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观庄严论释()
現觀-045-論釋-025-20231031
基智9-7 8 9-基智加行 菩薩加行平等性 基智見道-《慧光集51-p225

思考题

1.请列举基智加行的十种分类。
2.对于未圆满的共同相和圆满的不共相应如何理解?请以受蕴为例说明。
3.解释颂词:“不执著色等,四种平等性。”

五部大论中的《现观庄严论》是宣说般若法门的一部殊胜论典。对于万法空性的道理,以显义外義、修者對鏡的方式加以抉择的,主要是中观六论等;以隐义內義/究竟義、修者有鏡的方式加以抉择的,就是这部《现观庄严论》。
感覺上《現觀莊嚴論》很多地方都有點不在自己控制範圍裡面,開始,堪布就強調《現觀莊嚴論》跟《中論》都是談空性,一般中觀6論稱之顯義,以顯義的方式來抉擇,《現觀莊嚴論》則是用隱義的方式來抉擇;顯義、隱義,到底代表什麼意思?一直並未看到很清楚的解釋,但以我的認知來說,在佛學裡所教的東西一般可以分做外義、內義、跟究竟義,那外義、內義、究竟義就是基、道、果的意思,一般外義就是講基、內義就是道、究竟義就是講果,我是認為這個意思的層面比較大,就顯義是外義、隱義講的是內義跟究竟義,絕對不是說隱義比較難一點、顯義比較不難,我覺得不是這個概念,就《中觀根本慧論》也沒人講這是容易的;另外可以解釋為~~外義代表的是對境、隱義代表的是有境,因為一般有境是比較難理解的,特別是修行人的有境,這裡還沒用聖人,聖人的對境講一講可能你還可以體會,那聖人的有境真的很難體會,其實講有境一般就是指智慧。假如你能體會就是你有那個智慧,要不然怎麼有辦法體驗!而且在《現觀莊嚴論》中很多地方都強調是有境,但也經常會用對境來解釋有境,這我們也知道,因為有境不好講;又或者用因果來解釋有境等等。

我们直接宣讲《现观庄严论》的意义,恐怕新来的个别道友不一定完全明白,按理来说,很有必要在中间穿插一些公案,但这样一来就不太符合讲五部大论的风格了。现在的世间人比较喜欢浅显易懂的东西,城市里很多人不像寂静地方的学佛者,他们每天只是看一看微博,除此之外,真正甚深的论典、书籍根本不去学习,这其实是一个很大的误区。一条微博最多只有140个字,要靠这个来求得知识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年轻的佛教徒要有专业性的闻思。而且仅仅是从字面上学一学《前行》、《入行论》等简单内容也还不够,一定要以五部大论等专业性的学习为主,之后还要学习密宗的续部和论典。只有依靠这种深入的学习,自相续才会有所改善,否则,如果只是停留在浅显易懂的“心灵鸡汤”的层面上,不去求取深奥的智慧,那么依靠很浅显的道理,根本无法解决人生的根本问题。
堪布這裡主要就強調《現觀莊嚴論》是很難的。

接下來比較麻煩就是哦巴活佛的科判,科判是很詳細,但有時我感覺會混淆了真正的焦點,因為科判太複雜了,導致沒法體會到重點;如果你有看《慧光集51》就知米滂仁波切就沒用醬子的方式去分科判,他是比較直白的、至少他認為沒需要這麼複雜。所以,要解釋這科判又要花很多精神、時間,不解釋有時大家又看的一頭霧水,現在簡單講一下。
庚三(宣说如何修行基智之真实道)分二:一、宣说修基智加行;二、宣说加行之果——见道。
這一科是講如何修行之真實道,就是怎麼修行?如果我不加上基智這2個字你真的不知道他要講什麼,簡單講就是怎麼修行基智。我是覺得《現觀莊嚴論》真正要細讀是很花時間的,而且確實有很多地方是需要用很複雜的方式去分析思考,比方,這邊講~~宣說修基智加行,你想過這加行指的是什麼?因為你要知道佛學加行這2個字有時是代表前行、有時代表修行就是正行,所以你要看他用在什麼地方,我覺得這點相當重要,但至目前並未看到有很清楚的界定~~這加行到底指的是前行還是正行,這有差別的。我去研究過、感覺這邊加行應該算是前行。為什麼?因為,你們應該還記得,在《略義》中說到基智的內容,大家隨時要回去參考《略義》《總義》說些什麼,因這可以幫助你了解論義。
基智,在《略義》中說~~
基智9義,這基智是菩薩的基智那基智到底代表什麼意思?《略義》中說過基智是什麼意思,這有點岔開了但我覺得是蠻重要的,基智是現證一切萬法人無我醬一個片面的智慧補特伽羅人我為空性這就是人無我,所以在早期我強調過遍智是目標、基智跟道智是策略,雖說在某個角度可以醬子講,但越讀越多之後倒感覺其實基智、道智、跟遍智在道理上講是相關的、是合在一起的東西,雖然可以分開講只不過那也只是一種層次,基智是一開始基本的智慧、上去後變道智、再上去後變遍智,我們要追求的是遍智。因有醬一個概念所以基智是片面的智慧;那麼到了道智,基智強調人無我是片面智慧,那道智應該是強調法無我、是用比較圓滿比較成熟的修煉的方法,也就代表本來是一個比較片面的智慧,所謂片面應該是指不完整的空性,到了道智就變成是比較完整的空性雖沒有圓滿。所以這2者之間有醬一個差別。
003-基智9義 2022-11-22.jpg
看過這差別以後,再回來看當時在講基智時有強調~~一開始先告訴你這個基智雖然是人無我、是片面的,可他並不是聲聞緣覺的、他是隨順聲聞緣覺的就這已經是菩薩的基智。所以一開始才會強調這個智本身是智不住3有、悲不住涅槃,就強調雖然現在我們講的是片面的、是隨順聲聞緣覺的,但基本上他已經是菩薩法無我的原則跟基礎下面,所以他才會有遠近、就談遠基智近基智;再來就談所治,所治就是真正小乘的基智,這是不對的,我們要的是能治的基智。那現在進到這個叫基智的加行,然後到基智見道,記得在道智有談修道,到了基智這裡不談修道,米滂仁波切對這有做解釋,他說~~因為這是大菩薩的基智,那菩薩並沒有要待在基智上所以是不需要修道的,他真正修道是在道智。所以在道智先談見道再談修道,有~~勝解修道、回向修道、隨喜修道、修行修道、清淨修道不一樣的各種修道,所以真正的見道我們一直在講的法無我的見道是在道智裡面、不是在基智裡面,就大乘的見道不在基智裡面。那基智9義中最後有一個基智見道,今天會讀到,這個基智見道並不是大乘的見道、是引發了小乘的見道,小乘是在基智下面見道,那小乘見道是人無我
那我要講的是什麼?因為這個加行是在基智見道的前面,這就等於是前行了,就有點4加行的那個味道,等等我們要讀的應該算是前行,就是你在這個基智裡面你應該做些什麼準備、最後你才能夠得到所有這些基智的基礎。講完這些之後還要提醒大家~~等下你讀到的一共有10個加行強調的全部都是讓你沒有執著,你記得大乘加行道4加行重點是讓你沒有分別念,能取分別念有實有跟假有、所取分別念有清淨跟污染的這些分別,所以在大乘加行道強調去掉分別念、基智加行強調的是去掉執著,那我要講的是這跟證空性是有距離的,等下你讀的時候一定要有這個認知你才能掌握,其實我也是慢慢的掌握的,就跟各位一樣我以前也沒讀過這本論,就邊讀邊體會,因看過很多書籍的基礎就慢慢能體會到這個,然後我就發覺這點很重要~~等下要讀的這個基智加行其實是前行,這裡強調的是去掉執著,那大乘的大乘加行道是去掉分別念。你說執著跟分別念有什麼差別?我是認為他們各自強調的地方不一樣。
那因為有這10種加行才會引他產生一個叫做加行的平等性、由這東西得到一個體會,這個能幫助他以後大乘的真正見道~~我認為這個過程是這樣;那因為有這個前行,所以後面會牽扯到基智的見道,但你要知道這裡所謂基智的見道並不是大乘的見道,大乘的見道在道智裡面,而基智的見道就算是聲聞緣覺在這邊的見道也是人無我的見道;當然我們也知道緣覺是稍微不一樣,緣覺的法無我是部分的,等下這些都會讀到,就說緣覺的法無我是~~在所取的部分緣覺他知道是法無我、可在能取部分他尚未證悟。那我們常常講你已經知道所取沒有了,你用推理你也能知道能取沒有,那問題是所謂的證悟不是用推理、這個是瑜伽現量。當然我沒有瑜伽現量,可慢慢讀久後我就會掌握到一些重點,不要小看剛剛所講的這些其實是重要的觀念。
現在回去看課文……
基智只談見道是小乘見道人無我、不談修道,道智講大乘見道的法無我、再談修道
大乘加行道~去掉分別念,基智加行~去掉執著
加行~前行或正行,在這裡應該算是前行,因為,這裡10種基智加行主要是去掉執著、屬於前行
緣覺的法無我是所取部分的法無我、能取則尚未證悟
辛一(9-7宣说修基智加行)分二:一、分析说明对境加行之分类;二、摄略说明有境加行相。
這裡第一個就講加行,所談的應該是前行,這個加行以後就是他的果,所以他的果是見道,是有醬一個關係、要不然科判不會醬子列,因一般就加行道再是見道有醬一個過程。你等下看內容全部都強調的要去掉執著~~重點是在這裡,所以,這10個所謂的基智加行全部都是要去掉執著
壬一(分析说明对境加行之分类)分二:一、本体;二、分类。
癸一、本体:

对境加行的本体即是灭除耽著的殊胜加行。
一開始先講他的本體,這個本體叫做對境加行,他要講前行又分做對境跟有境,搞得有些複雜,現在是講對境方面的加行、後面還有有境的。那對境加行的本體是什麼?就是要滅除你的耽著基。那現在麻煩是出在這個基指的是什麼意思,因很多地方用了基但卻沒一次有解釋這個基、為什麼要放這個基在上面。我沒辦法解釋,但我要提醒大家,這個基一般若用漢傳來講,這基有點代表就是他的bass、他的基礎、或者他的本質,就說你耽著的本質。那耽著的本質跟耽著又怎麼分別呢、有需要這樣分嗎?以漢傳來講這是一點。另外一個,基可能是什麼意思?記得基智這個基代表是一切智,所以有時會翻譯為一切智,一般我們是講基智、道智、遍智,若把基智講成一切智,那道智、遍智就是道相智(或道種智)、一切道種智(或一切道相智)道智為什麼又會叫道相智?因為在小乘的時候他的著眼點是在空性的本體,到了道智的時候他用善巧的什麼什麼方式不止是在本體上著眼、他在相跟用上面都著眼,大家都知道本體是空性,那現在相跟用當然也是空性,由此你就可以了解一些相、或者一些作用其實也是空性,所以這時候他就會叫道相智;有時這個相會用種、種類的種,就叫道種智;道相智比較知道怎麼解釋,用種就不知道要怎麼解釋。這時遍智就叫一切道種智、或一切道相智。所以你不能說遍智也叫一切智、基智也叫一切智,這就不對了,當基智叫一切智時、遍智一定就叫一切道相智、或一切道種智,概念是醬子。所以,基第2個的解釋就變成一切的意思。那這邊會不會是這個意思?就不得而知了。今天好像有比較深入去分析哦巴活佛的用字,其實堪布會如實翻譯,那到底是怎樣我沒辦法給各位答案。平常也沒時間醬子分析,今天有點拋磚引玉,你可以想一想、由這些東西著手,然後能全部找到答案、或者覺得很圓融的時候,你讀起來一定會更順手,當然這會很花時間。
基、道、遍~~ 一切智、道相智(或道種智)、一切道種智(或一切道相智)
癸二(分类)分二:一、入定止住修之本体加行;二、后得觀察修之本体加行。
做完本體說明以後又加了一個分類,分類有2~~一個叫入定、一個叫後得,先講入定是什麼意思?入定就是止住修,修行有2種就止住修、觀察修,止住修就是所緣境不變、只有一個所緣境,觀察修就是所緣境一直變、簡單講就是有分別念,止住修你也不能講這就是無分別,這裡無分別的概念就是現量的概念、就是只有一個所緣境、盯住。
一個入定、一個後得,我常感覺哦巴活佛分類到最後常會dilute focus會把重點糊掉,你去看米滂仁波切的解釋並未區分入定跟後得,現加了這個區分你會被影響,真正的後得就只有一個、就最後那個幻化7喻,就是看到世俗上面所有現相,比方,如夢、如幻、如陽焰、如空谷回響等等,可難道前面9種都是止住修?讀下去就感覺也不像,那若他是屬於加行道的話,以大乘加行道來講,暖頂忍世第一法,確實主要是定;那這邊是這樣嗎?我感覺不是,但硬要如此解釋也不是不行,也就是他要去掉這些執著他全部是用入定的方式、用止住修的方式在去掉執著,其實要去掉執著很多地方是要用……在後面就會出現矛盾,碰到了再講。因有很多很明顯的是聞思慧,聞思慧絕對不是止住修、聞思慧是觀察修。那按照課本,現在就有一個入定、一個後得。
聞思慧屬於觀察修
子一(入定之本体加行)分二:一、灭除耽著有法显现之加行;二、灭除耽著法性空性之加行。
入定中加行分2~~1有法顯現,簡單講你不要耽著世俗裡面你看到的現相,不要執著,這叫有法顯現,有為法的顯現就是世俗上面的現相;2法性空性,你也不能耽著法性空性,法性空性指的是勝義上的實相。其實,法性空性,修行人在這個位置時他還沒有見道的本領的,特別這還是基智,也就像我們所理解的法性空性就是一種分別念下面的產物。
丑一(灭除耽著有法显现之加行)分二:一、灭除耽著对境之加行;二、灭除耽著有境之加行。
寅一、灭除耽著对境之加行:p225
    
色等无常等,未圆满圆满。
~~1差別事:色等2總差別法:无常等,3分別差別法:未圆满圆满。~~
接下來,在對境的部分、在有為法又再拆開~~不要執著對境、不要執著有境,這裡分得很細反而讓我有點錯亂,你們若看過《慧光集51》米滂仁波切是怎麼講的,以對境來講,米滂仁波切設了4種分別,這邊對境是3種、第4種是有境,所以……那現在還是看哦巴活佛怎麼講。
以對境來講,哦巴活佛告訴你3個東西不要執著~~1、不要對差別事執著,什麼叫差別事?一般差別事指的就是依他起,就是在世俗裡面有的東西。再來2,不要執著差別法,那差別法反過來講,若用因明的術語是屬於總相、是一種心法,差別事大部分是自相,自相裡面有心法也有色法,真正的識也是自相。既然醬為什麼有3個?因為在差別法裡面又分成一個叫總一個叫分別,這第3個在米滂仁波切就沒強調差別法這概念,那我們還是按照課文來讀,不然碰到不一致的地方若都讀時間不夠。
按照
哦巴活佛的講法來讀,第一個~色等,這什麼意思?色、受、想、行、識、一直到最後一切道種智都在這色等裏面,這叫差別事、這是有自相的東西。那你不能去執著所有這些有自相的東西,因為在世俗上面不是自相就是總相、不是色法就是心法;其實有一些心法也在差別事裡面,但是,像心所這一些東西應該算在差別法裡面,這裡就不多講了。第2個總差別法~無常等,第3個分別差別法~未圓滿圓滿,總差別法意思就是大家都是差別法,比方,無常、苦、空、無我這些等等,那什麼叫做分別差別法?標準來講,前面這差別法是共同的差別法,後面這差別法是不共的差別法。那為什麼我不用這名詞呢,因為後面又會扯到共跟不共,就怕大家會搞混了。所以,總差別法意思就是你只要是一個差別事都會有這類的差別法分別差別法就涉及到2種,這是在修行人的差別因此不是共同的,就有一類他對所有的這些不管是差別事或差別法他都了解不能執著、他已經也有這種訓練了,所以他對這部分的了解算是比較圓滿的;有一部分就像凡夫並沒有這部分的認知,所以他把這個分開了。

《般若经》中抉择万法的最究竟实相时,会破除一切对于对境的执著,因为就如萨绕哈巴尊者所说:缘对境的执著会带来无量的痛苦。世间任何一个众生心中的痛苦,要么是由执著对境引起的,要么是由执著心识引起的。因此抉择加行时再三提及对对境的执著,而这其中又分对显现的执著和对空性的执著。无论执著显现还是执著空性,都会招致无穷的过患。
堪布在他的講解中一直在強調執著,想必是他手邊有很多參考資料講的最重要都是在對付執著。所以剛剛才講你要記住這裡面他所講的前行、或者是基智的加行就是要去除這些執著。
這邊用了抉擇2個字,抉擇這2個字一般就是分別念的概念,那這時怎麼會在入定裡面呢?我讀起來就會有這類的困擾,所以,我讀起來不會說完全懂他在講什麼、會有很多問號,有的可以解決、有的還沒辦法解決。

对境、有境、显现、空性等的本体都不可得,故而对此执著是不符合万法实相的。对这一点,我们应该先通过非入定的闻思进行理论上的抉择和剖析,之后才有可能在生活中减少乃至断除执著。
那他的意思是說什麼本體都不可得,但你要記住~~他假如知道對境、有境、顯現、空性等本體都不可得,他一定是用分別念的、他是抉擇出來的,是資糧道裡面抉擇出來的東西、不是瑜伽現量得到的親證,所以這個一定要有分別。有時他們會認為我們應該知道、故都不講,可有時我們就混亂了,在這邊你以為他已經證到了這些,其實他還沒有證、這裡不是用證的。所以才會講把這部分歸在入定裡面,對嗎?這是我讀下來的反應,希望沒引起你們的煩惱,我提出問題給你們,而我也沒有答案喔!可你們聽了應該也會去思考,而我認為在《現觀莊嚴論》也就需要這類的思考,這種思考可以幫助你了解《現觀莊嚴論》。
那你看這邊堪布講~~對這一點,我們應該先通過聞思進行理論上的抉擇和剖析,他講這句話~聞思進行理論上的抉擇~這就不是入定了,這應該算在後得裡面了?可是你在米滂仁波切那就看不到這類的矛盾,一般我讀米滂仁波切的東西找不到這類的矛盾。並不是不尊重他們,對我們來講是有大德、小德,故要很謹慎。

基智加行共分十种法:
這裡把基智分成10種加行,第一個就是對差別事、第2個是對總的差別法、第3個是對分別差別法,所以前面這3個對境已經講完了。

1、对于之有法显现的差别色等的本体差別事灭除耽著的加行。
如果对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直至佛陀遍智之间的一切法的本体有所执著,就会迷失在假象中,从而感受痛苦,因此第一个加行就是要灭除对这些法的执著。
第一個就是對差別事。對於基之有法顯現,這個基指的是什麼?然後,差別基色等,這個基指的又是什麼?都沒有解釋、不知道。那我讀下來的感覺,這個基應該是一切的意思;這是哦巴活佛寫的解釋,堪布翻譯時不敢也不會漏掉,可又沒特別解釋。
~應該有一切的意思

2、对其总的差别法无常等灭除耽著的加行。
对色等这些法分别其为常或无常、有我或无我、白色或红色……这些差别法上的执著也给我们带来痛苦,因此也需要予以遣除。

3、对于分别差别法尚未圆满的凡夫共同相与极其圆满的行者不共相灭除耽著的加行。
凡夫人相续中所执著的色法叫做遍计色法,依之不能圆满道的功德,因此称为未圆满的色法;菩萨的入定位中,色法等了不可得,在出定位则有如梦如幻、显而无自性的色法存在,这种色法叫做圆成实的色法,依之可圆满我们相续的一切功德,因此称为圆满的色法。无论对于未圆满或圆满的色法,都不应执著,因为一旦执著就会遮障地道功德
至於總跟別,剛剛前面已經解釋過了,還需要再看的就是~~分別差別法就是尚未圓滿的凡夫,所以剛才不用共與不共是因為這邊用了共跟不共,就這是凡夫共同的相,這是因為大家都是尚未圓滿的凡夫,那不共的是修行者,這時他對差別法的認知跟我們不一樣,所以他跟我們是不共,共跟不共指的是這個意思;若用唯識3自性的角度來說,共的部分就是遍計的、不共的部分就是屬於圓成實。
這裡是講加行要去掉執著、基智還沒完全圓滿的時候,所以他才需要做這個加行。說這個階段就會影響到地道功德,地道功德是大乘見道以後的東西,就不明白為什麼這裡會扯到地道功德,原則講起來是會的可也講太遠了,因為現階段連基智都沒有,就不要講道智、連基智你都還沒有資格,要怎麼修道智呢?!這還比較近一點、怎會去談到地道功德。

上面这三种加行都是针对对境来讲的,第一个就对境的本体差别事而安立,第二个就对境的差别法而安立,第三个就相应补特伽罗的不同执著而显现未圆满、圆满的对境相而安立
這裡堪布做一個總結,第一個對境強調的是差別事,第2個對境強調的是差別法,第3個也是差別法,不過我看米滂仁波切第3個就沒用差別法。

下面从有境——执著对境的心识方面来分。
簡單講,米滂仁波切對境有4個、哦巴活佛這裡多出一個叫有境,這2個解釋就有很大差別,我是覺得蠻重要的,因為米滂仁波切講法是4個對境,前面3個對境你不要執著、你是用世俗諦的角度看待,第4個你用勝義的角度來看,其實前面那3個並不是你有親證而是你用分別念抉擇而知道的,那現在用勝義的角度也知道前面那3個對境你都不需要執著因為都是空性~~米滂仁波切指的是這樣。那這邊呢,這解釋方法似稍微有點不一樣,執著對境的心識。

寅二、灭除耽著有境之加行:p225米滂詮釋:約勝義
    及于4有境无贪性,破实行加行。

4、对于灭除耽著的有境——无贪体性灭除耽著的修行加行。
对于前面所讲色法等的三种对境都无有贪执,如同《金刚经》中所言,已经不著一切相,故而能够破除实有耽执之行持。
這邊這個也很難懂,滅除耽著的有境——無貪體性滅除耽著的修行加行。單單看這個句子真不知道在講什麼,可若用米滂仁波切的角度來看這個時就很容易解釋,這邊是第4個對境~~用勝義來看所有的對境都是不存在的,這是米滂仁波切的詮釋。哦巴活佛這邊強調的意思是你知道這個對境不存在,第4個你的有境若也能完全熄滅貪性的話那前面3個對境當然也不會去執著它了,若以米滂仁波切來講你不要貪惜你的有境你就是用勝義的角度你就解決了嘛!你知道用勝義來講所有的對境都是不存在的,而不需要在這裡又提一個有境,分的很細有時反而搞不懂在講什麼;他要強調的是你去判斷對境不存在,那你從心上就沒有執著的感覺那不就解決了!那你要怎麼從心上沒有這種感覺呢?就你從勝義的角度來看你就不會有這fu,這不是很清楚嘛!

比如面前的一束花,人们首先会执著它的本体,然后觉得隶属于这个本体的绿叶、紫花特别好看,接着这些差别法又带给自己圆满或者未圆满的一些境界……而以上这些相其实全部依赖于人们的心态,如果有境心识没有贪著,那么行为中也不会有求取或舍弃,也就不会引生患得患失等诸多烦恼。因此,首先做到对对境无有贪执,之后才能避免行为上的取舍、破立等。

世间人有时候看起来真的非常可怜。地位、名声、财产、身体、家庭、工作……这一切的一切本来跟梦中的事物无有任何差别,全部是虚假的,没有丝毫真实性,可是众生由于对般若空性串习薄弱的原因,在强烈实执的牵引下不断去执取,给自己带来无量痛苦,最后离开时,相续中没有生起一丝空性智慧,对轮回的种子也没有少许损害,既然流转之因齐全,那么将来必定还要不断在轮回中漂泊。

所以,首先从理论上懂得空性极为重要。不过,现在很多人可能连对三宝的正信都没有,对轮回过患、因果不虚也没有生起定解,对他们来说,般若空性就太高不可攀了,但不能因为自己无法了知就否认其存在,实际上这种甚深境界早已为诸佛菩萨和前辈大德们所证得。我们应当这样发愿:但愿有朝一日,我也能生起这样无有任何执著的般若境界。并且发自内心地经常祈祷诸佛菩萨和传承上师,同时对于般若经典也以恭敬心供养、顶礼……依靠这种种因缘,相续中的善根就会逐渐成熟。

丑二(灭除耽著法性空性之加行)分二:一、灭除耽著对境之理;二、灭除耽著有境之理。
寅一、灭除耽著对境之理:p226
    
不变无造者。
~~5法性不变6法性无造者~~
2種入定加行就是滅除耽著法性空性之加行,也就說開始是在講對境、再講有境,米滂仁波切的解釋是~~在法性般若中所包含的5種加行,也就是你用勝義的角度、在勝義的部分就是法性般若就是空性的,這時不是證悟,你在有醬子一個認知、一個分別念下面,你也會把很多執著拿掉。

5、对于基的法性空性本体在一切阶段不转变成其他特性灭除耽著的加行。
这里主要是讲不能对对境空性有执著,因为法性空性的本体永远没有什么改变,一切事物不是因为我们证悟了就变成空,没有证悟就实有存在。

第三转法轮中讲如来藏的光明本体常恒不变地存在于每一个众生的相续中,法性空性也是如此——不增不减、不来不去、不常不断,诸佛如来出世也好、不出世也好,诸法的法性本来即如是安住。如果认为它随着我们的证悟而变化,那就是一种不合理的耽著。
第一個法性不變、第2個法性無造者,白話講這是什麼意思,就是~~這法性不是因為你證悟它就變成空,法性本身是不變的這我們都知道,法性本來就是醬子安住的,假如對這些道理你能夠理解的話,你就不會執著,也就是讓你不要執著。就說你了解到法性,這個法性就是般若的智慧、或者說實相、勝義,你了解到實相的道理,這裡不是親證,可也會讓你沒有執著、把執著拿掉。

6、对于基/一切法的差别法不是以因缘所造的作者等一律无有灭除耽著的加行。
从显现上看,般若空性可以灭除我们相续中的烦恼,让我们现前证悟;但就真正实相而言,般若空性从来没有造作任何的境界,绝不是有些人所认为的像造物主那样凭意愿对万物进行改造。
這點是講般若空性並沒有辦法製造任何的境界,就是這個法性的本身並不是一個造物者;你若能理解這點你對很多東西也不會執著了。
這邊講~~對於它的差別法不是以因緣所造的作者等一律無有滅除耽著的加行。這個它指的是什麼?我覺得這個它唯一的解釋就是~~又回到這個字,也就是指一切法。就是說一切法的差別法、所有的都不是因緣造成的,以法性角度來講它不是會變化的,不是我們講的各式各樣的有、沒有,它的實相簡單講就是空性、就根本不存在,以醬子一個角度,你還會產生執著嗎?你就不會了。

以上两个加行,一者是要遣除对空性本体有改变的耽著,一者是要遣除认为空性有所造作的耽著。《中观根本慧论》中,龙猛菩萨再三强调执著空性不合理,也是基于同样的原因。
你如果有上面2種加行的話,這加行就是你不停的訓練自己,這訓練的結果就會讓你把執著拿掉。

下面讲对于证悟空性的有境智慧也不能执著。
接著,證悟空性對有境智慧也不執著。這真的分的很複雜,米滂仁波切就全歸在一起。

寅二、灭除耽著有境之理:
    三难行加行,如根性得果,p227
   
故许为有果,不依仗于他。
~~7能証三难行加行,8能得如根性得果,故许为有果,9自果不依仗于他。~~
第一個,三難行加行,這是什麼意思?遍智、道智、基智一般我們會感覺都很難學的,那要醬一個加行是什麼意思?意思是說其實在勝義上面這都不存在的,你一定要了解現在這不是證悟、這都是分別念,現在他有醬一個分別念的時候~~他知道都不存在的話、他因為做過抉擇,他還會執著嗎?!假如他不執著,他也不會覺得遍智、道智、基智都很難學、都是難行的~~就不會有這種想法。所以你們現在一定有一個了解,就說剛剛我為什麼會對入定跟後得有沒辦法懂的道理,因為這裡很多東西都不是入定的境界、這其實是一種分別念,這一般都是觀察修的部分、至少我是這感覺。

7、对于有境证悟的本体具有三种难行的自性灭除耽著的加行。
名言中,可以说声闻缘觉、菩萨、佛分别获得三智,但实相中,这三种智慧都难以安立,因为:遍智的本体在胜义中无法得到,因此是所为难行之自性;道智的本体在胜义当中无生,因此是加行难行之自性;基智的本体在胜义当中无法诠说,因此是事业难行之自性。我们说三智时,实际上是站在执著空性的角度,认为佛的智慧、菩萨的智慧、声闻缘觉的智慧存在,以分别念暂时这样安立是可以的;但站在究竟实相的层面上,就不能说这三种智慧存在且胜义中不空。正因如此,才要断除对这三种有境的耽著。
堪布說~~聲聞緣覺、菩薩、佛分別獲得三智,但實相中,這三種智慧都難以安立,所以你就不會有3個難行的醬一種執著。基智,為什麼是事業難行,這我不知道、沒辦法解釋;遍智是所為難行、道智是加行難行,這還能理解在講什麼。

8、对于有境的殊胜作用本体,即将依靠三智而随着各自缘分获得自子四圣者果位承许为有自果灭除耽著的加行。
尽管三智在胜义中了不可得,但世俗中可以承许修行人依各自缘分而获得四圣之果——证悟人无我得到声闻和缘觉的果位、证悟二无我得到菩萨的果位、圆满证悟二无我得到佛的果位,但是不能认为这种得果的作用在胜义中存在。
真正在勝義是沒有果的,他也是要你有這個想法。雖然在世俗上你得到聲聞果位、菩薩果位、佛果位,但真正在勝義上這些是不存在的,總之他還是要讓你去掉執著。這段話中間有一個獲得自子,實在不知道要怎麼解釋他,勉強想是自己所生出來的,是這個意思嗎?那米滂仁波切這裡全部歸類成一個,就你對勝義上面就般若空性,在般若空性方面、就針對法性般若你要有5種加行,意思是你要做這5種修行,目的就是去掉執著

9、对于有境的差别法果位来源于三智而不依赖于其他因缘灭除耽著的加行。
名言中,可以承许四圣者的果位依各自不同的智慧而现前,但就真实义而言,般若波罗蜜多、圣果都并非依靠他缘而生,因而要行持不依他加行。
就說,你的智慧、聖果每一個都是依靠他緣而生,可真正在勝義上來講是沒有這個概念,沒有這個概念你就不會去執著,意思是說有智慧、有聖果。以前也講過真正佛是2種清淨,第一個叫無垢清淨,無垢清淨就有因緣的概念在裡面,有垢在裡面、然後要清除,假如你沒清除這個垢怎麼得到無垢的果呢?這就是你要去體會的,當你達到這個點的時候、馬上你就得到2清淨,得到2清淨就是本來清淨。你就知道真正的實相,因為所謂的因果這都是分別念的東西,真正的實相就是這些你所證到的果並不是因為你下了功夫你最後得到,其實也不能說沒下功夫,而是最後真正的實相是等你下了功夫後你才知道你本來就有~~意思是醬。

学了以上两个小科判,大家一定要知道:首先,对于对境空性不能有变化、造作等的执著,不能把空性当作一种实有的东西,认为它可以得到。第二,无论佛、菩萨、声闻缘觉,还是汉藏诸宗古往今来的大成就者,这只是如梦如幻的名言中安立的,如果以菩萨的入定智慧来观察,则证悟者及其智慧都了不可得。智慧与法性其实是一个不可分的本体,麦彭仁波切在《澄清宝珠论》里也讲:只是依名言习惯而将圣者智慧立为有境,法性立为对境
堪布這裡提到另外一點~~證悟者及證悟的智慧都了不可得,這是用勝義的角度,也就是讓你不要執著,也沒有證悟者、也沒有所證悟的智慧。可是在後面提到的一些我認為這2個不是一個意思,智慧跟法性其實是一個不可分的本體,這跟前面那個不是一件事,我認為前面那個是沒有證悟者、也沒有證悟的智慧,這是講一切是空性的關係;後面是告訴你有能所醬一個東西他們基本上是一件事,智慧跟法性,智慧是有境、法性是對境,為什麼?因為他引了麥彭仁波切在《澄清寶珠論》裡講~~我們是用名言的習慣而把聖者的智慧當作有境、法性立為對境。其實有境跟對境是一件事,這點我們也知道,真正聖人知道能所是分別念的產物,實相沒有能所的。所以這2個是不一樣的意思。
證悟者及其所證悟的智慧都了不可得~~因為一切空性
智慧跟法性是一個不可分的本體~~因為實相沒有能所、是無二。智慧是有境、法性是對境,有境跟對境是一件事,因為能所是分別念的產物,實相沒有能所的
麥彭仁波切在《澄清寶珠論》裡也講:只是依名言習慣而將聖者智慧立為有境,法性立為對境。

愿意深入地研究教法的人,不应当像看小说一样随便翻翻,《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庸小说等都是很简单的,只看表面就能了解,而如果想要懂得空性、懂得中观,就需要依靠传承,需要对教言默默思索,比如对于万法的细无常,凡夫人首先也是依靠思维而在自心上以比量了知的。

另外,当今时代的佛教徒需要学会以浅显易懂、贴近现代人心理的方式弘扬佛法,否则很容易令佛教走向衰败。最近的一则新闻说,截止今年年底,全世界网民人数将达到27亿,占全球总人口的40%。国际电信联盟统计,全球已注册的移动电话数量是68亿,那就表示可能只有两亿多人没有使用移动电话(当然,也不排除一个人注册好几个手机的情况)。所以佛教徒不能再用过于保守的态度来面对网络,尤其年轻人应该多利用网络的平台弘扬佛法。古老的佛教传统如果没有跟时代充分接轨,很可能会停滞不前。当然,也不能完全随顺现代人的分别念,因为大多现代人都满足于非常浅显的知识,不愿挖掘深层次的智慧。因此,既要懂得维护传统文化、佛教教育,又要看清楚现在人类的状况。除非是打算一辈子安住在山沟里,否则还是需要学习一些新的知识、理念。

弥勒菩萨和佛陀的教言需要我们花大量时间仔细思维,而如何利益今天的众生,也值得每个人再三观察。很多时候,依靠一些书和光盘,就能息灭芸芸众生的深重苦恼。
學佛的人仍舊要學現代的知識,要借助科學上的東西來弘揚佛法,就像我們若不借助科學現在怎麼能各自在家上課!

子二、后得之本体加行:p228
   
证知七现事。
~~10证知幻有世俗七现事~~
最後就出來了~後得、後得的本體。

10、在后得位,菩萨对于一切现象以七种事来了知,即如梦、如幻、如阳焰、如回音、如光影、如寻香城、如幻化。
有时讲七种幻化喻,有时讲八种,还有些续部和论典中讲十二种幻化喻。不管数目是多少,真正通达空性的菩萨在行住坐卧等一切威仪中都知晓万法的如梦如幻,这是一种真实的体会,而不是口头上的说辞。
其實這個後得就講如幻7種比喻,在彌勒教法裡面是蠻重要的觀念,就所有世間世俗上的現相其實都可以把它看成是夢、幻、陽焰、回音、光影、尋香城、幻化等等,意思就是你看起來好像是有、其實它是沒有的都是假的,就說實相本身即空性,有講7種、8種、12種,可不管哪一種意思都一樣,因這每一種都可以解釋世間所有的現相。

人生跟梦幻没有什么差别。梦的特点是显而无自性,幻术的特点是因缘聚合而显现、因缘散灭而消失,所谓的家庭、同事、部门,包括今天课堂上的道友,也是由于暂时的因缘而聚集在一起,一旦因缘尽了,就会随着各自的业力而四处漂泊。
像醬子一定有因有緣,我們今天一起上課也是因緣造成的,若一天因緣散了就各自漂泊輪迴。

佛陀早在两千五百多年前就宣讲了这么殊胜的教言,可惜很多人尽管每天念诵这些经文,但并没有真正在日常生活中学以致用,内心的执著还是非常重,这实在很可惜。有公案讲,玛尔巴罗扎死掉儿子时,他哭得很伤心,有一个妇女跟他讲:“你不是天天给我们讲万法如梦如幻吗?为什么儿子死了你就哭成这样?”他回答道:“我的儿子虽然也是幻化,但他是比较坚固的幻化,所以我忍不住要哭。”很多人在生活中遇到一些痛苦时,大概也会有这种想法吧。前两天,有一个道友的父亲死了,她哭得很厉害,我开玩笑说:“没什么好哭的,如梦如幻!”她说:“虽然是如梦如幻,但爸爸对我太好了……
這裡提到馬爾巴羅札,是密勒日巴的老師,噶舉白教祖師爺,他也為喪子痛哭而遭到質疑,曾在別處看到他們的描述,我所了解真正的聖人他一樣會哭一樣會有情緒,只是他就像雁過寒潭不留影,過了就是過了,不似我們會被情緒困住常常出不來,簡單講就是執著。那他們就是當下,讓他沒有反應他又不是木頭,他一樣有那些心所、有境時自然會反應,簡單講就是反應過了就是過了、不會執著

当然,要想遣除这些痛苦和执著,还是需要修行,脱离了修行的口头理论犹如纸上谈兵,派不上真实的用场。证悟了空性的菩萨,更是会将所修的空性全部用于实践。

壬二、9-8摄略说明有境加行相:p228因修持基智加行,從而能斷除對各種外境以及有境的安立
    不执著色等,四种平等性。
接著就談到4種平等性
這裡是講因為他修了前面10種加行,修了基智10種加行的人他就會了解到有4種平等性存在,這4種平等性就能幫助他斷除對各種外境、有境的安立。

前面讲菩萨对五蕴为主的一切法的本体差別事以及差别法等都灭除了执著。这种有境加行的行相,如经中所说“不执著色,以色不执著,不执著色为我所,于色不执著”,从四个方面做了抉择,即:首先是对色法的本体差別事不执著,不把柱子、瓶子、人、衣服、工作等法相执为体性,这是从空性方面讲的;然后是对色法的差别不执著,比如不会因柱子的红色、衣服的白色而争执,这是从无相方面讲的;接下来是不将色法的无常等行相法执为我所,这是从无愿方面讲的;最后,对于色法的有境心识不执著为无生之法,这是从无为方面讲的。以如是四种平等性的方式对色法为主的一切万法断除耽著,便会真实通达其本体空性。
4種平等性,簡單講~~以空性的角度來講對差別事不執著,用無相的角度來講對差別法不執著,再來,不將色法的無常等行相法執為我所,這意思比較難懂,我是醬子解讀~~因為所謂的我所一般是屬於心法,就是我們講色蘊、名蘊就一個是色法、一個是心法,最後他對色法的有境心識不執著、就是無生之法,這就是無為;簡單講就是3門解脫再加上勝義諦。看一下4種平等性的補充資料……
025-基智 4種平等性-2023-10-31 .jpg
這段資料就在解釋~~不執著色四種平等性~~這個頌詞。
這頌詞就是講
他修持10種基智加行,從而他就能斷除對各種外境以及有境的安立,進而通達諸加行中的4種平等性。他從加行中學到了4種平等性,這4種平等性剛剛也解釋過了,就指3解脫跟一個無為。那不執著什麼?就不執著色等為實有;這個等字包括很多,剛剛學不執著的部分是非常多的,那這不執著色等就是剛剛10種基智加行裡面的內容。然後因為醬子他就通達了3門解脫跟一個無為這4種平等性
堪布的解釋~~前面講菩薩對於色五蘊為主的一切有為、無為法,這個是以色為主,他的本體就差別事以及差別法等,這個差別法就是如科判所分,就我們剛都讀過了、還蠻複雜的,特別是哦巴活佛的科判,10種加行裡面的各式各樣分類,他都滅除了執著。
1通達空性~~對於這種有境加行的行相,有境指的是基智,就基智加行的平等性的行相,這種有境加行就基智的加行、就剛剛的10種基智加行,這加行裡面有一個叫做平等性的行相,就你學了之後你就能感覺到有醬一種行相,在經裡是這麼說的~~“不執著色,以色不執著,不執著色為我所,於色不執著”,也就是說,從四個方面做了抉擇,即:首先是對色法的本體這差別事不執著,像柱子、瓶子、人、衣服、工作等這些都是差別事,工作標綠色,因我覺得工作他可能講的是一些有形的色法,因一般工作也可以當做一個總相,不過這不重要,對這些差別事都不去執著。你不會執著這些東西是實有的,這是從通達空性的角度講的。那這邊意思是要提到3解脫門,所以,不執著差別事的結果就是他能夠通達3解脫的空性門
2通達無相~~然後是對色法的差別法不執著,不會因為柱子的紅色、衣服的白色等等而爭執,這就是從3解脫的無相方面講的。這3解脫門按照以前談錫勇的教法在大乘裡面這3個是資糧道、加行道、見道,空性是資糧道、無相是加行道、無願是見道;所以這就回到前面講這加行並不是你想的那個4加行,大乘4加行最重要是要解決你的分別念、要讓你斷掉所有的分別念,這邊的加行的目的是要讓你斷掉所有的執著,就不去執著,這個跟證悟不是一件事、不是在講證悟。
3通達無願~~接下來是不將色法的無常等行相法執為我所,這裡比較難懂,無常等行相法我把它框起來,這個無常等行相法應該指的是名蘊,行相法就是心法,因為色蘊、再來5蘊的另外的就應該是心法這部分,那在心法這部分會把它當作我所、有我所這概念,醬看起來就比較容易懂,要不然怎麼會扯到無常等?因為無常跟我所很難扯在一起,他主要是要談行相法,這個行相法是像無常這類的,那無常本來就是一種行相法,那我們都知道我所是什麼意思,但最重要因為醬子他就通達無願。那這3個正好是3門解脫。
4通達無為~~最後,他對於證空色法的這個有境心識他也不執著,對於能證悟這個空性、證空這其實講得並不是這個人,就說他同樣了解到以3解脫門的角度來講應該是可以由對境的角度來講,同時他也知道有境他也不執著,那這就是通達無為。
所以,這四種平等性讓他對色法為主的一切萬法就斷除耽著,便會真實通達其本體是無二空性。為什麼我要加上無二?因為前面是對境、有境,醬子配好像比較有相關性。
這講過後,重要是看
***米滂仁波切對4種平等性的解釋~~
關於這10種基智加行的見解,一般當講見解的時候就是指修所成慧,在《大般若經》中說道:不執著色,不執屬色,不執依色,不執於色。,這跟剛剛堪布講的是一樣的,只不過是翻譯不一樣,堪布經常翻譯同一句話會在不同地方翻譯的不一樣,這我見過太多了;從而以通用詞的類推方式來宣說次第之義,通用詞指的是世俗名言,類推就是去對應,就是用世俗的名言去對應、來宣說《大般若經》裡面次第所含的意思,《大般若經》裡面講這裡面是有一個次第,米滂仁波切根據修行人有10種基智加行以後得到的修所成慧,他就清楚知道《大般若經》中所講的意思、他就類推,推完以後他就~~因證悟對色法之本體,這裡不是現量證悟、這種應該算是比量證悟,假如你是現量證悟的話,因這時他還是在基智見道的前面,所以應該不是那種證悟,他說~~證悟對色法之本,加上用“等”字,這個“等”字意思是頌詞中的“等”字,這個“等”字就包含所有的、作跟差別,你注意到這就是體相用,後面加上這差別只是包含多一點,醬子就把全部都含蓋在裡面了,體相用,體是空性、相是沒有的,最後用也是沒有的;前面講了對境、再來講有境~~以及能証有境的實有執著並不存在正確合理性,就說你認為有有境也是不正確的~~這是米滂仁波切的講法;就是,你因為根據這10種基智加行,那你就類推,你就知道你因為修了10種基智加行你就知道《大般若經》中這個頌所代表的意思、你就可以用一般通俗的話去類推就知道他講什麼,到底講什麼就是後面講的這個。這講完以後,因為你醬子、你就通達了境跟有境的無二平等,這點很重要,因最後這是一個平等性、還有四種相的平等性,簡單講,這就是了知空性、無相、無願,同時知道境跟有境是一件事,這個絕對不是證悟、不能用證悟解釋,然後,這個了解了以後,你也可以用空性、無相、無願、無為這4個東西來代替,醬子來分別相結合而加以宣說。什麼叫來分別相結合?堪布加了一個[與前四者]就是指“不執著色,不執屬色,不執依色,不執於色。”這4句話。
我想這等於是把4平等性這一段講清楚了。

在修行时,我们可以用这种方法去观察每一个事物。比如这个茶杯,人们首先对它的本体有一种执著;然后认识到它可以保温、颜色是红的、质量很好……在差别法上有很多执著;这样的茶杯别人送给自己,自己就很欢喜,如果有人偷了它,自己就很生气,这是归为己有而起的执著;最后,自己的心识一直附着在它上,睡梦之中也担心它会丢掉……这么多的执著全是围绕着茶杯一法而产生的。对于一件衣服、一个人、一辆车等等,也无非就是以这四种方式而执著,整个轮回也就是这样形成的。如果断除轮回,就要像《般若摄颂》中所说的那样——“如是奉行明智之菩萨,断除贪执于众无贪行”。

辛二(9-9基智見道宣说加行之果——见道)分三:一、认清见道忍智之智慧;二、宣说基离增益之行相;三、如是宣说之摄义。
現在是講基智9義最後一義~見道,這就是前面10個加行的果,所以這加行很明顯的就是一般所講的4加行,簡單講,就你去掉所有的執著、最後可以引導你出來小乘的見道4加行,暖頂忍世第一法,一般都是讀大乘的解釋、就是針對境跟有境,最標準像對境就是清淨跟污染、有境就是實有跟假有,要把這一類的分別念全部去掉,這是一般大乘加行道很重要的分成暖、頂、忍、世第一法。若用唯識的角度第一個去掉境、就能所,先去掉所緣就對境、再去掉有境就能緣,最後就境識雙泯,這是唯識的見地。可再一回想竟沒看過小乘4加行清楚的文字說明,我猜的小乘是不是最重要是在針對這些執著?這就不管了,可至少我們在讀這知道大乘就是醬一個順序~~先告訴你要做這些加行,這10種加行做完以後你就理解4個平等性~這是很重要的,那這個平等性理解以後,就可以引導你到基智的最後一個法就是見道,這不是大乘的見道,大乘的見道在道智裡面。
壬一(认清见道忍智之智慧)分二:一、本体;二、分类。
癸一、本体:

基智见道的本体,就是对万法远离四边八戏的实相完全通达。

癸二(分类)分二:一、略说;二、广说。p229
子一、略说:
    苦等诸圣谛,法智及类智,
    忍智刹那性,一切智见道。
現在先用白話講、後面就比較能懂。
這個基智見道一共有4個剎那,他是用4聖諦,為什麼要用4聖諦?因為4勝諦可以代表一切法,苦集滅道可以代表所有的法,有為法、無為法全部都在裡面。那這個有為法、跟無為法全部在裡面以後,我讀到現在已經相當清楚就是~~他會有16行相,這16行相最早是小乘的東西,這16行相意思是什麼?比方,苦諦~~無常、苦、空、無我,由苦諦醬子一個名詞給了你這4個行相,這4個當中不管你用哪一個只要你能真正體會的時候你就知道苦諦是什麼。一般好像說要4個都懂才知道苦諦,依我以前讀過的只要懂一個就可以知道苦諦是什麼,無常、苦、空、無我,這4個只要中間有一個行相你懂你就有辦法知道苦諦。
一般這16行相是幹嘛用的?是讓你能懂苦集滅道這4個在講什麼、到底裡面的內容是什麼,一般16行相的意思是醬子。但是在《現觀莊嚴論》讀到這裡提到見道時,現在他沒講16行相、他講16剎那,那你繼續讀下去時,你會發覺……
***什麼叫16剎那?就是法忍、法智、類忍、類智,這你一定要記住,法忍的意思就類似於無間道,法忍是無間道、那法智就是解脫道,前面這個法代表的是欲界,後面那個類代表的是色界、無色界上2界,這是用《俱舍論》的講法,所以用欲界的角度來講你知道一個苦法忍、一個苦法智,就單單苦諦本身的無間道跟解脫道你就能了解空性,接上去就到上界,也是無間道跟解脫道,一樣,一個是解決欲界、一個是解決上界。那我們前面讀過大乘不是按照《俱舍論》的講法,因為大乘所根據的《大乘阿毗達磨經》已經失傳了,其實他們很多是根據這部經,這部經裡面是用無間道、解脫道、殊勝道、殊勝道,為什麼後面他會用2個殊勝道?因為大乘並不像小乘是欲界跟上界,你看小乘的果位就知道他一定要醬分,而大乘不需要醬分,所以大乘一般就直接類比,他在證果的時候他就類比。這前面記得有人問過~你怎麼可能懂得欲界以後就懂得上界?他講說以此可以類推,苦集滅道4個每一個都有法忍、法智、類忍、類智,這些都通了就是16個剎那,在前面這都有講過。那現在怎麼分他呢?比方,用苦諦的法忍,那苦諦我們知道4勝諦是講無常苦空無我,所以你知道無常、跟非無常這2個都不存在,你知道這個東西時就是相當於苦諦的法忍。講起來好像很複雜,其實你道理懂了你不用背的,這有邏輯關係在裡面的。接下來,你知道苦、跟非苦這2個都是沒有的,這個是2面不是單單否定有的那一面、無那一面也否定了,這時候他就叫法智。然後無常苦空,空呢,空跟非空就等於是類忍,無我,就我跟無我都不存在的時候就是類智。其實重點在於他要講無間道、解脫道、無間道、解脫道……他要講這一共16個剎那。所以,以此類推,後面要講的就是這樣,苦諦、集諦、滅諦、道諦都是醬子、根據這個觀念。可是現在有一個很重要的東西……
025-基智 大乘修4諦-2023-10-31 .jpg
大乘修4聖諦苦集滅道,一開始是在資糧道抉擇「16行相~~無常苦空無我、因集生缘,滅寂妙離、道如行出」而得到聞思慧,他在資糧道了解4聖諦裡面的內容,然後他入般若定,在一個成事剎那裡面見道,見道以後這時他用的是「離戲16行相」或者是「離邊16行相」,因為剛剛有講,以他的法忍來講他是用常跟無常所以是離邊的16行相,就不是只單講一邊,或者離戲、戲論那個16行相,他是用醬子的加行相,這種加行相裡面他就得到了無間道、解脫道、無間道、解脫道。那這只是一個比喻,難道他就是用常跟無常醬去想嗎?我認為不見得,就是他能夠懂得這個道理,就是真正見道的時候空性的概念他都知道,有跟沒有都是不存在的,是用這樣一個比喻。用這樣一個比喻,他就依苦集滅道這個順序、再加上這16行相的順序,他就可以歷經這16個剎那~~就「無間道(法忍)」、「解脫道(法智)」及「殊勝道(類忍、類智)」,就可以苦諦、集諦、滅諦、道諦一共16個剎那,這16個裡面代表的不是16種增益是32種增益,因為有跟沒有全部都放進去了,所以是真正的法空,證法空的時候很重要的。
那我要講的是~~換言之,「法」、「類」般若定中的「忍」跟「智」,這個法或類、忍跟智,他的這個行相不是「416行相」,不一樣的,這只是用比喻。416行相,現在還沒讀到、快講到了,但我可以給各位看一下……
025-基智 4諦差別事-2023-10-31 .jpg
416行相,無常的意思是什麼?待緣而成;苦的意思是什麼?逼迫性。這每一個都有他的意思,你從這意思裡面了解苦諦是什麼意思。
可是這邊16剎那,你在證這個的時候,他跟那個416行相沒關聯,不能說是沒有關聯、是間接的,你也可以說他就用這個,但是他講得很清楚,比方,常跟無常2個都不存在,這代表是他的苦諦的欲界的法忍、他得到了,他就是用醬子做比喻。所以當你講法忍、法智、類忍、類智,這跟16行相不是一件事,這點很重要;在大乘、尤其是用到見道的時候,因為16行相真正內涵是上面這個圖表的意思。為什麼重要?一開始在前面就講過,讀到最後有時很亂,416行相到底是什麼?他一開始沒講清楚,但後面有機會講清楚。
在美國班上有人引用圓照堪布的講法,416行相用因明的事相、法相去解釋,我是第一次看到醬子的解釋,但其實這就是我心裡面想的,這什麼意思呢?就苦諦當作事相、無常苦空無我當作法相,並不是說他有4個法相,就這4個都可以代表他的法相。這跟我想法一致,後來越讀下去越覺得果然是這樣。那為什麼這個重要?你要搞清楚16行相是什麼意思?還有當這邊在講法忍、法智、類忍、類智又是什麼意思?那他跟16行相是什麼樣的一個關係?其實當他講法忍、法智、類忍、類智的時候,他講的16行相指的是「離邊16行相」或者是「離戲16行相」,離邊,就是有跟沒有都去掉,離戲,就是沒有戲論的16行相。這個要分清楚,至少我已經清楚了,所以也能清楚分享給各位。

缘苦集灭道四圣谛的每一个都有法忍、法智、类忍、类智,忍和智合起来总共有十六个刹那的智慧,这就是所谓的基智见道(颂词中的“一切智”是指基智,遍智有时也叫一切智)。
醬子講過後再看課文就很容易懂……就是,緣苦集滅道4聖諦的每一個都有法忍、法智、類忍、類智,忍和智合起來總共有16個刹那的智慧,這就是所謂的基智見道(頌詞中的“一切智”是指基智,遍智有時也叫一切智,這種是有人省略的說法,但,遍智一般叫一切道種智、或一切道相智)。

子二(广说)分四:一、苦谛之四智;二、集谛之四智;三、灭谛之四智;四、道谛之四智。
丑一、苦谛之四智:p229
    
色非常无常,出二边清净,
    无生无灭等。

学过《俱舍论》、《大乘阿毗达摩》的人都知道四谛十六行相,即圣者对三界四谛完全通达无碍,从不同反体分出十六种有關了知四諦的智慧。
就前面剛剛講過了,從不同反體分出16種有關了解4諦的智慧。

首先讲苦谛四智,即分别通达苦、空、无常、无我四种相的智慧。色法为主的所有法都远离常和无常的相(本来这一相就叫做“无常”,但作为菩萨,常与无常两边都要远离),这种智慧就叫做苦谛的法忍;远离了苦与非苦二边的相,叫做苦谛的法智;远离空与不空的清净之相,叫做苦谛的类忍;远离了我与无我(通常认为无我是合理的,但在实相中,我和无我都不存在)的无生无灭之相,叫做苦谛的类智。
這裡先講苦諦的4智,就無常、苦、空、無我,色法為主的所有法都要遠離常和無常的相,本來這一相就叫做“無常”,但作為菩薩,常與無常兩邊都要遠離,就不止要遠離無常、連常都要遠離,這裡是講菩薩的角度、可是基智見道不是菩薩的見道,菩薩的見道是道智裡面的見道;這種智慧就叫做苦諦的法忍。我認為這是一個比喻,這比喻很傳神,你用416行相每一個相本身都讓他離邊或離戲,而你都有辦法清楚,那你就等於是知道法忍、法智、類忍、類智的概念。遠離了苦與非苦二邊的相,叫做苦諦的法智。你看,無常是法忍、苦是指法智,空是指類忍、無我是指類智。這了解後,其他的集、滅、道就一樣類推4智。

至于这四种智慧如何现前,前面已经讲过。希望道友们先要了解苦、空、无常、无我的意思,然后要知道,在最究竟的层面上,苦与非苦等都不存在,这是导向证悟的要点。其实如果细致思维,万法的本体也应该是这样的。除此之外,像现代物理学家所说的,抉择到最后有一个什么都没有的“空”存在,这是不合理的。參閱研讀筆記如下~~
大乘修四諦苦集滅道,首于資糧道抉擇「十六行相無常苦空無我、因集生缘,滅寂妙離、道如行出」得聞思慧,次入般若定于一成事剎那証悟見道:以「離邊十六行相」為加行相,依苦集滅道順序歷經諸「無間道(法忍)」、「解脫道(法智)」及「殊勝道(類忍、智)」的明心見性;

換言之,「法」、「類」般若定中「忍」、「智」的行相不是「四諦十六行相」。

丑二、集谛之四智:p230
   
如虚空离贪,脱离诸摄持,
    自性不可说。

集谛有因、集、生、缘四相。按照一般的讲法,因是引生一切痛苦之因;集是集聚一切痛苦;生就是使痛苦连续不断产生;缘是成为痛苦之果的助缘
這裡就用因、集、生、緣四相生起集諦4智,也就是無間道、解脫道、殊勝道、殊勝道。

但此处讲,以上四个相只是名言中存在,胜义中也无法安立。用胜义理观察时,具足远离因与非因而如虚空之相,这叫做集谛的法忍;远离了集与非集而离贪之相(名言中存在各种苦的因缘聚集,胜义中集聚、非集聚都不存在),这叫做集谛的法智;远离了生与非生而脱离摄持之相,这叫做集谛的类忍;远离了缘与非缘的自性不可言说之相,这叫做集谛的类智。

这也是佛经中常提到的远离32种增益——十六行相正面的16种和反面的16种都要远离。到此为止,我们只讲了一半,后面还有要远离的16种增益。
這裡講遠離32種增益,這就真正講大乘的。下節課講滅諦、道諦,道裡是一樣的。

PS-045
@ 這一課主要是提到10個基智加行,學了這個加行以後就會有4個平等性的概念,然後就談到見道。這10個基智加行,主要就是要去掉執著,這加行有點類似我們講4加行~暖頂忍世第一法那種概念,這種概念才講得通。再來,16行相跟16剎那,這2個雖然不能說完全沒有關係,但真正2個不是一件事,這點要掌握住。

@ J剛剛講基智的見道、以及道智的大乘見道,那我有一個疑問,既然這裡都從遍智、道智、基智醬子講,也就說,佛的遍智一定cover基智跟道智、然後才遍智。那以小乘來講加行道的4加行也就是第16剎那的時候見道,跟現在這裡基智講的一樣嗎?
師兄:這問題好!理論上基智的見道不應該像我剛剛那樣的解釋,因為基智的見道是小乘的見道,可這裡又把16行相中32種增益都去掉,這是很標準的法無我。我是想,是不是有時候他並沒有講得很清楚,真正小乘在基智上的見道不是這樣;大乘的見道是在道智上面,可理論上他還是在醬一個概念下面,因為道智見道、跟基智見道絕對不是同一個見道,一個是大乘見道、一個是小乘見道。你看一下以前讀過的……
很清楚的道智裏面大乘見道在加行道世第一法就7覺支這裡,基智見道在16剎那這裡((糟糕,這2句有疑問、已經忘了是哪裡?20240202)),講得非常清楚說是引發小乘的見道,這邊有講遠離32種增益,其實這要法無我才有這個本領,所以當他在講基智見道的時候,他是講大乘菩薩在這個地方基本上他就能產生醬子的基礎,最後到了道智的時候就真正有他見道的地方。他又講這是通達聲聞種類的見道,可這裡好像也沒辦法講的黑是黑、白是白,都有一點重疊的地方。像我們今天講的無間道、解脫道、殊勝道、殊勝道這就很標準的大乘見道,所以他才會離戲或者是離邊的16行相。這裡基智見道雖講的是小乘的東西,但是這裡講的是菩薩擁有小乘這部分,擁有小乘這部分就是他有醬一個基礎,這基礎就是他將來大乘見道的基礎。
J不知道我的理解對不對?就是說,在基智見道的時候,也就是一般《俱舍論》講的就是加行道暖頂忍世第一的16剎那的第16剎那就算,等於是說能所、就是見所取印能取所取雙泯醬子,這是在見道。那以這個為基礎……
師兄:你剛那是加行道的名詞啊!
J是!我知道,我的意思是說加行道到了第16剎那過了就見道了。
師兄:加行道沒有16剎那
J就是加行道暖頂忍世第一的最後一剎那過了就是見道,不是嗎?!
師兄:對。但16剎那是指見道。加行道裡面是去掉所取、然後又斷掉能取,這跟16剎那不一樣。
J也就是說到世第一的第16剎那過了之後就是見道。
師兄:不是。世第一法怎麼會有第16剎那?這16剎那是世第一法過了以後才有16剎那
J那世第一過了之後的16剎那當中就一直所取、能取、所取、能取到最後雙泯了,過了就見道。
師兄:沒有、沒有,等一下,你這裡有點……當你在講所取、能取空,這是在加行道裡面,這是暖頂忍世第一法裡面的東西,目的就是在去掉你的所取、跟能取,或者是去掉你的分別念。然後,到了世第一法的意思就是下一剎那就進入見道了。那進入見道的當中,什麼情況叫進入見道呢?就是經過這16剎那。這16剎那不是在加行位裡面。
J所以是世第一法過了才有16個剎那,第16個剎那才算見道,是醬子嗎?
師兄:這裡面相當複雜,以前也跟各位解釋過,現在把我所了解的再講一遍。
就加行道世第一法一過了之後,若按照唯識的解釋,第一個叫做一心真見道,為什麼要強調一心呢?這是比較主流的講法,因有人講3心真見道、但一般不太承認3心真見道,那這就叫做真見道。真見道是什麼意思?就是得到無分別根本智,這裡面就是瑜伽現量的無相部分,那他是什麼樣?他是什麼都沒有,理解我的意思嗎?不然怎麼叫無分別呢!那個入定狀態他就一切都是空的,這叫真見道。這真見道一過了以後,在唯識叫做相見道,相見道裡面叫做16心相見道,這裡名相蠻多的,一般主流是一心真見道、3心相見道,那3心是哪3心?3心就一個總的能所這類的,這個3心相見道以後過來就是16心相見道,16心相見道就是我們剛剛講的416行相一個一個出來了,以我的理解這16心相見道指的是解脫道,也就是他明白苦集滅道都是空性的;明白苦集滅道都是空性的也就是一切法都是空性。所以這16心有沒有覺得~~比方,這16心以苦來講就是無常苦空無我,無常苦空無我這4個行相他知道都是空性~~4個行相知道都是空性就代表苦諦是空性。所以到最後是416行相都是空性。所以他叫做相見道,這時這個相是代表有分別的意思,但他還是在根本定裡面。真見道是無相瑜伽現量、是無分別根本智、是無間道,那麼再過來的相見道他是有分別可是還是無漏的,這就叫有相瑜伽現量。有相,按照唯識的講法,就他重新冥證一次~~喔,知道苦集滅道都是空性,就等於是一切法都是空性。所以這個16剎那是發生在見道裡面,是跟加行道沒有關聯的
基智見道~~道智見道基礎
世第一法過了之後才有16剎那
真見道~無分別根本智、無間道、無相瑜伽現量,16心相見道~冥證16行相的16剎那、解脫道、有相瑜伽現量

J另外想請教您。
這就是你剛講的加行道世第一法過了之後才見道,也就是斷了分別起的煩惱、無分別根本智生,等於是七覺支,以所得功德定為初果,以5道來講前面資糧道、加行道、見道,後面就修道、最後究竟道。((師兄:沒錯))那你剛講這裡面有16剎那,是第16剎那才是見道?
師兄:不是,我的了解是16剎那的最後一剎那就叫做修道了。這裡相當複雜!就是16剎那其實講的是見道。為什麼會醬子講?就是見道完的第2剎那就是修道了。你已經得到見道,那下一剎那就是修道。這些暫時不管他、就只談16剎那。這16剎那不是發生在世第一法,這16剎是發生在見道裡面。其實,根本智生這叫做真見道、只有一心,就是真正得到這個無分別根本智,這時應該是無相瑜伽現量,然後再起這16剎那,這等於是叫相見道,這時應該是有相瑜伽現量。
J所以見道裡面總共有16剎那,前面15剎那是在見道裡面、第16剎那就算修道了?
師兄:有人是用這樣講法。所以這16剎那不在加行道裡。你要注意,加行道是在破什麼?是在破分別念!分別念你有能緣跟所緣,這些全部破完了,一轉身來你就是~~其實是這個無分別根本智生。跟你講,無分別根本智生就是無間道
J16剎那是不是解脫道?
師兄:我現在不敢跟你講死,但以我的理解16剎那在唯識裡面就是相見道、就是解脫道。所以他才會有一個真見道、有一個相見道,他才會有一個無相瑜伽現量、跟一個有相瑜伽現量,但這不是分別、他們的用語叫做冥證、就很快的複習一遍。因為在這裡是入定的狀況、就什麼都空的,然後前面無分別根本智生就是無間道,無間道一轉過來就他開始能夠分別,就是~~喔!所有4諦都是空的,一切法都是空性。所以我們才會講無間道斷煩惱、解脫道生智慧。生智慧,所以是有相瑜伽現量。你問的其實不好回答,因這裡面夾雜了不一樣的說法,也不是不一樣就是沒人去統一,但仍是可以解釋,像加行道主要是在破能取、所取,就識跟境的部分,然後這個都解決掉了他就是真見道了、就是無分別根本智,這時是在定裡面、這就是無間道。無間道是出世間的定、是無分別根本智,所以他可以斷煩惱,世間定沒法斷煩惱、只能夠伏煩惱。你有沒有注意他用忍這個字?忍這字跟定也有關聯的。醬馬上一轉身就變成解脫道,用唯識來講就16心相見道,那這邊講16剎那,那你記得他們有講過一個名相叫成事剎那,這意思就是~~是不得已才醬子講,其實這總加起來就是叫一個成事剎那。所以見道本身就是一個成事剎那~~意思是醬子,若要細分就可以像我剛剛那樣講,裡面有無間道、有解脫道。你這資料是從哪來的?
J這是常柏法師的。
師兄:常柏法師應該是根據《瑜伽師地論》的,這看起來也沒有不合。
J就這
16剎那第16剎那就是修道了,因他講第16剎那證到初果果位開始算是修道位。
師兄:他為什麼要講這句話?就是你不要以為見道到修道中間還有一個過程,沒有,見道完就是修道了。
J這只是因為我們用名言才切開來讓我們好理解。像見道中的斷分別起的煩惱、根本智生、修七覺支,這個其實是講一件事,只是不同的側面用不同的名相。
師兄:用白話講,見道在37道品裡面是屬於七覺支,8正道在37道品裡面是屬於修道的部分。那他講見道中斷分別起的煩惱,其實,用大乘的講法不止是斷分別起的煩惱、還要斷所知障只要是遍計的,這分別起就是遍計的意思,也就可以斷遍計的煩惱障跟所知障。在見道的時候只要是遍計的都斷了,不管是煩惱障、還是所知障。然後這個根本智生指的就是無間道,也就是你有辦法進入般若定、你有辦法真正進入出世間定,這就叫根本智生。在這個定裡面為什麼叫無分別根本智呢?因你才發覺分別是假的,也不能說發覺、在定裡面他的體驗就這樣。然後這個無分別根本智生完以後就是解脫道。這是大乘的講法。
在我的認知裡面,他們一般不是告訴你講見道是16剎那,對吧?!但見道裡面有真見道跟相見道,見道裡面有無間道跟解脫道,他只是沒分開講時就告訴你見道裡面有16剎那,假如你要再細講的時候這16剎那是屬於相見道、或者是屬於解脫道。
J謝謝師兄!
師兄:跟你們共修其實我也是在進步,慢慢能有一些體會!

16剎那最後一剎那就是修道,這16剎那其實講的是見道、見道完的第2剎那就是修道
加行道在破分別念、斷能取所取~~>一心真見道、無分別根本智生、無相瑜伽現量、無間道、出世間定~~>16剎那、成事剎那、16心相見道、冥證真如、有相瑜伽現量、解脫道、出世間定~~>修道
見道本身就是一個成事剎那
見道在37道品裡面是屬於七覺支,8正道在37道品裡面是屬於修道的部分。
~20240203~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七七 的頭像
    七七

    水月世界~借假修真!

    七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