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很久不記得夢境內容了,但這個夢超清楚,只是醒來後一下子就幾乎忘光光了。
如今已不復清楚記憶,只記得片段......................

◎不知為啥,我帶著兩個小小孩子,不確定是不是母子,就姑且當作母子吧!
 年紀大的也不足6 歲,當時感覺是X、Y,
 睡在暗黑、冷清的街道上,身上有蓋被子,
 這是.................逃難?或是乞丐?
 逃難?乞丐?其實也差不多啦,逃難久了不就變成乞丐了?
 抬頭一看稍遠的街道,那像是現存的舊街的那樣老街,卻懸掛著好多好多紅色布幡,
 隨風飄揚的紅色底布上白色的大字寫著~山西。。。。。。。。
 可卻不知是忘記了還是沒看見寫啥,感覺上像是關聖帝君,
 張燈結綵的好不熱鬧的景象,可卻看不到任何一位行人?
 現在想來,這真是很奇怪的景象...........................

◎來到一家大門前,黝黑沈重的大門吱呀一聲打開開了,
 讓兩個小小人一旁等著,
 自己似乎是跟出來的一位中年先生在說些啥,他就把我帶進裡屋去了。

◎一會,那位中年先生,看來應該是這家的長工吧,
 拿著一塊金葉子給我,我順手接過,卻又突然意識清醒的要還給他:
 我不是來賣孩子的,還我孩子!還我孩子來!
 那位長工不理我的往別處走了,我哭叫著追過去扯住他:還我孩子來!
 他撇開我自顧著走了.......................................
 看著自己手中閃閃發光的金葉子吼叫:不要!不要!
 發狂一般的把手中金葉子往地上一甩............................
 才發現地上到處都是.....................
 掉落了一片片的金葉子,閃閃的亮著、刺著......................

◎想來我們母子三人不知是已經流浪了多少年,孩子都長成少年的模樣了,
 這下子,是一臉髒污、一身襤褸的來到了山上的一處大院落,
 紅漆大門開處,出來一位身穿白衣的清麗可人的姊姊......................

◎梳洗乾淨的母子三人.................................
 怪!這時感覺不再像是母子了,有些像是同樣年紀的朋友了。
 我們被帶到一個大廳中,遠遠卻看見旁邊廂房中有好多人坐在那讀書,
 清朗乾淨的讀書聲一波一波的傳過來,讓人聞聲精神一振,俗慮煩惱頓時一消。

◎白衣姊姊問我讀過些什麼書?
 不明白是指那一方面的書,還沒來得及回答她的問話,
 她已經把我細細審視了一番:你該讀一讀楞伽。讀過嗎?
 我:沒讀過,可讀過楞嚴。

◎白衣姊姊帶著我們三人慢慢走著,參觀每一處教室,
 每一間教室都是正上著不同的課,
 課程內容不同不說,連上課的學風也大不相同,
 有的就是循規蹈矩的乖乖坐著聽著,有的跟教課先生平起平坐的討論、辯解所見所思...........

◎來到室外的教室~一棵奇大無比的老樹的樹蔭下,
 分成了好多個圈圈,大家席地而坐,
 有人坐在突起好高的樹根上或是自搬椅子、座墊來,無拘無束的非常隨性,
 可是上課的內容卻異常艱澀、冷僻,偏偏.........................
 我們三人都對這個課程挺有興趣,不約而同的各自去搬了座墊坐下來。

◎記得是導讀一段後,再各自抒發自己的見解,
 等我講完後,爭相表達自己意見的大家突然靜下來,接著白衣姊姊走過來,翻看我手上的書籍。。。。。。。
 吼!發現自己跟別人說的非常不一致,卻原來自己拿的是另一本經。
《夢中很清楚知道人家在讀哪一部經文,自己又錯拿了哪一部經書,
 呵呵!可惱..................現下卻怎麼也記不起來了。》

◎其實還有許多段落,但真的已模糊到只知有過,卻不知有過什麼。

◎記到這,心中好酸,
 思家之念令自己紅了雙眼。。。。。。。。。。。。。。。。。。
 卻又不知是在想哪一個家?

醒來後,第一件事就是去翻出南師的《楞伽大義今釋》來,真是預備要好好讀它一遍了。
慚愧呀!
這本書放在書架上幾乎快 20 年了,真不知道要不是今日夢,恐怕一輩子也沒讀過了。
第二就是來記錄夢境過程,卻已忘的差不多了! =_=|||
晚上去讀楞伽,才憶起曾經讀過一部份,後來應該是讀不下去而停頓了。
這回可得想法子要讀完它呀。

20141225(4)
今天的瑜伽師地論課程暫時交給石師兄,以他相應的藏密傳承自蓮花生大士寧瑪派(紅教)的觀點為依據來闡述一下~唯識、中觀、如來藏之間的關係。
石師兄是以印度的佛教發展歷程來講解這三者之間的興替、傳承。
開門見山的就講唯識、中觀、如來藏,這三樣基本上就已經包含了整個大乘佛教思想體系。
而要明白了解如來藏,不能不讀一經一論~楞伽經及彌勒菩薩的寶性論。 

20150107(3)
這一陣子猛看大陸連續劇~范冰冰的武媚娘傳奇,終於,熬了一陣子實在是看不下去了,
劇情太過於鬆散,比之於後宮甄嬛傳簡直不能比,實在差太多了!
回頭繼續看王洪圖的《黃帝內經》。
也有讀南師的《楞伽大義今釋》,只是真的很難很難讀下去~慚愧自己沒有修證,
勉力為之吧!
就如師所言:不懂?沒關係,繼續讀就是了。

20150110(6)
昨晚讀楞伽,看見五法三自性,居然熊熊不記得何謂五法,也沒有上網查資料就擱下了,
結果...............就是五法三自性縈繞在腦中一夜不得安眠,今早趕快上網查詢........................

◎◎ 整個的唯識學,《楞伽經》的範圍,就是:五法、三自性、八識、二無我,這個是佛法的修證全套的理論
所謂五法就是五樣東西,三自性,八識,二無我、兩種無我,這個基本~需要認識,
研究唯識的也就是研究全部佛法了。
所謂五法,什麼叫五法?
相、名、分別、正智、如如,這是五法
三自性,我們不用《楞伽經》舊的翻譯,用玄奘法師的翻譯,用唯識學唐朝以後慣用的,
就是依他起、遍計所執、圓成實,這是三自性。
那麼八識,我們不要介紹了,我們都知道了,前五個識~眼耳鼻舌身,
如果把前五識和第六意識作一個階層,作一個前哨、 一個部隊一樣,是前線,
中間是第七識~末那識,第八阿賴耶識,這就是八識。
所謂八識,是解釋了我們講萬法唯心這個心的作用,分成八個部分、八個層次來解釋。
這個特別要注意的。
就是說,宇宙萬有一切,不管是物理的、心理精神的,都是這個心王的能變所變出來的,所變化出來的。
「能變」者是「心」,這個心呀, 是包括了「心物一元」的心;
「所變」就是變出了精神世界、物理世界、萬有的現象。
所以用八識~八個部分、八個層次來說明心的道理,
使我們要求明心見性而 達到菩提證果得更明白、更容易,有理路可尋,有它的體系條理,有它的程序可以把握。
這是八識。
那麼整個的八識為了達到、證到菩提,證到兩種無我:
一種是「人無我」,是「人」空;
一種是「法無我」,「法」也空。
這是《楞伽經》所概括了法相唯識宗的大綱要~這個「五法,三自性,八識,二無我」。
摘自~南師「唯識與中觀-04」

◎◎  《楞伽經》是印度中期大乘佛教的重要經典之一。
全經以「五法、三自性、八識 、二無我」等為中心論典,詳細地闡述了中期大乘佛教的重要思想,
涉及了「三界唯心」 「唯識」「種性」「緣起」「涅槃」「禪定」「漸頓」等等重要內容。
指出萬物唯自心現量所現,抬出八識的功能及其各種活動,強調如來藏為一切識的根本,
它藏有善惡二類不同的種子,隨所受薰息的不同而引發其善或惡種子的活動,
人的善惡的行業皆以此種子 而生發。如果要斷滅種種煩惱、妄想,只有斷除自心各種虛妄種子的熏習,
使惡種不動,保持如來藏識清淨無染的本體,才能獲得解脫。
此外,《楞伽經》又強調指出一切眾生可分五種種性,各種種性的人,獲不同的修行果位;
其中,特別指出一闡提的人(即斷了善根的極惡之人),在佛的教化下可重植善根,棄惡從善;
其又指出因緣之法為一切萬物生起的根本大法,指出佛教化眾生所用有漸、頓之法等等。
全經在批判外道邪論,為眾菩薩解疑析難的同時,還指出了修行正確的態度與正確方法,以及各種修行結果。 
全經主要以哲理思辨為主,而輔以各種形象的比喻,事理互相發明,使修習者易於理解、掌握。

此經在南朝劉宋時傳入我國之後,對我國的佛教產生了極大旳影響。
它的唯識思想是從涅槃學向唯識學過渡的橋梁;
它的種性論,特別是一闡提人可棄惡從善的思想,對中國佛性論產生極為有力的影響; 
它的唯心論、禪法、頓、漸之法,則成為禪宗開宗的基石,
據說,禪宗初祖菩提達摩曾將此經授予二祖慧可,希望以此做為印心之法而祖祖傳授。
----------------------------------------------------------------------------
 楞伽者~ 紅寶石
 阿跋多羅者~入、無上 之義
 南海~為一切海最大者,意指眾生心海
 楞伽山頂~謂心之顛頂
 大慧~為慧之究極,即如來藏
(本經為佛在南海濱楞伽山頂應大慧菩薩之請而說)

◎◎  楞伽經心得報告  辭說

  《楞伽經》是初祖達摩東來傳法的初期,交付予二祖神光,說「即是如來心地法門,令諸眾生開示悟入」的一部印心經典。文字艱深難懂,不是一般人所可了知內中涵意,就如在太師
南公懷瑾先生所著的《楞伽大義今釋》一書中,提及「楞伽奧義,本為融通性相之學,指示空有不異的事理,說明理論與修證的實際,必須通達因明(邏輯),善於分別法相,精思入神,歸於第一義諦。同時要從真修實證入手,會之於心,然後方可探驢索珠,窺其堂奧。」可知《楞伽經》是部講求理論、實際功夫修證方法的唯識性相經典。
  它首先由大慧大士為上首,代表問法。但這些聽法的菩薩,已了知自心所現的境界,並且善解其義理,種種的心法、色法都在五法、三自性、二無我和八識中,已究竟通達。
  五法即名、相、妄想(或說分別)、正智、如如。
  三自性為妄想自性(遍計所執性)、緣起自性(依他起性)、成自性(圓成實性)。
  二無我是人無我、法無我。
  八識即前五識、六意識、七識(末那識)、八識(阿賴耶識)。
  三自性中,就包括了五法,名、相、妄想三法是相緣而起,依仗緣而生起的,就是種種的條件,因緣偶合湊合在一起,叫做依他起性。遍計所執性是自己生生世世和其他一切的存在,抓得緊緊的,所謂情執、煩惱障即是。如果了知遍計所執性和依他起性是虛妄不實,而轉成智慧,即是圓成實性,也就是五法中的正智、如如了。
  眾生因執迷妄想自性和緣起自性,不能人無我、法無我,故在煩惱習氣中轉,不得解脫。若能轉識成智,〈六祖大師識智頌〉一文中說:「分別是識,不分別是智」,即是圓成實性。
《楞伽經》對「人無我」的解釋是說:
「謂我我所.陰界入聚。無知業愛生。眼色等攝受。計著生識。一切諸根。自心現器身藏。自妄想相。施設顯示。如河流.如種子.如燈.如風.如雲.剎那展轉壞。躁動如猿猴。樂不淨處如飛蠅。無厭足如風火。無始虛偽習氣因。如汲水輪。生死趣有輪。種種身色。如幻術神咒,機發像起。善彼相知。是名人無我智。」
人無我就是五蘊(色受想行識)、十二入(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色聲香味觸法六境)和十八界(六根六境六識)等等的妄想,都能分別觀察,了知根身之我及器界之我所,皆由無明愛業所生,無明愛業所生之我及我所,眼之看的功能和色塵等的攝受,皆因識之作用產生,識之作用產生,虛妄不實的妄想,一一現前,各種觀念、想法通通湧現,以為實我,所以《楞嚴經》裡說:「當知一切眾生,就無始來,生死相續,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淨明體,用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輪轉。」陷在妄想輪迴中,而不自知。所以祂接著說,我們的識如河流、如種子、如燈、如風、如雲,剎那就壞,躁動的像猿猴,喜歡不乾淨的地方如飛蠅,如猛火般的無厭足,都是因為無始以來的虛偽習氣,不知常住真心所形成的妄想,而在生死輪迴中輪轉不已。能夠善於觀察這種種的情況,了解根本無實在的我,這即是人無我的智慧了。就如馬鳴菩薩說的:「本性清淨,無明不覺,染心相現,雖有染心,性常明潔。」
法無我者:
「謂覺陰界入妄想相自性。如陰界入離我我所。陰界入積聚.因業愛繩縛。展轉相緣生.無動搖。諸法亦爾。離自共相。不實妄想相.妄想力.是凡夫生。非聖賢也。心意識五法.自性離故。」
法無我是說,了知人無我後,遠離心意識五法,名、相、妄想、正智、如如皆是妄想,也要遠離,不住在法執上,就是法無我的智慧了。傅大士曰:「人空法亦空,一相本來同。遍計虛分別,依他礙不通。圓成沉識海,流轉若飄蓬。欲識無生理,心外斷行蹤,是不著諸法相也。」

接下來,大慧大士已自心境界,善解其義,就讚美佛說:
「世間離生滅,猶如虛空華,智不得有無,而興大悲心。」
世間一切的生滅法,生生滅滅,滅滅生生,如莊子說的:「方死方生,方生方死」,就好像空華,華而不實,智慧不落在空與有的上面,發大悲心,救度苦難眾生離生滅法也。
「一切法如幻,遠離於心識,智不得有無,而興大悲心。」
一切現象的存在,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都是自心意識所變現出來的,眾生愚迷不能了知一切皆幻化不實,還緊緊的抓住心意識所變現出來的種種幻像,故不得清淨。《圓覺經》說:「知幻即離,不作方便,離幻即覺,亦無漸次。」佛已了知,故發大悲心,救度眾生不落在空與有的上面。
「遠離於斷常,世間恆如夢,智不得有無,而興大悲心。」
外道執迷於斷常二見,落於邊執見中,未能以正知正見觀照它,故佛發大悲心,救度外道離斷常二見。
「知人法無我,煩惱及爾燄,常清淨無相,而興大悲心。」
菩薩已知人無我、法無我,遠離煩惱障和所知障,自知自性清淨無相,而眾生愚迷,不能了知二無我及自性清淨無相,所以佛發大悲心,悲憫一切眾生,破除愚迷。
因此切記,參禪學佛不但是要徹底瞭解自己究竟是什麼,更重要的是要發大悲心。僧若訥說:「菩薩初修行,皆發此廣大心也。」發心了,自然而然,在理上、事上就可知道自己到底有多壞,貪瞋癡慢疑惡見等之煩惱有多重,慢慢的把不好的習氣去掉,心時時存善念,而後能心量擴大,變化氣質。
《楞伽經》一開始即把整部經典的精華和盤托出,接著問一百零八個問題,然後衍生出後面種種的問題。
以上只是一點點的體認,希能更上層樓。
http://www.dharma-academy.org/forum/forum2.htm 

 20150228(6) 羊年初十師家茶聚
大家都荒蕪了,可能只有雲還比較精進,只是她也光是理上,
聽李師兄問起夢境問題,我也問起《楞伽經》,實在是因為又停頓下來,卡住了。
老師說可以先讀幾遍經,然後再看解說,
要把楞伽的108問弄清,先講識、再講性,此是明心見性的性,
再來則是講般若,最後則是般若智慧是從何處生起。
南師的解說有跳過一些,不妨從太虛大師的先看起。
真正是慚愧,大家都沒記住第四點,只好厚著臉皮再問師一次,還好師有再回答,
不然,同樣的問題~一般師是不會再繼續回答的。
又說,《楞伽經》、《解深密經》是講理的,真正修行方法全在《瑜伽師地論》中,
不論下中上三士,全都在《瑜伽師地論》中。

  20150314(2) 看不下去
太虛大師的《楞伽經義記》,唉!於我~還是太難讀了!
只有上網繼續搜尋,找到一篇《楞伽經重點整理》,
現下,先讀這篇再說.......................

  20150331(2) 歸隊?
昨夜,陪小小娃瞌睡的迷迷旄旄時,一個念頭閃過:
妳怎麼還不歸隊?
當下,一驚而醒.......................
歸隊?
自認為人生已經沒有遺憾,該做的都已盡力做到最好了。
不是捨不得走,實在是時間延長了,還沒到吧?也或許是不知該歸何處吧?

◎ 20150402(4) 石中劍
夢中有人給我一個中型的石頭:請妳打開來,這中間有一把劍。
敲碎石頭不就取出來了?
可不覺得我有啥方法可以打開這個石頭?偏他說只有妳有法子取出這把劍。

抱著石頭似信非信的跟著他來到一個聚會場所,
一排一排的坐了男男女女好多人,似乎是體育館中辦的法會一類的聚會。
好似是學廣論xx芳的一位師姊跟我說了些啥,我抱著石頭跟她搖頭。
跟著她還有一些人,不知是走出了會場,還是穿過了會場,
來到一個滿是樹木環繞的溪水邊,這溪邊為啥讓我覺得暗咪摸的~很不清爽呢?
夢中的我居然當場開起靈語並舞了起來,哇!
當場只想到,早知道這麼簡單一分就分開,很容易嘛!
因為~只見手中的石頭由尾部裂開,露出了一把短劍~木頭色的,
是一柄木劍!醒了................................
是桃木劍?斬妖除魔?
抑或是代表慧劍?除我愚癡?
還是都需要?

20150628(日)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義貫》的第一章看完了,於我來說~真是很不簡單! 

20150817(1)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義貫~ p146 的
【明鏡水淨眼,摩尼妙寶珠,於中現眾色,而實無所有。
 一切性顯現,如畫熱時焰,種種眾色現,如夢無所有。】
讀這部經以來,第一次紅了眼、酸了鼻頭,
是說,一切皆是幻化,明明是早已知道的事,卻從無所感,今早.............................
猶如明鏡、寂靜澄清之水、及清淨無病之眼,皆可鑒物顯像,以及摩尼妙寶珠,於這些東西之中,皆可顯現眾色像。而那些東西中所現之種種像實皆無有自性、無相、無所有,並沒有任何色像在其中生滅。
同樣的,如來所示現的一切佛事、及一切法之性,雖亦有種種相顯現,亦如畫及熱時之陽焰,離於有無,乃至如來以種種眾色身示現三界,亦皆如夢,唯心現無所有,唯眾生心感而現。

20151006(2)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義貫》的第二章好不容易看完了,於我來說~不只是很不簡單,而是艱難! 讀不懂!有空,得從頭再讀....................

20151130(1)
看見格中一篇文章~南宮懷瑾先生與楞伽經 by 卓連進,不知怎的突然一下子好多人閱讀,
引起自己的惶恐..............................只因,
近來發現一部超好看的陸劇~《琅琊榜》,
這部劇雖說是宮廷內鬥奪權,但又不同於前一陣子的後宮內鬥,
更稀罕的是描訴的亦友亦臣之間忠義雙全的友情,令人......................
日夜兼程猛看,娃一來只好很不捨的暫停。
只是,捫心自問.......................自己真是玩心太重,厭離心總發不起!
《黃帝內經》已經全面放下了,
《楞伽經義貫》也是三天打魚兩天晒網,
畢竟於我凡人一個,《琅琊榜》比起《楞伽經》有趣多了!

20160120(3)
陸劇~《琅琊榜》被自己披星戴月的趕完後,那個結局真是超超虐心的,
難以想像的是自己居然不再似往常的...................陷入劇情難以自拔,
只是,仍是不免回頭找了原著小說,近800頁的小說今天終於看完了,
是說,心中的大石也跟著移開了,
該開始《楞伽經義貫》了吧!

20160220(6)師家茶聚
去年年中的一次沒辦,好快又一年了。
仍是至板橋捷運站集合,我到時只有芬、蓉在,
說是雲有事要先走,雲、儀母女、麗他們就先去師家了。
到時剛好遇見螢、安,開門的竟是許久不見的林老師,意外又歡喜!
進門後才發覺可是超多人,客廳擠的滿滿的,不好意思是人家把師旁座位讓給我們。
陸陸續續一直有人來,有見過面叫不出名的師兄,也有從未見過的人,
更有那不知從何得知消息而來螢不樂意見到的朱,
不論如何,喜歡這個氛圍!

因人太多,人家有人家的問題請教師,大多是自己的切身問題,故也沒多加注意。
而師也無法像以往那樣跟我們多說什麼,只有蓉提到最近生病住院5個星期,
也檢查不到原因,師要他不能再吃素,體力不夠應付繁重公務所需。
他問師想看中醫的書籍從何入手?
師;四診心法、醫宗金鑑二書。

因麗問說骨質疏鬆,可以吃洋蔥嗎?
師提到憨山大師得禪病,不能睡,照一位老修行說法喝了一大罈酒,
昏昏睡了幾天幾夜,醒來禪病不藥而愈,所以.............
又說到憨山大師夢遊記,世人多不讀此書以為是做夢,
卻不知這是憨山大師的修行經過,叫我們要去讀。
中間還有講到一點點有關修行,又提說:高僧傳、指月錄要讀。

時間晚了,該回家了,螢說等到大家都走,我們再走。
此時方有空提起自己越來越宅,朋友幾乎一下之間全部沒聯絡了,
偏偏自己也不想去聯絡,也越來越不愛講話。
師:覺得清靜嗎?
我:有時,有時又會覺得..........
師:你是虛,多多讀經。
師對著麗跟我:你們現在時間最多了,應該趁此去看大部頭經。
我說起孫女的事,自己不願卻又不忍,師說兒孫自有兒孫福。
再說起楞伽經一直沒看完,實在是看不下去。
師說朗誦,只要朗誦,你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又對著好幾人說朗誦經書、朗誦經典,自己聽自己的聲音。
回家後才熊熊給他想到~這不就是觀音法門!

後來又上賴找麗補充一下,如下:
◎ 跪膝動作重點:動作要慢,快則摩擦傷膝,早晚各5分鐘,依時間不依次數。
   另外,常常以雙掌扣摀膝頭作為膝蓋的保養。
◎ 宅在家不想外出,心情不定,如何處之?
   師:端視內心是否自在?若否,每天出聲念(或唱)任一經,不管經意,直直誦去,日久見功行。
◎ 保健調理脊椎的動作
   1.雙手吊單槓,僅只垂吊,身體不轉動。
   2.以撖麵棍滾背
   3.雙手撐雙槓,可以調整活動肩骨,防止50肩
◎ 免疫系統較常人好者應多運動,否則細胞會反噬

20160803(3)讀雜阿含
年初在師家茶聚時,師要我們朗誦經書,
回家後,想到當年自己請回家的佛光版一大套阿含經從來也沒看過就訴諸高閣,
何不趁此機會,即使看不懂,至少把整套經書說是讀還不如說是翻過一次。

雜阿含 938 p1405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時,有異婆羅門來詣佛所,恭敬問訊,問訊已,退坐一面,白佛言:「瞿曇,未來世當有幾佛?」
佛告婆羅門:「未來佛者,如無量恒河沙。
爾時,婆羅門作是念:「未來當有如無量恒河沙三藐三佛陀,我當從彼修諸梵行。」
爾時,婆羅門聞佛所說,歡喜隨喜,從坐起去。
時,婆羅門隨路思惟:「我今唯問沙門瞿曇未來諸佛,不問過去。」即隨路還,復問世尊:「云何?瞿曇,過去世時,復有幾佛?」
佛告婆羅門:「過去世佛亦如無量恒河沙數。」
時,婆羅門即作是念:「過去世中有無量恒河沙等諸佛世尊,我曾不習近,設復未來如無量恒河沙三藐三佛陀,亦當不與習近娛樂,我今當於沙門瞿曇所修行梵行。」即便合掌白佛言:「唯願聽我於正法、律出家修梵行。」
佛告婆羅門:「聽汝於正法、律出家修梵行,得比丘分。」
爾時,婆羅門即出家受具足,出家已,獨一靜處思惟;所以善男子正信非家,出家學道,乃至得阿羅漢。

雜阿含 939 p1407
 一人一劫中,  積聚其身骨,
 常積不腐壞,  如毘富羅山。
 若諸聖弟子,  正智見真諦,
 此苦及苦因,  離苦得寂滅。
 修習八道跡,  正向般涅槃,
 極至於七有,  天人來往生,
 盡一切諸結,  究竟於苦邊。

雜阿含 948 p1417
  古昔長竹山,低彌羅村邑,次名朋迦山,阿毘迦聚落。
  宿波羅首山,聚落名赤馬,今毘富羅山,國名摩竭陀。
  名山悉磨滅,其人悉沒亡,諸佛般涅槃,有者無不盡。
  一切行無常,悉皆生滅法,有生無不盡,唯寂滅為樂。

arrow
arrow

    七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