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後的一個陰雨天,我在臺北市和平醫院的病房裡,陪了母親一整個下午。那時她已經很虛弱了,我當時的奢望就是母親能睜開眼睛,看我們一眼。
那天母親並沒有睜開眼睛。傍晚我親吻她的額頭,離開房間後,她說了一句話:「 他不回來了。」我很不解:我怎麼會不回來呢?沒想到真的一語成讖,那竟是我和母親的最後一面。
雖然媽媽已在醫院數月,大家都知道康復希望不大,但接到媽媽過世消息時,我還是無法相信。我再也見不到最愛的媽媽,再也不能和她踢球、打牌,再也不能幫她抓癢,再也不能握著她暖暖的手,親她皺皺的臉,問她我叫什麼名字?
母親對我一生的影響,無法用言語描述。對於母親,我充滿感謝、感恩和感動。我用這篇文章感謝母親贈與我的十件禮物。這十件禮物,塑造了我的性格,建立了我的自信,奠定了我的基礎,教導了我如何做人,如何教育孩子,更留下了我一生最溫馨難忘的回憶。這十件禮物,任何一件都足夠改寫我的一生。
第一件禮物:完整的家庭
母親年輕時的經歷像是一部跌宕起伏的歷險記。12歲時她隻身從東北流亡到北京,6年後又考進上海東南體育專科學校,南下獨自闖蕩大上海。在體專時,她曾經是全國頂尖的低欄健將,拿過全國短跑第二。1939年,和父親相戀一年結婚後,母親隨父親回到四川。
10年後,父親遠走臺灣,母親帶著一兒四女留在四川,獨自一人挑起生活的重擔,獨自撫養五個孩子,忍受對親人的思念,承受各種壓力。
1950年初,堅強的母親決定結束這種分離的生活,她輾轉得到一張探親的“通行證”。一家人立即乘火車從成都到達重慶,經過一個星期的等待,才千辛萬苦地從重慶到達廣州。
這只是千山萬水跋涉的一個插曲。全家到達廣州以後,下一步便是坐船偷渡去香港。當時很難找到願意去香港的船隻,更何況是對於拉扯5個孩子的母親。因此,母親在到達廣州後,在廣州滯留長達幾個月,好不容易才到達香港,輾轉赴台。
我們這一大家子沒有被戰爭拆散,在臺灣團圓,之後還在臺北又添了五姐開敏和我。這一切都要感謝母親堅韌的個性和過人的膽識,讓這充滿愛的家庭能夠延續。這也讓我每每遇到困難,總會抱著堅定信念放手一搏,因為我的基因裡有一種物質源自母親:堅持。
第二件禮物:我的生命
五十多年前的三月,微風中帶著絲絲春意。但我家那棟小房子裡, 全家人都顯得十分緊張,因為母親在43歲高齡孕育了我,大家都擔心高齡生產不安全。
母親的好朋友勸她:“不要冒險。還是拿掉吧。”
又有人說:“生出來的寶寶可能會身體弱。”
還有人說:“科學界研究過,高齡孕育的寶寶,低能的幾率要大一些。”
但是,執拗和冒險的天性這時候在母親的身上再次表現出來。母親堅定地說:我要這個孩子。
有了母親這句信心十足的話,我終於可以平安地降臨到這個世界上。
1961年12月3日,一個嬰兒呱呱墜地。這就是我。
母親後來對我說,她當時就是有一種信念,覺得我會是個非常聰明健康的孩子,才不顧一切地將我生了下來。我現在覺得,相對于別的母親給予孩子生命,我母親孕育我的過程則擁有更多的未知和變數,對母親身體的考驗也更大,這個過程充滿了生命的奇跡和堅韌的味道。
母親的自信和勇氣給了我最寶貴的禮物——我的生命。
第三件禮物:最細膩的照顧
母親這一生在我身上付出得最多。她高齡得子,對我視若珍寶。為了養育我、栽培我,她用盡了所有的心思和情感。
比如,她因為高齡生產,奶水不足,為了給我提供足夠的營養,她每天強迫自己喝下好幾碗花生燉豬蹄湯。兩年後,我健康地長大了,她的體型卻再也無法恢復過去那般纖細苗條。
上小學時,我就讀的及人小學離家有五六公里。雖然每天有校車接送,但母親為了讓我每天早晨可以多睡一會兒,她會親自接送我,風雨無阻。每次放學看到母親,我都會高興得飛奔過去,把學校裡發生的大事小情與她分享。有一次我告訴她老師病了,沒來上課。第二天,細心的母親竟然親自煲了一鍋雞湯送到老師家裡。
母親是個非常棒的廚師,在做飯方面有很多“獨家秘笈”。那時候,我們的經典對話是:“弟弟,今天晚上吃什麼啊?”“紅油水餃吧。”媽媽說:“好啊,那你要吃多少個啊?”我就乾脆地回答“40個!”
因為媽媽提供的無限美味,我的體重總是全班第一。吃完40個餃子後,她會說,“好了好了,別吃了!”而我總是邊吃邊說:“不嘛,我再吃一口‘下桌菜’。” 而“下桌菜”也成為了我們家的“專有名詞”。
1972年開始,母親為了照顧我,每年會抽出半年時間到美國陪我念書。母親是個社交生活非常活躍的人,在臺灣的朋友非常多。但是幾十年前的美國沒有這麼多華人,完全不懂英文又不會開車的她,到了美國,就只能整天待在屋子裡。哥哥、嫂嫂、外甥和我每天出門工作、上學,整天就剩母親一個人在家裡呆坐,沒有人可以說話。
那時候母親唯一的休閒就是看一檔猜價格的節目,猜一罐玉米的價格是多少,一個杯子又是幾塊錢。她其實一句英文都聽不懂,只能憑節目效果判斷誰猜對了,誰猜錯了。有的時候她會說,這個人長得蠻帥的,我希望他贏;這個人看起來眼光不善,我希望他輸。
我們幾乎無法想像一個人怎麼會在五十多歲時,跑到一個語言完全不通的國度,放棄朋友圈,放棄每天有人幫傭、不用做家務的生活,過上了每天要燒菜的日子,每天唯一的寄託就是兒子放學回來和她說說話。無論她自己承受多少孤獨,見到我永遠是笑眯眯的,在我遇到挫折的時候永遠會鼓勵我。從我十一歲出國一直到十九歲,年年如此。
第四件禮物:快樂和幽默
我從小就是一個特別頑皮的孩子。和許多母親嚴厲管教的做法相反,媽媽不但容忍我的調皮,還能保持童心,成為我的玩伴,用她獨有的幽默方式化解我的頑劣,引導我成長。
比如,我小時候特別好動,一刻鐘也坐不住,理髮成了大難題。媽媽不會斥責我,強求我乖乖坐著,而是帶著三姐到理髮店,借用店裡的剪刀、刮胡刀、毛巾,演“木偶戲”給我看。這樣我居然能坐定半個小時,直到把頭髮理完。
在學校上課時,我的話也特別多。有一次,我竟然被忍無可忍的老師用膠帶貼住了嘴。而那時,母親正好趕來接我,撞了個正著,好尷尬!還有一次,我為了能晚睡一個鐘頭,偷偷把全家的鐘錶都調慢了一個小時,結果,第二天全家老小被我害得晚起一小時,上班的、上學的,手忙腳亂、雞飛狗跳。但這兩次母親都沒有生氣,反而哈哈大笑,因為她覺得畫面“實在是太有趣了”。
事實上,我的調皮應該遺傳自母親。父親不苟言笑,但母親卻常常和我們“打成一片”。有一次,哥哥和母親兩個人玩水戰,弄得全家都是水。最後,母親躲在樓上,看到樓下哥哥走過,就把一盆水全倒在他頭上。
我想,只有像母親那樣擁有一顆年輕的心,才會容忍甚至欣賞孩子的調皮、淘氣。而和這樣的母親在一起,我們每個孩子都沒有什麼距離感。這麼多年來,母親一直和我們“打成一片”,我們和母親的感情也和別的母子不一樣:她不但是我們的好媽媽,也是我們的好玩伴。
第五件禮物:勤奮努力
媽媽雖然對我的淘氣行為姑息,但凡事一旦和我的學習、成長、未來相關,母親就會特別重視,會對我提出非常高的要求。她總是要求我,只要開始做一件事,就一定要做到最好——在這方面,沒有通融的餘地。
在母親的敦促之下,當其他同齡的孩子還躺在父母懷抱裡時,我已經會背“九九乘法表”和古詩詞了。
母親對我的學習成績抓得很緊:考得好我就會有禮物收,考得不好則會有警告,甚至挨板子打。每逢遇到背書,母親就會親自監督,要求我把書本全部背誦下來,而且要一字不錯,有一處錯了,母親就會揮手把書摔到別的房間,讓我撿回來。有時候,母親還會用竹尺打手心懲罰,有一回甚至把尺子都給打斷了。
為了每次都能拿到第一名,我有一段時間每天五點起床讀書。每次都是母親催我起床。
感謝我的“嚴母”,我成為了一個勤奮的人。
第六件禮物:自信和自主
小時候渴望長大。去幼稚園沒多久我就膩了,我跑回家,跟家裡人說:“我不上幼稚園了行不行,我要上小學。”
母親問我:“怎麼了,幼稚園裡不好麼?”
“太無聊了,整天都是唱歌吃東西,老師教的東西也太簡單了。”
“你才五歲,再讀一年幼稚園就可以讀小學了。”
大部分的父母可能會認為孩子胡鬧,但是母親處理的方法與眾不同。
“下個月私立小學有入學考試。如果你的能力不夠,你就沒法通過入學考試;可如果你通過了考試,就表明你有能力,那就讓你去讀小學。”
於是我就請母親幫我報名,然後努力準備。放榜那天,母親陪我去學校,一下子就看到“李開復”三個字在第一名的位置閃亮。母親激動地像個孩子一樣地叫起來:“哎呀,第一個就是李開復,你考上了!”
我也激動地跳起來,抱住母親哇哇大叫。
那一刻,母親臉上無法掩飾的興奮和自豪即便是過了幾十年我也不會忘記。從母親的表情中我才知道,自己一丁點的小成功可以讓母親那麼驕傲。同時,這件事也讓我懂得,只要大膽嘗試,積極進取,就有機會得到我期望中的成功。感謝母親給了我機會,去實現我人生中的第一次嘗試和跨越。
在中國,父母對孩子的關愛特別深,生怕孩子受一點傷害,不願讓孩子冒險嘗試與眾不同的東西。其實孩子從小就需要獨立性、責任心、選擇能力和判斷力。很慶倖的是,在我五歲的時候,我父母就把選擇權交給了我,讓我成為了自己的主人。
第七件禮物:謙虛誠信
跳級考入小學後,我不免覺得驕傲。每次父母親有朋友來家裡,我都要偷偷告訴他們我有多聰明、多厲害。
“阿姨,我已經讀小學了!”
“真的,你不是才五歲嗎?”
“對啊,我跳級考進去的,還是第一名呢!”
“那進去以後的成績呢?”
“除了100分,我連99分都沒見過呢!”
沒想到,我剛誇下海口,第二個星期考試就得了個90分 。看到考卷,媽媽二話不說,拿出竹板,就把我打了一頓。
我哭著問:“我的成績還不錯,為什麼要打我?”
“打你是因為你驕傲。你說‘連99分都沒見過’,那你就給我每次考100分看看!”
“我知道錯了。以後我會好好學習的。”
“不止要好好學習,還要改掉驕傲的毛病。自誇是要不得的。謙虛是中國人的美德。懂了嗎?”
“知道了。媽媽還生氣嗎?”
“不生了,要不要躺在我懷裡看書?”
媽媽的氣總是來得快,去得也快。我想,她這麼愛她的孩子,是沒有辦法長時間生孩子們的氣的。當然,這一次的處罰我也會永遠記得,“謙虛中國人的美德”。類似地,母親總是能抓住每一個“教育”的好時機,讓我懂得做人的道理。
在學校我功課雖然很好,偶爾也會出狀況。有次我考得並不好,揣著考卷心裡很害怕。我甚至能看見母親舉起竹板打我的樣子。突然,一個念頭蹦了出來:為什麼不把分數改掉呢?說改就改,我掏出紅筆,小心翼翼地描了幾下,“78”變成了“98”。到家門口,我又掏出卷子來看了一下,確保萬無一失,才輕手輕腳地走進去。
母親注意到我回來了,叫住我:“試卷發下來了麼?多少分?”“98。”
母親接過卷子,我心裡“撲騰撲騰”地跳起來,生怕母親看出了修改的痕跡。但她只是摸了下我的腦袋說:“快去做作業吧。”
這種事情有了第一次就會有第二次。當我再次塗改考砸了的成績時,手一哆嗦,分數被我拖了一個長長的尾巴。這下糟了。我欺騙了母親,這是她絕對不能容忍的。我心一橫,把試卷扔到了水溝裡。
但回家後,母親並沒有問起分數。提心吊膽了幾天之後,我終於憋不住了,跑到母親面前,向她承認了錯誤。我以為母親會狠狠打我一頓,但母親只說了一句話:“我都知道了,你能知錯認錯就好。希望以後你做個誠實的孩子。”
母親的寬容和教誨我直到今天都記憶猶新。母親的言傳身教讓我懂得了做人的道理,讓我知道了 “謙虛”、“誠信” 這些字眼兒 為什麼對一個人的一生來說那麼重要。
第八件禮物:熱愛讀書和打開世界之門
母親堅信我是個最聰明的孩子,所以對我期望最高,管教也最嚴,要求我把每一件事情都做到最好的程度。
知道母親在我身上傾注了大量心血,我也會努力讀書爭取考高分。而母親的獎勵方式也很特別。
記得有一次我考了第一名,母親帶我出去買禮物。我看上了一套《福爾摩斯全集》。母親說:“書不算是禮物。你要買多少書,只要是中外名著,隨時都可以買。”結果,她不但買了書,還另買了一隻手錶作為禮物送給我。
從那時起,我就愛上了讀書,一年至少要看兩三百本書。當時,看了《雙城記》、《基督山恩仇記》一類的西方文學,也讀了《三國演義》、《水滸傳》一類的中國古典文學,但對我影響最大的還是名人傳記。海倫•凱勒雖然失明、失聰但依然進入一流大學的經歷,對我未來性格中堅韌和勇氣形成有很大影響。而愛迪生的發明改變了人類的生活,這讓我嚮往成為一位科學家。感謝母親的支持,我才能在小小年紀就看了這麼多本書,並養成了終身讀書的習慣。
我10歲時,遠在美國的大哥回家探親。吃飯時,大哥在跟母親抱怨臺灣的教育太嚴了,小孩子們的靈氣越來越少。母親歎了口氣說:“唉,為了聯考,我們有什麼辦法呢?”
看到我整天被試卷和成績單包圍著,沒有時間出去玩,也沒有朋友,大哥忍不住說:"這樣下去,考上大學身體都壞了。不如跟我到美國去吧。"
母親從沒去過美國,她接受的是中國傳統的教育,但卻出人意料地保留了一份開明的天性。聽了大哥的建議,母親把手放在我頭上,對我說:“那你就到那裡試試吧。”
一個那麼愛她的么兒的母親,居然能下決心把孩子送到了當時遙遠的美國,做第一代“小留學生”,這是要多麼大的勇氣啊!
多虧了母親的勇氣和開明,我在年少時,就獲得了打開世界之門的鑰匙。
第九件禮物:對家國的情懷
我在美國的第一年,母親陪讀6個月後,家裡人開始催母親回去。母親雖然放心不下我,但還是牽掛著家裡,只好把我託付給哥哥嫂嫂。臨走前的幾天,母親一直在叮囑我,回家記得做作業,背英文,聽哥哥嫂嫂話……上飛機前,她又鄭重地對我說:
“我還要交代你兩件事情。第一件就是不可以娶美國太太。”
“拜託,我才十二歲。”
“我知道,美國的孩子都很早熟,很早就開始約會,所以要早點告訴你。不是說美國人不好,只是美國人和我們的生活習慣和文化都不一樣。而且,我希望你做個自豪的中國人,也希望你的後代都是自豪的中國人,身體裡流的是100% 炎黃子孫的血……”
“好的,好的。飛機要起飛了。”
母親拉住我的手說:“第二件事,每個星期寫封信回家。”
沒想到第二件事情這麼簡單。我爽快地答應了。我每週都寫信告訴母親我學習上的進步,母親就一個字一個字地看我的家書,幫我找出錯別字,在回信中羅列出來。母親的認真勁兒深深地感染了我,每次寫信時我都要求自己認真一些,少寫錯別字。我也會到處去找中文書籍來讀,以免讓我的中文平永遠逗留在小學程度。
小孩子最容易掌握一種語言,也最容易忘掉一種語言。我在學習英語的同時,中文始終沒有落下。這不得不感謝那些年裡每星期給母親寫中文家書。不然,也許童年時所學的漢字早被 ABC侵蝕了。
後來,我終於明白,母親臨走時叮囑我的兩件事不單是希望我娶中國妻子,會中國語言,更蘊含著一種濃濃的家國夢,深深的中國情。母親用各種教育方式,潛移默化地將中華文化和思維方式根植在我身上。
由於母親的影響,無論我身在何處,我都會關心兩岸正在發生的一切,無論我工作有多麼忙,我都會抽出時間幫助兩岸的年輕人——因為那裡有整個家族傳承下來的信仰和光榮,因為母親不止一次提醒我說:“別忘了你是炎黃的子孫。”
第十件禮物:愛的牽掛
有人說:子女是父母最甜蜜的牽掛。直到我有了孩子,我真的明白這句話,也因此而特別懷念那一段母親把我攬在懷裡的歲月。
其實,每個人不管年紀有多大,事業上取得了什麼樣的成就,在母親眼裡,你還是她的孩子,還是讓她魂牽夢繫的牽掛。而這種牽掛,讓你無論遭遇多大磨難,內心都能滋長出強大的甜蜜力量。
2005年,當我離職加盟 Google時,老東家決定起訴我,我知道我有麻煩了。官司剛開始時,情況看起來非常嚴峻,謠言滿天飛。雖然很多都是子虛烏有的指控,但很多報刊媒體,未經任何查證,就起了聳動視聽的標題,甚至污蔑我的道德價值。
即便我心中坦蕩,但面對這些沒來由的攻擊,完全不煩憂是不可能的。深夜裡,我佯裝鎮定打電話給母親。在電話那一頭,她堅定地告訴我:“一切都會沒事的。不管你做出什麼樣的選擇,我都是站在你這邊,你永遠都是最棒的。”
隔著太平洋,我強忍住感動的淚水,沒有在電話中失聲。但放下電話後,我就再也忍不住了。我無比感動並深深地自責。感動的是母親對我的真誠支持,自責的是我還需要母親為我的工作操心。
我很慶倖有這樣一位既傳統又開明,既嚴厲又溫和,既勇敢又風趣,既有愛心又有智慧的母親。她的教育既有中國式的高期望,也有美國式的自由放權;既有中國的以誠待人,也有美國式的積極進取。如果說我今天取得了一些的成績,那麼這些成績都是來源於母親的教誨、犧牲、信任和支持。
最可愛的老寶貝
過去的這十多年,母親的失憶狀態一年比一年嚴重,可因為工作繁忙,我雖然每年休假都會回去陪母親,但一年也就一兩周時間。這些年,特別感謝臺灣的三個姐姐對母親的照顧和付出。
五年前我得了癌症,治療時又搬回家跟母親同住。那段時間,母親已經無法跟我再像往昔那樣溝通,但至少我可以陪伴她,跟她一塊兒吃飯,買她喜歡吃的東西、小玩具。和姐姐們陪母親打糊塗牌、拋接小皮球。
當時我一方面會因母親不認得我而難過,另一方面又會慶幸,這樣她便不會知道自己最疼愛的幺兒正在遭受病痛折磨,也不會再因我擔驚受怕。轉念一想,自己人生最困難的這幾個月是和母親一起度過的,還是有些欣慰:老天待我不太薄。
好強的母親,終究敵不過歲月侵蝕。幾次送她去老年大學,我遠遠站著看她跟一群失憶老人一起,由年輕老師領著舒展筋骨、玩遊戲,我的心情竟和當年送女兒上學時是一樣的。九十幾歲的老母親,成了我的老寶貝,我的老小孩兒!
失憶的老人,不少會表達出沮喪、沉默、或憤怒。但是母親總是笑咪咪的,跟我們玩遊戲、唱歌、踢球。可愛的母親依然熱愛美食,做夢還會說“我要吃肉”。
陪伴失憶但仍樂觀可愛的母親時,我經常會想到:母親這一生都是在用自己的方式給予我們無微不至的愛。也許她自己知道,這時她能表達愛的最好方式就是:成為全家最可愛的老小孩。
小女兒德亭在母親的一次壽宴前,為祖母拍了一張帶手套的相片。因為那時候母親常覺得身上發癢,我擔心她會忍不住把自己抓傷,就為她戴上手套。
記得小時候我長水痘時,她也曾對我做過一模一樣的事。在我為她戴上手套之後,她馬上就忘了身上的癢,用兩手蒙住眼睛,又鬆開兩手,對我調皮地說:“MUR?”在我小時候得水痘的時候,她就是這麼教我的。
我親愛的母親!我就知道,她是多麼地愛我,所以在她連自己的名字都忘了時,她依然記得我們之間的小遊戲!
德亭帶著相機,在一旁守候著如今像嬰兒一樣隨時需要人照顧的奶奶,她跟我說:“奶奶似乎喪失了一輩子的記憶,這讓人好心痛啊!”
我跟德亭說:“生命是非常奧妙的。我覺得奶奶不是在逐漸失去記憶,而是在清除憂慮;她的心智不是在退化,而是在淨化;她不是在走向生命的落日,而是在走向新生的黎明。”
我親愛的母親!您放下了重擔,走向了黎明。母親,我永遠愛您,您的七個孩子永遠愛您,都希望永遠做您的孩子直到永恆。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