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观庄严论释()
現觀-029-論釋-009-20230620
遍智10-3-抉擇分-忍位加行(能取)的所緣跟行相-《慧光集51-p117

思考题
1.名词解释:忍位,胜法位,顺抉择分。
2. 请结合颂词介绍下、中、上三品忍位的所缘、行相差别。
3. 胜法位的突出功德即为正定,那么其三个品位的等持各有什么特点?
4. 请总述加行道十二品各自所遣除的执著。
5. 从加行道所断十八种所取分别中任意挑选两种,以之为例谈一谈:为什么所知障会障碍完全的觉悟?

《现观庄严论》的整个内容非常甚深,对于以前没有听受过大乘佛法的人来讲,应该是比较难懂的,不可能听一两次就明白。但作为佛教徒,不能每天只是学一些特别浅显易懂的知识,这样自己的智慧也无法增上。我最近通过听学院道友每天的讲考,发现有相当一部分人对此般若法门的教义有所了解,这很好。
堪布強調《現觀莊嚴論》比較難,這我們都有感覺,並不是只有講有境、對境,所以難啊!像《中觀根本慧論》主要討論聖人的對境、《現觀莊嚴論》討論聖人的有境,其實不是在對境、有境,而是《現觀莊嚴論》強調的是道、基道果的道也有果,醬這裡就會涉及很多,所以內容就廣而且廣的部分經常又會帶進深。

现在,在美国、加拿大等西方国家以及东南亚国家的个别佛教徒圈子里,已经形成了一种观念——认为佛教是一种信仰,和智慧无关。这是很令人惋惜的。
再來,依據堪布傳講的內容分享一些我自己的心得,佛學,是一種哲學,雖然有宗教的成分在裡面,可基本上你若深入去了解,就知道佛學有哲學的成分在裡面,當然這裡面會涉及很多智慧,比方,有講到因明,因明就絕對不單單是哲學的概念、是一種理則學,道理的理、規則的則,理則學是一種邏輯,就像西方講邏輯一樣。

从汉传佛教的历史来看,以讲、辩、著等形式做专门研究的现象有是有,但确实不够广泛,根本无法满足广大佛教徒的希求,确实有很多人想从佛教当中得到智慧的食粮,可是佛教从业人员自身的学习意乐较为薄弱,对专业知识的掌握也不够。现在很多大学都设有宗教课,也开展佛教方面的研究,但与藏传佛教部分寺院里的常年研习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

因此,《现观庄严论》的课可能对大多数人来讲确实比较难。我们平时不开许在听法时看其他书,但如果网上和现场的某些听众实在被“彼彼、彼等”绕得转不过弯来,那么这次也开许你们看一些跟解脱有关的教言书。
他們的想法應該是現在在學這個你就專心在這上面,你不要去看了一些雜七雜八的書上課時就發問,醬就阻擾了傳講人的節奏等等;事實上就來學的人被綁在一個框架裡就他講什麼你聽什麼,醬一來講的人很不錯那沒問題,若否就會有問題。所以,我會覺得並不是很妥適的方法,本來這世間就難兩全,若講得好不要怕別人讀很多書後來提問,若是很有水準能問倒你你應該高興因醬你也進步,若沒水準你更不用怕,因此我是覺得不用怕別人讀很多後來聽課,算不定還會擦出火花。

有些人有这种毛病:学《现观庄严论》的时候,想学因明或中观;学因明、中观的时候,又想学密法;学密法的时候,又要学其他的……每次都是对正在讲的法不重视,到最后虽然自己已经学过这个法,但是对里面好多窍诀、道理都不知道怎么解释。讲的时候没有专心听,下课之后也没有认真研习,我觉得这是非常可惜的。所以,希望大家在听受一部法时,心要专注、踏实。

前面已经从所缘、行相、因三方面讲了加行道暖位、顶位(各分上中下三品)的差别,今天从忍位菩萨的境界开始讲。
現在進入主題~4加行,870義,70義中遍智有10義,第一義講發心,就是發菩提心,第2個講教授,現在是進入第3義抉擇分就是講加行道。那大家要知道彌勒菩薩是用所謂大海波浪的教法,比方,彌勒菩薩跟我們講《現觀莊嚴論》一開始講8事,8事又馬上展開變70義,70義又再展開,每一義再去細說裡面又有一大堆內容,像現在進入抉擇分,一開始展開已經是上節課了,加行道順決擇分裡面可以分做暖頂忍世第一法4個階段,暖位頂位在上節課講過了,現在就進入忍位。那在共修課文之前先看一下補充資料
009-遍智 4種見道所斷-2023-06-20.jpg
讀之前一般要先掌握某些原則、要不然一下子進去讀課文,因課文內容並不是很淺,又不一定會讓你知道整個4加行的輪廓,再加上翻譯的用語有時很生澀,反而會讓人迷失了。那現在在這上面我們先有一個概念之後再去讀他的課文。
這是從某個角度做的一點整理,先看整個輪廓

一、所取(對境)分別念
這裡是講見道所斷的遍計所執,為了要見道就要斷遍計所執,那俱生所執都是在修道的地方斷。4加行的過程一般就先破所取、先破對境,先破對境這裡面就涉及到暖位、頂位,我是用他這個名相就叫初觀所取空、深觀所取空,這裡都是觀所取空但是層面不一樣,這就有點像破對境時把對境分成2種,1種叫污染的是你應該要捨棄的,1種叫清淨的、雖是清淨的你要接受但在整個觀念裡面也是要捨,因為大乘是破法執,所以一定要記住在大乘的行相他在講所緣是一件事情,他在講行相時,行相就是修行人的有境,雖然每一階段的行相基本上的著重點都不一樣但他特別加一句話就是沒有執著,沒有執著這句話就是針對大乘的人講的。所以,大乘在加行道裡面在他修行時候的有境一定會保持一個不執著,雖然現在講這個所取是汙染、可這個污染是沒有的,或者這個所取是清淨的那你再觀他他也是沒有,不管是用什麼角度來講基本上一定都要避開執著這個概念,這點很關鍵、希望大家記住,有一天你進入加行道的時候你一定不能忘記這個。你就看到~~
暖位,是對汙染執為實有的所取,哦巴活佛的解釋就是遣除修單空,等下課文會講到。再來,頂位,壓制清淨實有的法我執;在暖位跟頂位一個汙染一個清淨、也就是初觀深觀,可是最後的目的都是所取空;不過你一定要記住他這個所取空不是見道的所取空、他這還是三摩地裡的分別念。在三摩地裡的這種分別念
什麼叫做三摩地的分別念?基本上修行人已經有定的本領,要不然他也進不了三摩地,而且前面堪布講過一定要4禪,這點我們還討論過。
009-遍智 苦樂遲速行-2023-06-20.jpg
現觀-029-論釋-009-20230620 在《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中有提到:一般修行人會分做苦、樂還有遲通行、速通行,用這2個變數正好組合成4個、也就是有苦遲通行、苦速通行、樂遲通行、樂速通行4種,什麼叫苦、什麼叫樂?就是在有沒有定上做分別,有根本定的修行人就屬於樂這一部分,至於遲通行、速通行強調的是修行人的智慧,就一個利根、鈍根之差別,前面也分享過我的看法,鈍根跟利根就一是用信解、一是用見地,這有差別的,所以代表不是說鈍根就沒有辦法、還是有辦法。那這裡面的分別有一個很重要的概念就是~~佛陀也講過,你當然希望自己是樂速通行的修行人,因為你有沒有根本定對你在修行當中的效果會差很多。所以只要有機會我就會跟各位強調~~我們現在是在資糧道,資糧道有2件事情要做到~1.對空性的比量證悟、或者叫做決擇,這不是用現量不是真正的證悟,可這點很重要,像我們的聞思慧,聞思慧包括很多但最終就是要知道空性、就空性的聞思慧,所以我們現在就是要在這上面下功夫。2.就是在定上面下功夫,即使現在很難做到也不能放棄修定,定是非常重要的;若你今天決擇得很好但是你沒有定,不要說未到地定連欲界定都沒有,醬子進去修不能說完全沒有用,但是會修得很辛苦!這就屬於苦的這一部分。這些我常常講雖說花了不少時間但這些概念是蠻重要的。
所以說在三摩地裡的分別念,雖然他是分別念,所以他不是聖者、他還用分別念、他還沒有無分別根本智,假如你就醬子小看他那就大錯特錯,這全部是三摩地裡面的修行,也就我們一般談的止觀、最後止觀雙運見道,這全部用的都是止觀。假如沒有用止觀這就屬於資糧道,你還在資糧道的決擇的那個過程裡面。這有很大的差別,這是我的心得跟各位分享。

二、能取(有境)分別念
當你暖位、跟頂位這2個過了以後,就進入了忍位。一般有人就把這忍位當作能取有境的分別念。前面的暖位、跟頂位這是所取,今天進入能取。
能取,剛剛是講暖位、跟頂位這2個所取對境有一個污染一個清淨的分別,那到了有境的時候最重要的重點在實有跟假有,不過這裡有一點要強調,先講我們已經講過的明得定、明增定,再來在忍位的印順定,一般稍微講深一點時忍位都會分上中下,可是在暖頂世第一法這3位不一定會分的,為什麼?有理由的,因為忍位處理的是2件事情,我讀到的一般他都是1.印所取空,因為你前面暖位、跟頂位這2個都是在破所取、就初觀深觀所取空,那一進忍位第一件事就是印,所以他叫印、印這個字就是印忍,
印忍的意思就是~非常的確定、若用英文叫reconfirm就是再確定,他非常確定所取沒有就是這個結束,這個結束了以後他馬上就會2.順能取空,因此才會叫印順定。所以在忍位有2件事一個是印所取一個是順能取,這以後你讀下去很多地方都會講到這個,但這並不是你用腦筋從所取去轉成能取,不是的,這之間有邏輯的關係,既然所取沒有那能取不應該有,因為2個是互相依賴的、是相依的,不要說他因果你說他是相依的話那當然一個沒有另外一個就沒有辦法存在。所以他整個程序證的邏輯……一般講到這個地方一定會提,《現觀莊嚴論》也有提到這個,等出來時再提醒各位。這些都是一個概念性的分,就把他分成~~忍位是對實有有境、下面對假有有境,在下節課會專注討論這個,所謂實有假有這一部分的有境的概念這節課就不多講了。
再看哦巴活佛對忍位的解釋~~對境體果因三門解脫。當然哦巴活佛有醬子講,但堪布是特別強調這個,以致你單單看文字時你會認為忍位還在對境裡面,因為他講對境三門解脫就是解決對境。其實,忍位,以我的了解並不是只有解決對境,所以他是印所取空、順能取空他有2個事情,所以他才會一定分成上中下,要不然他沒辦法解釋這個。一般是把下忍位當作是印所取空、中忍位就轉成能取了是觀能取空、上品忍就印能取空,醬懂?!就初觀所取空、深觀所取空、然後印所取空、再來觀能取空、再來印能取空,這後面3個在忍位裡面。所以上中下,他一定要分上中下,要不然他沒辦法解釋,也不是沒辦法解釋,就分上中下講得更清楚,那我下忍就印所取空、中忍就觀能取空、上忍就印能取空,醬就完整了。若你對哦巴活佛對忍位的解釋深深進去體會的時候,我感覺哦巴活佛並沒離開這個原則,在哪個地方他沒有離開呢?在因這裡。因為他喜歡……哦巴活佛自己也有講他認為他的分析是非常獨到的、而且分得很細,你看他的科判就知道他分得很細,醬子有好有壞,有時就會稀釋掉整體性,你反而對整體性這部分忽略了。像我現在為什麼要講這個?我就是要講那個整體性。這個整體性沒有的話、每一個都拆很細的講到最後你散掉了,假如你沒有整體的概念你就散掉了,對學習來講這效率是會比較差的。
至於三門解脫,我先講等等就不再講了,三門解脫,一般講三門解脫就是空性、無相、無願,三門解脫代表的是一個次第,你先談空性,你先有了空性再來你就是無相,在無相最後他就叫無願,因此一般有一種解釋方式他就把空性當作是資糧道、無相當作是加行道,無相當作加行道是很有道理,為什麼?你有沒有發覺這觀所取、觀能取都是相的問題。最後,無願當作是見道。所以這個三門體空就是代表你經過空性、無相、無願醬完成一個解脫,所謂解脫就是離開了分別念、離開了世間法,基本上的概念是醬子。但我以前也看過比方雜阿含的部分、或不同的阿含經,其實解釋上他們有不一樣的偏好,若你看小乘部派的時候,當時他們講這個順序有一種是先講空性、再講無願、無相放在最後面,這也不能說沒有道理,這相就是分別念的概念,就看他怎麼解釋這個三門,那個原則是一樣的,很明顯哦巴活佛採用的就是空性、無願、最後無相。其實我主要是提醒各位三門這有2種說法,一般大部分讀到的都是空性、無相、無願,我是接受醬子一個次第;哦巴活佛因為分得很細加上他喜歡引用一些佛學的概念,他就把這3表示體果因,體就是空性的意思,果就是無願的意思、最後無相就強調在因,所以,這個體果因也許也有別人講、但我發覺這是哦巴活佛的用法,在下一課你就會讀到這點,哦巴活佛講的跟很多人的講法基本上不一定完全一樣,很多人這裡面包括一些很重要的大德,也許他沒有醬子的意思,這邊就是一個例子,因為他在講因的時候你仔細去揣摩他的文字,因為有時候
我在講為什麼《現觀莊嚴論》會這麼難讀花這麼多時間,其實就是裡面有很多東西你要很深入都要時間的,他在講這個因的這個部分就很明顯的是在能取空的部分而不是所取,就三門解脫在因這個部分他用能取空的角度,可是堪布解釋方法很明顯都把他歸在對境,也許這不是哦巴活佛的本意,等下會再給你們看一些別的、就知不是我自己認定的也是我為什麼醬子看的原因。
到了世第一法的時候,堪布解釋哦巴活佛的說法~~有境體果因三門解脫~是到了這一位才破有境,也難怪堪布醬子想因為哦巴活佛又把世第一法的三門用有境的體果因就是空性、無願、無相來說。有時分成這樣,假如你沒有講清楚就會增加學習上面的難度。堪布大概是看醬子所以他把所有的有境都放在世第一法位來破。那這跟我以前讀的東西是不一樣的,要不然忍位這裏不會叫印順定,這是漢傳的講法;若藏傳是醬子就代表前面3位都是所取、能取只有最後一位。那我給你看下面一個資料,這個一過當然大家知道就是見道……
009-遍智 -4加行-米滂攝義-2023-06-20.jpg
這個我只有整理並不想花時間講了,因為我們沒那麼多時間,這是從《慧光集51》整理出來的,因為我對於米滂仁波切是五體投地的信服,他的智慧、他的講法是真正的大德,你就看這個去理解他的著重點是什麼。最後在《慧光集51》裡有一句話~~收攝的時候,米滂仁波切他講攝義:資糧道行者完成用比量證悟諸法空性後,他就進入了加行道。這是我把他的話稍微整理了一下,其實這也是索達吉堪布翻譯的,我只是讓我們漢文的人比較容易理解。那加行道進入以後,他是在所取空叫做所取無實方面他就獲得明相,你要知道這還是分別念,再強調一次他是三摩地的分別念,這是止觀的觀、這個完全不一樣的。等他這個明相逐步增上,所以你會看到所謂的明得定、明增定,逐步增上了以後就會有一個叫暖位、一個叫頂位,這很清楚跟那名詞之間都有關聯的,接下來,很重要,在他的修行階段如果他能夠馬上在能取無實方面也取得明相,就說,《現觀莊嚴論》裡面教我們這2個之間的轉變不是用分別的,他不是用勝解來的他是直接沒有所取當然就沒有能取、是邏輯性的關聯,當他能夠產生這種明相的時候就是忍位。這是米滂仁波切講的,作為一個寧瑪的弟子並不是我在偏袒他,因為他是寧瑪的3大全知之一,一般全知就是不會講錯,所以在這他就強調什麼時候叫做忍位呢?就你前面從這個明相變成增上、再進一步的時候你開始轉到能取空的時候,這時候就是進入忍位。這是白紙黑字非常清楚,所以假若任何人在解釋忍位的時候他沒有強調忍位是破能取的時候~~我覺得這都違反大德的說法。那哦巴活佛也違反了嗎?我倒覺得不盡然,我認為這是堪布的解釋,那到這裡你就知道……再來,這個世第一法,米滂仁波切沒講的很清楚,但是一般到了世第一法就是雙泯、能所雙泯。因為最終一定要所雙泯,這能所雙泯才會進入所謂的無分別根本智,所以最後這個定叫做無間定,這個無間定也就相當於再接下來就是解脫道、就會進入所謂的見道。
給各位這些資料,你看完以後先有一個概念,再進入課文就不會混亂了。可在課文部分也許就不會花太多時間去細講了,相對的我是認為這些概念很重要。
印順定:印忍~非常確定,印所取空、順能取空
下忍~印所取空、中忍~觀能取空、上忍~印能取空
三門解脫有2種說法:1、空性、無相、無願(資糧道、加行道、見道)

                  2、空性、無願、無相(哦巴活佛用體果因,因是能取空)
那現在就進入課文……

子三、忍位:
    色等无自性,彼无即为性。
    无生无出离,清净及无相。
    由不依彼相,非胜解无想。
(( 所取空:色等无自性,彼无即为性。无出离,清净及无相。
   能取空:由不依彼相,非胜解无想。))
順著我對頌詞的了解、再加上代表米滂仁波切他們的講法,所以,前面是印所取空,到最後一句就非常清楚是順能取空,由不依彼相,非胜解无想,這個無想的概念就是能取沒有,但他不是用勝解的方式,就剛剛一直強調不是用勝解的,像前面所取就是用勝解的方式、都完全用分別念,這個地方你不能說他不是分別念,但是他不是勝解的分別念。堪布解釋這個生是世間法、出離是出世間法,前面這2句頌詞主要內容就是印所取空。

什么是忍位呢?因为证悟空性的智慧极为超胜,完全堪忍无生之义,故名忍位。忍位虽然还属于凡夫地,但其境界已经远远胜过了资粮道和加行道的前两位。获得忍位之后,就有了不堕恶趣的把握。
獲得忍位就不墮惡趣,一般是醬子講,但讀過《廣論》知道真正不墮惡趣是見道,那忍位不算囉?忍位算,但真正講能夠完全不去惡趣是見道。

忍位也分下、中、上三品,每一品都是从所缘和行相两方面来介绍。

下品忍位的所缘相差别:色等四谛的法性本体空性所取空解脫法相的本体不存在的差别,即是所缘。此处对应三解脱门中的本体空性所取本體解脫。我们现在所见的色法的本体,真正去观察的时候是没有的,从声音直至佛的不共法之间的一切万法只是如梦如幻的,本体全是空性的,这就是下品忍位菩萨的所缘。
法尊:色等法於勝義中,皆無自性;米滂仁波切:現見無自性之色等一切法。觀一切「勝義無自性」法
這裡是哦巴活佛講下品忍位的所緣相差別,這是所緣不是行相,所緣的部分是色,4諦你先不管,他叫做法性本體空性,這就是哦巴活佛喜歡在堪布給的解釋叫做所取體空,然後再來就是無願、無相,也就說這邊重點在體、本體,這裡稍微有點麻煩,用簡單的講法有時怕各位不知道我要指什麼,可若每個都要講出來時間會不夠只好盡量了;這是根據哦巴活佛的說法,所以他強調這裡是體的問題。但你看他的文字,本體空性以後就相當於所取空結束了,就所取空已經全部解決了,所以法相的本體不存在,這指的是所取的部分。堪布講說這是對應三門解脫的本體空性,那哦巴活佛有沒有醬子的意思?有,你去看他真正的本文裡面他是有,這時他叫做所取本體解脫,這是哦巴活佛的用法。這種講法他有他一定的邏輯,但是,你一定要先懂他所謂的三門解脫是空性、無願、無相,這些你都要懂然後你再去揣摩他裡面的意思;所以我比較喜歡的是一種比較簡單有給你這種概念,因此剛剛才會花時間解釋,若是我感覺這邊就是印所取空就結束了,因為前面的暖頂都是在破所取有、這邊是印所取;然後你再加很多名相去解釋不見得……除非你是,特別是我們沒有這種修行境界,有時增加這些東西對我們學的人沒有好處、只會覺得很混亂。其實這地方真正的概念就是印所取沒有
這裡順帶提出來參考的講法,只是不再解釋,主要還是因為時間不夠。法尊法師的講法~~色等法於勝義中,皆無自性。再來米滂仁波切的講法~~現見無自性之色等一切法。其實,簡單講就是~~
觀一切法都是「勝義無自性」,醬子就是印所取空,很清楚的就在印所取空。

证悟对法性无本体空性的体性也不加执著,即是行相。下品忍位菩萨在胜义中作观察时,发现一切现象也是不存在的,而他对此万法本来空性的道理也没有丝毫的执著,这种不执著的相即是其行相。
法尊:知色等於勝義無,即是名言中自性之智;米滂仁波切:通達色等法其實不存在,只是因凡人執著彼等存在而顯現。遠離執著「勝義無」的三摩地分別智,因為「勝義無」亦「無自性之名言智」
接著講到他的相,他們都有提到一點~~不加執著,在米滂仁波切也有講到這點,就是在講行相時,他們著重的行相、觀這個有境的這個行相不一定是一樣的,因為這個不一樣所以他的所緣境就不一樣、又或者因為他的所緣境不一樣,他的所緣境都是觀一切法可是會越來越深入,既然所緣境改變了、那他的能緣境當然會改變,可是一般能緣這個部分是你了解他對應的所緣大概是什麼,可是這個絕對是重點之重點,就有一天你進加行道、你是大乘加行道你在行相裡面永遠要有這個概念在裡面,因為你是分別念雖然你是三摩地裡的分別念、但是你一定要有這概念,這是我的心得。
附上法尊法師、米滂仁波切的講法,你複習的時候你再去深入看,其實這裡都很明顯的是在印、印所取沒有。

再次解释一下所缘和行相:比如说,我眼睛看到红色的柱子,红色的柱子就叫做所缘,在因明当中也叫所缘缘,而我能见到红色柱子的眼识就叫做行相。当然,在空性智慧的真正本体上,是没有能取和所取这两种法的,只不过随顺世俗进行分析时才安立了所缘和行相但在加行道中是有能、所的
講到所緣跟行相這裡想來大家都了解,但這裡有強調一句話~~其實,所緣跟能緣是聖人沒有的,是隨順世俗才安立所緣跟能緣,這句話沒有錯,但是一定要記住~~在加行道中是有能、所的,他只是破能所而已,真正沒有能所是見道,所以不要誤會在加行道裡面就已經有無分別根本智,所以說加行道不是聖者,一般漢傳會將加行道叫做賢、聖賢的賢。

中品忍位的所缘相差别:色等四谛的法性果无愿有寂等性无生无出离的差别,即是所缘。这是三解脱门中的果无愿所取果相解脫。在世俗当中,人人都有一种希求——想要获得某种果位、达到某个目标,比如现在经常提倡的要“实现中国梦”。但从加行道中品忍位的境界来讲,对一切万法的果是没有任何希愿的,中国梦没有,个人梦也没有,一切现象都如同梦幻泡影。因为一切平等,所以说“无生无出离”,“无生”指的是世俗方面,“无出离”指的是胜义方面,轮回的杂染法不存在,涅槃的寂灭法也不存在。
法尊:色等於勝義中無生死涅槃;米滂仁波切:色等法不存在輪涅自性。觀一切「勝義中無輪涅果法」法
到中品時,這是我想辦法要解釋哦巴活佛的說法,他就叫做法行果無願,那就是有寂等性,那這就相當於……堪布解釋無生就是世間道、出離就是出世間這2個都沒有。若用醬子的說法,那確實還是在所緣境的部分,強調的是在所緣的部分、所緣沒有,所以他這叫~所取果相解脫、所緣的部分沒有。可是這跟我一般讀的、或者你也不能說他醬子就違反了米滂仁波切的意思,米滂仁波切的意思強調是~~你只要在一個階段裡面你能夠產生能取也沒有那個就叫忍位,也就是忍位裡面就是開始破了能取;那哦巴活佛可能是認為到上品忍的時候才到那裡。這點我們沒法子說誰對誰錯,這就無所謂了,但是很重要的從這你就了解他的解釋方式,那他這個解釋方式我們若從米滂仁波切的講法裡面也沒有那麼清楚就看你怎麼解釋,這個解釋若用米滂仁波切的解釋你也可以說這時候開始已經破能取了。這可以,因他裡面的用字基本上並沒有完全……因為這裡面你有可以有2個角度~~他破輪涅,你可以站在所取的角度就世間跟出世間都沒有,若你站在所取的角度破了的時候你自然就會能取也沒有,是這種概念。所以他一直在強調他在觀所取,能取沒有的時候他不是用勝解的方式,醬大家理解嗎?!他是一種、他不知道是用什麼名相,但我的解讀是~因為所取沒有了很容易就接上能取也沒有,因為這2個是相依的。
因為所取沒有、能取當然沒有

有寂等性勝義中無輪涅果法而通达对色法自性清净也不执著,即是行相。因为证悟轮涅所摄一切万法本体空性,所以没有任何的执著相,就像《普贤行愿品》所说的“愿身口意恒清净”一样,对身体上的杀盗淫等不善业和不杀、不盗、不淫等善业没有执著,在语言、心态上也是如此,并对这样的清净相也不执著,这叫做中品忍位的行相。
法尊:知如是修當得身語意三業清淨之智;米滂仁波切:了知「證達諸法自性空,為成就三門、諸相及剎土清淨之因」。遠離執著「勝義中無輪涅果法」的三摩地分別智,通達修得三業清淨等之因果

上品忍位的所缘相差别:色等四谛的法性因无相取舍等性无有自相共相的差别,即是所缘。这是三解脱门中的因无相能取因識解脫。既然色等一切万法本体是空性的,果是无愿的,那么因也是没有任何相状的,因明中所说的自相、共相在法界性中全部无可取舍。
法尊:四諦勝義無相;米滂仁波切:諸法自性空→現見無所取了知無能取觀一切「勝義中無四諦十六行相/無有能取」法
重點是看在上品忍位的時候,哦巴活佛解釋上品忍位時是法性因無相,這時候他認為這就等於是取捨等性,最後這叫做無有自相共相差別,這裡感覺是有能取的意思,就醬子的說法當中是有破能取的意思在,可是很明顯的堪布並未強調這點,可我認為是有這意思在。像米滂仁波切就說~諸法無自性、現見無所取,醬當然就能夠了知無能取。又或者說是破勝義416行相、也就是無有能取法;因米滂仁波切講得非常清楚在忍位的時候是有破能取的,所以我才敢講說跟我以前所讀的是一致的。

由不依于相状的戏论有所取而通达不胜解相状無所取并且无有想相無能取,即是行相。在此种智慧面前,没有红色、白色、快乐、痛苦等等的相,如同《金刚经》所说“不住于相”,完全通达等性无二能所的境界。当然,加行道的不住相与见道以上的不住相,在深度上还是有差别的,就好像小学、中学、大学时说“完全明白”程度不同一样。
法尊:由勝義不依彼自性,故知所取非勝解相及無能取」之智;米滂仁波切:並非以勝解作意,而是通過無相作意知無能取。遠離執著「所取於勝義無」的三摩地分別智,以無所取得知無能取
你看哦巴活佛解釋的文字用了無有想相這很明顯的是在講沒有能取,這很明顯的是在講沒有能取,可是感覺堪布並沒有做這樣的解釋,其實這也難怪堪布,因為哦巴活佛很明顯在這裡他是用所取的3解脫,然後把能取的3解脫都在世第一法,難怪堪布會用醬子的解釋方法。其實他沒注意他的用字像這裡說等性無二,這個無二就是沒有能取的意思,沒有能所這時候已經破能了。
所以說《現觀莊嚴論》難讀就是在這裡,因為這裡牽涉到非常多核心的東西,你若只看字面就醬子過去是沒有用的,醬子讀完後過一段時間就什麼都沒有了;若你經過詳細的分析辨證,但有可能你沒有足夠的知識去辨析他那就慢慢來,一般我是就是採用這個方法。你看,法尊這邊也有講無想、無想之智,其實他們都會根據一個……哦巴活佛也許不根據米滂仁波切的講法可他一定離不開獅子賢跟解脫軍,這個他們不可能不參考的,法尊基本上是根據宗喀巴的見解,前面讀《總義》時也講過華智仁波切最重要是根據宗喀巴大師的解釋,那醬就代表華智仁波切對宗喀巴大師所有見解都認同嗎?不見得喔!他會用不一樣的解釋方法、他認為宗喀巴不是那樣子,那假如黃教可能就偏重在他們認同的那一面。醬子可能造成學的人會混亂,所以你是哪一個宗派你就先把你那個宗派的理論搞清楚,這點蠻重要的。像這裡連法尊也有這個意思,那法尊有這意思就代表宗喀巴有這個意思,所以很明顯的把他完全不去牽涉到能取醬子的解釋方式是講不通的。

以上已经介绍完了忍位的功德,总的来说,忍位主要遣除的是缘于对境的因能取所取性所取相三方面的执著
堪布最後結語~~總的來說,忍位主要遣除的是緣於對境,他把以上3個所有忍位認為全部是對境,但我不這麼認為、這種解釋方法理論上這個裡面是有破能取在裡面,那這對境裡面因是能取、體是所取性、果是所取相,這裡我把他標出來,你就可以思考;其實這邊不應該封在對境上面,就算是封在對境你也要記住這個因的部分就是在談有境、就是談能取

子四、胜法位:
    正定定作用,授记尽执著。
    三互为一性,正定不分别。

胜法位又名世第一法位,也叫无间等持,是世间有漏法的最后阶段,马上就要无有间断地进入见道的境界。其中也分下、中、上三品,下面分别讲每一品的所缘和行相。
勝法位就是世第一法,又叫做無間等持,等持意思就是定,也跟各位講過4加行分別叫做明得定、明增定、印順定、無間定,那這個重不重要?你看我們這個論裡面的講法包括米滂仁波切的很多解釋~~這個是正定,什麼叫正定?就八正道裡面的定叫正定。一般若是八正道裡面的正定那這定下面一定是出世間,就算他現在不是出世間這個定也會引進出世間,要不然不會叫正定、不會列到八正道裡面。所以,勝法位裡面有一個很重要的component就是正定。記得以前讀《總義》時他有強調在勝法位時這修行人是沒有什麼定不知道的,各式各樣的定他都知道;就因為各式各樣的定他都知道,他就有辦法真正的了解正定、八正道裡面講的那個正定,這是一個勝法位的關鍵。再來,理論上勝法位應該是能所雙泯,不是只有強調能的部分,其實因為勝法位的時間很短、無間定那個時間是很短。
勝法位即世第一法~正定(出世間定)、能所雙泯

下品胜法位的所缘相差别:勇于趋入色法等四谛的有境本体无生、具三解脱的能所俱泯等持等差别,即是所缘。这里是从有境體解脫的角度来分析,有境也即心识。缘色等一切万法的有境是本体空性、无有任何执著的,这叫做正定。
法尊:法性無生及健行謂若住此三摩地時,能受一切三摩地境,能辦無邊殊勝健行,能為一切等持導首等三摩地;米滂仁波切:與健行三摩地等正定無有差異的色法等法性。觀一切「能所具泯所攝三摩地」法
哦巴活佛在這裡又把有境分成3個,想必他有他的看法,在下品勝法位這他是強調3解脫的等持,這講的就是正定,那我加上了能所雙泯因理論上我認為應該是能所雙泯;因為正定一定是能所雙泯,這很容易理解,正定不可能是偏重在能取上面。你看,這裡就強調這叫有境部分的體解脫,因哦巴活佛都是用體果因也就是空性、無願、無相,醬子講對現在主要是在學決擇的我們來講有時是把事情搞複雜了,但可能是對真正修行人有這需要。這裡,我覺得有境這2個字是關鍵、還有能所雙泯也是關鍵
法尊、米滂仁波切都提到一個健行三摩地,我認為這個健行三摩地指的是一切等持最重要的東西主要指的就是正定,你看,米滂仁波切講~~與健行三摩地等正定,也就是這個健行三摩地就相當於正定的意思。

通达对本体等持的作用任运自成也不执著,即是行相。也就是说,菩萨安住于等持中时,对等持的功能、作用也没有任何执著,这就是下品胜法位的行相。
法尊:知在佛位中彼正定作用任運而轉之智;米滂仁波切:正定的作用,就是具有於所調世間界中事業任運自成的果法之相遠離執著「能所具泯所攝三摩地」的等持,以了知八正道之正定
最後這個行相,我只有強調米滂仁波切說的這句話我比較不知道要怎麼解釋,可能跟翻譯所用的文句也有關係,具有於所調世間界中事業任運自成的果法之相~~真的不知道他在講什麼,((哈哈!咱師兄都醬子講囉!更何況是我……天書啊!  20230629
真的是天書,為了要貼文就重看一遍,當時不覺得是問題的地方現下一看又矇了,管不了太多,不就是沒到那個程度嘛!  20230930))

任運自成,基本上是在如來藏的時候會用到,那時大部分強調的就是會有世間、就法身功德的部分,就有強調這是世間界中事業,這個世間界中是業等於有點是佛陀的事業,就有點亂了。Anyway,每個字都認識,每個字也都不認識。基本上我的態度是我能解我都會把他解開他真正在講什麼,有時候沒辦法、或者我沒有時間再花在這上面。
((可剛剛一看到任運自成,為什麼我感覺就是轉法輪呢?何況又是講事業!  20230629))

中品胜法位的所缘相差别:具足色等四谛的有境果差别等持中得到佛陀授记等等差别,即是所缘。获得果差别等持后,胜法位菩萨会得到佛陀的授记,这就是中品胜法位的所缘。
法尊:於不現見事授記之勝因;米滂仁波切:因為諸佛將安住世第一法授記為自然之法性,故順同於此的正定。觀一切「能所具泯所攝之正定」法
哦巴活佛強調這邊就是有境的果、就是無願,他把那3個又搬到這邊來,為什麼要搬到這裡來?這就涉及到一般的佛會在世第一法的時候對世第一法的菩薩授記,一般授記就是他一定會見道、或者他最後會成佛這一類。那現在就是修行者在這一部分他一定不會執著在這上面,理論上,就說他對授記這一部分他不會去執著他。
再看米滂仁波切一直強調的就是~~因為這是佛將安住世第一法授記為自然之法性,也就他最後一定會證空性,所以他就順同於此的正定。這就是你要去體會這個正定一定是涉及到出世間的定,所以才會叫正定,一般的定,都是定為什麼他叫印順定、他叫無間定?無間定已經很接近、是算正定,可是你看前面那些一般都不會叫正定。

通达灭尽入定于殊胜果等持的执著,即是行相。对刚才所说的佛陀授记没有执著,并且对这样的果等持没有执著,这就是中品胜法位的行相。
法尊:於勝義盡粗分之三輪執著;米滂仁波切:在入定、授記等方面斷盡了執著的正定滅盡執著「入定、授記」的正定
中品世第一法位的行相,米滂仁波切:滅盡執著入定跟授記的正定,他不會有這個執著~我現在入了正定、或者是佛陀授記將來一定能見道或是能成佛,這個在他的行相上面、或者有境上面不論修行程度跟體會的高低都會有醬子一個強調。這點於大乘加行道來講很重要,因為大乘加行道是破法執的

上品胜法位的所缘相差别:色等四谛的有境相自性所作、能作及作业三者互为一体的差别,即是所缘。刚才也是先讲本体空性,然后是果无愿,现在是有境因无相解脫。缘一切万法的有境在因方面也没有执著,三轮融为一体、本来清净,这是上品胜法位的所缘。
法尊:能修三摩地與修者菩薩並所緣之般若波羅密多,三輪之法性互為一性所差別之四諦;米滂仁波切:所修對境~般若,能修方便~正定、以及修者~菩薩,三者互為一空性本體。觀一切「三輪體空之四諦三摩地所攝」法
到了上品世第一法位修行所緣時哦巴活佛說這叫有境的因無相,這點大家都一樣、在這邊也強調3輪一切都空,沒有所做、能做跟作業這3個。那米滂仁波切最重要解釋就是般若、正定跟菩薩這3個一切都是空性。到這邊一切都是空性絕對是能所雙泯,不會只強調能,這是我的固執,但我醬子的固執是有道理的畢竟我是用分別念,醬子才有辦法體會出這4個加行位的差別。

今天若逐個都用深入的方式去討論時間會不夠,但我給各位足夠的這些補充資料你自己去體會,但無論如何你那個整體的概念不能丟掉,4加行,前面暖頂2個是破所取,中間那個忍位是先印所取、再轉成能取就破能取印能取,那到世第一法就是雙泯。

通达对因相状法的等持也不分别,即是行相。因为三轮清净的原因,所以对有境正定也无有相执,不可分别,这是上品胜法位的行相。
法尊:知所修之三摩地後,至全無分別,即是成佛之最勝方便之智;米滂仁波切:知「因三輪外境不存在,所以正定有境也不存在」之智乃見道的殊勝方便。遠离執著「正定等持」的三摩地分別念,以成就正定
這整個概念是一個原則性的東西,那裡面當然還有一些細節,像世第一法這已經是正定,所以,記得在《總義》有強調修行人到世第一法時是什麼定都知道。什麼定都知道那一定是正定,所以,他們會提到一個健行三摩地,這就相當於正定那部分。
《總義》~世第一法時什麼定都知道,比方,健行三摩地

癸二、摄义:
    是顺抉择分,下中上三品。

以上从因果体的有法和法性(即世俗和胜义)两方面进行分类,主要依靠所缘与行相的差别,来分析加行道顺抉择分的不同,每一个阶段都分下中上三品,总共是十二品。
接下來就是攝義順決擇分,堪布會用因果體醬一種說法完全就是根據哦巴活佛的說法,也就是用三門解脫的方式,有法跟法性,其實,這裡面世俗跟勝義的重點是在於~破所取的時候還記得所取有21個叫污染、1個叫清淨,這就是指這個。那到了後面能取是不是也有世俗跟勝義?就比較沒有那麼強烈的在強調有法跟法性。為什麼呢?稍微解釋一下,因為到下一節課你就知道,他在破能取的時候最重要是破實有跟假有。那什麼叫實有、什麼叫假有?就是這個修行人認為有沒有人我這個東西,若他認為有人我、這就一般的凡夫、這就叫做實有、能取實有的這部分,這部分當然是世俗、凡夫;另外,那個實有的那個能取分別念是指這個修行人認為人我沒有,那這個沒有人我是存在的這是法執,就前面那個認為有人我、後面這個說沒有人我而他也很確定沒有人我這件事,可是以大乘來講這個是不對的,因為法執。以前講過大乘的空性叫做沒有所謂的有無,這句話很簡單但卻把大乘真正的內涵說出來。所以,有~沒有、無~也沒有,這才是真正大乘的空性,因假如你還在談無的時候你是沒有離開有,你若離開了有你是沒有無的,因為無是觀待有來的。這是一個很基本的概念。所以假如到能取的那個層次的時候他就不是在有法跟法性,為什麼呢?因為2個都錯誤的;在所取的時候比較有、就這個是污染的這個是清淨的、這2個都沒有,在能取的時候一個是一般的凡夫一個是有法執的人。當然勉強也可以,但若深入去想他是有醬一個差別。
破能取主要是破實有跟假有

为什么叫顺抉择分呢?抉择,即是指在见道的时候将轮回和涅槃完全确定下来,轮回的法已经到此为止了,就好像把一位客人送到边界,护送者就可以回去一样,我们已经到达见道这个位置,那么世间凡夫的法就再也没办法过关了,从此之后是圣者的法。因为加行道随顺于见道的这种抉择,所以叫做顺抉择分。
這邊有解釋什麼叫順決擇分,就不再多講了。其實這個決擇有2種不一樣的看法,他這邊講得我是比較習慣用決定這個名相,因為用抉擇我比較會偏向用分別念、那一般是加行道的。

具体而言,下品、中品暖位分别对治对四谛共同特法及不共特法的执著。上品暖位和下、中、上品顶位四个阶段依次遣除对显现、空性、双运、等性的执著。有些大德也特别指出:这跟中观的四步境界有一定差别。这一点,在《大幻化网总说〃光明藏论》中也提到过。因为按照中观自续派的观点,中观四步境界是就在一个人的相续中次第生起来讲的,而此处并不是从同一相续的角度安立,而是就菩萨智慧远离戏论的不同层次分出四个侧面。下、中、上品忍位依次遣除对等性的差别法相、有寂相、取舍相平等性对境三解脱的耽著。下、中、上品胜法位次第遣除对有境因果体之三解脱者的耽著。忍位时遣除了对境方面的执著,胜法位时,对于有境的执著也有所遣除,是依不同反体来讲的。
((具体而言,下品、中品暖位分别对治对四谛共同特法及不共特法的执著。上品暖位和下、中、上品顶位四个阶段依次遣除对显现修單空、空性修雙、双运修離戲、等性修等性以証空执著以上=污染或清淨所取無 有些大德也特别指出:这跟中观的四步境界有一定差别。这一点,在《大幻化网总说〃光明藏论》中也提到过。因为按照中观自续派的观点,中观四步境界是就在一个人的相续中次第生起来讲的,而此处并不是从同一相续的角度安立,而是就菩萨智慧远离戏论能所的不同层次分出四个侧面。下、中、上品忍位依次遣除对等性的差别法相、有寂相、取舍相平等性对境三解脱的耽著。下、中、上品胜法位次第遣除对有境因果体三解脱者的耽著。以上=實有或假立能取無 忍位时遣除了对境方面的执著,胜法位时,对于有境的执著也有所遣除,是依不同反体来讲的))
哦巴活佛的講法~~暖位的下中品是對治……前面有講一個是16行相一個是32行相,這個中間是觀一切法是用16行相來觀還是用32行相來觀,用32行相來觀當然會比用16行相來觀更能代表一切法,所以他強調用32行相來觀。接著,這是哦巴活佛的習慣他在攝義的時候他就先把暖位的下品跟中品的先標示出來,到了上品暖位跟頂位下品、中品跟上品的時候就轉了另外一個說法,他就用單空、修雙運就是空性、雙運跟等性,他用這4個簡單的名相醬子一個方式來代表上品暖位一直到頂位對所取無的修行方式;所以以上等於是代表了污染跟清淨的所取沒有,他把這暖位、頂位都放在所取上面。
有人說這就跟中觀的4步境界很像,又有人說這跟中觀的4步境界是完全不一樣的意思,有一定的差別指就不是中觀4步境界,這很明顯不應該是中觀4步境界。

009-遍智 中觀4步境界-2023-06-20.jpg
那先談一下***中觀4步境界是什麼?
如果你讀過《中觀莊嚴論》的話你就會比較清楚,沒讀過那我現在稍微解釋一下。中觀的四步境界基本上是自續派,其實我認為這是我們寧瑪的修法,大家一定要記住~這完全不是在講見地,四步境界不是講你有4個一個比一個深的不一樣的見地,這完全是在討論道就是你在修行中的次第,什麼次第?1修單空-破有你要修單空,修單空就是破有,一般講4邊那現不談4邊最重要還是有邊跟無邊,一般人會執著有邊所以第一步你是要先破有邊,所以叫做修單空。這是狹義的單空,就是我把有邊破掉。2破單空-修雙運~不執著有也不執著空,有邊破掉後第2步就是執著空性,這時候你就要遣除執著空性,因為你破了有以後你剩下來的是空邊,第2步你就要知道空也要破,意思就是醬子,就是除遣你執著空性,所以他叫做修雙運。不過話又講回來,這個雙運不是那個雙運,這就是佛學輸給科學最清楚的地方,經常用字時定義不明確以致模糊了焦點,真正標準的雙運不是白繩跟黑繩攪在一起,黑繩就是白繩才叫做雙運,雙運用在這裡太早了,不過沒關係,我們知道以後就記住~~這裡意思是你不執著有也不執著空;所以這個是修道的境界,那這一步就等於是在破單空,就前面修單空、接著破單空,就是有無都破。3雙破有無-修離戲3步就是除遣雙運,也就是修離戲,因為你有跟無都破了以後、你是破了粗的可是你細的還在,所以第3步就是雙破有無、雙破微細的有執跟空執,這又叫做修離戲。修單空、修雙運、修離戲,這個雙運一定要搞清楚跟佛的境界的雙運不是一件事,雖然用了同樣的名詞;那你說止觀雙運、這還算好,因為止觀雙運最後的意思是止跟觀一樣,你在止的時候就是觀、觀的時候就是止。也不是我多事,是說這些東西搞清楚對你是有幫助的。4破離戲-修等性、圓覺,最後就是修等性,這個蠻重要的,因為不管你是2轉、3轉,特別是2轉最後這個等性是很重要的,以前也跟各位強調過圓覺就是講等性,《心經》中講無上正等正覺,正等是一件事,正覺跟等覺代表2個不一樣的東西,等覺就是圓覺,這是很重要的,所以最後就是代表破離戲,真正的證悟空性那一定是圓覺。到最後就是一切萬法皆空,所以萬法都平等,大家都一樣都是空性。
中觀4步境界不是講見地、是討論道,是修行次第~1、修單空-破有 2、破單空-修雙運(不執著有也不執著空) 3、除遣雙運(雙破微細的有執跟空執)-修離戲 4、破離戲-修等性、圓覺
你把4步境界搞清楚後,再回去看課文……
回來的地方就在強調……你要知道哦巴活佛做這種強調你一定要搞清楚,有人說這個就是4步境界,雖說我不是大德但重要的大德都一定會告訴你這個不能是4步境界,這是2件事,為什麼是2件事?因這地方只有在破所取而已,這裡是屬於暖位跟頂位;若是中觀的4步境界是證空性的,這裡面層次是不一樣的。那哦巴活佛用一些東西的比喻想來是要讓你好記。那這個不是中觀自續,因為瑜伽行中觀……我一直強調中觀自續其實是清辨律師就經部行的中觀,我自宗就寧瑪的瑜伽行中觀,其實是瑜伽行中觀這不一樣的,我們跟經部行中觀在很多見地上是有差別的,這就不多講了。那這個中觀4步境界在《中觀莊嚴論》裡有讀過,所以代表瑜伽行中觀也用這個方法,這是一個修行上面怎麼證空性的一個次第。
就說,4加行到你證道是一種概念,那換做另外一個概念的時候可以用這個4步境界醬子來做一個對比。那這裡認為中觀4步境界是一個人的相續,而這邊4加行不是指一個人是大家,~存疑處~這裡我不太懂他有什麼分別,基本上對於4加行對於一個相續也是要經過這樣,並不是代表他一個相續沒有經過這樣,這是我的感覺啦,當然你們也許有人有不一樣的想法請提出指正,因這是共修。但我覺得其實這是2個不一樣的……最大的不一樣是~你放在這裡的時候你只有針對一個暖位跟頂位你就把4步境界都放進去了,這沒辦法包含真正中觀的4步境界,真正中觀的4步境界應該包含暖位、頂位、忍位跟世第一法,這才是癥結是他最大不一樣的地方。假如你要把這裡就當作4步境界,你反而會把4步境界所教的東西搞混亂了。好吧!打住,這裡是我沒辦法解釋的部分。
你看,哦巴活佛的強調就是對境三解脫、有境因果體之三解脫,所以堪布才會醬子講,他是對境三解脫、這是白紙黑字寫的,但是在他內容裡面因為他有講一個因相那個比較屬於能取的部分;那下中上品就等於是有境最後因果體之三解脫。堪布講~~忍位時遣除了對境方面的執著,勝法位時,對於有境的執著也有所遣除,是依不同反體來講的。這個我比較沒辦法認同,因為至少我根據米滂仁波切~~這個忍位的時候絕對不僅是對境、不是只有對境。

加行道等证悟境界不讲便罢,如果真要讲,确实是不好分的。虽然无垢光尊者在《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以及其他论典中也做过分析,但并不是很广,而哦巴活佛的讲义确有其不共之处。以前上师如意宝也讲过:“哦巴活佛经常说,他的释论是以其超群智慧反复抉择过的,尤其是讲加行道的部分,有一些不同的窍诀。”我们后学者也看得出来,这个讲义虽然文字不多,但是做抉择的方法及侧重都不同其他。
堪布這句話很實在,剛剛暖頂忍到底哪一個是怎麼樣、哪一個又是怎麼樣,是真不好講。為什麼不好講?那就是修行人你沒有到那地步那跟你講都是畫餅,真正到那裡的時候他講你就可以體會。所以,最怕就是一大堆小德在這上面一直發揮,搞到最後你都不知道要聽誰的,因此我一直強調你碰到大德的時候你不要理小德,你就是專心搞清楚大德講什麼,因為大德不會亂講。

学习其他的《现观庄严论》注释,好像每一个所缘和行相都差不多,很难区分开,即使狮子贤论师的《明义疏》也讲得不是很明显(我最近在看月称论师《入中论》的注释,发现印度的有些讲义还是很难懂的;当然,狮子贤和解脱部两大论师所开显的都是《现观庄严论》的密意),而哦巴活佛的讲义真的抉择出了每一品的不同侧重点但無法知其所以然
所緣跟行相稍微能分,一個所緣、一般你比較能理解所緣;能緣、一般他就強調你要有這種所緣你的能緣的視野當然不一樣,就比方,什麼不一樣就是一下子舉不出來,可是他一定會強調一個不執著,這是重點。堪布又說即使是獅子賢都講的不是很明顯,這就不清楚了因我也沒去讀獅子賢講的,不過我認為獅子賢跟解脫軍如果講的不夠清楚就不會變成是《現觀莊嚴論》的正義,只要一解釋大家一定是用這2個人的;那若說講的不清楚這是可以找得到的,他們2個就是用25000頌對讀然後解釋的。那哦巴活佛的講義是抉擇出每一品的不同側重點,這確實,他分得很清楚,這代表什麼、那代表什麼,可我感覺是~~但是無法知其所以然,就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不知他為什麼要醬子分。我感覺~你搞清楚他醬子分講得很清楚、但是他沒有告訴你理由,這是美中不足的地方,不過我也發覺有的地方也許是堪布沒有講清楚,很明顯的我認為他應該不會認為忍位裡面沒有破能緣,因為他有講無想相,那這都應該是根據獅子賢跟解脫軍2人的解釋。可是,他抉擇出每一品的不同側重點~~就這個,當他醬子說卻沒有解釋清楚時有時會製造另外的困擾,就把他所講的東西去詮述成另外一個意思了;因為我只知道你醬子講、但我不知道你為什麼要醬子講,所以我就可以用我的分別念來揣摩來推測你為什麼醬子講,那就會造成剛剛講的在忍位的時候就完全是對境,那這個是我怎麼想也不認為這個是正確的。因為我讀過很多其他的都不是醬子,最標準的就是《慧光集51》裡米滂仁波切白紙黑字講得很清楚。
這結束以後接下來就是今天這一課的重點……

现在有很多人觉得,自己应该有一些圣者的开悟境界。如果真的有了一地菩萨以上的圣者境界,那么肯定已经超越加行道了,但如果加行道该断的执著还没有断,怎么谈得上更高的菩萨地呢?所以说没有系统闻思过的学佛者,在谈论自己的境界或抉择别人的境界时,就像盲人摸象一样,经常跟圣者的理论相违背。就好像世间一个没有受过系统教育的人,不论再怎么聪明伶俐,其行为跟知识分子相比还是会有一定的差距。

至此,加行道的所证已经讲完了。下面详述以前曾提过的四种分别,这是《现观庄严论》当中很关键也很难懂的一个问题。
009-遍智10-3加行道哦巴活佛跟他人見解之差異-2023-06-20.jpg
今天這一課的重點主要是說什麼?
你看他整個4加行的過程就是破所取分別念、破能取分別念,那所取分別念分做清淨跟污染2種,也就是輪迴跟涅槃2種,接下來,能取分別念就是實有跟假有。那現在已經讀完了暖頂忍世第一法,你看到哦巴活佛強調的16行相、32行相這就很清楚、也就所觀的一切法範圍不一樣,也就是互絕相違都在裡面。接著他就講顯現、空性、雙運、等性,相信一定很多人不知道他這在講什麼,這裡你就要花時間去理解、可我已經不想花時間去理解他為什麼醬子講。因為,一般基本的會把這當作是就我們現在要講的4種分別,這屬於所取分別的部分就一個汙染一個清淨,這些在米滂仁波切的解釋你都可以看得出來,比方,觀勝義空、觀一切法勝義空,那就是跑到清淨這部分。
這張圖最重要是要告訴大家到了忍位、世第一法哦巴活佛的解釋下中上品都是用對境體果因、有境體果因,也就是空性解脫、無願解脫、無相解脫,他把3門解脫放進來,然後忍位針對對境、世第一法針對有境,那醬子好像分得很清楚其實我認為他沒有講出為什麼要醬子分,一般在外面至少我看米滂仁波切很清楚下品忍位是印所取空、中品忍位是能取空、上品忍位是印能取空,到世第一法就是能所雙泯、那這個已經是正定、接下去就是無分別根本智。這裡並沒有要否定任何人,可是你要知道若根據哦巴活佛這種說法、再加上堪布的解釋方法讓你留下很深的印象,若再沒經過深入的剖析以後跟你讀到外面的東西是會衝突的。我個人感覺哦巴活佛雖然是用這些文字,可是你要知道這都是堪布翻譯的,那因為他有強調一個因無相這裡面就會涉及到能取的概念,應該他也不完全是醬子,可因為翻譯很明顯是對境、只有破對境。好,這就講到這。

接下來,大家要有一個總的概念,先看的這補充資料是第10課的。
010-遍智 所取能取-所斷4種分別-2023-06-27.jpg
因為所取分別念跟能取分別念你一定要先有一個概念,所取分別念分成汙染跟清淨,可是你要知道所取分別念裡面他有他的有境,雖然現在跟你談的是對境,可是他有他這個對境的有境,這什麼意思?照我的分析,那是一種具有無明捨的別境欲心所,他有這一個要捨棄的這種欲,這種欲是別境、不是大家都有的,那你想要捨掉什麼?捨掉汙染的東西、你不要這一部分,可是這部分主要是無明捨、這就代表他有法執。那另外一邊是你具有愛的欲、你要清淨你要接受這部分,所以這2個是這個分別念的有境,這是很標準的法執。那這裡的對境就是他要棄捨的法、一邊是要對治法就是他要這個東西才能夠對治他的煩惱。簡單講,染污一邊代表有輪迴煩惱、清淨一邊代表有涅槃智慧,就是有、他認為有這個東西,所以是所取,認為有醬的東西。但是,暖頂在對付這個的時候基本上他是有有境也有對境,堪布也有提到這點可他沒有再深入去討論而已,但這邊是不討論有境。

那什麼叫能取分別念呢?就是一個是實有一個是假有,這也一樣有有境有對境,可這裡不討論他的對境是討論他的有境,簡單說有人我執、以及無我執,這都是法執,無人我執就是無我執,有醬2個。((錄音中有這句話~~所以這邊是去掉這個就是針對這個,沒搞懂是在說什麼,就先留下來吧。 20230701
睡了一覺後再重看,嗯,感覺是去掉下面的捨棄、對治就是針對所取分別念  20230702))

在課文中也有告訴你~~所取這邊最重要是所知障,一開始就破這所知障、而所知障是比煩惱障難破,但是有2種看法你記住就好,因為這時是在加行位,所以加行位真正見道的時候他是把分別的所知障也全部破了,不是沒有破所知障喔!大乘的菩薩在見道的時候他是把所有分別的煩惱障跟所知障都破所以這裡面會破所知障也沒有問題,因為單純的只有在分別的上面他全部解決了,後面都是在解決俱生的,所以要到8地的時候才把俱生的煩惱障全部去掉,才真正的無人我執相當於阿羅漢,可基本上不一樣。那我現在想要講的是~~進入加行道的時候,當他用染污跟清淨在破所取對境後,就沒有煩惱法、沒有輪迴也沒有涅槃,那這個((所取))解決了以後他為什麼就不直接進入這個……就說,既然沒有所取那能取也沒有醬不乾淨俐落嘛!就連無明都破掉了。你懂我意思嗎?!哪有這麼簡單!這只不過告訴你~~在加行道的時候他是用醬一個角度他最重要是要破對境,這時這個有境不是他要cover的範圍;那反過來要對付有境的時候就要用能取比較容易比較清楚,用所取很麻煩的因為涉及到無明。所以我認為我們要理解他提出來的4種分別念並不是代表醬子就把能所都破了,不是,這只不過是在加行道裡面他採用的方式,他用這4個分別念,那我要講的其實就是你不能把他解讀成他破了對境然後就這個有境也破了,沒有,不是這樣。那為什麼不直接用這個就把它搬過來呢?後面記得有提到這點,等遇到時再講,在他直接破能取的時候他不會用所取這邊的,他要換成實有假有、換這個比較清楚,這點我們先要有個理解。
此處不能套用~~破了對境然後就這個有境也破了,沒有,不是這樣。

壬二(广说所断四种分别)分二:一、所取法之分别;二、能取补特伽罗之分别。

所取法的分别有两类共十八种,能取法的分别也有两类共十八种,总共是三十六种分别。能取的分别大多属于烦恼障,所取的分别大多属于所知障。
所取法的分別有兩類共十八種,為什麼18種?因為一個清淨一個污染又各舉出9個例子,下面會講。為什麼舉出9個例子?因哦巴活佛針對這9個例子又講的複雜一點,堪布這回沒照哦巴活佛那樣講,哦巴活佛怎麼講呢?因舉出的這9個例子是大家共用的,並不是代表只有9種喔,現在說清淨有9種、汙染有9種這只是代表性其實不止9種;那哦巴活佛就進一步分了,在某一個角度他這種分法我是贊同的,因為他把它分成差別事、跟差別法
講到這差別事、差別法,我最近有一個新的改變來解釋這個差別事、跟差別法。
差別事,就相當於~~現在要討論一個事情,假如我要討論的這個東西是個名詞的話,那麼他的差別法就是形容詞,就是這個名詞的形容詞就是差別法;或者,現在要討論的這個東西是個形容詞的話,那麼他的差別法就是副詞,你們應該懂我的意思,什麼叫名詞、什麼叫形容詞、什麼叫副詞?同理,是用這個方式。一般經常會強調
沒有差別事就沒有差別法用差別事、差別法來解釋東西感覺上漢傳很少用、是藏傳喜歡用的方式,那哦巴活佛在這邊也用了;那我用另外一個方式,漢傳在解釋東西的時候很喜歡用體相用,這個體、有這個相就是他的形象外貌、然後有他的用處或是他的作用,所以叫體相用。這是我們漢傳討論事情時喜歡用的方式,那藏傳不喜歡用,重點是在這個用法一不謹慎時這體就變成有,因為佛學的體是空性,但也不能說藏傳沒有用他還是有用只是用的比較謹慎,他們在世俗諦的時候有時也會拿出這個體。所以,我感覺今天解釋這個差別事跟差別法用體相用來也是一種解釋方法,就說,差別事講的是體、相跟用是差別法,醬你就能理解了。所以,哦巴活佛在這4類各9種例子中他又分出哪一些是差別事、哪一些是差別法,他就是搞到太細可道理又沒講得太清楚,就他差別事結束以後他差別法又分有的叫做總體、有的叫做特殊、有的叫做具體,醬又細分成3類。我是覺得差別事、差別法分開很好,可差別法再細分實在也沒必要,因為有時分得太細會 dilute focus 會把重點稀釋掉,而重點並不需要去了解那個;那這個不再講了。
現在回到課文,為什麼有18種?後面會讀到,就汙染的有9類、清淨的有9種,同樣能取,實有的有9種、假有的有9種,因此一共36種。那能取大部分是煩惱障因為涉及到人我,為什麼能取是煩惱障?因為一個是人我執一個是無我執,所以大部分是煩惱障;所取則大部分是涉及到所知障,醬先有一個概念。

差別事~體、差別法~相跟用

癸一(所取法之分别)分二:略说本体之分类;二、广说事相之分类。
子一、略说本体之分类:
    由所依对治,二所取分别。
(( 所捨所依所取对治對應:染污及清淨所取的有境(能取)分别))
這頌詞很簡單,就是他一定有一個所依跟對治,所依就是他所要捨的東西,這所要捨的就對應汙染,所以二所取就這所依對應汙染、對治就是所取他就對應了清淨,那這2個所談的就是他的對境,這2個對境就是一個叫汙染一個叫清淨。可這地方他要用有境來代表,他把對應的二所取當對境然後說有這2種分別心,分別心是有境是能取。我很清楚知道他在講什麼、就希望你們也清楚,他一下子又提出一個分別心,他只是一個比喻而已,其實最重要是所依的這個對境是他要所捨的,而這個對境是來自於他有一個污染的醬子的一個分別心;就剛剛那張圖最清楚,他是一種無明捨、是一種欲心所是別境的東西。

所取的对境有清净和不清净之分:不清净的叫做所舍所依法,也就是轮回烦恼方面的法;清净的叫做所取对治法,指的是涅槃智慧方面的法。由此,有境取法的分别也有两种:认为不清净法是要舍弃的分别即染污所取分别,认为清净法是应该接受的分别即清净所取分别(按照因明来讲,是把对境和有境都视为行相的,所以所取也是一种分别的相;《中观庄严论释》在分析唯识宗和有部宗的观点差异时,把能取、所取分析得比较清楚)。
((所取的对境有清净和不清净之分:不清净的叫做所舍所依對境,也就是轮回烦恼方面的所取對境法;清净的叫做所取对治對境,指的是涅槃智慧方面的法。由此,有境取法的分别也有两种:认为不清净法是要舍弃的能舍分别染污所取之有境分别认为清净法是应该接受的能愛分别清净所取之有境分别按照因明来讲,是把对境有境都视为行相心法的,所以所取心法對境(內境)也是一种有境所分别的;《中观庄严论释》在分析唯识宗和有部宗的观点差异时,把能取、所取分析得比较清楚)。))
那所取的對境有清淨跟不清淨,這邊名字都出來了,不清淨的叫做所捨所依對境法,也就是輪回煩惱方面的所取的對境法;清淨的叫做所取對治的對境法,這指的是涅槃智慧方面的法。由此,有境取法的分別心也會有兩種:1、認為不清淨法是要捨棄的、這就是染汙所取這個有境的分別;2、認為清淨法是應該接受的、這就是清淨所取之有境分別。你們不要被這文字搞亂,其實看我剛補充的那張圖表已經很清楚了,雖說這裡主要是討論2個所取,可這2個所取有他的能取、有他的心的部分
那堪布加上的這句話~~(★按照因明來講,是把對境和有境都視為行相心法的,所以所取心法對境(內境)也是一種有境所分別的行相;《中觀莊嚴論釋》在分析唯識宗和有部宗的觀點差異時,把能取、所取分析得比較清楚。)沒讀過因明的人可能會混亂,那讀過因明其實這句話他把對境跟有境都當為行相,這句話意思就是~~要怎麼講呢?希望我這舉例你們能聽得懂,我們的語言裡面有能詮跟所詮,假若你按
照能詮跟所詮的角度來討論語言的時候,這2個東西都是行相、都是心法,因為能詮就是比方你聽到蘋果這2個字,這是叫能詮。這個能詮在你腦筋裡面發出這個蘋果的聲音的時候在你的腦筋裡面這叫做語言總相,所以你這時候得到的是一個語言總相,可是你聽到蘋果你腦筋馬上會產生所詮、或者因明裡面叫做義共相,你一定會產生所詮,那這2個都是行相,能詮也是行相、所詮也是行相,這2個都是心法、都是心理面的行相~~他要講的是這個。其實這有講沒講差別不大,講了你因明不了解也許反而更混亂。他其實意思就是我剛剛講的,我用能詮跟所詮來做比喻,雖然說起來好像一個在講對境一個在講心法,一個在講色法一個在講心法,他說其實在這裡你可以把這2個都當作心法來看,行相指的就是心法
所以他說所取心法的對境也是一種有境所分別的行相,因為這時候你這個對境叫做內境、這不是外境。那這就不多講了,若不解釋怕大家到這會卡住~這段是什麼意思,其實沒那麼重要,就說這裡重點真正要知道的是剛剛補充的那張圖表,不管你是講能取所取、或是你破能取破所取,基本上
2個都會有~有境跟對境,重點是這個,而不是相同的對境破完了以後再去破這個對境的有境,不是這樣。為什麼不是這樣?理由很簡單,因為他在要破有境的時候用的那個例子是修行人最容易體會的,就是有人我執跟沒有人我執的2類。那你假如用所取這邊就是法我執了那很複雜的,那這涉及到無明了,那這整個要斷要斷了無明才有辦法全斷。
((……字沒打錯,真的不是唉、是哀,哀痛自己,真的真的是很難懂,這個筆錄越記越慢,眼睛又不好、聽又聽不懂,連問題都無從問起,一句話來來回回反覆聽,總要抓到一絲感覺才能記下來,再把全段順過,真懷疑自己還能堅持多久……不過還是要給自己一個隨喜讚嘆,至少《現觀莊嚴論》已經堅持了比自己認為的時間都長很多,不像當初聽《中論》一堂課就落跑了。這裡最重要來還是感恩師兄的不知疲累的法布施,著實令我獲益良多!  20230702))

有些论师认为所取分别也应该分能取之分別:实有执著和假有执著两种。很多大德对此说道:虽然他们具备一定的智慧和名声,但这种分类是不合理的。为什么不合理呢?因为从意义上看,“实有遣餘”、“假有遣餘”显然是讲能取分別」的,不应安立为隸屬於「所取之分別」
這裡說~~有些論師認為所取分別也應該要分成能取之分別,這什麼意思?也就是,直接就是任何的所取也可以分成:實有執著和假有執著這兩種。這個其實很無聊,但堪布提出來了就告訴你很多大德都不同意這種說法~就算他們具備一定的名聲也不能聽他的。為什麼醬子講沒有道理?這就要懂因明的人一聽就知道他的意思是很合理的,因為你從意義上來講,在對付能取的時候,這個“實有”跟“假有”就相當於因明裡面講的“遣餘”,“實有遣餘”跟假有遣餘就是因明用字叫做“有實遣餘”跟無實遣餘,那麼顯然是講「能取分別」的,因為這個是屬於分別念的,當然是能取因為遣餘是分別念,這個直接就是講有境,有境,有境他分別用的方法,因為是分別所以叫遣餘,這是因明,有讀的人比較聽得懂,沒讀也不要在意,他意思就是~~2個其實都是屬於能取分別念,2個既然都是屬於能取分別念的東西,那你怎麼把他安立到「所取的分別念」裡面。所以沒有道理。這個解釋是很清楚,不過這也是哦巴活佛講的、堪布再做解釋。其實去講這樣的人很無聊,沒有必要,因為由剛剛那個表,其實這2個是不能連在一起的,他是分別的東西,一個是針對能取來說的、一個是針對所取來說的,那每一個都有他的有境跟對境。從剛剛那個表有了這概念就不會把這2個連上去,連上去對懂因明的人就知道確實沒有意義。因為這2個基本上都是討論遣餘~~“有實遣餘”跟無實遣餘,那既然是討論遣餘,他們是屬於能取的部分不應該放在所取的部分。講的再清楚一點,遣餘本身就是有境。
遣餘本身就是有境

子二、广说事相之分类:
    由愚蕴等别,彼各有九种。
(( 染污清淨所知障,彼各有九种。))
接下來就廣說事相之分類,就有汙染跟清淨,這什麼意思?愚代表汙染、蘊代表清淨等等各有9種。也就是把清淨跟污染再用9個來代替,基本上不是只有9個。

颂词中的“愚”代表染污所取分别,“蕴”代表清净所取分别,每一类都有九种,加起来总共十八种。这十八种基本上都是所知障,因为都属于很细微的执著。
“愚”代表9個染汙的所取分別念,“蘊”代表清淨的9個所取分別念,接下來一共18個就不多講了,因為沒有時間了,那你只要了解他各用9種分別來讓你知道他所指的是什麼,這些分別念他就講得比較清楚一點。比方,你不知道淨染功過的分別,這些等等,假如每一個都要解釋要花很多時間的。

哦巴活佛讲义中是分总体、具体、特殊三大方面来阐述的,我们这里就不分了,平铺直叙就可以了。

首先讲九种染污所取分别:

1愚昧不知染污因法的分别,也就是把无明愚痴当作轮回的因。佛经中虽然也讲:无明是一切烦恼的根本,十二缘起依无明而起现,欲断轮回当灭无明。但这是就一般层次而言。若站在中观般若的角度,这种分别念就还是一种执著,所以也成为一种染污所取分别。

2愚痴不知染污果法苦谛蕴的分别。认为自相续的苦果乃至苦谛所摄的一切五蕴(器世界和有情世界的所有事物和现象)都是依靠无明愚痴而产生的,这是第二种染污所取分别。

大家要知道,我们平时这样想——无明是该舍弃的、无明产生了一切痛苦的蕴,这是很正常的现象,是合理的。但是在讲般若的时候,所有执著到最后都要灭掉,否则便会成为证觉的障碍,正如《智慧品》所云:“心有所缘者,亦难住涅槃。”

3耽著染污基是名色的分别。十二缘起中有一个名色,依靠无明对蕴生起的执著即萨迦耶见(坏聚见),若认为萨迦耶见是需要舍弃的,这也是一种染污所取分别。

4基差别贪执为二边的分别。有了萨迦耶见,心里就执著有一个“我”,有些人认为“我”是常有的,这就堕入常边;有些人认为死了以后“我”就没有了,这就堕入断边。如果将常见和断见执著为不合理,那么这也是一种染污所取分别。

5不知净染功过的分别。有了常见和断见,就会不知道清净涅槃的功德,也不知道染污轮回的过失,不知道这些本来是不好的,但加行道菩萨如果觉得“不了知这些是不合理的,应该了知”,那么这种执著也属于染污所取分别念。

当然,在世俗当中,“了知净染功过”已经是很高的一种境界了。现代社会的价值观特别可怕,不要说涅槃轮回的净染之别,连世间法中什么有价值、什么没有价值都分不清楚,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们是越来越盲目、越来越麻木了,确实非常可怜。

6不住彼过差别执为对治圣者的分别。按理来讲,如果不明染净之别,是不可能住于圣者之道的——既然不知道轮回有过患,就不会想远离它;不知道涅槃有功德,就不会想趋入它,因此就不会有入于圣者之道的因缘。但对于加行道而言,认为“对圣者之道没有意乐是不合理的”,这也是一种染污所取分别。

7缘所断三轮的分别。暂时来讲,缘一切万法的三轮执著是不合理的,需要断除;但在讲加行道时,这种对于所断方面的执著也成为染污所取分别念。

8自他三有等的分别。认为依靠因果规律,自他众生造了恶业会堕入恶道、行持善业会上升善趣,这本来是合理的想法,但在加行道也属于染污所取分别。(华智仁波切有一部《现观庄严论》的字面注释,还有我以前翻译的《白莲花之璎珞》【麦彭仁波切著】,这些注疏中也有不同的解释方法。)
一般若跟米滂仁波切講法有牴觸、又跟華智仁波切講法有牴觸,那還得了!站在我寧瑪弟子的角度這種說法是……好吧,不再多講了。

9于所断法差别生起相似清净法的分别。站在大乘佛道的角度,认为声闻道和缘觉道是相似的清净法,是应该舍弃的,如果这样想也是一种染污所取分别。

以上是关于染污轮回法方面的九种执著,用般若中观的思想来看,这些到最后全部都要舍弃。《六祖坛经》中虽然也讲“不思善、不思恶”,但具体的分类并没有讲,而《现观庄严论》已经为我们概括好了。

下面讲九种清净所取分别。清净所取分别,即认为某法是清净的、值得接受的,这样的执著也成为所知障,所以应该断除。
下面清淨9種大家看一看,原則上抓住,那今天就講到這了。

1执著清净体为无漏五蕴的分别。颂词中的“蕴”指的就是《俱舍论》所讲的无漏五蕴——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如果你觉得这五种蕴是清净的、应该接受的,这就是一种清净所取分别了。

2执著增上缘为清净处的分别。获得涅槃法无漏五蕴的增上缘即清净处——十二处中属于无漏法的处,但若将清净处执为无漏法的根源,这也是所知障,属清净所取分别。

3执著近取因为无漏界的分别。认为十八界中意、法、意识等界属于无漏法的部分是值得接受的,这也是清净所取分别。

4于缘起执为世俗法的分别。在分开二谛的时候,我们通常说菩萨对世俗法是以如梦如幻来承许的,如果认为这一点可以接受,那也是一种清净所取分别。

5、于本体空性执为胜义法的分别。认为一切万法在胜义中是本体空性的,这种对胜义谛的执著也是清净所取分别。

6行为方面执著布施等六度义的分别。认为布施、持戒等六度万行是菩萨应该行持的,这也是一种所知障,同样属于清净所取分别。

7执著现见前所未悟的实相是见道的分别。认为得一地菩萨时能见到以前从未得见的实相,这种境界是值得接受的,这种想法也是清净所取分别。

8执著修行已见实相是修道的分别。缘见道所见的无执实相持续不断地修行即是修道,对于修道的一切执著也属于清净所取分别。

9执道究竟为果无学道的分别。十地圆满之后会得到佛果,如果对释迦牟尼佛那样的果位有执著,这也是一种清净所取分别。

学《现观庄严论》要有一种比较细致的思维方法。为什么我们把上面这些分别都归入所知障呢?因为在真正抉择一切万法的实相时,不论染污的执著或清净的执著都会成为障碍。就像《中观根本慧论》中所讲的一样,在以理分析的时候,根本找不到任何清净和不清净的法。不但在外在的事物上得不到,甚至在我们内在的心识上面也得不到,清净和不清净的所有执著都是不符合实际的颠倒相,我们只是暂时不得不依靠它。就像过河时要依靠船只,但是过了河之后,船只还有没有用呢?没有用的,到了陆地上根本不需要任何船只。同样的道理,我们现在固然需要依靠六度以及胜义谛空性和世俗谛如梦如幻的见解,但在究竟义中这些也得不到。

所以一定要学会合理分析,否则就会像有些刚开始闻思的人一样,只是耽著在某一部经典的个别词句上,徒逞口舌之利。我昨天参加了一个格鲁派的因明研讨会,我一讲完话,就有好几个人以断章取义、故意刁难的方式提问,我也就只好同样地刁难他们。现在很多人都是这样,每天就是在“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等几个教证上绕来绕去,从来没有深入法理。实际上,我们应该先对大般若的很多道理进行分析,然后再通过修证来真正了悟般若境界,这是非常重要的。

加行道的境界抉择和所遣除的执著,可以延伸到整个十地,因此类似的内容在后面部分还会多次讲到。道友们只要能细致地看书,应该是没有问题的。我们现在有机缘以这种方式来学习般若,我觉得对每个人都是很有意义的,能够和般若法门结下一个很深的因缘,非常难得。

PS:大家有沒有要指正的?千萬不要客氣,這不是打對台,萬一你知道我講錯了你一定要指出來。你指出來也是幫助我沒有造業。
沒有指正的,那有沒有問題?不會沒有問題只是一下不知道怎麼問。那我們交換一下意見吧。

@ H:就以前唯識關於4加行的說法還比較記得,因此完全是從那一方面來吸收,至於堪布講的這些感覺就不是很進入狀況,可是師兄你已經盡量的說明讓他簡化讓我們能聽的懂。
@ L中觀4步境界跟現觀有什麼不同,課本裡講說~中觀四步境界是在同一個相續中生起的,然後現觀這邊是講~菩薩智慧遠離戲論的不同層次,然後我在《中觀莊嚴論釋》上看有人解釋說《現觀莊嚴論》裡講的這4個是從加行道所取分別角度加行道所取分別,中觀4步境界是從有境的角度,這講的又不一樣。
師兄:你提出的這個相對是重要,可就怕今天在座的對《中觀莊嚴論》沒有理解,就怕講多了會不知道在講什麼。那我現在這樣講,哪一邊是有境、哪一邊是對境,這個絕對不是分別的著眼點,因為你2邊都會有有境都會有對境。我今天是加行道的人,也就是加行道裡面的所緣跟行相、就是一個有境一個對境,他有一個所緣跟一個行相;那麼,中觀4步境界,他現在講說我現在修單空,你可以說他現在偏重有境,因為他是要修他的心、修他單空的那個心是在偏重有境,可是他在修這個的時候一定也有對境,他只是沒有去講他的對境。醬理解我的意思嗎?那我們4加行這邊是很清楚的告訴你有境是什麼、對境是什麼,這個當然是2邊很大的一個差別,因為4加行這邊是很清楚、加行他用了5個不同側面來跟你解釋,第一個叫所緣境,第2個叫行相,第3個叫做因,再來就攝持、所斷,就加行道的5個差別這是非常詳細;那中觀4步境界沒有這麼詳細,他好像是在討論有境,假如中觀4步境界有老師教你時這可能就會複雜了、就會講更多,就說你在觀修單空的時候你應該觀什麼等等。所以我感覺這2個用一個人的相續來分我是沒辦法理解他怎麼分,都是一個人的相續,只不過比較清楚的是哦巴活佛若是要用這個4步境界的話顯然是大材小用了,因為這邊只有暖位跟頂位,就是上暖跟3個頂位,4步境界若是就放在這裡那是不對的,因為4步境界最後是見道、並不是只有停在加行位中暖頂處,所以我認為哦巴活佛也不是這個意思,只可惜他沒解釋清楚、他就給你一個比喻。這就很明顯的是2個不一樣。
其實我的感覺這都是要讓你見道的方法4加行是很標準的大家都用,在這邊又從5個不同方向分析的清清楚楚,中觀4步境界就很簡單的帶過去了、他也是一個次第,4加行也是一個次第,所以2個的差別就說是一個人的相續或是多人的,至少這個我沒辦法理解。
L:是看書上講米滂仁波切曾說過哦巴活佛把中觀4步境界跟《心經》對應醬子就比較容易理解,第一步色即是空就我們說修單空的部分,我想他就是用不同的方式來試著讓我們了解。另外,剛剛師兄你說能取有有境對境、所取也有有境對境,那這什麼意思
師兄:就是他們在修這個分別念的時候。他在修這個分別念、他修所取分別念的時候他有他的有境跟對境,修能取分別念的時候也有他的有境跟對境。我那張補充的圖表就是要讓大家了解這個,你千萬不要把這2個掛勾、把這2個當作一件事,他沒辦法當作一件事,所以才會有人說應該要把能取的實有假有也放進去。
L:我現在理解到讀了中觀就要讀因明,讀了因明以後再讀現觀,透過因明的理解再理解現觀其實是相對的容易,要不然會卡在名相的理解上面。師兄每次也都會加以註解,這點非常的謝謝。
@ J:真的覺得我比較難。
師兄:是,因這《現觀莊嚴論》涉及到很多,但沒關係,那你會完全霧煞煞嘛?
J:不會,就是有的地方還蠻能接受也聽得懂,有時就會覺得……
師兄:那醬就沒關係,想一想有問題用mail或是line問我,我會盡力給你參考。
J:不懂的地方又找不出問題、原因那就死記。
師兄:這難免,尤其是講到因明的東西就會困擾,但我還是要講因這中間有人學因明啊,講了可以幫助他們,而我也是盡量深入淺出。
J:師兄,我覺得您多講其實對我是非常有好處的。
師兄:好吧,那就謝謝各位安忍!

 

arrow
arrow

    七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