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賢上師言教-113-20210601-內前行-上師瑜伽-《備忘錄》

上節課上師相應法講到對上師要視師如佛一定要對5了知有定解,第1點就是你了解上師是佛,按照不了義的角度來說是把上師當作佛的化身,比方看到的佛像、照片這都叫化身;但重要的是了義,不共的了義就說在密在上師相應法裡面是把上師當作佛的法身。這點上次講過了、一定要記住,因為,什麼叫做佛,你了解這所謂成佛就是指得到佛的智慧,一般也稱之如來藏,佛的智慧其實就是佛的法身。這裡有一句話~~~內在所表義智慧是上師意法身,能標記法身的能表相是上師顯現的身語意相,這就是化身。能表相是化身、所表義是法身,這個了解了有一個概念,就看第2個了知。

第二、了知上师的一切所作所为均是佛陀的事业,包括共同事业和殊胜事业。共同事业有息、增、怀、诛042四种事业,它也分为世间与出世间的事业两种。
世间的事业:如果没有明确上师世间的一切事业都是佛陀的事业,认为我的上师是佛,但事业并不是佛陀的事业,那显然是矛盾的。如果上师用世间法来解决纠纷、调解不和等等做世间的法官,就要想到那是息业。如果上师积累财物、收割庄稼、建造房屋、经商谋利等等,要想到这一切都是增业。当上师勾招男女等,哪怕是每一天都带着一百个女人,也要看成是怀业。即使上师挑起争端、发起争斗、兴起动乱,每一天宰杀一百只牲口,也要把这看作是诛业。出世间的事业:观想上师 放射白光,是能消除疾疫、刀兵、饥馑等八大灾难或十六大难息业;再有,放射黄光,是增上福寿荣华财产受用等六种圆满增业;再放射红光,是通过怀柔三界等的四种信解(清淨信,欲樂信、勝解信、不退轉信)进行的怀业;又放射出墨绿色光,杀伤、驱逐、毁灭一切怨敌魔障,诸如此类的一切都要看待成是诛业。殊胜事业,就是为一切所化众生指示三菩提(聲聞,緣覺、無上正等)解脱之道,把他们安置在解脱与遍知果位。
---
第二、了知上师的一切所作所为均是佛陀的事业,包括共同事业和殊胜事业。共同事业以密宗的角度就是息、增、怀、诛042四种,4種共同的事業相信大家已經有印象了,基本上也分为世间与出世间的事业两种。
世间的事业:如果没有明确上师世间的一切事业都是佛陀的事业,认为我的上师是佛,但事业并不是佛陀的事业,那显然是矛盾的。如果上师用世间法来解决纠纷、调解不和等等做世间的法官處理世間的事務,就要想到是所謂佛在做息业為什麼要醬子講?就說你一定要充分的把上師跟佛歸在一起,密宗行者本就有所謂息增懷誅的4種事業,當你看見上師做一些世間事的時候,你對上師一定要有完全的信心知道他在做甚麼,萬不能質疑上師的作為,因上師的一切所作所為其實都是佛的事業。如果上师积累财物、收割庄稼、建造房屋、经商谋利等等,要想到这一切都是增业這裡,講是容易講,比方,你皈依了一個根本上師你看他在做生意,有人接受有人質疑。所以你要拜一個根本上師之前,就像《廣論》也說你要非常謹慎、觀察、確定能完全跟這個上師相應,你才拜他做根本上師。絕對不能一時衝動然後這也不滿那有不滿,那你除了金剛地獄以外你沒地方去了。增業,謀利益,不僅是對自己,幫別人也是一種增業,特別是密宗,有財神;所以當是根本上師的時候你一定要有醬子一個認知。当上师勾招男女等,哪怕是每一天都带着一百个女人,也要看成是怀业其實這個更難,現實中你也知道有用這個做藉口的不是沒有,特別是密宗;其實,若真是雙修、他若真正到了那個量也不是你能理解的,你也沒甚麼好講的。其實,你看密宗的大德包括蓮花生大士都有空行母。目前這我沒辦法解釋也沒資格討論這部分,不過相信有一天我會知道這個道理、也相信有一天我會認同這個道理。即使上师挑起争端、发起争斗、兴起动乱,每一天宰杀一百只牲口,也要把这看作是诛业密宗比較複雜就在這裡,像密勒日巴的老師瑪爾巴,瑪爾巴上去是2位印度人的那落巴再帝洛巴,那洛巴是那爛陀寺坐鎮北門的大班智達,經常要跟上門來的外道答辯,所以他在教理上絕對是頂流的,後來在一個機緣下菩薩要他去找帝洛巴,帝洛巴正在河邊釣魚,高僧釣魚、行為怪異形似瘋癲,其實他是在度眾生,就像這邊說每天殺那麼多牲畜,可他是在菩提心下面做的,所以經常有超度的意味在內。
出世间的事业:观想上师 放射白光,是能消除疾疫、刀兵、饥馑等八大灾难或十六大难息业;再有,放射黄光,是增上福、寿、荣、华、财产、受用等六种圆满增业;再放射红光,是通过怀柔三界等的四种信解进行的怀业4種信解,一般就指清淨信,欲樂信、勝解信、不退轉信,在3界就是在世間進行懷業;又放射出墨绿色光,杀伤、驱逐、毁灭一切怨敌魔障,诸如此类的一切都要看待成是诛业為什麼會用白、黃、紅、綠色光代替這我不懂,不過理論上都有道理的,剛講過了共同事業,還有,殊胜事业,就是为一切所化众生指示三菩提解脱之道,三菩提就是指聲聞、緣覺、無上正等即指佛,把他们安置在解脱与遍知果位。解脫對應前面的聲聞、緣覺,遍知對應無上正等即指佛,這是說消滅了所有的煩惱障才能得到解脫,消滅了所有的所知障方能得到遍知。
~白光、增~黃光、懷~紅光、誅~墨綠色光

第三、了知对自身而言上师比佛陀恩德更大:我们这些身处五浊横流恶世的众生,没有能够被过去的诸佛所调化。以大悲关照,为了摄受刚强难化的 我们,金刚持佛特意披上人皮,显现人相降临于世,尽管上师的断证功德与诸佛平等,可是对于我自身来说,上师恩德远远超过佛陀(損減、增益)。像上师给我的利益,父母不曾给过,亲朋好友没有做过,共称利济世人的大尊主谁也没有办到,那么上师究竟是怎样饶益我的呢?他教我弃舍不善的道理,而封闭了恶趣的门闩;他教我奉行善业的方法,而树立起善趣与解脱的梯子;上师让我发殊胜菩提心,从而播下了遍知佛性的种子;上师为我直指觉性法身,实是赐予了究竟法身的传家宝。所以,一定要清楚地认识到对我们来说,上师的深恩厚德胜过佛陀。
---
第三、了知对自身而言上师比佛陀恩德更大前面也讀過這種說法,這裡沒有太多需要解釋的,我们这些身处五浊横流恶世的众生,没有能够被过去的诸佛所调化,我們一直在輪迴就表示沒有被調化過。以大悲关照,为了摄受刚强难化的我们,金刚持佛特意披上人皮,金剛持佛,我也不是很懂,但一般在外密的層次這指的就是釋迦牟尼,可到後面大圓滿的時候說法可能不一樣,显现人相降临于世,尽管上师的断证功德与诸佛平等,可是对于我自身来说,上师恩德远远超过佛陀。講起來這是一個概念,照這種講法,上師就是佛變的,理論上,上師就等同所有的佛,佛的概念~~~這裡若用我們所了解比較嚴格的觀念,比方用如來藏的觀念,推到最究竟的時候他是大無為法,我們所講的佛都是佛的智慧,那理論上這些都不應該能夠分別這是這個佛、那是那個佛。那這邊醬子講也能接受,就說以空性來講,你可以從空邊來說、也可以從有邊來說,這什麼意思?當你在講所謂的空性,你若用空這個角度來說他時,你是沒有辦法用任何語言文字來說他的,因為空本身就代表沒有所謂的有無、離戲、遠離分別念,所以你真正用空邊來講的時候他叫不可思議,你根本就沒辦法說。可是有時你得用增益,佛學經常用損減、增益,增益,意思是外加上去的、是從有邊來講,不像剛剛是從空邊來講,用空邊是沒辦法講他的,在世俗上要溝通有時就一定得要用分別念去說他,這時就叫做有邊。用有邊來講、或者更標準的說法叫增益來說他,這時空性可以代表自性、可以代表本體雖然本體是空的,就說你是不能有體的那個概念但可以用很多名相來代表,比方,聖者的行徑、真如、自相、或者自性也就等於無自性,這時你全都是用增益的方式在說他。所以在很多時候這是必須的,因為若不醬子是沒辦法調化眾生、是沒辦法溝通的。那今天站在增益的角度說長久以來有各式不一樣的佛,但過去的我都沒被調化,可如今我的上師是金剛持佛特地化成人身來度化我的,今天只有他有辦法調化我、我跟他相應,雖然他跟其他的佛是平等的,可對我來講他的功德就遠遠超過其他佛。是在醬子一個概念下,所以說上师给我的利益,父母不曾给过,亲朋好友没有辦法做到,共称利济世人的大尊主谁也没有办到,那么上师究竟是怎样饶益我的呢?因為,他教我弃舍不善的道理,而封闭了恶趣的门闩;他教我奉行善业的方法,而树立起善趣与解脱的梯子;上师让我发殊胜菩提心,从而播下了遍知佛性的种子;上师为我直指觉性法身,实是赐予了究竟法身的传家宝。所以,一定要清楚地认识到对我们来说,上师的深恩厚德胜过佛陀。講了這麼多,其實道理不難懂,剛剛用增益的角度、用有邊來作的解釋相信大家都能接受。

✿✿✿ 空性、常見、斷見的關係
講得更深入一點,包括如來藏這
3個字都是增益,如來藏還是一種分別念下面出來的東西,若讀過《中觀莊嚴論》就知道其中有個名相叫單空,其實單空有不一樣的解釋方法,可是單空最重要的意思就是~~~分別念建立的空性,因為真正的空性你要怎麼去了解他?所謂的空性等於是一種自性,什麼叫做有自性?這個自性的觀念一定有2個東西在裡面:1、他是永恆不變的,2他能夠獨立自主。所謂能獨立自主,就是他不需要觀待的。什麼叫觀待?像我們現在世俗大家都知道是緣起,緣起法則。什麼叫緣起法則?簡單講就是觀待。為什麼緣起就是觀待?因為是由因生果,因果本身就是觀待,還有相依這種觀待是最標準的,所以世間所有的法其實都是觀待的。可是若有自性就不應該觀待,觀待就是他沒有自性,簡單講這果若是有自性的他本就應該存在並不是因為因他才存在,這就是獨立自主的觀念。那所謂的恆常不變,這也很好理解,你有自性你當然就是不變,你不會變你才有自性,這是自性很重要的一個觀念,那我們現在提到法的自性的時候他就一定要有這個概念在內。
現在回到自性的第1個概念~永恆不變,要永恆不變只有2種情形:一個是沒有所以永遠沒有,這是一種概念,可這裡的沒有是一種空性的概念。就比方說,先講自性,自性本身是屬於空性的概念時,那他就是無始以來他就沒有也一直都是沒有,因為是自性的概念;若一開始是有是存在醬子一個自性,那他就是永遠有,這個永遠有就是一般講的常見,比方其他宗教講的上帝,這就不需要講他怎麼來的因他一開始就有並不是因為別人來的,或是外道講大自在天他從不交代這個因是從哪裡來的、反正他就是有,在這種情況下就是常見。其實在世間這是很常的說法,佛教是唯一不醬子說的,佛教一開始就說無始以來是空性,空性不是有也不是沒有。空性絕對不是指沒有,若用增益的方式來解釋他是沒有所謂的有無,講白了,他就不是分別念的東西、你怎麼想他都沒有用,所以這就為什麼強調他叫離戲,離開戲論的意思就是離開分別念。自性若是醬子一個東西他就永遠是醬子,所以以自性的角度他就只有2種:一是空性、空正見,一種就是常見,那前者是實相,所以常見是錯誤的。那現在再解釋什麼叫斷見。剛剛講常見一定涉及到自性,用另外一個角度看就是跟勝義有關,講自性,只有2種可能,一是講實相,勝義諦就是在講實相、就是空性,另一種就是常見,常見違背勝義,怎麼說?實相應該是空性,可是這是認為確實有這個東西存在,所以有上帝、有東西本來就存在,所以說常見違背勝義讓你認不清事實。斷見,就是倒過來,斷見跟勝義沒有關係,斷見就是你認為有,因若沒有有的觀念你是沒有辦法產生無的,你應該懂這是觀待的。所以說勝義是沒有有無的,因他有都沒有他怎麼可能會有無?!一個東西假如有無一定要先有有,因為無是觀待有而來的;那講勝義、真正的實相、空性是沒有所謂的有,那他怎麼會有無,他一定沒有。那現在再回到斷見,你有了無的概念一定是開始你有有的概念,可是你有有的概念你產生了無的概念的時候,你認為有是假的,真正最後應該是無的,因此你變成執著這個沒有。可是你執著這個無呢跟剛剛情況是不一樣,剛才是討論勝義,你有斷見一定是先有後無,開始先有有的概念然後再產生無,你產生無的時候你就否定了所有的有,這個叫斷見。所以當你有這個有無的概念的時候是到世俗,已經不是勝義了,可世俗是有有跟有無這2個事情,結果你認為有不存在應該是無,這就叫斷見。所以,斷見是壞世俗,常見是壞勝義
最標準的斷見在佛教就是順世外道,基本上他就不相信因果,白話講死了就是死了、不會再來了,你來也不是有原因來的,無緣無故就來了,來了以後這個有、等你死了以後就甚麼都沒有,這個就是否定因果,簡單講斷見就是否定因果,也就是不承認所謂的相續、在世俗裡面的相續或是不承認因果的關係。所以,斷見其實比常見還要惡劣。
講這些是讓你們理解什麼叫空性、常見、斷見、及3者之間的關係,重點就是要了解什麼叫常見、什麼叫斷見,你了解了什麼叫常見、什麼叫斷見後,你才了解什麼叫真正的空性,空性本身他不是常見也不是斷見。再來,空性本身真正的觀念就是實相,一開始就是沒有所謂的有跟沒有,因為有跟沒有其實是人一種主觀的意識出來的,實際上真正的空性是沒有這個東西的。所以又回到
E = mc² 這個比喻,用能量跟質量做比喻的時候你就發現用這比喻空性就是很容易解釋,一開始他根本就不屬於世俗的範疇裡面的東西,他跟有無是完全沒有關係的東西,可是他又是可以組成有有無的東西;前面解釋所謂的實相由無始一開始就是沒有有無,那跟E = mc² 的概念一樣你可以理解,那現在再加上這些解釋你更清楚了解佛學裡面所謂的實相是甚麼,由科學也發覺確實是醬子,就說量子力學,科學上很多發現都跟佛學這觀念一致。所以,當時的人就靠入禪定所見解開這個祕訣,佛法真很了不起!所謂的末法,就是沒有人相信佛法了,像現在,你也可以看見很多末法的現象,很自然的做壞事,不怕因果!現在人因為科學關係比以前人容易理解空性,就比方單空,而佛學最後目的是要證悟空性,除非你真正是所謂的利根、其實應該是你在前世就已經證悟,那在你要證悟空性之前都要經過單空這個階段,單空~就是用分別念去理解什麼叫做空性,用分別念去了解這個實相是什麼;你看,到現在為止全都是用分別念在說的,這可用一個名相表示~比量證悟,真正的現量證悟他不是靠分別念、也就一般講的證悟,開始一定要有比量的過程,這就是為什麼會有資糧道跟加行道,因為所謂的現量證悟就是見道,前面的資糧道跟加行道絕對是用單空,用分別念去理解空性、用比量的方式去了知空性。用這個角度來講現在人比以前人容易,但末法時期人不單純、雜染的很厲害要專心修持又比以前人不容易,但在資糧道上的現在人要認知空性比以前人容易多了。
單空~分別念建立的空性。
常見~壞勝義、斷見~壞世俗。

第四、了知大恩大德的上师是总集一切皈依处的总体:外三宝也完全归集在上师中,上师的身体是僧宝,语言是妙法,意是佛陀,如云:清净离得心是,不变无垢为正,功德任运圆满,是故自之心性胜。三根本(上師、本尊、空行)的本体是上师:加持的根本也就是上师,所表义上师是大智慧,能表相的上师身体无论是 密咒师还是出家相就是他;悉地根本的本尊,其中法性义的本尊是上师的意——大智慧,有法相的浩瀚寂猛本尊也是上师大智慧的游舞;事业根本的空行也是上师大智慧法性虚空中不灭呈现出的大悲妙力现解脱。布绕瓦尊者曾经说:空悲唯一身,三有大乐体,远离戏论垢,礼师金刚足。上师的意是法身,语是报身,身是化身,功德是财神,事业是护法神。浩如烟海的皈依境散摄的作者就是上师,比如,陽光的根源是太陽,一切光线都集于太陽的本体中,同样,如海的皈依境,向外也是由上师的大智慧中散射的,向内也回归到上师的大智慧中。因此,我们务必知道上师是一切皈依境散摄的总体。
---
了知上師的功德比佛陀大,再來就是第四、了知大恩大德的上师是总集一切皈依处的总体什麼叫一切皈依處的總體?他說:外三宝也完全归集在上师中,上师的身体是僧宝,语言是妙法,意是佛陀,3寶意指顯教的佛法僧,如云:清净离得心是,不变无垢为正,功德任运圆满,是故自之心性胜。這是用佛法僧的角度看你也能感覺到上師可代表這一切。內指密,三根本(上師、本尊、空行)的本体是上师:加持的根本也就是上师,所表义上师是大智慧,能表相的上师身体无论是密咒师还是出家相就是他;悉地根本的本尊,其中法性义的本尊是上师的意——大智慧,有法相的浩瀚寂猛本尊也是上师大智慧的游舞;事业根本的空行也是上师大智慧法性虚空中不灭呈现出的大悲妙力现解脱。3根本一般指加持的根本~上師、悉地根本~本尊、事業根本~空行,但可以集中在上師一人身上代表。布绕瓦尊者曾经说:空悲唯一身,三有大乐体,远离戏论垢,礼师金刚足。這句話意思是不管你用3根本的角度或是佛法僧的角度,其實全部都可以用上師涵蓋了,即使風脈明點也包括在內。上师的意是法身,语是报身,身是化身,功德是财神,事业是护法神。浩如烟海的皈依境散摄的作者就是上师,講這麼多就是上師可以代表一切,可以代表3寶、也可以代表3根本、也可以代表風脈明點,比如,陽光的根源是太陽,一切光线都集于太陽的本体中,這就是指出最根本的來源,同样,如海的皈依境,向外也是由上师的大智慧中散射的,向内也回归到上师的大智慧中。因此,我们务必知道上师是一切皈依境散摄的总体。其實整個皈依境就是上師。若回想一下寧瑪的皈依境,整個傳承上的上師就是用蓮花生大士代表。所以後面會提到修行中你要把上師轉成蓮花生大士,就說你把蓮花生大士像觀出來,這個蓮花生大士就代表你的上師而不管你現在上師是某某某,現在就是用蓮花生大士像把他顯出來。所以基本上皈依境中上師還是代表一切。醬了解?因為那個中心是蓮花生大士,代表的就是你的上師。後面有提到修行中你需要把上師轉成蓮花生大士嗎?一般,龍欽巴強調是有需要,這主要就是信心的問題。

第五、了知认识到这些道理以后如果能虔诚祈祷,无需依赖他道之缘便可在自相续中生起证悟智慧:如海的皈依境犹如日轮,能呈现出大悲智慧的光辉。所有皈依境集于上师一身,如果没有了解断定一切都是上师的本体,那么就像玛尔巴上师,在那诺巴上师和本尊胜乐坛城二者中,将本尊视为殊胜,结果法脉传承的源流倒是比江河还长,而他的传宗接代比花凋谢还容易消逝。再例如,觉母嘉在上师莲花生与本尊金刚橛二者之中,将本尊视为殊胜,结果没有被莲师摄受,而把她交付给益西措嘉空行母(,让她摄受)。可见,如海皈依境的大悲好似太陽的热度,自相续犹如火绒,在这两者之间起到连接纽带作用的火镜,就是上师。因 此,我们一定要清楚地认识到,如果把上师视为真佛,满怀恭敬信心,如同拉弓一般不松不紧虔诚祈祷,就像上文中所说的那样,无需依靠生起次第、圆满次第等其他道的外缘,就能在相续中生起证悟的智慧。此处所讲的意义就是不管修什么坛城,上师都在黑日嘎073本体中圆满灌顶
---
最後一個,第五、了知认识到这些道理以后如果能虔诚祈祷,就說你了知上師本身就是佛的法身,你了知上師的事業就是佛的事業,你了知上師對你的恩德最大,你了知上師是所有的皈依境,你視師如佛,當然這些道理了解以後,你就會虔誠的祈禱,這時无需依赖他道之缘便可在自相续中生起证悟智慧,這主要就是提到所有的9乘次第裡面只有到大圓滿最後的次第才告訴你上師相應法直接就可以讓你成佛,可是在前面的8個次第上師相應法重要,可是你還是得要修道等等。這在前面有講,到了最後第5點才提到就有點類似講到最後的次第,大家不要忘記前面所教的,也就說這就是到了最後。記得前面有做個簡單的比喻,這就有點像剛剛講的比量證悟、現量證悟,因你完全用上師相應法去得到果位的時候,是比較類似於現量證悟,因你只是用信心而已不是做很多分析的就類似於一種現量證悟;那這個現量證悟前面~就像見道前面一定要經過資糧道跟加行道,資糧道跟加行道所做的全部都是比量的證悟,就好像分別念用增益的方式或者像剛剛講單空這種概念。因為在他前面一定需要這個,就像資糧道跟加行道成熟了以後他才有辦法見道是一樣的道理。所以在9乘次第裡面只有到最後的層次單單用上師相應法就能夠得到佛果位,其實這些道理都相通的:如海的皈依境犹如日轮,能呈现出大悲智慧的光辉。這還是講到智悲雙運的。所有皈依境集于上师一身,如果没有了解断定一切都是上师的本体,接著講了2個蠻有趣的公案,以前我並不知道等讀到這裡才知道這個公案,那么就像玛尔巴上师,在那诺巴上师和本尊胜乐坛城二者中,瑪爾巴是密勒日巴的老師,帝洛巴是白教的創教始祖,瘋瘋癲癲在釣魚的那個,去拜帝洛巴為師的那洛巴本是那爛陀寺看北門的班智達,是白教的第2號人物,瑪爾巴拜那洛巴為師學得白教最高密法恆河大手印,密勒日巴是拜瑪爾巴為師最後由恆河大手印這個法上面即生成佛。所以當時,瑪爾巴的上師是那洛巴,他在本尊勝樂壇城,那你知道上師本尊空行這3根本,密宗修行跟本尊很有關係的,因他的生起次第一般就是用本尊,瑪爾巴在那洛巴跟本尊之間他把本尊视为殊胜,理論上用上師相應法的話應該上師殊勝不該是本尊殊勝,為什麼他會醬子我不知道,但结果法脉传承的源流倒是比江河还长,而他的传宗接代比花凋谢还容易消逝是說白教法脈傳承非常久,可是瑪爾巴他的兒子很早就死了且似是不正常的死亡,這是一個公案。另外一個公案就提到蓮花生大士,我們知道益西措嘉是蓮花生大士的空行母,現在提到的覺母嘉在他的傳記中出現,也是一個很重要的空行母,觉母嘉在上师莲花生与本尊金刚橛二者之中,金剛橛,後面會讀到8大法行就藏系8個重要本尊,這應該跟事業部有關,事業部就跟釋迦牟尼佛有關的,她也是将本尊视为殊胜,结果没有被莲师摄受,而把她交付给益西措嘉空行母摄受。2個很重要的公案就說明上師相應法的重要性,一定要把上師視為殊勝,不醬子做都會有副作用。益西措嘉是蓮花生大士的空行母,記得在上師相應法的時候我們是要把自己觀成益西措嘉,就是這個道理。可见,如海皈依境的大悲好似太陽的热度,自相续犹如火绒,在这两者之间起到连接纽带作用的火镜,就是上师。因此,我们一定要清楚地认识到,如果把上师视为真佛,满怀恭敬信心,如同拉弓一般不松不紧虔诚祈祷,就像上文中所说的那样,无需依靠生起次第、圆满次第等其他道的外缘,就能在相续中生起证悟的智慧。此处所讲的意义就是不管修什么坛城,上师都在黑日嘎073本体中圆满灌顶什麼叫做黑日嘎?這就是憤怒尊,等下再講,這裡先做一個總結,他最重要的意思就是:上師相應法中,你只要能夠真正虔誠的祈禱,最後你就能證到果位,不過千萬要記得這應該是指在最後的大圓滿。再來,為什麼上師都在黑日嘎本體中圓滿灌頂?此處所講的意思是不管修什麼壇城就不管你是修什麼本尊,黑日嘎就是指本尊,所修壇城中本尊的總稱可以叫做黑日嘎,最後上師都可以在本尊的本體中圓滿灌頂。也只能解釋到這裡,因這是密宗的所用的語言方式,簡單講,不管你是修什麼本尊,其實最後都是經過上師才有辦法讓你成就的。現看一下補充資料,這資料是網路上來的,但不知道為什麼跟課文後面有一點差別,那就先參考一下:
◎◎◎ 黑日嘎:藏传佛教信奉的大力金刚神,无上瑜伽部信仰的本尊之一,属于忿怒尊,汉传佛教称为明王。明王,你一定聽過馬頭明王,有說是阿彌陀佛的憤怒尊,又說是觀音菩薩的化身。這裡要稍微說清楚一點,因後面會碰到他叫8大法行,8大法行,
◎◎◎ 八大法行:宁玛巴所修出世五法行和世间三法行。前五者为文殊身(毗卢部)、莲花语(弥陀部)、真实意(不动部)、甘露功德(宝生部)、橛事业(不空成就部);后三者为召遣非人、猛咒诅詈、供赞世神。 后三尊被称为“世间三尊”,据传是莲花生来藏后降伏鬼神,使它们保护佛法而传出的法,被看成是西藏特有之法。后来宁玛派各寺院把八尊神作为本尊供奉,并作为宁玛巴修行者修习生起次第八种法行所依主要本尊。【備註/八大嘿鲁嘎】出世间法:1身:忿怒文殊(大威德金刚)、2口:马头明王、3意:央达嘿鲁嘎(真实意嘿鲁嘎)、4功德:甘露嘿鲁嘎、5事业:普巴金刚;世间法:6:召遣非人(玛莫嘿鲁嘎)、7:猛咒诅詈(非常忿怒施咒本尊)、8:供赞世神(半忿怒本尊)。
前面出世的5法行就是本尊的憤怒尊,以前講過5部佛,毗盧部就是中間的身、如來部,剛剛講的馬頭明王屬於語、蓮花部,不動部就是金剛部的意、阿閦佛,甘露功德屬於珍寶部,那橛事業不空成就部就是本師釋迦牟尼佛,所以這前出世5法行是5尊佛的憤怒像。
藏传佛教认为,他由佛陀的法身变化所成,称它为“密续佛陀”。无上瑜伽部认为,黑代表空性,日代表大乐,嘎代表大乐与空性的圆融大樂即是指樂分,又分明分、現分、覺分,簡單講就是屬於法身功德的角度,嘎代表雙運、樂空雙運,黑日嘎雖說是憤怒尊可他本意又代表樂空雙運。在課本裡,日跟嘎,這2個倒過來,是法界,是智慧,是雙運。那目前就以課本做準。“了义黑日嘎”是佛陀的法身,无所不在,没有形貌。当他以化身胜乐金刚的面貌出现时:四面十二臂,身色深蓝,拥抱金刚亥母,被称为“不了义黑日嘎”。所以你就懂這裡醬子講,不管你修什麼壇城中間都有你特定修的本尊,這本尊就是剛剛講的8個,5個出世間、3個世間,5個就是以前講過的金剛界的5部佛,簡單講,不管你修什麼本尊,上師都會在你所修的本尊中間圓滿灌頂,我不知道該怎麼樣才能適當的翻成白話,可是最重要都是經過上師。上師是最重要讓你成就的樞紐,也就說你修的任何本尊,其實沒有上師你是起不了作用的。

凭借以上这五种了知,修行上师法,外修上师瑜伽,内修持明总集,密修大悲,极密修明点印。什麼叫外修上師瑜伽?外指的是顯的意思,就顯乘一般叫做上師瑜伽,內指的是密,也可以叫做持明總集,那後面的密修大悲、極密修明點印,這太深了已經不是我能解釋的清楚,但至少知道所謂的上師瑜伽就相當於持明總集,外、內、密、極密,理論上應該是顯乘、外密、內密,最後無上密,可也不太對,因為修明點印這是在內密、到無上密那是大圓滿了。好吧!這邊沒辦法給各位很清楚的解釋,所以標成綠色。那依照全知无垢光尊者就龍欽巴的观点,外化身修,内报身修,密空行修,极密以入定而修智慧上师。外修化身,內修報身,密空行修,理論就是指所謂的法身,極密以入定而修智慧上師。但在这里是按照外修上师瑜加来修行。所以簡單講這裡還是屬於在外修上面,因此還叫做上師瑜伽。同理可知,上師瑜伽再上去進入更高次第時那名相會變可是他的內容仍是屬於上師瑜伽裡面。华智仁波切亲口说过:依师法即恭敬信心非尊重,修师法即恭敬信心非祈祷依師法就是上師相應法,是恭敬信心不是尊重、是恭敬信心不是祈禱,這表示:尊重跟信心是有差距的,一個是行為、一個是心態,主要就是上師相應法有點類似去用現量達到某一種成就,是現量上面的成就,所以他才會用一些輔助的方式讓我們理解。像怙主格芒仁波切也曾亲言:大圆满之道近因行为就是满怀感恩戴德的恭敬信心修上师瑜伽。這句話就很清楚了,大圓滿最後的近因行為就是靠上師瑜伽。前面不說過9乘次第最後那個次第可以直接用上師瑜伽、用這個信心的現量直接的去達到果位。因此,我们一定要生起感恩戴德的敬信心。所以為什麼密宗非常注重上師相應法,以前不是很了解,現在跟大家共修以後就發覺這個跟見道的概念很接近,也就說到最後你都是在這種力量下面才會所謂的親證,就是讓你現量能夠發揮作用。不過大家一定要記住,現量要產生所謂的瑜伽現量這前面一定要有非常多的瑜伽比量,並不是一切都用無分別念就行,不可能的。所以《廣論》中才有對支那和尚的評語,是醬來的,且在《廣論》中也直強調觀察修是很重要的,因為,觀察修就是比量、用比量的方式。邬金莲花生大师如此说道:具有坚信得加持,若离疑心成所愿。這一定是要到最後,可你前面一定要練,其實,上師瑜伽就是在修信的現量。信,有時可以發揮出你無法想像的power,很厲害,有信心經常可以解決很多事情,相信大家都聽過這類的故事。所以你就理解上師瑜伽為什麼重要,簡單講又回到信這個善心所、11個善心所的第1個,信在修行中扮演非常根本、最後又能達到非常究竟的一個角色。接著蓮花生大士又云:具有信心善男女,莲生不去何处住,吾寿无有殁尽时,信士前我各现一。簡單講,你只要相信我,我會與你同在。那我是非常相信蓮花生大士,我個人感覺應該跟我宿世有關係,而我第一次知道蓮花生大士是看《西藏生死書》,當下被感動到五體投地,那我們讀過的大圓滿前行,蓮花生大士就是很重要的傳承上師。

带着感恩戴德的敬信心修上师相应法观修中包括上师形象改变(將上師觀成蓮花生大師)与形象不变两种。形象改變就是這時你要把你的上師觀成蓮花生大士,形象不變就你上師是甚麼樣子你就觀甚麼樣子。依全知上师(無垢光尊者龍欽巴)的观点而言,上师的形象不改变,其他前代的诸位上师说:根据修行人或者根基的差别,所有殊胜的修行人在修上师法时,上师的形象无需改变,而除此之外的其余行者,如果一开始没有转变上师的形象就不会将上师视为佛陀,为此需要转变上师的形象。照這說法,基本上是應該要改變形象;當然我們都不在殊勝修行人的層級中,所以,在修上師相應法就要直接將上師形象改觀成蓮花生大士。

观修法包括三种,如果需要迅速得到加持,那么就以总集宝珠式来观修,總集寶珠式,意思就是全部觀成一個,直接由一個做代表,也許就是只觀一尊蓮花生大士的意思;皈依和祈祷时要观修重楼式(如皈依境時一株大樹分5支),重樓式,這以前講過,就在皈依境裡面觀成一株大樹分成5支,中間那支是歷代的傳承上師如蓮花生大士,這就像一株樹分前後左右疊在一起叫重樓式;在积累资粮时观想垒环式,壘環式,這有點像蓮花生大士坐在中間,眷屬圍在旁邊。关于自己的身体,在皈依和净障的时候,观想成平庸之身;上师瑜伽时,将上师观想在自己所观成的本尊的头顶,或者观在无执的虚空中,這是在說明皈依時自己怎麼觀自己。虽有诸如此类的讲法,但这里要把自己的身体观修成金刚瑜伽母,這點很重要,前面也講過這點,在上師瑜伽裡面你要觀自己為金剛瑜伽母,就是你要把自己觀成益西措嘉,如果观成平常的形象,那么依靠行者的邪分别会障碍获得加持。

講完要有5種了知後,接下來,就講到修法了。
修法时也分为入座和座间,有关入座的前行法在前面都已经宣说完毕,現不再重複,就直接講入座的正行。

入座的正行:

一、明观福田:
明觀福田,其實就是觀蓮花生大士,就是以蓮花生大士代表所有的上師。

所谓的诶玛火是感叹词。這應該是有一個明觀福田用的偈頌,別處也看到過這~誒瑪火,感嘆的意思,对什么感到稀有呢?对现有清净浩瀚的显现感到稀有。清淨浩瀚的顯現感到稀有,是因你正明觀福田,那顯現的蓮花生大士的像當然是清淨浩瀚。关于显现,华智仁波切把顯現做了分類,他说:邪分别迷乱的显现是指在六道有情颠倒的迷乱识前浮现的外内器情不清净的虚幻相,外內器情就是外面的器世界或室內的有情根身。另外一種叫做缘起虚幻的显现是指在十地菩萨们后得位世俗幻术水月等的所有景象,這不是指第10地而是指所有修道的菩薩,後得位就是指出定了以後,因他在入定時他的境是空性是不會有這些緣起幻化,出定以後他對於世俗幻术水月等的所有景象這個叫做緣起虛幻的顯現。世俗也有真世俗和相似世俗两种,这里是指其中的相似世俗,对其无有执著就像幻化八喻的显现一样。什麼叫真世俗、什麼叫相似世俗?一般提到相似世俗就不是世俗不是真世俗、是否定的意思,那什麼叫真世俗,今天若用唯識的3自性角度來解釋他的時候,這就是依他起。一般就是指依他起,但若用增益的角度圓成實也算,因為依他起是用世俗的角度說他有,圓成實是用勝義的角度說他有。所以依他起本身他一定有圓成實的法性,因此當我在講真世俗的時候,一般提圓成實是讓你更理解3自性醬子一個安排,基本上講依他起即可、指的就是依他起。那這一般指的就是色法,在因明裡面一般會講現象,比方,色法~像有石頭有甚麼,這都是緣起所生的,所以基本上這一類是依他起。哪一種一般在3自性裡面叫做遍計所執?遍計所執最標準的是語言,也就說你用語言產生出來的影像都是遍計的、他不是依他起,這種一般就不是真世俗,比方,最常見比喻像水月、幻術等等,這些都算是相似世俗、他不是真正存在的。那這邊是講相似世俗,幻化8喻,以前都講過。
其實他的重點是要分出~~~真实智慧的显现,是指成为现前诸法的实相真如真实智慧的行境——现有呈现身智游舞這比較難解釋,他現在想要講甚麼呢?就講說你所觀的這個福田,比方說蓮花生大士的顯現應該是屬於真實智慧的顯現,雖然講的都是顯現,可是這顯现有不一樣的層次,那真正的觀福田的時候這個顯現你要把它當作是一種真實智慧的顯現,也就是諸法實相真如真實智慧的行境,其實這裡我有一點困擾,假如以這個字來講的話他是入定,是入定的情況,入定的情況是很難會有顯現的、因為是空性。那會不會是以有的這個層次來說他?若以有的這個層次來說他的時候,就有點類似3自性應該算是圓成實的那種層次的東西。所以這裡有講,前面的2種顯現~~~邪分别迷乱显现和缘起虚幻的显现属于现相後面的真实智慧的显现是实相所以實相其實是空性,實相是空性的話怎麼會有所謂的福田的這個顯現出來呢?所以我感覺這《備忘錄》內容是非常深的。他現在主要就是要強調的是什麼?要強調就是說~~~雖然是空性,但是這種顯現是很清淨的,理論上應該是空性的那種層次,可是我還是得要用增益的方式來說明他。醬理解?用增益的方式,就是我還是一定要用顯現醬子的方式,顯現就是增益的意思,可是仍舊是要用他做實相。因為,現相、實相是相對的,現相代表的是不是真的,什麼叫做不是真的?比方世俗裡面……世俗都是幻相,所以世俗裡面的東西你可以叫他現相,這在因明上面是可以用得到的、可以用這2個字,但你現在假如不去牽扯因明的話你可以講這就是顯現出來的相,可你也知道這個不是真的。另外一種就是實相,實相是什麼呢?一般就是空性。那空性怎麼會顯得出來呢、怎麼會顯現呢?這就剛剛講用增益的方式來說明他,所以他變成一種~還是顯現,可是這時候他是屬於真實的智慧的顯現,所以他叫你明觀福田的時候,變成是你所觀出來的東西是絕對清淨的;也就是屬於一種實相,你要這種認知裡面去做觀。
這裡有一點蠻重要的,他說~
真正实相、现相一致的境界(現空雙運),真正實相、現相一致的境界這就叫現空雙運,實相就是空性的意思,作为凡夫不能直接呈现,诸位圣者稍稍能够一致而呈现,現空雙運,凡夫是根本無法體會,聖者指見道以上10地以下,他是稍稍能夠一致呈現但也是有很大困難去真正做到現空雙運,一定要記住現空雙運是佛的境界,這裡就是在說明這個,所以,真正实相、现相一致的境界除了佛地以外都不能如实达到現空雙運,除了佛以外沒有任何人能達到,那我們現在要怎麼去觀這個現象、把真正的實相觀成現象然後顯出來?我們不可能做到可他還是要醬子告訴你,為什麼?這中間就是讓你體會用蓮花生大士代表顯現出來的福田的這個顯現其實應該是屬於實相的那種顯現,我們一定要有醬子的理解才叫做明觀福田。所以一開始才會感嘆稀有!
遍知的所见作为正量,现有浩瀚清净——现有基住坛城在此道位时这样明观,依靠生起次第明观这些现相清净,是以心改造的清净,明观实相身智万法的实相是无伪的清净,在这里是明观无边安住的实相清净。這是要講甚麼?他是告訴你為什麼要叫你醬子觀。遍知的所見是正量,這是什麼意思?佛陀他所看到的現空雙運那個是真正的正量,我們眼睛看到的那種都不能算是真的東西,主要他是要講這個。那麼,佛陀真正看到的是現空雙運那是真實智慧的實相,所以當然是浩瀚清淨、無邊安住的實相清淨等等。那你若用生起次第去明觀這些,這是用密宗的方式~生起次第你觀出本尊,意思是用生起次第觀出蓮花生大士當作上師的話,這個是以心改造的清淨,這個還不是真正他所講的要你……你雖然做不到但你要明觀實相身智萬法的實相是無偽的清淨,這根本是強人所難,你做不到但是告訴你要在這種心態下面。希望我醬子解釋各位能理解,理論上我應該是沒有講錯,因為重點是他告訴你~你顯現有3種,最重要的是實相,可是實相基本上是空性,可若能把空性跟顯現觀成是無二,這誰有辦法除了佛陀,以前也講過這叫做現空雙運,那見道到10地的聖者他們也只能部分做到,無法像佛一樣。因為,真正佛所看到的才叫做正量,所以你現在明觀福田你要出現的那個顯現就要用佛陀看到的做標準,佛陀所講的那種現空雙運的那種標準,所以你要假定你現在所觀的就是這種,因此你才會一開始就讚嘆稀有、稀有。主要重點是在這裡,這裡也就是讓我們一開始就很清楚為什麼要醬子觀~這就是上師相應法你現在明觀福田就是觀那個上師,現在你是用蓮花生大士代表那個福田,可是你一定要知道這個顯現一定是所謂現空雙運下面的那種顯現,那才是真正的福田。雖然你沒有那個本領做到,可是你要知道這個觀念,特別是在修上師相應法、你在修福田,你一定要有這個觀念你才會得到這個資糧。這就是為什麼他們常常在強調~~~顯宗要累積好幾劫的資糧,密宗可以在一次得到,這就是說他所用的方法很殊勝。他所用的殊勝方法,比方他的所緣境非常清淨、供品清淨,剛剛這就是指他的所緣境非常清淨。到這地步,他的資糧一定大過沒有這種認知的人,所以這就是密宗的竅訣。

随之,从显现分的角度完整明观,前面那是在講你心理上面,接下來,就是真正的,因你做不到現空雙運,所以,他教你用顯現分,就不再去講所謂的實相或是決然清淨的那種,就在你做得到的,所以:中央的主尊是上师莲花生,包括尸林丑恶鬼女在内,為什麼呢?這就是大平等,在空性,平等也是一個很重要的觀念,互不混杂显现为主尊和眷属的行相,但实际上本体也是上师的唯一大智慧的自性,他们身体具足相好功德,语言具足梵音功德,意具足智悲力功德,這是代表佛陀3個很特殊的功德,佛陀的智慧、佛陀的大悲、佛陀的神力,与中央上师无二无别,是唯一大智慧本体。這時就是回到現實上,你沒辦法像佛陀可你要有那個概念。蓮花生大士的眷屬是很多的,為什麼會包括屍林鬼女呢?你若看過蓮師自傳,你就知道他到過很多屍林,其中跟他的修行也有某一種關聯在內,所以這些才會包括在內。你若去看蓮師的唐卡你也應該會看到這一類的,把這些放入也就剛剛講的~~~真正空性在最高境界是有平等這個內涵在裡面。

接着,为了遣除平庸的二取分别念,念诵迎请福田的文句,即刻,铜色吉祥山所依及能依如空中浓云滚滚一般降临,銅色吉祥山是蓮花生大士的剎土,所依指銅色吉祥山、能依指蓮花生大師的眾眷屬,此外凡是与自己有法缘的所有上师如同鹫鹰飞落到尸陀林一般纷纷降临,所依的无量殿等以及能依的尊众融入。無量殿是銅色吉祥山中的蓮花生大士居住的宮殿。所以你明觀福田要能觀出這樣子的東西,然後再根據這些東西你再來做七支供養。七支供,就下次講了。

 

arrow
arrow

    七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