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觀-036-論釋-016-第十六课-20230822
遍智10-9-資糧修行之地資糧7地之20種修治、8-《慧光集51-p161

思考题

1.七地菩萨以哪两种修治断除对补特伽罗的常断两种执著?其中道理何在?
2.请用自己的语言谈一谈你对大乘佛法“一理”的理解。
3.八地菩萨的清净、圆满、成熟三种功德各是什么意思?

每一堂课开讲之前,大家都应该发无上菩提心,同时要观想自己获得人身非常有意义,因为我们在末法时代遇到了大乘佛法,尤其是空性法门,即使没有懂得其中的意义,但只要听到了这种法音,就决定对今生来世断除轮回的根本有意义。对于这一点,我是深信不疑的。正因如此,不管再累,自己始终对学习佛法有很强烈的意乐。有个别人的强烈意乐类似发高烧,暂时会经常流眼泪,过段时间烧退了眼泪就没了。我本人不是这样的,还是有一种长期的信心。
今天講16課,共修這麼久就這次常常會覺得自己沒辦法提供太多的幫助給各位。現在仍是按照堪布的教言順著讀下去,我也盡量把我所知道的分享給各位。
一開始,堪布強調要發菩提心,又說學佛一定要具有長期的信心。我想我們可能沒有堪布那樣子強烈的信心,但我們都有感覺學佛不是一年、2年可以成就的,都要長期的信心。

我们每次学习大乘佛法时,都要想到:我身边有这么多人连前生后世的道理都不懂,连自己将来要随业漂泊都不知道,真的非常可怜!在对这些众生生起悲心的同时,也会为自己感到幸福,因为我们依靠听闻佛法能减少烦恼,在阿赖耶上种下非常殊胜的善根。
這裡阿賴耶標成綠色,以前也跟大家報告過,阿賴耶跟阿賴耶識是不一樣的概念,有時好像他們會通用,可基本上阿賴耶他不是現量,甚至我感覺阿賴耶本身應該也是在無為法的範圍裡面,所以我覺得這裡應該是講阿賴耶識才對,先不管、就是標示一下,除非各位有問題。

下面紧接着讲《现观庄严论》中第七地菩萨的修治。前面已经讲了七地所断除的二十种烦恼,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能断除的智慧之分类。
接下來就是講7地菩薩,上一課講了7地菩薩一定要斷的20種煩惱,今天就講他是用什麼樣智慧去斷這20種煩惱。
現在藉這機會先把一些重要的東西再複習一遍……
我們現在這地方讀到的是在討論地資糧,地資糧跟對治資糧,對治資糧還沒講到、應該是下一節課會講到,對治資糧基本上也就是一般講的入定,那入定進去的時候以前我們學過有一個無間道一個解脫道,簡單講,無間道是斷煩惱、解脫道是產生智慧為什麼要再提一遍呢,因為7地菩薩斷了20種煩惱,然後今天我們要學習他能夠斷煩惱的智慧。那麼,我把剛剛那一個講完以後、提醒各位我們就把他連在一起,其實他前面已經有一個入定、因地資糧是出定做的事情,他有一個入定,他這個入定裡面有一個無間道一個解脫道,基本上就把該斷的煩惱斷掉、然後把這一個該生的智慧生起來,對我們來說我們討論對治資糧也只能討論到這樣,就沒辦法很詳細去講斷哪些煩惱、或者生起哪些智慧,但重點是這個事情做完了以後他的表現是在地資糧上面。我斷了煩惱生出智慧,我也許在入定裡面沒有很明顯的區別,但是現在地資糧就是出定,所以他說這個是難以通達之理,他出定了以後在出定裡面這邊的術語叫做
「修治」,在他的修治裡面就可以顯現出來他斷了20種煩惱。其實這20種煩惱應該是要連著他對治資糧裡的無間道他已經斷了,那斷了以後,現在在地資糧裡面就出定位的時候他就表現出來,同時,他講說能斷的智慧,這也等於你在他的修治裡面也可以對應到有這些智慧。他是沒醬子講、但我覺得藉這機會~今天在讀7地菩薩、了解他主要在講修治的時候談到他斷了20種煩惱,然後20種能斷這些煩惱的智慧。這些東西就藉這機會再把我認為的重點~~在地資糧跟這個修治上面也就他說難以通達之理再快快複習一遍、再把他連起來。因為我覺得~~怎麼樣討論為什麼他修治要修治這些,這部分我非常弱、幾乎沒辦法提供各位非常好的參考、或者拋磚引玉,這部分我沒辦法;但是,一碰到重要的我會不停的講,因為這個是由《現觀莊嚴論》裡學到的且是一個新的知識,那這個新的知識也讓我很多東西都可以串起來。
現在就開始講7地菩薩他到底能夠產生哪20種智慧。

辰二(断彼之修治法)分二:一、证悟本体无我之修治;二、彼之作用方便波罗蜜多。
巳一(证悟本体无我之修治)分二:一、人无我之修治;二、法无我之修治。
午一(人无我之修治)分二:一、本体差別事补特伽罗人我之智慧;二、差别法离二边之修治。
哦巴活佛的分類,我是沒資格做任何評論,但總覺得要去了解他為什麼要醬子分類你要下很大的功夫,偏這裡也沒解釋為什麼要醬子分、也沒解釋科判這裡面到底代表什麼意思,所以這個地方也常常讓我struggle,又想把他搞清楚後跟大家講,但又覺得花很多時間去弄清楚似乎也沒什麼好處,不覺得這可以讓我們匯通、把過去什麼都串起來,就說作用不大反而會因為花太多時間去了解這分類以至更可能會失掉了重點;這是我的感覺,所以就不想花太多時間去討論他為什麼要醬子分類,特別是差別事、差別法用得非常多,但感覺這種用法並不會對我們幫助很大。
在美國班上談到什麼叫
一理,其實這2句話就解決了,我有把米滂仁波切的講法跟哦巴活佛的分類大致做了個比較,等下碰到時再報告。
這裡他分做人我跟法我,人我又分成差別事跟差別法,等下會把我的理解講一下,醬大家就能了解為什麼我不想多花時間在這分類上面,等下你們也能感受的到。
未一、本体补特伽罗人我之智慧:p161
   
知三解脱门,三轮皆清净。
1科本體補特伽羅人我之智慧,本體指的就是差別事,因此第2科就會變成差別法。
本體就講到~~~
三解脫門跟三輪清淨,這是2個概念,米滂仁波切也是講三解脫門跟三輪清淨。以我的了解,三解脫門帶你到空性,三輪清淨也是帶你到空性,但這2個空性所帶的重點不太一樣,等下有機會把這個講清楚。

前面讲菩萨得七地时要断除人我方面的四种相执——我相、众生相、命相、补特伽罗相,《金刚经》中也有类似的说法。这四种相执是每个凡夫人都具足的,只有断除了它们,才能够成就三解脱门(三解脱门是证悟空性的三种智慧,即体空性、因无相、果无愿)。
堪布這邊強調~~體空性、因無相、果無願,一般3解脫~~空性、無相、無願,其實3解脫有不一樣的說法,就我看到的談錫勇書中~空性這解脫門是在資糧道、無相在加行道、無願指見道,還有看到其他不一樣的說法,有時會把無相在前面、空性放在第2。這裡有一個地方也沒解釋~~假如體空性、那為什麼叫因無相?假如因無相也就代表沒有因了。這強調是因果方面還是什麼……我也不知道為什麼要用……這個是哦巴活佛的說法。
三解脫門~空性、無相、無願,相對談錫勇就相當~資糧道、加行道、見道

1、了知断除执著差別事體:我的本体,因此是体空性解脱。
第六地时已经证悟了般若波罗蜜多,那么七地菩萨当然不会再执著我相——常有的我也不存在、无常的我也不存在、心识的我也不存在、心识以外的我也不存在……
這顏色是哦巴活佛的說法,他說~~了知斷除執著我的本體,我的本體就是差別事,因此是體空性的解脫。那米滂仁波切的3門解脫是這麼說~~1.了知輪涅一切萬法自體空性離戲,簡單講概念上就是強調空性,2.因萬法自體空性離戲而不執於相,就強調無相、3.無有愛染三界之願、就是無願,就比較簡單做很清楚的解釋,不是像哦巴活佛的用字比較複雜、又連到差別事、差別法,這我也沒辦法解釋也講不出來為什麼要用醬子的作法。
在第6地已經證悟,那麼7地菩薩當然不會再執著我相,其實,不執著我相並不是到7地才有醬子的本領,所以一碰到這我就不知道要怎麼解釋,為什麼這裡要去強調這個?基本上,初地開始就把遍計我執全部斷掉了,當然這裡可以強調說因為7地是斷俱生,理論上7地是俱生我執全部斷掉,所以到8地時他就有無生法忍、就是所有我執全部在8地就沒有了。堪布醬子講應該是配合哦巴活佛,但是為什麼常有的我也不存在、無常的我也不存在、心識的我也不存在、心識以外的我也不存在,其實不是到7地才這樣,不是到7地才有醬子的本領。

现在我们通过学习中观,也能依靠分别念推出无我,但这种无我跟七地的无我还是有很大差别的——我们的无我只是比量理论,而七地的无我是完全現量证悟。当完全证悟时,就再也不会为了自己而痛苦流泪了。
堪布強調~~我們透過學習當然也可以有無我的概念,我們這無我概念跟7地有很大差別;不用跟7地比,就光是跟見道就有很大差別,我們的無我是一種理論、是一種比量、是一種分別念,7地的無我完全是證悟,證悟代表是現量,當然不一樣。但我要講的這並不是到七地才醬子,所以為什麼在這裡要再提這些我沒辦法解釋。你看米滂仁波切重點就是~~了知輪涅一切萬法自體空性離戲。其實,每次讀到這就感覺很慚愧、不知道要怎麼跟各位解釋、為什麼要講醬。

2、不执著差別事相:有情之相,故而是因无相解脱。既然就每一个个体而言,并不存在所谓的我,那么这所有个体的聚合——众生的相也是不存在的。或者说,作为因的众生不存在,因当中个别本体的我更不可能存在。
米滂仁波切~~因萬法自體空性離戲而不執於相。
哦巴活佛這邊提到~~不執著有情之相,這他就叫做因無相。其實這裡面有一個概念~~不管是講體空性、或是講因無相,假如以哦巴活佛的差別事跟差別法這種概念來看他的時候,其實他講的都是差別事,只不過他這個差別事又被分成差別事的體、差別事的相、跟差別事的用,對我來講他這個等於是體相用,因為體是空性,可是你假如用相的角度、空性的體來講相是無相,那用呢,比方說,代表是空性這地方有一個生命,所以這是我想辦法來做的解釋他為什麼要用醬子。其實,他這個講法全部都是差別事、指的都是差別事,又分做空性的體、有情的相、命的本性,這就是配合體空性、因無相、果無願,最後再一個3輪體空;其實3輪體空基本上也是在差別事的角度裡面。所以你看,哦巴活佛他就不加這叫差別事這叫差別法,我們已經不知道他為什麼要醬子講,現又加上差別事差別法,顯得更不知道要怎麼講。
但是你去看米滂仁波切,他最重要就是在強調~~空性、無相、無願,就在強調3解脫門;雖然2個都講得一樣,但米滂仁波切沒有再加鹽加醋,就直接告訴你~~無我這地方需要3門解脫,因為,至少我們知道7地的時候等於是把俱生所有的我都斷了;接下來就強調的是所謂的3輪體空。

3、不希求差別事用:命的本性,因而是果无愿解脱。既然众生和我都不存在,那么我们通过分别念在同类相续上所安立的不相应行法——命也是不存在的,以此就不会有任何果方面的愿求了。
米滂仁波切~~無有愛染三界之願。

4、不执著作者的补特伽罗,所以三轮普皆清净。既然我不存在、众生不存在、命也不存在,那么这一切的根本——心也无法存在,故而说能作、所作、作业此三轮皆为清净。

七地菩萨人无我的智慧依靠所断四种相执:有無顯現3、似二顯現1而分出以上四种反体語言顯現,但空性本体还是同一个。
所以這4個本身基本上都是在強調哦巴活佛所講的差別事,這時還沒講到差別法、而且只有講人無我的部分。若以醬子看~這是加了我本身對這的了解,然後看是不是能夠體現出他為什麼醬子講的背後的道理,但發覺還是困難,雖然我可以講出一些東西但感覺關聯性還是沒有那麼強,因為他這邊講的4個相執這就是講有4種差別事的意思,這裡面有3個是有無顯現、有1個是似二顯現,不管是有無顯現、或似二顯現這基本上都是我們輪迴的原因,一般講似二顯現、語言顯現,語言顯現用有無來代表,由醬分出4種反體。什麼叫4種反體?反體,在因明上的意思就是用4種分別念來表示,反體講的是這個意思,那是跟什麼東西對應的?跟本體對應的。就說我有一個比方說本體,是說他用這個我想要解釋就會扯到一堆東西,其實這些東西下來做了解釋也不見得能幫助大家多少。
***本體跟反體在概念上面是這樣的***
那我們現在先講如果你今天要講本體跟反體在概念上面是這樣的~~現是以因明的角度,現在不是講勝義、是用世俗的角度來講,我有一個本體,一般有本體的意思是他是存在的、在世俗上存在的,一般因明叫做
「自相」,比方,像所有你看到的色法基本上就是自相、他是一種本體。那什麼叫反體呢?我現在看到一個石頭,那我馬上就說這個石頭是無常的,這個時候這個無常就是反體,就是根據石頭這個自相的本體我在分別念裡面產生一個跟他是同體相屬的東西~現這個叫做無常,這個無常本身是一種分別念,在因明叫做「總相」,他是你腦筋裡面根據這個本體你產生的一個分別念。那是不是只能有一種分別念?當然不是,你可以講他是無常、你也可以講他是所作、你也可以講他是緣起,你可以用一大堆的語言來描述他,每一種基本上都是反體、在概念上都是反體。所以他這邊醬子繞能夠有多少幫助我不知道,但是,沒關係,因米滂仁波切就直接說7地菩薩他有3門解脫的智慧,當然這智慧是以7地菩薩的角度講的3門解脫,然後再加上他有3輪體空醬一個智慧。不管是3門解脫、或3輪體空,最後當然都會跟空性產生關聯。
現在哦巴活佛把他歸做人無我,米滂仁波切就沒有特別去歸類人無我、沒在概念上硬是要醬子分,我知道哦巴活佛為什麼要醬子分,其實他也下了很大的功夫,他在上一課所斷的20種煩惱裡面他就醬子分,所以他到智慧這邊的時候他必須延續前面那個分法,所以他就拆成有差別事差別法、又強調這是屬於人無我部分。那米滂仁波切也是講3門解脫跟3輪體空,可是他就沒有特別強調這是屬於人無我。現先講完,等等再給各位看另外一個東西,可能你們就會連起來了我在這裡面所講的為什麼要醬子講。
***本體~他是存在的、在世俗上存在的,一般因明叫做
「自相」
***反體~根據這個自相的本體在分別念裡面產生一個跟他是同體相屬的東西,因明叫做「總相」

未二、差别法离二边之修治:
    大悲无执著。
頌詞接著就講到一個大悲跟執著,哦巴活佛就把大悲跟執著變成是差別法,差別法的解釋是因為不常不斷的關係,就用大悲來不執著有情是斷滅,然後,就用智慧空性無有執著來不執著有情是常有,他就把這個歸屬在人無我方面的差別法。剛剛講過被拆成4個的差別事,簡單講,差別事指的就是真正人無我那個空的體,為了讓大家易於了解記憶就採用體相用及3輪體空等4個角度來講差別事,到這裡就變成差別法。那藉這機會大家先了解什麼叫差別法?你們都知道《中論》裡的8不中道~不生不滅、不常不斷、不來不去、不一不異,簡單講這個8不中道就是差別法,差別事是空性。現用中觀的角度來講,他的差別事指的是空性、他的差別法就是不常不斷就剛講的8不中道,若按照8不中道的概念他跟空性2個是一件事,他是用8不中道來說明空性,另外也告訴你空性本身他就是不常不斷、不生不滅、不來不去、不一不異,這2個互相……醬理解?
但這邊醬子用法又稍微不一樣,因這邊用常斷所以他會講差別法,這邊是講~~差別法離二邊,這個二邊他指的是常斷,但若是用
8不中道的概念裡面不止有常斷,生滅、來去這都是二邊都可以套用,只不過這裡是用常斷來解釋,其實,8不中道的概念裡面不常不斷就是空性醬能懂?就說空性本身……醬子講好了,任何一個實在有的東西你只有2個選擇~~1個是實有、1個是完全沒有就是斷滅,1個有、1個沒有你就只有這2個選擇,像生滅、來去這都是2元,那8不中道是告訴你2個都走不通,那2個都走不通代表是什麼?代表他是出世間、他是空性。其實這就是兩難的一種概念,就說,只要是存在的東西只有2種可能~~1種是常、1種是斷,1種是生、1種是滅,1種是一、1種是異,就說你這2個東西是一樣的或你這2個東西是不一樣的,結果我現在給你證明你都是不常不斷、不一不異,就全部2邊都否定,2邊都否定以後就代表他是空性。那跟這邊的講法又稍微不太一樣,因為這邊講法你也可以像剛剛那樣講,其實他是用不常不斷來了解他是空性;這裡倒過來,他用大悲跟不執著來然後不常不斷,其實如果他前面已經有空性他就不會有常斷的概念,理論上是這樣。
哦巴活佛用這樣安排要怎麼去把他解釋的清楚,我實在有困難,可你看米滂仁波切就不會醬子用,他直接就~~希望眾生遠離痛苦的大悲、於任何法都無所執著,他就不會扯常斷出來;那哦巴活佛為什麼要扯上常斷因為他在前面的頌詞也有講到常斷,他就把他連起來,但重點就在我實在沒辦法給各位一個非常好的說明,把他為什麼要醬子講給各位一個說明。這就是共修到現在我覺得相當的對不起各位,拿不出什麼好的東西,像我讀到醬子完全沒有辦法更深入的時候,我就只看米滂仁波切的,那我了解在7地的時候彌勒菩薩教他要做20種修治是斷煩惱、20種是能斷煩惱的智慧,裡面內容背不住但是就看過一遍,也只能做到醬子。((感謝師兄,畢竟連翻譯的中文意思有時都會看不懂的我感覺還是很有收穫啊!雖說覆聽的超慢,不就是因為難度高嘛?! 20231005))
8
不中道就是差別法、空性是差別事

5、不执著有情为断灭,由此方便大悲油然而生。在世俗中,菩萨了知一切众生生生世世流转于轮回,因此不断地生起愿拔众苦的大悲心。如果众生是石头、木头一样的无情法,或者只是今生短暂受苦,死了以后不再转生,那就不需要对他们生悲心了;然而众生因为无明愚痴未灭,必定会一直不断地漂流,所以是很可怜的。

6、不执著有情是常有的事物,因此智慧空性无有执著。菩萨以缘起性空的智慧照见世间无有任何一法常有,这个道理在中观论典中反复讲过。

以上所说的就是要离二边:因为有“大悲”的缘故,远离了断灭的边;因为无执著的缘故,远离了执著补特伽罗常有不变存在的边。

归根结底,大乘佛法的精要就是大悲与无执的智慧,也就是常说的智悲双运。以智慧来观察时,胜义中一切都不存在,连现在如梦如幻的显现也不存在,而由于众生不懂这样的道理,所以一定要对他们生起悲心。

七地菩萨的修治从人无我的侧面共分以上六种,大家应该清楚。
七地菩薩在人無我方面有6種修治,就4個差別事~~空性的體相用的3門解脫及3輪體空,2個差別法~~常、斷,就是要對付常斷為不常也不斷,用什麼對付呢?用大悲跟無執著。這也只能做個整理,但為什麼要醬子就講不出來了。

午二(法无我之修治)分二:一、本体法差別事无我平等智慧;二、彼差别法之修治。
未一、本体法无我平等智慧:
    法平等
~~法平等一理~~
接下來就提到法無我的修治,此時差別事就變成是法平等
法平等是差別事

7、不执著法为有相,由此通达诸法是无我平等性。菩萨对一切法断除相执,现证万事万物本体上究竟平等、无从分别,显现与空性平等、轮回与涅槃平等、我与无我平等、世俗与胜义平等……这就是佛陀所发现的一切万法的本性。这并不是本来不是这样,佛陀把它创造出来,而是万法的本来实相。
這個差別事是~~不執著法為有相,由此通達諸法是無我平等性。米滂仁波切只有一句話~~通曉有寂諸法平等性。什麼叫做法的平等性?法的平等性的來源是~~他先知道是空性,空性了以後知道所有的東西都是空性,既然所有的法都是空性所以所有的法都是平等,那這個平等是由空性轉過來的;是醬子的一個演變,所以這是在2轉法輪到了最究竟的時候講平等,我們講無上正等正覺有一個等字,你有了空性以後最後是平等覺、也就是一般所謂的圓覺,平等就是因所有的法都是空性。
2轉法輪、平等覺(圓覺),這個平等是由空性轉過來的

要了解法无我,就首先要通达万事万物皆为平等,这是法无我的根本。我们平时常说轮涅平等、无有高下,这其中的道理其实非常深奥。
堪布註記~~要了解法無我,就首先要通達萬事萬物皆為平等。但以我的認知他要知道法無我並不是要先知道都是平等,他知道法無我其實是應該知道空性。第一個是知道空性,這平等是因為萬法都是空性才知道萬法都是平等的,因為一律都是空性~~概念是醬子,那這邊假如說因為要知道萬法平等所以才知道法無我,這感覺是為了配合頌詞而這麼講的。

未二(彼差别法之修治)分三:一、因无相之差别;二、体无生之差别;三、果断证之差别。
這個就更複雜了,分成因無相、體無生、再果斷證的差別,如果你了解在前一課講斷煩惱時已經用醬子分類,這時你就理解為了要跟前面一致才做醬子分類;醬子分類看來就非常複雜了。
申一、因无相之差别:
    …一理一佛乘、圓覺
~~法平等一理一佛乘、圓覺~~
因無相,這裡不是在談法平等,在前一科講法平等時你不要管一理,這邊講因無相時你就不要管法平等只管一理。

8、不执著因之相,由此了知因大乘之一理。声闻、缘觉、菩萨三乘最后究竟归于一乘,这就是所谓大乘一乘法门。或者“一理也可以解释为: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有形形色色不同的因,但这些因在空性中全部是一味一体、不可分割的。
米滂仁波切~~了達諸乘究竟為一乘之理趣的一理。
這個「一理」,米滂仁波切講的非常清楚就是「一佛乘」,了達諸乘究竟為一乘之理趣的一理~~這句話的意思就是一佛乘;可堪布認為這個「一理」也可以解釋為圓覺。你看堪布說~~聲聞、緣覺、菩薩三乘最後究竟歸於一乘,這指的是一佛乘、也就說大乘是一乘法。堪布又說~~「一理」也可以解釋為:世間的萬事萬物都有形形色色不同的因,但這些因在空性中全部是一味一體、不可分割的~~這又回到平等的概念,就在這加註了一個圓覺的概念。可是米滂仁波切、或是哦巴活佛均沒有強調圓覺的概念、均是指一佛乘,為什麼堪布會做醬的解釋?我認為堪布也不會自己編應該是他手邊資料有做醬解釋,或者是因為法平等放在同一個頌詞裡,所以才有醬子的想法。

《妙法莲华经》和《宝性论》为什么都要安立究竟一乘呢?因为佛陀虽然相应众生根基而暂时宣说了不同的法门,但从最究竟的层面来看,万法的因唯一是空性的。《大幻化网》当中也通过“一因”等理来抉择诸法空性。
藉這機會講一下「一佛乘」。
不管是《妙法蓮華經》或是《寶性論》都講一佛乘,但漢傳跟藏傳是不一樣的解釋,漢傳在判教時認為《法華經》是最高的,因《法華經》裡談一佛乘,也就是佛教裡最高的層級叫一佛乘,在一佛乘下面可以分大乘、小乘,所以就變成大乘、小乘屬於一佛乘下面的分支,這是獨尊《法華經》的天台宗一佛乘的意思。今天我們讀的是藏傳、藏傳就沒這個意思,藏傳一佛乘的意思就是大乘,佛講什麼都是為了講大乘,講聲聞緣覺目的也是最後要告訴你大乘,所以佛只有講大乘,因此一佛乘就是大乘的意思。那今天我們讀的是藏傳所以不要用漢傳的解釋方法,就用藏傳的解釋方法,所以堪布才說聲聞、緣覺、菩薩三乘最後究竟歸於一乘,也就是都是大乘、所謂大乘一乘。
「一理」是「一佛乘」,一理的另外一個層面就是代表空性,就是只有空性。

早在两千五百多年前,佛教中就诞生了如此崇高的思想,这确实令现代人惊讶。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就物理学来说,二十世纪之前都属于经典物理学时期,从二十世纪初开始进入现代物理学时期。尤其是从普朗克(他1918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死于1947年)创建量子力学起,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才有了一点进步,但如果在东方文化中追溯,会发现比量子力学更细致的性空缘起之理早就于佛教中宣说了。这并不是佛教徒自夸,有智慧的人只要用心去观察就会明白。
堪布強調空性是佛學中非常高超的見地,這當然,在2千多年前就有醬子的概念真很了不起,空性比之20世紀才發現的量子力學是有相關的地方,因為發覺量子力學的理論以後,讓人更覺得佛學的空性理論了不起。可這2個絕不是一件事,因為量子力學跟空性並不能畫等號的,只不過是在概念上發覺佛學所講的理論比較接近現代科學的發現,並不是代表量子力學就是空性,量子力學我也不是專門,但曾請教過別人,因為他們講這量子還是有質量的,這就跟空性概念不是完全一樣。至於~~比量子力學更細緻的性空緣起之理,沒必要去跟科學比,科學有他的長處,佛教是講事實的真相、講真裡,但科學帶來很大的貢獻、各有長處。

申二、体无生之差别:
    知无生知忍,说诸法一相
~~知无生知忍,说诸法一相無二~~
這裡就轉至體無生,他是經過蘊、界、處這3個層面而了知體無生。

9、由于不执著有为法的,由此了知本体无生。
我们前面讲过,对蕴界处的执著都是所断,那么这里首先就讲,证得七地的时候,了知一切万法的本体根本无有任何产生,以此可以断除对五蕴的执著。因为色受想行识等蕴都是聚合的本体,如果了解到其中每一个法的本体都不存在,那么对五蕴的执著是不会有的。
米滂仁波切~~知曉名色原本無生

10、因为不执著法的,所以了知无生深义的法忍。
什么叫通达法忍呢?就是在证悟了甚深的空性境界之后,对无生之义再也不会生起畏惧,依靠了知十八界一切法的本体无有任何产生的智慧,便能断除对十八界的执著。
米滂仁波切~~以不懼怕三界自性離戲之甚深法門而了知法忍

11、由于不执著所知的,因而说所取能取的一切法是无二的一相
这就是我们经常讲的不二法门了。所谓十二处,内六处是六根,外六处是六境,六境是所取,六根是能取。因为完全通达了空性,所以不会执著能取所取这一类的差别法。
米滂仁波切~~因所知諸法無有能所二取,而宣說大乘方便一相之理
因為了解有為法的蘊、不執著有蘊,所以了知本體無生;由於不執著蘊、界、處的界,所以了知無生深義的法忍;再加上最後一個的不執著處,這個處正好是能取所取,因為就一個是識、一個是外境,意思就是不執著蘊、界、處的處,就代表沒有能所、就無二。那因為無二很重要,無二沒有能所,因為他得到無分別根本智的時候他就是沒有能所。他知道沒有能所,沒有能所這點非常重要,所以我們能夠證悟空性除了3門解脫以外還有3輪體空,這2個都是很重要的概念,所以在前面一共引用了4個,那米滂仁波切也是根據彌勒菩薩的教法而知道這4個的。

当然,七地菩萨所断除的蕴界处执著是从比较细微的俱生层面来讲的,实际上之前的菩萨都会断除类似的执著,包括声闻阿罗汉也对人我相关的五蕴空性有所证悟。
***一理、一相***
現在要強調的是~~從這邊引出來的「一相」,要配合「一理」把我所理解的跟各位分享、討論,因為這2個很重要。一理,大乘是講法空的,那法空就代表人也沒有所以是講空性,那由一相最後也能夠結論是空性、這個就一般講般若,那為什麼會去扯到12處、或者18界、或者5蘊?哦巴活佛也是為了配合前面,那事實上要講一理、或講一相的時候有沒有必要去牽扯的這麼複雜?對這我是比較保守,那我們用另外一個角度,在講之前我們要先了解7地菩薩是很重要的,7地叫做遠行地,以我的了解7地花的時間最長,所以他叫遠行地。你看《慧光集51p158米滂仁波切講了一句話~~依憑與唯一行道的關聯,而超離於相執之遠行地【即七地】,這裡就提到了遠行地,那什麼叫做~依憑與唯一行道的關聯?因為遠行地裡面有很重要的一個修行,7地為什麼要花那麼多的時間、他就是行,在見修行證裡面,見是見地、修、行也很重要、最後證,若是用行的角度來講其實就等於是完全了解緣起跟性空之間的概念,所以很多都是他親身去體驗,比方說你知道空性就是緣起、因為緣起所以是空性,那遠行地基本上在這上面下了非常大的功夫,所以所花的時間是最長的,可是就因為醬子所以他有辦法徹底的把所有的至少在人我的部分完全斷除~~大家要先了解遠行地就7地他本身在這一部分是很重要的。
現在回到課文,這裡要怎麼講呢?不像以前都條理分明,這也沒辦法。
現觀-036-論釋-016-20230822
016-遍智 米7地20種修治2-2023-08-22.jpg
現先看米滂仁波切說7地菩薩20種智慧產生、就是20種的修治,他的講法以我的理解他~~
一開始先講3解脫門也就是~空性、無相、無願,這正好是前面的123,接著這123就可以連結到第7個就講~法平等,並不是123這裡講人無我、7這裡講法無我,米滂仁波切如此解釋他的根據當然是彌勒菩薩,對我來講123下面連到7是因123這是3解脫門當然可以連到7這所謂的2轉的圓覺、也就是空性最後就是一切平等。當他醬子連結以後自然可以連結到8,這個8就是他們講的「一理」,其實這是從2轉先講3解脫門,然後就是進入空性、2轉最究竟時就講圓覺,那這個在3轉的時候就相當於3轉在講一佛乘,一佛乘是3轉講的。對我來講這不是米滂仁波切講的、是彌勒菩薩講的,米滂仁波切並沒有醬子分23轉而是全部排出來,我在解讀的時候假如今天沒看到哦巴活佛那個分類,我會很直接的12378;連8以後就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叫「一理」,這個概念就非常清楚。

2個,哦巴活佛在123以後第4他講的3輪清淨,這3輪清淨就可以連到第11的「一相」,可是哦巴活佛到了「一相」又分了很多,這個等等再看,那對我來講我直接4就可以連11「一相」,就變成是3輪清淨以後就可以連到似二顯現,就是你破了似二顯現就是沒有能取、諸法沒有能取;諸法沒有能取以後馬上可以連接12就是滅除諸分別,因為他先是沒有能所才滅除諸分別。這個似二顯現跟語言顯現、或者有無顯現這就是我們輪迴最重要的原因。
那對我來講以這張圖來講,他的56還有910跟這個沒有直接關聯,一個講大悲、一個講無執著,910講知無生、知忍,這忍最重要概念就是~~以不懼怕三界自性離戲之甚深法門而了知法忍,一個是知無生就是~~知曉名色原本無生,並不是沒有相關,但是直接相關的就一個一理、一個一相,醬的連結就很清楚了,那5 6 9 10這邊是另外的概念所以就另外放,再加上其他的8種修治,一共20種。

問:请用自己的语言谈一谈你对大乘佛法「一理」的理解。
答:七地菩薩20對治能斷中的第八種;123大乘解脫門空性、無相、無願4三輪能作、所作、作業清淨、5大悲、6無執著、7法平等、8一理、910知無生忍、11能所一相12無分別……;了達諸乘究竟為一乘一佛乘(米滂仁波切)
你看7地菩薩能斷智慧上一理就是第8個,剛剛講過了,123就大乘的3解脫門~空性、無相、無願,加上43輪體空~能作、所作、作業的3輪清淨,再來,同色的123可以連結到784可以連結到1112,最後就是沒有分別,沒分別也是空性、也就他產生的智慧。對我來講~醬子可以找到他們間的關係。

現在看哦巴活佛的講法……
現觀-036-論釋-016-20230822 016-遍智 哦7地20種修治3-2023-08-22.jpg
哦巴活佛將1234差別事歸對治大乘人無我差別事;56歸對治大乘人無我差別法常斷7歸對治法無我差別事;8歸對治法無我中因無相之差別之差別法修法無我,因唯大乘一理一佛乘);910歸對治法無我中體無生(無蘊、界)之差別之差別法修法無我,須知法体(蘊、界)無有11歸對治法無我中體無生(無處)之差別之差別法修法無我,須知法体(處)無有→能所一相...。
哦巴活佛分用~差別事、差別法的方式來解釋人無我、法無我的修治。
哦巴活佛醬子分是為了配合前面的分類,但我是花了很大的力氣才搞清楚、卻並不覺得這會比米滂仁波切的清楚,像這個一下就可以感覺一理一相的重要性。哦巴活佛把1 2 3 4當作修治人無我的差別事、5 6就一個常一個斷是修治人無我的差別法;7法無我的差別事,法無我的差別法又分因無相的8、體無生的9 10 11,果斷證有6法,簡單講,8這個差別法就修法無我只有大乘一理,一理歸在8因無相這裡就是一佛乘,再來,修法無我的時候要知道這個法體他的9蘊或10界是沒有的,接著第11修法無我的時候要知道這個法體他的處是沒有的,然後變成能所一相。

做了醬一個分析後各位就能理解為什麼我一開始講了那麼多話,我也不知道要怎麼解釋,真正很細的去理解他的分類的時候,至少我的感覺是覺得太過繁瑣,當然有很多人相應哦巴活佛的講法我也隨喜,你也可以只從米滂仁波切的角度去看,像我很自然的會做醬子連結在一起,做完這個連結就發現2個很重要的一個一理、一個一相,在他所講的智慧裡面都包括了,一理是來自於2轉的圓覺、就是諸法平等,那諸法平等來源是3解脫門,然後,無分別主要是來自於一相、就是沒有能所,沒有能所推到上面就是3輪體空
醬子算是把前面這一部分稍微作了一個比較,比較什麼?就米滂仁波切跟哦巴活佛2個的講法,雖然裡面內容一樣,但2個人講的方法完全不一樣,當然米滂仁波切要比哦巴活佛大德的多,這說法絕對合理,因米滂仁波切是寧瑪3全知之一。

申三(果断证之差别)分二:一、断所断障碍之修治;二、对治法止观之修治。
最後為什麼要醬子分,這還是配合前面科判的說法,所以這邊有斷所斷障礙之修治、對治法止觀之修治,你去看米滂仁波切的跟他講的不是完全沒有關係,可至少沒這麼複雜;什麼叫斷所斷障礙之修治、什麼叫對治法止觀之修治?那現在不管了。
酉一、断所断障碍之修治:
    灭除诸分别,离想见烦恼。
~~ 灭除能所诸分别,离烦恼~~
這就是以滅除能所的諸分別,這是從剛剛前面講的一相,一相最後就是滅除分別,滅除分別就是斷能所,斷了能所就等於是無分別,然後接著就離想、見、煩惱,這就是配合前面的4個顛倒、壞聚見、貪嗔癡這些煩惱。

这是对应前面的一句颂词——“住三界贪著”来讲的。

12、不执著苦谛的三界,由此彻底摧毁因非理作意的分别。得到七地的时候,已经断除了三界相关的所有分别执著,所以根本不会执著住于三界中。
米滂仁波切~滅除對能所之相的諸種分別。

13、不执著贪心等的因,由此远离有相之想的所知障和见、烦恼障。所谓想,是指常、乐、我、净四颠倒想;见,就是《俱舍论》中所讲的萨迦耶见、边见等五见;烦恼,是指贪心、嗔心、痴心、傲慢等。这里已经归纳了俱生烦恼障和俱生所知障所摄的七地菩萨的所断法。
米滂仁波切~遠離常、樂、我、淨四顛倒想,壞聚見、邪見等[諸見],以及貪、嗔、癡等煩惱。

如果专门研究《现观庄严论》,就会发现这个科判立得相当好,表明哦巴活佛具有非常深邃的智慧。

酉二(对治法止观之修治)分二:一、本体;二、作用。
戌一、本体:
    奢摩他定思,善毗钵舍那。
最後就涉及到奢摩他跟毗鉢舍那,米滂仁波切也是醬子講。

这里讲的是寂止和胜观。奢摩他即寂止,有时也翻译成三摩地、三昧、静虑、禅定等很多不同名词;毗钵舍那是胜观之义。

14、由于心里毫不怯懦,故而决定思维所依寂止的修行。第七地菩萨成就了一种完全专注的寂止,名为一切智定,也就是在对佛陀智慧的作意中进行一缘的禅定;因为依靠这种寂静的禅定能引发与遍智相似的智慧,所以他不会产生佛果遥不可及”这一类分别念。
米滂仁波切~在利益他眾方面,以遍智作意而一心一意專注修持的三摩地【奢摩他】定思
一切智定,這名相以前沒有碰過,他說~7地菩薩的時候他能夠成就一種完全專注的寂止,這叫做一切智定;其實並不認為只有7地才會完全專注,應該是7地有一種特別的奢摩他叫做一切智定,就是對佛的智慧作意中進行一緣的禪定,禪定本來就是只有一個所緣境,因為他是專注在佛的智慧所以他的境就是只有專注在佛的智慧的境上面,依靠這種禪定可以引發跟遍智相似的智慧,所以他就不會覺得“佛果遙不可及”。
那這個倒是希望你們記一下,他們特別強調7地中間這個定,因為有這個定接著就會引生他有一個毗鉢舍那;那米滂仁波切是說~~以遍智作意而一心一意專注修持的三摩地,他沒有用一切智定這個名相,接著就說~在通達佛陀之身如同幻覺的勝觀方面也會具有善巧,就代表7地有特殊的止也有特殊的觀,這是講7地特別的地方。

很多人都会在参禅过程中对佛教的甚深境界有所感悟。前一段时间我们举办世界青年佛学研讨会及夏令营的时候,大概有六百多个大学生、老师一起坐禅,其中有些人之前从没有享受过一刹那的安住,当天一安住都舍不得出定,觉得很舒服。

从来没有安住过的人,就像前面所断部分颂词讲的一样——“其心遍怯退”,对道法会产生一定的怯懦心:“我可能没办法修吧。像我这样的人怎么能得到佛菩萨的果位呢?不如还是做世俗法吧!”而一旦心得以安住,他才发现:“原来我的心里还有这样的一个状态!”这样通过寂止得到了一点境界,感觉自己有机会找到佛陀的智慧,就遣除了心里的很多怯懦。

有些人总是对修道心存畏惧,昨天就有一个人打电话给我,说特别害怕因明,学得很痛苦,一边哭一边说。我想,并不是因明可怕而是善根太过薄弱。我们不应该为了因明、现观法门而哭,而应该为了三界轮回的无量痛苦、自相续的深重烦恼而哭,这是值得流泪的地方。我们从无始以来漂泊了那么长时间,一直没有遇到善知识和大乘空性法门,如果佛陀出世时我们有幸值遇,恐怕现在早已断除了不少障碍。

15、由于对佛果也不执著,因此精通证悟无我的胜观义。七地菩萨所修的寂止并不是单空,而是在安住的同时究竟证悟空性,通达了万法的本体,这叫做胜观智慧。
米滂仁波切~在通達佛陀之身如同幻覺的勝觀【毘缽舍那】方面具有善巧
七地菩薩所修的寂止並不是單空,7地怎麼可能是單空?絕不可能是單空,不要講7地、初地就已經不是單空。而是在安住的同時究竟證悟空性,通達了萬法的本體,這叫做勝觀智慧~~這裡我不知道怎麼解釋。

此处对应的所断是对佛宝的执著。因为在以智慧做观察时,了知到自己的心就像虚空一样无有所缘,如同无上大圆满中所说,我的心与三世诸佛及所有众生的智慧一味一体,这样一来,就会断除对佛果的实执。

戌二、作用:
    内心善调伏,一切无碍智。
最後提到有作用。

16、由于对因法也不执著,因而所依寂止的作用就是善于调伏分别心。因为一切诸法在本体上没有任何自性,完全是空性的,当心静下来安住于这样的万法空性时,不会执著任何的分别相状,以此可断除对法宝的执著。究竟而言,一切教法、证法都是为了证悟空性,空性才是真正的法。因此,对法宝的实有执著到最后也是障碍,所有执实的心态都要通过修行加以调伏。
米滂仁波切~通過修習法無自性獲得寂靜,從而完善地調伏內心,2人說法接近,但至於內容是什麼、為什麼是醬子就不知道。
看一下堪布的解釋幫助我們了解~~因為一切諸法在本體上沒有任何自性,完全是空性的,這本來就是這樣,當心靜下來安住于這樣的萬法空性時,就不會執著任何的分別相狀,這當然是這樣、而且不是只有7地是這樣,以此可斷除對法寶的執著。究竟而言,一切教法、證法都是為了證悟空性,空性才是真正的法。因此,對法寶的實有執著到最後也是障礙,所有執實的心態都要通過修行加以調伏。這裡強調法寶,不知道後面會不會強調僧寶?有,下一條就是僧寶。

17、由于对所依僧伽也不执著,因而能依胜观的作用就是无碍照见色等一切现相。依靠胜观认识了事物的本体,就可以消除对色等一切法的耽著。我们所执著的僧宝,不管是文殊、观音等大乘得地菩萨,还是小乘的阿罗汉、比丘僧众等,都属于色身所摄。如果我们依胜观完全通达一切万法无有阻碍、一味空性的实相,那所有色法也都无法立足了,对僧宝的执著便由此得以遣除。
這條就是強調僧寶,但,米滂仁波切~以修習二諦,而成就對色等一切諸法的無礙智慧。不是像哦巴活佛明顯的是連上法寶、僧寶。

巳二、彼之作用方便波罗蜜多:
    非贪地随欲,等游诸佛土,
    一切普现身,共为二十种。

18、由于无有视为戒律的耽著,故而善巧通达非是贪执二边之地的方便。为什么对于菩萨的三种律仪等也要断除执著呢?因为在七地菩萨的智慧境界中,根本无有可贪的对境。一般来讲,世间人在受持清净菩萨戒时是非常欢喜的,但这只是暂时的一种心态。当到达最高境界时,就像过河弃舟般,根本不需要对戒律有什么贪执。之所以说“非贪地”,是因为菩萨见戒律就像石女的儿子,既然知道石女儿子的本体不存在,就不会对他的相貌、身姿有执著。
這邊是談戒律,但米滂仁波切18~能證達任何法都並非所耽執的貪愛之地的智慧,好像並不完全一樣,好吧,這裡只能這樣,因為我沒辦法說出對各位很有幫助的解釋,既然如此就不要多說意義不大的話。但是大家自己看一看,2邊自己對一下,至少你知道《現觀莊嚴論》,你以後讀到7地菩薩的時候你知道去哪裡查,至少有2個,1是《入中論》、1是《現觀莊嚴論》,還有《十地經》裡面也有說到每一地菩薩。

19、其作用特点:由于不诤论智慧空性而自己随心所欲同时与诸位菩萨同等缘分而畅游佛净土。前面讲过,没有广泛听闻空性法门的人往往对空性有所怀疑,而七地菩萨已经完全通达了《般若经》的甚深内容,此时对空性无须再作任何诤论、辩难,可依靠自己的智慧、力量自由自在周游十方一切刹土,今天到西方极乐国土听阿弥陀佛说法,明天到东方净琉璃世界听药师佛说法,也可以在同一时间中化现不同身相去亲近诸佛菩萨……这些功德也是从缘起性空中来,如果不是缘起性空,是不可能有这样不可思议的行住的。
米滂仁波切~隨心所欲地以幻身同時【等】依靠神通遊歷諸佛之其他剎土。

20、断除与此方便相违的行为,为了利他而在一切所化世间中同时普皆示现自身的本体。在凡夫人面前,空性和显现是相违的,但在七地菩萨的证悟境界中,空与显毫无矛盾,因而他可以普现各种身相度化众生,在地狱众生面前示现地狱众生相、在旁生面前显现旁生相、在人类面前显现人类相……就好像魔术虽然并无实质,但魔术师依靠缘起还是能让它呈现出来一样。
米滂仁波切~針對聲聞、緣覺、帝釋、梵天的調化對象,為了分別以相應的聲聞、緣覺、帝釋、梵天形象為其說法,而善於在眷屬眾會中示現一切教主之身體的身自在。

有些人对空性法门充满疑惑,这我也能理解,因为连七地菩萨都还有一些对空性的诤论等需要遣除,那更何况说我们呢?但关键是,对于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应该通过辩论予以澄清。在佛教中,对于很多问题,大家都有必要进行探讨,越探讨越能产生坚固的定解。

远离了二十种所断的意义引出的法总共有以上二十种殊胜方便智慧,这些就是七地的修治。

在一般的世间群体中,大家整天都讲一些是是非非,我希望学会和学院当中的道友不要这样,我们是正规的佛教道场,应该多谈一些有意义的佛教话题。当然,作为凡夫人,要你除了法本上的内容以外一句闲话都不说是有困难的,比如炒菜的时候,也不能一直谈论这是胜义谛的菜还是世俗谛的菜……但我们不要把烦恼、自私自利相关的世俗法讲得太多,毕竟我们从无始以来已经在上面花费太多时间了。平时应该多念一些咒语,多谈谈摧毁轮回根本的空性法门,这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你真的关心这些道理,要做到这一点其实不难,比如说,我们已经讲了七地的二十种所断和二十种修治,如果你对此很感兴趣,要把它背下来也并不困难,比学一些高端科技知识要简单得多。总之,希望大家把主要精力放在对人生有永久利益的知识上。
當然最好能背下來,可是背完了你能知道為什麼要修這些嗎?這個道理在哪裡?因我覺得道理懂了不要背你都不會忘記。((可我記得師說過~~多讀多背,久了其義自現。是想啊,可真要去實做很難,畢竟是凡夫,心易為外境所牽、雜事也多…… =_=|||  20231010))

寅七(地資糧八地之修治)分二:一、本体;二、分类。
卯一、本体:

八地修治的本体就是能圆满八地后得福德之断证的殊胜方便智慧。

卯二(分类)分三:一、本体特有波罗蜜多之差别;二、实修圆满成熟清净之差别;三、自在圆满相之差别。
辰一、本体特有波罗蜜多之差别:
    知诸有情意,游戏诸神通。
現在進入8地,8地不動地比較單純點,一共有8種修治。現就只看哦巴活佛的解釋,米滂仁波切~~以著力於相與無相的兩種想不可動搖的[不動]地~~8地的解釋就自行看書。

1、依靠知所化相续之力知晓一切有情的心意。获得第一地菩萨时就能通达很多众生的心,那八地菩萨就更不用说了,他依靠非常清净的智慧,可以在同一时间中知道无数众生的心——这个众生产生了嗔恨心、那个众生正在打妄想、那个众生正在打瞌睡、那个众生正专注于法义、那个众生进入了禅定、那个众生正处于极大的痛苦中……八地菩萨完全是在无勤中知晓这一切,类似于《俱舍论》中讲的他心通,但又超越了他心通
米滂仁波切~以專注之心而徹底了悟【知】諸等有情心與心所之心【意】行優劣。
依靠知所化相續之力知曉一切有情的心意。獲得第一地菩薩時就能通達很多眾生的心,那8地菩薩就更不用說了,這是因為8地還超越了他心通;其實世間禪定就有辦法訓練出他心通,只要有4禪就有辦法,那這是出世間又到8地這種他心通絕對不一樣。

心理学里有通过推理来了解别人心态的方法,师范学校一般都会教这个课程,因为当老师的必须能判断学生的心理状态(不过,我发现现在师范学校的有些老师自己都没有学过心理课,所以说这个社会已经乱了,根本不懂这个专业的人都可以去讲专业课,这是非常奇怪的现象),但八地菩萨了知他心的方式与此完全不同,他是现量见到别人的心态是什么样。我们讲净土时,说阿弥陀佛昼夜六时參考補充資料之中都能照见每个众生的起心动念,八地菩萨也相去不远。
補充資料:古印度中的六时代表着现在的24小时。初夜 18:00-22:00、中夜 22:00-02:00、后夜02:00-06:00,晨朝06:00-10:00、日中 10:00-14:00、日末:14:00-18:00。“六时吉祥”是最大的祝福語。

2、以能调伏的神变力尽情游戏神境通。八地菩萨能在众生面前示现一变成多、多变成一、瞬间跨越无量山河大地等种种游戏神通。
米滂仁波切~為了前往諸佛住世之十方世間界拜見佛陀,而以諸神變神通示現遊舞遊戲。

第八地菩萨是力波罗蜜多圆满,因此这两种功德是依靠他的智慧力而现前的。
這裡說8地是力圓滿,對應10度有2種說法,這裡沒多作解釋,一般前面6地對應6度的布施、持戒、忍辱、精進、靜慮、般若,7地遠行地對應方便,為什麼用方便因為他是遠行地,就花了很多時間在行上面成就,所以屬於方便;到了8地是願、9地才是力、10地是智,並未看見米滂仁波切有醬子的說法,不過這沒關係,反正你知道有2種不一樣的對應10度。

辰二、实修圆满成熟清净之差别:
    修微妙佛刹,观故亲近佛,
    知根 ~~知根淨佛土~~

3、通过净除不清净的途径修行清净微妙的佛刹。我们现在要修行佛刹只能靠发愿,将来往生极乐世界获得佛陀授记以后,才能开始创造自己的清净刹土。而证得八地菩萨时,好比已经通过所有考试,马上就可以工作了,所发的成就微妙刹土之愿开始得以实现,好像阿弥陀佛、释迦牟尼佛因地时那样。
米滂仁波切~自己為了修煉佛剎——所依諸微妙外器世間,而對三千大千世界以捨棄轉輪王位等等來修積資糧,並對此無所執著。

4、在彼刹土全面观察正法的缘故,通过亲近佛陀的途径来圆满资粮。麦彭仁波切注释中说,为了观察摧伏外道并宣讲清净佛法的缘故,所以需要长期地依止善知识佛陀
米滂仁波切~為了觀察摧伏外道等等並宣講清淨妙法的正法所緣之故,而親近依止佛陀。
親近佛陀,那8地有沒有辦法看到佛陀?理論上可以看到報身,登地就可以見到佛報身。不過堪布這邊又說麥彭仁波切注釋中就把這隱射到依止善知識,可米滂仁波切是講佛陀,感覺上堪布把佛陀寫成善知識也沒什麼不可以。

既然八地菩萨的修行还需要佛陀、九地、十地菩萨等善知识的印证,那像有些人只听了一两堂课就觉得已经毕业了,这显然不合理。相对而言,出家人还稍微好一点,世间很多学生毕业以后,见了老师根本连招呼都不打。现在整个社会对感恩意识的培养都特别差,即便学校的某些课程讲到感恩,也尽是空洞的话,比如说“感恩国家”——国家是一个总相,到底指的是什么?很难说清楚。谈感恩,还是应该具体点,比如老师,比如社会某一个层次的人,真正对自己有恩德的要一个一个地了解清楚,这是很重要的。我想,老年人和中年人可能稍微好一点,身上至少有一点点传统的味道,80后、90后因为从小受的教育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恐怕心中很少有感恩老师、感恩父母、感恩朋友、感恩社会的概念。其实身边的一切都值得我们感恩:走路的时候,要想想这个路要多少人的努力才能建起来;吃饭的时候,要想想这个饭凝聚了多少农民的汗水;过桥的时候,要想想造桥的工人付出了多少辛劳……哪怕是一张纸、一滴水,也都是来之不易的。
這邊強調到了89地還是得要聞法。
這裡為什麼特別提到感恩?以我的認知,7地菩薩叫遠行地,他有很多對因緣所生法上面的理解,醬子才會扯上感恩。堪布不可能信口扯到感恩,猜想是他手邊的資料提到之故。至於~~國家是一個總相,到底指的是什麼?很難說清楚。這個總相就是分別念的意思,國家是一個分別念所以叫總相,或者你可以講他是反體也可以,那什麼是本體呢?這……不要去扯本體反體;這邊的意思就是~國家是一種分別念,那國家這2個字到底是什麼?只是一個概念。不過,這種講法有時會有問題會造成反感……

前面讲过,三地菩萨也对闻法无有厌足,现在讲八地菩萨也要为观察正法而亲近佛陀,那像我们这样的人有什么理由忽视闻法呢?学院有的人听课,是一部法的头一节课要听,中间一百多堂课从来不来,最后再听一节课,这可能也是一种特殊的“善始善终”吧。

我觉得求知是人生中最快乐的事,听课的当下所有烦恼和痛苦都会抛诸脑后。无论听什么课,我心里都感觉很舒服,包括这两年跟很多学生交流、研讨,也都很有收获。

何况我们从小受了那么多颠倒的教育,如果现在还不懂得抓紧时间学习正法,那就太可惜了。至少每天要听一两堂课,这个习惯能保持住,一定会有所收益。我认识的某些道友,十多二十年以来都把闻法当作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从来没有断过传承,这种精神非常可贵。

5、通过了知所化众生的根性次第来成熟有情。“清净”是清净刹土,“圆满”是圆满资粮,“成熟”就是成熟有情。八地菩萨完全了解所化众生的根器,所以知道应以何种善巧方便令他们相续成熟。
米滂仁波切~以安住十力並生起天眼的方式來了知眾生之根

密法当中也讲能解脱的教言和能成熟的灌顶。成熟众生相续是很要紧的,好比要让种子发芽,就要先给它灌水,而令众生相续成熟的方法也不一定局限于传佛法,有时候通过灌顶、加持等也可以。有些从来不信佛教的人,一听到僧众念经、一看到佛塔就开始流眼泪,也有人见到某某上师、活佛、和尚觉得很亲切,这些都是成熟的因缘。

辰三、自在圆满相之差别:
    …净佛土,安住如幻事,
    故思受三有,说此八种业。  ~~知根净佛土,~~

6、由于净土获得自在而完全清净佛陀刹土。之前是观修清净佛刹,这里是观修清净佛刹中的众生,比如阿弥陀佛在因地时,就要通过修持令将来极乐世界的眷属以及飞禽等众生相续得以清净。
米滂仁波切~[為了]清淨能依內有情世間之佛土,而以眾生相續不可得之理使一切眾生心情愉悅

7、由于无分别获得自在而照见一切诸法安住于无相如幻中。八地菩萨的智慧一切自在,不但在入定位没有任何执著,出定时也一直安住在如梦如幻的境界中,不像我们,遇到一点点事情也会心里一直纠结。藏族有一句俗语说“胸前有一块石头压着”,汉地好像也有这种说法,世间人看不开的时候确实是这种感觉。若能通达万法如梦如幻的境界,那在幻化的游舞中哪里还会有什么痛苦呢?
米滂仁波切~在所有入定出定中,都安住於不執著任何如幻之法【事】的禪定

8、由于投生获得自在而故意受生三有。《入中论》里面讲,八地菩萨具有类似于佛陀的十种自在,其中就包括投生自在——能够随心所欲地投生为各种形象。比如说,他如果想以大自在天的形象利益众生,就可以马上投生到那一道去。凡夫人不是这样,而是生死不得自在——有的人是想死死不了,吃很多安眠药,最后还是活过来了;有的人很想活下去,一直拼命抓着身边的活人,但一边抓着一边还是死去了……
米滂仁波切~為了利益他眾,特意【故思】以自在而領受不可思議之三有或輪迴。
由於投生獲得自在而故意受生三有。以前就學過我們凡夫叫做分段生死是業力造成的,菩薩是變異生死就說他是發願的,到了8地更不要講。我從其他地方讀到的~~像米滂仁波切最終有告訴他的心子他是菩薩再來的,他們乘願再來真正是投生自在。
還是一句老話~很抱歉,沒辦法給各位多大的幫助,只能盡力了。

八地共有以上八种修治之业。

PS
@ L美國班上的同學大多會去聽生西法師、達真堪布的解說,希望從他們的講解中能夠幫助自己理解,又把自己認為的重點拿來解釋,因此感覺美國班上課的東西較多較雜難以真正抓到重點。那師兄你分享你自己的理解,對我來說比較有啟發。記得以前讀《瑜伽師地論》曾講過寧瑪自宗認為1地到7地斷了分別所起的煩惱障跟所知障,7地以後也就8地開始只有斷除俱生所知障,那我是試著把這概念到這裡來……
師兄:這裡沒特別講,一般我們都知道這個,那現在很快的再複習一下。見道的時候是分別的煩惱障跟所知障都斷,這斷的都是遍計的~這是第一個關卡。接下來,因法我執、人我執你都還有,但是你遍計的都斷光了,所以接下來都是在斷俱生的,那修道從2地開始都是在斷俱生的煩惱障跟所知障,一直要到8地的時候才把俱生的我執的部分全部斷光,也就是你沒有煩惱障了,所以8地是個關鍵。這也是佛為什麼會勸8地菩薩不能入涅槃。再下來,8地以上就是要斷剩下來的俱生的所知障,並不是說前面2地到8地中間沒有斷所知障、照樣有斷只是沒斷光,8地到10地中間都是在斷俱生所知障,要到最後金剛喻定全部斷光,下一剎那成佛。
L前面除了初地的時候將遍計的煩惱障、所知障斷光了就是見道、登地,登地以後每一地就是有斷粗的細的,到了7地以後斷光了俱生的煩惱障,那俱生的所知障以及微細的習氣尚在,所以通過8910到最後金剛喻定他的俱生的所知障以及微細的習氣全部斷除。那剛才在課文中提到~~
七地菩萨人无我的智慧依靠所断四种相执:有無顯現3、似二顯現1而分出以上四种反体語言顯現空性本体还是同一个。~~這一段話,4種相執是有無顯現、似二顯現,請再解釋一下,謝謝。
師兄:有無顯現、跟似二顯現這是我加的註解,這是根據哦巴活佛的解釋,在這一段哦巴活佛談的全部都是人無我、不是法無我,那人無我的部分斷了4種相執,7地菩薩靠人無我的智慧他斷了4種相執~這是堪布講的,那我為什麼寫~有無顯現3個、似二顯現1個,因為哦巴活佛將這第1~了知断除执著我的本体,因此是体空性解脱。~當我的本體他叫做體空性,那這4種相執是哦巴活佛所講的差別事,那我加一個體、就差別事體,第2~不执著有情之相,故而是因无相解脱。~差別事相,意思也就是體相用,第3~不希求命的本性,因而是果无愿解脱。~差別事用,所以這基本上都是在講差別事、就是本體。我的意思是3個體相用就等於是有沒有這個差別事,這就叫有無顯現了,因為他指的是差別事、就有沒有這個東西。那最後一個~不执著作者的补特伽罗,所以三轮普皆清净。~3輪清淨,他把這個也放在差別事裡面,3輪清淨也屬於4種相執裡所以這叫似二顯現。那我們人的問題就出在這2種顯現,有跟沒有、還有一個似二顯現這就是分別念最重要的2個來源,一個有無顯現你也可以叫做語言顯現,醬了解我的意思?
L有無顯現、似二顯現,這似二顯現是不是指沒有能所、所以是指3輪體空這部分,有無顯現就是我們說的體相用這部分。
師兄:這裡都還是差別事,差別法在下面,所以常常為了搞清楚差別事、差別法搞得很累,這4個都是差別事。所以剛剛有做一個比喻,這差別事以空性來講就是空性那個體,所以前面這3個不管是體相用其實都沒有、都是空性,這是以體的角度來講。那麼差別法是有了差別事以後才會有差別法,所以一般差別法就是在形容差別事;那你現在差別事本身他是用體相用以及3輪體空都是在強調差別事,那差別法變成是常跟斷,就說這個空性應該是不常不斷,剛剛講的時候我要把他連起來我都連的很吃力,了解我的意思?如果不用這種分類方式,直接就用米滂仁波切的講法那就很清楚了,123講的是3解脫門,接下來就是2轉的圓覺的72轉圓覺再下來就是3轉的一佛乘的8,所以這叫一理。所謂3輪體空的4是另外一個角度,3輪體空一下來就變成是沒有能所的11,沒有能所的結果就是無分別的12、就變成是一相。所以不用哦巴活佛的這種分類方式其實我腦筋裡面還蠻有系統的,用他這種分類方式反而要想辦法去了解使我覺得有點亂。
L我們看到似二顯現,基本上是在心理上就有境這方面說這是似二顯現,是不是?
師兄:似二顯現,我們凡夫做為一個輪迴的人我們一定有能所,這似二就是能所的意思。可是事實上是沒有能所,以空性來講他是沒有能所,是我們自己
create這個、所以叫似二顯現。我們會輪迴就是有似二顯現,還有語言也是一個會輪迴的原因,我們就認為有、沒有這些都出來了。那他真正證到無分別根本智的時候他是沒有能所的,他證到無分別根本智用一個最簡單的說法~什麼叫無分別?就是沒有能所;所以沒有能所這個是證出來的,他在證悟裡面知道因為空性就沒有能所。
L我看到似二顯現時可不可以把他歸屬到我的心識上面來說,然後這個有無顯現把他放在自相、對境上來說?醬子可以嗎?因為所斷的4種相執一定有一個能所……
師兄:2個到最後的結果都是造成你的分別念、但角度不一樣;一個的角度其實是來自語言,所以你就認為有、沒有、漂亮、痛苦啦都會出來,就一大堆的分別都會出來,這是一個角度,另外一個角度就說你有能所。這2個是不一樣的角度,可是這2個就是我們輪迴的原因。
L那這邊講的4種反體還有本體要請師兄解釋一下,因為本體、反體感覺是因明裡面用的名相。
師兄:我這是在解釋堪布的話,我要把這個話讀到讓我自己能懂他在講什麼,我就會加上這些字。這個反體是因為有本體才會有反體,那這本體是什麼?本體就是空性。真正的實相其實是沒有,醬子沒有的這個本體他說會產生4種反體,反體就是分別念,也就是你會有體相用的概念出來,其實是沒有,所以你會有一個體相用、然後又會有一個能所,他是把差別事當作4個反體。所以有時他用這種文字對沒有學過因明的人更難。
L因為反體是分別念,比方,看到一個柱子,你絕對不會知道他的無常、他的所作,你不會看到他的性能只會看到他的表相,那這就是反體,看不到的無常、所作是我們分別念給他加上的。
師兄:不是,其實這4個,假如你知道他是反體的話那就解決了。你不知道本體是空性,所以你會認為有4個很清楚的~~1個是體你認為有這個東西,比方你看到一個人你說他有、他明明有,你會認為有,所以這是差別事,你認為他有這個本體在。第2個,你看他也有相貌、有男有女,所以這也是差別事的另外一個角度、用相來決定。就說,一個是你認為他有體,第2個你認為他有相、一定有相,這是差別事才會有體、有相,還有他一定有他的作用,你會發覺就像這邊生命就會有他的作用,你會產生這種感覺。可是事實上這個是你的感覺~你認為他有,而事實上他沒有,醬懂我意思?事實上他沒有,所以他把這4種都叫做反體。其實假如你不是真正知道空性的人,這4個不是反體啊!了解我意思嗎?他看到的就是實實在在有啊,有這個體、有這個相、有這個用,還有能所,今天他用了這些字他又沒有解釋;這個把他當作反體的時候你已經是能夠知道空性了,你才知道說你會產生體相用、這只是一種概念並不是真正存在的,那你可以說他是反體。
L這講的4種反體還有本體還是同一個,如果你沒有對前面內容的理解你來看這地方時真的會混亂,不過經您剛剛解釋過基本上是可以理解了。
師兄:這裡面你要從2個角度看,一個角度就是你要知道什麼叫做反體、什麼叫做本體,反體就是分別念、或者叫總相;本體就是自相、就是真正存在的東西,假如醬子的話,你除了知道他是空性、他也不會是反體,他真正的反體其實應該是差別法,差別法是一種概念,醬了解我意思嗎?差別事是有的東西,差別法是因為有差別事才會有差別法,所以以前說過差別法是在形容差別事的東西,既然是形容他那就是分別念、是一種概念。那這邊又用上反體,你懂我意思嗎?!

L這就像你說的,量子力學不是空性,他不是他,但是他們可以使用同樣的概念,大概就是這個意思吧!
師兄:他假如不認為是空性、他就不是反體;當然他也可以認為這4個都是存在的,但是我用語言來表示的時候他叫體、他叫相、他叫用,那這時候語言本身就變成反體了。這裡面有一點煩啦,有時用醬子只是想要把他解析得清清楚楚,你讀過因明我醬一講你就不會混亂。
L這邊稍微做點拐彎抹腳的解釋才能把他通順,否則看這平面文字不知道怎麼會連到反體去了。
師兄:他講這4個是反體,以因明的概念上他就是不存在的東西。然後,你假如知道他是空性的話,那當然就是4個反體。那怎麼又會差別事呢?他根本沒有啊!所以,有時被他醬子的分類一搞……
L
我感覺學這個真正要有空性的概念,嘴上講的空性並不是真正實相的空性,所以他才用反體來解釋。
師兄:所以米滂仁波切就直接3門解脫~空性、無相、無願,就不用再去扯什麼差別事,那一扯就變成存在了。
L沒錯!沒錯!是很多年後我才終於理解到世俗諦跟勝義諦,腦袋裡一定要轉換的快一點,否則有時就蹲在世俗諦樣樣有的時候,你就真的一下子沒辦法體會樣樣無的那一邊。像現在反體這個解釋,如果沒有一點因明的概念在這邊就又卡住了。
師兄:所以現在共修我只能在這地方幫助各位,在這地方把我知道的盡量分享出來;假如說我要去解釋他為什麼叫做差別事、差別法,老實講我一點辦法都沒有,我覺得我給他搞得很亂。所以,真正米滂仁波切就醬子寫的話你不會去想到差別事、差別法,因為米滂仁波切直接這智慧就是空性的智慧。
L謝謝師兄,相信您已經很盡力地解釋了。因為這本來就很難解釋,書裡也講了除非你對……
師兄:在這邊他叫做本體,這個本體指的就是差別事,那這邊再加上一個差別法,這裡講差別法就代表這邊是差別事。醬子反而搞混了,假如以米滂仁波切來講就直接告訴你3門解脫~空性、無相、無願,就沒有什麼差別事、差別法。這3門解脫是一個智慧,當然這3門解脫並不是到7地才有3門解脫,所以我有時也不太懂為什麼到7地還要再講3門解脫?因為3門解脫他在見道就有了,這個我沒辦法解釋,當然這個一定有原因的,有程度上的差別還是什麼。

J師兄,知三解脫門,可以參考看米滂仁波切的p158七地之修治的20種所斷……
師兄:
20種所斷是上一課,20種對治是這一課。
J先講遠行地的所斷、後面才是講他的修治,修治就要來對治這個所斷,所以《慧光集51
p159所斷、p161對治跟課本對讀:
1個、對我的執著,課本上~了知断除执著我的本体,因此是体空性解脱。
2個、認為“這是男人,這是女人。”,或者執著於具有情感之生命的有情執,課本上~不执著有情之相,故而是因无相解脱。
3個、執著能住於三界,同類界、根、心之所依不滅而住的命執,課本上~不希求命的本性,因而是果无愿解脱。
4個、將一切種子之心執著為補特伽羅【數取趣】,課本上~不执著作者的补特伽罗,所以三轮普皆清净。

也就是哦巴活佛這邊的解釋比較對應米滂仁波切的所斷。
師兄:我知道他2個有相配合。
J米滂仁波切的比較對應偈頌的解釋,您知道我的意思嗎?
師兄:我知道,就因為哦巴活佛他也不可能自己編,這都是根據頌詞來的,那基本上是有沒有必要把他分科分到這麼複雜,複雜了以後焦點就模糊了。那米滂仁波切就沒做這些分割,就像剛講的,假如我完全看米滂仁波切的解釋3門解脫而不是人無我,那7地菩薩由3門解脫知道2轉的圓覺、大平等,然後知道3轉的一佛乘,我會有這種感覺。然後3輪清淨是另外一個角度~知道沒有能所,所以3輪清淨會知道沒有能所,然後就會有無分別的智慧。
J是想知道醬子的理解對不對?前面講所斷、後面講修治,應該是一對一的對應,所修治的對這所斷的。
師兄:你覺得哦巴活佛這種分類對你有幫助嗎?
J現在就是不懂,經你解釋後再去比對,是對應沒錯,但上課之前看了半天都看不懂。
師兄:是醬對應沒錯,一開始就有先說一件事情,就是~~在對治資糧的時候他是入定,他有一個無間道有一個解脫道,無間道斷煩惱種子、解脫道是產生智慧;到了出定以後就變成地資糧了,他就有20種所斷,在入定的時候只有講斷種子,你不知道斷哪一類種子,現在他用地資糧就來告訴你20種所斷,那就是這些所斷背後的種子就是在對治資糧的時候解決掉了,就是在對治資糧的無間道解決掉了,對治資糧的解脫道就相當於現在講的20種修治~哦或對治~米、就是他產生的智慧。醬了解我在講什麼?
J好像了解,因為一直不懂哦巴活佛的動機,那我只是想把他的對治對應米滂仁波切的所斷,以我來講似乎比較能知道他為什麼醬子分。
師兄:對,我們再整理一下……
7
地的20種所斷跟20種智慧(對治)米滂仁波切他這個對治就是智慧,對治什麼?對治煩惱。這20種、20種基本上相對應的就是他在入定時無間道跟解脫道所做的事,無間道斷煩惱種子、解脫道產生智慧。那麼到了地資糧的時候,就可以很清楚的告訴你有20種煩惱他斷掉了,靠什麼斷掉的?靠20種對治,所以這20所斷跟20種對治本來就是相對應的。現在重點是這個對應有沒有需要分科分類到這樣?若對你有幫助是很好,我是沒辦法感覺有幫助,就說我不需要按他醬子分科,就直接按照米滂仁波切的20種所斷跟20種對治,醬反而清楚,這我個人的感覺。像這邊醬子分類、又加上差別事差別法、又一大堆名相,比方,離二邊的修治,什麼叫離二邊?裡面的內容是常跟斷,那為什麼這個是差別法?醬你了解我的意思嗎?
J他用的這些科判會把我們搞亂了……
師兄:他們2個本來就對應的,剛有講他為什麼要這樣,因為他在上一課講所斷的時候他就是醬子分類,這一課在講對治,也就是前面20種是斷掉的煩惱、後面20種是斷掉這些煩惱的智慧;所以才會連到他在入定裡面的無間道跟解脫道。
現在是醬子,我要強調一點~~以我跟你們共修的方法,假如目前我只是講一些我認為重要的,倒沒有太注重課文裡面的內容,你們可以自己去聽美國的錄音帶,他們會按照課文講,還會加上生西法師的解釋,但不會講我講的東西,所以,你聽他的再聽我的醬就不會漏掉。((慚愧!美國的錄音帶早早已經沒在聽了,是說,剛開始聽過完全聽不下去,畢竟自己讀的書不夠多,講到的東西不懂又因他們似乎都懂就不會有人解釋,越聽越沒興趣……又不想因此斷了自己的善根,故而這裡即使聽得很辛苦但無論如何也要堅持下去…… 20231011))
J
其實是聽過你講的方式,我才會去做2邊的對應。
師兄:一開始就告訴你們,這個對治資糧要去對應入定的無間道跟解脫道,出定後就是地資糧,對應的無間道就是所斷的煩惱,解脫道是能斷那些煩惱的智慧,也就一個叫所斷一個叫對治,對治其實是堪布的翻譯,有時會重複用這些字,在哦巴活佛這邊不是用對治、是用修治、或者智慧。
現在是這樣,讀到後面你沒聽美國班的錄音沒關係、因我都會cover到,最近目前講的這些大部分沒有cover到,所以在這情況下你那邊也聽一聽,醬就會比較完整。好,今天到這裡結束。

對治資糧(入定)~~無間道斷種子、解脫道產生能斷種子的智慧
地資糧(出定)~~顯現出在解脫道產生的對應無間道所斷種子的智慧

 

arrow
arrow

    七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