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賢上師言教-026-20190716-輪迴過患-p101

現在是講到輪迴之苦,輪迴之苦先有一個總說再各別說,各別就是先從地獄開始講起,地獄又包括了8熱地獄、8寒地獄、在無間地獄旁的近邊地獄、獨立的孤獨地獄,接著就按照6道再講餓鬼、旁生,旁生完了就講人類這方面的苦。一般大家都比較難以想像地獄、餓鬼的苦,旁生因為你看得到也許比較容易理解,但是人這一部分基本上跟我們是切身相關,因此在消文時在人這一部分花的時間較多、著墨較多。
人這一部分,大部分經典都是先講3個根本苦所謂的苦苦、壞苦、行苦,而壞苦在這裡他是用變苦,這是用不一樣的角度在說明這3個根本苦,這部份我們已經讀完了。接下來就是講8個支分苦所謂的生、老、並、死、怨憎會苦、愛別離苦、求不得苦、不欲臨苦,這邊用不欲臨苦而一般都是用5蘊熾盛苦,等講到時再補充解釋,在講苦諦時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教證。上次講過了生、老,今天就從病苦開始,看課文中如來芽尊者對華智仁波切的教言這部分他是這麼說的。
  病苦︰人的身體是四大組合的本性,在佛學的角度四大組合這是講色法,5蘊是講色受想行識,後面4個是心法、前面第1個是色法,這講身體當然是指色法。在佛學裡色法的基本組成元素叫4地、水、火、風,因身體是色法,故說身體是4大的組合。另外講一個題外話,4大、5行,這個東西本身都有比較複雜的內容,佛學所講的地、水、火、風這4大,這不是用一般表面上的理解就能夠知道的,若在科學上說是物質的組成他是不會用地水火風這種方式來表達的,然而佛學所講的地、水、火、風其實有點類似講色法的基本元素,為什麼會用地、水、火、風的方式表示,這當然是有某一方面的根據,但是有一點很重要的,所謂色法是地、水、火、風,那在佛學的觀念裡面,講到水,水元素就只是地、水、火、風裡的水嗎?不是。所謂水這個色法裡面也是含地、水、火、風,只不過是裡面水主成分比較多而已。簡單講,任何一個色法他都含地、水、火、風這4個東西,這4個東西本身按照比例大小組成各個不一樣的東西,假如要講的更詳細一點還會加上一個空,會用地、水、火、風、空醬一個角度,一般就用地、水、火、風。所以,對於地、水、火、風這4個東西你不能用一般的理解方式去理解他,主要是指色法的元素,可是在科學上提到色法的元素又不一樣,這地方大家要小心。比方說水,水是一個色法,可是水裡面不是只有4大裡面的水,不是醬子,你看到的水以佛學的角度他也是包括地、水、火、風。因為他是元素,他強調的是這4個東西都有,這4個東西會形成一個平衡,每一個東西都是地、水、火、風,但是每一個東西地、水、火、風的組成百分比是不一樣的、而且彼此之間會達到一個平衡的狀態,這時就是這個色法是很健康的。以身體來說,你4大不調就是你百分比產生變化,也就是平衡產生變化的時候,這時就叫做4大不調,在佛學角度這情況就會引起生病。
當四大不調時,必然遭受風、膽、涎貪嗔癡各種疾病折磨,這應該是藏醫的疾病3大分類,先不講風、膽、涎在醫學上代表什麼意思,但在佛學上他的意思很明顯, 風是由貪所引起的、膽是由嗔所引起的、涎是由癡所引起的,其他還有很多各式不一樣的說法,根據索達吉堪布的解釋這是《大智度論》裡面的說法,是說病一共有84000種,21000種是由貪引起的、21000種是由嗔引起的、21000種是由癡引起的、最後21000種是由貪嗔癡的combination混合引起的,醬總共是84000種。其他也有不一樣的說法,說440種,在佛經論裡面對病也有一些說法,我們有中醫,藏人也有他們自己的醫方,印度那邊就不清楚,基本上,對於疾病的看法應該不會跟現在一般的西醫所講的全盤一致,是說,大家都了解,東方跟西方在醫學上是有不一樣的知識跟見地。
這裡只有提風、膽、涎這3種各自代表貪、嗔、癡引起的各種疾病折磨,十分痛苦。生老病死,今天沒有生病的人不太懂病的苦,任何人只要生了比較嚴重的病就能非常深入的體會什麼叫病苦,比方像有人胃不好,我向來沒有胃不好,就真的不知道什麼叫做胃病那種痛苦;又有人牙齒不好,那真是一個苦說不出。病苦,其實在苦諦是很容易就能體會到的,雖然不是每一種病苦你都能體會到,這種苦,甚至英雄好漢都會被打倒。就算你身體和諸根旺盛之時,雖是精力充沛、容光煥發、神采奕奕的精明強幹之年輕人,但是一旦不幸染上疾病,也會像被石頭擊中的鳥雀一樣,可能你沒辦法理解因你以前沒打過鳥,現下我是很後悔年輕時用彈弓去打鳥,打中就知道他在講什麼,這不是病其實這是外力的傷害,那是用這個來描述人垮下來的情形,身衰力竭、體力完全消失,甚至臥床不起,身體稍作運動也很困難。這是真的,以前在加州我做過癌症病人的義工,那時是開車free_ride載經濟困難的癌症病人去醫院,在那裏等到看完病再載回家,這真的是確確實實的,看到很多做了化療的病人要坐上車時,他是想辦法屁股先坐下,還在車外的2隻腳都要靠他的手把腳搬進車內,看到後我們都會去幫忙。可是你能想像一個人連抬腳的力量都沒有,他要靠手去把腳搬上來,我的大哥那時是化療、放療都做,那真是很慘!所以他說身體稍作運動也很困難,不是得到重病的人不能體會這在講什麼,但你看過病的人你就了解真是醬子。若你問他︰你那裡痛啊?他連迅速回答的能力也沒有,說話也是有氣無力。這都是真的,包括那時每個禮拜接我大哥去放療,他是一上車沒一下子就睡了,說好聽是睡覺說不好聽就是半昏迷,人太虛弱了!醬怎麼可能講話有力氣!根本是話連講不都想講,我相信你們應該能體會、了解這些。然後就會睡眠時輾轉反側,如何睡也沒有舒適之時,這個我相信,除了是因為生病會造成醬子,有時是因為煩惱、想心事也會造成這樣,【呵呵,想到以前跟一位師姐說自己睡覺總是輾轉反側難以入眠,她的形容不就像煎魚!呵呵,還真是貼切!不過,自己該反省懺悔……而且食慾不振,這特別是做放療的最後味覺都沒有了,吃東西根本不知道是什麼滋味。另外,像這些小地方也值得我們去省思,我們常會感覺這是甜的、這是鹹的、這是苦的、這是酸的、這是辣的等等,那你是絕對認為這是千真萬確就是你所感到的酸甜苦辣,你也向來沒懷疑過這酸甜苦辣其實是一個非常主觀的認定,他不是個客觀的東西,是因為你的設計讓你能夠產生……舉例說明一下,任何一個食物他本身都是一個化學結構,化學結構,這中間都有一個functionalboot功能基,這功能基本身是一種列,空間也是一個蠻重要的東西,他這空間排列是一定的,用另外一個角度講大家一聽就懂了,比方說毒蛇的毒液,為什麼一煮過他就變了,你稍加入一點東西把毒性就中和掉了;又比方蛋白,看起來是透明的,煮過就變白色了;這裡面就是有空間、他的立體結構被改變了。而我們的味覺、所有的食物,以甜味來講,我現在記不太清楚了,甜味好像是跟OH化學元素有關,我們能夠感覺出甜就跟這有關係,而且這又一定是在立體空間的結構,你的味覺能夠感知他這個結構以後,再傳至你的大腦,他就變成酸甜苦辣的感受了。
醣類主要的組成化學元素是碳、氫、氧。基本化學結構式為C6(H2O),由於氫與氧的比例是2:1,與水的化學式相同,故俗稱「碳水化合物」(Carbo-hydrates)。而醣與糖的區別,在於「醣」即泛指所有的碳水化合物,如肝醣、纖維質、澱粉等;「糖」則是指具有甜味的醣類,如葡萄糖、麥芽糖等。
原文出處:http://highscope.ch.ntu.edu.tw/wordpress/?p=3170
另外一篇:我們的舌頭上布滿著能感受食物味覺的味蕾,它們是由味覺神經、基底細胞與味覺神經所組成。但味蕾是如何偵測食物中的味覺分子?又如何把不同的味覺傳送到大腦呢?在「奇特的新受體變化」一文中說明著,味蕾之所以能感受到甜、苦、鮮這三類味覺分子,是因為味蕾細胞表面具有許多能與味覺分子產生反應的蛋白質,叫做「G 蛋白偶合受體(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 GPCR)」。這類型的蛋白質有一面是暴露在細胞表面,當味覺分子與此側的細胞表面結合後,GPCR會藉由結合在細胞內側的鳥糞核苷三磷酸(GTP)替換掉原先結合的鳥糞核苷二磷酸(GDP)。因為它的結構轉變,故活化了細胞內一側,並且將訊息量化,傳遞到神經細胞,一路送到大腦。研究此GPCR結構運作方式的兩位科學家,因為對生物細胞感應與傳達訊息機制帶來突破性的發現,因此獲頒2012年的諾貝爾化學獎。
原文出處:https://scitechvista.nat.gov.tw/c/sgxT.htm
這是一個題外話,我現想要講的是,佛學裡面講空性,世俗裡的東西沒有一個東西是真正有,叫『幻有』,你可以有很多角度來看這幻有,可是有一個很重要的角度,就是很多東西你認為、你執著他是這樣其實完全是你主觀的認定,假如你能夠客觀地去看待去判斷去分析他的時候就發覺其實他不是醬子。為什麼要提這個,比方說你覺得這東西是甜的,是因為你現在的設計裡面,你有一個能夠接收他的構造,你一接觸到你的腦筋反應就是甜的。可是,一旦你這個東西被破壞的時候,也就說你這個味蕾能夠接收這個味道的東西被破壞了的時候,他就不再是甜的。所以做過放射線治療的人他們都有實際的經驗,我大哥在那一段時間裡面,當時他吃東西根本不知道那是什麼味道,那是以後再慢慢恢復的。
現在又講回來,酸甜苦辣又有哪一個是真的,喜歡辣、喜歡甜,這全都是一種主觀的認定,其實那所謂的辣,是因為你有那樣一個器官可以接收。其實這也蠻值得我們去深入思惟,你會發覺確實是醬子,世間上的東西沒有一個是很客觀的存在的,所有的東西都是一種主觀的判定,這都是一種分別念下面的產物。所以才會說所有的『有』其實都是一種主觀的、一種分別念下面所產生的,實際的現象不是醬子,真正的實相不是醬子,所以這是『空性』。再做一個比喻,我們吃起來是甜的東西換做另外一個生物他的構造不一樣的時候,他吃起來就不一定是甜的,不然你看狗吃屎吃的超有味道,你根本受不了,那他有你的感覺他也會受不了!只是他完全沒有你這感覺。所以你可以想像哪有什麼你認為一定是醬子的東西,哪有一定。這就是所謂的『空性』,或者佛學裡面講這就叫做所知障。我們之所以會輪迴、會有很多沒有辦法解決掉的問題,都是來自於這些主觀的認定,要能解決這些問題就要把這部分的障礙拿掉,你就不會執著了。煩惱障、所知障,煩惱障,造成你對自己的執著,一般叫做我執;所知障,就是你不了解實相,所以你會把天下所有的法,在佛學叫作法,你會執著那些都是真的,這就叫做法執。我執是法執中間的一部分,也就說法執可以包括我執,因為我也是法中間的一個,一般小乘證的是我執,當他證入我執時候是不是也有證一部分法執?一定有,因為我本身就是法的一部分。可是單單解決我執這一部分,你解決的是煩惱障,按照佛學的教法就可以讓你跳出輪迴。煩惱障解決的意思就是你沒有煩惱,沒有煩惱的時候你當然不會去造業,沒有煩惱、不會去造業,你當然就不會輪迴、不會受這個苦了。可是真正要到最完美則是要解決法執,也就是剛剛講的所知障,解決了法執意思就是你對世間所有一切的法你都能夠知道真相,你都不會再去執著,去掉所知障最後這個結果就讓你得到佛的果位;你能夠成佛就是你證悟了圓滿的法無我,你就是解決了你的所知障,最後產生的果就是所謂的佛果。
講病苦的沒有味覺順便講到這些,是因單單沒有味覺這個就可以連到佛學最後面的觀念,所以就順道把它帶出來了。大家真的要相信,佛學真的講的都是事實,所有東西沒有一個是編出來的,即使是跟現在科學也都能吻合。
所以他說食慾不振,當然因他味覺都沒有了,夜不成眠,覺得白天晚上都很漫長,簡直度日如年。萬般無奈去感受藥味的苦、澀、酸及針灸等痛苦,有的人是很怕吃藥,尤其是苦味,其實當你真正了解時那個苦味本身也只是一種執著,哪有什麼苦味?!你假如真正搞清楚的時候根本沒有這個東西,是你自己本身被設計成會產生一個醬子的感受,而你還就執著這是一個真正的事情,其實不是。這又一個題外話,不過我不是很同意這觀點,有人說當你想吃的時候你覺得他很香很甜,他就是對你有幫助,這在很多地方是成立的,可也在很多地方是不成立的,比方你很喜歡甜食,吃到最後對你有幫助嗎?沒有,可能最後得了糖尿病。所以這不是一定的,我的意思就是說你完全被你的執著所駕御,你只是找藉口說只要想吃就是對自己有幫助,所以你就要吃。其實你之所以想吃並不是代表這個東西最後是對你有幫助,因為你之所以想吃這本身也是一種執著,因此並不是反應出真正事情的原委。【嗯嗯,沒錯,想想吸毒吧!】
想到因為此病可能會突然死亡,心理壓力過大又非常害怕、恐懼。由於遭到魔障或惡緣的牽制,因而使得身心不得自在,而處於迷亂的境界中,這種事情是有,以科學來講的是人病到一個程度忍受不了時,他所面臨的除了色身的苦還有精神上的苦悶,比方一個人被毀容,不管是硫酸或是火燒基本上他色身一定很痛苦,這色身的痛苦又造成他的心理上很難接受的痛苦,這就變成2方面的痛苦。在這種情況下已經不是所謂的魔障,意思就是在病裡面經常不是只有色身的痛苦,他還有精神上很明顯的苦,在佛學上可以用魔障或是說你過去的業際顛倒,前面讀圓滿的時候,10個圓滿裡面有1個就是業際不顛倒也就是你沒有業障,那這個東西就是說你過去造了業所以你會受到醬子一個果,比方說你曾經某世是屠夫,你剁過很多生物的腦袋,以後你頭痛就不容易治。因有醬子說法,所以這裡講魔障就是講像這類的事情,所以,這一類的所引起的有時不只是色身受苦、還有精神上面也受苦。這種事情絕對有,重病或是臨命終後期接近死亡時,有很多人會有精神上面的錯亂,這原因非常多。病到想死又死不了,甚至也有因此而自殺的,最近的以傅達仁來說他為什麼要求安樂死,雖然安樂死跟自殺不是一件事,可是也很接近,他就實在受不了所面臨病上面的折磨。有時自己想想,真的是阿彌陀佛!千萬不能造惡業,自己千萬要很知足感恩
如果是患了麻瘋或中風或是愛滋病等重病,活著和死了沒有兩樣,正常人很難接受你痲瘋病,或是變成植物人,就像是被隔離或逐出人群一般很難活在正常人群中,堪布在他的開示裡面就提到在大陸上還有愛滋病的村莊,有一個人就以他初中畢業的程度描述出這個村莊的慘狀,造成一時的轟動,這些愛滋病人的生活跟死掉沒什麼差別,古話說好漢就怕病來磨,就連自己看到自己的面容也很厭惡。總而言之,所有的病患生活都不能自理,暴躁易怒,別人所做的一切事都看不順眼,性格也比以前固執。常說久病床前無孝子,這可有2個角度來說,1是作為晚輩子孫的不是,1是病人最後控制不了他的情緒,堪布又說經常照顧病人的人的菩提心都被病人的壞脾氣磨掉了,到最後產生惡念。這些也是常見的事實。所以才說,如果病期過長,護理的人也不能一如既往地耐心照顧,經常遭受疾病折磨,非常痛苦。

  死苦︰臥於病榻之上不知起身,病苦,我們當然都能理解、也能感受,所以,生老病死,死更不要講,其實死比較難以體會,雖說我們都死過很多次,可是我們記不得;死確實也是一個痛苦,我們可以理解在要死還沒有死之前那個苦也是很明顯,人到臨終躺在床上起不了身,見到飲食也無食慾,遭受死亡的痛苦,所以總是鬱鬱寡歡悶悶不樂的心不歡喜,喪失了以往的勇氣、傲慢,處於迷亂顯現的狀態中。所謂迷亂顯現,就是一些恐怖、一些不確定,這些不確定大部分的人感受都是恐怖的。到了大限來臨之際,雖有親友圍繞卻無法幫上任何忙也沒辦法挽留他延緩他的死期,唯有一人獨自感受氣息分解的痛苦,還真是千山萬水我獨行,其實,千山萬水根本不想獨行,只是沒辦法不獨行。縱有無量的財產眷屬也無法帶走一分一文、一人一僕,雖然心中難割難捨,但這些財產眷屬也不可能跟隨。回憶往昔所造的惡業,心生懊悔,想到惡趣的痛苦便異常恐懼。我在想今天我們是很有幸受到佛法的薰陶,沒有接觸佛法的人他不會有這種感覺的,不是說他不同意這個,而是他連想都不會去想這個,比方說,我們都知道郭台銘很有錢,當初這些錢就救不了他弟弟、他妻子的生命,到最後這些錢對他又有什麼用?沒有一毛他能帶走。一般傳統的教育教我們要出人頭地、什麼叫做成功,其實這些成功都是表現在名利裡面,然而這些成功到死亡到的時候你才發覺你都帶不走、那些對你一點意義都沒有,特別若是用罪惡的方式得到的這些成功那到最後可能還有果報等著你。真的要想清楚到底什麼才是你該追求的,有時不是一場空,而是帶了一大堆的罪惡去面臨最終的審判。佛教很厲害,他沒有上帝審判你,是你自己審判你自己,簡直就是一切善惡都無所遁形。死亡突然到來,顯得十分可憐,人間的一切就此而隱沒,生存的顯現已隱沒,所以身心不安。如果是一個罪惡深重的人死亡,臨終彌留時,手抓胸口,胸口留下指甲印痕而死去;那即是想起以前所造的罪業時,懼怕轉生到惡趣,這裡說害怕墮落惡趣,這是他受了佛法的薰陶,他才會想到怕墮落惡趣,假如沒有受佛法的薰陶他怎麼會害怕、他沒有惡趣,不是醬子,這很奇怪,我也不知道為什麼,經常看到的描寫,我不認為他是因為害怕墮落到惡趣而變成很慘那樣,意思就是不是你害怕墮落惡趣,而是那時候有報應,想到自己在有自在的時候未有修持對臨終有利的正法,所以追悔莫及,心中痛苦萬分而以手抓胸,胸口留下深深的指甲印痕而死去。我以前聽家人講過那個軍長,臨死時就是像這講的一樣。
如米拉日巴尊者說︰“若見罪人死亡時,為示因果善知識。”意思是說若見犯罪的人臨終死亡時,這時他就是示現因果來教你的善知識,他相當於你的老師,他完全無欺的顯現因果的報應絲毫不爽,雖然在世俗裡面是幻有,可是因果報應一點都不虛假。人在這樣奄奄一息之時,惡趣的境界已經顯現,所有景象都是十分恐怖的,一切感受都是痛苦的,身體的四大內收就是指4大的分解、呼吸窘迫、肢體顫抖、意識迷亂,這裡是總體性的幾句話帶過死亡,在《中陰度亡經》有特別描寫死亡的細節,這一段是非常具體,索甲仁波切寫的《西藏生死書》裡面就有很清楚的描述4大分解的過程、中陰階段,可以去看看這2本書。這時眼睛上翻變成灰白色的時候,已是離開了人間,開始是外呼吸停止,最後是內呼吸停止,隨著死主閻羅的使者來到,中陰的境界全出現了,無依無怙、孤苦伶仃,赤身裸體空手離開人間。這一段,大家若有興趣可以請我再把那部份講一遍,不然就不再重複了。
引申閱讀:死歿及結生之理vs中陰聞教得度-西藏生死書
我們誰也不能確保這種死亡今天不會來,在之外死亡那時唯有正法決定有益,別無可依靠之處。如云︰“念法始從母胎生,初生之時憶死法。”從你開始受胎、懷胎、住胎的時候你就應該開始了解正法,生的時候就應該想到死。意思就是說要盡早的了解宇宙實相、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及追求的目標,這點很重要,每一個人無論老幼,死亡都會突然降臨,所以出生以後,就應修持對臨終有益的正法,但可惜我們以前沒有憶念死亡的觀念,一直都是在扶持親眷殲滅怨敵、醉生夢死中,整日為了住處、財富等而奔波忙碌,為了親戚朋友等的利益而以貪嗔癡為主題之下渾渾厄厄虛度光陰,浪費了這一生,這的確是令人遺憾的。

生老病死,這整個過程是任何人都躲不掉的,偏偏這4個又是非常清楚表達出來人在輪迴當中非受不可的苦。8支分苦接下來就是怨憎會。
  怨憎會苦︰簡單講這類似於苦苦,你不喜歡的東西偏偏就讓你遇到逼你去接受,這本身就是一種苦,屬於很典型的苦苦。很多人擔心遇到怨恨的敵人而對財產白天守望、夜間巡邏,為了養家糊口等終日庸庸碌碌,結果卻無濟於事,你很怕的不希望發生的事情終會發生,一切財產受用也會被敵人享用,白天遇到強盜搶奪、夜間遇到盜賊偷竊、或豺狼野獸等突然出現而遭致損害。當然住在都市的人不至於碰到這些事,但是住在農村或是放牧就會遇到這些問題,住在都市也有都市的問題,總之,無論有多少財產受用也只是累積、守護、增長等無量痛苦的本性。這裡是用錢財醬子費盡心血終無法保住的的事情讓你了解怨憎會是什麼樣的苦。就如怙主龍樹說︰“積財、守財、增財皆為苦,應知財為無邊禍根源。”這由字面他沒說出來你是不會想到跟怨憎會之間的關係,可是很多時候錢財守不住,你花了時間、精力偏偏最後守不住,為什麼?因為錢財本身就會引禍患來。再來又如米拉日巴尊者也說︰“財初自樂他羨慕,雖有許多不知足;中被吝嗇結束縛,不捨用於善方面,乃著敵魔之根源,自己累積他人用;最後財為送命魔,希求敵財刺痛心,應斷輪回之誘餌,魔之財富我不求。”有財富這一開始是自己很高興、別人很羨慕,中間卻又吝嗇小氣,因他知道累積起來不容易,不會捨得去布施行善,最後就會引禍患,最明白就是最後錢也都是給了子孫。米拉日巴寫了很多這種道歌,這應該都是他的道歌。怨稱會提到這是因為錢財這東西經常會引出你不喜歡發生的事情。
一個人擁有多少財富,就會有與彼同等的痛苦。例如,擁有一匹馬也會擔心它被敵人搶走、被盜賊偷走、草料不足等,雖然只有一匹馬,卻給自己增加了許多苦惱。同樣擁有一隻羊也會有擁有一隻羊的痛苦,甚至僅僅擁有一條茶葉也必定有擁有一條茶的痛苦。如云︰“若無財產遠離敵。”如果一貧如洗沒有財產反而將遠離仇敵,安樂無比。所以應當觀修︰如同往昔出世的活佛、聖者前輩的傳記中所說的那樣,根除一切對財產受用的貪執,像鳥雀尋找當天食物一樣無牽無掛的唯一就是修持正法。
他這角度是在談怨憎會,用錢財來做一個比喻,來讓我們理解怨憎會,就說你經常因財產的問題而怕發生的事情最後卻往往都發生了。至於一貧如洗,這於一個出家人的角度是正確的,出家人哪裡需要這些財產、錢財,一個在家人的角度重點不是在一貧如洗,重點是在你不能夠貪財,你不需要去汲汲營營的鑽營只要夠了就好。

  愛別離苦︰怨憎會類似苦苦,他本身性質就是苦,你怕他就偏偏躲不掉,這愛別離就類似壞苦、變苦,就說你喜愛的東西最後就讓你失掉,你得到時的快樂在你失去時要加倍的痛苦。其實在3個根本苦裡面就已經講得清楚了,我個人以為佛學講這些苦有很多人不以為然,其實佛陀1轉法輪就是苦集滅道,所以,苦,在佛陀的教法理面是很重要的根本,他不是悲觀也不是消極,他其實是講一個實相、是一個事實,只是我們不願意去多想去面對而已,當你去細想就知確實是醬子,所以很無奈,這就是為什麼最後一定要修行!要找到一個正確的人生觀、知道你要追求什麼。
流轉在世間輪回的一切眾生都是貪愛自方、嗔恨他方、明顯偏倚親戚、朋友、眷屬之一方,為了他們而感受諸多痛苦。這課本文字是翻譯華智仁波切藏文來的,索達吉堪布用漢文字時跟我們漢人的習慣不太一樣,所以你在讀時一定要想法子換用我們的想法去調整、自然接受他,不要計較他的文字通順與否。實際上,親戚朋友之間的暫時聚合,但這也是無常的,都是別離的本性。他所說暫時聚合不是指你跟親戚朋友都是暫時聚合,而是指在長久輪迴的角度來看其實都是暫時。意思就說這一生他做我的父我的母、或是他做我的兒我的女,在我整個輪迴裡面,我跟他的這層關係是暫時的,所以這是一個無常,最後一定會改變、會別離。這是用輪迴的角度講的,就算不用輪迴的角度講,比方,你跟父母親,在西方人夫妻關係比父母親重要,在某一個角度你仔細想想不是完全沒有道理,因為你跟父母一起生活的時間幾乎都不會超過夫妻生活的時間,更不要講兄弟姊妹、親戚、朋友。你小時的朋友同學最後可能只是一個記憶,絕大部分都是很短暫的關係。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如果親友死亡或流離失所淪落他鄉,或被怨敵所逼受他損害而走頭無路,甚至比自己遭受痛苦的那些人還要痛苦。特別是父母親慈愛憐湣兒子,擔心他們受凍、挨餓、乾渴、生病或死亡,兒子生病時自己寧願死亡代受兒子的病苦,為了心愛的兒子,寧願獨自感受痛苦。同樣,憐愛親友等也擔心與他們分離而感受痛苦。這整個是華智仁波切根據如來芽尊者的教導而記錄的。
可是,如果認真善加觀察,就會發現親友也不一定是真正的親友,父母親等雖然自以為情意深切甚為慈愛孩子,但慈愛的方法是完全顛倒的,最終只是害了他們,你想想,孩子小時你給予食物、財產,長大成人又為他們迎娶作為終生伴侶的妻子,實際是把他們束縛在輪回的繩索上,意思就是不是用佛法的教法,一般世俗裡面的教育是確實醬子的,讓人繼續被輪迴綁住、繼續不自在的永遠沒有終止的輪迴下去。並且教他們如何去制伏敵人,如何扶助親友,如何增長財富等教的方式都是常令他造下不善業的方法,因為不知道業果的利害、不知道人生的實相、不知道真正有價值的人生觀、沒有一個正確追求的目標,導致他們被輪迴綁住、無法從惡趣深淵中獲得解脫,實際上再沒有比這更嚴重地危害他們的了。
剛剛這個角度,愛別離提到你愛的東西你偏偏得不到,比方親情,特別是父子、父女之間發生別離真是很慘,其實你把他想通,發覺這種愛不是你想像的那樣。

  子女等也是如此,他們哪有那麼可愛,最初是吸取父母親身體的精華,中間搶奪他們口中的飲食,最後奪取他們手中的財產。父母如何慈愛兒女,但他們反而損惱父母,父母親一生罔顧痛苦罪業、惡語所累積的所有飲食財富,毫不吝惜地給予了子女,但他們無有一點感激之情,如果僅僅給予普通人一把茶葉,他們會很歡喜的謝謝你,但給自己的兒子五十兩銀板他也覺得沒什麼,他還認為我自己父母的財物我來享用本就是天經地義,兄弟姊妹之間也會為了自己能得到財產而紛紛翻臉爭奪,這在當今社會非常多,甚至讓父母都不能下葬,就算父母給了他們也沒有謝意,而且給了還要索取,甚至父母的念珠裡有一顆很好的記數珍珠也要拿走,這是堪布特別講的,在西藏這是很普遍的,西藏人手一串念珠,有各種不一樣的材質念珠,記數念珠是在念珠旁邊計數用的,因不需要很多顆經常會用很珍貴的材質。若是賢慧善良的女兒,嫁出去就成了別人家的榮耀,對自己家方面無有利益;如果是惡劣的子女,最後是返回家中,使家人痛苦。
這裡不是要你把親情看成醬子難堪,主要是講愛別離是一種很嚴重的苦,很多人受不了愛別離的苦,這雖是講愛別離這種苦,順便也教育眾生不要執著這種愛,別離時也就不會那麼痛苦。剛剛怨憎會也一樣,你只要不去執著,那因此要產生的怨憎會就不會發生了。這裡是用醬子一個角度。
其他的親戚不例外的也都是如此,自己富裕福祉圓滿的時候,所有的人把你像天人一樣看待並盡力饒益,飲食財富不需要時他也會送來。一旦自己淪落衰敗的時候,即便沒有做一點錯事,也受到像仇人一樣的待遇,饒益他們反而以損害作回報。這也是事實,所以他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不要太執著這些,這是一種苦,可是不要去執著,這個苦對你就會比較不那麼嚴重。所以兒子、女兒、親友等無有絲毫實義。
就如米拉日巴尊者的道歌所說︰“子初悅意如天子,一開始你看到這小孩生下來就好似天之驕子,慈愍之心難形容,你心中對這孩子的愛心真是不知怎麼講,中間過分催索債,催索債就是你要花錢、很多東西都要為他付出了,就等於是還債一樣,雖施一切無悅時,你把一切都給他他也不見得滿足。別人之女迎入內,大恩父母逐出外,一般娶妻之後都不再跟生身父母同住,父親呼喚不答覆,母親呼喚不應聲,後成冷淡之鄰居。勾結狡者造惡業,自生怨敵刺痛心,應斷輪回之耙繩,世間子孫我不求。”講到兒子最後又有什麼意義,那女兒會好一點嗎?一模一樣,又說︰“女初笑顏如仙童,劫奪財寶具大力,中間討債無盡頭,父前公開索要走,母前暗地偷偷帶,施給不知報恩德,大恩父母心怒恨,後成紅面羅剎女。若善他人之榮耀,若惡自己禍害源,禍害魔女刺痛心,斷除無覺之憂愁,禍根之女我不求。”又說︰“親友初遇見歡顏,密切來往漫山谷,中間酒肉如還債,送他一次還一度,後成貪嗔爭吵因,惡友訟因刺痛心,捨棄樂時之食友,世間親友我不求。”
大家一定要了解明明現在是在講愛別離,怎麼會扯到子女、親友這些,重點是在愛別離是很苦的,唯一只有你把這些想透透、你才能減少這個苦。可是真正解決方式不是醬子,只有一條路就是解脫、大乘道的解脫,你就要修行、你要知道什麼才是最有意義的事。所以他在這裡講這個主要就是讓我們產生這個了知,這個所謂的共同外加行,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要我們生起出離心、生起大乘的出離心,醬子才有可能修行圓滿最後得到解脫。從我開始學習佛法至今,對於出離心我是全然的信服,也許還沒有辦法完全放開,有多東西放不開這也是問題,但完全認同確實要有出離心,才可能有法子解決長遠以來沒法子結束的輪迴,生起了都不一定能馬上解決,需要很長的時間、很長時的努力,但不生起是絕對無法解決問題的。這就又回到他一開始的教法,你是否承認自己是病人?你仔細想他講的有沒有道理?你知道這是真的,就算你不喜歡不承認,可這就是真正的事實。

這裡進度比較慢,因為這是跟我們切身的講人的苦,這裡只講3苦、8苦,《廣論》還多講了6苦,別的地方也還有其他講苦的方式,一般,3苦、8苦,是苦諦裡面最基本的,所以我們不要貪快而是要理清楚這些。

  求不得苦︰簡單定義就是事與願違在此世間中無有一人不希望幸福快樂,但是幾乎誰也不能如願以償。你有一個願望、一個希求,可是事情發生後最後的事實一般都跟你的希求願望是相違,沒有辦法讓你如願這叫求不得,這個苦所有人都能夠體會,世間真就是醬子。有人為了福祉建造房屋,但是房屋倒塌自己喪命;有人為了充飢食用飲食,但卻導致疾病危及生命;有人為了獲取勝利而奔赴戰場,卻一命嗚呼;有人為了追求利潤而去經營,卻遭怨敵破壞淪為乞丐等。這裡用事與願違這4個字就能完整表達出他要講的是什麼。
雖說人們為了今生的福祉、受用得到滿足,即使盡力辛勤勞作,但是如果沒有前世的福德因緣,則即便只是想暫時的充腹也很困難,並且自他備受痛苦,而最終所得到的只是墮入惡趣深淵無法解脫而已。這裡一個事與願違是一種苦,但其實,大部分你不能如願這裡面有很多原因,一方面假若你前世的福德因緣沒有造夠,不要說事與願違、就想要吃飽都成問題,這就涉及到你為什麼會有這個苦也就是跟前世有關係。所以他轉過來說要解決這種苦,你會發覺如來芽尊者的教法裡面他不是在強調這個苦是什麼,這個苦是什麼不管他是直接講、或是側面隱射他都用很簡單的方式就結束了,他真正的是花了很大篇幅在講解決的辦法,他偏重於解決苦的方法。所以,他告訴我們這個求不得苦有很多是你前世業力的關係所導致
所以,古大德云︰“勤勞如山王,不及積微福。”你再勤勞都沒有用,不如你去積福德,也就是你前面要造善業,才不會有過多的求不得,若不造善業,不說求不得即使想要吃飽都難。無有了結之時的輪回瑣事究竟有何用呢?意思是你都是做一些只會造成讓你輪迴沒有終止之時的瑣事、而這些沒完沒了的輪迴瑣事一點用處都沒有,也就是說你一定要修行,假如你沒有修行,輪迴是沒有終止之時。現今的教育跟脫出輪迴是沒有一點關係的,甚至是把你綁在輪迴裡面不得出離。所以他才說你做的是讓你輪迴無法終止,所做這些都沒有用,不如你積福德……我們都知道要跳出輪迴要具有2個資糧要件:福德、智慧,這2個資糧加在一起才能讓你最後得到解脫。福德、智慧這2個資糧本身是1個本體、是一件事的2面,這點今天不多講了,因這就是講空性本身跟顯現本身其實在佛學教到最後是雙運的,他們是一件事的2面,也就說你一看到福德、智慧,一個是講世俗、一個是講勝義,其實到最後這2個是一件事。也就是說你要能夠成就、解脫你一定要2邊都圓滿具足,在《廣論》叫做鵝王雙翅,缺一不可,一個是智慧、一個是福德,一個是深見、一個是廣行。那他現在意思是你不要去做那些沒有用的輪迴瑣事、不如去做積聚福德之事將來還能幫你跳出輪迴。講深入了最後這2個是一件事,但若一時無法全然體會這意思,那簡單點講,你在最後解決問題的時候佛學叫做決定勝,就是你最後成就那個解脫果這叫做決定勝,可是這個決定勝是需要過程的,只是在這個過程這段時間中你一定要能保住另外一個叫做增上勝,也就說你不會去惡趣,你一世會比一世好,一世會比一世有好的修行條件,這叫增上勝。一般,這個增上勝要跟福德連在一起才能增上生。這就是你為什麼要積聚福德。你今天喪盡天良去賺富貴,對你最後跳出輪迴不只沒有幫助還會下墮惡趣,可你今天行布施這將來都會幫助你跳出輪迴。
所以,從無始以來到現在,很多人都是精勤成辦這些輪回的瑣事,輪回的瑣事這意思就是對解脫沒有幫助的,結果他只是感受痛苦而已。大部分人為了今生世間的目標,一個人於青年或晚年時期辛勤忙碌的精進,如果把他把這些精勤努力用於修持正法上,那麼現下可能已成就佛果了,或者雖未成佛,也根本不會再感受惡趣的痛苦。意思就是說你即使沒有決定勝,你也不會有增上生的問題困擾你。就是說雖然沒有決定勝、一定會有增上生。所以你應該這樣觀修︰如今已了知取捨善惡的分界,此時此刻,千千萬萬不應再致力於成辦無有終結之時的輪回瑣事,而應修持真實的正法。
這真是一個很實在的教導,大部分同修現在都不是年輕人,看到現下有的年輕人這麼年輕就知道去讀佛法,真的是非常讚嘆、隨喜!想想我們自己這一輩子前面所花的精力對解脫是一點幫助都沒有,甚至還會是阻礙解脫的力量。你想想,你現在即使每天花2小時讀佛法,那你想過你其他的22小時你都用在哪裡?你幾乎都是用在輪迴上面,那你還高興什麼?!這是千真萬確的說法。今天,我們大家就是要從他這講法裡面得到一些體會,真正的去感受,這就是佛學裡面講的決擇、或者是聞思慧,我們一定要真正產生這個,再回去做觀察修,讓這一部份真正的映入心中。
求不得是一個很苦的事情,但這裡的教言偏重於怎麼解決求不得,就講到說要多造一些善業、福德資糧,你求不得的苦就會少一點。

  不欲臨苦︰第8個不欲臨苦在《廣論》這叫做5取蘊苦。這背後原理是一致的,但表面上的講法有時你無法體會他是一致的,所以讀過《廣論》的回去看看5取蘊苦。
《廣論》的意思是說,凡夫本身都是5取蘊,5色、受、想、行、識,為什麼要說是5取蘊?這就是愛、取、有的那個取,就是指我們因為有惑造業所得到的蘊,指的是苦諦的部分,所以叫做5取蘊。這個5取蘊本身就是苦器,苦器就是接受苦的器皿。你為什麼會有5取蘊?就是因為你有惑、有煩惱,你有煩惱以後你造業,你造完業以後感得異熟果就是這個5取蘊。所以,這本身就是一個受苦的苦器,而5取蘊本身又會繼續有惑、繼續造業、再感受下次的苦果,因此在《廣論》的8苦強調的是5取蘊之苦,一般這又叫做5蘊熾盛苦,5蘊是一個煩惱非常熾盛的東西,也就是《廣論》強調你本身是一個苦器,另外又強調他是一個煩惱熾盛的東西。為什麼這會是一個苦?因在佛學裡面有一種相屬的關係:惑、業、苦就是有煩惱就會造業、造業以後就會受苦。
在課文這裡不欲臨苦的講法,表面上你看起來好似沒有關係,其實,跟剛剛講的苦器、惑業苦這2個還是有關係。這裡所謂的不欲臨苦是你逃不掉,你不喜歡的東西可是你逃不掉。為什麼你會逃不掉?因為你本身就是一個受苦的苦器。所以《廣論》的角度叫做5取蘊苦,你就是受苦的苦器那你怎麼逃的掉?!以課文的角度,你不喜歡受這個苦,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你不能夠煩惱熾盛,可是你偏偏煩惱熾盛那你怎麼可能避的掉這個苦?!所以還是有關連。把這些基本的關係了解了以後,再來看課文怎麼說。
於此世間中雖然無有一人希望感受各種各樣的痛苦,但是他不願意也要感受,你發覺這不就是說你不想受可是你得受,所以《廣論》叫做5取蘊苦,你的5取蘊就是一個受苦的苦器。比方說,如因往昔的業力所感成為國王的臣民、富翁的僕從等那些人,這時你就完圈身不由己無有剎那的自由,不願意也成了要聽主人的控制那樣。哪怕他們僅僅犯了很小的過錯,就要束手無策感受許多痛苦,也是無可奈何,若現下被帶到刑場,也只好硬著頭皮跟著去,根本無法逃脫,雖不情願也要承受那些痛苦。這當然,在以前階級專制時代,你生下來就是王的子民,王就能掌握你的生殺大權,君要臣死、臣不能不死;或是你做人家的奴隸,也是一樣。像美國南北戰爭之前,這些黑奴一樣是生死都由人,由此可知所謂的不欲臨苦。就如全知無垢光尊者所說,我們今天讀這個大圓滿前行引導文,不能不知道跟寧瑪大圓滿龍欽寧體非常密切的無垢光尊者龍欽巴,他著有《七寶藏》如意、實相、宗派、勝乘、句義、法界、竅訣寶藏論,這好像是出自他的《竅訣寶藏論》︰“夫妻親屬欲恆時,不離相伴然定離;賢妙住所欲恆時,不離安住然定去;暇滿人身欲恆時,不離常有然定死;賢德上師欲恆時,不離聞法然定離;殊勝善友欲恆時,不離相伴然定離。從今披著精進甲,應至無離大樂洲。深生厭離諸道友,無法乞人我勸勉。”這都是說你想要怎樣,但總是變成想怎樣就不怎樣。無離大樂,這指的是佛果位,你不會再離開、永遠是樂的意思,這講的是最後的決定勝。無法乞人我勸勉,這句話意思是有2種說法都可以:1、很謙虛的說,雖然我不是修行很高深有成就的人,但我仍是勸道友你們要深生厭離要出離。2、已經達到某一種程度,跟1反過來的說法,我是已經得道的修行人,我本身已經是到了某一種程度、某一種境界,我都了解這些的重要性,所以我要求你們要生起出離。
今天就到這,剩下一小段下次講。
 

arrow
arrow

    七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