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030 P380L10-P384L13 奢摩他-0166
今天要進入一個蠻重要的單元什麼時候才叫做真正得到奢摩他。是根據什麼樣的情況,這裡面涉及到的是一個輕安,因此也針對輕安做了一些很詳細的說明。可能我們現在離輕安還有一段距離,可是了解這個是很重要的,等到那個階段的時候就比較不會判斷錯誤、或是自以為怎麼樣而產生增上慢。
由修成辦奢摩他量分三:① 顯示奢摩他成與未成之界限b381,② 顯示依奢摩他趣總道軌b389,③ 顯示別趣世間道軌b393
初又分二:① 顯示正義b381,② 有作意相及斷疑b385
   今初 顯示正義 b381
  若善了知如前所說修定之軌而正修習,則九住心如次得生。第九心時,能盡遠離微細沉掉,長時修習,此又不待策勵功用,相續依止正念正知,而三摩地能任運轉,是否已得奢摩他耶?茲當解釋。得此定者,有得未得輕安二類。若未得輕安,是奢摩他隨順,非真奢摩他,名奢摩他隨順作意。如《解深密經》云:「世尊,若諸菩薩緣心為境內思惟心,乃至未得身心輕安,於此中間所有作意,當名何等?慈氏,非奢摩他,是名隨順奢摩他勝解相應作意。」《莊嚴經論》云:「由習無作行,次獲得圓滿,身心妙輕安,名為有作意。」此說作意即奢摩他。《聲聞地》文,至下當說。《修次中篇》云:「如是修習奢摩他者,若時生起身心輕安,如其所欲,心於所緣獲得自在,應知爾時生奢摩他。」此說須具二事,謂於所緣得自在住,及發輕安,故《修次初篇》說:「若時於所緣境不用加行,乃至如欲心任運轉,爾時應知是奢摩他圓滿。」意在已得輕安,《修次中篇》顯了說故。又《辨中邊論》說,八斷行中之捨與此第九心同一宗要,但此非足。彼論亦說須輕安故。《般若波羅蜜多教授論》云:「如是菩薩獨處空閑,如所思義作意思惟,捨離意言,於心所現多數思惟,乃至未生身心輕安,是奢摩他隨順作意。若時生起,爾時即是正奢摩他。」此說極顯,此等一切,皆是決擇《深密經》義。

第一段主要是顯示正義,這是顯示什麼正義?就是什麼時候才叫做真正成就奢摩他?這正確答案是什麼。
若善了知如前所說修定之軌而正修習,這就是前面講的非常多的從1住心一直到9心住所有這些,按照這個方法去修習,醬子你就會九住心如次得生,就按照1234醬一直到9漸次產生,9個階段、9個住心。在第九心時,因為你已經能完全沒有沉掉了,即使是微細沉掉都沒有,這已經是無過三摩地,這時候你因為長時修習能夠維持這個所謂的無過三摩地,就是完全遠離所有的微細沉掉,你不停的串習最後你就會達到一個叫做不待策勵功用,我們知道第9住心就代表他是沒有功用、無功用,沒有特別策勵功用但是能夠相續依止正念正知,而三摩地能任運轉,就是無功用運轉。這是宗大師文字說你到達第9住心,已經成就了第9住心,醬子是否就叫做得到奢摩他?茲當解釋,接下來就是詳細的解釋,也就是顯示正義,什麼時候叫做得奢摩他。
得此定者,這定是指第9住心、等持、三摩地,得到第9住心基本上叫做三摩地,大家應該還有印象,只是我再複習一遍,三摩地在我們的解釋裡面就叫做等持,所以,第9住心、三摩地、等持這3個意思是一樣的。這時候有2種,1種是得到了輕安,1種是沒有得到輕安。假如,你沒有得到輕安,這時候這個三摩地、或者是這個等持就叫做奢摩他隨順,就是不是真正的奢摩他,所以得到了等持不代表得到了奢摩他,可是絕對是得到了奢摩他隨順,這時候叫做奢摩他隨順作意,這分野就是在於有沒有輕安。我們經常看到他們用作意這個名詞,5遍行作意、觸、受、想、思,他用這個就可以了解基本上這指的是心法或者是心所法,假如是色法不會用作意這2個字。
宗大師顯示這個正義以後馬上就引勝教言來佐證,就如《解深密經》裡面所說:「彌勒菩薩問釋迦牟尼佛世尊,若諸菩薩緣心為境內思惟心,我想大家看多了這些文字後不要讓他看完就過去,你要練習學會他為什麼會用這些字,雖說文字是假的,但是,他們基本上習慣醬子用,你假如不停的串習,以後你看到這個字就知道他在講什麼。所以,第1緣心,這個心在這裡指的是根本所緣,諸菩薩為什麼會緣心為境呢?因為這個是在定中,定是依第6意識的當然是緣心為境,以第6意識來講他不是緣色法他是緣心法,所以他才會說緣心為境,醬你就要了解他這個心指的就是根本所緣,前面也講過你學定之前一定要有一個根本所緣。那接下來為什麼又說內思惟心?因為他在坐定的時候基本上是把外散的心收攝回來讓他不外散而向內,向內的內就是指向對根本所緣,原來他是外散他可能去緣外境的色聲香味觸等,又或去緣惡尋思、5蓋,像這一類都叫做外散,所以他會用這個字出來。為什麼會用思惟心?這裏面比較難的就在這裡,因一般我們的反應若用思惟這就是第6意識的作用,你不可能用前5識去思惟的、一定是用第6意識去思惟,可是當我們用思惟的時候經常會想到這是一種分別識,有分別的一種情況。所以你看他用字,思惟,有時可以代表6意識緣他自己的內境,這時就可以用思惟這個名詞。也就是說這個思惟的意思可以說是在緣境。醬子配,你假如把這個做一個解析,將來你看到這些字你就會知道他想講什麼。所以他說,世尊,每一位菩薩他是緣心為境內思惟心,醬子的一個過程主要是在學定,乃至未得身心輕安,在他還沒有得到身輕安、心輕安,所以大家一定要記住一談到輕安這中間有2個東西身輕安、心輕安,到底什麼叫身輕安、什麼叫心輕安,今天的課文就在詳細討論這個。
所以彌勒菩薩就問釋迦牟尼佛在菩薩學定的時候,你知道他在學定就是因為緣心為境內思惟心,這整個過程到他還沒有得到身心輕安的時候,於此中間所有作意,用作意就是因為這是一個心法,因為定是一種心所法,在這裏面所有的這一個作意就是這種過程,其實你可以說,一住心是一種作意,二住心也是一種作意,當名何等?意思就是沒有得到輕安之前的這個中間所有作意應該叫什麼?當然這裏面主要是強調最後的那個結果,於此中間所有作意,你也可以解釋你得到9住心之後到你得到輕安的中間。你可以醬子講,醬中間還沒有得到輕安的這個第9住心就可以叫做於此中間。那是不是可以解釋做由第1住心開始呢,這我比較沒有把握,但是我們比較不需要用醬子的解釋,因為,把1住心、2住心一直到8住心都叫做奢摩他隨順好像也不能說不對,但是,他既然沒有明講我們也不需要醬子去想。這可以2種說法,可是看文字覺得比較適合用你已經得到第9住心,簡單講你已經得到等持了,你已經得到三摩地了,可是你沒有產生輕安。那麼,這中間這些作意應該叫什麼、要給他什麼名字?其實,彌勒菩薩不會不懂定的,他講這內行話去問只不過是想要讓我們這些凡夫懂這些個道理。
然後佛陀就回答他慈氏,非奢摩他,這個不是真正的奢摩他,這個是叫做隨順奢摩他勝解相應作意。」這裡面有一個重要的觀念就是這裡面為什麼會用勝解?別境欲、勝解、念、定、慧,這地方我的感覺,因為我們知道在所有定的名相的時候,比方說7作意有7個名字有了相作意、勝解作意等等,可是這個地方絕對不是指7作意裡面的勝解作意,那他是指什麼呢?我們知道在這個名相裡面有2個是相對的,勝解對真實,假如你把所有的定當作真實作意跟勝解作意,你可以醬子做一個分類,真實作意就是你真正入了定,勝解作意就是在過程中你還沒有進入。所以勝解範圍包括比較廣,比方說你在做不淨觀,這些都叫做勝解。可是等你進入了初禪的時候你可以叫他真實作意、或者是……當然這裡不是完全講出世間跟世間法,就是我們可以用最後完成的那個的加行究竟果作意叫做真實作意,那其他的都叫勝解,這裡這個勝解應該用醬子的解釋,這是我個人的淺見,基本上我以為醬子講應該是不會錯的,就知道他為什麼用這個字,他隨順就好了,為什麼再加一個勝解?這就是我們要知道在分類的時候,勝解跟真實,這2個是相對的,就代表一個完整的分類。
接著宗大師又引《莊嚴經論》所說:「由習無作行,大家一看到這個由習無作行就馬上知道他是講第9住心,我們讀了這麼多一定要有辦法醬子反映,而且也知道這是講58斷行裡面最後的捨,所以叫無作行。那58斷行最後的捨就相對於9心住裡面最後的第9住心等持。等下我們還會再看58斷行那個表,你要記住,醬一看你就知道他指的是哪一個階段,若是用6力來說這等於是串習力,主要是提醒各位當他一講你就知道他指的是哪一個階段,這已經是最後的階段。次獲得圓滿,因為你到這裡最後就得到了圓滿就是完成了,那當他一講圓滿的時候你就知道他是指已經有輕安了,假如沒有輕安他不會叫圓滿。後面還會遇到這些字,大家先記一下,一開始的輕安不是真正他們所講的那個輕安,一開始你得到的那種東西並不是真正你已經得到奢摩他,那種輕安是什麼後面再講!可是得到真正奢摩他的時候那個輕安一定叫做圓滿輕安,一定會加上圓滿、或者是不動2個字,不會動的意思。你慣了這個文字以後你讀《莊嚴經論》這裡,看到圓滿你就知道真正得到輕安了。因此這時他會講身心妙輕安,他會用身心妙輕安這個字,這時候名為有作意。作意本身是可以代表所有的心所,可是這時候的作意這2個字就單單是指三摩地,等於他只是一個代名詞,其實這時三摩地是指你得到真正的奢摩他,這時我們用的名相叫做等引。大家記住,等持的時候有輕安的等持跟沒輕安的等持,有輕安的等持名字叫做等引,或者是在《瑜伽師地論》裡叫做三摩呬多地,這已經是離開欲界的定了。」所以宗大師根據《莊嚴經論》文解釋給我們說~此說作意即奢摩他。那你要知道不是以後看到作意2個字就代表奢摩他,不是。這作意是一個心所的代表,因為任何一個心法都會有5遍行,5遍行就用一個作意就代表你整個是一個心法。所以他說此說作意,我這裡所說的這個東西呢我指的就是奢摩他。那在《聲聞地》文裡也講了很多,至下當說,現在暫時不講,後面會有很多《聲聞地》有關這方面的教言再說,我會把《聲聞地》裡面整個有關奢摩他的這些文字整理出來再跟各位一起從頭讀上一遍,這也是蠻重要的,現在暫時還不到這個階段。
宗大師現在暫時不講在《聲聞地》裡面有關的這些文字,以後會詳細講,接著就根據《修次中篇》來說:「如是修習奢摩他者,你在修習奢摩他的人,當你生起身心輕安的時候,如其所欲,心於所緣獲得自在,應知爾時生奢摩他。」所以在《修次中篇》裡面講什麼叫做真正的奢摩他,也就是顯示正義,這是《修次中篇》給他的定義。

宗大師引完《修次中篇》的定義以後,他馬上就解釋,這整段話裡面有2個重點:第1點就是此說須具二事,就說真正的奢摩他須具備2個條件→1是於所緣得自在住,這個於所緣得自在住,有人沒有特別去解釋就代表你已經是非常圓滿的成就這個9心住了,但是你也可以直接就把他代表是等持,一般也叫做三摩地,也表示你9心住已經到達圓滿狀態,這叫做自在住,所以第1點你一定要是等持。2是你一定要發輕安。所以講來講去都是同樣的話,我們知道他是引不一樣的教言,其實所講的都是同樣的事情。
接著又引蓮花戒的《修次初篇》,這是當時他辯贏了支那和尚以後,藏王要他把修行重點寫成了《修次3篇》,漢傳只翻譯了初篇,可是不建議大家去看這個,因為翻譯會讓我們弄混不清楚講什麼。這裡不是用漢傳的翻譯,法尊法師他是直接用藏文翻譯的,其實在《廣論四家合註》有提到漢傳的,但我們不去用以免弄混了。《修次初篇》裡面就說,:「若時於所緣境不用加行,大家知道這時候他指的是什麼?一看就知道是指到最後那一住你用捨,或者是你在第9住心的時候,乃至如欲心任運轉,然後按照你的希望這個心完全能夠按照教言裡面所教的成就那樣子的境界,爾時應知是奢摩他圓滿。」宗大師馬上接著做解釋,他說意在已得輕安,你看《修次初篇》裡面沒有醬說,可是你一看到奢摩他圓滿這個字的時候,也就是代表他有輕安,你看了這個文你一定要醬反映這是代表他得到輕安。為什麼呢?因《修次中篇》顯了說,《修次中篇》直接就提到輕安,雖然《修次初篇》沒有提,可是你得到奢摩他意思就是得到輕安。
宗大師把這點做一個交待以後,接著再引《辨中邊論》的說法,《辨中邊論》裡面的八斷行中之捨,這個捨是8斷行裡面最後的一個斷行是對治最後一個作行過,因那時候你不需要作行、你不應該有功用,所以他説這個跟第九心是同一宗要,意思是一樣的,2個所強調的是同樣一個境界,為什麼是同一宗要?我希望我們同修馬上都覺得當然是一樣的,因你已經讀過了,假如你現在還搞不清楚他為什麼講是一樣,等下你就得要去把這2個東西的定義搞清楚,其實講的就是8斷行的第8個行就是9心住裡面所謂的無功用,因此這是捨,一樣。但此非足,意思就是這並不是表示說你到了捨或是到了9心住醬子你就完成了,不是。所以他告訴你,彼論亦說須輕安故,彼論是指《辨中邊論》,在《辨中邊論》裡面也有提到說需要輕安。他沒有提出這個文字,我也沒有特別去找出來。就記住9心住就是8斷行的第8個行~捨,這2個是一件事,可是並不是代表醬子就完整了,醬子代表你得到等持,但是並不是代表你得到等引,這是有差別的。再重複一遍,代表你得到等持、不代表你得到等引。為什麼?因為等引跟等持的差別就在於你有沒有輕安。等引就是我們講的奢摩他,也就是三摩呬多地,不叫三摩地了。
接下來再用前面已經引過很多次的寂靜菩薩的《般若波羅蜜多教授論》,我現講一句,當你讀完《廣論》以後,為什麼我常常要提他引用的這些論是誰著的,因為你假如要更深入的時候,你就按照他所指引的你再去看這些論,你想要把定學好你希望更深入,他已經講的很完整,你可以再參考就是這裡面他所提到的這些論。這論中說:「如是菩薩獨處空閑,學定一定要找一個那叫阿蘭若,就是要找到一個不會吵鬧的處所,這前面講過,定一開始你加行時一定要找一個適合的地方。如所思義作意思惟8個字所代表的意思在《略論》裡面有特別標出來他代表什麼意思,他代表的意思就是作意住於所緣境不忘,這個作意指的是你自己的作意,因為你在定的時候是一個心跟心所法,所以那本身就是一種作意,這時你要讓他住於根本的所緣不忘,那為什麼會用這8個字呢?如所思義,這指你決定要去思惟的那個東西、也就是你的根本所緣,作意思惟,也就是你自己採用了定的心所,你用念心所跟定心所讓你自己能夠去緣這個根本所緣。所以,如所思義指的是根本所緣,作意思惟,你作意去緣你的根本所緣,因此這8個字《略論》有特別標出來這意思就是作意住於所緣不忘。捨離意言,按照《略論》的解釋,他的意思就是假如不是上師教的、不是經論上教的這些都跟你無關,你要把他都捨棄。意言,所代表的意思就是不是他教你的東西。另外,可真正所謂的定也算是一種無分別,這是不是說你要按照定的那種無分別的思惟。那我們還是把他當作非教言來解釋。於心所現多數思惟,於心所現,這一看就知道指的是根本所緣,多數作意思惟也就是你不停的練習,緣你自己的根本所緣境這個動作就可以叫做思惟。這整件事情就是一個作意,因為是心法、心所法。乃至未生身心輕安的時候,這是奢摩他隨順作意。你什麼時候生起身心輕安,那時候即是你真正得到奢摩他。」講來講去重點就是有沒有得輕安來判斷,可是建議各位,就是這些字他為什麼醬子寫,你不停的做醬子一個分別以後,你看這些東西就比別人容易懂他的意思。宗大師說此說極顯,極顯就是他講的非常清楚了,整個講起來就是有沒有輕安來決定是不是真正的奢摩他,這些的一切,所有都是根據決擇《解深密經》義,因為論一定是要根據經的,論是解釋經的,基本上就是用決擇。這些論都是在決擇,就是聞思以後你要有了決擇,你才可以按照這個決擇去做修啊。
得到第9住心 = 等持 = 三摩地
未得輕安之第9住心 = 奢摩他隨順 = 隨順奢摩他勝解相應作意
只要心不是在自己的根本所緣上都叫做外散。
等持 + 輕安 = 奢摩他 = 等引 = 三摩呬多地 = 離開欲界的定 = 等至(三摩鉢底)

初禪的近分定 = 未到地定(未至定) = 進入奢摩他 = 進入三摩呬多地
未到地定(未至定)以上 = 奢摩他

 

  C16-P382若爾,未生輕安以前,此三摩地何地攝耶?答:此三摩地欲界地攝,三界九地隨一所攝,而非第一靜慮近分以上定故。又得近分,決定已得奢摩他故。於欲地中雖有如此勝三摩地,然仍說是非等引地,而不立為等引地者,以非無悔、歡喜妙樂、輕安所引故。如《本地分》云:「何故唯於此等名等引地,非於欲界心一境性?謂此等定,是由無悔、歡喜、輕安妙樂所引,欲界不爾,非欲界中於法全無審正觀察。」由是因緣,未得輕安,雖三摩地不須一類依止正念,能無分別心任運轉,復能合糅行住坐臥一切威儀,然是欲界心一境性,應當了知不能立為真奢摩他。

C16-P382若爾,未生輕安以前,此三摩地是屬於何地所攝?在佛學的宇宙觀有情世間分成三界九地p33三界是欲界、色界、無色界;九地,欲界算作一地就是五趣雜居地,五趣是指天、人、畜生、餓鬼、地獄,其他8地就是色界4地就是指初禪、2禪、3禪、4禪,加上無色界 4 地就是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這 8 地就是 4 禪 8 定,加上欲界一般就叫三界九地。這句話就是在問,沒有輕安的三摩地是算在哪一地?
答:這個三摩地是屬於欲界五趣雜居地所攝,那這裡為什麼還要說三界九地隨一所攝,這我在想是文法的關係,其實他的意思就是說假如你用三界九地來分那他算是欲界地。所以,我猜的,有時候他們直接用藏文翻譯過來不考慮中文,有時候反而會誤導。正確的翻譯應該是說,你約、假如你根據三界九地看是哪一個算在哪一地,那我現在告訴你他算在欲界地,欲界地就是9界裡面最下的那一地。並不是第一靜慮近分以上定故,這一句很重要,因為三界九地裡面除了最下的那一個欲界地他不叫做等引,從他以上的那個 8 地都叫等引了,也可以叫等至,一般等至在 4 空定叫三摩鉢底,等引跟等至這2個之間我比較沒有辦法用文字把他分清楚,但我的感覺,一般,等至就是三摩鉢底但不一定是 4 空定,可 4 空定一定是等至, 4 空定以外其他也叫等至,現在這裡不去多談了。能夠叫等引以上的在這9地只有一地不叫等引就是欲界地,其他8地都叫等引,有這概念就可,這是很重要的。至於叫做奢摩他不見得要到8地,只要是初禪的近分及其以上都可以叫奢摩他。大家在這裡一定要記住一件事初禪的近分跟其他的近分有非常不一樣的性質,就說你不能把初禪的近分跟2禪的近分當成類似,2禪的近分類似是中間定,就是你還沒有進入你快要進入,而初禪的近分是特別重要的一個關鍵,因為進到這裡就叫做奢摩他了。沒有進到這裡你其他的世間清淨跟出世間清淨你都不要談,你不用想、你不可能。所以你一定要先進入這一個關鍵,這一個關鍵並不只是描述一個初禪的近分定而已,他其實是一個超重要的關鍵,他的意思遠大於近分這2個字的意思,我想強調就是這點很重要,所以一般他又叫做未到地定、未至定。
這裏就是告訴你定未生輕安以前是欲界定,生輕安以後都叫等引,可是還有一個很重要的,雖然你只有到初禪近分也算在奢摩他的範圍裏面。
又得近分,這個近分指的就是未到地定,所以你只要達到未到地定的時候,你就是決定已得奢摩他了,就因為這時候你已經有輕安,這是一件事由不同角度把他說清楚。於欲界地中雖然有等持,這等持也是如此殊勝的三摩地,然仍說他不是等引地。等引是一個重要的名相,而等持不立為等引地者,為什麼?根據《略論》特別講這叫做等引的三因相,因相的意思是為什麼叫他等引,就說是什麼原因、是什麼條件所以他叫做等引,這是等引地3因相1無悔,無悔意思不是沒有後悔,是不會有疲厭,就是你不會覺得累、不會覺得厭煩,不會有這種心態這叫做無悔。第2歡喜妙樂,一般喜指的是心法、樂指的是身觸,心歡喜身妙樂,一定有身心這2部分,就身輕安、心輕安。第3輕安,其實這3個本身2主要是指這個輕安,但是這裡面這個輕安本身他有一個強調,這個強調不太一樣,看以後的文字就會很懂這個了,他說這時候你要有極堅固住分情況所生的輕安才算等引。在這裡沒有講出來,但多多少少已經有告訴你,前面有說過什麼叫做奢摩他,什麼不叫做奢摩他我們都懂了,那他的分野在輕安。那輕安本身也有真輕安、我們不能叫作假輕安,就說一開始的輕安不叫做真正的輕安,真正的輕安會用圓滿輕安、不動輕安這4個字,若沒有用這幾個字指的是奢摩他輕安的時候,他一般就是在醬子狀態下的輕安,所以他會有堅固住分。很快解釋一下,大家印象會更深,因以後文字都會告訴你。一開始你產生的那個輕安是非常躍動的,就說你會高興的不得了,不是很平靜的,就是非常舒服高興的不得了,那麼產生那樣子的時候,雖然你不見得是沒有住分,可是那不是一個真正定的狀況,真正標準的定不應該是醬子。你產生那樣子很激動的心情隨著時間不需要很長你馬上就恢復比較平靜,並不是代表你不高興你沒有那個快樂,而是,那個快樂不像一開始那麼激動,就好像中彩卷一開始那一剎那很激動過一下你馬上冷靜下來,你冷靜下來並不是代表你沒有高興,只是不像前面那麼激動,這是一個差別,當你進入到後面這個狀況的時候才叫做圓滿輕安、才叫做不動輕安、才叫做三摩地的輕安。所以你要記住等引三因相,這是代表你為什麼無疲厭,因為你身心都很快樂的時候你是不會覺得做善法很累,或者是覺得今天做善法做太多了,不會。你永遠有那個能量有那個體力有那個心情很高興去做善法,這個就是無悔,這個原因就是因為你有心歡喜身妙樂。而所有整體的原因就是輕安,可是這個輕安,為什麼會把這2個分開呢?也就是這裡所談的輕安一定要有一個極堅固住分的這種意思在裡面才可以,因這是真正的輕安叫圓滿輕安、或者叫不動輕安
所以這裡引用《本地分。卷11》:「何故唯於此等名等引地,非於欲界心一境性?為什麼只有在這個地方叫等引地,而不在9住心的那個叫等引?等引指的意思就是奢摩他、就是三摩呬多地。我會一直重複就是希望大家一定要記住這些名相。謂此等定,這個此等定就是指等引,這個是由無悔、歡喜、輕安妙樂所引,這等於是把等引3因相用文字、順序稍微變一下但意思都一樣,無悔、歡喜、輕安妙樂所引,這裡為什麼會用醬子順序其實都有原因的,後面就會懂了,現先提醒各位,你先記住這個順序:
心輕安身輕安身輕安之樂心輕安之喜
以後你看文字就更生動,輕安是先從心輕安開始,然後再生起身輕安,這是指心輕安這是心所法,但是轉成了身輕安之樂,這時候不是心所,這時候是觸、是色法,就說你整個身體的感覺舒服的不得了,由這個身輕安之樂才轉成心輕安之喜。所以,由心變身、由身變身樂、再由身樂變心喜。這整個過程是醬子轉變的。
所以他用字醬子用法就是有剛剛順序的意含在內。
那麼欲界就不爾就不是醬子了,單單你講等持就不是醬子了,可並不是等持就表示他就一定不是等引,不是這個意思喔!欲界的等持也可以是上界的等持,那講等引的時候就是上界的等持,所以他說不是欲界。非欲界中於法全無審正觀察。這句話若用白話講的時候,並不是欲界裡面沒有得到那個所謂的9心住,於法,這就是9心住整個的定裡面,你沒審正觀察,就說你完全能夠很正確的掌握所有定裡面那樣一個次第。也就是說,欲界不爾,是說欲界沒有輕安,並不是代表欲界的定他沒有完成整個9心住那樣子的一個境界。這句話意思是醬子。」所以是不是奢摩他的重點不在於他是不是9心住的境界,而在於這個9心住有沒有得到輕安的9心住,醬就有差別了。
由是因緣,因為這個原因,假如你未得輕安,雖三摩地不須一類依止正念,一類是表示持續的,不須一類依止正念的意思就是沒有功用,在第8住心的時候你是需要有一類依止正念,這是有功用的,也就是說你有一個很清楚的sop,完全在那個sop下面維護你做的一個標準作業流程,你按照那樣,到了第9住的時候你是不需要有醬子的持續依止正念,就是沒有功用的意思。這個字就是代表沒有功用。可是你也能夠無分別心任運轉,分別在這就是指功用的意思,也就是說你沒有得到輕安,雖然你也是第9住心,第9住心意思就是你可以無功用能夠安住在你的所緣境裡面,同時你還能什麼?復能合糅行住坐臥一切威儀,這句話的意思就是當你能夠得到9心住的時候,你不止是在坐禪的時候你到了那個境界,就算你起座了,你在一般的行住坐臥中你還有那個定境的那樣子的境界,這叫做合糅行住坐臥一切威儀。也就說你在座上當然沒問題了,你有等持的這種境界,就算你下座了,你還是具有等持醬子境界的一種威儀。但是,這個是所謂的欲界心一境性,應當了知不能立為真奢摩他。所以講來講去就是在有沒有輕安。
這裡可以去參看b379有一段文字,
誤為已生根本後得共相合糅無分別智。尤有眾多於《聲聞地》所說第九住心,誤為已生無上瑜伽之圓滿次第者,下當廣說。
上次也提到這個,為什麼說得到等持的時候很多人會產生增上慢,因為他在等持的時候他有醬一個感覺叫做合糅行住坐臥一切威儀,所以他以為他是根本跟後得合一了,根本是他入定、出定是他後得,出定的時候就是在行住坐臥這裡面還含有他當時的那個境界,所以他以為他是根本跟後得合一了,所以他以為他已經是見道了,因此會產生增上慢。宗大師在379頁講這個的時候,他有說以後會解釋,現在解釋我看就在這裡了。
大家要記住,在得到第9心住的時候會起增上慢。

 

  若爾,云何能得輕安?得輕安已,云何而能成奢摩他?答:應知輕安如《集論》云:「云何輕安?謂止息身心粗重,身心堪能性,除遣一切障礙為業。」身心粗重者,謂其身心,於修善行,無有堪能隨所欲轉。能對治此身心輕安者,由離身心二種粗重,則其身心於善事轉極有堪能。又能障礙樂斷煩惱,煩惱品攝內身粗重。若勤功用斷煩惱時,其身重等不堪能性,皆得遣除,身獲輕利,名身堪能。如是能障樂斷煩惱,煩惱品攝內心粗重,若勤功用斷煩惱時,愛樂運轉攀緣善境,不堪能性皆得遣除,心於所緣運轉無滯,名心堪能。如安慧論師云:C16-P383「身堪能者,謂於身所作事輕利生起。心堪能者,謂趣正思惟,令心適悅輕利之因心所有法。由此相應於所緣境無滯運轉,是故名為心堪能性。」總略應知,若得輕安,於斷煩惱起功用欲,如行難行,恆常畏怯身心難轉不堪能性皆得遣除,身心最極調柔隨轉。如是身心圓滿堪能,是從初得三摩地時,便有微劣少分現起,次漸增長,至於最後而成輕安,心一境性妙奢摩他。又初微時難可覺了,後乃易知。如《聲聞地》云:「先發如是正加行時,若心輕安若身輕安,身心調柔微細而轉,難可覺了。」又云:「即前所有心一境性,身心輕安漸更增長,由此因果輾轉道理,而能引發強盛易了心一境性身心輕安。」將發如是眾相圓滿易了輕安,所有前相,謂勤修定補特伽羅,於其頂上似重而起,然其重相非不安樂。此生無間,即能遠離障礙樂斷諸煩惱品心粗重性,即先生起能對治彼心輕安性。如《聲聞地》云:「若於爾時不久當起強盛易了心一境性身心輕安,所有前相,於其頂上似重而起非損惱相,此起無間能障樂斷諸煩惱品心粗重性皆得除滅,能對治彼心調柔性心輕安性皆得生起。」次依內心調柔輕安生起力故,有能引發身輕安因風入身中,由此風大遍全身分,身粗重性皆得遠離。諸能對治身粗重性,身輕安性即能生起。此亦由其調柔風力,遍一切身C16-P384狀似滿溢。
這一整段太長了,從這裡先斷開、分段落講。
若爾,云何能得輕安?照你醬子講,怎樣的情況叫做得到輕安?得到輕安以後,為什麼就能叫做奢摩他?
答:宗大師就根據
無著的《集論》來解釋輕安,在《成唯識論》裡也有對每一個心所的定義,《成唯識論》應該是世親的解釋,那宗大師這裡都用無著《集論》的解釋,其實意思都是一樣。
根據
無著《集論》解釋輕安:「云何輕安?第1個要有概念,輕安是11個善心所之1,謂止息身心粗重,我們凡夫在沒有得到輕安的時候,我們的身跟心都很粗重,比方要你做善事覺得懶懶的,雖然想做但很容易覺得疲倦,提不起勁繼續做下去,這就是一般凡夫所謂的粗重。你有輕安的時候他就會引起你身心的堪能性,身心的堪能,基本上指的也是一種心所柔和、聽命、有力,你看到這你就知道你不會疲厭,你心會按照你意思去做又不會疲倦,所以這叫做身心堪能性。除遣一切障礙為業。」在《成唯識論》裡解釋心所以什麼為性是指他的直接作用、主要作用,以什麼為業是指他的間接作用、次要作用;《集論》一般是用體跟業,意思是一樣的,但這裡感覺有漏字,等下看補充資料就知道。
現先看一下補充資料……(看58斷行圖表解說)
先提醒大家,作行或者捨就相當於等持、或者這叫串習力、或者這叫無功用運轉、到7作意的時候就是加行究竟跟加行究竟果。
《解深密經》:漢譯《解深密經》卷第三《分別瑜伽名第六》中「慈氏菩薩復白佛曰:〝世尊,若諸菩薩緣心為境內思惟心,乃至未得身心輕安,所有作意當名何等?〞佛告慈氏菩薩:〝善男子,非奢摩他作意,是名隨順奢摩他勝解相應作意。〞」
至於《解深密經》翻譯因為意思都一樣,就不再多説了。
《集論》:漢譯《大乘阿毗達摩集論》卷一中「何等為安?謂止息身心粗重身心調暢為體,除遣一切障碍為業。
重點在這,《集論》這是無著寫的,《大乘阿毗達摩集論》一般這叫做上對法,下對法是《俱舍論》。你看這裡的定義,何等為安?這指的是輕安,謂止息身心粗重身心調暢為體,看到了他一定會用體這個字,第1個直接的作用就是讓你不會再覺得作善事懶懶散散的沒那個體力,第2個作用就是所有妨礙你做善事的障礙都會全部除遣至沒有障碍。一個叫做體、一個叫做業。
再參考,《成唯識論》51心所表裡的輕安,他叫做遠離粗重、調暢身心、堪任為性;對治昏沉、轉依為業。意思就一樣的。
所以輕安有2個作用,1是止息我們凡夫的身心粗重,讓我們身心都有堪能性,2是除遣一切作善事的障礙。

身心粗重者,這是什麼意思?就說其身心,於修善行,無有堪能隨所欲轉。沒有辦法按照你的意思,你明明想做善事,卻一下子興趣提不起來或是累了,沒辦法持續下去。能對治此身心粗重就是要靠身心輕安者,讀這個要看的出來前面的能對治此是形容詞子句來形容身心輕安,讀久了就知道或是你一看就會分析,因為你得到輕安就離開了身心二種粗重,則其身心於善事轉極有堪能。同樣的話再講一遍,你就了解輕安到底是什麼作用。接著又更詳細的再說明一次,第1個是身堪能,由身粗重轉成身堪能,又能障礙樂斷煩惱,煩惱品攝內身粗重。這裡我認為是藏文習慣不同,文字應該是屬於煩惱品所攝的內身粗重,基本上這算是心所法,因為他屬於煩惱品,有內身粗重醬子的煩惱的時候,他能夠障礙樂斷煩惱,就說你很有意願很想斷掉這個煩惱,可是因為你有內身粗重的問題,他就會障礙你去斷這個煩惱。這時候你假如勤功用斷煩惱時,你不停的做,這時你內身粗重等這些不堪能性,皆得遣除,那你就身獲輕利,這時就叫身堪能,這是講的心所。身堪能的意思就是你能夠堪能行善,你能夠去做善事,入定也包括在善事中,只是廣義跟狹義之用法。所以,這段文就在解釋什麼叫身輕安、什麼叫身粗重。接著,第2個是由心粗重轉成心堪能,如是,根據醬子,同理,煩惱品攝內心粗重,主要是談內心粗重,煩惱品所攝的這種內心粗重,他能夠障礙你樂斷煩惱,同樣意思,一個身粗重、一個心粗重,假如這時候你很勤功用斷煩惱時,你就愛樂運轉、你就很高興,而且攀緣善境,這邊提到的就是心了,你不會厭煩又能保持很有勁,然後你的不堪能性皆得遣除,心於所緣能夠完全運轉無滯礙,這叫做心堪能。身堪能什麼呢?就是堪能行善。所以這整段話,主要是根據《集論》解釋做了很細的解說,到底輕安是在講什麼,他所對治的粗重又是在講什麼。
安慧論師,大家應該知道,藏系唯識的論調都是根據安慧的說法,安慧是比較偏於隨教唯識的觀念。他現在就引安慧論師所說:C16-P383「身堪能者,謂於身所作事輕利生起。就說你有這種輕利、你非常的有體力、有持續性有堪能性,這是涉及到身的部分,身所作善事,你在做善事的時候你的身就會有輕利生起,這叫身堪能者,也就是身輕安的意思。至於心堪能者,是能夠趣正思惟,也就是當你在緣你的所緣境或者是正趣你的所思義的時候,這時你是令心適悅輕利之因心所有法。你能夠讓你的心適悅輕利,這叫心輕利,能夠讓你的心輕利的醬子一個來源、這個原因是一個心所有法、是一個心所,他醬強調的就是輕安是一個心所,51心所表可以看到他是11善心所之1。因為你有醬子的一個輕安或是堪能、有醬子的一種相應,所以你對於你的內所緣境,就是你的根本所緣或是你應該要去思惟的要去緣的那個東西,你都沒有阻礙,都能夠完美的做到,所以,是故名為心堪能性。」醬總做了一個解釋。
總略應知,宗大師又重新把這些簡略的組織一遍把重點抓出來
他說得到輕安的時候,於斷煩惱起功用欲,也就是你得到了輕安的時候,斷煩惱基本上就是做善事,狹義一點講你去入定也是為了要斷煩惱,雖然暫時你只能伏煩惱,可最後的目的是要斷煩惱,那這些都算善事。所以,當我說,於斷煩惱、於作善事、於去禪修、於做入定,其實講的都是一件事,他用不一樣的名詞。當你醬子時你就會起功用欲,會有醬子的一個欲望,就說得到輕安的時候就會對斷煩惱起功用欲,這時就好像如行難行,你去做一些很難做的事情,一般你都會恆常畏怯身心難轉,這就是碰到你在做很難做的事情的時候,你都會畏懼怯弱、或者身心難轉,或是沒有堪能性不想做了,這時只要得到輕安這些皆得遣除,身心最極調柔隨轉。這是解釋輕安、跟粗重、跟堪能這幾個名詞之間的關係,記住,以後就很好辦了。
當你如是身心都能夠圓滿堪能,簡單講就是具有奢摩他那種輕安的意思,其實這個是從初得三摩地時,便有微劣少分現起,這裏面稍微保留一下,他的意思應該是指得到等持、得到第9住心的時候你就有一點,可是你不會知道,因為那時候是微劣少分現起,你這種輕安並不是很強烈的,而且不是那麼清楚,這是說你在等持的時候就有。另外一種解釋,很可能你已經等持串習很久了,已經真正開始得到輕安,可是那時一開始的那個輕安也不是那麼清楚。這2種,哪一種比較正確,我現在無法論斷,因我本身沒有真正得定,但是,以後就會體會到,最重要是在他強調要告訴你的是真正開始生起輕安的時候你自己不知道,一定要到時間夠長,才會知道什麼叫輕安。開始有但都是微劣的,慢慢就漸漸增長,至於最後而成輕安,所以這個過程我們今天學到之後一定要深深記住,才會有心一境性妙奢摩他,所以成就輕安以後才叫做妙奢摩他。心一境性,指的是第9住心,妙奢摩他,指的是有輕安,這時候才叫做是有輕安的第9住心,也就是這時候才叫做奢摩他。然後又說,又初微時難可覺了,後乃易知。宗大師再強調一遍,讓我們知道是醬子的過程。
接這就引《聲聞地。卷32裡面很清楚的論文說到:「先發如是正加行時,這個正加行就是你前面的正行,就是說你已經得到了、正確的入定了,若心輕安若身輕安,不管是心輕安、身輕安,身心調柔微細而轉,難可覺了。P132」事實上一開始不太容易去了解的,這些都是由《聲聞地。卷32》裡面抽出來的論文,最後會把這整段讀過一遍。又云,仍是《聲聞地。卷32》裡面:「即前所有心一境性,身心輕安漸更增長,你慢慢在所有心一境性,這個指的是第9住心,這裡我們要習慣,一般講心一境性是指第8住心,第9住心叫做等持,2個都是心一境性,所以有時會用心一境性直接代表第9住心,這個指的不是第8住心。這個時候,身心輕安就慢慢增長了,由此因果輾轉道理,意思就是你因為有等持、有這個第9住心你才會得輕安,而有了輕安你的9心住會更圓滿,所以因果輾轉。慢慢增長,而能引發強盛易了心一境性身心輕安。因為醬子最後你就很清楚了,那個輕安的感覺就非常的清楚。所以,一開始是不知道,慢慢會有一點感覺,最後才會非常強烈的感覺,這時候心一境性身心輕安就叫做奢摩他。」
將發如是眾相圓滿易了輕安,所有前相,謂勤修定補特伽羅,於其頂上似重而起,然其重相非不安樂。這一段話是告訴我們說你要生起這個輕安的時候,你第1徵兆就是感覺頭頂有一點重,可是這種頭頂有點重不是那種不舒服不快樂的感覺,不是像你感冒、生病時的頭重,一般要能生起輕安,第1個徵兆是這個。所以他說將發如是眾相圓滿易了輕安,能夠讓你了知的非常清楚的輕安,所有的前相一開始的徵兆,對於修定的這個人開始感覺到頭頂有一點重,可是這種重不是那種不舒服不快樂的重,此生無間,這個東西一生出來以後馬上能夠遠離,遠離障礙樂斷諸煩惱品,遠離是代表動詞,你能夠遠離,遠離你的心粗重性,這個心粗重性是一種煩惱,諸煩惱品是心粗重性的形容詞,你要遠離能夠障礙你的是你本來非常想要去斷的醬子的一個煩惱、醬子的一個心粗重,你先時會產生障礙,當你生起輕安的時候,你就能遠離所有這些障礙。這個文字你把他解析一下,你知道哪個是動詞、哪個是形容詞、哪個是名詞,你本來的本性是會障礙你,你很想去把他斷掉,可是你若有粗重性你很容易就不會去做這個事,可是當你有輕安的時候,你就能夠遠離醬子的一個狀況。
遠離障礙樂斷諸煩惱品心粗重性,我想大家應該明白這句話的意思了。當你有這種頭重症狀,接下來這時無間,馬上,時間剎那你就能遠離這個粗重,而遠離這個粗重性的時候,彼是指這個粗重,就說你就生起能夠對治這個粗重的心輕安性。對治是動詞,對治彼粗重是心輕安性的形容詞子句。接下來還是《聲聞地。卷32》云:「若於爾時不久當起強盛易了心一境性身心輕安,宗大師先講了再引教言,所有前相,就是開始的徵兆,於其頂上似重而起非損惱相,此起無間能障樂斷諸煩惱品,這種心粗重性本身是一種煩惱品,能夠障礙你樂斷、想要去斷的煩惱品,像醬子的心粗重馬上就皆得除滅,能對治彼,這個彼指的是粗重,心調柔性心輕安性皆得生起。」宗大師前面講的這段話很清楚就是根據《聲聞地。卷32》的教言。
所以,次依內心調柔輕安生起力故,這時心輕安產生了以後,就有能引發身輕安因風入身中,剛剛有先跟各位報告,他想跟我們講先有心輕安,心輕安轉成身輕安,身輕安轉成身輕安之樂,再轉成心輕安之樂,這是整個過程,這裡文字就是要講這些。
你心輕安產生了以後,這時候就能引發這個身輕安的原因,這個因本身你也可以解釋成大種、地水火風4大種,這是屬於色法,一般,這時屬於風大,引發身輕安的因,這個因就是一種風大,能夠讓你產生輕安的風大,由此風大遍全身分,就是慢慢整個身體都布滿了這個風大,身粗重性皆得遠離,因為有這個風大你就產生了身輕安,那這是因為先有心輕安在前面,順序要清楚。諸能對治身粗重性,身輕安性即能生起。這時候因為全身布滿風大就能對治你的身粗重性,同時這個身輕安性就生起了。此亦由其調柔風力,遍一切身C16-P384狀似滿溢。這是告訴你這個感覺是什麼,這感覺就是像氣球一樣充滿了氣,風大充滿了全身。
(自己的氣感是很舒服、很輕鬆,全身自然打直、內外都酥酥麻麻的放鬆下來,肩膀最明顯!這時才發覺平常一個人其實從頭到腳都是緊繃的!但這完全不是風大佈滿全身,只是小小的氣感,無怪乎 南師說過氣修不通,脈絡轉化不了,不能得定,就是所謂的:“中脈不通而言得定者,絕無是處。
【延伸閱讀】:
談中脈 
如《聲聞地》云:「由此生故有能隨順起身輕安,諸風大種來入身中。由此大種於身轉時,能障樂斷諸煩惱品身粗重性,皆得遣除。能對治彼身輕安住,遍滿身中狀如滿溢。」此身輕安,謂極悅意內身觸塵,非心所法。如安慧論師云:「歡喜攝持身內妙觸,應當了知是身輕安。契經中說,意歡喜時身輕安故。」此身輕安最初生時,由風力故身中現起最極安樂。由此因緣,心中喜樂轉更勝妙,輕安初勢漸趣微細。然非輕安一切永盡,是初強盛太動其心,彼漸退已,如影隨形,有妙輕安無諸散動與三摩地隨順而起。心踴躍性亦漸退減,心於所緣堅固而住,遠離喜動不寂靜性乃為獲得正奢摩他,《聲聞地》云:「彼初起時,令心踴躍令心悅豫,歡喜俱行令心喜樂,所緣境界於心中現。從此已後,彼初所起輕安勢力漸漸舒緩,有妙輕安隨身而轉,心踴躍性漸次退減,由奢摩他所攝持故,心於所緣相寂靜轉。」如是生已,或名得奢摩他,或名有作意,始得墮在有作意數。以得第一靜慮近分所攝正奢摩他,乃得定地最下作意故。如《聲聞地》云:「從是已後,其初發業修瑜伽師名有作意,始得墮在有作意數。何以故?由此最初獲得色界定地所攝少作意故。由此因緣,名有作意。」言定地者,是上二界地之異名。

這裏面,相信很多同修已經很清楚了,因為前面已經把順序點出來了,你由醬一個順序就很了解他在講什麼。
就如《聲聞地。卷32》所說:「由此生故有能隨順起身輕安,由此心輕安開始,所以你就能夠隨順起身輕安,就是心輕安再生起身輕安,生起身輕安的時候,諸風大種來入身中,所有的風大遍滿全身。由此大種於身轉時,大種是指風大,身輕安的風大在身體裡充滿的時候,他就能夠障礙這個樂斷諸煩惱品的這個身粗重性,就說能夠障礙你想要去斷煩惱醬子的一種身粗重性,這時皆被遣除了。那麼,能對治彼,這個彼指的是身粗重,這時你就變成是身輕安住,這時你感覺風大遍滿身中狀如滿溢。」這時他告訴我們一個重點,心輕安是心所法,身輕安不是心所法,所以在51心所表看到的輕安指的是心輕安。這個身輕安,他是極悅意內身觸塵,內身觸塵,這個觸是一個色法,眼耳鼻舌身這個身的對境就是觸塵,所以這身輕安是色法,就說你身緣到這個非常輕安的觸,所以他不是心所法。就像安慧論師說的:「你非常歡喜攝持身內妙觸,應當了知是身輕安。契經中也說,意歡喜時身輕安故。也就是由心輕安轉成身輕安。」這都是同樣的,所以順序要記住。宗大師馬上根據《聲聞地。卷32》這段做解釋,他說:此身輕安最初生時,由風力故身中現起最極安樂,這很容易懂。那由此因緣,心中喜樂轉更勝妙,這很重要了,這個時候心輕安之樂就轉更勝妙了,因為你本來是心輕安轉身輕安,這時變成身輕安之樂這個不是心所,再由身輕安之樂轉成心輕安之樂,所以,心中喜樂就是心輕安之樂,就轉更勝妙了,輕安初勢漸趣微細,輕安一開始的那種感覺也就慢慢淡下來了。然非輕安一切永盡,可是並不是這時候你沒有輕安,只是你不像前面那樣的躍動,因是初強盛太動其心,開始的那時候太過於……彼漸退已,如影隨形,這就是叫做有妙輕安無諸散動與三摩地隨順而起。剛剛一開始就跟大家報告過,一開始產生的那個不是真正奢摩他所講的輕安,奢摩他所講的輕安應該是屬於不動圓滿輕安,叫不動輕安、或是叫圓滿輕安,差別就是前面那個太過於躍動,後面的就恢復到比較寂靜、同時能夠堅固安住在三摩地裡面。你若太躍動就不會很堅固住在三摩地裡面。所以,他心踴躍性亦漸退減,心於所緣堅固而住,這很重要了,為什麼要強調這個?遠離喜動不寂靜性,醬子才叫做得到正奢摩他,所以,宗大師一解釋完馬上又引《聲聞地。卷32》云:「彼初起時,令心踴躍令心悅豫,歡喜俱行令心喜樂,所緣境界於心中現,這是講初起。從此已後,彼初所起輕安勢力漸漸舒緩,但是這個妙輕安還是隨身而轉,心踴躍性漸次退減,由於奢摩他所攝持故,心於所緣相寂靜轉。也就是你就慢慢真正到堅固安住在所緣上面,回到標準的9心住那種狀態。你產生輕安並不見得離開所緣,可是你並不是那麼堅固的住在所緣裡面,他有這個意思,因為你太躍動了。」如是生已,這才叫做得奢摩他,就是你要有不動圓滿輕安才叫做得奢摩他,或者叫做有作意,始得墮在有作意數,這時候你才算是有作意數,有作意這個作意指的是奢摩他,這時候你才算是得到奢摩他那一群人裡面中間的一個,這個叫有作意數,你才能算在那裏面、算在你有得到奢摩他醬子裡面。以得第一靜慮近分所攝正奢摩他,這個前面解釋過為什麼是第一靜慮近分所攝?這指的是未到地定、或是未至定,這時候你是得到定地最下作意故。這時你算是進入了三摩呬多地,算是離開欲界了,是最基層的那個叫做最下作意,再上去就是初禪,就是48。再舉《聲聞地。卷32》云:「從是已後,其初發業修瑜伽師名有作意,大家知道這意思就是說得到奢摩他的人,始得墮在有作意數。何以故?由此最初獲得色界定地所攝少作意故,因為這時候你才算是,色界定地,這些字眼重複的很清楚的告訴我們,所謂的奢摩他是你已經算在色界裡面了,文字很清楚的說明不是欲界了。由此因緣,醬子叫做有作意。」所以所說定地者,這個定指的是三摩呬多地、或者是等引、或者是有輕安的等持,醬大家就知道這個定指的是什麼。這個是上二界地之異名。還是一句話,宗大師告訴你醬子你就是真正離開了欲界。
再說一遍,由一開始不清楚,慢慢清楚了,得到心輕安,因為由心輕安你就能轉成身輕安,他們能解決的就是你的粗重,心的粗重、或者是身的粗重,由醬子以後再轉成真正的身輕安之樂一般這就叫做樂,這是色法,由身輕安之樂又會加強你心輕安之樂一般這叫做喜,心的樂叫喜、身的樂叫樂
今天把這些重要的觀念是做了一個非常的清楚交待,下節課就把《聲聞地。卷32》常柏法師的解釋看過一遍,大家可以先去預習一遍,大意跟這裡全部都是一樣。那今天就到這了。

 

 

20181106 P385L01-P387L01 奢摩他-0167
先把上一次有關奢摩他的正義補充資料看過,什麼叫做奢摩他,這個關鍵是在於你達到了9心住的等持以後,你是不是會有輕安。
補充資料:得奢摩他之量,總的說來,從最初得三摩地,雖生起細分輕安,但由於微弱,難以覺察。後來增强,變得明顯,即成就奢摩他。其中是最初生起心輕安,以此為緣,生身輕安。生起身輕安無間,此時身生起强的樂受。它即是身輕安之樂,依此心中發生樂受,則是心輕安之樂。因此,兩種輕安中,首先生起心輕安;兩種樂中,首先生起身輕安之樂,如是生起身輕安無間,彼喜樂令心蕩漾,喜不自勝,彼時還未得奢摩他。然後當那種難以自禁的歡喜稍為減弱,隨順心坦然安住所緣的三摩地,獲得如是不動輕安的同時,即成就奢摩他。歡喜減弱,並非輕安消失,如聽到悅耳之言,立即會高興得心花怒放,那語言雖非不實,但稍過些時間,先前的那種開心散動會變弱一樣。(源自《四家合注》
這一段在課文裡面也有做醬子的描述,單單看這段就可以回想一下課文所講的。
他說,證明你已經是得到奢摩他了,那麼總的說來,從最初得三摩地就是得奢摩他,雖可以生起細分的輕安,但是由於微弱,一般你難以覺察,重要是後來慢慢就增强了。現在主要是你已經是到了等持,就說是欲界的第9心住你已經做到了,所以你一開始你有醬子的輕安你並不知道,然後慢慢增強,就變得越來越明顯,這時候你就是成就了奢摩他。接著說明,其中最初生起的叫做心輕安,上次也講過,心輕安、身輕安、身輕安之樂,樂受,所以這是不一樣的,心輕安本身是一個心所,身輕安最後產生這個樂不是心所、是觸、是一種色法,這2個是不一樣的。但是我們先有心輕安,以此為緣,再生起身輕安。生起身輕安以後接下來無間,這時候身就生起强列的樂受,重點是在這變樂,這已經不是剛剛講的心所,這個輕安是代表你有堪能,就說你做善法不管是心或者是身你不會累,這種就是很高興很快樂的樂受,它即是身輕安之樂,這就講的很清楚不是心法是屬於色法,依此心中發生樂受,這就變是心輕安之樂。所以這裡面有一個過程上次也特別到告過的,心輕安、身輕安、身輕安之樂、心輕安之樂是醬子的一個過程。因此他就提到,兩種輕安當中,首先生起心輕安;兩種樂當中,首先生起身輕安之樂,他是生起身輕安後無間生起身輕安之樂,彼喜樂令心蕩漾,喜不自勝,那這個時候你還未得到奢摩他。這一點大家一定要記住,記得有一次,韓師姐有提到過,重點就在這裡,一開始你非常高興得到身輕安之樂,那個不叫奢摩他,要等到這個退去了才叫奢摩他,這是一個關鍵點。然後當那種難以自禁的歡喜稍為減弱,隨順心坦然安住所緣的三摩地,就說你樂到不行時你還是在所緣境裡,可是好像不是那麼安住,等你退下來就變成比較能夠回到安住在所緣上面,獲得如是不動輕安的同時,不動輕安、圓滿輕安,上次也解釋過這2個名詞,就是那種令心蕩漾的情況退掉後回到叫不動輕安、圓滿輕安,有這個的時候才是真正成就、得到奢摩他。歡喜減弱,並不是沒有輕安,比方,譬如你聽到悅耳之言,立即會高興的心花怒放,代表你的喜跟樂都還在,就說那語言雖非不實,但稍過些時間,先前的那種開心散動就會變弱一樣。
短短這一段裡面有2個重點:1心輕安、身輕安、身輕安之樂、心輕安之樂醬一個過程,2、這時心輕安之樂最樂的時候不是奢摩他,要等到這個喜樂降下來,變成不動輕安這時才叫奢摩他。這2個重點前面都講過,今天複習一遍後會更清楚,而《廣論》他之所以會這麼講,所有的來源都是根據《瑜伽師地論。聲聞地。卷32》裡面的內容。現在我們看一遍《瑜伽師地論。聲聞地。卷32》的內容,醬子大家就全都配起來了,也知道常柏法師怎麼解釋(後面解釋還會摻雜上師兄的講解)……

《瑜伽師地論》卷第三十二中「先發如是正加行時,心一境性、身心輕安,微劣而轉,難可覺了。一般叫做前行、正行、結行,這個正加行就說你在座上修了,這時你已經達到心一境性,這裡這個心一境性,當我們講8住心的時候他叫做專注一趣,現在這個名相叫做心一境性,這個基本上已經超過第8住心所要描述的境界了,第8住心叫做專注一趣,當他告訴你心一境性的時候等於是說你已經到入定了,或者說你已經有真正的奢摩他了,他才會用這個名詞,所以這不是代表第8住心的境界。等等會詳細講,基本上我最近找到一個比較好的方式來解釋他。
最初開始先發動如前所說正確的加行時,加行跟正行這是一種相對的,那我們現在了解代表你在座上修,這時已經達到效果了,這時你可能有時會成就心一境性,有未到地定出現,所以這不是代表第8住心這是代表已經是入定了,感覺有少許的身心輕安,很微小而且下劣的輕安的感覺生起,這跟剛剛前面所講的一樣,重複講比較容易記住,雖有少許輕安現前,但是你不容易覺察。這個是初位
復由修習勝奢摩他、毗鉢舍那,身心澄淨、身心調柔、身心輕安。他這時候好好的怎麼會提到毗鉢舍那呢?這就代表他們現在所講的已經不是單純的定了,術語來說他已經是三摩地,三摩地裡面是有奢摩他跟毗鉢舍那2個在內的,在這我們並沒有講到毗鉢舍那,那他會用這個字是因為他根據《瑜伽師地論。聲聞地。卷32》的內容,而《瑜伽師地論》在討論這些的時候並不是完全專門在講這個奢摩他,等下還有機會再跟各位解釋這些。所以他修習這些所謂的勝奢摩他、毗鉢舍那,這時候身心澄淨、身心調柔、身心輕安。
再由於繼續修習殊勝的奢摩他、毗鉢舍那,這時候漸漸修,就變成慢慢使得身心澄淨,像水一樣澄清、一樣的寂靜、清淨,身心因為沒有煩惱變得調柔了,身體也好了,心情也快樂,身心都非常的輕快安樂,這是標示出中位的相貌。所以現在這段代表中位,你慢慢就感覺出來了。那為什麼會把觀也扯在裡面,因為這裡並是完全按照《廣論》課本所講的是只談奢摩他,他是在談三摩地、或是心一境性,醬子在定裡面,這是一種禪定、或是三摩地。

即前微劣心一境性、身心輕安,漸更增長。能引彊盛易可覺了心一境性、身心輕安。這時候你在三摩地裡面,你就會越來越強的在入定了,我們所謂講你已經進入禪定了,這時候你就能夠引彊盛易可覺了的心一境性、這時候你身心輕安。也就說你這時候就真正是在比較強的三摩地裡面,或是在比較強的禪定裡面,這時候你的身心輕安就很清楚了。
由前面得到微劣不穩固的心一境性、與身心輕安,於此加行之中位時漸漸增長,能夠引發強盛容易覺察、明顯的心一境性與身心輕安。這裡相當於在講他的後位,就是慢慢你已經到了醬子的一個程度。
謂由因力展轉引發方便道理,彼於爾時,不久當起彊盛易了身心輕安、心一境性。在加行的後位這時候修習成功了,由於前面一次又一次的奢摩他、毗鉢舍那,這些修習止觀的因力,展轉的就引發方便及引發功德的道理,行者在那時,不久將會生起彊盛容易明了的身心輕安與心一境性。得到定了。這時候談到的就是已經到後位了。這裡面,大家注意,他把身心輕安跟心一境性這2個等於是相對的擺在一起,這時候這心一境性不能單單只用奢摩他來解釋,可是你可以說這是一種偏重談奢摩他的三摩地,所以,這時候他會用身心輕安跟心一境性。就是說,這時候你輕安越來越強,你所產生的三摩地也是越來越堅固。我們整個課文基本上宗大師是根據《瑜伽師地論。聲聞地。卷32》的內容,只不過是他拆散來講,大家記得課本中提到你要得到所謂真正的奢摩他、或者說心一境性,這時候你有一個症狀就是頭頂會感覺很重,下面就提到這個了。
如是乃至有彼前相,於其頂上似重而起,非損惱相。這個彼指的是你已經是得到三摩地、或是你得到真正的奢摩他,這時候他的前相就是於其頂上似重而起,並不是損惱相,不是你感冒時受不了的那種頭重。
如此於加行的後位乃至有未到地定的心輕安的前相生起,感覺頭頂上有一點重,但這種重不是因為感冒引起的重,不是損惱的相貌。

即由此相於內起故,能障樂斷諸煩惱品心麤重性,皆得除滅。
即由此相於內起故,這時候就能障,能障什麼呢?樂斷諸煩惱品心麤重性,你本來喜歡要去斷煩惱品,這時候的障礙就是說你的心粗重性,這個粗重性本身會障礙你喜歡去斷煩惱,像醬子一個心的粗重性能夠障礙你喜歡去斷諸煩惱,就說他會障礙你要做善事、或是要入定,入定本身也是一個善。像這個重相於內起故,這時候這個粗重性就沒有了,就是皆得除滅。
此重相於內現起了之後,顯示能障礙行者好樂斷除煩惱品類的心粗重性,心無堪能性,全部都會遣除消滅,生起輕安。什麼東西消滅了?心粗重性、心無堪能性。這些東西會障礙你想要修善的能力。

能對治彼心調柔性、心輕安性,皆得生起。這個彼指的是心粗重性、或是心無堪能性。他本身就會變成心調柔性、心輕安性,就是粗重性轉成調柔性、輕安性
能對治破除彼麤重性的,是心調柔性、心輕安性,這一念奢摩他的心調柔性、心輕安樂都得以現起了。這課文裡都有講,現只不過是根據《瑜伽師地論。聲聞地。卷32》的論文再複習一遍。

由此生故,有能隨順起身輕安風大偏增眾多大種來入身中。因此大種入身中故,能障樂斷諸煩惱品身麤重性,皆得除遣。這個時候你已經開始生起所謂的輕安了,有能隨順起身輕安風大偏增眾多大種來入身中。因此大種入身中故,就是能障樂斷諸煩惱品身麤重性,皆得除遣。這裡面就是講從心輕安變成身輕安,然後身輕安再變成身輕安之樂,現在是描述這一個過程。從心輕安變成身輕安,按照論文的解釋就是風大。地水火風4大裡面的風大。讓你生起身輕安的是由輕安的風大引起的,這時你身上就會充滿了這些能夠輕安的這種風,到最後就好像充滿氣的氣球一樣。
由於此心輕安與心調柔性的生起,能夠有隨順生起的身輕安的普遍增多的風大種來到身中,氣很足風大就很多了,風大種進入到身體當中,身體就像吹滿了氣的氣球,當然就輕了。因為氣足了,身體像被氣吹滿了,所以,這時候就能夠障礙好樂斷除煩惱品的這些身麤重性,都能得到除遣了。

能對治彼身調柔性、身輕安性,遍滿身中,狀如充溢這都是一樣的意思,這個彼指的是身粗重性,對治以後就是身調柔性、身輕安性,這時候就是遍滿身中,狀如充溢。這是一個描述。
能夠對治彼身麤重性,使行者能得到身體的調柔性、身輕安性,身體非常的輕快安樂,遍滿於身中,相狀如同充滿了氣的氣球。本來身體感覺很重,可是這個時候因為修行,現在得到心一境性了,就是得到三摩地,或是可以講這是偏重於談奢摩他的三摩地,這時身體調柔了,很柔軟,坐在那裡也不酸不疼不痛!身體又能夠挺直,身體非常的輕快安樂,好像一個氣球它有很多的氣,吹滿了、充滿了、溢出來了,所以就很輕快啊!就往上飄了。
彼初起時,令心踊躍、令心悅豫,歡喜俱行;令心喜樂所緣境性於心中現。這些文字在課文中都出現過,現再複習一次。這些身心輕安剛生起時,是第一次觸到這種感覺,令心裡非常的歡喜踊躍,非常的愉悅,豫,也是高興的樣子,心裡非常的高興,就有歡喜與思心所俱行;那麼久以來那麼忍苦耐勞,忍受很多的飢餓、忍受很多的歡笑、忍受很多的享受、忍受很多的睡眠不足,這時是苦過甘來,像這樣精進修行,這時成功了,終於有了收穫,使令心喜樂的所緣境的體性,在心中出現了。
從此已後,彼初所起輕安勢力漸漸舒緩,有妙輕安隨身而行,在身中轉。大家注意到他這邊的描述就是已經從得到心輕安、身輕安、身輕安之樂、再到心輕安之樂之後,再轉為所謂的不動輕安、圓滿輕安,才真正是得到奢摩他,或是我們講的那個未至定。當你講說你得未至定這個觀念是說你已經離開了欲界、你已經進入了色界,這時候你是在色界的定裡面,那色界定裡面最低的那一層叫做未到地定、未至定,是醬的觀念。
從此時已後,行者剛開始感覺到身心輕安的勢力漸漸的展開,有微妙的輕安隨著身的入出息而行,在身中活動。心裡很踴躍很悅豫,歡喜俱行以後,最初開始所起的輕安勢力,本來很強的慢慢的舒緩了,不是沒有了而是微細了、舒解了、緩慢了。最先開始出來時因為從來沒有接觸過,感覺很強烈被震撼到一樣踊躍歡喜,慢慢的再繼續修下去,會感覺到不會那麼強烈了,因為這時不是沒有了,而是微妙輕安隨身而行,這是微妙更細的輕安樂隨身而行,程度高了,身體更輕安了。

由是因緣,心踊躍性漸次退減,由奢摩他所攝持故,心於所緣寂靜行轉。接下這論文,就算不解釋大家也感覺到了他要講什麼,也就是前面論文講的,還有剛剛《四家合注》裡面也都是在談這個過程。
由於這樣的因緣,內心的踊躍性慢慢的退減了,由於有定力攝受這一念心,使令心在所緣境上,因你在所緣境上,這是一種專注的、入定的狀態,所以,你就能夠慢慢變成寂靜而轉,能夠成就等持。其實,三摩地也可以用等持,可以說三摩地等於等持。
這裏面比較麻煩,就是他們在這些名詞上面的定義,有時候沒有分的那麼明顯,但是沒關係,等等會找機會把這個解釋一下。
從是已後,於瑜伽行初修業者,名有作意,始得墮在有作意數。這就是我們上節課最後的那一段,這就叫做有作意。我們今天接下去就要講什麼叫做有作意,前面已經講過,後面為什麼還要再講過有作意,等等會解釋。現在他就說這時候你就叫做有作意,那這名詞裡面就牽扯到什麼叫做奢摩他、什麼叫做心一境性、什麼叫做三摩地、什麼叫做有作意、什麼叫做禪定,這些都好像纏在一起了,再來還有毗鉢舍那。大家先等一等,等複習完再說。
從此以後,對修止觀的初修業的行者才可以稱做有作意,其實按照《略論》的解釋就是說你得定了,那這個得定跟得到真正奢摩他難道不是一件事?不能醬子講,只不過是本來是在講奢摩他,他現在由講奢摩他轉到禪定、轉到三摩地這個名相,所以,這個時候就叫做有作意。就開始得到墮在有作意數,是屬於有作意的瑜伽師了,也就是你這時候就有資格說你是有定的瑜伽師了。

何以故?為什麼呢?
由此最初獲得色界定地所攝少分微妙正作意故。這個有作意代表什麼?他要強調的是→我剛剛先告訴你你得到奢摩他了,那得到奢摩他就叫做有作意。那有作意又是什麼意思呢?就是叫你得定了,那你得定為什麼要特別醬子講呢?因為這時候是代表你已經進入色界了,色界定。剛剛前面有講這個定本身指的就是色界裡面的境界,就是代表你進入色界的意思,那這時因為你還是在未至定所以他叫作少分微妙正作意,再上去就是根本定了。這是最低的程度、也就是你離開欲界進入色界可是你是在最低最根本的狀態,他現指的是這個意思,可即使是這個意思也叫做有作意。記得這個叫做得三摩地,還有名相叫做三摩地圓滿、三摩地自在,得三摩地就是得定也就是這裡所講的得到作意,其實都是一件事,只是用不一樣的名詞在說而已。
由於這是最初獲得色界的定地所含攝少分的微妙正法相應的作意,這就是講未到地定的意思,那像初禪、二禪、三禪、四禪這都是色界的定地所攝的,初禪當然是屬於色界定地,少分的就是未到地定,因未到地定是算初禪的近分定。這以前也講過,初禪的近分定叫未到地定,二禪的近分定他就不會有另外一個名詞了,所以單單用近分定來代表未到地定不是最完整的描述,這未到地定是很重要的一個關鍵,並不是用近分定3個字能夠代表的,為什麼他是關鍵?我們大家知道就是你真正得到奢摩他、或者說你真正進入所謂的禪定、進入三摩地,最根本的一開始就是這個未到地定。所以,這是一個關鍵點,而不是代表說他只不過是初禪前面的一個東西,不是這個意思。所以,未到地定裏面成就的作意就稱做微妙,它是與正法相應的正作意。
由是因緣,名有作意。按照《略論》的說法有作意就是禪定了,現在還可以加一句,禪定就是三摩地。那你說毗鉢舍那是什麼?因為三摩地裡面可以包括這個奢摩他跟毗鉢舍那。大家發現今天一直不停的重複講這個,因這個東西不說你們、我也曾經困擾過,要怎麼把這些釐的很清楚,我現在找到一個辦法,等等再跟各位報告。因此由於這樣的因緣可說是得到了未到地定,稱為有作意。
得此作意初修業者,有是相狀。得到這種未到地定作意,是初修業人修止觀的成就,這個止觀成就就是修三摩地的成就,有以上所說的心輕安、身輕安、還有所緣寂靜,緣著所緣境的時候內心是寂靜的,有這種相狀。這裏面很重要的有心輕安、身輕安、身輕安之樂、心輕安之樂全部在內。
謂已獲得色界所攝少分定心,獲得少分身心輕安、心一境性,有力有能善修淨惑所緣加行,令心相續滋潤而轉,為奢摩他之所攝護,能淨諸行。其實講這些已經到下一科b385的內容,但是複習這個再讀下去會更清楚,藉機在這裡把一些可能讓我們產生混亂的地方稍微把他釐清楚一點。所以他說獲得了色界所攝少分定心就是指未到地定,由於未到地定醬子的一個三摩地,你才有能力去修淨惑所緣加行。大家還記得淨惑所緣,分2種,1種就是世間清淨,就是48定,或者可以用未到地定去修出世間清淨,當你修世間清淨的時候,一般你就是用厭惡下地的粗劣、欣樂上地的妙樂,一般這種就是用7作意的方式去修的。這是一種,或者是修416行相,這是以小乘的標準來講就是修出世間的定。這時候,令心相續滋潤而轉,為奢摩他之所攝護,能淨諸行。好玩就在這裡,說你得到了未到地定,我們很清楚知道得到了未到地定是已經得到奢摩他了,所以你有心一境性,你有三摩地了,你在定裡面了,最後再告訴你這個東西是由奢摩他之所攝護。等等聽過我的分析,你再看這文就不會那麼煩惱到底這幾個名相怎麼分了!
行者成就了色界所攝少分定心的未到地定,是屬於色界所攝的少分,不是全分的,還沒有得根本定,這種心一境性定的體性是少分的身心輕安,有力量,有堪能性,可以善巧的修淨惑所緣。‧‧‧(中間所講與此無關而省略)。行者依止未到地定繼續修淨惑所緣,可以繼續的往世間道得到根本定,這就是剛剛解釋的,或者往出世間道這時就可以見道、就可以證得聖道,使自己的心能夠相續受到奢摩他與毗缽舍那的滋潤而轉,這是一種名詞的描述,其實單單就講你要見道,除了奢摩他以外你一定要有毗缽舍那,止觀一定都要有,不然你是得不到,因為最後一定是止觀雙運才會進到見道。即使是7作意本身我覺得也有止觀的成分,你真正了解7作意的內容你發覺也是有,因為他所止跟所觀的都是討厭欲界的各種不好,使他希望到初禪去,都是醬子。所以初禪本身也算是一般叫做尋、伺,初禪基本上是由尋伺進入的,尋伺本身就觀、就是屬於分別心的東西。所以常柏法師這裡才會去提到奢摩他跟毗鉢舍那這2個,因為在《瑜伽師地論。聲聞地。卷32並不是像《廣論》這邊這個階段主要是講奢摩他。
內心可以被奢摩他的定力所攝受保護,能夠清淨自己內心的種種的煩惱心行,使心越來越寂靜。要略而言,如果得到未到地定內心就會清淨,會被定所攝護,而且可以有力有能善修禪定或修聖道,使心不會離開奢摩他的攝護,不會離開奢摩他、毗缽舍那的滋潤,能夠清淨內心的煩惱,能淨諸行。

雖行種種可愛境中,猛利貪纏亦不生起;雖少生起,依止少分微劣對治,暫作意時,即能除遣。這時候是告訴你你得到作意以後你大概是什麼樣子,一般你得到定的人就是對這種猛利貪纏不太容易生起的,即使少分生起,依止少分非常簡單的對治,他就暫作意時,即能除遣。我們也知道在定的人他本身是能夠伏煩惱的,雖然他還沒有辦法斷,但他能伏。
所以他說,得到未到地定的行者,其實這個不單純講未到地定,就說你能夠進入所謂的三摩地、或得有作意,這有作意當然是得定得奢摩他,在醬子的一個條件下面,這時候你就會有醬子的相狀,也就是說你雖然在種種可愛的色聲香味觸男女的境界當中,猛力的貪煩惱也不會生起;即使有少分的生起,你也能很快的依止少分的微劣對治,不需要很用力,只要一作意,暫時的如理作意就能夠除遣內心的貪煩惱了。所以說此人有定力。

如可愛境,可憎、可愚、可生憍慢、可尋思境,當知亦爾。是說初禪一開始是用尋伺的,這裡不是談尋伺、而是談尋思
如同所說的遇到可貪愛境不會生起很猛利的貪,同樣的遇到使自己不高興的可厭憎境界、愚癡的境界、憍慢境界,或是會引起尋思的境界現前,也是一樣不受影響的。煩惱已經有減輕了,有未到地定,又修奢摩他又修毗缽舍那使行者麤的煩惱能夠降服。
宴坐靜室,暫持其心,身心輕安疾疾生起;不極為諸身麤重性之所逼惱,不極數起諸蓋現行,不極現行思慕、不樂、憂慮俱行諸想作意。這裡開始就先不講了,大家也知道他的意思了。因為,現在論文講的已經是我們下一科的東西了,就是什麼叫做得到有作意,前面告訴你你得到奢摩他以後就叫做得有作意、就叫做得定,那麼什麼叫做得定,現又把這個描述。大家可以自己回去看,等下科講完再回頭來看這個。
在靜室宴坐時,暫時攝持這一念心在所緣境上,因為已經成就未到地定,身心輕安,很快的會生起來;不會被身的麤重性、不舒適性所逼惱,內心的相狀不容易生起五蓋的現行,不會有八種尋思‧‧‧,不會思惟愛慕種種的眷屬、種種可愛的境界、不會不快樂,不會坐在那裡不高興,也不會於得不到喜愛境界時心裡產生憂愁,不正當的尋思俱行的作意也不會生起。
雖從定起,出外經行,而有少分輕安餘勢隨身心轉。雖然行者從定起,出定後,出外經行,仍然會有少分輕安所剩餘的勢力隨著身心而轉。身體也是很輕快的,心裏也是很愉快的。
如是等類,當知是名有作意者清淨相狀。若行者遇到可愛境、可憎、可愚、可生憍慢、可尋思境,由於有未到地定的攝受藏護其心;出定後的經行,仍會有少許輕安隨著身心而轉,如是這些種種的相狀,應當知道是名有作意者的清淨相狀。如果行者成就未到地定,內心身心清淨的相狀就像這裡所說的。所以假如有人說得到初禪,可以觀察他,若一點小境界很容易就生氣面紅耳赤暴跳如雷,看到不滿意的境界就破口大駡,可以了知此人並未得定。如本論所說,假如他有成就未到地定,這種猛力的貪瞋癡纏應該是可以不生起了,就算有生起的話,少分的微劣對治,暫時如理作意,就能夠很快的去除,不會有那麼強的貪瞋癡慢。
 

現在想要先跟各位解釋一下,想給一個能幫助各位釐清這些名相的一個方式,醬子腦筋裡面會比較清楚。

我們現在講禪定本身是屬於第6意識的東西,第6意識,雖然能跟所基本上是一件事,一般這個叫做總相、共相,一般在因明裡用的名詞就是他是分別心裡面出來的東西。基本上他能跟所是一件事,什麼叫做能跟所是一件事?比方,你有貪的煩惱,請問你這個貪到底是能還是所?能是代表能緣、所是所緣,那這貪本身你可以說他是能緣也可以說他是所緣,他的描述就是你有產生貪境界的能力,這時的著眼點是講你有這個能緣,可是這個能緣所顯示出來的東西就是貪、這也就是你的所緣,所以這是一個觀念。因此當我們在講像這些心法的時候,有時候不需要可是有時候他是偏重用能的角度來說,有時候他是偏重用所的角度來說,也就是有時候他是偏重用能緣,比方,6力,很清楚就知道他是偏重用能緣的角度來說,因為他談的是一個能力,聽聞力、思惟力、憶念力等等這是用能的角度。當他講9住心這時是偏重用所緣的角度,因這時候當你有第1住心的能力你所緣的境界叫做內住,第2住心的能力你所緣的境界叫做等住,這時候就偏到用所的角度來講。當他一講4作意、7作意,他一用到作意這2個字多半都是偏能的角度,因為作意本身這個名詞就是任何心王5遍行裡面的第1個心所,所以他本身就是可以代表心所的站在能的角度。一開始有作意,也就是以能的角度。這時候,他有醬子一個能的力量的時候,他描述出來就是他能夠力勵運轉,他心有醬子一個能力,所以這時候都是用能的角度。7作意也是用能的角度。58斷行不需要特別去醬子分,但你要用能跟所的角度來看也是可以的,只是不像其他這些比較明顯。
最重要是由這個開始我就要引入這個
約“能”來說:奢摩他(止)、毗鉢舍那(觀)、作意
可含止觀、靜慮可含止觀、般若可含止觀
約“所”來說:禪定可含止觀、三摩地可含止觀、心一境性可含止觀9心住
以能緣的角度來說,當我講奢摩他,我是以能緣的角度來說,就說你有止的能力,你心裏面有止的這個能力,毗鉢舍那是說你有觀的能力,當然這止跟觀就不是一般說的有分別、無分別,而是說你已經有輕安了,就說這個止有能夠產生輕安的這個能力,而你的所緣就是輕安這些等等,那先不要去談所緣,我們先要談這個名詞本身是強調以能的角度講、或是所的角度來講。因此當他講作意,很清楚是用能的角度講的,所以得作意就代表你有這個定的能力、或者代表你有得到奢麼他跟得到毗鉢舍那的一個總合的能力也可以叫做有作意。或者當我們在講靜慮、或是般若、6波羅蜜的時候,這基本上都是從能的角度來講,大家知道6波羅蜜多本身都是用心法的角度在說的,你能夠布施、能夠持戒、能夠忍辱、能夠精進、能夠靜慮、能夠產生這個般若,全部都是用能的角度。
那我們現在說什麼東西是用所的角度來講呢?當你講禪定,這本身就是你具有奢摩他的能力,你觀的境就是禪定、你的所緣境就是禪定。你有毗鉢舍那的能力你的所緣境也可以叫禪定,你具有奢摩他的能力的時候你的境就叫做三摩地,你有毗鉢舍那的能力的時候你的那個境也可以叫做三摩地,也或者那個境就叫做心一境性,這都是一樣的,都是在同一個階層裡面講的。9心住就全部都在這裡面。所以剛剛有強調,8住心專注一趣不等於心一境性,專注一趣只是談到第8住心的境界,可是當講心一境性那個境界是禪定的境界、是三摩地的境界,這時他本身具有奢摩他的能力還有毗鉢舍那的能力。可是有時候他還沒有毗鉢舍那的能力的時候,他只有奢摩他的能力,可他慢慢會進入毗鉢舍那,這時候你可不可以也用心一境性呢?當然可以。會讓我們混亂就是在這裡,因當我講心一境性的時候可以強調是講比較偏奢摩他的心一境性,就是毗鉢舍那並不一定包括在內,他並不見得一定要包括在這裡面。可是可不可以包括?也可以。因此有時候你會碰到心一境性的時候他強調的裡面是毗鉢舍那。
現在大家看《瑜伽師地論。聲聞地。卷31》的內容,這裡用這個心一境性的時候,按照常柏法師的解釋,我再去看那個論文,這時候他是講這個是毗鉢舍那。那大家都亂掉了,這時候這個心一境性變毗鉢舍那?所以,我用這種方式來解釋他的時候,雖然到目前沒有看到任何一個人用這種方式來解讀,可是我自己解釋完以後,我覺得相當舒服,因為,我再不會被這些煩惱了。為什麼你在《瑜伽師地論。聲聞地》心一境性有時變成毗鉢舍那?這怎麼講呢?就是當你有能、所的觀念,你用能、所的這個角度來對這些名相做分野的時候就再也不會亂了!你怎麼用都沒有關係!你知道他的意思。
我覺得這一點大家記清楚,並不是說我醬講就一定對,只是我自己覺得這能夠很圓滿的把一些問題解決掉。

 

現在來讀論文。讀論文時剛剛講的這一個能所觀念就非常重要,假如不重要你在讀論文時就沒有辦法那麼清晰的知道他在講什麼。我們現在就進入有作意相及斷疑。記得上一節課是告訴你得到奢摩他的時候叫做有作意,也就是叫做你得定。那這時候就轉過來,什麼叫做你有作意?你已經講過奢摩他就是有作意,現在回頭又說什麼叫做有作意,當你能夠了解一個是從能的角度來講,一個是由所的角度來講的時候,你就比較容易把他釐清楚不會混亂。
   有作意相及斷疑 b385

  C16-P385第二分二,初有作意相。具何相狀能令自他了知是為已得作意?謂由獲得如是作意,則得色地所攝少分定心,身心輕安心一境性,有力能修粗靜相道,或諦相道淨治煩惱,內暫持心身心輕安疾疾生起。欲等五蓋多不現行,從定起時亦有少分身心輕安隨順而轉。如《聲聞地》云:「得此作意初修業者,有是相狀,謂已得色界少分定心,已得少分身心輕安心一境性,有力有能善修淨惑所緣加行,其心相續滋潤而轉,為奢摩他之所攝護。」又云︰「於內正住暫持其心,身心輕安疾疾生起,不極為諸身粗重性之所逼惱,不極數起諸蓋現行。」又云:「雖從定起出外經行,而有少分輕安餘勢隨身心轉。如是等類,當知是名有作意者清淨相狀。」由得具足如是相狀作意力故,奢摩他道極易清淨。謂由奢摩他心一境性住定之後,速能引起身心輕安。輕安轉增,如彼輕安增長之量,便增爾許心一境性妙奢摩他,互相輾轉能增長故。如《聲聞地》云:「如如增長身心輕安,如是如是於所緣境心一境性,轉得增長。如如增長心一境性,如是如是轉復增長身心輕安。心一境性及以輕安,如是二法輾轉相依輾轉相屬。」總之若心得堪能者,風心同轉,故風亦堪能。爾時其身,便起微妙殊勝輕安。此若生起,心上便生勝三摩地。復由此故,其風成辦殊勝堪能,故能引發身C16-P386心輕安,仍如前說。

這個叫有作意相及斷疑,C16-P385第二分二小科,第1小科就是有作意相,這什麼意思呢?具何相狀能令自他了知是為已得作意?當你是有什麼樣的相狀的時候大家就知道你已經是得到作意了?
現先回頭來講什麼叫做作意,作意,假如我們現在用能的角度來講,用能的角度來講作意就代表你有定的能力,所以會說已得作意,就說你已經有這個能力了。有醬一個能力代表的是什麼意思?有這一個能力你得到的所就是禪定、或者是三摩地。剛剛給各位用能的角度來講,奢摩他(止)、毗鉢舍那(觀)、作意、靜慮、般若這些都是用能的角度;當你用所的角度來講,他就叫做禪定、三摩地、心一境性、9心住,是醬一個所的角度。所以這個相狀就是告訴你,用能的角度來講你有作意了,那你有作意用所的角度來講就是你有禪定了、你有三摩地了。所以前面會講說你有奢摩他就是得作意,這裡又跟你討論有作意相,這個有作意相指的就是所了,這時候就是在指所。大家去體會一下,有作意這是指有能的意思,有作意相這時候已經是在談所了。所以這裡面,假如我們用白話來講,是什麼樣的境界使你知道這是已經得到禪定或是三摩地了?換句話說,當你有禪定、有三摩地的境界時就是代表你有作意、或者是說你有奢摩他的能力,當然有毗鉢舍那的能力也是,因三摩地這個名相在定義上不是那麼清楚,所以,基本上一講三摩地這3個字你的反應1個他講的是等持,也就是第9住心等持,可是等持這是一個境界是一個所緣,這個等持又有2種,1是有輕安的等持、1是沒輕安的等持,有輕安的等持一般就叫奢摩他,你有奢摩他的能力才能得到有輕安的等持。所以,當我講三摩地的時候,如果沒講清楚很混亂時,這時一般你都要把三摩地想成有輕安的等持,因他一般講的都是指你有定的能力那樣子的等持。所以你是有輕安的等持這幾個字講出來的時候描述的是所緣,你有這個所緣,那你是有什麼能緣才會有辦法有這個所緣呢?你一定是有奢摩他的能力,這就是用能緣的角度來講、或者是你有毗鉢舍那的能力這也是用能緣的角度來講。由醬子你開始就不會混亂了,不然這幾個名詞攪在一起,什麼時候該用什麼名詞?為什麼你那叫做有作意?這裡跟你討論有作意相,就變成是所緣了,用所緣的角度了。那什麼時候叫做你已得作意?也就是用所緣境來看,你才能知道你有這個能緣。所以前面是講你有奢摩他的能力,這裡是告訴你有奢摩他的能力以後,你的所緣境就叫做有作意相,這時候這所緣境一般就稱作禪定或是三摩地
謂由獲得如是作意,這時你得到醬子的一個作意,這時你用能或所的角度都沒關係,這時就是你能得到色界地所攝的少分定心,少分定心,這時是用所緣來說了,這時你有身心輕安,身心輕安用所緣、能緣都沒有太大問題,可是碰到這時候你一定要產生現在我要用能緣還是所緣來講,當你有醬子一個想法的時候,你對這文字就不會混亂不會被卡在裡面了。所以,他會用心一境性,這時這文字就出來了,就得到心一境性。心一境性,在很多地方他是指偏向止、奢摩他的三摩地,是可以醬子講,可是剛剛有跟各位報告說在《聲聞地》裡面有一個地方他把心一境性當作毗鉢舍那來講,那這怎麼解釋?唯一能夠解釋就是我現在給各位的這個方法,因為當我講我的所緣是三摩地,一般都是講有輕安的三摩地,也就是真正的定境。那當我有這個能力的時候、有醬一個所緣境的時候,一般最基本是代表我有奢麼他的能力,再來更深一點,我除了奢摩他的能力、我還有毗鉢舍那的能力。所以當我講有三摩地的時候,我可以說是我有奢摩他的三摩地,我也可以說是我有奢摩他再兼毗鉢舍那的三摩地,醬子就不會亂了,甚至是讀《瑜伽師地論》都不會亂了,一看他用醬子的名相你會知道他為什麼要醬子用。所以,這時是有力能修粗靜相道,或諦相道淨治煩惱,這時候因為你已經站在有醬子的一個力量跟醬子的一個所緣的時候,這時才代表你有能力去修淨惑所緣。粗靜相道,指的就是世間清淨,一般指的就是48定,諦相道,指的就是416行相就是出世間清淨。你修這個的時候都叫做淨惑所緣。你能夠有力去修不管是粗靜相道、或是諦相道,這時候你能夠淨治煩惱,1個是伏、1個是斷,因你了解1個是世間、1個是出世間,你就比較容易懂為什麼會講1個是伏、1個是斷。醬子他要講的是什麼呢?就是說你已經真正的有醬一個境界你也有醬一個能力,在這個境界裡面你才有辦法去進一步的做這個淨惑所緣,什麼境界呢?就是最低的那個有輕安的三摩地,也就是最低的那個禪定,也就是未到地定、未至定。醬一個境界是怎麼才會有呢?因為你有奢摩他的能力,最後再加上有毗鉢舍那的能力,醬就清楚了,雖說一開始要靠奢摩他再去得到毗鉢舍那,可是基本上當你講有三摩地的時候,其實是這2個能去得到的所。這個文字就是告訴你,你有醬子的一個所就是有這2個能,這2個能本身會讓你有辦法去做這個淨惑所緣,也就是涉及到未到地定非常關鍵的就能夠做世間清淨跟出世間清淨。這時候都是在描述未到地定這個最少的定地、最低的禪定、或是最低的三摩地的境界,是在描述這個境界。這個境界本身是由於你有這2個能力,奢摩他能力、毗鉢舍那能力,最少一開始你一定要有奢摩他的能力,你才有辦法進入禪定的境界、或是三摩地的境界。所以他都是在描述這個境界的狀況,這個境界本身就可以讓你修淨惑所緣,還有,內暫持心身心輕安疾疾生起,這個都是在說這個境界本身,內暫持心,代表是你有等引,他是要描述等引的意思,等引的意思就是代表你有輕安,或者是代表三摩呬多地、或者是代表未到地定,因為到你有這一種有輕安的三摩地的時候這個名稱叫做等引、或是叫做三摩呬多地
內暫持心=有輕安的三摩地=三摩呬多地=未到地定=等引
這些名相一再的重複講,把它搞清楚,以後就知道他就不會亂了。因為醬子你一定會有身跟心的輕安,那這都是講一件事。身跟心的輕安,這時會很快的就生起,同時,欲等五蓋這些你多不現行了,再來,從定起時亦有少分身心輕安隨順而轉這是講當你真正能夠入所謂的有作意,你有奢摩他你就是叫做有作意,你已經得到作意,因為有這個能緣你就會有這個所緣,你有作意的時候你的有作意相,這個有作意相就是指你的禪定,你有禪定的境界,你有所謂的妙三摩地的境界。這些都是在描述,這些裡面其實跟前面講得到奢摩他的時候也是在講這些境界,那為什麼要重複講呢?1個是從能緣本身,怎麼樣生起能緣本身由醬子一個角度來說這是在前面講的;現在是告訴你你有這個能緣以後就轉成醬子的一個所緣,所以,有這個所緣裡面所有的這些相狀跟有那個能緣本身是很類似的,實際是一件事情的2面。那這裏面特別強調的是這句話就說你從定起的時候你離開了三摩地,你入定、你起定,就是你出定了,出定的時候你身心輕安還是有少分會隨順而轉。重要就在下面這裡了……
就如《聲聞地。卷32》所說,這就是剛剛前面一開始講的補充資料,一模一樣的內容,云:「得此作意初修業者,有是相狀,謂已得色界少分定心,已得少分身心輕安心一境性,有力有能善修淨惑所緣加行,其心相續滋潤而轉,為奢摩他之所攝護。」補充資料卷32這整段就能cover《廣論》裡面講的前面是什麼叫做得作意、及後面這邊得作意的相。在卷31的時候,這時候這個心一境性,常柏法師是把他解釋作毗鉢舍那,醬子解釋也通,因為在整個論文裡面這時候他強調的並不是奢摩他了,所以說心一境性本身在某個情況的時候我們應該當作三摩地來解釋,因當你用三摩地這個名相時他就可以是奢摩他也可以是毗鉢舍那,你要偏奢摩他的時候,他就是偏奢摩他的心一境性,或者你要偏毗鉢舍那的時候,就代表他已經具有除了奢摩他以外還具有毗鉢舍那的三摩地。所以宗大師講完就馬上引《聲聞地。卷32》原文,接下去,《聲聞地。卷32》又云︰「於內正住暫持其心,身心輕安疾疾生起,不極為諸身粗重性之所逼惱,不極數起諸蓋現行。」他前面所講的東西都在這論文裡面出現。於內正住,基本上這所指的是安住不散亂,暫持其心,是說你能夠入定、專住在這三摩地裡面。再接著,《聲聞地。卷32》又云:「雖從定起出外經行,而有少分輕安餘勢隨身心轉。如是等類,當知是名有作意者清淨相狀。」這是有作意者,假如現在只談奢摩他,他是有奢摩他能力的修行人,這時他就能夠得到,這時所講的是他的所緣境,這所緣境就是一個清淨的相狀。這些名相,假如你碰到的時候,用能緣、所緣的角度來區分的時候就知道他沒有重複,他是以不一樣的角度在說,因此就不會亂了。今天花了很大力氣就是想辦法跟各位同修交代,因自己本身也曾在這裡面混亂過,為什麼這些定義不把他分清清楚楚,事實上醬子一整理就發覺沒有問題了。他所講的以後就不會亂了。由得具足如是相狀作意力故,所以假如用白話講,當你能夠得到產生醬子所緣境的能緣的能力,由得具足如是相狀,就是你能夠產生醬子所緣境,醬子所緣境就是因為你有這個作意力,這就是由能緣的角度來講了,因為你有醬子的作意力、因為你有醬子能緣的能力,你才能夠產生如是相狀、你才能夠產生像醬子所緣境。所以在醬子的情況下面,奢摩他道極易清淨。也就變成是,主要是要描述這時候你在醬子的一個奢摩他,他的本身變成是你有非常清淨非常正確的一個奢摩他,因為你有醬子一個奢摩他、有醬子一個能緣,你已經有醬子能緣的能力你就是有作意力,因為你有作意力所以你就會有醬子的如是相狀,就會有如是的所緣境,或者你就會有如是的心一境性,或者說你就會有如是的三摩地。所以,接下來,謂由,這個話第1個就是奢摩他,第2個就是心一境性,住定之後,當你把前面這些搞清楚以後這些字出來時,你反而覺得很合邏輯,因為心一境性代表是三摩地,現在是因為先有奢摩他,才有辦法有這個三摩地跟有這個心一境性,而整個結果就代表是住定,就是你已經禪定了,也是代表你一個所緣境。假如我這邊再加上奢摩他、毗鉢舍那、心一境性,也一樣,可以講得通。當你把能所這個關係一搞清楚的時候他都講得通。所以他就速能引起身心輕安。輕安轉增,如彼輕安增長之量,便增爾許心一境性妙奢摩他,互相輾轉能增長故。到這裡更能夠懂了,把能所這個觀念搞清楚的時候更能夠懂了,為什麼?因為他說你輕安轉增,就是說你具有奢摩他的能力更強,我因為有醬子一個輕安,就是我具有醬子一個奢摩他的能力,現就直接用奢摩他來講,奢摩他是因為有輕安的這個相狀才叫做奢摩他,那當我有醬子一個奢摩他的力量的時候,這時相對我就是心一境性,奢摩他增長就是輕安增長,這時心一境性本身就會得到輕安增長的心一境性。所以這2個是輾轉相互增長的,我輕安的能力增長也就是我這個奢摩他能力的增長,我這個奢摩他能力的增長也就是我這個心一境性這所緣境就顯示出來了。所以就像《聲聞地。卷31》所說:「如如增長身心輕安,如是如是於所緣境心一境性,轉得增長。如如增長心一境性,如是如是轉復增長身心輕安。心一境性及以輕安,如是二法輾轉相依輾轉相屬。」這一段就是補充資料卷31的內容,在卷31的時候,常柏法師是把這個心一境性當作毗鉢舍那來解,你如果沒有找到一個方式來解釋這的話那就錯亂了,現在我們用能所的方式就比較不會錯亂。那他現在是強調什麼?因為你有奢摩他、或者你有毗鉢舍那,那這個奢摩他跟毗鉢舍那最重要都是有輕安,這是以能緣的角度來講,當你有這個能緣表現出來就是你有輕安。所以當你這個輕安越來越強的時候,你的心一境性、你相對應的那個所緣、你那個三摩地也就是越來越強,就說你因為奢摩他跟毗鉢舍那慢慢增長,在這個角度裡面的輕安反應過來也就是你在這個所緣三摩地上面所得到的輕安、或是這個三摩地本身的堅固。

《瑜伽師地論》卷第三十一中「如如身心獲得輕安,如是如是於其所緣心一境性轉復增長;如如於緣心一境性轉復增長,如是如是轉復獲得身心輕安。心一境性、身心輕安,如是二法展轉相依,展轉相屬。身心輕安、心一境性,如是二法若得轉依,方乃究竟。

為什麼這2法會輾轉相依,再用這個能所角度我想各位同學就聽懂了。
當我說奢摩他跟毗鉢舍那增長,是用能緣的角度,然後因為醬子所以我的心一境性就跟著增長了,這時候就是所緣的角度來說。所以這2個所謂互相增長,因為能緣跟所緣在心法上是一件事,我從能緣的角度來說他增長,用什麼地方來看出他增漲了?用他的輕安來看出他增長了。由輕安來看出能緣這一部份的增長,反應過來就是在所緣上面的增長,所緣上面的增長是用什麼東西看出來他的增漲?就是你的三摩地會比較堅固,越來越堅固。輕安是反應出你能緣的能力,是奢摩他跟毗鉢舍那的能力,轉過來就變成你的所緣也就跟著增長,所緣是用你的三摩地越來越堅固反應出來。這裏面講來講去如果不從能緣、所緣的角度來做醬子分析,你是很難去理解他在講什麼。當你用這個角度一分析,你就發覺沒有問題了,他所講的都能理解了,雖然你現在沒法子體會,可你已經知道他在講什麼了。
總之若心得堪能者,風心同轉,故風亦堪能。心堪能的意思,是指你的奢摩他、或是毗鉢舍那的能力,這時你所反應出來的叫做風心同轉,這個風指的是輕安,也就是當你有這個能力,以能緣的角度說你奢摩他、或是毗鉢舍那的能力越來越強時你的輕安就越來越清楚,所以叫做風亦堪能。爾時其身,便起微妙殊勝的輕安。醬大家就清楚知道這個順序了。此若生起,這時心上便生勝三摩地,這是用所緣來講,這時候你會產生的那個所緣境叫做勝三摩地,這個三摩地就會變成更堅固了,得勝輕安後這個定就會更堅固。一般他講勝三摩地的意思是,因為你輕安一直輾轉增上,所以你的三摩地就變成勝三摩地,也就是變成更堅固的定、或是更堅固的三摩地。復由此故,其風成辦殊勝堪能,故能引發身C16-P386心輕安,仍如前說。反過來,當你這個所緣三摩地越來越強的時候,反過來講就是你的能緣越來越強,所以這2個是會有相互輾轉增上的關係。
希望今天醬子有把這個講清楚,所以為什麼他一開始要講奢摩他,他告訴你:你有了奢摩他以後這就叫做得作意,講完以後反過來再告訴你什麼叫做有作意相。既然前面已經告訴我這些,後面,所以一個是由能緣的角度來講、一個是由所緣的角度來講,因為醬子也才有機會把所有這些名相,雖然沒有辦法百分之百的定義,但是已經到一個比較不會亂那樣子的一個定義了。就說當你出現這一個名詞,你一定要想這個名詞是以所緣角度去講、還是用能緣角度去講。你如果有醬子想法,你就可以很輕易把它解決掉了。

 

  C16-P386第二斷疑者,如是前說第九心時,不須策勵勤加功用,心任運轉趣三摩地,無諸分別,又盡滅除微細沉沒,具明顯力。又如前身輕安時說,由其風大堪能力故,能與身心勝妙安樂。此三摩地又如前於相狀時說,貪欲等蓋諸隨煩惱多不現行,雖從定起不離輕安。若生具此功德之定,於五道中立為何道?答:若生如是妙三摩地,昔及現在總有多人立為入大乘道,尤由隨順生輕安風,一切身中安樂充滿,依此身心起大調適。此又具足無諸分別、最極明顯二種殊勝,故許為無上瑜伽中備諸德相圓滿次第微妙瑜伽。然依慈尊、無著等諸大教典及《中觀修次》等,明顯開示修定次第,定量諸論而觀察之,此三摩地尚未能入小乘之道,何況大乘?《聲聞地》說,即修根本第一靜慮觀粗靜相諸世間道,皆依此定而引發故。外道諸仙由世間道,於無所有以下諸地能離欲者,皆須依此而趣上地。是故此定是內外道二所共同。若無顛倒達無我見及善覺了三有過失,厭離生死希求解脫,由出離心所攝持者,是解脫道。若菩提心之所攝持,亦能轉成大乘之道。如與畜生一摶之食,所行布施及護一戒,若由彼二意樂攝持,如其次第,便成解脫及一切智道之資糧。然今非觀察,由餘道攝C16-P387持趣與不趣能證解脫及一切種智道,是就此定自性觀察為趣何道。又中觀師與唯識師決擇毗鉢捨那所觀境時,雖有不同,然總明止觀及於相續生彼證德全無不合。故無著菩薩於《菩薩地》及《攝決擇分》、《集論》、《聲聞地》中別分止觀二中,若修止者,說由九心次第引發。此復於《聲聞地》決擇最廣,然不許彼定即是修毗鉢舍那法,故諸論中離九住心,別說修毗鉢舍那法,《聲聞地》亦別說修觀法故。如是《中觀修次》及《般若波羅蜜多教授論》等,亦以九心為奢摩他道,別說毗鉢舍那道。慈氏五論所說諸義,除無著菩薩所解之外更無所餘。故於此事,一切大轍同一意趣。
這一段很長,但這段裡有一個很重要的觀念,也牽涉到佛法裡基本的常識。這裡我盡量想辦法把它解釋的清清楚楚的。
第二斷疑者,剛剛前面是什麼叫得作意、什麼叫得作意的相,這些講清楚以後,就由另外一個角度,這角度簡單的說,就說剛剛講的醬子的一個得作意,就是你已經具有奢摩他,然後就因具有奢摩他所以就能有三摩地的所緣境、或者是有禪定的所緣境;用能緣的角度講到了醬子一個能力,叫做你有奢摩他、甚至加上毗鉢舍那,用所緣的角度講說你能夠有禪定、或是能得到三摩地。能力到了醬子一個階段,在佛學的角度裡面在佛學的階位算在哪裡?佛學的階位有5資糧、加行、見道、修道、究竟,究竟不一定是佛道,因小乘本身是無學阿羅漢。剛剛講說具有奢摩他、有三摩地的所緣境,當達到醬子禪定的本領的時候,在這5道算是哪一道?先把觀念講清楚再來消文就容易懂了。
要說是佛學的哪一道不是在於你有醬子的方法、或是你有醬子的境界,是在於你的見地。
這用另外一個角度,一般都講見、道、果這3個層次,見地,你有醬子的一個觀念、見地,比方說佛學在大乘的見地叫做空性,這是很重要的一個般若就是你的見地;什麼叫做道?就是你的方法,你用的修行方法就叫做道;果,你根據這個見地用這個修行方法最後你能得到的東西,那個叫做果。能成佛那叫做果。
現在是告訴你,你現在所講的醬子的一個奢摩他、或者是毗鉢舍那、或者是三摩地,不能用這個角度來說你在佛學是屬於5道裡面的哪一道,是要看你的見地。為什麼?因為具有這種奢摩他、或者是三摩地能力的不是只有內道有,外道也有,外道本身也有辦法到這個境界,外道到這個境界並不能算是佛學5道中任何一道。所以,差別在哪裡?差別在你有沒有佛學的見地。這什麼意思?就說你有沒有出離心、你有沒有菩提心?外道都沒有。假如你有出離心你到這個未到地定的時候,尚在資糧道,叫做順解脫分這是另外一個角度,以前也解釋過了。假如你有菩提心你到這個未到地定的時候,你算是在大乘裡面,還是在大乘裡面的資糧道,位什麼?因為你要靠這個資糧道作基礎,可能有同修聽不懂、也有同修知道我在講什麼,找一個星期二當面講清楚。所以這一整段是在講,就是當我具有這個奢摩他的能力這個能緣時,我也能得到三摩地或是定這個所緣,這時候我在佛學的位階在哪裡?他說這個本身沒有位階,這個本身是要依據你有沒有出離心,若你有出離心,你這叫順解脫分,為什麼?因為這是在小乘的角度裡面,順解脫分這就是資糧道。若你有菩提心,這時候你算大乘裡面的順解脫分,那你只有出離心沒有菩提心,就只能算是小乘。所以你在佛學裡面算什麼位置跟你現在的有這個本領不能用醬子來看,是看你是屬於哪一種見地,才能夠決定你現在這個是在哪一道。這是基本的一個觀念,搞清楚再來讀他的論文。
如是前說第九心時這就是講等持,到了第9心住時不須策勵勤加功用,然後心任運轉趣三摩地,由這就知道三摩地指的是所緣境,第9住心就是代表等持也就是三摩地,三摩地又分2種,一般他沒有講就把它當做是具有輕安的三摩地,所以無諸分別,這時候基本上你進入的境界,因為你是在止,這是屬於奢摩他的境界所以無分別,是醬的意思,是在止的方面不是觀。這時候你又能盡滅除所有的微細沉沒,因此你那個所緣境就很清楚,叫具明顯力。這時候你雖然沒有分別可是清清楚楚的,你不是只有住分你還有明分,這個三摩地是偏奢摩他、以奢摩他為重點來講的三摩地,接著,又如前身輕安時說道,因為由其風大堪能力的關係,能與身心勝妙安樂。這裡不用解釋,前面都讀過了,因為你進入了這樣一個妙三摩地就當然代表有輕安,這輕安包括心輕安、身輕安、身輕安之樂、心輕安之樂。那此三摩地又如前於相狀時說,這時候這個所緣境,一般進入醬子一個狀態,這些貪欲等尋思、5蓋這些隨煩惱多不會現行,就算你從定起來也大概還能保持輕安醬一個能力。這裡是在重講前面剛讀過的東西。若生具此功德之定,現在才講到正題,這時候你已經達到這個情況的三摩地、或是這個情況的禪定,就是具有奢摩他這能緣的力量、然後進入醬子的所緣,醬子狀態在五道當中是算何道?5資糧道、加行道、見道、修道、究竟(無學)道。
宗大師自問自答:假若你能得到如是妙三摩地的所緣境,過去或是現在總有多人立為入大乘道,就會說是這算在大乘道裡面,其實,大乘道不是5道中間的一道,因為大乘道裡面有5道,小乘道裡面也有5道。現在是先有一個角度,是說你有醬子一個境界,那一般人就說你是在大乘道,為什麼?因為根據你能夠隨順生起輕安風,一切身中安樂充滿,依此身心又起大調適。此又具足無諸分別、最極明顯二種殊勝,這時候你又有跟圓滿次第的2個殊勝就是無諸分別、最極明顯這2個殊勝,這是密乗最高的無上瑜伽裡面的圓滿次第一般描述的相狀,所以當你有醬子的話,很多人或是你自己會誤解你已經進入所謂的無上瑜伽中備諸德相這種圓滿次第的這種微妙瑜伽。這在前面也提過了,就是進入等持的時候很容易起增上慢,這個增上慢一般會誤以為自己這個情況已經就是密乗裡面最高的那個境界,其實是完全不能相比的2件事。他說你假如醬子產生增上慢,如果根據慈尊、無著等諸大教典及《中觀修次》等,明顯開示修定次第,以及定量諸論而觀察之,就根據所有這些大經大論裡面所教的各式各樣的教理裡面,你醬子的一個三摩地這是指未到地定尚未能進入小乘之道,更何況大乘?意思是說你進入這個狀況,不要去談什麼無上瑜伽,你連小乘都不如,換句話說你根本連佛道都談不上。原因就是剛剛前面講的,因為見地的關係。
所以《聲聞地。卷32》說,即修根本第一靜慮觀粗靜相諸世間道,這大家知道就是世間清淨、修法就是根據觀粗靜相,這都要根據此定才能夠引發。再來,不只是內道小乘要用未到地定來進入世間清淨的4禪,就是外道諸仙由世間道,於無所有以下諸地能離欲者,意思就是外道也是有辦法離開欲界進入色界的,色界並不是代表內道,色界是3界中一界,外道也有辦法靠禪定進去的,所以他們也皆須依此未到地定而趣上地,上地指4禪、色界的根本定。所以,這個未到地定是內外道二所共同。你現在問我未到地定在佛地5道中算哪裡?不能醬子講,因未到地定不能算就是佛教中的東西,不是。要怎麼樣才算是?下面這裡!你如果無顛倒的通達無我見及善覺了三有過失,就說你非常清楚沒有我,這是以空性的角度,或者是用小乘的角度是人無我,你沒有顛倒的具有正確的人無我見,再加上你善覺了三有的過失,你非常清楚輪迴的過失,三有就是三界,然後你就厭離生死希求解脫,這時候你產生了出離心,那假如你現在得到了這個未到地定是因為有出離心之下所攝持的,也就說你的見、道、果裡面你的見是出離心時,這時就叫做解脫道。其實標準應該叫做順解脫分,因為是出離心所以這還算是小乘裡面的順解脫分,順解脫分還在5道中最低的資糧道這一層中。如果你是菩提心之所攝持,這時你就不是小乘的順解脫分,可以叫做大乘之資糧道、或是大乘的順解脫分。又用另外一個角度告訴我們,你如與畜生一摶之食,你所行的這個布施、或者是你守護一個戒,若由彼出離心、菩提心這二個意樂所攝持的時候,如其次第,也就是當你用出離心來講的時候你就是屬於小乘的解脫道,用菩提心的時候你就是屬於大乘的解脫道,這就叫如其次第。便成解脫或者是一切智道之資糧。解脫意思是小乘、一切智道意思是大乘,一切智指的是佛智、應該是一切道種智,如其次第就是出離心叫解脫道、菩提心叫一切種智道,講得更清楚一點就是一個是小乘的順解脫分、一個是大乘的順解脫分,一個是小乘的資糧道、一個是大乘的資糧道。然今非觀察,由餘道攝C16-P387持趣與不趣能證解脫及一切種智道,是就此定自性觀察為趣何道。他說我們現在並不是在看其他的6波羅蜜多是屬於哪一道,不是在看這個,我們現在是根據定的自性,這是講定的本體,一般,佛學要很小心,他講自性的時候講的是他的體,可是我們要真正講法空的時候是沒有自性的,這裡沒關係他只是引用,就說定的本身他的本質。我們現在主要是觀察這個定的本身是屬於在哪裡?至於屬於哪裡還是用剛剛的順序、方式來說明。這是中間很重要的一個疑問。這一段後面剩下的今天來不及解釋了,下次再說。

大家要從今天這個當中體會到這幾個名相之間的意思,哪幾個名相?奢摩他、毗鉢舍那、作意、靜慮等,這是從能緣的角度來說,佛學一般說有境,今天不用這個名相,就怕有人不是很了解,搞糊塗了,記得是從能緣的角度來說的。至於由所緣的角度來說,一般就是禪定、三摩地。所以,上節課說有作意,這是能緣的角度,有作意就是你有奢摩他的能力;這節課來講有作意相,變成是有了奢摩他以後你能夠得到的所緣境叫做三摩地、或者叫做禪定。這個角度又是什麼樣一個相狀?其實能所,按照第6意識來講,能所其實是一件事,特別是深入講世俗的實相的時候,這叫依他起,能所是一件事,這是另外一個課題了。現在還是放在遍計執就是有能所的角度來講的時候,你還是可以分。不過基本上你要記住能所其實最後是一件事。只不過現在用語言的時候我們可以說這是用能的角度、這是用所的角度,所以這個要分清楚,弄清楚以後文章裡面的東西你才不會混亂。
再來,今天未到地定是一個非常關鍵的地方,未到地定之所以關鍵就是因為他可以進到世間色界的修行,也可以進入出世間的修行,就是用416行相往見道這個路上去。可是他本身並不是佛學獨有的,已經離開欲界的最低的層次叫做未到地定,以這個角度來講他不是佛學5道中哪一道,要根據你現在是小乘的信念、還是大乘的信念,因為這個是影響你將來的觀,你在觀的時候要用出離心還是菩提心,醬子就會影響你現在的這個境界是大乘還是小乘,或者根本就不是大乘也不是小乘,根本還是外道,這都有可能。若是大乘或小乘這是屬於資糧道,因為加行道,一定要有未到地定的本領你才有辦法進去加行,你沒有未到地定你是沒有辦法進去加行的。一般以416行相也是一樣,等見面時可以在黑板上寫清楚。所以今天這些觀念能清楚,今天就沒有白讀了!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有作意 得作意 有作意相
    全站熱搜

    七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