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觀-017-總義-012-20230328
現觀總義講記︱第十二課

 

前面講了,無論暫時還是究竟,大乘道的目標就是利益眾生。暫時在資糧、加行道以及五道十地,利益眾生最為根本,乃至究竟成佛,利益眾生也是最根本的。因此,從現在開始,我們應該這樣想:我學習佛法,就是要讓世間眾生獲得無上安樂。
我們學佛法,最初的緣起不能錯亂,緣起錯了,一切就偏了。比如,一個人從小為了自己的生活而讀書,將求學乃至一切精力和時間都用於此,到了最後,所實現的也僅此而已。現在人學佛法,多數的目標都錯了。你念佛不錯,參禪不錯,聞思修行也沒有錯,可是目標錯了。很多人求生淨土,目的是自己去享樂,這樣的目的,無論付出多少精力和時間也不會圓滿。可能他並不知道極樂世界到底在哪裡,是在三界以內?還是三界以外?他只想獲得一種快樂,遠離世間的苦難。但這不是大乘發心,甚至也不是小乘發心,所以,這不是真正的修行。
因為很有必要,所以本論反覆地講,大乘佛法所追尋的目標唯是利他。而我們也的確需要反觀自心:我的修行目標到底是什麼?空閒的時候,行住坐臥當中,只要再再檢點,自私自利的心會漸趨薄弱,而利他之心會越來越強。
所以,心的調整需要一個過程。就像難陀尊者,最初也沒有出離心,後經佛陀加持才對整個三界生起厭離。而學院的有些出家人,實際也是在擺脫了最初的想法以後,才真正步入了出家行列。聽說有的人因為跟家人吵架太多,不想再吵了,於是剃頭出家。雖然最初是這樣一種因緣和發心,但現在學了大乘佛法,也已經將利益眾生作為目標,真正修習大乘法了。

堪布開始還是提到11課很重要的重點,就是~不管暫時還是究竟,大乘道的目標就是利益眾生。這裡也提到淨土,可有些人並不了解淨土是怎麼回事就以為是到天堂,相信各位不會有醬子的觀念,確實淨土這觀念……一般佛若不講大家都不會知道,但這是並未有人請法之下而佛主動提出的淨土觀,再來,到了淨土你的目標仍是成佛,並不是到了那裡就只有享樂沒其他事了,不是的,也就說你到了淨土你的目標還是成佛,成完佛之後你還是得回到任一世間去利益眾生。這概念想各位是不會誤解,有很多人知道這概念仍是求生淨土,他最重要是怕退轉;因為娑婆世界成佛雖然比較快,但有可能會退轉,但到了淨土基本上不會退轉。所以淨土另一個特點就好像你變成了補處菩薩。什麼叫補處菩薩?就好像彌勒菩薩,他在兜率天最終目的就是等著成佛示現,對淨土的人來說概念上是一致的,你到了那裡也等於是補處菩薩,一直要到了你能成佛,所以會叫補處菩薩,成佛以後你還是要出來度眾生。

 

約聖者:成辦這一切利益眾生的真實方便,在學道之際,是布施等菩薩行為;而在果位之際,則是佛陀的事業。
有時我們要注意他所講的對象是誰?我以為這邊是針對聖人來講,他強調一個重要的概念,就說:成辦這一切,這一切就是指利益眾生,他的真實方便在學道之際就是布施等6度萬行。上次也提過,有時大家很簡略就把6度當作是利他,也許也可以,但以前讀《廣論》6度是自利,利他是4~布施、愛語、利行、同事,可堪布很明顯很多地方他6度直接就是利益眾生,那是不是可以醬子我是不知道,那我們就2個都記住,就基本上布施最重要是自利,就算利他但不要忘了自利的作用,你看~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基本上你可以感覺到這是屬於自利的一個範疇,至於4攝第一個就是布施,其他的愛語、利行、同事就很明顯是利他。這邊他強調的重點~~在學道之際就是你還沒成佛的時候,所謂的利益眾生就是布施等菩薩行為,這裡堪布是講6度,若是想成6度萬行那當然就包括了4攝,因若以講成辦利益一切眾生的角度當然就是利他的行為。那在果位的時候則是佛陀的事業,記得前面《略義》講過果就是法身、還有加上一個事業,佛陀的事業在了解大乘法的時候這蠻重要的,特別是到最後第15章的時候就有非常詳細的分野、討論,這裡暫時先不細講。
利益眾生的真實方便,有學道時是行持布施、持戒等六度
4萬行,以滿足眾生所願,這是道位的行為;在果位時,則是以佛的二十七種事業將眾生置於果位、道位以及種下菩提種子。
利益眾生以聖者來講,在他尚未成佛之前最重要就是6度萬行,因是利益眾生故4攝也包括在內;到究竟時就是佛的事業,所以佛的事業本身就是利益眾生,這2個之間是等號。到15課時就更……現在讀的《現觀莊嚴論-總義》其實是華智仁波切寫的《修行次第-總義》、簡單講也是現觀的總義,另有一本真正是《現觀莊嚴論-總義》,所以你看到討論主要都是在修行方面就是道的方面,所以才會先發心再加行分2大科在討論。到時就會發現佛陀的事業……先簡單講,因這是蠻重要的概念可又不是32句可以講清楚的。
***什麼叫做佛?
佛就是覺,覺悟的覺,梵文來講就是覺、翻譯過來叫做佛,覺本身指的是是一種智慧,所以皈依佛其實是皈依一種智慧,你真正仔細分析他指的是一個智慧。這個智慧用另外一個角度來講他叫做如來藏,一般在講空性一定會跟智慧連在一起,所以就是空性的智慧、或者是出世間的智慧,所以如來藏本身、或者佛陀、或者這個覺其實都是指一個智慧。那這個智慧有一個很重要的概念一定要記住,他是所謂的大無為法,這就是我們最難懂的地方,這邊講的智慧是大無為法的智慧,所以這智慧也是出世間的;若是一般了解的智慧那個就不是出世間的。那只要一講到如來藏就記得~~法身跟法身功德雙運,你要了解當他講如來藏的時候不是只有法身而已,法身跟法身功德雙運,如來藏用空性的角度叫他法身、用功德的角度叫他法身功德,那什麼叫功德?這裏要有一個概念,講雙運時既然是跟空性雙運他就不是世俗了,其實法身就是法身功德、就是一件事。那法身功德是什麼?最後會產生佛陀所有的智慧就是源於法身功德,但也等於源於法身,因為法身跟法身功德是雙運。到15課講到這個時會按照他的教言有必要更詳細清楚的去理解這方面的觀念。
佛就是覺、一種智慧、如來藏、空性

((如《現觀莊嚴論》所說,佛陀以種種幻化身應世,並以***27種事業來利益無量眾生27種事業為:
1、首先讓眾生獲得堪為修法法器的人身或者天人之身,令他們具足修法因緣。反之,如果墮三惡趣,處於無暇之處,沒有機會修持佛法。
2、眾生轉生在人天善趣後,接著把他們安置於資糧道,即以布施、愛語、同行、利他四種善巧方便來攝受他們,此四攝受是令眾生趨入解脫道的助緣。
3、眾生入道後,給他們傳法,令他們通達四諦見解。分兩個方面:
3-1、具染污性的世間因果見解,即通達作為所應斷除的,具有煩惱雜染之苦諦集諦因果法;
3-2、清淨出世間因果見解,即通達作為所應取的清淨道諦與滅諦因果法。
4、在意樂方面,令他們為了利益無量眾生而發起菩提心。
5、行為方面,令他們行持六度萬行。
6、在功德所依方面,令他們守持清淨戒律。
7、將眾生安置於加行道實地修行,令他們生起諸法空性的修所生慧,也就是修行所產生的智慧。
8、加行道的修行圓滿後,將他們安置於圓滿布施波羅蜜的見道(一地),滅盡能取所取戲論,令他們以無二智慧現見法界本性。
9、將眾生安置於修道中,令他們在戒律度、安忍度、精進度、禪定度圓滿的二到五地之間,證悟一切萬法唯是假立名稱的本體。所謂布施、持戒、安忍、精進、禪定、智慧等只是一個虛假的名稱而已。
10、將眾生安置於智慧度圓滿的六地,令他們證悟一切萬法一無所得的本體,斷除對一切萬法的實執。
11、將他們安置於方便度圓滿的七地,令他們以殊勝的善巧方便成熟眾生的心相續。
12、將眾生安置於證悟力量和斷障力量都圓滿(力度圓滿)的八地,由於此時已經圓滿共同乘聲緣的所有斷證,因此把他們安置於不共大乘菩薩道中,這是對治煩惱的證悟特點。
13、在八地中,令眾生成熟無分別智慧,徹底遣除執著一切萬法的所知障。這是斷除在修道中所應斷除障礙的特點。
14、將他們安置於願度圓滿的九地,令他們獲得願殊勝圓滿的菩提。
15、將他們安置於智度圓滿的十地,在十地中,令他們嚴淨種種佛國剎土,這是有學道清淨剎土究竟之特點。
16、在十地中,令他們依靠資糧圓滿而決定一生成佛。這是資糧圓滿究竟之特點。
17、在十地中,令他們獲得四無礙解,從而成辦無量無邊的說法自在等利益眾生之事。四無礙解也叫四無礙智,或者四無礙辨,是諸佛菩薩說法的智慧辯才。「解」指內心無礙通達,「辯」指口無礙辯才。四無礙解:
17-1、法無礙解:無礙通達能詮教法;
17-2、義無礙解:無礙通達所詮義理;
17-3、詞無礙解:無礙通達各種言辭,也就是各種法相名詞及各種佛教專業用語都無礙通達;
17-4、辯無礙解:也叫樂說自在,以前面三種智慧為眾生自在樂說契於正理之法。
18、在十地中,令他們依靠所獲得的殊勝自在,前往一切佛剎依止、供養諸佛,並獲得聽法等無量功德。
19、在十地中,令他們對於菩提分法的證悟蒸蒸日上,浩瀚無邊,從而齊全菩提的一切支分。
20、在十地中,令他們不失壞二資諸業而成就佛果。
21、在十地中,令他們擁有如實現見一切萬法究竟實相真諦之圓滿智慧。
22、在十地中,令他們徹底遠離所斷之四種顛倒(即常、樂、我、淨)。
23、在十地中,把他們安置於證悟顛倒之相根源不存在的智慧理中,令滅盡一切相執。
24、在十地中,令他們於諸法平等之境界中,依靠證悟的智慧而圓滿究竟地,清淨一切垢染。
25、在十地中,令他們徹底圓滿所有資糧。
26、在十地中,將他們安置於能圓滿證悟輪涅等性的證德智慧法身——現空無別的證悟解脫中。
27、將他們安置於獲得道之究竟果位——不住有寂的大涅槃(佛果)中。 20230331))

 

因為此二者有學、無學利生前行引導或者主要能成之因是智慧,所以〔在經論中〕才會有“智慧最勝,智慧首要”之說。智悲雙運
他在講佛陀的事業,其實你最後成就的就是所謂的佛、佛就是一種智慧,這個智慧本身跟後來產生最究竟的那個事業其實是一件事。醬子一講,現在你就慢慢能體會什麼叫做智悲雙運,為什麼他們一直在講智悲雙運?還有,為什麼他們一直在強調法身跟法身功德雙運?他們一直在強調現空雙運?這些等等越講你越能感受,做這個感受做這個體會在學佛當中很重要,到最後對這個就變成是自然反應。
他說:因為這二者,這二者是指哪一個?菩薩的行為有暫時的有學、還有最究竟的就是無學道,這2種利益眾生他們的前行,前行指的就是他的基礎,這邊我用引導來點你但用基礎也是很洽當的,這2種不管你是究竟或者是暫時的利益眾生他真正的基礎或者是能產生這樣行持的原因是~~智慧,所以,你就知道為什麼前面一直要講那些東西你不然就是一眼就看過去了也不覺得有什麼不懂,那現在告訴你法身跟法身功德雙運、或者告訴你智悲雙運,這些等等,你就慢慢理解他為什麼要醬子講。所以翻來覆去的這些高僧大德都在告訴你,其實這2件事情到最後是一件事,因此成佛本身除了成就智慧以外還有成就這些大悲。所謂的成就大悲事是說這變成他真正的內涵,也就是智慧本身就是醬子的東西。所以要慢慢體會他們講的空性到底是什麼?原來最後那個東西是智慧。其實,那個東西最後也變成所有的你感覺並不是空性的東西是屬於世俗的東西,事實上最後都變成是歸一了、統一了會融合在一起。也就前面有學過,他告訴你~~這個正等加行在聖人的時候、特別是8地以上的時候,他的正等加行跟次第加行會融合在一起,其實正等加行跟次第加行比較是偏向於凡夫用,真正到聖人時這地方就是空之等持跟相之等持,就等於是空之等持講的是智慧,相之等持就不管你講的大悲、或者是佛陀的事業、或者是6度萬行這些。這也就是書上在教導我們時蠻重要的一個重點。所以,在經論中才會有“智慧最勝,智慧首要”之說,那這邊特別加註了一個智悲雙運。其實他要講的是什麼?他有時告訴你智慧重要,有時又告訴你利益眾生重要……若是利益眾生重要那感覺就是悲比較重要囉,那這邊又說智慧重要,到底是哪一個重要?其實是因他用不一樣的角度會強調不一樣的側面,可是最重要的是這2個是一件事。當你知道這2個是一件事的時候,你就不會矛盾了,有時他強調的利益眾生、一會他又強調智慧,那其實利益眾生跟智慧是一件事,不過要記住這智慧指的是空性的智慧、也就是一般講的勝義菩提心。所以勝義菩提心跟世俗菩提心基本上在最深層佛學的觀念上他還是一件事。
利益眾生跟智慧到最後是一件事

道位、果位的前行或主因,就是空性智慧。就像軍人取勝沙場離不開武器一樣,道位的六度萬行以及佛位的圓滿事業,都不離智慧波羅蜜多,而即使是凡夫的利生行為,也要以對空性有所認識作為方便。
智慧是一切聖行之來源,故佛陀極讚般若,也留下了《羅睺羅讚般若經》、《光讚般若經》等讚文。

 

《般若攝頌》云:“布施之施前行乃智慧,持戒忍辱精進亦復然,為令善法無失當遵循。”
仁波切這裡引用《般若攝頌》,一般漢傳很少用到《般若攝頌》,但藏系一提到般若經常會引《般若攝頌》為佐證。

再看一下以前的補充資料,就希望更加深大家印象。
以玄奘為準,漢傳600卷基本上就包括了16會,前5會是根本般若,其中分別為10萬頌、25000頌、18000頌等等,但25000頌的大品般若、8000頌的小品般若是最重要。後面11會叫雜般若,為什麼?因為根本般若基本上870義都包含了,雜般若則只有部分的870義,就因為不是全部故稱之雜般若。一般藏傳則根據阿底峽的說法,你就發現《般若攝頌》在這裡,漢傳有時叫他《寶德攝頌》,整個長度不知道應該是在1萬至8千之間。另外一個母子17種般若,這在藏系也用的很多。這就是主要告訴你《般若攝頌》是什麼,漢傳很少用但在藏傳這最重要。
仁波切這裡引用《般若攝頌》的內容:布施之施前行乃智慧,持戒忍辱精進亦復然,為令善法無失當遵循。這在《廣論》讀過,6度是以智慧為首,並用眼睛來比喻智慧,其他5度假如沒有智慧基本上是不容易正確的~為令善法無失當遵循,就是要用智慧做前導。有時會覺得他講的好似段落標記的不明確,其實他反反覆覆有幾個很根本的觀念是不停的出現,對聖人來講,最重要的第一個就是智慧,現在是講6度、6度是自利,先暫時不考慮利他,若以智慧來講,6度你前面沒有證悟空性的話你很難把這個6度做好做對,前面幾課也清楚說過這點,也就說你根本沒有3輪體空、那你下面6度不管是你布施持戒忍辱等等基本上你不會做對的;所以這時就告訴你空性這個是根本,因此你腦筋中就認定空性是根本。可是一轉過去又告訴你其實最重要是要利益眾生,若以利益眾生來講本身跟空性又是講另外一面,意思是說智跟悲你現在就把他當作這2個層面,不講法身跟法身功德因如來藏大家不是那麼熟……但是智跟悲就比較熟。
他有時在講智的重要,有時又反過來講悲的重要,其實一點都不矛盾就看你從哪個角度講。為什麼不矛盾?因為智跟悲是一件事。你只要搞清楚原來他倆是一件事就沒什麼矛盾了、就看從什麼角度。
《般若攝頌》說:布施度的前行是智慧,乃至持戒、安忍、精進、禪定也是如此,所以,為令善法不唐捐,要以智慧波羅蜜多攝持而行。有人想:智慧度在最後,為何是五度的前行?因為要圓滿布施、持戒等,必須證悟空性,以第六度攝持五度才能圓滿,所以智慧度是前行。
所以這邊是強調聖人在整個修持的當中空性很重要、這個智慧很重要,若以凡夫來講就是正等加行,而正等加行一定要到頂加行,頂加行就是見道以上,見道以上就是聖人。所以你沒有見道以上,你這時去修次第加行一般沒辦法做得很對,也就是要有空的等持才有辦法做好相之等持。簡單講,相之等持對凡夫來講就是次第加行、到最後叫做剎那加行。
講到這相信你們腦筋中這些連結已經都出來了,只是一下無法很系統的……我又講得斷斷續續,但我相信這些連結在你們腦筋中已經成形了,你知道他有時站這個角度有時站那個角度講,其實都沒有問題。
要有空的等持才能做好相之等持

 

又云:“無量盲人無引導,不能見道入城郭,闕慧五度無眼等,無力能證菩提果。”
針對聖人又說~~無量盲人無引導,不能見道入城郭,闕慧五度無眼等,無力能證菩提果。若沒有最後的智慧,你的5度就像沒有眼睛一樣,那你基本上最後要證菩提果就沒辦法做到,所以證菩提果並不是只有智慧一項而已。剛剛講覺,可能有人會覺得矛盾,但我並不覺得矛盾,剛剛也講要成佛是要成就那個智慧,你概念裡面就會把佛跟智慧連在一起這也沒有錯;那這邊又告訴你有了智慧才讓那個6~現在只講6度,才讓那個6度發揮作用,6度真正發揮作用能夠讓你自利你才有辦法成佛。所以,你現在的反應就是我沒有問題~智慧重要,但現在又告訴我~因為我智慧重要所以我那個5度才能夠真正自利,這5度很顯然不是智慧、比較偏向於利益眾生也就是智悲的悲的那邊,因此剛剛才會一直講法身跟法身功德雙運。最重要把這搞清楚,再簡單講,我們皈依的是佛,佛本身就代表覺,覺就是一種智慧,那這智慧本身就是一種,比方說用如來藏講他是一種法身,但你不能忘掉這個法身或者說佛的這個法身他跟法身功德是雙運的,那就變成法身功德這邊也就是智跟悲又連在一起了,就不只是講智了。醬你就發現在整個修行比方說正等加行修的是智慧,為什麼要修智慧?聖人因為有了這個智慧才能讓次第加行真正發揮作用、才有辦法讓他產生效果。為什麼需要讓他產生效果?因為醬子才真正能成佛。所以是2件事都要,或者用3智的角度來講,正等加行是讓你成就基智、次第加行讓你成就道智,最後這個基智跟道智雙方面都有最後你就會成就遍智。所以以前才會講基智跟道智相當於策略,這2個是要達到目標的策略,前面的基智就相當於正等加行跟頂加行,道智就相當於次第加行跟剎那加行
2個在某一角度他是互補的,以6度來講你沒有智慧你那些布施持戒忍辱沒有辦法真正發揮它的作用;可是反過來,因為這5度發揮了作用以後,也會讓你這智慧……這智慧雖然在空性的角度在大無為的角度是沒有差別的,就說他在無間道裡面好像沒有差別、但是在解脫道有差別~~就是這個概念。所謂解脫道有差別,就以解脫道的角度來說,一地菩薩的智慧跟2地菩薩的智慧是不一樣的,更別說是跟佛的智慧。所以這裡面的觀念搞清楚以後,你看到他醬子教你你並不會覺得矛盾,這是蠻重要的。
皈依佛,佛是覺,覺代表智慧,
這個教證,講《入中論》等經論時都引用過。意思是說,無量盲人如果沒有引導者,則不能見道路並進入城市。同樣,缺少了智慧度眼目的引導,其他五度無力證悟圓滿正等菩提。

 

可知,智慧就好比盲人的引導者,所以稱之為前行。
所以他說智慧就是盲人的引導者,因此又叫他前行。到這裡都是強調以聖人來講,以聖人來講最重要是成就那些解脫道,在他的修道中間有不一樣的解脫道。他為了要成就這些解脫道,這邊就告訴你~~要這些解脫道真正能成就的話,你一定要有無間道,其實就是醬子一個意思。用聖人來講他叫無間道、解脫道,以凡夫來講叫做正等加行頂加行、跟次第加行剎那加行。
那這主要就是告訴你這2個的相關性,因為現在是在講聖人,他就告訴你你要成就解脫道的時候,若用白話講,你要成就解脫道,這解脫道是他在修道中間需要不一樣的解脫道,從1地到10地到最後成佛,他強調是你要有解脫道你前面要有無間道,意思就是你沒有無間道你後面不可能出現解脫道。這概念就是醬子。
對我們凡夫來講一開始也是要證空性,對聖人來講一樣的強調,若你要修所謂的相之等持你前面一定要有空之等持,就是看以什麼為主。那對聖人來講因為他已經有空之等持他已經有無間道了,所以這時他不會特別去強調無間道他會強調解脫道,因為所謂的相之等持對聖人來講就是修解脫道,就是會產生智慧、就是能夠到佛的那個智慧。一直不停的重複,醬子講法希望沒把各位搞混亂,然後確實能夠幫助你們理解在《總義》裡面所顯現的要點。
盲者要人引導才能向前,而五度也只有在智慧的引導下才能圓滿,否則會流於形象。我們也看得出來,沒有聞思過般若波羅蜜多的人,作布施等任何善法都伴隨著強烈實執,而不離實執心的善法就像雜毒的食物一樣,不會清淨、圓滿。這也是《般若經》的比喻。
雖說《現觀莊嚴論》主要闡釋聖者的境界,但凡夫也可以從中了知般若
智、正等加行和菩提心悲、次第加行的重要,這二者——智慧與方便,就是趨向佛果的正道。《般若經》有個比喻,一百二十歲的老人,沒人扶著就到不了目的地,有兩個人扶著,就可以去;同樣,學習佛法,不以信心、菩提心之方便以及空性智慧攝持,方向不會正確,容易誤入歧途,有了這二者護持,一定能到達佛果。
堪布這裡講般若就是指智慧、菩提心就是指大悲那部分,或者概念上可分別講~~正等加行、次第加行,堪布講~雖然《現觀莊嚴論》是講聖者,但於凡夫來講你也可以從中去了知般若和菩提心的重要,這二者,他現在把菩提心當方便、就是悲心,就智慧跟大悲,就是趨向佛果的正道。也就說這二者都需要,並不是只靠一個,所以才說要得到遍智一定要有2個東西~~一個基智、一個道智,這二個都有他才是遍智。基智、道智就相當於要得到遍智的策略,所以一方面要有智慧一方面又要有大悲,也就是要有勝義菩提心也要有世俗菩提心要2邊並進。其實,真正要強調都是這2個,不管你叫他智悲、或者你叫他法身跟法身功德、或者你叫他勝義跟世俗、或者叫他現跟空等等,不管你用哪一個講基本上就是這2個,那這2個在他教我們的時候有時他是強調一邊,可最後他一定會告訴你~~強調這邊也就是為了要達成另外那邊;那有時他是強調另外那邊,另外那邊其實也就是智慧這邊。所以講來講去就是看現在要討論的是以哪一邊為重點。不過一定要記住到最後智悲雙運這最後的境界一定是佛的境界,聖人當然比我們強很多因為他有見道,見道後這些也等於是他的經驗,在他修心的經驗裡面他能夠體會,我們比較差以致無法理解這些。
堪布又講到~~學習佛法,你要用信心、菩提心,這就是智悲的悲的部分、或者他叫做方便,然後告訴你一定要有智慧、就空性的攝持;你若不用這2個並進醬子你的方向就不會正確,你有了這二者護持並進,最後一定能到達目標那就是佛果。

 

也就是說,首先令證悟空性的無分別智慧在相續中生起,然後行持由布施開始的種種如海之菩薩行為,在無量劫中,都以利益他眾的行為為己任,依靠圓滿資糧、成熟眾生、修煉剎土的方式而現前真實空性〔行苦完全寂滅的法界如來藏,才真正是無有錯謬的道之關聯。
也就是說,首先你要讓證悟空性的無分別智慧在相續中生起,然後行持由布施開始的種種如海之菩薩行為,這邊標註一個相就告訴你這就是相之等持,前面證悟空性是空之等持,然後你就能行持相之等持,在無量劫中,你都以利益眾生的行為為己任,又依靠圓滿、成熟、修煉,後面堪布有註解就是圓滿資糧、成熟眾生、跟修煉剎土,這應該是來自於《論義》在這為什麼要醬子講,最後就是現前真實空性,真實空性為什麼要加註標記?因為要講空性哪有真假,空性就是空性哪裡還有真實跟不真實,當然你可以說是究竟勝義,真實就是究竟的意思,其實用真實這感覺跟空性的定義稍微有一點牴觸,所以堪布有註解~~行苦完全寂滅的法界,基本上,行苦完全寂滅的法界就是涅槃,可大乘的涅槃不是小乘講的涅槃、是無住涅槃,也就是法空在這個法空概念裡面,所以這邊基本上用如來藏來理解是最妥當的,因為最後成就的就是如來藏,這個如來藏就叫做真實空性。什麼叫真實空性?若你對如來藏的定義很清楚的話,你就知道他在講的時候他是要講什麼,醬子就不會被文字困住,因有時文字是沒辦法完美的表達出他的意思,比方,這個真實空性或者講如來藏,你馬上知道這是大無為法,當你知道他是大無為法的話你就理解他為什麼要強調真實空性,空性本來不需要去強調有跟沒有。所以,他們有時會提到在如來藏又是恆常,為什麼會講他是常呢?就是因為他是大無為,以這個大無為的角度來講他是常。這邊是多講的,意思是說在共修當中就會分享我認為重要的概念,就希望你們在看這些文字的時候你能夠理解這些文字背後講的,那很多地方就可以匯通,你就整合在一起了,因整個佛學都沒有離開基本的準則。
空性哪來真實不真實,行苦完全寂滅的法界就是涅槃,此處用如來藏理解
我們先要證悟空性生起無分別智慧,之後從布施開始行持如海的菩薩行,就像世尊因地一樣,以利生為己任,曠劫行持。而在此期間,因為證悟空性,自私自利心消失,所以布施等得以圓滿,並於無量劫中行持亦不退轉,最終依靠圓滿資糧、成熟眾生、修煉剎土等現前真如,這才是無謬的道之關聯。
當然這是聖者的修行之道,聖者的利生以證悟空性為方便;而作為凡夫,要證悟空性,卻應以發心利生為方便。
聖者:智→←悲:凡夫雖說凡夫利他的背後始終隱藏著骯髒、如毒般的私心,而此雜染也決定是究竟道的障礙,但以菩提心攝持的利他畢竟是向上的行為,以此能積累無邊資糧,從而成為證悟空性之助緣。
這是我的加註:***聖者:智→←悲:凡夫
以聖者來講他一定要用智去行悲,以凡夫來講,他在沒有得到空性之前他的次第加行或者說相之等持那在這邊是強調要用聞思,若你不講聞思你講一般雖不正統但也在行6度,比方說,因相之等持可以包括6度就不一定非是4攝,而這些是可以幫助他成就無分別根本智。所以2個的關係是醬子,聖者是靠智慧成就悲這部分;那凡夫一開始大部分是用悲的這部分來讓他成就智,就有醬一個概念。所以我用他們的術語~~聖者一定有無間道,不然他不叫聖者,那他用無間道來成就他的解脫道,不然他就沒有解脫道,因沒有無間道他不會有解脫道。那我們凡夫根本就不可能有解脫道,更不用講是無間道,所以凡夫第一步就是要讓我們有無間道、先講無間道,那無間道我們沒有解脫道,但我們可以做一些類似的比方說6度、4攝這一類的叫做次第加行,那這些東西在某一個角度他也可以幫助我們成就無分別根本智、成就見道、或者成就無間道。這就是互相之間的關係。
如果有人認為,既然證悟空性才能利他
次第加行、相之等持,是不是一地以後再發心也不遲?並非如此。因為資糧、加行道的發心雖有瑕疵,但完全能利他。而且按顯宗說法,登地前要一大阿僧祇劫的修持,一大阿僧祇劫中不發心、不利他,一地菩薩才開始,這種說法有問題。因此,從現在開始我們就應發心並串習利他,否則即使證悟,也只能是小乘空性,而到時也很難去利他。就像我遇到的幾個藏族大學生,他們從小沒學過英語,上了大學才開始,那時學起來不習慣,也非常困難。所以,雖然凡夫位時不能圓滿利他,但只要把利他作為主要目標慢慢熟練,一旦登地,之前強烈的利他心願就能圓滿實現。那時布施身肉也像布施菜葉一樣,沒有困難。

經論教義要這樣解釋。否則看到“先證悟再利益眾生”,就認為一地之前不用發菩提心,還引用巴珠仁波切的教證說明,顯然不合理。
堪布這裡說~~既然證悟空性才能利他,那是不是一地以後再發心也不遲?這就是剛剛我講過的,其實不是醬子,雖說要證悟空性以後才能利他,這裡利他意思是指做次第加行那邊、或是做相之等持那邊這一類的東西,既然要證悟空性你才有辦法發揮那邊,那不是等你證悟空性以後再去做那個?不是醬子,也就像剛剛解釋過的,他這邊做完也可以幫助他成就智慧,就等於聖人是用空性來幫助他成就這邊的相之等持,那凡夫是用次第加行來幫助他成就無間道、也就成就見道。
這裡為什麼會有人誤解?就因為不曉得他們2個的關聯性,其實2個不僅是關聯到最終是一件事,這個概念有了後就好辦多了!

 

另外,約凡夫:依照宣說六度次第之際所說的:“無視受用則持戒,嚴持淨戒則忍辱。”則可以將〔六度〕視為前後的因果關係
現在金剛句又轉了,前面是對聖人、現在轉過來講凡夫了。
他依照六度次第之際所說的:“無視受用則持戒,嚴持淨戒則忍辱。”醬就變成把六度視為前後的因果關係。就好像……剛剛以聖人來講沒有智慧下面做其他5度是沒有用的,那這邊是告訴你對凡夫來講~你現在根本沒有空性,但你還是持戒忍辱醬醬的……這就變成在6度上就不是用智慧為先行,就不是用智慧做引導,就是先布施、再持戒、再來忍辱醬醬的……就變成是因果了。
另外,按照六波羅蜜多自身的關聯來看,首先是不關心自身受用,願意布施眾生;布施圓滿可以持戒;持戒圓滿可以安忍;安忍圓滿可以精進;精進圓滿可以修禪定;禪定圓滿可以修智慧。這是凡夫修六波羅蜜多的次第。
那這就是凡夫修6度的次第,其實這裡也並不是單單為了要講怎麼修6度,就像剛剛強調的,若用術語講就~~聖者在做相之等持的時候他一定要有空之等持,要不然不會有效果,那6度就在相之等持裡面。現在反過來講,凡夫沒有辦法提相之等持,因為凡夫根本沒有空之等持你怎麼可能會有有效的相之等持,那我們現在就叫他次第加行。那這時的次第加行他就沒有強調……不強調並不是代表智慧在6度裡不重要,就只是反過來講6度的因果變成智慧到最後面。對聖者來講智慧要在前面,對凡夫來講就是依靠6度這個因果次第最後成就這個智慧,大約就是醬一個概念。

 

以“皆因以布施而成辦諸受用,持戒投生善趣修持斷諸惑,以慧可棄煩惱所知諸障故,此殊勝法之因即為勤聽聞”等等之說,凡夫→聞思慧→修慧←聖人:非不聞思
以“皆因以布施而成辦諸受用,持戒投生善趣修持斷諸惑,以慧可棄煩惱所知諸障故,此殊勝法之因即為勤聽聞”等等之說,這裡是以凡夫來講,就你要先布施、布施完後再持戒、忍辱,最後能禪定斷惑等等,就還是剛剛講的所謂~聖者:智→悲、凡夫:悲→智,就聖人一定要有智慧他才有辦法相之等持,那凡夫是為了要得到空之等持,所以按照6度因果次第做下去,這裡他加一句~勤聽聞,你們回想一下前面曾說過~修正等加行的時候是不是就不能修次第加行?他說不是醬子,那時是沒法理解為什麼會醬子講,而讀到現在你就慢慢理解,理解什麼?因你次第加行就是要修那個智慧,可你現在沒有那個智慧的時候你去修那個好像時間還沒到,這邊就告訴我們~1個概念,你雖然修的不是正統的那種相之等持,可是你醬子做也可以幫助你最後證得智慧,就好像6度的順序一樣也有辦法讓你證得智慧。第2個就是回頭了,這時假如你沒辦法做那你就要聽聞,這個重點就是以凡夫來講,注意這並不是代表聖人就不需要聽聞,千萬不要誤解。
***現在整個再重新釐清一遍,釐清什麼~~你最後是要得到遍智,要得到遍智你一定要有基智要有道智,這些你都沒問題,
那對聖人來講~~他要先有基智、這時他就開始在道智下功夫,因為在道智下功夫就是在解脫道下功夫,解脫道最後就會到了10地的解脫道、就是金剛喻定以後的那個解脫道,再一轉過來他就變佛了,聖人這邊是醬子,這也沒問題了。
那對凡夫來講就變成~~一開始最重要就是要正等加行,為什麼?因為你要先得到無間道,這是最重要。是不是代表你要得到無間道所以你就不要去管6度了?不是。因為那個6度你雖然不是真正的6度,但是那樣做也可以幫助你得到那個智慧,你看到6度中智慧是放在最後面,按照因果次第也可以幫你得到智慧。第2個,你在凡夫時代時候你對次第加行你除了醬子做以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就是聽聞。這就是他強調的,因這時你一定要聽聞才正確,你才知道6度是怎麼回事。
凡夫→聞思慧→修慧←聖人:非不聞思
一個簡單的註解,就說~~凡夫是由思所成慧再到修所成慧,你用思所成慧,這個其實很容易理解,也就是~在資糧道就是決擇,最後要得到的東西叫決擇,那資糧道這個決擇基本上就是聞思慧,決擇就是聞思慧,資糧道得到了就是聞思慧。這個以後才轉成修道,並不是說你就一直在聽聞、聞思了,不是;若以空性的角度這時你就進入加行、4加行了,進入加行道了你最後的目的就是要見道,加行你過了以後就是見道、修道得到修所成慧~~~那這是用空性的角度來講的。那若是用相之等持,因為你現在雖沒辦法但你最後一定也要修這個、或者是悲的這一面,如果你不修你一樣沒辦法成佛,這2個都需要有,你記得到8地的時候這2個會合成一個。所以你在凡夫的當中就變成在修空性的時候、在聞思這階段的時候,對於相之等持還是以聞思為主,所以,也是一樣決擇。等這一部分變成你能真正得到決擇、然後最後你證到空慧,也就等於你進入見道。所以用空性的角度、或者是用空之等持、或者是用相之等持,這個凡夫都是聞思慧進入修慧。那聖人基本在概念上稍微不一樣,基本上會被叫聖人就他已經有了所謂的無分別根本智,或者講他已經有了無間道,所以聖人他是用無間道修慧,修慧就是解脫道。間單講這邊重點就是在修所成上面,不管是無間道、或是解脫道都比較屬於是修所成,那並不是代表他不用聞思。聞思不管哪一地你是聖人也需要,只是在這當中你要體會這邊為什麼他又強調聞思,我感覺不管是聖人或凡夫,特別是凡夫,就是這個聞思在你正等加行當中你要兼顧次第加行時有時候就只用聞思也可以。
這一教證說明,所有功德之本是聽聞。
堪布加這一句是平衡一下,不能說只有聽聞,就好像你6度只是去讀就好了,雖說你不是真正能做到6度但完全不去做是不行的,這觀念都懂。
以布施能成辦一切受用,即生布施,則生生世世受用圓滿、富貴,這是布施的因果;持清淨戒可以轉生人天善趣,這是持戒的因果;以修持可以斷除自相續的粗大煩惱,這是修行的因果;以智慧則能盡除煩惱障和所知障,這是智慧的因果。而這些功德的最根本因,即是精勤聽聞佛法。不聽聞,怎樣布施、怎樣持戒、怎樣修行、怎樣生起智慧,就不會懂。
因此,聽聞是最重要的。許多人不知大小乘差別,不知布施、持戒差別,只是望文生義,以分別念解釋經文,結果完全相違。所以,先到廣聞博學、具有修證的善知識前聽聞如海經論,非常重要。我們都想修行,但不聽聞,即使念咒、轉繞做了很多,也不能趣入真實修行。對如何修法,之前怎麼想,之後怎麼想,中間如何安住行持,聽聞了才會清楚。那時候,自己會修,也能引導別人。而不聽聞佛法,一上來就閉關實修,肯定出問題;即使是布施、持戒,也難以圓滿。因此,首先要多聽佛法。
當然,光是聽經聽論,不會處理事情也不行。世間上有種書呆子,講得來、做不來,很可憐。作為佛教徒,在學法傳法的過程中,也要懂為人處世的基本道理,不但要懂,還要做出來。有些法師中觀講得清楚明白,卻處理不了兩個人的矛盾;教證引個不停,卻不會和農民交談。所以,如果真想將佛教傳播於社會、融入於人心,一定要有智慧和方便,還要懂得溝通。
知識是慢慢存入相續的,而倒出來運用也需要一個訓練過程。所以,想傳播佛法的道友一定要有這方面的考慮,並漸漸實行。剛開始的時候我也只是聞思修行,沒有瑣事,覺得這樣與世隔絕最好。但後來也體會到,佛法的確是甘露,所以不但自己要吃飽,還要與眾生分享。當然,讓眾生分享,自身也需要一種鍛鍊,沒有鍛鍊,一下子可能難以適應。所以,希望大家在這方面盡力掌握一些方便。

 

而將〔六度〕說成勝劣差別的意圖,是針對凡夫地〔所作的〕布施等行為而言的,前面所引用的《入行論.智慧品》中的教證#1此等一切支、能仁為慧說,也可以這樣進行解釋。
金剛句就強調~~你把6度說成有勝劣差別,這是針對凡夫的布施等行為,為什麼?就因前面布施持戒忍辱醬一個階段最後的目的是為了要得到慧,是針對凡夫醬子講;所以仁波切又回到《入行論.智慧品》中的教證,前面出現過就是~~此等一切支、能仁為慧說~~一切支就是6度裡面前面這些,都是為了要讓你得到智慧說的。
緊接著前面,說六波羅蜜多有勝劣差別,智慧最勝,布施最劣,這是針對凡夫地的行持而言。而前面《入行論》的“此等一切支,能仁為慧說”,也可以這樣解釋。也就是說,凡夫人行持布施、持戒等,可以在將來證悟智慧波羅蜜多,這就是方便在前智慧在後。先是覺得眾生可憐,為了利益他們,該布施布施,該持戒持戒,該忍辱忍辱……能行持的都去行持;而依靠這些
利他行持,最終證悟空性。如本論所謂:“發心為利他,求正等菩提。菩提心=利他+成佛
這個說成勝劣差別好像就變成智慧最高級,用因果的關係來講,禪定第2……這是針對凡夫來講。
菩提心=利他+成佛
這裡面有一點很重要,堪布說~~你依靠這些利他行持,也就是我們講的所謂次第加行,對聖人來講叫相之等持,你把這些名詞分清以後就不會混亂,最終證悟空性。所以對凡夫來講這邊講的這個就是次第加行,所以證悟空性。但堪布引用《現觀莊嚴論》中很重要的半個頌:“發心為利他,求正等菩提。”以前在《廣論》中這講得非常清楚,你們不知道還有沒有印象?是什麼地方講得非常清楚?他說~~菩提心裡面包含2個元素,1個是要利益眾生,這發心指的是菩提心,第2個要求正等菩提就是我要成佛,那當時菩提心是用《現觀莊嚴論》這個頌來解釋他是有2個元素、千萬不要以為只有1個,不是發菩提心是為了要利益眾生,還有一個是我要成佛,假如沒有成佛你怎麼利益眾生,關聯性就是醬子。堪布一定知道菩提心分2個成分~1個利他、1個成佛,他一定也知道偈頌跟這的關聯,可他把這個頌放在這裡,跟這邊要講得並不完全一樣,這邊要講的是~以凡夫來講智慧重要,可凡夫到最後也是要並進的,他也要靠前5度最後去證空性;對聖人來講就更清楚,這空性讓你真正能夠成就相之等持,相之等持非常重要、也就是你成就道智的重要方向。記得前面有句話非常重要,因為你證到空性,然後你就變成遍智,簡單講就說,你一開始是得到空性的智慧,因為你有空性的智慧以後你就得到一切智慧,這個一切智慧、遍智就包括很多世俗的智慧,比方你是盡所有性跟如所有性,盡所有性比較屬於一般世俗這邊的智慧,你如所有性指的是空性,***因現前一種無漏之法,從而現前一切萬法的遍智***前面(現觀-015-總義-010-20230314)這句話很重要。這句話為什麼重要?由這句話就可以把所謂的空之等持、相之等持連在一起,同時也可以理解為什麼他要講基智、要講道智,拆開這2個來講。堪布引的這句跟這個不直接相關,這邊強調凡夫是用智慧的角度在他凡夫的時候為了要得到空性因此智慧好像有勝劣,就6度說成智慧是最高的也是根據《入行論.智慧品》中的教證~~此等一切支、能仁為慧說~來的;可是到了聖人的時候、或者是你得到了這個智慧以後,你反過來要用這個智慧你才能得到遍智,就像剛剛講的你有這空性智慧你就可以得到一切遍智。所以是互為因果。
所以,這邊的意思就是強調你凡夫雖然把智慧當作最重要,其實智慧、空性智慧……或者用術語講就空之等持跟相之等持是一樣重要。在這個概念下面,把這個偈頌放進來我是覺得沒有直接相關,因為這個偈頌最重要是強調菩提心要包含2個元素。勉強也可以,就是說,求正等菩提,若你把這個當智慧,那就是~~正等菩提當作空之等持,發心為利他當作相之等持,那這就變成成佛有這2個東西,可這頌詞按照以前的理解是強調菩提心有這2個成分。那這裏我是提點一下,你們自己再看看。
此理易說,但實際上,即使修無上密法也有很多人只為了自己解脫之樂,對其他眾生從不考慮。但這種發心不清淨,所以一定要改正。

 

因此,在資糧道與加行道期間所修學的布施等修煉自心的積累資糧,只不過是令甚深見解在自相續中生起的因法,而並不是在行持菩薩佛子們的廣大行為,所以這一切談不上是真正的六度:因為沒有下列諸條件故
凡夫他在資糧道與加行道期間所修學的布施等是為修煉自心的積累資糧,只不過是令甚深見解在自相續中生起的因法,這邊就是講你在凡夫的當中布施等這時候是用6度的角度來講,就前面的5度最後是要讓你起甚深見解也就是要見道,而並不是在行持菩薩佛子們的廣大行為,白話講就是~~對凡夫來講,6度裡智慧是最高的,其他5度最後都是為了要成就這個智慧的,凡夫用醬子一個做法最後能夠讓他產生智慧,但並不是說凡夫現在所做的是菩薩的6度萬行,不是,為什麼呢?因為你根本沒有資格談得上你所做的是真正的6度,這就是站在凡夫的角度告訴凡夫這點。
前面是講聖人,這裡講凡夫,凡夫的重點就牽扯到~~為什麼會把智慧當作最重要?因為你要有這個智慧你才真正是菩薩,你才能行菩薩的6度萬行,你前面的5度那只是幫助你得到智慧,並不代表你真正能夠做6度。
資糧、加行道的布施等六度只為修煉自心,讓自相續生起甚深空性的證悟。由於此時尚未證悟,所以還不能行持滿足一切眾生的廣大行為。

 

***為什麼凡夫沒法真正行6***
因為在此當中,1既不具備無分別的智慧,2也沒有消除〔各度分別的〕違品,3還沒有依靠前者而圓滿達成眾生的願望,4更沒有隨應根基而〔將眾生〕安置於三種菩提果位2 中的任何一種果位#3,所以連四種能利生法相擁有無分別根本智、消除違品、圓滿達成一切願、成熟眾生之三乘中的一種都沒有具備。
現在這12課裡面分2部分~~最重要是強調在相之等持裡面一定要有智慧才有辦法做相之等持,所以菩薩這些聖人他們都先有無間道,因此他們就用相之等持這部分來成就他不一樣的解脫道,從一地最後一直可以到佛地。另外一方面,他要告訴凡夫就所謂的智慧你目前你在6度裡所做的東西,當然前面還有叫我們要聞思,那聞思以外你去做的話你一定要了解~~你不是真正在行6度,你是用這做法來幫助你能夠得到智慧。
那這時你為什麼沒有辦法做真正的6度呢?所以這第12課有一個很重要的部分就是解釋為什麼凡夫沒法真正行6~~~
1
、你不具備無分別的智慧。
2、沒有消除各度分別的違品,意思是~~布施違品就是貪,見道以後他就沒有貪,雖然俱生的還在但分別的他全部斷掉,這就有很大差別,所以你沒有見道你每一度都有一個違品,布施的違品就是貪、持戒的違品就是破戒、忍辱違品是嗔等等。
3、你根本沒有辦法圓滿達成眾生的願望,若是6度當作自利就不會扯到這點,廣義講也可以是6度萬行就可以把利他也算在內。為什麼你沒有能力圓滿眾生的願望?比方,眾生要你布施身上的肉給他,你若沒見道不能做,你做不到而且教言裡面也不鼓勵你醬子做。若你是見道的菩薩,比方你可以變現一些東西因你有些神通,你真正神變變出來,若你是凡夫你沒這本領你做不到。
4、你沒有辦法教他,聲聞種性的你隨應根基讓他成就聲聞的果位,或者是大乘種性的你隨應根基讓他成就大乘的果位。
這四種法相,這法相就指能夠利益眾生的要怎麼定義或是有什麼條件,一般可以當作定義,就說你能夠利生這個定義一定要~~擁有無分別根本智、消除違品、圓滿達成一切願、成熟眾生之三乘,那你連一種都做不到,所以你不是真正的6度萬行。
六波羅蜜多中,即使是布施,凡夫也不能真正行持,因為不具足《經莊嚴論》所講的四個條件:第一、真正的布施要具備無分別智慧,凡夫地沒有;第二、布施要消除違品,布施的違品是吝嗇,凡夫無法消除;第三、布施要滿眾生的一切所願,凡夫無能為力;第四、菩薩以布施能把眾生置於三菩提果位,但凡夫做不到。所以,四法相中的一相都不具足。
我們的布施只是把財物給了眾生,利他心不圓滿,四種相也不具足,所以是相似的布施。不說四種相,單單是我執的心都無法克服。雖說也覺得乞丐可憐,但在布施的時候還有很多耽執:我今天布施,別人會不會讚歎我?我不布施,修行會不會有障礙?還是要布施……小小的一個行為,自私自利心難以遮止。由此可知,凡夫地的布施是不圓滿的。

 

另外,也不具備成立四種功德#4一、廣大功德;二、無求功德;三、最勝功德;四、無盡功德
《經莊嚴論》云:“廣大及無求,最勝與無盡。”講了布施要具足的四種功德。一是廣大的功德,要能滿足一切所施眾生的廣大願望;二是無求,即不求今生來世的果報;三是最勝,即將眾生安置於最勝的菩提果位;四是無盡,即以無分別智慧攝持而使布施的受用相續無盡。對這四種功德,凡夫人都沒有能力行持

另外你也不具備4種功德,也就說以你所行的布施來講你沒有見道你沒有這個功德,哪4種功德?根據《經莊嚴論》:“廣大及無求,最勝與無盡。” 這後面有解釋,有一點重複但是用不一樣的角度。
1、廣大功德,就能滿足眾生的廣大願望。
2、無求功德,比方說有無分別智他就不會有所求,不會求今生來世果報。
3、最勝功德,將眾生安置於最勝的菩提果位。
4、無盡功德,用無分別智攝持而使布施的受用相續無盡,就因你有無分別智所以你的布施也真正能做到3輪體空的布施。
醬的布施功德很強大,凡夫一般是做不到。這也就是仁波切引用經論告訴你~~我為什麼會說你在沒有得到這個智慧之前你的6度萬行不是真正的6度萬行。

 

拋棄七種貪著#5一、資財著;二、慢緩著;三、偏執著;四、報恩著;五、果報著;六、障礙著;七、散亂著 等等條件,
同時,因為你沒有摒棄7種貪著,這裡是用布施舉例所謂的7種貪著,一地菩薩已經圓滿了布施所以他就遠離了7種貪著,但凡夫做不到,先是你沒辦法成就4種利他的條件或者講法相,再來你沒辦法成就必須要有的4種功德,現在又告訴你沒辦法丟掉7種貪著~~~
一地以上的布施遠離了七種貪著,而凡夫還不能拋棄,《經莊嚴論》宣說了這七種貪著。
第一、資財著,也就是對財物的吝嗇心。凡夫的布施,三元錢捨不得,一元錢還行。抽出一張十塊的,又裝進去;再抽,五塊的,也不行;找一塊的,怎麼也找不到,最後很不情願地給了五元錢。這就是資財著。
第二、慢緩著。《入中論》裡講,一地以上的菩薩聽到求施的聲音,有阿羅漢入定一樣的快樂,以最快速度滿足對方。可是凡夫聽到求施的聲音,“你先等著,我吃完飯以後再給,你遠一點。”;或者乞丐敲門了,“你中午來,我現在正閉關,我還要修菩提心。”修菩提心也要有空的時候才行。

不是不布施而是慢吞吞的
第三、偏執著。可愛的願意給,或者只願意給部分,不可愛、討厭的不願意給,或者不完全滿足對方。
第四、報恩著。布施給他,但還耽著對方報答恩德。
第五、果報著。聽說布施能得財富,“給給給,你要加持我”,還祈禱佛菩薩加持發財,這是果報著。
第六、障礙著,即內心對布施之物的貪著煩惱
第七、散亂著。或者是耽著小乘,歸根結底還是自利心;或者未想到利益眾生,而懷有“我要成佛,要如何如何”等散亂分別,都是散亂著。
以前羅札瓦仁欽桑波——寶賢譯師翻譯《經莊嚴論》時,這一段的前後沒有區別——“不貪、不貪、不貪……”,從而對自己很失望。後來看了前譯派毗盧遮那大譯師的譯文,同樣的“不貪”在詞句上卻富於變化,他非常感慨:前輩譯師就像虛空中的日輪,而我們後代譯師就像螢火蟲。從此以後,以前的傲慢被摧毀了。

 

所以,凡夫在這一切當中,並不具備六波羅蜜多相之等持(解脫道)的意義就像聲聞緣覺所修持的不淨觀,並不是大乘的禪定波羅蜜多一樣。
所以凡夫並不具備六波羅蜜多相之等持(解脫道),這就是我一直要講的,其實就說凡夫是不是次第加行?可以,這算次第加行,但並不是相之等持、就不是解脫道,解脫道很重要因他就一步一步不一樣的解脫道當中成就道智。就像聲聞緣覺所修持的不淨觀,這點蠻重要的,因為不淨觀基本上是非量、沒有的,就說你把人家觀成骨骼事實上是一種幻覺,若稍微了解因明就能知道為什麼在大乘並不強調不淨觀,不淨觀把人都修成白骨,所以你看到異性一點慾望都沒有,但事實上那是你的幻相,真正世俗上他的相並不是骨架而你把他觀成那就是非量不是正量,那意思是這做一個比喻,像大乘真正裡面的禪定就沒有去強調這些不淨觀,這是不一樣的、這是小乘的。這就是比喻說凡夫的6度並不是真正的相之等持,雖說凡夫可以修習6度、也就是修習次第加行,用醬子的詞句就是讓你能真正體會他要講什麼,就說也可以用這6度萬行修習次第加行雖然不是真正利益眾生,但這跟大乘真正的行持相比是有很大的差別。哪個地方有差別?以6度自利的角度有很大的差別,因你沒有解脫道。我這就用他教過我們的名相來跟你解釋,因為你並沒有解脫道,所以在自利的部分你當然跟大乘真正的相之等持、行持相,就大乘菩薩的行持就相之等持;以利他的角度來講時,當然是差很遠,差什麼很遠?前面就已經告訴你~4種利他的條件你沒有,也沒成就必須要有的4種功德,每一度要丟掉的7種貪著也沒丟掉。
凡夫位的六度按菩薩的境界來衡量,並不具備真實六波羅蜜多的意義,就好比小乘不淨觀沒有大乘禪定度的法相一樣。因此,雖說凡夫可以修學六度
:修學次第加行而非相之等持,也能以六度利益眾生,但跟大乘菩薩的行持相比還是有很大差別。

 

PS
@凡夫時修正等加行是為了要得空性,正等加行然後變成頂加行,這時你是不是不要修次第加行呢?不是,這時至少是用聽聞為主;用聽聞為主並不代表你都不可以修次第加行,你照樣可以修可你修的時候並不是真正的6度。什麼叫真正的6度?就是變成相之等持那就是真正的6。相之等持,現在用這個名相就是解脫道,因為解脫道都是跟著一個無間道來的,比方說一地我有無間道,無間道過了以後我一地有解脫道、就是一地菩薩的智慧,這種智慧不是空性智慧是屬於後得智,因為你得到無分別智所以你就會得到一些世間的智慧,前面有醬很重要一句話***因現前一種無漏之法,從而現前一切萬法的遍智(現觀-015-總義-010-20230314)*** ,這是很攏統大約的一個概念,但是從這邊你就知道這時候他這個就叫相之等持,所以他會得到解脫道。解脫道就是智慧。每一地有每一地的解脫道,每一個解脫道前面一定有無間道。把這個搞清楚以後也就是凡夫你這時有辦法做這事嗎?沒辦法,凡夫做的不是相之等持、凡夫做的是次第加行。聖人的次第加行叫做相之等持,這裡面重點就是解脫道,可是凡夫不是,凡夫就是叫做次第加行,那這是不是有相之等持的功效呢?沒有,以6度來講不論是自利或者利他、因6度萬行就包括4攝了,在前面就告訴你為什麼沒有,因你沒有辦法做到利生法相的4個條件、又沒有4種功德、沒有摒棄每一度的7種執著。
@6度來說,你可以座上修6度,因6度是修心,記得在《廣論》中談到你布施什麼時候圓滿,不是說天下所有眾生都布施完了才圓滿,這做不到的,什麼時候圓滿,是你心裡面做到了就圓滿,是修心。所以你人沒有離開座位是可以修布施的,這種修布施的方式就是你修自己的心。這以我來講感覺是幫助自己,修自己的心,可若是4攝你就一定要下座,4攝你直接要讓對方得到利益。若是6度的利他來講,座上修也可以是在利益眾生,眾生雖無感覺但這是我的心法,我在心裡面是在利益眾生。所以為什麼一定要見道以後這效果才大!
@以聖人來講,空之等持指的是無間道,相之等持指的是解脫道,也就是正等加行成功以後就叫無間道、或者叫空之等持、或者是無相等持,無間道就是你得到無分別根本智,你尚在座上這個無間道一出現的下一剎那就變成是解脫道。解脫道這時有分別但並不代表他是有漏。你在得到無分別根本智、無間道的時候是空性,空性裡面是沒有分別的,可是空性這一過去接下來的解脫道是有分別的、還是無漏的、就是屬於智慧了。所以對聖人來講他的正等加行跟次第加行就是無間道解脫道無間道解脫道……他的一地到10地解脫道之前一定先有無間道,這時每一地的解脫道當然都不一樣,可原則上每地的無間道應該是一樣。若說無間道不一樣那請問無間道是不是無分別根本智,是啊,那無分別根本智怎麼會有不一樣?!可是事實上每一地的無間道帶出來的解脫道是不一樣的,因解脫道是分別的當然可以不一樣,所以2地、3地等每一地智慧都不一樣,這智慧不一樣就是不同的解脫道。
所以前面講說先有一個無分別的智慧,因為這個無分別的智慧他就可以產生一切智、遍智,那這個遍智就不是無分別智慧了,是可以分別的、但絕不是有漏的。
@每一地斷2個粗重理論上是在無間道斷的,因為出世間的無間道可以斷煩惱,世間禪定也有無間道但沒辦法斷煩惱只能是伏、壓制煩惱,2個粗重就是指2個煩惱可以查到的,那這2個煩惱是所知障還是煩惱障,是分別的還是俱生的,這要再去查完仔細做比較了。
@7地以下他的無間道跟解脫道是沒有合一的,從8地開始這2個就變成是雙運了,越到後面越合一,合到最後就是金剛喻定、到此時就是現空雙運,某個程度來講無間道就是空、解脫道就是現。這邊所謂的基智就是無間道、道智就是解脫道,無間道跟解脫道這2個到最後融合在一起是一件事,什麼時候是一件事?就變成遍智時、得到遍智就是一件事。
為什麼會叫遍智?這有2種講法,一種講法,基智叫一切智、道智叫道種智或道相智,那遍智就叫一切道種智或一切道相智。醬就很清楚,一切智就是基智、也就是無相等持的無分別根本智慧,道相智或道種智就是菩薩這邊也就是相之等持這邊的智慧,這2種智慧到最後是一件事那就變成遍智。
如來藏若用基智的角度來講他叫法身、若用道智的角度他叫法身功德,那法身跟法身功德、或者基智跟道智其實是一件事,那個一件事就叫做遍智。
基智的加行就是正等加行跟頂加行,道智的加行就是次第加行跟剎那加行
基智~一切智~~法身~+ 道智~道種智或道相智~~法身功德~ = 遍智~一切道種智或一切道相智~現空雙運~法身法身功德雙運~智悲雙運

 

【注釋】

#1《入行論.智慧品》中的這個問題:指“此等一切支,能仁為慧說”一句。

#2 三種菩提果位:指聲聞、緣覺與佛果。

#3 從“消除布施之違品,擁有無分別之智,圓滿達成一切願,成熟眾生之三乘”等描繪六度法相的偈頌可知,真正的六度應當滿足上述四種法相的條件。

#4 四種功德:指六度的四種利他功德:一、廣大功德;二、無求功德;三、最勝功德;四、無盡功德。如《經莊嚴論》云:“廣大及無求,最勝與無盡。當知一一度,四德悉皆同。”

#5 七種貪著:指,一、資財著(對應其他各度,則分別為破戒著、瞋恚著、懈怠著、亂心著以及愚癡著);二、慢緩著;三、偏執著;四、報恩著;五、果報著;六、障礙著;七、散亂著。如《經莊嚴論》云:“布施離七著故不著說七種者,彼布施著有七種:一、資財著;二、慢緩著;三、偏執著;四、報恩著;五、果報著;六、障礙著;七、散亂著。此中障礙著者,謂布施所對治貪隨眠煩惱不斷故。散亂著者,散亂有二種:一、下意散亂求小乘故;二、分別散亂分別三輪故。由菩薩行布施時遠離此七著故說七不著。應知餘五度障治七皆然者。應知戒等五波羅蜜亦各有七著,離七著故亦各說七不著。此中有差別者,比照布施波羅蜜離資財著,即是戒等五波羅蜜離第一著。所謂戒離破戒著;忍離瞋恚著;精進離懈怠著;禪定離亂心著;智慧離愚癡著。戒等離六、障礙著者,彼障隨眠皆斷除故;戒等離七之2分別著者,隨其三輪不分別故。” 《經莊嚴論》:屍波羅蜜=戒波羅蜜;羼提波羅蜜=忍波羅蜜;毗梨耶波羅蜜=精進波羅蜜;禪波羅蜜;般若波羅蜜。

 

【思考題】

1 經論中為什麼說“智慧最勝”、“智慧首要”?請結合經論以布施為例,說明凡夫所修學的六度並非真正的六度。
因為此二者有、無學利生前行引導或者主要能成之因是智慧。
在資糧道與加行道期間所修學的布施等修煉自心的積累資糧,只不過是令甚深見解在自相續中生起的因法,而並不是在行持菩薩佛子們的廣大行為,所以這一切談不上是真正的六度
沒有下述諸條件故
因為在此當中,
1既不具備無分別的智慧,2也沒有消除〔各度分別的〕違品,3還沒有依靠前者而圓滿達成眾生的願望,4更沒有隨應根基而〔將眾生〕安置於三種菩提果位中的任何一種果位,所以連四種法相擁有無分別智、消除違品、圓滿達成一切願,成熟眾生之三乘中的一種都沒有具備。
六波羅蜜多中,即使是布施,凡夫也不能真正行持,因為不具足《經莊嚴論》所講的四個條件:第一、真正的布施要具備無分別智慧,凡夫地沒有;第二、布施要消除違品,布施的違品是吝嗇,凡夫無法消除;第三、布施要滿眾生的一切所願,凡夫無能為力;第四、菩薩以布施能把眾生置於三菩提果位,但凡夫做不到。所以,四法相中的一相都不具足。
另外,也不具備成立四種功德
一、廣大功德;二、無求功德;三、最勝功德;四、無盡功德,拋棄七種貪著一、資財著;二、慢緩著;三、偏執著;四、報恩著;五、果報著;六、障礙著;七、散亂著等等條件,所以,凡夫在這一切當中,並不具備六波羅蜜多的意義。就像聲聞緣覺所修持的不淨觀,並不是大乘的禪定波羅蜜多一樣。
《經莊嚴論》云:“廣大及無求,最勝與無盡。”講了布施要具足的四種功德。一是廣大的功德,要能滿足一切所施眾生的廣大願望;二是無求,即不求今生來世的果報;三是最勝,即將眾生安置於最勝的菩提果位;四是無盡,即以無分別智慧攝持而使布施的受用相續無盡。對這四種功德,凡夫人都沒有能力行持
一地以上的布施遠離了七種貪著,而凡夫還不能拋棄,《經莊嚴論》宣說了這七種貪著。
第一、資財著,也就是對財物的吝嗇心。
第二、慢緩著。《入中論》裡講,一地以上的菩薩聽到求施的聲音,有阿羅漢入定一樣的快樂,以最快速度滿足對方。
第三、偏執著。可愛的願意給,或者只願意給部分,不可愛、討厭的不願意給,或者不完全滿足對方。
第四、報恩著。布施給他,但還耽著對方報答恩德。
第五、果報著。聽說布施能得財富,祈禱佛菩薩加持發財。
第六、障礙著,即內心對布施之物的貪著煩惱。
第七、散亂著。或者是耽著小乘,歸根結底還是自利心;或者未想到利益眾生,而懷有“我要成佛,要如何如何”等散亂分別。

 

2 什麼才是無繆的道之關聯?
聖者首先令證悟空性的無分別智慧在相續中生起,然後行持由布施開始的種種如海之菩薩行為,在無量劫中,都以利益他眾的行為為己任,依靠圓滿資糧成熟眾生修煉剎土的方式而現前真實空性〔行苦完全寂滅的法界無所住涅槃〕,才真正是無有錯謬的道之關聯。

 

3 請引用教證說明,所有功德之本是聽聞及聽聞的重要性。
凡夫依照宣說六度次第之際所說的:“無視受用則持戒,嚴持淨戒則忍辱。”則可以將〔六度〕視為前後的因果關係;以“皆因以布施而成辦諸受用,持戒投生善趣修持斷諸惑,以慧可棄煩惱所知諸障故,此殊勝法之因即為勤聽聞”等等之說。

 

 

arrow
arrow

    七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