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理寶藏論釋》

薩迦班智達根嘎嘉村 造頌
索達吉堪布  譯講

頂禮本師釋迦牟尼佛!
頂禮文殊智慧勇識!
頂禮傳承大恩上師!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頂禮本師釋迦牟尼佛!

釀吉欽布奏旦涅咪揚  大悲攝受具諍濁世剎
宗內門蘭欽波鄂嘉達  爾後發下五百廣大願
巴嘎達鄂燦吐謝莫到  讚如白蓮聞名不退轉
敦巴特吉堅拉夏擦漏  恭敬頂禮本師大悲尊

上師瑜伽速賜加持:

涅慶日俄再愛香克思    自大聖境五台山
加華頭吉新拉意拉悶    文殊加持入心間
晉美彭措夏拉所瓦得    祈禱晉美彭措足
共機多巴破瓦新吉羅    證悟意傳求加持

為度化一切眾生,請大家發無上殊勝的菩提心!

 

 

 

 

第一節課-量理寶藏論釋-p002-20240103

這次宣講因明的主要緣起。早在幾年前,大恩上師法王如意寶還沒有示現圓寂之時,我曾在僧眾面前發過願:如果沒有死亡,那麼這幾年當中要宣講五部大論!
藏傳佛教五部大論:
* 彌勒菩薩 有關般若經系列的《現觀莊嚴論》
* 世親菩薩 將部派佛教教理集大成的《阿毗達磨俱舍論》,是佛法知識的寶庫、學習佛法必讀之書
* 功德光尊者 有關戒律方面的《律經》
* 法稱法師 有關因明方面的《釋量論》共有7部,今天要讀的《量理寶藏論》就屬這一系列
* 月稱法師 有關中觀方面的《入中論》共有6

***為什麼要宣講因明?
因為,一個人如果不懂得因明,不懂得中觀,那他對佛教的信心就不會很穩固,很容易退轉;讀懂它一定會使我們的相續當中生起正知正見以及對佛教的不退信心。如今自己相續當中的信心和正見既來自於至尊金剛上師法王如意寶,也來自於這些因明、中觀等殊勝論典,所以,我覺得對每一個人來講,學習因明是非常重要的。

今天宣講因明論,首先給大家簡單地宣講一下它的歷史──因明在印度、藏地、漢地是如何弘揚的。

***因明在印度~~簡單講,佛涅槃以後,後續有所謂的六大莊嚴」論師弘揚佛陀教法。
1、佛陀在《楞伽經》等有關經典裡面,親自授記的登地菩薩──龍猛大士亦即龍樹菩薩,他造了《中觀理聚六論》而開創了中觀甚深見派
2、至尊彌勒親自攝受的無著菩薩,他傳述《瑜伽師地論》、造《攝大乘論》開創了唯識廣行派
3、文殊菩薩親自攝受、獲得戰勝一切悉地的陳那論師,悉地即是成就的意思,著有《集量論》、《因明正理門論》,開創因明派
以上三大論師被人們稱之為「三大造論者」 ──《中觀》的造論者龍猛菩薩;《大乘俱舍論》的造論者無著菩薩;《因明》的造論者陳那論師。後來弘揚他們的教法、解釋他們論著的也有三大論師──
4、蓮花當中化生的聖天論師解釋了龍猛菩薩的觀點;
5、能背誦99萬部論典的世親論師解釋了無著菩薩的觀點;
6、勝服一切外道、抨擊一切外道的法稱論師解釋了陳那論師的究竟意趣。
人們稱這六大論師為「六大莊嚴」,即三大造論者與三大釋論者,總共有六大論師。
另外尚有二殊勝是指弘揚戒律的功德光與釋迦光尊者
有關「六莊嚴二殊勝」也有不同說法,有人認為無著菩薩和龍猛菩薩為二大殊勝論師,而功德光尊者和釋迦光兩位尊者應屬「六大莊嚴」之列。
一般而言,大家均公認釋迦牟尼佛所有的大小乘教法,是依靠這六大論師進行弘揚的。

因明的教言,首先是在印度弘揚起來的。當年,世親論師有四大勝過自己的弟子:
1、《現觀莊嚴論》方面勝過自己的解脫部論師;
2、《俱舍論》方面勝過自己的安慧論師;
3、戒律方面勝過自己的功德光尊者;
4、因明方面超過自己的陳那論師。

因明,實際上是陳那論師根據佛經,首先造了許多這方面的典,然後在世間又進行了弘揚。因此,人們稱陳那論師為因明的創始人,或者是因明最初的造論者。
陳那論師大約在公元 400 年的時候出生, 480 年左右示現圓寂。根據多羅那他的《印度佛教史》記載,陳那論師是婆羅門種姓,曾學習過各種婆羅門及外道的論典。曾皈依了小乘佛教當中的犢子部,犢子部的論師為他宣講了本部的佛法要義,即不可思議的我存在的道理(犢子部的觀點:人我不是有不是無,一個不可思議的我是存在的)。因陳那論師具有大乘種性以及高超的智慧,聽了這些觀點以後心中起疑,通過自己的智慧進行觀察,始終都覺得我是不存在的。
他在修行的過程當中,白天打開窗戶一直往外看,到處尋找人我;到了晚上的時候,在身體的四方點四盞燈,然後自己在中間裸體而坐,裡裡外外觀察,尋找實有、不可思議的我。後來犢子部的論師們問他:「你為什麼這樣修行?」他說:「上師雖然告訴說不可思議的我是存在的,但我裡裡外外、白天晚上怎麼觀察,實有的我始終是找不到。」
後來,他依止了世親論師等學習大乘的有關論典,最後通達了大乘人無我的道理。
據《大唐西域記》、《印度佛教史》等有關歷史的記載,因印度著名的那爛陀寺遭到很多外道婆羅門的辯論挑戰,寺內僧眾竟無法取勝,陳那論師為此與婆羅門外道進行了三次辯論,結果獲全勝。之後,他在那爛陀寺當中擔任論師的職務多年。在此期間,他將眾班智達們所宣講的佛法全部記錄成文字,共有一百多部論典,現在相當一部分論著存於藏傳佛教的《丹珠爾》當中,但有些可能因為沒有翻譯或其他原因而沒有流傳下來。

後來,他到了印度南方,在一個山洞中造了以《正理門論》為主的一些論典。根據《大唐西域記》的記載,這是依靠文殊菩薩的加持和山神的幫助而寫出來的。在佛教歷史上,《正理門論》也叫做《理門論》。早在很多年以前,這部論就已經譯成了藏語和漢語,成為人們特別重視的一部大論,這也是陳那論師所造的第一部較為著名的論典。

陳那論師在因明歷史中貢獻最大、最具代表性的論著,是我們經常所說的《集量論》,本論的內容非常殊勝。大約公元 711 年的時候,唐代的義淨法師就已經翻譯過《集量論》,比較可惜的是這個譯本在漢傳佛教當中一直沒有弘揚開來。
關於造論的過程,傳記中也記載了一些比較奇特的經歷。在正式造論前,陳那論師首先造了一個頂禮句:「敬禮定量欲利生,大師善逝救護者;」定量即指量士夫,意思就是說,我要恭恭敬敬地頂禮世間當中欲利益眾生唯一的量士夫,救護一切眾生的大師 ──善逝釋迦牟尼佛;又造了一個立誓句:「為成量故從自論,集諸散說匯為一。」他說,我一生當中所看見的各種各樣因明的善說全部匯集為一,並依靠正理來闡述的,我在這裡概括性地宣講。

因明中最典型的論典就是《集量論》,也是唯識學派所依11部基礎論典之一,共有6~~現量品、自利品、觀違礙品、他利品、觀譬喻品、觀能破品,各品皆分兩部分:
1、先「立自宗」,闡述著者的主張,「立自宗」部分所闡述的內容,是研究陳那因明學說的主要依據,其中有不少可以補充漢譯佛典之缺略。
2、後「破異執」,批駁其他派別的主張。「破異執」部分,保存了豐富的關於《論軌》(佛教古因明的代表作)、正理派、勝論、數論、觀行派(彌曼差)的資料,對於研究印度哲學史和邏輯史,具有重要參考價值。
在造了《集量論》之後,陳那論師的辯論,無論是在印度的內道還是外道面前,都顯得極為突出,極具特色,因此當時人們都稱他是「辯論之王」。
陳那論師所造的八大論典中,以《正理門論》、《集量論》兩部為主,其他還有《觀三時論》等。
法尊法師曾譯《集量論》並造《集量論略解》,其中共有6~~現量品、自義比量品、他義比量品、觀喻似喻品、觀遣他品、觀反斷品。

總之,因明的開端,是從印度陳那論師肇始;之後不久,這些正法就傳到了法稱論師的手中。
法稱論師也是婆羅門種姓,於幼年時就已對醫學、吠陀學、聲明學等內外教共同的知識無所不通。吠陀,是知識、啟示的意思,吠陀學意為生命的科學,包括多種不同性質的經典,比方,吠陀本集、梵書、森林書、奧義書等等。
及長,法稱論師在陳那論師的弟子叫自在軍的面前聽受了《集量論》。第一次聽的時候,他的水平與自在軍就相等了;第二次聽的時候,與陳那論師已經基本相等了;第三次聽的時候,便能洞察自在軍對陳那論師意旨未能通達之處。
法稱論師非常雄辯,按當時印度的習慣,一些佛教團體紛紛稱其為「辯論牛王」,即辯論方面最厲害的辯論之王。
後來,賓陀山一帶的郁普羅布濕波王作為施主迎請了法稱論師,並祈請論師造有關因明方面的論典。以此為緣起,也為了準確解釋陳那論師的觀點,法稱論師造了七部因明論典

因明七論》有三個根本論和四個支分論,三個根本的論典即《釋量論》、《定量論》、《理滴論》;四個支分論典即《因滴論》、《關係論》、《悟他論》、《諍理論》。大家應該學習因明七論,尤其是《釋量論》,因為《釋量論》在因明七論當中是解釋《集量論》,是故最為關鍵。
藏傳佛教各教各派對《釋量論》均有著不同的解釋,可我自己認為:全知麥彭仁波切所著的《釋量論大疏》,具有殊勝的竅訣性、針對性,且辯論也特別強。
《因明七論》造完以後,他在部分班智達面前宣講,但許多班智達根本不知所云,聽不懂所講的內容,因為因明的秘訣實在太深奧、太殊勝了。在《釋量論》倒數三四頌中,法稱論師說:現在很多智者根本不知道我在論典裡面寫下了很多的智慧,這個智慧其他人也無法接受領悟,現在它已經融入了我自己,就像所有的河流融入大海,我在因明當中所講的智慧也全部融入了自己。他在偈頌中寫下了自己的悲傷與感慨。
最後,法稱論師將《釋量論》為主的《因明七論》,拴在狗的尾巴上。他的意思是說:你們這麼多的班智達、這麼多的智者,如果不重視如此殊勝的論典,那這個論典也算是不合格的論典。但實際上,這是由於因明的竅訣特別深奧,一般人難以通達而導致的。

不管怎麼樣,印度最偉大的因明學家應該是陳那論師和法稱論師。當然,我們也可以看到,《丹珠爾》裡面有許多因明方面的論著,解釋他們著作的論師是千千萬萬,無數個智者的確曾經出現過。總之,因明在印度的歷史大致如此。
1 按印度傳統,造論者所造之論著,不能得到智者們的認同,即是不合格之論典,不允許流通,應拴在狗尾巴上燒掉,以示羞辱;反之,若是合格的論典,應置於尊勝幢頂,恭敬供養,並流通於世。
2 另一種說法:法稱論師完成了他的大著後,曾拿給當時的學者們看,可是沒有得到絲毫的賞識與善意。他的論敵們還把他的書頁拴在一隻狗的尾巴上,讓狗在街上亂跑,書頁也紛紛散落。可是法稱論師卻這麼說:正如這隻狗四處飛跑一樣,我的著作也將在全世界散播開來。

***漢傳佛教當中因明是怎樣弘揚的呢?
最早在南北朝時期,吉迦夜、曇曜、菩提流支、毗目智仙、真諦等譯師也翻譯過《方便心論》、《如實論》等等;包括中觀宗的《回諍論》,當時漢傳佛教當中,也把它當作因明的論典來弘揚。
漢傳佛教因明的真實開端在唐朝,其開創之功當屬玄奘大師。玄奘大師在印度求學期間,曾在克什米爾 克什米爾是今稱,當時是北印度的迦濕彌羅國。 的僧稱論師面前,學過一些因明的理論;到了印度那爛陀寺以後,他依止了戒賢論師,在其面前反反覆覆地學習了《集量論》;當然,玄奘大師在印度還依止過很多善知識。求學生涯結束後,玄奘大師載譽而歸。據有些歷史記載,玄奘大師從印度帶回經論 657 部,其中 36 部是因明論典。到長安後,他翻譯了《入正理門論》、《正理門論》等眾多經論。
他的弟子窺基大師造了《因明入正理門論疏》,被後人尊稱為《大疏》,可惜的是這部《大疏》並沒有廣泛弘揚,但專門研究因明的學者大多以窺基大師的《因明大疏》為藍本。
之後有義淨三藏,義淨三藏與窺基大師基本上處於同一時代,他也是唐代三大譯師之一。義淨三藏通過海道赴印留學,印度求學20多年中廣泛學習了包括因明在內的許多佛學知識;回國之後翻譯了《集量論》,但比較遺憾的是,義淨法師翻譯的《集量論》也沒有弘揚開來。
因明在各個時期都有一定弘揚,但影響較大的,應該在太虛大師那個時代。可能是受法尊法師的影響,太虛大師有《因明概論》問世。《因明概論》是由太虛大師 1922 年在武漢中華大學的一個因明講稿集結成論的,它共有四章,前三章主要宣說《入正理門論》和窺基大師的《因明大疏》的思想,後一章主要宣講因明的歷史、傳承與變革。此論的問世,對當時的因明也有所弘揚,還有楊文會等人也對因明作出過較大貢獻,楊文會即楊仁山,從日本請回300多部經論,其中就有《因明論大疏》。近現代,楊化群等人所翻譯的因明論典也非常出色,又楊化群於1990年出版了《藏傳因明學》是我國第一部有關因明方面的著作。
以上是漢傳因明歷史的簡略介紹。

堪布認為~~在漢傳佛教的歷史當中,雖然有上述高僧大德翻譯過少部分的因明論典,並進行了一定弘揚,現在也有學習藏漢因明、學習佛教邏輯的知識分子,但是像藏傳佛教那樣,在每一個寺院當中廣泛弘揚的幾乎沒有。這種情況只要我們觀察一下各個佛學院、高等研究所,或者每一所大學即可了知。所以我想,因明學應該在漢傳佛教中興盛起來,不管是出家人、在家人都應擔負起弘揚的重任。如果因明學加以弘揚,很多人對佛法的正確性、佛法的真理性,一定會產生極大的信心和如理如實的正見,所以大家應該精進聞思修行。

***藏傳佛教的因明發展,現在根據布頓大師的《布頓佛教史》來說明一下。
藏傳佛教的前弘期,蓮華生大士和布瑪莫扎等許多班智達、譯師聚集在藏地,翻譯了許許多多的顯密經續及論典,諸如《因滴論》、《關係論》等因明論典已經成功翻譯。雖然據歷史記載,桑耶寺已有翻譯並宣講因明的經歷,但從整個狀況來看,因明教法在藏地的前弘期並不是特別興盛。
到了後弘期,在羅扎瓦(譯師)當中,有一個非常出名的瑪‧善慧譯師翻譯了《釋量論》;還有鄂‧勒巴西繞譯師翻譯了《定量論》、《理滴論》等因明方面的論典。此後,因明在藏地開始了真正的弘揚。
後來,有一個叫夏瓦秋桑的論師(漢語的意思是「法獅子」),他依靠小乘經部的論典來建立宗派、並首創了辯論的風範;此外,他還造過《因類學》方面的論典。有些歷史學者認為,藏地真正辯經的開端,是從夏瓦秋桑肇始的。一般因明學家都認為,這是藏地因明的前弘期(因明前派)。
在南宋時期,文殊菩薩化身的薩迦班智達根嘎嘉村,也就是薩迦五祖中的第四祖降生於世。是他進一步弘揚了因明學,從而真正奠定了藏傳佛教因明的基礎。尤其是他造的《量理寶藏論》,這部前所未有的巨著,概括性地論述了陳那論師和法稱論師的究竟觀點,可以說一切因明的要訣在本論中已囊括無餘;並且,薩迦班智達在《量理寶藏論》當中,對夏瓦秋桑等的因明觀點進行了強有力的駁斥。也就是說,夏瓦秋桑等所弘揚的因明,並不能真正代表陳那和法稱論師的究竟觀點。
到了元代,《布頓佛教史》的作者──布頓大師造了《釋量論》的注釋,對當時藏傳佛教的因明影響是比較大的。此後在藏傳佛教當中,因明學開始逐漸弘揚開來。
明朝初期,宗喀巴大師降生人間,他依止了薩迦派的仁達瓦大師、學習了《集量論》。之後不久,宗喀巴大師創立了藏傳佛教真正的因明辯論。其兩大高足克珠傑和賈曹傑,也分別造了許多因明論著;後來,於三大寺~~甘丹寺、哲蚌寺、色拉寺~~為主的所有格魯派的大寺院當中,都設有辯論的課程。此後,整個藏傳佛教的因明開始進入鼎盛階段,到目前為止,一直興盛不衰。應該說,藏傳佛教中非常精彩的辯論風範,是宗喀巴大師那個時代才出現的。直到現在,不管哪一個國家,只要宣講藏傳佛教的辯論,他們都覺得這是一件非常稀有的事情;不管拍照也好,或者寫文章也好,都認為兩個人的辯論是極為精彩的。
辯論的時候,一方是提問者,另一方是辯答者。辯答者就如如不動地坐在那裡,提問者則步步緊逼地向他提出問題,以拍手、蹬腳等方式進行辯論。在辯論的過程當中,如果辯答者實在走投無路,已經答不出來,提問者便在他的頭上用手來繞三圈,口念「科爾松」(意為繞三圈)。繞三圈的意思是什麼呢?你現在繞了三圈,已經沒有路了,走投無路了,是這個意思;或者念「擦」,「擦」是什麼意思呢?很羞恥的意思。因為你自己前面承認的東西和後面說的完全自相矛盾,所以你一切都完了,太羞恥了!是這個意思。但回答者什麼都不能做,他只能說不成、不定、相違等等,以這些話來回辯。除此以外,不應該有很多的話。在因明辯論場所當中,通常氣氛都很熱烈,情節也很精彩。

寧瑪派的因明,應該說從全知麥彭仁波切造了《釋量論大疏》之後,才真正興盛起來。雖然前面也有一些,包括前弘期寧瑪派的論師當中,也有許多弘揚因明的論師,但他們弘揚的廣度與深度都不夠。
當代的印度南方,有一個由貝諾法王開辦的擁有幾千個僧眾的朗卓佛學院。在那裡,也有像格魯派一樣的大規模辯經場,以前在寧瑪派中,像這樣的辯論場所是比較少見的。法王如意寶 90 年去印度回來以後,經祈禱上師、本尊,在五明佛學院當中也建立了這樣的辯經場;通過十六年的發展,學院在因明辯論上,應該跟格魯派的各大寺院已沒有任何差別了。
以上,對藏傳佛教因明的來源、發展、現今狀況等,已經做了一個簡單的概述。
針對這次我們要宣講的《量理寶藏論》而言,其概括性地闡述了陳那和法稱二大論師的所有因明要訣,對我們這支傳承的道友來講,有非常殊勝的緣起。

我們大多數人看過全知麥彭仁波切的傳記,尊者在顯現上也是受薩迦班智達的加持才通達因明的。在他造《釋量論大疏》時,薩迦班智達某晚曾於尊者的光明夢境中顯現,並告訴他說:因明沒有什麼不懂的,就是破和立;要麼是破,要麼是立,除此之外沒有什麼。班智達將手中的經函交與他,結果經函在尊者手裡化為一柄寶劍,尊者覺得整個學問已變為一本書橫在自己面前,於是便揮劍向書砍去,一下就將其切為兩半。尊者當時感覺,世間當中的所有學問和知識已無所不通,全部已經瞭如指掌。從此以後,麥彭仁波切通達了因明為主的一切顯密教言。這是麥彭仁波切在清淨的境界當中見到薩迦班智達的經歷。
你們有機會應參閱麥彭仁波切的傳記,法王如意寶著的尊者傳記中對此也有記載。
同樣,法王如意寶也有類似的經歷。當年在石渠學習《量理寶藏論》時,法王對其中有些深奧的因明密語略微覺得難懂,就一緣專注猛勵祈禱上師本尊;於當晚的光明夢境中薩迦班智達顯現,為他傳授了一遍《真實名經》並賜予殊勝加持;醒來以後,法王對顯密一切法要已無所不知,尤其是因明的所有問題更是全部迎刃而解;這樣,法王一直睡了兩三天,醒來後他異常興奮,喃喃地說:「我病了。」

有些人這樣想:作為寧瑪派的傳承弟子要學習薩迦班智達的論典有沒有必要呢?應該有很大的必要!因為我們的傳承上師全知麥彭仁波切、法王如意寶都是依靠《量理寶藏論》的作者,藏地三大文殊之一的薩迦班智達的加持,而通達因明的。
現在社會學術研究領域當中,有相當一部分教授、學者,他們也在研究因明,但他們研究的方式,跟我們佛教徒不相同。作為佛弟子,一方面我們要通過自己的智慧來研究,這有很大的必要;另一方面,這是非常甚深的教言,僅僅憑自己的分別念來推測,不一定能通達因明的秘訣。所以,我們要祈禱薩迦班智達、麥彭仁波切、法王如意寶,只有這樣才能通達因明的究竟要義。我們學習《量理寶藏論》,應該經常祈禱薩迦班智達,麥彭仁波切曾做過一個薩迦班智達的四句祈禱文;而且,麥彭仁波切還造過一個法稱論師的《上師瑜伽》,以前我們學《釋量論》的時候,每天都誦一遍。
如果我們通達了因明的真正意義,以後的聞思修行,絕對不會有任何困難。上師如意寶曾經這樣講過:我去五台山之後,依靠文殊菩薩的加持,為你們宣講《釋量論》,以後你們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中,對佛法的信心是不會退轉的!到目前為止,這句話我一直記憶猶新。

 

《量理寶藏論》第一課-20240103

徵尋:薩迦全知根嗄嘉村仁波切《量理寶藏論自釋》、寧瑪全知麥彭仁波切《釋量論大疏》

(((77 此次學習筆記是針對再次學習的人,初學者可能會稍嫌艱澀一點,因為很多名相沒聽過,就請初學者耐心聽講並記住,因為這些名相後面一定會出現,等整個論讀完你就會完全搞清楚了,我是覺得這個效果會跟再次學習的人一樣大。
列出這徵尋是甚麼意思?就米滂仁波切寫了《釋量論大疏》,可惜是沒有翻譯本,米滂仁波切是寧瑪3大全知之一,另2位是榮素班智達、龍欽巴,無垢光尊者龍欽巴就是
《大圓滿龍欽寧體》心髓部18個續裡面屬於廣大班智達類的《龍欽七寶藏》的作者,你若問一些紅教的人他現在修什麼?他一定告訴你他是修龍欽寧體,也就是修大圓滿,像蓮花生大士、布瑪莫札對大圓滿法都有非常多的教言,那龍欽寧體就是龍欽巴將全部重要教言彙整編出來的。第3位就是米滂仁波切,對他我有深深的信心跟尊敬,從他的著作中我受益非常大,他被稱作全知絕不是浪得虛名的。
《量理寶藏論自釋》,花教薩迦3全知之一的根嗄嘉村仁波切相當於龍欽巴的時代,是第2位全知,《量理寶藏論》是他造的頌、一般作者自己會再寫我們叫長行的自釋、就是他自己解釋給你知道這個頌裡面的內容。可惜我們沒有這自釋在手邊不然應該會有大的幫助,因我們要學的是薩迦班智達講什麼,那堪布是在幫我們了解薩迦班智達在講什麼,若有時不了解堪布所講的,那這時若有自釋在手、又有善業受到加持可能就有辦法看懂堪布的解釋了。
大家若有機會得到這2本書即使是英文版也請跟大家分享。((((哈哈,傷腦筋,中文都看不懂了,更別說英文……  20240107))))
這個補充重點是在下面,這些資料是摘自《因明入正理論導讀》,利用這時間跟各位解釋一些我認為蠻重要的基本觀念。
陳那弟子商羯羅主造的《因明入正理論》現今有很多翻譯本,有興趣你們可以去買李潤生的《因明入正理論導讀》參考,全佛出版社出版、是談錫勇主編的。談錫勇也是寧瑪的一位金剛上師。
)))

 

印度外道正理學派/足目仙人,「正理經五支作法」約于三、四世紀間創立;雖空宗龍樹菩薩不採彼等邏輯思維而直接用兩難法等犀利的方式辯論,然約五世紀末,大乘發展到唯識今學時,陳那菩薩首將缺點甚多的「古因明」改組成嚴謹的佛家「因相學/三支比量」。此後,大乘瑜伽行派、及中觀自續派皆以因明立論,故不通因明則較難深入彼等著作之意趣。

(((77 這一段要記住的是~~最初因明這理論並不是來自佛教,但因明這個名相是佛教發明的,外道一般叫正理,外道中有一個正理學派、開山始祖是足目仙人,後面還會讀到他們用了非常多的因明;因明,若用標準的術語來講他叫印度人的邏輯學,最早叫正理,也就是這邊講的五支作法,等下會解釋。五支作法的五支結構是怎樣、缺點是什麼,為什麼後來陳那要改成三支?不過叫因明不是陳那改的,無著在《瑜伽師地論》《顯揚聖教論》中已經用了因明。
世親的弟子陳那將五支作法的因明改成了三支比量的因明學。這個五支跟三支有什麼差別?一開始先知道這點私下認為這很重要,因醬子讀下去至少在論事上面你會注重什麼,也就是因為5支有缺點他改成3支是為了去除這些缺點。
會叫足目有一個傳說,他到33天跟帝釋學正理的時候,帝釋的妃子就一直撩他,為了清心寡慾就把自己的眼睛藏在腳底,所以他叫足目。
龍樹不喜用正理派的五支作法這種邏輯思維方式,因深見派真正最重要概念是強調空性,空性基本上是你要立什麼其實都站不住腳,因五支作法這種印度邏輯最重要是要立,宗因喻一開始就是要立一個什麼。龍樹在破他們的時候……龍樹最出名的辯論方式有2,一種叫做兩難法,一種叫四句否定;兩難法就是~~若你讀到後面你會知道因明在相違裡面有相屬就2個人有關係,一個相違2個人是沒有關係的,最完整的相違就是互絕相違;互絕相違,比方,白色跟非白色,這2個是互絕相違,互絕相違的東西有一個特性~~他們2個一相加就代表一切法。所以互絕相違就代表一切法。龍樹常用這個來證明,比方說白,他說這個白不存在,他也告訴你非白不存在,這叫兩難,這也不存在、那也不存在。用兩難的方式基本上用白話講就是~~兩難法完了以後就是你說什麼都不對,這也不對、那也不對;言下之意就是在說明空性的這種意圖
那可能醬子你還無法感受到龍樹用方式後面的邏輯是什麼,那現在講4句否定。
4句否定~~有跟沒有,其實這也是互絕相違,有跟沒有、或者是跟不是一相加就代表全部。那龍樹再加上一個雙俱跟雙非,又是
又是不是~雙俱、以及不是也不是不是~雙非,其實在邏輯上雙俱跟雙非是不存在的,你根本沒辦法說明有這類的東西存在。龍樹喜歡用是因為人在分別念上面是可以天馬行空的,人的第6意識是一個有無限潛力的東西,今天科學的量子力學等等都是因為第6意識有無限的潛能。那4句否定,除了有跟沒有以外,再加上雙俱跟雙非,這代表什麼?就你的分別念絕對是在這4category 裡面,你出不去這4個,雖說雙俱跟雙非這2個是不存在的,可你腦筋是有辦法編的出來的。所以當這4個全部都被否定的時候就代表不是分別念了,這已經不是分別念裡面的東西了。所以龍樹強調的空性在實證上面就是證到無分別根本智,也就是分別本身對我們人來講當你真要了解實相的時候他是一個障礙,而4句否定等於是把全部的分別全部否定掉了。否定掉以後,你說醬你懂了、那就顯露出空性就是無分別了;其實這是勉強的說法,以後若有機會再解釋。因為真正的空性你是說什麼都不對,若因醬子你下出一個結論這也是不對,一般對空性我們會用無遮,這裡是多講的一點,無遮,在米滂仁波切的《定解寶燈論》就告訴你無遮也不對,無遮不是空性因這也是分別念。
這一段你只需要有個概念,就知道因明的前生簡單講是印度邏輯,最早創出這邏輯的是正理學派,雖然他有很多瑕疵,但是因明最早的來源。順便又講到龍樹是不接受採用這種邏輯思維方式,龍樹主要是深見部分,但佛學仍是大量應用,可我們也知道空性重要但最究竟的時候是現空要雙運,簡單講,勝義跟世俗在最深的角度裡面他們是沒有分別的。所以這邊雖強調實相是無分別,可是你假如沒有分別你也沒有辦法去了解什麼叫無分別。因此在修行當中勝義跟世俗都不能不顧,一切都空,不是這樣,這是勝義上面,在世俗上面就有很多著墨是修行要遵守的,醬一講因明就有他很重要的角色,真正講就是唯識。寧瑪我自宗叫做瑜伽行中觀,瑜伽行中觀最重要的概念就是~~他講中觀的時候仍是按照究竟的勝義,也就是按照中觀應成的理念就是真正的勝義是要談究竟勝義,在觀點中究竟勝義也就是《般若經》所講的離戲空性。這邊沒有問題、他完全遵守,但講到世俗的時候他最高的見地就會引用唯識,以前讀《廣論》也知道這個就叫做廣行派;那廣行單單用唯識兩字並不能完全代表,但絕對有把他最重要那部分的概念合適的表達出來,就廣行就是一個唯識。其實,廣行最重要的一個概念一般叫做3自性,所謂講3自性就不是講空性,空性叫無自性,那現在是有自性,雖然最後真正實相是無自性,可你在世俗的時候就會有有自性的地方~就是用世俗角度來說。這裡就不多講了。
)))

 

一、前期因明(六世紀前):
a一切有部法救論師首著《論義門論》龍樹菩薩《迴諍論》、《廣破論》駁斥之。
b有宗瑜伽行派無著菩薩《瑜伽師地論卷十五》、《顯揚聖教論卷十一》始立「因明」於五明中,並整理出「七因明探討課題」,其中「論所依」含涉立宗、辯因、引喻、同類、異類、現量、比量、正教量等八義。
c世親菩薩繼軌著《論軌》等佛家專具之因明著作,但未能成嚴格體系,仍採「五支作法」。
(((77 因明分做前中後3個時期,論裡常看到薩迦班智達駁斥因明前派、或者叫雪域派,這就算在前期時、一般也叫做因明古學,這時基本上還是5支作法、並未有整體原則性系統性的改變,一直到陳那才改變,所以真正因明所謂今因明是從陳那開始,但佛教真正造因明的是一切有部法救論師的《論義門論》、可當時這論是否叫因明就不得而知了,一切有部屬於佛教系統,一開始運用了印度的邏輯。龍樹作了《迴諍論》、《廣破論》這2部論在駁斥之,所以前面才會交代說龍樹並不認同因明的作法,以後就慢慢能體會、其實也沒有牴觸。
到無著的《瑜伽師地論˙卷15》、《顯揚聖教論˙卷11》開始看到「因明」這2字,大乘佛法講5~內明、因明、工巧明、醫方明、聲明~其中就有因明,並整理出「七因明」七種因明探討課題,其中所謂的「論所依」就談到了因明八義~~立宗、辯因、引喻、同類(同品)、異類(異品)、現量、比量、正教量等這些觀念都出來了,因明討論的就是能立、能破、現量、比量,這4個也都分成真、似2種,似的意思就是反過來不能、不能立有缺點或是不能破,醬子一共8個這就是8事。
世親有專門的因明著作《論軌》,但基本上仍屬5支作法體系。 )))

二、中期因明(六至七世紀):
  a世親弟子陳那菩薩《因明正理門論》、陳那弟子商羯羅主《因明入正理論》把五支作法的「古因明」修正成三支作法的「今因明」並將流行的十種量統攝成現量與比量;刊定「因三相」以保證因支能有效証成宗支;料簡「九因句」以界定正因、不定因、相違因。
(((77 因明開始改變是到世親弟子陳那,世親有4個超越他的弟子在因明方面就是陳那,唐窺基大師根據陳那弟子商羯羅主的《因明入正理論》造了《因明入正理門論疏》、被後人尊稱為《大疏》,這部《大疏》在漢傳是學習因明很重要的一部典籍,像HK的李潤生寫了很多有關因明的著作都會引用窺基這部《大疏》。
陳那對於因明有很多重要改進,其中~~
1、刊定了「因三相」,這是改變中最核心的東西,等下會比較3支跟5支,為什麼要做這個改變,就因5支不夠嚴謹、以致無法達成立宗目的。宗因喻,你要怎麼用這因讓這宗成立,「因三相」這個相就是法則、規範,就這原則下可以保證因支能有效証成宗支,最重要是要成立那個宗,所以要拿出來做因的東西一定要完全符合這3個規範,因叫作能立、宗叫作所立,符合這3個規範以後的因是能立、才有辦法讓這個宗就是所立成立,這叫「因三相」。
2、「九因句」,在《量理寶藏論》你看不到這個名相但並不表示就沒有,簡單講,用「九因句」以界定正因、不定因、相違因。也就是「因三相」裡面的2跟因3,就因的第2相跟因的第3相,最重要是要證明隨存隨滅,就他所有的同品……就說,是讓你了解因的第2相跟因的第3相裡面有2種情況不是正因,一般這會叫做不定因、或者叫相違因,不定因的時候就是你因2相成立、或是因3相成立,也就說2跟因3其中只有一相成立這就叫不定因。因2跟因3都不成立叫相違因。沒有這些問題就叫做正因。
基本上「九因句」就是用同體遍有、同體遍無、或是同體有這3種情況,異體也是遍有、遍無、或是異體有就中間型的這3種情況,所以3*39種組合,這9個組合裡面只有2個組合是正因,其他7個屬於不定因、或相違因。
《集量論》是陳那最重要的著作,在他一共有6部因明著作。 )))
  b陳那菩薩以知識論為中心,將自已有關因明箸作整合編撰成影響至深的巨著《集量論》

三、後期因明(七世紀後):
  a此期亦可稱「法稱系因明」;法稱菩薩乃陳那最負盛名弟子自在軍阿闍黎的弟子,所著七論以《釋量論:大論》及《正理滴論:小論》最為有名。法稱據「同一律」立「自性因」、及據「因果律」立「果因」為二種肯定比量,據「矛盾律」立「不可得因」為否定比量。
(((77 法稱,他是在自在軍門下聽《集量論》學習因明,他共聽過3遍,第一遍後他跟自在軍程度相當,第2遍後就達到陳那的程度,第3遍時他可以挑出自在軍還不懂陳那的那一部分,所以法稱在因明是非常重要的傳承大師級人物。
法稱七論以《釋量論:大論》及《正理滴論:小論》最有名。法稱其實是蠻感嘆的說過~~他的智慧不被人了解只能歸之於大海,因他《釋量論》問世時不被當時的班智達所理解,以至於他很無奈的把自己的著作綁在狗尾巴上燒掉;這是當時的習俗,不被承認的論點就是這種下場。
下面這段是講因類學,是法稱很重要的一個貢獻,就將所有的因分成3大類~~自性因、果因、不可得因,在邏輯上面來說自性因就是同一律、果因就是因果律、不可得因是矛盾律,前2個是立肯定的、後一個是要否定的,再讀下去以後可能要參考米滂仁波切所寫的因類學。 )))
  b
、對於論式,在「為自比量」部份主張先宗後因(過去自我經驗即是喻);在「為他比量」部份主張先喻後因略宗(相當於西方演譯推理),以減少因明論式中存在「剔除有法」所引生的不確定性。
(((77 2個貢獻就是~~簡略3段論式,這點大家一定要知道,因有時你看到的因明出來的不是3段有時只有2段,比方,先宗後因然後喻就略掉了,因他在「為自比量」時這個喻是他過去的經驗所以可以省略不用,因為你不是要讓別人開悟、你是要自己開悟你就可以不用這個喻只要有宗因2支就可以。在「為他比量」時可以先喻後因,宗就不用了,為什麼?這就接近相當於現代的西方邏輯演繹推理,同時還可以讓因明裡面很重要的一個不能叫做缺點,因為因明不是完全的演繹、他是歸納,在歸納裡面結論就不是百分之百的真、是概然的真,學過統計就知道這是一個常態分佈的概念,因你所取得的樣本大部分都落在常態分佈的區間裡面,就會跟你的結論一致,但有2端比較極端就不一定會符於因明的結論;就像你看現在民調也會有一個誤差值。在因明論式裡面最重要會造成誤差的就是「剔除有法」,在《量理寶藏論》你看不到「剔除有法」這個名相,可這4個字是因明上你要理解的一個重要概念,在李潤生的《因明入正理論導讀》有很清楚的解釋,你知道這個你就知道因明有哪些侷限,等等後面會講到。現在你就了解他為什麼要先喻後因略宗就是避免剔除有法的問題,從另外一個角度講他就相當於現在西方所用的3段論式,這是完全演繹,演繹的本身是一定真。為什麼?等下後面會解釋。 )))
  c法稱因明此後分成訓詁、哲理、教理三派繼續分展,直至十一世紀更有諸多重要著述解決了許多由「剔除有法」所引生的問題;使因明得以大放異彩。
  d、至十三世紀,回教入侵印度,佛教及因明隨之湮滅。所幸,陳那所教由玄奘帶回中土再轉日本、法稱教法則傳入藏土,得以分別弘揚壯大。

《量理寶藏論釋》01-1-3支比量vs3段論式-20240103.jpg

(((77 這張圖是今天主要的重點,會想辦法解釋清楚。
***因明的3支比量要跟西方的演繹的3段論式做一個比較,3支比量雖然也是演繹但有歸納的成分在裡面,所以,3段論式的結論是一定真、必然真,3支比量的結論是概然真,為什麼是概然真?這就涉及到剔除有法,等下解釋後你應該就會清楚了。
3支比量,就指宗因喻,一定有一個,這個宗本身一定是待證、並不是成立的東西是你提出的主張,所以一般叫做所立,你有這個主張、你希望證明這個。一般在悟他的時候,你會提出你的這個主張,但對方並沒有接受你的主張,那你就要想方法說服對方讓他接受,那你一定要拿出一個出來,這個因一般是經驗裡面的一種演繹推理,比方說,若你今天立宗說彼山有火,那馬上你的因叫做彼山有煙、這是你的經驗,因你曾經在山上看過有火的地方有煙,那今天遠遠的沒有看到火只看到煙、你就會做醬一個演繹醬一個推理,這種一般只有經驗的真。
~~彼山有火,有煙故,若有煙則有火,如灶~~
除了這個因以外,他還用喻,不過你要記住,這一定要講清楚因為這是3支比量的重點。這個比喻裡面分成2個東西,一個叫喻體、一個叫喻依,一般若設宗~彼山有火,你的原因是~有煙故,這是你的因,然後,你就~如灶,灶這個字是喻裡面的叫做喻依,喻依不是重要的、重要的其實是喻體,這個喻體~若有煙則有火,然後用什麼舉例呢?就拿出灶做例子,這叫同品,因你問的是山有沒有火?他先告訴你有一個灶,這個灶就是有煙也有火,所以他拿出這個灶。可是這個灶只是拿出來的例子、同品裡的例子,其實重點是前面這個喻體~若有煙則有火,一般你的因第2相就是一定要證明~若因則一定是所立的宗,這叫同品。這就是陳那的改變,因為以前5支做法並未很清楚的在這上面多所著墨,就直接用煙就證明有火,在邏輯上這是站不住腳的、你沒有辦法證明。你一定要證明~若有煙則有火,就是所有的東西,在因明術語這叫做同品,你現在是在討論這個山,那我現在證明因為他有煙所以他有火,可我要怎麼證明呢?我講有煙就有火、這不包括山在內,就是有灶有各式各樣同樣的這種例子但他不是那個山就其他的,這叫同品,他們都有煙而且也有火,所以這叫做同品遍有,就代表同品全部能夠成立,成立什麼?成立有煙就有火,因所有的例子都拿出來後就證明有煙就有火。那這所有的例子都拿出來是若有煙則有火,那這就含蓋全部了,只要有煙就有火,那灶只是一個例子。所以一般要知道宗因喻的喻,那個喻依只不過是同品中的一個,但最重要是前面那個喻體要能成立,一般這就叫做2~~因的第2相這個喻體一定要成立,這就是陳那的貢獻,在5支作法中就沒有這一個,沒有辦法很清楚的證明這個因有辦法成立那個宗,若有這個喻體加進來他就可以了
2個,前面講的灶是同品,還有另外一個叫異品,是反過來的、假如沒有火就沒有煙,要記住~~若因則所立、就若有煙則有火,那現在反過來異品的時候是從火開始,如果沒有火就沒有煙,講起來這就等於因3相,這個也是喻體、是異品的喻體,前面的若有煙則有火是同品的喻體。異品的喻體也可以找到一個異品~水,像水本身就沒有煙也沒有火、是用醬子一個角度。然後你現在就可以看到3支比量最重要是要推論這個彼山有火,可是,他用出了因以後他後面有同品喻體、跟異品喻體,還有同品喻依,依只是代表一個例子給你看、因他沒辦法全部列出來,可重點是在這個同品喻體是可以成立的,可以成立以後他才有能力去證明那個宗是成立的。概念是醬子。
什麼叫做剔除有法?這裡面最重要一點是宗是待證的,你要證明這個東西,但是用來讓他成立的時候就用的是有法,有法這是因明理的術語,有法裡面就有同品、也有異品,比方,你可以拿灶當同品、你也可以拿水當異品,你能不能拿山去當作同品呢?不能。重點在這裡,因為他是一個待證的東西。在因明的邏輯裡面你要做為同品、證明他是在同品裡面,這一定是雙方面共許的,就今天我拿出一個灶、我認為醬子而敵方他也會同意是醬子,但我不能拿這個山直接來當同品,因為這個對方還沒有同意。醬大家就懂了什麼叫做剔除有法;就是現在這個待證的東西是不能算在有法裡面,他不屬於有法。為什麼不屬於有法?因為這是你要證明的、是對方還沒有成立的東西。所以反過來講的意思是什麼呢?就是你最後推論的是這個山、這個山有火,這個山才是你的所徵事,在因明術語這是你真正所立、討論的著眼點。可是這個著眼點在你整個推論裡面不能被包括在同品遍有裡面,就同品遍有裡面會少一個他。
為什麼同品遍有裡面會少一個他(ie所徵事)我再講一遍~~因為這個東西對方還沒有承認,所以你不能把這東西放在若有煙則有火的同品裡面,因為醬子他就沒有辦法放在這個同品裡面,那這個就叫做剔除有法。可不幸的是你最後要證明的就是這個~~彼山有火,你要證明這個,可是他整個論式裡面卻是沒有經過證明的,你是用其他的同品來證明的、唯獨缺他。為什麼唯獨缺他?因為這是你待證的、你不能把他放在同品裡面~~這個就叫做剔除有法。這也就是為什麼基本上因明所證出來的東西是叫做概然真。就像現在大數據這些都是歸納的都不可能是絕對真、都算是一種概然真;概然真,就會有一點誤差值,就像民調一樣會告訴你有多少百分比的誤差。由此你就了解~~因明本身也是一種歸納,既然是歸納就不會是必然真、他只會是概然真;不過,這有很大的一個好處~~可以讓你得到新知識。為什麼得到新知識?因為你就可以推論這個彼山是不是有火,不是你的知識、而是你可以用推論方法得到這個,這是新知識。
~~待證的所徵事,比方,彼山有火
~~一般是經驗裡面的一種演繹推理,比方,彼山有煙
~~喻體~若有煙則有火,喻依~如灶
3~~因明用語。又作三向。即於因明三支作法中,凡是正確之因(理由)所須具備之三種條件,即:()遍是宗法性,規定因與宗(命題)的主詞(有法)之關係,此係因對宗所應具之義理。()同品定有性,規定因與同喻(由正面說明之例證)之關係。()異品遍無性,規定因與異喻(由反面說明之例證)之關係。蓋於宗、因、喻三支之中,以因望宗、異喻、同喻等三方時,所構成之關係即因之三相,故又稱三向。〔因明入正理論、因明大疏私抄卷四〕(參閱「同品定有性」2247、「異品遍無性」5154、「遍是宗法性」5617 p2271
因明三支作法中,因所必備之三個法則也。一,遍是宗法性。二,同品定有性。三,異品遍無性。蓋因以確立未決宗義之理由而名,故與宗及同喻之關係應必有,同時與異喻之關係須絕無。此因所以有三相之別也。
2就是一定要證明~若因則宗一定是所立的,這叫同品喻
剔除有法~~這個東西待證、是對方還沒有承認的,所以你不能把他放在同品裡面。
基本上因明是歸納出來的,故其所證出來的東西是叫做概然真。
***再看西方邏輯三段論式是怎麼回事?
邏輯一開始大前提、小前提、然後下結論,這叫三段論式。大前提就相當於同品喻體、或異品喻體,要記住是喻體並不是宗因喻的喻、醬子話沒講完整,他是宗因喻裡面的喻體,這喻體就像若有煙則有火、或是若無火則無煙,這就是三段論式的大前提要先建立,建立以後,第2個的因就是三段論式的小前提這叫做彼山有煙,因在前面已經決定了大前提,這個是告訴你你既有的知識知道有煙就有火,這不是推論噢,這是你已知的知識~有煙就有火、無火就無煙,然後在這個架構下面你發覺那個山有煙、所以你馬上的結論就是那個山有火。醬就大前提、小前提、下結論這3個就連在一起了,這種情況是必然真,因為這算是一個演繹,這個本來就是你的知識,在這個知識下面發現的這點你馬上推理就可以得到結論;可是你並沒有得到新知識,因為彼山有火不是你得到的新知識、這個是必然。
由這個比較你就可以理解因明是怎麼回事、三段論式是怎麼回事,相信在大學時各位多多少少有接觸過西方邏輯的三段論式。
大前提就相當於喻體,有同品喻體、或異品喻體,是既有的知識,比方,知道有煙就有火
因就是三段論式的小前提
結論就是那個山有火   )))

 

《量理寶藏論釋》01-2-彼山有煙-20240103.jpg
((( 這張圖3個圓,一開始他就知道~~若有煙則有火,煙是中間的圓,火是大圓,煙一定會包在火裡面,最後他發覺彼山有煙,山又比有煙要小、所以包在最裡面,這結論跑不出去就一定是彼山有火,這就是必然真、絕不會有誤差的。
由這例子,大家就能夠了解因明是怎麼回事。  )))

 

《量理寶藏論釋》01-3-5支比量vs3支比量-20240103.jpg
(((77 ***五支比量就是過去古因明正理派所用的方式,
~~彼山有火,彼山有煙,如灶,彼山亦如是、以有煙故。彼山有火。~~
1點:他們也是、跟剛剛一樣是~~彼山有火叫做~~彼山有煙,他也講,這裡這個喻是同品喻、後面還會有異品喻,講5支,同品裡面本來就會有5支,宗因喻下面這個喻就是~~如灶,這是什麼意思?見彼有煙及有火,就是你有一個經驗~有一個灶,這個灶你看過他是有煙也有火,然後你馬上就,這個合呢堪布是翻譯成應用、一樣的意思,合~~彼山亦如是、以有煙故。我現在先告訴各位我馬上提醒你、所以你就會很清楚,這個怎麼只能靠一個灶他就證明了煙跟火之間的關係?醬懂我意思?這是不行的,剛剛前面講3支比量時用同品喻體是把整個都含蓋進去了,若有煙則有火~~這個就是全部包括了,可這邊沒有喻體。所以為什麼陳那要訂出因3相、要訂出這個喻體,就是解決他這個、他這個是沒辦法證明的。合以後5支就很簡單的下結論~~彼山有火,這種結論是完全沒有辦法結論、是站不住腳的。同理,他的異品喻也是一樣,他說~~就像水,見彼無火及無煙,然後他馬上就合(應用):彼山不如是,以有煙故,所以結論:彼山有火。
2點,是要讓各位很清楚的知道他的問題出在哪裡。因為他用~彼山亦如是、以有煙故,或者用~彼山不如是、以有煙故,這是不能成立的,你不能只靠醬一個例子你就推論所有的東西都是這樣。所以陳那為什麼要立因3相、他就是用喻體那就不是一個例子,那就是同品遍有,全部只要是同品的東西他都是有煙也有火。而這裡單單醬子用一個喻不能成立有煙就有火、無火就無煙,單單看一個灶就醬子結論是沒辦法結論的;而這個問題就是要靠喻體來解決。喻體,你讀《量理寶藏論》讀到相關的地方就會有一個叫隨存隨滅4個字,這4個字很重要,這所講的就是喻體的概念。什麼叫「隨存隨滅」?「隨存」你只要有煙他就有火;什麼叫「隨滅」?你只要沒有火他就沒有煙。喻體所表現的就是隨存跟隨滅的這關係是成立的;但在5支論式中這個「隨存隨滅」沒辦法成立,這個有煙就有火、無火就無煙成立就是因3相裡面的第2相跟第3相。醬你就很清楚理解了為什麼當時陳那要用因3相規定要有這個喻體,所以這個沒辦法確定。
3點,那這個5支我並沒真正學過他怎麼講,但我在李潤生《因明入正理論導讀》中很清楚的知道在5支論式裡面彼山有火被承許為能立,可經常並不是我自宗所承許的能立,就一般我們叫做宗法,為什麼?現原因我不知道,但現在我給你結論~~因為5支論式裡面認為的所立不是彼山有火醬一句、而是分開成彼山是所立、有火也是所立,事實上古因明裡這2個不能算是所立支、算是能立支,為什麼?現先告訴你我沒學也不想學5支論式,但這裡告訴你你只要記住這個事實,因為這個事實對你學《量理寶藏論》到後面的一些論點你就容易懂,否則到後面你就不懂《量理寶藏論》為什麼會那樣講。也就是他並沒有真正的宗法,所以你就知道因3相裡面第一個就是遍是宗法性、然後同品定有、異品遍無,同品我現在不用遍有先不解釋以後會再解釋,這是講因3相的文字。既然沒有彼山有火這個宗法,你就沒辦法建立因的第一相,因的第一相是怎麼建立的?他說彼山有火、然後彼山有煙,這個彼山有煙若有茅盾你因的第一相就不過了,醬懂?比方,我說彼山有海這因第一相就過不了,對吧?!這個彼山跟這因這個能立就沒辦法建立關係了,沒辦法建立關係的話你因第一相就過不了~~最簡單就這概念。那因為現在5支論式裡面並沒有真正的彼山有火醬一個宗法,因為他把彼山跟有火都算是能立支、不是所立(((這裡應該是口誤,跟前面講的不同,也跟補充資料不同,應該是彼山跟有火都算是所立支、不是能立,因此5支論式並沒有真正的宗法。20240115)))所以他沒有宗法這個東西,沒有這個東西他就沒辦法建立因第一相。所以根本上5支論式,除了剛剛講的他沒有~隨存隨滅~的關係,也就是他沒有很清楚的建立喻體這個大缺點以外,還有他沒有宗法,沒有宗法你就發現因3相他全部沒有,本質上這個論式等同不存在宗法,宗法是什麼?就彼山有火,就前面那整個論式他沒有宗法,這一沒有你就沒辦法建立因1相。所以綜合上面,你就看出來這5支論式中的宗沒有意義,為什麼宗沒有意義?就是補充資料的第3點解釋、宗是沒有意義的。下面的合跟結、或者說是應用跟結也毫無意義,為什麼?剛剛已解釋過了,這3個都沒有意義,你哪裡有因3相?所以你沒有辦法證明。
***三支比量
~~彼山有火,有煙故,(若有煙則有火,省略),如灶,若無火則無煙,如水。~~
1
、宗是彼山有火,因也是彼山有煙,他是醬子~~彼山有火,有煙故,如灶,但你一定要記住,如灶前面一定有一個~若有煙則有火~只是沒秀出來而已,這就是陳那強調的喻體,灶只不過是這個前提下面的一個例子~喻依而已,但你能找到所有同品的例子都服膺這個原則~若有煙則有火,所以你一定要記住第2個是同品的喻體、喻依。異品也一樣~~若無火則無煙、如水。大家一定要記住一個很重要的觀念,同品的喻體~若有煙則有火~跟異品的喻體~若無火則無煙~2個東西是邏輯等值,什麼意思呢?用數學公式你馬上就理解了,A=B,把這2個換位且換性,A=B就相當於 -B=-A,邏輯等值就是這個意思。
2、在建立因3相的時候,就要確保能立的因支能夠證明所立的宗支,也就是~~遍是宗法性、同品定有、異品遍無,這是因3相的用字。那這很容易產生一個問題,同品喻體、跟異品喻體既然是邏輯等值,就生起2個問題:
a、為什麼不直接追求同品遍有?幹嘛定有、直接就同品遍有。b、既然同品喻體、跟異品喻體是邏輯等值,為什麼不直接就證明異品遍無?幹嘛要醬子繞。因為真正順序是因第一相叫遍是宗法性、因第2相是同品定有,為什麼因第2相是定有、不是遍有呢?因為最後目的還是遍有,雖說這邊是同品定有,但我後面再繼續證明異品遍無的時候,因他是邏輯等值、也就等於同品遍有,就一樣了。那你可能會想為什麼不一開始就同品遍有?幹嘛中間要經過這些步驟?再來,為什麼不一開始就異品遍無?為什麼不就直接異品遍無?這些雖然不是很重要但最好一開始你就知道,知道以後對你後面學下去就不會有似是而非的那種概念在裡面,你就非常清楚。
現在回答
a這個問題,為什麼不直接追求同品遍有?因為不能一開始就追求遍有,為什麼?有很多正因,因為你追求遍有、原本很多可以做為因的東西就不能作為因了。比方,這個論式~~此是樹木,菩提樹故,此是樹木~這等於是宗,菩提樹故~因,這當然可以成立,菩提樹是樹木本來就可以成立。但你若是要求同品遍有的話,那就會讓所有的樹都要是菩提樹,醬了解?這邊同品就變成都是菩提樹了,所謂同品一定是要跟因、跟宗2邊都能對上的,那你要跟因對上只有菩提樹、這因是菩提樹,所以所有的樹都要變成菩提樹。事實上,這裡用上桃樹、梅樹其他所有的樹都可以做同品,此是樹木、菩提樹故這個成立以外,此是樹木、桃樹故,此是樹木、梅樹故,這都可以成立,都是正因。可你一開始就要求遍有的話,這種論式就沒辦法用,本來是正因就變成不是正因了、就被否定了。就為了這一點,一開始不能追求遍有、一定要追求定有。還有一點,其實這個原因很重要,你要記住這是從5支作法轉過來的,所以他們也會follow show,就前面怎麼做就盡量不用改的就照用,所以很自然的就會先追求同品、後面再追求異品,這也是一個原因,但仍是要under邏輯的嚴謹性之下。那我現在告訴你他為什麼不一開始就遍有?就因為這個原因,所以是定有;可雖然開始是定有,但後面有一個異品遍無,異品遍無就沒有這個問題了。所以當我能夠證明異品遍無的時候,就等於是證明同品遍有,因為他們是邏輯等值。所以這邊雖然求的是定有,可是當我一成立異品遍無的時候,這個定有就變成遍有,因為是邏輯等值;因此這就沒有問題了。
接著回答
b這個問題,既然是醬子為什麼不一開始就追求異品遍無呢?其實這只是一個參考,但這參考也蠻重要,就說假如一開始你就追求異品遍無的時候,在異品裡面你有可能會找不到異品喻,喻什麼?喻依、你找不到例子;按照道理講,你找不到例子你的喻體也不能成立。醬懂?!像什麼情況異品喻會找不到呢?比方,萬法空性、離一多故。你讀《中觀莊嚴論》就有離一多因故,這是很出名的標準論式。這個論式裡面今天若用同品來檢查的時候叫做~~離一多、所以他是空性~這站得住腳,時間不夠這不解釋了,本來就是這樣;但是換過來是異體的時候~~他假如不是空性的話、他一定有一多,可那不是空性的東西在這世界上找不到,醬一講你應該就懂了,在這世界上找不到就是沒有辦法找到異品喻,異品喻你找不到。
3、由上面這2個答案你可以理解因明整個3段論式的嚴謹性、或者講因3相的嚴謹性。你也可以看到因為是醬一個情況,所以是~~有煙有火、無火無煙~~這就可以得到證明,隨存隨滅關係就確定了,也就因2、跟因3相。因為他是有宗法,所以他因第一相也是可以檢查的,在這個例子~彼山有火、有煙故~裡面因第一相當然成立,那現在你直接檢查~~彼山有煙,成立沒有問題。
喻體的概念~~「隨存隨滅」~~喻體所表現的就是隨存跟隨滅的這關係是成立的

沒有彼山有火這個宗法,你就沒辦法建立因的第一相
5支論式的2大缺點:1。沒有~隨存隨滅~的關係,也就是他沒有很清楚的建立喻體,2。他沒有宗法,故因3相他全部沒有。
能夠證明異品遍無的時候,就等於是證明同品遍有,因為他們是邏輯等值  20240118)))

PS
@ 前面補充資料中後期因明講到在「為自比量」主張先宗後因略喻、「為他比量」主張先喻後因略宗,請舉例詳細說明。
在李潤生的《因明入正理論導讀》中就有例子,第一個例子講「為自比量」,只有引宗、因並沒有喻,一般「為自比量」就不需要用喻,宗~~此間不冷,這裡一點都不冷,什麼原因呢?有烈火故。醬就結束了,因為有火所以這裡不會冷,這時他已經含蓋了喻支,喻支就~~若有烈火就不會有冷處;跟過去的一切經驗都是相同的,所以就不需要再去建立喻體跟喻依出來。《釋量論》中有講「為自比量」可以只用2支。「為他比量」的時候就先喻後因略宗,比喻~~若彼事物是所作,就是所作性的話、那你就見彼無常,如瓶等。這直接把喻體跟喻依都講出來了,這裡先講喻,喻體~若彼是所作,那你就知道他是無常,就說這假如是所作性的話他就是無常,這個指的是同品喻體,接著就告訴你一個喻依就像~瓶、盆等等,因瓶、盆都是所作性的、也都是無常的。這講完以後、也就後面這個喻給你以後,他馬上就告訴你~聲是所作,所以他就不需要再立宗了。他給你喻以後、再來給你因,也就相當於剛剛講的3段論式裡面的第一個就大前提是喻體,然後再來小前提就是因,所以這個就相當於是西方的3段論式倒過來講,倒過來講的時候就不需要再去下宗了,你自己就可以下結論了。
不過,因明3段論式有個缺點就他~不是必然真、是概然真,那我們怎麼解決這個呢?一般有2種方式,1就是直接去做現量的檢驗,簡單講就是直接去看看山上是不是有火,那你會想既然醬子那幹嘛要推論?其實他只是要告訴你這雖然是概然真,但這能成立的百分比是非常大的,大部分來講是不會錯的。但有沒有可能錯?還是有可能。像這個你會講~既然用現量幹嘛還要推理?那他有第2個方法,就別立因、跟喻,就你不用現在這個改用另外一個因跟喻,你看看他會不會是跟宗相違的結論,一般你去試別的基本上也不會跟宗相違。
Anyway,雖然他有這個缺點但還是可以再去檢驗,基本上他的誤差水準不會像一般統計講的記得是3% 1%統計講的誤差水準這有點記不清了

@ 同品定有 vs 同品遍有
有一個概念要記住,定有,你假如追求遍有也不一定都會出問題,可是你用這個原則的時候有很多真因就不能用了,比方,這是樹、菩提樹故,這用因3相去檢查這是站得住腳的,這論式可以成立。但因你追求遍有,就變成所有的樹都要變菩提樹了,所以這會讓你很多真正的因變成沒辦法拿來用。其實就算一開始就追求遍有、很多情況也不會出問題。

arrow
arrow

    七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