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024-P274L08-P278L06-0121上士道-6度之布施 b274
我們現在是在所謂的財布施這1塊,一開始講財施的對象,討論對象之後就是布施時應該有的意樂,接著就是布施時應用什麼樣的加行。接下來到要布施的東西,所以布施有2個事:人、東西,所以會討論到人也會討論到物品。在物品這一部分就講到那些可捨哪些不可捨的原則,然後討論到內物,內物,就是真正布施我們的身體血肉或是你自己個人的自在為人家做僕人。那內物這部分上次全部講完了,今天就從廣釋外物可捨不可捨開始,首先是不捨外物的道理,就是哪一些物品不能布施。
 

第二 廣釋外物可捨不捨理分二  不捨外物道理b274 惠施外物道理b277。今初。
初中有五:一就時門不應捨者b274,如於出家及諸近住,施午後食。

二就施境門不應捨者b274a. 於持戒者施殘飲食,或與便穢涕唾變吐膿血所雜所染飲食,於諸不食蔥蒜肉者,不飲酒者,縱欲飲食,然具律儀不當授彼,施與蒜等及所雜染。b. 雖復先以正言曉喻,令其於施生歡喜心,然於怨家、藥叉、羅叉凶暴所覆,不知報恩,諸忘恩惠來乞求者,與子僕等,c. 病人來求非宜飲食,或雖相宜,然不知量而與飲食,若已飽滿性極饞嗜,來求妙食惠施妙食。d. 若諸外道為求過端及非求知經典之義,以財貨想而來乞求,捨彼經典,《菩薩地》中略說如是,廣如《菩薩地》攝抉擇分中應當了知。如云:「若是已寫完善經典,有嬰兒慧眾生來乞,若施與之當知有罪。若為施彼轉向餘求,亦是有罪。若我令他持諸深法及觀彼能如實信解,唯以是思而惠施者,是為無罪。若令諸具正信有情,書寫相似正法典籍,或外道論,或先已寫現在手中而施信者,或從他乞而施與者,是名有罪。手中現有已寫似典,菩薩應令改拭彼典書佛聖教,自亦應知彼無堅實,亦應為他說其非善。若諸紙葉猶未書寫,有來乞者,爾時菩薩應問彼言:汝今以此欲何所為?若云轉賣以充食用,菩薩若是將此紙葉預書正法,則不應施。若有財者應施價值,若無價值,二俱不施,亦無有罪。若非預為寫正法者,應即施與,令彼隨意受用安樂。如是若乞欲書最極下劣典籍,不施無罪。如欲書寫極惡典籍,如是欲修中典亦爾,若欲書寫最勝經典,不施求者,當知有罪。」

現在先說不應該布施的外物,基本上分成5個不一樣的角度在說:
1. 時門b274~時門就是正確的時間,時間不對是不能夠布施的。比方:出家人過午不食,過了中午再供養時物是不正確的,跟他戒律不符;近住p68,這裡為什麼提到近住沒有提到近事,因為,近事是守5戒,近住一般是守八關齋戒,那八關齋戒就要守過午不食,所以會寫出近住。近事、近住,理論上近事比近住要……近住守八關齋戒一般是守1天,近事守5戒是一生的,近事他若遇到八關齋戒他也會守。這裡提近住主要是他要守8戒的意思。
2. 施境門b274~基本上就是說,施這個境界,對方的……看課文就能完全掌握施境門的意思,又分幾種:a. 於持戒者施殘飲食,這就是施不好的飲食,一般出家人來乞食是不能用剩菜剩飯的,更糟的是雜染了一些穢物的飲食,想來也沒人敢醬做吧!守戒的、出家人是絕對不吃蔥蒜、含酒的食物,縱欲是說即使對方想要這個飲食,但他是受戒的你也不能給。這裡是強調對方是受戒的,布施的東西應該要跟他的戒是相符的。
b. 來乞的屬於兇惡的人,你有先跟他開導說明清楚了應當做布施,但是遇到對方是兇惡不知報恩的人,是不應該做布施的。
c. 病人,病人來求不適宜的飲食或雖是適宜但過量,或是根本已經吃飽就是愛吃,這些都不可以。總而言之,布施當下似乎對方得到快樂,但就究竟來說是於對方不利的都不應布施。
d. 外道,為求過端這情況就是說來找麻煩的來找你的過失的,也不是來求知經典的義理,他可能是要了經典,再依據經典所說他說一些邪知邪見來破你的正見,或者是要了經典是當作財貨來想,他拿去轉賣等等。這種情況下,你給了他經典是錯的。
在《瑜伽師地論-菩薩地-攝決擇分-75》有詳細討論到這種情況:若是已寫完善經典,有嬰兒慧眾生來乞,一般嬰兒慧是比喻智慧很低程度不夠讀這經典,我看到他們直接解釋這種是為求財來的,或是就像剛剛前面第4類的外道,若施與之當知有罪,你若給了你就犯戒了,犯的是善法戒,就是菩薩戒惡作裡面的善法戒布施條款下面的戒條。
若為施彼轉向餘求,亦是有罪。有一種情況是自己沒有,但是你從別人那邊拿到給他,這也不行。
若我令他持諸深法及觀彼能如實信解,唯以是思而惠施者,是為無罪。這就很清楚告訴你:假如現在給他這經典,我是認為他有辦法來攝持這些比較深的法,我也認為對方真正能夠有能力來信解,用醬子的思考的意樂下給他這個經典是OK的。先看一下參考資料……
「…若我令他持諸深法、及觀彼能如實信解,唯以是思而惠施者,是為無罪。…」b275出自《攝決擇分卷75「…除作是心:我今惠彼,欲試其人於甚深法堪受持不?能信解不?如是無罪。…」

《瑜伽師地論-菩薩地-攝決擇分-75》文字不完全一致,宗大師應是引藏文的《瑜伽師地論》,法尊法師是依宗大師所寫,故跟漢傳文字有差,但意思一樣,這是互相對照用的。
若令諸具正信有情,書寫相似正法典籍,或外道論,或先已寫現在手中而施信者,或從他乞而施與者,是名有罪。這裡是講對方是對佛法有正信的人,假如你現在書寫的是相似正法典籍,在佛學上你只要碰到相似2個字你就要有一個警覺:這經常是否定的,代表的意思不是肯定大部分是否定的。相似正法典籍就不是真正的佛法,更嚴重根本就是外道的論典,你把你已書寫的或是從他人處得到的這些相似典籍或是外道的論典施給這些有正信的有情,這種情況是不行的。
再來,宗大師是把《瑜伽師地論-菩薩地-攝決擇分-75》裡面這個內容全引出來了,意思就是講的很詳細。
手中現有已寫似典,菩薩應令改拭彼典書佛聖教,自亦應知彼無堅實,亦應為他說其非善。若諸紙葉猶未書寫,有來乞者,爾時菩薩應問彼言:汝今以此欲何所為?若云轉賣以充食用,菩薩若是將此紙葉預書正法,則不應施。似典,就是相似正法典籍,菩薩應該令他將似典改成真正與正法相應的聖教,同時你也應該知道你現在給人家的典籍裡面若有不符正法的部分,你要很清楚的指出來告訴對方。先看一下參考資料……
「…手中現有已寫似典,菩薩應令改拭彼典書佛聖教,自亦應知彼無堅實,亦應為他說其非善。…」b275出自《攝決擇分卷75「…菩薩唯應勸彼棄捨手中異論,或令書寫諸佛聖教,或自欲知彼不堅實,不應開示。…」

兩邊文字不同,意思一樣。再接著,若這紙張是尚未書寫,有人來要這紙張時,這時應該要問對方:你要拿去做什麼?對方若是要當作財物賣掉買東西吃,這裡是講得非常細,菩薩你手上有一些尚未書寫而原本計畫要書寫正法的紙張,你是不應該給他的。因為,你應該書寫正法,而不給他讓他去變賣。
若有財者應施價值,若無價值,二俱不施,亦無有罪。若非預為寫正法者,應即施與,令彼隨意受用安樂。如是若乞欲書最極下劣典籍,不施無罪。那,假如這時你身上有錢的話,你就根據這紙張值多少錢把這錢給對方,若沒有錢,你不給紙也不給錢,這沒有錯的作法。反過來,你並不是要書寫正法的紙張,這時你就應該給他,就隨便對方轉賣或是什麼。我們看參考資料,也是反過來……
「…若非預為寫正法者,應即施與,令彼隨意受用安樂。…」b275出自《攝決擇分卷75「…彼若答言:我求此物為書正法。即以葉紙應施與之,仍告彼言:隨意受用。…」

假如對方跟你要紙是為了書寫下劣典籍,所謂的下劣典籍這包括的範圍極廣,外道、情愛、言情等等,那你不給他是正確的。
如欲書寫極惡典籍,如是欲修中典亦爾,白話講這句就是如同前面句一樣的意思,是說就好似對方要去寫下劣典籍一樣,他如果要去寫中典你也可以不給他。那現在問題是什麼叫做中典?我查過後比較標準的解釋是:共通明處等。沒有再看到進一步的解釋,共通明處,應該就是5明裡面其他的4明,理論上如此但不是有絕對的把握,因為,4明也不算是不應該有。所謂5明就是內明講的是佛教,再加上因明、聲明、醫方明、工巧明這4明,而按照菩薩的角度是應該要修5明的,不光是只有內明。以前有聽人說過:你最重要是要有未到地定,你博士學位沒有都沒關係。我覺得這句話違反佛學,因為你做一個菩薩你是應該懂5明,你學一個博士也只是4明那一部分的東西。這裡主要就是說真的是很差的你不應去學,那非常重要的就像正法佛法是你應該給的,那些個屬於中間你可以不給。若欲書寫最勝經典,不施求者,當知有罪。這就說的很清楚了。基本上這整段施境門就分做4大類。

三就自身門不應捨者b275,若自了知,於經卷等其義未辦,又於經卷亦無慳垢而將經卷惠施求者。此不應施之理者,謂行如是法施,為成三種隨一所須。若不施者,尚有後二殊勝所須,施則無故。初一所須已辦訖故,謂我自心都無慳垢,故慳煩惱不須更除。若不施者,見增眾多妙智資糧,施則無之。若不施者,便能修集妙智資糧,利益安樂一切有情,即為愛念此一有情及餘一切,若施唯是愛此一故。《菩薩地》中所須輕重如是宣說。《入行論》亦云:「為小勿捨大。」故不施此非僅無罪。不施方法者,不應直言此不施汝,要當施設方便善巧,曉喻遣發。方便善巧者,謂諸菩薩先於所有一切資具,以淨意樂迴向十方諸佛菩薩。譬如苾芻於法衣等為作捨故,捨與親教軌範師等而守持之。由如是捨,雖復貯蓄眾多資具,亦名安住聖種菩薩,增無量福。此於如是一切資具,如佛菩薩所寄護持。見乞者來,若施與彼此諸資具,稱正理者,應作是念:諸佛菩薩無有少物不施有情,思已而施。若不稱理,即當念先作淨施法,由已捨故,告言:賢首,此是他物,不許施汝。軟言曉喻,或以紙價二倍三倍施與遣發,令他了知菩薩於此非貪愛故不施於我,定於此經不自在故,不能施我。如是行者,是巧慧施。

3. 自身門b275~以自己施者的立場來討論不應施。現在你手上有這些經卷,你自己知道你對這些經卷並不是已經完全了解、已經成辦了聞慧,而,於經卷等其義未辨,其中的辨字《廣論四家合注》將之改成辦的辦,應該是依照藏文修改的。未辦跟未辨,由中文來看未辨也可以,你這個經書還沒有完全讀的很清楚,你還不能辨別其義理;那未辦,意思就是你還沒有成辦,他可能根據藏文是成辦的意思才叫我們改成辦,簡單說就是還沒有成辦聞慧、或是思慧、修慧均可。另外一個角度,慳垢,就是慳吝,是菩薩戒裡面的他勝罪。會讓你破戒體的,除了第1個叫做讚自毀他,第2個就是慳吝,這是蠻重的一個戒,是菩薩戒會破戒體的。他說,你雖然自己了知你尚未對這些經典成辦聞思修3慧,另外,事實上你並沒有慳垢心,你沒有捨不得這些經典施予他人,這種情況基本上你是可以不施的;這有2個很重要條件,因今天他要告訴我們的就是什麼情況可以不要施,那這一定要先滿足2個條件a. 沒有慳吝的煩惱,這是一個基礎,因慳吝一起你已犯了菩薩戒的他勝。你沒有這個問題而你不想給,是因這些經典你還沒有成辦,你沒有成辦經典能給你的慧所以你不施。接著就是解釋為什麼不施。
他先告訴你這個條件下不施,那為什麼不施。謂行如是法施,假如你做醬子的一個法施,你是布施經典之類故稱法施,一般你是為成三種隨一所須。基本上你做法施是為了要成就3種成就,第1. 棄掉你的煩惱,這煩惱指的就是慳吝。第2. 你可以因此積集資糧,第3. 你是愛護眾生。一般你做這種事情是要成就這3個。那,你今天施與對方的時候,你只有成就這3種的第1種就是去掉你的慳吝的煩惱。前面已經告訴你你不施可你並沒有慳吝心不給,你若給出去你就只成就了第1個的去掉慳吝的煩惱而已,可是後面2個你都沒有成就了,1個是積集資糧讓你將來快點成就,1個是愛眾生。所以他說,若不施者,尚有後二殊勝所須,施則無故。你第1種本來就沒有問題,你若不施你還可以讓後2種繼續成就。那你說你沒有布施第1種也沒有成就,有。因前面有但書,事實上你也沒有慳吝的煩惱在內,所以不施沒問題。
那接著解釋:初一所須也就是說去掉慳吝的煩惱,因為你已經成辦了,初一所須已辦訖故,謂我自心都無慳垢,他自己知道本身並無慳垢心,故慳煩惱不須更除。那假如你不給的話,見增眾多妙智資糧,剛剛講過3種成就之2積集資糧,因為你還沒有完全依這經典增長慧資糧,你不給你就會再繼續讀,當然就會增加慧資糧,布施掉則無法繼續之。若不施者,便能修集妙智資糧,同時利益安樂一切有情,即為愛念此一有情及餘一切,若施唯是愛此一故。這就是講第3個成就愛眾生,不施你可以精進自己的資糧,再進一步利益他有情,也就是說你不只是愛現在來跟你要的這個有情,你現在雖然沒給他但將來你讀通了,你還是會度他幫他,還有利益其餘一切的他有情,你若施,只利益來跟你要的這個有情。醬講大家應該都能聽懂。
他意思就是這種情況你不施,中間原因第1個根本就是你並沒有慳吝的煩惱,加上這經典你又沒有讀通,你若不施你可以再圓滿後面2種成就,就是積集慧資糧及愛更多眾生,你不施你能夠得到更大的利益。所須輕重意思就是你去衡量得失,何者該做,《瑜伽師地論-菩薩地-攝決擇分-75》裡面就如是講,你不施所得到成就更多。又引《入行論》裡面一句話:為小勿捨大。布施時也要考慮利益大小,不能為小利而捨棄了未來的大利。看講義……漢傳的《慧光集》裡面相對應的文字。
比較《入行論》二種翻譯出自《廣論》b276一、「為小勿捨大。」出自《慧光集》、「施等波羅蜜層層漸昇進,因小勿失大,大處思利他。」護正知83

所以宗大師說不施此非僅無罪。你不施非但沒有罪你還做了很正確的事情。
接著轉到另外一個角度,前面也說過法尊沒在分科下很大工夫,不然這可以是這一科裡面另外一小科。這一科是說用自身門來考慮時,你應該選擇利益大的方式去做有時反不應該布施,不因小失大;可是反過來又告訴你,你不布施時你一定要注意你用的方法,這是非常善巧的,因有時不施可能會傷害他有情的感情。所以你不施要有不施的方法。1.不應該直言說不給你了,要當建立一些善巧的方法,明白開導對方,給對方一個交待。
怎麼樣是方便善巧,你如果是一個菩薩,修布施時,事先你要做一些動作,這叫淨施法。你要先做一個淨施法,把你所有一切資具,都用你的淨意樂迴向十方諸佛菩薩。事先你先做過這動作,淨意樂就是非常乾淨的,這裡迴向也可以解釋作供養布施,你把你所有的資具供養了十方諸佛菩薩。這時,比方:比丘對於自己的法衣等為作捨故,捨與親教軌範師等而守持之。就是跟淨施法一樣的道理,你雖然有這3衣,但是你先發了一個願這些東西將來要供養親教師、軌範師。因為你事先有做過淨施法,雖然你復貯蓄眾多資具,亦名安住聖種菩薩,安住聖種菩薩意思是少劣具足,只有少劣的東西你就滿足了,就是說你雖然還有一些資具,仍屬安住聖種菩薩,增無量福。看講義……
四種聖種b276:隨所得衣喜足聖種、隨所得食喜足聖種、隨所得臥具喜足聖種、樂斷樂修聖種。

此於如是一切資具,如佛菩薩所寄護持。在你身邊的這些資具,基本上也是佛菩薩寄放在你這邊的,你暫時保管的。所以,有人來跟你要這些資具時,若施與彼此諸資具,稱正理者,稱是符合的意思,符合道理之下你施給他時,你應作是念:諸佛菩薩無有少物不施有情,思已而施。因為你手上的東西算是佛菩薩的,佛菩薩遇到這種情況他絕對不會不施與有情的,所以你就很安心的施出去。假如,你發覺某些情況布施出去是不合理的,這時,你即當想到前面已先作的淨施法,因為你在淨施法時把你一切資具都已捨故,你就可以告訴對方:賢首,這是尊稱對方,此是他人的物品,我沒有辦法給你。用柔軟的言語、口氣明白開導告訴對方,若是經典角度時你或是用紙價二倍三倍施與遣發。最重要就是布施時你不給人家,也要先做好這些準備,然後,遇到時你就當機立斷知道該怎麼做,做時也要柔和的態度讓對方不受傷。就令對方了知,今天之所以不布施,並不是因為我捨不得,現在又回到布施經典角度來看,應該是於此經不自在故,這個菩薩並不能全權處理這個經典,所以他不能施我。能如是做者,是真正具有巧慧的布施。
自身門大部分是用經典給不給的角度在說,可以此類推到別的東西上面。

四就施物門不應捨者b276a. 若自父母、b. 有蟲飲食、c.妻子、奴等,未正曉喻,雖正曉喻若不信解。d. 若自妻子形容軟弱,族姓之人,雖說此等不施為奴。然亦即是物之重者,故墮物數。《菩薩地》攝抉擇分說,若是三衣及餘長物佛所聽許,無慳意樂,於修善品極所須者,雖不施與亦無有罪。如云:「出家菩薩除三衣外,所餘長物佛所聽許,身所受用順安樂住,若故思擇施來求者,當知無罪。若顧善品非墮欲貪,雖不施與亦唯無罪。」《菩薩別解脫經》云:「捨利子,若諸菩薩重來求者,捨與三衣,此非修習少欲。」故出家菩薩施自三衣,即是有犯。

4. 施物門b276~這是根據所施物的角度來看,有幾種東西不應該給: a.自己的父母, b.有蟲的食物,這個角度可以有2種解釋,但我們先採1種角度,有蟲的食物,意思是這食物上面有其他的眾生,布施的原則是你不能因布施他而擾害其他眾生。所以這裡不是因有蟲的觀念而是有其他的眾生。當然,你若想是不好的食物那跟前面施境門裡面所講就重複了,因此這裡不是指不好的。簡單講原則就是,你布施一個人你不能讓其他的眾生受害是這個道理。 c. 妻、子、奴僕等親屬,你沒有告訴對方讓對方了解你要將他布施出去,或者是你已經告訴他了,可是對方並不願意,這是不能做的。 d.或是親屬族人之中身體很弱的,一般你布施人出去大都是做人家的僕人,身體不好你醬子做就不行。這很清楚分成這幾類,父母、有蟲食物、妻子奴僕或是身體不好的族人,不能布施。在今天的角度問題就不大了,因為根本不能布施。你怎麼可以自己的妻子布施給別人?!法律不允許的。不過當時的舊社會是另外一件事。
這裡面這些話:雖說此等不施為奴,然亦即是物之重者,故墮物數。先看講義……
「雖說此等不施為奴,然亦即是物之重者,故墮物數。」b276:雖然經中說這些(父、母、妻、子、僕等普特伽羅)不能施(與他人)為奴,但也顯然是(所求施)物中最重要的,所以(本論這裡)算在物裡面。(源自《廣論四家合注》)

人家跟你求施的時候,當你布施是人的話,這可是很貴重的。所以算在物中,因為這裡叫施物門,是物品,那這裡所提到的都是普特伽羅,已經不是物品了,所以用這幾句話把事情做一個交待,雖然經中說不能布施這些,那假如能布施這些的時候,那布施人的時候是不是最貴重的物品了?他是這個意思,所以也把他放在施物門裡面。
接著講其他不能施的,就是《瑜伽師地論-菩薩地-攝決擇分-75》裡面的,若是三衣,三衣就是出家人的衣服,除了三衣以外,及餘長物佛所聽許,其他是佛制裡面同意他所擁有的長物,這範圍極廣,比方:臥具,牙刷、缽,無慳意樂,對於一個菩薩來講,假如他沒有慳吝的意樂,大家注意為什麼他一直提這個,因這是菩薩他勝的第2條,所謂他勝的意思就是你犯了菩薩戒就沒了,你的戒體就不見了,這是很重要的。同時,於修善品極所須者,你在修道時這些東西不能沒有,不能說衣服、臥具或是一些藥品你都沒有,修善品就是你在修行的時候這些長物都是需要的。雖不施與亦無有罪,這時你可以不施。其實是根本不能施,就好像《瑜伽師地論-菩薩地-攝決擇分-75》裡面說的:出家菩薩除三衣外,所餘長物是佛所聽許佛所同意的、身所受用的、能夠順安樂住能夠生存下去的所須,若故思擇施來求者,因為醬子,這些東西不給來求施的當知無罪。若顧善品非墮欲貪,假如是顧慮自己修行所需而不是墮在欲貪,你沒有愛欲慳吝醬的問題在內時,雖不施與亦唯無罪。先看講義……這跟法尊所翻文字就很接近。
《菩薩地攝決擇分》b277:漢譯《瑜伽師地論》卷七十五中「復次,若有出家菩薩,除三衣外所有長物,佛所聽畜,身所受用順安樂住,若故思擇施來求者,當知無罪。若顧善品,非慳貪障而不施者,亦無有罪。」 

接著又引《菩薩別解脫經》裡面的,這就更直接了當地說:捨利子,若諸菩薩重來求者,這個重是重視的意思,假如這菩薩太看重來跟他求的人,他捨與三衣,這裡面有一個基本條件,假如是他多餘的三衣是沒有問題,若只有那一套那是有問題的。此非修習少欲,這並不是表示你是正確的修習、也不是表示你少欲。簡單說就是不正確,你不應該把三衣布施出去。故出家菩薩施自三衣,即是有犯。這很清楚了。不過有一個但書,是多餘的話是可以的。

五就所為門不應捨者b277,若有來乞毒火刀酒,或為自害,或為害他,即便施與;若有來乞戲樂等具,能令增長墮惡趣因,是應呵止,反施彼物;若有來求或來學習罩羅罝弶,為害有情,教施彼等;由此顯示,凡害眾生身命資財,皆不應學彼等教授。若為殺害或陸或水所住眾生,來乞水陸即施此等;若為損害此國人民,或為害他,來求王位而行惠施,若有怨家來求仇隙,施彼仇敵。

5. 所為門b277 ~這是所做事情的角度,也就是對方的目的他要求什麼。 a.若是來要毒、火、刀、酒這些具有殺傷力的東西,不論是自害或是害他你就給了這是不對的。 b.乞求戲樂等具,就是安樂的,比方是胡琴或是唱卡拉OK的,基本上這些東西給他是增長對方墮惡趣因。為什麼醬講這裡面是有區別的,這種東西不是不能給,你給了之後是會增加對方以後學習更有精神更加精進那應該給,那你給他只會害他墮落到惡趣裡面就不應該給,你給就是不對。 c.來要求學習置網捕魚或捕鳥獸的,他就是危害有情,不論你是教他怎麼置網或是布施給他網這都不行。不論是學這些或是教這些都是不行的。乞水是跟你要一個水池,乞陸是跟你要一個山頭,水陸基本上是指的房地產,他要這做什麼?他要把池中的魚抓起來吃,要山是進山打獵什麼的,所以這種情況不能給。有的來求王位,菩薩有辦法能給人家做國王,這種情況不常有,簡單講,對方要求的東西你給了他他會去害別人,這種東西都不能給。他要王位不是要造福而是害人民,或是以此為基地好去侵略別人,就好似怨家來尋仇的你就把仇敵施給對方了,這是不可以的。
這原則我們掌握住,就是你不能因為布施這人而去傷害其他的人
罝弶b277:罝,音居,泛指捕鳥獸的網。弶,音醬,捕捉老鼠、雀鳥等的工具。 

下面這一段正好倒過來,現在是告訴你什麼樣的外物不能夠布施,最前面是講什麼樣內物不能布施,然後接著講若不是這種你就可以施,那剛剛講用不一樣的角度來說是什麼樣的外物不能夠布施。那這一段就是倒過來了,也就是反過來以下這些你就應該要施。
惠施外物道理b277
第二應施外物之道理者b277 a. 若即此身非是大師所遮之時,b. 於彼補特伽羅捨所施物,非不稱理,於彼相宜即應施與。c. 又若自身與前相違,於諸經卷有慳吝心,雖未已辨經典之義,應施來求樂勝智者。此復若有二書即應施與,若無二者應與書價,價亦無者應作是念:我行此施,縱於現法而成癡瘂,不忍慳貪,如是思已定當惠施。d. 若所施物除前所說,又自作王時,終不抑奪餘妻子等,令離其主而轉惠施,唯持村等可施求者。e. 如是不為墮惡趣因。諸戲樂具及罩羅等,不損於他眾生所居水陸之處,不傷眾生,無蟲飲食,應施求者。若有來求毒火刀酒,為自饒益或饒益他,即當施與。若如是行財施之時,來二求者,一貧一富,應如何施?先作是念:設二求者來至我所,若堪於二充足滿願,即當俱施滿願充足;若不堪者,則當圓滿貧者所願。由其先作如是念故,若不能滿二所欲時,即當滿足貧者所願。應以軟語曉喻富者,告曰:賢首,我此資具於此貧者先已捨訖,切莫思為特不施汝。受菩薩律初發業者,如是學施極為緊要,故特錄出,凡無別義者,皆如《菩薩地》意趣而釋。
現在反過來什麼時候外物應該施。
a. 若即此身非是大師所遮之時,這是對應剛剛的時門,不是佛陀所說的不恰當時間,比方出家人過午不食,你不能過午以後布施人家食物,反過來就是還沒到中午以前你當然給。難的是此身這2個字,此身這2個字,正確的解釋是布施的對境,就是說你這個布施的對境不是大師所遮之時,這我就不懂了,不懂為什麼會用此身這2個字。相信會做醬的解釋是跟藏文有關。不過你註明此身在這裡的解釋是布施的對境。其實忽略這個,你也能明了他的意思,就是不是大師所遮的時間你就應該布施。這是第1種跟前面對應的。
b. 於彼補特伽羅捨所施物,非不稱理,於彼相宜即應施與。這就是對應施境門。你給他的東西非不稱理,剛剛說給殘食、廚餘或是汙染的食物,還有與彼相宜這是指病人或是守戒者,就回想剛剛所講的,現在是倒過來了。
c. 又若自身與前相違,於諸經卷有慳吝心…………這是根據自身門。這裡自身跟前面此身不是一樣的意思,這裡自身就是根據自身門的角度與前面是反過來的。那他第1個就提到這個慳吝,所以是這裡面的重點,因為菩薩戒裡面4個他勝,第1個讚自毀他這很容易懂,第2個就是慳吝心這個東西。所以一定是要沒有這個東西才可以。所以你若對所有的經卷有慳吝心,這時你不想給並不是因為剛剛所講的你還沒有成辦所需的這些成就,你是因為慳吝心,雖然你還沒有讀懂,你該得到的這些智慧資糧都還沒得到,當對方來跟你要的時候,你一有慳吝心這時第一件事情你就是要給了。他的意思很清楚,為什麼?就是剛剛跟各位報告的,這個東西是他勝的第2條,一犯菩薩戒就毀了。就說你只要有慳吝心你就趕快給出去,不管你自己是否有成辦裡面應得的慧。反過來你有2本書,那根本不要講就是一定要給。假若沒有2本就應給予對方書的等值價格,假如沒有價的時候你應該馬上醬想:我行此施,縱於現法而成癡瘂,不忍慳貪,如是思已定當惠施。這是很重要在強調一個,就算我把這東西布施出去了,讓我變成一個癡呆的人了(是因他無書可讀無法增長他的智慧),但我不能忍受自己有慳吝這樣的貪這樣的煩惱在身上(這是因他是菩薩),為了這原因應該就是施出去才對。
d. 若所施物除前所說,又自作王時,終不抑奪餘妻子等,令離其主而轉惠施,唯持村等可施求者。這整段是跟施物門對應的。現在你所施的東西不是前面所講的,前面所講的是不能施的,現在假如不是前面所講的東西那當然就是能施,抑奪是強行的意思,同時你如果是王你有那權力你也不會強行奪他人妻兒去做布施,唯持村等的等包括村莊、城市、山地、河流這些無生物,你布施這些不會傷害他有情,剛剛前面有講布施水池但是人去水中抓魚來吃這是不行的,若不是醬子就可以布施這些村莊、城市、山地、河流給予他人。這裡是有情物跟無情物之間的差別。
e. 最後這一段就是跟所為門對應的。如是不為墮惡趣因。假如人家來要嬉戲玩耍的東西,你確定這東西不會造成他去惡趣,這些諸戲樂具及罩羅等,不損於他眾生所居水陸之處,不傷眾生,無蟲飲食,這些都是一些條件,無蟲飲食很清楚說明不因布施這飲食害了他眾生,你就應施來求者。這是倒過來,這是所為門。
這裏有一個在佛學中的方法~先以欲勾牽,後令入佛智。意思是說你先用一種他比較喜愛的美好東西來導引他,最後帶他進入佛道裡去成就佛智。像這種事情就可以做,剛剛所講的就是所為門反面都是根據這個原則下面而行的。那些戲樂資具若是可以幫助對方進入真正好的道路當然可以施。其實,這是很難掌握的,以前,在我孩子還小時最怕他去玩電動玩具,可我那時候是倒過來,也不知為什麼蠻有種的就去買來給他玩,我說:你今天可以玩,可是你一定要證明給我看你能收能放,你玩,該停時候你就停。結果他做到了。做到了,他確實是有好處喔!因為很多這種情況你不給他,他壓抑以後有一天他一有機會就亂了。那你先給他,你用另外一個角度反而是幫助了他。最後他發展得很好,不會隨隨便便就被外界所影響。
他醬講完以後,若有人來求毒、火、刀、酒這些看起來有問題的東西,可是他目的是為自饒益或饒益他有情,這時你即當施與。這很清楚就是倒過來的。
f. 其他,這裡分科就是其他,跟前面的什麼門無關。若如是行財布施之時,來了二求者,一貧一富,應如何施?這裡是舉例子,你要做布施會出現許多情況,在事先你都要想好應對措施該怎麼做,才不會臨時匆忙之中下了一個錯誤決定。你要先想好作是念:設二求者來至我所,若堪於二充足滿願,若我有能力讓2個人都滿足,即當俱施滿願充足;若不堪者,若我沒有那個能力,則當圓滿貧者所願。由其先作如是念故,因為你已經做過這個準備,若不能滿二所欲時,即當滿足貧者所願。這時你遇到了你當然先給貧者,可是拒絕時仍是要以善巧的方法告訴富者,所以應以軟語曉喻富者,告曰:賢首,我此資具於此貧者先已捨訖,切莫思為特不施汝。我只有這麼多都已經給了前面那個貧者,請不要認為我是特地不給你的,不是醬子。
最後說,受菩薩律初發業者,如是學施極為緊要,一個剛剛學菩薩行受菩薩戒的人,要學所有布施的細節是很重要的,所以,宗大師故特別將重要的東西節錄出來放在這裡,凡無特別的別義者,一般完全都是根據《瑜伽師地論-菩薩地》的意趣而釋,主要是根據在菩薩地的卷39及在攝決擇分的卷75。這裏面說的並不是只有針對所施物,他是包括了整個施財道理所有東西:所施田就是對象,施的意樂就是你的心是怎樣,你施的加行,還有你的施物,這4個全都是出自菩薩地的卷39及在攝決擇分的卷75,除了一些特別的我會引一些,基本上都是引自《瑜伽師地論》的卷39、卷75。也就是代表你如有興趣更了解詳細就去讀這2卷,不是全卷是部分。
今天就講到這裡。討論一下吧。
某師姊:請問剛講《廣論》的276頁施物門的有蟲飲食,這個蟲特別是說活的嗎?
石師兄:不是。這個蟲食的意思,我們本會想說有蟲吃過的東西不能給,這是一種方式,但應該不是他的意思,而是說這裡面假如是有其他的眾生在,你布施就害了他們。我認為是這個重點。
某師姊:《廣論》施境門的274頁的諸不食蔥蒜肉者,不飲酒者不應去施與,………聽不清楚問題
石師兄:我是覺得在讀經論是抓住他講的原則,其實細節爭辯起來也可能有不圓滿的地方。真正講起來任何一塊食物裡面都會有其他的生物,這計較不完,但我們要記得原則。原則就是說不能因布施給一個人好處然後害別人,你損腦其他的眾生然後布施一個有情這是不對的。
某師姊:就施物門的276頁的若自妻子形容軟弱,族姓之人,雖說此等不施為奴,這邊是說……
石師兄:這裡分作好幾類,最後一類就是這,妻子指婦幼,或是在族群中身體不好的人,你把他布施出去,布施人就是布施自在就是為人奴僕,當對方身體不好布施出去是在害他,所以這個不能布施。在這後面的那句話是講另外一件事,經中是講說不應該布施人出去,可是這一科叫施物門,人不是物,主要是解釋這一段:雖然經裡講不應該布施人出去做奴僕,是人,可是當作布施是算在物裏面是非常貴重的,所以也放在施物裏面。
剛剛一直強調菩薩戒裏面的他勝罪,第1是讚自毀他,第2是慳吝,犯了慳吝就破了菩薩戒。想請簡師姊講講感想,這東西,老實講一般人一不小心就犯了。
簡師姊:其實我就發現我犯了,自己受戒以後對他是了解,比方,新換了一位看護,他初來台灣,天氣變冷他沒有衣服,我就在挑衣服什麼可以給他,挑到喜歡的又捨不得,收起來。剛剛一看到這裡,我就發現自己犯了。
石師兄:這也是人之常情,其實大家都有,就算沒有行菩薩戒,多多少少感覺到真是不容易!你是直接有感覺?
簡師姊:是,就是有感覺自己又犯了。要懺悔…….
石師兄:大家都沒想到這是他勝的第2條,不知道是這麼嚴重!所以才會不停的講這個。他講的很清楚,若你今天是有慳吝心,你一起慳吝心,你什麼都不要想就趕快施了。你一不施就是他勝了。所以他不施的第1個條件就是沒有慳吝心。我沒有慳吝心後再去思考別的之後我不施,只要有慳吝心絕對不能去考慮別的就要馬上施。這是很重要的一點。
某師兄:比方說胳臂往裡面彎,這是不是慳吝?
石師兄:看情況,應該也算是。胳臂往裡面彎?看不出來,不過應該是違反菩薩戒律,他不算戒律,可是因為胳臂往裡面彎,你就為了幾個眾生放棄了其他的眾生,在他的教法裡面是很清楚的說你一個眾生都不能放棄。所以,有時想想很難做,他真是要求非常嚴格的東西。前面在講菩提心時他就很清楚的說過你一個眾生都不能放棄。
郝師姊:真的是很難!可是,下一段就有說原諒初發業者,因為真的很難。我是覺得這本《廣論》寫的實在很棒,若是不學佛的人以文學角度來說這本書都是了不起的著作。從一開始作者怎麼樣,一直到今天教我們要布施,但什麼施不能做,什麼施能做,講的非常有智慧,然後當大家都有問題的時候,我不是很用心,但正好看到後面一段我是很讚嘆、我是很感恩說他給了我們一些很好的解釋跟原諒,他教我們說怎麼樣去告訴人家,你是不小心有我所、有一些我執在裡面,然後又怎麼樣去修正。那我自己一面讀一面說,我也沒有發菩薩願,我做了更多更多的錯事,還有許多不圓滿,我不能給也沒有跟對方好好的解釋,有時傷了人家或是讓對方產生誤會自己都還不自知。所以我讀每一段的時候都在想:哇!很感恩能有機會讀到這幾頁。我覺得好重要,很多的生命都已經過去沒有辦法彌補,不過,很感恩能夠讀到,讓自己能夠一點一點修正。
石師兄:郝師姊說的這一段,下一堂課就會提到了。《勇利問經》b278裡面就是告訴你:當你一起慳吝心你給不出去的時候,你就去跟對方懺悔,你說我起了慳吝心我拿不出來,但我因為是初業菩薩,我現在善根還不夠,我還沒有這功力我做不到,請你原諒我。以後我會盡量改進最後我一定做到。這是後面會講到的。可是當你醬子做時並不是慳吝罪就沒有了,你還是有因你還是慳吝。可是這時候可能可以算不是他勝。為什麼不是他勝?因為你有去懺悔,你有懺悔變成不是他勝。是醬子一個觀念在內。所以當你有慳吝你就要直接的告訴對方:我對不起,我為了這個我拿不出來,那我以後一定改進。可是不要今年醬講、明年也醬講、後年還醬講……
 

 

20171031-P278L07-P281L02-0122 上士道-6度之布施 b278
今天應該可以把布施度全部說完,先看科判。一開始是講布施的自性b263,接著是轉趣發起布施的方便b263、布施的差別b267、最後就是此等略義b280,今天一定會把這個全部讀完。布施的差別分成3科:總一切依當如何行b267、觀待別依所有差別b267、布施自性所有差別b268;總就是依大乘來講布施應該怎麼樣,別就是出家人跟在家人之間的差異應該怎麼做,再來就是布施本身他有什麼差別,這又分3科:法布施、無畏施、財施,法布施、無畏施都很短,財施很長,最重要是在說實捨財施b268~真正的你有東西施的時候這一科,其中又分:1.捨財道理、2.若不能捨當如何行b2783.席近對治布施障礙b279,這1.捨財道理內容很豐富,我們已經講完了,所以今天是從第2.若不能捨當如何行,就是說你假如沒有辦法做到的話,你應該要怎麼處理。實捨財施有3科最大一科已經講完了,剩下2個小科講完就是唯意樂施b280,唯意樂施一說完就進入此等略義,整個布施就講完了。等下聽時就能掌握前後順序。
 

前面都是講布施你應該怎麼做,施內物、施外物應該怎樣,現在是反過來,你假如沒有辦法施的時候,你要怎麼處理這個問題。這個問題分成2方面來說:1. 你要繼續思惟,最好當下就解決了這問題,不會再施不出去了。2. 假如實在不行,想了半天仍是無解,那你一定要跟對方懺悔,等下讀了就明白了。
若不能捨時當如何行 b278
第二不能捨時當如何行者,若有求者正來求時,為慳覆者,應作是思:此可施物定當離我,此亦棄我我亦捨此,故應捨此令意喜悅,攝取堅實以為命終;若捨此者,則臨終時不貪財物,無所憂悔發生喜樂。如是思已仍不能捨。如《勇利問經》說:「應以三事曉喻求者,謂我現今施力微弱善根未熟,於大乘中是初發業,隨不捨心自在而轉,住於取見我、我所執,唯願善士忍許,不生憂惱。如何能滿汝及一切有情意樂,我當如是漸次而為。」此是斷餘不信過失,非無慳過。《集學論》說,菩薩慳吝是應呵責,然如是行似能遮免「由慳不施財法他勝。」《攝波羅蜜多論》亦云:「若有求者現在前,力極微故不能施,必令求者不退弱,應以軟語慰其意。以後若再來前乞,必定不應令失悔,當除慳吝諸過失,為斷愛故應勤修。」

不能捨時當如何行,人家來求我們,可是我們被慳吝所覆蓋,這時第1個你就應作是思,思是指思惟把這問題解決,另一個角度來講思是你要做無常觀,思惟的內容就是無常觀的內容:此可施物定當離我,目前人家跟我要,我現在小氣拿不出去,那我現在就要想這個東西終究會離開我,我是沒法保住他的,此亦棄我我亦捨此,最後一定是無法保持住這個的,所以,故應捨此令意喜悅,應該要醬想,既然留不住,也不要讓來求的人失望,應該把這東西施出去,攝取堅實以為命終,自己本身問題解決了,醬到最後也不會有遺憾;若能捨此者,則臨終時就不會去貪戀財物,無所憂悔發生喜樂,就是用無常觀看能不能解決這個問題。如此做了之後還不能解決問題,《勇利經》在《廣論》前面叫做《勇利問經》,為了怕弄亂,《廣論四家合注》建議改成《勇利問經》前後一致,這時就要根據《勇利問經》,先看參考資料……
《勇利經》b278:前作《勇利問經》。漢譯《大寶積經》卷第八十二《郁伽長者會第十九》中「若不能施應以四事白於乞者:今我力劣善根未熟,於大乘中我是初行,其心未堪自在行施,我是著相住我我所。善大丈夫今向汝悔勿生嫌恨,我當如是勤行精進,滿足一切眾生所愿。」 

如果不能施時要由4個方向來跟對方解釋:今我力劣善根未熟,於大乘中我是初行,其心未堪自在行施,我是著相住我我所。這是告訴對方我現在是處於醬的狀況裡面,因此無法做這個布施。那,善大丈夫今向汝悔勿生嫌恨,我當如是勤行精進,滿足一切眾生所愿。我跟你懺悔,這次我做不到,但是我一定會想辦法在今後做到。
在《廣論》裡面《勇利問經》的內容跟剛剛所講的類似,是一樣的意思。剛剛這段我就解釋2個,1是你最好用無常觀去解決,解決不了,你就一定要跟對方懺悔。這是他主要的內容。怎麼懺悔就是根據《勇利問經》的內容:應以三事曉喻求者,這裡是講3事,漢傳那邊是講4事:a.我現今施力微弱,b.布施的善根未成熟,c大乘中是初發業,隨不捨心自在而轉,也就是說我現在只不過是剛剛發了菩提心學著行菩薩道,但是,剛開始之故,還是隨著不捨心而轉,跳不出過去的習氣,因此我還是住在於取見我跟我所執,取見就是不正確的見地,同時還執著於我、我所,唯願善士忍許,希望來求的人原諒我也不要生憂惱。如何能滿汝及一切有情意樂是我現在做不到的,我當如是漸次而為,我一定會想辦法慢慢的把問題解決掉。看漢傳那邊是講4事,我覺得這只是一個開闔的問題,而內容其實是一致的。
後面這句話,此是斷餘不信過失,非無慳過。先看參考資料……
此是斷餘不信過失,非無慳過。b278:依藏文為「這是斷除令彼此不信任過失,而並不是沒有慳吝的過失。」(源自《廣論四家合注》)

依照藏文的解是:這是為了斷除對方對於這種大乘菩薩產生不信任的過失,而醬子做並不是沒有慳吝的過失。有跟各位解釋過慳吝是菩薩戒的他勝罪之1,犯了他勝是犯了根本罪,菩薩戒就沒了,戒體沒有就要重受了。這裡說只是不令對方對菩薩起不信任之感,但並不表示沒犯慳吝,這慳吝的過失還是在。我也有看到進一步的解釋說是可以同意不是他勝,原來是他勝,可是因你自己知道不對有去懺悔了,雖然還有慳吝過,可是這個慳吝過可以不算他勝。這裡主要意思是:並不表示你沒犯慳吝過,可是因為你跟對方懺悔,可以免除你犯慳吝的過失的他勝罪。那反過來講,你今天慳吝,然後你也沒想法子解決問題,解決不了就得過且過的了,這你就是犯了他勝。你守了菩薩戒、你在做菩薩行,這種情況你捨不出來,你一定要跟對方道歉,最重要是這個觀念,你要跟對方懺悔,懺悔以後也不能每遇相同情況你都懺悔,不行。一開始做不到可以懺悔,懺悔就可以免除他勝罪。你他勝罪沒有免除的話表示你菩薩戒體就沒了,戒體沒有就要重受菩薩戒了,不過,佛學的觀念,你重受以後還是有瑕疵,比沒有重受的是會有很大差別,不是說可以重受就一直重受,不是這意思。
這裡重要就是你有什麼辦法讓你的他勝罪變成不是他勝罪。他就這個目的而已。你還是犯罪,可是不是他勝。
接著宗大師就是舉出教證,先引寂天菩薩的《集學論》說,菩薩的慳吝是應呵責,然如是行似能遮免「由慳不施財法他勝。」這就是剛剛講的可以避免他勝,重點在這。你假如沒有做就代表你受的菩薩戒就毀了、沒了。宗大師又根據龍樹菩薩的《攝波羅蜜多論》再把這講個清楚:若有求者現在前,力極微故不能施,假如有人來求你,你現在做不到,必令求者不退弱,這時你要讓這來求之人不發生不信任大乘行者之心,所以,應以軟語慰其意,你就要用柔軟懺悔的語言態度去安撫對方不讓對方太失望。最重要是以後若再來前乞,必定不應令失悔,佛學在講犯戒的時候,一犯戒一定要去還淨,一定要去追悔,這裡他勝你要把它改成不是他勝,那假如是遮罪你一定要去懺悔,懺悔都有儀軌的,還要看你犯什麼罪,這都有很詳細的規定,是哪一種罪要用哪一種方式懺悔,是說:有一種罪你需要對12個人發露,所謂發露就是當面承認自己的錯誤;那有一種罪你要面對整個僧團,他有一定的方式。除此之外,他有一個很重要的精神就是:你懺悔完了以後一定要改掉,不能一而再、再而三的重複犯重複懺,不行。你這次懺掉,下次來乞時你要有辦法給,也就是在這當中你要想辦法克服自己的煩惱、解決自己的問題。所以,當除慳吝諸過失,為斷愛故應勤修。在第2次還沒有發生之前,你就要想辦法把問題解決。
整個原則就是:絕對不要去犯性罪,或者叫做根本罪,或者叫做他勝罪。萬一不幸犯了遮罪,那就一定要去懺悔,懺悔在菩薩戒裡面有一定的儀式。懺悔的原則是,懺完以後下次絕不再犯。下一個講菩薩戒就會說到了,記得以前也有解釋過他勝,整個菩薩戒基本上叫做「三聚戒」,「三聚戒」包括3個基本內容:1. 律儀戒,所謂律儀戒是必要的不能沒有的,比丘一定是別解脫戒,出家人的戒是很嚴格的,跟小乘守的戒是一樣的。在家人一定要的律儀戒一般就是5戒,也可以受菩薩戒,但受菩薩戒之前一定要有5戒,沒有5戒經常就是當場受5戒才行受菩薩戒。2. 善法戒、3. 饒益有情戒。善法戒這個善法指的就是6度,基本這是自利,6度,經過6度的訓練是為了讓你本身有那個本領,6度就是從布施、持戒、忍辱、精進、靜慮跟般若,也可以延續變成10度,饒益有情戒就是4攝,這是利他,4攝、6度的差別後面會提到,在這2個你犯了戒一般這都叫做惡作,惡作的意思,白話講他不是性罪,是遮罪。後面2聚是遮罪,可是其中有一部分叫做他勝,這是特別拿出來的菩薩戒的4個他勝:第1個就是讚自毀他,守菩薩戒的人絕不能讚美自己毀謗他人,一犯就沒有戒了。第2.就是慳吝,剛剛一直在講的,這是很重的。第3瞋不受悔、第4謗亂正法以後再說。這菩薩戒有2種,一種是藏傳的,一種是漢傳的,我手上的是藏傳的,一般惡作類是有45個戒,漢傳有43戒,有一點點差別。
 

習近對治布施障礙 b279
剛剛一開始看過科判,所以你知道現在~你手上有東西可以捨,前面已經說了許多,剛剛講的是你有東西可以捨,可是你卻捨不出去怎麼辦?這是剛剛講的。現在就到了第3科時,就是說你一定要經常的去做一些對治,對治什麼?是說你在布施的時候你會產生的障礙,你一定要經常的去做一些對治讓這些障礙沒有掉,醬子整個講完就是你有財可以捨都講完了。這講完以後就是你沒有財可以捨的時候怎麼辦?那就變成是意樂。等意樂再講完整個就是回到總結了,所以叫做攝此略義就是回到總結。
第三習近對治布施障。障者,如《攝抉擇分》略說四種,謂未串習、匱乏、耽著、未見大果。其中初者,謂雖現有可施財物,然於求者不樂惠施,能治此者,應速了知如此過患,是我於施先未串習,今若不施,則於後世亦不樂施。強思擇已而行惠施,不隨未習過失而轉。第二者,由其財物極鮮闕故,不生捨心。能治此者,應作是念:我於生死流轉之時,或由宿業或繫屬他,於他人所未能饒益,令我具受眾多難忍饑渴等苦,設由利他,於現法中發生眾苦乃至殞歿,此施於我猶為善哉,非空發遣諸來求者,縱無彼財尚有菜葉可以活命。如是思已,忍匱乏苦而行惠施。第三者,貪可施物極為悅意最上勝妙,於來求者不能生起捨與之心。能治此者,應速了達耽著過失:我今於苦倒執樂想,由此能生當來眾苦,如是知已斷除耽著,即將此物而行惠施。第四者,未見行施能生正等菩提勝利,觀見廣大資財勝利而發施心。能治此者,當速見其過,總應觀察一切諸行,皆念念滅,特觀資財速滅速離,一切所施皆當迴向廣大菩提。若唯顧視財等異熟,則唯能得廣大財位,不得解脫。如諸商賈為與價故,一切資財悉無吝惜捨與於他,此唯得利,非能得福。《四百頌》曰︰「云於此行施,能生大果利,為報而行施,如商利應呵。」

這段是告訴我們沒辦法好好布施或是不正確的布施的障礙,基本上可分作4種,再來就是教你平常怎麼去對治這4種障礙,比方有人我執、法我執就是一種障礙,那你的對治就是無人我、無法我。所以,這一科的內容就是第1個先告訴你在做布施時可能有的4個問題,接著,那產生的問題要怎麼處理。這主要的出處是來自《瑜伽師地論-攝決擇分》裡面的內容,有4種:a. 未串習、b. 資財匱乏、c. 耽著資財、d. 未見大果,前面3個都是讓你捨不出去不能施的障礙,第4個不是你不能施而是根本觀念就錯了,你去布施不是用得到無上菩提那樣的目標去布施,而是為得世間利益而施,觀念不正確當然是障礙,因為,大乘的布施度最後是要讓你成就佛果位的,那你不正確的布施,布施再多都跟所謂大乘的布施是無關的,你白做了,最後也修不到圓滿的果位。這有4種不一樣的障礙
a. 未串習,以前讀業果的時候有說業果有2種:異熟果、等流果。異熟果指的意思是你下一世能做人、做鬼、當天人或是到地獄,這叫異熟;你異熟做了人以後,你到底是有什麼樣的外貌、有富貴的家世或是很好的環境還有你的習性,這就叫等流。另外一部分叫做增上,這是以前讀業果所學的,增上的意思就是指環境,他是醬子做一個區分,就比方你生在瑞士,這就是超好的增上,你假如生在,不知道大家對貧民窟有沒有經驗?那很可怕的!記得很久前我第1次去普吉島,車子會經過一個貧民窟才到普吉島,那是好大的一個反差,你要去一個5星級大飯店,可是你經過一個泰國人的貧民窟,鐵皮屋、垃圾,環境髒亂,感覺生在那的人基本上也沒什麼希望,最後能夠出人頭地的機會渺茫;還聽說現在印尼還有很大部分的人是靠撿拾垃圾活命的,類似醬子的一個生活。
未串習,回到以前學的等流果裡面有2種:1叫造作等流,1叫領受等流。我們剛剛講的你能不能得到好的結果這就是屬於領受等流,這不是異熟,你可能比較聰明、變成有錢人家,這是你領受到的等流。造作等流,就是你過去有殺人有殺業的人,你下輩子做人的時候你還有殺的習氣,你那個習氣還在這叫做造作等流。藉這個解釋、這也是藏傳的人在解釋這一段時的重點,他告訴你:所謂的未串習就是所謂的造作等流,屬於造作等流。為什麼屬於造作等流?因為過去世沒有布施沒有這個習慣,這一世對你來講不太容易做這個事情,所以叫未串習。你弄懂了造作等流就知道未串習問題指的是什麼。
b. 資財匱乏,你根本沒有錢可以布施,你怎麼布施。這是領受等流,因為你過去世沒有布施的原因,來這一世就貧窮,你貧窮當然沒有東西可布施。這跟前面的未串習都是等流果,2種不一樣的等流果。c. 耽著資財、d. 未見大果。

a. 未串習~其中初者,先看未串習,屬於造作等流這一部分,謂雖現有可施財物,然於求者不樂惠施,你是有可施物,一般你不太願意施予他人,能治此者,要用什麼方式對治來解決你這個問題?應速了知如此過患,應要馬上思考了解再醬子做下去的過患,是我於施先未串習,今天施不出來就是因我過去世向來少做這個,這一世由於造作等流還是施不出去,今若不施,今天已經是未串習造成你的障礙,你假如不想清楚不解決這問題,今天再不改掉這習慣,則於後世亦不樂施,那我到後世還是一樣做不到。強思擇已而行惠施,反過來想清楚以後就是偏偏要醬做,不喜歡施就偏偏要施,不隨未習過失而轉,我今天會醬子就是造作等流之故,那我現在再不被造作等流所限制,那我下輩子就解決掉這問題了。
說不定會想不能施就算了,為什麼要解決?這就回頭到因為他想成佛,那這布施度一定要圓滿的是成佛的條件,沒有圓滿是不可能成佛的。所以這問題一定要解決的。假如他說不想成佛,那就不在我們討論的範圍內了。
b. 資財匱乏~第二者,剛剛有解釋,所謂的資財匱乏就是來自於領受等流。由其財物極鮮闕故,根本就是沒有錢沒有東西可以施,不生捨心,所以你就沒有辦法產生布施的心。能治此者,應作是念:我於生死流轉之時,就是我在過去世輪迴當中,或由宿業或繫屬他,於他人所未能饒益,由於過去的宿業沒有辦法布施,何謂由宿業或繫屬他?雖然看到有解釋什麼叫繫屬他,但沒有看到很清楚的解釋,我解決的辦法就是看下參考資料……
,或由宿業或繫屬他,b279:(見《廣論》英文版)because of being under the control of something elsethat is,my former karma. 由於受制於他自在--即自已過去的宿業。 

《廣論》這是法尊法師根據藏文版翻譯的,英文版是老外跟藏人也根據藏文版合起翻譯的,用這方式去對照可以解決一些問題。這句的意思是因為受制於他自在,受制於他自在就是自己無法自在被其他的東西控制了,就是被自己過去的宿業控制了。以前自己造的不好的業,所以讓你現在沒有錢可以施,所以我今天的問題就是出在我受制於資財的匱乏,我無法自在,匱乏,就是過去的業造成的。由英文版可以看出中文要表達的意思是什麼,宿業很容易懂,繫屬他就是被別人控制的意思,就是那個或字會讓人以為有2種情形造成這結果,事實上這2種情形只是一件事,被宿業控制。醬子就能很清楚了解文義了。令我具受眾多難忍饑渴等苦,因宿業無法饒益他人的結果就是讓自己無法自在受眾多苦難,簡單講就是匱乏。反過來就知道假設今天能夠利他,乃至於於現法中發生眾苦乃至殞歿,此施於我猶為善哉,醬子做對我還是很有幫助的,以後就不會再遇到匱乏醬的障礙。其實仔細想想,匱乏,這是很大的障礙,你這一世多多少少都有體驗,很有錢生下來什麼都不愁不是好事,生下來很匱乏的話絕對是壞事!當然有因匱乏而成功的,但你一定要知道這畢竟是少數的少數。所以他才會講說於我猶為善哉。

非空發遣諸來求者,所以不應該讓那些來求者空手而返,縱無彼財尚有菜葉可以活命,縱使是把手中所有東西都給出去最差我也還有一些菜葉可以活命,就是說還是都應給別人我也不至於活不下去,其實前面有講就算是死了也應該要做的。基本上就是了解到今天有匱乏的問題就是在於過去沒布施的關係。醬想完以後,就要忍住這個匱乏之苦而行惠施。
c. 耽著資財~第三者,就是很基本的他勝罪裡面的問題了。貪可施物極為悅意最上勝妙,只要是要施出去的東西都是越看越可愛,不要施出去時還不覺得他可愛,人家來要就越看越可愛,於來求者不能生起捨與之心,你就沒有辦法施出去了。能治此者,就是應速了達耽著資財的過失,這裡我覺得很有意思,佛學裡一般用耽著有一個很清楚的意思是說你是用比量的時候,比量就是你用分別的時候,特別是藏傳的。可是這裡耽著意思就是你捨不得。這時你就應了解耽著以後有些什麼問題,該醬子想:我今於苦倒執樂想,明明耽著是一個讓我受苦的東西,結果,我還樂此不疲,由此能生當來眾苦,醬子繼續下去將來一定是得到苦果,這2句話就是他所說的過失,如是知已斷除耽著,你醬想完知道有前面所講的醬子的過失,你當然就想辦法斷除這個耽著,即將此物而行惠施,馬上把東西送出去,留下來會造成我將來的苦果的。
d. 未見大果~第四者,剛剛有解釋,這第4個最重要不是施不出去,而是施的出去只是你的意樂是不對的。未見行施能生正等菩提勝利,你不了解你布施的目的是最後要得到正等菩提醬子的一個勝利,你是認為觀見廣大資財勝利而發施心,本來你是得到正等菩提醬子的一個勝利,結果你不醬子想,你是認為布施讓你得到廣大資財勝利。一個是正等菩提勝利,一個是廣大資財勝利,你是認為布施讓你得到廣大資財勝利,而你也是希望得到廣大資財勝利而去布施。大乘的布施是要得到正等菩提,問題就在這裡。能治此者,該怎麼對治?當速見其過,你馬上要知道這是很大的問題,總應觀察一切諸行,第1個你假如貪這個廣大資財,你要得到的不是正等菩提而是世俗的富貴的結果的話,你一定要觀察一切諸行皆念念滅,記得剛剛講的無常觀嗎?這跟那一樣的,這就是無常觀的意思,你在追求的是一個無常的東西,那怎麼會對呢?你真正該要追求的是正等菩提,而你反過來希望得到那個東西你就要看清楚,你想得到的其實是一個無常的東西,叫做諸行念念滅,這諸行指的是有為法,錢財都屬於諸行有為法的一部分,知道有為法是無常的這是你總觀,那這叫總因觀察
原則上你要了解諸行有為法都是無常的,然後你還要特別去觀資財速滅速離,總的要觀諸行無常,你還要特別的注意到資財這種東西是速滅速離,很快就會沒有掉了,基本上速滅速離講白了就是你不一定守得住,就算你守住你死的時候還是守不住的意味在內。前面的教法已經很深刻的描述過這些問題,所以重點是~總觀醬子(觀諸行無常),特觀醬子(觀資財速滅速離),你一定要馬上做醬想。因此,你就會真正醒悟說我今天所做一切布施皆當迴向廣大菩提。這就是對治,以後你在做布施的時候你就不會想說今天施出去明天買大樂透就會中獎了,你不會也不敢醬子想了。那假若只有觀資財等異熟,現在要注意他的用字,其實這是一個小地方,這的異熟是指業果的意思,不過嚴格用字講異熟是指你到哪一道。剛剛不是有講等流,就說我們如果嚴謹一點,這裡異熟指的是業果,業果裏並不只有異熟果,這裡應屬於等流果。假如你看到資財這一類的報應的話,這是等流果。你就可以看到你假如只是貪財,你就只能得廣大財位,就是這等流果將是廣大財位,廣大財位是有為法是世間法,你當然就不得解脫,因解脫是出世間法、出世間果,這道理就很清楚了。有為法、世間法都是無常的,這就好像諸商賈做買賣時腦筋中一切都有對價,就為了一本求利,所以,一切資財悉無吝惜捨與於顧客,商人都是求一本萬利,因此當他給任何人利益的時候,他當時所想的都是因醬子我將來可以得到回報,這叫做此唯得利,結果就是只能得到醬子的利,就是所謂的廣大財位或是有為法世間無常的資財,非能得福,這個福指的就是出世間的福德資糧,因為要成就佛果位你要有福德資糧,如果你所想均是要得到錢財利益你怎可能得到成佛的福德資糧?不可能。又引《四百頌》作為教證,曰︰「云於此行施,能生大果利,為報而行施,如商利應呵。」有這麼一個說法,你在給人家東西的時候你想的是能得到大果利,這是不正確的,大果利是指你想像商人一般得到利益,如果你行布施是為了想得到醬子的果利,就跟商人一樣,這是應該要訶責的。這是不正確的,也就是前面所講的4個障礙裡面最後一個障礙:未見大果。4個障礙都重要,但是第4個障礙確實是很多人會犯的,對於布施他一知半解,他聽過一些只要醬子將來就會怎的,所以他腦筋中轉的都是這個念想。
高師兄:我想這裡講的比較極端是要得到財富,但如果說他想布施完自己可以得福報,那這算?
石師兄:一樣的意思啊!你說他想得福報,意思是不是想得到錢財,可是我因為布施而生下一個小孩?
高師兄:不是,我可能對於學佛法我會有一條路。
石師兄:那是正確的。
高師兄:但那還是利己的。
石師兄:這個利己沒有關係。因為你在布施最重要根本就是菩提心,菩提心裡面有2個成分:1是你要幫助別人,2是你要成佛。所以才會有所謂的6度,6度就是要對自己有利,但你對自己有利的目的是什麼?因為醬子我可以成佛。那成佛的目的是什麼?可以幫助眾生。這不一樣,這不是對自己的那種……
 

唯意樂施 b280

剛剛講這整個布施前面是講你有東西可以施,已經全部講完了,有東西可以施到最後的結果就是:你假如不能施的話要怎麼辦以外,最後還告訴你有4種可能的障礙,你要想辦法不停的學對治解決這些障礙的方法。這講完,就是把你有東西可以施全部講完了。接下就是你沒有錢施的時候,你還有一個辦法可以施,是什麼?用意樂施,這也是很重要的。
第二惟意樂布施者,內居閑靜由淨意樂淳厚淨信,分別化現種種廣大無量財寶,勝解惠施一切有情,以少功用生無量福,亦名菩薩巧慧布施。是《菩薩地》說。《妙手問經》雖說此是無資財者所應修學,非有財者不應修習。無資財時巧慧布施,是為乃至未證增上清淨意樂初極喜地,若證此地,則諸資財定無匱乏。如《菩薩地》云:「如是菩薩現無財寶,巧慧方便而行布施,此說乃至未證增上清淨意樂,若諸菩薩已證增上清淨意樂,如已獲得超諸惡趣,如是生生必當獲得無盡財寶。」

現在就是討論到還有一種你用意樂布施。
意樂布施你要怎麼做呢?一般你要在很靜的一個地方,你由淨意樂,一方面非常清淨的環境,你內心也很清淨,然後有非常醇厚的淨信,這個淨信是對於3寶或是對於布施的道理,就是觀的意思,用腦筋觀。觀完以後分別化現,不是來真的,這地方一定是用分別心,用一種想像的方式,想像出種種廣大的無量財寶,你是用腦筋思考。所以人的腦筋真是很利害,把沒有變成有,白日夢一般想出一大堆的東西,雞鴨魚肉,大閘蟹、九孔,能想到的各式各樣,各種水果、蛋糕、糖果、餅乾,什麼你都可以想,想出整堆一個桌子放不下,勝解惠施一切有情,這時還是用勝解做醬的布施,你還要想一大堆有情都來了,有情包括6道,他們都來享用你給他們的東西。這就是以少功用生無量福,這少功用並不能只是說做這無本布施,少功用,因你真正要變出這麼多財寶飲食要花很大力氣,就算真花錢去買要花多少時間去買這一大堆,你如果很會觀的話,可能要用火車去拖來了,可是這時候你可以用少功力但製造出來的福是無量的。這又叫做菩薩巧慧布施。宗大師告訴我們這是《瑜伽師地論-菩薩地》裡面教我們的,這都是有教證的。
宗大師在這一段落引用非常多的《妙手問經》,接著又根據《妙手問經》說:此是無資財者所應修學,非有財者不應修習。他沒有引整句,他簡單告訴你這個方法並不是只有沒有錢財的人才去醬子做意樂布施,其實有錢的人也應該醬子施。這以前我們也教過,還記得廣大供養嗎?廣大供養就是擺了一桌子東西腦筋還可以繼續想,繼續用這個方式把你能想出來的東西再外加上去。比方,我剛剛亂講,不應該用九孔什麼的,比方你今天想盡辦法但是你木瓜仍是沒有買到,那你就用意樂把木瓜放進去,這也是很好的一種方法。
無資財時的巧慧布施,他就再說的更清楚,是為乃至未證增上清淨意樂初極喜地,我現在論文跟你說的這種作法他可以應用在哪裡?只要你還沒有到那個階段你都可以用,沒有到哪一個階段呢?未證就是說證到了就不需要了,就是叫做增上清淨意樂初極喜地,這指的是登地菩薩。增上清淨意樂就是你已經有出世間醬子的一種智慧,初極喜地,初地就叫極喜地,所以這是登地,那簡單的講就是見道。也就是說當你在見道以前你都可以用這個方法。為什麼講見道以前?這也蠻有意思的,因你只要見道以後,有2件事情你一定得到1是你絕對不會去惡趣,真正不去惡趣的方式是見道。當然菩提心是一個方法,你假如真的能發菩提心,你絕對不會去惡趣。為什麼不會去呢?按照佛經的解釋是你一下去馬上就彈跳出來了。你假如不信,下去,也是馬上彈出來。這有很多公案,舉例,比方有一個人進到了地獄,他一看裡面一堆人被獄卒又燒又煎、又滾又煮的,好可憐啊!結果他馬上想說他去代替那些人受刑,你們了解這意思嗎?為什麼他會想要代替那些人被煮?就是他發菩提心嘛!他只要醬子一發他就出去了、就離開地獄了。可是他不能是假的,假的那是沒有用,要是真的。我用醬子一個公案來解釋為什麼發了菩提心的人不進地獄,這是一個實際的,叫公案是因在經論中看到過,因為醬子而跳出來。2.登地太重要了,你只要登地你絕對不會沒有錢,你就絕對不會沒有東西可以布施。當然還有第3點,只是第3點不一定實用在登地,比方說已經見道以上的菩薩因他有神通,他可以用神通變出真正的東西。這就不是假的,真正可以神變他想到的東西。可是在課文中讀到的是,你若證到所謂的增上清淨意樂初極喜地的時候,則諸資財定無匱乏,你絕對不會沒有錢,你絕對非常有錢。
話又講回來,在座有些人命還很不錯有一些錢,千萬不要自以為是登地菩薩。那是2件事,有錢,是前輩子做了一些好事,現在讓你沒有匱乏,這不是因為你是登地菩薩,所以你現在沒有匱乏。
《妙手問經》b280:漢譯《大寶積經》卷第九十三《善臂菩薩會第二十六》中「若菩薩欲作如上施者,或自無財當生心施。」又論文中「…,非有財者不應修習。」,義為「…,但並不是說有財者就不應修學。」

宗大師就引《瑜伽師地論-菩薩地》裡面的教證:如是菩薩現無財寶,巧慧方便而行布施,此說乃至未證增上清淨意樂,若諸菩薩已證增上清淨意樂,如已獲得超諸惡趣,如是生生必當獲得無盡財寶。剛剛有講登地菩薩一定有2個好處:超諸惡趣、生生必當獲得無盡財寶,每一世他來用他的變異生死繼續來人間度化眾生,然後自己再修成佛的這當中,他必當獲得無盡財寶,他是一定不會有匱乏的。
這段意樂施講完就是所有布施講完了。
 

此等略義 b280

最後是一個結論,最後一大科。此等略義,就是結論,我把布施裡面精要的地方做一個結論,提綱挈領給大家做一個總結。
第四此等略義者,正受菩薩律儀已,學習大地布施道理,發願修學。如前所說布施之理,當先了知現在進修開遮之處而勤學習,特於慳吝身財善根而修對治,勵力增廣能捨之心,能如是修應自慶喜,心若未能如是薰修應生憂惱。若如是者,則如《妙手請問經》說,於當來世,少用功力能滿布施波羅蜜多。若此一切皆悉捨置,即於現法亦當恆為重過所染,於當來世心不趣入,極難趣入諸菩薩行。又如《攝波羅蜜多論》云:「布施根本菩提心,勿棄如此能施欲,世間具此能施欲,佛說此為施中尊。」此說應當憶念修習菩提心,為諸行所依,願證菩提即是一切能捨根本,是為一切能捨之尊,故於此心應勵力學,此即總攝《妙手問經》勝扼要義。

大家應該能體會,要你千萬記住整個布施就是菩提心。第四此等略義者,正受菩薩律儀已,先複習一下,開始先有願菩提心,再來就是行菩提心。行菩提心基本上就是受菩薩戒,受完菩薩戒以後就是出去行6度、4攝等等。所以你受了菩薩律儀之後你當然就要出來開始做菩薩行,菩薩行基本上就是6度,而6度的第1度就是布施度。為什麼會說學習大地布施道理呢?這個大地指的是登地的初地菩薩,以前解釋過6度可以跟前面的初地到6地相配合,怎麼配合?你假如是登地菩薩時基本上你布施已經圓滿了,可是這並不表示你其他度都不用做,不是這意思,登地至少表示你布施圓滿了。同理,2地菩薩就是持戒也圓滿了,3地菩薩就是忍辱也圓滿了,4地菩薩就是精進也圓滿了,5地菩薩就是靜慮也圓滿了,6地菩薩就是般若也圓滿了。因此,一般真正的深般若、那種深的空性智慧一定是6地。我們讀《心經》中的行深般若波羅蜜多的那個深字指的都是6地以上的境界,再來78910那就是10度跟他配合,10度是加上方便、願、力、智。意思是醬子,所以才會講說學習大地布施道理。
就像前面他已經教過我們所有布施應該注意到的道理,這時我們當先了知現在進修開遮之處而勤學習,現在指的就是現法、目前而不是指過去、未來,開遮,開就是允許你做的,遮就是不許你做的,任何的戒條都會有開遮,你應該做你不應該做,你都要進修,特別是對於慳吝,這個大家不能忘,後面講的這3個~身、財、善根,從一開張明義就在講這3個,所謂布施圓滿就是你能夠把你的身、資財、善根全部無捨的送給眾生,你能夠真正的沒有慳吝的,這也只有你自己最清楚有沒有慳吝,騙別人沒用,你真能做到醬子,把身、資財、善根這3個無私的捨出去才能圓滿布施。不過,身布施一般要到初地以後你才有那個本領可以做。勵力就是非常精進的不停的增長廣大你的能布施之心,你能如是修應自慶喜,別人能做到也要隨喜,心若未能如是薰修應生憂惱,可是你若做不到的話就應心生憂惱,就表示你要行這菩薩行是很艱難的。
做到很高興,做不到就生憂惱,憂惱以後要想辦法去做到,不是憂惱就結束了。若如是者,則如《妙手請問經》說,於當來世,因為你剛剛是在現法、這一世裡面你要醬子做到以後,你就會在來世時少用功力能滿布施波羅蜜多,是說來生你能很簡單的就行6度的第1度布施。有時真覺得佛經是活生生的例子,慈濟的證嚴法師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好像最早是跟印順導師出家,就住在一個小屋中抄經,聽人說有慧眼的人都看到那房子發光,後來他開始行布施,他沒錢,他一點一滴的搞到今天全世界都可以看到慈濟。這就是他現在講的:當來世,會少用功力能滿布施波羅蜜多。我們再用萬倍的力量都做不到證嚴法師今天能做到的10分之1。這個差別就是他在過去世完全按照這上面所講的行,因此,他每一輩子來的時候他少用功力就能做到了。這真不是亂講的。
若此一切皆悉捨置,假如你不修你不按照醬子做,這樣你當然,第1個,即於現法亦當恆為重過所染,最大問題就是現法這一世你恆為重過所染,就會不停的犯不應該犯的罪過,重過含蓋的範圍太多了,最簡單的你若一切都不做的話那基本上你根本沒有菩薩戒了,重罪就是他勝,你的戒體早就沒有了。第2個,你於當來世時你的心不會趣入,這就是剛剛前面講的造作等流,基本上你不容易發起這樣的心,那整個結果就是會讓你極難趣入諸菩薩行,你若不介意那就不用說了,那假如你想成佛是一定要走菩薩行的,要走菩薩行第1個就是布施,你做不到你談什麼菩薩行。這裡面整個的連貫性、邏輯性是很清楚的。
接著又引龍樹的《攝波羅蜜多論》的教證:「布施根本菩提心,勿棄如此能施欲,世間具此能施欲,佛說此為施中尊。」他現在真正講回重點了,布施根本菩提心,因為沒有菩提心,你是不可能行大乘的布施,所以你千萬不能丟棄能施欲,能施欲,就是菩提心的另外一個說法、一樣的意思,你之所以能夠有這能施欲是建立在菩提心上面。布施基本上就是菩提心,所以,你不能丟掉菩提心。6度還是世間法,現在是修世間法不是修智慧,所以會說世間具此能施欲,你在修世間法的時候你有所謂的世俗菩提心,因為現在講菩提心就是世俗菩提心,勝義菩提心指的是見道是另外一件事。你在世間能具有此能施欲、菩提心的話,那就是佛說的你這個就是施中尊,就是因為你根據這個菩提心,你絕對在布施方面能做人中人的。

此說應當憶念修習菩提心,所以宗大師現在就把聖教量裡面真正的重點再提醒我們,就是你要隨時記得菩提心,為諸行所依,這個諸行指的就是6度菩薩行,所依,菩提心是所依,能依在諸行,所以,這時是把菩提心跟6度連在一起就叫做諸行所依。他的目的就是要說這2個是一件事,因為有菩提心你才能夠行6度。願證菩提即是一切能捨根本,願證菩提,也就是剛剛回答高師兄所講的,這就是菩提心裏的2個部分,1是你要幫助眾生、1是你要證菩提,證菩提意思就是你要成佛,所以為什麼有4力、6度就是為了要成佛,成完佛之後要幫助他人就叫做4攝。這是裡面的關聯,所以他說願證菩提即是一切能捨根本。就說,這話講來講去都是一個意思用不同的角度在講,也就是告訴你願證菩提就是指的菩提心,所以菩提心就是布施的根本,就醬的意思不停的用不一樣的角度強調,讓你印象深刻。是為一切能捨之尊,什麼叫做能捨之尊?誰是能捨之尊?就是菩提心,菩提心就是能捨之尊。故於此心應勵力學,此心的心就是菩提心,就是他結論要強調的東西,你一定要勵力去修學菩提心,此即總攝《妙手問經》勝扼要義,最精妙的那一部分。
你沒有菩提心的布施基本上不是大乘的布施。
這有一個公案,雖不是那麼精彩,可是好久沒跟大家分享看到的故事了。這裡講到阿育王,是印度很有名的一位國王,他有一個女的僕人,就是宮女,大家都知道阿育王是很虔誠的佛子,所以他經常會舉辦大型的供養,如齋千僧等等。那這個宮女每次在旁邊心裏都很難過很痛苦,像阿育王沒話講他是國王,有那麼大的財力,所以他可以經常的做醬子的布施,反觀自己醬子的一個僕人,我一輩子都不可能做醬子的布施。他真的是心裡很難過。有一次,大會過了之後,他在清掃場地,清掃的當中他撿到一枚銅幣,高興得要死,心想我終於找到了一個東西我可以布施了!所以下一次阿育王再舉辦時他就把這一枚銅幣給了裡面一位比丘:這是我唯一的,很高興我終於有東西第1次做布施了。此事過後不久這宮女就死掉了,死掉以後他的來生是阿育王的女兒,當然阿育王並不知道他是誰。這聽來有點像神話,不過不要感覺他是神話,最重要是故事的含義,其實我不覺得這東西是完全沒有典故的,應該都有因緣。當然佛經中所講部分若跟現在科學牴觸時,我們只是不介意,不能說是……比方,佛學中的日月的觀念,跟現在科學是完全違反的,那你不能回頭說我相信佛學中講的這個,醬是沒有意義的。結果這個女孩一生出來時手就握的很緊,大家都奇怪他的手掌一直不打開,阿育王抱他起來一直軟言慰語開導他,終把他手掌打開,結果手中握著一枚金幣。阿育王就覺得很奇怪,怎麼會有一枚金幣。他就把金幣拿出來,金幣一拿走他手上又長出一枚金幣,他手又握起來。再把他手打開拿走金幣,馬上又長一枚金幣……就醬子可以塞滿一個倉庫的金幣。
這個故事裡面最重要的是在解釋:你在布施的時候最重要是你那個心。阿育王做了那麼多的布施也不知下輩子有沒有辦法生下來手中就會長金幣,他講這個故事就是讓我們去了解布施本身最重要就在那個心。連一個宮女檢到一個銅幣去布施,只要他的心是正確的話,他都會得到那麼大的一個效果。這裡我又怕我們高師兄問我怎麼又是錢呢?有時這是不一樣的角度啦!相信這個宮女在做布施的時候他一定也沒有想要得到將來生出來有那個金幣,他也可能是想要成佛。不過,這故事並沒有講他將來成佛。
好,現在我們把布施都講完了,現在回頭看一下參考資料……
我覺得在《廣論》裡沒有而在別的地方有出現,我就也引給各位參考。
補充說明b280:虽于学施度之时.若能具足六度而修学.其力尤大。尔时防护于声闻独觉作意之戒.及于种智之法胜解堪忍而忍他骂.为令上上增长故.发起欲乐之精进.以不杂下乘之心一境性.将彼之善.回向于圆满菩提之静虑.于诸能施所施受者等.有了知如幻之慧.具六度而行之。(源自昂旺朗吉《略論》)

除了《廣論》宗大師還有一本叫《菩提道次第略論》,第1個,出自《略論》是《廣論》裡沒有提到的內容,其實《廣論》在前面是多多少少也有講到這個。
意思是說你在做布施度時,假如其他的5度都能配合進去時,這效果是非常大的。記得我們也提過這點,這是什麼意思呢?比方,你在布施的時候,假如你能夠防範聲聞、獨覺的作意,這就叫做戒。什麼叫聲聞跟獨覺的作意?簡單講,聲聞跟獨覺就是沒有菩提心,當然,聲聞跟獨覺不一定同意這說法,那一般大乘法都是醬說的。為什麼醬就是戒呢?因為你這是大乘的布施,大乘的布施你一定是根據大乘的戒條就一定有菩提心在裡面。所以,沒有聲聞跟獨覺的作意也就是你守了大乘的戒的意思。
同時,你對於種智之法勝解堪忍而忍他罵,一般講勘忍這個忍字是有2個東西,以後再讀忍時你就會知道:1是能忍受別人對你的辱罵、2是一層很重要的意義,就是對一些很深的法義或者是一些很深的修行,你都有辦法去接受,再苦你都有辦法去接受這也是一種忍。所以他會提到種智之法,種智,就是指的一切種智,至少是道種智,這就是菩薩之法或是佛法,你都能夠勝解勘忍,是說對這些你都能夠不怕吃苦最後都能夠了解法義。同時也能忍他罵,這是2件事,主要是第1個,就說你在布施的當中,你又能夠非常清楚的知道大乘法,也對於所謂的種智法、一切道種智這些法的觀念你都是勝解的,這就是你在行布施度的時候也有忍度。同時你為了令上上增長故,發起欲樂之精進,你希望布施做的很好你就會想要一直增長,這就是代表精進度,就說你不會滿足於現狀,做的好要更好,更好還要再更好,這就是有精進度在內。同時,你以不雜下乘之心一境性,將彼之善,回向于圓滿菩提之靜慮,這意思就是你的心你的所緣境裡面是不會有菩薩乘以下的染污,你的心一境性就是你的定,或是你平常的所緣境裡面基本上都不會去雜到那些下乘裡面的東西,你完全是under在大乘裡面的所緣境。同時你也會將這迴向到正等菩提,這就是布施度裡面你也有靜慮度。可是你在施的同時,于諸能施所施受者等,有了知如幻之慧,這裡所講的就是3輪體空,能施、所施、受者這就是3輪,這3輪你都知道是如幻這就是3輪體空,你有這個智慧知道所謂空性、法空的道理,這時你就是具有慧、般若的這一度,具六度而行之。
這是一個很簡單的解釋,可我覺得蠻重要的,因為,我們有很多有心要修行的在做布施的時候,你可能就可以自己提醒自己,做布施的時候讓6度都一起出來,這個以後他的功力就會很大。
 

還有一個補充是由《掌中解脫》出來的,他是特別引寂天菩薩的《集學論》裡面的4法。
補充說明b280:我們也應當學習《集學論》中所說的四法。
與身有關的四法是b280:⑴ 增長捨身之心;⑵ 時際來到之前應保護自身遠離違緣;⑶ 不利用身體作不善業而使之清淨。以上為「捨」、「護」、「淨」三法,再加上⑷ 「增」,以此身修善因,將來獲得具足八種異熟功德的人身。

與受用有關的四法b280:⑴ 實際施捨或增長捨心;⑵ 未遇殊勝田之前加以保護;⑶ 不為邪命與罪惡所染,使之清淨;⑷ 修習佈施增長將來的受用。

與善根有關的四法b280:⑴ 至誠施予有情;⑵ 不為瞋恚所壞而保護之;⑶ 不為希求現世快樂或只為後世不墮惡趣等自利的不良動機所染而清淨之;⑷ 以隨喜增長之。(源自《掌中解脫》)

這所說的4法為什麼重要?因剛剛有強調做一個布施最重要他是布施:身、資財、善根這3個。那《集學論》裡面是告訴你身、資財、善根每一個都有相關的4個東西,叫做相關4
以身來講1. 你要布施身這一部分你就隨時要想到你要增長捨身之心,就是平時要培養,今天做不到,可是沒事時我就在那觀,如果有一天我登地,我有機會且很值得做的時候,我一定不怕把自己的身體捨出去。2. 還有,同時你要愛惜生命,你不能讓自己的生命很無意義的失去,比方說不小心遇到車禍,那真是很冤。所以要你護身遠離違緣。什麼是時際來到之前?就是真正碰到那個機會你就可以做那個事,可是那個機會沒到之前你一定要注意讓自己遠離任何違緣。3. 很重要一點,身體絕對不能去做不善業,因不善業之後你的身體就污染了,汙染後的身體誰要啊?這些真是想的很周全,很有道理,你假如真醬子想,那你是不是一個很了不起的修行人?你今天做不到,但是今天你至少有機會聽到做到完美的時候該怎麼做。連一個身布施都有這個4法,前面3個是捨、護、淨,後面還有一個長,一般叫捨、護、淨、長,他這邊是叫做增,一樣的意思。所以前面要捨、護、淨,最後還要加上一個增,就是修善因。這個修善因以後讓自己將來具足八種異熟功德的人身。還記得八種異熟功德嗎?記不得沒關係,有沒有記得以前讀過?記得以前讀過就夠了,回去找書上就有。這異熟功德就是生來長壽、身體健康、腦筋很聰明等等8種。
受用指的是資財,在受用方面要修的4法:1. 實際施捨或增長捨心,也是平常要修,到時該捨時不會慳吝。前面有教過我們這個,就是一開始先想好,我把東西都布施給眾生,所有東西沒一個是自己的,等你以後要給人家時心裡一點都不痛,反正那本來就不是我的。不過真是說起容易做起不易。2. 未遇殊勝田之前加以保護,一樣的觀念,前面也說過,主要的意思是很多東西不能隨便施,可以不給,給了反而不對。未遇殊勝田意思就是沒有遇到你真正該施的人,你是要保護不能施出去的。3. 不為邪命與罪惡所染,使之清淨,這什麼意思?受用指的是資財,邪命所染什麼意思?邪命的意思是用一些不正當的手段去賺錢,這就叫邪命。比方,開當鋪,開賭場,這都是邪命。甚至嚴格的講,賣豬肉,在佛學裡都算邪命。所以你不能讓你的資財是因為邪命得來的。也就是要讓你的資財清淨。4. 修習佈施增長將來的受用。
最後善根4法:1. 你要至誠的將你的善根施予有情,有時你想想,我不只是給你東西,我給你的東西是希望得到福智資糧,結果我得到的福智資糧我自己都不留全部又都給出去了,這就是連善根一起施。我不只是東西不要,我連功德一起給你。2. 不為瞋恚所壞而保護之,為什麼醬說?這有一個很重要的觀念~火燒功德林,你有很多功德,那你不停的生氣就把你的功德毀掉了。所以,迴向有一個好處就是避開這個。只要一做好事就迴向,迴向以後就燒不掉了,因已迴向掉了。所以你要保護你自己的功德,你不要以為你有功德你要施給人家,結果,都沒有保護住你拿什麼給人家。簡單講你就不能生氣,你生氣的話哪有功德可施。這些都是出自寂天菩薩的《集學論》裡面所講的,寂天菩薩在格魯是非常重要的一位大師。3. 不為希求現世快樂或只為後世不墮惡趣等自利的不良動機所染而清淨之,意思就說你所擁有得到的都不是醬子動機之下得到的功德,這種動機你是沒有功德可言的。4. 以隨喜增長之,那還有,不知你們發現沒,寫這些的人他們真正是在修行,無時無地不論何事他們均加以顧及,什麼叫隨喜增長之?佛學一直在教我們一個無本生意能很快積聚功德,什麼叫無本生意?你要得到功德要有很快的方法,就是別人一做好事你就隨喜。當然自己都不做也是不行啦!所以用隨喜增長之。前面講不為瞋恚所壞,你有功德你不能生氣,一生氣你的功德就沒有了。另外,你可以增加你的功德,你一看到別人做好事你就隨喜,隨喜你就有功德,所以就因此不停的增長。
這些補充資料是不是很值得大家讀過一遍!這個叫做4法,你要記住這個,你就會記住你要布施永遠就是3個東西~身、資財、善根,那這3個有4個方面是寂天菩薩教我們要配合布施一起修習的。
今天就到這,戒就留著下一次開始講。
 

郝師姊:剛剛一直在想說為什麼菩薩會示現,也許是因為……講起來好像神話,但是我親身經歷了的事實。長話短說,那是我在美國時,我到一個城市,我想學插花,不知哪裡可以學,剛好,我去mall迎面一人過來發傳單,正好是插花班,我也不知道他就是老師,結果明天就有課,他說只需帶一個容器、劍山去。我剛搬到這裡沒有花器,就只帶了劍山及一個裝豆腐的盒子去插花。插完,老師驚喜於我花插的很美,還請大家來看,只是可惜,這盒子實在太醜了。我說我沒有花器,他說:每2個星期有捐款給我們的教堂,我們用不上的花器都會捐到那裏,你可以去那裏買。我很高興的去了,有6張帶輪子的桌子堆滿了破銅爛鐵,全不是我喜歡的東西,我想到他們有捐款,不知道募捐是要做什麼,這樣我可不能空手走,遠遠看到桌上有一個雕像,因這是教堂,原本我是基督徒,覺得這該是聖母瑪利亞,不然就買這個迴去。走過去拿起雕像一看,他手上拿的是一朵蓮花,當下也不知道為什麼,我的眼淚一直流出來,我別的也不認得,拿蓮花應該是觀世音嘛!可他在教堂裡,所以我很難過,他應該是供在某一個家裡,那,他在教堂裡,這全是外國人沒有人知道他是誰,只有我一個中國人,我想我若不帶他回家,他就不知要等何時才能離開,那就一直在這邊曬,太陽很大,當時,我覺得他的肩膀顏色都剝落退色,那個木頭一定會裂掉,不然我就抱他回去,別人都不認得他。我就抱回去了,可他實在很便宜,然因我也沒有信佛就把他放在壁爐上面,一放就是10年。
後來,我母親生病了,有一天我回到台灣來,也發生了一些事情,使得我很煩惱,然後我就扭到腰了,弄得很糟,我就回來。回來時候就遇到一個人,他就跑來跟我說:你若頭很痛的話,你就去林口竹林山寺。我說去什麼?我聽都聽不懂去什麼。他說你去到那邊頭就不痛了。然後我不知道他是變了聲音,那不是他平常講話的聲音,而那個人我也沒見過,結果他卻一直幫忙。他說你的朋友會開車,我帶路。那時我真的頭很痛,正想找只要能讓頭不痛的地方去看頭痛。帶去了後,原來是觀音寺。
進去之後,他要我跪下來,他開始講一大堆,說我媽媽生病……咦!他怎麼知道呀?我下飛機都還沒跟人家講噢!結果他就一直在幫忙。後來我就問:你跟我素昧平生,你幹嘛一直幫我忙?那時我已經回美國了,臨走前他還做了一大堆事情,回到美國後想想,打電話去問為什麼要一直幫我忙?他就口齒不清說觀世音,我以為要去請一尊觀世音。他說不是不是,他就在你家。我一回頭看見壁爐上的,我忘記了的隨緣觀世音,他說就是那個觀世音叫我來幫你的。當時很激動,我哭的很大聲:我沒有什麼功勞,我還記得只有275分錢美金就把他帶回家了,我只是隨手做的,我沒有很大的功德。他說不是、不是,觀音說那是一念之間。所以他要我來幫你。然後,他就幫我很多忙。以後請各位來我家你會看到那一尊小小的。我是因為他做了很多事情以後,他一步一步把我帶到台灣來,然後還幫我找房子,要我買房子,那我原來的怎辦?可以出租啊。我都不知道他一直在帶我,後來我母親生病,我才發覺,這房子的廁所好大,輪椅推進去,菲傭可以幫他洗澡。我才知道這麼多這都是一步一步準備好的。我是很感恩的心,可是我是從那時候開始想要知道佛教到底是什麼?觀音又是怎麼一回事,他就帶我去,在林口觀音寺聽到了梵唱,很感動,就醬一步一步走來。我覺得走到今天,我是很感恩的跟大家分享,讓大家知道佛菩薩不可思議,在不知不覺之中,他真是會保佑你。如果可以做的事情就去做,你看,這麼小的事情,才275分錢。
石師兄:他講了一個很長的故事,原以為是一個很短的故事。平常不戴耳機他跟人家講什麼我都不知道,有一天剛好有戴耳機,聽到他跟人家電話中講布施的道理。那我們知道3個布施中恩德最大的叫法布施,法布施並不是說你一定要讀了很多經論、道理才去講,不是這意思,是說你在一個適當的時間把一些好的道理去告訴一些不知道的人,而又改變了他的心意,這就叫做法布施。所以這功德很大,我說他在做法布施。我們大家都要記住,隨時有機會要做這法布施。就是把教理搞清楚有機會去教別人,讓人家因為你他就改變了心的作意。
郝師姊:我是真的初發業,我講這個不是功德問題,只是跟大家分享,我覺得布施真的很深。
 

《布施》終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布施 6度 六度
    全站熱搜

    七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