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觀-011-總義-006-20230207
現觀總義講記︱第六課

 

009-現觀8事 2023-01-17.jpg
早先沒有讀《現觀莊嚴論》時就不懂為什麼要講3智,那現在讀過後就用一般管理專案的方式來導讀就覺得還蠻合適的,就是有目標、策略、行動方案。因此,現觀的870義可以代入,目標當然是為了要成佛要得到遍智,基智跟道智其實談的就是策略,以前認為基智是斷煩惱障、道智是斷所知障,這個說法不太正確,因為讀到後面越來越了解他在講什麼的時候,其實,基智就是對治所知障而暫不考慮煩惱障,因所知障裡面一定包含煩惱障,只要你所知障滅了煩惱障一定滅,至少我自宗是醬子說的。
所以,遍智相當於目標,基智是為了要3智的證悟自在、道智是要為了要3智的證悟穩固,要達成策略的行動就是正等加行、次第加行,正等加行做到究竟時叫做頂加行又分成不一樣的頂加行,次第加行到最究竟時就最後際叫做剎那加行。

而基智跟道智之間的關係就如下圖:
010-現觀8事 2023-01-31.jpg
所謂的正等加行變成頂加行這第一個策略所謂的證悟自在~~~簡單講就是對治單一的法執,也就是破所知障,重點是最後你在定裡面真正成就大乘的無分別根本智。為什麼叫單一對治?我們對這多少有點理解,從上節課第5課時目標跟策略的3智已經講完了,開始進入行動方案就講加行這部分,正等加行到了究竟的時候變成頂加行,他主要對應所謂的基智、或者是證悟自在,不過要記住這是一個原則並不是百分之百,那大約次第加行跟剎那加行主要對應道智、或者是所謂的證悟穩固醬子一個目的所要採取的行動。
什麼叫證悟自在、什麼叫證悟穩固?這令我想到以前讀《瑜伽師地論》時有一個叫得三摩地,這個定談的是世間法,跟現在要講的稍有不一樣,獲得三摩地時叫做得三摩地、也就是得到未到地定就算,再來就三摩地自在、就用了自在這個字,那也了解《瑜伽師地論》裡面三摩地自在的意思是說他得到了根本定,最後叫三摩地圓滿、這時指的是到了4禪。那所用的這些名相,雖說現在講的不是世間的定,因為是翻譯的那可以相信這些用字的概念是差不多。所以,所謂的證悟自在也就是你破了這個法執。那到了道智這一邊差別是什麼?就有點一個是三摩地自在、一個是三摩地圓滿的意味在,三摩地自在類似是你對單一的法執一個一個去破,整個到最後你當然是得到佛地;那道智這邊強調的是你本來是單一的、現在則是整體的全面的。簡單講,用無常舉例,因為在正等加行第一義的加行相中說起有173個相都需要你去觀,觀到最後每一個相你都能達到破法執的最究竟的那個境界,而無常是第一相,所以用無常為例來講什麼叫對治單一法執、什麼叫對治全部法執,後面還有一個用6度的角度來說。173相第一個就是要破無常相,無常就是416行相苦諦~無常、苦、空、無我的第一個相,接在無常後面就是苦、空、無我,經過這4個不一樣的相以後、簡單講就是了解了苦諦的相,所以在正等加行是單一破無常,在次第加行就變成破整個苦諦了,因要破整個苦諦時不會只有一個無常,變成無常、苦、空、無我這4個相都在裡面,現在是用這例子來做比喻,當然到最後是173相全部放在一起全部對治,至少我讀到現在的心得是這2個的差別是在這裡。另外,我們以前讀《廣論》講6度時,有一章講~~~6度能攝諸學道理~~~

011-次第加行至剎那加行 2023-02-07.jpg
不記得可以回去再翻一下,用這個科判可以說明為什麼到了次第加行的時候第一個開始就談6度。因為你看科判~先講數量就可以決定,就這6個就多一個沒有必要、少一個不行;第2講次第決定,就從布施、持戒一直最後到般若,那這當中很重要的就是一度攝6度,其實在《現觀莊嚴論》一開始也強調這個概念。在數量決定裡面,a、觀待增上生六度數量決定,就說你現在不談決定勝只談下一世,一世要比一世好,也是有這6個就完整了。b、觀待引發二利,就你要成就自利、他利,有了6度就夠了。c、觀待引發圓滿一切利他,這也是有6度就夠了。d、觀待能攝一切大乘,為什麼一開始用6度,你看這科判就很明顯的看出來什麼叫全部對治、什麼叫單一對治。e、依完攝一切種道或方便,就更清楚了;f、觀待三學,在這6度裡面包括戒定慧3學,那173相一定可以用戒定慧區分歸類的。
由此可以了解一種是單一、一種是全部這2個策略的目的都是為了要達到佛果,而大家都以為這2個是先把基智搞清楚了以後才能進去修道智,也就說你一定是正等加行,然後修到頂的時候叫頂加行,然後再進入次第加行,然後再進入最後的剎那加行。其實,這是因果次第,可真正修行本論告訴你不是醬子、你可以同時進行。這是一個策略,就說你從單一的一個法,假設173法能夠涵蓋一切的法,那就單一的一個一個破法執;另外一個就是變成全部,這全部到最後這173個都在裡面時是最完整的,可是在中間的變化當中,比方,就說修一個無常相,無常相是苦諦4行相之一,無常、苦、空、無我這4個相都修完以後,那再把這4個融在一起這時就有一點修次第加行的味道。
我是覺得今天讀這個是非常有用的,越讀下去會發覺他真正幫助你了解什麼叫《現觀莊嚴論》,我讀了後面78課,就知道你後面就會學到這些東西。那這邊為什麼用這2個圖,因為醬子可以用目標、策略、行動這種方式將一開始講到的870義在腦中構建出一個清楚的概念,同時也理解到所謂的證悟自在、證悟穩固是什麼分別,到第5課就進入了下面的行動方案,從行動當中又可以體會到他這個策略是什麼,或者說你從行動裡面可以體會基智這個策略大概是什麼內容。比方說,美國當今的目標是要把中國拉下來,其中有一個策略就是利用台灣、台海的戰爭來消耗中國大陸,就類似俄烏戰爭是在消耗蘇聯,所以近來美軍方將領常常宣說20242027會發動戰爭,那這就是他的行動。所以,870義用醬一個模型是蠻洽當的。

011-正等加行至頂加行 2023-02-07.jpg
這裡很清楚的知道所謂的正等加行跟頂加行就是從資糧道進入加行道,在這四抉擇分中壓伏對治四種分別念就暖頂忍世第一法。也就說,正等加行到頂加行裡面的內容是什麼,就4加行先對付所取、再對付能取,這都過了以後就變見道,見道完以後就是修道,到了3清淨地最後成就佛道。
這就是正等加行裡面的內容,你再看次第加行,一開始就用6度、後面又告訴你為什麼要6隨念。這裡要強調一點,當你在讀《總義》一定要回去參考當時《略義》所講的內容,因為華智仁波切基本上是根據《略義》所講的內容順序而說的《總義》。比方現在第6課進入正等加行、頂加行,華智仁波切一開始就講加行相,這是正等加行11義的第一相~加行相,有173種相,然後就用無常舉例;接著就是講修行方法~加行,當時就講到有231520種方法,什麼叫2315?就是印度人的分類,用2時就是代表所有的修行方法分成無住加行、無行加行這2種;用3來分辨修行方法基本上就是根據3智分成3種修行方法;15,指修行人在不一樣的位階裡面,比方說現在是在資糧道還是加行道、或是修道裡面的第七地等等,用醬子的角度來分類的話就是15種。所以,2315。那現在華智仁波切都是根據這個順序在講,接著會提到加行的功德跟加行的過失。所以你在讀華智仁波切的《總義》時你一定要知道他現在在講哪裡,過去未曾提醒各位,但現在非常清楚地發現這有醬一層觀聯。

相之等持vs二諦雙運
相之等持:在不捨棄入定境界的同時,安住布施、持戒等相饒益無邊眾生之不可思議等持。「勝義、世俗」完整俱修

為什麼要特別提到相的等持,因為他經常會講雙運,二諦雙運、用二諦雙運的方法,那我們都知道所謂雙運的意思不是一根黑繩子跟一根白繩子繞在一起,雙運的意思就是~他就是他。這什麼意思?說二諦雙運,就~勝義諦就是世俗諦、世俗諦就是勝義諦,是這種概念。或者講現空雙運,就是~顯現就是空性、空性就是顯現,這個叫雙運。但若一般沒有理解時就會當成一根黑繩子跟一根白繩子2條繩子絞在一起,就認為一邊修勝義、一邊修世俗我2邊都要修,這個不叫雙運,現在這個名相叫做相的等持。也許相的等持也有強調另外角度的東西,可是現很清楚的標出來是因華智仁波切有講出這個東西,所謂的雙運當你誤解了雙運其實講的是相的等持。那這有什麼差別?就說你在修行的時候確實是要交互的修,有時是入定、有時是出定,在入定時專心的課題一般都是要證悟法空、就是去掉所知障,出定時比方去行6度都是世俗面講起來是幻有的東西,這些以勝義角度來講起來是幻有的東西是照樣專心地去做,就好像《廣論》讀過阿底峽尊者說~~~見地要高、行持要細,蓮師亦曾說:「我的見地比虛空還要高,但是我對因果抉擇取捨的審慎比粉末還細。」也就說行動上任何的細節都不放過,你在見地上是很高的空性的概念、可是絕對要嚴持戒律,這就是2邊、就像相的等持,所以有入定、出定2邊。可雙運概念不是醬子,雙運就是在修世俗的時候我了解這個法是勝義的那我就不會執著。等等越讀下去會發覺,比方,第5課應該講過了,就在講整個修行的方法裡面最後可以歸納成2~~無住加行、無行加行,白話講就一個不執著對境,因為不執著對境反過來就等於不會執著有境,這是完全空性,若是在無住加行、無行加行下面就是證空性、就是講法空;所以他修行的方法到最後可以歸納成這2~~無住加行、無行加行,這個是不是很清楚的已經說明雙運是在講什麼。就說有各式各樣的修行可最究竟的歸納成2個、就是這個;或者你再看正等加行到最後金剛喻定的時候那個境界、或者是剎那加行那個境界,那全部都是雙運、很清楚的是雙運。因此我們知道雙運的概念跟「相之等持」2個都要修那個概念是2件事,可是2個都要修也很重要,就說勝義、世俗你都要完整的俱修。
證悟自在(破單一法執)、證悟穩固(破整體的法執)~~>相當於三摩地自在、三摩地圓滿的意味
因果次第是順序來,真正修行時是正等加行、次第加行同時進行
讀《總義》要參考《略義》
修行方法:2315

這些是基礎,再下去讀課文就會比較容易了。

 

如果在「無間頂加行金剛喻定」中現見証悟一種無漏之法,則在「剎那加行金剛喻定」中便能將先前所現見的所有無漏之法以無相剎那加行破「語言顯現」的最後際智慧無二剎那加行破「似二顯現」的最後際智慧現前,便是加行道的究竟之際【剎那加行十地】。
課文原文是~~~如果現見一種無漏之法,便能將先前所現見的所有無漏之法以無相剎那加行與無二剎那加行現前,便是加行道的究竟之際【剎那加行】。我另外加上些註解就比較容易看懂,紅色字後面加上紫色字的註解就知道紅字是在講什麼,另外的小字是要讓課文念起來很通順又容易懂,所以現在就變成~~~如果在「無間頂加行此金剛喻定」中現見証悟一種無漏之法,則在「剎那加行此金剛喻定」中便能將先前所現見的所有無漏之法以無相剎那加行破「語言顯現」的最後際智慧與無二剎那加行破「似二顯現」的最後際智慧現前,便是加行道的究竟之際【剎那加行十地】。
也就說,如果在「無間頂加行這個金剛喻定」中現見也就是証悟一種無漏之法,無間頂加行是頂加行8義的倒數第2義,指的就是金剛喻定,最後1義是要去掉邪見那是一個總的概念,在正等加行走到最後時當然是進入頂加行,最後那個叫無間頂加行。為什麼叫無間,這裡面就涉及到無間道跟解脫道,這等下再講。先看這個無間頂加行指的就是金剛喻定,所以,你若是在無間頂加行當中你現見,現見也就是你證悟,因這是正等加行有173相要一個一個證悟。現你在無間頂加行當中證悟一種無漏法,那,你就在「剎那加行」~這個就是你從正等加行變成次第加行,次第加行13義一開始用6度後面再加上6隨念再加上最後的~無實性智次第加行,次第加行最後的無實性智次第加行再上去就是剎那加行。在讀的時候這些都要能配得起來。

005-剎那加行4義 2022-12-13.jpg
雖說剎那加行分成4部分~~~剎那加行4義來討論,基本上這4個是一件事,分別用:1、顯現功德的角度分成2個,一是福德資糧的非異熟剎那加行、一是智慧資糧的異熟剎那加行,這前面都講過,之所以叫做非異熟,因為空性跟本來清淨他們2個是同類的東西;那所以叫做非異熟,是因為10地菩薩的智慧跟佛的智慧不是同類,所以會有異熟的概念~異類而熟。2、證悟實相角度分成無相剎那加行跟無二剎那加行。其實這4個是一件事,並不是剎那加行有4個,只是用不一樣的角度,一樣指的是金剛喻定。
那無間頂加行這個金剛喻定、剎那加行這個金剛喻定這2個金剛喻定有什麼差別?也就說無間頂加行這個是無間道,剎那加行這個是解脫道。無間道跟解脫道,這前面也講過,在416行相整個證悟過程中,以相見道這個角度來講他會先無間道再解脫道,一般無間道的意思是在出世間定裡面已經能把煩惱種子不管是所知障還是煩惱障都斷掉了,斷掉以後他為什麼叫無間道?就像世第一法的概念一樣的就第2剎那,前一剎那一過來就像世第一法一過來就見道;這邊是,這無間道指的是入定時把煩惱一斷過來第2剎那他就類似後得智,他馬上那個智慧就產生了,類似後得智這時是有分別的,那這個時候就叫做解脫道。所以剎那加行是解脫道、頂加行是無間道。
剎那加行時,
無間頂加行所現見的任一種無漏法法無我於金剛喻定究竟之際所有無間頂加行所現見的無漏法都能以無相與無二剎那加行現前。
他說你如果在「無間頂加行這個金剛喻定」當中你証悟了,一個一個法你證悟了,那麼,你在「剎那加行這個金剛喻定」中,你就能夠把先前所現見的所有無漏之法,就173種,你本來是前面一個一個證那你證到了,那現在,一到這邊也就是證悟穩固這邊時,你就會把前面證悟的所有無漏法用這個無相剎那加行跟無二剎那加行,記得前面講剎那加行有4~~約功德來講非異熟、異熟,約證悟來講無相、無二,這個無相跟無二,就說我們之所以會輪迴、或者說世俗之所以會有幻有,這裡面有2個很重要的東西~~1個叫似二顯現就是能所的意思,1個叫語言顯現,語言是造成你法執非常重要的原因,到最後破了這2個、用另外一個角度講就是把法執破了,因此很清楚,最後的無相剎那加行跟無二剎那加行這2個就是加行道的究竟之際。所以前面會用的那個圖形就是說明對付單一的法執在正等加行這邊,雖說這邊講的是無間頂加行可他正是正等加行最後的地方,另外一邊是用全面的角度來破法執,一開始是用6度開始次第加行、最後究竟的時候叫剎那加行。這2個都是金剛喻定,一個是無間道、一個是解脫道,一個是入定,所以堪布會說一個入定一個出定,但私下覺得入定出定有時會產生誤解……就像,我是覺得用無間道根本智、解脫道後得智,至少醬子我覺得就完全了解他在講什麼。
都是金剛喻定那無間頂加行就是指無間道、剎那加行就是指解脫道
輪迴之因:似二顯現、語言顯現

 

剎那加行與前面總義第5所講的無間頂加行二者,只存在入定無間道(根本智)出定反體解脫道(後得智)的區別,除此之外,別無差異。
無間頂加行與剎那加行都是宣講十地菩薩的智慧,只是在入定和出定的反體方面有所不同:無間頂加行主要是入定境界;剎那加行主要是出定境界。
在這一課就是很清楚的說明這2個加行的關係,接著馬上又講,這個它指的是剎那加行,這個剎那加行跟前面就第5課所講到的無間頂加行,他們2者都是金剛喻定,他們之間的關係就一個是無間道一個是解脫道,那我會用入定無間道(根本智)與出定反體解脫道(後得智)感覺更清楚。解脫道,他是用出定反體,意思是無間頂加行這個等於是他的本體、剎那加行等於是他的反體,其實真正用勝義的角度來講,無分別根本智不能說他有本體,假如有本體就不是空性了。不過這都只是一個比喻,若懂因明你就有辦法體會這個比喻它在講什麼。
所以,無間頂加行這邊是本體,剎那加行這邊是後得智是分別念、是解脫道所以叫做反體,可他講得很清楚一個是入定的本體、一個是出定的反體。華智仁波切講這時下面的學習眾一定因明這些都懂所以他不需要再解釋;那我們若沒有學因明就沒辦法體會他的意思,不過經我一解釋大概也能體會這意思是在哪裡。他現在就直接……有沒有發現就我2個策略一邊正等加行一邊次第加行,到最後則一個是頂加行一個是剎那加行,這2個到最後都是匯集到金剛喻定上,在金剛喻定裡面一個無間頂加行跟一個剎那加行就2個等於是一件事,一個是入定的無間道或者根本智,一個是出定的反體、或者叫解脫道或者叫後得智,醬子一解說整個就很清楚了。

 

顯而易見,真正的所修之加行法,便是正等加行與次第加行二者。
歸納《現觀莊嚴論》的修行,就是正等加行和次第加行,二者涵攝了所有修法加行
之一直強調讀《總義》一定要配合《略義》一起讀,這講完他直接馬上,因這跟第5課都有一點關係,現他就直接講到修行。因現在是在講正等加行,雖然第6課有提到次第加行,可科判仍在討論正等加行的範圍,次第加行還在後面第七課。現在是講正等加行的相加行,就173個相從無常開始最後到佛的那些不共相。那他現在告訴你說這173種修到最後就是金剛喻定裡面的頂加行;同時你在另外一邊你會有次第加行到最後的剎那加行,2個一配上就等於是到了金剛喻定、也就是下一剎那就是佛了。他們2個之間是什麼關係~這講完以後他馬上就講所修的加行法,剛剛講過就2+3+15,一共20種,但這不是這邊的意思,那這裡指所有你的加行、你的修法只有2種那就是正等加行跟次第加行,或者說一個是證悟自在、一個是證悟穩固,最後若可以歸結那其實就是正等加行。
歸結就是正等加行

 

雖然按照現觀莊嚴#1 的次第,似乎是“如果依靠正等加行,而使頂加行在相續中產生以後,便開始修習次第加行”,但這只不過是從每一對因果相結合的角度而宣說的次第,並不是指實際修行的次第。修行次第並非先「正等加行→頂加行」才進入「次第加行」,實際上,初學者可以同時進入。
《現觀莊嚴論》的宣講次第來看,正等加行、頂加行、次第加行和剎那加行依次下來,好像不是正等加行之後就是次第加行,而是中間還有個頂加行。但這只是把每對因果相結合的宣講次第。前面講了,證悟獲得自在分因和果,正等加行是因,頂加行是果;證悟獲得穩固也分因和果,次第加行是因,剎那加行是果。
從這種因果也看得出來,其實除了正等加行和次第加行,並沒有其他
修法加行,因為頂加行和剎那加行只是前二者達到頂峰的階段。所以,雖然論典中的因果次第如是,但這不是修行次第。
按照《現觀莊嚴論》中的次第,似乎是“如果依靠正等加行,而使頂加行在相續中產生以後,也就是你做到了某一階段,這時你便開始修習次第加行”,華智仁波切很清楚的告訴你這個不對,這只不過是一個因果的次第,這是從每一對因果相結合的角度而宣說的次第,事實上真正修行的次第不是醬子。也就說,這邊我加了一個註解~~~修行次第並非先從「正等加行→頂加行」才進入「次第加行」,實際上,初學者可以同時進入。
堪布這裡並沒做解釋,那只要把金剛句裡面的內容搞清楚,基本上應該就不會差了。

 

因此,在修行之際,即使目前尚處於初學階段的人,也可以修持兩種加行。如同論中所宣說的“以聞思的方式#2 趨入〔修習〕次第加行”一樣。
正等加行和次第加行是真正所修,而初學的凡夫,即使未登地,甚至未入加行道,也可以同時修持「正等」、「次第」二加行。如本論所說:凡夫以聞思方式同時修次第加行。這一點,獅子賢論師的論典中也有說明。
因此,初學的人就像我們醬子,也可以修持2種加行,就像本論中所講的用聞思的方式去修習次第加行。他們講的是因果次第,可真正修行不是醬子,初學的就像堪布解釋你只是資糧道,你還是可以同時修持正等加行跟次第加行,就好像本論中有提到用聞思的方式去,因這時你沒辦法修次第加行可是你要讀,用聞思、不只是讀還要思,聞思也是一種修。
堪布特別提到獅子賢,因為《現觀莊嚴論》不論在印度或西藏都將獅子賢所講的是為根本解釋、正義,所以才會提到獅子賢也有講這句話。代表華智仁波切如此的講法完全是有根據的。

 

如果對實際修持這兩種加行【正等加行與次第加行】的方法略加宣說,則首先是在正等加行之際,將三智的所有相攝為一百七十三相而進行修持。
不單是理論,在實際修持兩種加行的過程中,正等加行中第一義「加行相」將三智所有相攝為一百七十三相進行修持。一百七十三相中,遍智有一百一十相,道智有三十六相,基智有二十七相。總之,《現觀莊嚴論》的所有修行可以包括於三智之中,而三智的所有行相(義相、識相)內容也就是這一百七十三相。
如果對實際修持正等加行跟次第加行這兩種加行的方法略加宣說,那當然首先是在正等加行之際,對三智的所有173相進行修持。醬你越來越懂當時《略義》講到的那些內容是什麼、而且是站在修行的角度他是什麼。你回去一看正等加行11義第一個義就叫相加行裡面就提到有173個相,現在又告訴你這173相就包括3智裡面所有的相,就比方,173相第一個就是無常,就苦諦的無常苦空無我這就有4個相在內,苦集滅道各有4個行相,這很容易查到。而《現觀莊嚴論》的所有修行都可以包括於三智之中,而三智的所有相指的是行相,行相又可以分成~~義相、識相。
義相、識相這2個的差別
是什麼?用白話講,義相指的就是~~比方說無常,無常到底是什麼意思,這叫義相。簡單講,無常這是一個名相,可這名相一定有他的法相、也就說他的定義是什麼;你知道無常這2個字,那無常的定義是什麼這個就是他講的義相。為什麼要講義相?基本上是跟因明有相關、他指的就是義共相、或者就是法相,法相就是義共相。義相就是講這個名詞的意思是什麼,那識相指的是這名詞後面含的道理是什麼。以無常來說,你知道世間有為法是每一剎那都在變的,這是無常的意思。那無常後面的意思呢?若一下子就進入非常深度時~~因為無常所以實相是空性,就會有這種關聯在裡面,這個叫識相。一個是講無常他這個名詞的意思是什麼,一個是講無常醬子一個現相在佛學他後面這個理是代表什麼,在小乘來說他只要知道這個就夠了,所以小乘一般修416行相就結束了,他們當然一定知道義相也知道識相,可是大乘不行。為什麼大乘不行?大乘強調一定要跟3殊勝合在一起,為什麼要跟3殊勝合在一起?因為跟3殊勝合在一起基本上才符合大乘法。3殊勝開始一定是皈依發心,皈依一定是皈依3寶大乘的佛法僧,發心一定是發菩提心,為度眾生要成佛,所以在前行中一定會做皈依發心;中間強調的是不管學什麼都要具有空性的概念,所以到最後就是無住跟無行、就是法空,可是一開始很難做到這一點時簡單的說法就是你要專心,你要專心的聽法、修行;最後一定要回向,當你聽到最後一定要回向你就知道這就符合大乘法。因為回向有很多意義在裡面,最重要的意義就是你修到的功德你希望最後能夠成就你的決定勝而不是讓你得到人天福報;再來,就是把你的功德完全回向給所有的眾生。簡單講,小乘學了義相、識相就結束了,大乘一定是在3殊勝醬一個程序下去學義相跟識相,這就有差別了,更別講這修行方法到最究竟的時候他是用無住跟無行,所以就等於是完全沒有執著。
這裡他要講什麼~~就是真正讓你了解大乘的修行方式,從一開始就講《現觀莊嚴論》是一種內義的論典。什麼叫內義,就是告訴你修行方法,最重要強調的是竅訣、修行上面的竅訣。
無常的定義是什麼就是指義相、義共相、境相
識相,指這名詞後面的含意是什麼
大乘要跟3殊勝(皈依發心、空正見~專注一心、回向)合在一起學義相、識相,無住、無行

 

以其中基智的第一相——無常之相的修持方法為例:
怎樣修一百七十三相呢?基智有二十七相,以它的第一相——無常之相為例:
接下就舉例,就用修無常這個例子,因173相第一相就是無常。

 

安住於以有為法對境所涵攝的一切萬法都是連貫的、剎那相續的生滅自性,也就是其境相【義相「無常名相」的法相(義共相)
有為法對境所攝萬法都是連貫、不停駐、剎那生滅的自性,這種無常的反體本性就叫境相。就像火的熱性一樣,柱子、瓶子等一切萬法的本性都是無常。
華智仁波切用173相的第一相~無常相~當作例子解釋什麼叫做正等加行修法,第一個要了解的就是境相,所謂安住於以有為法對境所涵攝的一切萬法都是連貫的、剎那相續的生滅自性,這個在講的就是境相、就是義相。你看是連貫的、剎那的、生滅的,在解釋無常這2個字代表的含意,這叫做境相、或者叫做義相。
「無常名相」的法相(義共相),這個註解是讓懂因明的就連接上了,就無常這個名相的法相,這叫做境相、或者叫做義相、義共相。無常這2個字是一個名相,他的法相或是他的義共相就是所謂的境相。這邊若是沒讀過因明你就暫時忽略這個,讀過因明就知這就是無常的反體本性,為什麼?這就是說明他是一個總相,這境相其實是心法,所以叫反體。

 

對外境無常的道理,依靠教證理證之推理智慧而斷除增益大乘法空修持,則為其識相「無常教、理證」的行相約大乘,識相為修持無常「空性」;約小乘為修持無常「相見道」。
萬法本來無常,只是凡夫不了解。所以,只有依靠佛經的教證、高僧大德的竅訣以及自身智慧推理的理證,才能斷除一切懷疑,認識萬法的無常本體。這樣的概念或理解,就是了達無常之識相。
對外境無常這個道理,依靠教證、理證的推理智慧,然後你就可以斷除增益,斷除增益主要就是指大乘法空的修持,這個就叫做識相。接著就解釋識相,識相就是「無常教、理證」的行相;就說無常這個理,前面這名相叫做無常,那解釋無常的定義就是境相,那現在要解釋的名詞是無常之理已經不是無常2個字,無常這個道理、無常隱含的道理、無常之理,他的定義就變成是識相。
我加的註解~~若根據大乘,識相是修持無常的「空性」,就說以大乘的角度最後這個理你知道就是空性;對小乘來講,重點不是在法空,若懂相見道的道理是講什麼他說這就是小乘修持無常的「相見道」,有一個是真見道有一個相見道,最後小乘他們真正在證悟的時候也有一個相見道、16心相見道的過程。

 

對於聲聞道而言,僅僅這些就已經足夠了。
對聲聞乘而言,了達萬法無常之境相以及懂得此理之識相,已經足夠了。去過南傳佛教國家的人都知道,小乘的修行,前面沒有發心,後面沒有迴向,中間也沒有無緣空性的攝持。只是知道萬法在外境上無常與有境上認識它
對於聲聞來講,僅僅只要修境相、識相這2個就已經足夠了。但是重點在後面,他說……

 

但因為大乘行者必須在相續中生起所有各乘的證悟境界,所以僅僅〔證達〕這一點是不夠的,還需要將境相與識相二者都作為對境,以「相之等持」加行的方式來進行修持。
但因為大乘行者必須在相續中生起所有各乘的證悟境界,所以你僅僅證達這一點是不夠的,你一定要把境相跟識相二者都作為對境,以加行的方式來進行修持。你看到後面就知道主要是用「相之等持」的加行,就是2個都要修;可這個角度不是強調雙運,這裡是說你在修境相跟識相基本上這是世俗幻有的修法,可同時你也不能忘記~你要知道法本來是空的,所以說2個都要修。「相之等持」,這跟雙運不一樣。
為了攝受一切眾生,大乘行者一定要證悟各乘境界。只是依無常外境生起了達之識還不夠,還要把境相——無常識相——執無常之心識都作為對境,以加行方式進行修持。修行時,勝義中無常和執無常之心遠離戲論、了不可得;世俗中二者如夢如幻
而有,以這種方式修持。而且遵循自宗「三殊勝」:開頭要發心利益一切眾生,中間以三輪體空或如夢如幻方式修持,最後將善根迴向無量無邊的眾生。
所以,大乘、小乘確實有差別。不說其他,僅念一句阿彌陀佛名號,大乘修行人首先會發菩提心——為利益一切眾生我念阿彌陀佛;中間專心念誦;最後也會迴向——所修善根不為自得安樂,唯一為利一切眾生而求往生,一般會具足三殊勝。不是大乘修行者,儘管“嗡瑪呢貝美吽啥”、“南無阿彌陀佛”不停地念,但只是為自己,為自己當然就不用迴向了。所以我覺得,沒有發心、迴向,和小乘宗派沒有差別。
以前我去泰國,本來泰國很多修法儀軌非常殊勝,有像《別解脫經》等殊勝經典,但念誦前沒有發心,念完後也沒有迴向。有一次,我和他們一起用漢語誦經,誦完也就結束了。當時我還想:為什麼不迴向善根?當然這是小乘寺院,在泰國一些大乘寺院裡,行為也有所不同。我看過一張泰國比丘到新加坡傳法的光碟,所傳的法跟藏傳佛教沒有差別,看了以後我又想:原來他們和我們一樣!
總之,我們學任何法、修任何法,開頭要有發心;中間以勝義或世俗的無緣攝持而修;最後還要迴向。

現把堪布強調的部分提出來~~~根據我自宗一定要配合用上3殊勝這方式,不是像小乘修完境相、識相就結束了,我們在修這2個當中一定要根據3殊勝的順序,就開始要發心、中間要專心、最後要回向,可你再繼續讀下去就除了3殊勝以外就是無執沒有執著。為什麼沒有執著,因為你的修行方法到了最究竟有2個法可以總攝一切修法,就一個無住一個無行,這2個最後也就是無執沒有執著的意思。

 

至於所宣說的二十種加行修行方法,因為其中有三種只不過是指三智證悟方式的分類;而有十五種,又是指界限的分類,所以真正的所修總攝,就只有無住加行與無行加行二者。
到這裡你會發覺華智仁波切講《總義》是根據《略義》中內容的順序一路講下來,所以才會突然出現~~至於所宣說的20種加行,記得正等加行11義第一義是加行相、第2義是加行,加行的意思就是修行方法、一共有20種就2+3+15,接著講到功德跟過失,也就說你若根據3殊勝再加上沒有執著,就是你在修行最後你可以總攝成無住跟無行的時候,那你就可以保住所有的功德而且不會有過失。就很清楚華智仁波切是根據《略義》中內容的順序講《總義》。接著馬上提到正等加行11義之第2義加行就修行方法,那其中有三種只不過是指三智證悟方式的分類,就是有3智不一樣的修行方法;還有十五種是指界限的分類,界限的意思指的是層級不同,像我們現在在資糧道,資糧道修行方法當然跟加行道修行方法不一樣,醬子分可以分成15種,所以真正的總攝所修就只有無住加行與無行加行二者
正等加行之加行有二十種,分別是兩種、三種、十五種。其中,無住、無行
2之外的三加行是依三智分類的;而十五種加行是依界限分類的。其他的或依三智、或依界限而分類,所以真正的修行方法,只有無住加行和無行加行,或說不住加行和不行加行。也就是說,這兩者包括了正等加行的所有修行方法
讀到後面會更清楚,像堪布說正等加行之加行有20種,意思是修行方法有20~2種、3種、15種。其中,無住、無行2種之外的三加行是依三智分類的,而十五種加行是依界限分類的。最後總攝是無住、無行這2種,這2種可以代表最究竟的修行方法,簡單講就是沒有所緣也沒有能緣這種概念;所以真正的修行方法,只有無住加行和無行加行,或說不住加行和不行加行,也就是說,無住、無行這兩者包括了正等加行的所有修行方法,其實,若要講的更準確一點,包括了正等加行所有的究竟修行方法,加究竟2個字,就是最究竟、最後面一定是回到空性、因這就是法空。
所以,《現觀莊嚴論》的所知三智以四加行修行;四加行包括於正等加行和次第加行中;次第加行又包括於正等加行中
「正等加行」可以總攝一切加行;而正等加行的二十種修行方法,最終可包括於無住、無行二加行中。
堪布講三智可以用四加行修行;四加行就是指正等、頂、次第跟剎那,四加行包括於正等加行和次第加行之中,就正等加行最後叫頂加行,次第加行最後是剎那加行;次第加行又包括在正等加行中,其實他要講的就是「正等加行」可以總攝一切加行,因為他是最根本。而正等加行的二十種修行方法,最終可包括於無住、無行二加行中。其實正等加行明明173種怎麼又變20種,明明有173相,所以一個是由加行相的角度來講~3智可以由173相包括、你每個相都要修,修到最後都是法空,這是一件事;再來講加行是講修行方法,這又是另外一個角度,所以,這邊正等加行的20種指的是修行方法。那修行方法最終最究竟的就是2~無住、無行,也就說這2種修法就可以代表整個《現觀莊嚴論》最究竟的修法,因我們最究竟就是要得到法空、要證悟大乘的無分別根本智。

 

所謂的無住修行,也就是遮止對外境耽執的修行。因為此時是以無常之相為對境【外境】,所以,在通達即使了知無常之理,也只是名言世俗的證悟之相,在勝義當中,無常根本無法成立為實有的道理之後,內心不住於任何耽執,也就是無住加行。
這裡在解釋,無住加行就是遮止對外境的執著、就是沒有所緣境,因為這個時候是以無常之相為對境、外境,所以,即使通達了知無常之理,也只是名言世俗的證悟之相,在勝義當中,根本無法成立所謂無常為實有的道理。所以,最後,你一定要知道這個外境是不存在的,所以叫無住加行。外境指的是就是無常這個法,法,你不都知道有境相、有識相,可是最後你了解在勝義中這個是不存在的。
這個是在強調2諦雙運、這並不是相之等持,這概念不太一樣,也就說你在修的當中就知道現就是空、空就是現,而不是2個都修,不是說你現在一邊在世俗然後一邊又在勝義,這就是雙運的概念。那內心不住於任何耽執,這就是無住加行,就說你雖然一直都知道無常的境相、無常的識相等等,可是歸結到最究竟的時候你一定是有無住~~知道外境或者你現在的對境這個法在勝義當中是不存在的,因為實相是空性。
無住加行是從對境空性的角度安立的。比如說無常,在名言中,決擇對境的一切萬法剎那剎那改變,認識這一無常已足夠了;但在勝義的決擇或修持中,以中觀理證從因、體、果三方面觀察時,剎那變化之無常本體了不可得,而非無常之本體也了無蹤跡。所以,對瓶子、柱子等任何法的無常,了知勝義中不可得而毫無耽執,就是無住加行。
堪布提到~~無住加行是從對境空性的角度來說的。當然堪布可以如此解釋,可我以為華智仁波切的金剛句是在強調2諦雙運,所以他會告訴你~你怎麼修最後最究竟還是2個東西,這就是2諦雙運的概念。那這種在名言中修、在勝義中修醬子的方式不是說不行,而是在名言中修、在勝義中修以我的感覺這是相的等持。
這裡特別要解釋一下堪布所謂的因、體、果是什麼意思,在中觀理證方面從因、體、果是什麼意思。因、體、果~~~

中觀理證從可將萬法全部抉擇為空性:「金剛屑因」從抉擇、「離一多因」從抉擇、「破有無生因」從抉擇、「破四邊生因」從因果二者抉擇、「大緣起因」從全部因體果抉擇。以上即中觀派抉擇勝義諦的共同五大推理(如果將「破四邊生因」包括在「金剛屑因」中,則是四大推理;或者說除「大緣起因」外,中觀有四大共同推理。)
這一講你們就懂,除非你沒讀過中觀總義這邊的概念,不過多多少少你也知道,比方說,我們一般講中觀我們不講應成他的不共的這種應成理,我們講共的就是以應成的角度共的就是5種理、5大推理~~~怎麼能夠了知萬法是空性,就從因的角度、從體的角度、從果的角度各別有不一樣的理論
第一個叫「金剛屑因」這是從因的抉擇,入中論》最重要是這個角度裡面很詳細的說明。
2個「離一多因」是從體的方面做抉擇,這最標準就是中觀莊嚴論》,靜命論師就是用這個「離一多因」去抉擇萬法是空性。
3、「破有無生因」這是從果來抉擇,
4、「破四邊生因」這從因果二者抉擇,
5、「大緣起因」是全部因體果3個都加起來抉擇。
這就是中觀抉擇勝義諦的共同的5大推理,一般也有把破4邊包括在金剛屑裡面就變4大推理,其實一般都是講5個共同的。所以,因體果指的是這個意思。

 

這樣一來,在通達無常的空性以後,因為能修之心也是不成立為任何邊際的空性,以什麼〔有境〕而對什麼〔對境〕進行瑜伽修持也是了不可得的,所以,所謂的“修持”,也只不過是除了名言中的增益以外,並不存在一絲一毫的修持。((斷除增益的修持))如果能了知這一點,則因為通達了行持外境和有境的所謂修持並不存在,故而稱之為“無行加行”。這種加行,也是遮止對有境耽執的修行。
這要從無住轉成無行了,一個是對對境、一個是對有境,一個是對所緣、一個是對能緣。
現在是用無常舉例來告訴你整個正等加行~~~在通達無常的空性以後,因為能修之心也是不成立為任何邊際的空性,這因為你所沒有的話、能也是沒有的,這就是唯識無境最後境沒有識也沒有,所以境識雙泯,這道理都是一樣的;也就是用有境而對對境,有境,這就是能所的概念,來進行瑜伽這種修持也是了不可得的。不過要順便提一點,我們經常都到無得就結束了,其實講空性你真正要知道是無得以後一定要加上~亦無無得,這才是標準在講空性;一般狹義的只講否定那一面,應該要離4邊。
所以,所謂的“修持”,也只不過是名言中的增益,並不存在一絲一毫的修持,也就是無修了。你能夠了解這一點,就通達了行持外境和有境的所謂修持、修這個東西並不存在,這叫做“無行加行”。無行加行,就是遮止有境耽執的修行
一個是遮止對境、一個是遮止有境,無住、無行這就很清楚了。
既然所修對境無常不可得,那麼執無常之有境心也不可得。境與有境、能取所取皆了不可得、猶如虛空,如是了知修持不存在就是無行加行。
無住與無行,一個是斷除對對境的耽著,一個是斷除對有境的耽著,這兩種修行非常重要。《般若攝頌》反覆決擇的內容也就是如此:世俗中境和有境無任何實質、如夢如幻;而勝義中了無所得。所以,所謂般若波羅蜜多,歸納而言就是不執著對境和有境。而《現觀莊嚴論》的修行也完全體現了這一點。所以,在平時的行住坐臥或做事時,如果不太耽執,也接近正等加行的修法。

 

對於這兩種加行,在其他經論中也有“遮止住”與“遮止瑜伽”的提法,這裡的“瑜伽”與〔前面所說的〕“行持”是同一個意思。
“遮止住”指的是不住加行,“遮止瑜伽”指的是不行加行。
這裡是做一個補充說明,“遮止住”指的是無住加行,“遮止瑜伽”指的是無行加行。

 

如果結合其他的佛法專用術語來進行闡述,則所謂的“無有所修”與“無有能修”也只不過是在表示這兩種加行。也就是說,所謂的“無住加行”就是“無有所修”的意思;而所謂的“無行加行”則是“無有能修”的意思。
在哦巴活佛的《現觀莊嚴論釋》中,這兩種加行從無有所修和無有能修的角度來講。
“無有所修”指的是無住加行,“無有能修”指的是無行加行。

 

另外,無有任何作意即為般若之義的說法,也僅僅是指不作意於對任何外境與有境諦實的耽執。
若根據堪布後面的說法,一定需要先看一下補充資料,這在《瑜伽師地論》中有,這裡是引用《攝大乘論》裡面的。
無分別智離五種相(攝論三卷八頁):「此中無分別智,離五種相以為自性。一、離無作意故。二、離過有尋有伺地故。三、離想受滅寂靜故。四、離色自性故。五、離于真義異計度故。離此五相,應知是名無分別智。」無分别智不是能以:一、沒有作意、二、没有尋伺、三、意識活動寂止、四、色相應法、五、能分別計度真實義 等五相來表詮。異言之,不能依世俗有無來認識之。
這裡,最重要就是~~~什麼叫無分別智
那他沒有辦法告訴你什麼是,他就告訴你什麼不是。用否定的方式來解釋一個事情,因為比較難用肯定的方式把它說清楚,他就反過來用什麼不是。那這蠻重要的,就是:不作意、離有尋有伺、
離想受滅、離色自性、離真義異計度,那我註解為:
無分别智是不能以:1、沒有作意,2、没有尋伺,3、沒有意識活動,4、是像色法一樣的,為什麼?因為無分別智是心法,那你現在又說他是分別,我能懂;你說他無分別,那是不是就像色法一樣?不是,主要是做個區分。5、能分別計度真實義 等這五相來詮述。能分別計度真實義這是什麼意思?並不是說我在無分別的那個當下我能夠知道什麼是實相,不是醬子;知道他是實相應該是後得智。所以這個裡面是告訴你就是~能分別計度真實義~是不是無分別就是你得到這個智慧你就知道什麼叫實相,不是,不能用醬子理解。
簡單講,他不是世俗裡面講的有無。所以剛剛才會強調~無得、亦無無得。這是最標準的《心經》,以前也跟各位報告過就有這些字在上面。
醬子可能還看不出來,若不根據堪布的……不知道華智仁波切這邊要講的是什麼……
無有任何作意即為般若之義的說法,意思說沒有作意就是般若醬子的說法是不正確的,也僅僅是指不作意於對任何外境與有境諦實的耽執,意思就是不作意並不是般若。另外就是強調你能夠到最後你一定要知道所謂的無住跟無行最後得到的那個並不是不作意,也就是般若真正講法空不是這個不作意,其實,不作意也只不過這中間的一種。
有些宗派認為:無有任何作意的單空即是般若。
「不作意」應連「單空」都不是。
但這種不作意,其實只是對外境和有境不耽著而已,並不是般若。米滂仁波切在有關論典中說:對遠離一切戲論的對境與有境皆離於執著,才是真正的般若。所以,我們應該這樣理解般若的涵義。
堪布做醬一個說明就很清楚知道華智仁波切這邊要講的就是剛剛大家看的那個無分別智離5種相。堪布說……無有任何作意的單空即是般若。其實單空看你用什麼解釋,單空真正廣義的就是指相似勝義,什麼叫相似勝義?你用分別念去講空性就叫相似勝義。狹義的單空就是你否定,因真正要破的是4~有、無、既有既無、非有非無,若不破4邊單純的講則有無2邊都要破,你只是破無這是狹義的單空,廣義單空就是相似勝義,相似勝義就是你用分別念來講勝義。但是真正的不作意以我的感覺他連單空都不是,因他不是在講空性,不作意本身有不作意的意思。這又要講到唯識了,5遍行~作意、觸、受、想、思,任何心法由作意開始、或由觸開始再作意,不論如何一定要有作意,有作意這心法才有辦法……比方,根境識這3和合才會出來。很清楚,空性跟作意完全是兩回事,尤其是剛剛給各位參考的那個無分別智離5種相,真正的空性不僅僅是不作意,有5種境界都不是空性,比方,悶覺、昏倒,這些都不是。所以真正的空性是遠離一切戲論。
真正空性並不是不作意、有5種都不是
無住跟無行最後得到的那個並不是不作意
單空~廣義指相似勝義即用分別念講空性,狹義就是否定

 

PS:讀《總義》一定要配合《略義》一起讀,華智仁波切就是按照《略義》內容的順序講《總義》,醬子更加熟悉,對後面讀《論義》更有幫助。在美國第一課《論義》是我講,會根據唯識大師羅時憲,他把《現觀莊嚴論》跟《小品般若經》亦即般若經8000頌對讀,因為《現觀莊嚴論》最重要就是在解釋般若經的隱蔽分,什麼叫隱蔽分?《中論》那是見地是外義,所謂隱蔽分講的就是內義就是修行上面的竅訣。

 

【注釋】
#1 論中:指《現觀莊嚴論》。
#2 以聞思的方式:一般是指初學階段的修持方式。

 

【思考題】
1 《現觀莊嚴論》的修行可以歸納為哪兩種?請舉例說明凡夫應該怎樣修持?在修行上,大小乘之間有什麼差別?
答:正等加行和次第加行兩種。
初學的凡夫,即使未登地,甚至未入加行道,也可以同時修持「正」、「次」二加行。如本論所說:凡夫以聞思方式同時修次第加行。
大乘修行人首先發菩提心;中間專心念誦;最後也會迴向——所修善根不為自得安樂,唯一為利一切眾生而求往生,必須具足三殊勝。不是大乘修行者,只為自己,為自己當然就不用發心、迴向了。

 

2 正等加行的真正所修是什麼?它們是怎樣的加行?分別有哪些不同的講法?請以“無常”為例,說明你要實際修持。
答:正等加行首先將三智的所有相攝為一百七十三相而進行修持。至於所宣說的二十種加行,因為其中有三種只不過是指三智證悟方式的分類;而有十五種,又是指界限的分類,所以真正的所修總攝,就只有無住加行與無行加行二者。
以修持“無常”之相為例:
安住於以有為法對境所涵攝的一切萬法都是連貫的、剎那相續的生滅自性,也就是其境相;對外境無常的道理,依靠教證理證之推理智慧而斷除增益的修持,則為其識相。還需要將境相與識相二者都作為對境,以「相之等持」的加行方式來進行修持。
所謂的無住修行,也就是遮止對外境耽執的修行。因為此時是以無常之相為對境,所以,在通達即使了知無常之理,也只是名言世俗的證悟之相,在勝義當中,無常根本無法成立為實有的道理之後,內心不住於任何耽執,也就是無住加行。這樣一來,在通達無常的空性以後,因為能修之心也是不成立為任何邊際的空性,以什麼有境而對什麼對境進行瑜伽修持也是了不可得的,所以,所謂的“修持”,也只不過是除了名言中的增益以外,並不存在一絲一毫的修持。如果能了知這一點,則因為通達了行持外境和有境的所謂修持並不存在,故而稱之為“無行加行”。這種加行,也是遮止對有境耽執的修行。
對於這兩種加行,在其他經論中也有“遮止住”與“遮止瑜伽”的提法,這裡的“瑜伽”與〔前面所說的〕“行持”是同一個意思。如果結合其他的佛法專用術語來進行闡述,則所謂的“無有所修”與“無有能修”也只不過是在表示這兩種加行。也就是說,所謂的“無住加行”,就是“無有所修”的意思;而所謂的“無行加行”,則是“無有能修”的意思。

 

 

arrow
arrow

    七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