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712-P155L01-P159L04-0067 &加行道名相匯通 1:29:20
前言:

我們上次在講《心經》加行道時,它是用『不生不滅,不垢不淨』這8個字來說明加行道是什麼樣的一種修行,以修行的角度來講,它的重點就是能夠了解『無生無滅。無垢無淨』。
因為《心經》是法性的經典,什麼叫法性?就龍樹這個系統
可是加行道中有非常多的屬彌勒這個法相系統的名相,當時的目的是想讓大家了解這些。所謂的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以外還有一大堆的名相,把它彙總編輯起來,大家以後看到這些名相就知道他們之間的關係。
那天黑板上的圖就是現在講義上的圖。
結果,韓師姊很精進,將那天語音檔轉成文字要我看一遍,我常常說講的當中希望大家要問,因為講的時候有時很散亂,一下想到東,一下想到西,可能聽的人也不知道我腦筋中裝了些什麼,所以提問有個好處,就是會把它搞清楚。那沒有問,有可能我所講的不是你所聽的,會有這種情形。這倒不是說那天文字檔有什麼問題,而是那裡面名相的意思是什麼?所以我就重寫這個。
今天這個資料,不只是把名相告訴你,還把每一個名相裡面到底指的是什麼意思告訴你,等於把它完全的交代了。所以這個東西,你把它搞得很清楚以後,你知道2件事情:
1. 法性裡面對加行道當他在說『不生不滅,不垢不淨』,它代表的意思是什麼。
2. 由法相的角度,你可以了解加行道裡面所有的名相一共有多少種,每一種代表的含意是什麼。
全部都在裡面了。雖然只有4頁,但重要的精華都把它包括在這裡面了。今天很快的講讓各位知道這裡面的內涵。
 

一、圖示:

廣論補充資料 20160712 加行道名相圖.jpg

【備註】
一、見道相當於七作意中的遠離作意;修道相當於七作意中的攝樂、乃至加行究竟作意;佛道相當於七作意中的加行究竟果作意。
二、四尋思、如實智:名(世俗假有、遍計執→唯識);事(依他起、非言可說→唯識無境);自性假立(依他起無自性、空性→無識);差别假立(非有非無、無二→境識俱泯)

加行道下面為什麼要加一個勝解作意?
在座的同修很多知道這些名相,但不一定清楚加行道指的是勝解作意。勝解作意是七作意裡面第2個作意,七作意用在世間清淨上比較多,你在修離欲、修初禪的時候是根據七作意,了相、勝解、遠離、攝樂、觀察、加行究竟、加行究竟果是為七作意。
所謂的加行道要跟七作意來配合的時候,因為加行道是指所謂的出世間那一部分的修行,何謂出世間?就是要真正見道、要得到無分別根本智。所以你要用出世間的加行道的修行來跟7作意配合的時候,加行道指的是第2個的勝解作意。
這個為什麼重要?為什麼要先提這個?
因為一般在讀七作意的時候,我們好像很自然就把了相、勝解一筆就帶過去了,可是當《瑜伽師地論》說加行道等於勝解作意的時候,對這個勝解作意就要留意了,絕對不是我們過去腦筋中隨隨便便的兩個字而已。因為加行道是很複雜的,這裡牽涉到很多東西,你從真正的決擇以後要進入決定,這當中有很多你要做的,所以,你就了解到勝解作意在七作意裡是有很大內容的。同時,你也了解把這個七作意根據出世間的這樣子的修行來看的話,最後的佛道是加行究竟果作意,那是指的最後成佛。但是,見道在遠離作意上,七作意裡一講到遠離作意時是第一個所謂的解脫道,因為這時你有把一部分煩惱斷掉,這叫做解脫道。你在這邊有修道,你在這當中有斷煩惱這樣子的動作在裡面,那見道本身就是斷煩惱的動作,所以它配合七作意就是在遠離作意上,這時是斷掉最普通的煩惱。這用在出世間是講的通的,為什麼?因為再來修道在後面的攝樂、加行究竟,這兩個也是斷煩惱的,在七作意裡面是斷上品、中品、下品。這樣七作意裡的東西就跟加行道配合起來了,由這樣子體驗到七作意裡的勝解作意、遠離作意絕對不是你單單用七作意本身。你的感受就不一樣了,知道裡面是蠻多內容的。
 

加行道  (順決擇分、勝解作意

明得定

下品尋思

明增定

上品尋思頂

印順定

下品如實智

無間定

上品如實智

世第一法

觀所取空

再觀所取空

下忍~印所取空

中忍~觀能取空

上忍~印能取空

印能所二空

有得加行

無得加行

無得加行

有得無得加行

有得無得加行

無得有得加行

證知唯識

唯識無境

印證無境

證知無識

印證無識

印證無二

 

你看上圖的第一行,是根據定的名字來說的,這裡面有一個很重要的,假如在唯識的解釋~明得定、明增定、印順定、無間定,這是指第四禪,這裡面的出世間是指你用第四禪的方式進入的,其實出世間可以用未到地定就進去,這是用最深的用四禪進去的。佛陀的教法,雖然你可以用未到地定很粗的定就進去,但,他一向建議學佛的人要學四禪。為什麼?一是你在度眾生的時候,到了四禪你才有神通,你有神通你才有辦法度眾生。再來是,你在修出世間的時候,你要用四禪會比其他的要容易的多,這是教我們方法。你可以用初禪、二禪、三禪、未到地定,可是用四禪絕對會比其他的要事半功倍,成功率大的多。
這裡又涉及到幾個名相,一般在佛學裡面,四正行還有一個意思~苦正行、樂正行,苦樂正行又均有遲通、速通之分,若你用色界的四禪做基礎進去修出世間的時候這叫樂正行;若用未到地定或是無色界的根本定做基礎進去修出世間的時候這叫苦正行,為什麼?效率比較差一點。所以要用色界的四禪來進去,色界的四禪那最好的是第四禪。所以這裡為什麼用明得定、明增定、印順定、無間定,這四個定指的是第四禪,第四禪裡面在每一個階段給他一個特別的名字,第一階段叫明得定。
第二行是用觀,前面是止,後面就是觀的角度下品尋思、上品尋思、下品如實智、上品如實智是觀的名稱,前面的觀是用尋思,後面的觀用如實智。這四個名相在後面有一大篇在解釋,根據《瑜伽師地論》再講清楚,並舉例說明來了解這4個。為什麼我們一定要了解這4個?因為一般大乘在修加行法的時候是根據這個;小乘則是根據四聖諦。不管大小乘,我們今天講的大乘法,所以我們一定要知道這4個。
第三行的煖、頂、忍、世第一法,這4個名相是根據定當時的程度給的名字。
基本上早期大部分不一樣的經論用了不一樣的名相,可是都沒有衝突,一個代表的是定,是用4禪定的名字;第二個用觀,在觀上面是什麼樣一個狀況;再來就是用行者在當時定的程度來取名。所以你在另外地方,你常常聽人家描述這個,就說這個行者一開始定的好像火一樣,他用鑽木取火來解釋這個。煖、頂、忍、世第一法這就是行者在定當時的程度。這樣你就了解這些名相了。
 

接下來這整排的名相,他最重要在說明跟唯識就配合在一起了。
唯識很重要的觀念~能取、所取,能取~識,所取~境,識能緣、觀的境所緣,整個修行本身就是分兩個階段,第一個叫外境,了解外境是假的,所以第一個你一定是觀所取空,所取就是外境,第一個就是要知道外境是假的,最後證到外境是假的。所取、能取互相有關連的,有所取才會有能取,在佛學的角度叫相依而有。互相依賴才有的,沒有境是不會有識的,我們以前學過根塵識三和合,識是怎麼產生的?一定要有根、境、識,既然外境沒有了,證到沒有了,內識也可以推理他沒有。最後你發覺沒有外境,那沒有外境那內識一定不在。所以他第一個是從破所取,然後再回頭最後破能取,那破所取、破能取跟上面那些名相是什麼關係呢?就是這個關係。每一個階段、每一個名相的下面他在幹嘛,舉例~
我們講明得定,他是在觀所取空,到了明增定的時候,他是再觀就是更深入的觀所取空,一進入下忍的時候就是印證所取空,印的意思就是已經親證了,他已經證明所取空。接下來,中忍、上忍他就是觀能取空了,因為境已經知道是空的,回頭來觀能取空,後面再印證能取空。這兩個都做完了就進入最後的階段,叫做印證二取空,能、所都沒有了。能、所都沒有了的時候,能跟所變成一味的時候就是我們所謂的無分別根本智,無分別根本智意思就是沒有能所,簡單的說~能所是一件事情。這叫做無分別。然後你就可以知道他的關係。
下面,有得、無得這是另外一個,叫四正加行,在彌勒的《辨法法性論》裡還有一個這個名相,這個名相後面很清楚的又根據世親的說明跟各位解釋了。他是根據行者的角度來說明在這個階段有得,他有得什麼?他知道唯識這個觀念,以修行人的角度這個時候他知道唯識這個觀念叫做有得。可是第2個為什麼叫無得?因為他發覺境不在所以叫做無得。這名相是這樣來的,詳細不說了。假如你想要把這東西學好,我倒建議大家回去花些時間讀讀。不是說我這對各位有什麼了不起的貢獻,可是事實上你能碰到一個人願意把這些名相全部整理出來,也不是你隨便到哪裡可以碰的到的。所以你花點時間看一看,對自己是有幫助的,然後你就不會混亂這些東西。(感恩啦!m(_ _)m
 

二、文解:
修行人完成資糧道,決擇了空性、無相後,即開始從「決擇」進入「決定」。亦可將決定後面再加上一項「證得」。復次,由決擇進入決定之間,必須經過修證的工作。這個工作一開始就稱為四加行,也就是行者從資糧道趣入加行道。換言之,行者以所決擇為基礎,發起加行乃至成就正行(見道)

這裡面的內容,就是什麼叫做加行道?
就是你決擇了以後你要進去,你要真正的執行,那你當然一開始,從你所謂決擇就是資糧道完成,這時候你要進去開始要達成你的目標的時候,這就叫加行。這就是第一段加行道的意思。
這是加行,那正行是什麼?就是見道。你要有這4個加行為了達成你的正行,正行就是見道。
 

為什麼加行道叫作順決擇分?就是由上述之因果次第而得名的。「分」,在這裡是「因」的意思。就如順福分意指三福行(施、戒、定),也就是依三福行為因,成就人天果;順解脫分意指資糧道,也就是依集聚資糧為因,成就解脫果;順決擇分意指加行道,也就是依「隨順決擇趣入之四加行」為因,成就見道果。此外,《瑜伽師地論》五十一卷至八十卷為什麼叫作攝決擇分呢?「分」,在這裡不是「因」,而是「部分」的意思。意指涉及較高深義理,幫助行者完成资糧道決擇的課程。換言之,前面五十卷本地分講說基本義理,後接攝決擇分進一步講說較深義理。為何要知道這些名相建立的源由呢?答:較能掌握「文」所涵蘊的「義」。

為什麼加行道叫做順決擇分?
就是因為隨順你當時資糧道的決擇,你用這個作為原因,然後你進去加行,最後得到見道。所以你是隨順你當時決擇到的,用這樣一個因最後去得到見道的果,因此名字才叫做順決擇分。
後面還有什麼叫順福分、順解脫分,為什麼會用這些名字?為什麼我們要知道這個?因為,當你知道完這些東西時,你就更能掌握後面所講的那些東西到底是什麼、義是什麼。你知道順決擇分是這個意思,你當然就知道在加行裡面大概要做些什麼東西。
 

《心經》中觀世音菩薩針對加行道的一答「不生不滅、不垢不淨」,根據無垢友、阿底峽、談錫永的詳本,则為「無生無滅、無垢無淨」。雖無意評論優劣,但用「無」字較之用「不」字,應更能顯現出文中所含空性的義理。因為,「不」屬於依分別而起的「表」述否定;「無」則屬於含射無分別而起的「遮」述沒有此事物。所以,中觀應成派用「無遮(遮後没有其他暗示)」來詮敍空性。

再來,在簡本裡面用的「不」字,在詳本則用「無」字,理論上,不是要比較優劣,但用「無」字有一個好處,它跟空性本身的意思是比較吻合的。所以一般在解釋空性的時候,特別是中觀應成他一定用「無遮」這兩個字。
趁這機會你也知道他為什麼要用「無遮」這兩個字?第一個他是「遮」。因為他用「無」的時候代表的是「遮」,不是「表」。那你說我用「表」有什麼問題?因為,空性本身最重要跟無分別的這個觀念是一致的,當你有「表」的時候就是分別,你「不」是用否定,否定是不是有分別的情況下做的?假如你沒有分別那怎麼否定。那當你用「無」的時候,這名相叫做「遮」,「遮」就有點暗示這是無分別下面的產物。用「不」是分別的用字,用「無」就是「遮」不是用「表」的,所以是比較沒有分別的。
那「空性」在中觀應成派為什麼用「無遮」這兩個字?他最重要是要告訴你~說我「遮」完了以後再沒有任何的含意了。你對空性的了解一定要知道這些,你才真正知道空性在講什麼。什麼叫做我「遮」完了以後再沒有任何的含意了?假如我今天跟你說某某人不是胖子,那你聽完這句話腦筋中一個反應~他是瘦子。他說,錯了,我跟你講空性沒有這個意思,我只有告訴你他不是胖子就結束了,你千萬後面不要自己再生出來一個他是瘦子,你再生出他是瘦子就不是在講空性了。大家了解這意思嗎?!因為,我告訴你他不是胖子這就結束了,這叫「無遮」。(自己的解讀就是說千萬不要舉一反三)這是空性很重要的觀念。為什麼?因為是沒有分別的。我沒有暗示,而你自己想他不是胖子那他是瘦子你就是分別了,本來頭上不用裝頭,你再給他裝一個,你這就離開空性了。這樣大家了解他意思嗎?所以他會用「無遮」這兩個字,意思就是我「遮」完了以後,我沒有任何暗示,你千萬不要我「遮」完了以後,你自己又想出一堆。這就像我們「聞所成慧」,千萬不要人家講什麼自己再編一套來解釋,千萬不要,你這樣做永遠得不到聞的智慧。你一定要了解人家在講什麼,這是很重要的。
這些以前都跟各位報告過,借這機會再加深一點印象。
 

「無生無滅」約外事(以境為所緣)說,義顯:識境相依而有。這就是證『唯識無境』。加行道要經歷二重寂止,這是第一重寂止。云何寂止?《解深密經》提到修行人唯有四類所緣境:一、有分別影像所緣境事,二、無分別影像所緣境事,三、事邊際所緣境事,四、所作成辦所緣境事。因為修行人從加行道開始,已能趣入無分別影像所緣境事,也就是開始體驗寂止,或說趣入寂止。所謂無分別影像所緣境事,說的正是定境(三摩呬多地:得輕安之定),能進入這樣的境界,修行人至少已得未到地定(謂:得三摩地)。這就是為什麽說:修出世間清淨(般若)至少要有未到地定。然而,具初禪以上色界之根本定時才修出世間清淨,成功率較大。
【補充說明】具色界根本定之行者屬樂正行,以別依未到地定或無色定的苦正行。

再來,「無生無滅」跟「無垢無淨」這兩個一定要知道,因這是《心經》裡用的,也正好是法性裡面很重要的兩個東西,因為在法性裡面一般他們會用四重緣起來解釋。這個所謂「無生無滅」就是相依緣起,相依而有,為什麼?因為境跟識是相依來的,有境、有識,這兩個相依才會有識跟有境。因此這就會牽涉到唯識的觀念,這裡面他叫做「無生無滅」,牽涉到相依、牽涉到有沒有境這個觀念,因為境跟識兩個是相依的,所以,最後你知道唯識無境,這都有關係。雖然這是法性的說法,可是跟法相那邊的說法也是配合的。這第一部份這個名相叫做第一重寂止
為什麼會用寂止這個名相呢?因為進入加行道以後你才真正有本領做無分別影像所緣境事。《解深密經》裡面講修行人有4個所緣境2個的無分別影像所緣境事,一定要進入加行道以後才有這個本領。所以,會叫做二重寂止。可是二重寂止跟四重緣起是兩件事二重寂止指的是你具有定的本領,這第一層是不生不滅,第二層是不垢不淨,那不垢不淨這一重指的就是如來藏跟阿賴耶識兩個是相對的,基本上有阿賴耶識的時候如來藏一定不能顯的,顯出如來藏則一定顯不出阿賴耶識,這叫做相對。這個觀念就叫相對緣起。有一個出來一定障另外一個,這個會影響到修行裡面……..
今天已經沒時間了,還是等下節課,我是建議各位回去看,看不懂,下次再問,這樣你會比較深入。這裡面有整段,還有例子,最後還有一個總結,整個加行道到底所作的事情是什麼?都很清楚的寫在上面。今天就到這了。
 

20160719-P157L11-P160L08-0068 &加行道名相匯通 9:00
先講完加行道名相匯通後,再回來繼續中士道。
那天社長說:石師兄看起來你會非常忙,時不時會插出別的東西來。我是感覺這個東西是這樣,我們為了要解釋《心經》。現在為什麼會多出這一段,是因為用內義來解釋《心經》主要是根據無垢友、阿底峽,談錫永也是根據他們兩個的說法。內義就是修行的意思,用道,這是很重要的一個慨念。怎麼去解釋《心經》?用修行的角度來解釋《心經》,假如外義呢就完全是談見地。這裡面是談修行,就是我們所謂的基、道、果,就是你有一個見地、有一個方法、有一個結果,有這三個角度,那這是用中間用道、用方法的角度來看《心經》的內容
那假如用方法的角度來看《心經》的內容的時候,因為我們講到加行的時候,《心經》告訴我們的是無生無滅,無垢無淨,他是用這8個字來解釋加行道。這8個字是怎麼用,我們假如用法相、法性的角度來講,這8個字就是用法性的方式來解釋,或者說是深見的角度來解釋,或者說是用龍樹、文殊菩薩的角度來解釋。那這個解釋,大家知道中道講『八不中道』,也是用這個無、無、無這樣的格式。那基本上《心經》出現的時候他是用法性的方式來解釋的,所以他講無生無滅,無垢無淨,那這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用龍樹的理論來解釋的時候,涉及到修行的時候,一定跟「四重緣起」不能沒有關係,絕對是用「四重緣起」。什麼叫「四重緣起」?我們已經不停的說過這個名詞,也就是我們知道空性,那為什麼還要講緣起?因為你知道緣起是幻有。因為空性,你了知空性,所以你認為的「有」事實上是緣起有,你知道這緣起有你知道事實上是幻有,這是基本上緣起、空性之間關係的觀念。
所以當他用「四重緣起」解釋的時候,最重要觀念就是這個「有」是怎麼來的?事實上實相是空性,那為什麼我們還覺得有呢?他就告訴你怎麼你會產生「有」,「幻有」是怎麼來的?整個說法的角度是這樣子的。
那這個「幻有」最簡單的第一層就是,「有」不是憑空跳出來的,是有因後才會有果,這叫做「業因緣起」,這第一層,是因為因果的關係,而不是憑空就會跳出來一個所謂的「有」。讓你知道這不會憑空跳出來的,他是沒有自性的,他是由因而來的。換言之,若因沒有了他就不存在了,這是來了解一個觀念的問題。那第二重,發現不是因果,因果似乎有前有後,又說很多「有」是相依而有,什麼叫相依而有?互相為因果而有,就是有父親才會有兒子,反過來說沒有兒子也就不會有父親。所謂的無生無滅最重要就是說到這個所謂的相依緣起」,「相依緣起」是哪兩個相依呢?識跟境是相依的,我們知道我們的識能夠產生一個境,那到底是有識才會有境還是有境才會有識呢?事實上過去的講法是三合和都要一起出來的,在「相依緣起」的角度這兩個是互相依賴而有,由這個觀念知道識跟境是依賴互相有的時候,這裡面的理論我們不講過多了,因為這裡面涉及到………真正的觀修,先跟各位講需要有上師帶的,自己在那邊亂觀修不是一個很正確的作法,要上師帶,還要有儀軌,如若我們按照密的方式,包括「四重緣起」這個修法。
 

「無垢無淨」約內事(以識為所緣)說,義顯:阿賴耶識與如來藏相對而有。或說(據法相教理)從『唯識無境』以達『境識俱泯』,完成第二重寂止,盡離能、所二取,乃至見道證得無分別根本智。復次,「無垢無淨」這個法性教理有一個重要的內涵:修行人見道前所依的阿賴耶識,跟見道時所証的如來藏其實是不一不異、相對而有。也就是說:本性上阿賴耶識和如來藏是一件事,但其一顯現即障另一之顯現。所以沒有所謂的淨、或垢,因為「淨智」和「垢識」不能同時存在,它是智就不再是識,反之亦爾。這種見地在修行上是很重要的:第一、修行不是外找「新淨」,而是內尋「本淨」。第二、修行不是除掉自身的垢,因為無垢能除。不過,依了義大中觀派,修行見地必須遵循正確次第,逐步而達上說之頂端見地。簡單地說,見道的境界即是體証如來藏,如來藏境界是超越世間法的。

那由剛剛相依的觀念,你就可以了解所謂識跟境兩個相依以後,你就可以轉變到起這個所謂的「唯識無境」的觀念。我倆是相依的,所以假如沒有這個識是不會有境的,然後由這樣子就產生「唯識無境」的這樣子的一個匯通,因為加行道一開始基本上就是「唯識無境」這樣子的一個角度。
這個角度再接下來,叫做無垢無淨,這「四重緣起」的「相對緣起」,所謂的「相對緣起」的意思~兩個,相依是同時存在,相對就是只能取一存在,就是有一個出現另一個必不能出現,不可能出現就被障礙掉了。舉例:我們阿賴耶識跟如來藏就是相對的關係,有人說阿賴耶識跟如來藏是一件事,其實一件事不是很好的說法,是說現出阿賴耶識的時候,如來藏就看不到,不可能出現的,同理,如來藏出現時阿賴耶識就不可能出現。你說他是一件事嗎?我覺得一件事不是一個很好的說法,因為他要告訴你的意思是這裡面涉及,好像一件事這兩個都在同一個平面上,都在世間法裡面,不是。一個是世間法一個是出世間法。所以最重要是這個相對的觀念,知道這個相對的觀念以後,修行的本身並不是去找一個如來藏把阿賴耶識滅掉,因為你只要回復本性的時候阿賴耶識就轉成如來藏了。這一部份也涉及到很多很深的理論,但是,大家記住,當我們用『無生無滅,無垢無淨,事實上是扯到這兩個緣起~相依緣起、相對緣起
以加行道的立場來看,因為這個相依緣起、相對緣起,你了解到類似法相這邊的「唯識無境」,那「唯識無境」以後,既然沒有境,那識當然也不會存在了,就變成「境識俱泯」,二個都不見了。這兩個都沒有的時候就類似我們見道,也類似我們能所全部都消失掉了,這就是所謂的無分別」。那為什麼因為阿賴耶識跟如來藏兩個是相對而這樣,等於是「境識俱泯」呢?這原理不是一兩句話能解釋的,你只要理解這『無生無滅,無垢無淨是所謂法性、深見對加行道用修行的角度來看時所用的8個字。但是我發現,假如這樣子的話,同修可能以後對其他加行道裡面的名相全部沒有跟這個連起來,所以今天這個表給各位就不是用法性的角度,是用法相的角度,也就是我們所謂廣行的教法。
 

廣行的教法,在加行道裡面會出現~煖、頂、忍、世第一法,這就不是『無生無滅,無垢無淨』了,可是意思是一樣,只是不一樣的角度在說加行道。你也會聽到所謂的下品尋思、上品尋思、下品如實智、上品如實智,這跟剛剛的無生無滅,無垢無淨』又有什麼關係呢?還是一樣的東西,一個是用「四重緣起」用法性的教法來說,一個是用彌勒這邊廣行用法相的說法來講,但基本上講的都是加行道,講的都是在加行道裡面修行的東西。大家要了解這個意思,包括什麼叫~明得定、明增定、印順定、無間定。這4個名相上次有解釋過,事實上是第四禪裡面在加行道的時候經過煖、頂、忍、世第一法的時候各別給他的名稱。這裡面又涉及到比較深的東西,有些同修可能沒有辦法想到這個,就說這個為什麼要扯上四禪?因為以前明明就說過未到地定就已經可以了。沒錯!但是你能夠用四禪來修出世間的話、來修加行道的話,會比未到地定來修加行道的時候要容易的多,成功率要大的多。所以為什麼佛陀一直要大家要修這個世間清靜,雖然你用未到地定就可以開始修這個出世間清靜了,可是你假如用四禪的話,那結果是不一樣的。這在佛學裡面還有名詞的,可能有人知道有人不知,這叫做苦行跟樂行或是苦通跟樂通。若你用四禪做基礎去修這叫樂行,其中又有遲、速之分,遲就是指鈍根、速就是指利根。若不管利、鈍,這樂的意思就是比較容易作到的意思,當然色界定中四禪要比三禪、二禪都要好。若用欲界未到地定或是無色界的定做基礎的時候這叫苦行,就是因為這比較不容易修出世間法,一樣也有遲、速之分。大家有一個觀念就好,所以他這些名相都有來源、都有原因的,那這跟修行都扯的上關係的,對修行是很重要的。所以,他一定要用四禪的本領來做那會比較容易成功。
還有一個有得、無得……這也是一個說法,這是彌勒的《辨法法性論》裡用這個名相,其實都是一樣,只是用不一樣的名相在說明這個加行道。
 

所以,這個匯通的好處是說,你這樣記住,《心經》裡面告訴我無生無滅,無垢無淨』這是加行道,為什麼是加行道?因為他涉及到了一個相依跟一個相對,能夠引生出所謂的「唯識無境」跟「境識俱泯」,這樣你理解這是《心經》的解釋。但是加行道,另外用法相、廣行這邊涉及到這一大堆的名相都是,全部都有關連。所以這樣子可以更深入去了解加行道裡面的東西。
 

根據「了義大中觀」教法,陳那菩薩所立之唯識新學,跟無著、世親菩薩所弘之唯識古學是有明顯差異的。後者沒把唯識視為見地,唯識主要是一種修行方便(道),其範圍小於法相。而法相的見地就是「三自性」:遍計執、依他起、圓成實;唯識是該見地下的道。更重要的是:三自性是依「三無性」(相無性、生無性、勝義無自性性)而建立,逐使法性、法相兩大車軌合流成一味。

復次,資糧道的「空性、無相」,加行道的「不生、不滅」及「不垢、不淨」,見道的「不增、不減」,合起來稱為《心經》八事。前二事對應佛說三門解脫中的「空解脫」;中四事對應「無相解脫」;後二事對應「無願解脫」。

在法相教法中,有關加行道的名相很多(如上圖表),將彼等彙總如下以助聞慧:
加行道一般稱四加行,或稱順決擇分(如上已說)。還有一個重要的是:加行道相當于修出世間七作意中的勝解作意;見道則相當于遠離作意;修道则相當于攝樂作意乃至加行究竟作意;最终佛道則是加行究竟果作意。
【補充說明】七作意根本是用在修世間清淨(即:離開欲界進入色、無色界),包括了相作意、勝解作意、遠離作意、攝樂作意、觀察作意、加行究竟作意、加行究竟果作意。依未到地定作基礎,進入了相、勝解,再入遠離作意(伏上品煩惱)、攝樂作意(伏中品煩惱)、加行究竟作意(伏下品煩惱),其間之觀察作意是在測試以確定煩惱真的已伏。加行究竟果作意,意指得根本定。

《大乘莊嚴經論》(彌勒五論之一)约行者証量將四加行可分成:煖、頂、忍、世第一法。俱舍論頌曰:「。」忍位還可再分成下、中、上忍。

無著菩薩《攝大乘論》约行者住入四禪之定名而分:煖位謂之明得定,頂位謂之明增定,忍位謂之印順定(又名:入真實義一分定),世第一法謂之無間定。

《攝大乘論》约四尋思、四如實智之帶相觀行而分:煖位隸屬下品尋思,頂位隸屬上品尋思,忍位隸屬下品如實智,世第一法隸屬上品如實智。

约唯識學說:煖位是「觀所取空」,頂位「再觀所取空」,從證知唯識無境達到下品忍位時之印証唯識無境,也就是「印所取空(印具堅定不移之意)」。以上涉及無境,相當於《心經》裡约外事所講的無生無滅。至中忍位,轉入「觀能取空」;因為所取之境無,故能取之識亦應無。至上忍位,則「印能取空」,這時候謂之境識俱泯。以上涉及無識,相當於《心經》裡约內事所講的無垢無淨。最後到達世第一法,雙印能、所二空,也就是所謂的「無二」,這時候無間趣入見道位,親證無分别根本智。無分別主耍是指能、所没有分别而成一味。

《辨法法性論》(彌勒五論之一)约實修層面所說的「四正加行」:有得、無得、有得無得、無得有得,如何和前面討論過的名相滙通呢?答:煖位是有得加行;因行者證知唯識而有得,故說有得。頂位及下忍位是無得加行;因行者證、印於外無境而無得,故說無得。中忍位及上忍位是有得無得加行;因行者由知無境(有得)而證、印無識(無得),故說有得無得。最後世第一法是無得有得加行;因印忍無二(無得)而知無二(有得),故說無得有得。
【補充說明】以上乃談錫永大所依世親菩薩所假之詮釋。

有别於小乘觀四諦之加行道,大乘行者入加行道時,依名、事、自性假立、差別假立四方面,觀察諸法而得証引生之如實智(即前說之四尋思、四如實智)。根據《瑜伽師地論》卷三十六〈真實義品〉所教,進一步說明如下:
云何名尋思/如實智?就是觀察能詮諸「名」的「遍計執自性」而印証彼等為世俗假法;如實了知名句文身皆屬增益執下的戲論(名言顯現顛倒);唯識無境。
云何事尋思/如實智?就是觀察「名」所詮世俗諸「事」之「依他起性」而印證彼等之不可言說性;諸「事」乃因緣所生法;唯識無境。
云何自性假立尋思/如實智?就是名事合相觀察印證世俗自性唯是假立;依他起事無常、化現如水月等(幻事八喻)全無自性;境識俱泯。這無自性就是空性。依他起约世俗雖是有其自相,但若约勝義則全無自性。
云何差别假立尋思/如實智?就是名事合相觀察印證能、所二取唯是假立(似二顯現顛倒);諸法一切差别唯是假立、非有非無(性空);境識俱泯(印證無二)。

那加行道裡面,為什麼要把下品尋思、上品尋思、下品如實智、上品如實智特別講清楚?就是因為大乘的角度來說。小乘基本上是用觀四聖諦修加行道,大乘基本上是用這個來修加行道。這個來修後面有一個很重要的東西,今天可能不準備再多講,因為越講越多越深入越複雜。但是你要記住這裡面有很重要的觀念,當你用這四個名相的時候,也就是我們所謂的法相、或者彌勒的教法、或者所謂廣行的教法,當他用這個的時候基本上就是根據「三解脫」
大家知道「三性」為什麼重要?因為「三性」是法相裡面的見地,唯識其實不是見地,唯識是道。在法相、彌勒的修法裡面,見地是「三性」,道是唯識。「三性」就是遍計執、依他起、圓成實,這3個東西,你仔細去研究所謂的2個尋思跟2個如實智,基本上就是根據「三性」的角度在說,你如果了解「三性」的說法你就知道他裡面在講什麼。比方:名~遍計執,第一個就是觀名是遍計,我們一般人會顛倒,讀佛學有兩個名相你不能不知道,我們有顛倒的兩個東西~名言顯現、似二顯現,我們一般人都是用名言來顯現一切東西,向來也不覺得有問題,可事實上這是顛倒的原因之ㄧ,因為名言本身是虛構出來的東西。那真正的有,用世俗眼光來看,真正的有是依他起。什麼叫似二顯現?就是有能所對立。二元,你就主動會生出一個自己跟對方,這樣就開始產生分別,所以第二個分別是來自能所。這是兩個顛倒。
我們知道名言本身就是所謂的名言顯現,所以第一個破遍計執要你去觀名,我現在不詳細講了,其實這個裡面是很重要的,讀完以後你要真正懂他的意思,你就知道這是整體的觀念。第一個告訴你,第二個告訴你,這個事呢就是依他起,就是你所謂的你感覺你認為存在的理所當然的一棵樹,事實上樹不叫做樹,樹是因緣生起來的,因為有種子、空氣、水一大堆因緣,最後配合這個樹,那這個樹你給他這個名詞是遍計執,是你給他的名相,他真正的東西叫依他起,不是能夠用語言來代表的,這個就是所謂「三性」的第2個依他起。修行是什麼樣?修行就是你了解的這個遍計,你知道這個遍計那麼以世俗來講他是依他起,當你有這樣子的一個了解的時候,就是圓成實。這是真正的觀念,就在修行裡面就是你把任何一個遍計,這當然有分階段,真正了解他,以後你的思考、思想都是正確的,你就不會有顛倒。
但是「三性」的上面一定有一個「三無性」,讀「三性」卻忘了上面還有一個「三無性」,那就白讀了。推到「三無性」的時候,又回到跟法性是合軌了。「三無性」指的是空性,是一模一樣的意思,這只是告訴你由「三無性」可以發展出「三性」,由「三性」可以檢視世間法,了解世間法是這樣一個型態。但是為什麼依他起在世俗裡面可以算是有?其他的,像遍計就是假法。我們在讀真法、假法,一般依他起後面都是有種子,用法相來講就是有種子的那部份,他一定有一個種子來代表他,可是依他起到了真正勝義的時候他也是沒有的,這所謂沒有是根據「三無性」的勝義無自性性。最後又回到我們真正在講空性的觀念。這部份再說可以說很多,雖然很重要,目前我們不要再繼續深入了,慢慢有機會再一點一點的深入。
所以我回頭跟各位講,這個資料,本來是講名相,結果韓師姊又…….因此把名相的內容解釋清楚,才會有第2次。假如以讀佛學的角度來看,這第2次資料重不重要?重要。可是這第2次資料可不可以再深入講下去?那還真是很多,不見得所有我都講的出來,可是我知道還有很多。你若把這些都了解,你不能不讚嘆佛學實在了不起!好吧!我們就到這裡為止。
 

再以樹為例综合說明四尋思/如實智:樹依其名在凡夫識中生起之名言及似二顯現,其實是顛倒、增益的遍計執假法;此中離名言的依他起,姑且稱之為事,乃是因緣所生法(種子、土壤、養分、水、空氣、陽光合和,缺一不生),约勝義則全無自性;諸樹依名依事在凡夫識中生起之差異分別,约勝義亦全無自性、實性。

我是建議,大家看到這頁,我們有一個名尋思、事尋思、自性假立,你知道名是遍計,然後知道事是依他起,然後你就知道所有這些東西都是沒有自性的,真正用勝義角度來講是沒有自性的,那所有的差別也是一種分別而起,不是真正的。
這裡面有一段我舉了一個例子,第4頁,以樹為例……綜合說明4尋思4如實智是怎麼一回事,樹依其名在凡夫識中生起之名言及似二顯現,樹這個字本身對凡夫來講,他就是由名言還有能所這樣2個顛倒來產生的,所以他就會有樹這一個字當他是實實在在的東西,向來沒有考慮這樹是不是樹,對美國人來講不是樹叫tree,意思一樣,是用名言。可是其實這是顛倒的,是一種增益的。顛倒~大家知道因為這是名言顯現、似二顯現,那所謂增益意思是~這個樹這個字本身,你現在是把他增益了,他真正的實相不是這個,這就叫做增益。這個是一種增益的遍計執假法,我們現在用樹做例子,當你腦筋生起這個樹,假如你沒有經過我這樣剖析的話,你產生的那個觀念叫做增益的遍計所得。然後你慢慢了解,其實這個樹本身應該是什麼?應該是離開名言的依他起,這個名字跟他沒有關係,是你增益上去的。他真正的那個,我們姑且就叫他事,事情的事,指的是「三性」裡的依他起。所以為什麼「三性」的觀念很重要,這就是解釋「三性」的應用在這上面叫做依他起,姑且就叫他事,其實他是因緣所生法。這就把依他起的重點說出來了,依他起就是因緣所生法。他是由各樣的因跟緣加起來,缺哪一個都不行,他才會生出來。這樣子講完就是把這個樹,一個遍計跟一個依他都解釋出來了,你就了解一個遍計跟一個依他的觀念。然後再來根據實相的話,约勝義來說則全無自性,包括依他起一樣都沒有自性了,這時候你不能產生一個依他起是有自性的,你也了解依他起也是全無自性。當你能走到這樣,在觀念上這就是圓成實。諸樹依名依事在凡夫識中生起之差異分別,這比方說,用事、用名,你所有產生的各式各樣的這種種差別,以樹的角度來講的話,在勝義來講也是全無自性。這就是所謂的2個尋思跟2個如實智,用一個樹做例子,他就是這樣的意思。

《瑜伽師地論》卷三十六〈真實義品〉云:「愚夫於此四如實智有所闕故、不現前故,便有八種邪分別轉,能生三事,能起一切有情世間及器世間。謂由如是邪分別故起諸雜染,起雜染故流轉生死,於生死中常流轉故,恒有無量隨逐生死種種生老病死等苦流轉不息。」

最後總结,加行道上之轉依,不論依上述何種道名言,行者意趣皆如下述:
一、遠離執著外境實有;
二、悟入一切外境唯依識變現;
三、悟入與所取外境相依之能取內識實亦虛妄,由是悟入一切分别無非依「似二顯現」及「名言顯現」而建立;進而體會到與分别境界相對的無分别境界;
四、悟入無二取、離戲論分别之境界。

再下來,整個加行道的過程就是最後那一段,道名言是談錫永用的,有很詳細的解釋。一般講遍計執、依他起這都叫道名言,無生無滅、無垢無淨這也叫道名言,就是你在道上你所用的這些名相。每一個宗派都用自己的道名言要解釋別人家的道名言,這就產生很多問題。那他這裡是說,你不管上面講無垢無淨、無生無滅,或是講煖頂忍世第一法,或是講如實智尋思什麼的,不管你用哪一個名相來講,修行人他整個經過的所緣境基本上就是1. 遠離執著外境實有;大家都一樣經過這個。2. 悟入一切外境唯依識變現;3. 悟入與所取外境相依之能取內識實亦虛妄,為什麼要寫的這麼拗口?這很重要,所取外境相依之能取內識】這已經告訴你相依緣起的觀念,也是虛妄的;由是悟入一切分别無非依「似二顯現」及「名言顯現」而建立;「似二顯現」及「名言顯現」這名相不能忘,這就是所謂的顛倒最重要的2個根本,要破就是破這兩個,分別就是根據這樣來的,你只要有分別一定離不開能所就是「似二顯現」。所以分別本身會有問題。進而體會到與分别境界相對的無分别境界;你有沒有看到相對緣起用進來了?一個外行的讀完沒感覺,一個內行的就知道他在講什麼,這裡兩個重點,一個相依一個相對已經被他擺進去了。這時候,你雖然沒有辦法看到那個所謂的無分別的境界,可是由這樣一個體驗裡面你就可以感應跟他相對的那個無分別境界。加行道是這樣子的。因為這兩個是相對的,你雖然還沒見到,可你知道這兩個是相對的,因為這樣子你可以體驗。這時候你才4. 悟入無二取、離戲論分别之境界。這樣最後進入見道。這是整個過程。
對一個真正要修行的人,這些話是太重要不過了,不然都是紙上談兵。他們講的都是真正的,你如知道他們講這些話的背景,你就知道他非常深入告訴你,而且他用相依、相對,把所謂的深見、廣行合軌合流。我是非常的讚嘆!
 

簡師姊那天問我,這個跟七真如怎麼配合?我很快的給你一個解釋,我們先了解真如這兩個字是什麼意思。真如,真如的意思是你有無分別根本智的境界,真如本身講的是境界,第一個你先了解真如的意思。那跟真如相對的是智,一般用智,已經不是識,就是你有無分別根本智,所以你所看的境界叫做真如。但是你不能忘掉,就是當你能夠有智的時候,你能所已經滅了,所以這時候不能再用境界兩個字,這只是讓你去理解他用這個字的意思。其實,這時候真如跟智是一體的,因為這時候沒有能所,能所已經不存在了。所以談到真如這兩個字的時候,他已經不是在加行了,進到見道以上的東西。那所謂的七真如呢,那是唯識裡面用的一個名相,這七個裡面有四個就是苦集滅道,唯識真如、緣起真如,所以我只是說,假如用七真如跟加行道配合,基本上沒有直接配合的地方,因為七真如是最後見道部份的東西。那見道部份可以談出一堆來,像那個真見道、相見道、三心見道,這都是見道裡面所講的,這部份可能還可以跟七真如稍微配合一下。不過,我想不要煩惱這個,七真如本身是唯識裡面用的一個名相,他把真如分成七個種類。
好,現在回到中士道的消文上面。這些東西也實在不能深入進去,一深入就陷進去了,又不能很簡單說,簡單說越說越亂,深入說又不是三言兩語交待的清楚,這個就只有以後碰到時再慢慢說了。
 

【後記緣起】韓師姊將末學於《廣論》班淺談《心經》中有關四加行名相滙通部分之語音寫成手抄稿,希望末學能校閱一遍。一則由於課堂中講說之內容,或雜亂或不夠嚴謹;二則珍惜自已能有更正口業的機會,遂参考手稿重寫成此文。願能隨喜韓師姊精進,並有益於《廣論》班諸位同修。   2016. 7. 10

 

延伸閱讀: 何謂見道

延伸閱讀: 20161227 毗缽舍那(四念住)

arrow
arrow

    七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