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180327-P331L04-P335L04-0141上士道-利他之四攝 b331
目前已經把6度講完了,今天開始要消4攝這一部分。
第二 四攝成熟他相續分五:① 四攝自性b331,② 立四之理由b331,③ 四攝之作業b332,④ 攝受眷屬須依四攝b332,⑤ 略為解說b332
今初,四攝自性 b331
布施如前六度時說,愛語者,謂於所化機開示諸度。利行者,如所教義,令所化機如實起行,或令正受。同事者,謂教他所修,自亦應修,與他同學。如《莊嚴經論》云:「施同示勸學,自亦隨順轉,是為愛樂語,利行及同事。」

這裡是分5科,第1科是講自性,接著下來是:理由,他到底是什麼樣的功用,一般攝受眷屬,攝受眷屬用狹義的角度來說就是攝受弟子的意思,廣義就不一定只有弟子,最後比較長一點的略為解說,事實上是把四攝比較廣說而不是略說,不過若要照《瑜伽師地論》的內容來說的話就當然是略為解說。了解他科判的區分後,第1個先來看4攝的自性。
一開始要先把4攝的名詞搞清楚,4攝的本身若用狹義的角度來說就是收弟子的意思,廣義就不一定,你有時幫助眾生也可以用4攝。基本上4攝強調的最重要是利他,那若大家認為自己沒資格收弟子那就不行4攝了,這不是他講4攝的意思。因為基本上你當然是要由6度自利以後你才有本領去利他,所以他會放在6度後面來講,不過,很多東西都是用你當下最大的能力所及能做多少就做到多少。比方,他第2個講愛語,假如你今天跟一個有情把你所知道的佛學知識你有把握的那一部分講給他聽,醬子也算是在4攝的範圍內。那如果你沒有那個能力,你不能講一些比較深的東西,那就等你讀到懂以後才去跟別人講這些法。這是基本上的觀念。
一開始說:布施如前六度時說,布施這一攝在前面6度都已經講過,因此在4攝裡的布施就是完全針對以前6度所講的布施是一樣的,但是是強調在財布施4攝裡的布施是強調在財布施,為什麼是醬子後面會有解釋。接下來就是愛語,所化機就是你攝受的弟子、或是你攝受的有情,愛語基本上就是對於你所攝受的弟子、有情於這時機正好非常相應時,你正好可以在這個時間去開示他有關6度或是其他佛法裡面的內容,去跟他講,基本上,愛語用另外一個角度來講也類似於法布施。不過,這個開合就大概要知道他的重點,就說你第1個要布施讓對方產生歡悅欣喜的心理,那你給他財布施;接著你就要告訴他一些應該怎麼樣去了解佛法,甚至希望他能夠走菩薩行,那當然你除了講大乘裡面所有的觀念外,你要教他大乘裡面的6度。由這裡,有時讀到這我們也有很多反思,覺得蠻有意思的,比方說,現在在世面上看到外面有一些邪師,理論上若是按照佛的教法他應該在攝受弟子時要拿一些好處給這些弟子,現在反過來這些大部分是要弟子供養他,當然不是說弟子不應該供養,不過在這些角度你就可以看到有時候這些東西還是值得我們認真去思考去審思的。至少有一天我們有機會有能力攝受其他的有情時我們也一定要記得在教法裡面不是要他供養你。再來,利行,這裡的順序很清楚,你教了他這些法,那你就希望他能夠如所教義,按照教的醬子令所攝受的有情依照教義如實起行,就是真正的去修或是令正受,也就是修的意思。再接下來,這是一氣呵成,你一定要跟他共同修,所以,同事者,謂教他所修,自亦應修,與他同學。這後面有解釋,假如你不醬子,你不修你一直叫人家去修,這很難說服一些初學者。
接著就引《大乘莊嚴經論》,這是彌勒慈氏5論中一部,論說:「施同示勸學,自亦隨順轉,是為愛樂語,利行及同事。」施同示勸學,這5個字就已經包括前面的3攝,布施、愛語、利行全包括在內,怎麼講?施同意思是施與前面6度所講的布施是一樣的,示勸學,就是示學,你開示讓他學這是愛語,勸學,你勸他按照醬子去做這叫利行。自亦隨順轉,這就是同事。所以,很清楚的將4攝都包括在內。是為愛樂語,利行及同事,這主要是解釋後面這3個,他說示勸學,自亦隨順轉,這就是在講愛樂語、利行及同事。
補充資料基本上看的懂,就不多講了……
《莊嚴經論》:漢譯《大乘莊嚴經論》卷第八中「布施將愛語,利行並同利,施平及彼說,建立亦自行。」

立四之理由b331
第二立四之理由。何故定為四攝耶?答:謂攝受眷屬令修善行,須先使歡喜。此必先須施以資財,饒益其身。既歡喜已,令修道時,先須令知云何應修。此由愛語宣說正法,除其無知斷其疑惑,令其無倒受持法義。既了知已,由其利行令修善行。若自不修而為他說應取應捨,彼不信受反作是難:且不自修何為教他,汝今尚須為他所教。若自實行他便信受,謂教我等所修之善,彼自亦修,若修此善定能利益安樂我等,先未修者能新修行,已修行者堅固不退,故須同事。如云:「1能利他方便,2令取3令修行,如是4令隨轉,四攝事應知。」

這段文字意思蠻容易了解的,為什麼要立4攝?第1個,你攝受眷屬要他修善行,須先使他歡喜。這就是為什麼要先做布施,此必先須施以資財,這裡很清楚的講財布施,饒益其身。這樣他歡喜了,再令他修道時,要讓他知云何應修,也就是愛語,你要告訴他這些法的內容、為什麼要修這些法跟他的方便等等。此由愛語宣說正法,除其無知斷其疑惑,他不知道的你要告訴他,你宣說了以後也可以幫他解惑,這些都是在愛語當中解決這些問題,讓他完全正確的沒有顛倒的去受持法義。已經了知以後,就由其利行令修善行。這裏面就解釋為什麼要同事?假若你自己不修而跟他說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尤其是守戒的時候,他可能不服氣反覺得你自己都沒有做怎麼卻叫別人做呢!那人家做了事實上你應該跟別人學,而不是教別人。假若你自己有醬子做而不是只有講那對方便會信受,他會認為你不只是教我,你自己也醬子做,所以醬子做、修醬子的善,最後一定能利益安樂我等,還沒修的人就有信心了他就會去修行,過去已經在修行的人他會更有信心而堅固不退,所以一定要同事。就如《大乘莊嚴經論》云:「1能利他方便這是指布施,2令取這指的是愛語,令取正法的意思,3令修行這就是利行,如是4令隨轉這指的就是同事,四攝事應知。」所以這一段就是告訴你為什麼要有4攝,就把布施、愛語、利行、同事的關係交代清楚了。
 

四攝之作業 b332
第三四攝之作業。以此四攝於所化機何所作耶?謂由布施故,令成聞法之器,以於法師生歡喜故;由愛語故,能令信解所說之法,以於法義令正了解斷疑惑故;由利行故,如教修行,由同事故,已修不退長時修行。如云:「由初為法器,第二令勝解,由三使修行,第四成淨修。」

4攝到底是什麼功用?
以此四攝於所攝受的弟子到底產生什麼樣的功用?因為由布施故,可以讓對方成為聞法之器,這點是個比較通俗廣泛的說法,因為,聞法之器,真正是法器裡面包括的條件很多,可是他至少讓對方產生要跟你學、很高興跟你學,所以他才會成為聞法之器,為什麼?因為你布施以後,這個被攝受的有情對於法師,法師指的就是你,你要攝受別人,這時他對法師你生起歡喜、好感;再來因為愛語,就能讓對方完全掌握了你所教的法,而且他也完全能做到決擇以於法義令正了解斷疑惑故,其實這個話裡面翻來覆去的佛學裡面很重要的一個東西就叫做決擇,這都是在講決擇。也就是聞完以後,聞慧跟思慧加起來才能夠做到決擇,決擇以後你才知道你要修什麼,而且你是完全信服你要修什麼,所以這時候才能下去修行,所以才會有利行。所以若前面沒有決擇的話,對方要利行,利行什麼?這於佛學修學的邏輯上是不通的。由同事故,讓他已修不退長時修行。就如《大乘莊嚴經論》:「由布施令他初為法器,第二愛語令他勝解,簡單講就是令他決擇一樣的意思,由三利行讓他真正去修行,最後第四使他的修行成為清淨的修行,也就是正確使他能得到果的。」為什麼會用淨這個字?基本上我們假如以分別念來講究竟的東西就叫做清淨。一般講平等時是指以無分別念來講究竟的時候就叫做平等。所以一個字,有時候知道他後面的含義可以幫助我們掌握佛法裡面很多比較細微的那些要訣。
單單要用決擇來舉例子的話,可以舉的非常多,今天舉一個最簡單的,就是說,我們以前在學乘法的時候,11……這要背99乘法表,背完以後,基本上這是一個聞法,他只是教你,當然也有的老師會解釋為什麼13等於3,他會用加法給你看,111醬加3次就是3。所以你懂了加法以後,你就了解乘法是加法的一種變異型,那麼當你能夠到這地步,對於99乘法表基本上你就是一種決擇。假如你今天只是背99乘法表當然也可以,可是這基本上並不是真正的決擇,那只不過是聞法去背而已。決擇大部分就是你會了解他裡面的內涵,等這些你都了解以後你再去串習這就是修行。你就不停的背99乘法表,當你背7749的時候,你知道你是77加在一起,不停的串習以後,到時候你絕對不會背錯。這就是很簡單的在講決擇是怎麼一回事。可是真正佛法裡面的決擇不是單單醬一個例子,因為有時候那是複雜到好幾倍,比方說修空性,空性的決擇那會涉及到太多的東西,所以你第1個要多聞,多聞以後還要思,要不然你根本沒有辦法決擇,特別是比較深奧的東西。今天簡單就用無常來講,佛教教我們無常,那我是聞法來的無常,那他也告訴我們所有的宗教裡面講無常的只有佛教,所以是3法印。為什麼是3法印?就是不共。那當你知道這點以後,你要做決擇的時候涉及的東西就多了,因你就要看所有其他的人他們為什麼不同意無常?那他們的講法裡面是合理還是不合理?這裏面就涉及到很多多聞的部分,佛教的經論中經常會給你這方面的資料,他會教你會告訴你。比方,像我們的佛教的內道裡面也有不講無常的,大家可能沒想到,以前的小乘就沒有講無常。因為,小乘經部、在那個有部,他是認為決擇面是常法,那這2個同時也認為所謂的無分微塵或無分剎那是常法。今天我們也沒有辦法去講這麼多,可是我醬一講只是讓各位同修心裡就了解到說,當你講一個無常,你要決擇無常的時候是涉及到很多的東西。最簡單的講無常,然後你就去觀察你身邊所有一些事情,喔!確實!是無常。可是有很多你可能觀不出來,像整個宇宙的無常,或者因現今的科學知識也能夠稍微了解。可是我要講的他不只有這樣,他涉及到的東西非常多,多到一個到你能夠多聞然後完全按照醬一個思路,因為他會告訴你為什麼小乘所相信的這些無分微塵或是無分剎那他是不存在的,意思是這個法是不存在的。當你能夠了解這的時候,你會對無常這個東西會生信解,就是發覺確實他並不是一句口號他講的是一個事實。當你有醬一個信解的時候,無常對你來講已經叫做決擇了。所以以後,你在修行的時候,比方,你就不停的串習無常醬一個觀念,這簡單,你看到任何一個境,你馬上就會反應這是無常。久了之後,這就是從決擇到這個修行。假如你今天沒有決擇你沒有那麼相信無常,你沒有經過那麼深刻的檢驗的時候,你很難說一碰到境你馬上就會想到無常。這我們大概也懂,只是有些沒有接觸這麼廣的佛學教法的人他根本、甚至會講有一些常的東西好像是有。我們簡單的把決擇講過了。
 

攝受眷屬須依四攝b332
第四攝受眷屬須依四攝。佛說此為成辦一切眾生義利賢善方便,故攝徒眾,應須依此。如云:「諸攝眷屬者,當善依此理,能辦一切義,讚為妙方便。」

狹義的講攝受眷屬就是攝受弟子,這時為什麼要用4攝?佛說這是為成辦一切眾生義利賢善方便,義利,義是指現法、現在得到的一切好處,利是講後法,1個是增上生、1個是決定勝。所以4攝這是成辦一切眾生的義利非常正確且非常妙善的一種方法。因此在攝受徒眾時應該要按照4攝的道理來做。每每讀這,就會想應該還是能找到真正的高僧,他們真正是用4攝的方法來攝受接引眷屬。就引《大乘莊嚴經論》:「你要攝受眷屬時,就當根據4攝的道理,為什麼?因為4攝可以成辦一切的義利,被智者讚他為攝受弟子巧妙的方法。」
 

略為解說b332
第五略為解說。
A廣說後三 A1愛語有二:一、隨世儀軌語,謂遠離顰蹙、舒顏平視、含笑為先、慰問諸界為調適等,隨世儀軌慰悅有情。二、隨正法教語,謂為利益安樂有情,依能引發信戒聞捨慧等功德,宣說正法。三難行 1又於能殺害怨敵之家,無穢濁心說利益語;2於極鈍根心無疑慮,誓受疲勞,為說法語,令攝善法;3於其諂詐欺二師等,行邪惡行諸有情所,無恚惱心說利益語。於此難行愛語,亦當修學。又於相續未熟,欲斷諸蓋向善趣者,為說先時所應作法,謂施及戒。又於已離蓋,相續成熟心調善者,為說增進四聖諦法。又在家出家多放逸者,為令安住不放逸行,無倒諫誨。又疑惑者,為斷疑故,為說正法論議決擇。是為一切門愛語。
略為解說這裡面包括很多科,這一科要給他訂個名稱可以說是廣說後面的3個,就進一步解釋4攝後面的3個。現在看他怎麼解釋。
A1愛語有二種:一、你隨順世間的儀軌語,就要像一個有教養的人,講出來的話、態度都是和藹可親不是粗俗的話,也不能皺眉擺張臭臉,舒顏平視,你若往下看或是眼睛抬高高的就有些看不起人的意思,含著笑容、慰問諸界為調適等,諸界是指地水火風,一般這就是慰問他的身體,就最近身體怎麼樣啦等等……愛語第1個重要的觀念就是隨世儀軌慰悅有情醬的態度。二、隨正法教語,謂為利益安樂有情,你一定是要按照正法教語,你的目的是為利益安樂有情,最後是要能引發信、戒、聞、捨、慧等功德,讀《瑜伽師地論》一般是說信、進、念、定、慧的55力,若說信、戒、聞、捨、慧這是對剛趣入的人而說,對於剛出家或是剛入道的人你要引發他信、戒、聞、捨、慧這5個功德,就是信受3寶、守戒、多聞、布施、了解並追求佛法的智慧,為了這很重要的5個功德而宣說正法。
三難行能行 這部分講完以後,他特別強調在愛語當中有3件很難做的事情,但這又是絕對都要能做到的事,接下來就是提到這3件難行必行的是: 1對於那些跟你有仇是能殺害的怨敵之人,你也能夠沒有穢濁心而跟他說利益語,就你誠心誠意的,你不會有瞋恨心,所以這叫做難行,因對方跟你是怨敵;2對於極鈍根那種極笨的人,你仍是心無疑慮,再怎麼疲勞都要為他說法,令他攝受善法;3對於那些諂詐欺軌範師、親教師等,又有邪惡行的醬子諸有情,你也能夠無恚惱心為他說利益語。一共有這3種難行。前面說愛語分2個方面,還有愛語有3個難行部分,你也都要做到。
舉例說明愛語該如何做:對於相續未熟,欲斷諸蓋向善趣者,也就是一些還沒有辦法進入定的但他希望能做到定醬子的人,由於他相續未熟,你就為說先時所應作法,也就是讓他有這些資糧他才有辦法進入,這時就涉及到了布施及持戒。對於那些已經離開蓋障的,就是有辦法入定的、有辦法得到三摩呬多地的人,他已經相續成熟,相續成熟,簡單講基本上是指能夠了悟出世間智慧,那他心調善者,這時你就要跟他說增進的四聖諦法。四聖諦法,假如用小乘的角度來看基本上就是要教人家見道。又有些在家或出家的人他是非常放逸的,為了要令他安住不放逸行,你就要勸諫他讓他安住不放逸行。他假如有疑惑,你要幫助他斷疑惑,而為說正法論議決擇。又是決擇,這是很重要的。醬就是把愛語作了詳細的解說。

因為是要廣說後面3個,布施不講是因為前面6度都講過了,愛語詳細說過後,接著下一段就是把利行稍微詳細的解說。
A2利行略有二種:一、未成熟者能令成熟,二、已成熟者能令解脫。又分三種:一、於現法利勸導利行,謂勸令如法招集守護增長財位。二、於後法利勸導利行,謂正勸導棄捨財位,清淨出家乞求自活,由此定獲後法安樂,不必獲得現法安樂。三、於現法後法利勸導利行,謂正勸導在家出家,趣向世間出世離欲,由此現法能令獲得身心輕安,於後法中或生淨天或般涅槃。又應修行難行利行:一、於往昔未種善根者,難令行善。二、現有廣大圓滿財位者,難行利行,由其安住大放逸處故。三、諸已串習外道見者,難行利行,由憎聖教,愚癡邪執不解理故。又應修行漸次利行,謂於劣慧者,先令修行粗淺教授;若成中慧,轉中教授;成廣大慧,為說深法,隨轉幽微教授教誡。
A2 b333利行這文字不難懂,一樣也分二種:一、相續尚未成熟者,也就是說還沒有辦法進入去修出世間慧的時候,這時你就是要讓他能夠圓滿資糧位,然後進入加行道跟見道。二、假如是相續已成熟的,這時你就要讓他能見道,解脫本身可以由見道一直到究竟道。也就是說相續未成熟的你要讓他能夠成熟,已成熟的你要讓他解脫,解脫是佛教的目標。醬子來說利行又可以分三種:一、於現法利勸導利行,也就是你教他如法招集守護增長財位。這一般事實上是存在的,很多人並沒有大修行可是世間財富足,他會用這些財富行很多善事,護持佛教、濟貧救苦。第1個利行就是讓他做到醬子,這一般就是在家人。二、不是追求現法是追求後法,那追求後法的時候,你要讓這些人知道不需要求財,應該是要清淨出家而乞求自活,醬子做最後後世都能夠得到暇滿身能夠再繼續修行,所以並不注重在現法安樂。其實這以前也讀過,佛教強調的是注重後法,這裡現法也放進去這只是開合的問題。但我們了解一般在佛教的教法裡強調的是注重後法並不重視現法。三、這是現法、後法都能夠兼顧,那就是勸導這些不管是在家、出家,都能趣向世間出世離欲,世間離欲就是進入48定,出世間離欲基本上就是見道,或者由此現法能令他獲得身心輕安,因他能得到三摩呬多地、真正定的時候,這不是散定不是欲界定,他就會得到身心輕安。這身心輕安對現法來講就是一個很大的利益跟功德。那不只是醬子,因他有醬子定的功力本領,所以他有不動業,可令他於後法中也可以生淨天界或者是利用他本身這所謂的三摩呬多地可以去修般涅槃,也就是直接去見道。以前多多少少也知道這觀念,就說你要修世間離欲或者出世間離欲,基本上你若沒有得到最基本的未到地定,再上去就是初禪、2禪這些根本定,要有這樣基礎你才有可能有所謂的世間離欲。世間離欲的結果就是會生到淨天,或者是你利用這個就可以直接進去修出世間離欲,那這個出世間離欲修完的結果就是般涅槃。這我們以前都講過的。
同理,跟剛剛愛語一樣也有很多難行的利行:一、於往昔未種善根者,難令行善。有的人要他去行善是很難的,或者是過去沒有這些善根要他能夠入定這也是很難的。我們常常在想也是很著急,這一輩子現在這些都還沒有,簡單講就是過去善根種的不夠多。這裡是針對你去攝受別人的時候,你一定要讓這些人難行利行都能夠去做。二、現有另外一種,就說他有廣大圓滿財位,一般你要他修行也很難,因為他有錢他就安住在大放逸處,也就是他過舒服日子,他根本不會考慮善事、修法。所以要讓這些人也去修行,這也是難行利行。三、還有就是在見地上面有問題的,就是過去生已經串習了很多外道見解,有可能是憎恨聖教,或者是因為愚癡的邪執他不解聖理不懂真正的正理。那這個地方,我們也要有所警惕,佛教的教法不斷的在提醒,因我們有時候一不小心也很可能就串習到外道的一些邪見,那今天我們過去業比較好不會去聽到一些亂講亂講的佛法,你若去聽這些亂講的佛法最後你就是串習到不是正法,這裡面很可能就會有許多外道的東西了。現在的社會上也存在有許多這種邪師,你學到的就是邪見。所以,你應該要修行漸次利行,最後強調的是一個次第,在修的過程也是由小學、中學、大學醬上去,這個人現下若是位於不能接受深的法時,這時你就讓他修一些比較粗淺的;到了中慧時就讓他轉成中等的教授;等他智慧成熟時,就為說深法。利行這一部分也解釋完了。

A3同事者,謂於何義勸他安住,即於此義自當安住,若等若增。如是隨作何事,先應緣於有情義利,定不應離利他意樂。然其加行則先自調伏,如《無邊功德讚》云:「有未自調伏,雖說正理教,違自語而行,不能調伏他。尊知此義故,心念諸眾生,自未調伏時,暫勤自調伏。」
A3 b333同事,你要勸他做什麼的時候你自己也應該要能安住在此裡面。若等若增的意思就是說你至少要一樣程度,不是說你安住的比較劣人家做的比較高,這叫做等:要不就是,你教他做的中等你自己做到上等,這叫做增。那你不管隨作何事,你第1個就先應想到眾生的增上生、決定勝,也一定不會離開利他的意樂。意樂,一般也可以叫他等起,這是很重要的,醬子後面的東西才會發動起來。然其加行則先自調伏,這個加行就是要進去做什麼的時候你自己要先能夠做得到。《無邊功德讚》跟《讚應讚》都是讚美佛陀的功德,就像《無邊功德讚》所說:「自己做不到的話,你雖然說的是正理教,可是你違自語而行,這時你就沒有辦法調伏他人。世尊知道這個道理,當他心念諸眾生時,他一定會把自己調伏到盡善盡美的時候,他才會去調伏其他眾生」

以上這一科就是廣說後面愛語、利行、同事3攝,接下來是略說4攝,可是這裡要討論的跟上面已經沒有關係了。比方,前面這廣說3攝叫做A,後面略說,雖然是4個,又可分成幾點。
B又四攝事可攝為二,謂以財攝及以法攝。財施為初,餘三屬法。法為所緣正行清淨之法,如云:「由財及以法,謂所緣法等,由此二攝門,說為四攝事。」
B  b333四攝其實簡單講就是財施跟法施,布施是財攝,後面3個就是法攝,愛語主要是法布施,利行、你跟他一起修行也都算是一種法布施。法為所緣、正行、清淨之法,這裏面他就用這些名詞把這3個做一個定義,也可以講說叫做法相。他說這法本身你就可以分做3類,1個叫做所緣,為什麼會叫所緣?因對方他要學這個東西他的所緣境是什麼?就是你教他的法,這是所緣。法為所緣這就是指愛語。第2個一定是正行,他要做要去行的東西,法為正行這就是指利行。法為清淨這就是指同事。為什麼用清淨?這只是一個概括的意思,大家知道一般你到了究竟的時候,一般若是屬於分別念上面的東西到究竟的時候會用清淨這個名詞,清淨之法,這是等於把後面3個又分成愛語的所緣法、利行的正行法、同事的清淨法。宗大師這是根據彌勒菩薩的《大乘莊嚴經論》裡所講的:「由財及以法,謂所緣法等,由此二攝門,說為四攝事。」這所緣法等指的是什麼宗大師幫我們解釋清楚了,所緣法等指的就是所緣、正行、清淨之法。由這2大類叫做4攝。
C又此即是三世一切菩薩利他方便,故是共道。如云:「已攝及當攝現攝悉皆同,是故此即是成熟有情道。」
C  b334今天所說的4攝並不是今天才有的,以前攝受弟子是用這個方法,現在攝受弟子也是用這個方法,將來攝受弟子都不會離開4攝醬子的一個做法。所以告訴我們說這個4攝就是要攝受有情要成熟有情的方法。4攝是三世一切諸佛菩薩要做利他時的方便,大家都用這4攝所以4攝是共道。就如《大乘莊嚴經論》裡所講的:「已攝及當攝現攝悉皆同,是故此即是成熟有情道。」皆同,就是皆同4攝,過去、現在、未來的菩薩攝受弟子都是用這個方法,所以4攝就是成熟有情的方法。
又下面這還是在略為解說中,只是到這裡已經跳出來了,此處強調6度跟4攝是相同的份量在不一樣的目標下面的菩薩行。這個地方可以算是一個此等攝義
D又菩薩行總有無邊,然大嗢柁南即是六度四攝,以諸菩薩唯二所作:一、自內成熟成佛資糧,二、為成熟他有情相續,六度四攝即能成辦此二事故。如《菩薩地》云:「由諸波羅蜜多能自成熟一切佛法,由諸攝事能成熟他一切有情,當知略說菩薩一切善法作業。」故於此中略說彼二。若欲廣知,應於《菩薩地》中尋求。
D b334此處強調6度跟4攝這2個是相同的份量在不一樣的目標下面的菩薩行。他說:菩薩行總有無邊,為什麼說總有無邊?我們叫做6度萬行,6度這6個種類事實上若牽涉到行那是算不完的。可是根據大嗢柁南,大嗢柁南意思就是我們用簡潔的一些文字來把精要表達出來,比方用偈頌,幾個字就把整個意思包含在裡面。12分教裡面偈頌差不多一樣的意思。所以他說用很簡略的包括他就是六度四攝,因為諸菩薩基本上就只做二種事情:一、自內成熟成佛資糧,這就是自利的部分,成熟自己這就是6度。二、為成熟他有情相續,這就是利他的部分,也就是4攝。所以,六度跟四攝基本上就是能成辦此二事。接著就引《瑜伽師地論˙菩薩地˙卷43》:「由諸波羅蜜多能自成熟一切佛法,這指的是6度,由諸攝事能成熟他一切有情,這指的是4攝,當知略說菩薩一切善法作業。6度、4攝已經包括了菩薩所有要做的一切事情。」宗大師意思是於《廣論》中只是略說彼二。這個地方可以算是一個此等攝義,他沒有分科,其實這已經有點是結論,把6度跟4攝做總結了。你若欲研究清楚,應於《菩薩地》中尋求。
《瑜伽師地論》卷第四十三中「如是已說多種施、戒,廣說乃至最後同事。其中所有波羅蜜多,能自成熟一切佛法;所有攝事,能成熟他一切有情。當知略說菩薩一切善法作業。」
E又此根本、後得時,應如何行者,如尊者阿底峽云:「六波羅蜜等,菩薩廣大行,由本後瑜伽,堅修資糧道。」謂初業菩薩受菩薩戒,住資糧道,根本、後得皆不出六度。故六度中有是根本定時所修,有者是於後得時修。謂靜慮自性奢摩他之止,及慧度自性毗缽捨那出世/如所有性一分,是於根本定時所修。前三波羅蜜多及靜慮之觀般若世間/盡所有性一分,是後得時修。精進俱通根本、後得,忍中一分定思深法於定時修,如尊者云:「出定修:起根本定時,遍觀一切法,修幻等八喻1.能淨後分別,2.應正學方便,入定修:於根本定時,應恆常修習,止觀分平等。」
尊者:依藏文為〝大覺沃〞即阿底峽尊者。
E  b334這基本上可以當作一段,這裡面已經不是單單在講4攝,若是分科應該也是屬於此等攝義,也就是6度、4攝合起來說。
這裏面是專門提到,我們知道這些所謂的6度,那麼到底是什麼時候修什麼?一般在修行時可以分入定、出定,此根本、後得基本上指的是入定、出定時,他現在就是想用這2個標準把6度分成哪一部分是在入定時修?哪一部分是在出定時修?所以他說又此根本、後得就指的是入定、出定應該要怎麼做?就如阿底峽尊者所說:「六波羅蜜這些東西包括所有菩薩的廣大行,是由根本瑜伽、後得瑜伽所含蓋,讓你能夠堅固你的資糧道。」接著宗大師就解釋阿底峽這句話,所謂初業菩薩一個剛剛進入、剛剛受了菩薩戒受了菩薩行心的人,他基本上算是在資糧道上修行,這時候他不管是修入定、還是出定,基本上都是不出六度這個範圍。6度全包括但要細分的話,六度中有一些是根本定時所修,有一些是於後得就出定時修。比方,像第5度的靜慮,自性的奢摩他,因這裡面我們在講靜慮的時候說過,其實靜慮裡面是包括止跟觀,並不是單單只有止,廣義的時候他是一種禪定,有止也有觀這2個部分,可是他現在不談觀的部分而是說在止的部分,那在慧度自性毗缽舍那的時候,我們在讀慧度時也知道,若很簡單的分,這個慧分做世間慧、出世間慧,也就是世俗諦、勝義諦2種。這邊他說靜慮裡面的止,或是慧度裡面的毗缽舍那就是慧度裡面的觀的那一分,這一分指的是如所有性,指的是出世間這一分,為什麼?因這是於入定的時候修。這我們怎麼判斷?因你要在入定的時候修在靜慮裡面就是修止、在慧度裡面在修觀的時候、毗缽舍那的時候就是修如所有性。那一分指的是醬子。所以我們又回到以前千萬不要忘記,當時也特別強調,靜慮所代表的範圍,跟他慧度所代表的範圍其實是很廣的,這是包括世間、出世間,也有包括止跟觀的這種2個不一樣的部分。那麼假如出定時就是修布施、持戒、忍辱這前三波羅蜜多再加上靜慮裡面的觀,或是再加上般若裡面的世間盡所有性這一分。醬大家就了解為什麼他會講一分一分,這裏面的內涵就是這個意思。就說我在根本定的時候是靜慮奢摩他裡面的止、慧度是如所有性,這是在入定時候修;當我出定的時候,除了前三波羅蜜多還有靜慮裡面的觀、還有般若裡面的盡所有性,因這是算世俗諦的部分,這是後得出定時修。至於精進,不管是根本、後得、入定、出定都需要精進。忍中一分定思深法於定時修,這個地方讀完以後我比較不能百分之百掌握他的意思,那我們先了解他講的定思深法指的是什麼?記得讀忍的時候有3種忍耐怨害忍,別人加諸於你的怨害忍;起自於自身苦的安受苦忍;法思勝解忍這個就叫做定思,就是在讀佛法的時候要能夠忍到把他讀到通讀到印忍讀到懂,所以他叫做忍中一分。那這個東西為什麼要在定裡面修呢?這我解釋不出來。也許是醬子,因為你要真正去非常懂得這些法義的時候,1應該就是你定裡面的所緣境,你用定裡面的所緣境到了適當的時候再把他轉成觀,這一部分先只能用醬子一個角度來看他。
定思深法p118:即忍波羅蜜多中的法思勝解忍。三寶淨信、空性現證、佛功德所欲、善惡取捨、得大菩提所修、聞思之境及能得菩提之方便,皆須修信解。
大家有沒有發現他已經包括了所有佛法的扼要?這裡面主要是一個強調,我猜測,我讀完的一個感受,他是說你不能做分類,然後你要生信解。那假如不能做分類又要生信解,基本上就會涉及到無分別智的問題,也就是我沒有辦法解釋的再詳細。因為是在這個角度裡面所以他是在定時修。也就是說你真正的對所有的法這個忍裡面最後的那個忍,基本上,他是會在法忍裡面就是法無我裡面是含蓋的。也就是醬子才是一個完整的大乘法忍。暫時就醬吧!
他又引阿底峽尊者說:「出定修:你離開了根本定時,你遍觀一切法,這時候你是修幻等八喻,這等下再講幻等八喻,所以你第1個要點就是能夠淨後分別,也就是,因為你要知道所有一切法都是法空的,所以你要知道分別本身基本上並不是真正的實相,第2個要點應正學方便,也就是你出定的時後你要知道所有一切法都是幻等8喻,意思是你所看到所有一切世間法其實都是幻有,都不是實實在在的有。這裡的重點就是你要能夠淨後分別、能夠正學方便,也就是說你完全能夠在這個法無我醬子一個修法裡面去修。入定修:若是你在入定的時候,應恆常修習有止有觀這各部分的平等。」當然這部分已經涉及到相當深的地方,所以他也沒有很詳細的解釋,基本上,以後多多少少還會碰到這個,不過,現用醬一個理解就可以了。
幻等八喻:依龍青巴尊者說,諸行如夢(不生);諸行如幻(不滅);諸行如回響(不常);諸行如水月(不斷);諸行如旋火輪(不一);諸行如尋香城(不異);諸行如眼翳(不來);諸行如陽燄水(不去)。依龍樹菩薩《七十空性論》第66頌「行如尋香城,幻事及陽燄,水泡與水沫,夢境旋火輪。」由於漢字侷限,八喻未全譯。原順序為:尋香城(不滅)、變化(不生)、陽燄(不斷)、眼翳(不常)、泡沫(不一)、幻事(不異)、夢(不來)、旋火輪(不去)。
幻等8喻,或者叫夢幻8喻,基本上我所了解有3個出處,有龍青巴尊者,他是寧瑪派很重要的一位,我們叫他無垢尊者,應該是在他的《如意寶藏論》裡面提出來,也就是諸行如夢(不生)……回響就是山谷回響,火球旋轉出來的旋火輪這是一種似現量是一種假的是你眼睛錯誤的認知,一共8個。這8個喻基本上會配上所謂的8不中道:不生、不滅、不常、不斷、不一、不異、不來、不去,可是要記住他並不是一定的,每一個人用的開合不一樣、講法不一樣。第2個是龍樹菩薩在《七十空性論》中提出來的,只是他並沒有放8個,因為漢字有侷限在翻譯這個頌的時候,他們沒辦法把這8個全放進去,其實在印度文來講這8個都有。他的8個喻配置8不中道就跟龍青巴尊者不一樣。第3個,還有一個就是世親菩薩,他也有他的8個喻。最重要就是我們要記住世間法是幻有、不實在的。
這裏沒辦法跟各位解釋清楚就是第3個法忍為什麼在定的時候修,唯一能解釋的就是他真正強調你不能做分類,他可能就是再次強調大乘法空的觀念。這個就暫時醬。
F若由未習如是希有難行諸行,聞時憂惱,應念菩薩於最初時亦不能行。然由先知所作願境漸次修習,久習之後,不待功用能任運轉,故其串習極為切要。若見現前不能實行,即便棄捨全不修心,是極稽留清淨之道。如《無邊功德讚》云:「若由聞何菩薩行法,令世間生怖,尊亦於此法,久未能實行。然尊習其行,時至任運轉,是故諸功德,不修難增長。」故受菩薩律儀者,定無方便不學諸行,未如儀軌受行心者,亦當勵力修欲學心願心。若於諸行勇樂修學欲學心,次受行心律儀極為堅固,故應勤學。上士道次第中,已說淨修願心,及學菩薩總行道之次第。
F  b334接下來這一段我還是認為是屬此等攝義,就是合併6度跟4攝,6度跟4攝都有難行不容易做的部分。
假如你不去學習這些希有難行、你不去做的話,因你聽到這些難行你就憂惱,其實這時你應該要想到菩薩於最初時亦不能行,就說你不要害怕,並不是你一個人覺得難行,其實所有的菩薩也包括世尊在內在一開始時很多也都是做不到的。可是由他先知所作願境漸次修習,他由過去這一些例子,他就慢慢的下這個願望一定要做到,能做到哪裡就一定要做到那裡,沒做到也不放棄,至少要有這個願望就說今天做不到可是未來一有機會我就要做到。所以,他長時串習之後,他就不待功用能任運轉,不待功用能任運轉意思我們都知道,就說你本來是需要兢兢業業的專心一意的強迫自己去做這些難行,可是你長時串習以後你就很自然而然就能做到,這道理我們都懂,因此,其串習極為切要,這裏面又講了一句重要的話,修行的時候一定是強調這個串習,那決擇裡面會不會有串習?當然會有,有很多你會重複思維。可是在修行裡面基本上就是同樣一個東西重複做做到非常熟悉,這才真正是修行裡面的一個重點。串習本身在修行裡面是非常關鍵的字眼。假如你說我現在做不到,那我就全部棄捨全不修心,不修心就是不修行,因為修行本身就是修心,這是小小一句話,可是這句話裡面確實是含蓋了很多很重要的觀念,不需要把修行看的很玄,他基本上就是修心。如果你棄捨不去修的話,那這就是等於你拖延了清淨之道,稽留就是拖延,清淨之道為什麼要用清淨這2字?就是能夠分別道的道果到他究竟的時候一定會用清淨這個形容詞。你若認為現在不能做你就放棄不做不去修,最後就永遠達不到最究竟的那個目標,或者是就算你能達到也是拖很久以後才能達到。直接又舉《無邊功德讚》的話:「若由於聽聞某菩薩行法,這指的是6度萬行,比方說身布施,令世間人生怖畏,這怎麼可能做到,若是勝義就不會有這問題。事實上,世尊對於醬子的能讓世間生怖的法,他在剛剛開始的時候他也做不到。可是世尊一直串習到他能毫無困難的自然做到,所以,諸功德不修難增長。也就是說,你假如因為難行就不做,那你的功德是不可能會得到足夠量的增長。」所以受了菩薩律儀的人,一定沒有說哪一個行不能做的,就說你只要是受了菩薩戒,你要行6度萬行這個是善法戒、饒益有情戒,那沒有哪一個可以免掉不做的都要做。你受了行心沒有什麼可以不做的,假如你現在還沒有受行心儀軌時,你就應當要勵力修欲學心,這以前都讀過,欲學心也就是願心,行心之前要修菩提願心。欲學心,就是我現在還沒有正受這個菩薩行,但是我一定要去受菩薩戒受菩薩行,修他這個願心。因此,對於所有的菩薩諸行你都勇於愛樂修學,就是修這個欲學心、願心,你醬子做一個前導的時候,你再轉成行心的時候是極為堅固,沒有哪一個菩薩行你是不敢做的,所以應該勤修學。
講到這裡,上士道次第中,已說淨修願心,及學菩薩總行道之次第。就說菩薩願心一直到最後的菩薩總行道之次第也就是6度、4攝全部都講完了。
《廣論・卷13》終。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4攝 利他 菩薩行
    全站熱搜

    七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