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菩提心總結

甲一、修七因果教授分二:於其漸次令發定解;按次第正修菩提心

  乙一、於其漸次令發定解分三:七因果內容;大悲是大乘道根本;餘因果是此因果道理

    丙一、七因果內容 知母-7>念恩-6>報恩-5>慈心-4>悲心-3>增上意樂-2>菩提心-1>

丙二、大悲是大乘道根本 初、中、後時皆重要

丙三、餘因果74是此因果41道理 悅意慈 (一切有情猶如愛子) 可引猛利悲心;悅意慈來自知母三支;與樂慈 (欲給眾生安樂) <> 悲心

乙二、按次第正修菩提心分二:希求利他之心;希求菩提之心

丙一、希求利他之心分二:引發生起此心所依;正發此心

丁一、引發生起此心所依分二:修平等心;修眾生成悅意相

戍一、修平等心 行捨、受捨、無量捨 (修眾生無貪瞋等相、於有情自離貪瞋等令心平等)

                   理証:眾生皆希離苦得樂;親中怨不定

                   次等:中->親->怨->一切眾生

戍二、修眾生成悅意相 知母理証:受生無始;母親無數;有情有數

                          念恩依今生母修>親友->中庸->怨敵>一切眾生

                          報恩:寂天《集學論》「煩惱狂痴盲,於多懸險路,步步而蹎蹶. . . .

丁二、正發此心 慈心以缺乏安樂的眾生為所緣境 (《金光明經》)

悲心以具有痛苦的眾生為所緣境 (三苦、六苦、八苦、110>出離or大悲)

慈悲增上意樂 (一切親自負擔)

丙二、希求菩提之心 思唯得正等菩提始能成就利他+思圓滿自利亦需正等菩提>世俗菩提心

                      《現觀莊嚴論》「發心為利他,欲正等菩提

甲二、修自他換教授分四:法源;自他換涵義;遣除障礙;修行方法

  乙一、法源 釋迦佛>文殊->寂天->阿底峽->種敦巴->博多瓦/霞惹瓦->朗日塘巴/恰卡瓦

               《華嚴經》普賢行願品 第三大願王:廣修供養「代眾生苦供養」

                                    第十大願王:普皆回向「若諸眾生,因其積集,所感一切,

極重苦果,我皆代受,令彼眾生,悉得解脫,究竟成就無上菩提」

               修心八偈:「虧損失敗我取受 利益勝利奉獻他」

   乙二、自他換涵義「愛己捨他」換成「愛他捨己」;「不顧他苦愛重己樂」換成「不顧己樂遣除他苦」

                      怨敵:「我愛執」;親友:「他愛執」

   乙三、遣除障礙分二:執著有自身他身具固定自性;認為他苦不會損己無需遣除。

丙一、執著有自身他身具固定自性 自他無固定,觀待有故,如:此山彼山之覺;非顯色之異。

                                    自他無自性,相無性故,如:名言偏計自性。

丙二、認為他苦不會損己無需遣除 自他如少老 (相續支分) 非一、手腳(身聚支分) 非一,皆

立;唯心 (我愛執or他愛執) 引起行為差別。

   乙四、修行方法 關鍵:「我愛執」轉成「他愛執」

一切過患歸於我愛執 (個人得失、世間災難、六道痛苦、生死行苦、三乘差異)

一切勝利歸於他愛執 (反思上列)

寂天《入行論》「所有世間樂,悉從利他生,一切世間苦,咸由自利成。何需更繁敍?

凡愚求自利,牟尼唯利他,且觀此二別。」

20170606-修菩提心總結-1-0102
我們讀《廣論》,其實蠻關鍵的部分就是菩提心,當然後面還有毘缽舍那也是。不論如何,今天我們在學大乘法,而這整本論也是在講大乘法,宗大師說得很明白~假如沒有菩提心就沒有大乘法,因此我們多花點時間弄清楚這個,也不至於白讀了這本論。
今天複習,至少要把7因果b210、自他換b225搞的清清楚楚,上次有位師姊說不知道為什麼要讀這個?空性,太深奧了!後來讀到菩提心,至少覺得有一個東西是非要弄清楚的。這是非常好的想法,你修不修是另一件事,至少你沒有將學習這以來的時間、精力付諸流水。今天就針對這2個東西複習一遍,沒有全照課本但大同小異,這樣思路可以更清楚。複習完或中間可以再把大家提出的問題做討論。

看今天的講義,先看科判就了解要複習什麼:
修菩提心總結

甲一是講什麼是7因果的教授,7因果是什麼回事,甲二就是自他換是什麼回事,這是很清楚的2個主題。到甲一的下層就是乙一、於其漸次令發定解,就是7因果裡面有哪些基礎的觀念要先清楚,這是奠基;接下來乙二、按次第正修菩提心就是怎麼去修這7因果,這個到,這一層就很有意思,整個修7因果分成2部分,一個修利他、一個叫修菩提心、希求菩提心,為什麼要分這2?在7因果中間有一個很重要的階段叫做大悲,所謂希求利他就是到大悲為止,從大悲以後就是進入菩提心,從科判就可以看出這個分野。再下去,希求利他本身有2個重點,修大悲之前要有一個平等心,你要先修平等心,再下面這是一個基礎,也是說修利他之前的2個基礎1是叫平等心、1是你要修成悅意慈,這個悅意慈就是可以直接發出悲心的東西。悅意慈,又怎麼來的?就是你要把眾生修成像慈母一樣,眾生是慈母自然你就會產生悅意慈。這2個是基礎,叫做修大悲的所依,根據一個平等心、一個悅意慈。2個建立以後,接下再告訴你怎麼去發心就是怎麼發慈、怎麼發悲。怎麼發慈、怎麼發悲以後這整個所謂利他之心就出來了。
利他以後就直接下一步就是發菩提心了。所謂的利他修出來之後就是你有慈有悲,基本上用悲做標準是可以的,但這個屬於有增上意樂的,就是說小乘、大乘都有慈悲,差別在小乘的慈悲是沒有增上意樂的,比方生病,你希望他人病好,跟我要把你病治好這是不同的觀念。我要把你病治好跟我希望你病好,這差別就在有沒有增上意樂~我要不要負責任來做
7因果灰藍色科判的解釋就先到這裡,不要摻進去以免又亂了。鮮藍色的粗體字是我們接著要複習的內容。

甲一、修七因果教授分二:於其漸次令發定解;按次第正修菩提心
  乙一、於其漸次令發定解分三:七因果內容;大悲是大乘道根本;餘因果是此因果道理
    丙一、七因果內容 知母-7>念恩-6>報恩-5>慈心-4>悲心-3>增上意樂-2>菩提心-1>

知母-7>念恩-6>報恩-5>慈心-4>悲心-3>增上意樂-2>菩提心-1> 這就很清楚7因果,也就是7對因果,標出的數字就是7對因果,知母變成念恩是1對,念恩變成報恩是1對,最後1對就是菩提心變成佛,這樣一共7對。一般也有人就說知母、念恩……這樣也不是不對,但真正就是有7對因果在裡面。這7對因果裡面有一個比較重要的分野就是剛剛說的大悲,大悲這裡叫做希求利他,大悲跟希求利他密不可分,這個穩定了,希求利他轉成希求菩提,為什麼會由希求利他轉成希求菩提這後面會複習到~課本用《現觀莊嚴論》的頌
大家記住就是這7對因果的變化,而這7對因果又可以分成2大部分~希求利他、希求菩提,這就很清楚了。

丙二、大悲是大乘道根本 初、中、後時皆重要

一直在強調大乘以大悲為上首,7因果最後談的是菩提心,可中間一定是要強調這個大悲,因為,大悲是根本,這裡就是在說明大悲為什麼是根本。所以初、中、後3個階段,《廣花了很長的篇幅在說明,初是說你一開始進入大乘門時,假若沒有悲心你是發不起菩提心的,因此,初重要。很簡單,一開始你要發菩提心一定要有大悲心,你能進大乘門這大悲心是根本的。中重要是為什麼?以前用過舍利弗的例子,修到最後一火大就退失了,所以,中重要。你在中間6度萬行的時候,眾生不是那麼好度的,很痛苦的!不說今天我們還沒有度眾生,現在有時光是看眾生的惡行惡狀就產生極度的厭惡了。所以中重要就是讓你沒有退轉,度眾生一定要有一個悲心,你沒有悲心絕對無法完成所謂的6度萬行。依照經論的說法成佛這是要3阿僧祇劫的時間,見道時要1個阿僧祇劫,從見道到8要第2個阿僧祇劫,再從8地到成佛要第3個阿僧祇劫。那你第1個阿僧祇劫的所謂6度萬行……你看佛的本生,他每次來做了很多事,有時把自己的肉餵虎,各式各樣的……光講舍利弗遇到的事就受不了了,各式各樣的故事告訴我們修行中遇到的任何艱苦困難能夠撐下去就是靠大悲,不然就退轉了。後面又為什麼重要呢?佛之所以能夠永住無所住涅槃,他永遠在度眾生跟眾生一起,不是像小乘阿羅漢寂靜了,也就是有大悲。若沒有大悲,佛後面不會這樣做的。
所以初、中、後3個重要,你去了解大悲跟整個大乘佛法之間的關係是蠻重要的。我們多少也被說服,假如沒有悲心真是很難。

丙三、餘因果74是此因果41道理 悅意慈 (一切有情猶如愛子) 可引猛利悲心;悅意慈來自知母三支;與樂慈 (欲給眾生安樂) <> 悲心

這裡大家可以看到所謂餘因果指的是從第7對到第4對,此因果指的是從第4對到第1對,悲心放在中間是一個轉捩(音列)點。前面怎麼進入悲心叫餘因果,此因果就是從悲心整個去成佛,餘因果、此因果的關係講清楚。到生悲心之前一定要有悅意慈,就是你把一切有情看成就是愛子一樣,那你怎麼去了解悅意慈?你看到你的小孩你心裡產生什麼樣子的感受,那就叫悅意慈。沒小孩你就想你最愛的人,你自然的了解他在講什麼。
悅意慈是能引發悲心一個直接的因,另外有一個與樂慈,這2個有什麼差別?為什麼要分這2個?因為在7因果的教法是先修慈還是先修悲,這裡的教法是先修慈到悲,可是由悲回來修慈也可以,悲跟慈之間2個因果是不定的,這時的慈叫做與樂慈,慈是你的所緣是沒有快樂的眾生,悲是你的所緣是有痛苦的眾生,意思是:對方沒有快樂你想要給他快樂這叫慈;對方有痛苦你想要拔除他的痛苦這叫悲;這2個是互為因果的很容易了解,那悅意慈存在又是為何?因為這涉及到前面知母、念恩、報恩這3支,這3支目的就是要產生悅意慈,有悅意慈之後直接就會對眾生起悲心。所以你要想辦法先對眾生修成悅意慈,等這達到了,你要改成與樂慈那先慈後悲或先悲後慈都可以。
大家一定要記住,增上意樂是代表這2個東西的增上意樂,是慈的增上意樂,也是悲的增上意樂。悅意慈是7因果中一個關鍵,也就是說修母那3支是一個關鍵,這悅意慈可以引出很猛利的悲心。與樂慈可以引出悲心,與樂慈跟悲心之間因果是不定的。這是這一段主要的觀念。

乙二、按次第正修菩提心分二:希求利他之心;希求菩提之心
  丙一、希求利他之心分二:引發生起此心所依;正發此心
    丁一、引發生起此心所依分二:修平等心;修眾生成悅意相
      戍一、修平等心 行捨、受捨、無量捨 (修眾生無貪瞋等相、於有情自離貪瞋等令心平等)
                            理証:眾生皆希離苦得樂親中怨不定
                            次等:中->親->怨->一切眾生

這裡就是整個修菩提心的次第,就分1個利他、1個修菩提心,悲心是個轉擇點,所以會有前面講修利他。這裡的此心講的是希求利他心,只有講到發大悲並沒有到菩提。接著就是2個很重要的關鍵:第1個就要修平等,為什麼有修平等這個關鍵?你要愛眾生,你沒有平等心做基礎,修出來的可能是煩惱心所的東西。因為你修愛,愛就是煩惱心所裡面的貪,沒有平等你就是在修煩惱。有平等心去修就不是煩惱,這中間有一個很微妙的差別。所以一開始要你修平等心就是避免修出的是煩惱。其實,你可以理解,有時對親人的愛在佛學的角度還真是煩惱。
接下這是一個觀念,平等心就是修捨,捨可以分成3種:行捨、受捨、無量捨,怎麼區分?行捨屬善心所,受捨屬於5遍行,受有苦受、樂受、捨受,受捨指的就是捨受;佛學基本觀念是從動亂往寂靜走,那從動亂往寂靜走的中間一定會有捨的動作,用這樣角度來看行捨是善心所。比方說4禪,一開始離生喜樂,後面因為有尋伺再捨掉尋伺而變成定生喜樂,定生喜樂再把喜捨掉變成樂就是到3禪,最後全部捨掉就是到4禪,所以行捨本身是一個善法。可是我們現講的都不是這些,我們講的叫做無量捨,這跟行捨不是沒有關係,慈悲喜捨4無量這是修行很基本的一個東西。現在跟你說這個平等心就是無量捨裡面的東西,你就清楚其實這是一個修行。
無量捨有分2個:1修眾生無貪瞋等相就是你把眾生修成無貪瞋相,那我們是第2於有情自離貪瞋等令心平等,是說你修的時候你離開所有的貪瞋癡讓你心平等,也就是你對有情不產生貪瞋癡。1個是你希望有情沒有貪瞋癡,這2個有差別,這個是你對有情沒有貪瞋癡。我們今天所講的是無量捨的第2個,對有情沒有貪瞋癡,就是把對有情都修成平等心
現在,你要用什麼道理去修這個?這叫做理證眾生皆希離苦得樂,你為什麼厚此薄彼,應該一視同仁,這是第1個你修平等心的觀念。第2個觀念,在過去無限的輪迴裡面,親中怨是不定的,不能只看這一世的親中怨,用整個輪迴的角度來看沒有所謂的親中怨,都是變來變去的。用這樣2個角度,這叫理證。這樣2個角度思惟以後,你就會說服自己,你修這個平等是正確的。我們經常講觀察修,就是這個意思,就是你自己或者說聞思慧幫助你產生這樣子一個決擇。你為什麼要修平等心?由這2個角度去想,就發覺這是有道理,修平等是有道理的,這就叫理證。
再來,每個地方都有講次第,這算是比較難的,所以一下子不要用親人來修平等,你要用沒有關係的中庸來修很容易就修出來了,再修親、怨、一切眾生。看到這我心裡真是有感受,不知各位怎樣?很多人說要修,有沒有想過這2字後面有多少意思?我是很隨喜,可是你真的要了解這後面是多廣大的內容,因此一開始一定要精進把所有東西搞清楚。先修中,再是親、怨,最後要修一切眾生,這包括螞蟻、蟑螂……你所想到的任何生物都在內,你一定要搞清楚修平等這樣一個真正的觀念。

      戍二、修眾生成悅意相 知母理証:受生無始;母親無數;有情有數
                                    念恩依今生母修>親友>中庸->怨敵->一切眾生
          報恩:寂天《集學論》「煩惱狂痴盲,於多懸險路,步步而蹎蹶. . . .

因為你要修大悲有2個根本所依,1是要產生一個平等心,2就是你要產生對眾生起悅意相。對眾生起悅意相在知母這3支,那你沒辦法把眾生看做母親那下面全別談了,所以這是一個關鍵支,這個關鍵支裡面有一個理證。一般還有所謂教證就是聖言量,聖言量就佛陀、大菩薩講的,我們用信心去相信他所言是真實的;理證就是推理出來可以講的通的。理證裡面一個很簡單的觀念,大家記住,你在修母親時質疑怎麼會所有有情都是我的媽媽呀?這道理在哪裡呢?第1個,大家一定承認受生無始,因為無始這個觀念已經跟各位報告過很多次了,這是非常了不起的觀念,其實他是講出了真相,今天不再多講,只要知道無始是成立的,無始成立那你的受生是無始也成立,受生無始就代表這是一個大到無法想像的數量,觀念上面你前面從哪裡開始都不知道,這不就是很大很大的一個數字,只要受生一定有媽媽,那推理做過你媽媽的有情數量也是很大很大。可是,以現前世界來看,世上多少億人、多少動物這是算得出來的,雖然很難算,但用理論來講是算得出來的。一個算得出來的數字跟一個算不出來的數字,哪一個大?算不出來的數字大。所以,做過你媽媽的眾生數字遠遠大於你現在想到的任一個眾生的數字,這是他的理證。你覺得可笑嗎?一點也不,而且你還要承認這些大德的智慧真是很高。請問,你不服氣,你能駁他的理嗎?為什麼要講這個?因為你一定要了解,要把眾生都看成媽媽不太容易,這樣你至少有一個思惟的方向,這個理證大家不能夠忘!
這個理證完了之後,知母這一項過了就開始念恩,修念恩的時候要從今生母親開始~這是修念恩的關鍵。過去生的媽媽不知道是誰,但這一生媽媽你知道是誰,他為你做了些什麼你很清楚,所有的恩德你都可以回想出來,而且這一生的媽媽事實上過去生也做過你的媽媽,未來生還會做你的媽媽。但是,不管這些,就是這一生裡面這是一個關鍵,第1個你要說服~眾生有可能都做過你的媽媽,你被說服之後,第2個,你就從現在的媽媽開始修念恩,從小時候懷胎、從他撫育你……等等一大堆。有人說他沒有媽媽,那你可以類推;或著有的媽媽很壞,那種不要認為沒有道理,那種是所謂的三障,聽過業障、煩惱障、報障?這就是有障礙,讓你修法都沒辦法修,連個好的媽媽都沒有這是一種業障。這些不多談了,主要就是從今生的媽媽開始修念恩,以後再轉成親友、中庸、怨敵、一切眾生,要用這個次第修,減少你的障礙讓你容易修成。
再來要報恩。這個報恩有一個很重要的觀點,現舉出寂天菩薩的《集學論》這不是無著菩薩的《大乘學集論》,《集學論》漢傳說是法稱,我們現在讀藏傳所以根據藏傳《集學論》是寂天所著。引用的這句話課本有b219「煩惱狂癡盲,於多懸險路,步步而蹎蹶,自他恆憂事,眾生苦皆同。」這整個頌本來基本的意思是說你不要看不起這些眾生,我們大家都一樣,5步跟10步的差別,所以眾生只要有做一些好事一定要很隨喜他。宗大師引這頌主要是用前面3句,這3句正好在你修報恩時是很重要的東西,因為你已經認定眾生就是媽媽,你想要報恩,但不是送他世俗的房子、車子……等等,這些東西你過去的媽媽都拿過了,可是對他都沒有幫助,你真正要給他的東西是幫他讓他成佛讓他解脫,這才是重點。修到報恩的時候不是買東西給他,真正要報的是讓他離開輪迴,讓他離苦得樂。
為什麼?因為你要思考,你所有的媽媽就像前面這3句,盲眼的痴狂人奔走於險峻山路,隨時會滑下萬丈深崖,所有過去做過你媽媽的眾生都是這樣。盲眼就是無明,在輪迴中的眾生就像瞎了眼睛,又沒有一個正法在引導,隨時可能做錯事而到3惡趣去。這3句就是讓你在報恩的時候去想,你承認眾生是自己媽媽,但是你媽媽瞎了眼在山路上亂走亂撞,隨時可能跌下萬丈深淵,作為他的子女你能不救他嗎?要救,要怎麼救?就是讓他不再痴狂無明。這是報恩的觀念,這3支在修行中是這樣一個關係。

        丁二、正發此心 慈心以缺乏安樂的眾生為所緣境 (《金光明經》)
                        悲心以具有痛苦的眾生為所緣境 (三苦、六苦、八苦、110>出離or大悲)
                        慈悲增上意樂 (一切親自負擔)

進入正發此利他之心了,就是要發大慈大悲進入這個關鍵了。先告訴你什麼叫慈心。慈心所緣境就是缺乏安樂的眾生,根據《金光明經》一段經文非常好是讓你修慈心的;那修悲心你觀的是具有痛苦的眾生,你修3苦、6苦、8苦,還有《瑜伽師地論》裡面的110苦,修悲心就是你要拔苦,拔除三苦、六苦、八苦、110110苦範圍很大很細,你很容易產生相應,3苦很容易,苦苦、壞苦、行苦,15分鐘結束了。在這裏特別講一點,前面講共下士、共中士,在下士道講過6道的苦,你那時好好修你現在很容易生起;中士道時有3苦、6苦、8苦,你那時好好修你現在非常容易生起;所以為什麼要有所謂的下士、中士這樣一個次第,這又是一個證明前後的連貫性。
還有一個在整個教法裡是很重要的要提醒各位,你假如修苦諦的時候,這苦諦裡有2條路給你走:1是修出出離心、1是修出菩提心,修苦諦本身若沒有上士道的水準只有到中士那你就修成出離心了,你若有受過上士這些教法你就是修成菩提心,這是有差別的。
至於增上意樂,一定要記住是慈增上意樂、悲增上意樂。是2個東西,一般用悲心代表,到與樂慈的時候這2個是互換的,只是用悲做一個標準。記得以前講過一個小孩掉到糞坑的故事,媽媽只會空著急,爸爸一來就跳下去救人,後面這叫增上意樂。

丙二、希求菩提之心 思唯得正等菩提始能成就利他+思圓滿自利亦需正等菩提>世俗菩提心
                         《現觀莊嚴論》「發心為利他,欲正等菩提

《現觀莊嚴論》這是很重要的,他說「發心為利他,欲正等菩提,就是告訴你整個菩提心裡有2段:1是利他、1是要正等菩提,1是利他、1是自利。所以,前面你已經有了利他之心後,思惟要得正等菩提一定要能夠成就利他,但你要成就利他得再衡量自己有幾把刷子,一看嚇一跳,自己都救不了還去救眾生?空有抱負,你才知道要轉往一定要能夠有本領。第2個在下士道、中士道讀過很多有關性的東西,這時在那方面你就要想到就算不去利他真正要自利也要得到佛果位才是圓滿的自利。曾有一比喻:10地菩薩跟佛陀在功德上面的差別,佛陀就似大海,10地菩薩只如雨水集出來的一個小小水漥。以前讀過3280隨形好、十力……等等,這些佛功德,當初好好下功夫了解後產生信,對你後面的修行都有幫助。那現在反過來講,佛真正有那些功德嗎?當然有,你若不信就無話可講了。這2個相加以後就成為所謂的菩提心,但是,注意前面,世俗2個字。
今天複習就到這裡,接著就是討論過去大家提出的問題,這個問題還會牽扯到世俗菩提心、勝義菩提心,因社長上次提到的問題就有關世俗菩提心跟勝義菩提心。這裡講到的是世俗菩提心,最重要是《現觀莊嚴論》的這句話:「發心為利他,欲正等菩提,已經點明了利他、自利2個東西,這是整個發心裡面的過程,且一定要包含這2個才叫菩提心。
這裡先停一下,單單今天7因果的複習有沒有問題?清楚嗎?有沒有讓你們更生起信心?至少,我是戒慎恐懼不敢亂講。希望對各位有幫助。如果晚上回去試試看修7因果,不看書,你記得嗎?

 

上次20170523高師兄的問題討論如下:接下來,想再花2堂課提綱契領複習一下7因果跟自他換,這個很重要希望大家能掌握住。現在可以一邊複習一邊討論大家提出的很多問題。最早是高師兄提出的一個問題。
高師兄:由於個人的學佛時間較短,聽完石師兄所說,我們的世界、生命從無始劫以來輪迴不已,由於這樣子,每一個人跟我們的關係都不一樣,可是又覺得我們身在有為的世界、宿世間,做人與生活,這怎麼區隔?我要用世間,例如說剛才所說的密?跳脫不分你我的這種大慈大悲,這中間是很難很難去理解,我相信佛教與佛所說是有道理,但我可能無法理解,如何在這之間做區隔?
石師兄:我的理解高師兄應該是講現實,身旁有妻兒、朋友等等,大慈大悲教你不要起分別這些,重點是這還是其他的意思?他不記得了。不過,我想這也是一個很重要的課題,你叫我不要分親疏,可是事實上有親疏。先講好,我們討論要先說明這是個人想法或是書上講的,書上有教我們這個~很清楚的一個教法,不是叫你不分這個,而是在這後面的煩惱沒有。這是什麼意思?就是對親人不貪,一般對親人會起貪愛,記得他叫我們修平等心,平等心就是要我們拿掉貪瞋癡,並不是沒有親疏,可是親後面沒有貪、冤後面沒有瞋,他強調的是這個教法。書上也講過你不可能不分的,他要你修的就是你有分可是你後面沒有煩惱,不是要你不分別而是分別完後面沒有煩惱這是原則。
那你說沒有煩惱就不知道怎麼分了,我就不知道該怎麼講了。有這種感覺其實是正常的。親而不貪、冤而不瞋。有誰有補充的意見?
韓師姐:照師兄的意思是指說~佛法不會去壞世俗或壞名言,他只是要我們去破執。不壞世俗在世俗中生活但不起執著,破的是你的執著跟煩惱。是這意思嗎?
石師兄有一點像。比方:世俗就是分別,活在世俗中本來就有分別,沒有分別不知道該怎麼活。重點是我們在有了這分別以後就產生許多煩惱,重點在這裡。我們會有問題當然是分別引起的,分別引起後面的問題就是煩惱,虛妄分別心是世俗中最嚴重的東西,而虛妄分別心的後續就是一大堆煩惱。這些煩惱就讓你造業,造完業候你就去受苦。所以,他是希望你分別以後沒有煩惱。這有點難,一般都是分別以後很容易有煩惱,但理論上可以做到分別後沒煩惱,所以他教我們修平等心
修平等心的目的是什麼?一般都有親、中、怨,這後面帶著的就是貪瞋癡,現在就是要你把這些通通拿掉。你記住,貪瞋癡這3個東西就是讓你造業的惑,起惑造業受苦就去輪迴。當你拿掉這些的時候就是不貪不瞋不癡,3個在善心所裡面,最厲害是變成空性,不過今天講這些還沒有涉及到空性。只是你把惡的東西轉到善心所上面。這樣大家理解這意思。他要你修平等的意思是你修完以後是進入不貪不瞋不癡,對親不貪、對冤不瞋,這個改變就是煩惱心所轉到善心所。善心所仍是在輪迴,可是輪迴的結果不一樣,就是增上生不一樣。至於決定勝是要進入空性,那是另外一個角度。
我看高師兄這個問題今天若不談瑣碎的,就算你當時不是這個意思,這點也是值得提出來強調的。
社長:這個有點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聽不清楚)
石師兄社長的問題讓我想到一件蠻重要的事情,在佛學我們所學的就是要對付2個東西~煩惱障、所知障,煩惱障就是在煩惱心所裡面那些。這裡有2個層次,第1個層次是說你把煩惱改成善的可還是在煩惱裡面,煩惱障是所謂惡的方面,以心所來講就是根本煩惱、大隨、小隨、中隨那些,這些東西會讓你去惡趣。你第1個部份就是把這些改成善的就是進入善心所;不貪、不瞋、不癡,這個還是在,很怕用錯字,這個還是在業、在造業裡面,可是造業有差別,有造惡業、有造善業,你用煩惱心所造業就是到惡趣,你用善心所造業就是到善趣。所以第1個層次至少先不要到惡趣,雖然沒有辦法避免煩惱,其實講到後面善也是一種煩惱。所知障是另外一種,這就是講到空性了,就是你認為有法。那有這個所知障有什麼問題呢?有所知障你沒有辦法真正的解脫,解脫什麼?跳出三界
煩惱障是讓你在3界的原因,可是至少也要在善的3界,這第1步做到並沒解決問題,那就需要到第2步,第2步就是所知障,所知障的原因就是讓你離開3界。要記住,我們現在講菩提心的時候,不是在空性這邊講,一個智慧一個方便,菩提心是屬於方便不是智慧,空性是屬於智慧,所以我們一講菩提心都是在世俗、方便、輪迴這邊。因此我們要改貪瞋癡為不貪不瞋不癡,雖然還在3界,至少離開惡趣。
X師兄:剛剛講分別、無分別、平等心,這是已經到菩薩的階段還是一般的,比如說,我現在……(聽不清楚)
石師兄:菩提心是分別的,菩提心跟無分別沒關係。菩提心是分別的,所謂分別就是一般講方便、世俗的東西,當你講無分別就是屬於智慧了,那是另外一部分屬於空性的。我們今天講的菩提心是菩薩的、世俗的,你能夠產生菩提心這是一種分別,可是能夠產生菩提心這種分別那當然是菩薩了。不是菩薩是沒有辦法的,因為你能被叫做菩薩一定是有菩提心才能被叫做菩薩。
我們今天在讀的這一部分是跟空性沒有關係的,可能會讀到一些有點關聯,但這菩提心是屬於世俗的,是屬於方便這邊的,不是智慧那邊的。
高師兄我們是在世間,那一定有是非貪瞋癡這些問題,世間有了紛爭常常也是靠中間人譬如警察來處理,他一定要分別,那若用菩提心的角度不去區分這些,不是又造成很大的問題?
石師兄:我懂,這倒是要想一想。你的意思是說佛教我們的……
高師兄:即使不是我們在處理,這世間在運作時如果完全用菩提心的角度去面對的話,壞人不會越來越多?他又沒有懲罰。這世界不越來越亂。
石師兄:我懂你的意思,意思是說真正用菩提心的方式處理的話,社會難道會更好嗎?這要想一想,我相信會有一個比較合理合情的一個講法。這樣反過來講好了,比方我們今天可以一切都為別人想,這是他教我們的,利他就會自利,可是看歷史,不論人、事、物,大部分歷史的變動都是自私的,秦始皇統一天下是為了別人而統一嗎?他要稱霸是為了自己,你會發覺很多都是為了自利要滿足自己而出來發動問題的,(這點我不太認同,初始是為了利他或是反抗暴政或是某些原因,久了之後忘記初心……),像這樣為了滿足自己而發動的短時間好像沒看到壞處,長時間最後還是消失光光,他並沒有辦法得到他真正要的那個東西。我的意思就是有沒有法子在歷史裡面找到一個以長久來看他由自利的出發點到最後他得到他真正要得到的利益。但是在歷史上,也有為了別人做出發點比方說Mother Teresa,最後的結果他想要成就的東西他有辦法做到了。我是間接的在講這個,其實現在的教育,很多不是這樣教的,尤其是西方世界,西方世界的教育一切以自我為中心,哪有為別人?舉最近的例子,要讓美國更偉大!請問這句話是自利還是利他?這是絕對的自利。要讓世界更和諧,這就是利他。你看現在的美國人越走越自利,反而習大大的一帶一路……一比較。我們對佛學一定要有信心,要思惟,我們看到的可能是病態,經常把病態當常態。對佛學,我們一定要有信心,經過長期的薰陶,發覺他跟科學完全一致的,他沒有一個地方是站不住腳的。我們要有耐心。
還有一個,記住,大家在讀講菩提心這一部份,他跟空性不是等號的。這是2方面,到最後我們又要把這2個合起來。像剛才社長說應該要先有空性還是先要有菩提心,按照佛學的教法是先有菩提心後面才有空性。理由是你有了空性以後你很難修菩提心,世俗跟勝義要雙運,下節課再講,雙運的觀念也是很重要的。
社長:今天再聽次高師兄的問題,乍看很容易回答,真要講卻說不出來。意思是說,即便我們學了一些佛法,在抽象式的概念裡面去理解去認知,可是到了世俗,時常會搞不清楚如何應用。透過討論或是舉例,可以讓我們覺知疏忽或遺漏的地方,以後有機會還是多用這種方式讓大家學習。
石師兄:所以下節課先複習一下7因果,再接著討論。

高師兄的問題這是算討論過了,也許不圓滿;再來是王師兄的。
王師兄:菩提心有許多資料可看,每個人都可找來讀,我們從迴向偈內容中「…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了解,你迴向給他是希望幫他,這就是一種發心、你迴向給他很多功德,但他若沒發菩提心,保證他接不到,就算盡此一報身、你也去不了極樂國。先前聽淨空老和尚講經:你若是為己,那便是有罪、有過。你若一切為他、為眾生,便可積功德。因為我們經常講、經常聽,一切女子是我母,一切男子是我父。這一段若未發心的話,可能後面要念恩,念功都會落空,我們永遠會在地下室,上不了一樓,就浪費生命了。這一堂課讓我收穫很多。
 (送老鼠往生這一部分,請參考錄音。略)
石師兄:王師兄提的不是問題,是感想。我覺得這裡面很重要的一點,淨土是大乘法門,所以修淨土的人一定要知道,若你沒有菩提心你是去不了淨土的。所以你聽過後你一定要發菩提心,才能「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也許我說得嚴重了點,但你若連菩提心這個觀念都沒有,你跟大乘法是抵觸的。淨土是大乘法門,沒有菩提心是不行的。
 

謝師兄:讀這段菩提心我會記起以前早課的一段偈頌,在念楞嚴咒之前,我查出來給大家唸一段。(註:引用《大佛頂首楞嚴神咒》此咒凡四百二十七句,二千六百二十字。)
南無楞嚴會上佛菩薩 (三稱)
妙湛總持不動尊  首楞嚴王世稀有
銷我億劫顛倒想  不歷僧祇獲法身
願今得果成寶王  還度如是恒沙眾
將此深心奉塵刹  是則名為報佛恩
伏請世尊為證明  五濁惡世誓先入
如一眾生未成佛  終不於此取泥洹
大雄大力大慈悲  希更審除微細惑
令我早登無上覺  於十方界坐道場
舜若多性可銷亡  爍迦羅心無動轉
南無常住十方佛  南無常住十方法
南無常住十方僧  南無釋迦牟尼佛
南無佛頂首楞嚴  南無觀世音菩薩
南無金剛藏菩薩
我過去跟著懺公學佛時,每次唸到「五濁惡世誓先入 如一眾生未成佛 終不於此取泥洹」就會掉眼淚,今天藉此與大家分享,這發菩提心的願。
石師兄楞嚴咒很長,這中間一段發願~於此五濁惡世,若有眾生未成佛,他就不去涅槃。謝師兄每每讀到都會流淚,看完這個,我是非常隨喜讚嘆。我也感覺到謝師兄是很有善根的,過去生受到這種薰陶,這世來一定會這樣。假若不是菩提心怎麼可能會有這樣的想法?
 

社長:菩提心象徵修學佛法的信心,如無信心修佛法是無根的浮萍,如鸚鵡學舌,或是把佛法當知識,當外境來了,便會浮浮沈沈,便會失去初衷,便會找理由丶藉口,讓自己得過且過,失去原則丶立場,沒有持戒丶護生丶身體力行。什麼是對佛法信心?嘴巴說的都會,但是要做到捨身救諸有情的菩提心,難!因為有"我",成關鍵!

如石師兄曾說: 無著菩薩見狗生爛蛆,以舌舔去以護生。還有跟舍利弗要眼睛丶踩碎一發怒便退失了修為!這都是因為執著有我或不執著有我,我實在是修習佛道的大敵。因為有我,我們很難做到用舌舔蛆、也做不到割肉餵鷹。另外,菩提心難在三輪體空:不住色生心丶無我相丶人相丶衆生相丶壽者相丶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丶滅度一切眾生而眾生實無一得度者。例:掏錢佈施,助人為樂丶利他人我皆耿耿於懐或高調丶矯情求名利,這就起貪瞋痴慢煩惱。發菩提心,從謙卑丶慈悲丶利他與無分別的平等心開始呢?還是先從體解無我空性才易生起菩提心,才能有大智丶大願與大悲心?還是雙運?
石師兄:社長這裡有2部分,1個是感受,他發覺是一個很大的障礙;第2個就想到所謂空性的智慧,是修行中的重點。回頭接著2個問題,是先有空性再發菩提心?還是先發菩提心再有空性?現針對這個題目解釋,其實在教典裡很清楚要先有世俗菩提心再修勝義。這裡面,你可以說1世俗菩提心、1勝義菩提心,勝義菩提心意思就是空性、空性的智慧。為什麼要先有世俗後面有勝義呢?因為勝義是無分別的,可也不是你修了空性你就不在乎菩提心了,先有世俗後有勝義這個次第比較隨順。第2個,你有勝義菩提心時已經是見道了,大乘裡面要一大阿僧祇劫的修行才能見道,可又說沒有菩提心不是大乘修行,所以你前面的資糧道、加行道一定要有菩提心,以這觀點來看勢必要先有世俗菩提心。這樣答案就很清楚了。
後面還有一句話,雙運這觀念,先有世俗後有勝義,勝義到最圓滿時就是雙運。世俗、勝義雙運。雙運有一個很重要的觀念,雙運不是代表2個同時出現,不是說用了世俗又有勝義,2個都用,沒有這事。所謂雙運的意思,你在世俗的時候你理知他就是勝義,你在勝義的時候你理知他就是世俗,雙運本身最重要的觀念是平等的觀念2個沒有差異,而不是說2個並存。雙運最重要的觀念到最後我的世俗菩提心就是勝義菩提心,或者我的勝義菩提心就是世俗菩提心,這叫雙運。所以他到最後一定會走到這樣的一個境界。


到這裡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個人覺得值得講的感想:

一般來講世俗菩提心基本上就是一種方便,勝義菩提心基本上就是一種智慧。現在利用這時間解釋一下智慧,到底佛法裡所說的智慧是什麼?這樣我們才能比較智慧跟方便、勝義跟世俗的分野在哪。我們先從最簡單的一個角度來講這個世間,談智慧這邊。
先講最簡單的一個角度,什麼叫做智慧?
勝義智慧這是最後的,先最簡單我們現在的智慧,就是一個世俗上面所謂的智慧。世俗的智慧,假如按照佛學的教法,他最基本的是現量來的。「量」這個字代表你一種認知也就是一種知識,那智慧跟知識是不是差不多的意思?也是一種知識也是一種智慧。所以我們現在人的智慧是從現量來的。什麼叫做現量?就是你的眼耳鼻舌身,那你意根有沒有現量?有,我們叫做五俱意識。五俱意識有現量,還有6意識定的時候用的是現量,在51心所表的別境裡有一個定,這個地方是現量是指你真正入定的時候。
基本上「現量」一般講叫做「現相」,境就是「現相」,一般不談空性時都是實際有的法,佛學的教法,我們的知識最開始就是由這裏來的。為什麼?你親身~眼耳鼻舌身意,接觸到所有的色法、所有的這些現相,由這些做基礎,最後再轉入佛學叫做「比量」,「比量」就不是5識的東西就是第6意識他是一個分別的。我們一般講無分別意思有21是講出世間智慧、2是講世間的智慧時無分別也可以用現量來代表,因為用現量的時候你是沒有用分別的,直接用眼睛跟五俱意識一起。那比量,在佛學裡面講叫做「總相」,因為基本上現量是實在的,那比量不一定實在的,不一定實在的比量我們拿來做什麼用?因為我們有現量來的這些知識,再靠比量用推理的可以得到新知識。所以,比量是讓你增加新知識的一個方法,他基本的根據是在現量。這是我們一般世俗裡面所講的智慧是醬的觀念
現在這個觀念就引入勝義了。
這時勝義的時候,一個名相叫「瑜伽現量」,這用「現量」所以是講出什麼?「瑜伽現量」是告訴你「實相」,真正事實是怎麼回事,而世俗那邊不見得是事實。什麼叫「瑜伽現量」?就是你用第6意識的定進去的,所以「定」超重要,沒有「定」根本無法了解什麼叫瑜伽現量。「定」裡面的瑜伽現量裡有一個分野~世間的、出世間的,今天不講很繁的,就是講定有世間的、出世間的,這也叫現量,真正入定的時候在定中所顯的是算現量的。但說到瑜伽現量一般是講聖人了,是見道以後的,是真正的聖義了。剛剛講智慧、勝義,就是這個瑜伽現量。瑜伽本身的現量是讓你得到的就是一般講的根本智,你真正在瑜伽現量得到的是無分別智,因為,實相裡面就是這樣。你再用這個轉成後得智的時候也是靠比量,可是這個比量跟上面的比量不能混為一談,因這是靠瑜伽現量來的比量這叫後得智
我們從這個很簡單的角度就了解一般在講所謂的勝義、智慧,就是這個。但是佛學的教法告訴我們,當你要進入勝義是依世俗而進入的,你不可能由無分別直接進入無分別,你一定是分別、要依靠很多世俗的努力最後才有辦法進入勝義。比方,宗大師一直很反對禪宗的說法,當時禪宗說你什麼書都不要讀,越讀越是分別念,越分別越沒法進入瑜伽現量。(天大誤解!當然真正禪宗不是這樣。)宗大師說這違反佛學的教法,所以,他清楚講觀察修,沒有世俗進不了勝義的。
現在是給各位一個感覺,今天社長提出的問題,用這個可以有拋磚引玉的作用,讓大家體會這個。所以當你要用世俗這邊的時候,就叫做「方便」。方便最後也是要把你引到勝義、引出智慧。看起來是2件事,其實有關聯。世間智慧一般叫作聞思慧,這邊的叫做世俗菩提心,而勝義、出世間的一邊是修所成慧、勝義菩提心,世俗菩提心當然對勝義菩提心有幫助。舉例,講到實相裡面的智慧是有差別的,修行人進到出世間這邊有一個小乘、大乘的分野,2方看到的實相是不一樣的。為什麼要講這個?這樣大家就可以體會,因小乘修出的瑜伽現量最後知道的是「人無我」,小乘他修人無我的時候,在世俗這邊小乘的世俗方便是什麼?出離心小乘是用出離心做他的世俗方便進去勝義最後得到「人無我」4聖諦為什麼跟小乘的出離心有關係?因他是由苦諦去修出出離心的,也了解到集諦最後知道走滅諦、道諦。這整個過程,只是要你體會我們用這些名相代表的這個世俗菩提心跟勝義之間的關係。所以小乘只有所謂的出離心,到大乘才是菩提心,就是不一樣。
小乘、大乘之間在實相上有很大的差別,甚至有經論講小乘根本沒有解脫,這太深了。因為,在小乘他只知道沒有我,可是他法仍在。他法若不在就不會有涅槃的觀念,他在求有個去的地方叫涅槃,這不是有分別了?所以他們說小乘沒有解脫的意思就是他仍在分別下面根本沒有離開,有法就有分別。大家有一個概念,現在不是要講什麼大道理,只是希望大家把觀念搞清楚。當他在這樣的情況下,他修出來的實相跟大乘的實相是天差地別,大乘的實相不說人沒有連勝義都沒有。小乘這邊沒人有法有涅槃法,大乘這邊沒有我以外,也沒有涅槃法什麼都沒有,可能有些混了,我會再拉回來。因為,你說勝義都沒有那我怎麼修菩提心?這等等再解釋。
小乘、大乘在實相上的看法是天差地別,你只要記住很重要一點:小乘這裡面沒有破掉有無,假若破掉了就沒有涅槃法了。大乘這邊是破掉有無,所以大乘的空性是空完以後沒有東西的。用名言最好的方式是用無遮的說法,無遮不是代表勝義,因為無遮還是2個字出來,可是又一定要用名言溝通的時候,無遮是最恰當的溝通方式。無遮:小黃不是胖子。我跟你說這句話是無遮的時候那這句話後面自己千萬不要再去下註解說那就是瘦子,這樣是完全不懂無遮,無遮的意思就是我說完小黃不是胖子就沒了,就沒有所謂的有無。遮掉就沒有了,遮掉還能再產生其他的東西叫做非遮
讀佛學,這幾個術語大家一定要懂。非遮時是還可以引出其他。小黃不是胖子那小黃是瘦子,這是非遮。非遮不是空性的遮法,無遮才是空性的遮法。遮完以後沒有一物,他看到的實相是沒有任何東西,所以那叫無分別根本智,或是究竟完全什麼都沒有,你講出什麼都不是,他是根據入定時候的瑜伽現量所看到的實相。你說不懂,當然不懂,有一天你進入你才懂。所以為什麼叫勝?因為現量不是推理的。就像你用眼睛看到那個你可以說你是證,沒有問題,這就是現量的觀念,你不是推理、推想。
到大乘真正了解這樣一個觀念的時候,他才是所謂在大乘裡面的實相,這時候他在世俗方便配出來的是菩提心。出離心,菩提心這有什麼差別?出離心時都是苦啊苦啊,都是在分別,沒有分別怎麼會有苦?那用菩提心~我現在是講大乘真正的勝義,這個勝義有2個階層~第1個階層的勝義是告訴你,勉強用無遮就是說一無所有,甚至會說連一無所有都是多講了,根本無法表示真正所謂的空性。一無所有以後,不想講得太複雜,這樣子吧,在一無所有以後我們會發現那為什麼……這是佛在2轉法輪的時候他們所了解的空性,真正所謂的空性就是完全沒有,你只要顯出來的東西就叫世俗。沒有有無就真正叫做勝義,那只要能談有無就叫世俗。所以就有一個顯現跟一個空性,顯現叫世俗,空性就是我們真正所講的空性。但是你再進一步真正進入所謂的一無所有的時候,可是明明還是有顯現,雖然那是虛假的還是有顯現,至少2轉是這樣的。
可是到3的時候他會發覺真正的實相顯現的是現出來的叫現相,空性叫實相,真正空性的觀念就是顯出來的現相跟空性的實相,就是說實相跟現相2個是融合的調和的,這句話意思就是雙運。因為現相就是實相、實相就是現相,這2個沒有衝突的。你會質疑這到底在講什麼?因為你到了真正的勝義以後,你會發覺到後面就是我們所講的大平等。一般講圓覺就是這個觀念。也就是完全沒有所謂的分別了,可到這時有這種現象:1個是虛相、1個是實相,而事實上實相跟虛相是一件事,是一個平等的觀念。就好像法爾,他本來是空性但是他會顯現,可是他雖然會顯現他卻是空性,這就是勝義裡面最究竟的勝義就是這種觀念~大平等的觀念出來了。最後會起平等觀念是這樣來的。一定要記住~大平等,空性所講的觀念。
假如是大平等的觀念,那我請問你用這個觀念引到世俗的時候,不要說沒有我,連他都沒有了。大平等觀念是根本沒有分別,所有的眾生是一件事,也沒有我也沒有他,是一件事,這就是引出一個大平等。所以,最後會有大悲心。我們沒有到實相一直以為有你有他,你進入實相以後你會發覺根本沒有你也沒有他,不只是沒有你沒有他,而你跟我根本是一件事。你說聽不懂我講什麼,我也沒辦法,因為真正就是這樣。以前也跟各位講過,淨空老和尚的帶子上一個科學家說;你們永遠沒辦法相信,意思是說社長的能量跟我的能量是同一個能量。你現在眼下就看到分別這2個人,可是你要談社長的能量,有沒有社長的能量?沒有。有沒有我的能量?沒有。因為社長的能量跟我的能量是同一件事。現在大家有沒有辦法體會這個大平等的觀念?平等觀念是這樣來的。
所以他在這個菩提心裏面,我就是眾生、眾生就是我,他最後會越來越近這個實相的。這才是真正的方便。你想,用出離心得到的實相跟用菩提心得到的實相是2件完全不一樣的實相。其實,今天的人比以前人實在是幸福太多,用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所用出來的那些方式都可以解釋我們現在佛學敢講卻解釋不出來的東西。前人是用很高的智慧去領悟,我們現在不用,只要follow E = mc² 你就可以領悟了,這是現在人的幸福,就是不需要像以前人那麼聰明就可以領悟體會到了。所以,E = mc² E那邊就是沒有有無,而 mc² 這邊就是有有無,所以沒有有無跟有有無是一件事。大平等你可以體會嗎?差不多也是這個意思,顯現就是空性、空性就是顯現。我是覺得一點瑕疵都沒有,這些理論是無懈可擊的真正事實,若不懂能量沒有現在的科學知識你還無法講通、理解呢。
現是藉這個機會,我們把這些做一個整理,對整個整體這觀念是很有幫助的。同時你也感覺應該先有菩提心,其實,世俗菩提心在前面也是合理的,因為,老實講世俗就是方便,這方便不是2件事,他最後也是要幫助你進入瑜伽現量、得到瑜伽現量,不是2件事。假如沒有這些方便,你單單坐在那你想進入瑜伽現量,別說門都沒有連窗子都找不到。有這樣一個關聯,你今天這樣想:菩提心本身是幫助你真正證悟大乘的空性,所以是大悲。
我覺得這一個很關鍵的東西,裡面包含了很多佛學很重要的觀念、很精華的東西。有問題要問嗎?對這樣的東西能理解嗎?
 

柯師兄:剛剛講小乘、大乘,在最終的實相1是人無我1是法無我,那2者在名相上都有所謂的涅槃……
石師兄:大乘的涅槃叫無所住涅槃,簡單的說連涅槃都沒有,真的觀念是這個,沒有特別要強調一個涅槃。大乘一般都講說悲不住涅槃智不住三有,因為有這個智慧所以不要輪迴,又因為有大悲他不會到涅槃去。這話很漂亮,真正關鍵觀念是沒有分、就是不能去受這個區隔。
柯師兄:這無所住涅槃是說他有涅槃再從涅槃那邊出來,還是根本就沒有涅槃這個觀念
石師兄:我認為是沒有涅槃這個觀念。我認為他就是一種,涅槃就是輪迴,輪迴就是涅槃。
柯師兄:所以以小乘的觀念來講,他涅槃還是有一個存在,(石師兄:有)那這個存在在哪裡?天界?
石師兄:這他沒有講,只說叫寂靜,他那個觀念不是說到非想非非想天,非想非非想天仍在3界裡面。這是有部。小乘講的就是有涅槃、不可思議,你不能問我那是什麼。他最多告訴你那叫做寂滅,其實今天用科學的角度,就是我回到能量,我不再求物質,這是我講的我體會的我回到能量。可是大乘是告訴你能量跟物質是一件事,你也不可能待在能量裡面,假如可以待在能量裡面,當時的整個能量也就不會變成現在的六合世間。大家可以體會這個?空性就是顯現、顯現就是空性。意思就是這樣子,可是你用能量的觀念也可以理解。能量會不會待在那裏不動的?
柯師兄:所以用能量來解釋這裡,以小乘來講涅槃他化為能量?
石師兄:我這是比喻,他想要這樣子。
柯師兄大乘並不是停留在能量那個階段,他反而又回復到像這邊。
石師兄:大乘觀念就是所謂能量跟顯現是一件事,真正空性最究竟就是一件事。剛剛講過3轉法輪勝義的定義是所謂現相跟實相是圓融的,2個是互通的,這是勝義的定義。這意思就是沒有再分所謂的什麼什麼,他2個就是一件事。所以醬一件事的觀念就是大平等的觀念。所謂的圓覺、大平等就是這個意思。我認為大乘的空性才叫真正的空性,小乘的有無還在。但今天不是要說這一部分,今天的重點是要讓大家體會所謂的菩提心跟勝義之間是什麼樣的關聯,一個方便跟一個智慧,2者之間是什麼樣的關係。並不是完全沒有關係,你清楚世俗一定要在前面,到最後一定是雙運,大平等本身的意思就是雙運。
 

石師兄有一位李師姊曾經提出菩提心應該是很自然的,而不是要特別強調些什麼的。當然基本上這觀念是正確的,因她只是一個感想不是一個問題,但是我只能comment就是說你不要忘了,菩提心在教的時候,他告訴我們第1個一定要解義,對菩提心你一定要完全了解他是什麼東西,像我們今天花這麼多時間都是在做解義菩提心的部分。這部分完了之後你得到這個決擇,就像今天這是在幫助你決擇,聖教量要我發菩提心確實有道理,接著就是造作菩提心,你不要小看他假,沒有假後面真不了。要你去愛別人不愛自己,一開始可能都是要靠造作一下,每個人累世的串習長久的輪迴向來都是自己,如果沒有自己你也不會輪迴了。如果是菩薩乘願再來那又是另外一件事了。一般就是一定要經過造作後。
你這想法很好,有這善根沒有問題,沒有善根就按照他的步驟去行。所以後面的儀軌才講先發願,有一個願菩提心,才有行菩提心,有一個次第的。你到後面就是真正要6度萬行了,那你前面讓你先發願。
 

石師兄:一位施師姊當時講得讓我很感動,她說在這裡聽你講,你很用心講,但聽完後我有時真不知道你在講什麼,可是你講完菩提心以後,我發覺我有一個比較具體的概念。我發覺沒有白聽,以後就用這個做目標。真是隨喜,因為你若有這個想法你就沒有白讀了。整本書就是在教我們這個,我想大家應該也會同意,她這個感想很好。且我回去後我一直禮佛,感恩來了沒有白講,至少有人起了這種心。我沒有功德,至少我沒有白做工。當然白做也沒關係,真是很隨喜你。(密兔)
石師兄:接著她的先生李先生提出一個問題,明明發覺人家是假的,那該不該去做,假如我這樣做,是不是幫忙他去騙了?這問題,經常大家都會遇到,可是按照我了解的佛學教法,當對方騙,你照樣給他的時候,你的功德沒有減,意思是那是他的事。你的角度裡面不會因為他存心不良你的角度就變了。就說你今天要布施一個人,他是假的沒有關係,你布施他你還是在真正行你的布施。
可是,這裏面有一個問題就是,當那個人的動機你不知道時用剛剛那個觀念是正確的,你不在意、不bother他,他就算假你仍去布施,沒有影響你的布施。現在問題出在你知道他明明是假的,這裡面會引申到說:他騙了你以後,你給他的比方說他拿去買毒品或拿去做壞事,那你不是幫助做壞事嗎?佛學上這點我沒有看到有講,佛學上是講對方怎麼樣不影響你的行為,可是反過來,我的想法是你知道對方是騙的話,那你由另外慈悲的角度,除了布施以外,你還有其他大乘的可行,你不害他或是你希望幫助他但不傷害他,這可以折中不是那麼黑白分明的。(這一點,記得南師有講過一個類似,大意是朱德要出家,結果被拒絕,給了他一筆錢,他到了德國,後來回來殺了多少人。)
基本上你搞不清楚時,按照佛學教法,你不要在意,你照樣布施。當你清楚狀況時,這時你就要想一想了,有時明明可能害人不是布施。像佛陀在過去有一世,他在船上殺了一個人為了救全船的500人。殺,本身不對,可他照殺。大乘觀念中還有這樣一個……
柯師兄:剛剛說知道他拿了這錢可能會去做不應該做的事情,那也是我們的分別心生出來的,我們用我們認為的已知去影響我們的行為,可是那只是我們自己的認知,若站在無分別的角度,隨順自己,方便你就布施,不方便就謝謝他。醬子在心理上……
石師兄:你就盡量無罪判定。法律裡面盡量以無罪的角度來看,除非你真正知道那是騙子。佛學中也有這樣的例子,明明知道是害他的時候,他不做,有這樣不是沒有。簡單講不清楚情況就假設無罪,不要設定對方有問題。那明明知道有問題,這情形很多耶!
X師兄:…………聽不清楚,似乎是講裝成殘障人士乞討。
X師姐:我會給,因為他若空手回去,他背後的集團是否會不利他?
石師兄:所以這角度很多。你是幫助他,若是他拿了錢去買毒品這是害了他。這問題很多角度,很難給予標準答案。
柯師兄:買毒應該這是他的業,這一世剛好遇到。對他來講,是好、不好,誰也不知道。如師姐所說是否會有不同的際遇,當然可能。沒有一定的作法,當時隨順自己的心而為,不要介意,先不要排斥。不然可能很多可以做的卻因預先的設定而錯失。
石師兄:對!大乘修行有一個很重要的觀念,以後也會提到,布施不是說你能把天下所有窮人的問題解決,不是,你永遠解決不了。講回來,6度本身其實是度自己,不是度別人,是你自己學習的部分是自利,你因為做這些行為而改變你自己的相續。其實,你做這些動作到最後是可以幫助你證得瑜伽現量的,你做這些方便本身其實最後會讓你得到智慧的,有這個關係在裡面。按照這個角度,可你有時做這些不要心存這樣的念頭~我後面是要怎的。就如社長所說無我相、人相、壽者相,這也就是配合大乘空性的觀念。
今天這個,至少你可以理解方便跟智慧之間的關係,其實很密切。下禮拜再回答鄭師兄的問題,他說出離心都沒有,菩提心……其實,出離心是我管自己,菩提心是我要管眾生。真正的出離在大乘冠念裡面是一個台階而已,不是最後的目的。為什麼不是最後的目的?因為你用出離的方式最後去證到的瑜伽現量,你是小乘的實相,但你若先沒有出離心,你不會發起菩提心。
下節課複習自他換,再接著討論問題。
 

20170613-修菩提心總結-2-0103
首先把菩提心的總結結束,上周總結複習了7因果部分,今天把自他換b225部分做一個總結。根據科判可以分做4個部分來說,第1法源,自他換的法源是蠻特殊的;再來第2個自他換到底真正的意思是什麼,就說我們一定要把自他換意思搞清楚,不是把你換成我、我換成你,不是這個意思是把我愛執換成他愛執,就是由關心心自己不關心別人倒過來變成關心別人不關心自己;接著,做自他換時基本上有2個重要的障礙需要排除,這2個障礙就是自、他基本上不是一個有實在的意思的、是相對的,也就不是一個固定的自性、就說有所謂的自、有所謂的他,我們一般都認為有,現要把這個除掉;另外一個就不會認為別人的痛苦跟自己有什麼關係,他有痛苦我不去管他我也不會受損害,這種障礙要除掉;最後,就是把他的修行方法簡要的說一遍。
現在就看講義,鮮藍色是內容的精要,針對這做解釋
 

甲二、修自他換教授分四:法源;自他換涵義;遣除障礙;修行方法
  乙一、法源 釋迦佛>文殊->寂天->阿底峽->種敦巴->博多瓦/霞惹瓦>朗日塘巴切喀瓦
               《華嚴經》普賢行願品 第三大願王:廣修供養「代眾生苦供養」
                                    第十大願王:普皆回向「若諸眾生,因其積集,所感一切,
                                        極重苦果,我皆代受,令彼眾生,悉得解脫,究竟成就無上菩提」
                修心八偈:「虧損失敗我取受 利益勝利奉獻他」
自他換b225法源可以看出來是從釋迦牟尼佛來的,佛傳給文殊、文殊傳給寂天、到種敦巴傳給博多瓦、霞惹瓦,那後面的朗日塘巴跟霞惹瓦之間也有師徒關係,霞惹瓦是拜朗日塘巴做師傅的,切喀瓦重要是因~自他換本是一個密法,一直不外傳的,到他開始外傳。為什麼他要外傳?因為他看見修心八偈:「虧損失敗我取受 利益勝利奉獻他」2句不成一個頌的話,他讀到這2句話非常感動非常相應,他得知這是朗日塘巴的法、是修心八偈的法,所以他就去拜朗日塘巴為師,沒想他到時朗日塘巴已經示現寂靜,當時是霞惹瓦接著主持原本是朗日塘巴主持的寺廟,切喀瓦就進去聽他說法,聽了大約78,發覺都沒有講修心八偈這一部分,他就找機會接近霞惹瓦,問他此事,霞惹瓦承認有這個法,且他正在修這個法,你若想知道我願意把這個法傳給你。因此切喀瓦就留下跟霞惹瓦學了所有的修心八偈。好幾年後他學成了出去弘法,就向很多痲瘋病人傳授此法,結果這些痲瘋病人因修這個以後病都好了。因此他感覺像這樣的法讓它再做密法實是太可惜了,他就把法公布出來。這是整個法源。
那怎麼證明這個法源呢?
看第1《華嚴經》普賢行願品,前面講過的7支供養就是說這個。第三大願王:廣修供養,大家應該還有印象,可以去翻前面看,廣修供養中間有一句「代眾生苦供養」,你去供養佛的時候,有法供養,這是代眾生受苦的行為來當做供養,這個代眾生受苦就是所謂的自他換,這是屬於傳承下來的。普賢十大願王最後一個第十大願王:普皆回向,其中也有一句話「若諸眾生,因其積集,所感一切,極重苦果,我皆代受,令彼眾生,悉得解脫,究竟成就無上菩提」,積集,集本身就是苦諦的因,就是煩惱,積集了這些煩惱、造業,最後就感一切苦果,然後是我悉代受,這很清楚看出來這法來自於《華嚴經》這就是自他換的來源。
 

  乙二、自他換涵義「愛己捨他」換成「愛他捨己」;「不顧他苦愛重己樂」換成「不顧己樂遣除他苦」
                      怨敵「我愛執」親友:「他愛執」

這很清楚看出自他換不是我換做你、你換做我,基本上是把~愛自己不管別人天生的這種行為改成愛別人反而不在乎自己了。本來你是不管別人的痛苦只顧自己快樂,現在你要改成對自己的快樂不在意,而是對於他人的痛苦你要幫他遣除、拔掉,讓他不受苦。那麼,也就是你真正的怨敵其實「我愛執」你的親友「他愛執」。你要把這搞清楚,這就是自他換的重點。
 

   乙三、遣除障礙分二:執著有自身他身具固定自性;認為他苦不會損己無需遣除。

丙一、執著有自身他身具固定自性 自他無固定,觀待有故,如:此山彼山之覺;非顯色之異。
                                    自他無自性,相無性故,如:名言偏計自性。

2個我是用因明的方式把自他換真正裡面講的道理表明,因這是他的理證,前面講說自他,我們一直認定有自己、有別人,其實這是沒有固定的,沒有所謂自己、沒有所謂別人。用理證時,第1個理證其實跟勝義無關,完全是站在自覺的角度做理證,這理證的意思自他無固定這是立宗,你用因明的方式寫出來自他這2個東西事實上是沒有固定的,他是一個變動的東西,原因就是因觀待有;這是理由。
觀待有是什麼意思?以前解釋過,我們今天世間所謂的講緣起、講空性,空性講的是實相,緣起講的是現相就是一般講世俗,佛學中簡單說實相是空無所有,空性,這叫實相,而真正的現相也就是世俗他是一種幻相,在世俗裡面你可以講有、講無,你可以有這種分別,你也看到很多各式各樣的顯現,可是基本上他是一種空性,我們現在不是要談空性,我們只講他沒有固定的理由只要用觀待有就可以了。為什麼?觀待有就是4重緣起裡面的第2,一般講業因緣起就是有因有果。可是發覺有因有果雖然可解釋做有,但再往上一層看時他不是因果,他是相對的,不是有因有果而是因跟果2個要相待、2個要觀待同時成立,他是互為因果的,他才有辦法成立。最簡單的比喻就是說父子,一般都認為有父親才有小孩,你深入一想,沒有孩子也沒有辦法叫爸爸,這就叫觀待,2個是互相的。
這意思就是自他本身他就是一種觀待,按照因明可以舉例子,其實《廣論》裡面也差不多是用這種方式在解釋,比如:此山彼山之覺;什麼叫做此山彼山之覺?比方身在陽明山看大屯山,陽明山就是此山,大屯山是彼山,待會你到了大屯山回頭看陽明山,哪一個是此?哪一個是彼?這跟自他是一樣的意思,根據這例子你就知道所謂自他是一種相對的東西。最後非顯色之異,按照因明有同品、異品,你反過來講他跟顏色這種差異是不一樣的,這很重要,因在世俗裡面顏色的差異,黃色就叫黃色,紅色就叫紅色,2個沒有觀待,不會紅色有時變黃色、黃色變紅色,沒有這種事。這叫顯色,佛學在顯色上面不是觀待的,是什麼顏色就是什麼顏色。可是自他是一種觀待,所以他不是一種實法,是一種假立的東西。
那為什麼再加第2個頌呢?因為我們在整個涵義裡面的時候有時會用到勝義,很多地方用世俗就可以解釋了,但,立勝義這樣一個理證也是很清楚的。自他無自性,當我講自他無自性,這跟自他無固定這2個是不一樣的意思,自他無固定這是世俗的說法,因為有比較,他可以變動的;可當我講自他無自性的時候,這已經不是世俗這是講勝義了,所以根本沒有這個東西,由勝義的角度根本不存在所謂的自他。
這個勝義的理證叫做相無性故。因為我們所謂的自他這是一個言語的東西是名言,在佛學裡面這叫做偏計執,你用言語按照這樣你就認為他實在存在,有自有他。那這個遍計執,一般這屬於3自性這指的是世俗,你要破他的時候,用勝義的角度就是3無性,3無性破他第1個就叫相無性,很清楚就破掉了。相無性,就是說根本你認為所謂的這些名言、你看到的所謂這些相,在實相裡面都是空的,所以自他在實相裡面根本就不存在。這是我多寫的,重點是讓大家了解,在理證裡面有2部分:世俗的、勝義的。現在講這個是因為以後會用到,尤其是第2個。
 

    丙二、認為他苦不會損己無需遣除 自他如少老 (相續支分) 非一、手腳(身聚支分) 非一,皆假立;
                                         唯心 (我愛執or他愛執) 引起行為差別。

《廣論》裡面講這段障礙的時候,大家要抓住重點是說:你會關心自己不關心別人,其實這是你宿世無始以來串習出來自己的習性,假如你從無始開始培養串習的習性是只愛別人不愛自己,結果你的行為就會養成,這是他真正要講的。所以他要破除你的障礙是這一個,你不要以為很自然你就該是怎樣怎樣,你今天之所以會愛自己不愛別人,是你從古以前串習出來的。這個串習,也是你自己串習出來的,假如你做了改變,將來你會發覺你的行為就會不一樣了,你就會愛別人不愛自己。
這裡他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你年輕的時候你會想到要為老年準備一些比方養老金,怕老了沒法過日子,假如你認為自跟他是2件事的時候,他會告訴你這是相對的,少年跟老年這2個也是一件事,不是自他,當然後面再加上,你如果腳痛你會用手去揉腳,手腳也是自他,怎麼會去管呢?那我們聽的人會有一個論證,就是他說這個不一樣,為什麼不一樣?因為年輕的我管我自己年老時,其實我年少跟年老是同一個人,我的手跟腳也是同一個人,這是他的論證;就是說你這個說法我不能接受。那論主辯方就告訴他:你所謂的年少跟年老這是一種時間上的假立,這是一個分位,現在跟未來是時間上的一個分位、假立,事實上是不存在的。所以這裡面有勝義的理證在裡面,這個不存在一定要用勝義的角度,站在勝義的角度沒有所謂的年少、年老,大家知道8不中道,不來不去就是講沒有時間的意思;手腳事實上也是你自己的支分,一個是相續的支分假立、一個是身聚的支分假立,這整個是假立出來有手有腳,其實基本在勝義上並沒有這些差別。
他講這麼多他是要告訴你所有的東西,其實你以為他不是2,是同樣一個,這是因為你沒有了解真正的實相,所以你分出年少、年老,用勝義的角度他們根本沒有分別。其實整個世俗法理面重點是唯心的是你的心怎麼想,所以這裡就轉到告訴你,你從無始以來串習就是愛自己,你串習愛自己自然就會把所有這些自跟他分的很清楚,自的部分即使不是一件事你也會把他連在一起,因此產生後來這些行為,這些行為就是你年輕時會想到要照顧你年老時,你腳痛會用手去撫,因為你愛自己,這樣長年串習的,假如你今天把它改變,你從現在訓練不愛自己愛別人的話,你所有這些行為都會變的。他的意思是這樣~你完全這些行為會變的,只是你沒有串習這過。你串習過你就不會想到年少要為年老打點,你反而會去賺錢幫助別人,一切都是換成別人。自己腳痛不一定會想到馬上去撫他,但看到別人痛你會馬上去撫他。
這障礙本身用了這麼多的理證,用世俗用勝義,也可能有人誤解他真正要引導我們去的重點在哪裡,他要導引你去的重點是在:所有的東西都是你心造的。你假如知道換成他愛執的話你的行為會不一樣。你現在所有行為你認為理所當然的,都是因為我愛執的關係,所以你會認為這些行為是自然的。可是你這個一改變你的行為跟著改變了。他要你解開的障礙是這個東西。這是很重要的~就是你千萬不要相信你本來就是這樣,你認為理所當然的這個真正來源是你從無始以來就串習著我愛執這個東西。只要你把這個一改變你所有行為會改變,重點是在這裡。我的意思是說:這裡涉及到一些理證,你可能無法全然……是因為我們太習慣自己的習性。
各位不要再往那上面去花時間,他真正要告訴你的~就是你的行為是真正受到你串習的影響。不然你去改變這個,你就會發覺後來完全是2件事。至於我年少、年老是不是同一個,我認為這不是重點,這用勝義來講會比用世俗來講要恰當。重要的是他不是要跟你辯這個。真正這段文重點是你要去掉一個障礙,這個障礙就是說~本來你認為是理所當然的東西,其實是你的心決定的,真相不是這樣,你只要改變這個你的行為就變了。有時我們不能理解某些人怎麼會這樣做,也許就是我愛執的一種串習以致產生這樣的行為。主要就是告訴你你要改變自己的這樣一種習性~我愛執。
 

  乙四、修行方法 關鍵:「我愛執」轉成「他愛執」
                  一切過患歸於我愛執 (個人得失、世間災難、六道痛苦、生死行苦、三乘差異)
                  一切勝利歸於他愛執 (反思上列)
                  寂天《入行論》「所有世間樂,悉從利他生,一切世間苦,咸由自利成。何需更繁敍?
                                  凡愚求自利,牟尼唯利他,且觀此二別。」

現在整個修行方法的關鍵就在於你要把我愛執改變成他愛執,這裏面有講到自他換的含義,搞清楚這個含義、修行就照這個含義~就是把「我愛執」轉成「他愛執」。修行這個當中會要很多的思惟及觀察修,能幫助你做這個往這樣走的決擇,就是要去思惟~愛別人跟愛自己的勝利與過患。比方說你想一想,個人這一生有很多的得失,仔細去想,往往你有得的時候都是愛別人,你會產生問題的時候都是愛自己,今天不必舉很多例子,冷靜下來想一想你可以看到很多確實是事實,有的可能一時之間看不出來,長遠就知道不是如此。有的人很愛別人,短時間看不出有啥好處,長時就發覺他人緣特好,貴人也多,最後他反而受益多多。有一句老話:吃虧就是占便宜,其實跟這個也是有關係的。
再來,世間所有的災難大部分跟這個也有關係,你仔細想一想,戰爭,戰爭是不是來自於我愛執?他愛執會戰爭嗎?又比方這幾天的梅雨下到淹水,這跟我愛執有關嗎?仔細一想也有,因我愛執而大量破壞環境,各式各樣的災害都是因為我愛執。接著整個6道裡面在受苦,這是輪迴之苦也是我愛執;12緣起裡面最重要那支就是愛支,你要克服的就是這愛支;中士道時讀過12緣起~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講的就是因為我愛執而入輪迴;可能大家還不能體驗到6道輪迴之苦,可你若真正有一點了解行苦這個觀念,有同修不像以前,雖然還怕死,但轉念一想這樣沒改變的一直輪迴很沒有意義,你沒有一個目標,這是生死行苦;還有一個最重要他在講的三乘差異,大乘、小乘最後的功德為什麼差那麼多?這個差別就是在於他愛執。因為大乘一切都是為別人,因此最後他成就的功德就不是那個只愛自己的那個能夠比的。大乘、小乘跟這有關係,其實不能說小乘愛自己,這樣講對小乘不合理,但依照教義來講佛所有都是為了利他,他成佛的整個過程是以利他、大悲為主要行持,到最後功德就不一樣。
還有一個,書上也講,你現在可以看一看,那些去愛別人的今天全部解脫了,我們可能不認識半個,這不管了,而我們今天還在這裏輪迴不停就是因為我們沒有去愛別人,這是他整個教義。你仔細想一想有沒有道理?這也就是一種修行~觀察修,這能幫助你決擇的。你想過、思惟後,嗯,就是這樣,你會不會去做改變?至少這樣思惟過後以後不會再覺得一切都是理所當然。有一句老話:人不自私,天誅地滅。講這句話的人一定在地獄受苦。因這句話害死很多人。講一句閒話,中國大陸剛剛開始開放的時候,很多人到了那裏被騙、被詐、被欺,氣的、恨得半死,當時欺你的人都講;我今天遇到你,若不好好騙你一票的話,我對不起我祖宗。以前他沒機會,窮困,苦太久了,他看到你就是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的又欺又騙了,但真正解決了問題嗎?不能。
所以我們要做這些反思,他的過患、他的勝利,你可以冷靜的思惟,再去看經論中怎麼說,長時間下來你一定有所領悟,事實上很多地方,我們也看到這些道理真正實踐的結果。比方:宗教領袖,得到大家的尊敬。那些古來的帝王,為民、為自己的各自留下後世的芳名或罵名。為自己的有留下這個帝國?為民的至少留芳萬世。
自他換,修行裡面一定要把這些思惟到最後,你就會做決擇,決擇完後你就會按照這樣去做,這是修行本身的要訣。所以你看到寂天《入行論》中說:「所有世間樂,悉從利他生,一切世間苦,咸由自利成。何需更繁敍?凡愚求自利,牟尼唯利他,且觀此二別。」這樣很簡單你就該看出來利他跟自利該走哪一條路了。
我們今天複習就到這裡,7因果不要忘,對於自他換這一部分,有沒有誰要分享或是有問題的?
 

高師兄:先前菩提心不是說要利他也要自利,那今天說要完全放掉自利?
石師兄不是,佛是要利他完也要自利,真正的出發點是在利他,自利則強調一點就算要自利也是要成佛才圓滿,那若2乘則沒有圓滿。所以那時是說要利他還要自利,其實是以利他為基準的。為什麼會轉成要自利呢?因為要利他,但衡量一下自己有沒功夫有利他?自己都救不了你去利誰?意思是這樣。所以才想辦法為了真正利他而自己需要有本事才轉成要自利。這是自利跟利他之間的關係。
再另一個角度的關係,之所以說自利,也是要成佛才是最究竟的自利,其他的自利都不究竟。所以並不違反,他並不是鼓勵你要自利,要你自利還是由利他出發的。有人曾批評過佛學:佛學就是2桶水,倒過來到過去。意思都是你講的算,意思就矛盾很多,不一致。可是我很持平,當你佛學讀到一個程度,你看許多地方佛學的論點,會發覺佛學其實是最持平的。你要知道,當你要告訴人家一些事情的時候,語言本身是有限制的,你不可能同時把10個面都講出來,現在講這一面時我是強調這一面的觀念,跟現在這一面不是重要的東西就不會也拉近來講,可是等到另一面時要強調那一面時會講那一面的東西,其實本身你可以看到他的圓融。
佛學其實最圓融的是幾乎什麼都會跟你提到,沒有辦法一次都告訴你,可是他一定會在不一樣的地方把所有的角度都講出來。比方,講自利到最究竟也是成佛,其實,他是用很多重的角度跟你解釋一件事情,更別說他所講的這個理,這個理很多都是站的住腳的,在今天最新的科學下面他都沒有辦法被體會。
這樣解釋可以接受?還是你覺得哪邊衝突?
華師兄:我稍補充一下,石師兄花了很多時間整理這個,這2次複習我做了一些重點提出來大家一起腦筋激盪一下。這裡用的我愛執、他愛執,我會用成自愛、愛他;另外,重要的是石師兄說了串習,我是覺得串習是非常的重要。為什麼要把串習拿出來腦筋激盪,落實在行為上?舉例,第1個,無始以來做什麼他串習的都是我愛、愛我,那現在要你去串習他愛、愛他,怎麼體會呢?你要觀他如自,觀他跟自己一樣,像homeless街頭流浪漢,有一位理髮師去街上幫這些人理髮,這些流浪漢感覺就很不一樣。若你有一天自己在困窘的情況下你也會希望有人拉自己一把,這感受分別由自、他的角度去體認。從對方的需求去體認自己在同樣狀況時的感覺,用這個去串習。
2個,要將自己姿勢放矮一點,要到4果阿羅漢才有辦法把我、我所全部斷掉,我們還沒有成就聖道之前,要學會把自己的我愛、我執調整至最可能的低。我體會到的就是一是放低自己,再就是要串習愛他人。(其實都是串習,放低自己、愛別人都離不開串習!)
石師兄:謝謝!回到高師兄的問題,我愛執,這最後一個字是執著的執,換成他愛執,你也可以反問:剛剛講執著不好,怎麼還講執著?這讀佛學時候有很多不一樣的角度,當講他愛執的時候,這個執本身可以解釋成善法欲,本來是一直叫你不能有欲望,可是他又教你你要有善法欲,這就是不一樣的角度。他愛執、善法欲,佛學其實是多方面的。
還有另一個更好的例子讓你去思考就不會產生矛盾,比方說空性,空完以後什麼都沒有,也就是空性是無遮,我什麼都沒有講,一言都沒說。那不有人說你現在不就已經說了,怎說一言未說?你了解我的意思?他不說他沒有辦法,他唯一就醬子說。其實,他醬子說後又加一句話~其實我一言未說。他就讓你去體會,反過來,高師兄為什麼醬子想,因課文中有一段在說明什麼叫菩提心,記得其中有說到單單完全自利的時候也被歸到菩提心,那一段是宗大師根據所有以前的論典而說,而宗大師有一原則,只要傳承上有講,宗大師一定視為金言玉語,他不會自己去改變說法。這一點被講出來後,他還告訴你其他的,只是他不能否定完全自利時不叫菩提心,因傳承上有。不過單就這一點也有辦法解釋,你要成佛而自利,可當你知道什麼叫做佛的時候,你要知道他不是只有3280隨形好,他所有的10自在,10力、身口意的功德等等以外,他還有一個業功德,你去看看佛的業功德全部都是利他。歸根究底佛的自性就是利他。你想要像他一樣,你就要利他,你沒有利他你就不是佛。沒有只自利的佛,你找不到的。
高師兄:佛法講利他這個大原則沒有問題,真正問題是在如果我沒有先自利的話我如何利他?
石師兄:他是這樣教你的。當你講成佛的自利的時候,這自利的後面是為了利他,自利的條件是使我自己有能力幫助別人。剛剛華師兄補充的重點,這是他要你消除障礙的地方,假如你以前沒有深入理解,借今天的機會你知道這是串習來的,並不是你以為本來就是醬子。
華師兄:再補充2件案例,台灣的創世基金會的創始人曹慶,他照顧植物人,他自己沒有大財富可是他做的事情有感染力…………2個在大陸出現,台灣沒有過,現今社會很現實的,就是說,有一位女警媽媽他發現很多很多因未婚生子後又遭棄養的小孩,他投入身家錢財就慢慢收養這些被棄養的孩子,結果養了230個孩子,這樣的單位大概有10個,這些孩子長大後也回饋幫忙做這樣的事情…………
我是覺得你必須要透過自己去做,你去串習,然後你從這裏面去體認自己的需要,看了別人的需要、自己的需要,在做的過程你感同身受,這有傳染的力量,又讓人家很感動。所以這一塊就是要去串習,2個角度,1個是自己的我慢、我愛部分要少一點,然後利他的要能夠串習。
 

石師兄今天我是做了2種準備,1是若不討論也沒問題那就繼續消文,要不就是討論不消文。上次還有最後一個鄭師兄的問題,跟社長講的有互通的地方,所以上次的解釋部分也可以用上。
他共有3個問題,先1問題是《金剛經》裡有一句話~『不住色生心』,《心經》裡有一句話~『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菩提心跟這2者之間有什麼關係
首先大家一定要知道《金剛經》~『不住色生心』,這一句話的意思是什麼?我不知道對不對,照我的解讀,我也沒有特別去翻。所謂不住色,簡單講就是你不受境的影響,你生識的時候不受境的影響,這叫『不住色生心』。又或者你有識產生的時候你不執著這個境,這是為什麼?因為你體會到了空性。這樣了解嗎,不受境。因為,你所謂心就是一種識,基本上你識一定跟境一起在的,可是你要了解你不會受境的影響。因我們大家知道境本身是一種虛幻的。
那後面的『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這有很多層面可以解釋,若按照以前我對《心經》的解釋,他是放在比較淺的角度,屬於資量道。所謂資量道的意思~就是我們知道所謂你想到的色受想行識都是空性,是用這個角度來說『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色不異空 空不異色』。一個是有相,按照最淺的他這只是思惟不是觀哦!因為是在資糧道,算是一種思惟、觀察,像我們也會醬想『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這都屬於思惟、觀察。那『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屬於有相,『色不異空 空不異色』,屬於無相。可我後來又讀到,『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也可以應用到最深的佛學裡面,這就是一直跟大家講的大平等。他的意思是說~『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你可以解釋說顯現就是空性、空性就是顯現,不要小看這幾句話,這幾句話是佛學在空性裡面最究竟的說法,也就是世俗就是勝義、勝義就是世俗。為什麼呢?因為,勝義真正到最深的勝義的時候是了然無一物,假如到最深的了然無一物的時候,你哪裡還會有勝義跟世俗之間的差別,本身就是一個大平等。
可是用另外一個角度,這又涉及到3轉法輪裡面、包括後來密宗的修法,就是顯跟空是雙運的,這我們目前都無法體會,因為我們都還沒修到,大家聽過那個光明?以前跟各位解釋過《西藏生死書》裡面講的光明,這個光明不是我們平常所講你看到的光明,不是。是顯現上面的一個……他們真正證道的人才有感覺的。可是我們用另外一個角度來想『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我若用科學的角度跟你講,能量就是物質、物質就是能量,一點都不矛盾,因為物質本身是能量造的。
好!今天不是要講這個,但若用這兩段話全部講的都是智慧、講的是空性,全部是空性上面的東西。那跟菩提心之間,可以說有關聯也可以說沒有關聯。這會講的稍微複雜一點。
菩提心,假如今天你也可以加勝義2個字說這叫勝義菩提心,勝義菩提心指的是空性,不是說菩提心還有分世俗菩提心跟勝義菩提心,不是。為什麼講沒有關聯?因1是講智慧1是講方便,你也可以這樣解釋,1是講空性,1是講方便,講方便到最極致時最上面那個法就是菩提心,就是在世俗法、方便法裡面最高的法就是菩提心。智慧這邊最高的法就是空性,以這個角度你可以把它區分1個是智慧1個是方便。
上次解釋社長所講的問題的時候也提過,其實佛學在不一樣的角度他有不一樣的說法,真正的空性還是要從方便得到的,你不可能由空性進空性,這就是宗大師最反對的。我一直在強調,他說,其實方便也是讓你進入空性,因此才會有資糧道、加行道,因資糧道本身幾乎百分之百是用方便的方式,那到加行道就是……你說他智慧怎麼得來的?就是上次在黑板上講的,現量跟比量是我們世俗得到智慧的方法,基本上我們靠的是現量,用比量的方式、用推論的方式是讓你得到新知識,這是我們整個在世俗上得到智慧的方式。可是,轉到勝義的時候,勝義的時候已經就不是我們一般世俗的智慧了。一般,這就叫出世間,或者有人叫他無分別根本智,或是叫『瑜伽現量』。這還是回到最根本的那個,因為『現量』就是最根本的知識。
上次忘了跟各位講一句話,其實『因明』跟『邏輯』不是一件事,我們現在講的現量、比量,這都是在因明裡面所講的東西。但假如按照這個角度來看,他所講的東西跟現今科學所走的方向有沒有相反?沒有相反。科學為什麼要做實驗?就是『現量』,實驗本身讓你得到的就是『現量』。這大家可以體會嗎?所以到最後,『瑜伽現量』,就是你真正的實相。可是你要得到這個『瑜伽現量』一定也要靠前面的世俗的現量、比量,在世俗上面很多的方便、方法,所以龍樹菩薩才會說:你沒有世俗諦你進不了勝義諦
這個關係你搞清楚了,我也就可以告訴你所謂的菩提心跟所謂的空性是有關係的,你也可以說沒有關係1個是智慧1個是方便,可是你也可以很深入的說他有關係,為什麼?因為方便最後可以幫助勝義。上次也舉了一個非常清楚的例子小乘用的方便叫做出離心,所以他最後得到的是二乘的聖果;大乘以菩提心為方便,他最後得到的是佛道的果。那現在請問你菩提心會不會影響到大乘的空性?因為你現在引用的『不住色生心』及『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這2個都是講大乘的空性,小乘沒有用這個,那大乘用的方便就是菩提心,因為這是方便裡面最高的法。我這樣講不知大家能不能體會這個意思?因為我要看用什麼角度講,我也可以跟你講說1個是智慧1個是方便就收了,可是也可以再加剛剛那些話讓你更清楚,其實一點矛盾都沒有。一邊我告訴你空性是空性、世俗是世俗,一邊又告訴你世俗就是空性、空性就是世俗,其實這是不一樣的層面,一點矛盾都沒有。這是層次!
關於這點,希望大家回想上次寫在黑板上講的一堆,我覺得那是個蠻重要的觀念,今天這個問題也可以用。
2個問題:出離心跟菩提心,他們之間的隸屬關係?
這個比較好解釋,出離心,大家知道這是小乘、2乘最極致的方便,菩提心,是到大乘時候的方便。可是,大乘的菩提心在《廣論》中清清楚楚告訴你:假如你今天沒有出離心,你是發不起菩提心的。他們之間隸屬關係是這樣。你若不會怕去惡趣你是發不了出離心的,這句話的意思就是他所謂的道次第~你的中士道要根據下士道的基礎,你的上士道要根據中士道的基礎,所他們2個間有什麼隸屬關係呢?也就是說你假如今天沒有出離心,你是發不出真正的菩提心的。這道理很簡單,你都不認為輪迴是苦,你怎麼會去認為眾生輪迴是苦呢?!自己每天都想輪迴,可是看到旁邊的人一天到晚在輪迴而為他們傷心、受不了,根本這是很矛盾的想法,我都不怕去輪迴怎會覺得人家輪迴是苦。所以他的基礎在這裡。
我們現在要這樣想,就說:我今天發不了出離心,我在這裡搞什麼菩提心。你講這句話站得住腳,這就是他佛學裡面教的,可是並不是代表因為你發不出菩提心,你菩提心就不理他了。不是醬子。我們今天學的是大乘法,這地方有一句箴言:大乘法告訴你,你真正要學的就是菩提心,你之所以學出離心是為了要幫助你發菩提心。這隸屬關係弄清楚以後,你說現在我知道菩提心很重要,可是我發覺我現在連出離都還沒有,那我現在多去了解一下出離心,讓我真正能產生出離心,因為發出離的時候是用苦諦,那這個苦諦,假如你透徹以後轉成別人的時候就變成菩提心了。你用到自己3苦、8苦、6苦、110苦,苦到最後你說我不玩了,我不跟你們玩了我想要去涅槃了,這就是出離心了。但你若把這用到別人身上,3苦、8苦、6苦、110苦,哇!好苦啊!你要救他!這就是轉成菩提心了。這是《廣論》書上講的。所以說你對苦諦一定要深入,深入意思是說你當時的出離心能夠發得很成功的時候,那在菩提心,只要一轉換就比較容易發了。他們隸屬關係大致是這樣。
可是這裡面有一點,也是佛學在強調的,至少宗大師從第1章就告訴你:我今天講的法是大乘法。2個他告訴你:從下士、中士叫做共下士、共中士,加這個共字是因為是在上士道的原則下面講的。所以福智團體不管法講的怎麼樣,在這個地方是非常強調的。這跟宗大師的教法有很密切的地方,他是怕你學到最後走到人天乘、或者是走到小乘。人天乘就不用講還要輪迴,那走到小乘最後還是會要回小向大,為什麼要回小向大?因佛陀已經勸所有的阿羅漢都要出來,因以大乘法空的觀念就是你根本沒有所謂的涅槃,你這個東西也不實際的、不是真正的實相,那是一個比較狹窄的裡面的實相。
換句話說,你就是要把你的目標立在菩提心下面去修出離心,這是《廣論》書上的教法。你仔細想想非常有道理,那你說這還搞不懂,怎麼辦呢?沒關係,就在修出離的時候自己想我是為了要發菩提心,所以我今天認真的修出離心。每天這樣想。當然這裡有一點又回到先前高師兄的問題,高師兄講的不是沒有道理,佛學很多角度,在不一樣的角度強調不一樣的東西。
就像這本《廣論》,他說是聖教無違,聖教無違這4個字的意思大家千萬不能忘記~我講的法是大乘法。在藏系裡面佛真正要講的就是大乘教。這跟漢系在講一乘的意思一樣。這是一個角度。另外一個角度是說你連出離都搞不清楚,你還搞什麼菩提。這2個角度有沒有衝突?沒有衝突。是強調不一樣的東西。
你等等可以把你的感想再講,其他同修一樣可以表達自己的意見,我們繼續第3問題……
X師兄:自立、利他,由自利的角度換成利他的角度?這很難,自利都來不及了還要利他
石師兄:自利都來不及了還要利他,問題是你現在在做的自利都是為了要利他去做的。這是2個觀念。我自利都來不及了我怎麼去利他,這沒錯,可是你之所以要自利你是為了要利他,自利都來不及的這個自利也是在利他的架構裡面。還有一個一般講雙運,這在佛學裡是一個很重要的觀念,什麼叫自利利他雙運?最正確的解釋自利就是利他、利他就是自利,這叫雙運。因為到以後這2個東西是一件事。就好像我們在講止觀雙運,我們不能把它解釋說一邊止一邊還可以觀,這怎麼可能做的了呢!他在止的時候就是觀,觀的時候就是止,這個才叫雙運。所以自利利他雙運也是,你在做自利的時候其實就是在利他,你是為了利他的,可是你要利他你在利他的時候也是為了自利,比方說,6度就是6度的布施,你以為在布施別人,那你就搞不懂6度,6度是在度自己,因為6度就是為了自利而行6度。因為你布施以後將來你才會有財,你才會有那個東西去幫助別人,你持戒你將來才有辦法生到好的地方、命長一點,你在幫助別人的時候就是在幫助自己,這都有關係的。我們再讀下去6度就是講這個。
社長:我補充一點,有句話說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在輪迴的大河裡面常常會出現這種情況,你就自身難保還要你去救助別人,照這樣之下,很多人想自顧不暇當然想先讓我自利,所以他那個我生起很強烈的感覺,不管是修或是生活,他都有很大的理由先滿足自己。可是在我們《廣論》自利利他的教法裡,你那個我很大你要修,第1個你很困難……
石師兄:我懂你的意思,其實也很簡單回答可是又很深奧,很難講清楚的一個題目。這就是在佛學教法上面,也就是剛剛也有提到的,在佛學裡面他有2種:1種是告訴你你最後要達成的目標,可是你在方便的時候,你有的地方你會利用比方說善法欲,明明是貪,你貪這個東西,他叫你要用貪進去;還有1個,你對那些煩惱你恨到咬牙切齒,那是用瞋,本來瞋是不能用的東西,你恨煩惱你不是在修瞋嗎?你這樣拼命愛善法這不叫做貪嗎?其實,這可以說是一個次第,你照醬方法走不會走到害到自己的程度,就是因為還有教你其他的,比方說你知道貪瞋是煩惱心所不能用等等,因此你會有一個平衡。可能你在次第上面,最開始你可能也沒有辦法不用煩惱心所來以毒攻毒,因為你最大的本領就是用這個。(嘩!太一針見血了……)
我們借這個機會因我們在《瑜伽師地論》也有提到一個很重要的,就是說:在定裡面有所謂的汙染定,那個污染定假如解釋說是出了定以後的時候那問題就不大了!因為你出了定以後,你去愛這個要進入這個定這是善法欲耶!這不是壞事,這是佛學裡面鼓勵你的,你了解嗎?你出了定,你是凡人你本來就還是有欲,他教你利用這個欲你才會精進。所以真正在定裡面的煩惱不是欲界的煩惱,因此這不衝突。一個是善法欲、一個不是善法欲,一個是在定裡面的煩惱。
回到剛剛講的,這是有層次的,也就是左邊跟你講這樣,到右邊時他會告訴你另外一件事。那若按照你這樣說,我們反思一下,在很多地方你不用這個我,你能做嗎?你有辦法執行嗎?你方便讓你做的了嗎?這是2件事,請問你,今天一開始按照他的講法我沒有我,當你沒有我的時候誰來讀這個書啊?沒有人讀書了。所以這是一個層次,怎麼講?就是千萬不能因噎廢食,那是一個層次。這個層次裡面他也有告訴你,也許你當下無法理解,可是你把他所教的全部排出來你會發現他是有層次的,一個一個步驟。
舉例來講,你在修定,今天你已經發覺定很重要,沒有定你根本得不到『瑜伽現量』,沒有『瑜伽現量』是沒有出世間智慧的。他要你修定並不是要你修世間智慧,是因為最後你可以用這個東西去得到出世間智慧,這是你得到智慧的方便。可是你一修定的時候,裡面你所遇到的都是世間裡面更高層的東西,就像Auther講《瑜伽師地論》那個高興沒法講,為什麼初禪叫做離生喜樂地?一般世間法裡面都講3禪離喜妙樂地是最快樂的,修樂的時候就會用3禪的角度來思考。好,那當你一出世間的時候,第1個叫極喜地,在《瑜伽師地論》裡有提到一個歡喜的說明,那個你沒辦法形容的,極喜地的喜,那個3禪就不要說了沒法比了。可是你在整個禪定這樣一個過程裡面,你也是充滿陷阱的,你修進3禪你待在裡面不出來了你高興死了,這都是過程你還是要走過去,你不走請問你最後如何得到『瑜伽現量』?不會憑空來的。那你以為只要到未到地定就好,未到地定一樣很高興耶!他畢竟是有輕安了。
社長:我剛剛不要談這個去解釋我的問題的時候,我只是在講說我跟他這件事情,自利的主體是我,他是我之外的他,可是在次第上是認為說菩提心這邊總結看起來:我就是他、他就是我,我要描述的是這樣一件事情。就是說我可以視人如己的時候,在自利這件事情上是不是會有一個比較好的解套方式?
石師兄:他沒有這樣講喔。我要想想,他沒有這樣教哦!思惟我就是他、他就是我的時候是空性,這是到最後空性的地方,有醬子但不是在前面這個階段。假如我們這邊自他換,他強調的不是我就是他、他就是我,他強調的是你要丟掉自己。可是他是我、我是他這在空性裡面最究竟是醬子。這有沒有回答你的問題?
社長:這是我的問題,我是說我認為他就是醬子,認為他是我、我是他。
石師兄:絕對是可以,那是空性最後。空性,我不是舉過很多例子嗎!
社長:對,無分別的時候是醬子,但我們現在都還不到這個境界呀。
石師兄:因為這是理證,我簡單解釋一下,這在佛學裡面叫決擇。你要決定醬子一定要你能說服自己,這就叫決擇。決擇的意思不是因為他這樣講我就相信了,若是這樣他不會一直跟你提這個決擇,就他告訴你以後你要去思惟,思惟就是用各種,比方說用最新的理論或是科學上的東西,你發覺確實他就是我、我就是他。其實我知道菩提心是很難修的,我覺得菩提心最能說服我的一點就是科學上的他就是我、我就是他,根本沒有你我之分。他根本沒有,所以他最後會叫做什麼?同體大悲。用同體大悲這4個字形容。
我們是很難體會,可是我很相信真相是這樣,因為理論是講得通的,組成你的是能量,組成我的也是能量,可是你的能量跟我的能量是沒辦法分的。你到物理學去問人家能量有沒有辦法分?沒有一個人告訴你可以分。既然組成你的能量跟組成我的能量不能分,那請問你,我們兩個到底有什麼差別?
社長:所以若回到剛剛《金剛經》的『不住色生心』這件事情來看,事實上他也是……(石師兄:也有這個意思)如果你把你自己不要說膨脹,就是在不執著這件事……
石師兄:不要受境影響。意思就醬子,因為境裡面你可以看到你我,你可以看到各式各樣的顯現,你看到明明那就是美色。這叫做色,這就是一種境,你不會受這些影響。真正最高級的修行人到最後就是他跟你活的都是一模一樣,唯一的差別就是他完全不受影響。
先回到鄭師兄第3個問題:成佛之道,修淨土是否最牢靠?
問到我這句話,其實我沒有資格回答,我們只能討論。
鄭師兄:我的問題主要是說……自利、利他是菩提心的一個過程,要很久很久,對未來情況因各種原因,你可能去了3惡道,你的菩提心可能根本發不出來,菩提心是未來的一個目標,淨土可以提供一個比較好的……
石師兄:我沒有資格,但是試著把我的經驗跟我的感想跟大家交換。
1個,淨土,這絕對是一個牢靠的法門。因淨土有許多很特別的特色,1不請自說,什麼叫不請自說?沒有誰問佛之下佛他自己講的,佛一輩子都是你要問他,以前我們也讀過都是要人問他,唯一是淨土沒有人問他講的。這裏面也有理由的,因為他假如不講誰知道,所以他非得自己講,這不是你能夠去體會的。那佛是一個不說謊的人,所以淨土當然是一個牢靠的法門。那這樣說大家都應該走淨土,那這個我是從另外一個角度,因淨土還有第2個重點,淨土叫做易行門,什麼叫易行門?就是剛剛你說到的,我要成佛我要3阿僧祇劫,我要做這個做那個,連這個都不懂我要做到什麼時候。既然有一個看起來比較快捷的、比較迅速的、比較容易的,這另外一個角度就是淨土強調信,所謂易行門基本上就是修信。最簡單講法就是修信,所以淨土叫你稱念佛號你要相信有這個,只要你能做到你就能去。但是,易行門這是一個相對的,佛法裡面絕對沒有分說這是易行門這是難行門,整個佛法裡面有一部分叫易行一部分叫難行,易行就是修信,後面其他的就叫難行。
我們今天讀這本《廣論》,一開始普賢的十大願王,你要修7支供養,那也是易行、也是修信的。重點是你要有信你才會進去,那你今天信進去以後是不是這就解決了?沒有。淨土告訴你,你到了淨土你可能,這是我讀到的~比方說你在5濁惡世你可能花3阿僧祇劫,你在淨土卻可能要30大阿僧祇劫,一句很簡單的話就是沒有白吃的午餐。易行進去後面還有難行,難行裡面你都是要修的,不是一進去淨土你就成佛了。以前為了淨土去當志工,跟那些老人家不能講太深,千萬不要以為去那裏後每晚都有卡拉OK、有人陪你打牌,那不是淨土哦!去了還是每天要一直讀的要用功的,只是環境比較好。
可是換過來,我們今天修這個若以《廣論》道次第來講,他也有易行,前面修信,可是後面一大堆難行。淨土絕對是一個可靠的法門,可是你要正確認識這個法門。所以也有很多人,包括我認識的,他不走淨土,在某一個角度裡面我按讚,我既然要成佛我為什麼要走捷徑?走那邊後面仍然要經過難行,說到那裏又要花那麼多時間不是我講的,是找的到經論的。佛說的要相信,淨土絕對是一個可靠的法門,特別是對很多人,比方說對那些阿公阿嬤,你跟他講《廣論》好累噢!他也不可能要聽!在他最後的年月中就讓他專心修淨土也是非常對的。所以佛為什麼要講這個法門,有很多人他也沒辦法去理解空性,這我的感覺。可話又講回來,淨土在另外一個角度有非常高的評價,這我還不是很深入,淨土不是一個很簡單的法門,也可以說到很深入很深入的,好像密宗類似大圓滿那種很高的層次。為什麼會醬講呢?其實淨土裡面已經涵蓋很多很深的東西,所以才會跟你說有9品蓮花,並非很簡單的。
你第1個持名念佛,持名念佛後再來觀相,我現在忘了,一共4步驟,觀相,觀想,實相,當我們用到實相念佛的時候就是進入空性的般若,你在觀相、觀想,基本上定裡面也會經過這些,你假如真正淨土念到一心不亂的時候,你是入定的,你是在修定的。
就說他是不是一個可靠的法門,絕對是。可是他是不是唯一的法門,只有這法門最……我覺得也不能這樣講。鄭師兄的問題結束了。剩下時間不多今天不消文了,下一節課正式進入儀軌的部分。有什麼問題或是別的要說?
 

柯師兄:剛剛師兄說自己都做不好怎麼做到別人那裏,其實,如果我們的出發點不是單純的個體,而是一個社會環境裡面,我們所作所為只是層次的多寡,如果我們的出發點是好的即使是替自己做也有利他的時候,只是範圍的大小。個人可能利到自己的家庭周遭,在上位的就可以利國家社會,自立、利他都是層度的差別,我也是範圍層度的大小,假若習近平的我執是中國大陸,那他的一帶一路就是利他到國家與國家。我突然有這樣的想法。因今天講修菩提心,菩提是翻成覺,修菩提心就是要修一個覺的心,覺是要覺什麼?
石師兄:菩提當覺講是沒錯,菩提心最重要是2個內涵我要利益眾生,我要成佛。覺是覺這2件事。
柯師兄:剛剛總結的在科判也有提到修菩提心就是要修利他、求菩提這2個。那,剛好翻到去年20160628師兄介紹下士、中士、上士的過程裡面,有一張表格提到上士道的所聞就是同體大悲,所勸就是要發菩提心,所修就是64攝,所得是大乘果。我又想到,所聞就是同體大悲,所勸就是要發菩提心,菩提是覺,覺是以大悲為基礎,然後去修菩提心,是否類似悲智雙修?在我的想法覺是有智慧的意思。
石師兄當然有,有悲智雙運的意思。
柯師兄:在《集學論》裡講說要修自他平等,然後堅固菩提心,這是在覺的過程裡,不管是修7因果或自他換,很重要的就是一個平等,………………………………
石師兄:他要修的是我要幫助眾生我要度眾生,可是他依的道理是眾生跟我是一樣的。他發覺他跟眾生沒有差異是智慧、空性這邊的。他要幫助眾生是行為上的。空性就是無上正等正覺,這2個是一件事。無上正等正覺,後面還要加一個平等覺,就是一般講的圓覺,這是最深入講一切大平等。
我突然想到有一個還蠻重要的,《辨中邊論》裡面講到修菩提心有3個很重要的障礙1. 你根本沒有做善法,想想也是,課堂中講的天花亂墜,出去一點善事也不做,你怎麼可能真的起菩提心?這是警惕我們小善都不為還談什麼菩提心。2. 你有沒有真正做過正思惟?這很重要,一般人對菩提心根本不了解,所以對菩提心會有勝解、造作、真實3個步驟,我們現在都在做勝解這一部分,要解義、了解菩提心。也就是說你有花多少時間在思惟菩提心3個字,他代表什麼?他真正的涵義?我們花這麼多時間就是為了這一點。你連菩提心是什麼都不知道怎麼可能去發菩提心。3. 資糧有沒有圓滿,這就涉及福智2部分的資糧,由方便能夠進入智慧,智慧也能幫助方便,資糧不圓滿時當然不容易發心。我覺得第1個障礙最震撼,平常善法都不做還想菩提心?自欺欺人。我們最近花很多時間就是在幫住這個思惟。這真是一針見血的提醒我們。
 

arrow
arrow

    七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