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109-P304L04-P306L02-0132上士道-6度之精進波羅蜜多 b305 34
很快先看一下科判,45就是正修行時應如何修b321、此等攝義b321,都是一樣。1大部分是講自性,中間一定有一科講差別,差別已經跟各位報告過這就是種類的意思,一共有幾種種類的意思。
學習精進波羅蜜多分五:① 精進自性b305,② 趣入修習精進方便b305,③ 精進差別b306,④ 正修行時應如何修b321,⑤ 此等攝義b321
今初,精進自性 b305
緣善所緣勇悍為相。《入行論》云:「進謂勇於善。」《菩薩地》說為攝善法及利有情,其心勇悍無有顛倒,及此所起三門動業。

精進,他叫做緣善所緣,這很重要,要把善所緣3個字圈起來,因為精進有一個最根本的定義就是跟善法有關,假若一個任何跟善法無關的有類似精進的相貌都不能稱作精進,比方,有一個人吸毒,拼命很精進的吸毒,這種話就違背了精進2個字,因一提到精進一定是指的是善法。他這個叫做善所緣,精進一定是跟這個連在一起。第2個的勇悍為相就比較容易懂了,除了你鍥而不捨之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觀念,精進一般一定會想很勤勞的,當然這是一個相貌,可是中間有一個相貌就是沒有怯弱,這是很重要的相貌,你再繼續讀下去就會知道了。也就是說,今天我下了決心做這個,哪怕天塌下來我都不會皺一下眉頭,哪怕要花上我90個大劫才能完成我都沒有一點害怕,我絕對是決心要做下去,這是很重要的心態,他就是一種沒有怯弱。就說,除了沒有懈怠還沒有害怕,現在先提醒,等下再解釋就可以抓住他的重點。不要只看這8個字,這8個字裡面有他很重要的用意,1是善所緣、1是勇悍,是醬子一個觀念。
接著就引《入行論》云:「進謂勇於善。」先看一下講義……
比較《入行論》二種翻譯出自《廣論》b305一、「進謂勇於善。」出自《慧光集》、「進乃勇於善,相違品當說懈怠貪不善怯弱自輕蔑。」精進(版本二)2

《廣論》只引了一句,所謂精進就是勇悍於善的意思,還是有善這個很重要的字,整個偈4句,精進品有2個版本,版本1、版本2,這裡引的是精進品版本2的偈頌。至於為什麼有版本1、版本2,則不是很清楚,但一般版本1比較簡單,版本2比較詳實複雜,比方,版本1只有15個偈頌,版本2則會到4050個偈頌。並不是每一個品都有2個版本。
相違品當說,這句到後面會出現,意思是你假如沒有精進,最重要你是來自於什麼?來自於:懈怠、貪不善、怯弱自輕蔑這一共有3個。這3個就是精進的相違品,繼續讀下去這就會出現了。現在只是讓大家先了解,你今天要精進,讓你做不到精進的原因基本上就是3個,1是你懈怠,懈怠又可以分做2種:1種是你只不過是在拖延時間,一直覺得自己很年輕,以後退休老了再來修佛法,很多人是這第1種。第2種,貪不善,就是想修,可是又離不開,貪,廣義的講就是追求8風,其實要成家立業是跑不掉,不可能10幾歲就修佛法,除非出家,這是廣義的說法;那比較狹義,就總是喜歡世間的玩樂唱歌跳舞,這就叫貪不善。因為醬子讓你延誤下來。最後一項很重要就是怯弱,精進跟怯弱一定是相違的,所以這裡會用勇悍,這是跟怯弱相對的一個相貌,醬子你才能夠了解精進裡面的內涵。
再來又引《瑜伽師地論菩薩地--42》所說:為攝善法及利有情,這馬上就會想到攝善法戒及饒益有情戒,一個自利一個利他。假如我們根據業本身來看,你把精進當作是一種造業,當然造業是比較負面的話,事實上這不是造業,只是借用業果觀念中一定有事,這個事一般不是人就是事情,比方殺生這事一定是個普特伽羅,又比方竊盜這個事就是你偷的東西。假如,今天精進用業的角度來講的話,精進他這個事本身就是菩提的行心,也就是菩薩戒裡面的菩提行心,這行心絕對會涉及到的1是攝善法1是饒益有情,一定會遇到自利、利他這2個部分。接著他又說:其心勇悍無有顛倒,勇悍所指的是什麼?若以造業本身的觀念來說,這時候他意樂本身就會有一個精進善,基本上你今天已精進了在這個意樂上面你會有一個精進的善心所,大家一定要記住,精進是一個心所,11個善心所之1精進是實法,不是分位假立。(「心所有法,若假、若實」:五遍行、五別境是有實體。十一個善心所裏邊,不放逸、捨、不害三法是假,其餘八法有實體。煩惱心所中,身見、邊見、戒禁取見、見取見、邪見是假法,貪、瞋、癡、慢、疑是實法。律儀不律儀色也是假法,只有三摩地所行色才是實法。二十四個不相應行都是假法,不是實法。而八個無為法中,只有善、不善、無記真如是實,其他都是假立的,不是有實體。
Fromhttp://fayun.org/index.php?p=book08-E7
所謂的分位假立,就用唯識佛學的術語,它本身沒有種子,是你假借的。比方說不放逸,精進三根,你假借精進及不貪、不瞋、不癡,這是善法中最重要的3個。分位假立是說真正的種子是不貪、不瞋、不癡加上精進,醬子我們把它安立成叫做不放逸。現在,至少你要知道精進是一個善心所,很重要的一個善心所。
所以你一定會有一個精進善醬子的一個意樂,你一定會生起醬子一個意樂。所以,其心勇悍無有顛到的醬子的一個精進的意樂,再來的及此所起三門動業,這就是講到他的加行了。這一句話裡面你可以看到他提到了:事、意樂、加行。我醬講,如果各位以前讀業的時候有消化下去你就知道我想表示什麼,就是用業的那種角度來看怎麼描述這個文字的內涵。所以他描述這個精進本身,我不能說他是一個業,假如說他是一種造業,只是讓你去體會其實善法也是一種業,那這種業不是一般講的負面的意思。他基本上也一定會扯到意樂跟加行,若沒有這3個,他不會成就究竟,所以這3個一定會有。
那你現在就說什麼叫做無有顛倒?什麼叫做顛倒?顛倒本身就是說不是善你把它當作善。精進他本身一定不會有這種顛倒的,所以一定會認定那是善。比方,世俗裡面的8風,在佛學的角度這就是顛倒。8風:利、衰、譽、毀、稱、譏、苦、樂,你追求這個這就是顛倒,精進不是追求這個。或者是外道所追求的也是顛倒。
三門動業,這裡強調的是動業,這個動,若簡單講就是一種造作、一種行動,講造作就涉及到思心所,跟業就會有關了。或者用另外一個角度講,動業的相反就是不動業,不動業一般就是指禪定,精進也可以用在不動業上面。所以,狹義講就當作是一個動業的角度,安全一點用廣義講就應該解釋成造作。為什麼要講這個?因為你用不動業來區分他時,禪定上面一定會用到精進,再讀下去你會發現,大家還記得以前有說過把6度依照戒定慧來區分時,有2種分法,一般大家常用的:戒是前3度,定很清楚是第5度,慧很清楚是第6度,精進則是橫跨戒定慧這3個都需要他的。以後再讀下去他會告訴你,精進是單獨一個東西,而且,這是非常重要非常殊勝的大家都不能沒有他。曾經看過有人把精進放在戒裡面,也有人把精進放在定裡面,可是比較標準應該是戒定慧這3個都需要精進的,沒有一個可以不要精進。先看一下講義……
《瑜伽師地論》卷第四十二b305「云何菩薩自性精進?謂諸菩薩其心勇悍,堪能攝受無量善法,利益安樂一切有情,熾然無間,無有顛倒,及此所起身語意動,當知是名菩薩所行精進自性。」

《瑜伽師地論菩薩地--42》包括戒、忍、精進都在裡面,你看他所用的文字,你就知道宗大師在寫論文時也是根據這個而寫的,你就可以看到他們之間的共同處。一定都會提到勇悍、善法、無有顛倒,還有身語意動,看到這幾個字到《廣論》就是三門動業。這就很清楚了。
 

2趣入修習精進方便 b305
精進勝利 b305
第二趣入修習精進方便者,謂應多思精進勝利、不進過患,此若串習精進起故。其勝利者,《勸發增上意樂會》云:「能除諸苦及冥暗,是能永斷惡趣本,諸佛所讚聖精進,此是恆常應依止。此世所有諸工巧,及出世間諸巧業,若發精進非難得,智者誰厭精進力?若有趣佛菩提者,彼見昏睡諸過失,常發精進而安住,我為策彼而說此(精進)。」《莊嚴經論》亦云:「資糧善中進第一,謂依此(精進)故彼(其他的功德)後得,精進現得勝樂住(禪定),及世出世諸成就。精進能得三有財(人天的圓滿),精進能得善清淨(上界的圓滿),精進度越薩迦耶(我執,小乘圓滿),精進得佛妙菩提(大乘圓滿)。」又云:「具進受用無能勝,具進煩惱不能勝,具進厭患不能勝,具進少得不能勝。」《菩薩地》亦云︰「惟有精進,是能修證菩薩善法最勝之因,餘則不爾,故諸如來稱讚精進,能證無上正等菩提。」《攝波羅蜜多論》亦云:「若具無厭大精進,不得不證皆非有。」又云:「非人皆喜饒利彼,能得一切三摩地,晝夜諸時不空度,功德資糧無劣少,獲得諸義過人法,如青蓮華極增長。」

到這裡先停一下,為什麼在這裡停?因下面是過患者。我們都知道幾乎所有論文一開始講趣入修習的方便,就是要讓你產生興趣而進去做,一般都是要讓你了解勝利跟過患,都是類似的講法。這道理其實也很容易懂,就說要讓你去做一件事,你一定會想做這事你有什麼好處,不做你又有什麼壞處。所以,第1個他會講他的勝利,就是好處是什麼,就是教你去思惟。再來,你不做你又有什麼過患。所以先在過患這裡停住,先把有什麼好處講完等下再講過患。
看課文,第二趣入修習精進方便者,第1個就是應多思精進勝利、還有不進就是不精進的過患,你假若串習醬子的勝利、過患,你就會起精進。簡單講,也就是讓你趣入精進的方便。
所以,第1個,勝利者。
直接就引《勸發增上意樂會》的聖教量,這是經,先直接看這裏面的意思,等下再看講義:「能夠除掉你所有的苦及冥暗,冥暗,你也可以用無明來解釋,能夠除掉你所有的苦及黑暗的部分,他是能做到醬子,這是精進的好處。冥暗,用無明解釋稍微用的大了一點,但要斷無明沒有精進你也是斷不了無明的;精進是能夠讓你不去惡趣的根本,因為你有精進你修到了見道以後你絕對是永斷惡趣的。真正能夠永斷惡趣是用見道,不過,前面也讀過在忍加行位裏面基本上也做得到不去惡趣。
諸佛所讚的這個叫做聖精進,這裡為什麼要提聖字?這裡這個聖字本身並沒有要表達聖人的意思,他比較想要表達的是最勝的意思,為什麼會最勝?就是剛剛講的,假如你用6度來講的時候,每一度都不能沒有精進,因此他是很特殊的,稱他叫做聖精進。此是恆常應依止,其他所有的5度都要根據精進,沒有精進你不會有成就的。再來,此世間所有的諸工巧也需要有精進,及出世間的諸巧業也需要有精進,這裡稍微打斷一下,一般講世間的工巧,因為只要一提到精進你一定要想到是跟善法相應,可是這邊偶而會提到一些但並不是那麼強烈,這不是說跟善法掛鉤是錯的,而是說他在描述的時候不一定要醬子強調,我的意思是說世間的工巧其實跟善法是無關的,可是工巧這種東西一定又要精進的方式才能成就,所以在這種角度來說也可以成立,那醬子並不是違背了精進要用在善法上。這是我要說明的,這我相當有把握,一定是用在善法上。那出世間的諸巧業就一定沒問題了,絕對是跟善法掛鉤的。若發精進非難得,意思就是說假如你有精進那幾乎沒有東西你得不到,只要你是聰明人你就知道有醬子一個很強的善心所是非常重要的。假若有想要成就佛道的修行人,你當然知道不能昏睡,有時候真是很慚愧,不知道你們有沒有斷昏睡?可他為什麼要講這個?你要知道真正的修行人每天只睡多少小時,每天真正好像只有4個小時,初、中、後3夜,只有中夜是睡覺的,其他都要晏坐或經行,所以這裏才會提到這個。彼見昏睡諸過失,常發精進而安住,我為策彼而說此。這是經是佛陀講的話,佛陀為了要策勵大家能夠得到那些勝利所以說精進。」意思抓的住就可以了,很快看一下講義……
《勸發增上意樂會》b305:漢譯《大寶積經》卷第九十二《發勝志樂會第二十五之二》中:「智者常精進,勤修清淨道,離苦得安樂,諸佛所稱嘆。世間諸伎藝,及出世工巧,皆由精進力,智者應修習。若人趣菩提,了知睡眠過,安住精進力,覺悟生慚愧。是故諸智者,常生精進心,捨離於睡眠,守護菩提種。」(源自《廣論四家合注》)

這對應漢傳的《大寶積經92》《發勝志樂會第252》中一段文,就不去多講細節了,意思一樣。
引過《勸發增上意樂會》這個經以外,接著又引《莊嚴經論》,這個《莊嚴經論》就是《大乘莊嚴經論》,我在很多地方都讀到,被很多人都強調這是很重要的一個論。還記得慈氏5,我們叫他22莊嚴1寶,辨法法性論、辨中邊論、現觀莊嚴論、大乘莊嚴經論、寶性論,這是彌勒菩薩寫的。這裏面很多東西都讓人讚嘆不已。現看他所引的內容:「資糧善中進第一,所有在資糧位裡面的善是以精進稱第1名,為什麼?這就跟剛剛這個經裡說的所讚聖精進的聖字是一樣的,他們所要講的是同一件事。為什麼第1呢?因為你依靠了精進醬子的原因,所以其他的功德你都可以因此得到。簡單講就是因為你有精進度,就可以靠精進度能夠得到6度的其他5度,是這個意思。接著就是一個總說精進的重要性:精進現得勝樂住,現本身指的是現法,簡單講就是因為你有精進你在這一生就可以得到勝樂住,勝樂住,一般通俗的說法指的就是定,也就是說因為你有精進你在這一生中就可以得到禪定。除了禪定以外你就還會有世、出世諸成就。他講的所有話意思都很類似,只不過這是一個總說,就像前面那句依此故彼後得也差不多是這個意思;那這是另外一個角度,有了精進就能得到定,有了定以後,那其他就不要講了,你世、出世其他的很重要的成就包括見道這些成就都可以得到了,他講的是這個意思。再接下來這就比較別說了,前面那2句是總說,前面這個頌重點是強調精進的根本性、殊勝性,接著就是很清楚的按照次第講:精進能得三有財,三有財,指的是人天的圓滿,很直接第1個從人天開始,再來,精進能得善清淨,這個善清淨指的是上界的圓滿,什麼是上界的圓滿?也就是說你離開欲界了。你得定以後,你第1個是得三有財,你還在欲界;第2個你得善清淨,就是你有離開欲界的功德,你會到上界去;接著,精進度越薩迦耶,薩迦耶是我執的意思,精進度越薩迦耶指的就是小乘圓滿,因為你能夠修到無我基本上就是得到小乘的果位;最後,精進得佛妙菩提,這指的就是大乘圓滿。」所以,這一個句子本身是說明精進的殊勝性跟他的可依性,一個總說以後的別說,就從人天圓滿、上界圓滿、小乘圓滿、一直說到大乘圓滿,就很詳細的把精進的重要性說出來了。
同樣的在《莊嚴經論》裡又說到:「具進受用無能勝,這個受用指的是世間的受用,這是另外一個角度的說法,就說你假如具有精進,那世間受用無能勝是不是就有一點人天圓滿的意思,很接近這個意思。具進煩惱不能勝,基本上你當然就具有離開欲界的本領,你當然也有能夠達到小乘圓滿的本領,這都是一件事不一樣的說法。具進厭患不能勝,厭患這意思是你善法做多了你厭煩了,那你假如有精進,你做再多的善法你都不會厭煩,這個你要知道厭患這2個字是為善而產生的厭煩,因你做太多好事做到很煩,可是你只要有精進,你就不會產生厭煩。具進少得不能勝,少得是指功德上面的少得,厭患是指為善而產生的厭煩,少得是指你得到的功德,什麼叫少得不能勝?白話講就是你假如有精進的話你絕對不會少得到功德的,是醬子一個意思,你一定會得到很多功德,所以叫少得不能勝,功德不可能得到很少的意思。」
《莊嚴經論》b305:漢譯《大乘莊嚴經論》卷八中:「白法進為上,進亦是勝因,及得諸善法,進則為依止。現樂與世法,出世及資財,動靜及解脫,菩提七為業。」「財著煩惱著,厭著知足著,四著不能退,對治分四種。」(源自《廣論四家合注》)

這就不再細講了,不過,看到一句菩提七為業,這句意思我不知道,一下子轉不出來他要講什麼,等以後知道再跟各位報告。但是,《廣論》論文的東西意思我們是懂得。有沒有哪一位同修知道分享?或者以後再講。這部分我們做一個參考就可以了,這也是根據《廣論四家合注》來的。
接這又引《菩薩地》所講的︰「惟有精進,是能修證菩薩善法最勝之因,餘則不爾,故諸如來稱讚精進,能證無上正等菩提。」這是不是講來講去都是一件事,就是告訴你,精進,第1個告訴你是聖精進,第2個告訴你說依此故彼後得,講的都一樣,強調醬子的意思。再來,引《攝波羅蜜多論》也說:「若具無厭大精進,不得不證皆非有。」這也很容易懂,這跟剛剛講的具進少得不能勝是一件事情的另外說法,講的都是同樣的意思。還有最後一個,《攝波羅蜜多論》又云:「非人皆喜饒利彼,非人,指的是天龍八部,(天龍八部:八部眾以天、龍為上首,故曰天龍八部。八部眾者:1、天,2、龍,3、夜叉 藥叉;非人4、乾闥踏婆 香神;中有5、阿修羅 非天6、迦樓羅 金翅鳥/食龍7、緊那羅 歌神/似人8、摩睺迦 大蟒神)一般我們講人天、非人,非人有時很負面,一般有時指的就是天龍八部,大家還記得龍?這裡面有一個典故,在本生裡講的,佛陀在有一世的時候,他叫具善還是什麼不記得了,他出海,做貿易還是什麼,他找到很多如意寶,結果在回程時這如意寶就被龍王給偷走了,佛陀下船來以後就很生氣,他就拿一個銅瓢舀大海水,他要把海水舀乾,要把他的東西找回來。不過,這裡要強調一下,剛剛一直在講精進一定要跟善法相應,可這個本生故事好像又不是這麼相應,但這個大家不要介意。他就醬子一直不停的舀海水,舀到最後,記得似是一個夜叉就非常的隨喜他,覺得這個人很了不起有這麼大的一個毅力,這跟我們鐵杵磨成繡花針一樣的概念,這夜叉就去跟龍王報告,最後說服龍王把如意寶拿來還他了。非人皆喜饒利彼,這句話是由本生這個典故來的,也就是說天龍八部他們也都會喜歡去幫助這些具有精進的人。你若不去管本生的故事,這句話的意思就是你看看世間這些各式各樣的天龍、非人、護法,他們都很尊敬、喜歡精進的人,所以只要一碰到精進的人他們都會在暗中幫助。這就是講到精進的好處。再來,有了精進能夠得到一切三摩地,三摩地種類很多,你有精進你就可以修得許多三摩地,而且晝夜諸時不空度,所以看到這,自己難免慚愧,空度了多少日夜,真正精進的人是不會浪費時間的。功德資糧無劣少,這裡一直都在重複講,意思都一樣,獲得諸義過人法,過人法,就是你超越眾人、你比眾人知道的更多且你的智慧也比眾人高,如青蓮華極增長,為什麼醬子說,在印度北方,青蓮花的種子非常小,等他長大開出青蓮花時他的根莖好粗好壯,他就用這個來比喻精進的好處。意思是可以讓很小的種子最後長成很強壯的花莖葉。」現看一下講義……
《瑜伽師地論》卷第四十二b305「由此精進,是能修證、能成菩提一切善法最勝因緣,餘則不爾。是故如來以種種門,稱讚精進能證無上正等菩提。」

《瑜伽師地論菩薩地--42》裡面的文字,跟《廣論》論文的文字比較一下,稍微不同,發覺法尊法師在翻譯時有時候他會直接就引《瑜伽師地論》的原文,有時又不見得,不見得我想可能有2種原因:1是當時沒有去翻《瑜伽師地論》的原文來引用,1是藏傳跟漢傳的《瑜伽師地論》的原文文字不一樣,這也有可能。宗大師他用的一定是藏傳裡面的文字,用藏傳的文字一翻過來有時就會跟漢傳的內容稍微有不一樣。有時這不一樣無傷大雅,可也有時候這是很傷大雅的喔!這很傷大雅最重要……不過這是閒話一句,因為藏傳這《瑜伽師地論》應該算是隨教派的唯識,就是無著這一系統隨教的唯識,或者叫做無相的唯識;那一般我們漢傳後來的玄奘所學他是跟護法學的,是屬於隨理唯識,就是根據有相、就是根據因明醬子去解釋這個內容,我只是跟各位講當你讀到很深入的時候,你假如知道有醬一個差別在很多地方你是會有幫助的。
醬子精進的勝利就都講完了,再接下來就到過患了。
不精進過患 b305
過患者,《海慧請問經》云:「有懈怠者,菩提遙遠最極遙遠。諸懈怠者,無有布施乃至無慧,諸懈怠者,無利他行。」《念住經》亦云:「誰有諸煩惱,獨本謂懈怠,若有一懈怠,此無一切法。」若無精進,隨懈怠轉,一切白法悉當虧損,退失一切現時畢竟士夫義利。

你假如沒有精進有什麼壞處呢?一樣先引經教,《海慧請問經》裡面講:「有懈怠者,精進的反面就是懈怠,懈怠就是造成不能精進的原因。這裡提懈怠就是反面講,你沒有精進就是有懈怠了。菩提遙遠最極遙遠,也就是懈怠不精進的人要得到佛果是漫長不可及的,幾乎是不可能的。諸懈怠者,無有布施乃至無慧,這是講6度從布施一直到最後的慧,也就是說你不可能有所謂的這些善法,這個就是自利的部分,沒有布施到沒有慧就是你根本就沒有成就自利,你也沒有成佛的本領;不只是醬子,諸懈怠者,還會無利他行。前面指的是自利,後面是利他,簡單講,你沒有精進,你是不可能得到菩提,不要說自利沒有,利他也不可能有,整個就都把它包括了。」
再來還是根據經,《念住經》亦云:「誰有諸煩惱,任何一個有煩惱的人,獨本謂懈怠,獨本就是唯一的根本,為什麼會有煩惱?就是因為他懈怠。獨本就是唯一的根本就是懈怠,因為他有懈怠所以他就產生所有的煩惱,現在是把這2個連在一起。若有一懈怠,此無一切法。第1個是告訴你有了懈怠你就會有煩惱,再來告訴你,你如果有了懈怠,你就不會得到所有一切的白法。」
宗大師很快的點出重點,若無精進,隨懈怠轉,一切白法悉當虧損,這很清楚,把一切法講的就是一切白法,退失一切現時畢竟士夫義利,這個現時畢竟就是我們講的增上生跟決定勝,一樣的意思,就是你現在跟畢竟所謂的士大夫所有的義利。這些東西一點一點的記下來,當他講義的時候指的是現,講利的時候指的是究竟,一般是這麼解釋,但也不用這麼死板,現時畢竟,士夫義利,其實這是配對的,現時是義、畢竟是利。
到這裡已經很清楚的了解到他教我們怎麼樣發起精進,一定要從勝利、過患這上面去做一些觀察修,觀察修完了以後,你就能夠生起醬子願意去精進。再看一下講義……
《海慧請問經》b305:漢譯《海意菩薩所問淨印法門經》卷第七中:「海意,由精進故乃得菩提,若懈怠者於佛菩提遠中復遠。無懈怠者能行布施,無懈怠者而能持戒,無懈怠者能起精進,無懈怠者能修禪定,無懈怠者能集智慧,無懈怠者能行自利,無懈怠者而能利他。」(源自《廣論四家合注》)

《念住經》b306:漢譯《正法念住經》卷四中:「煩惱根唯一,所謂懈怠是,若有一懈怠,彼人不得法。」【註】《廣論》中士道末p200也引有此偈,譯文略有出入。参考p83

這些講義內容就不念了,不過值得一提的是《念住經》跟漢傳的翻譯是百分之百的對應,你看到註解,在《廣論》的中士道講到最後面大概是200頁的地方時,這個偈頌曾經被引用過→諸煩惱所依,獨一謂懈怠,誰有一懈怠,彼便無諸法。翻譯的文字稍有出入,這只不過是告訴你有醬一件事,同樣一個偈頌在中士道引用過,雖然當時用的文字不一樣。其實這也很正常,你想想法尊法師翻譯了這麼多,如只翻譯這一本,翻譯完可以檢查1次、2次,查到不同就統一,那沒時間做也行。趁這機會告訴大家。
 

再下去差別這一段很長,今天就不再消文了,精進的差別一共有3種:擐甲精進b306,攝善法精進b307,饒益有情精進b307。其實後面2種可以說是……這樣說好了,以前就講過,印度人在做分類的時候跟我們一般的分類方式是不一樣的,比方,我們人可以分成男人、女人,男人下面可以再細分老年、壯年、青年、少年、兒童、嬰幼兒等,同樣女人部分也會醬子分類,可是印度人分類經常會是人分成:男人、女人、老年、壯年、青年、少年、兒童、嬰幼兒等,全部擺在一個層次上面,若是分成2個層次就很清楚了。這裏面是一樣的道理,當他說擐甲精進的時候這裡面可以再包括攝善法精進跟饒益有情精進,大家懂這意思嗎?一般我們會分做2個層次的分類,他們會放在同一個層次上面。所以最重要是那個擐甲精進,因為後面這2個你很容易理解,就說你今天是菩薩行,菩薩行最重要的是2部分,1是自利、1是利他,自利就是攝善法,利他就是饒益有情,這很容易理解的。那最重要是擐甲2個字,你一定要花時間把這擐甲讀通,你就能夠理解他為什麼叫做勇悍。醬子說,他這個擐甲最重要就是說-----古時候人出去打仗一定要戴甲披鎧,這將士同時心中會念:我今天出去是為了保家衛國,即使被碎屍萬段我也在所不惜,我絕對不會在乎我的生命,就算陣亡也要拉上100人陪葬。這是比方啦,這就是擐甲的意思。我們常常知道在大乘法裡面說一個菩薩要成佛要經過3大阿僧祇劫,你有沒有想過這3大阿僧祇劫是什麼樣的數字,你只要去算一下,這都是天文數字,請問會不會很多人一看到醬子那我還成什麼佛?那要花多長的時間!那再告訴你到了淨土,按照一般的教法那是這3大阿僧祇劫的好幾倍的時間才能成佛。那你今天碰到醬子的一個狀況你能夠一點都不怕,這就叫做精進。所以,現在你理解勇悍這2個字跟精進他想要表達的意思,3大阿僧祇劫算什麼,就算10大阿僧祇劫我也要走,這個就叫做精進。勇悍、擐甲就是這個意思。他前面用了勇悍2個字,重點是大家一定要掌握住這2個字。掌握住這2個字後,你回頭再來觀察、自己再思考一下,真的是很有道理。
不知大家有沒有想過,歷史上一些很著名的事件、很著名的歷史故事,比方以前那些革命先烈,如林覺民,秋瑾,還有很多,這都是精進的例子。(一提到革命先烈,師兄是提意映卿卿如唔的作者他忘了名字,可我是秋瑾在心中馬上浮起來,頭皮發麻,眼淚盈眶,是說,上次去新疆的回程廣州轉機,在黃花崗72烈士墓……自己一個人躲到不見人的地方痛哭加上靈語不斷,心酸、心痛、雙腳沉重到難以舉步!事後去請教老師,師說你不是回來了,回來了就沒事……現下,哀!淚不停的滴下來,又怎麼了?)你去體會他精進要講什麼,你有沒有發現有這個東西真的是很厲害!所以他才講說依此故彼後得,由此才能得到很多後得。今天我們確實可以在中間去揣摩,就算今天做不到,你也要有意樂:有一天我一定要做得到。好,剩下時間15分鐘,有沒有問題要問?
某師姐:上次講內無常、外無常,我沒有聽到外無常。
石師兄:外無常,比方,地震,器世間上面的變化就叫外無常。內無常是指有情本身的生老病死,你誰都逃不過。
華師兄:剛剛菩提七為業,前面加起來7個。
石師兄:我有加過,可是不太懂……
華師兄:是醬子,現樂、世法,出世、資財,動靜、解脫,再加上菩提這樣一共七個,他的業。
石師兄:我有醬想過,可是感覺不是那麼連貫……大概醬子,但是怎麼樣把他全部意思都掌握,我再研究一下。
華師兄6度講完還有4攝。
石師兄:對,6度講完還有4攝,4攝講完,上士道結束。
討論農曆年放假事情。政府行事曆是0215~0220放年假,停課2週。
 

 

20180116-P306L03-P311L03-0133上士道-6度之精進 b306
今天講精進的差別,簡單講也就是精進的種類。
3精進差別分二:① 正明差別b306,② 發生精進之方便b307
初中有三:① 擐甲精進b306,② 攝善法精進b307,③ 饒益有情精進b307
3-1今初,擐甲精進 b306
《菩薩地》說:「(辨行相)謂諸菩薩於發精進加行之前,其心勇悍,先應如是擐意樂甲。若為除一有情苦故,以千大劫等一晝夜,集為百千俱胝倍數三無數劫,唯住有情那洛迦中乃能成佛。我亦勇悍為正等覺,非不進趣,發精進已終不懈廢,況時較短其苦極微。如是名為擐甲精進。(顯勝利)若有菩薩於此精進,少發勝解,少生淨信,亦名堅固,尚能長養為求無上大菩提故,發起無量精進之因。何況成就如是精進,於求菩提饒益有情,無有少分難行事業,可生怯劣難作之心。」若能修習如是意樂,定能醒覺大乘種性所有堪能,故應修習。《攝波羅蜜多論》云:「設等生死前後際,成為極長大晝夜,集此為年成長劫,以盡大海水滴量。發一最勝菩提心,須以此相漸集餘,一一資糧悲無厭,無諸懈廢修菩提。自心莫思流轉苦,而擐無量穩固甲,住戒悲性諸勇識,是為最初所應取。」此亦是說擐甲精進。又如《無盡慧經》所說:「設從無始生死以來,現在以前為一晝夜,三十晝夜而為一月,於十二月計為一年,經十萬年始發一次菩提之心,見一次佛,如是等一殑伽沙數,始能知一有情心行。以如是理,須知一切有情心行,亦無怯弱而擐誓甲,為無盡甲。」是為無上擐甲精進。總之若能引發少分如此意樂,速能圓滿無邊資糧,淨無量障而成最勝不退轉因,如於長劫能生喜樂,如是亦能速當成佛。若於無邊妙行及於極長時等,全無勇悍,唯樂短時速當成佛,反於成佛極為遙遠,以能障礙諸菩薩眾發最殊勝大志力故。為何義故,如是擐甲發勤精進,其中有二。

精進的差別,也就是精進的種類的意思。
上節課也解釋過一共分成3大類,可是印度人在分類的習慣似乎跟一般我們分類的習慣不太一樣,其實,攝善法精進、饒益有情精進應該是擐(音換)甲精進下面再設一層的;但是也可以用不一樣的角度來分類,擺在一起也未嘗不可。那在擐甲精進下面再分成攝善法精進、饒益有情精進,我認為是一個比較好的方法。
這一科是先了解有多少種類,再來是講發生精進之方便,就是要用什麼方法讓你能夠真正產生精進。
擐甲精進,擐這字讀作換,你若讀成還甲精進,可能人家不懂你在講什麼,會溝通不良。第1個就講擐甲精進,我在前面加上的(辨行相)(顯勝利),這基本上就是《瑜伽師地論菩薩地》裡面的分科,對擐甲精進作解釋的時候這裡分成2科,第1科叫做辨行相,就是你一定先要了解所謂的擐甲精進是什麼樣的一種行相,他就說:諸菩薩於發精進加行之前,他要去做這些正行的時候,基本上他其心勇悍,先應如是擐意樂甲。在前面講的時候已經提過精進最重要有一個勇悍這個觀念,還有一個就是他一定是善法,所以這裡面,勇悍是跟精進對應的重要的觀念。擐這字就是穿的意思,穿上盔甲。怎麼樣把這行相講清楚呢,他做了一個非常好的說明,假如今天我做一個菩薩,要行6度萬行之前,我若是為了除一個有情的苦,是要以千大劫相等於一晝夜,俱胝本身就是一個很大的數字,這個無數就是指的阿僧祇劫,一般講3大阿僧祇劫已經是非常長的時間,那現在還要集為百千俱胝倍數的三大阿僧祇劫,那就已經根本不知道是多少劫了,而每一劫又是用1千大劫才等於一個晝夜,用醬子的晝夜再聚集成百千俱胝這種倍數的這種的三大阿僧祇劫,而且這個時候還得要在地獄當中,醬子情況我才能成佛的話,我還是勇悍一點都不害怕,我還是決定要走成佛這條路。醬子我都不怕,何況是時間沒有這麼長、所受的苦跟剛剛要在地獄中受無盡的苦才能成佛相比之下又極輕微。所以,如是名為擐甲精進。
這也就是把這行相解釋的非常清楚,我根本什麼樣的萬難都不怕,更何況現在這一點,跟我所下的願相比那根本是108千里。
接下來就是(顯勝利),假若有菩薩能做到醬子,他雖然只是根據這個觀念有少許的勝解而已,生出少許的淨信,醬子已經可以說他是有堅固的願、信念,即使他只有醬子一點點也算是堅固了,而且也能夠幫助他求無上大菩提,發起無量精進之因。簡單說,顯勝利這一科代表就算你沒有百分之百能做到剛剛講的醬子,只要你有少許做到剛剛講的那樣子,那就已經能夠達到那個目的了。更何況你假如能夠完全做到像上面那樣的說法的話,那是非常厲害了,那於你走這條路的時候,根本不可能會有難的倒你的、或是讓你產生怯弱你會做不到的醬子難作之心。
講到這,先看一下講義……
比較《瑜伽師地論》卷四十二之三種版本
出自《廣論》b306一、「謂諸菩薩於發精進加行之前,1.其心勇悍,先應如是擐意樂甲。若為除一有情苦故,以千大劫等一晝夜,2.集為百千俱胝倍數三無數劫,唯住有情那洛迦中乃能成佛。我亦勇悍為正等覺,非不進趣,發精進已終不懈廢,況時較短其苦極微。如是名為擐甲精進。3.若有菩薩於此精進,少發勝解,少生淨信,亦名堅固,尚能長養為求無上大菩提故,發起無量精進之因。何況成就如是精進,於求菩提饒益有情,無有少分難行事業,可生怯劣難作之心。」
出自《漢譯瑜伽師地論》、「云何菩薩擐甲精進?謂諸菩薩,於發加行精進之前,1.其心勇悍先擐誓甲若我為脫一有情苦,以千大劫等一日夜,2.處那落迦,不在餘趣,乃至菩薩經爾所時,證得無上正等菩提;假使過此百千俱胝倍數時劫,方證無上正等菩提,我之勇悍亦無退屈,於求無上正等菩提非不進趣。既進趣已,勤勇無懈,何況所經時短苦薄。是名菩薩擐甲精進。3.若有菩薩於如是相菩薩所有擐甲精進,少起勝解、少生淨信,如是菩薩尚已長養無量勇猛發勤精進大菩提性,何況菩薩成就如是擐甲精進。如是菩薩於求菩提、饒益有情,無有少分難行事業可生怯劣難作之心。」
出自《四家合注》、「云何菩薩擐甲精進?謂諸菩薩,於發加行精進之前,1.其心勇悍先擐誓甲。若我為脫一有情苦,以千大劫等一日夜,2.處那落迦不在餘趣,乃至菩薩經爾所時,證得無上正等菩提。假使過此百千俱胝倍數時劫,方證無上正等菩提,我之勇悍亦無退屈,於求無上正等菩提非不進趣,既進趣已勤勇無懈,何況所經時短苦薄,是名菩薩擐甲精進。3.若有菩薩於如是相菩薩所有擐甲精進,少起勝解、少生淨信,如是菩薩尚已長養無量勇猛、發勤精進大菩提性,何況菩薩成就如是擐甲精進。如是菩薩於求菩提饒益有情,無有少分難行事業可生怯劣難作之心。」

這是《瑜伽師地論菩薩地42》的3種版本,文字各有出入,不完全一致,我想應該是翻譯的差別。我都有標記出來123,可以做個比較,仔細分析其實意思本身都沒什麼不一樣。這點有一個了解就行。
現在菩薩地的內容已經講過了,接下是宗大師下的comment,他說:假若能夠做到醬子的意樂,那這時候你一定能醒覺大乘種性裡面所有的堪能,就說你絕對能夠在大乘上面要做的所有東西你都變成有那個能力,所以一定要修習這種意樂。這個意樂就是生起擐甲精進醬子的一個意樂。
接著再引《攝波羅蜜多論》的教證:「設等生死前後際,生死前後際這有2種解釋,2種解釋都可以,1個是當作11世,1個是講整個輪回到現在為止,因為等下我們再接下去《無盡慧經》的教證,他是說從無始生死以來,那這就是從你開始輪回以來,到現在以前為一晝夜,那是很可怕的,他把這麼長的時間只當作一晝夜。這邊的生死前後際也可以用醬子的講法,那要用只是這11世也不是不可以,只是我沒有再去仔細查應該用哪一個,但是2個都很可怕,都可以把時間拉得很長!那把生死前後際當作極長的大晝夜,大晝夜就是一天的意思,再用醬子的一天把它變成為1年,再用醬的年變長成為一個長劫,那這個劫有多少個劫呢?要以盡大海水滴量,反正這聽完已經不知道這是什麼數字,非常可怕的!這劫是用大海每一滴水都是一個長劫,假如要花醬子多的時間,這時候你才發一次最勝菩提心。醬長的時間才能發菩提心,然後慢慢的把所有資糧積集起來修習菩提心,這時候就說你有這個決心,你根本不會害怕。而且也不怕要不停地回來世間度眾生、行6度萬行,醬子是擐無量穩固甲,住戒悲性諸勇識,住戒就是住菩薩戒,勇識指的是菩薩,具有大悲本性的諸勇識、菩薩,在我們作為大乘的人一開始就要有剛剛前面講的一個決心、一個擐甲的意樂,能在醬子的條件下面,是我們大乘行者一入門時都應該要醬子做。」宗大師說《攝波羅蜜多論》裡面所講的也就是說擐甲精進。
再引第3個《無盡慧經》所說:「設從無始生死以來,這就很清楚說的是從一開始輪回到現在了,從開始輪回到現在醬子算為一晝夜,三十晝夜而為一月,於十二月計為一年,要經過十萬年才能發一次菩提之心,見一次佛,要用剛剛講的醬子一個時間當作一個單位,要把這時間放大到多少倍呢?要一殑伽沙數這指的是恆河沙數的倍數,恆河沙數又是一個天文數仔了,還要乘上這樣沙數倍數的時間,假如要用醬子長的時間始能知一有情心行,什麼叫始能知一有情心行?這是以利他的角度來講,基本上你要花這麼長的時間你才能讓一個有情的心變成清淨。始能知,基本上有度化的意思,也就是說你要化醬長時間你才能度化一個有情。然後,用醬的角度來看,以如是理,用醬長的時間的一種推算,須知一切有情心行,剛剛只是度化一個有情讓他生起清淨的心,你要用醬子的時間,你要度所有的有情讓他都能夠生起清淨的心,醬子的情況我也都不會怯弱而擐誓甲,為無盡甲。」所以說這是無上擐甲精進,至高無上的一種擐甲精進。
講完後,反過來做一個總結,真正要告訴我們的意思,要牢牢把握住的就是下面這個總結。
這個總結從正面來看的時候,你假若真正能夠像上面所講的,你只要能引發少分醬子的意樂,你反而速能圓滿無邊資糧,你要花這麼長的時間你都不怕,結果因為你不怕,反過來,你反而變成很快速的就把這些無邊的資糧都圓滿了,而且能夠清淨算不盡的這些障礙而成就你在菩薩行上面最勝的不會退轉因,你能夠在醬子長的時間裏面你都不怕,你能夠真正發起醬子一個擐甲意樂的話,結果你反而能快速的成佛。醬一解釋,相信每一位都懂他的意思,意思是說你越是不怕、你越是下了決心一定要完成的時候,你反而反過來變成很快的完成。反面來講,假若你一看要花這麼多時間,有這麼多的萬行要做,你產生害怕你全無勇悍,你只希望很短時間就能成佛,反而讓你於成佛變的極為遙遠,可能你永遠都做不到了。因為這個能障礙諸菩薩眾發最殊勝大志力故。簡單講,這意思就是說你越是有下了大願有擐甲的意樂,你反而很快成就,反過來,假如你不行、你不能醬子做,你只想速成,你反而要花很長的時間,最後還做不到。比方,男性同修以前都當過兵服過役,一開始都希望趕快退伍,很怕,不管1年或是2年、3年的,一想這麼長時間,簡直是度日如年,每天都很痛苦,而且發覺這麼久了才不過1個月過去。反過來,等到只剩一個月快要退伍了,心中放鬆了,只剩一個月,變成這一個月再不會度日如年,很快就過了。一點痛苦沒有就過了。這例子,就是他這裏面想要講的。這點,我們在很多事情上實際的體驗也能夠了解確實是有這個功效,你越是敢承擔很長的時間、很重的責任都不怕,你越是能在很短的時間沒有很大痛苦的情形下就把事情完成。
所以,為何故,如是擐甲發勤精進,這個義本身指的是事,就是前面是你的一個意樂,後面是你大乘菩薩到底要為什麼樣的事情你要發動、要有擐甲的這種精進。這時他就告訴你其中有二。所以這個順序,醬你就了解到就是擐甲精進本身強調的是你要有醬子一個意樂、要產生醬子一個意樂,在醬子一個意樂下面的精進是要做什麼事呢?就是後面這2個。就是要去為什麼義、或做什麼事去發動醬子的一個精進,用事情本身來講就2類,那這很容易懂,因為大乘菩薩不是攝善法自利就是饒益有情利他,這很清楚。
《無盡慧經》b307漢譯《大方等大集經》卷第二十八《無盡意菩薩品第十二之二》中:「云何菩薩莊嚴無盡?於諸生死心不疲倦,不計劫數當成佛道,若干劫在而作莊嚴,若干劫在不作莊嚴,菩薩莊嚴所經劫數不可稱計。如從今日至生死,本為一日一夜,如是三十日為一月,十二月為一歲,於是百千萬歲,一發道心一見如來。如是發心,所見諸佛,如恆沙數,於爾所佛邊,方得知一眾生心行。如是遍知一切眾生心之所行猶不退沒,是則名曰不懈怠莊嚴無盡莊嚴。」

這是漢文的另一種翻譯,可以對應參考。
 

攝善法精進、饒益有情精進 b307
為何義故,如是擐甲發勤精進,其中有二。攝善法精進者,謂為正引發六種波羅蜜多故,修彼加行。饒益有情精進者,謂於十一事,如其所應而發精進。
〔注〕饒益有情精進十一事,同饒益有情戒。

這文字一看就懂,攝善法精進就是為了你要引發6度,很清楚這是自利的部分,饒益有情精進又再提了11事,前面課本很清楚的有標注這11事,再更前面講菩薩戒時也有提到饒益有情的11事,這一部分很清楚,不需要再多做解釋。接下去講發生精進之方便。
 

3-2發生精進之方便 b307
第二發生精進之方便者,如前所說,二種資糧一切白法,由依此故生住增長,故修精進極為重要。此亦唯見寂天菩薩論說,易解便修最圓滿故,當說此宗。

段是要講怎麼樣發生精進的方便。
記得前面講的是趣入的方便,這邊是講要發生的方便。一般他講要趣入精進的方法,那不是在精進這邊而是他就是講勝利、過患,也就是講說怎麼樣引起讓你會想要醬子去做,那你就要思惟醬子做有什麼好處,假如沒醬子做有什麼壞處。這個部分是屬於趣入的這種方便,我們都知道一般就是講勝利過患。那這邊指的是另外一種,就是說你要用什麼方法才能真正讓你產生精進的正行。前面是讓你趣入,這邊是讓你產生真正的正行。
所以這一科,發生精進之方便:就是用什麼方法才能讓你真正的去進入精進的正行。一開始就告訴你,就如前面已經說過了,二道資糧及所有一切白法,都是因為這個精進才能夠生、住、增長,比方,6度裡面,精進度是每一度都需要的,5度可以分做戒定慧,可這戒定慧都需要精進來幫助,所以說修精進極為重要。為什麼前面有醬一個前導引入呢,最重要他是要告訴我們:是說你要學發生精進的方法,那沒有比寂天菩薩的《入行論》更好的,宗大師底下雖然有引其他的經論,可是以寂天菩薩的《入行論》為主來教我們怎麼樣能夠發起這個精進。所以宗大師說,我只有看見寂天菩薩的《入行論》,這《入行論》有3個特點:1. 易解,很容易了解,他所講的你很容易懂,其實前面很多地方也是引《入行論》,我們已經讀過很多;2. 便修,意思就是他很容易修;還有就是3. 最圓滿故,他所教的方式最圓滿。所以他先做醬一個引導。


此中(發生精進之方便)分四:① 捨離障礙精進違緣b307,② 修積順緣護助資糧b313,③ 依上二緣發勤精進b318,④ 由此身心堪能之理b320
初中分二:① 明所治品b307,② 修斷彼之方便b308
3-1-1今初 明所治品 b307
先看科判,就說,怎麼樣壤你能夠有精進、產生精進呢?第1,你當然,其實這道理也很清楚,你應該要捨離違緣,有哪一些違緣呢?那你就要知道明所治品,就是違緣是什麼、你對治的是什麼?再來就是你要修斷彼之方便,你怎麼樣把這些違緣去掉。違緣去掉了以後,第2,還要修集順緣,這就是能幫助你發起精進的資糧。假如這些你都能做到了,根據上面所謂的捨掉違緣、修集順緣,第3,那你就能發起勤精進。再來最後一科,第4,你按照上述所講的而做,醬子就會讓你身心產生堪能而修精進。這原因是什麼,道理在哪裡?就是這4科,我們開始進入課文,第1個就是怎麼去掉違緣,當然你就要了解你所對治的是什麼。
不入道者略有二類:一、雖見能修而不趣入;二、怯弱不入,謂我豈能如是修習。雖尚有餘能不能修未嘗思擇而不趣者,然此是說求解脫者,彼非此說。初中有二:一、推延懈怠,謂念後時有暇能修。二、雖非如是,然於庸常諸下劣事,貪著覆蔽。如《入行論》云:「說其所治品,1a懈怠1b耽惡事,2自輕而退屈。」能生懈怠之因者,謂諸懶惰味著微樂,愛睡眠樂,不厭生死。如云:「懶惰受樂味,愛習近睡眠,不厭生死苦,當生諸懈怠。」有釋前二句文,謂明如何生起之相。

沒有辦法精進的基本上是有2類人,這2種情況:1、雖然他見到能夠修但他並沒有要醬子做,他並沒有認為他做不到,可是他沒有去做;2、是害怕、怯弱,認為自己做不到的,說我不是這個材料,我不可能做得到。這2類,1種是並不害怕但不去做,1種是害怕不敢做。雖然還有一類,這一類的是根本沒有去想過能不能修,他根本沒想過這個,前面是想過了他不是不能做但他沒去做,還有1種是害怕,可是這種是向來連想都還沒想過,宗大師說我們這邊所討論的是要求解脫者,也就是有想過的人,假如沒想的人就是不入道的人那不是我們現在要討論的部分,所以他們就不提了,只針對前面2類而說。
初中就是指第1種雖見能修而不趣入,這又可以分成2種:一、推延懈怠,這種常常是我們曾經犯過的,比方,年輕時總說現在還有其他事情要忙,時間還長,等以後退休了有空再來修。二、我們也會犯的,雖然不是前面醬子,什麼叫做庸常諸下劣事?一般指的就是不善跟無記的部分,比方為了生活要上班這不能算是善事,最多當成無記,另外,喜歡玩樂、唱歌跳舞、打球,這些都會花時間,貪著這些就變成覆蔽。你貪著這些東西跟精進本身這2個是相違的,所以醬子也讓你變成是懈怠。第1種懈怠是因為你認為還有時間,你就懈怠了。第2種你雖然不醬子想,可是你把時間花在這些庸常諸下劣事上面了,反過來講也就是變成是懈怠了,跟懈怠的道理是一樣。
就像《入行論》裡面說的:「說其所治品,1a懈怠1b耽惡事,2自輕而退屈。」你一看你就知道宗大師完全是根據《入行論》裡面的教法,懈怠跟耽著庸常諸下劣事其實是一類的,都算在懈怠一類。第2個就怯弱的部分→自輕而退屈。所以你可以看出2類:1懈怠,懈怠又分懈怠跟耽惡事,2自輕而退屈。宗大師再補強→能生懈怠之因者,他會補充這是因下面又引了《入行論》的頌,能夠造成懈怠的原因是什麼:也就是1懶惰2味著微樂,就喜歡那種很小沒有意義的短暫的快樂,或者是3愛睡眠樂,4不厭生死。引了《入行論》的教證:「1. 懶惰2. 受樂味,3. 愛習近睡眠,4. 不厭生死苦,這4個就是能生懈怠的原因。」我們常常自己要觀察一下,到底自己在這4個中間有哪幾個犯了?有時看了會很害怕。最後這句話是說,有人在解釋這4句裡面的前面這2句,前二句文就是懶惰受樂味跟愛習近睡眠,說這2句就是能讓我們明白這個人有沒有謝怠其實就是看他有沒有醬子的表相→懶惰、喜歡那種微不足道的短暫快樂、喜歡睡眠。(慘了,自己有犯愛睡耶!是懈怠了。)看一下講義……
比較《入行論》二種翻譯出自《廣論》b308一、「說其所治品,懈怠耽惡事,自輕而退屈。」出自《慧光集》、「進乃勇於善,相違品當說:懈怠貪不善,怯弱自輕蔑。」精進(版本二)2

比較《入行論》二種翻譯出自《廣論》b308一、「懶惰受樂味,愛習近睡眠,不厭生死苦,當生諸懈怠。」出自《慧光集》、「貪圖懶樂味,習臥嗜睡眠,不厭輪回苦,頻生強懈怠。」精進(版本一)3

這很容易了解,就不細講了。就進入修斷彼之方便。
 

剛剛知道,講起來有2類的違品,現在就是要斷這2類的東西,或者說是3類,因第1類可以分成2種。
修斷彼之方便 b308
修斷彼方便分三:破除推延懈怠者,略有三種,謂已得之身速當壞滅,命終之後墮諸惡趣,如此人身極難再得。由修此三能除執為有暇懈怠,引發恆覺無暇之心。此三於前下士之時,已廣宣說。破除貪著惡劣事業者,應觀正法,是能出生現後無邊喜樂之因;無義狂談掉等散亂,是能失壞現前大利,引發當來無義眾苦無依之處,修習對治,而正滅除。如云:「棄妙喜正法,無邊歡喜因,汝何故反喜,苦因散掉等。」破除退屈或自輕者,如是破除推延、耽惡事已,雖於正法能起勇悍,然非以此便為喜足,應於大乘精勤修學,故應除遣於彼怯弱,謂念如我何能修證。此中分三︰1於所應得破除退屈,2於能得方便破除退屈,3於所安住修道處所破除怯弱。

一開始就說修斷彼之方便有3類,為什麼要分3?就剛剛大家也知道,因為所要對治的違品一共有3種。→對治推延懈怠者,→破除貪著惡劣事業者,就是剛剛講的把時間用在一些下劣事情上面,這2類也可算是1a1b→破除退屈或自輕者就是怯弱的關係。這是跟前面的要了解的對治品相對應的。
→對治推延懈怠者,又分有三種方法,就是說你能夠了解自已之身速當壞滅,也就是一般講的無常,以前在下士道的時候都讀過了。第2個也是下士道讀過,大家千萬不要以為到地獄、到惡趣是別人的事情,假如這一生你沒有注意到自己的業,你要到地獄、到惡趣是很容易的事情。再說我們也都知道這惡趣是很可怕的,所以為什麼在下士道花那麼多時間去了解地獄可怕、惡鬼可怕這些等等。所以第2個因為醬子你會擔心自己時間一到下次墮入惡趣,你會明白這不是開玩笑的事情。第3個就是暇滿難得,也是前面講過的,不要以為得到人身是很容易的、其實是很難的。根據上面講的去修無常、易去惡趣、暇滿難得這3個,這時你就能除掉執為有暇的懈怠,也就是你了解不能拖延,讓你知道不是理所當然地,比方,很多高僧在睡覺前喝過水後,茶杯一定倒蓋著,這動作意思就是提醒自己:明天先到、下一輩子先到都很難講。宗大師只講到醬就不講了,因前面下士道之時,已廣宣說。
→破除貪著惡劣事業者,就是把時間用在一些下劣事情上面,沒有時間去修正法,變成也是懈怠了。這種情形下你應該要觀正法,就是說你座上修的時候你要仔細思惟,這個正法指的就是佛法,他是能夠讓你出生現後無邊喜樂之因。你現在要好好聞思修這些正法,因這是能夠讓你現在或是後世,也就是指增上生、決定勝,能夠讓你產生喜樂的原因。你現在去做那些你認為蠻有趣的,可是你應該看佛法,真正能讓你產生喜樂的是佛法。花時間在無意義的狂談掉舉昏沉等散亂上面,一方面能讓你原本可以利用暇身去做有意義的事你沒時間去做就失壞了現前大利,還會引發將來因此產生無義的眾苦及比方到了惡趣而無所依怙,所以要修習對治而正滅除,你了解道理之後就不會再把時間用在惡劣事情上,知道不能再懈怠了,不能再拖延了。還是引《入行論》裡面說的,這很容易懂,就是前面的意思:「你棄捨了這妙喜正法,而這正法是讓你得到無邊歡喜的因,汝怎麼反而會去喜歡會造成你痛苦的散亂掉舉這些惡劣事情。」
→破除退屈或自輕者,能讓你不精進簡單講就是因你怯弱。當你把前面所說這推延、耽著在惡事上面解決掉以後,這時你雖然對於正法能夠生起勇悍,可是你不能以此便為喜足、不能掉以輕心,更應於大乘精勤修學,最重要是要除遣於彼怯弱,雖說你已經開始做了,但不能就此滿足,你一定要防自己對行6度萬行起了怯弱害怕之心。害怕什麼呢?就說不相信自己,質疑自己怎麼可能做到醬子。這後面有詳細解說為什麼會造成醬的問題。
接著就廣說怎麼樣能夠把怯弱斷掉。
此中分三這是單單指第3項怯弱的部分︰1所應得破除退屈,所應得指的是你最後證道的佛果。你怯弱是你認為你怎麼可能成佛,你認為你不可能成佛,這是要破除的第1種。2能得方便破除退屈,什麼叫能得方便?因你要成佛一定要有6度萬行,這就是一個能得方便,能夠讓你得到佛果的方便。你對6度萬行產生害怕,要花這麼多時間、這麼難做又這麼多事情要做,還要施捨自己的生命等等,這是第2種。3所安住修道處所破除怯弱,所安住修道處所指的就是輪回,因你要修大乘法,第1個佛這麼偉大我怎麼可能做佛?第2個我要用這方法才能成佛,這方法太可怕了,做不到。第3,行6度萬行我要不停的回到世間,就還要輪回,怕那輪回裡面的苦的這一類人,很清楚是對小乘的說,但他並沒有特別講出來,就是出離心很重不願意不停輪回才修成佛果。


1. 怎麼樣去除所應得之怯弱 b309
(1a 嚴重性)所得佛者,謂是永盡一切過失,畢竟圓滿一切功德。我修一德斷一過失,且極艱難,故我豈能獲如是果?若實發起如此退怯,已捨發心,過患極重。設未實起,亦應從初滅不令起。(1b 可行性)破除道理者,應作是念策舉其心,佛薄伽梵定量士夫,是諦語者,是實語者,不虛妄語,不顛倒語。彼尚記說蚊虻等類能證菩提,何況我今生在人中身報賢善,有智慧力觀擇取捨。故我若能精進不廢,何故不能證得菩提?如云:「不應自退怯,謂不證菩提,如來諦語者,作此諦實說。所有蚊虻蜂,如是諸蟲蛆,彼發精進力,證無上菩提。況我生人中,能知利非利,不捨菩提行,何不證菩提?」又於往昔過去諸佛及現在佛並未來佛,此等亦非先已成佛次修諸道。初唯如我,由漸升進而得成佛及當成佛。由如是思破除怯弱。《寶雲經》云︰「菩薩應念所有如來應正等覺,謂諸已現等覺,今現等覺,當現等覺,此等皆以如是方便,如是修道,如是精進,已現等覺,今現等覺,當現等覺。」乃至說云:「此諸如來,亦非皆是成如來已而現等覺,故我亦當於其無上正等菩提而現等覺,我亦應發共同一切有情精進,普緣一切有情精進,如是如是策勵尋求。」《無邊功德讚》云:「雖諸已得善逝位,亦曾墮諸極下處,佛墮險時不自輕,不應自輕壯亦怯。」(1c 因果性)生此怯弱,是由善知諸佛功德無有邊際,果隨因行,故修道時,須無量門引發功德,及無量門滅除過失。次觀自身而生怯弱,若謂諸佛無量功德,於修行時,僅由專懇修學一分微少功德即能成就,於道生此顛倒了解,則於現在全無所怯。然此非是賢善之相,是於修道之理未獲定解,或雖少有散渙了解,然皆未曾親切修持,總覺容易障覆所致。若至實行,雖略顯示道之首尾粗概次第滿分之體,生恐懼云,若須如是誰復能修而捨棄故。霞惹瓦亦云:「未曾實行諸菩薩行,如看射箭,總覺甚易全無怯弱。現在之法無完善者,故不致到怯弱自輕之地;若善圓滿,恐必多起,怯懼自輕。」此言極實。

這一段很長,整段文結構先解釋一下再來消文就比較容易懂。
我們知道前面一共有3種要對治的違緣,要解決第1、第2的方便他都比較簡單的說過就結束了,剩下第3種怯弱,怎麼樣去除怯弱,就說得比較詳細了,就分成3個部分來廣說,1是對於所應得的部分,就是質疑自己哪有這個能耐成佛,這是對所應得發生怯弱;或者是對6度萬行懷疑自己有能力做,這太困難了而發生怯弱;最後就是對於要不停的輪回醬子的事情厭煩,怯弱。就這3種。
了解廣說之後,接著就是針對這3種要怎麼破除的別說。
1個就是所應得,對於要成就佛果這個事情自認為沒有那個能耐,要如何破除,剛剛這一整段就是針對這個而說。這又分成1a,根據嚴重性本身來講,什麼叫做嚴重性?就說你要了解成佛這件事,你自認不是成佛的料子,你害怕了、退卻了。他告訴你當你有醬子想法時是很嚴重的事情,由醬一個角度來告訴你不能退卻的一個解決方法。由嚴重性的角度來說你怎麼把怯弱破除的方法。1b,是由可行性來講,就說你一直認為你做不到,嚴重性簡單講就是當你自認自己沒有資格成佛的時候你就已經失掉菩提心了,失掉菩提心你就不是大乘行者了,這是非常嚴重的。記得菩提心裡面有2個重要元素:我要度眾生、我要成佛,這2個是相關的,你要度眾生你沒有本領你如何度?所以你要成佛。因此菩提心裡面有1個很重要的元素就是我要成佛,但你產生你自認沒有那個能耐成佛時就很嚴重了,因你已經不是大乘行者了,因你自認沒辦法成佛就是退出大乘、就是失去菩提心。那這可行性指的是什麼?可行性指的就是你不要認為佛這麼難成,你去觀察佛的過去,他跟我們都是一樣的,並不是他天生就是佛,所以由這角度,你可以了解不可以自認成不了佛。第31c,我標出一個因果性,就是說你為什麼會產生害怕,他把一般人真正會產生害怕裡面有一個很重要的因果講出來,因醬子原因所以最後你產生害怕,現在把這些都詳細說清楚以後,你就比較不會害怕了,你也就能夠去除你怯弱的心。醬一個結構大家都了解後,再長的文你都不會有問題了。現在就看他的嚴重性。
1a 嚴重性:所得佛者,這就是剛剛講的第1種。意思是說要能夠成佛,一定要永盡一切過失,還要畢竟圓滿一切功德。那對我來講,不要說永盡一切過失,我要修一功德、斷除一過失,都極為艱難,醬子我怎麼有可能成佛呢?他告訴你:假若你真正產生醬子一個退卻心理的時候,你已經失掉了發心。這真正是一個重點,除非你說你不要做大乘行者那就不用講,如果你了解到當你產生醬子退卻的時候你已經失了菩提心,你已經不是大乘行者,假如你很在乎這個,你就知道不能醬子想,醬子想的過患極重。醬一說大家就能理解,你是根本就斷掉了,其他的就不用談了。假如你並不是真正醬子想,你只是一開始初始的階段,你亦應從初滅不令起,馬上警覺到不能起醬子想法走醬的路,走醬的路就完蛋了。
1b 可行性:可行性就說佛最早也跟我們一樣,所以他能成佛,我們也可以成佛。這個破除道理者,第1個,你應該醬子想,應作是念就是如理作意,策舉其心就激發你自己。佛薄伽梵是定量士夫定量,這2個字的意思是,量是代表一個可以信的東西,定量就是他所說是你絕對要相信的,他絕對是講出真正實相。定量士夫就是指佛。所以佛他是一個諦語者講出真諦,是講實在話語者,絕不會說虛妄語,也不會說顛倒語。當你了解這個道理之後,你就看見彼佛尚且曾經授記說像蚊虻這一類,這麼微小的生物都能證菩提、都能成佛,那何況我現在是生在人中,在人中是所有生命中很高層次的一類,身報指的是異熟,就是你得到的異熟比別人都要好,最重要是你生在人中就會有智慧力觀擇取捨,因你得到的報身是非常有智慧的報身,你有智慧來觀察決擇能夠知道什麼該捨什麼該取。我有醬子的報身加上我若能精進不懈怠時,那怎麼可能證不得菩提?接著馬上引《入行論》裡面說的,前面所講的基本上也是根據《入行論》裡面所教的:「不應自退怯,謂不證菩提,如來諦語者,作此諦實說。所有蚊虻蜂,如是諸蟲蛆,彼發精進力,證無上菩提。況我生人中,能知利非利,這就是你能夠決擇取捨,不捨菩提行,何不證菩提?」這就很清楚。那跟漢文的對照參考自己看,很容易懂。
比較《入行論》二種翻譯:出自《廣論》b309一、「不應自退怯,謂不證菩提,如來諦語者,作此諦實說。所有蚊虻蜂,如是諸蟲蛆,彼發精進力,證無上菩提。況我生人中,能知利非利,不捨菩提行,何不證菩提?」出自《慧光集》二、「不應自退怯,不能証菩提;如來真語者,諦實如是說:所有蚊虻蜂,乃至諸蟲類,若生精進力,亦証大菩提。況我生人中,能知利與害,不捨菩提行,何不証菩提?」精進(版本二)1719

又於往昔過去諸佛及現在佛並未來佛,此等亦非先已成佛次修諸道。初唯如我,由漸升進而得成佛及當成佛。如果你要繼續分科,這可以另外分一科,第1個是說佛是不講謊話的人,他都說任何的這一些再微小的生物,這是完全根據3轉法輪如來藏的說法,一般說人人都可以成佛,這裏面指的是所有的生命、普特伽羅都能成佛。那這可以是一科。第2科,就你就發覺佛都跟你一樣,過去都跟你一樣,也都有醬的經歷。但是我覺得不需要再細分了,你併在一起看也是可以。所以,我就沒有跟各位再細分這個了,就把這2個併在一起也未嘗不可。這一段大家一看就能懂,很清楚的白話。他說,任何成佛的人一開始都跟我們現在一樣,他也是慢慢的升進最後而得成佛或是當成佛。得成佛就是已成佛或是即將成佛的意思,當成佛就是將來成佛的意思。你醬子想完以後,你第1個要想:佛本身是一個不講妄語的人,那麼根據他3轉法輪在用如來藏這個思想的時候,我們已經知道任何的普特伽羅都能夠成佛,那今天,我們不只是普特伽羅,我們還是普特伽羅裡面的高等生物,具有智慧,那我只要醬子做下去,我怎麼可能不成佛。第2點要想:所有這些過去的佛跟我現在是一模一樣,都經過這樣子的一個階段。接著就引《寶雲經》云︰「菩薩應醬子觀察→所有如來,應供、正等覺都是對佛的尊稱,謂諸已現等覺過去已經成佛,今現等覺或是現在成佛,當現等覺或是未來成佛,他們都是根據如是方便,方便指的是6度萬行或是所有方法,如是修道,如是精進,已現等覺,今現等覺,當現等覺。」意思就說你觀察以後,你就發覺都是應用醬子一個過程,而不是天生就能成佛的。換言之,假如我也按照前人的醬子一個軌跡,順著這大德們已經走過的路去走,最後也就可以達到跟他一樣的目標。又再引《寶雲經》的:「此諸如來,亦非皆是成如來已而現等覺,這都不是天生的,故我亦當於其無上正等菩提而現等覺,基本上我將來也能夠做到,所以,我亦應該發共同一切有情精進,普緣一切有情精進,如是如是策勵尋求。」這很清楚,他這只不過是引教證,1是佛說過的人人都能成佛,再就佛跟我們都一樣,過去也是要經過醬一個過程,那我只要按照他們醬子做,我也是能夠成佛的。又再引《無邊功德讚》,還是一樣的意思,就說:「雖諸佛已得善逝位,諸佛過去也曾墮入諸極下劣處,這當然也包括地獄,就跟我們一樣,沒成佛前也是醬子流轉、受盡所有這些苦。那佛墮險時不自輕,這有2種解釋,1是佛本身墮在下劣處時並不會看清自己,1是我看藏系他們是說佛是這麼說,並不是佛墮險不自輕,是佛告訴我們在墮險時不能夠自輕。這2種說法都可以,重點是在後面的不應自輕,你不應該自輕,為什麼?壯亦怯,這意思是說假如你自輕的話,不管你再強壯你都會怯弱。不應自輕壯亦怯,就是說不應該自己看輕自己,假如自己看輕自己,那你再壯都沒有用,你都還是會產生怯弱。」
《寶雲經》b309:漢譯《除蓋障菩薩所問經》卷三中:「菩薩應起是心,所有諸佛過去已成正覺者,現在諸佛現成正覺者,未來諸佛當成正覺者,諸佛世尊皆為求菩提故勤行精進,彼彼如是修諸正行。而諸佛如來,亦不但為己故求成正覺。今我亦然,勤行精進成諸正行,亦不但為己故,所有善根普為一切有情共之,為有情故發起精進。」

接著進入第3段,這一段是蠻重要的,告訴我們一個蠻有意思的一件事。這是由因果的關係來看你不應該產生這種怯弱。這怎麼說呢?130
1c
因果性:你會有怯弱這個果,原因是什麼?是由於你非常的了解諸佛的功德無有邊際,要得這個無邊功德的果在前面要種下無邊功德的因,所以在修道時,你要用無量門非常多的各式各樣的方法來引發你要得的無有邊際的功德,門就是不一樣的手段、方便,而且同時還要有無量的方法來滅除你所有的過失。當你了解這些,因為醬子你再觀自身你就產生了怯弱。這是告訴我們怎麼會產生怯弱?就是因為我們發覺一個佛本身他能夠做佛就是因為他能滅除所有的過失、還有無量的功德,那再回頭一看自己就認為自己做不到。另外一個角度,假如所有諸佛他的無量功德,是他在因地修行時,僅由專懇修學一分微少功德即能成就,是說你以為他不是如我們想像的要做那麼大那麼多的……只是很簡單的不是那麼難就能做到,那對於要成佛的條件我們想的過於簡單、顛倒了解,了解的太少不是一個正確的了解,那因為你了解的太少,所以你對於現在全無所怯。
這個解釋一下子可能聽不出來,我先把他真正要講的意思講完後再解釋就不會離題了。他的意思是說你在聞思的時候,你所了解的東西都不夠徹底,你沒有真正了解到一個要成佛中間過程本來就是需要這麼多的這麼無量的事要做,要滅除無量的過失、要積累無盡的功德,你不了解所以你也不會害怕,等到你真正要去修的時候,你一開始進入實修,你就發現不是以前所了解的那樣子,這時你就會產生非常大的恐懼。這主要是要跟我們講→你事先在聞思的時候,你把成佛的所有這些東西都搞得很清楚,那你也下定了決心按照醬子去做,那你當然不會產生怯弱。可是假如你一知半解,結果等到真正去實修的時候,去做的時後才發覺以前自己的了解是不正確的,真正原來是醬子,啊!那我不行了。這就是他真正要跟我們講的重點,那再讀下去你就知道,所以你會於現在全無所怯,因為你知道的太少,你並不是真正完全了解,所以你現在不害怕。
可是當你是醬子的情況,這並不是正確的、好的學佛的相貌,你走到這一步是錯的。是因為你對於整個修道中間這些道理你根本完全還沒有勝解,或著你是一知半解根本沒有專精深入了解,你也一直沒有真正的去執行、實修,所以你也一直不會覺得很難覺得害怕,是因為你被障覆你不知道真相,你不知道成佛要滅除無量過失、要引發無盡功德所致。到你真正來做時,你現在突然了解、你還只是粗略了解還不是真正完全了解這個道之首尾,是說,整個修道的過程裡面大概的次第這叫粗概次第,就是微略了解整個修道過程中的大概次第,再加上他的圓滿支分之體性,圓滿支分就是說你所有念念都知道都顧到,你本來是不太了解,那你現在去執行了,因為你執行你就看到了→整個道的首尾、他的粗概次第還有他的滿分之體所有圓滿支分醬子一個體性,這時你看到你就生出恐懼你產生害怕。以前你一知半解你向來不知道害怕,等到你真正進去做了,你還只不過大概了解一下整個輪廓的時候,你就發覺完全不是當初所想的,你就認為你做不到你就把他棄捨不做了。這整段要跟我們講的就是說:能夠讓你不產生怯弱,也就是你一開始就要完全清楚了解本來就是有無量的過失要滅除、本來就是有無量的功德要引發、本來就是需要有精進醬子的一個意樂,而且還要像前面所講的意樂要到那個程度。什麼樣的意樂?就是從一輪回開始到現在算1天,用醬子的1天變成1個月,再變成1年,再變成千劫,最後再每一劫的大海一滴水當做1次,要醬子我都不害怕;就算我都在地獄裡面輪回我也不害怕,為了要成就佛道。當你能夠完全把這些搞清楚以後,而且也能夠產生醬子的一個意樂,那你是不可能會產生怯弱的,簡單說你絕對有辦法發起精進。
我為什麼覺得他重要,因為很多人真正不知道,所謂在修之前,我常常在說修很重要,可是當你沒有決擇或者你聞思不夠的時候,有時候對修反而是一種障礙
接著引聖教量,霞惹瓦,宗大師的前輩也經常會引用他的教法:「沒有真正去行諸菩薩行,就好像看別人射箭,總覺得這簡單啦,全無怯弱。現在之法就是指現在你所知道的這些道理、法,現在你所知道的這些道理因為還沒有完全,所以你不致於到怯弱自輕之地,就因你所知太少,你不是完全了解所以你不會產生害怕。如若現在你所知道的這些法已經圓滿了,這時候你一定會產生怯懼自輕。」這裡所講的就跟剛剛前面那段所講的意思是一樣的,也就是說我們如果沒有把這認識清楚自然會產生怯弱,所以對治的方法,就是你把所有的東西都非常了解,再去執行時你就不會怯弱。宗大師說此言極實,他說的真是正確。這是結語也是他的感嘆、也是他看到實際的現象、也包括他自身的體悟。
怯弱一共有3個原因,第1個,應得果,就是你對於能夠成佛這件事情怯弱;第2個,你對於6度萬行也就是你要做的這個方法,要成佛能得方便你產生怯弱;第3個,你對於修習的處所也就是輪回上面產生害怕,你不願醬做。我們前面所講過的這一大段只不過是解釋如何破除第1個怯弱應得果這一部分。接下來就是解決第2個怯弱。


2. 怎麼樣去除能得方便之怯弱 b310
於能得方便破除怯退者,謂念成佛須捨手足等,我不能爾,如此之苦應須堪忍。即不修行自任運住流轉生死,亦曾多受斫裂刺燒此等大苦,不可說數,然亦未能成辦自利。為求菩提難行之苦,較其前苦尚無一分,然能成辦自他大利。如云:「若謂捨手等,是我所怖畏,是未察輕重,愚故自恐怖。無量俱胝劫,曾多受割截,刺燒及解裂,然未證菩提。我今修菩提,此苦有分齊,為除腹內病,如受割身苦。諸醫以小苦,能治令病癒,故為除眾苦,小苦應堪忍。」又捨身者初怖畏時,非可即捨,先於布施漸次學習,至於自身全無貪著,大悲心力開發之時,若有大利方可施捨,故正捨時全無難行。如云:「如此治療法,勝醫且不用,以柔和儀軌,治無量大病。導師先令行,惠施蔬菜等,習此故而後,自肉漸能施。若時於自身,覺如諸菜葉,爾時捨肉等,於此有何難?」是故有說波羅蜜乘,須捨身命故生逼惱,是難作道。今此教典善為破除,謂於發生難行想時不須即捨,如與菜等極易捨時,方可捨故。

2段就是你對於能得方便就是6度萬行產生怯弱要如何破除。
為什麼?因為在6度萬行裡,比方,須捨手足等,有時候要捨身,那我是做不到,醬子的苦你應該需要能夠堪忍。假如你今天怕了,6度萬行你不去做,就算你不修行,你自己放任自己在生死輪回中流轉,這時你要想你在生死輪回裡面也曾經受過許多許多大苦,比方說斫、裂、刺、燒這種種大苦,這不一定是說地獄,但地獄裡面都有這些刑罰,一般就在兵刀劫裡面也會碰到這種事情。此種大苦是算不完的,可是你雖然受了這麼多的苦,你並沒有因為受這些苦而得到任何的能對自己有所幫助的利益。反過來,你為了要求菩提這裡面有難行之苦,比方剛剛講的要捨手足,你如果真正了解你在過去生中流轉的時候不要說是捨手足,那被人砍殺各式各樣的大苦,更別說曾經到過地獄,也當過畜生,這些苦是不能比的,現在你若修6度萬行這種苦跟過去的那種苦根本是小巫見大巫,而且以前那個連自利都不行,現在這個除了自利還能利他。
馬上又引《入行論》裡面所教的:「若謂捨手等是我所怖畏,是你自己沒有把這個搞清楚,因你沒弄清楚以致你沒有那個智慧所以你害怕了。你有沒有想過曾經在無量俱胝劫裡面,你曾多受割截、刺燒及解裂這些等等,然未證菩提。那我今天為修菩提,此苦有分齊,分齊就是有侷限的意思,就是說不會受到像過去生那樣沒有侷限的苦,就好像為了要除腹內病痛,要動手術受割身苦,比方盲腸炎要開刀就一定會受割身苦,可是目的是為了除去身裡面的病。所以醫生會讓你受一些小苦,可能夠讓你病癒全。故為除眾苦,小苦應堪忍。」所以整個就是告訴我們,你對6度萬行產生害怕,特別是要捨身那一部分,可是你想過沒以前輪回當中你受到的苦何止這種,而你受這麼多苦不僅沒幫助到他人,對自己也沒有任何幫助。那現在反過來,你為了行6度萬行所受的苦,跟以前輪回所受的苦簡直不能比,就是小巫見大巫不說,還能成辦自他大利。這就像醫生為了要治你身上的大病苦,必須用小苦去換大病苦的痊癒,或是說用小苦去除掉無數大苦。他很清楚講完這些,宗大師再轉至另一角度告訴你,這是很重要教誡我們的地方,就說事實上佛學再教你的時候,他是醬子教的:你要捨身者初怖畏時,非可即捨,這以前我們都讀過,在你沒有登地以前他沒叫你要捨身,他是要你先於布施漸次學習,一直到你對於自身的東西全無貪著,你真正產生大悲心也就是所謂的菩提心真正開發出來之時,這時候捨身能夠換取很大的益,醬子才要你去做捨身醬的事,並不是一開始就要你醬子做,是要你有醬子本領的時候你再去捨,這時候你就一點都不會難行了,很容易就做到了。
又根據《入行論》裡面所教的:「這種很痛苦很難的治療法,這裡的治療法是指難行的東西,比方要你捨身的難行,勝醫是指佛,佛或是殊勝的醫生並沒有一開始就叫你要用這個非常痛苦的方式來治療,他是要用柔和的儀軌,柔和儀軌,可以用中道來解釋,我們知道現在中道的解釋應該是說不著4邊,是一個空性的觀念,就是4邊、8戲一切都放掉這叫中道,可是在早期佛學的中道是比較偏於我們漢人所了解的中道,所以大家對於中道這個東西要有一個了解,他有2種不一樣的層次,早期講中道的層次跟後期空性的時候講中道的層次不是完全一致的。那這裡所講的柔和儀軌,用早期中道的方式來解釋是可以解釋得很清楚的,因為佛陀一直強調他最後發覺用苦行也不行,歡樂享受過日子那是絕對不行,後來他用苦行發覺也不行,所以採取中道,這裡的柔和儀軌指的是這個。所以,最後佛陀教法裡面一般都強調用柔和儀軌,就這種中道,這個可以治無量大病。所以導師就是佛他會讓我們先惠施蔬菜等,學習此完後,自己的肉就慢慢能施出去了。到了時間你感覺自己就像是諸菜葉,當你有醬子感覺時,這時你捨肉等,還有何難?」他並不是一開始就叫你要醬做。所以有人醬說,因為要捨身命,大家就起煩惱了,質疑自己怎麼能夠做到,所以就產生怯弱了。宗大師最後告訴你,今此教典就是指《入行論》上面所講的就告訴我們善為破除這些不正確的觀念→認為大乘道是要捨命的,然後因此產生怯弱。《入行論》就很清楚告訴你這是不正確的說法,他說謂於發生難行想時不須即捨,如與菜等極易捨時,方可捨故。這我們已經懂了,就是他前面所講的。到這裡可能有的同修以前也想過捨身這事,那就結就解開了,真正讓我們體驗到佛學教法的善巧。今天就到這了。
至於今天的講義部分,因為文字蠻淺顯易懂,就不需要再細講,大家自己對照看看即是。
比較《入行論》二種翻譯:出自《廣論》b310一、「若謂捨手等,是我所怖畏,是未察輕重,愚故自恐怖。無量俱胝劫,曾多受割截,刺燒及解裂,然未證菩提。我今修菩提,此苦有分齊,為除腹內病,如受割身苦。諸醫以小苦,能治令病癒,故為除眾苦,小苦應堪忍。」出自《慧光集》二、「若謂捨手足,難行我所畏;未能察輕重,愚痴自怖畏。無量俱祇劫,地獄百千返,刺燒及割截,未能証菩提。我今修菩提,此苦有限度;如人除腹疾,略受割傷苦。醫以輕微苦,能愈病者苦;為除眾大苦,小苦應忍受。」精進(版本二)2023

分齊b310:論中藏文為〝量〞。

比較《入行論》二種翻譯:出自《廣論》b310一、「如此治療法,勝醫且不用,以柔和儀軌,治無量大病。導師先令行,惠施蔬菜等,習此故而後,自肉漸能施。若時於自身,覺如諸菜葉,爾時捨肉等,於此有何難?」出自《慧光集》二、「世間如是醫,醫王且不用;輕和微妙法,治無量大病。導師先令行,惠施蔬菜等,習此輕易行,漸能施身肉若時於自身,猶如諸菜葉,其時施身肉,於此有何難?。」精進(版本二)2426

 

 

20180123-P311L04-P314L02-0134上士道-6度之精進 b311
現在講到精進這一度,一開始就講精進的自性,精進的自性最重要是要記住2個相貌:1. 所緣境是善,叫做善所緣,精進是跟善法連在一起的,在11個善心所裡面你可以找到精進這個心所,精進是實法、是有種子的法,所以一定要記住這個善所緣。2. 很重要的一個概念→他的相貌是勇悍。這是講精進的自性。再來就是一般都會提到的你怎麼趣入的方便,這趣入的方便跟正行的方便這2個的差別,就說你怎麼會想要去做精進,基本上這一定都是去思惟他的勝利、過患,就說我做這事情我會有些什麼好處,假若我不做這事情會有些什麼過患,因為醬子思惟過就會讓你進去修習精進。他的好處跟壞處簡單一句話講就是說:任何的6度或是所有的善法假如沒有精進你一定是修不起來的。比方,6度、戒定慧,一般我們說前面3度是戒,第5度靜慮就是定,最後的般若就是慧,精進屬於?當然會有不一樣的解釋,不過,一般基本上都當作精進是每一度都需要的,有人把他歸在定、有人把他歸在戒,但我覺得比較正統的應該是5個度都需要精進的。所以這一點就很清楚地說出他的勝利。那過患呢,就說假如你今天若沒有精進那你是不可能有白法的,大部分你這些白法是都修不起來的,這當然會造成很嚴重的後果。
接下來講到精進的差別,要記住,差別就是種類的意思。精進差別一共有31. 擐甲精進,2. 攝善法精進,3. 饒益有情精進,依照我們一般的習慣可能會說擐甲精進下面分做攝善法精進及饒益有情精進,攝善法精進也可以說就是6度,饒益有情精進可以說有11項或是說就是4攝,那印度人習慣分為同一層級,我們也可以理解。擐甲精進,就是不管是有多大的量或是花多長的時間你完全都不會害怕不會在乎,你如果沒有醬子的決心,一般到後面你會修不下去,到真正實修的時候都會產生墜落。相反,你如果真正有醬的擐甲的意樂,反而真正能夠在最短的時間裡面成就佛果。從擐甲精進的定義裡面你就理解到這一度就是要修不怕萬難,當你不怕萬難實,基本上就能讓你很快地沒有負擔沒有痛苦地把6度萬行全都做到。這一部分講完就進入正行。
正行部分就要怎麼修精進。發生精進之方便也就是你要修精進的時候的正行,剛剛是要趣入精進要用什麼方便,現在是修精進本身你要用什麼方便什麼方法。這觀念很清楚就是你一定要離開違緣,一方面要積集善緣,根據醬子2個你就可以發起精進,醬子做最後就能讓你身心堪能醬一共4科。那第1科的捨違緣又分2科:要知道明所治、修斷彼方便,我們現在還是在修斷彼方便這一科。明所治,一般就是2個,要精進卻做不到有2種狀況分成3類:1. 你雖見能修而不趣入2. 怯弱不入就這2種,而你雖見能修卻不趣入又有2種情況,1是你拖延,你把事情往後拖,你認為還很年輕還有時間再做,那2是你把時間都花在一些下劣事情上面,比方說追求8風、或者追求不正當的享樂,你當然就沒有時間做了。分成醬3類以後接著就講修斷彼的方便,剛剛是2種狀況分成3類,現在第1類,若你是雖見能修卻不趣入你的原因是拖延,認為還年輕還有時間,那這很簡單,他在下士道已經教過了,就說你的暇滿人身不易得到,你要了解無常,隨時生命都可能失去,到底是明天先到?還是下一輩子先到?這誰都沒有把握。暇滿難得,再說你沒有修行,你去惡趣的可能性就大增,惡趣是很不得了的!那因為課文中也沒多講,我們就不多說了,他只提醒在下士道都講過了。第2類,也沒講很多,你要知道只有真正的正法才能保護你,其他的下劣事對你來講是一點用都沒有的,把這弄清楚你就能斷彼,基本上這裡是簡單的說。比較複雜的說就是進入第3類因為怯弱的關係。怯弱又可以分做3種,剛剛講的拖延、追求下劣事、怯弱3個是我們要對治讓我們不能精進的是什麼,前面2個都很簡單說過了,最重要花很多時間是談怯弱這一部分的3種:第1種,你對所應得的,也就是質疑自己有辦法得到佛果嗎?這叫所應得。第2種,對6度萬行突然發覺竟要花這麼多時間去做,剛剛講的擐甲精進很重要就是這原因,假如,你沒有擐甲精進,你不是了解很清楚之下,你受菩薩戒、要行菩薩行,等真正要去行才警覺這哪是自己能做的了的,因此而退卻。第3個,所安住修道處所,簡單講要花醬長的時間輪回,自己不想要花這麼多的時間去輪回,特別是小乘這一部分。因他出離心是非常強的,他是感覺輪回是很可怕的事情,因此而怯弱。
回過頭來講,就說,第1種所應得,他講的很詳細,上星期講過的,分成3個角度來看:1. 嚴重性,當你自認自己不是成佛的料子,這是很嚴重的,因你發了菩提心就是要成佛的,你認為你成不了佛,這哪還有菩提心。這是很嚴重的,就是會失掉你的發心。2. 可行性,任何一位佛,一開始都跟我們一樣都不是佛,也都是一步一步上來的。再來3就是他的因果性,他強調一開始你不了解,所以擐甲意樂很重要,一開始你沒有下這麼大的決心,或者是你不知道修佛這件事是要花醬長遠的時間、是醬複雜的修行,等實際開始去做才知道害怕。因此,這是說一開始我們就要很清楚、一開始就要有擐甲的這種意樂,要不然我們就可能走上第1種所應得佛果位的那種怯弱。另一種情形,他就強調在6度裡面,比方說要捨身,那一想到捨身就害怕而退卻不去做了。這裡最重要就是告訴我們,其實佛的教法他向來是非常合理,而且很靈活的,就說捨身,你今天沒有到見道之前,他絕對沒有要求你在修行的時候要捨身,他絕對沒有醬講。也就是說他都是會用一些合理的方式,讓你慢慢培養,比方說,一開始你先惠施蔬菜,惠施蔬菜到習慣了,你慢慢自己的肉也能惠施了,意思是漸進的。在教法裡做這個也不是叫你立刻沒頭沒腦去做最可怕的那一類,而是慢慢的漸進的,醬這一點也就講清楚了。
複習到這裡有一個連貫以後,我們就從第3個因為輪回的關係要花這麼長時間輪回而產生的怯弱該怎麼破解開始。


3. 怎麼樣去除所安住修道處所之怯弱 b311
於所安住修道處所破除怯弱者,謂念成佛須於生死受無量生,爾時生死眾苦逼惱,故我不能修如是行。應如是思:菩薩由其已斷諸惡以因遮故,必不能生苦受之果,堅固通達,生死如幻,悉無自性,故心無苦,若其身心安樂增盛,雖處生死無厭患義。如云:「斷惡故無苦,善巧故無憂,謂由邪分別,罪惡害身心。福令身安樂,智故心亦安,利他處生死,悲者何所厭?」又云:「故遍除疲厭,騎菩提心馬,從樂而趣樂,有智誰退屈?」如是雖延無量時劫不應怯弱,唯時長久非厭因故。謂苦極重,雖時短促亦生厭離,無苦安樂時雖久遠,無所厭故。《寶鬘論》云:「重苦雖時短,難忍況久遠,無苦而安樂,無邊時何害?此中身無苦,意苦從何有?唯悲世間苦,由此而久住,故謂佛久遠,智者無退屈,為盡過集德,恆勤修資糧。」又念成佛必須圓滿無邊資糧,此極難作故我不能,亦莫怯退。若為利益無邊有情,求證諸佛無邊功德而為發起,住無量劫,欣樂修集無邊資糧而受律儀,則於一切,若睡未睡,心散不散,乃至有此律儀之時,福恆增長量等虛空,故無邊資糧非難圓滿。即前論云:「如一切諸方地水火風空,無邊,如是說,有情亦無邊。菩薩普悲愍,此無邊有情,欲度諸苦厄,安立於佛位。如是堅住者,從正受戒已,隨其眠不眠,及放逸而住。如有情無邊,恆集無邊福,無邊福非難,證無邊德佛。若住無量時,為無量有情,求無量菩提,而修無量善。菩提雖無量,以此四無量,資糧非久遠,如何不得證。」是故若由最極猛利大慈大悲,及菩提心衝動其意,為利有情,願於短時速成佛者,極為希有。然若未近此之方隅,僅由見於極長時劫,須正修學無邊諸行及多難行,便作是念誰能如是,故妄說云求速近道,此於願心間接損害,正損行心,令大乘種漸趣劣弱,故於成佛反極遙遠。以與龍猛、無著抉擇如來密意,最極增長菩提心力所有道理極相違故。

現在是講跟怯弱有關的第3個就是於所安住修道處所產生怯弱這種感覺,這一段不短,我們慢慢分析解釋一下也能掌握他的意思。
跟怯弱有關的第3個就是於所安住修道處所產生怯弱這種感覺者,為什麼會產生怯弱呢?因他會想說成佛須於生死受無量生就是很多的輪回,爾時生死眾苦逼惱,故我不能修如是行。因為他有出離心會非常厭患這種輪回,最重要當然這是由苦諦來的,輪回本身就是一個苦諦所以會醬子。他現在就告訴你應當醬子思考,你就不會產生怯弱了,為什麼呢?因為以菩薩來講,基本上你假如是菩薩,你已經能夠斷諸惡,你假如還能夠作惡的話就不是菩薩,所以你一定已經斷了惡。那以因遮故,我們知道輪回裡面的苦諦是來自於集諦,而集諦就是煩惱,因你有煩惱你才會去造惡,假如今天你是菩薩那基本上你在集諦這部分一定有相當大的功力了,所以因已經斷了就沒有集,後面就不會產生所謂苦諦裡面的那些苦,當然不能說是完全不產生,可是就不是一般苦諦裡面講的那麼可怕的那種苦。所以他說,必不能生苦受之果,因為你已經斷了諸惡。又因為你是大乘菩薩所以你會堅固通達什麼呢?這是法無我般若智慧的關係,你會知道生死如幻,悉無自性,這就是對空性的一種了知。這時,1是你本身已經斷惡,2是你有這種智慧故你心無苦,是說,假如是菩薩,基本上已經不會受一般厭惡輪回裡面的那個苦。若其身心安樂增盛,雖處生死無厭患義。簡單的講就是說,當你能夠處在醬子一個狀態下面,基本上就不會再有厭患生死的煩惱。
接著引教證,這教證分2部分,1部分用寂天菩薩《入行論》的教證,1部分用龍樹菩薩《寶鬘論》的教證。記得一開始宗大師就講過假如要教這部分的東西,那我認為《入行論》是最好的,因此他大部分都是引用《入行論》。
寂天菩薩《入行論》的教證上面所講的,這44句是2個頌,若用一個簡單的觀念來看,前面這6句的1個半頌講的是因,後面2句就是講果。第1個因說你能夠斷惡所以無苦,宗大師前面講斷惡無苦就是根據這個。第2個因說你能夠善巧就是具有空性這部分的智慧故無憂;假如你今天沒有正確的見地就是你有邪分別,你又有煩惱你就會做出罪惡害身心,醬子的時候你才會有苦,意思是說你的苦是來自於邪分別及罪惡的。那你因為不會造惡業就會得到福業令身安樂,你有善巧智慧的時候故心亦安。因你有前面這些因,所以這時候你在菩薩行的時候,你是為了利他而願處生死輪回中,悲者是指大乘行者,那他怎麼會產生厭患呢?這第1個教證就跟宗大師前面的解釋一樣的意思。
接著還是引《入行論》的教證:故遍除疲厭,這指的是果,因是指你騎菩提心馬。你是大乘行者所以你基本上有菩提心,所以說騎菩提心馬。一般有菩提心的人他對輪回都不可能有疲倦厭煩的心態,他若有這種感覺就不可能發了菩提心。你因騎菩提心馬,你就遍除對生死的疲厭。簡單講就是從樂道而趣樂果,第1個樂指的是道,因菩提心本身就是屬於樂方面的道,菩提心不是恨是愛,那愛產生的就是樂,絕不是苦,所以你是在愛、樂方面的道因而最後趣入樂的果,這很容易理解有菩提心怎麼可能愁眉苦臉的過日子,你自願幫助眾生再苦你都很高興。像這些有智慧的發了菩提心的大乘行者他怎麼可能會退屈呢?
比較《入行論》二種翻譯出自《廣論》b311一、「斷惡故無苦,善巧故無憂,謂由邪分別,罪惡害身心。福令身安樂,智故心亦安,利他處生死,悲者何所厭?」出自《慧光集》二、「斷惡故無苦,善巧故無憂;顛倒邪分別,如是能害身。福德令身安,善巧令心安;利他處生死,悲者何所厭?」精進(版本二) 2728

比較《入行論》二種翻譯出自《廣論》b311一、「故遍除疲厭,騎菩提心馬,從樂而趣樂,有智誰退屈?」出自《慧光集》二、「故悉除疲厭,騎菩提心馬,從樂趨安樂,了知誰怯弱?」精進() 30

這個補充資料就不細說了,因從課文就已經能懂了,自己參考。
因為剛剛講的這些道理,那你經過再長的時間都不應該會產生怯弱,再解釋更清楚一點,因為時間的長短絕對不是決定你會不會產生厭惡的原因,為什麼呢?假如苦極重,哪怕時間很短促你一樣是馬上受不了而生厭離,反過來,假如你過的很高興的話時間再長你都不會覺得有所厭煩。這種道理我們都懂,當你過的很安順時怎覺才一晃眼就10年過去了,若不幸招到一些打擊,你苦不堪言時就覺度日如年。佛經都是用很淺顯易懂的道理讓我們了解。
接著,是龍樹菩薩《寶鬘論》的教證:重苦指的就是一般凡夫,依苦諦的觀念,凡夫在輪回中都會受到很多苦,雖時間短暫就很難忍了更何況時間久遠。菩薩跟凡夫位不一樣,以菩薩來講,他根本不覺得受苦,那時間再長對他也沒有任何妨害。此中身無苦,意苦從何有?為什麼沒有身苦,前面的道理也講得很清楚,也就是因你不造惡業,斷惡無苦,惡因遮斷所以不會有這一類的身苦,那若身苦沒有,意苦更不會有。唯一是你的大悲心要度眾生,念到世間眾生苦,由此原因而久住世間就是在不斷輪回,故謂佛久遠是說假如成佛需要很長遠的時間,那有智慧的人是一定不會退屈的,前面已經把這個邏輯、道理講過了;你不會退屈而且還為了要盡除過失、為了要集聚功德,你就會恆勤修福慧2道資糧。

剛剛是時間長,現在是另外一個角度,又你認為成佛必須要圓滿無邊資糧,此極難作故我不能。這都是講安住修道處,假如要分科,前面指的是長時間的問題,現在是指要做很多事情來看。你如果因此認為自己不行,你也不必要醬子。為什麼?後面就把這個道理再講出來,因為,若為利益無邊有情,求證諸佛無邊功德而為發起,住無量劫,欣樂修集無邊資糧而受律儀。這個道理就是,若用一句很簡單的話講,後面繼續讀時就能掌握他的意思,什麼是很簡單的講法?因為你今天是為了無邊的有情,量很大的,你不是為了一個有情,記得菩提心的條件之1→你是不能拋棄任何一個眾生的,所以,眾生是無邊的。再來你要證這個諸佛的功德,你要成佛道也是要求無邊的功德,接著,你還要住無量劫,又你還要修集無邊資糧。這整個是說你在大乘的這種意樂裡面,跟你所有的身口意上面基本上都是站在一個無邊、無邊、無邊、無量醬子的一個角度。你在醬的一個角度受律儀,也就是你受了菩薩戒,然後你做菩薩行,這時候你所產生的功德一定是無量的。因為你的因是無量的,所以你的果也會是無量的。因此他接著說:則於一切,若睡未睡,心散不散,乃至有此律儀之時,福恆增長量等虛空,故無邊資糧非難圓滿。我想到這裡很多同修已經完全掌握他的意思了。也就是說你在醬子的一種無量的因下面,也就是你受了菩薩戒,你行菩薩行,這都是無量因下面產生的,當然它的功效也就會是無量。所以不管你是睡覺時或是清醒時一切所做的事情,心散不散是指定與不定,不是指放逸的散亂,意思就是說任何的狀況,就是從你開始受了菩薩戒,你由無邊的因受了這個戒開始,你的福恆增長量等虛空,這邊可以加一注記:菩提心可以令你的福德恆時增長、量等虛空。因為這菩提心是你為了要利益無邊有情、為了要求證無邊佛的功德、你是有決心要住無量劫、你有意樂要修無邊資糧,這個叫做菩提心。這裡把菩提心跟這些東西一定要連在一起,這是他想要講的,又再次提醒我們很正確的認識菩提心是什麼,了解為什麼一直強調這菩提心的重要。在很多地方他不停的用這種方式讓我們百分百的掌握菩提心的含義。因為醬子,所以才福恆增長量等虛空,這是來自於菩提心,因菩提心的元素就是上面整個這些。這時因為醬子,無邊資糧非難圓滿,是說你有無邊的因,你要得無邊資糧的果那還有何難,絕對得到的。

又再引前面的《寶鬘論》:如一切諸方,諸方指的是方位,東南西北上下都包括在內,地水火風空,這是用色法、用外境的角度,因地水火風是色法的基本元素,再加上一個空,這5個簡單來講就可以代表整個外界所有的一切,這叫做大種無邊。地水火風空整個一切諸方這個是無邊的,因為這個是無邊,如是說。中間我把它切斷,讀誦時你要知道什麼地方要斷開,文章意思你才會懂。如一切諸方、地水火風空,無邊;醬子的一個無邊叫做大種無邊,你就知道,如是說有情亦無邊,器世間無邊、有情亦無邊。這就是大種無邊,有情無邊。菩薩普悲愍這些無邊有情,所以,菩薩欲度諸苦厄,安立於佛位,菩薩要將無邊大種下面的無邊有情,因為悲愍的關係要將他們安置於佛位上面。如是堅住者,這就是在講菩提心,從正受完菩薩戒以後,隨其眠不眠,及放逸而住。如有情無邊,因為你整個受戒是根據無邊有情、無邊的悲愍來的,所以,你也會恆集無邊福,那因你有這個無邊福所以基本上當你要去證佛的這種無邊功德時你也不會很難。因你是來是於無邊有情而聚集的無邊福,當你要證佛的無邊功德也不會很難。這一段基本上談的叫4無邊~大種無邊、有情無邊、無邊福、無邊功德。一個是無邊,這邊是無量。用無量的角度來講,若住無量時,為無量有情,求無量菩提,剛剛前面講時這些意思其實都已經包含在裡面了,你想要統攝這個基本上就是菩提心裡面包含的東西,而修無量善。這裡再強調,讀這些東西時你一定要跟菩提心連在一起,這時你才了知他為什麼說你一定要發菩提心。就說你會更清楚他整個的邏輯跟他的見地跟他為什麼要醬講。菩提雖無量,這菩提指的是佛果位,以此四無量~無量時、無量有情、無量菩提、修無量善,資糧非久遠,怎麼可能證不得?不可能的。
醬子我們就很清楚的掌握他的意思,下面這一部分就等於是對剛剛所講的這一段開始做一個小結,就是你不應該退卻這一部分的小結。前面的12 已經不談了,現在都是集中在3不退卻的這一部分作個總結。不該退卻這一部分的總結一開始就由4這句話開始說:是故若由最極猛利大慈大悲,及菩提心衝動其意,為利有情,願於短時速成佛者,極為希有。這句話,假如你很快的讀過去你可能會解釋錯誤。所以我們先看講義……
英譯「是故若由最極猛利大慈大悲,及菩提心衝動其意,為利有情,願於短時速成佛者,極為希有。」It is most wonderful to think,If only I could attain buddhahood in a brief time for the sake of living beings,because you are moved by the very intense power of your love, compassion, and spirit of enlightenment. 思惟〝為利有情願速成佛〞是極為美妙珍貴的,由此可浸受於極高質量的慈愛心、菩提心及開悟自性內。

這句話我剛開始讀時感覺很怕解釋錯誤,因此去找了英文版,看他是怎麼寫這一段的,這是他英文的原文,再從英文翻回來看是什麼意思。思惟〝為利有情願速成佛〞是極為美妙珍貴的,意思是說能夠醬子想是非常稀有的,思惟〝為利有情願速成佛〞極為稀有是正面的,為什麼他是非常美妙珍貴呢?因為,當你有醬子一個想法的時候,英文說are moved,你已經被這個東西激發了,就是你會浸受於極高質量的慈愛心、菩提心及開悟自性內。開悟自性指的是屬於智慧的部分,意思是講你能夠有〝為利有情願速成佛〞醬子一種很真誠的思惟或是一種願望,那這是很珍稀的,因為當你能夠醬子的時候,基本上你本身已經是被非常高質量的慈愛心、菩提心還有多多少少有般若的智慧在裡面所激發出來的。所以我們要很懂他這句話在講什麼。
我們了解這句話以後,你就看他現在反過來了。然而,若未近此之方隅,指的是你假如沒有進到這樣子的一個領域裡面、醬子一個狀況裡面,假如你不是因為非常高品質的慈愛心、高品質的菩提心再加上你證悟的空性,讓你產生非常猛烈的希望你要很快成佛,醬當然非常了不起。可是假如你不是醬子而希望趕快成佛,那就對不起,這很嚴重了,接著就講出來了。講白了,你根本是為了偷懶、怯弱、懈怠、偷機取巧,僅因為見到為了極長時劫中,你須要做這麼多的正修學無邊諸行又這麼難行,你就質疑誰能做得到,所以你妄說云求速近道。醬子你就知道剛剛那句翻譯為什麼很重要,不是醬子就變成是妄說求速近道。醬子一來是間接的損害你的願心。菩提有願心、行心,菩提願心是正確的時候你絕對不會醬子,這跟前面互相呼應,你根本是高高興地願意去做這些事情,你不會怕時間長,也不會怕艱難,也不會怕要做的事情很多,你都不會怕。正損行心,意思是說你去求速近道根本是走錯了的一個正行,所以真正的正行就是要有他前面講的那個擐甲精進,要有醬子的才是真正的正行,而不是求速近道。令大乘種漸趣劣弱,故於成佛反極遙遠。所以剛剛那句的翻譯是非常重要的,你就知道假如醬子你求速成佛沒有問題,這是正確的,而且隨喜讚嘆非常了不起。可是你假如不是醬子,你要求速成佛的話,對不起,你就變成落入他這裡很嚴重的批評你不但是違反了你的願心、行心,而且你絕對不可能短時間成佛,不敢說你不成,要說成佛你要花比別人更多的時間。他告訴你因為:以與龍猛、無著抉擇如來密意,最極增長菩提心力所有道理極相違故。這一段很重要,讓我們聽完以後自己檢討。簡單講,一個感想,現在有很多人說自己修密的,那修密的所以會很快、認為自己修密很了不起,當然修密真的也是很了不起,因為,這一部分基本上若有密法放在裡面他才能夠做得到,可是重點不是在這密法,重點是在於你修密的動機是來自於什麼。假如是我們講的這個那沒問題,假如你的動機是後面講的這個,那慘了,很嚴重,你完全是違背了所有的這些教法。

如是若僅怯弱而住,全無所益,反漸怯劣,故應善知諸能修證菩提方便,策舉其心,則辦諸利如在掌內。如《本生論》云:「怯弱無益脫匱乏,是故不應徒憂惱,若依能辦利聰叡,雖極難事亦易脫。故莫恐怖莫憂惱,如其方便辦所作,智者威堅而策舉,辦一切利如在掌。」聖者無著數數說為,「當具二事:一、雖善了知於廣大法學習道理,應無怯弱,二、於下劣功德,不應喜足。」然現在人若生少分相似功德,或生少分真實功德,便覺已進極大道位,計唯修此便為滿足。若為智者知道扼要,依於教理善為開曉,謂此雖是一分功德,然唯以此全無所至。果能了解意必怯退,是故能於一分功德不執為足,更求上勝,及知須學無邊學處而無怯弱,極為稀少。

這一段還在結論當中,但他在這個小結、結論當中轉出一個蠻重要的其實《廣論》裡面在講的這一部分,比方在前面的這一大部分基本上都是屬於廣行的,專精在深見是在最後一個毘缽舍那,前面都在廣行。那若是廣行的部分基本上你都可以在《瑜伽師地論》裡面找到相對應的部分。所以,除了《入行論》基本上就是《瑜伽師地論》這裡面你都可以找到對應的內容。現在,先看他怎麼會轉到一個蠻重要的,大家可以看到課文中說聖者無著這裡面指的是《瑜伽師地論》,等下看資料就很清楚。
如是若僅怯弱而住,全無所益,當你了解這個道理以後你就知道你怯弱是沒有用的,而且你反漸怯劣,你越怯弱你就會越來越怯弱,而且你的菩薩行的品質會越來越下劣,所以你應善知諸能修證菩提方便,你一定要能夠非常的了知修證菩提的方便,這個方法包括很多,但這邊只側重在精進這一部分,因我們現在在講精進度。所以你就策舉其心,則辦諸利如在掌內。你假如能夠善知修證菩提的方法,這裡雖沒有特別講出來但就比較強調你一定要知道精進這個東西~就策舉其心,這時候你辦諸利如在掌內,就很容易的意思,你就能夠成辦所有的這些事情。
他就引《本生論》出來講:你單單是怯弱、害怕無益於你脫離這些匱乏,匱乏是指你的下劣、品質不好,所以,你不應該怯弱,你若能知道方法你又能夠有這智慧了知這些,那雖是極難事你也有辦法解決的。所以你莫恐怖、莫憂惱,如其方便辦所作,用白話講就是該怎麼做你就怎麼做,智者威堅而策舉,辦一切利如在掌。這只不過是宗大師用《本生論》裡面的話來證明他前面的講法是有根據的,用了《本生論》之後他又再加一個說明,這個說明,我們先來看一下《瑜伽師地論》裡面相關的東西。
《瑜伽師地論》卷第四十二b312「云何菩薩清淨精進?謂此精進略有十種。一、相稱精進,二、串習精進,三、無緩精進,四、善攝精進,五、應時修習精進,六、通達眾相精進,七、不退弱精進,八、不捨軛精進,九、平等精進,十、迴向大菩提精進。……若諸菩薩聞說種種最極廣大、最極甚深、不可思議、不可度量菩薩精進,不自輕懱,心不怯弱,不於所有少分下劣差別證中而生喜足,不求上進。是名菩薩不退弱精進。」

《瑜伽師地論-42》前面精進講的很多很多,到最後有一部分他是要說什麼叫做菩薩的清淨精進?他主要是要講這個。因為這精進有很多角度在說,那這部分是用清淨精進的角度在說,這個清淨精進一共有10種:第1種,相稱,第2種,串習,第3種,無緩,第4種,善攝,第5種,應時修習,第6種,通達眾相,第7種,不退弱精進,第8種,不捨軛精進,第9種,平等精進,第10種,迴向大菩提精進。這中間還有很多句子我們把他省略了,我們只專注在不退弱精進上面。
若諸菩薩聞說種種最極廣大、最極甚深、不可思議、不可度量菩薩精進,不自輕懱,心不怯弱,不於所有少分下劣差別證中而生喜足,不求上進。是名菩薩不退弱精進。剛剛課文就是由這裏不退弱精進裡面引出來的,不退弱精進裡面除了不怯弱以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重點不生喜足,他說,不於所有少分下劣差別證中而生喜足,就說只不過是非常平常的一種成就、一種證悟,也許是真的也許只是相似的,那就自以為很了不起了,這是不行的。不能醬子,這就涉及到不退弱精進這一部分。
所以,聖者無著數數說為,因為《瑜伽師地論》在漢傳說是彌勒菩薩,但藏傳認為是無著菩薩寫的,因此說無著數數說為,這指的是《瑜伽師地論》裡面卷42剛剛讀的那一段。「當具二事:一、雖善了知於廣大法學習道理,應無怯弱,二、於下劣功德,不應喜足。」第1個你不應該有怯弱,第2個對於你下劣的成就你不應該喜足。這假如分科的話,應該可以叫做什麼~此等攝義,意思是在小結以外,經常還會在結論的時候除了總結前面所講的,有時還會提出一些前面沒有講的可是又非常重要的東西就會放在這一部分。因此,我要讓大家了解的是說這裡提到最重要一點就是下劣功德不喜足,因為怯弱前面都講了,所以這裡的重點是要講下劣功德不應喜足這一點。
然而現在的人若生少分相似功德,或生少分真實功德,便覺已進極大道位,計唯修此便為滿足。假若是一位智者他們知道真正關鍵在哪裡的時候,他依於教理能善為你開曉,這雖只是一分功德,然唯以此全無所至,意思是說你只有小小一分功德,你哪裡都到不了,你還在那邊沾沾自喜,這是非常荒謬的。你如果能了解這一點,你會注意到對下劣功德不應喜足這一點,而於怯弱這一部分更求上勝,你就知道不能得少為足,還須學無邊學處而無怯弱。
剛剛上面所講的等於是把違緣這一部分講完了,違緣,第1個你要知道他是由2個方面來分成3類而講,前面2類在論中都用很簡單的方式講過去,可是第3類怯弱這一部分他用大篇幅的文字來說明,這大篇幅的文字又用3個方向來解說:1是由佛果的角度你認為做不到,2是由6度萬行難行,比方捨身,導致你怯弱,3是你有無限的輪回,又加上在無限的輪回中要成就無邊的資糧這個角度來說,你不應該怯弱。這些違緣我們都講完了,現在開始就進入順緣。


第二 積集順緣護助資糧分四::① 發勝解力b313,② 發堅固力b314,③ 發歡喜力b316,④ 暫止息力b317
3-2-2今初,發勝解力 b313
諸論中說,欲為進依,此中勝解即是欲樂what。須發此者,如云:「我從昔至今,於法離勝解,感如此困乏,故誰棄法解,佛說一切善,根本為勝解。」why勝解如何而起者,如云:「又此之根本,恆修異熟果。」此說修習從黑白業生愛非愛諸果道理。諸論又說信為欲依,以從二種深忍之信,能引取捨二種欲故。此是思惟諸總業果,及特思惟菩薩行所有勝利,及越諸行所有過患諸因果等。如是勝解大乘入大乘門,即是誓除自他一切過失,誓引自他一一功德。然一一過及其習氣究竟清淨,一一功德畢竟圓滿,必須經歷多劫修習,不見我有淨除過失引發功德一分精進,我實徒耗有暇之身,如是思惟自行策發。如云:「我應除自他,無量諸過失,然盡一一過,須經諸劫海。未見我有此,斷過精進分,墮無量苦處,我心何不裂?我應勤引發,自他眾功德,然修一一德,須歷經劫海。我終未能起,修此得一分,我將難得身,空棄實奇哉。」how

這一段蠻有意思的,我有一段註解:
印忍上中下士道業果勝解(欲)←→勝解(欲)精進人天解脫道菩薩道善業
這個note,加註在課本上,等等解釋時你就可以看出這之間的關係,以後你自己讀這段時也比較不會走偏掉不會亂掉了。
what?諸論中說,欲為進依,這不是說複雜,可是涉及到很多東西。,第1個你要了解這個欲本身指的是善法欲,不是一般的那個欲望;第2個你要了解這個欲假如根據唯識心所的了解這是屬於5別境的第1個,可以看一下51心所表,別境的第1個~欲,遍行跟別境之間的差別在於:別境不是在一切時也不會同時都俱起,若是遍行就是醬子,只要心王出來就一定有5遍行;別境就不一定了,別境是各別的境,不是一定都出來的。比方,你會產生欲的時候,一定是這個所緣境是你喜歡的,叫做你所愛的境,這就是別境;這時候你就會有欲,欲的心所就會動,因為是你喜歡的,所愛境就會產生別境的欲心所。欲為進依的進指的就是我們講的精進,所以一個是別境的心所、一個是善心所,善心所的精進一定是有別境的欲心所產生的時候他才會產生,意思是如果能夠精進的話一定有別境的欲心所,不過,別境的欲心所這裡要特別標出來是善法的欲心所,不是所有的欲心所,因這牽涉到精進本身的自性,他一定是跟善法有關的。
此中勝解即是欲樂,這裡面假如不稍微了解一點可能就搞亂了,勝解,別境的第2個。別境的第1個~欲心所,這是根據《成唯識論》簡單說,就是於所樂境,希望為性,勤依為業。對於他喜歡的境,直接的作用就是希望接觸所樂境,間接的作用就是因為有這個欲會產生精進,也就是我們這邊說的欲為進依,他不是用精進是用勤,有欲會產生勤,那碰到善法時當然就是精進。勝解,本身的意思是:於決定境,印持為性,不可引轉為業。這2個差別,1個是所樂境,欲的那個對境是你所喜歡的;產生勝解心所時那對境是你的決定境,你已經決定了沒有問題了你知道你就是醬子你已經了解這叫決定境,這時你對這決定境是印持為性,直接作用就是印忍攝持這個境,間接作用是別人沒有辦法改變你醬子一個想法。了解這些之後,你發現他把~此中勝解即是欲樂,這地方不是同樣的心所,是別境裡面的2個心所,可是他現在告訴你在解釋精進的時候,這2個心所之間的關係幾乎是相等的。所以,這裡最重要他要告訴你的是:勝解是什麼?因他4個順緣裡面第1個順緣是勝解力,所以他第1個要跟你解釋什麼叫作勝解。所以,勝解是什麼你就要了解剛剛說過了的勝解心所的定義,再看到欲為進依,最後又告訴你勝解即是欲樂,也就是你什麼時候會有勝解,什麼時候會產生這個順緣?第1個,你一定是有這個欲樂,也就是你一定是有這個善法欲,也就是你非常想要得到這個,有非常強烈的欲,這基本上就是他所要講的勝解。其實,這也可以用反過來講,假如你今天沒有勝解你也不可能會有欲樂,你會產生善法欲也是你非常了解這法裡面的內涵。這為什麼比較複雜就是他用了醬子的一個東西。先讀到這裡,再看剛剛的註解note
印忍上中下士道業果勝解(欲)←→勝解(欲)精進人天解脫道菩薩道善業
你可以看到勝解就是欲,你一定要先了解勝解、欲是2個心所,這裡說勝解就是欲,只是在強調他們之間的次第性,假如你有欲一定有勝解,假如你勝解以後你也一定會有欲,這基本上是強調他們次第之間的醬子關係,並不是說這2個是一件事。那麼由於有了勝解心所也就是有了欲心所,你就會產生,信就是你開始會有醬一個信,這信,基本上也就是說你的勝解信跟欲樂信,他都是由於你對上中下士道業果因果的了解,對於什麼因產生什麼果,不管是上士道、中士道、下士道,你都非常清楚,根據醬子的一個因果觀念你就產生醬子的一個勝解或者是欲樂醬子的一個信,其實,勝解、欲樂、信這3個都是相關連的,等下後面還會有補充的解釋。那根據這樣一個勝解你才會產生精進,也就是根據這樣一個欲你才會產生精進,因此這叫做欲為進依是醬來的。那為什麼勝解即為欲樂?就是剛剛說的這一大堆就是為解釋這個。因為醬子你精進,你才會產生人天、解脫道、菩薩道等善業的果,你才會去做這個善業最後成就這個果。也就是由於你了解因果你產生信,那這個信叫做勝解信或者是欲樂信,那因為你有這個勝解也就是你有這個欲樂你就會產生精進,由精進你就會去做這些事情,最後你就會得到所謂我們講的上中下士道的果。這是他的關係,把這關係掌握住,再讀文字就不會不懂了。
所以,why為什麼須要發這個勝解呢?現在就引教證《入行論》,這一段是要說什麼呢?剛剛前面論文那一段是告訴你勝解是什麼,那一段是要告訴你要解釋什麼是勝解。所以你發覺他雖然是一句話,我們卻花了很多話來解釋,最終的關係我也給了一個註解在上面。單單要了解什麼是勝解,他說:勝解就是欲樂,那為什麼勝解就是欲樂,也就是剛剛講的,這是別境的2個心所,他們2個有相關連的關係,有勝解才會有欲樂、有欲樂以後才會有勝解,欲樂、勝解等於是一件事情的2面。為什麼要告訴你勝解就是欲樂,因為欲樂又是精進的原因,這就是他主要告訴你為什麼順緣是勝解。接下來這裡是告訴你說你為什麼需要有這個勝解,因為這是一個順緣,第1告訴你這順緣是什麼,勝解叫什麼,第2告訴你為什麼需要有勝解,為什麼勝解是一個順緣。他引《入行論》:我從輪回一直到現在,對於法向來沒有勝解過,所以會感招如此困乏,不應該沒有勝解,佛說一切善,根本為勝解。用白話講,意思是說:第1個你一定要非常了解所有這些法之間的關係,比方,因果,你對3士道的因果非常了解,有勝解,那你才會產生信,有了信以後,這個信本身也就是等於你會有勝解、才會有欲,這3個是互相牽連的。也就是說假如今天你沒有勝解的話,那你是根本不會產生這個欲樂的,因為根本為勝解,那勝解就是欲樂。你沒有勝解你是根本不會有欲樂的,你假如沒有欲樂沒有善法欲的話你根本不可能產生精進。這是他們之間的關係,所以這一段是說明為什麼你需要勝解。簡單講,有了勝解,才會有善法欲,有善法欲才會精進,這是他之間的關係。
再來,How?後面剩下這些就是如何做,要怎麼樣才能夠生起這個勝解?勝解是如何生起的,還是引《入行論》:「勝解之根本是要恆修異熟果。」由這大家就了解到剛才為什麼要大家先寫下那個note,也就是他裡面文章的邏輯關係,1先要了解什麼是勝解,2你需要了解為什麼需要勝解,3是你是怎麼能夠產生勝解的,所以第1個你一定要印忍上中下士道的業果、因果這些道理,你要很清楚,所以講:又此之根本恆修異熟果。會醬就是這麼來的。所以他說:此說修習從黑白業生愛非愛諸果道理。這話就很白了,大家就知道為什麼要寫下這個note了。還有很多論典又說信為欲依,假如你今天知道了所有的業果你就會產生信,但是信為欲依,你今天有了信這個善法,善法欲才會產生,這就是講信為欲依2者間關係。那麼,因為能夠從二種深忍之信,這個2種指的是黑白業因果,1個黑業1個白業2種,你對醬子業果的這種信,這時候就會引發你取捨二種欲,所以你有了信以後才會有欲,這個欲1個是取1個是捨,也就是取配善業、捨配惡業,這重點就是信為欲依,由信產生欲,這關係是醬子一個關係。
此是思惟諸總業果,再深入解釋你要怎麼做1個用總的來說,就是用1個比較大的觀念來告訴你你一定要了解2種深認之信,由這又引起取捨的2種欲。你除了總的觀念就是對業果的了解以外,你還要特別的去思惟菩薩行所有勝利,這就等於是白業的部分,還有違越諸行所有過患諸因果等,總的時候你要知道黑白業,別的時候要針對菩薩行裡面的勝利過患,也就是你還要特別的去思維菩薩行裡面這黑業、白業的因果。醬子你才能夠真正勝解大乘入大乘門,也就是是誓除自他一切過失,誓引自他一一功德。然而要讓一一過及其習氣究竟清淨,讓一一功德畢竟圓滿,必須是要經歷多劫的修習,假如我沒有看到我能夠做醬子的事情的時候,我只不過是在浪費我這個得來不易的有暇之身,所以如是思惟自行策發。那現在反過來,就是說你由於這3士道的因果道理,你就產生了這個所謂的勝解、信、善法欲,你才會真正的由這個信產生所謂的欲樂跟勝解,這是他們相關的關係,然後你才會去精進,這時候就是如是思惟自行策發。
又根據《入行論》裡面:「我應除自他,無量諸過失,然盡一一過,須經諸劫海。這個海是指無量的意思。未見我有此,斷過精進分,沒有看見我能有醬子一個作為,墮無量苦處,我心何不裂?就是說我墮無量苦怎麼還能無動於衷?我應勤引發,自他眾功德,然修一一德,須歷經劫海。我終未能起,修此得一分,我將難得身,空棄實奇哉。」這是反過來,這是講到假如我沒有辦法醬子做,我把我非常難得的暇滿之身就醬子把他放掉了,那這不是太莫名其妙了嗎!這2點,簡單的說就是如何做。
現在再回頭來好好的把他整個邏輯再順一次,就說開始你怎麼做一定要能夠印忍上中下士道的業道、因果這些道理,有這些道理以後你就會產生信,由這個信以後你就會產生這個欲,所以這個欲是由勝解來的,沒有醬子一個勝解你也就不會有欲,欲跟勝解是一個事,那這個信是由醬子來的,所以也可以叫做勝解或是欲,這種勝解信或是欲樂信,那麼因為醬子才會產生精進,有了精進你才會得到最後不管是人天的果、或是解脫的果、或是菩薩道的果,你才會去做這些善行,最後才會得到果。所以在這裡面等於就是很清楚的解釋了勝解為什麼是一個順緣。為什麼你不能夠有勝解?所以,你回頭就要想為什麼你沒有辦法精進?剛剛違緣講完了,開始講順緣,第1個提到就是勝解,勝解,這裡講的非常繁雜,因為這涉及到你要知道很多佛學的名相,所以才把它整理出來,就是你一定要非常了解所有業果之間的關係。當你能夠完全了解因果之間的關係,你就會產生,這就是勝解,你能夠了解這就是勝解。因為你有了勝解你才會產生所謂的欲、這個善法欲,那因為你有這個了解你才會產生信,有了這個信你才會產生欲,這都是之間相連的關係。
我們現在看一下講義……
比較《入行論》二種翻譯出自《廣論》b313一、「我從昔至今,於法離勝解,感如此困乏,故誰棄法解,佛說一切善,根本為勝解。」出自《慧光集》二、「我從昔至今,於法離勝解,故遭此困乏,豈可棄法解?佛說一切善,根本為勝解。勝解之根本恆修異熟果。」精進(版本二) 3940


比較《入行論》二種翻譯出自《廣論》b313一、「又此之根本,恆修異熟果。」出自《慧光集》二、「佛說一切善根本為勝解。勝解之根本,恆修異熟果。」精進(版本二) 40


比較《入行論》二種翻譯出自《廣論》b313一、「我應除自他,無量諸過失,然盡一一過,須經諸劫海。未見我有此,斷過精進分,墮無量苦處,我心何不裂?我應勤引發,自他眾功德,然修一一德,須歷經劫海。我終未能起,修此得一分,我將難得身,空棄實奇哉。」出自《慧光集》二、「我曾誓斷除,自他無量過,然盡一一過,須歷經劫海。精進除過事,未見我有此,惡趣無量苦,我心能不裂?我曾誓願修,自他無量德,然修一一德,須歷經劫海。我終未生起,修此功德分,我將難得身,空棄真稀奇。」精進(版本二) 3336


補充說明《瑜伽師地論》卷第五+五卷中b313「欲云何?謂於彼彼境界,隨趣希樂。勝解云何?謂於彼彼境界,隨趣印可。……欲為何業?謂發生勤勵為業。勝解為何業?謂於所緣功德、過失、或俱相違,印持為業。」《辨中邊論》辨對治品:「为断除懈怠,修欲/勤/信/安,即所依欲能依勤,及所因信能果安,…」

《入行論》的這些就不再解釋了,自己對照看看。剛剛花了那麼多時間在講幾個東西,業果的部分先不要談,我們一共涉及道4個心所,第1個心所是,別境的第1個心所,又牽涉到別境的第2個心所叫做勝解,然後就是牽扯到善心所的2個,善心所的第1個心所叫,又牽扯到善心所裡面的的第2個叫做精進5別境的前2個心所欲、勝解11個善心所的前2個心所信、精進之間的關係,主要就是要講他們彼此之間互相對應影響的這個關係。大家看《瑜伽師地論--攝決擇分--55》中也有提到這些,我們剛剛看的51心所表那是根據《成唯識論》,基本上這2部論在很多地方是一樣的,當然也有不一樣的地方不在今天討論範圍內。攝決擇分裡面的卷551個就問什麼叫做欲?這裡跟《成唯識論》所下定義是一樣的意思,他說,於彼彼境界,隨趣希樂。剛剛51心所表不是說所樂境,這指的就是欲。什麼叫做勝解?於彼彼境界,隨趣印可。也就是你能夠印可,是說你能夠非常了解、知道他的內涵而且你完全同意。那這跟《成唯識論》的解釋是一樣的,只是用字不一樣。中間跳過了念、定、慧其他3個別境的解釋。欲為何業?這個業指的是他有什麼作用,欲能夠產生什麼樣的作用?謂發生勤勵為業,就是你會很願意、很勤勞的去做,這跟精進有一點差別,就是這裡面並沒有特別指定是善法,如果特別指定是善法,這勤勵就會叫做精進了。勝解有什麼作用?謂於所緣功德、過失、或俱相違,你對於法本身有什麼功德、或是有什麼過失、或者是無記,俱相違是無記的意思,他都能夠印忍、攝持。所以這個再一次讓大家了解欲、勝解這2個別境心所的定義。
後面這段就是,當我們裡面的文字會說到信為欲依、欲為進依、勝解即是欲樂,為什麼會有醬子的說法呢?或是剛剛講勝解因為有信的關係這些等等,這是來自於《辨中邊論》,其實不只是《辨中邊論》,只是因《辨中邊論》裡很標準的有這些文字,為什麼《辨中邊論》裡面會提到這些東西呢?因為在定裡面有所謂的5過失,這個講到奢摩他的時候就一定會提到這個定裡面有5過失,這5過失本身他要靠,第1個就是你懈怠,要解決這5過失的這個名相叫做8斷行(欲、勤、信、安、念、知、思、捨。《辨中邊論》:「由滅五過失,勤修八斷行。懈怠忘聖言,昏沉及掉舉,不作行作行,是為五過失。」),以後就會讀到了。那8斷行中的欲、勤、信、安這4個是解決懈怠的對治方法,念、知、思、捨就是對治5過失的另外4個,今天不講這個,只針對欲、勤、信、安這4個,因這裡面涉及到欲、勤這就是相等於精進,還有信,這3個之間你就可以看見對治懈怠,除懈怠,反過來講就是精進,在這裡你已經可以看到他們之間的關係。這個安指的是輕安,這跟今天的話題扯不上關係,這是你在入定的時候,假如你能做到身輕安或者是心輕安的時候你就不會再懈怠了。
接著又說:所依欲能依勤,這就是所依、能依,也就是有了欲你才會勤,及所因信能果安,所因、能果這意思是說你有了這個信最後你才能得到輕安的果。今天不是要解釋5過失、8斷行,但是你可以從這上面看出來欲、勤、信3者之間的因果關係、跟他非常重要的彼此之間的配合。換句話說,當你把這些都了解了以後,你就可以深入的掌握住裡面所有的話,這些話為什麼會醬子說?第1個你一定要了解這幾個是什麼心所,那他是什麼意思,第2個你再配合去了解《辨中邊論》裡面特別提到的8斷行前面的4斷行對治懈怠,就會發現他為什麼會講這些話,就是都由這些原因來的。
剩下時間不夠講堅固力,看有什麼問題提出來?(網路上上課看不到同學,有些冷清,我的麥不work,要修耶。)

 


 

arrow
arrow

    七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