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賢上師言教-063-20200526-不共內前行-發殊勝菩提心之修4無量-《備忘錄》

接著上次講的……
另外,在所有座间阶段,座間,正行是你在座上修,2座中間就不在座上的時候,這叫做座間,座間最重要是比方你在修捨無量期間,在座間時一般你就要再针对有贪心、嗔心、有争论的有情,第一与发愿相联:但愿这些有情随时随地都能远离贪嗔之心。大家應該還記得,所謂的捨無量有2個意思,1是希望眾生都能遠離貪嗔癡這根本煩惱,1是講親中怨所有眾生均視為平等,這2種解釋他都有用到,在這裡修的捨心是第1種的遠離貪嗔癡,所以第1你要發醬子的願。第二与希求心相联所謂希求心就是指你有這個願,如果他们能远离贪嗔之心那该多好!第三与立誓相联:我一定要使他们远离贪嗔之心。具足以上这三种相联,這裡指在座間時,也就是說你現在的正行入座時是修捨無量,那到座間你要繼續保持他上面所講的3種關聯第四祈祷:为实现以上愿望虔诚祈祷三宝。反反复复观修。

尽管在入座期间舍无量修得不错,也使你心相续稍微有所改变,也就是你生起了捨無量心,可是如果在座间没有思维,那么你又会落入以前残存的恶习痕迹中。就說你除了入座,座間時心也要放在這上面,前面才講過3個關聯教你如何保持座間心還在這上面。打个比方来说,当铁放在火里烧的时候是红彤彤的,一旦从火里取出放在地上,它又会变得黑乎乎的。因此,在座间观修入座所修的内容这一点相当关键座間跟入座當然還是有點差異,你若要像入座那樣觀的話你就不用下座至座間啊,當然你是沒辦法觀那麼久,可最重要是座間你的心並沒有離開這個捨無量,即使你沒有入座你的心還是跟入座所觀的連在一起如此这般修行之后,在座间,对怨敌放下嗔心,对亲人抛下爱恋,要对所有众生一视同仁,等如父母。這裡則是用到捨心的第2種解釋,捨心有這2種法相。

捨無量修完接下來講修慈無量。4無量本是慈悲喜捨,為什麼要從捨開始?因為不從捨開始你後面的悲喜捨很可能就會偏差了,就可能不在菩提心眾生一律平等的架構下面,這就不能算是修菩提心的4無量。
修慈无量心,当借助舍心息灭了贪嗔之后,就必须对平等是父母的有情修慈心。在入座的开端要局部性观修,所謂局部性的觀修他最重要的概念是說,你在修慈無量你可能是從怨敵開始,再來中庸、親人這是比較容易的,因你把難的在前面,當然這是已經有捨無量的基礎了,講局部性的道理應該就是說你是漸進的按照次第修。结尾时,对一切有情观修。這主要也就是強調平等的概念。
开始,在前面直接观想自己亲生母亲的音容笑貌。因為是用知母念恩這個角度來修這個慈無量,所一開始是知母,心里思维:现在的这位母亲,不止一次做过我的母亲,而且当过无数次我的母亲,做母亲的边际是没有尽头……这是知母這在前面已經解釋過為什麼做母親的邊際是沒有盡頭,為什麼你可把眾生都觀成母親。

前面這段是講知母,依照7因果的順序再下去就是念恩。
接着念恩:我并不是从天上突然掉下来的,也不是像地上长花一样自然冒出来的,而是母亲九月零十天怀胎,给予了我的生身性命。凡母亲享用饮食的营养成分,就如同油灯里放灯芯一样,经过母亲的脐部,滋养着我的身命。这是感念生身的恩德。在后来分娩的时候,母亲除了颌骨的关节以外的所有关节部位全部分离,頜骨,頷音汗,這是講上下顎骨,就是牙齒所在的骨頭,生小孩時做母親的除了這一處的關節不變動其他的關節都會分離,七天之间,饱尝着想到做愛都会胆战心惊的痛苦。剛剛是講母親的難過,現在是講自己在母親肚子裡要出來時的感受,当时的我感受着从铁砧眼里牵引出般的痛苦,就是夾在一個狹窄的通道硬是要鑽過去。出生时候的我,说活着,连头都抬不起来,说死了,气还没有断,就是这副要死不活、蔫蔫巴巴的样子。回头看时,不知从六道什么地方来,往前瞧时,不知来到了什么地方,在当时,如果不是深情的母亲做我的母亲,也许我就死了。母亲首先剥去我身上的胎盘,用乳汁的温流给我沐浴,剪断脐带,要死的没让死,要烂的没让烂,要干的没让干……就是讓我能夠生存下來、能夠活下來,感念赐命的恩德這是念恩中賜命之恩。
其后,母亲以最初的食物——甘甜的乳汁喂养我……感念施财的恩德。母亲把我当成心肝宝贝,满怀慈爱心随伴着我,以利益心养育我……凡是她会的、她懂的都通通教给我,这是感念教世间知识的恩德

大家記得,世間法的念恩有4生身之恩、賜命之恩、施財之恩、教導世間知識之恩,接下則是出世間法方面的恩德。
接下来从佛法的方面忆念恩德,母亲是饶益我的恩田,她把住所、床榻等一切日用资具给予我。修慈心的福田也是这位大恩的母亲,他不單是給我生命,也是修行當中的福田,母亲对我是这般利济的,而我以前从来没有给予母亲这样的利益,甚至母亲在世间法方面教诲吩咐时,我非但不听从,反而恩将仇报骂她:老太婆,老糊涂,你怎么还不死!这完全是没有忆念恩德导致的。這只是個比喻,可是並不是沒有會醬子做的,好在是少數。

现在想到母亲的恩德以后就要报答恩德依照7因果的順序知母、念恩再來就要報恩,那這裡用4無量的角度也是醬子一個概念,其實基本上是一致的做法,心里思维:母亲到底有什么所求、想要什么呢?其实她所求的、想要的无非就是快乐,衣裳、食品、住宅、卧具等等今生今世的快乐一直到善趣天、人的一切安乐,甚至晒一天热乎乎的太陽,喝一碗香喷喷的茶,诸如此类的快乐她都想求得,而不愿意受苦。可是,她却不具有信心,這個信心是信3寶的角度,出离心、菩提心这些安乐的因以及增上生人天之乐直至佛果的大乐,她沒有醬子做反而接连不断造作苦因,以不具乐因及乐果的深恩母亲作为所缘境,這是說母親雖然希望得到那些,可是她的所行所為卻正好反其道,你要用醬子一個角度把這當所緣境,這時心里想:但愿这位母亲现世及生生世世,具足珍贵的信心、出离心、菩提心——要具有這些安乐因;如果母亲能具足珍贵的信心、出离心、菩提心——安乐因,那该多好;我一定要使母亲具足珍贵的信心、出离心、菩提心——安乐因。为了使母亲具足安乐因而虔诚祈祷三宝。但愿母亲具足增上生人天果报直至圆满佛果之间的安乐果,就希望有這些因最後得到這安樂果;如果母亲能具足增上生人天果报直至圆满佛果之间的安乐果,那该多好;我一定要使母亲具足增上生人天果报直至圆满佛果之间的安乐果;为了使母亲具足安乐果而虔诚祈祷三宝,念诵奇哉三宝大悲尊……上师如来众生怙……勇士您具悲心力……”這偈頌不知是出自哪裡,一下之間沒查到,找到了再跟各位報告。当心里稍有安乐之感的时候,不遮止分别念也不跟随它,心悠然安住。這裡整個都在強調什麼?就是先做觀察修,觀察修做完以後做止住修;什麼時候是做完呢?這有2種情況,1是累的,1是你已經達到某種境界了當下你就止住在那裡,就由觀察修中間去修止住修,記得前面講這是一種竅訣。一般修止住修、修9心住的時候也是有一整套的方法的,不一樣的境界,也有很多的教言。那這邊等於是一種竅訣,就說你在修觀察修的當中,當累的時候、或是達到某種境界你可以改成止住修。同理,前面說過,這都算是世間法,等講完後討論時會跟各位報告根據書上教的修行的整個架構,那這裡意思是這是一種竅訣,你做這觀察修做完,中間可以插入止住修在裡面,再一個很重要的竅訣就說,你做所有觀察修的時候一開始都是在世俗諦,你都是有所緣境的,做到一個境界時就可改成無緣,前面有講無緣的捨心,同理這是無緣的慈心,也有無緣悲心、無緣喜心,這時變成真正轉到的是你學佛的目的是你要證空性,比方,你修有緣的慈心,修完以後就改成修無緣的慈心。要知道,這是一種竅訣,竅訣就是上師教的時候一種比較秘密屬於口傳的法門。竅訣這裡就是強調:從觀察修變成止住修,再來就是從有緣換成無緣。
竅訣1:觀察修累了或是觀察修到達一個境界可以改成止住修。
竅訣2:由
有緣修法進入無緣修法,一看到無緣,意思就是指空性、指智慧。
✿✿✿ 修行的3個階段~修行架構
要修無緣的時候,簡單講一下,觀察修有21廣行,就像修出離心、修菩提心這類的觀察修,2═深見,修智慧的。最終目的都是要讓你得到決擇,所謂決擇,就是你沒有疑問、對這教法你產生了堅定的信念知道這就是真理,你就按照醬子做。你有相當強的定解然後你下決心按照醬子做這叫做決擇。所以有醬2種觀察修,那有緣變成無緣就等於是包括這2種觀察修,中間又摻入了止住修,在觀察修累的時候改成止住修。慈誠羅珠是五明佛學院大家公認有證量的一位堪布,他就講過修行分做3個階段,第1個階段就是觀察修,這觀察修包括出離心、菩提心,也包括你對於空性的觀察修,一般這就是屬於相似勝義,這時你還是用思考的方式去了解空性,這是初級的修行。第2個階段中級就是你要有禪定了。禪定強調是你要得到奢摩他以上的,就是要有進入三摩地的本領,在三摩地裡面包括止跟觀。那這裡是講狹義的,你要讓自己具備奢摩他的能力,這奢摩他最初的叫未到地定,再上去就是一般講的48定,後面的4空定比較有另外的用處,4禪就是一般講的色界,你有奢摩他簡單講就是你有進入色界的能力,這當中就是初禪、2禪、3禪、4禪。本來你觀察修是一般的,可如果你具有4禪的本領,你在4禪醬子一個狀態裡面去做觀察修的當中,當你觀察修也生起輕安的時候,這時你就變成是勝觀了,就是一般所謂的毗鉢舍那
剛剛講的,慈誠羅珠講初級本身就是你有一般的觀察修,這種觀察修要包括2種,1
廣行的,比方像修出離心、修菩提心等等,修4無量也算這類的觀察修,2═深見,修智慧的部分,就是一般修相似勝義、你對空性的理解。而這2個都要得到決擇。那麼中級以後就是你要具備禪定的本領,禪定,欲界定不算,要能進入色界定,色界定最基礎的就是未到地定、到最高的一般叫做4禪、第4禪。有4禪的時候可以讓你的觀察修變成勝觀,就是一般講的止觀的觀指的是勝觀,或者叫做毗鉢舍那。你要有4禪能力才比較容易真正進入毗鉢舍那,當然未到地定也可以,可一般我記得在佛陀的教法裡應該以4禪較好,尤其是修大乘的。因為,4禪以後可以有神通,有神通對你幫助眾生有很大的助力。到了高級的時候,就是你真正去證悟空性,這時就是靠你觀察修上有非常成熟的決擇、加上你有禪定的本領,這2個合在一起最後就能夠讓你證悟空性。證悟空性有什麼用?這就是你學佛的目的,因為證悟空性可以幫助你解脫,最後可以幫助你成就佛果、得到佛陀的智慧。修行整個觀念就是醬子。
那這裡是另外一個角度,我醬解釋後大家就知道他為什麼要醬子講,這個角度就是說你做觀察修,當你觀察修累了、或是你進入某一種比較安穩的狀態時,你就轉成止住修。另外一個角度是你有緣的修4無量,到一定程度時轉成無緣的4無量。轉成無緣的4無量本身你要能夠緣無緣、進入無緣的4無量,我倒有個感覺就是說,假如你還沒有禪定的本領,你就想進入高級階段是不可能的。所以,理論上,當你能夠從有緣轉成無緣,是屬於真正要去證悟空性的止觀裡的觀,基本上你沒有禪定的本領是不可能做到的,除非你是在做智慧方面相似勝義的觀察修就不須禪定了。所以大家理解,雖然他要你有緣轉成無緣,但若這有緣轉成無緣是轉成智慧那邊的觀察修那沒啥大問題,可是假如他是要轉成高級部分,你沒有中級的基礎,你要進去高級班是不可能進得去的、也沒必要,不可能有結果的。

相信因果的诚挚信心是善趣的因,這講的是下士道,去善趣的因就是下士道要做的,下士道最重要就是相信因果,所以你一定避免任何的惡行,盡最大的能力行善。出离心是解脱的因,出離心、解脫,基本上這是中士道的概念,最重要是菩提心是圆满佛陀的因。讓你能夠成就、得到佛的智慧。
這裡面都是一些觀念問題,其實,什麼叫做成佛?多年來我讀佛法以後這些心得一有機會就跟各位分享,讓各位了解,所以,成佛本身真正的涵義是你得到佛的智慧,這是他真正的涵義,並不是你想像中就變成釋迦牟尼那樣一個色身。其實,你得到佛的智慧以後這叫做法身,這個法身本身按照你了解的最高的見地,就是證悟如來藏,所以他是法身跟法身功德雙運的,所謂雙運就是這2個是一件事。法身是屬於不可言說的,法身功德現在雖屬於勝義諦的角度,但他是最後會讓你產生所有功德的根本、所依,這根本產生所有的功德裡面就會有色身的功德。剛剛講法身,轉成色身功德的時候,你就有所謂3280隨形好,是醬子一個關係。色身除了有這一功德以外,還有其他的10力、4無畏、18不共法等等佛的色身功德。成佛最重要是要得到佛的智慧,用什麼方式得到佛的智慧?就是真正證悟,是親證、不是用推理的,親證如來藏,因醬子你就得到佛的智慧。有了佛的智慧以後,就會轉成佛色身上所有被讚嘆的部分,包括了智、悲等等。所以所謂要成佛最主要就是要證悟如來藏、或說最究竟的空性實相,當你證悟的時候就等於是具有佛陀的智慧了,這就是你學佛真正的目的。要達成這目標一定是由剛剛講的初級、中級、高級醬子一步步過來,到最後的高級班才做的事情。所以你所有學佛學到最後就是要進入那個高級班,進入高級班就是為了最後能得到佛的智慧,這就是一般所謂的成佛。成佛以後自然隨著來許多不可思議的功德,也就是這些本領,你當然就能做很多事、就很多事業,能度化眾生這些等等。

佛功德分51、身功德 2、語功德 3、意功德() 4、業功德 5、旁述
referencehttp://www.sutra.org.tw/library/reads%20online/guanglun/bodhi-scripture1/e-scriptture2-17.htm

以上从知母一直到希望他们具足乐因及乐果之间,是观察修;不遮止分别念也不跟随它,心悠然安住,是慈等持,這就是講止住修知母、念恩、報恩這是屬於慈的觀察修。累的時候你轉成止住修,這是他講的竅訣,不遮止分別念也不跟隨它,心悠然安住,這就是講慈的止住修,那他為什麼要用慈等持?等持,9住心的第9住,意思是能無功用的心一境性,你能夠沒有功用的能夠把心釘住一個所緣境不會變化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做到等持這個境界但沒有生起輕安這也是定但算欲界定、或者叫欲界等持,若在這等持的狀況裡面生起輕安這就是一般講的奢摩他,這又叫未到地定、或是未至定,這算是色界定。這些一直重複講,讀過的是複習,相信沒讀過奢摩他的人也會有了一些基本概念,對大家都有幫助的。

在所有座间阶段,這是講到修慈無量的座間,你就需要奉行一切仁慈的身业和语业,心业就是怀有必须成办一切老母暂时和究竟的一切安乐的心念。也就是在慈裡面觀修知母、念恩、報恩這3個步驟。具体来说,我们对于父亲叔伯等长辈,包括家畜在内,要慈爱有加,断除殴打等行为,是不可能去毆打長輩,這應該是指家畜。语言上杜绝口出粗语和刺耳的话,心里想到凡是众生所求的暂时究竟的一切安乐,只要能办一定要成办。

再來就轉成無緣的慈心。
无缘的慈心,這裡是按照醬子一個次第在重複,就是引生三轮现而无自性的定解。所謂三輪現而無自性就是三輪體空無作者、無受者、無受者物的意思,所謂三輪體空在勝義在實相裡面他是不存在的,當然在世俗裡面是有這個三輪,可是三輪的顯現是一種幻有、一種假有,是顯現、是實相上不是真實存在的,講存在其實是有語病的,實相是沒有存在跟不存在的,一般講到空性,習慣上會遮掉有邊,一般,有、無、非有非無又叫具非、具有具無又叫雙具,這叫4邊,一個有、一個無你用數學組合方式可以組成4個結果,22次方、或是2*2,有無在世俗法是一個相對的東西,用這2個相對的東西做出所有的組合就是4個,換言之,當你能夠把這4個都否定的時候,他就已經超越了你所謂的分別心的境界了,也就是超越世俗了。為什麼要講4邊?為什麼一定要否定這4邊?這4邊被否定就等於是已經離開了世俗,因為在世俗就是這4個可能,那這4個都不是,也就不在世俗裡面了。
一般講空性一定是先針對有邊去否定,所以相似勝義有大部分篇幅是在斷這個有邊,為什麼要大篇幅去斷這個有邊呢?因為有的這個執著是最難破的,斷見、無的執著比較簡單破,所以一開始就是想辦法斷掉有邊。一斷掉有邊時很多人就會產生虛無的概念,這就是惡取空,佛說這是最嚴重的錯誤見。這是怎麼發生的?由於他有斷掉了,他以為醬子就是沒有了,可是他沒有想到真正的空性、實相不是斷有邊,是要斷剛剛講的4邊,那4個都沒有才是空性。斷有、斷無、斷雙非、斷雙具,都要斷光,才是空性。所以才會講離戲大空性,離48戲,4邊就是剛剛講的4邊,8戲就是指《中論》裡的8不生不滅、不常不斷、不一不異、不來不去,這8不就是講一般的執著、或是有、緣起有,這個有本身是可以用88個裡面可以把為什麼會有這個東西全包括在這裡面。那你現在把他斷掉了,就是離開了這個,所以說離48戲,離開了這些就代表你進入了空性。如果不是證悟,這就是你一個理解,就叫做相似勝義。究竟勝義是你已經進入高級班,你已經得到證悟,這時你不是用理解的方式,你是親證、是現量。

接著修悲無量,無緣大悲,其實就是智悲雙運,這很重要的。
修悲无量心:按照华智仁波切和阿底峡尊者的观点,从自己的亲生母亲开始观修,也就是從知母、念恩、報恩這相關系列修起,所以用母親去觀修,就是7因果的道理。如果依照持明无畏洲的意趣,持明无畏洲就是大圓滿龍欽寧體的開發者智悲光尊者晉美朗巴,當然他比華智仁波切要早很多時候,因為華智仁波切是算在龍欽寧體傳承裡面,這個傳承最早是普賢王如來,所以為什麼大圓滿前行會叫做普賢上師言教,英文The Words of My Perfect Teacher,意思是華智仁波切他把自己上師如來芽尊者視同普賢王如來,就是醬來的。
龍欽寧體有3種傳承,簡單描述一下:
1、如來密意傳(意)上推到最早的是法身普賢王如來,接下來經過報身寂猛聖尊、化身金剛持佛傳至金剛薩錘、密主金剛手菩薩;
2、持明表示傳/人間(身):喜金剛(噶繞多吉)文殊友(蔣華西寧)文殊獅子(西日桑哈)加納思劄蓮花生大師布瑪莫札;
3、補特伽羅耳傳(口):蓮花生大師益西措嘉佛母赤松德贊..5..無垢光尊者(龍欽巴)智悲光尊者(晉美朗巴)如來芽尊者(嘉維尼固)華智(巴珠)仁波切不敗尊者(米滂仁波切)..2..如意寶法王(晉美彭措)四川喇榮五明佛學院。皈依境裡的傳承是要醬子觀的。
《廣論》就知道阿底峽修菩提心是花了很大功夫的,他跟金洲大師學了7因果,所以他會用母親作為觀修對境。可是根據持明无畏洲晉美朗巴的觀點,他是那就观想羊只等待宰的众生,或生病的患者或是痛苦者,把他当成自己或者自己的母亲来观修。不管按照哪种方式修都可以。就初学者从自己的亲生母亲开始观修而言,把母亲的身体了然观在自己的前面。首先知母,她不只是一次而是许许多多次当过自己的母亲,对我有生身、赐命之恩……這裡是重複講加深你的印象,而且,给予我财产:深情的母亲含辛茹苦,历经万难,不分昼夜(白天当哨兵,晚上当巡逻)抚养呵护……教世间知识:我不会说话母亲教我说,不会走路教我走,不会吃饭教我吃,不会穿衣教我穿。从我孩提时代、少年时代、青春美满……凡是她会的懂的都通通教给我。知母,現在你觀修的這個人無數次做過你的母親,若以眾生來講,眾生都做過我的母親。然後,念恩就是要從生身、賜命、施財、教導世間知識這些依序觀想,念恩完就是報恩,也就是想辦法讓他最後也是能成佛。

从佛法方面来说,难得的暇满人身也是母亲所生……生起想要报恩的渴望,对我恩重如山的母亲有什么所求、她想要什么呢?她所求的想要的无非是快乐,可是她却不知道修行快乐的因——信心、出离心、菩提心,這裡又是重複講好加深你的印象,信心是信3寶的心,也就是皈依,也没有宣说的善知识,即便是有一位法师,可她也不会依照其言教修行,而把快乐之因的一切善法视为不共戴天的敌人一般摧毁无余。正如《入行论》中所说:愚人虽求乐,毁乐如灭仇。尽管她不想受苦,但是却糊里糊涂地造痛苦之因的不善法。如云:众生欲除苦,反行痛苦因。這應該也是取自《入行論》裡面的,寂天菩薩的《入行論》是格魯黃教很重要的一部論,在至中寧瑪也是很重要的,不愿意感受三有三界轮回的一切痛苦,甚至微微火星落在身体上或者扎小小刺儿之类微不足道的痛苦也不想遭受,可是却屡屡造作痛苦的因不善业,身体所行是不善业,口里所说是不善业,心里所想是不善业,如此一来,心中所想与实际所行背道而驰,不止得不到快樂還會得到痛苦,直接受着苦谛损害,间接受着集谛危害,這些道理大家應該都懂,集是苦的因,集諦指的就是煩惱、惑,有惑就會造業,所以集諦裡面有煩惱跟造業,最後這2個就會讓你受苦,這就叫做苦諦,苦集滅道,苦集是前面你集苦因而受苦,後面滅道就是解決的方法。今生的痛苦作为护送者,后世的痛苦作为接应者,中陰的痛苦作为连接纽带,這就是因為想要得到快樂,可是所做的都是會得到痛苦的行為,就說造的都是苦因、得到的都是苦果。你是今生痛苦的護送者,可是你又迎來了來世的痛苦,當中則是以中陰身痛苦作為今生跟來生的銜接。醬說來,過去、未來、現在全部都是痛苦。所以,母亲她不仅仅是具足这样的苦因及苦果,而且单单为了我,也是和人厮打、和狗拼打,甚至仅仅因为弄死我头上虱子的果报就要讓她漂泊在地狱那漫无边际的痛苦中。在這你可能會覺得好像非常嚴重,只不過是殺了蝨子,但你不要醬子想,這裡是一種比喻,可確實也是醬子一個道裡。她对痛苦之因的不善过患一无所知,对善法的功德利益也全然不晓,夜以继日连续不断遭受痛苦的大恩母亲真是悲惨!实在可怜!这是悲心的所缘或者对境。但愿母亲离开三有三界轮回的苦果;如果母亲能离开三有三界轮回的苦果,那该多好;我一定要使母亲离开三有三界轮回的苦果;为了使她离开苦果,虔诚祈祷无欺的皈依处三宝,愿您以大悲关照。但愿母亲离开一切业和烦恼的苦因;如果母亲能离开一切业和烦恼的苦因,那该多好;我一定要使母亲离开一切业和烦恼的苦因;为此虔诚祈祷三宝。這幾句話,就是入座跟座間要按照如此一個思路去修才是。
就这样,观察、安住轮番来修。

随后,从父亲、姊妹……父族亲属、母族亲属……逐步观修,最后普及到虚空所遍的一切有情,這就是從親到中到怨,这所有众生都充斥着三苦,也就是遍及三恶趣的苦苦、遍及人天善趣的变苦這即是壞苦、遍及色界无色界的行苦,苦苦、壞苦、行苦這是3苦,苦苦就是你真正感受到的苦;所謂的變苦或壞苦就是你得到的快樂並不長久,等他消失後換來的不捨或是懷念或是痛苦這就叫壞苦,是由樂轉變成的;所謂行苦就是遷流之苦,簡單講就是輪迴之苦。尤其是人类被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不欲临苦及生老病死等等今生的痛苦所追赶着,這就是講8苦,5蘊炙熱苦就是你本身就是一個充滿煩惱的大苦器,就說你本身就是一個煩惱造業的集諦,這邊叫做不欲臨苦,雖然你不想可是你也沒有辦法避開,就像5蘊這種炙熱苦,被后世的痛苦等候着,由中陰的痛苦衔接着。但愿一切有情都远离这样的苦因及苦果,這是修悲心,你對境眾生的苦你希望把他拔除;喜心是希望對境的眾生得到樂;如果一切有情都远离了这样的苦因及苦果,那该多好;我一定要使一切有情都远离这样的苦因及苦果;为此而祈祷三宝。這又講到座間了。大家懂他一直在重複其實都是在跟你講修行的方式,重複到最後你耳熟能詳能背下來,你在修行的時候基本上這是很好的一個指導。

接下換成修无缘的悲心,就是引生出三轮现而无自性的定解。也就是3輪體空的定解。

修喜无量心:首先也是对自己的母亲,从知母、念恩、想要报恩开始修,再修希望她具足安乐的慈心和希望她远离痛苦的悲心。接着,再观想自己的母亲,有吃有穿、有住宅有卧具,有财产有受用,有权有势,有地位有名声,拥有点点滴滴的幸福快乐,这是修喜無量的所缘或者对境。就是隨喜,觀想自己的對境都能享用好的事情。修喜的行相或心态:把这看作是值得欢喜、大有必要、不可缺少的,修欢喜心。但愿母亲所拥有的微乎其微的乐果及善业的乐因,永不失去、永不衰落而蒸蒸日上,永不离开善业的乐因及乐果;如果母亲不离开善业的乐因及乐果,那该多好,這又變成是座間的觀念了;我一定要使母亲不离开这一切;为此虔诚祈祷三宝。但愿母亲不离开如此所拥有的一切乐因及乐果,蒸蒸日上,直至暂时增上生人天果报、究竟决定胜解脱及遍知佛果之间与日俱增,就是從增上生到決定勝這當中蒸蒸日上;如果能够与日俱增,那该多好;我一定要使其与日俱增;为此虔诚祈祷三宝。就这样,观察、安住轮番交替而修。

无缘的喜心:就是引生出三轮现而无自性的定解。

在座间阶段,随时随地对凡是幸福安宁的有情不生嫉妒,而满怀欣喜,這是在座間要做到的事情。对于具备闻思修行的道友等众人,也但愿他们不离开这样的所有安乐功德,但愿他们永不离开这些功德而蒸蒸日上,如果他们不离开这些功德那该多好。这般修喜心,有使自相续闻思修行不衰不退的必要。一切有情是母亲,我作为孩子,本来,母亲的一切安乐该由子女来实现,对于不需要我去成办而有情各得其乐,只能是满怀喜悦之情,而根本不会有嫉妒之心。這地方的座間是強調了一些其他座間沒有講到的,為什麼要再交代這些呢?因為這是跟喜無量的行相或是他的境界有關。

再複習一下在座間應當如何修
一共是4個步驟,發願、希求、立誓、祈禱。
先由知母、念恩、報恩這基本的做起,再來,報恩的時候可由多個角度切入,有慈的觀點來報恩、有悲的觀點來報恩、也有喜的觀點來報恩,而所有這些都全部要建立在最早的捨無量上面,這是他給我們他所強調的教言。另外,你在做知母、念恩、報恩、修捨、修慈、修悲、修喜,不管是哪一種在這過程中用的都是觀察修,等到你有些累了、或這是你進入平穩的一個境界這時你就可以換成止住修,這就是他教我們修的竅訣1。另外一竅訣2就是你要從有緣進入無緣,這就涉及到智慧部分。觀察修裡面也分2種:廣行、深見。
他花了很大篇幅講這些,如果你能背起來當你在做這些觀修的時候是非常有幫助的,所以他才會一直重複的講,就為了加強你的印象、記憶。

很快的把這補充資料看一下,有機會再細說。
資糧道觀察修五識現量→第六識比量→抉擇聞思慧/得定解=舍顛倒增益):一、廣行/福德﹛暇滿等→出離心菩提心密宗清淨觀﹜;二、深見/智慧緣起有/無(世俗諦→自性空相似勝義諦
資糧道止住修第六識現量/定心所→修慧):欲界九住心→奢摩他→加行道
加行道奢摩他觀修性空毗婆舍那)→止觀雙運→見道

見道証悟自性空瑜伽現量真實勝義諦):成就根本慧

觀察修裡面分廣行、深見2種,最後是相似勝義諦,同時也有止住修,最重要是最後要得到奢摩他,這都是屬於資糧道。那麼,觀察修得到了決擇、止住修得到了奢摩他以後,有這些基礎你就能進入目的是為了要證悟空性的加行道,最後就是見道證悟,醬一整個過程。

七因果:知母→7念恩→6報恩→慈心→4悲心→3增上意樂→2菩提心→1(知母前先修平等捨)
7因果就是修知母、念恩、報恩、修慈、修悲,再是增上意樂,增上意樂的意思,比方,你看到小孩掉到激流裡,你會產生悲心但你不會跳下去救他,一般這就是不具備增上意樂,可是慈心、悲心最後一定要進入增上意樂,是說你應該做的、可以做的你一定會跳進去做,不會做個旁觀者,就像小孩掉到激流裡,可能你會跳、可能不會跳下去救他,可是假如是你自己的小孩,大部分馬上你就跳下去了。意思就是你要能醬子這叫增上意樂。由醬子才能進入菩提心,最後就是要成佛。知母前面要先修平等捨,所以2邊觀念是一樣。這邊講4無量,簡單的說,先要有平等就修捨無量,再來就是知母,所有對境的眾生都觀成母親,再來就是念恩、報恩,接下去就是修慈、修悲、修喜,進入菩提心。基本上這是一致的,先捨無量,接著,修慈無量、修悲無量、修喜無量。

48戲,離4邊,剛剛解釋過了,8戲就是8不,就是《中論》的8不中道不生不滅、不常不斷、不一不異、不來不去。
3苦:苦苦:是我们生活中感受到的痛苦,佛经中既使没有指出,我们也是认为是苦的,这有生理上引起的出生的痛苦、衰老的痛苦、病变的痛苦、死亡的痛苦;由社会环境引起的爱别离苦,即亲爱的人不能厮守在一起;求不得苦是所求不能如愿;怨憎会苦是怨家路窄,低头不见抬头见。以及五蕴炽盛苦,即五蕴身心不平衡的痛苦。坏苦:又作变异苦,乐境变坏的苦。对所爱的人或物,因死亡破坏的变化所生起的苦感。是指我们通常快乐的感受。以佛法的智慧来看,我们所谓的快乐受并非真正的快乐,其实质也是痛苦的。例如我们饥饿时想吃,吃饱了就觉得快乐,但如果继续吃下去,不会觉得快乐。身体脏了,洗澡觉得快乐,但长时间在水里泡著不会觉得快乐。由此可见我们的所谓快乐,是因为我们有了某种欲望之后,通过外境的刺激得到满足心理上出现暂时的平衡,于是我们觉得快乐,然而吃饭的实质并非快乐,倘若吃饭的实质是快乐的话,无论吃多少都应该觉得快乐。然而事实不然,当我们带著强烈的欲望吃馒头时,吃一个、两个、三个感到快乐,吃到四个、五个、六个时,你会发现此时已由原来的快乐转变为痛苦了。吃饭是这样,世间上一切通过欲望得到的快乐莫不如此,因为这种乐受能变坏,因此称为坏苦。又如人类的乐受,与苦受、忧受、喜受一样,都是一种情绪,我们喜欢乐受,也喜欢喜受,但乐受过后必然是苦受,喜受随之是忧受,苦乐忧喜都属于动荡不安的心态,在四禅八定的修行中,初禅、二禅、三禅因为喜乐受还在的关系,未能避免水火风的灾难,唯有到了四禅舍念清净,无喜无乐,才能平安无事。行苦:行,是迁流变化义。世间一切都是无常变化,这乃是宇宙人生之规律。但世人不识这种规律,追求永恒:希望身体永恒、家庭永恒、婚姻永恒、事业永恒、人际关系永恒、爱情永恒,事实上世间没有一样永恒的东西,世事无常,美好的事物往往是昙花一现,转瞬即逝。
另外一個8:生、老、病、死、怨憎會、求不得、愛別離、5蘊熾盛

法身之二十一种无漏智:
(一)菩提分三十七品:四念住、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菩提支、八正道。(二)四无量:慈无量、悲无量、喜无量、舍无量。(三)八解脱:有色观色定、无色观色定、净色定,以及空无边定、识无边定、无所有定、非想非非想定四无色定,定即是解脱,再加上灭尽定。(四)九等至:四禅、四无色定与灭尽定。(五)十遍处:观地水火风、青黄白赤四显色、空无边及识无边。(六)八胜处:以内有色相观外色小胜处,以内有色相观外色大胜处,以内无色相观外色小胜处,以内无色相观外色大胜处,为形色四胜处;现见唯以内无色观蓝黄红白四种(成就光明)。共八种处。(七)遣除他相续之烦恼故为无染等持。(八)一切事业任运自成故为愿智。(九)六通:神变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现行而生之天眼通、漏尽通。(十)四无碍解:义无碍解、词无碍解、法无碍解、辩无碍解。(十一)四净:身净、缘净、心净、智净。(十二)十自在:命自在、心自在、资具自在、业自在、受生自在、解自在、愿自在、神力自在、法自在、智自在。(十三)十力:知处非处智力、知业报智力、知种种解智力、知种种界智力、知根胜劣智力、知遍趣行智力、知静虑解脱等持等至智力、知宿住随念智力、知死生智力和知漏尽智力。(十四)四无畏:正等觉无畏、漏永尽无畏、说障法无畏和说出离道无畏。(十五)三无护:身语意之诸行不想颠倒隐瞒。(十六)三念住:于恭敬听受所说法者,不以为喜之心念住;于不敬听受所说法者,不以为怒之心念住;于听及不听二者,不以喜怒之心念住。(十七)不忘利益众生。(十八)摧毁一切习气之垢。(十九)具饶益一切有情之大悲。(二十)佛十八不共法:如来无有误失、无卒暴音、无忘失念、无不定心、无种种想、无不择舍、志欲无退、正勤无退、念无退、慧无退、等持无退、解脱无退、一切身业智为前导随智而转、一切语业智为前导随智而转、一切意业智为前导随智而转、于过去世无著无碍智、于未来世无著无碍智、于现在世无著无碍智,共为十八种。(二十一)一切种智。

法身21種無漏功德-,這叫做法身功德,這是雙運的,成就法身就是成就了法身功德,法身,簡單講就是得到了佛陀的智慧,得到這個智慧相同的也得到了這些無漏功德的自性,以後在色身上會反應出來就是依止這個。色身重要功德有3:智、悲、第3個一下子想不出來,(上網還是沒找到相關訊息,只好先放下了)基本上你知道法身跟法身功德雙運的,成佛時就是成就這個法身,依這個你在色身部分就是報身跟化身的部分他能反映出來的功德就跟那21種無漏智是有關的,可到了色身這邊他就變成是一種顯現,色身就有智、悲等3種。

接下來就講4無量實修的部分……
前行實修法 修四無量心 3類觀修╣
1思維功德生起歡喜
2、真實修法 42-1、修舍無量心;2-2、修慈無量心;2-3、修悲無量心;2-4、修喜無量心。
3、修煉。

4無量觀修時候按照他觀修的教法分成3階段,現在第一步是思維功德生起歡喜,就你要知道4無量的功德是什麼。
1、思维功德生起欢喜:
前行:皈依、發心。
正行:觀想若沒有修四無量心,則不可能成佛;如果修了,絕對可以成就,這是必然規律。所以,我們一定要修。怎麼會講的如此肯定,是因為修4無量目的就是要修菩提心,有了菩提心就算是大乘,由世俗菩提心最後變成勝義菩堤心,到最後才能得到那智慧、得到佛果。
修慈心的話,暫時令眾人悅意,究竟成就報身的果位;修慈心的功德,他讓你知道,暫時的功德你可以令眾生悅意、大家都喜歡你,究竟的功德是你可以成就佛的報身。
修悲心的話,暫時無有怨敵、鬼神等損害,究竟成就法身的果位;修悲心的時候,你根本沒有任何的怨敵,也不會有鬼神的侵擾,最後究竟時是成就法身。所以說,智跟悲確實是有關聯,當你了解了空性,你就知道眾生都是一樣的,醬子悲心就會有關聯,而悲心本身最後是得到法身的果位,得到法身就是你要證悟的那個智慧,所以悲跟智是有相關性的。
修喜心的話,暫時無有嫉妒的煩惱,究竟成就化身的果位;
修舍心的話,暫時令自心得以堪能,究竟成就本性身的果位。什麼叫做自心得以堪能?你能有捨的話你就不會執著,提得起放得下,這就叫堪能。捨心就能讓你自在,究竟時是成就佛的本性身。本性身跟法身是一件事情的2面,可你不能說法身有2種,一種叫自性法身、一種叫智慧法身,一般講法身指的是智慧法身、本性身又叫自性法身,法身本身就不能一分為2,醬了解?到了法身境界基本上是不可言說不可思議的東西又怎麼可能分2個呢!這是在不一樣的角度、不一樣的層面去看法身。自性法身的層面是真正注重在那個基礎,千萬不能把這想成是實有,都是空性的,如果用另外一個比較熟悉的又不得已說法就是本始基的角度來談自性法身,就是強調你整個輪迴中最早那個東西。智慧法身的角度就在強調是21種無漏功德所依,跟這法身2個是雙運的。所以一是在本始基角度講自性法身、一是在跟法身功德雙運的角度講智慧法身,為什麼要強調這個角度呢?因為到最後最高的見地是雙運的。雙運是很重要的觀念,就是空、樂雙運,樂又可分成現、明、覺3個角度,空分比較屬於法身的本性、本性身這邊,樂分就比較依於功德那部分,當你講現空雙運就是用顯現那個角度說明空性跟顯現是無二的,像發大悲心、大悲周遍這屬於現分,明空雙運,明分屬於相的部分。其實,這都是一種比喻好讓你理解千萬不能畫上等號,以體相用來說,就說空分屬於體的部分,體是空性,明分就屬於相,雖然是空性可是他是有相的,他不會永遠空在那裏,空分的本身是能顯出相的,就叫明分,所以說明空雙運。那他本身又有很多功用是會顯現的,這叫現空雙運,一般現就屬於用的部分。還有一個覺分,這屬於明了的部分,是說我們空分本身本來就有一個……又不能用智慧這2個字表示,覺分就是你能夠去明了的醬子一個……這跟空性也是雙運的。所以,空性本身能夠顯現、能夠明能夠被了解、也能夠了解外界,就一個主動一被動,了解這部分就是叫覺分。因此基本上是空樂雙運的。
4無量心就涉及到佛的4身,4身就包括本性身,報身成就是因為修了慈無量、法身成就是因修了悲無量、化身就是因喜無量、本性身則是修捨無量來的。由此你就知道4無量是非常的重要,他就要你先觀修了解他的功德,然後生起一個歡喜心就是欲修4無量的心。

此外,修四無量心還可現前色界等持,清淨自己的生處,從而投生為欲界、色界的人天之身,利樂有情。這是由另外一個角度,為什麼特別在4無量裡一直講最後要具慈等持、悲等持、喜等持、捨等持,因靠4無量是可以修到色界的,就奢摩他以上的定像色界4禪,一般有修不淨觀、有修9心住進入色界,但這裡說修4無量本身就能幫助你得到止、就可以進入色界等持。清淨自己的生處,意思是修了4無量可以生為天人,簡單說4無量可以讓你得生善趣,欲界有人有天、色界一律是天。
思維此等利益之後,我必須修持四無量心。你醬一想清楚就增加你要修4無量的意樂。
【索達吉堪布提示語】:
現在很多人不喜歡修四無量心,直接就想修大圓滿,這是想直接跳高級班,修4無量基本是初級班,可因可以修等持所以也算中級班,那你要修大圓滿就是高級班。今天我收到一個人的資訊,他說自己本來吃素五六年了,但遇到一個上師說:“你太著相了!不要執著,可以吃肉,什麼都可以做。”所以他現在有點苦惱,不知道該怎麼辦,讓我給他回話。但我的話他不一定聽,於是我只回了幾個字:“不殺生吃素很好。”不知道他怎麼理解。如今世間真是很多顛倒!當然修行到很高程度的人這是可以的,因這時等於是修淨觀,完全沒有執著、沒有分別,你可以做你也不會執著。可對於初學者這是非常不洽當的。
真的,如今不少人對基礎法門不重視,一開口就是“什麼都不執著”這就還不會走就要跑,“一切都是光明清淨”,口氣倒是很大,聽起來也特別舒服,但你沒從基礎上抓的話,這種境界過不了很長時間,就會又恢復成原來俗人的狀態。這就是提醒你不要好高騖遠,腳踏實地的修方是正途。
所以,大家要先反反復複地修四無量心。一次沒有修成功,就第二次、第三次……這樣久而久之,心才能漸漸得以調伏,進而生起堅固的菩提心。為什麼4無量會跟菩提心連在一起,你就知道這是跟7因果有關係,一開始先修捨,這是非常重要的,不然後面不會變成菩堤心。修完捨之後,首先,你就要把所有眾生都觀成是自己的母親,這叫知母,就是7因果的第一步。知母以後就要修念恩、報恩,再是修慈、修悲,修喜,喜無量比較沒有特別放在哪裡,醬你就能理解為什麼修了4無量到最後就能變成菩提心。7因果是修慈、修悲、修增上意樂,最後變成菩提心,醬子進去的。
當然,在修四無量心之前,首先要瞭解它的功德,如果不懂這些,就不一定願意修。這是傳承上師們留下來的珍貴教言,每個人要認認真真地體會。所以在觀察修的時候就要了解這些。
後行:回向善根。
59修法終

2、真實修法 42-1、修舍無量心;2-2、修慈無量心;2-3、修悲無量心;2-4、修喜無量心。
2-1、修舍無量心:
前行:皈依、發心。
正行:觀想如今我貪執父母親友等自方,先從知母開始再延伸出去,嗔恨怨敵病魔等他方,實際上是不合理的。為什麼呢?因為這些怨敵也做過我前世的親友;現在的親友過去也曾做過自己的仇人,這都是不一定的。文章中前面告訴你,事實上,你會承認一部分的怨敵是醬子,一部分則永遠是怨敵,親人也是一樣,一部分是親人、一部分不見得是親人,所以基本上用這個觀念最後推出來,你分析他們的本質、他們的本質是相似的,因此,親人跟怨敵基本上是一樣的。如今也是同樣。若對長期的怨敵隨其心意,他也可能成為親友,饒益自己;親友之間有時候因為財產分配,或者相互爭論,各方面關係沒有處理好的話,也可能變成最可怕的怨敵,甚至自己的性命也會斷送在他們手中。這些事情在歷史上是太多了,玄武門之變,不說歷史,現今社會上這類事情也是非常多,爭家產爭到父母一直不能入土不是沒有。
無論是過去、現在、未來,都會出現親成怨、怨變親的情況,所以親怨是不定的,我應當斷除貪愛自方、憎恨他方之心,觀察親怨平等之理,做到無有親疏偏袒,對所有眾生一視同仁。
觀修的時候,首先以一個人作為對境,然後兩個、三個、十個、一百個、一千個……修行的範圍越來越擴大,直至虛空界的一切眾生,對此修無有貪親嗔疏的無緣大舍心。
索達吉堪布提示語】:
菩提心修得比較好的人,確實能做到親怨平等。其實,這在一生中也不是不能修成的,長期這樣訓練的話,這顆心就可以慢慢達到這種狀態。菩提心真的是不好修,沒有那個智慧就覺得菩提心真很難實現,但他告訴你菩提心不容易修,可是一定要按照他教的去訓練、去薰習,心是可以改變的。串習久了,不可能的事情也變成可能了。
後行:回向善根。
60修法終

2-2、修慈無量心:
前行:皈依、發心。
正行:觀想時緣一切眾生,就像希望自方不具安樂的人獲得快樂一樣,願所有不安樂的眾生也得到一切安樂,以慈心將眾生視為我所。把一切眾生先觀成母親,知母再念恩、報恩,接著就是修慈,還是照7因果的順序。雖是觀想一切眾生但眾生都是你的母親,這是第一步。
觀想方式:以自己的父母及喜歡親近的人為例,從一個眾生到一切眾生之間,皆如是修持慈無量心。
最後,於何者也不緣中入定。
這是強調竅訣,這就是修慈等持、修止住修了。就是由修4無量可以進入中級班的意思。
後行:回向善根。
61修法終

今天先到這裡,下次先把實修結束,再討論或是補充一些講法,把整個修行架構再搞清楚一點。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七七 的頭像
    七七

    水月世界~借假修真!

    七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