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賢上師言教-112-20210525-內前行-上師瑜伽-《備忘錄》

上次講到瑪哈約嘎,今天就從無比瑜伽阿努約嘎開始。
3續之阿努約嘎:
阿努约嘎,首先蒙受具足法相的上师赐予能成熟的内外密所有灌顶,以清净誓言守护相续,实地修道,主要修行生起次第的少部分和圆满次第中明点圆满次第,依靠脉直、风净、明点堪能,相续中生起四喜引发的喻光明,此后,后得不清净幻身起现为本尊身。在修到义光明的近因行为,依靠无戏手印、她身手印的近取因,而修行义光明,后得起现有学双运身。阿努约嘎中也主要宣说重点修圆满次第,凭借手印的增进而现前义智慧(義光明),并没有说仅仅依靠对上师的恭敬诚信就能达到最高的境界。然而,密宗所有内续中宣说了悉地随上师。悉地跟随着上师,而不跟随本尊空行(意为依靠上师方得悉地),可是由修行人的意乐导致,有些对上师生信心,有些对本尊和空行起信心,如果具备将上师视为佛陀的虔诚恭敬信心,他即便没有修生圆次第,也能在相续中生起证悟智慧。这一点,新派也是承认的。但玛哈约嘎、阿努约嘎阐明重点修生起圆满次第,如果对上师和道友心怀憎恨,那么正如所说的则成一切脉皆颠倒,观尊张口瞪眼成鬼神。如果和上师、金刚道友不发生矛盾,将上师修为本尊的本体,那么成就近在咫尺,速得加持。
---
阿努约嘎,首先蒙受具足法相的上师赐予能成熟的内外密所有灌顶,一開始要入這個門基本上上師會給你灌頂,基道果,這裏面有道灌頂~~~寶瓶灌頂、秘密灌頂、智慧灌頂、句義灌頂,這是所謂的道觀頂;還有果灌頂,基本上分內外密,若是修到最後大圓滿應該有專門修大圓滿的灌頂,這都是我以前所了解的,只是現在灌頂似乎變質成時髦的東西,跟我所讀到的不一樣。灌頂,上師有沒有資格灌頂是第一個條件,什麼叫有資格?就上師過去本身接受過這種傳承清淨的灌頂,他一定要被灌過。第2點,這個傳承是清淨的,代表這個上師本身在這當中沒有破過戒,你說一開始要受外密灌頂,上師要給你做這種灌頂基本上他也受過這種灌頂,這個灌頂本身是清淨的。所謂清淨,就說有這個傳承在裡面,而這個傳承當中都沒有人破過戒才可以。第3點,你本身有沒有受灌頂的資格,不是任何人想要灌頂就去灌頂,不是的。後來的灌頂好像商品,灌完無效就算了,若是有副作用那就真不必了,所以大家也不用急著到處趕灌頂,隨緣、按照規矩來,有心總是會碰到的。所以,阿努約嘎第1個也是要灌頂,以清净誓言守护相续,清淨誓言就指不破阿努約嘎的密宗戒,实地修道,主要修行生起次第的少部分和圆满次第中明点圆满次第,這地方我的了解不夠深入,當他講外密的時候一般是講有相瑜伽跟無相瑜伽,但在瑪哈約嘎時主要修行生起次第和風的圓滿次第,所以一到了內密就是用生起次第跟圓滿次第,就有點類似顯教的止跟觀。那為什麼這裡會說生起次第的少部分,這我就不懂,想來有一天你入密了到某種程度時就會懂。圆满次第中明点圆满次第,這就跟風脈明點有關,像在做皈依時的頌詞應該還記得:真實三寶善逝三根本(外密風脈明點自性菩提心(內密本體自性大悲壇城中(阿底、如來藏直至菩提果間永皈依。皈依顯教時教佛法僧,外密則是上師、本尊、空行三根本就相當於顯宗的佛法僧,到了內密還沒到大圓滿這個層次就是風脈明點,詳細不是很懂,但在修行上面就類似佛法僧,不只是專門術語就實際上道也是醬子做。風,上節課就講過其實是講最微細的風,這個角度有一點類似講到能量的問題,也等於是用另外一個角度來講空性,以前也用過 E = mc² 這個方程式來比喻空性,空性跟能量其實講的是很接近的事情,不過這能量不是你所知道的熱、光、電,這是能量的用、不是能量的體不是他真正的實相。所以風、最細風到最後跟這有關係,那明點更有關係,明點就是他們強調的光明。這是什麼道理,那只有修行人在禪定當中感應到的東西,我們沒這功力只能聽他如此比喻,他講風脈明點講白了也就是在講空性、也就是講能量。顯是講佛法僧,以這佛法僧的角度講最究竟時也可以講就是這個能量,3根本也是一樣的概念,只是越往後面我們聽起來就越覺抽象,其實這些在修行中則是非常具體的東西。依靠脉直、风净、明点堪能,所以,在相续中生起四喜引发的喻光明4喜,記得上次也沒辦法跟各位講這是甚麼,想來是密宗很普及的知見,我沒學過密只能上網去查但並沒查到這個資料,記得前面瑪哈約嘎是由4空引生起喻光明((照今天search到的資料,前面解釋的4空也錯了,不是指4空處而是修行中身體的境界    20210826)),喻光明,類似子光明,子光明還是很抽象其實簡單講就是跟見道有關,你有了喻光明到最後你生起了義光明,這個義光明生起就是標準的見道,這是一個程序。到了無比瑜伽阿努約嘎變成是4喜引導生起喻光明,我只能理解這個喜不是我們高興的那種喜,因佛學一個根本原則就是由動往靜走,不好的惡的就是動,往靜走就是善,你有快樂有高興這都是動,所以4禪,到了3禪是離喜妙樂,4禪是捨念清淨這些全都沒了。那這裡為什麼用4喜我沒法給各位答案,應該是密宗阿努約嘎修道過程中的程序,就相當瑪哈約嘎的4空、這邊則是由4喜來引發他的喻光明。
此后,后得不清净幻身起现为本尊身,就醬子修出本尊。在修到义光明的近因行为,近因、近取因就代表最主要的因,因裡面最重要的叫近取因、緣裡面最重要的叫具有緣,所以由4喜來引發了喻光明,修出本尊再引發了義光明,无戏手印、她身手印這些名相沒辦法深入解釋,修義光明的過程中,就是依靠无戏手印、她身手印的近取因、做為最重要的因。由這個因最後就修到义光明,后得起现有学双运身有學雙運身,前面解釋過,在無學時雙運有一個很重要的概念,就比方講現空雙運、樂空雙運等等,真正的現空雙運是代表佛的智慧,這什麼意思?就空性跟顯現他知道是一件事,像能夠完全知道是一件事有醬子的一種智慧的境界這叫佛,這就是無學的雙運。那麼有學的雙運就是相似,他還不到佛那個無學的境界,他是相似,在佛學裡面有時相似這2個字是負面的意思,可是在這裡用相似不是負面,就是一個過程,佛叫做無學雙運身,什麼叫做無學雙運身?就是佛的法身跟色身雙運,色身包括報身化身;那在這裡因為還沒有成佛,所以這裡你可以說他有法身跟色身雙運,相似,可究竟不是,所以他叫有學。
阿努约嘎中主要重点是宣說修圆满次第,凭借手印的增进而现前义智慧(義光明)手印,印是印證的意思,手印其實就是一種覺悟,就像大圓滿,也是你的一種覺悟到最後完全圓滿時叫大圓滿,那你的覺悟到了一定程度已經非常高所以叫大手印,這有相關的意思,因為越來越高的印證就會現前所謂的義智慧,義智慧用白話講就是見道只不過用的名相不同,可是他并没有说仅仅依靠对上师的恭敬诚信就能达到最高的境界。這也講過,並不是否定上師瑜伽,在所謂9乘次第這出世間的智慧,出世間的智慧就是指空性、一共有9個層次,所以叫做出世間的9乘次第,其中包括顯教3~聲聞緣覺菩薩、外密3~事部行部瑜伽部、內密3~瑪哈瑜伽阿努瑜伽阿底瑜伽,每一層次前前是後後的基礎。在寧瑪的角度不是強調哪一個最好,最高的就是大圓滿,我最近有個感受~~~現在講外密內密有6種,密就密為什麼有6種,其中最高的是無上瑜伽,若是人說他在修外密的事部就好像低了一些,那現在你若問10個寧瑪大概有9個半都說在修龍欽寧體,無上瑜伽可以細分,那寧體是無上瑜伽裡最高的那個心髓、心滴,所以龍欽寧體是無上瑜伽裡最高的那個。若是大家都是修這個,不要說9乘次第光是密裡面設出那麼多東西是為啥?!當然可以說就像小學到博研有一個層次,可是不是醬子,我看到那些修龍欽寧體的都是20幾的年輕人,感覺有些不符密宗原則。這是題外話,可我覺得蠻重要的,因密宗最厲害跟顯最大差別,為什麼他可以說即生成佛?為什麼顯教要3大阿僧祇劫、密卻可以一剎那中就圓滿,可能有點誇大,可密宗有一個特色就是他的法門他的方法很巧妙,像轉為道用這都是講密宗的竅訣。所以,我認為密裡面分這麼多種,基本上有一個重要的觀念在內,人的根器是不一樣的,不要講天生平等,平等只是一個原則,就好像說大家都有佛性這是原則這站得住腳,但你說人人都是佛這就不是了。實際上,雖說大家都有佛性,可是不是每一個人都能成佛,就算你最後能成佛那是另外一件事,所以還是會不一樣,所以人是有不一樣的根器。
有關這個不一樣的根器,等下還會提到不一樣的觀念,讓大家了解為什麼要講這個。就說,甚麼東西對你是最好的,像你在學佛法,有小乘有大乘,有唯識有中觀,到最後大家承認中觀是最高的見地,那是不是其他的學起來就落下乘了,不是醬子。學佛法要能夠相應這才有用,什麼叫能相應?就是能改變你,你的煩惱減少、你的氣質改變等等。假如是一門學問的話那老實講就不是學佛了。若是今天大圓滿講的那一套、或是龍欽寧體講的那一套,你聽完以後你完全霧煞煞,你沒辦法相應,那也沒關係,你最後可能不是要走大圓滿可並不代表你不能學密,因為外密、內密就有很多了不一定要走無上瑜伽。一般不講佛學84千法門,不是每一個你都相應,只要找到能跟你相應的,這就跟上師瑜伽是有關係。什麼叫根本上師?今天聽一位仁波切在解釋,真正的根本上師就是你會相應的上師。就像阿底峽他一共有150幾位上師,他可以向他學習的有150幾人,可是他一提起金洲大師等有3人他是雙手過頂淚流滿面,弟子問他這差別在哪裡?他回以不是這些上師的功德本領有差別,而是被我視為根本上師的他們是對我的影響最大最深遠,他讓我真正能夠相應。其實這也可以套進你如何認你的根本上師,你可以跟很多上師學,你絕不能背叛的那些根本上師就是對你幫助最大的,對根本上師你還會背叛的話你就只有地獄一條路了。
當有這麼多密的時候,這是跟各位的一個討論,有一天我們要入密的時候,要找根本上師可不能急,等機緣到了自會出現,而他也會對我們產生最大的幫助。同理,學密法也是,你若對小乘相應,根據寧瑪的教法沒有否定你,只是告訴你最後你一定要由小向大,這只能當作一個過程,最後你要求的是大圓滿不代表一開始你就要學大圓滿,一開始就學大圓滿你不相應你學不下去也沒用的,那是不是因為要學大圓滿顯宗的東西不用學,絕對不能醬子講。其實,藏系很重要的一個觀念,顯沒有學是不能入密的。
所以,阿努约嘎中主要重点是宣說修圆满次第,凭借手印的增进而现前义智慧(義光明)義智慧就是義光明就是真正的見道,可是他并没有说仅仅依靠对上师的恭敬诚信就能得到果位。所謂的9個次第裡面一直到最後大圓滿才有很明顯的文字強調~~~你只要憑著上師相應法修這個信,信心雖是最根本的易行門,可是到了最後面在最究竟的時候他就變成是全部了。這裡有一個稍微深一點的概念,上師相應法基本上就是信,這是一個根本,所以9次第前面都沒有強調用信心得到果位,但是到最後最高層次的時候,他反而強調了。我覺得這點是有原因的,希望各位能記住這些話,因我相信這是正確的講法,比方,證悟空性,以證悟空性做例子,所謂證悟空性最後要用現量去證的,什麼叫現量?像我們前5識叫現量,也就是直覺。比方前面一朵花,我用現量見到這朵花時,這是很具體的、就是看到這個東西,他叫花、不叫花那是另外一件事,可是是我真正體驗到了,這叫現量。另外一個叫比量,就是你用分別心。所以一般在佛學,現量是無分別識、比量是第6意識分別識醬來的。當你現量見到這朵花時,你第2個產生的就是比量,馬上你產生花這個概念、是甚麼花這是比量來的,因你現量看到時並沒有這些東西,是你用分別識去產生了一大堆跟花相關的觀念這叫比量。空性最後要用現量去證,所以才會叫做瑜伽現量、所以才會講你要親證、所以才會講見道。可是在沒有現量見道之前,你是用比量去了解空性,就像現在跟各位講的全部都是用比量,現在大家對空性絕對沒有現量的體驗,可是你有很多比量上面對他的分析、了解,所以在比量上面你對空性有非常多的經驗跟過程,一般這種不是究竟空性、這叫做相似空性。就像你要有個觀察修,觀察修就是比量在修,那你修空性當然也有用觀察修,我們現在的解釋空性都是比量來的,都是相似空性。可是你又不能沒有這個,雖說這不是究竟空性,但相似空性絕對要有,因為你沒辦法用現量就有辦法去了解空性,離那個還很遠,你就需要用很多比量的方式去了解空性,等你比量了解到一定程度時,一般這是在資糧道,資糧道你還要經過加行道4個階段最後真正見道,這是整個見道的過程。可是在前面這些不是用現量去了解空性的過程可以省略嗎?不行。一般若是你省略了這一步基本上你也就沒有機會去證悟空性。
所以從小乘開始這9個次第在所有的過程裡面,絕對不會告訴你用信心就能夠得到果位。用信心,就相當於用現量去證,這比喻相信你有聽懂了,因信心這是一種直覺。醬懂?所以前面絕對不會告訴你用上師相應法靠信心就能夠得到果位,這就好像剛才那個比喻,你在資糧道或加行道的時候,你絕對不會有用比量去證悟空性的、你一定是用比量去了解空性的,去得到相似空性醬子的一個結果。這一步不能沒有,等水到渠成到這些都做完以後,你靠比量累積出來的一個見地,你就有機會真正得到現量證悟空性。所以他一直講9乘次第前8個都不是靠上師瑜伽能夠得到果位,為什麼到最高層次的大圓滿時可以靠上師瑜伽得到果位,就像剛剛一個用比量一個用現量來證悟空性的比喻,我覺得是很恰當的比喻。今天提到這些並不是只有應用在《備忘錄》中花許多時間在解釋上師瑜伽這方面,證悟空性也是,像《西藏生死書》中提及他證悟空性的經驗有很多是上師直接心傳,或是突然抓到機會讓你體驗,像這些都類似現量,所以到了最後信心反而是關鍵,因為最後你要得到的東西不是靠分析的。醬了解?!這就之所以為什麼在見道最後的階段也是要靠上師,一樣的道理。為什麼前面靠這個沒有用?就像在整個過程你都得要用比量,用比量你若沒有聞思你沒有學這些知見你沒有學這些方法,方法就像前面講的灌頂、守護誓言、實地修道,這些都算是比量、是比量在學習,要比量累積到一定程度時你才有辦法靠現量去解決,所以才會叫做瑜伽現量。
說這些我是想要解釋為什麼前面的8個次第並沒有說你只靠信心、靠上師相應法就能得到果位,等到了最高層次的時候他就有講你就是靠上師相應法就能得到果位。換句話講,就是在你沒有走到最後階段的時候,沒有人跟你說你可以不要觀察修去修空性,不可能,你一定要用觀察修。所以,你若完全沒有經過觀察修、沒有這些相似空性這種基礎,你怎麼去親證?!照常理講你沒有機會去親證。但到了見道的時候,你會看到很多的教法教導你這時已經不是用觀察修,這時要靠上師的直指心性。所以,很多時候,信心是最後的癥結,開始你要有,可是在中間各個次第的過程中他不是重點,等到最後最高次第時,這所謂不是重點的東西就變成重點;感覺上這不僅是在佛法上其實在很多地方都有類似的邏輯跟現象。你記住這點,你就了解上師瑜伽為什麼在每個層級都強調,甚至到最高層次的時候完全是靠這個。醬你就理解為什麼要強調上師瑜伽,一方面強調他、一方面又在《備忘錄》告訴你~~~除非是到最高次第時沒有一個地方可以靠這個得到果位,而且最高次第時只靠這個就可以得到果位。
我們花了很多時間解釋這個,其實這是蠻重要的觀念,就是幫助你理解為什麼在《備忘錄》他要告訴你這些。
然而,密宗所有内续中宣说了悉地随上师這個悉地就是成就、就是最後那個果位,也就是要靠上師,可這裏並未在否定前面的講法,白話講,除了最高層次的時候你不能只用現量,你一定要用比量。悉地跟随着上师,而不跟随本尊空行(意为依靠上师方得悉地),這裡是用3根本~上師本尊空行,也就強調上師的重要性,依止上師方得悉地,醬講,1就是告訴你除了最高層次,並沒有任何經論告訴你只靠上師相應法你就能得到果位,可也不代表在這些階段裡面上師相應法不重要,他還是根本還是非常重要。所以前面才會跟你們講易行門,或者跟你說修信是11善法的第1個,若是連信都沒有後面就不用學了。這個信指的是對3寶的信,信心所的定義叫實德能,實、就實在有3寶,德、3寶真正是有功德,能、我一定有能力變成3寶,醬子才稱作信。可是由修行人的意乐导致,有些对上师生信心,有些对本尊和空行起信心,如果具备将上师视为佛陀的虔诚恭敬信心,他即便没有修生圆次第,也能在相续中生起证悟智慧。這只不過是用不一樣的角度,還是在強調信心是根本,所以上師相應法很重要,可是沒到最後階段你也不能只靠所謂的上師相應法就得到果位。不能只靠上師相應法故不用去學、不用守戒、不用去修道,絕對沒有醬子的教法;可同時又告訴你,到最高層次時就是完全靠上師相應法可以成就。所以前面舉見道的例子其實是一個非常好的比喻。這裡就不斷的重複講這些,若以3根本來講真正主要的還是要對上師生起信心、不是對本尊空行,為什麼?對本尊空行有信心而不是對上師醬子有甚麼缺失後面就會講到,現就不提了。这一点,新派也是承认的。我沒辦法解釋他為什麼會講這句話,新派最重要是指格魯,意思是講新派認為只靠信心最後是能夠成就的;就不知道為什麼突然冒出這句,理論上也沒看到新派不承認這點。但玛哈约嘎、阿努约嘎阐明重点修生起圆满次第,如果对上师和道友心怀憎恨,這點很不得了,後果很慘!那么正如所说的则成一切脉皆颠倒,观尊张口瞪眼成鬼神。如果和上师、金刚道友不发生矛盾,将上师修为本尊的本体,那么成就近在咫尺,速得加持。

((1、第七節  四空與四喜
四空與四喜,是氣入中脈後生起的境界,這些境界不需修習或觀想即能自然出現。然而,為了修行者能有一個事前的認識,便有四空、四喜的修習,即觀想生起四空、四喜。
四空四喜的修習可以跟紅白菩提的修習配合,雖一切均由觀想而成,但修習既久,亦能開中脈結,令氣趨入中脈,如是即能實生四空四喜,並能自然而然地引發光明。
初由生法宮生起拙火,上升至臍輪,觀想臍輪為拙火燃燒,其熱力橫遍臍輪所在的一段身體以至下半身,此時即名初空。
拙火由臍輪升至心輪燃燒,熱力橫遍身軀,如是即名勝空。
拙火再往上燃燒喉輪,熱力亦周布上半身,如是即名極空。
拙火燃燒頂輪,熱力由下肢至頭頂皆遍,如是即名俱生空。
此時即觀白菩提於頂輪融化,如是生起被燒之頂輪,頭部有清涼感,是即名為初喜。
同理,由白菩提分別生起喉輪、心輪、臍輪,即名勝喜、極喜、俱生喜。每一次第皆有清涼的感覺,至俱生喜時,由頭至下肢皆清涼。
原文出自:http://big5.xuefo.net/nr/article51/511727.html

2、引申閱讀:勝集密教王 五次第教授善顯炬論宗喀巴大師著 法尊法師譯http://www.phathoc.net/mobile/?CategoryID=41100&GroupID=0&ContentID=1FD210_3 


https://www.facebook.com/KingGesarinSG/posts/237574317873962/  ))

3續之阿底約嘎:
接著最後就講到阿底約嘎,就最高的無上瑜伽。
特别是阿底约嘎的宗派,首先得受具足法相的上师赐予的大圆满有戏、无戏、极无戏、最无戏四灌顶(果灌頂),以有守护的次第誓言即上师身语意分出的二十七种根本誓言、二十五支分誓言以及无守护顿悟誓言即无有、唯一、平等、任运,清净誓言守护相续,实地修道修行本来清净直断任运自成顿超二道,也包括有缘对境根基和觉性自现根基者的修道,一开始没有生起证悟令生起,已经生起不退失、不退而增上的近因行为,并没有着重宣说像下乘以圣聚会修、她身手印的近取因,那主要阐述的是什么呢?就是说,如果怀着将上师看成佛陀的恭敬信心虔诚祈祷,相续中就能生起证悟智慧如云:无动敬信修六月,获得金刚持果位。又云:五地十道之境界,于师敬信岁月成。所以我们一定要把上师看成佛陀。
---
特别是阿底约嘎的宗派,就最高的無上瑜伽,首先得受具足法相的上师赐予的大圆满灌顶,分成4個階段叫做:有戏、无戏、极无戏、最无戏四灌顶這也沒辦法給各位詳細資料,但是這理論上應該是果灌頂,接著又說,有守护的次第誓言即上师身语意分出的二十七种根本誓言、二十五支分誓言以及无守护顿悟誓言即无有、唯一、平等、任运,清净誓言守护相续,实地修道修行本来清净直断任运自成顿超二道,有守護的次第誓言、無守護的頓悟誓言,其實講起來就是有相跟無相,或者就是空性跟功德、就法身或法身功德,我現只能跟大家醬子分享~~~就有守護的次第誓言、還有無守護的頓悟誓言他們相對應的是甚麼?在大圓滿裡面有一個叫直斷一個叫頓超這2種修行方式,理論上,應該是無守護的頓悟誓言配上清淨直斷,這有點類似無相、就是用空性的角度入的;有守护的次第誓言應配上任運自成,那麼任運自成是有的角度、就是以功德的角度;無守護的頓悟誓言~這是用法身的角度、有守护的次第誓言~這是用法身功德的角度,所以這個當然就會有守護。我的意思是說雖然不全懂但你要知道他醬子排列是有關連的,這也跟他前面所講的內容是一致的,這也包括有缘对境根基和觉性自现根基者的修道,觉性自现根基、應該是對應本來清淨直斷,有缘对境根基、應該是對應任運自成頓超,一开始没有生起证悟令生起,已经生起不退失、不退而增上的這些近因行为,并没有着重宣说像下乘以圣聚会修、她身手印的近取因,走到這裡就有點剛剛比喻的證悟空性到最後是現量,在進入現量的時候證悟空性沒有那麼多分別的東西,雖說這有2個不一樣的方式,可是基本上都屬於那種就不是像前面有一大堆的有相,簡單講在佛學就叫做有相,所以你看他說這裏並沒有聖眾會修,在瑪哈約嘎裡就強調要聖眾會修,就利用眾人的力量最後讓你來證悟得到瑪哈約嘎這邊的果位;或者她身手印,前面也講過這我沒辦法解釋他的意思,但是屬於一種印證的東西。到了阿底約嘎並沒有這麼多這一類的分別的或是有相的東西,那他主要阐述的是什么呢?就是说,如果怀着将上师看成佛陀的恭敬信心虔诚祈祷,相续中就能生起证悟智慧。到了這裡最後的階段、就親證的階段的時候,這時就不需要那麼多的比量,這時直接就靠過去比量累積出來的功德、經驗就能夠讓你進入用現量去了解,因為你對上師的信心基本上屬於比較現量的範圍。如云:无动敬信修六月,获得金刚持果位。 這意思就是只用上師瑜伽,無動的意思是甚麼?這時你用上師相應法在修阿底瑜伽的時候,就不像前面強調你要得到果位時你要灌頂、守清淨誓言、實地修道,要有相瑜伽跟無相瑜伽或是生起次第跟圓滿次第,這裡面都涉及到非常多的動、很多不一樣的方法。可是到大圓滿最後也就是祖師禪所說的直指心性,在《西藏生死書》裡面,索甲仁波切有2次得到他的上師傳心法,一次是夜裡在房間中上師突然抱起他,又一次是在月下山坡上聽著犬吠,師說這就是了,這就類似上師相應法、就類似現量親證,那時不是一種比量的相似空性。我們是沒法體驗,除非你有足夠的比量,像我花了很多時間跟各位用的都是比量,當然這也重要,你沒有這些你最後沒辦法體驗現量的東西。其實這也就是宗喀巴大師所講的觀察修,也就是一般講的資糧道,加行道也算,加行道跟資糧道有不一樣只是他們基本上都是用比量,醬子引導到最後,世第一法一轉過去那就是現量、那個叫見道、或者叫瑜伽現量。又云:五地十道之境界,于师敬信岁月成。 這就是強調上師相應法在最後的重要功用,所以我们一定要把上师看成佛陀。
有守護的次第誓言~~~有相、有的角度、法身功德、任運自成頓超、有緣對境根基
無守護的頓悟誓言~~~無相、空性的角度、法身、本來清淨直斷、覺性自現根基

那到底该怎样视师为佛呢?在别解脱宗派中,把上师看成是声闻缘觉圣者,或者即便不看作圣者,但视为是有功德的凡夫倒也可以。菩萨乘中,把上师视为住地大圣者,或者是佛陀化身,或者看成是大资粮道以上有功德的菩萨,也可以。在大圆满宗派里,将上师看成凡夫班智达或者圣者阿罗汉或者圣者菩萨,或者佛陀化身或者佛陀报身,都是不行的,那要看成是什么呢?要将上师看作是佛陀法身,如果能够做到满怀始终不渝的恭敬信心,虔诚祈祷,那么不需要依靠他道之缘,而足能在自相续中生起证悟智慧。相续中生起如此证悟的实例(大圓滿):有印度圣地的那诺巴(帝諾巴,白教2代)、龙菩提(龍樹弟子)、金刚铃阿阇黎。在此藏地,也有索布拉花、全知无垢光尊者(龍欽巴)、持明无畏洲(晉美郎巴)等等。要做到将上师视为佛陀,必须知道五点,第一、了知上师是佛;第二、了知上师的一切所作所为都是佛陀的事业;第三、了知对自身而言,上师比佛陀恩德更大;第四、了知大恩大德的上师是总集一切皈依处的总体;第五、了知认识到这些道理以后如果能虔诚祈祷,无需依赖他道之缘便可在自相续中生起证悟智慧。
---
那到底该怎样视师为佛呢?在别解脱宗派中,別解脫,整個佛法就是講2件事,1就是解脫另1就是得到全知,解脫是離開煩惱障、離開所知障就是得到智慧的果位,所以當他講解脫的時候,強調的是小乘比較能做到的;那他講得到全知、得到智慧的時候,就是大乘跟小乘不一樣的地方,所以,別解脫宗派就指小乘,把上师看成是声闻缘觉圣者,或者即便不看作圣者,但视为是有功德的凡夫倒也可以。意思是小乘是可以醬子看待上師,可到大圓滿最後無上瑜伽最高的時候就不能如此看待上師了。菩萨乘中,把上师视为住地大圣者,或者是佛陀化身,或者看成是大资粮道以上有功德的菩萨,也可以。意思是在菩薩乘如何看待上師也沒要求那麼多,什麼叫大資糧道?這個比較難解釋,一般有所謂的10住、10信、10回向,那單單在資糧道裡面也可以分很多種,一般把資糧道分做大中小3種,到了大當然就是有相當程度,要進入大資糧道也不是那麼容易,更別講加行位。
重點在接下來的~~~
在大圆满宗派里,将上师看成凡夫班智达或者圣者阿罗汉或者圣者菩萨,或者佛陀化身或者佛陀报身,都是不行的,那要看成是什么呢?要将上师看作是佛陀法身這個學問就大了,大家知道,真正的了義的上師相應法~~上師是佛,後面會解釋這是指佛的法身。為什麼要強調是佛的法身?因為你最後要成就的是智慧,見道那個都是智慧,而代表智慧的是法身。什麼叫做成佛?得到佛的智慧就是成佛。什麼叫做得到佛的智慧?另外一個角度就是就是成就佛的法身。法身是無法見到的,報身、化身是色身是看得見的,但智慧這不是用色來講的,所以重點是這個法身。成佛就是成就佛的智慧,成就佛的智慧也就是成就佛的法身。如果能够做到满怀始终不渝的恭敬信心,虔诚祈祷,那么不需要依靠他道之缘,他道之緣,比方就像在瑪哈約嘎裡又是有相瑜伽又是無相瑜伽甚麼的、在阿努約嘎裡又是生起次第又是圓滿次第、或者是修風脈明點這些等等,這些都變成不重要了,也就是只靠上師瑜伽而足能在自相续中生起证悟智慧。靠上師瑜伽也就是把上師看成佛,不只是看成佛而已要看成佛的法身,其實講白了就是佛的智慧,成佛最重要就是要得到佛的智慧。
相续中生起如此证悟的实例,這是在講大圓滿的:有印度圣地的那诺巴((噶舉白教1代祖師帝洛巴在印度,那洛巴那時還是那爛陀寺的班智達,忘記是什麼因緣下他去向帝洛巴求法,當時帝洛巴在河邊釣魚,你可不要認為出家人釣魚不是在殺生嗎?其實他是在解救眾生,那今天不談這塊。這那洛巴是白教2代祖師,他過來就是藏人瑪爾巴、在來就是密勒日巴,密勒日巴大家都知道他是白教即生成佛的。這邊為什麼提到那洛巴?因為他就是靠信心,他是一個班智達,可他碰到的是一個像瘋子一樣的帝洛巴還捉弄他。其實密勒日巴也是被上師活整,當然瑪爾巴說是要清他過去的業障。))、龙菩提((龍樹的弟子,我讀到過他對龍樹的信心到龍樹吐出的痰他把那個痰吃掉,一般聽了都覺噁心,可是他對上師就有醬子的信心,最後他有證悟。))、金刚铃阿阇黎((這人就不知道是誰、也沒有去查了))。在此藏地,也有索布拉花、全知无垢光尊者((龍欽巴,這很重要,寧瑪3位全知之一,龍欽寧體跟他有莫大關係,大家公認他即生成佛的。))、持明无畏洲((晉美郎巴,也就是龍欽寧體的開發者。))等等。他舉出這些實證的例子,其實密勒日巴也是即生成佛的。
接著就是真正上師相應法的內容:
要做到将上师视为佛陀,必须知道五点,第一、了知上师是佛,所謂了知,就是你有確信,是你真正信;第二、了知上师的一切所作所为都是佛陀的事业;第三、了知对自身而言,上师比佛陀恩德更大;第四、了知大恩大德的上师是总集一切皈依处的总体,一般講皈依3寶,真正的皈依要皈依上師、是一切皈依的總體,你要皈依3寶或3根本裡面就有上師,到最高如來藏的皈依就是皈依佛的智慧,剛剛也講過佛的智慧就是佛的法身。佛的智慧跟佛的法身是大無為法,所以皈依偈中有一句~本體自性大悲壇城中,因為你要把上師當作是佛的法身,所以最後你發覺都是一致的;第五、了知认识到这些道理以后如果能虔诚祈祷,无需依赖他道之缘便可在自相续中生起证悟智慧。為什麼這第5點重要?這就是到了最後,也就是上師相應法真正發揮最大功能就在這時候,比方,先不說到大圓滿最後的階段無上瑜伽就阿底約嘎他才發揮作用,其實不管任何一個次第,有一個重要的果位就是見道,也用比量、現量做比喻,你就理解他為什麼醬子講。為什麼第5點到最後是醬子一個認知,也就是最後你真正要去突破要去得到那個悉地,你最後那個突破要靠現量、不是靠比量;那上師相應法這個信心就屬於現量不是比量。醬就理解了。所以,為什麼一開始告訴你這個上師相應法很重要,可是不能只靠這個得到果位,但他又告訴你到最後最重要的時刻就要靠這個上師相應法了;這就類似比量、現量的道理。

5了知
第一、了知上师是佛:了义不了义当中,按照不了义的观点来说,上师是真正的佛化身,他相续(指相对自相续的他相续)所摄的一切佛陀为了利益所化众生,随机调化,身色所包括的化身有为法,依靠一切佛陀的大悲、愿力和所化众生的福德力,如水月般以缘起而显现,如果认识到这一点而满怀恭敬信心虔诚祈祷,就会得到佛陀的加持,这是自然规律。然而,由于自己的智慧薄弱,而仍旧把上师执为实有相状的色身,那么以不清净的耽著导致就会将上师当成平凡者,由此不能成为自相续生起智慧的清净近取因,正如(《金刚经》中所说:)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但是,世尊也说过上师是佛陀的幻现。如云:阿难莫忧伤,阿难莫哭泣,末法五百世,我现善知识,饶益汝等众。上师成立为佛是显宗密宗共同的观点。
-----
這裡分了義跟不了義2種,按照不了义的观点来说,上师是真正的佛化身,他相续(指相对自相续的他相续,自相續指自己,相續、在佛教來說就是指你輪迴的那個東西,他相續就指別人)所摄的一切佛陀为了利益所化众生,随机调化,身色所包括的化身有为法,依靠一切佛陀的大悲、愿力和所化众生的福德力,如水月般以缘起而显现,水月,比喻空是會顯的,水中的月亮根本不存在、可是他會顯現,當然我們知道那是倒影,先不去管科學上怎麼講,這裡就是用這比喻空性是會顯現的,如果认识到这一点而满怀恭敬信心虔诚祈祷,就会得到佛陀的加持,这是自然规律,因果緣起的規律,不過這跟上師相應法不太一樣。然而,由于自己的智慧薄弱,而仍旧把上师执为实有相状的色身,那么以不清净的耽著导致就会将上师当成平凡者,由此不能成为自相续生起智慧的清净主要原因,正如《金刚经》中所说: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但是,世尊也说过上师是佛陀的幻现。如《涅槃經》中所云:阿难莫忧伤,阿难莫哭泣,末法五百世,我现善知识,饶益汝等众。上师成立为佛是显宗密宗共同的观点。

重點是在下面這裏……
按照不共了义的讲法,上师是真正的佛陀法身,这一点以教证、理证来说明。首先以理证明:上师的意——深明无二的基住智慧,不管我们证悟还是没有证悟,就是本体本来清净的佛陀、永恒稳固无迁无变的无为法佛陀法身。如云:诸佛法性尊,引导皆法身。基果无二无别的佛陀法身的妙力或者游舞显现出空性影像的上师身语意无尽庄严轮,是真正色身,色身的本体是法身,法身的现象是色身,实际上这两者不可分割大平等性或者双运金刚持、普贤如来、金刚萨埵一切部和坛城的遍主周遍有寂的大智慧就是佛陀法身,所以说器世具德上师尊众前皈依,有情本尊尊母圣众前皈依,现有具德上师圣众前皈依内在所表义智慧是上师意法身,能表示法身的能表相的上师显现身语意相。可见,通过法尔理足可证明上师是佛。有关的教证,有此即自然佛……”不可胜数。
-----
按照不共了义的讲法,上师是真正的佛陀法身主這點大家一定要記住,你視上師為佛應該要用了義的方式~~~上師是佛的法身,也就是指佛的智慧,其實佛的智慧這也是你要求的,这一点以教证、理证来说明。首先以理证明:上师的意、身口意的意——深明无二的基住智慧,什麼叫做深明無二?若是改成空明無二你就懂了,這個深指的是空性的意思,就是空明無二,也就是現空雙運一樣的意思,或者說法身法身功德雙運,其實智慧就是法身,本身就是有法身法身功德雙運,這就所謂如來藏的觀念,那麼,上師的意本身就是這種基住智慧,說起來就是大無為法、就是如來藏,不管我们证悟还是没有证悟,就是本体本来清净的佛陀、永恒稳固无迁无变的无为法佛陀法身。這就是如來藏用另外一個角度的說法,也就所謂的現空雙運是佛的智慧、是究竟的。前面剛剛不是有講雙運身,有學雙運身,現在這到無學雙運身,在佛應該叫無學雙運。
如云:诸佛法性尊,引导皆法身。真正基礎就是講這個,所以一般講佛就是一種覺悟,覺悟是一種覺、指的就是一種智慧,這種智慧,是一種大無為法,因為這是一種真正的本質,聽到這不要當作真有這麼一個東西、因他還是無為法,這就是基住,其實宇宙的根本所有東西都是來自於這個,雖然他不是有為法,可是,有為法是來自於這個。這道理經我不斷的重複講,各位多少都有些概念了,這是學佛法的關鍵。所以你追求的是空性也行、追求的是實相也好,其實你追求的就是一種智慧,你追求的就是你要成佛,佛代表的就是覺悟,覺悟就是一種智慧,而這個智慧就是空性,他不是世間所講的那個智慧,他是宇宙的基礎,可是你不能把他當作實有,因他是無為法。那為什麼他是無為法?那你就回憶一下 E = mc² 物質跟能量互換的公式來解釋他,你就會比較清楚。為什麼這公式可以讓你清楚?因為所謂的有為法就是質量這一邊,其實他跟無為法能量這一邊可以畫等號的,這之所以現空會雙運就是這個道理。這就是世間很奧妙的地方,一個質量是你可以分別有無的東西,可他卻是由一個沒辦法分別有無的東西來組成的;一個能夠分別有無的東西他的基礎是沒有有無的,醬子一個概念你懂了你就可以了解他講的是甚麼。
基果无二无别這就是佛陀法身的妙力、或者是他游舞显现出空性影像的上师身语意无尽庄严轮,為什麼又出現一個基果無二無別?其實這跟空明無二、跟深明無二是一件事情的另一種說法。這個基本身就是空性、就是深,能夠顯現出來的你可以叫他果、也就是明,也就是現空的概念,基是空、果是現,也就是同樣的概念;所以,才會說是佛的法身。當他說佛的法身指的就是空、或者在這指的是基、指的是深,這就是法身。那法身的妙力,既然是無為法又能產生這種作用,不知道用甚麼話來解釋就不仿用妙力來比喻,老實講這是一種法爾,為什麼無為法的東西最後能夠是有為,這就是一種法爾,這東西沒有道理的、本來就是這樣。若加法爾2個字你就比較好懂了,就是法身的法爾妙力,這是符合無為的角度的說法,若是直接的說就是游舞顯現。可是法身是一個無為的東西他怎麼會有游舞顯現?所以他才會說依靠這個妙力,而講白是他法爾就會醬子,或者講白這就是所謂的現空雙運。再重複一下,我們學佛學到最後發覺實相是空性,或者說是大無為法、如來藏、或者比喻成能量,發覺一切在實相裡講白了叫做不存在,因存在一定是有跟沒有、存在本身是一種分別的產物,那他根本就沒有,若是醬子那是在煩惱甚麼?根本就沒有,就不理他了?不是。你就要注意到現空雙運。雖然他是一種空性、是一種實相是沒有,可是他一定會轉成變成所謂的顯現,雖然是幻有可是一定會醬子走。所以才會叫做現空雙運,這2個是一件事。所以你不理他是沒用的,你痛苦是因為這實相是會雙運的,你不理他、他自然就會顯現,不是你不理他他就是空性,你就解脫了。不是醬子。所以,你一定得要去對治,要去了知這個會顯現。你知道最後你了知他是空性,在佛學的修道的修法上面一個很重要的觀念~他是本來沒有,不是有醬子一個東西你改變他,不是,他本性就是沒有;所以你只要讓他回復本性就解決了。也就說你雖然知道他會顯現他會造成各式各樣的……可是你證悟的時候就是你了知他的本性、又回到他的本性,所以為什麼如來藏本身是清淨光明的。因為,所有的煩惱障、所知障都不是無為法,他是客塵、他是有為法,他跟他的本性不是一樣的東西,所以只要回到他的本性,這些所謂的客塵就沒了,就不會影響你。
也就說,你了解他是空性,並不代表既然是空性那你就沒問題了,實相不是醬子,因為實相本身有辦法讓你進入痛苦,雖說實相是沒有所謂的有無,可他就有辦法讓你活在有無裡面,活在有無裡面就有每世的輪迴,每次只有在死亡中間本性會出現一剎那,這就叫做母光明。一般修行人就要利用這個時刻解脫,要不然就又去輪迴、又活在現象中了。所以你得知道你的本性是實相,要回到實相去,因此不是改變你自己、是讓你了解醬一個輪迴醬一個顯現的本身他的原本就是實相、就是一個無為法。那當然你要了知醬子的一個本性其實是一切萬法的根本,簡單講這就是一種智慧,我們叫他佛的智慧,其實,佛的智慧就是空性、或者是現空雙運,就是真正的空性到了最極致的觀念就是現空雙運。

所以你要能了解這些文字後面的含意,幾乎都是佛學很重要的一些觀念,醬你才能明白他在講甚麼。所以,這基果無二無別的法身法爾的妙力讓你顯現出上師的身語意這種莊嚴輪,又或者作者用另外一個角度說~是游舞顯現出空性影像,空性影像就是幻有的意思,就是從空性變成有,這講法也就是現空雙運的更深一步的說明而已。
所以這叫做
真正色身,色身的本体是法身,法身的现象是色身,佛的色身其實是來自於法身妙力變的,就現空雙運的一種結果,因色身本身就是現的那一面,而顯現的本身是法身,這就在強調現空雙運,或者說深明無二、基果無二,不管用那個名相意思就是醬子,实际上这两者不可分割大平等性 ((現空雙運也就是在講平等的概念)) 或者双运金刚持 ((這裡就用出來雙運了))、普贤如来 ((法身))、金刚萨埵 ((報身))一切部和坛城的遍主周遍有寂的大智慧就是佛陀法身,金剛薩埵一切部,我們知道有5部,或者一切壇城裡這些各式各樣的本尊,周遍有寂,周這是現、遍這是空、有是3有、寂是涅槃,就講這2個根本是一件事,就在強調雙運、強調這個平等,然後用文字來表現這個意思,所以像醬子的大智慧這就是佛陀的法身。這又回到真正的重點是佛的法身,佛的法身就是佛的智慧,那佛最重要就是強調智慧,最重要就是要講佛的智慧。所謂3身佛,因為有現空雙運自然會有色身有法身,可是具體要講的是佛的智慧,那這就是空性、實相,也就是真正沒有有無的能量,不能分辨方位、沒有時間、沒有有無的那個東西就是大無為法。佛的智慧基本上就是一個大無為法。我們追求的就是這個智慧。
所以會說:
器世具德上师尊众前皈依,有情本尊尊母圣众前皈依,现有具德上师圣众前皈依 内在所表义智慧是上师意法身,能表示法身的能表相的上师显现身语意相 這裡重點是告訴你~~~你認為上師是佛,了義的說法是上師是佛的法身。白話講,上師是佛、也就是上師是佛的智慧,上師本身指的是智慧,而這智慧就是所謂的實相、所謂的空性、或者是大無為法那個如來藏、或者是E = mc² 裡面的這個能量,這就是你的上師,你最後就是追求要跟他相應。跟他相應就是回到你的本來面目,他就是你的本來。所以,可见,通过法尔理足可证明上师是佛。這裡他就用法爾,其實很多地方已經有法爾這個觀念在裡面,比方,現空雙運就是法爾,佛的智慧是大無為法,這就是法爾,還有你認為上師是佛,以法爾的道理來講當然是指法身。至於有关的教证,有此即自然佛……”不可胜数,他就不提了,他只有用理證,就告訴你上師為什麼是佛的法身,上師是你所有的一切,你就是要跟隨上師,最後目的就是得到解脫跟得到遍智。你能得到解脫跟得到遍智,當然他就是佛的法身。

視師如佛是要視師如佛的法身

 

arrow
arrow

    七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