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107-P281L03-P284L04-0123上士道-6度之持戒 b281
布施度已經講完了,今天就開始持戒。
持戒波羅蜜這一科比布施那科小很多,一開始就講1. 自性、尸羅自性b281,接著2. 趣入修習尸羅方便b282,3. 尸羅差別b284、在佛學當中特別是過去的翻譯,當他講差別的時候經常是指種類的意思,講差別就是有多少種的意思。4. 修尸羅時應如何行b285,5. 此等攝義b285,這就類似總結的意思。
第二尸羅波羅密多分五,① 尸羅自性b281,② 趣入修習尸羅方便b282,③ 尸羅差別b284,④ 修尸羅時應如何行b285,⑤ 此等攝義b285。
今初,尸羅自性 b281
從損害他及其根本,令意厭捨,此能斷心,即是尸羅。由修此心增進圓滿,即是尸羅波羅蜜多。非由安立諸外有情悉離損惱,為滿尸羅波羅蜜多。若不爾者,現諸有情未離損惱,過去諸佛尸羅波羅蜜多應未圓滿,亦不能導此諸有情,往離損害諸方所故。是故其外一切有情與諸損害隨離不離,自相續上有離損他能斷之心,修此即是受行尸羅。《入行論》云:「魚等有何處,驅彼令不殺,由得能斷心,說為尸羅度。」戒雖有三,此約律儀尸羅增上,說為斷心,此復若具等起增上,斷十不善是十能斷,若就自性增上,斷七不善是七能斷,身語業性。《入中論疏》云:「此由不忍諸煩惱故,不生惡故,又由心中息憂悔火,a. 清涼性故。b. 是安樂因。為諸善士所習近故,名為尸羅。此以七種能斷為相,無貪、無瞋、正見三法為其等起,故具等起尸羅增上說十業道。」
一開始第1科就講尸羅的自性,介紹尸羅的體性。
損害他指的是身口方面,其根本指的是意方面,就是身口意這3部分,令意厭捨是指厭捨損害他及其根本,令意厭捨所謂的意是指起白業的意,要斷除黑業就是要起白業的意,厭捨,就是你不願意去損害他有情或是意業這一部分,這就是能夠斷掉損害他及其根本的一種心,簡單講就是有關身口意方面能夠損害他人的這些你都厭捨、你都要斷掉,醬子的一種法相、定義這就叫做尸羅。
修此心,此心就是指你要厭捨這些或是能斷損害他及根本的心,你對於醬子的一個厭捨能夠達成能斷的狀況,就是修這個心到了圓滿、到了能夠厭捨能夠斷醬子的一個心到圓滿的時候,就叫做尸羅波羅蜜多。
就用這2個角度先說自性,術語等於我們講他的法相。
接下是很重要的觀念,非由安立諸外有情悉離損惱,為滿尸羅波羅蜜多。這跟前面講布施的時候是一樣的意思,他說:能夠圓滿尸羅波羅蜜多的意思並不是能夠讓所有的眾生都離開了煩惱。不是這個意思。大家記得,布施的自性也是醬說的,布施圓滿並不是你能夠讓所有的眾生遠離了匱乏、貧困。這道理很簡單,假如是醬子的話,那就沒有人成佛了。因為能夠成佛的人都是圓滿了布施、持戒的,那現實中還是有一大堆人是貧苦、匱乏的,那是代表沒有人曾經圓滿過布施,那怎會有人成佛?所以同理,他告訴你,並不是你讓所有的有情悉離損惱,不是醬子。圓滿不是靠這個。是靠……接著這跟布施一樣的講法,他說,若不爾者,現諸有情未離損惱,過去諸佛尸羅波羅蜜多應未圓滿,亦不能導此諸有情,往離損害諸方所故。假如不是醬子的話,那目前你可以看到一大堆的眾生還是很苦惱的,並沒有遠離苦惱,按照推論就代表以前的諸佛都沒有修到布施、尸羅波羅蜜多的圓滿。簡單說就是圓滿不是用這個標準來看。是故其外一切有情與諸損害隨離不離,自相續上有離損他能斷之心,修此即是受行尸羅。他現在就總結,能不能夠圓滿這個尸羅,並不管外面的這些有情他們的所謂的損害是離了或沒有離,重點不在外眾生那邊,重點在自相續上,自相續,就是自己的內心裏面。所以,在修行基本上就是修心。這時是指修行的這個人在他自己的心相續上有離損他及能斷之心,就是指前面你能夠離開不論是身口或意上的損害諸有情,你也能夠斷這個會去傷害眾生的身口意業,那修此即是受行尸羅。所以你的重點就是在你自己的自心,而不是在外面有情的種種情況。
這些說法都是有根據的,就引寂天菩薩的《入行論》以為教證。以下的參考資料主要是做一個漢傳、藏傳對照,讓大家更容易了解其中含意。
比較《入行論》二種翻譯:出自《廣論》b281一、「魚等有何處,驅彼令不殺,由得能斷心,說為尸羅度。」出自《慧光集》二、「遣魚至何方,始得不遭傷?斷盡惡心時,說為戒度圓。」護正知11頌
魚等指眾生,是說,你能夠在世界上找到任何一個地方,你能夠把這些眾生都送到那裏,在那裏他絕對不會被傷害,你找不到這種地方,你不可能做的到這種事,所以最重要是由得能斷心,能斷心,前面已經解釋過了,就是你要斷除身口意3方面的損害他人的這些東西,那這樣就叫做尸羅度。這個度就是波羅蜜多、就是度到彼岸的意思。
戒,基本上有3個戒,往下讀你就會知道,一般菩薩戒叫3聚戒,3聚戒,就是律儀戒、善法戒、饒益有情戒3個戒合在一起,此是根據律儀尸羅增上,說為斷心。簡單說有3個戒這是根據律儀戒的角度來說的。增上,佛學中有2個意思:1是因緣,用這個做緣,1是加強的意思,這裡的約律儀尸羅增上就是以律儀尸羅來說的意思。有3個戒是根據律儀尸羅來說,叫為斷心。假如,此復若具等起增上,你把等起這部分也放進來考慮,等起就是講意樂的部分,前面是用律儀戒來說叫做斷心,假如把等起這部分包括進來,這時候,斷身3語4意3這十不善是十能斷,包括等起就是把意業放進去這時就是要斷10不善,若就自性增上,就是不去考慮意樂的部分,這時就是斷七不善是七能斷,身語業性。一開始就說,1叫損害他、1叫根本,其實,這都是對應的、配好的,損害他、根本都包括進去就是包括等起,身語意都在內這時就是要斷10不善,若就自性這部分就是損害他這時就是要斷身語的7不善。
接著引《入中論疏》為教證,月稱寫的《入中論》,《入中論疏》也是月稱自己解釋自己的《入中論》而寫的。《入中論疏》裡面說明為什麼叫做尸羅:此由不忍諸煩惱故,不生惡故,又由心中息憂悔火,清涼性故。這是第1個。簡單說,現是舉出在《入中論》中什麼叫做尸羅,我們現在講的是尸羅的自性,所以基本上都是在講尸羅的法相,也就是由各種角度對尸羅的法相、定義做一個很清楚的說明。因為你不忍諸煩惱所以你不生惡業,醬子你就熄掉心中所有的憂悔火,因作惡一定有煩惱、憂悔這些不清淨,因你能夠熄滅這個如是你就變為清涼。為什麼說清涼性?因尸羅由梵文翻成中文時,尸代表清淨、羅代表獲得,尸羅2字是獲得清淨的意思。他得到清涼性就是獲得清涼,所以,尸羅是醬子來的。《入中論》就是把為什麼叫做尸羅的定義安立的很清楚明白。這是第1個。為什麼叫做尸羅的第2個是安樂因。一共2個東西可以解釋尸羅,尸羅是清涼性、尸羅是安樂因。也就是為諸善士所習近故,一讀到這就會想習近平爸爸絕對是佛教徒。此以七種能斷為相,七種能斷就是損害他這部分的身3語4,無貪、無瞋、正見三法為其等起,等起指的是意樂,故加上等起的意3就說為十業道。
這告訴我們很重要的2方面,1是所謂圓滿尸羅度是你的內心、是修心,2是尸羅的法相就是他的定義,由此就可以很清楚掌握尸羅的意思。
趣入修習尸羅方便 b282
這一段很長,因這跟段落有關,先跟各位解釋一下:這裡若要分科,大致可分做3個部分,一開始是引言,此復自須先生清淨戒力,這是第1部分,此部分重點是說你要能夠利他的時候,你一定要先自利。簡單講你要別人守戒你自己要先守戒。這一整大段叫做趣入修習尸羅方便,所以第1個概念裡面你假如要安立所有的眾生,因為尸羅波羅蜜多是安立所有的眾生讓這些眾生都守戒,都在妙淨戒裡面。所以。你要安立他人都到這個地步的話,你自己是不是要先守戒?若你自己不守戒,你怎麼叫別人守戒。第1段就是由這個角度來告訴你你怎麼去趣入修習尸羅的方便。
如是能令尸羅清淨,這是第2部分開始,此科很重要的一個觀念就是說這個中間有因果的層次,什麼是因果的層次?1是你一定要知道勝利過患,守戒的好處、不守的壞處,勝利過患是因,經由這勝利過患以後,由這個因才會導致你想要守戒,才會產生那個欲望。因此這叫4因果,有4個因果的關係。你知道勝利過患,你才會有守戒的欲望,你有了守戒的欲望你才會按照戒律裡面的要求去行事你去守戒。簡單講,知道勝利過患,你才會有欲望,你有欲望你才會真正去守戒,真正守戒的結果才會讓你的尸羅清淨。為什麼要尸羅清淨?尸羅清淨就是把尸羅這一度修到圓滿的意思,其中要經過4個因果的關係。這第2科就是在告訴你因果的關係:勝利過患 → 欲望 → 行持 → 尸羅清淨圓滿。
如是智者善為思惟,從這裡是第3科開始,也就是趣入修習尸羅方便的結論。很大的一個篇幅有了醬子概念後就比較好解說,不會亂掉。現在看課文。
第二趣入修習尸羅方便者,如是發心受學諸行,此即誓辦一切有情,令具正覺尸羅妙莊,應修其義。
你已經發了這個心就開始做菩薩行,從布施、持戒開始,以持戒度來講你就是要發誓要成辦一切有情,簡單講就是,你發了心以後,這個持戒度就是你發誓要把所有的眾生都安置在具正覺的尸羅妙莊,正覺就是佛的意思,就是一切道種智、佛果,妙莊就是很美妙的莊嚴,莊嚴本身意思其實就是裝飾品、首飾,有時候會是一種梵文的文體叫莊嚴,大部分用莊嚴的時候基本上就是裝飾品的意思,可是又跟裝飾品有差別,你看人家戴的花花綠綠、漂漂亮亮的一點都不莊重,那個又不能叫莊嚴。戴上以後很莊重的那種,有人帶著看起來很高貴的,有人帶著看起來你整個頭都大了,應該是指很高貴的那種。
既然你要把眾生安置在那樣的尸羅妙莊之中,那你自己要不要持戒?當然要。所以接下來告訴你:
a. 此復自須先生清淨戒力,以自未能清淨尸羅及有虧損當墮惡趣,況云利他,即自利義莫能辦故。故勤利他,當愛尸羅不應緩慢,必須力勵守護防範。《攝波羅蜜多論》云:「若具正覺戒莊嚴,勤修一切眾生利,先當善淨自尸羅,發起清淨尸羅力。」又云:「毀戒無能辦自力,豈有勢力而利他?故勸善修利他者,於此緩慢非應理。」
當然是你自己就要醬子做,他就告訴你怎麼趣入?你一定要想你在修尸羅度的時候,剛剛也講過,基本上並不是讓所有的眾生都離開煩惱,這是不可能的,可是你會在自心上面你都會遠離那個損害他、損害他的根本這2個,醬子情況下,你也希望所有的眾生最後同樣能達到醬的一個境界,這是你在修持戒度的一個目標。目標一講完,就告訴你那你當然得持戒。所以你在思惟你怎麼去修尸羅度的時候就應該用這個方式去想,因此,一開始你自己一定就要先持戒。假如你自己做不到醬子的話,持戒有虧損,持戒持的沒有力量,你當然有可能墮到惡趣,醬子情況你怎麼有辦法利他,把別人安置在正覺的尸羅妙莊?不可能。你自己都做不到,你怎麼還有辦法安置他人在正覺的尸羅妙莊。你要達到利他也就是安置他人在正覺的尸羅妙莊裡面,那你自己一定要先能夠自利。結論就是這個你達不到你怎麼可能做到利他。
你最後要幫助他人,那就盡快讓你自己持戒的清淨。由這角度你就能趣入修習尸羅方便,就這是一種方法讓你趣入修習尸羅方便,你要用這種思惟。
接著引聖教量馬鳴菩薩的《攝波羅蜜多論》以為教證:若要能夠得到具正覺的戒莊嚴,希望對眾生有利能達到具正覺的戒莊嚴,你自己要先當善淨自尸羅,發起清淨尸羅力。又再引《攝波羅蜜多論》:毀戒無能辦自力,剛剛前面所講的話幾乎就是在翻譯這個,前面一句的自未能清淨尸羅及有虧損當墮惡趣,此句話來源就是根據這句來的,他們翻譯的實在很厲害,可是跟我們慣用的語言還是有差距。由這一對照,你也可以判斷文字是不是很正確的表達了文義。
說一個題外話,不過我是覺得還蠻重要,有一次在美國有一位同修他提出一個應該是文殊師利講的,我們一般講說依義不依文,4不依,文字本身不是他要講的是文字後面的意思、法義你要抓住,聞所成慧很重要就是在這個是你要掌握的。可是文殊又說了一個要詞聞,我不記得那個用字是什麼,一般都說要注意文義,那文殊又說了一個要注意這個文,你要根據這個文。其實這是很重要的,為什麼今天會提這個?這個在很多讀佛法時都會碰到的問題。比方說,現在所讀的佛法是用古文去寫的,這又可以怎麼講,可說我們的業不好,好像到美國去讀書,你若英文不好你有辦法讀書嗎?文字你要先會你才有辦法。為什麼文殊師利菩薩要講那句話?因為,所有的高僧大德他要教你的時候,他唯一的方法就是用文字,不管是用講的用寫的,他沒有其他方法。雖說文字本身不可靠,可這是他唯一的方法。那簡單的說,當你在讀佛經時,你一看到文字你不懂時你一定要很警惕,不要自己亂編亂猜。假如今天對方是一個3流的角色那就算了,可能他也講不對,若對方是一位真正的高僧大德,他講出來的絕對都是值得你去學的,可是問題是在他說出來的話不是你習慣的用語,若今天是一位藏人來教我們,他用他們西藏習慣的國語來教,一定跟我們習慣的國語不同,法尊也一樣他也會有這個問題,所以我們一定要有這個準備。那現在要強調的是,當你讀佛法時,遇到一個文字是你不懂的時候,你要很警覺,對方若是一位真正的高手,你就要想辦法把那文字弄到了解到是你能夠了解習慣的文字,你一定要經過這道手續。你由這道手續你才有辦法去抓到文後面的意思。大家了解我的意思嗎?因為這個文你都沒有掌握住,你怎麼可能知道文後面的含義。這是很重要!所以文殊師利菩薩講這句話的時候並不是說一方面要你依義不依文,一方面又要你掌握文字,那你到底在講什麼?所謂依義不依文,是講文字後面的意義很重要,可是又要你注意文字的時後,就是我剛剛講的這些。因為對方只能靠文字給你,而你要抓到法義的時候你一定要靠他給你的文字,所以當他給你的文字不是你習慣的東西,你一定要先把他釐清,你沒有釐清你永遠不可能抓到後面的文義。那比方說,你剛剛可能看不懂以自未能清淨尸羅及有虧損當墮惡趣,你今天跟別人講話講出這句,對方能懂你意思嗎?對方一定不懂。可是你現在看到後面這一句叫做毀戒無能辦自力,你就明白當時宗大師為什麼講,法尊又根據宗大師講的藏文翻譯成漢文。這是舉例,你一定要有這種警覺,要有這種分辨的能力,那你就比較容易正確的掌握住對方的文字是要告訴你什麼。然後有了這個以後,你才有可能去了解這文字後面真正的法義,要不然你想掌握文字後面真正的法義是沒有機會的。這雖是多說的話,不過我是覺得很重要。
回到課文,所以他說豈有勢力而利他?你自己都沒有辦法處理甚至有可能墮到惡趣,你哪有辦法幫助別人。故勸善修利他者,於此緩慢非應理。所以你要幫助別人的時候,你最後要安置別人在那個正覺的尸羅妙莊嚴中,可你自己很緩慢根本也不在乎的去守戒,沒先把自己安置在那個正覺的尸羅妙莊嚴中,那怎麼可以?剛剛講尸羅自性你了解到尸羅是要修這個的,那你不把自己先安住在這上面,那怎麼可以?
以上是第1段,接下第2段,依照藏系的解釋,這是根據4個因果來說的。1個因就是你修勝利過患,最後目的是要尸羅清淨,什麼叫尸羅清淨?就是剛剛講的要先把自己安置在那個正覺的尸羅妙莊嚴中。做到這點要靠你如制行持,人家怎麼規定你怎麼做。你不照醬子行持你怎麼可能尸羅清淨。你能按照規定去持這個戒的前面,是不是你有很強烈的要持這個戒的欲望?一定要有,沒有你是不可能真正的如制行持。你是靠什麼東西讓你生起這個欲望?你就要知道持戒有什麼好處,沒有持戒有什麼壞處,這就叫勝利過患。要經過醬子的一個因果關係,那才能讓你真正的去持戒。所以這叫做趣入修習尸羅方便,第1個是要利他一定要先自己持戒。第2個是要先從勝利過患開始,去了解然後你就有辦法做到後面。我們看課文。
b. 如是能令尸羅清淨,依賴於諸進止之處,如制行持。又此隨逐猛利堅固欲守護心,故當久修,未護過失善護勝利,而令發起欲護之心。初者如前論云:「當見猛利大怖畏,可斷雖小亦應斷。」謂由過患深生怖畏,雖於小罪勵力斷除。尸羅障品其粗顯者,謂十不善所有過患,如前已說當思惟之。其勝利者,前亦略說。吉祥勇猛所說者,即前論云:「可愛天物及人財,妙樂妙味天盛事,由戒因生有何奇,當觀佛法皆此生,」又由依此,能令相續輾轉勝進,與諸菩薩大悲性者共同學處,永斷一切惡行種子,得淨妙智。餘莊嚴具太老太少,若著戴者成譏笑處,非為端嚴。尸羅莊飾,老幼中年任誰具足,皆生歡喜,故為第一莊嚴之具。諸餘香者,能薰順風,非薰逆風,是有方限;戒名稱香,薰一切方。能除炎熱檀等塗香有違出家,能除煩惱炎熱塗香,於出家者隨順無違。雖同具足出家之相,具戒財者勝出餘人。即前論云:「尸羅能得殊勝道,與諸悲性平等修,清淨勝智以為性,離過第一莊嚴具。遍薰三界悅意香,塗香不違出家眾,行相雖同若具戒,此於人中最超勝。」又雖未說虛讚邪語,未以勤勇功力積集,所須資財任運而得,不以暴業而令怖畏,然諸眾生悉皆禮敬,非為親屬,先未利彼,初本無識,然諸眾生自然慈愛,足跡之塵亦為天人恭敬頂戴,得者持去供為福田,此諸勝利悉由戒生。即前論云:「未曾出言未力集,能攝所須諸資具,無怖世人悉敬禮,無功未集得自在。非可說為諸親族,未作利益及除害,先無相識諸眾生,皆禮持戒勝士夫。足履吉祥諸塵土,頂戴接受諸天人,稽首禮拜得持供,故具尸羅為勝種。」
尸羅清淨就是4因果最後的果,就是要把自己安置在正覺的尸羅妙莊嚴中一樣的意思,只不過文字變了。能夠令尸羅清淨就是要依賴諸進止之處如制行持,剛剛講過第3個就是如制行持,為什麼叫做依賴諸進止之處?因為戒裡面不是叫你醬子做、不然就是叫你不准醬子做,這就是遮、開,或是叫做進、止,整個戒律裡面不是進就是止,所以你就是根據這個進止如制行持。
又此隨逐猛利堅固欲守護心,這個此指的就是如制行持的意思,隨逐是跟著的意思,他告訴你如制行持是跟著猛利堅固欲守護心,這就是剛剛講的要猛利要守護戒的欲望,這樣他就已經帶出來了。這個此指的是什麼,隨逐指的是什麼,你都清楚以後,整個意思就非常清楚的跳到你腦海中。所以你一定要恆常的修習後面這8個字,未護過失善護勝利,而這8個字就是勝利過患,是不是要你久修勝利過患?醬子才能令你發起欲護之心。文字就很清楚的表出文義。
第1個方法是要利他,你一定要先自己持戒,你己都做不到你怎麼幫助他人。當你醬子想,你就會趣入尸羅。第2個就是先從勝利過患開始,慢慢導致你就能尸羅清淨。
接下來告訴你什麼是過患、什麼是勝利,初者如前論云,這初者指的就是過患,文字不是寫著:未護過失善護勝利,過失放前面、勝利放後面,所以接下來的初者就是告訴你未護的過失。初者就是過患,就如前面的馬鳴菩薩的《攝波羅蜜多論》裡面所說:「當見猛利大怖畏,可斷雖小亦應斷。」是說你要知道,假如你即使是小小一個戒沒有守好的話,你一定要馬上把他斷除,因為沒有斷除的話最後會由小變大,最後引生的後果是會讓你下地獄的。前面會提到地獄、惡趣就是這個意思,你假如戒沒有守好,不要去說教別人,你自己都會下地獄。這就是看到過患,你就知道要護戒。宗大師根據這個論他就說:謂由過患深生怖畏,雖於小罪勵力斷除。非常害怕過患的後果,哪怕是很小的一個戒沒有守好都要趕快把他搞清淨、懺悔。
又說尸羅障品其粗顯者,能夠讓你無法去好好守戒的很明顯的尸羅障礙,就是十不善所有過患,如前已說當思惟之。你沒有守好戒你就會有10不善所有這些過患,你只要能去思考10不善所有這些過患,你就能了解會障礙你尸羅的東西是什麼。尸羅沒有修好、戒沒有守好,基本上你就等於犯了10不善,犯了10不善以後會有什麼過患,前面都已經講過,他現在不再講就是要你去思惟。我們都知道,你犯了身3語4意3以10不善這都叫犯業道,犯業道是什麼意思?就是你種下了異熟果。種下了異熟果又是什麼意思?就是你下輩子投生到哪裡。這是最典型的業道決定,為什麼會扯到惡趣就是這個意思。10不善業會引起等流、增上之外,基本上他是直接會引起異熟的,引起異熟就是讓你到惡趣的意思。根據過去所教的你就能很清楚的這樣做思惟。初者就醬子解釋過了。再來是後者就直接用勝利,其勝利者,醬就了解初、後之意,前面都已經簡略的說過了。
吉祥勇猛指的就是馬鳴菩薩,他所說者,就是前面提及的《攝波羅蜜多論》裡面所說:「可愛天物及人財,妙樂妙味天盛事,由戒因生有何奇,當觀佛法皆此生。」其實一讀這個你完全懂他的意思了,天上的好東西、人間的財物、美妙的樂章、好吃的食物等等,能得到醬的結果,有什麼奇怪的這都是由守戒得到的。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當觀佛法皆此生,此是指戒,所有佛法基本上都是由戒生的。這道理很容易明白,因為最後得到的慧直到解脫、解脫知見,最早是不是都由戒開始?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這叫5法,這很容易懂他的意思。那麼宗大師接著解釋,又由依此,能令相續輾轉勝進,你守戒,能令你自己的相續輾轉勝進,勝進的意思就是進一步,比方,你本來是第4級,你就變第3級、第2級的,就是往上去的意思。根據這個你能夠輾轉勝進,同時他也是與諸菩薩大悲性者共同學處,這指的是在菩提心下面的一樣的醬子一個東西,這裡又扯到菩提心,又回到所有的6度都是根據菩提心,都是以菩提心為根本,這是菩薩的大悲性者共同學處,同時還永斷一切惡行種子,得淨妙智。醬就把這一部分解釋清楚了,後面這講的真是很妙非常好,不知是宗大師他自己的體會呢還是引其他的經論,他說:餘莊嚴具太老太少,若著戴者成譏笑處,非為端嚴。餘莊嚴具,現在這不是講戒,戒也算是一個莊嚴,但這是講其他的裝飾品。若是其他的裝飾品戴在老老人家、小小孩身上,就會成為他人譏笑的笑柄,想想很漂亮的飾品戴在老阿婆身上,還真是不能看,戴在小小孩身上就似耍猴戲,那是絕對不會端莊的。尸羅莊飾,尸羅莊嚴就是把戒視為莊嚴具當作裝飾品了,那守戒的話,不論你是老、幼、中年,任誰都是具足莊嚴,皆生歡喜,故為第一莊嚴之具。
諸餘香者,因為也有把戒本身比做香的,叫戒香,這是真的,一個常年守戒的人身上是有旜檀香味的,比方我們認識的那位仁波切他的衣服是香的,香的來處是因守戒的關係。像其他的不是戒香的香味,順風時你才能聞到,逆風你是聞不到的,因為他是受到方向、位置的限制;戒名稱香,戒本身也可以用香做比喻的,他卻是能夠薰一切方,他不會受到方限。那像印度有一種檀等塗香能感受清涼除去炎熱則是有違出家人戒律,可你今天是以戒為香也是能除卻你的煩惱炎熱,同時又於出家者隨順無違。雖同具足出家之相,具戒財者勝出餘人。大家都是出家人時,持戒優的人就遠勝於其他出家人。
又再根據《攝波羅蜜多論》的教證所說:「尸羅能得殊勝道,與諸悲性平等修,這裡的悲性我會解釋成菩提心的意思,在菩提心下面修大乘6度的戒,清淨勝智以為性,最後讓你成就清淨勝智,所以這是離過第一莊嚴具,完全沒有任何過失的最佳的莊嚴具,其他的莊嚴具或多或少都有一些無法那麼圓滿的負面存在。遍薰三界悅意香,他能夠薰到三界也就是因不會受到空間、時間所限制,塗香不違出家眾,外部的行相雖同,若具戒,此於人中最超勝。」
那持戒還有什麼好處呢?又雖未說虛讚邪語,只要守戒守的好,他不需要虛情假意去討好他人,未以勤勇功力積集,同時他也不需要花許多時間功力去積聚就能得到所須的資財;這裡也蠻有趣的,一般在講6度及他的果報時,基本上,持戒是讓你得人身,就是不會到惡趣,布施是讓你得到資財,那這裡並沒有違反這基本原則,他是告訴你今天是持戒的人你戒守的好的人,自然就會有人來供養你,你就不用想盡辦法去求取積聚資財,這主要是指這個意思。同時,你也不用以暴業而令怖畏,比方說施展神通。那我是沒有證據,可是聽說很多外道都是以神通惑眾,你也不敢違背他,這就叫做以暴業而令怖畏。雖然你都不需要醬子做,可是,所有的眾生悉皆禮敬你,而這些眾生並不一定是你的親屬,也不是你先前對他有恩,初本無識,甚至你根本完全不認識他,這些眾生因為你守戒的關係自然就愛戴你、自然就會來供養你。足跡之塵亦為天人恭敬頂戴,假如你是持戒而你戒守的圓滿的人,你踩過的地方連天人都會下來頂禮你腳所踩過的地方,得者持去供為福田,同時還會把你踩過的地方的泥土帶一些回去供為福田,回去供養,天人會做這種事情。所有這些勝利悉由戒生。
接著仍是引《攝波羅蜜多論》的教證所說:「未曾出言未力集,能攝所須諸資具,無怖世人悉敬禮,無功未集得自在。非可說為諸親族,未作利益及除害,先無相識諸眾生,皆禮持戒勝士夫。足履吉祥諸塵土,頂戴接受諸天人,稽首禮拜得持供,故具尸羅為勝種。」這都是配合前面所講的話,無功未集得自在就是指資財自在,足履吉祥諸塵土就是持戒圓滿的人踩過的泥土,這就很清楚。
最後就是這一部分的結論。
c. 1. 如是智者善為思惟,功德過失應善守護。即如此論云:「菩薩應護諸尸羅,莫耽自樂而破壞。」又云:「得自在故恆受樂,智讚護戒妙莊嚴,圓滿具足諸學處,極圓無慢依尸羅。」 2. 又護尸羅非唯為自怖畏惡趣,及唯希望人天盛事,當為安立一切有情於妙尸羅。即前論云:「若欲安立無邊世,一切有情於淨戒,為利世故修尸羅,說為尸羅到彼岸。非畏惡趣希王位,及願善趣諸圓滿,唯願善護淨尸羅,為利世間而護戒。」
這結論基本上可以分成2部分:1. 如是智者善為思惟,你只要是腦筋清楚的聰明人,你就知道功德跟過失應善守護,就如《攝波羅蜜多論》的教證所說:菩薩應護諸尸羅,莫耽著欲自樂而不知所有的快樂最終都會破壞轉成苦。意思是不應以短暫的快樂來破壞你的持戒。同時此論還說到:持戒圓滿得自在故恆受樂,這些智者都會讚嘆護戒妙莊嚴,圓滿具足諸學處,極圓無慢依尸羅,在最後持戒圓滿的時候也不會有慢心。尸羅修的好,你是一位具戒高僧,因此你就很自大,認為他人不如你,這是犯戒了,不可以有慢心。
2. 護尸羅非唯為自怖畏惡趣,你修尸羅的時候並不是為了自己怕到惡趣,第一部分結論是講你要知道持戒的功德跟過患,你就會去持戒直至最後圓滿,第2部分就是強調大乘的持戒基本上是為別人是為利他的,也就是說大乘的持戒都是在菩提心下面而行,6度都是如此。所以會說,護尸羅非唯為自怖畏惡趣,不是為了怕自己掉到惡趣,及唯希望人天盛事,也不是為了自己想要得到人天的果報,當為安立一切有情於妙尸羅,而是為了要安立一切有情於妙尸羅,結論就是又拉回到一開始講大乘的自性,大乘圓滿尸羅是根據修心,是想要把所有的有情都安置在正覺的尸羅妙莊嚴中。也就是根據《攝波羅蜜多論》的教證所說:「若欲安立無邊世,一切有情於淨戒,為利世故修尸羅,說為尸羅到彼岸。非畏惡趣希王位,及願善趣諸圓滿,唯願善護淨尸羅,為利世間而護戒。」這又再一次是配合前面所講的話,若欲安立無邊世間的一切有情於淨戒,這是2句一起讀,所以你在讀頌不懂的時候有時就要前後句一起讀,可有時又沒用。到彼岸,彼岸就是波羅蜜,不是怕到惡趣、不是希求王位、也不是希求得到善趣的那些圓滿,只是願善護淨尸羅,為利世間而護戒。這樣的意思大家應該就很清楚了。
再講一次,結論分2點,1就是你要知道勝利過患,最後結果圓滿;2是強調你要知道大乘守戒目的不是為自己,為眾生,這是大乘的根本。
差別就是種類的意思,現在就是尸羅的種類,這個尸羅是指的菩薩戒。
第三 戒差別分三,① 律儀戒b284,② 攝善法戒b284,③ 饒益有情戒b284
今初 律儀戒 b284
《菩薩地》說,即是七眾別解脫戒,故若具足別解脫律儀而住菩薩律儀者,或在家品或出家品,所有真實別解脫律儀,及諸共同能斷律儀,是律儀戒。若非堪為別解脫律儀之身而具菩薩律儀者,謂共別解脫斷除性罪及諸遮罪,隨其所應能斷律儀,是律儀戒。
大家心裡先要有一個準備,宗大師在這上面講的很少,他只提出這3個戒,是不是這3個戒裡面的內容就這麼少?不是啊!那可是一大篇!只是他別的地方講很多,這裡他不多講了。光是看《瑜伽師地論》裡面講戒的就好幾卷了,卷40講得很仔細,今天給的參考資料也只不過是引《瑜伽師地論》裡面的一些些內容。宗大師一開口就說《瑜伽師地論-菩薩地》說,也就是說在《瑜伽師地論-菩薩地》裡面你可以找到非常多的對菩薩戒的描述跟解釋,45個,4個他勝、後面的善法戒、饒益有情戒,不是幾句話而已,要全部弄懂是專門講戒的時候才醬子說。我們現在只是把重要的觀念先釐清,那一些在《瑜伽師地論-菩薩地》裡面重要的東西也會跟大家做個交待。可是你一定要了解他本身不是只有醬一點點東西,戒是有很豐富的內容,你要繼續了解可以去讀《瑜伽師地論-菩薩地》裡面的內容,你就可以比較清楚,掌握到所謂的菩薩戒是在說什麼,範圍有多大。
根據《瑜伽師地論-菩薩地》裡面所說,他直接告訴你律儀戒即是七眾別解脫戒,可是沒有這麼簡單,等下會把裡面複雜的內容跟各位解釋。
先了解什麼叫做七眾。比丘、比丘尼、沙彌、沙彌尼、近事男、近事女,這已經6眾,那女生由沙彌尼到比丘尼中間還有一個式叉摩那,意為正學女。這樣七眾。(式叉摩那兩年之內受六法戒。因為已結婚的婦女來出家,恐已懷孕生子,遭人譏嫌,所以訂此階段。如果兩年之內不犯六法戒,就可受比丘尼戒了。)如果是守菩薩戒的人,那他是七眾時所守的別解脫戒這部分就算是他的三聚戒的律儀戒,可也不是這麼簡單,若不是今天要消文我才下功夫去研讀,以前自己也不知道這些。
故若具足別解脫律儀而住菩薩律儀者,或在家品或出家品,他就在解釋你如果事先就具有別解脫律儀的,一般你是比丘你就一定有別解脫律儀,不然你當不成比丘,你一定會先守比丘戒。所以,你先有那些戒你再來受菩薩戒的時候,醬子的情況下不管你在家或出家,因七眾中有2眾是在家人。我的了解是醬子,就說,沙彌有10戒,比丘250條,比丘尼的條文更多,重點是在家的近事男、近事女這2眾一般是講5戒,可是以前在《瑜伽師地論》還是別的地方有讀過,真正在家守戒的也有守比丘戒的,不一定是5戒,他是在家的近事男、近事女,可是他守的跟比丘一模一樣的戒,有這種情況。所以這裡不管在家、出家,其實可以包括比丘戒、比丘尼戒、沙彌戒、沙彌尼戒、或者近事男、近事女守的5戒或10戒甚至比丘戒,全都包括在這裡面,這就叫做所有真實別解脫律儀。
所有真實別解脫律儀,及諸共同能斷律儀,是律儀戒。
現在要注意這句話,真實別解脫戒指的是這個東西,為什麼會加真實2字?就是他在沒有守菩薩戒之前,他已經守了這些非常嚴謹的律儀戒,這時候這一部分就叫做真實別解脫律儀。這名相是醬來的。
現在再加上諸共同能斷律儀,共同能斷律儀跟前面真實別解脫律儀之間的差別在於:真實別解脫律儀是你在沒有守菩薩戒之前你已經有的戒,等你一受了菩薩戒,這些你過去已經有的戒就變成了你菩薩戒裡面的律儀戒,這叫真實別解脫律儀。假若你事先沒有任何戒在身上,然後你去守菩薩戒,這時候你在守菩薩戒的時候你自然就會有一個所謂的律儀戒在內,為什麼?這很簡單的道理,最早是龍樹菩薩說出來的,你今天要守菩薩戒,你假如沒有能斷10不善的這個東西在內後面你怎麼去守菩薩戒?所以你前面一定要有一個律儀戒在內。最早這是龍樹在深見裡面的教法。這部分也就是在給你菩薩戒時候會一起下來了,這部分就叫做共同能斷律儀。
我們過去有一種理解就像是受菩薩戒時,一般居士的律儀戒就是5戒,可是真正的觀念稍微有一點差別。你讀這文字你就知道為什麼有一點差別,我若先守5戒,再去受菩薩戒,這時我先守的5戒叫做真實別解脫律儀。是因為前面我已經有這個東西了,而且是很實在要斷除善惡的。可是假若我前面啥都沒有,我現在要去守菩薩戒,然後在他受戒的過程他自然的會給你解脫戒,這時的解脫戒就叫做共同能斷律儀戒。為什麼會有這2個名相的原因就在此。
我們再多做一些解釋,為什麼宗大師會把這2個寫出來?因為,宗大師他是深見、廣行雙軌並行的,那根據深見那就是根據龍樹的教法,龍樹就是剛剛講的你假如事先沒有一個能斷10不善的那樣一個東西你怎可能守的住菩薩戒,所以你守菩薩戒裡面自然就會需要一個律儀戒在前面一起受。但是無著廣行這邊就不一樣了,廣行是非常的強調就是說你一定要有一個很清楚的步驟,就是有別解脫戒再去守菩薩戒。他是把醬2種觀念都放進去,他才會寫這段出來,就是有一個深見的教法、一個廣行的教法。根據藏系他們在解釋這一段到最後時,他們都會跟你強調其實是無二無別,2種說法都一樣,只是過去歷史上有醬子的分別。先看參考資料……
真實別解脫律儀:別解脫戒當中,對於種種自性罪和佛制罪能斷的律儀。
共同能斷律儀:斷除十不善業、修持十善業的十種能斷的善心,和別解脫戒是共同的。
【註】廣行派無著菩薩肯定安立受持菩薩行心戒必須先受持七眾別解脫戒,深見派龍樹菩薩沒有肯定安立受持菩薩行心戒必須先受持七眾別解脫戒;兩派說法不同,但密意無二。
真實別解脫律儀指的就是真正有的別解脫律儀當中,自性罪就是根本罪、性罪,佛制罪就是一般講的遮罪。自性罪就算佛沒有講你也不能犯,你說你沒有守戒,你殺人說是沒有犯戒,不是的,你還是不能殺人啊。基本上這就是別解脫戒當中的東西,這叫做真實別解脫律儀。
共同能斷律儀,就是你要修能斷身3口4意3醬的一種善心,他跟別解脫戒是共的,可是他並不是別解脫戒。有醬的差別,所以一個叫真實、一個叫共同。
重要是在下面這一段【註解】,廣行派無著的教法是明文規定,認為受持菩薩行心戒前必定要先受7眾別解脫戒,深見派龍樹的教法並不強制受持菩薩行心戒前要先受7眾別解脫戒,這2者有差。所以現在有一個綜合的說法,就是這2個密意都一樣。不管是一定要先受,或是不先受等受菩薩戒時自然會有解脫律儀一起安你身上,因為一定要能斷10不善,不然你後面怎麼守戒。所以一個是很嚴謹的強制,一個是並未醬子要求,可是最後結果是你都需要有律儀戒,因你一受菩薩戒就是3個東西在裡面。
以前我並沒有理解到醬子深,你們看這一段……
補充說明:菩薩戒中的菩薩律儀戒,並不等同於別解脫戒。比如菩薩比丘,其相續中同時具有比丘戒及菩薩的三聚戒。若犯比丘他勝罪則捨比丘戒,但並非因此而捨菩薩戒;同樣,若捨菩提心則捨菩薩戒,但並不因此捨比丘戒。【註】詳情須參照宗大師《菩薩戒品釋》。(源自《廣論四家合注》嘉木祥大師所開示)
嘉木祥大師強調所謂的律儀戒跟別解脫戒是2件事,別解脫戒是一種獨立的比丘的戒,小乘絕對要守,大乘出家人假如沒有受菩薩戒前也一定要守,可是你受了菩薩戒前面又有一個律儀戒,那這2個是不是一樣東西?他強調2個不一樣。為什麼不一樣?比方菩薩比丘來說,因為他是一個大乘的和尚,他本身一定受過2個戒:比丘戒、菩薩戒,那菩薩戒裡面的律儀戒就用他的別解脫戒當律儀戒。一個大乘的和尚,他本身一定先受過別解脫戒後面再去受菩薩戒,去受菩薩戒的時候,他過去所受的別解脫戒就叫做真實別解脫律儀,也就是等於他三聚戒裡面的第1個律儀戒,可是這裡告訴你這2個不相等。這個邏輯非常有道理,假如,比丘犯比丘他勝罪,根據別解脫律儀來講他犯了別解脫律儀的他勝罪,這時這大乘和尚就已經沒有比丘戒,可是他沒有比丘戒,但並不代表他因此而也沒有了菩薩戒。大家懂嗎?因為他受了一個比丘戒在前,後來再受菩薩戒時是把他受過的比丘戒當作三聚戒裡面的1個,那麼他現在是犯了比丘戒的根本罪,他當然比丘戒就沒有掉了,別解脫戒的戒體就沒有掉了,可是並不說他後面的這個也沒有了,後面這個還在,因為他並沒有犯到菩薩戒裡面的他勝。有沒有這可能性?一定有,不然這大師不會醬子強調這個說法,那我們一定要把所有戒條都讀過才會知道是什麼情形。同樣,若這個大乘和尚犯了菩薩戒裡面的他勝,他菩薩戒的戒體就沒有掉了,是不是因此就代表他比丘戒的戒體就丟掉了?沒有,這完全是分開的,他並不因此捨比丘戒。
若想知道詳細的內容就麻煩自己回去讀宗大師《菩薩戒品釋》。不過這點很重要,因為前面講來源一個廣行、一個深見的2種教法,你就已經聞到那種味道了,為什麼他要醬子講。也就是在守菩薩戒的時候那個律儀最重要的觀點是在於龍樹所講的~你要有一個菩薩戒,你前面一定要有一個律儀戒。沒有這個律儀戒做根本,你後面根本不可能行持你的菩薩戒。因為你假如沒有斷10惡業的心你後面怎麼去利他?你只要守菩薩戒前面一定要有這個東西。可是前面一定要有的這個東西是不是就等於別解脫戒?不等。大家可以體會到他要講的意思嗎?講白了就是,在菩薩戒的本身裡面他是一定要有一個這個東西在裡面,不是說因為有別解脫戒而要把別解脫戒拉進來,不是這個意思。菩薩戒本身一定要有一個這個,這就是根本,就是龍樹當時強調的,他當時就是說:你假如沒有這個東西,你後面的善法戒、饒益有情戒你都不用守了,你不可能守的,是醬子觀念。可是,到無著的時候他就是強調你在守菩薩戒之前你一定要有別解脫戒。最後就是2人說法雖然不一樣,但是密意是一樣。無著一樣是講前面如過沒有一個規範你不去犯這個10惡的話,你怎麼去守後面的菩薩戒,無著的想法一樣,所以前面你一定要受別解脫戒,再來受菩薩戒。而龍樹是你前面不需要去受那個,直接就給你受菩薩戒,給你菩薩戒的同時裡面就帶有律儀戒在裡面了,那是你的根本。剛剛在前面講自性的時候就有說這是根據律儀戒,戒雖有三,此約律儀尸羅增上,說為斷心b281,看到沒?斷心就是要你斷10不善,根據自性的話就只有斷7個~身3語4,把等起再算進去就是斷10個~身3語4意3,斷7個、斷10個都是根據尸羅律儀增上。也就是現在跟你講這個法相的時候,戒雖有三,菩薩戒雖有律儀戒、善法戒、饒益有情戒3個,此約律儀尸羅增上,可是現在跟你講的這個法相這是根據尸羅律儀為準來說這個斷心。這意思很清楚就是說:前面你一定要有一個律儀戒這個東西,後面才有可能去守菩薩戒。所以前面講自性、法相的時候,你應該要醬、要醬……這都是根據律儀戒來說的,那律儀戒本身簡單說就是不能犯10不善。
希望所有同修都能了解我想要強調的意思。這點很重要,以前我們都不是很知道,我是這次準備要消文時才很深入的發現,以前也沒有人講到醬深入,也可能他有講是我沒聽到。但是現在我才發現,宗大師在講這些話的時候,你看他在前面講真實別解脫律儀這句話裡面,我們剛剛解釋什麼叫真實別解脫律儀?什麼叫共同能斷律儀?為什麼會出現這些名相?就是因為有廣行、深見的說法不一樣,那宗大師為了要合這2個說法就把這些都擺進去了,也把整個意思都說明,雖然有真實別解脫律儀、共同能斷律儀2種說法,可是結果密意是一致的。為什麼密意是一致的,就是要你守菩薩戒之前能夠有一個能夠斷10不善的這個基礎在那裏。這就是他最重要的密意。
接下來告訴我們,剛剛讀的這段,什麼叫做律儀戒。他是怎麼告訴我們的呢?假如是真實別解脫律儀,你要醬子……另外一種的共同能斷律儀的情況你要醬子……可是不管是哪一種,結果就是會變成所謂的律儀戒。這就是他要告訴我們這一段的法義。
後面又講:若非堪為別解脫律儀之身而具菩薩律儀者,這裡先解釋什麼叫做非堪為別解脫律儀之身?比方,天人就不能守別解脫戒,天人是沒有辦法去守別解脫戒的;還有龍,龍也沒有辦法去守別解脫戒的。就人可以守。為什麼天不可以守?詳細我不清楚,但可以理解他為什麼醬講,因為天人的身,他沒有那個條件去守。那他不能守別解脫戒的是不是代表他不能守菩薩戒?他可以守,所以就會有那種情況~他不能守別解脫戒可是他要守菩薩戒。像這種情況就是~謂共別解脫斷除性罪及諸遮罪,隨其所應能斷律儀,是律儀戒。這種情況他不會有別解脫戒這個東西,不可能會有真實別解脫律儀這個東西做他的律儀戒,可是他會有另外的那個東西,那個東西就是隨順這個共同能斷律儀這部分,那這部分的東西就會變成是他的律儀戒。所以宗大師短短的4句話裡面,後面是包含很多很多很複雜的義理在裡面。他若不講出來,我們自己是不會發現的,也不會懂。
今天先說到這,每次看到簡師姊就很讚嘆,這裡就他一個人守菩薩戒,很是讓人尊敬。簡師姊有沒有感想跟大家分享?
簡師姊:要感謝慧海社、感謝謝師兄、感謝石師兄、感謝華師兄還有感謝各位,當時受戒是……(聽不清處,雜音太大)自己感受到受戒的好處,第1個是說以前經常受惡夢困擾,受戒以後慢慢惡夢就沒有了,第2個,《梵網經菩薩戒》中說到在山中水邊路上看到動物,要跟他說:汝是畜生,發菩提心。我現在都會照做,家中也學會跟蟑螂螞蟻共存,不再像以前去打他們。我覺得我們醬子做的時候,我才能體會華師兄常常說的無悔則歡、歡則喜、喜則……心境上很大的改變,不是說我做了什麼好事,而是內心經過惕勵後慢慢的沉靜。
很好,謝謝!我想今天最重要一點,在菩薩戒本身裡面就一定要有律儀戒,要記住,是用這個做基礎。
20171114-P284L05-P285L11-0124上士道-6度之持戒 b284
今天比較輕鬆,因有關戒波羅蜜多這一部分《廣論》中說的並不多,若要加入忍波羅蜜多又雜了。對於戒波羅蜜多的這幾個戒的解釋宗大師他解釋的很少,因為他在《菩薩戒品釋》中寫了很多,基本上他是要大家去看《菩薩戒品釋》。當初《廣論》這是給出家人看的,可出家人這一部分另外都有專修,所以這裡他講的很少。那我是醬子想,今天先把《廣論》中有關戒波羅蜜多這一部分的文先消掉,再來看從《瑜伽師地論-菩薩地-卷40》裡面摘錄的有關戒的內容,對於律儀戒、善法戒、饒益有情戒都有很大篇幅的解釋,根據藏系的解釋我們只拿主要的部分出來,到時看時間再來讀這個。這讓大家知道若你想要深入了解時還要什麼書可以看,今天這個戒本很好,完全跟宗大師的配合,藏系45戒,漢系又不一樣。
上次講到戒的差別,已經報告過了,佛學中一遇到差別2字你大部分就要當作種類看,以差別表示種類應該是唐朝玄奘時期的文字用法。文字,在佛教術語叫做世間極成,太極的極、成就的成,什麼叫世間極成?就是大家公認的道理,極成這2字就是彼此都認同的。極成這2字是因明上的術語,世間極成,就是世間人共認的。另外有道理極成,是根據道理來認定的。所以,語文本身是一種假立的,可是又不能不在乎語言,溝通你只能靠這個,他沒有道理,可是至少大家都認同是這個規則。那你假如不了解這個規則,你也很麻煩,因你也無法跟人溝通。
我們上次講到這個種類有律儀戒、善法戒、饒益有情戒3種,再次提醒大家,後面也會再講到,這個律儀戒你要特別的、專心的去了解他什麼意思,文字當中你看到他用了真實別解脫律儀,再用一個共同能斷律儀,你假如沒有真正去了解為什麼用這2個名詞,你有時會弄糊塗,為什麼出現這2個名詞?菩薩戒裡面宗大師這個說明其實是很重要的,你才能真正的很清楚的知道律儀戒在菩薩戒裡面站的是一個什麼樣的角色。現在先從善法戒開始,有時間再回頭看前面的。
攝善法戒 b284
攝善法者,謂緣自相續六度等善,未生令生,已生不失令倍增長。
單單這幾句話,一般在解釋時這叫攝善法戒的略說,我是很喜歡這個略說。一般還有廣說、別說。要廣說、別說,那就要看《瑜伽師地論-菩薩地》裡面的內容,就像今天的補充資料。
為什麼我很喜歡這個略說?因為,攝善法戒這幾個字,先看後面: 自相續六度等善,你看戒本一講善法戒就跟6度相呼應,違犯布施、違犯持戒、違反忍辱、違反精進、違反靜慮、違反般若。前面也讀過,大家千萬不要忘了,6度本身是代表菩薩行,前面有很清楚的交代我們為什麼是6度?因就這6個就可以包括含蓋全部了。菩薩行,用6度代表,可是,6度本身合起來是6度,拆開,就會變成萬行,所以說6度萬行這不是2件事,6度是你合著講、萬行是你拆著講,是開合的說法。6度本身是代表所有的菩薩行,大家要有這樣一個認知。萬行是同樣的意思。那,緣自相續六度等善,自相續是說你自己本身,也就是你自己本身具有所有菩薩行的善,基本上6度這一部分善法我們叫做自利,我們常常混淆了度,度什麼,其實這度本身是度自己,讓你自己要有這個本領,這是屬於自利的部分。所謂的攝善法,就是你所有的萬行最後就是要培養你自己具有所有這些善,這不是來幫助別人的,是讓你自己本身具有這個水準。這叫6度、也叫做自利的部分、也叫做善法的部分。攝善法,善法本身的意思就是自相續六度等善,所以,你就馬上想到為什麼菩薩戒裡面攝善法部分擺著這6度,就是這道理。可是千萬不要誤會說整個菩薩行就是這6度,這是一個開合的問題,你假如到一開的時候是萬行,只不過是用6度把所有合攝在一起。前面有花了很多時間很大的篇幅來告訴我們為什麼是6度?還記得嗎?忘了回去看一下,這是我們讀過的東西。之所以用6度,是因這6個是可以包括所有的菩薩行。不過,忘了沒關係,整個講完,過去的會再複習一遍。
攝善法,那什麼叫做攝?這就是後面那幾個字:未生令生,已生不失令倍增長。
整個攝善法的意思就是:自相續的這個六度假如你沒有的話,你要讓他生起,假如你已經生起的話,你千萬不能讓他丟掉,同時你還要讓他隨著時間不停的倍數增長。所以,我喜歡這個就是他簡單的一個說明就把整個攝善法戒裡面所有的重點都已經表達出來了。攝就是未生令生,已生不失令倍增長。善法就是自相續六度等善。
以上這是《廣論》中的攝善法戒說明,可是你要用廣說、別說的時候,那就要根據《瑜伽師地論-菩薩地》裡面的龐大內容,基本上你去讀廣說、別說的時候,你腦筋中一定要記得這個略說。廣說、別說看起來好像沒有這個關係,但你一定要把他連在一起,你才能真正掌握當他在《瑜伽師地論》講的時候,他是用了10條很長一個篇幅在說這個。接下去饒益有情戒。
饒益有情戒 b284
饒益有情者,謂緣十一種利有情事,如其所應引發彼等現法後法無罪利義。此等廣如《戒品釋》中我已決擇,定應於彼數數參閱。
饒益有情戒是說緣十一種利有情事,為什麼講11種?這就是根據《瑜伽師地論-卷40》的總說跟別說裡面,他把饒益有情戒列作11項,用這11項的解釋讓大家理解饒益有情戒。先看補充資料……
「云何菩薩饒益有情戒?當知此戒略有十一相。」
《披》饒益有情戒者:授與眾生有利益品所有安樂,是名饒益。謂於現法當來可愛果業所攝因樂、苦對治樂,及受斷樂、無惱害樂,如是等類是應授與,令生喜樂及無罪故。此如自他利品中說。所餘諸相,不名饒益。謂與利益而非喜樂,或與安樂而非利益,菩薩於此應審思擇,或應授與、或不授與。此中唯說饒益諸有情者,名之為戒,義如前說不應違犯,設有違犯,應速悔除。
「何等十一?
1與作助伴 謂諸菩薩,於諸有情能引義利彼彼事業,與作助伴。於諸有情隨所生起疾病等苦瞻侍病等,亦作助伴。
2為說法要 又諸菩薩,依世出世種種義利,能為有情說諸法要;先方便說,先如理說,後令獲得彼彼義利。
3了知恩報 又諸菩薩,於先有恩諸有情所,善守知恩,隨其所應現前酬報。
4救護怖畏 又諸菩薩,於墮種種師子、虎狼、鬼魅、王賊、水火等畏諸有情類,皆能救護,令離如是諸怖畏處。
5開解愁憂 又諸菩薩,於諸喪失財寶親屬諸有情類,善為開解,令離愁憂。
6施與資具 又諸菩薩,於有匱乏資生眾具諸有情類,施與一切資生眾具。
7如法御眾 又諸菩薩,隨順道理,正與依止,如法御眾。
8好隨心轉 又諸菩薩,隨順世間事務言說,呼召去來,談論慶慰,隨時往赴,從他受取飲食等事。以要言之,遠離一切能引無義、違意現行,於所餘事心皆隨轉。
9顯實功德 又諸菩薩,若隱若露顯示所有真實功德,令諸有情歡喜進學。
10調伏有過 又諸菩薩,於有過者,內懷親昵利益安樂增上意樂,調伏、訶責、治罰、驅擯;為欲令其出不善處,安置善處。」
11示現神通 又諸菩薩,以神通力方便示現那落迦等諸趣等相,令諸有情厭離不善;方便引令入佛聖教,歡喜信樂,生希有心,勤修正行。」
11項就是由此來的,這段是《瑜伽師地論》裡的原文。小字的是科判,後面是正文。
這11項就是:1與作助伴、2為說法要、3了知恩報、4救護怖畏、5開解愁憂、6施與資具、7如法御眾、8好隨心轉、9顯實功德、10調伏有過、11示現神通。你做這一類的東西就是叫做饒益有情戒,那麼你所做每一個醬子的如其所相應的會引發彼等現法後法無罪利義。彼等指的是眾生,你現在做的這個事情會幫助眾生在現法指這一世或是後法指以後世,你會讓他得到沒有罪過的醬子的利或是義。利或是義以前也都講過,一般講義利,義是指現法,利是指究竟,一般是醬子用,但不是一定,所以文字不要太死。這裡先說現法再說後法,配合過去文字用法應該用義利,但這無所謂,現在消文只是讓大家了解這文的意思。宗大師馬上告訴你:此等廣如《戒品釋》中我已決擇,定應於彼數數參閱。《戒品釋》就是宗大師寫的,我已決擇,一般所謂決擇,意思是你完成了聞思慧叫做決擇。你已經完成了聞思慧,你再也沒有任何的疑問,你心中對於這個教法裡是完全了解而且你是百分之百的認同,這叫決擇。這邊用決擇也有這樣的意思,就說在《戒品釋》中我已經把有關饒益有情戒裡面你應該怎麼去了解他、你應該去了解他後面所代表的含義,這些我都說清楚了。這叫做我已決擇。意思是聞思方面,不管是文字或是文字後面的含義我都已經寫清楚了。所以像我們這些人在守戒的時候就應該要常常參閱他寫的這本《戒品釋》。
要跟各位抱歉,因為我沒有去讀這本《戒品釋》,很大一本。將來如果你是守藏傳的菩薩戒,那你當然要參考這本書。為什麼?因為我們知道藏傳裡面大家各有優劣點,格魯派(黃教)是大家公認的守戒最嚴謹的,所以戒上面去參考格魯派,尤其是宗大師所寫的,當然是很有道理、很重要的。
說到這裡,大家要記住給各位的參考資料上的這一段就是取自《戒品釋》……
✿✿✿補充說明:菩薩戒中的菩薩律儀戒,並不等同於別解脫戒。比如菩薩比丘,其相續中同時具有比丘戒及菩薩的三聚戒。若犯比丘他勝罪則捨比丘戒,但並非因此而捨菩薩戒;同樣,若捨菩提心則捨菩薩戒,但並不因此捨比丘戒。【註】詳情須參照宗大師《菩薩戒品釋》。(源自《廣論四家合注》嘉木祥大師所開示)
宗大師他為什麼講這段,這又是在講什麼呢?因為讀到這個我很小心,跟各位消文一定要無倒的講清楚。他是說,你一定要對所謂的別解脫戒……用一位比丘來舉例,他一開始就是受比丘戒,受完比丘戒他一定會再去受菩薩戒,要經過一段時間,我不知道是不是馬上,但是基本上可能有遷過的關係,等到他再受菩薩戒的時候,他就把他過去受比丘戒的比丘戒就轉為菩薩戒裡面的律儀戒。再講清楚一點,所謂菩薩戒就叫做三聚戒,一定包含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這3種。按照道理講菩薩戒應該是攝善法戒為了自利、饒益有情戒為了利他,一般就6度4攝,那前面為什麼要加一個律儀戒?這開始最早是龍樹菩薩的教法,龍猛菩薩說假如你前面沒有律儀戒,簡單講律儀戒以比丘戒來講有250多條,這是蠻多的一個篇幅,可是今天若濃縮起來基本上觀念就是要你修10善斷10惡。10善10惡就是身3語4意3,指的是業道。還記得業道的定義嗎?就是造成會感異熟果的東西。今天龍樹認為:假如你前面沒有斷10惡業,然後你去修10善業道的時候你根本不可能做到的。是因為這個原因,所以在講菩薩戒的時候一定要包括這個律儀戒,而且強調這個律儀戒是根本。龍樹是初世紀,無著是第4世紀,這中間有近400年的差距,到了無著的時候更嚴格、更清楚了,無著是法相宗,他說你假如今天沒有別解脫戒,你根本不能去受菩薩戒。
這些是上次都講過的,我是認為這蠻重要的,值得再跟各位複習。所以為什麼前面那段文在講解律儀戒的時候,他會講出一個真實別解脫律儀,再用一個共同能斷律儀。他的意思就是你假如是比丘或不是比丘,可過去你有守過所謂的別解脫戒,別解脫戒有好幾種,比丘戒、沙彌戒、在家5戒8戒……那不管你守哪一個戒,你轉過來受菩薩戒時這東西跟你一起轉來菩薩戒時就叫做真實別解脫律儀戒,是因你過去已經受過了,你現在受菩薩戒的時候,你過去的別解脫戒轉過來即可,這叫真實別解脫律儀戒。可是你假若過去沒有受別解脫戒,還有舉例說明什麼人沒有,這是有原因的,像天人、龍是沒有辦法守別解脫戒的,什麼道理我沒有去深究了,可是他們可以守菩薩戒。那他守菩薩戒的時候他缺了別解脫戒怎麼辦呢?這時在給他受菩薩戒的時候一定給他3聚戒,還是得有律儀戒,這時的律儀戒就叫共同能斷律儀。
這段補充資料取自《廣論四家合注》的嘉木祥大師根據宗大師的《菩薩戒品釋》所特別開示強調:別解脫戒跟菩薩戒裡面所謂的律儀戒其實是有一點差異的。這樣會弄不懂他到底在講什麼,一下說是從別解脫戒轉過來的,那應該相等,又怎麼會告訴我說不完全一樣?我稍微想想,這是我自己聞完過後的思惟,我稍微解釋一下,應該不會太走調。先講宗大師為什要醬說~你今天假如做了一件事,這件事本身是破壞你的別解脫的根本罪,不是遮罪、都是性罪。大家一定要記住什麼叫根本罪,根本罪意思是說你有沒有守戒都是一樣犯戒,殺、盜、淫,你沒有守戒,但是你能犯嗎?這就叫根本罪。等下一舉例你就會豁然開朗。你做一件事情結果你去毀壞了你的別解脫戒,那這時是不是你的比丘戒就斷掉了?比丘戒斷了是不能重受的,要記住這是不能重受的,你只有下一輩子再來了,這一輩子你不能守了。他說這個比丘戒斷掉以後,不見得是代表你的菩薩戒也沒有了。那這話是什麼意思?原來你告訴我說是從別解脫戒轉過來成為菩薩戒的律儀戒,那現在你別解脫戒已經毀掉了,那怎麼菩薩戒這邊沒有跟著毀了?再補充一句話~就在菩薩戒裡面有一個規矩,就是你菩薩戒裡面的律儀戒假如破掉了以後,就等於你菩薩戒也毀掉了,因為律儀戒這是根本。這跟4個他勝不太一樣,我戒沒有那麼深,現只是講他的理論。你會想說你守了一個比丘戒、又守了一個菩薩戒,在守了菩薩戒以後我的比丘戒變成我菩薩戒的律儀戒,那現在比丘戒我斷掉了,結果我菩薩戒沒有斷,這是宗大師講的。為什麼?等等再解釋。同理,假如今天我犯了菩薩戒的他勝,只要一犯菩薩戒的他勝,那是根本罪,菩薩戒就沒有了,不過你可以重受就是了。可是這並不是代表你比丘戒也跟著沒有了。
這地方有一些混亂,後來,我一想在佛陀的本生理面有很多故事,有一個坐船的事情,大家應該也知道這故事。另外一個,佛陀有一世他是一個很有學問很受人敬重的婆羅門,那時商人們出外經商都喜歡請一位有學問的婆羅門同行,佛陀就受商團所請,可是他卻發現商團中間有一人是跟土匪認識的,是土匪的內線,他就很注意這人的言行舉止,到了住宿的地方,他發現這人要跟土匪發信號聯絡,就去跟這人談判:不能做這種事,醬子做人你會下地獄的。那人卻不甩佛陀,要佛陀別管他,既然你已經知道了就先自己逃命去吧,不然你跟著自己也會沒命了,因土匪一來是全殺的不會留下活口。結果,佛陀是趁他不備時把他殺掉了。故事還沒結束,不過那不是我們要講的重點就不管了。這就跟那大志船長的故事一樣(見6加行及7支供養),佛陀為了救全船的人而殺了一個水手。
那你們發現沒?佛陀做這個事情的時候是殺業,殺業在別解脫戒裡面是根本罪,那他為什麼要殺人呢?他是因為菩薩戒、要守菩薩戒。他要保護這些人是菩薩戒的關係,但是他動手殺人的時候他是不是破了他的比丘戒?假如是一個比丘又守菩薩戒,做了殺人的動作比丘戒就沒了,那可以說因為比丘戒沒了菩薩戒跟著也沒有了?絕對不行。我在想就是這個意思,多想想慢慢就能理解他為什麼要強調這點,他們這些大師級的就跟讀法律系一樣,每個條文都要搞得很清楚,不能衝突。
反過來說,你今天破了菩薩戒的他勝,比方,讚自毀他,現在有些學佛的人在演講的時候經常喜歡讚自毀他,那就一定有問題,不然就是他沒有守菩薩戒,因這是第1條他勝、根本罪。你若讚自毀他你的菩薩戒就破了,整個菩薩戒要破第1個就是律儀戒破了,那你可以說就是因醬子連我的比丘戒都沒有了?不能。
今天花這麼多時間講這個是因今天時間比較多,大家應該記得很清楚。他講的這些,其實一般人並沒有花那麼多腦筋真正的去理解,那我們今天既然讀到了,就要真正的理解,以後我們要守戒時自己也比較清楚。好,現繼續回到課文。
故別解脫所制諸戒,是諸出家菩薩律儀學處一分,非離菩薩學處別有。三聚戒中律儀戒者,謂於真實別解脫戒或此共戒而正進止,此於菩薩亦為初要,故當學彼。《攝決擇菩薩地》云:「此三種戒,由律儀戒之所攝持令其和合,若能於此精進守護,亦能精進守護餘二;若有於此不能守護,亦於餘二不能守護。是故若有毀律儀戒,名毀菩薩一切律儀。」是故若執別解脫律是聲聞律,棄捨此律開遮等制,說另學餘菩薩學處,是未了知菩薩戒學所有扼要。以曾多次說律儀戒,是後二戒所依根本及依處故。律儀戒中最主要者,謂斷性罪。攝諸性罪過患重者,大小乘中皆說斷除十種不善。故於彼等善護三業,雖等起心莫令現起。《攝波羅蜜多論》云:「不應失此十業道,是生善趣解脫路,住此思惟利眾生,意樂殊勝定有果。應當善護身語意,總之佛說為尸羅,此為攝盡尸羅本,故於此等應善修。」月稱論師於尸羅波羅蜜時,亦說是斷十種不善。《十地》等經多如是說。故先於此如前所說修靜息心,則諸餘戒亦易成辦。
所以剛剛為什麼一定要把那一段再解釋清楚,你現在讀這一段就不會亂了。
他一開始就講:故別解脫所制諸戒,這就是別解脫戒,是諸出家菩薩律儀學處一分,這是什麼意思?你在守菩薩戒的時候,你過去的那個別解脫戒就會變成這個菩薩戒裡面的律儀戒,可是他又強調一點:非離菩薩學處別有,意思就是說這2個是一件事,千萬不能認為別解脫戒是一件事,到了菩薩戒裡面的律儀戒又是一件事,你千萬不能有醬子想法。那假如是一件事醬子的話,這感覺跟宗大師後面講的就有衝突,他一直告訴你這2個不能視為完全相等的。所以剛剛才一直要把那個講清楚,你現在就不會亂了,這是2件事,這在說明的時候其實是沒有衝突的,聽過剛剛的解釋你就能明白是沒有衝突的。
這個文章現在裡面是強調就說他是一件事,可是一件事的時候,並不是代表破了他,他就一定跟著一起破,不一定。這是你要記住的,為什麼?你記住這個故事你就不會亂了,你就很清楚。所以他說:三聚戒中律儀戒者,謂於真實別解脫戒或此共戒而正進止,此於菩薩亦為初要,故當學彼。他又再次強調,意思是說,三聚戒裡面的律儀戒,要不然就是你過去受的別解脫戒轉過來的那叫真實別解脫戒,再不然就是你過去都沒有受戒但是你受菩薩戒時前面一定要加上的律儀戒,理由就是龍樹、無著這2位大菩薩都說沒有這個做基礎,你是不可能有後面的2個菩薩戒。所以一定要加這個,他只是把這再強調一次。而正進止,一般戒本身不是鼓勵你醬子做就是遮止你醬子做,這叫進止、或者叫開合、開遮。律儀戒對於一個菩薩來講一開始就需要具有,沒有這個那後面2個戒根本別提了、不可能守的。龍樹、無著這2位大菩薩都醬子說的。
《瑜伽師地論》,藏傳說是無著菩薩著的,漢傳則說是彌勒菩薩著的,接著就引聖教量《瑜伽師地論-菩薩地-攝決擇分-卷75》以為教證:此三種戒,由律儀戒之所攝持令其和合,若能於此精進守護,亦能精進守護餘二;若有於此不能守護,亦於餘二不能守護。是故若有毀律儀戒,名毀菩薩一切律儀。這一段文就很清楚的說出來了,就說菩薩戒的3聚戒,假如今天沒有律儀戒是不可能有菩薩戒的,由律儀戒做根本,再跟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和合在一起形成一個3聚戒,所以,你若能守住律儀戒你才有機會守住後面2個,若沒有律儀戒做攝持的話,你後面2個是不可能守的。當你今天守了菩薩戒,用我們一般人……要講一個其實是蠻重要的,我為什麼對守菩薩戒的人那麼尊敬就是因我讀了這些、深入了解以後,發覺一個人真正懂了以後他敢去守他是很了不起的人。密宗戒、小乘戒的比丘戒在他受戒之前他是不能去了解戒條的,都是受完你才去讀戒條的,菩薩戒是唯一例外,就是你一定要詳詳細細去讀過所有戒條,讀懂了你才來守戒,這完全是2種方式。那今天一個人去守菩薩戒,他沒有把菩薩戒完全搞清楚,所以我們今天要花醬多時間精力聽至少種一個善根,今天我們不敢守其實是很弱的!可我們絕不能說我永世永生不守,只要是大乘的佛教徒你終究要守的。因此利用今天這個機會做一個深入的了解,有了醬一個深入的了解你真的是會很敬佩那些守菩薩戒的人。
以前都講過,只是再提醒,守菩薩戒有什麼好處?你真正相信6趣的話,按照佛學正確的說法能夠讓你不到惡趣的只有見道,見道不是那麼簡單,那可能比守菩薩戒更難了,那你假若是4加行要到忍位,基本上你也不會去惡趣,可是原因跟見道不太一樣,是因為你在忍位基本上你不會去犯那些惡業,見道後是你根本不可能去犯,除此之外還有菩薩這一條路。菩薩,前提是要發菩提心才算,守菩薩戒就是發菩提心,一樣的意思,你說你守守菩薩戒你沒有發菩提心,那你守的是啥戒?佛學中說法是你守了這戒以後你不會去地獄,意思不是不會去地獄,而是你一去下面馬上就彈出來,像皮球一樣。以前聽人家醬子講不能理解,這是什麼說法,進去了就像皮球一樣彈出來。其實這是有原因的,因為你有菩提心,大乘有許多公案,比方某人守菩薩戒,他去地獄,結果一進去看到眾生在那邊受各種苦刑,因為菩提心他產生強烈的不忍之心願意自己代眾生受刑,而他這心一生他就出來、離開了。所以簡單的講,你要能跳出來你也要有真正的菩提心,你假的,你到地獄你怎可能會發出不忍之心,自己閃避都來不及了,那就跳不出來了,一定是在裡面受苦刑逼迫的。
講這個,就是說菩提心是一個很難的,像我們沒有守別解脫戒的人今天進去受菩薩戒,他一定要給你一個律儀戒,一般說法就是5戒,殺盜淫妄酒,這是最基本的。其實說起來,不應該是5戒這個觀念,是應該10不善你都不會做,身3語4意3,這才是標準的不會去做,除此之外你還會去修10善道。以前也都學過這個,你不殺並不是代表你就是修10善,你只有斷惡,並沒有修善。比方,你去放生、護生,這是修10善,你不殺是你斷10惡,那你斷10惡跟你修10善間不是等號。剛剛講一個最簡單的就是你一進去守菩薩戒的時候,你馬上就要知道他已經把一個框框套在你頭上了,這個框框叫做身3語4意3,這你一個都不能犯,你一犯你這菩薩戒就沒了!你根本還不到去想菩提心,菩提心還是背後的,基本上你一進去就要有醬子一個決心,身3語4意3一個都不能犯。所以,我們讀了這麼多不是鼓勵我們不要去守,而是讓我們真正清楚到我們準備好的那一天,不是有說菩薩叫做披甲正行,或著叫環甲正行,你一走上這條路就像以前陣前將軍打仗時盔甲一穿義無反顧、死而後已。用環甲這2字就是你一下去就要有這個決心。
我們今天好好的學,千萬不要認為這是一個負擔,那一天到時我們都已有一個充分的準備。
現在我們就看到在《瑜伽師地論-菩薩地-攝決擇分-卷75》把這個說的很清楚了,那一開始我也把宗大師說的也講過一遍,醬子大家應該不會對他所要強調的東西再迷亂了。同時,剛剛又做了一些補充,你會發現這真正是很了不起,所以我都會對守菩薩戒的簡師姊表示尊敬。同理,看到很多修行人,比方式常柏法師絕對是守菩薩戒的,他們都很值得我們很尊敬的。
是故若執別解脫律是聲聞律,棄捨此律開遮等制,說另學餘菩薩學處,是未了知菩薩戒學所有扼要。這一段已經是白話了,很清楚。就說你今天若認為別解脫戒是聲聞的戒,因為菩薩戒是大乘,聲聞律就是小乘的戒,然後你棄捨小乘這個戒而去另外守菩薩戒的律儀戒,那你根本是完全不了解菩薩戒學的真正的重點。過去已經很多次在說這個律儀戒,是後二戒所依根本及依處故。意思就是沒有律儀戒你後面的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是不可能站得住的。律儀戒中最主要者,是為了要斷性罪。現在慢慢要引我們去了解律儀戒真正的內涵是為了要斷性罪。性罪指的就是根本罪,不管守戒不守戒都是一樣不能犯的。
攝諸性罪過患重者,大小乘中皆說斷除十種不善。這是真正要告訴我們律儀戒裡面的內涵就是要斷10不善要修10善。5戒有辦法含這10不善嗎?我是懷疑的,想想5戒,殺盜淫是身3的部分,語4只有用妄來代表,還有惡口、兩舌、綺語都沒,更別說意3了。意3,前面學過,基本上是強調有貪的現行、瞋的現行,最重要是邪見你不是正見,你不是正見就已經犯了10業道了。醬子就有一點要注意到所謂的菩薩戒裡的律儀戒的範圍到底是什麼?那他已經跟你講得很清楚就是10業道。
故於彼等善護身口意三業,雖等起心莫令現起。這裡要解釋一下什麼叫等起心?以前也講過很多次了,等起心,要講這就一定要把佛教中教我們的整個造業過程是怎麼一回事,首先一定就有事,比方說今天你殺人是犯殺業的話這個事就是人,你犯偷業這個事就是物,10業道你都可以找到那個對象、那個事。第2個就是欲,這是什麼?比方殺業,有張3這叫事,你的欲就是把他殺掉,可是欲以外另外一定有一個佛學叫意樂,造業的時候一定有這個意樂,意樂是什麼?意樂就是他的等起,現在講等起就是意樂的意思。他在要殺的時候,他有對象、有欲望,那他是什麼煩惱造成他要做這個事情,這叫做意樂,簡單說就是煩惱,煩惱再簡單講就是他哪一個心所有問題,就一定有瞋心所,那是不是只有一個瞋心所,不一定。有時會有貪心所,他為了貪某一個東西而產生瞋心,所以2個都有;甚至加上無明在裡面,他搞不清楚對真理無法判斷,這就叫做意樂,現在講等起就是強調這一部分。那你可能會想到意3裡面那3個本身就是等起,也不見得完全是,因為後面那是強調一個現行,醬講好了,就是你已經起了醬一個貪的意念,比方說看見對方很有錢,我起了一個很強的心念:我要把它變作我的。那一定當下就做了。記得以前大陸剛剛改革開放的時候,我們去大陸,就感覺許多最嚴重的問題都在這時,像我今天碰到你,我不好好詐你一筆那我對不起我的祖宗。他不一定已經詐了可是就是起很強烈的,這就是意3裡面很標準的例子,可他這意3後面是不是也有等起?當然有。大家了解,這等起本身並不是可以合併到意3裡面,還是可以分出來。(業這個過程我們把他講完,順便複習一下。)接著這你還要有加行,就是你一定要有動作、一定要有身口的動作,以前是意的部分不要,現在大乘法是:他說我假如不好好敲你一下我對不起我的祖先。這時他已經做了,他已經有加行了。他雖然不見得拿到可是他已經有加行了。然後再加上一點叫究竟,究竟,意業本身比較難解釋,但是身口本身就很清楚了,就說殺人,一定要對方死掉你才算,對方沒死你這個業道也沒有做成,這個本身一定要有這些條件、造業這些條件。所以,他現在這裏是強調說,關於這個我們要做到連那個意樂都不要生起,這就是他講的等起。連那個意樂都不要生起,這是什麼意思?假如今天你貪瞋癡這3種基本的3毒你都沒有的話,你有沒有可能會有一個事、對象你有會想殺他的這種欲望?不可能有。就沒有了。你現在了解這意思。意思是說你根本沒有那3毒,你所有的業根本就不會發生了,而不是說你可以想到有一個人你要殺他,但是你後面不要有這些煩惱,不是這意思。他叫你意樂、等起都不要有,等起假如沒有就是你所有業不會發生了。今天一個人假如沒有貪沒有瞋沒有癡,他怎麼會想到要去殺人呢?不可能的。重點就在這裡。
又根據馬鳴的《攝波羅蜜多論》中說:你不應該失去此十善業道,十善業道是你生善趣的解脫路,同時,住在此善趣解脫路上還可以思惟利益眾生,這裡面有一點關聯就是~你到了善趣你才有瑕滿,你有瑕滿你才有可能去修大乘法,你才有可能再走第2步,所以有一個自利前面做基礎,你後面才有辦法引生出去。所以呢,意樂殊勝定有果,這是強調大乘的意樂一定會有一個很好的異熟果、等流果等等,最後讓你得到無上正等菩提。因此你應當善護身語意,總之佛說為尸羅、戒的意思,此十善業道為攝盡尸羅本,這時你就知道菩薩戒的所謂律儀戒真正內涵就是斷10惡業道修10善業道,故於此十善業道等應善修。這裡面是完全依十善業道來講,那反過來講沒有斷10惡業道是不可能去修10善業道的。而你斷了10惡業道並不就是等於你去修了10善業道,不是等號的,你還要做一些事情的。像布施,就是斷了10惡業後還要做10善業。
月稱論師於尸羅波羅蜜就是戒這一度時,亦說是斷十種不善。宗大師他會醬說是因為月稱寫的《入中論》就是根據10地菩薩每一地在寫的,所以月稱在講戒這一度的時候,亦說是斷十種不善是什麼意思?前面誰斷10不善?初地是布施圓滿,2地就是戒度圓滿,3地是忍辱圓滿,4地精進圓滿,5地靜慮圓滿,6地般若圓滿,後面還有7、8、9、10這4地有另外的方便、願、力、智這4度配合,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當你是2地菩薩的時候,所謂尸羅圓滿,基本上就是斷10不善。講到這裡我仔細再一想,這是很正確很有意思的,你想想假如2地的時候是2度戒圓滿,那也就是菩薩戒圓滿,那菩薩戒裡面包括3個,那表示善法戒圓滿、饒益有情戒圓滿,善法戒圓滿~那已經不止2度了,6度全部圓滿了,那醬4攝也全部圓滿了,那不是到2地就已經成佛了?這不是。這裏面強調的就是2地的時候主要是講前面的律儀戒,這裡一直都是在強調律儀戒,要讓我們很懂菩薩戒裡面的律儀戒在講什麼,那個是他的根本。所以,2地菩薩的戒度圓滿是圓滿這個律儀戒,醬我們能更清楚的掌握他一直不停的強調的要讓我們懂的。不只是月稱醬子講,《十地》是《華嚴經》中一部分,《十地》等經也多如是說。故先於此如前所說修靜息心,則諸餘戒亦易成辦。所以我們就要了解前面所講的10業道這一部分,要完全斷10不善然後修10善,這東西你如果能成辦,你用這個做根本以後,比丘戒、菩薩戒甚至密宗戒都能成辦。餘戒範圍很廣,不僅只是菩薩戒另外2個。他為什麼醬說?最重要是讓我們體驗到菩薩戒裡面律儀戒的重要性跟他根本的位置、他後面所代表的含義是非常廣的。
修尸羅時應如何行 b285
第四如何修此等者,謂應具足六種殊勝,及具六種波羅蜜多而正修習。具六波羅蜜多修時,自住尸羅,亦能將他安住尸羅,是尸羅施。餘如前說。
這很容易懂,你現在都清楚了,你要修這個戒、尸羅的時候,你要特別注意什麼?第1個強調你要聚足6種殊勝,先看參考資料……
六種殊勝:一、依殊勝「依菩提心而發起每一分持戒。」;二、事殊勝「總的對於一切學處無餘行持。在對某些特別學處守護的時候,也該當不忘記總的持戒意樂。」;三、所為殊勝「為了讓一切有情現前安樂以及究竟利益而守護淨戒。」;四、善巧方便殊勝「以無分別智慧攝持,沒有能持、所持、守持的三轉分別而持戒。」;五、回向殊勝「把持戒的一切一切善根都回向無上大菩提。」;六、清淨殊勝「滅除煩惱障及所知障。」
1. 依殊勝,在行菩薩戒的時候,所依殊勝,你一定是有菩提心做基礎的。
2. 事殊勝,也就是持戒本身醬子一個事情整個目的是要菩薩行,你所做的真正事情就是6度萬行,這就是菩薩行、菩薩學處。你在菩提心下做這些事的本身就很殊勝。
3. 所為殊勝,這是講你所做的利他的部分,其實,這都是開合,你在行這個戒的時候,你一定會想到我醬子是為了利益有情。大家該還記得,守戒的圓滿基本上是要把有情也安立在守菩薩戒上,自己本身守也守的很好同時也讓眾生照醬子做。
4. 善巧方便殊勝,因這是一個大乘法,這稍微有些不一樣,就是要把所謂大乘般若的智慧一定要含蓋進去,就說你守戒的同時也要有3輪體空的觀念,所以他說分別智慧攝持是講的大乘的無分別智,也就是講般若、般若智慧的攝持,也就是人、法無我的智慧,醬子的智慧下面因為是法無我的關係,所以裡面也沒有能持戒之人、所持之戒、守持之人。
5. 回向殊勝,守戒最後一定是回向無上正等菩提,守戒目的就是你要圓滿6度,圓滿你的菩薩行,醬子你才能成就所謂的佛果。成就了佛果你才真正有辦法去利益、普渡眾生。
6. 清淨殊勝,守戒的當下一定要達到不只能斷煩惱障還要斷所知障,這很重要。我現在是不敢亂講,若以別解脫戒來講,小乘人可能聽了會不高興,他們可能沒有想到斷所知障法無我的這個問題,可是你只要是大乘法無論何時何處你都不能忘記這個。
所以,配合起來就說你要做6殊勝,這6殊勝用白話講他強調2個原則:1.你要有菩提心,2.一定要有般若智慧。也就是所謂的福智雙運。
第2個強調同時你也要具六種波羅蜜多而正修習。前面布施也講你在行布施這一度時並不是代表其他的5度不要做,要一起(就是11攝66,參考布施),只是現在的focus在布施度,這一階段是要讓我的布施度圓滿。就像慈濟的證嚴法師,到了2地時他就要把他的戒度在2地圓滿。
所以會說具六波羅蜜多修時,自住尸羅,這就是強調這一度有一個很大的重點,他用這種表達的方式讓大家加強記憶:自住尸羅,就是自己守戒,亦能將他安住尸羅,也能讓別人跟著醬子守戒,這個基本上就叫做尸羅施、戒施,守戒的時候的布施。我們有布施的布施、布施的守戒……這一開始告訴你有守戒的布施,後面還有守戒的守戒……開合很多,餘如前說,這裏就不講了,就是你要按照前面的那個觀念去套用。
此等攝義 b285
第五此等攝義者,諸行所依謂菩提心,不應失壞漸令增長者,是為趣入戒等諸行所有根本,亦是第一遮止損害一切有情,大地以上所持尸羅為所願境,於初發業諸進止處,當從現在至心修學。特當了知十不善等性遮諸罪,日日多起防護之心,又於自受律儀諸根本罪,尤應勵力數起防護。若如是行於當來世,由其造作等流果力,能以少勞少苦圓滿諸菩薩學處。若今棄捨彼等,則恆常為極重墮罪之所染污,且於多生將不堪學菩薩學處。故當從今精勤而行。
福智版本缺漏部分:此等攝義最后須補文如下「若如是行,其等流果于餘生中亦能令諸障難微小,以少小苦即得圓滿菩薩學處。若今漠棄,則為極重罪墮恆所垢染,于多生中不能學諸菩薩學處。故應當下勤加勵力。」(源自《廣論四家合注》)
手上課本少了後面一段,請補足。
此等攝義,用白話講就是總結,就是上面所講的重點是什麼,偶而會把前面沒有完全講到但很重要的也會包括進來。這就叫此等攝義。
諸行所依謂菩提心,他又再次強調真正的諸行都要根據菩提心,不應失壞菩提心,你不僅是不能沒有菩提心,還要漸令增長者,他這是根據藏文翻譯的,難免有些文字上的……上次也講過,根據屬寧瑪派的普賢上師他的教法,簡單白話講就是寧瑪派的顯教,因為在學密之前要先打下顯的基礎,這本書《普賢上師言教》就是寧瑪派的顯教。像宗大師這本《廣論》就是格魯派的顯教,顯教的教法。在寧瑪顯教的《普賢上師言教》這本書教法裡面有一個:5不詞,強調一個文法的5不詞:1. 詞文,是說,任何人教你除了文字沒有任何其他方法可以教你,所以文字一定要掌握,你最後的目的最重要是要知道文字後面的法義,可是你如果連文字都掌握不住的話,你怎麼可能會知道法義!文字掌握的時候有2種情況,1是他用的文字是你所習慣的母語,這時你就是由你對母語的了解當中去了解他後面要講什麼。可最苦的是他給你的不是你的母語,比方用英文教你,你要先保證英文很強,就像我們在讀《廣論》英文版你要有英文的水準,不然你根本不懂。這是第1點。可是現在問題出在哪裡?這不是發牢騷、是要警惕!佛教一直告訴我們文字是假法、是安立的,可是偏偏來學的時候他給我們的是文言文不是白話文,這就是我們業不好,所以一定要先把文字掌握好。像法尊,他是漢人,他之所以會用這文字就是根據所有他所讀過的經論典籍都是翻譯的,他不能說去寫他自己的白話,他一定要根據傳承。因此我們在這地方一定要掌握,有些同修一定很有感觸體會,有時讀堪布所寫的,他是用藏文母語去寫中文,有時他們在講金剛句,有時沒辦法掌握,最好金剛句搞清楚不要亂寫。
所以這裏的不應失壞漸令增長者,他連起來為一句,不要怪他,有時想想是自己業不好,我們講中文就不會醬講,那法尊也不是故意的,其實,法尊已經非常了不起了,令人敬佩。你要知道,他只讀到小學3年級。法尊是用漢人的角度去翻譯藏文而寫出來的,翻譯實在是不容易,除了要有佛學的造詣,還得要有文學的修養。像出國去讀書的,讀科學還好,讀文學,那可是很辛苦的!(深有同感,自己亂沒語言的才能,別說英文學了那麼多年,就連本土的台語也是青蛙跳水的不通不通。)那我們今天就是業不好,只有怪自己。
是為趣入戒等諸行所有根本,這裏就講得很清楚,菩提心是戒等6度萬行的根本,一切都仰仗菩提心,這是絕不能忘掉的。你在讀大乘法、行6度萬行的時候,永遠要記住是因為有菩提心才有後面這一切東西,沒有菩提心什麼都不要談了。所以,要犯菩薩戒很簡單,你不要說犯4他勝,只要你一沒有菩提心你的菩薩戒就沒了。亦是第一遮止損害一切有情,這個也是我們今天的業不好,他文字這樣翻譯是根據藏文。遮止損害一切有情,是說讓你不去發生傷害有情的最好方法。意思就是不去發生傷害有情的最好方法就是守戒。
總結分做2部分,前面是講菩提心是持戒、6度萬行的根本,第2部分就是說你今天做為一個初學之人,進來受菩薩戒要做6度萬行的初發心的這些人,希望你有一天持戒能持到像2地菩薩那樣的水準,這就叫做大地以上所持尸羅為所願境。意思就是我希望我將來也能夠守這個戒守到像2地菩薩守的那樣的圓滿一樣,我希望也能夠做到這一點。
這是結語,就說一個初業的來學戒的人一定要想到:我們要用菩提心來建立我們的守戒,同時我們還要有一個願心,就希望自己有一天能把戒守的圓滿到跟2地菩薩一樣,大地以上就是到了2地,為什麼說是大地以上?大地以上就是2地及2地以後,大地是布施圓滿,到2地的時候布施、持戒皆圓滿。於初發業諸進止處,這裏就講得很清楚,進止就是守戒的時候,當從現在至心修學,你現在做為一個初學的人你一定要非常精進、誠懇、專注去做這件事情。特別是對於~當要了知十不善等性遮諸罪,日日多起防護之心,他為什麼要在這裏加這一句話?也就是總結他在前面一直強調律儀戒的重要性,就是再告訴你一定要記住律儀戒的重要性。律儀戒就是你要能夠知道10不善等性遮諸罪,你絕對不犯。這強調過後,又轉過來就是~又於自受律儀諸根本罪,所以,這就講菩薩戒的4個他勝的根本罪,尤應勵力數起防護。若用白話,他整個重點就是告訴你:1.你不能忘記菩提心,2.是一開始就要下決心能守戒圓滿,3.在這2個原則以後。他特別強調你一定要注意一定要守住律儀戒,也就是10不善要能斷,同時不能犯菩薩戒的根本罪。這個總結是講的很清楚、很完整,把所有的重點全部含蓋進去了。
接下來就很容易懂了,假若你能夠如是行,其等流果于餘生中亦能令諸障難微小,這什麼意思呢?你今天下了決心醬子做,你下輩子要守菩薩戒就容易多了,所以你就知道我們前世都沒有守菩薩戒,才會這輩子來這麼難,要守也不是,不守又不行……為什麼尊敬簡師姊?簡師姊一定是前世已經守過了菩薩戒。道理很簡單,他就告訴你,你今天不醬做,你永世,除非你不相信佛學,你不學佛,不然你跑不掉的,你現在就下功夫,以後你就容易了。意思是你不開始永遠難的。
以少小苦即得圓滿菩薩學處,這就是教誡我們你今天好好做下輩子就容易了,你這輩子這麼難就是因你上輩子沒做,簡單講就是這個意思。假若今天你還是冷漠、棄之不管,則為極重罪墮恆所垢染,因為你沒守戒你就很容易無心中就會犯出像4他勝、10不善那樣的重罪。請問你們,讚自毀他,大部分的人都會犯,一不小心就犯了,可是你守菩薩戒你馬上會警惕、警醒,一講一警覺馬上就縮進去了。像我現在也會很警覺,一想到就收進去了,你沒有守你犯的機會就很大。所以,你以後於多生中不能學諸菩薩學處,你醬繼續下去以後也是守不了菩薩學處,這想想很可怕,可能上輩子也講過同樣的話,這輩子又來了又重講一次。(聽了,心酸,欲哭無淚,該去受戒,只是自己的5戒已破,殺生,就沒做到,殺了多少蟑螂……….)故應當下勤加勵力。
現在是醬子,先看這個《瑜伽師地論》的補充資料。
前面看到《披》是《披尋記》,這是《瑜伽師地論》的註解。
先跟大家做一個交代,要參考攝善法戒就看20171114資料,饒益有情戒就看20171107資料。
攝善法戒又分做2科:
A引攝~又可以分做:1敬事尊長,2侍奉疾病,3稱讚妙說,4讚美有德,5隨喜福業,6安忍違犯,7迴向菩提,8常發正願,9供養三寶,10結。
B護持增長。未生令生,這就是引攝,已生不失,就是護持增長。前面攝善法戒略說講的就是指這。廣說就是現在補充的內容。
你讀的時候就要參看下面的披尋記。你就要記住整個攝善法戒分2部分,1是未生令生,2是已生不失,還要令倍增長。未生令生,一共分成10種,若是略說就只要記住自相續的6度善業,再配合菩薩戒戒本,就清清楚楚知道是怎麼配合的。
現回頭看20171107補充資料……
饒益有情戒11相~1與作助伴,2為說法要,3了知恩報,4救護怖畏,5開解愁憂,6施與資具,7如法御眾,8好隨心轉,9顯實功德,10調伏有過,11示現神通。
所以你現在就了解了,為什麼要學定?要得神通。為什麼要得神通?你在饒益有情的時候這是很重要的一個手段,叫做示現神通。最標準的例子就是:阿難有2個姪子不好好學,他就找了舍利弗,舍利弗是10大弟子之1他也有神通的。舍利弗就帶了這2個姪子到地獄,哇!他們看到都好怕!這是誰會來的?現在沒有好好學的將來都會來這裏。這2個姪子回去以後都乖乖的讀。讀一陣以後舍利弗要帶他們到天上,一看這天上這麼美妙!這是誰會來的?現在沒有好好學的將來都會來這裏。舍利弗示現神通引他們到正道。那這裡面詳細內容也不是很難,自己看吧。今天沒有時間討論了。
廣論補充資料_20171107 主要是饒益有情戒11相
《菩薩地》:如漢譯《瑜伽師地論》卷第四十:「又即依此在家、出家二分淨戒,略說三種。一、律儀戒,二、攝善法戒,三、饒益有情戒。律儀戒者,謂諸菩薩所受七眾別解脫律儀。即是苾芻戒、苾芻尼戒、正學戒、勤策男戒、勤策女戒、近事男戒、近事女戒。如是七種,依止在家、出家二分,如應當知。是名菩薩律儀戒。攝善法戒者,謂諸菩薩受律儀戒後,所有一切為大菩提,由身語意積集諸善,總說名為攝善法戒。」
《披》律儀戒者至如應當知者:律儀即是尸羅異名。由此尸羅清淨善法,是防護性,是息除相,是遠離體,故名律儀。如聲聞地說。別別棄捨種種惡故,名別解脫。七眾戒中,初五種戒,出家分攝;後二種戒,在家分攝。此七種戒建立道理,決擇分中廣釋應知。復次,當知菩薩律儀戒,能令菩薩安住其心。由與他共,簡非不共,說即是言。又隨所應,說菩薩共,非定、非遍、非次第受,隨文應知。
《披》謂諸菩薩受律儀戒後至名為攝善法戒者:由前已說:是防護性,是止息相,是遠離體,故名律儀。當知菩薩三種淨戒,皆由初律儀戒之所攝持,令其和合。若能於此精勤守護,亦能精勤守護餘二。若有於此不能守護,亦於餘二不能守護。是故若有毀律儀戒,名毀一切菩薩律儀。如決擇分說。由是道理,於律儀戒受已防護,能為餘二作所依止。此為先故,餘二方得圓滿修習。今依此義,故說菩薩受律儀戒後所有諸善,名為攝善法戒。實則菩薩三種淨戒同時正受,下自當說。又非菩薩具自種性,自發大心,要先別受餘乘律儀,然後方許受餘二戒。又律儀戒,菩薩所受雖與餘共,然不得名聲聞、獨覺律儀,唯名菩薩律儀戒。
「云何菩薩饒益有情戒?當知此戒略有十一相。」
《披》饒益有情戒者:授與眾生有利益品所有安樂,是名饒益。謂於現法當來可愛果業所攝因樂、苦對治樂,及受斷樂、無惱害樂,如是等類是應授與,令生喜樂及無罪故。此如自他利品中說。所餘諸相,不名饒益。謂與利益而非喜樂,或與安樂而非利益,菩薩於此應審思擇,或應授與、或不授與。此中唯說饒益諸有情者,名之為戒,義如前說不應違犯,設有違犯,應速悔除。
「何等十一?1與作助伴 謂諸菩薩,於諸有情能引義利彼彼事業,與作助伴。於諸有情隨所生起疾病等苦瞻侍病等,亦作助伴。2為說法要 又諸菩薩,依世出世種種義利,能為有情說諸法要;先方便說,先如理說,後令獲得彼彼義利。3了知恩報 又諸菩薩,於先有恩諸有情所,善守知恩,隨其所應現前酬報。4救護怖畏 又諸菩薩,於墮種種師子、虎狼、鬼魅、王賊、水火等畏諸有情類,皆能救護,令離如是諸怖畏處。5開解愁憂 又諸菩薩,於諸喪失財寶親屬諸有情類,善為開解,令離愁憂。6施與資具 又諸菩薩,於有匱乏資生眾具諸有情類,施與一切資生眾具。7如法御眾 又諸菩薩,隨順道理,正與依止,如法御眾。8好隨心轉 又諸菩薩,隨順世間事務言說,呼召去來,談論慶慰,隨時往赴,從他受取飲食等事。以要言之,遠離一切能引無義、違意現行,於所餘事心皆隨轉。9顯實功德 又諸菩薩,若隱若露顯示所有真實功德,令諸有情歡喜進學。10調伏有過 又諸菩薩,於有過者,內懷親昵利益安樂增上意樂,調伏、訶責、治罰、驅擯;為欲令其出不善處,安置善處。」11示現神通 又諸菩薩,以神通力方便示現那落迦等諸趣等相,令諸有情厭離不善;方便引令入佛聖教,歡喜信樂,生希有心,勤修正行。」
《披》能引義利彼彼事業者:此中義利,世出世別。引可愛果,是世間攝;引生聖道,是出世攝。思量所作、功用所作品類眾多,故名彼彼事業。
《披》隨所生起疾病等苦瞻侍病等者:謂於遭遇疾疫有情瞻侍供給,乃至止息勞倦眾苦。如下廣說。
《披》先方便說先如理說者:謂說法語有二差別。若易可解了乃至無邊無際,是五種語名方便說。先首、美妙、分明,是三種語名如理說。皆如有尋有伺地說。
《披》於先有恩諸有情所至現前酬報者:有恩有情有多種類,謂或父母,乃至遭厄難時不相棄者。如聲聞地說。常思酬報,是名善守。深知恩惠,是名知恩。於此有恩諸有情所,為欲饒益,或作助伴,乃至或現神通驚恐引攝,是名隨其所應。暫見申敬乃至財利供養,是名現前酬報。如下自說。
《披》資生眾具者:此有十種,謂食飲等。如意地說。然於此中,依自下釋。除其歌笑舞樂及男女受行,是名一切資生眾具,唯為施與有匱乏故。
《披》隨順道理至如法御眾者:謂諸菩薩,為欲令他於三乘道,隨其所應速得成熟,應依大乘、或聲聞乘真實道理,無倒教授、無倒教誡,是名隨順道理如法御眾。此復云何?謂如顯示苦諦無常,此有大乘、聲聞乘別。依大乘道理,相非有義是無常義。依聲聞乘道理,相滅壞義是無常義。又如顯示苦諦無我,亦有二別。大乘道理,謂諸法無自性相是無我義。聲聞乘道理,謂補特伽羅無自性相是無我義。如是隨眾所應為說正法,名隨順說。不貪供侍,無愛染心而為攝受,是名正與依止。攝受有二,一者、財攝,二者、法攝。教授教誡,是名法攝。先施財物方便饒益,是名財攝,如說給施如法衣服、飲食等是。
《披》隨順世間事務言說等者:謂有三種世事。一、語言談論,更相慶慰事;二、嫁娶賓主,更相飲噉事;三、於起作種種事中,更相營助事。如意地說。今於此中,隨其所應分別配屬。呼召去來,謂更相營助事。談論慶慰,謂更相慶慰事。隨時往赴,從他受取飲食等事,謂嫁娶賓主,更相飲噉事。遇有嫁娶,故說隨時。如是等事,皆隨世間有情心轉,故名隨順。然於是事應正思量。若於有情能引無義,或違彼意,非所欲樂,此應遠離,不起身語現行,是名遠離一切能引無義、違意現行。若非能引無義及違彼意,此應隨轉。隨順他心起現行故,是名於所餘事心皆隨轉。
《披》若隱若露至歡喜進學者:具足信等隨一功德,是名真實功德。菩薩於此為令有情生歡喜心,轉更勝進修學,是故對彼現前、或不現前如實顯發,無所隱覆,是名若隱若露顯示所有真實功德。
《披》於有過者至安置善處者:謂諸有情若有過失及或違犯,名有過者。此有下中上品差別。菩薩於此內懷親愛無損惱心,以調伏法令彼調伏。此調伏法復有三種。一者、訶責,謂由語業加行故。二者、治罰,謂由身業加行故。三者、驅擯,謂現棄捨不攝受故。如是三種,亦有軟中上三品差別。隨其所有過失違犯,如應訶責、治罰、驅擯。為欲令彼有情出離苦因,種諸善根,是名出不善處,安置善處。
《披》以神通力方便示現那落迦等至勤修正行者:由神境智,於諸變化種種神境領受示現所作自在,是名神通。此為方便,能辦二事。一、由恐怖。為樂惡者,示現諸那落迦及餘惡趣苦果異熟;為無信者,示現執金剛神、藥叉等相。由是因緣,隨其所應,令彼有情厭離惡行,捨慢生信,即此總名厭離不善。二、由引攝。為令所化入佛聖教,示現種種神通變化。由是因緣,令彼所化歡喜踊躍信受樂欲,生希有心,猛利愛重精勤修習法隨法行,是名勤修正行。
補充說明:《菩薩地》第四十卷中提及十種能使菩薩律儀戒圓滿的因「不願念過去諸欲、不希求未來諸欲、不耽著現在諸欲、常樂遠離不生喜足、掃滌不正言論諸惡尋思、於己不輕蔑、性情柔和、能有堪忍、不放逸行、具足軌則淨命。」
廣論補充資料_20171114 主要是攝善法戒10相
「攝善法戒者,謂諸菩薩受律儀戒後,所有一切為大菩提,由身語意積集諸善,總說名為攝善法戒。」
《披》謂諸菩薩受律儀戒後至名為攝善法戒者:由前已說:是防護性,是止息相,是遠離體,故名律儀。當知菩薩三種淨戒,皆由初律儀戒之所攝持,令其和合。若能於此精勤守護,亦能精勤守護餘二。若有於此不能守護,亦於餘二不能守護。是故若有毀律儀戒,名毀一切菩薩律儀。如決擇分說。由是道理,於律儀戒受已防護,能為餘二作所依止。此為先故,餘二方得圓滿修習。今依此義,故說菩薩受律儀戒後所有諸善,名為攝善法戒。實則菩薩三種淨戒同時正受,下自當說。又非菩薩具自種性,自發大心,要先別受餘乘律儀,然後方許受餘二戒。又律儀戒,菩薩所受雖與餘共,然不得名聲聞、獨覺律儀,唯名菩薩律儀戒。
「此復云何?謂諸菩薩依戒、住戒,於聞、於思、於修止觀、於樂獨處精勤修學。A引攝 1敬事尊長 如是時時於諸尊長精勤修習合掌、起迎、問訊、禮拜、恭敬之業,即於尊長勤修敬事。2侍奉疾病 於疾病者,悲愍殷重瞻侍供給。3稱讚妙說 於諸妙說,施以善哉。4讚美有德 於有功德補特伽羅,真誠讚美。5隨喜福業 於十方界一切有情一切福業,以勝意樂起淨信心發言隨喜。6安忍違犯 於他所作一切違犯,思擇安忍。7迴向菩提 以身語意已作、未作一切善根,迴向無上正等菩提,8常發正願 時時發起種種正願。9供養三寶 以一切種上妙供具,供佛法僧。10結 於諸善品,恆常勇猛精進修習。B護持增長 於身語意住不放逸。於諸學處,正念正知。正行防守,密護根門。於食知量。初夜後夜常修覺悟。親近善士,依止善友。於自愆犯審諦了知,深見過失。既審了知深見過已,其未犯者,專意護持;其已犯者,於佛菩薩同法者所,至心發露如法悔除。如是等類所有引攝護持增長諸善法戒,是名菩薩攝善法戒。」
《披》依戒住戒至精勤修學者:此顯積集諸善之因。依止律儀戒、安住律儀戒,是名依戒、住戒,即是前說受律儀戒後言義。於善說法深生敬重,常樂聽聞,無有勞倦,亦無厭足,是名於聞精勤修學。隨所聞法樂欲思惟、樂欲稱量、樂欲觀察,乃至廣說有八種相,是名於思精勤修學。於法正修略有四相,一者、奢摩他,二者、毗鉢舍那,三者、修習奢摩他、毗鉢舍那,四者、樂修習奢摩他、毗鉢舍那,是名於修止觀精勤修學。義如力種性品說。若見若聞阿練若處、山巖、林藪、邊際臥具一切處所,便作是念:是處安樂,出離、遠離。常於出離及遠離所深生愛慕。至遠離處,思量自義,不為諸惡尋思之所纏繞,是名於樂獨處精勤修學。
《披》於諸尊長等者:年德俱尊,是為尊長。言合掌者,謂於尊長招延及奉請時。言起迎者,謂彼來時。問訊者,謂問病苦及安樂時。禮拜者,謂有求請,頂禮足時。
《披》於疾病者悲愍殷重瞻侍供給者:欲拔彼苦,是名悲愍。作意視察,名之為瞻。為作供事,是名為侍。於此二種無有慢緩,故名殷重。奉施醫藥,名為供給。
《披》於諸妙說施以善哉者:謂於世間施論、戒論、生天之論,或出世間苦論、集論、滅論、道論,無倒宣說,是名妙說。聖所稱讚,故名善哉。
《披》於有功德補特伽羅真誠讚美者:功德有五,謂信、戒、聞、捨、慧。於此隨一功德具足者前,稱實讚揚,令生歡喜,心無諂誑,是名真誠讚美。
《披》於十方界至發言隨喜者:謂於十方無量世界中,無量諸有情眾,略有六十二種差別可得,是名一切有情。若世出世施、戒、修三所成福,是名一切福業。增上意樂,名勝意樂,此從勝解行地乃至到究竟地通得此名。此復云何?謂由淨信為先、擇法為先,於諸佛法所有勝解印解決定,是名菩薩增上意樂,由是此說起淨信心。菩薩於彼一切有情一切福業,淨信勝解決定能感增上生果,隨其所應,慶慰、隨喜,設慰意語及慶悅語,或復稱揚讚述,是名發言隨喜。
《披》於他所作一切違犯思擇安忍者:於他所作身語意業若打、若罵、若瞋、若弄、若訶,乃至能令發憤諸所餘事,是名一切違犯。能正思擇:唯行唯法,此中都無我及有情、命者、生者,是其能罵、能瞋、能打、能弄、能訶,或是所罵、所瞋、所打、所弄、所訶。是名修習隨順唯法之想。如是或復修習宿生親善想、無常想、苦想、攝受想。由是五想,於諸違犯悉能堪忍。於堪忍時,無變異意、無雜染心,故名安忍。
《披》以身語意已作未作一切善根至正等菩提者:此中善根,謂信等五及三無漏。於無漏中,未知當知根,名為未作,無漏種子未生現行故;已知根以來,名為已作,彼無漏種已現行故。菩薩最初發起正願,為證無上正等菩提,能作有情一切義利。既發心已為依、為住,以身語意積集諸善,所有未作、已作一切善根,皆為趣證無上菩提資糧。若能遠離貪著諸有、貪著資財心下劣性,是名迴向無上正等菩提,由與初發正願無有棄背,得名迴向故。
《披》時時發起種種正願者:菩薩正願略有五種。一、發心願,二、受生願,三、所行願,四、正願,五、大願。如菩薩所修正願中釋。此說菩薩既發心已,於時時中發所餘願,是名發起種種正願。
《披》以一切種上妙供具供佛法僧者:謂由六種增上意樂,於如來所或法僧所,隨其所應,奉施末尼、真珠、琉璃、螺貝、璧玉、珊瑚、硨磲、瑪瑙、琥珀、金銀、赤珠、右旋如是等寶,或復奉施末尼、環釧、寶璩、印等諸莊嚴具,乃至奉施種種寶鈴,或散珍奇、或纏寶縷而為供養,是名以一切種上妙供具,供佛法僧。
《披》於諸善品恆常勇猛精進修習者:此中善品,謂定所攝諸品類法。此復云何?即於護養定資糧處,乃至修作意處所攝諸法差別。聲聞地中廣釋其相。定地唯善,彼所攝法得善品名。其心勇悍,堪能攝受無量善法,是名精進。長時、無間修加行故,是名恆常。心無怯弱、無退屈故,是名勇猛。修謂得修,謂於善品獲得自在成就故。習謂習修,謂於善品皆現修習故。此如決擇分說。
《披》於身語意住不放逸者:修習諸善,防護不善,名不放逸。此有五支所攝不放逸行,如下自釋。安止其心,故名為住。
《披》於諸學處正念正知者:謂所聽聞菩薩素怛纜藏及以解釋,是諸菩薩學處體性。於此修學所集成念,令無忘失。由念任持,知無顛倒,能令菩薩審諦思惟:此是菩薩正所應作,此非菩薩正所應作,乃至成辦正所作業。是名正念正知。
《披》正行防守密護根門者:謂於眼根律儀乃至意根律儀能正修行,不墮雜染,是名正行。若於眼根乃至意根能善防護,不取相好,是名防守。當知此中,正行,謂於不應策發所識法中。防守,謂於應所策發所識法中。由不策發及應策發,皆能令心不起雜染,如是總名密護根門。此如聲聞地說。
《披》於食知量者:謂正思擇食於所食,乃至為當存養力樂無罪安隱而住。聲聞地中廣釋其相。
《披》初夜後夜常修覺悟者:夜四分中,過初一分,是名初夜;過後一分,是名後夜。如所聞法,初夜後夜經行、宴坐,從順障法淨修其心,是名常修覺悟。此如聲聞地釋。
《披》親近善士依止善友者:遠離不善業道,成就百種善行,是名善士。此如決擇分釋。成就八支眾相圓滿,是名善友。此如親近善友中釋。愛敬供事,是名親近。為所攝受,是名依止。
《披》於自愆犯至如法悔除者:此中愆犯,謂於攝善法戒,非律儀戒。不作應作,是名為愆。作不應作,是名為犯。於違犯事有染無染、上中下品及其因緣,當知差別及無顛倒,是名審諦了知。知由如是諸所違犯,定當不能成熟佛法及作有情一切義利,是名深見過失。深敬專念無有違犯,是名專意護持。設有違犯,應向有力於語表義能覺能受大乘、小乘補特伽羅,發露悔滅。今於此中說三種人。一、於佛所,二、於菩薩所。此唯大乘補特伽羅。三、於同法者所。此通大乘、小乘補特伽羅。如所犯事,隨其所應,或對於三補特伽羅,或對於一補特伽羅,如佛所制發露悔滅惡作罪犯,稱述所犯,令自當來終不重犯,是名至心發露如法悔除。如下自釋。
《披》引攝護持增長諸善法戒者:引攝,謂於未生善法。引謂引發,令後善法展轉增勝故。攝謂攝受,令彼善法和合相應故。護持、增長,謂於已生善法。護謂防護,正念正知,無違犯故。持謂受持,安住諸法無失壞故。增謂增上,攝受隨與無上正等菩提果故。依所趣義,故名增上。長謂長養,數修善法,隨順能熟自佛法故。此總結文,配釋前義,如次應知。
《攝抉擇菩薩地》:漢譯《瑜伽師地論》卷第七十五:「如是且說菩薩所受三種律儀略毗奈耶,菩薩於中常應作意思惟修學。若有於此三種所受菩薩戒中,隨有所闕當知非護,當言不護菩薩律儀,不當言護此三種戒。由律儀戒之所攝持令其和合,若能於此以精進守護,亦能精進守護餘二;若有於此不能守護,亦於餘二不能守護。是故若有毀律儀戒,名毀一切菩薩律儀。」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