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113 P386L12-P391L08 奢摩他-0168
我們接著上次那段講下去……
C16-P386如與畜生一摶之食,所行布施及護一戒,若由彼二意樂攝持,如其次第,便成解脫及一切智道之資糧。然今非觀察,由餘道攝C16-P387持趣與不趣能證解脫及一切種智道,是就此定自性觀察為趣何道。又中觀師與唯識師決擇毗鉢舍那所觀境時,雖有不同,然總明止觀及於相續生彼證德全無不合。故無著菩薩於《菩薩地》及《攝決擇分》、《集論》、《聲聞地》中別分止觀二中,若修止者,說由九心次第引發。此復於《聲聞地》決擇最廣,然不許彼定即是修毗鉢舍那法,故諸論中離九住心,別說修毗鉢舍那法,《聲聞地》亦別說修觀法故。如是《中觀修次》及《般若波羅蜜多教授論》等,亦以九心為奢摩他道,別說毗鉢舍那道。慈氏五論所說諸義,除無著菩薩所解之外更無所餘。故於此事,一切大轍同一意趣。

這一段重點是在斷疑,有一些疑問。主要就說到底你現在得到的這個奢摩他,因他講得作意等等都是一個意思,就是你得到奢摩他。那你得到這個奢摩他,到底在佛教中是屬於何等層次?現就是要把這個講清楚。
他就說,假如你現在布施給畜生一摶之食,你所行布施、或者你守護一戒你就是持戒,若由彼二意樂攝持,基本上這不是行的問題,而是在看你的意樂就是心上面,如果你是出離心造成你醬子做這是一種情況,那你若是菩提心攝持讓你醬子做這又是一種情況,什麼情況呢?就是如其次第,按照出離心或是菩提心,你就變成解脫道或者是一切智道這就是大乘之資糧。簡單講,不管是布施或持戒,假如你的意趣、意樂是在出離心那你所行之事就屬於小乘,那你是在菩提心那你所行之事就屬於大乘,重點就在這個意樂上面。這就會牽扯到現在所謂的這個定、這個奢摩他,到底是屬於什麼樣的狀況,一般也就是跟醬是一樣的觀念。然今非觀察,然而目前不是看由餘道攝C16-P387持趣與不趣能證解脫及一切種智道,然而目前並不是在看其他的從布施持戒醬一路過來,而是現在已經是到了靜慮的部分,所以這地方是就此定自性觀察為趣何道,也就是說你以自己本身現在這個奢摩他到底是屬於哪一道,基本上一樣是要看你的意樂才能決定你屬於哪一種類的奢摩他。
這邊他提到中觀師、或者是唯識師,不管是大乘的法性就中觀、或是大乘的法相就唯識,他們在決擇毗鉢舍那所觀境時,也就是以中觀或者唯識他們在所觀境,這止觀的觀就指的是慧上面的見地,雖然他們有見地上的不同,這是指中觀或者唯識,這裏面的內容我們大概都有一些概念,中觀跟唯識在見地上不是完全一樣的,但現在沒有辦法去細講是那些地方不一樣,等有機會我們再談。可是,然總明止觀及於相續生彼證德全無不合,可是,假如你不去討論見地不去分見地,而是根據他的道,因為我們一般都是見、道、果,一個是你對一個東西的見地這屬於法性方面的東西,再來就是你怎麼做、你要怎麼按照你的見地修行這是屬於法相方面,一般這就是方便跟它的作用。一般這是我們在講大乘的中觀跟唯識他們會有見地的不同,可是在道上面、在方便跟作用上面基本上他們沒有不同。總明止觀及於相續生彼證德全無不合,假如,整個方便的角度,現在不去談見地是在方便的角度,那基本上他們是一樣的。若以奢摩他的角度來講的話,我們在大乘、小乘最重要是你是出離心還是菩提心,這是一件事。可到了你都是大乘的角度的時候,至於這個止觀方面他在方便上是不會不一樣的,在見地上也許還會有一些差別。所以他說無著菩薩,假如以法性的、見地的角度,他跟中觀應該是一致的,以我的了解一般這叫隨教唯識,基本上以無著菩薩的角度他跟中觀更不會有分野的。所以,無著菩薩於《菩薩地》及《攝決擇分》、《集論》、《聲聞地》中別分止觀二中,《菩薩地》、《聲聞地》及《攝決擇分》這都是《瑜伽師地論》的內容,但《集論》是《大乘阿毗達摩集論》是上對法,小乘下對法是世親的《俱舍論》。無著菩薩他在這些論中間別分止觀二中,不管是哪一部分他都有把止、觀分開,假若是談修止者,一般重點就在九心次第引發,這前面已經都講過了,基本上是根據《聲聞地》談修止。特別是《聲聞地》決擇最廣,就是講得清清楚楚的,裡面有各式各樣的屬於方便的部分,有9心次第即9心住怎麼去做,可是,無著他並不許彼定即是修毗鉢舍那法,就是把止跟觀分開了,所謂的9心住是屬於止,他不認定這部分是屬於觀的部分是修毗鉢舍那之法。所以,故諸論中離九住心,在這些論裡面除了討論止部分以9住心為重點,特別是《聲聞地》有非常廣泛的決擇,他會別說修毗鉢舍那法,就是會分出一個講觀的部分,《聲聞地》亦別說修觀法故。簡單講,這裡是把無著歸做唯識的角度來說,其實,無著本身在見地上跟中觀是一致的。那現在不再去細分這些,假如今天討論中觀跟唯識,那不要去討論他是隨教唯識、或隨理唯識來跟中觀做分別,而是用一個廣的名相就以中觀跟唯識來講,見地有不同,可是在方便上完全沒有不同的。因沒有不同,所以無著在《瑜伽師地論》、《集論》裡面基本上他都會把止跟觀這2個地方分出來,不管你是講中觀、講唯識,在止觀這一部分基本上是沒有差異的,大家是用同樣的方法。所以,如是《中觀修次》及寂靜菩薩的《般若波羅蜜多教授論》等,《中觀修次》沒把握是不是蓮花戒的《修次3篇》,也是用九心為奢摩他道,再別說毗鉢舍那道。他意思就是整個大乘在這上面是統一的,雖然見地不一樣,可是在修道上面都會分出一個止一個觀,也就是有一個奢摩他的修法、有一個毗鉢舍那之修法。在慈氏五論所說諸義,漢系說慈氏五論跟藏系所說不一樣,那我們現在是藏系所以一切根據藏系的標準,慈氏五論是22莊嚴再加上一個《寶性論》,那《瑜伽師地論》並不在這裡面,在藏系認為《瑜伽師地論》是無著所著並不是彌勒菩薩所著。在彌勒的五論裡面他所說的教義,除了無著菩薩所解之外更無所餘,就基本上是一致的。當然囉,無著最重要就是跟彌勒學的,故於此事,一切大轍同一意趣,整個結構上大家都是一樣的,就講修道這方面也就是毗鉢舍那是一個修法、奢摩他是一個方法。

 

  若謂《聲聞地》所說者,雖有安樂明顯,然無甚深無分別相,唯是寂止,若有無分別即空三摩地。所言甚深無分別者,深義云何?為由觀慧正見決定,次於其上無分別住耶?抑不思擇無分別住耶?初者吾等亦許如此即是空三摩地。若汝許此,則應分別有、無實性見解二類。若有彼見補特伽羅,次住見上修無分別,是修甚深空三摩地。若無彼見補特伽羅,唯不分別而修,則非修習甚深空性。理應如是分別宣說,不應宣說凡無思惟一切癡修皆是無緣,或於無相或於空性修靜慮師。若謂無論有無了悟空性正見,但若心無分別,全不思擇,C16-P388一切止修皆是空定,則前所引《聲聞地》說奢摩他品諸三摩地,雖非所欲,亦應許為空三摩地。由彼定時除念正知勢力微時,略起觀察,餘時全不略起分別,謂此是此非,故諸能引正奢摩他妙三摩地。《解深密經》說緣無分別影像。《聲聞地》亦云:「彼於爾時成無分別影像所緣,即於如是所緣影像,一向一趣安住正念,不復觀察,不復思擇,不極思擇,不遍尋思,不遍伺察。」止觀二中於奢摩他,作是說故。《聲聞地》又云:「又若汝心雖得寂止,由失念故及由串習諸相尋思,隨煩惱等諸過失故,如鏡中面所緣影像數現在前,隨所生起,即更當修不念作意,謂先所見諸過患相增上力故,即於如是所緣境像,由所修習不念作意,除遣散滅,當令畢竟不現在前。」此亦是於修止時說。諸定量論皆說修奢摩他時,不觀察修,唯安住修,故許一切不分別修,皆是修空。實為智者所應笑處,尤其說修不念作意皆是修空,《聲聞地》文善為破除。又《修次初篇》云:「奢摩他自性者,唯是心一境性,故此即是一切奢摩他總相。」《慧度教授論》云:「應當遠離緣慮種種心相意言,修奢摩他。」意言者,謂分別此是此等。又《寶雲經》說,奢摩他是心一境性,已引如是眾多經論,曾經多次說奢摩他全無分別。故無分別略有二種,謂修空無分別,及於空性全未悟解諸無分別。故不應執凡有一切安樂C16-P389明顯無分別者,皆是修空。此等乃是略示方隅,應善策勵了知慈尊及無著等所解,修止觀法。若不爾者,尚未得止,便於少分無分別定,誤為能斷三有根本毗鉢舍那。於此起慢,謂修無緣,空度時日,定欺自他。定量智者所造論中,說於新修奢摩他時,唯應止修無分別住,初修觀時,以觀察慧思擇而修。若執一切分別,皆是實執,捨此一切,即違一切定量經論,未得無謬無我正見。凡無分別,皆是修甚深空義毗鉢舍那,純粹支那堪布修法,細觀三編《修次第》中自當了知。

這一段過長,先停一下,分段落來講。
C16-P387若根據《聲聞地》裡面所說的內容,雖有安樂明顯,然無甚深無分別相,這意思就是他有了奢摩他,基本上他有住分、明顯分,再加上他有輕安,可是然無甚深無分別相,這個甚深無分別相不是一般定裡面的無分別,指的是空性的見地,奢摩他是止,止本身也是一種無分別,可是這種無分別跟真正空性所講的無分別是不一樣的,這點等見面時再詳細分別一下,沒有黑板。一般我們說有分別、無分別,第6意識是屬於有分別的識,前5識一般叫做無分別識,在定裡面的時候是屬於一種現量,以定本身算是無分別可是這並不是空性的無分別,這有一點不一樣。所以他說你假如是奢摩他你安樂明顯,可是,你並不是有空性見下面的奢摩他,唯是寂止,那這時候你只能稱作奢摩他,寂止,代表意思就是奢摩他。可是若有無分別即空三摩地,這裡無分別指的是甚深無分別也就是空性見,這邊就是要把名相搞清楚,什麼時候的無分別他是講空性、什麼時候的無分別他不是特地講空性,大家對這個觀念清楚以後,文章裡面你是區分得出來的。所以若有甚深無分別這就叫空三摩地。這整句話根據《聲聞地》所講的醬一個觀念,就是你只有奢摩他的境,你有安樂明顯輕安什麼都有,可是你並不是剛剛所講的由出離心、菩提心所攝持的,這道理都是一樣的,現在你這個奢摩他假如是有空性見攝持的時候這時候你就叫作空三摩地,沒有空性見攝持的基本上他只能稱作是一個三摩地、或者是稱作奢摩他。那大家就知道一個見地他可以影響你修行本身是屬於哪一個範圍。
上次也講過,有時你在文章當中會感覺沒有那麼明顯的分野,不過還是建議各位用上次給大家的方法,多多少少不會全部雜在一起。當他講三摩地的時候他指的是所緣,不是能緣,這個所緣一般沒有特別講明就很可能是偏在止方面的,只有偏在止方面,可是三摩地絕對可以包括毗鉢舍那。所以他沒有講的時候有時好像代表指的是奢摩他這一部分,事實上不是醬子,在有的地方三摩地本身止跟觀都可以包括在內。所以現在就是說假如你今天是有空性見的奢摩他就稱作空三摩地,你沒有空性見的奢摩他也只不過是所謂的三摩地,前面不能加上一個空,不是修空性的三摩地,也就是不是修空性的止,這時候你這個止是單純的止,因為你沒有一個見地在前面。假如有見地合在一起的時候,這時候就一定有毗鉢舍那在裡面,因你會用你這個止再去修觀,你在觀的時候假如你觀的是空性的時候,這時候你觀空性的這止、這三摩地本身就變成是空性的三摩地、空性的止了。所以,這裏面跟毗鉢舍那本身是息息相關的。
所言甚深無分別者,深義云何?這是什麼意思?這是宗大師自問自答,現在回答什麼叫做甚深無分別,一共有2種情況,第1即初、為由觀慧正見決定,次於其上無分別住耶?也就是你現在毗鉢舍那的這個止到底是不是空性的止,就是在於你的這個觀慧、也就是你有空性的空正見的時候。假如你是由觀慧正見決定,你是有空性的醬一個正見的攝持,那你在這個空性、空正見的攝持下面你無分別的住,這是第1種情形。其實答案就是這,這就叫空三摩地,因為你有觀慧正見決定,攝持了你這一個奢摩他、攝持了你這一個三摩地。第2、不思擇無分別住耶?所謂不思擇就是沒有觀慧在裡面,沒有觀慧根本不要去講空正見了,因你基本上只是一個奢摩他,就像我們用9心住一直修修到有奢摩他出來了,可是這當中你並沒有一個所謂的空正見、一個毗鉢舍那在引導在作為見地的根本,這是第2種情形。現在宗大師告訴你這2種情況中,是初者就是前面這種我們才叫他是空三摩地。簡單講後面這種就不是。
若汝許此,則應分別有、無實性見解二類。另外,我們也應該要了解,分別有2種:1、有實性見解,2、無實性見解。這地方所謂的實性見解是一個名相,基本上就是講空性見、代表的就是實相。所以這裏就是說一種是有空性、一種是無空性。假若有彼見補特伽羅也就是你有實性見地有空性見,你住在空性見上修止這叫做修無分別,這種情況就是修甚深空三摩地,還是同一件事只是由另外一個角度再講清楚一點。若是無彼見就是無實性見地的補特伽羅,醬子一個修行人若不分別而修,這時他就不能稱作在修習甚深空性,也就是他入的三摩地不能叫做空三摩地,只是單純的一般講的三摩地,這時這三摩地就是比較偏重純粹講止的三摩地。理應如是分別宣說,不應宣說凡無思惟一切癡修皆是無緣,意思就是我們應該要知道什麼叫做空三摩地,現在就是要分開止,單純的止叫奢摩他不能叫做空三摩地,這裏面的無分別不是一樣的意思。所以我們就應該有醬子的認識,而不是說凡無思惟一切,這種叫做癡修,意思就是認為只要是不分別醬子觀念下的修行就是正道這個叫做癡修,這是一種沒有智慧、是一種無明下面的修行,不應該把醬子的情況都是叫做無緣,這個無緣就是類似空三摩地的意思、這就是修空正見時候的止,不應該把一切的奢摩他都叫做空三摩地,這是2回事。或於無相或於空性修靜慮師,簡單說,這個奢摩他本身一定要有毗鉢舍那修空的這種觀慧在裡面他才能叫做無緣、他才能叫做無相、他才能叫做空性,也就是這時候這修行的靜慮師才能稱做無相的靜慮師、或者是無相的靜慮師、或者是空性的靜慮師。其實這不一樣的名相代表的是一個意思,雖然可以用三解脫無相、空性、無願來講但這就複雜化了,其實主要的觀念都是在於空正見上面,所以你不能說一切無分別都叫做空正見的空三摩地,不是醬子。若謂無論有無了悟空性正見,但若心無分別,全不思擇,C16-P388一切止修皆是空定,這不用再解釋,因為前面一直都在講這個,當然不能醬子。在前面引《聲聞地》的時候說到奢摩他品諸三摩地,奢摩他品就是一般講屬於止觀止方面的,其實奢摩他品就是一種三摩地,這個奢摩他品的諸三摩地,因這不叫空三摩地,這裏面可以包括,為什麼叫諸,未到地定也在裡面、根本定也算在裡面,因為這時候這一類的定都沒有涉及到空,因為是世間法,他並沒有一個空正見在裡面,或者他的目標是追求出世間的,他沒有。這時候,雖非所欲,亦應許為空三摩地,不能夠說把這一些東西都叫做空三摩地。也就是,假如你今天沒有毗鉢舍那、沒有這個空正見的時候,像一般的未到地定、根本定這些東西不叫做空三摩地,也就是他是純粹的一種三摩地,並不是空三摩地。由彼定時除念正知勢力微時,因為這些定,他念正知勢力微時,為什麼要略起觀察,重點是說,這就是講像未至定、根本定這一類的奢摩他本身基本上並不是觀的,有時他會略起觀察他的目的是要攝持他的所緣境,讓他在止的時候能夠在安住分上面,餘時全不略起分別,除此以外一般他是不分別,因為他主要是做止,謂此是此非,故諸能引正奢摩他妙三摩地,他只不過是定裡面的一種三摩地。重點是在斷疑,要搞清楚什麼是叫空三摩地?一般的奢摩他是不能叫空三摩地。也就是《解深密經》裡面說緣無分別影像。現在要解釋的就是什麼是空三摩地跟奢摩他,奢摩他不是空三摩地,最重要是要解釋這個。所緣境依能緣分無分別影像所緣境事、有分別影像所緣境事,所謂無分別影像就是奢摩他就是在講止的時候,所以這時提起《聲聞地。卷26》這一段:「彼於爾時成無分別影像所緣,無分別影像也就是奢摩他,即於如是所緣影像,就根據醬子一個決定的根本所緣境,一向一趣安住正念,不復觀察,這段話等於在解釋三摩地、或者是偏止的這種三摩地、或者是講毗鉢舍那,他的定義,也就是相當於我們所說的無分別影像,這裏面最重要就是緣他要緣的那一個所緣境、然後能夠安住正念。這時候,他不復觀察,不復思擇,不極思擇,不遍尋思,不遍伺察。這16個字4個句子所表示的意思就是毗鉢舍那、就是觀,觀才會有思擇、極思擇,因為,這就是盡所有性、如所有性、尋思、伺察,這些都是屬於毗鉢舍那的。所以現在就告訴你,緣無分別影像就是奢摩他,在緣止的時候他是沒有這些東西的。」止觀二中於奢摩他,作是說故,也就是止跟觀裡面,像醬子的指的是止、也就是奢摩他。

《瑜伽師地論》卷第26中「云何無分別影像?謂修觀行者,受取如是影像相已,不復觀察揀擇、極揀擇、遍尋思、遍伺察。然即於此所緣影像,以奢摩他行寂靜其心,即是九種行相令心安住。謂令心內住、等住、安住、近住、調伏、寂靜、最極寂靜、一趣、等持。彼於爾時,成無分別影像所緣,即於如是所緣影像,一向一趣安住其念,不復觀察揀擇、極揀擇、遍尋思、遍伺察。是名無分別影像。
 

《聲聞地。卷32》又提到:「又若汝心雖得寂止,你雖然得到了奢摩他,由失念故及由串習諸相尋思,隨煩惱等諸過失故,你在得止的時候,假如你突然失念,所謂失念就是你所緣境丟掉了、你離開了正念,那這一般都是你串習諸相、尋思,諸相,記得整個過程前面有一個前5識的問題那就是外境10相,後面第6意識的問題,那就是尋思以及5蓋所造成的問題,隨煩惱,也是指後面第6意識引起定的問題的時候一般會用尋思,前5識引起的一般就會講10相。如鏡中面所緣影像數現在前,隨所生起,即更當修不念作意,當你失念、失掉正念的時候,像相、尋思等這些不正確的東西就會出來了,就好像在鏡子裡面顯出來這些不是你應該要觀的東西,這時的所緣不是你的根本所緣,這些不應該現出來的、不是根本所緣的影像都數現在前,一生出來以後,你就即更當修不念、不作意。我在看《四家合註》裡面,特別把不念、不作意分開,不念是一件事、不作意是一件事,其實合起來講也是可以。謂先所見諸過患相增上力故,因為你有正知前面經過這些訓練,你知道有這些過患是不能讓他出來的,所謂增上力就是以他為緣,因你前面已經知道了你假如現出了這些過患相那就是變成你就沒有辦法入定、沒有辦法得到這個善法了。即於如是所緣境像,由所修習不念作意,對於這些不應該緣的你就不念、不作意,除遣散滅,當令畢竟不現在前。」這個等於是再複習一遍所謂的無分別影像的意思,也就是奢摩他的意思,也就是一般我們講得止這部分的意思。此亦是於修止時說,這裡面就是強調這就是修止。為什麼要特別強調修止?因為這個不是空三摩地,這觀念只是單純的奢摩他。
《瑜伽師地論》卷第32中「又若汝心雖得寂止,由失念故,及由串習諸相、尋思、隨煩惱等諸過失故,如鏡中面所緣影像,數現在前;隨所生起,即於其中當更修習不念作意。謂先所見諸過患相增上力故,即於如是所緣境相,由所修習不念作意,除遣散滅,當令畢竟不現在前。
你假如失念、或者是諸相、尋思、隨煩惱、5蓋,這時候你就要趕快修習不念作意,趕快把它去掉。這時候跟無分別不是一件事。這是讓你區分所謂修定、修奢摩他跟所謂修空的無分別三摩地是不一樣的意思。
 

諸定量論就是重要的正確的這些經論,叫做定量就是正確的意思。諸定量論皆說修奢摩他時候,是不觀察修,只有安住修,所以他根據醬子就說一切不分別修,皆是修空。若醬子說那實在是非常不正確,是為智者所應笑處,尤其是說只要修不念、不作意就是修空,剛剛前面有解釋所謂的不念作意基本上是不念那些不應該的東西,不去作意那些不應該的影像這叫不念作意。那現在反過來把不念作意就叫做修空這是誤解這些定量論裡面所講的東西。《聲聞地》裡面有善為破除。再加上蓮花戒《修次初篇》中有云:「奢摩他自性者,這個所謂自性,以前也講過多次,一般在佛學裡面是不應該講自性,因為是沒有自性的,一切法都無自性,這就是所謂的空正見。但是有時候會用自性,並不是代表他有自性,而是一般說他的體,其實也是無體的,這只不過是說奢摩他的本質是什麼?他就是心一境性。所以在這就直接說奢摩他就是心一境性,上次也講過心一境性是用所緣境的角度、不是用能緣的角度來講,基本上他所講的就是妙三摩地,這幾個名相都可以通的。這時候,也可以是指單純是止的三摩地,必要時包括毗鉢舍那也是可以的,這也很容易理解,因為你要先有奢摩他才有辦法修毗鉢舍那,所以三摩地本身一開始的三摩地一定是奢摩他的三摩地,不是毗鉢舍那的三摩地,可是這個奢摩他的止的三摩地再演變下去就會變成觀的三摩地。這是一個我們沒有辦法很清楚分他的定義。故此即是一切奢摩他總相。」所以,奢摩他的總相,這句話若以《修次初篇》的這個角度來講,在這裡他是沒有要提毗鉢舍那的,他只不過是強調所謂的心一境性就是這種的三摩地,這種的三摩地也就是奢摩他,有了這個奢摩他本身也就是你有心一境性。可是這個不是指第8住心,上次講過第8住心經常是叫作專注一趣,當他講心一境性的時候已經是到了等持的階段,而且一般都是帶有輕安的時候才會叫心一境性。所以這時候奢摩他自性他就叫做心一境性,你也可以理解這就叫做三摩地,這時候三摩地可以說是偏止講奢摩他、或是偏止講止。可是是不是代表他不能講觀呢、不能講毗鉢舍那?那絕不能醬子想,醬子想以後就會出問題。上次跟各位解釋過,《瑜伽師地論》裡就有一個地方包括常柏法師在心一境性的時候他是解釋作毗鉢舍那,那你把心一境性當作只是奢摩他,等你讀到那裏就會混亂。
他現在主要就是講所謂的奢摩他跟毗鉢舍那是2個不一樣的事,一般三摩地都是先由奢摩他開始,有了奢摩他以後再由奢摩他變成毗鉢舍那。所以,在只有奢摩他的時候他不能夠叫作修空的三摩地,因為假如是修空的三摩地這時他本身應該已經要包括毗鉢舍那才可以。就說你根本沒有空性見,這時你所修出來的奢摩他,這也可以叫做一個三摩地,可是這種不是大乘的三摩地,不能叫做空的三摩地。或者我們再講得更清楚,雖然他沒有講,假如你今天是出離心引起的奢摩他,這最後也不能叫做空性的三摩地,這不是大乘的空性的三摩地。這很清楚,我們掌握這關係,基本上就不會有不正確的解讀。
《慧度教授論》這就是寂靜菩薩的《般若波羅蜜多教授論》,所以在《慧度教授論》裡面:「你應當要遠離緣慮種種心相意言,修奢摩他。」你應該要遠離心相意言,以前出現過一次意言,我認為是分別念,但看《略論》的解釋成不是老師所說的,可能角度不同,用字面上看意言就是分別念。你應該要沒有分別念、就是無分別,這才是修止、修奢摩他。意言是什麼,謂分別此是此等,也就是有分別所緣境相。一般在奢摩他強調無分別,毗鉢舍那的時候就要有分別。所以,《寶雲經》裡就說,奢摩他是心一境性。這裡面,我感覺也許有一天可以看到更清楚的把這些定義都分開,至少在現階段是蠻小心這些,可能我學得不夠深因我感覺他的區分不是很清楚,所以要小心一點。像《寶雲經》裡說奢摩他就是心一境性,那這個要怎麼解釋?奢摩他是以能緣的角度說,心一境性是以所緣的角度說,那奢摩他當然會得到心一境性,因為由奢摩他你就可以得到三摩地,這心一境性指的就是一種三摩地。可是他為什麼要講奢摩他就是心一境性,因這時候是以偏止的角度來說三摩地的,並不能代表這個三摩地以後不能有觀,絕對不是醬子。所以,奢摩他是心一境性這句話也沒有問題,因這個奢摩他講的是能緣、後面這句心一境性講的是所緣,這所緣指的就是三摩地,講的都是一樣的意思,講他是三摩地的時候也可以講你這是偏止的三摩地,這就通了。可是絕不是講只要講奢摩他就不是有毗鉢舍那,或者講心一境性的時候就跟毗鉢舍那無關,絕對不能醬子講。已引如是眾多經論,曾經多次說奢摩他全無分別,就是一般在讀的時候我們都會趨向有醬子一個概念。
事實上,無分別略有二種,一種叫作修空的無分別,還有一種就是於空性全未悟解然後修無分別。前面講過,這裡再把他講清楚。修空的無分別這就叫做空三摩地、也可以講是有毗鉢舍那的奢摩他,於空性全未悟解然後修無分別這就叫做三摩地,這個就沒有去提到毗鉢舍那、也許都沒有、也許還沒到毗鉢舍那。基本上他要我們把這個分清楚。
故不應執凡有一切安樂C16-P389明顯無分別者,皆是修空。這是什麼意思?因為你一得到奢摩他的時候,假如你沒有搞清楚的時候他看起來是有一切安樂還有明顯的無分別,因為是修止所以會有醬子的感覺,你把這個時候的無分別的感覺認為是空、就以為是修空了,這完全是2件事。此等乃是略示方隅,現在只不過是告訴我們讓我們知道這個觀念,我們應該要把他想透徹,應善策勵了知,要知道彌勒菩薩及無著他們對於這些東西所做的解釋,就是從《瑜伽師地論》、《集論》,甚至從慈氏5論、《修次3篇》、《般若波羅蜜多教授論》這些都屬於大經大論,你仔細讀過你就會分清楚,現在只不過是告訴你大致的一個觀念,你就能夠了解這個修止觀法之間的不一樣,什麼叫做修止、什麼叫做修觀、什麼叫做奢摩他、什麼才能叫做有觀慧的三摩地、什麼時候的三摩地當他只有止的時候他也是一個三摩地。假若你不爾者,你沒有辦法分清楚的話,而你尚未得止,便於少分無分別定,尚未得止應該指的是你只有到未到地定,你還沒有得到出世間的定,你也還沒有進入所謂的根本定,尚未得止我這裡註解是出世定、或是根本定,你就把未到地定誤會為能斷三有根本毗鉢舍那。這在前面已經講過【b379
得此定,有無分別安樂光明而嚴飾者,誤為已生根本後得共相合糅無分別智。尤有眾多於《聲聞地》所說第九住心,誤為已生無上瑜伽之圓滿次第者,下當廣說。】,有人得到未到地定的時候自以為自己已經達到密宗的圓滿次第了,或者甚至是認為以是見道以上了。這裡的尚未得止就是你根本還沒有觀慧,因為你要有醬子的本領才有辦法進去修出世間、最後斷所有的煩惱!醬子你就於此起增上慢,就認為自己在修無緣,這跟前面講的是一樣的意思,無緣、或是無相、或是空性,這3個其實是一樣的,你要區分他們也不是不行,只是目前他所講的你可以把它當作同義字。根據《略論》的解釋,無緣,解釋他叫做無所得之空性,意思就是空性。若你沒有搞清楚你就會直接把未到地定這個奢摩他當作是你已經能夠斷煩惱了,就起了增上慢,這就是空度時日,欺騙了自己、也欺騙了他人。定量智者所造論中,就是正確的造論的人、正確的大德們所造的論,都是說於新修奢摩他時,在你剛剛開始修奢摩他時,唯應止修無分別住,這是修奢摩他,等修完奢摩後他你轉修觀的時候,要以觀察慧思擇而修。他強調這些大德們造的論都是醬子講。若執一切分別,皆是實執,捨此一切,即違一切定量經論,意思就是你一開始入一個三摩地,你有奢摩他進入了三摩地,這個階段是無分別,但這個階段再下去就要分別了,那就變毗鉢舍那了,有了毗鉢舍那之後你那個無分別的那個三摩地才叫做有觀慧的三摩地,也就是說那時候就算你是止,可是因為你已經有奢摩他進去了,所以你那個止是有觀的止,就不一樣了。沒有觀的止,跟有觀的止,現在主要是要我們把這個搞清楚。所以這裡告訴我們,假如你認為分別就是實執,那你根本是違背一切定量經論,並沒有得到正確的無謬的這種無我正見。你對於什麼叫做空、什麼叫做無我,你是不了解的,假若你了解你就不會認為所有東西一切分別都是不對的。宗大師最後又提到了支那和尚,凡無分別,皆是修甚深空義毗鉢舍那,醬子的說法純粹是支那堪布的修法,你去細觀三篇《修次第》中你就自當了知,因為蓮花戒就是辯論贏了支那和尚之後,依藏王要求寫下來了《修次3篇》。
 

   顯示依奢摩他趣總道軌 b389

  第二顯示依奢摩他趣總道軌。如是已得如前所說無分別三摩地作意,又有明顯無分別等殊勝差別,唯應修此無分別耶?答︰於相續中引發如此妙三摩地,是為引生能斷煩惱毗鉢舍那。若不依此,令生毗鉢舍那,任如何修此三摩地,尚不能斷欲界煩惱,況能盡斷一切煩惱,故當更修毗鉢舍那。此復有二:一、能暫伏煩惱現行,趣世間道毗鉢舍那。二、能永斷煩惱種子,趣出世道毗鉢舍那。除此更無上進方便。如《聲聞地》云:「已得作意諸瑜伽師,已入如是少分樂斷,從此已後唯有二趣更無所餘。何等為二?一者世間,二出世間。」如是已得正奢摩他,或作意者,或欲修習世間道毗鉢舍那,或欲修出世道毗鉢舍那,皆於先得C16-P390奢摩他道應多修習。如是修故,所有輕安心一境性皆得增長,其奢摩他亦極堅固。又應善巧止觀眾相,後於二道隨樂何往,即於彼道發起加行。如《聲聞地》云:「彼初修業諸瑜伽師,由有作意,或念我當往世間趣,或念我當往出世趣。復多修習如是作意,如如於此極多修習,如是如是所有輕安心一境性,經歷彼彼日夜等位轉復增廣。若此作意堅固相續,強盛而轉,發起清淨所緣勝解,於止觀品善取其相,彼於爾時或世間道或出世道,隨所樂往,即當於彼發起加行。」其中世間毗鉢舍那修粗靜相,謂觀下地粗性、上地靜性。其出世間毗鉢舍那,《聲聞地》所說者,謂於四諦觀無常等十六行相,主要通達補特伽羅無我正見。

現在有一些觀念先釐清楚,他問你得到奢摩他以後的下一步呢?因現在主要都是在討論奢摩他。
第二顯示依奢摩他趣總道軌。根據奢摩他、或是叫做得作意你得到了這個作意、或是你具有這個能緣的能力,什麼能緣的能力就是具有奢摩他的能力,這時候再下去該是什麼樣,他就把它講清楚。所以,第二顯示依奢摩他趣總道軌。這時候你已經得到了如前所說無分別三摩地作意,這些名相用剛剛解釋的去思惟你就比較不容易亂,無分別三摩地基本上也就是指奢摩他、也就是指未到地定,也就是你靠這個能緣叫奢摩他讓你得到如前所說醬子一個所緣境~無分別三摩地,無分別三摩地作意就是你得到能夠去緣無分別三摩地的奢摩他。大家要記住哪一個是能緣、哪一個是所緣,合起來講都可以,無分別三摩地是所緣、作意是能緣,作意本身就叫做奢摩他,作意也可以是毗鉢舍那,這是指能緣的那一部分。無分別三摩地也可以講是禪定、是三摩地、是一個所緣境、講是等持也可以。又有明顯無分別等殊勝差別,唯應修此無分別耶?就說你目前經得到醬子一個本領了,你也能夠去緣那個三摩地了,這時候,你本身又有明顯的奢摩他的殊勝的差別,因這時你不是一般的止,是一個有輕安的這個本身就是一種三摩地了,醬子,他就問唯應修此無分別耶?你是不是到這裡就停了,醬子就是你要的?我們當然知道不是,前面也講過這不是空三摩地。我們真正是要進入空三摩地、無相三摩地、無願三摩地,醬子最後才有辦法出世間斷煩惱。
宗大師就自答︰於相續中引發如此妙三摩地,在你的心中能夠起醬子的所緣境,這目的是為了你要能引生能斷煩惱毗鉢舍那。
這裏面當你採用我那個方法,一個叫能緣、一個叫所緣的時候,你讀起來都很順,就不至於卡卡的。在相續中你能夠有醬子的一個所緣境,就是他講的未到地定、或是奢摩他、或是得作意以後的所緣境,你能夠進入到醬子一個地步是你有了奢摩他的能力,有奢摩他的能力,這目的是要你能夠再引生毗鉢舍那的能力,因為毗鉢舍那才能夠幫你斷煩惱。你能夠有醬子的所緣你是靠醬的能緣得到的,你由這個能緣得到這個所緣的時候,進一步就是要再得到更重要的另外一個能緣毗鉢舍那。假如你不依此奢摩他,你有這個奢摩他的能力而你不讓他再產生毗鉢舍那的能力,這時候不管你如何修此三摩地,這個三摩地包括的範圍就很廣,意思就說你只修這種只有止的三摩地,這裏就不一定是指未到地定,可是,也可以就當作是未到地定,就是你到這個地方你就停止了嗎?!你就滿足了嗎?!這就是你的目標嗎?!當然不是。為什麼不是?因為這種未到地定是沒有觀慧的三摩地,或者說,醬子的奢摩他本身他尚不能斷欲界煩惱,況能盡斷一切三界煩惱,故當更修毗鉢舍那。意思是,你只有奢摩他的時候的這個三摩地是不夠的,醬子的三摩地不要說是斷3界的煩惱,就單單要斷欲界煩惱都做不到。這是一種解釋方法,前面這個解釋方法也可以說,因為接下來,依靠這個三摩地、或者這個未到地定、或者這個奢摩他,我們有2條路可以走,1條路叫世間清淨,就是修48定,48定,雖然不能斷煩惱,但是離欲界是世間清淨,只是世間清淨不是能夠斷,他只能夠讓你伏煩惱,只是讓你離開了欲界煩惱。所以,應該要修毗鉢舍那。
此復有二:像醬子的毗鉢舍那,也就是你具有醬子的觀慧下面的這種三摩地,就可以分成2
一、能暫伏煩惱現行,趣世間道毗鉢舍那。這就是剛剛講的48定。大家看到這文字要切記,修根本定的時候是止觀都有的,不是修根本定的時候是還在定裡面,所以,7作意本身是有止有觀的,並不是單純的止,至少是有毗鉢舍那再加上奢摩他的醬子的一個三摩地
二、能永斷煩惱種子,趣出世道毗鉢舍那。這就叫做見道。簡單講,你現在得到這個了,你已經有辦法入三摩地了,為什麼有辦法入三摩地?因為你有奢摩他的能力,這叫得作意。有這個奢摩他的能力以後你一定要用這個能力再去發展毗鉢舍那的能緣的能力,還要有這一部分能緣的的本領。
因為你假如不醬子做的話,你不要說是去斷3界煩惱,你連欲界的煩惱你都斷不了。
所以反過來,你可以利用這個三摩地有2條路可以走,1條路你可以離欲界,也就是暫伏煩惱現行,這就是48定了。第2條路就是真正見道斷煩惱。除此更無上進方便,這個上進方便就是沒有更上一層的其他道路可走,就是沒有第3條路。
再引《聲聞地。卷33》,在這一科裡面幾乎都是引用卷33
就如《聲聞地。卷33》所說:「已得作意諸瑜伽師,已入如是少分樂斷,什麼叫樂斷?為什麼會用這個樂字?因為你有奢摩他的時候你會非常想做善行的,你也有那個堪能同時非常樂意要去做這個,所以這個叫做樂斷。你已經有了奢摩他你就有了少分樂斷,從此已後你只有二條路,更無所餘,沒有第3條路。哪二條路?一者世間法,二出世間法。」也就是剛剛宗大師先解釋在前了。如是已得正奢摩他,或得作意者,這都是一樣的意思,得奢摩他、或得作意都是有這個能力的時候,就是有能緣這個本領的時候,或欲修習世間道毗鉢舍那,或欲修出世道毗鉢舍那,皆於先得C16-P390奢摩他道應多修習。也就是課本裡面不停的講,就說你沒有奢摩他你是得不到毗鉢舍那,毗鉢舍那,是先有奢摩他為基礎的。所以,你要再進一步去毗鉢舍那的時候,你當然不停的要多修習奢摩他,要有奢摩他很強的基礎才有辦法把輕安轉到觀上面。如是修故,因為你不停的醬做,所有的輕安心一境性皆得增長,這裏面講了2個,1個是心一境性,這時候是講這個所緣境,你有了這個能力你得到了這個所緣境叫心一境性、或者叫三摩地也是一樣的意思,那這裏面當然有輕安,你不停的醬子串習使這個三摩地裡面的輕安、或者是這個所緣境這種有輕安的三摩地就能夠增長,輕安其奢摩他亦極堅固,輕安增長、這個所緣境三摩地也增長。
又應善巧止觀眾相,善巧就是你很會很有本領知道怎麼處理止、怎麼處理觀,能夠緣止也能夠入觀,然後就於世間、出世間這二道隨樂何往,即於彼道發起加行。因你不停的串習奢摩他,然後你慢慢的你三摩地越來越穩固越來越堅強,這時候你止也會、而觀也練出來了觀也會,這時候你就可以決定隨你所喜歡去走世間道、或者是出世間道,那你就去那一道繼續發揮。
還是引《聲聞地。卷33》云:「彼初修業諸瑜伽師,剛剛開始修止觀的瑜伽師,由有作意,由有作意,意思就是因為有了奢摩他或是因為有了毗鉢舍那這2個都在裡面,這時有作意就包括這2種,或念我當往世間趣,或念我當往出世趣。這時他就會思考他要走哪一邊。復多修習如是作意,這裏是宗大師引《聲聞地。卷33》來佐證他前面所講的話,如如於此極多修習,如是如是所有輕安心一境性,經歷彼彼日夜等位轉復增廣。就說你一方面在不停串習,修習如是作意,這時如是作意可以包括奢摩他跟毗鉢舍那這2。你有醬子的不停串習、修習這個,然後你所有輕安心一境性,就說你能夠引起的三摩地就會越來越堅固,越來越堅固,你就可以利用這個三摩地讓你進去世間清淨、或者是進去出世間清淨。若此作意堅固相續,這個作意可以奢摩他跟毗鉢舍那都包括在裡面,強盛而轉,這時候你就會發起清淨所緣勝解,清淨所緣勝解,這個清淨所緣指的就是淨惑所緣,淨惑所緣就是世間清淨跟出世間清淨,這前面都讀過了,現在只是把他連在一起而已。於止觀品善取其相,你就用止用奢摩他、用毗鉢舍那來觀這些淨惑的所緣境,彼於爾時或世間道或出世道,彼是你這個止觀的本領也就是指你這個三摩地,這時在世間或出世間,隨你所愛樂而往,你即當於彼處發起加行,就開始能夠有修所成慧了。」其中世間毗鉢舍那是7作意修粗靜相,謂觀下地粗性、上地靜性,比方你現在要進入初禪,你就要覺得欲界是很差的這叫下界粗性,你要觀初禪就是上地是靜性,就用厭惡下地、喜好上地,用這個方式上去的。其出世間毗鉢舍那,就像《聲聞地》所說者,就是於四諦觀無常等十六行相,這叫做416行相,叫無常等是苦諦的無常、苦、空、無我這4個行相,集諦、滅諦、道諦都有,這時主要通達補特伽羅無我正見。因這是《聲聞地》,所以這裡面只不過是修阿羅漢而已。

 

  若得前說奢摩他作意,有幾種補特伽羅,於現法中不趣出世道而趣世間道?如《聲聞地》云:「問,此中幾種補特伽羅,即於現法樂往世間道非出世道?答:略有四種:一、一切外道,二、於正法中根性鈍劣先修止行,三、根性雖利善根未熟,四、一切菩薩樂當來世證大菩提非於現法。」外道瑜伽師一切得如前說奢摩他者,然於無我無觀察慧觀擇而修,彼於無我不信解故,或唯修此無分別止,或更進修粗靜行相毗鉢舍那,故唯能往世間之道。又正法中佛諸弟子,若是鈍根,於奢摩他先多修習,故不樂修於無我義觀慧思擇,或雖樂修,然C16-P391不能了真無我義,故於現法亦唯能往世間之道,以唯修住分,或唯能修粗靜行相毗鉢舍那故。又諸利根佛弟子眾,雖能悟解真無我義,若諦現觀善根未熟,則於現法亦不能生諸出世間無漏聖道,故名唯往世間道,非緣無我不能修習毗鉢舍那。又菩薩成佛,雖一生補處亦必來世,於最後有從加行道四道俱生,於一生補處時聖道不起,故於現法唯往世間道,非未通達真無我義。如《俱舍論》云:「佛麟喻菩提,依邊定一坐,前順解脫分。」此順小乘教成佛道理,非無著菩薩自許如是。由是外道修粗靜相道伏煩惱現行,內佛弟子修無我義斷煩惱根本,皆須先得如前所說奢摩他定。故前所說此奢摩他是內外道諸瑜伽師伏斷煩惱所依根本。

接下這一段雖然長可不會混亂,已經得到了像前面所講的奢摩他作意,有奢摩他本領,醬子的情況下有幾種補特伽羅、有幾種修行人,他只想於現法中不趣出世道而趣世間道?也就是他並不想見道不想修出世間道只想修世間道。就如《聲聞地。卷33》云:「問,此中幾種補特伽羅,即於現法樂往世間道非出世道?答:一共有四種:
一、一切外道,所有的外道得到了奢摩他,大家記住,這個奢摩他是內外道的共法,只是外道得到奢摩他並不會去修出世間道。
二、於正法中根性鈍劣先修止行,就是鈍根性的人,基本上他還沒有辦法去觀,因為他還沒有那個本領到出世間道上面。
三、根性雖利善根未熟,鈍根性的人,但是善根未熟,就是福德資糧還不夠,事實上這種情況很多!
四、一切菩薩樂當來世證大菩提非於現法。只要是大乘法的人,他們最後要成佛,成佛之前要度眾生,要3大阿僧祇劫,基本上他沒有想馬上去出世間道,他先想得到48定,因為這個能幫助他度眾生,而且他還要回到世間來他才有辦法度眾生。」
假如是外道瑜伽師一切得如前說,得到奢摩他以後,可是他沒有無我無觀察慧觀擇而修,就說他們基本上沒有空性,不論是大乘的空性、或是小乘的空性,小乘的空性單單指人無我,大乘的空性是法都無我,所以他們對於無我不信解故,他們都不相信所謂無我這件事,或者他們只修此無分別止,他在這裏面他只修無分別,還沒有要到那個毗鉢舍那去。外道也有毗鉢舍那,只是外道的毗鉢舍那是沒有空性的,不是在空性的這種觀念裡面的,可是他會進修粗靜行相毗鉢舍那,就是剛剛講的下地粗相、上地靜相,內道也一樣,要進入初禪也是要用這個靜跟粗,欲界是粗的、上界是靜的,那厭惡下界粗、欣樂上界靜用這種方式,這也是一種毗鉢舍那。故唯能往世間之道,所以宗大師這裡就告訴你,外道為什麼不樂出世間,他只樂世間?由這個文你就知道外道本身是可以得奢摩他的,外道也有他的毗鉢舍那,不然他也沒有辦法進入初禪!所以,在世間清淨也是需要毗鉢舍那的。
還有,又正法中佛諸弟子,這些內道的佛諸弟子,若是鈍根,於奢摩他先多修習,故不樂修於無我義觀慧思擇,他只想先把止搞好,並不是很喜歡去做毗鉢舍那去做觀,或雖然他想要修觀,但是他C16-P391不能了解真無我義,他智慧不夠,故於現法亦唯能往世間之道,這是講第2種鈍根。第3種,以唯修住分,或唯能修粗靜行相毗鉢舍那故,又諸利根佛弟子眾,雖能悟解真無我義,若諦現觀善根未熟,但是他的諦現觀,這個諦現觀就是見道的意思,能夠見道去做諦現觀的醬一個動作他的資糧還不夠,所以,他於現法亦不能生諸出世間無漏聖道,所以他也只能夠往世間道,非緣無我不能修習毗鉢舍那,不是說他不能緣無我去修習毗鉢舍那,是他有醬子一個本領只是他善根還沒有到,也就是讓他沒有辦法走出世間。第4種比較有趣,就說菩薩成佛,一生補處亦必來世菩薩成佛之前都有個一生補處,就像彌勒菩薩,現在兜率天,一生補處就是他下一世就來到我們的娑婆世界成佛、或這是去任何一個地方成佛,在這之前一般他是在天界的兜率天。那雖一生補處亦必來世,雖然他只有一生就可以成佛了,他也還是需要到世間來的。最後有,就是他最後這一生。這時候,他於最後有這一生他從加行道四道俱生,我們知道5資糧、加行、見道、修道、究竟或無學,資糧不算,從加行道開始一直到究竟就是成佛道這一共有4道,所以叫從加行道四道俱生,他在這一生裡面就把這4道全了,他具備資糧的這個叫順解脫分,他有辦法從加行一直到究竟成佛道,但是他在一生補處的時候他聖道不起,他並不會完成成佛的那一步,所以他於現法唯往世間道,他一定要回到世間道,非未通達真無我義,並不是他沒有辦法,而是他最後一生捕處,這時候他一定要到世間來,由世間道最後有那一生一次4道俱行完成成佛的過程。《俱舍論》裡面這句話講的就是這個意思,《俱舍論》裡面說:「佛麟喻菩提,依邊定一坐,前順解脫分。」麟喻指的是獨覺,佛跟獨覺這2種要成就菩提的時候,就是最後成就菩提的時候,他是依邊定一坐,這個邊定指的是第4,因為4道俱生是在4禪裡面,他是入定在4禪裡面完成的。所以大家知道根本定為什麼重要。在這個之前,他是順解脫分,資糧道完成叫做順解脫分,進入加行道之後叫做順決擇分。這些都是名相,但你要記住,他資糧道已經完成了的意思。資糧道完成,順解脫分,也就是他依邊定一坐能夠讓4道俱行,是他前面已經具有了順解脫分,所以是4道俱行不是5道,這個指的是佛跟獨覺而已。為什麼醬?等等看詳細的補充資料。最重要是《俱舍論》裡面這種說法是順小乘所教的成佛道理,大乘都講3大阿僧祇劫,因這是《俱舍論》裡面講的都是3生成佛,前面完成順解脫分,再依一個一生裡面完成的4道俱行,這是小乘的教理,並不是無著菩薩自許如是,並不是無著菩薩在大乘方面所講成佛的那種觀念,他們是用小乘的教理來說。所以,不管是由是外道修粗靜相道伏煩惱現行,或者是內道佛弟子修無我義斷煩惱根本,皆須先得如前所說奢摩他定,一定要先得作意。故前所說此奢摩他是內外道諸瑜伽師伏或者是斷煩惱所依根本,因此沒有這個下面什麼都不用再談了。

 

現看一下補充資料。
補充資料
約“能”說:奢摩他(止)、毗缽舍那(觀)、作意可含止觀靜慮可含止觀般若等;
約“所”說:三摩地可含止觀禪定可含止觀心一境性可含止觀
【註1】三摩地亦可簡稱為等持(約第九住心境界)、等引(約三摩呬哆地境界)、等至(約三摩缽底境界)
【註2】妙三摩地涵蓋(奢摩他→毗缽舍那:近分六作意+究竟果作意
這可以分成由能的角度跟所的角度來看,由能的角度來看,作意,可以包括止也可以包括觀,靜慮也一樣,可以包括止也可以包括觀。由所的角度來看,禪定、三摩地、心一境性,都是用所的角度說,都是可以包括止跟觀。為什麼都可以包括止跟觀?這道理也很簡單,因為要先有奢摩他,再用奢摩他去發展成毗鉢舍那。所以沒有那種奢摩他跟毗鉢舍那不能夠合併的三摩地,不可能的,只是有還沒有毗鉢舍那的時候當時的那個三摩地可以說只有止而已,只能醬講。

《俱舍論》:漢譯《阿毗達磨俱舍論本頌.分別賢圣品》第六中「轉聲聞種性,煖頂成佛煖頂忍獨覺麟角獨覺佛無轉,一座成覺故,前順解脫分。速三生解脫。

【註】順解脫分:資糧道(三福行);順抉擇分:加行道(煖、頂、忍、世第一法)
《俱舍論》前面有:轉聲聞種性,二成佛三餘,這是在講聲聞種性有2種可以轉成佛性,哪2種?就是在加行裡面他是煖、頂的時候他可以,為什麼煖頂忍到忍的時候不行呢?因為只要到忍位基本上就不會到惡趣去了,所以他到了忍位,可是他想成佛他一定要能夠回到世間,他已經是忍位了他就沒有辦法回到世間了。所以像聲聞裡面煖、頂這2種種性的人他本身可以轉成成佛的種性,餘指的是佛的另外一個就是指獨覺,另外,聲聞裡面煖、頂、忍這3種種性的人他本身也可以轉成獨覺的種性。就說你只有煖、頂你可以轉成大乘種性,你若是煖、頂、忍這3種都可以轉成獨覺的種性。也就說煖、頂可以轉成佛也可以準成獨覺的種性,可是忍絕對不能轉成佛只能轉成獨覺。所以叫做二成佛三餘。接著告訴你,麟角佛無轉,獨覺跟佛就沒辦法轉了,為什麼獨覺跟佛就沒辦法轉?因為他們本身這個種性就是固定的,獨覺是無轉就不會變了,這就表示聲聞可以轉,但是到了獨覺就沒辦法轉,佛也沒辦法轉。這是把能轉、不轉《俱舍論》的講法。那,一座成覺故,就是講佛或是獨覺他們都是能夠一座達到他的菩提、達到他的無學位,那前面就是順解脫分,就是資糧道全面都完整了。課本上是只引這3句話。後面這個速三生解脫,這就沒直接關係,課本沒引,這句話意思就是小乘最快3生可以成佛。這是小乘這邊的說法,主要就是了解一下《俱舍論》的說法。
今天就到這了。

 

 

20181120 P389L07-P393L04 奢摩他-0169
現在是講到顯示依奢摩他趣總道軌,上次已經講了一部份,今天想還是從頭再講。
第二科,這科是顯示依奢摩他趣總道軌,也就是得到了所謂的奢摩他,也就是得到了9心住最後一住心叫等持,經過等持又變成有輕安的等持,醬子就叫做奢摩他、或是叫做得作意,有了這個奢摩他之後,總的來講應該是怎麼樣就在下面解說該何去何從。

現先看一下由能所區分奢摩他的補充資料......

如是已得如前所說無分別三摩地作意,大家先看一下補充資料,個人是覺得這蠻重要,至少以前因為這些名相什麼時候該用什麼,一直很困擾人。如是已得如前所說的什麼?得到無分別三摩地,這個指的是就是奢摩他、指的是就是初禪的未到地定、或者叫初禪的近分定。初禪的近分定或者叫未到地定或者叫未至定,這個名相等下很多地方都會涉及到,所以我們對這個初禪的近分定或者叫未到地定或者叫未至定要有一個非常清楚的了解,這很重要。得到無分別三摩地這一個所緣境,因為以三摩地來講主要所提的是你的所緣境,或者你說禪定也可以,或者是在書上很喜歡用到的名相叫心一境性,所以現在你只要看到三摩地、心一境性、禪定,那他大部分要講的是一個所緣境。這個所緣境,你得到所謂無分別三摩地作意,這個作意變成就是能夠產生這個所緣境的能緣,所以,無分別三摩地就是奢摩他,可是當你說無分別三摩地、或者是未至定、未到地定、初禪近分定的時候,你所講的是約所緣境來說,這時候他的能緣就是奢摩他。這弄清楚以後,你碰到這些名相就不會再攪在一起。作意,這2個字也是指奢摩他,可是有時候作意這2個字並不是全指奢摩他,毗鉢舍那也可以叫作意,不是只有奢摩他叫作意。比方,了相作意這是7作意的第1個,也叫作意,所以他是以能緣的角度來說。今天不厭其煩的重複講,就說大家把這個能分辨清楚的時候,對你讀課文是有幫助的。
又有明顯無分別等殊勝差別,因為你現在得到的這個所緣境叫無分別三摩地,也就是一般奢摩他所緣的東西,那他具有無分別的性質,接下去就問了,唯應修此無分別耶?是不是就應該修這個無分別呢?
答︰於相續中引發如此妙三摩地,是為引生能斷煩惱毗鉢舍那。相續,這是指修行人的相續,為什麼我們會叫相續?因在大乘佛法裡面強調的是剎那生滅的,我們這個心、這個阿賴耶識本身都是剎那生滅的,所以描述一個生命基本上是用相續這種觀念。在你修行人相續裡面能夠產生醬子一個妙三摩地,這裡要多講一點,希望能把這東西繞的很清楚。三摩地本身,你可以當作是欲界的,沒有產生輕安也可以叫做三摩地,但這時候是屬於欲界的等持,可當他一加上一個妙字,他所指的一定是三摩呬多地,一定指的是等引。一般,當一個修行人相續中能夠引發醬子的一個妙三摩地,就是奢摩他所緣的這個未到地定,這個目的是為了要你能夠進一步引生能夠斷煩惱的毗鉢舍那。所以,這個相續中能夠產生醬子的一個所緣境,叫做妙三摩地,是因為你有奢摩他的能力,就是你能夠一般叫做得作意,那你得作意的重要目的是要讓你產生另外一個作意毗鉢舍那作意,所以作意本身可以當奢摩他講、也可以當毗鉢舍那講,可基本上他是以能緣的角度來說的,所以,才說這是為了引生能斷煩惱的這個能緣的毗鉢舍那作意。醬就很清楚了,你有了奢摩他以後就是只修這個嗎?不是。有了這個的目的是要讓你引生毗鉢舍那,另外一種作意。為什麼?後面就會講到了,現在簡單講,就說你有了奢摩他以後一定要再產生毗鉢舍那,有了這毗鉢舍那也就是你進一步可以修出世間的這個三摩地,或者是去修世間清淨的三摩地,這也就是初禪、2禪、3禪甚至到4空定,先不講空定,那世間清淨、出世間清淨這2個都是需要毗鉢舍那的。以前讀過許多名相,在座的同修當你講了相作意的時候你要記得那個作意指的是毗鉢舍那、指的是觀,勝解作意指的也是觀,所以這樣就很清楚了,再講下去你會更清楚而且這很重要。

✿✿✿如果你不依此能緣的奢摩他,讓他能夠生起另外一種能緣的本領毗鉢舍那的作意,那麼任你如何修此三摩地,這個三摩地,所以一定要把這講清楚,三摩地,其實簡單講,他也等於是一種等持,也等於是一種等引,也等於是一種等至,這是依你這個能緣的角度來講,若你根據9心住到了第9住心產生出來的所緣境就可以叫做三摩地,當然第9住心產生出來的三摩地不一定有輕安,因這是在欲界,這也可以叫做三摩地,但一般這種三摩地不是佛學裡面強調的。所以,才會說妙三摩地,一定是進入第2種,第2種一般叫等引、或者在《瑜伽師地論》裡叫三摩呬多地,那這等引或是三摩呬多地跟前面講的單純的9心住差別就是輕安。所以到你有輕安的時候,這時你有了等引醬子的一個所緣境,這時仍是可以叫做三摩地。甚至你到了等至、一般叫做三摩缽底,到等至或是三摩缽底這時候還是可以叫做三摩地。但是醬子是不是就把三摩地全部意思講完了?沒有。因為三摩地本身,你說把一個修行人帶進一個禪定的境界,這個禪定的境界有不同的目的,所以三摩地有很多種,但是不管任何一種三摩地基本上他一開始一定是一個正奢摩他,就是前面一定要有一個這個三摩地的止。比方,現在要修世間清淨的三摩地就是4禪,這個一開始一定要有一個正奢摩他在前面,這個就是一般講的未到地定,或者一般簡稱叫奢摩他。一定是由這個開始,這個開始以後這個再發展成毗鉢舍那,這個毗鉢舍那的當中一般都可以用7作意的角度來講,就是7項作意的前6項都叫做近分,初禪的近分就前面有6項作意了相、勝解、遠離、攝樂、觀察、加行究竟,可能有人不熟悉這些名相,沒關係,一定會講到大家熟悉為止,可是班上也有很多人很熟悉,希望你能掌握這些名相。所以一講三摩地的時候,有時他只有講一個止,因為一開始一定要有一個止,一般這個叫做正奢摩他,是這個三摩地的正奢摩他。有了這個止以後,他才能夠發展觀,有了觀以後,他可以去他最究竟的目標,比方,我現在要進入初禪三摩地,名相有了叫初禪三摩地、離生喜樂地、離生喜樂的三摩地,我第1個一定要有一個正奢摩他,這就是未到地定。我有了未到地定以後,我開始靠這個未到地定不停的修,修到最後我能夠產生輕安的觀,這時候開始我就有毗鉢舍那。這時的毗鉢舍那,我就從了相作意、勝解作意,醬子一直下去,一共有6個作意,為什麼只講6個作意?因為第7個加行究竟果作意就是指你已經得到初禪。你這個三摩地已經達到你單單這個初禪三摩地的目標了。所以當你講三摩地的時候,有時候你可以單純只講一個止,有時候他會把毗鉢舍那、觀也在裡面。三摩地這個名相為什麼以前一直搞不太清楚,因為他涵蓋的範圍不是單純一句話可以說清楚的。
這裡就說你假如沒有靠奢摩他讓你產生毗鉢舍那,你沒有這個能力時,任你單單如何修這個三摩地,也就是這個三摩地這時只有止沒有觀,因三摩地一開始需要是止,單單只有止也可以叫三摩地,這時這三摩地指的就是未到地定、或者講奢摩他。他意思說你假如沒有產生毗鉢舍那,任你再怎麼修這個未到地定,因為你沒有觀慧,也就是說你這個三摩地只有奢摩他沒有毗鉢舍那,也就說沒有觀慧醬子的三摩地尚不能斷欲界煩惱,況能盡斷三界一切煩惱。這句話很重要,他已經講出來了,你得到了醬子一個三摩地唯止、或是無分別三摩地,這時候只有講止而已,假如你不把他發展成帶有觀的三摩地、具有毗鉢舍那的三摩地,那你不要說你要出世間清淨了,這叫做斷盡一切煩惱,指的是三界也就是出世間,小乘講就是你變阿羅漢了。他意思是不要說這個,連你的欲界煩惱都不能斷。這一般有2種解釋,一般會把前面斷欲界煩惱當作世間清淨,把後面盡斷三界一切煩惱這當作出世間清淨。意思是說,你假如沒有毗鉢舍那,你只有這個三摩地,你不要說最後你能夠證到解脫,你想要離開欲界進入色界都做不到。另外一個解釋一般都不會採用,意思就說你欲界都斷不了更不要說三界了,因為一般我們都會說世間清淨、出世間清淨。若我們將前面的視為世間清淨、後面視為出世間清淨,那前面的就是伏現行、煩惱不會現行,因為當你還在三界可你離開欲界你進入上界,這時你並沒有斷煩惱,可是因你離開了欲界所以你能夠伏欲界煩惱的現行。若你是出世間就不是伏了,是斷煩惱種子,斷種子就不是只斷欲界種子,是上界煩惱種子也斷掉,醬就變成能夠見道,最後,小乘是阿羅漢果,大乘是佛果位。因此,他強調故當更修毗鉢舍那。
為什麼值得再重講,因為這個真正是非常重要。他今天在講奢摩他的時候,他把這個後面需要的東西講得清清楚楚,不然你止得了是沒有用的。再加一句話,有人說得到了這個止、奢摩他,那就可以發展成世間清淨了,不對!後面會更清楚,世間清淨一樣也要靠毗鉢舍那。以前我們不了解,好像說我修止我就可以伏住煩惱,不是斷煩惱,不對!連伏住煩惱一樣也都要靠毗鉢舍那。這在《略論》裡面白紙黑字寫得很清楚。我們在觀念上面一定要正確!若你能記的很熟最好,若不能,至少現階段一定要記住,只有奢摩他沒有用,一定要再加上毗鉢舍那。奢摩他只是你必經的過程,特別是這個未到地定非常重要。這個未到地定不能當作一般的近分定來看,他遠遠大於你所認為近分定的定義,他是一個不管你是內道外道、你是小乘大乘,你都離不開這個。這個未到地定是一個很重要的階段,這個階段你達不到,不要說內道你連外道都沒資格了,就更別提內道的大乘或是金剛乘。
因你當更修毗鉢舍那,接著告訴你說,此毗鉢舍那應該分作二類:
一、能暫伏煩惱現行,趣世間道毗鉢舍那。這是伏住煩惱現行,不是永斷煩惱種子,所以這是一個差別,也就是一般講的世間清淨。
二、能永斷煩惱種子,趣出世道毗鉢舍那。這就是進入出世間道、或是出世間清淨。
除此以外更無上進方便。所以你第1個要能夠得到奢摩他,有了奢摩他你一定要發展成毗鉢舍那,發展成毗鉢舍那以後,有2條路,要不然走世間要不然走出世間,再也沒有其他的路了。假如你走第1個,等下有一段文說什麼樣的人會走第1個,走第2個,這完全指的是內道,外道沒有這個路,當然這條路裡面包括小乘、大乘、密乗,不管你哪一乘醬子的原則是一致的。
就引《聲聞地。卷33》云:「已得作意諸瑜伽師,已得作意就是指得到奢摩他,已入如是少分樂斷,為什麼會用樂斷這2個字?就是他有醬意樂他想要斷煩惱,是說這時你已經有這個資格能夠進入真正關鍵的修行。已得作意,這個作意指的就是奢摩他,可是以後看到作意並不一定就是奢摩他,所以要有能力分辨這個作意出來時是指奢摩他還是指毗鉢舍那,當他指毗鉢舍那時又有不同情況的毗鉢舍那。另外,這是根據能緣的角度來講作意,你已得到這個能緣的能力。所以他說得到醬子一個少分樂斷,這時你從此已後唯有二趣更無所餘。意思就是說第一者世間,第二出世間。」現在這個作意你可以只指奢摩他、也可以指包括了毗鉢舍那,因你看後面的話。但主要還是希望各位能分辨、不會亂,你知道這是代表什麼。
宗大師根據上面《聲聞地。卷33》這句話他就說,如是已得正奢摩他,這時他很清楚就把這作意當作是正奢摩他了,那為什麼又說可以包括毗鉢舍那?因你假如放寬一點,他說以後有2條路可走,既然能走這2條路基本上是已經有毗鉢舍那你才有辦法走,所以也可以用這角度,作意就寬一點。這裡我們按照宗大師的解釋這裡作意很清楚指的是奢摩他而已。如是已得正奢摩他,或作意者,或欲修習世間道毗鉢舍那,或欲修出世道毗鉢舍那,皆於先得C16-P390奢摩他道應多修習。這個正奢摩他也可以叫做作意,毗鉢舍那也可以叫做作意。這是宗大師的解釋,就說你已經得到奢摩他,這時看你要走哪一條路,不管你要走哪一條路,第1件事情就是把你現在得到的奢摩他不斷的串習。如是修故就是如是串習故,這時你所有的輕安心一境性皆得增長,這時的輕安心一境性這6個字相當於三摩地,這裡用能所的原則這都講得通的,你不停的修你這個能緣的能力,就會使你這個所緣的三摩地會越來越增長,這時你的奢摩他也會變得極堅固。也就是說你的所緣會增長,也是所緣會變堅固,那你的能緣也會變堅固,就是你的能緣越來越改善,就是明分、住分都越來越好。又應善巧止觀眾相,善巧就是有那個本領能夠做的很好,止觀為什麼會說眾相?因為止有止的相、觀有觀的相,所以你都要有本領去緣止的相、或者觀的相,這個相指的是所緣境,你有辦法去緣止的所緣境、也有辦法去緣觀的所緣境,而這觀的所緣境又有不同的觀,比方,了相作意、勝解作意,這就不一樣的所緣境。後於世間、出世間這二道隨樂何往,即於彼道發起加行,這是宗大師作的很清楚的註解。接著又根據《聲聞地。卷33》云:「彼初修業諸瑜伽師,初修業就是剛剛修行的人,因為他有作意就是指奢摩他,或念我當往世間趣,或念我當往出世間趣。復多修習如是作意這個指的是奢摩他,如如於此極多修習奢摩他,如是如是所有輕安心一境性的三摩地,就說你修習能緣的奢摩他、這個輕安心一境性的三摩地是你的所緣,你的所緣當然是經歷彼彼日夜等位轉復增廣。因為你能緣、所緣的關係,你能緣不停的串習,那當然你的所緣越來越增長廣大、越堅固。若此作意堅固相續,強盛而轉,意思就是,你要發展的三摩地一開始當然只有奢摩他,繼續串習下去,慢慢毗鉢舍那的能力也出來了,所以這時的作意單單用奢摩他講也可以,用奢摩他加毗鉢舍那的作意講也可以,假如醬子你就有辦法發起清淨所緣勝解,清淨所緣就是前面講過的淨惑所緣,淨惑所緣就是粗靜相、觀416行相。當你這個作意強盛而轉的時候你就能夠緣淨惑所緣,於止觀品善取其相,彼於爾時或世間道或出世道,隨所樂往,即當於彼發起加行。」這話是再講一遍,如果你有領悟那對這些話你就百分之百的了解了。這時候宗大師就解釋,其中世間毗鉢舍那修粗靜相,其實外道也是用粗靜相這個方法,謂觀下地粗性、上地靜性,就說我現在在欲界我希望到色界,我就要觀我自己現在這一界是粗我就厭離,粗就是不好,我要去的上界叫靜,觀上界美好,所以我就厭惡現在這個、我想要到上界那裏。用醬子一個方式,慢慢的就能夠讓你達到目的。簡單說,就從了相作意一直到加行究竟果作意,一共7個作意。其出世間毗鉢舍那,《聲聞地》所說者,謂於四諦觀無常等十六行相,為什麼叫無常等?因苦、集、滅、道這4諦,無常、苦、空、無我就是苦諦的4個行相,每一諦都有4個行相所以一共16個行相,這主要就是通達補特伽羅無我正見。
假如能得到前面所講的奢摩他作意,有哪一些補特伽羅,就是有哪一些修行的人,他於現法中不會趣出世道而趣世間道呢?現是轉另一個問題,也在《聲聞地。卷33》,一共有四種人,他得到了奢摩他以後他一定是去修世間道,他不會去修出世間道,為什麼?看《聲聞地。卷33》:「問,此中幾種補特伽羅,即於現法樂往世間道非出世道?答:一共有四種人,得到了奢摩他以後他一定是修世間道
一、一切外道。
二、於正法中根性鈍劣先修止行,這是內道,可是他本身根器不夠、智慧不夠,他一下子沒辦法去理解出世間的東西,所以他只能在世間這邊。
三、根性雖利善根未熟,這也是內道,他是有這個智慧,可是他善根未熟。記得前面一直強調資糧道的重要性,你再聰明,可你的善根、你的福智資糧不足夠時還是會障礙你的。醬子他也只能在世間道。
四、一切菩薩樂當來世證大菩提非於現法。大家注意這是根據小乘的說法,不是大乘的說法,因後面他有講。就小乘的說法,菩薩最後是要成佛,他成佛是要在來世證大菩提,目的是以後才去出世間道,目前他是要把現法,現法就是世間道,他要把世間道的東西弄到完整圓滿。以後會解釋,這第4種他一定是等時機到了他才會去修出世間道。」
宗大師接著就一個個解釋……
外道瑜伽師一切得如前所說的奢摩他的時候,因為基本上外道是沒有無我也沒有觀察慧,他沒有無我這種內道無我正見或是空的正見,因此他也沒有這種觀察慧觀擇而修,簡單說就是他沒有修出世間的這種本錢或者是本領,他於無我不信解故,或唯修此無分別止,所以他們也只有奢摩他而已,或者更進修粗靜行相毗鉢舍那,這表示他也可以進入初禪、2禪進入色界,外道有1種是只留在他的奢摩他裡面,另有1種他有辦法發展出他的進入世間道的毗鉢舍那,就是進入4禪甚至到有頂的非想非飛想,基本上都是用粗靜行相這種方式進去,所以他們也只能夠修世間之道。
又正法中佛諸弟子,他假若是鈍根的時候,他於奢摩他一定要先多修習,所以他不會想要修這個無我義觀慧思擇,或者他雖想要修,但是C16-P391他沒有辦法理解這個真實無我義,所以目前也只能在世間之道上面,這是指鈍根的。以唯修住分,或唯能修粗靜行相毗鉢舍那故,這幾句話也就是講這一類的佛弟子,他只能在世間道,因為他只能夠修住分,目前只能做到修奢摩他醬子,或者他唯能修粗靜行相毗鉢舍那,也就是世間道的毗鉢舍那。
再來,又諸利根佛弟子眾,這些利根弟子雖然對悟解空性、無我義這些都沒有問題,可是他因諦現觀善根未熟,諦現觀指的是見道,這諦現觀就是一個名相指的是根本智,還有一個邊智諦現觀這是指後得智,則於現法亦不能生諸出世間無漏聖道,所以他只能夠往世間道,醬子的利根,他雖然有那個本領,可是他因為沒有這個資糧,善根還不成熟,所以不是他沒有辦法緣無我,是因為他沒有善根所導致。也就是他真正的問題不是出在他沒有辦法了解這個無我、或者是他沒有辦法修習這個毗鉢舍那,他的問題是出在他沒有那個資糧,也就是現在沒有那個善根以致現在沒有辦法做到。
最後,就是菩薩成佛,大家一定要記住現在是以小乘的角度在講,大乘說法是不一樣的,以小乘的角度,菩薩成佛雖一生補處亦必來世,一生補處就是最後只有一生就能夠成佛,只需要一生下一生就成佛這叫一生補處。以現在來講,彌勒菩薩就是一生補處,一般大乘的說法一生補處的菩薩是住在兜率天內院。這個菩薩雖然是一生補處可他也一定要再來世間,因為他一定要來世間成佛,所以,他是於最後有從加行道四道俱生,最後有,因為他一生補處,他下來就是再過來就叫最後有,他最後有這一生他是從加行道四道俱生,這是什麼意思?佛學分5資糧道、加行道、見道、修道、無學道或究竟道,他的意思是在前面一生補處的時候他是處於資糧道,那他一生補處再下一生就成佛了,變佛這一生叫最後有、就成佛了,所以他的最後有一定是從加行道、見道、修道、無學道同時在最後一生裡面同時成就,這叫四道俱生。因此他在一生補處的時候他聖道不起,也就是他還沒有到最後有的時候,他是不會去修出世間的,這叫聖道不起。這個聖道不起指的是出世間的聖道。所以,故於現法唯往世間道,像醬子情況都是在世間道,這種菩薩他不會去出世間道,因他是最後有的那一世,一次4道俱生最後成就佛道。所以,這些菩薩並不是未通達真無我義,這些菩薩並不是不懂而是因為他一定是在最後有他才會修出世間,這是小乘的說法,大乘不一樣,大乘這菩薩都已經是10地以上的菩薩,不可能是只有資糧道,大乘絕不會有4道俱生這種說法,那這是根據《聲聞地。卷33》。根據藏系的說法是無著,漢系的說法是彌勒菩薩,彌勒菩薩在寫《聲聞地》的時候他是根據小乘的說法,而並不是彌勒菩薩本身成許菩薩成佛是最後有才4道俱生,不會醬子。這個大家要分得清楚,宗大師把這個點出來,他就引《俱舍論》云:「佛麟喻菩提,依邊定一坐,前順解脫分。」佛就是指佛,麟喻指的是獨覺,我們都知道有聲聞乘、獨覺乘、大乘就是佛乘,前面2個是小乘,菩提就是指要進入無學道,佛跟獨覺的菩提都是依邊定一坐,邊定就是第4,色界最後面一個就是4禪,他是依第4禪所以叫做邊定,坐一座就4道俱生,前面他還沒有到這個最後有的時候這時叫做順解脫分,所以叫前順解脫分。順解脫分指的就是資糧道,佛學分5資糧道、加行道、見道、修道、無學道或究竟道,資糧道另外一個名稱又叫做順解脫分,加行道又叫做順決擇分,一看順解脫分就知道代表資糧道,一般資糧道又叫做三福行,為什麼叫順解脫分?因為你現在有這些資糧你最後是能達到你解脫的目的,所以這個資糧本身是能夠隨順你解脫的目標,因此叫順解脫分。為什麼加行位叫順決擇分?以前一直強調決擇這2個字就是這個原因,因為你沒有決擇你是沒有辦法修行的。什麼叫做決擇?就是你聞思完成了以後,你有個定解,這叫決擇,這時候你已經決擇。你到了這地步你才有可能去修,所以加行一定是順決擇分,一定是要決擇以後才能夠真正進去修行。這裡宗大師就強調這是順小乘所教成佛道理,並不是無著菩薩自許如是,他不講彌勒因為這是藏系認為《瑜伽師地論》是無著寫的。
接著就是結論:由是外道修粗靜相伏煩惱現行,內佛弟子修無我義斷煩惱根本,不管是內道、外道,皆須先得如前所說奢摩他定。一定要有這個奢摩他開始,再提醒各位一次,所謂三摩地一開始一定要有一個奢摩他,沒有奢摩他不能成為妙三摩地,那有了奢摩他以後就叫三摩地嗎?可以叫,但真正完整的三摩地是有了奢摩他以後再發展出毗鉢舍那,然後達到你最後這個三摩地的目標。整個過程是醬子。故前所說此奢摩他是內外道諸瑜伽師伏、或者斷煩惱所依根本。

 

先看一下補充資料……【看58斷行圖解說】
7作意本身基本上是毗鉢舍那,排在這裡面主要是強調到了勝解、遠離、攝樂這3個境界時候主要是靠精進力,這時是要無間闕運轉,到了下面加行究竟、加行究竟果時要靠串習力及無功用運轉,但是這幾個作意都不是奢摩他,基本上是毗鉢舍那。

現看一下由能所區分奢摩他的補充資料......奢摩他、毗鉢舍那就是止跟觀都是由能的角度說,作意可以是止也可以是觀,所以可以是奢摩他也可以是毗鉢舍那。靜慮可以有止可以有觀,那般若一定是能,像我們講6波蘿蜜,不管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這全部指的都是能、能緣的部分,他不是境界是你要有這種能力,要有能夠布施的這種心。所以這都屬於“能”這一邊。
當他用“所”來說時,比方,三摩地、禪定、心一境性這都是以“所” 的角度說,經常會用輕安心一境性意思是一樣,這時三摩地、禪定、心一境性都可以包括止跟觀。
看註解1,三摩地也可以叫做等持,假如你用9心住最後第9住心叫等持的這個境界,也就是所緣境來講也可以叫他三摩地,你可以醬子用,但一般用三摩地時,基本上是等引,是三摩呬多地的境界,就是屬於有輕安的。你現看註解2,三摩地裡面一開始是先有奢摩他再來有毗鉢舍那,一定是有這2個階段,所以要叫做三摩地最少要有奢摩他,這並不是代表他不需要毗鉢舍那,因為整個三摩地開始一定要有一個奢摩他,然後由這個奢摩他發展成毗鉢舍那,然後這個毗鉢舍那到了究竟的時候就是得到這個三摩地的最後最高的境界,就看你是什麼樣子的三摩地。比方,現在是初禪的三摩地,那這個奢摩他就是未到地定,所以他稱作初禪近分定,那他後面的毗鉢舍那就是從了相作意開始一直下去,就了相、勝解、遠離、攝樂、觀察、加行究竟、加行究竟果,一共7個作意,前面6個是近分,因為最後的加行究竟果作意就已經得到解脫了,在觀念上就是這個三摩地你已經得到解脫了、得到最後那個果。或者三摩地也可以叫等至,相當於三摩缽底的境界。大家對於這些名相應該會越來越清楚,不管他怎樣寫你都能解釋的通。一定要記住,一個三摩地一定是要有一個奢摩他,然後發展成毗鉢舍那,最後達到這個三摩地的目的,就是得到這個三摩地的加行究竟果作意、達到圓滿。這是整個一個過程。

《俱舍論》:漢譯《阿毗達磨俱舍論本頌.分別賢圣品》第六中「轉聲聞種性,煖頂成佛煖頂忍獨覺麟角獨覺佛無轉,一座成覺故,前順解脫分。速三生解脫。
【註】順解脫分:資糧道(三福行);順決擇分:加行道(煖、頂、忍、世第一法)

再看《俱舍論》整段的原文。
轉聲聞種性,二成佛三餘,麟角佛無轉,一座成覺故,前順解脫分。速三生解脫。整個偈頌課本只引了3句,把前面也弄清楚,對這3句話就更清楚。《俱舍論》這裡是講種性可不可以轉、可不可以改變?可以,聲聞的可以,二成佛,他是聲聞他已經在加行位的煖位或者頂位,就說他是聲聞的煖位或者聲聞的頂位時,他是可以改成佛種性,這叫做二成佛;三餘,到了忍位的時候他是不可能轉成佛道了,因為忍位的時候沒有辦法去地獄,加行位修到了忍位是不會去惡道的,要成佛一定要能夠去惡道,因為他要普度眾生。所以到了忍位他就沒辦法去佛道了。三餘這個餘指的是獨覺,所以煖位、頂位或者忍位都可以轉成獨覺,簡單講,煖位或者頂位,可以轉成佛種性、也可以轉成獨覺種性,一旦到了忍位就只能轉獨覺種性,轉不成佛種性是因為沒辦法去地獄。這些搞懂了,到我們的課文的3句時,麟角佛無轉,是說佛跟獨覺之間是沒有辦法轉的,醬就懂為什麼會出現這句話,因前面是告訴你聲聞可以轉,可是獨覺跟佛道的人是沒有辦法改變種性,你是獨覺種性就是獨覺種性,沒有辦法從獨覺種性改變成佛種性,那佛種性更不要講了,不可能佛種性去改成獨覺種性、或聲聞種性。所以一開始說佛跟獨覺之間是沒有辦法轉種性的,一座成覺故,就是說他是一生補處在他最後有的時候可以4道俱生、4道俱成,所以他在前面是順解脫分。速三生解脫,最後這句話是另外的,一共靠3生就可以成佛。
資糧位裡面有3福行,就是布施、持戒、修天也就修世間定的意思。
現在很清楚的重新講過一遍,我覺得是很重要,不只是課文重要,還有他後面所帶的含義,還有那些為什麼叫三摩地。希望大家越來越能掌握這些!

 

  b391又大小乘諸瑜伽師亦皆須修此三摩地,即大乘中若顯密乘諸瑜伽師,一切皆須修奢摩他,故此奢摩他是一切修觀行者共所行道,最要根本。又咒教所說奢摩他,唯除少分所緣差別,謂緣形像,或緣三昧耶相,或種子字等,及除少分生定方便差別而外,其斷懈怠等三摩地五種過失,及能對治依止正念及正知等,其次獲得第九住心,從此引發妙輕安等,一切皆共。此三摩地極其寬廣,故《解深密經》密意宣說,大乘小乘一切等持,皆是止觀三C16-P392摩地攝。故欲善巧諸三摩地,應當善巧止觀二法。

這就是為什麼要花這麼大的力氣一直在說這個,你現在看到了。
b391又大小乘諸瑜伽師亦皆須修此三摩地,這裡又出來一個三摩地,其實這裏面的這個三摩地指的是奢摩他,因為他現在要講的是講奢摩他,可這時候這奢摩他又變三摩地了,所以剛剛那個三摩地整個過程解釋過以後,大家遇到就不會混亂了,這裡為什麼又稱作三摩地了。有時叫他奢摩他、有時稱作三摩地,到底是他是奢摩他還是三摩地?都可以。所以我會叫他是奢摩他的三摩地。因為三摩地裡面一開始一定要有一個奢摩他,所以這時他說修此三摩地是要你修這個奢摩他,但他說修此三摩地也通,因為你一個三摩地開始一定要有一個奢摩他,醬子就很清楚了。因此,大乘中若顯密乘所有的諸瑜伽師,一切皆須修奢摩他,你看,這時候奢摩他這個字就出來了,前面講三摩地這邊講你要修奢摩他,經過剛剛的分析以後你看到這個文再也不會亂,故此奢摩他是一切修觀行者共所行道,最要根本,你剛剛聽清楚了這裡就很自然了解他的意思。又咒教所說奢摩他,咒教指的是密乗,密教裡面一樣有三摩地,三摩地是大家都需要的你修行的所緣境,你為某一個目的所需的整個所緣境總稱這個三摩地。密教裡講奢摩他的時候,除了少分所緣差別,也就是剛剛前面講的淨惑所緣等等那都是顯教教的,你到了密教的時候他會多教一個緣形像,這是什麼我不知道,因我沒有真正修過密,雖然我現在是皈依密宗上師,但是我並沒有真正修密。他也有他的一套,比方,修本尊,或者是緣三昧耶相,這我看了《略論》的解釋,就是一些鈴杵這些本尊手中的法器、標誌,比方,蓮花生大士手中也有拿一根杵、一根三叉桿這些,這三昧耶相詳細我沒辦法解釋,但是我們就知道他所緣的部分跟我們顯的不一樣。還有種子字等,像唵、阿、吽都是種子字,及除少分生定方便差別而外,還有引起定的方式,記得好像有要你運氣、觀明點等等,這一般是在顯裡面沒有用的,除了這些差別以外,他在斷懈怠等三摩地五種過失,及能對治依止正念及正知等,這就是一樣的,就跟58斷行原則是一樣的,對治懈怠是要靠信、欲、勤、安,大家要記得那個58斷行。再來就是9心住,獲得第九住心,由第9住心從此引發妙輕安等等,一切都是一樣。他又再次強調,奢摩他是一個根本。那麼,要引起奢摩他,不管是顯、密都要醬子做,密要得到奢摩他雖說所緣、方法可能稍有所不同,可是基本上,58斷行、9心住、輕安這些都不會有不一樣。除此之外,其實最重要的,不管你是內道、外道、大乘、小乘、顯、密都是需要三摩地,因這是你修行要進入的境界,可你要進入這個境界構成這個三摩地的第1個要件就是奢摩他,沒有奢摩他沒有三摩地,當然沒有毗鉢舍那就沒有真正完整的三摩地這是另外一件事,可是沒有奢摩他就不會有三摩地。所以,三摩地一開始就是一個他叫做正奢摩他

✿✿✿以我們內道來講,你要修416行相你開始一定要有一個未到地定,這未至定並不僅僅是所謂的初禪近分的這個觀念而已,他是一個最根本的正奢摩他,只是你若用在世間法他正好是初禪的近分,而整個初禪從他開始到他最後成就,成就之前他的開始就叫做近分,而在這個近分前面一定要有一個正奢摩他,這後面會講到,先有這個正奢摩他後面才有辦法發展出毗鉢舍那,有了毗鉢舍那才有辦法進入所謂初禪的近分,所以整個初禪的近分是依賴正奢摩他才有這個初禪的近分。為什麼?因為你沒有奢摩他是不會成就毗鉢舍那的,沒有毗鉢舍那整個三摩地是不可能完整、不可能成就初禪的,假若我們是用初禪三摩地,你沒有毗鉢舍那你不可能成就初禪三摩地,那整個初禪三摩地最基本的要件就是一開始的正奢摩他,這個我們叫做未到地定。當你到2禪的時候他的正奢摩他就不是用未到地定了,所以有時候把他放在初禪近分就是這個道理,那2禪他會用初禪的這個定作為進入2禪的近分,他的正奢摩他就是會用初禪的根本定,然後才發展出2禪的三摩地,去得到2禪的最後的加行究竟果作意。有時間可以再詳細的把這些都釐清楚。所以他會說此三摩地極其寬廣,大家注意到他講三摩地,這指的是奢摩他極其寬廣,為什麼?因為照《解深密經》密意宣說,大乘小乘一切等持,這個等持也就是指三摩地的意思,皆是止觀三摩地攝。意思就是說,你一開始的這個三摩地是非常的寬,也就是說一開始這三摩地一定要有一個奢摩他在裡面做他的正奢摩他,不一樣的三摩地有不一樣的正奢摩他在裡面。不管大乘、小乘他整個三摩地,等持就是三摩地簡稱,都是止觀三摩地攝。也就是剛剛前面講的每一個三摩地裡面都是有止有觀的,真正的三摩地都是有止有觀的,可是每一個三摩地都有他自己特定的奢摩他,一般這叫做正奢摩他,也是那個三摩地的定。所以有時候你會看到定有很多名字,比方,4加行的時候有明得定、明增定、印順定、無間定,這基本上是把他那一段當作一個三摩地來講,基本上他裡面的第1個元素就是這個定。所以說,故欲善巧諸三摩地,應當善巧止觀二法。這些話如果沒有剛剛那個分析的話,很可能你就醬走過去了,可經過分析,就發覺這所有東西都連在一起,這什麼意思?你假如要有三摩地,你一定要有止觀。就是這個意思。你一開始一定是一個止,不可能一開始你是一個觀,一開始一定是一個奢摩他不會是一個毗鉢舍那,因為前面大乘的教法你已經知道了,有了奢摩他才有可能發展出毗鉢舍那。
 

  C16-P392生此三摩地奢摩他作意,義雖多種,然主要者是為引發毗鉢舍那之證德。毗鉢舍那又有二種:一、內外大小乘所共,能暫伏煩惱現行粗靜行相毗鉢舍那;二、唯佛弟子內道別法,畢竟斷除煩惱種子,修習無我真實行相毗鉢舍那。前是圓滿支分,非必不可少,後是必不可少之支。故求解脫者,應生能證無我真實毗鉢舍那。以若得前說第一靜慮未到地攝正奢摩他,縱未獲得以上靜慮及無色奢摩他,然即依彼止修習勝觀,亦能脫離一切生死繫縛而得解脫。若未通達未能修習無我真實,僅由前說正奢摩他,及依彼所發世間毗鉢舍那,斷無所有下一切現行煩惱得有頂心,然終不能脫離生死。如《讚應讚論》中讚置答云:「未入佛正法,癡盲諸眾生,乃至上有頂,仍苦感三有。若隨佛教行,雖未得本定,諸魔勤看守,而能斷三有。」故預流、一來,一切能得聖道毗鉢舍那所依之奢摩他,即前所說第一靜慮近分所攝正奢摩他。如是當知一切頓證諸阿羅漢,皆依前說正奢摩他而勤修習毗鉢舍那,證阿羅漢,故若身中未得前說奢摩他定,必不得生緣如所有或盡所有毗鉢舍那真實證德,後當廣說。故修無上瑜伽觀行師,雖不必生緣所有粗靜行相毗鉢舍那,及彼所引C16-P393正奢摩他,然必須生一正奢摩他。初生之時,亦是生起圓滿二次第中初次第時生。總應先生正奢摩他,次即依彼或由粗靜行相毗鉢舍那,漸進諸道乃至有頂,或由無我真實行相毗鉢舍那,漸行五道而趣解脫或一切智,是佛教中總印所印。故隨修何種瑜伽,皆不應違越,是謂總顯依奢摩他趣上道軌。

奢摩他越讀越清楚了,生此三摩地奢摩他作意,生這個所緣的三摩地需要一個能緣的奢摩他作意,能緣、所緣搞清楚這句話一出來你也不會亂了,要生醬子的一個三摩地一定要有奢摩他的作意才有辦法生這個三摩地,那他義雖然有很多種,可是主要的是為了要引發毗鉢舍那的這個證德。這前面都講過了,現再提醒強調一次。就說,你有了醬子的一個奢摩他的能力,你就能產生醬子一個三摩地,有了醬子一個三摩地的基礎是因為你有奢摩他,可是當你有了這些東西,目的是為了要產生毗鉢舍那。因為沒有毗鉢舍那是做不了事的!毗鉢舍那又有二種
一、內外大小乘所共,也就是能夠暫伏煩惱現行粗靜行相毗鉢舍那。這幾個字,假若剛剛各位都已經清楚了也就不用再解釋你就知道是什麼意思,因這是世間清淨,用的方法叫做粗靜行相。大家要記住,行相這2個字代表意思是心理面顯出來的東西,其實,能緣跟所緣都可以叫行相,這是心法的意思。當你能夠用粗靜醬子一個方式、這個心法,最後你就能夠進入色界得到初禪,醬子結果就能夠暫伏煩惱現行,欲界的煩惱現行。醬子是第1種毗鉢舍那。
二、唯佛弟子在內道別法,畢竟斷除煩惱種子,修習無我真實行相毗鉢舍那。這些文字你知道的很透徹,相對的你對論文的法義也會很清楚。
他現告訴你說前面這種所謂的世間道的毗鉢舍那他是圓滿支分,但不是必不可少、一定要有,後面這個就是必不可少之支分,這就是指內道。對佛門弟子來講,你有前面很重要特別是大乘,因你才有辦法有神通你才得到圓滿,可是因為最後是要解脫,對內道佛門弟子來講後面這個毗鉢舍那就不能夠沒有。所以,佛門求解脫者,應生能證無我真實義的毗鉢舍那。
接著宗大師又用另外一個角度再說一次。
以出世間來說,以若得前說第一靜慮未到地攝正奢摩他,這整個名相其實每一個字都有他的用意,為什麼他叫做第一靜慮未到地?就是第一靜慮的未到地定,因為你要進入第一靜慮,你要緣第一靜慮,然後從近分一直到加行究竟果作意,這時候你一開始一定要有一個正奢摩他,所以他就是第一靜慮這裡面所攝的正奢摩他,或者給他一個名稱叫做未到地定;其實這個名稱你可以用未至定、第一靜慮的正奢摩他、第一靜慮的近分定,若你都讀懂了你就知道指的是這個。當他說是他的近分定,第一靜慮一進入近分一定要有一個毗鉢舍那,這毗鉢舍那的根本就是他的近分定、也就是他的正奢摩他、也就是未到地定,醬這些字都能夠融會貫通了!如果你沒有獲得以上靜慮及無色的奢摩他,就算你沒得到然而你即依彼止修習勝觀,也就說單單靠這個未至定,所以你要知道這個未到地定雖然有人叫他是初禪的近分定,但他並不是用近分定這3個字來解釋是最恰當的,其實是所有都要經過這個,所以他才會告訴你就算你連初禪都沒有,4空定也沒有,你就依靠這所謂的未到地定去修勝觀,他就能脫離一切生死繫縛而得解脫。反過來,你世間道,如果你未通達未能修習無我真實義,也就說你沒有進入出世間奢摩他、你沒有出世間奢摩他的本領,你只有前面所說的正奢摩他就是指未到地定,及依彼未到地定所引發的世間毗鉢舍那,即使你能夠做到斷無所有下一切現行煩惱得有頂心,有頂就是非想非非想這是3界最高一層,3界最高下來一個叫做無所有,這都是屬於4空定,最高叫有頂,接下來就是無所有,那你當然是要能夠把無所有的無所有煩惱都斷掉你才有辦法到非想非非想這個有頂天。意思就是說你假如沒有出世間奢摩他,就算你48定全部都做到了,到達了有頂天,你終不能脫離生死。
根據龍樹菩薩讚嘆釋迦牟尼佛的《讚應讚論》中讚置答云:「未入佛正法,佛正法指的是出世道,佛教我們真正解脫是要出世間,不是要我們世間現。癡盲諸眾生,乃至上有頂,假如你沒有出世間,沒有了解出世間道、沒有出世間道修行方法,從一個凡夫開始,到你是一個能進入有頂就是非想非非想天的修行人,你還是沒有離開世間苦,所以,仍苦感三有,你還是在輪回裡面。若隨佛教行,你若知道跟隨釋迦牟尼佛真正佛教的根本,雖然你未得世間的48定這些根本定,可是你就靠你這個正奢摩他,你這三摩地,假如你是要出世間要能夠見道的這個三摩地,那你這個三摩地雖然沒有根本定,有根本定比較好這以前已經講過了,現不再重複討論這點,就算你沒有你就靠這未到地定,把這未到地定當作正奢摩他,你還是有辦法跳出三有最後見道斷三有。那這裡為什麼說諸魔勤看守,而能斷三有?這個魔一般會指欲界的最高的他化自在天天主波旬,任何一個人要離開欲界時他會非常在意、都會阻擾你,因他是欲界的王,你現在要離開三有,已經是不止欲界了。就算他化自在天不停的干擾你讓你無法離開欲界,可是沒用,別說只是欲界,你連三界都有辦法離開。」
所以,故預流、一來,這是小乘的預流果、一來果,是小乘沒有離開欲界時候的修行果位,預流果就是初果、又名須陀洹還要來欲界7次,一來果就是2果、又名斯陀含還要來欲界1,為什麼會有7次、1次之分?這是根據你斷了煩惱多少來分的,煩惱一共有9品,這有一個計算方式,就說你斷到什麼程度你就見道了【
112個,112種煩惱是由4聖諦*10個惑(貪瞋癡疑慢加上5邪見)*3=120,再扣除上2界無瞋,4聖諦*2上界=8,所以120-8=112 】,見道醬算一算你還要7次往返,假如你再進一步,不是很記得了,書一翻就有,反正是斷到一個程度你只剩一次了,這就是第2果、一來果。一切能得聖道毗鉢舍那所依之奢摩他,即前所說第一靜慮近分所攝正奢摩他。這一些你不管是預流或者是一來,你能夠得到醬子一個聖道,因這都是見道以上,這時候的毗鉢舍那、一定是靠毗鉢舍那你才有辦法得到預流或者是一來。就說你是預流的三摩地或者是一來的三摩地,你當然是這個三摩地裡的毗鉢舍那讓你去得到預流或者是一來。可是這個三摩地裡面一定有他的正奢摩他,那這時候的奢摩他你只需要靠前面所講的第一靜慮近分所攝正奢摩他,也就是未到地定。把這些都講清楚了以後,你一看到這些話你就知道他指誰,你就知道這個就是未到地定。這又回到剛剛講的,現用另外一個角度講,假如你要修預流三摩地或者是修一來果三摩地,不管你修這2個三摩地哪一個,你所需要的正奢摩他就是未到地定,你只要有未到地定就可以修,因為你已經有那個正奢摩他了,預流三摩地或者是一來三摩地的正奢摩他你已經有了。
可是再接下來的就不能了!
為什麼會寫到這2個、上面的不寫?因為再上去你要破3界了,你要去3果、不還、阿那含了,你要去不還的時候你一定要有根本定,可能有同修不知道我在講什麼,不過也有人完全懂我的意思,而這點就是這些話裡面沒有講出來的部分,3果以上你正奢摩他是不是可以靠未到地定呢?不行。答案就是不行,為什麼?因為未到地定本身不是根本定,有了根本定你才是真正離開欲界,你才有辦法不還。這裏面不用去細讀,但是把這分清楚也是蠻重要的!如是當知一切頓證諸阿羅漢,皆依前說正奢摩他而勤修習毗鉢舍那,證阿羅漢,所以追根究底,就算你最後的阿羅漢一開始也是要依靠那個正奢摩他,由那個正奢摩他這指的是未到地定,由這奢摩他得到應該需要的毗鉢舍那,然後就慢慢得到預流、一來、不還,最後阿羅漢。故若身中未得前說奢摩他定,你假如沒有醬子一個奢摩他的話,必不得生緣如所有或盡所有毗鉢舍那真實證德,你一定沒有辦法生出能夠緣如所有性、跟盡所有性毗鉢舍那的真實證德,後當廣說。這裏面主要是在強調你要有醬一個奢摩他你才有辦法發展出來能夠緣如所有性、跟盡所有性的毗鉢舍那,為什麼要如所有性、跟盡所有性?就為了要見道,要出世間一定要有如所有性的智慧、跟盡所有性的智慧。
現在轉回到密乗來講。
所以,這些修無上瑜伽的觀行師,無上瑜伽是密乗最高的修行,在密乗最高的修行的這些修行人,他雖然不必生出緣所有粗靜行相的毗鉢舍那,這就是世間清淨,他不需要去具備有所有的根本定,及彼所引正奢摩他,可是他也一定要有一個類似我們這種未到地定的正奢摩他。這所以強調一個三摩地裡面最重要的主成分就是所謂的正奢摩他,他一定要有,所以他現在告訴你密乗也一樣,他不需要去緣所有的這些東西,可是他第1個一定要有一個正奢摩他,也就是剛剛講的未到地定,所以,他必須要生出一個正奢摩他。初生之時,亦是生起圓滿二次第中初次第時生。那這個正奢摩他在密乗裡是從生圓次第裡面的生起次第時生的,是說當他生起次第做到的時候他就得到了正奢摩他,以後就是靠這個正奢摩他發展出密乗所需要的毗鉢舍那,最後達到完成密乗三摩地的這個境界。這裡等於是一個總結,所以,總應先生正奢摩他,這句話是非常重要的一句話,次即依彼或由粗靜行相的這個毗鉢舍那,漸進諸道乃至有頂,就是先要有一個奢摩他,你或者是走世間道,或者是走出世間道,就是由無我真實行相毗鉢舍那,然後漸行五道而趣解脫或一切智就是到佛道,所以這是佛教中總印所印,是非常的重要的一個原則。故隨修何種瑜伽,皆不應違越,不管你是哪一種修行,這個原則都不能違背,是謂總顯依奢摩他趣上道軌。講到這裡就了解這奢摩他有多重要,不管你走什麼一定要先有這個東西。

含師姐:師兄,我想請問一個問題,就說b392~前是圓滿支分,非必不可少,後是必不可少之支。
前是圓滿支分,非必不可少,所以這個也就是說前面的粗靜相道對於圓滿支分來說並不是不可以少的,也就是說我今天如果要修圓滿支分的話,是可以不必去修粗靜相道的,所以這個圓滿支分應該並不是指粗靜相道。是嗎?
石師兄:不是。他這個前指的是粗靜相道,我們就說世間道、世間清淨啦,前這個字的意思就是說,你要世間道的話他是屬於圓滿的支分,並不是一定要有的,有了是能夠達到圓滿。
含師姐:我的解讀是前是圓滿支分,非必不可少,應該是連在一起,中間不要有逗點,為什麼?因為前是指前面的粗靜相道,所以,前面的粗靜相道是圓滿支分非必不可少。我是醬解讀的。
石師兄:對,你合起來也一樣的意思,有沒有逗點這個意思沒有變啊!
含師姐:我認為說一般的粗靜相道不能稱為圓滿支分,圓滿支分應該是後面所謂的你要能夠去證得無我真實的這個毗鉢舍那,那才應該算是完成一個圓滿支分吧!
石師兄:等下,我先查一下《廣論四家合注》有沒有這個逗點?有這個逗點。我現先跟你講,這逗點不要拿掉,因為這個《廣論四家合注》基本上是根據藏文,所以原文裡面一定是有的。現回頭再來講。
含師姐:因為我看後面的文,他後面文就一直強調說這個粗靜相道即便是包括密乘,他都不是一定要修的。但是後面所謂的這個無我真實義的這個毗鉢舍那,這是必不可少之支。既然是必不可少之支,是誰的是必不可少之支?那應該是圓滿支分的不可少之支。
石師兄:我不認為是醬子,不可少是以佛門來講不可少,以佛門來講你不能沒有出世間道。可是以佛門來講,並不是說世間道一定就要有,可世間道假如有的話他算是一種圓滿,我的解讀是醬子。特別是對大乘來講,你是不能夠沒有前面的。
含師姐:醬這問題我懂了!我想問第2個問題b392~剛剛有說到一切頓證諸阿羅漢,一時頓證的阿羅漢果,你有提到從這裡可以證明阿羅漢果不一定是在未到地定可以證,可是我們看這邊出世道你標記的以若得前說第一靜慮未到地攝正奢摩他,縱未獲得以上靜慮及無色奢摩他,這是說以上、未到地定以上,然即依彼止修習勝觀,亦能脫離一切生死繫縛而得解脫。那換句話說,只要依止未到地定就可以啊!
石師兄:是。這個意思是他在強調這個未到地定的重要性、關鍵性,他說你只要有這個未到地定,你都沒有根本定,沒有關係,你照樣能夠做到出世間道,那個是必不可少。反過來,第2點,他就轉過來,就算你所有的根本定你都得到了,48定你都做到了,可是你沒有這個出世間的毗鉢舍那。現在你正奢摩他都一樣喔,就不去講那麼細分,剛剛講到預流、一來,我相信你知道我在講什麼,就是因為預流、一來的時候是不需要根本定的,因為這2個還在欲界裡面。那現在文章是強調,告訴我們你奢摩他不能沒有,可是這奢摩他要發展出2種毗鉢舍那,這2種毗鉢舍那有1種你是絕對不能沒有的,因為你是佛門弟子。你就知道我是在講出世間道的毗鉢舍那。另外一種你可以沒有,可是有了更好,那是更圓滿!這是我的解讀,我相信是對的。
含師姐:我知道您的意思,但我的意思是說因您剛才有提到就說阿羅漢至少4果是不應該在未到地定裡面可以證得的,因你舉3果為例。可我記得我曾問過常柏法師,就說到底能不能在未到地定證得阿羅漢果?常柏法師是肯定的跟我說可以的,因為在《雜阿含經》裡有一則故事叫做(須深盜法),須深這個人他看到很多阿羅漢,他就問他們有沒有神通、有沒有禪定?這些阿羅漢就回說我們都不會,他們特別告訴他說我們是慧解脫阿羅漢,所以我們是不需要根本定。後來去求證佛,佛也給肯定的答案,因此,依照我所學的,像《瑜伽師地論》一直都告訴我們這個慧解脫阿羅漢他是不必一定要根本定的。什麼叫慧解脫阿羅漢?就是他至少他沒有證得到滅盡定的,所以在這以下都可以叫做慧解脫阿羅漢。可是,未到地定能不能證阿羅漢呢?是可以的。這就是我的問題。
石師兄:現在是醬,因這裡面牽涉到一個細節,你先從未到地定開始,然後你就得到預流、一來,這基本上是沒有問題的。其實剛剛講時我有一個地方不是很有把握的,因為未到地定其實不算欲界定,這裡面到底要怎麼樣把他釐清楚可能涉及到蠻多的。你剛剛講的是另外一個角度,就是用慧解脫的角度,當然是很好的一個角度去講這個。可是若換另外一個角度來看的時候,所謂的未到地定並不是欲界定,他已經是色界定了,他只是少分而已。醬這裡面又有這一個問題,我覺得也不一定要強調說未到地定就沒有辦法證到阿羅漢,不必要醬子去講,這個講法是需要保留的。
含師姐:那還有另一個問題,b392當知一切頓證諸阿羅漢,不知道這個一切頓證諸阿羅漢有沒有一個特別的意義,還是只是說這些阿羅漢,還是一切頓證是不同於一般證阿羅漢的狀況?
石師兄:有,但這裡面蠻複雜的,我沒有特別想要把這個去釐清。因為在《四家合注》裡面對這個頓證他有一個說明,可能涉及到很多東西。我現在念給你聽,在這個頓證裡面他做了一個註解三界九地的煩惱,每一地中間又分做九品,九地的九種下下品同時被斷除,如是乃至九地的九種上上品同時被斷除。所以他這裏面提到這個頓證的意思是這個意思,就一次把所有下下品跟上上品全部同時都把他斷掉了。為什麼他特別提這個?這裏面一定有涉及到一些就說比較細比較深一點的內容,我們現在不需要去研究這個。因為這涉及到為什麼特別提同時要斷下下九品跟上上九品,為什麼?
含師姐:我懂了,大概是跟小乘的81品思惑有關,我大概知道了,謝謝。
石師兄:這一定要知到其他的東西,不然下下九品跟上上九品一起斷?今天有沒有比上一次講得清楚?
含師姐:有,蠻清楚的。

石師兄:那至少今天就沒有浪費時間了,特別是三摩地怎麼定義他。那就講到這裡了。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奢摩他 三摩地
    全站熱搜

    七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