名狹,定之一分也。蓋禪那之思惟審慮,自有定止寂靜之義,故得名為定,而三昧無思惟審慮之義,故得名為禪也。今總別合稱而謂之禪定。然禪定雖皆為心之德,而欲界所屬之心非有此德,屬於色界,無色界之界之心德也。若色無色相對,則禪為色界之法,定為無色界之法,其中各有四等之淺深,故謂之四禪四定。此四禪四定為世間法,佛法外道凡夫聖者共通也,其他佛菩薩阿羅漢證得之諸無漏諸定為出世間法,非三界所屬之心體所具,故欲得禪,則必離欲界之煩惱。欲得定,則必斷欲界之煩惱,欲得無漏之諸定,則必絕無色界之煩惱。而此中禪在最初,不惟為諸定之根本,而發天眼天耳等之通力,亦依此禪。且禪有審慮之用,觀念真理,必依於禪,故以禪為學道之最要者。【註】靜慮﹙寂靜審慮;禪之定﹚=能審慮之勝三摩地﹙等持、等引、等至﹚

這裡面是相當大的一個篇幅,為什麼要提供這些資料,就是藉這機會讓大家對靜慮這2個字稍微有一些觀念,假如以前對靜慮沒有什麼觀念,就趁這機會把靜慮2字所代表的意思正確的搞清楚,那以前有一般是會把它當作定可能就要有一點修正,所以5度本身應該是有止跟觀2個在內,基本上,等讀完以後你應該就會感覺到了。
《俱舍論》是因為怎麼樣來立靜慮這個名稱呢?主要他是能夠審慮,所謂審慮,就是有辦法了別一個事情才叫做審慮。所以,定本身不是說定在那裡什麼都不……基本上他在止上面還是有一個了別的功能在。若由止進入觀,2個都在裡面,那更是除了無分別之外還有分別心、還有分別念,只不過,他的本體是一種靜止的本體。所以,這裡面他會說審慮就是實了知義,這蠻重要的。靜慮今天我們可以很快的講過去,但這蠻重要,藉這機會有多一點了解,到後面讀奢摩他的時候會比較好。所以,如說心在定,能如實了知。這觀念是很重要的,千萬不要以為定在那裏完全是什麼都不了知。其實所謂的無分別根本智也不是說你完全……無分別這個觀念就是變成他本身是能夠讓你了知一個東西的(嗯,是說,讓你了知卻讓你視若無睹之意?)不是說你完全沒有了知這叫無分別,不是的。我們一般分別裡面有31自性分別,自性分別指的就是無分別,指的就是一般的5識,眼耳鼻舌身這種,一般叫無分別識,這都屬於自性的分別。2叫做計度分別,計算的計、度量的度,一般所講的分別都是屬於計度分別,就是很仔細地做分別、作分析。那所謂離分別,無分別根本智是離這個計度分別,不是離自性分別。這是很重要的觀念,所以剛剛為什麼要說聞思為先,就說這些基本的觀念假如沒有搞清楚,又沒有老師教的話,自己就下去醬的盲修瞎練,有時真會出現很不好的結果。3就是憶念分別,基本上離分別的時候也不是離這個憶念分別。再講一遍,自性分別、計度分別、憶念分別,一般說離分別是離計度分別,並不是離自性分別及憶念分別。為什麼不是離憶念分別呢?因為你在定裡面是需要用念的,你要盯住一個所緣境基本上是要用念的。
這也不能繼續講太多,但大家可以很仔細的去揣摩這裡面文字,把它搞清楚。若有問題等見面時詳細談這個,因為我只是拋磚引玉而已,若把重點放在這裡會要講很多很多。
除了《俱舍論》的文字,下面這段文字是由字典裡面出來的,禪,梵語叫做禪那,翻譯出來叫做思惟修,新的翻譯叫做靜慮。他說:思惟修者思惟所對之境,然後研習之義,靜慮者因為是心體寂靜。靜慮,應該叫做寂靜的審慮,若用我們比較能理解的叫做禪之定,他裡面提了2個成分4禪、定,定本身指的是這一個寂靜,禪本身指的是審慮。定,本身的這個觀念,就由這上面你慢慢去推敲去感受,那以後你在學定的時候你比較不會走錯路。再來,一般我們講三摩地比較接近,當你在講審慮的時候是三摩地比較接近,因為,三摩地裡面這個境界就是一種靜慮的境界,本身他有定的部分也有慧的部分,有止的部分也有觀的部分。那一般在定的部分可以分做等持、等引、等至,等持剛剛已經解釋過了,等持,主要就用9心住的名稱,散心也可以有等持,但要進入三摩地裡面,這時就是真正的定心不是散心,定心等持跟散心等持這是2件事,定心等持基本上就一定會讓你產生輕安。那我們說等引就一定是三摩呬多地,是絕對有輕安的真正的定。等持,就看你怎麼用,有時散心裏面的第9住心也叫做等持,不過大部分等持是代表超過欲界是在真正的定裡面。那麼等至,我現在講的都不是絕對的,比方說在無心定的那一部分,大部分名字不用這個,會叫三摩缽底。我們現在也沒辦法講的很清楚,因我本身並沒有定,可是提出這些是很重要的,至少在文字上面先對這個東西有一個比較正確的認知,特別是靜慮這2個字他所代表的含意。那就解釋到這裏,假如還有問題見面時再討論。

比較《入行論》二種翻譯:出自《廣論》b322一、「既發精進已,意當住等持。」出自《慧光集》二、「發起精進已,意當住禪定,心意渙散者,危陷惑牙間。」靜慮 1

論文中只引了《入行論》靜慮品第 1頌的前2句,等持、禪定、靜慮都是一個意思,我們就更能掌握禪跟定,為什麼要講禪,所以禪本身並不是只有定而已。心意渙散者,危陷惑牙間。這2句是什麼意思?就說你發了精進為什麼要住禪定?因假如你不住禪定,你這心很容易散亂,散亂以後造成你會陷入煩惱的危險中,惑是煩惱的意思,牙是指獸牙,煩惱的牙齒間,等於是說你一定要能夠住禪定,假如你不住禪定你是散亂的話,你就很容易掉到煩惱裡面,會被煩惱的牙齒所摧殘,就是煩惱當作野獸看。


修彼方便b322
第二修彼方便,謂當思惟修習靜慮所有勝利,及不修過患,奢摩他時茲當廣說。

這不用解釋了,因剛剛已經講過,最重要你怎麼趣入靜慮。那用什麼方法讓你進入,你要知道你有有什麼好處,沒有有什麼壞處,這到奢摩他時會再細講。


靜慮差別 b322
第三靜慮差別。如前所引,就自性分二,謂世、出世。就品有三,就作業分,謂身心現法樂住靜慮、引發功德靜慮、饒益有情靜慮。初謂住定即能引生身心輕安所有靜慮。二謂諸靜慮能引神通、解脫、遍處及勝處等共諸聲聞所有功德。三謂有靜慮能引十一種饒益有情事。

有關靜慮有什麼樣的種類,怎麼分類?根據剛剛的自性這一點來看可分成世間、出世間2種,48定算世間的,要得無分別根本智要見道那是屬於出世間的。再來以品來分有3種,是指有止、有觀、有止觀雙運,所以,這對靜慮來講就不會侷限在只講止上面,品上面有3種。那麼就他的功用就是他能夠造成什麼樣的作業、作用來看,第1個會讓你身心現法樂住靜慮,這就是說你假如有辦法入定的時候,大家都知道有人說能入定天下沒有任何一個事情比這個定還愉快,這並不是指無分別根本智,這是世間定就有辦法了。當你到未到地定你就有辦法體會到所謂的現法樂住,所以他們會叫身輕安、心輕安,一共會引出2種輕安,身、心2個部分都會引出輕安,有了輕安才算做真正的定,才是我們講的未到地定以上就是已經離開了欲界,假如沒有就還在欲界裡面,那是散定不算是真正的定。除此以外,他還能引發功德靜慮,剛剛提過為什麼大乘的人特別需要修世間禪定,就因他能夠讓你有神通,下面會提出這個。再來,可以在靜慮當中去培養這些所謂饒益有情這一部分的止跟觀,就會讓你在利他這一部分更能有勝解、有動力。那麼,初就是指身心現法樂住靜慮,住定即能引生身輕安、心輕安這2個,這是很重要的一個作用。二就是指功德靜慮,能引發神通,神通一般說有5個(天眼、天耳、他心、宿命、神足),有說6個那是包含漏盡通,解脫,我們以前也有讀過,8解脫(內有色想觀外色解脫、內無色想觀外色解脫、淨解脫身作證具足住、四個無色解脫、滅受想定身作證具住)、10遍處(地、水、火、風、青、黃、赤、白,無邊空處,無邊識處,皆悉遍滿住具足中若定若慧)及8勝處(內有色想觀外色少勝處、內有色想觀外色多勝處、內無色想觀外色少勝處、內無色想觀外色多勝處、青黄赤白四勝處),我們不需要去細講,講義47頁都有,這些都跟你能引出神通都是有關的,所以你要修這個東西。當你有4禪的功力的時候,一般你就很容易修這些,修完以後就得到神通。這裡他提到叫共諸聲聞所有功德,我從藏傳的解釋這一段看到他們特別有強調,他說這個應該是打字的時候漏掉了,不會只講共一定有不共的部分。為什麼?共就是指他跟聲聞共叫做共諸聲聞,也就是說他有醬子的靜慮能夠引出這些功德是跟聲聞一樣,就是小乘也有辦法做醬子。可是在大乘裡面還有一部分是不共的,比方說能夠有10力,最後到佛都能夠修出10力(云何如來十力?一者、處非處智力,二者、自業智力,三者、靜慮解脫等持等至智力,四者、根勝劣智力,五者、種種勝解智力,六者、種種界智力,七者、遍趣行智力,八者、宿住隨念智力,九者、死生智力,十者、漏盡智力。如是十種如來智力,當知廣如十力經說。),所謂10力在講義中都有,菩薩、佛陀都有這個10力,這就是屬於你在大乘靜慮裡面所引發出來的東西。所以應該是共、不共諸聲聞所有功德,這裡只提共,事實上還有不共的部分,那不共部分也不是只有一個10力,因為大乘裡面有很多是不共的,就比方下面為什麼他要提6殊勝,這6殊勝就是代表你是大乘,所以你在修行當中你沒有把6殊勝包含進去,你的修行不算大乘修行。這個觀念他一直在強調,他每講一定要講這個。醬就能了解共、不共,看起來不重要,其實非常重要,這個不共的部分是一定要包括進去的。還有就是靜慮能引出你這11種饒益有情事,這11種饒益有情事前面b298已經講過,這裏不講了,這也很容易找到相關資訊。


正修彼時應如何行b322
第四正修彼時應如何行。隨修何善三摩地,皆當具足六種殊勝、六波羅蜜多。自住靜慮亦安立他,是靜慮施。餘如前說。

這個,每一度他都醬講,不是只有這裡講,所以我們也不重複了,他都一定會提到這6殊勝b267→依殊勝、物殊勝、所為殊勝、善巧方便殊勝、迴向殊勝、清淨殊勝,一定要按照這6殊勝修。比方,一定要有菩提心,這是所依。迴向,就是一定要迴向無上正等菩提。你假如沒有按照醬做你就不是大乘修行,所以一定要有這6種殊勝。那又提到6波羅蜜多,就是你每一度都應該要包含其他的5度(就是1166,參考布施),醬才是一個完整的修行。比方現在在修靜慮的時候,自住靜慮亦安立他,除了自己能夠有靜慮以外,也要讓其他人能夠得到靜慮醬一個行。這個就叫做靜慮施,就是靜慮度裡面包括了布施。靜慮度裡面包括了戒,這最簡單觀念就是你在做靜慮的時候,你絕對有不共聲聞的東西在裡面這就是戒,也就是說你一定要能夠安住在大乘的意樂裡面,就是自利利他,這就是靜慮裡面有包括了戒。這是一個原則,大家想要了解,你靜下來一定有辦法把他解析出來,餘如前說意思就是前面已經提過這個了。這裏面最重要就是2件事:16種殊勝26波羅蜜多。6殊勝就是你一定要有這6個東西醬子才算是大乘修行,第2個就是你每一度一定要包括其他5度(1166),醬子才是真正的在修6度,這才叫做正修6度。


此等攝義b322
第五此等攝義。隨念發心為諸行依而正修習,則於無漏靜慮,為欲安立一切有情策勵修學。此堅固增長已,以地上諸靜慮作所願境,雖未能生圓滿靜慮,亦應時時精進不舍,隨力學習心一境性諸三摩地。若不爾者,恆違學處罪所染著,於餘生中亦極難學菩薩等持所有學處。若能學者,即於現法亦少散亂心,所修善行勢力強盛,當來亦如《妙手問經》說,身心喜樂靜慮波羅蜜多極易圓滿。於奢摩他時當廣解釋,故此不說。

我們才剛剛讀過精進的此等攝義,所以記憶猶新,你馬上發覺他強調的東西都是一樣的一致的。
結論的第1個,所謂靜慮,也就是你一定要有菩提心為所依,這是根本,是菩提心下面才去修這個所謂的靜慮,而且是無漏的靜慮,這算是清淨的靜慮,沒有煩惱的。以出世間的標準來講的時候,這時你是為欲安立一切有情策勵修學。這結論的觀念都是一致的。
此堅固增長已,你有醬子一個了解以後,接著,最重要是你以地上諸靜慮作所願境,地上就是指登地以上的這些已經得到所謂無分別根本智的菩薩,用他們的靜慮醬的標準做你的目標,雖然你現在初學你沒有辦法達到他們的那個境界,還沒有生圓滿靜慮,但你也應該要時時精進不捨不能放棄,要隨著你現在能做多少就做多少去學習心一境性的諸三摩地,大家看到這裡就用三摩地了,等於也就是講靜慮的意思。假若你不醬做,你還會恆違學處罪所染著,變成你會違犯當初所受的菩薩戒,比方,菩薩戒裡有善法戒跟饒益有情戒,善法戒最重要就是你要圓滿6度,假如你沒有按照醬做你就是犯戒,雖說犯的是善法戒不是性戒但還是違學處罪所染著。你雖然做不到但你不能放棄,你要按照醬子隨力去修這個,不然不只你會違學處罪所染著,而且你在餘生中亦極難學菩薩等持所有學處,這跟前面講的也一樣,就說你這輩子因為難你就放棄了,是不是放掉以後就沒事了?不是。記得我年輕時,有人告誡一句話,他講的非常好:年輕人一定要記住,碰到高山的時候不是繞過去,躲過那個山,是你一定要爬過這個山。為什麼呢?你今天不爬過,你從旁邊繞,前面還是這座山,等你爬過去了你才解決。他這意思是一模一樣的,假你今天遇到問題,你現在就丟掉你沒有去做,你沒有解決問題,因為你的餘生中你是極難學菩薩等持所有學處。我們這輩子到現在都沒有做好,也可能是我們過去犯了這個錯,或許是沒有好好的學。重點是說你現在不會沒有關係,可使你不能放棄,至少,聞思搞得很清楚,有老師教最好,沒有老師至少也要按課本所教的你正確了解後照樣去做,慢慢的能做多少算多少,做久了積少成多,有一天就解決了。若能學者,即於現法亦少散亂心,所修善行勢力強盛,這是當然,因為你在靜坐當中你有止有觀,你對所有的法義或是這些重要的正見你就會得到很強的感受。現在讓你善行勢力強盛,那麼以後也會像《妙手問經》裡所說,你的身心喜樂靜慮波羅蜜多極易圓滿。這就跟剛剛講的是一樣,你今天盡力做,做多少算多少你就是在進步,那你以後的來生你就很容易,就像你看到有些人他做得到,他不光是這一世他已經好幾世,現在如果不了解這點,永遠停在這裏那永遠沒辦法解決的。所以他說於奢摩他時當廣解釋,故此不說。
靜慮這一部分很快的就讀過去,並不是讀完了,接下要講4攝,之後就要講奢摩他,就要很仔細的去讀這個奢摩他。
《妙手問經》:参閱漢譯《大寶積經》卷第九十四《善臂菩薩會第二十六之二》。

有沒有問題或是要分享的?1個月見1次,我是覺得見面那一天大家多討論少消文。繼續下面的般若……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6度 靜慮波羅蜜多
    全站熱搜

    七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