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二 特於後二波羅蜜多學習道理分六  奢摩他336頁至第39863

奢摩他學到現在到底學了什麼?
後二指的就是奢摩他跟毗鉢舍那,現在就是專門要講奢摩他跟毗鉢舍那、也就是止跟觀,這又分6科:
1、修習止觀的好處,為什麼要去修這個止跟觀,大家一定記得《解深密經》就說過一切功德都是由止觀生的
2、顯示此二攝一切定,所以這個定本身就不是一般的止住,這講的是禪定。當禪定的時候,他本身就包括止跟觀,並不是只有定,最近才讀到的,你若以為是用定得到初禪這是錯誤的,初禪本身也是觀去得到的,止觀、止觀、止觀醬上去得到初禪,並不是由定去得到初禪。定可以解釋做靜慮、禪定、三摩地,這名相可以通用都包括止跟觀,這就是為什麼要強調止跟觀。
3、止觀本身有什麼自性,這等於是說他的定義,止是什麼、觀是什麼。佛學裡講自性,是沒有一個東西是有自性的,這裡是一種權說,只不過是用自性這個名稱來代表,基本是講他的相用、不可能講他的性,性是空性。權說的時候是可以醬子說的。
4、你不能只學一個要理須雙修,我們現在了解止跟觀這2個是分不開的,只有止沒有用,只有觀也觀不出所以然。
5、次第決定,哪一個在前、哪一個在後。
6、這些都講完以後就開始分別講就叫做各別學法,分開就先講奢摩他、再講毗鉢舍那,最後講止觀雙運。我們今天是把奢摩他這部分講完,毗鉢舍那、止觀雙運沒有讀,看以後機緣再說。奢摩他最後是講到依奢摩他離欲之理,今天講的偈頌前面就是這一科依止奢摩他離開欲界整個的原理是什麼?其實講的就是7作意,靠的7作意,6個毗鉢舍那為因、最後1個毗鉢舍那讓你得到根本定就離開了欲界。
根據這6個科的概念來複習這裏面內容是什麼,這是從課本336頁到398頁共63頁,我們今年大概用了8個月讀完的。

寅一 修習止觀之勝利 隨順之止觀(止住修/觀察修)三乘一切功德(修所成之奢、毗)
《解深密經》就說過一切功德都是由止觀生的。又有人質疑在止觀之前你一定也有許多止住修、觀察修,難道一定要有止觀以後才有功德?那醬子代表是你修所成以後才有功德,前面的聞思都沒有功德,這講不通!所以他解釋所謂三乘的一切功德是以果來講,那時是修所成的奢摩他、毗鉢舍那,真正的止跟觀就是奢摩他、毗鉢舍那,這就是真正的修所成。若是以因的角度來講,止住修、觀察修,也可以當作是止觀,因這叫做隨順的止觀,這2個最後會變成奢摩他、毗鉢舍那,一開始是所謂止住修、觀察修,不一定要到修所成,至少在聞思的當中這種觀察修是非常多也必要的。剛剛也講到索達吉在教這個《大圓滿前行引導文》時,他每一個地方停下來要大家修就是做這個觀察修,所以所謂的一切功德皆由止觀,是用因相來講就是隨順止觀,是講得通的、合理的。
★《解深密經》:漢譯唐玄奘《解深密經》卷三《分別瑜伽品第六》中「一切聲聞及如來等,所有世間及出世間一切善法,當知皆是此奢摩他、毗鉢舍那所得之果。」

寅二 顯示此二攝一切定 止觀(奢、毗)三乘一切三摩地(靜慮、禪定、心一境性)
一切的定、一切的三摩地、一切的靜慮、一切的禪定基本上都有止跟觀,若用能的角度來講,為什麼他攝一切定?先用所緣來講就是一切三摩地,定本身可以跟三摩地畫等號的,三摩地本身你叫他靜慮、禪定、心一境性都可以,這在前面都解釋過很多次了,所以,以所來講他的能就是奢摩他跟毗鉢舍那,這一般叫得作意。得作意也就是你得到有能緣的這個力量,你才有辦法產生這個所緣的三摩地,這2個是攝一切定用能所醬一解析就很清楚了。
《解深密經》:漢譯唐玄奘《解深密經》卷三《分別瑜伽品第六》中「慈氏菩薩復白佛言:“世尊,此奢摩他毗鉢舍那,能攝幾種勝三摩地?”佛告慈氏菩薩曰:“善男子,如我所說無量聲聞菩薩如來,有無量種勝三摩地,當知一切皆此所攝。”」
這句話讓你更清楚什麼叫做三摩地,一講三摩地就會說奢摩他毗鉢舍那。有沒有三摩地只有奢摩他?有。那是因你還沒有發展出毗鉢舍那,單單只有奢摩他也可以叫做三摩地,可是這不是真正的勝三摩地勝三摩地一定是奢摩他跟毗鉢舍那都具有,有這2種能才會有這種所,單單只有一種能還產生不了勝三摩地這種所。再由佛的回答可以知道佛學裡有無量種三摩地,不一樣的情況下有不一樣的修行目的,你用這個止觀想要成就什麼功德,單單專門為了這個功德就有一個專門這功德所做的三摩地,這三摩地也可以總稱也可以拆成一段一段的,比方說7作意,7作意是7毗鉢舍那,可不可以講這是7個三摩地?一樣可以醬子說。每一個三摩地裡面奢摩他是不是同樣一個奢摩他?都不一定,有時候一個大的三摩地裡面,他本身這中間的奢摩他會變的,就是看他這時候的見地,毗鉢舍那到什麼地方他就會跟著變。醬,大家就會更了解三摩地,更清楚三摩地指的意思是什麼,三摩地一定是包括奢摩他、毗鉢舍那在內,他的種類非常多,從小乘、大乘直到菩薩,或是顯到密都有各式各樣的三摩地在裡面。

寅三 止觀自性 止謂輕安心一境性(無分別如盡所有性);觀謂輕安正觀察(有分別如盡所有性:
                     思擇,最極思擇,周遍尋思,周遍伺察
止叫做輕安心一境性,如所有性講的是勝義諦,盡所有性講的是世俗諦,不管你是用世俗、或是用勝義,止的自性就是你能夠產生輕安醬子的一個能力,這能力緣到了心一境性,這個心一境性是屬於無分別的,就說你的能是屬於無分別的,那你的對應的那個所可以是如所有性、也可以是盡所有性。醬就簡單的把止的自性表示出來了。觀呢,輕安的正觀察,正觀察一般又會叫做正思擇、最極思擇、周遍尋思、周遍伺察,正思擇是觀盡所有性、最極思擇是觀如所有性、周遍尋思比較粗一點、周遍伺察比較細一點,觀本身可以用這4個名相來表達觀的內容。那觀的能是有分別的,能的部分無分別叫止,所的部分不是盡所有性就是如所有性,觀最好記住這4個名相正思擇、最極思擇、周遍尋思、周遍伺察,醬子大概就能掌握了止跟觀的定義。
《瑜伽師地論》卷第三十中「云何四種毗鉢舍那?謂有苾芻,依止內心奢摩他故,於諸法中能正思擇、最極思擇、周遍尋思、周遍伺察,是名四種毗鉢舍那。云何名為能正思擇?謂於淨行所緣境界、或於善巧所緣境界、或於淨惑所緣境界,能正思擇盡所有性。云何名為最極思擇?謂即於彼所緣境界,最極思擇如所有性。云何名為周遍尋思?謂即於彼所緣境界,由慧俱行有分別作意,取彼相狀,周遍尋思。云何名為周遍伺察?謂即於彼所緣境界,審諦推求,周遍伺察。」
這就是講你在觀的時候一定會涉及到這4個方向,正思擇是盡所有性,最極思擇是如所有性。
★《解深密經》:漢譯唐玄奘《解深密經》卷三《分別瑜伽品第六》中「慈氏菩薩復白佛言:“如世尊說四種所緣境事,一者有分別影像所緣境事,二者無分別影像所緣境事,三者事邊際所緣境事,四者所作成辦所緣境事。於此四中幾是奢摩他所緣境事?幾是毗鉢舍那所緣境事?幾是俱所緣境事?”佛告慈氏菩薩曰:“善男子,一是奢摩他所緣境事,謂無分別影像。一是毗鉢舍那所緣境事,謂有分別影像。二是俱所緣境事,謂事邊際所作成辦。”」
這後面還會出現,《解深密經》將所緣境分做4種:一者有分別影像所緣境事,二者無分別影像所緣境事,三者事邊際所緣境事,四者所作成辦所緣境事。這4種可以用不一樣的解釋方式,等等看表更清楚:
1、有分別影像所緣境事可以說是資糧道,2、無分別影像所緣境事可以說是加行道,3、事邊際所緣境事可以說是見道、修道,4、所作成辦所緣境事可以說是究竟道或無學道。這是一種解釋方法,另外還有其他的解釋方法。

寅四 理須雙修 若燈明亮(觀)無風擾動(止)明見諸像(伏斷煩惱)
為什麼需要雙修?現在是用比喻的方式讓你了解為什麼需要雙修,假如你在一個黑洞裡面要看清楚牆上壁畫,你要有燈,而且這個燈還要不被風擾動這2個條件,燈點上、有風則燈火搖擺你也看不清楚,所以,第1個你要有燈的明亮這就是觀,第2你不被風擾動這就是止,你一定要有這2個你才有辦法把壁畫看清楚。把壁畫看清楚的意思就是明見諸相,最後看到真正的實相。看到真正的實相,你才能伏斷煩惱,伏就是世間部分的48定,到斷的時候就是出世間的部分,所以叫做伏斷。所以最重要就是要有明分、住分。這在前面都教過,比方,7作意,了相叫做隨順毗鉢舍那,到勝解作意才叫真正的毗鉢舍那,到有真正的毗鉢舍那才是真正有觀的能力,這時才有辦法止觀雙運。這時止觀雙運不是止就是觀觀就是止,不是,是一下止一下觀,一下止一下觀,用醬子交替的方式就能達到伏或斷煩惱。所以,理須雙修有2個重點:1、需要觀是因為需要明分、需要止是因你需要不擾動,2、要這2個你才能伏斷煩惱。

寅五 次第決定《入行論》:「當知具止觀,能摧諸煩惱,故應先求止。」
在《入行論》:「當知具止觀,能摧諸煩惱,故應先求止。」所以要先有止,後面才能發展出觀,小乘可能不是醬子,但是大乘的角度是非常清楚告訴你是醬子。其實,觀察修、止住修、奢摩他、毗鉢舍那、最後止觀雙運,順序一定是醬子,因為到了觀察修進入止住修的時候,一般就是你要發展出你有奢摩他了,你有奢摩他以後你才有辦法繼續加行,所以前面是資糧道。你有奢摩他你才有資格進去加行道,因此一定是先觀察修、止住修,止住修變成奢摩他的時候,你才能進去加行道,要不然前面你都是在順解脫分都在資糧道裡面。

這搞清楚後就是各別學法,開始講奢摩他、毗鉢舍那、最後止觀雙修。

寅六 各別學法分三

  卯一 學奢摩他法分三
奢摩他第1個就講修止資糧,佛學教法很清楚先要有資糧,這個就是前行、或者是加行,意思差不多,大圓滿前行也就是這個意思,要能夠真正進去修大圓滿法之前你要有這個資糧你才有辦法修大圓滿,前行就有積聚資糧的意思在裡面。
2就是依止資糧修奢摩他,你依靠這個資糧才有辦法修這個奢摩他,有了資糧就先加行、後正行,這後面會講到。
3就是修已成就奢摩他的量。

現在就這一大科一個個看下去,前面先在打基礎,要有資糧。有了資糧以後你才可能去做加行、做正行,現看這裡面的內容。
   辰一 修止資糧 一、住隨順處,住具五德之處:(a)無大劬勞得衣食等。(b)處所賢善。(c
                           非引生疾病之地。(d)伴友賢善。(e)日無多人夜靜聲寂。二、少欲。三、知足。
                           四、斷諸雜務及邪命。五、清淨尸羅。六、斷貪等諸惡尋思。正奢摩他十三糧資。
這個資糧,在《瑜伽師地論。聲聞地》裡面講的是13個資糧,《廣論》中則是強調6件事情:
一、住隨順處,住在具有五德之處所,大家應該還記得,就你不能夠說有很多非人的地方、或是猛獸,這都不是適合修行的處所。還有,食物要容易取得,不然生命維持不下去不可能修。所以,(a)無大劬勞得衣食等,就是要容易取得食物。(b)處所賢善。(c)非引生疾病之地,不會讓你易生病。(d)伴友賢善,旁邊要有善友或善知識。(e)日無多人夜靜聲寂,一般還包括沒有禽獸處。
二、少欲。你一定要少欲。
三、知足。如果你欲望很強,每天想的不停,這都不是修止的條件。
四、斷諸雜務及邪命,邪命就是不應該用這種方式養活自己,你用不正當的方式養活自己就叫邪命。
五、清淨尸羅,戒律非常的清靜。
六、斷貪等諸惡尋思,一定要斷除貪等諸惡尋思。以前也讀過了尋思方面這些東西,再來就是正奢摩他的13個資糧。先看一下補充資料……

正奢摩他十三糧資:一、自圓滿(善得人身、生於聖處、諸根無缺、勝處淨信、離諸業障);二、他圓滿(諸佛出世、說正法教、法教久住、法住隨轉、他所哀愍);三、善法欲;四、嚴淨戒律;五、守護諸根;六、飲食知量;七、精進不眠瑜伽;八、正知而行;九、依具相善知識;十、聽聞思惟妙法;十一、大施捨心;十二、無內外障難;十三、具有沙門莊嚴無謟正直及少病等大德特法。(源自《廣論四家合注》)【註】漢譯《聲聞地》謂十四種資糧,主決於「聽聞思惟妙法」之開合。
這很重要,什麼叫做正奢摩他?
在漢譯的《聲聞地》裡面是講14種資糧,主要取決於「聽聞思惟妙法」之開合,就是聽聞妙法、思惟妙法分開就14合在一起就是《廣論》的13種資糧,意思是一樣。
正知而行、飲食知量、悎寤瑜伽、守護諸根4個在《廣論》裡有單獨提出來解說,這是在修定的時候很重要的資糧,有了這4個你才能比較容易生出定。剛剛講6個,其實這都是開合的問題,或者是強調的角度問題。
自他圓滿善法欲,戒根律儀食知量,悎寤正知住善友,聞思無障捨莊嚴。
到這裡把修止資糧說完了。

修止資糧說完了,接著就是依止這些資糧你要怎麼修奢摩他,分做加行跟正行。
   辰二 依止資糧修奢摩他分二

    巳一 加行 淨地設像、莊嚴供具、入座皈依、觀想聖像、集資淨罪、三事求加。
加行,你就記住,在《廣論》一開始就有講這個6加行淨地設像、莊嚴供具、入座皈依、觀想聖像、集資淨罪、三事求加,普賢10大願就在這裡面。這是很重要的,若讀到現在還不清楚理論上是不應該的,因為有很多人在修佛法他基本上就是在修加行。可不可以把加行當正行來修?可以,也就是你打你的基礎。就是他並沒有正修,比方,觀無常、或是正修奢摩他,可是他專門每天都做這些事,基本上就是把加行當正行來做。
延伸閱讀:六加行及七支供養

    巳二 正行分二
正行,分成身威儀、修習的次第,這時就要先引生無過三摩地,這些等等再講,先看威儀部分。

     午一 身何威儀而修 由五因緣身具八威儀
威儀,就比方說你打坐的姿勢。
這裡為什麼強調打坐要結跏趺坐?這就是指他的好處,1是比較快產生輕安,2是醬子宴坐時間能比較長而不疲倦,3這是不共法(但是,目前不管內外道幾乎都是要求醬子坐了),又分單盤、雙盤,雙盤不行至少做到單盤,4醬子宴坐方式很莊嚴,5是佛弟子共所開許。

★《瑜伽師地論》卷第三十中「云何威儀圓滿?謂於晝分經行、宴坐;於初夜分亦復如是;於中夜分右脅而臥;於後夜分疾疾還起,經行、宴坐。即於如是圓滿臥具,諸佛所許大小繩床、草葉座等結加趺坐,乃至廣說。何因緣故結加趺坐?謂正觀見五因緣故。一、由身攝斂速發輕安。如是威儀順生輕安最為勝故。二、由此宴坐能經久時。如是威儀不極令身速疲倦故。三、由此宴坐是不共法。如是威儀外道他論皆無有故。四、由此宴坐形相端嚴。如是威儀令他見已極信敬故。五、由此宴坐佛佛弟子共所開許。如是威儀一切賢聖同稱讚故。」

     午二 正釋修習之次第分二 《辨中邊論》五過八斷行《聲聞地》六力、四作意、九住
                                                   《莊嚴經論》、三編《修次》
威儀過了,修習的次第就是要先引生無過三摩地,怎麼樣讓你這三摩地是沒有過的,什麼過?不外是昏沉、掉舉、散亂等等,你要怎麼產生沒有這些問題的三摩地?接著第2就是依彼引生住心次第,一般講這就是指9心住了。

      未一 引生無過三摩地法分三
1個引生無過三摩地分做3科,第1,繫心所緣先如何修,就說你要繫心所緣第1個你要做到什麼,現在你馬上要反應你一定要有58斷行。再來第2,住所緣時應如何修,你如果能安住所緣你又應該怎麼做?1個你還沒有辦法繫心所緣,你要想辦法讓你的心跟所緣境綁在一起你該怎麼做?第2,你已經有辦法住所緣的時候,你該怎麼做?再來第3,你能夠安住所緣以後你又應該怎麼做?現一個一個看下去。

       申一 繫心所緣先如何修 思定功德→信→欲→勤→安→滅懈怠
1個你先要能夠把你的心跟所緣境綁在一起,那你該怎麼做?
這就是58斷行前面的要先斷第1過懈怠,你最大問題就是不想去做,這叫懈怠、或者拖。你要能解決懈怠對治的方法就是8斷行的4信、欲、勤、安。就說你一定要先有信心,你才會產生欲望,你有了這個欲念你才會精進的去做,你精進的去做得的果就是會產生輕安,有了輕安以後,即使不讓你打坐都不行了,醬子就不會再有懈怠了!這過程第1個你一定要先思惟定的功德。這就是《辨中邊論》裡的58斷行。

《辨中邊論》:彌勒菩薩造,相當於漢譯《辨中邊論頌》。漢譯《辨中邊論》則是世親菩薩對《辨中邊論頌》所造的注釋。玄奘所譯《辨中邊論頌辦修對治品第四》中「滅除五過失,勤修八斷行。懈怠忘聖言,及昏沉掉舉,不作行作行,是五失應知。為斷除懈怠,修欲勤信安,即所依能依,及所因能果。為除餘四失,修念智思捨,記言覺沉掉,伏行滅等流。」
益西彭措解說】:能障三摩地的五過失為:一、懈怠;二、忘聖言;三、昏沉掉舉;四、作行;五、作行。由懈怠和忘聖言障礙三摩地的加行;由昏沉和掉舉障礙三摩地的正行;由不作行和作行障礙三摩地的輾轉增上。 一、懈怠、忘聖言障礙三摩地加行 “懈怠”指不能努力斷過失、修善法。“忘聖言”指忘失三摩地的教言。《述記》云:“稱理可信,故名聖言。縱非尊師,言可信用,即名聖言。”(凡與道理相合、可以信用的,即使不是師長所說,也可稱為聖言。) 由懈怠和忘聖言障礙三摩地加行。 二、昏沉、掉舉障礙三摩地正行 沉掉能障三摩地正行的原因:三摩地的體性是系心一緣,向內昏沉會使所緣沉沒而不能明現,向外種種分別掉舉障礙一緣專注,因此能障礙繫心一緣,成為三摩地正行的能障。 三、不作行、作行障礙三摩地輾轉增上 進入三摩地時,如果生起昏沉、掉舉,必須及時作加行努力對治,這時不作加行就成為過失。在依止對治滅除沉掉後還作對治,也成為過失。過失斷除之後,本應讓心平等流注,安住在無功用中,這時複作加行,就會使心擾動。因此,不作行和作行都障礙三摩地輾轉增上。為了斷除懈怠的過失,而修習欲、勤、信、安四種斷行。這四者是所依能依及所因能果的關係, 也就是,欲(希求心)為所依,勤為能依,信為所依欲的因,輕安為能依勤的果。為了斷除其餘四過,又修習念、知、思、捨四種斷行,也就是以正念記持聖言,以正知覺知昏沉、掉舉,以思為伏除昏沉、掉舉而發起加行,以捨在沉掉斷滅之後,安住無功用、平等而流。 一、以信、欲、勤、安斷懈怠 懈怠的正對治是輕安,成就了輕安就不會生懈怠。引生輕安依賴於信、欲、正勤這三種前方便,也就是輕安依於正勤,正勤依於對三摩地的欲求,欲求又依賴於對三摩地的勝解信。因此,信、欲、勤、安,是前前為因,後後為果。從修勝解信開始,逐步地生起欲、勤、輕安。當輕安生起時,就能斷除懈怠。關鍵要理解,信為欲依,欲為勤依,勤為安依。《述記》中說,由信三寶就會發起希望,因此信是引發欲的近因。從心上看,信是欲的所依,有了勝解信就能發起對三摩地的樂欲,而沒有勝解信就不會對修三摩地欲求。欲為勤依的道理,《對法論》說:“欲為勤依,由欲求故,為得此義,發勤精進。”意思是說,對三摩地有欲求,就會為成辦三摩地而發勤精進。因此,欲是勤的所依。安住在欲中,就是正勤。離開了欲,就沒有動力勤修。由勤精進,就能得定。定若生起,就獲輕安,能對治懈怠。 二、以念、知、思、捨斷餘四過 由正念能憶持三摩地的教言,可對治忘失聖言。由正知在沉掉生起時隨時覺知,可對治沉、掉。由思能及時提起沉掉的對治之行,可對治不作對治行。由捨在沉掉已滅時,不再對治,能令心平等而流,可對治複作對治行。
一定要有欲勤信安才能斷第1個過失,斷了懈怠這過失以後,其他的忘聖言、昏沉掉舉、有問題不解決的不作行、沒有問題了你還窮緊張的作行這4個過失就要靠8斷行後面4個念、知、思、捨斷除。因此,解決忘聖言你就要有正念;對治昏沉掉舉就是靠正知;解決不作行的方法就是你要有思,思是一種行,就是思心所的一種造作、一種行;不應該作你作行的解決方法就是捨。基本上58斷行大概的講一下,詳細自己去看。

       申二 住所緣時應如何修分二
接著住所緣時應如何修分成二科:1、明心住之所緣,2、心於所緣如何安住。
2科,第1個要你總建立所緣後,才來討論在這裡面講的所緣是指哪一個所緣境。你要建立所緣第1個你要正明所緣,然後你知道有多少種所緣,你再去了解什麼人應該緣什麼境,最後再顯示所緣境的異門。

        酉一 明心住之所緣分二

         戌一 總建立所緣分三

          亥一 正明所緣 P126;《修次中編》:1十二分教總攝一切安住其心。2緣蘊
等總攝諸法,3於見聞諸佛聖像安住其心。

我們一科科來,現在是住所緣時應如何修之明心住之所緣,應該是先要了解一共是有多少種所緣。所以首先要總建立所緣,就涉及到正明所緣。整個科是醬來的。
正明所緣的部分,除了補充資料p126的圖,蓮花戒在《修次中編》中提到所緣境有3類:1、十二分教總攝一切安住其心,12分教都可以當作所緣境。2、緣蘊等總攝諸法,緣色受想行識5蘊等,就說用這方式去緣所有的有為法。最重要是他提到,3於見聞諸佛聖像安住其心,就是緣佛像。在p126的圖中沒有提到緣佛像,只有在《修次中編》中特別提到緣佛像,《修次中編》分類中前2項可以在圖中找到,只有緣佛像是單獨刻意的提出來。

P126的圖如下:廣論補充資料 20180724 所緣境.jpg

所緣境基本上可以分作周遍所緣、淨行所緣、善巧所緣、淨惑所緣4種分類。印度人的分類方式常常跟我們習慣的邏輯的不是完全一樣,我們也要習慣他們的方式。
周遍所緣,其實可以單獨成立,其中可分成:以能緣來講,有分別影像、無分別影像,以所緣來講,事邊際、所作成辦醬共4種,一般有分別影像到了最後就是毗鉢舍那,無分別影像到了最後就是奢摩他,或是有輕安的時候就叫奢摩他、或是有輕安的時候叫毗鉢舍那;事邊際,就是你覆蓋了世俗諦跟勝義諦、或是說盡所有跟如所有,該做的你全都包括在裡面那所作成辦當然就是無學、就是究竟了。另一種解釋方法,若以5道的角度來看,課本中沒有提到,但這種解釋方法在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他是醬子解釋:有分別影像屬於資糧道,觀察修就是這種;無分別影像、止住修屬於加行道;見道、修道都是事邊際;最後究竟道就是所作成辦。能、所在真正實相裡面是不存在的,可凡夫是有能所的,所以在某些地方用能所來補強讓你了解一些法義是很有幫助的。
再來就是用所緣境的影像來分類,就可以分成:淨行所緣、善巧所緣、淨惑所緣,目前《瑜伽師地論》正讀到這裡面很詳細的內容,《廣論》的說明就比較簡潔。淨行所緣就是不淨觀、慈愍觀、觀12緣起、觀地水火風空識6界別、安那般那的數息,善巧所緣這邊則是蘊、18界、12處、緣起、處非處,其實處非處就是緣起的一種、特殊的一種緣起。大家記住,初業所緣一般就是用淨行所緣、善巧所緣這2種,假如剛修的人幾乎都是在這裡面學,至於你應該選淨行所緣、或是選善巧所緣,基本上是看你的習性。比方,你的貪煩惱炙盛要選不淨,瞋心重要選慈愍觀等等,如果都不是很明顯可以在善巧所緣中選,最後都是幫助你成就無我的觀念。到了淨惑就不是初學的一般叫勝進,講白就是你已經得到奢摩他了,當你得到奢摩他的時候你的所緣境就會換成淨惑所緣,是世間的或是出世間的這時就涉及到你所選的毗鉢舍那,最後就是成就世間清淨、或是出世間清淨,也就是48定最後到有頂、或是見道最後到無學道。
另外,《修次中編》中所教的緣佛像這是很常用的所緣境,這是很好的一個所緣境。

廣論補充資料 20180731 所緣異門.jpg

          亥二 顯示何等補特伽羅應緣何境 貪行不淨;瞋行慈愍;癡
                                                  緣性緣起;慢行界差別;尋思行阿那阿波那念。等
                                                  分、薄塵無須決定。愚五蘊諸行自相、愚我有情命者、生
                                                  者、能養育者蘊善巧。愚其因界善巧;愚其緣處善
                                                  巧;愚無常、苦、空、無我緣起、處非處善巧。世、出世
                                                  二種勝進所緣。
接下來就是什麼樣人緣什麼樣所緣境。
貪行→不淨;瞋行→慈愍;癡行緣性緣起;有高慢心行界差別,因到最後你發覺你沒有什麼好慢,這是地水火風空識的6界差別;尋思行阿那阿波那念,尋思就是你思路很雜很快,所緣境一個過一個一直換,這時你就要用數息的方式。等分、薄塵無須決定,等分、薄塵意思是說你煩惱不是很重的,你就不一定要選哪一個。愚五蘊諸行自相、愚我有情命者、生者、能養育者蘊善巧,對無我這種觀念你很難建立,這時你就要選蘊善巧。愚其因界善巧,若是你對緣起的因不了解你就要緣18界善巧;愚其緣處善巧,若是你對緣起的緣不了解有愚癡的話你就要緣12處善巧;愚無常、苦、空、無我緣起、處非處善巧,對於無常、苦、空、無我沒法理解的時候,你就要用緣起、或處非處善巧。淨惑所緣的世、出世二種是勝進所緣。
這是一個提示,詳細內容要去看課文或是《瑜伽師地論》,原則就是醬子。其實,會去在善巧所緣找所緣境的時候大部分是等分、薄塵的修行人,就不用在淨行所緣中找所緣境,在善巧所緣找所緣境最大的幫助就是將來能夠發展出無我的觀念

          亥三 顯示所緣異門 三摩地相、三摩地所行境界、三摩地方便(口)、三
                                                   摩地門、作意處、內分別體、光影。
所緣境的同義字叫所緣異門,異門就是同義字的意思,佛學中所緣境一共有多少個名稱?
能緣是奢摩他跟毗鉢舍那,三摩地相、三摩地所行境界、三摩地方便(口)、三摩地門,這些都是三摩地這都是所緣,作意處、內分別體、光影,作意是能緣,他的所叫作意處。

         戌二 明此處之所緣 無有限定,以補特伽羅有差別故。
                                                      其緣佛身,隨念諸佛故,能引生無邊福德;所緣處非
                                                      是現為畫鑄等相,要令現為真佛形相。
                                                      三摩地非於根識而修,要於意識而修。
                                                      影像亦有粗細二分,應先從粗像為所緣境。
                                                      應於一所緣堅固其意志,若轉多所緣,意為煩惱擾。
剛建立了所緣,這些也都搞清楚了,什麼叫明此處之所緣?在這個《廣論》裡面到底講的是哪一個所緣境。宗大師説沒有限定,因人而異。不過,這裏特別提到緣佛身,緣佛像是一個非常推薦的所緣境,但是,
他特別強調你所緣的佛像並不是一張畫、或是雕像,你要緣他是一個真正的佛,這點很重要!再來,三摩地的所緣境是用意識緣的、不是用根識去緣的,因此你不能用眼睛去看一個佛像,説這是你修定的所緣,因你用眼睛看就是用根識去緣,可是,真正修止住修、修奢摩他是要用意識、第6意識去緣。漢傳教法大多要你閉眼睛,閉眼睛就是讓你了解你是要用第6意識去緣。不過在密他教你即使是用第6意識去緣時眼睛也要微開,這涉及密的講法説醬子比較容易開悟。我們現在修你要閉眼睛是沒有問題的。影像亦有粗細二種,這是特別在説緣佛像,你應先找到粗像你就要去緣了,不能等到你明分非常強烈,因定中有明分、住分,明分就是你所緣境清不清楚。你要等到你所緣境整個佛像都非常清楚,醬子反為不美,你只要大致清楚、粗像你能夠建立,你就先用這個當所緣境,等到這個你能有住分,你再慢慢改善明分,到最後變成明分、住分都非常明顯。假如,你只注重明分,你可能就沒辦法發展出你該有的住分。還有,你所緣境不能一直換,你想好你要用什麼所緣境,除非有特別原因,到你要修成奢摩他之前你不要換所緣境,你不停的換所緣境,你是不容易成就奢摩他的。

        酉二 心於所緣如何安住分三
到這,明心住之所緣這一塊複習過了,再來就是你心於所緣應該如何安住,怎麼樣讓你心在所緣境裡面安住?所以第一個要立無過規,接著破有過規,第3示修時量。

         戌一 立無過規 妙三摩地:一、有境明顯分;二、所緣安住分。昏沉能障明
                                                顯,掉舉能障安住,為修淨定障中上首。
                                                三摩地須二種方便:一、於根本所緣令心不散,二、於已散未
                                                散將散不散如實了知。初即正念,次是正知。
                                               《修次中編》:「用念知索,於所緣樹,繫意狂象。」
立無過規,剛剛提到定中一定要有明分、住分。
真正的妙三摩地:1、有境的明顯分;2、所緣的安住分。為什麼要加一個有境?因為明顯分是以你能緣的角度來説,就是你能夠有這種能力把他看的很清楚,所以叫有境,這是用能緣的角度來講,要能夠看的很清楚!你所看的東西就是所緣,這時候你就要有安住分,什麼是安住分?就是不動,你緣在這個所緣境上就定在這個所緣境上、你不會換所緣境。這2個是基本的要件。
當你有昏沉的時候就會障你的明顯分,你有掉舉的時候就會障你的安住分,所以這2個是在修定裡面的定障中上首,因為一個破壞明分、一個破換住分,一個破壞能緣的能力、一個破壞所緣的本領。
那麼,三摩地須要二種方便:1、於根本所緣令心不散,2、於已散未散將散不散如實了知。這就是正念跟正知,初即正念,次是正知。這是非常重要的,你要有正念跟正知,正念就是你不會丟掉所緣境,你一丟掉所緣境你就知道這就是正知,或者你還沒丟掉快要丟掉你就知道,這就更好了!
在《修次中編》中有一個比喻:「用念知索,於所緣樹,繫意狂象。」用正念還有正知醬子的一個繩索,把你的心比作是那隻狂象,所緣境比喻作一棵樹,需要的是一根正念的索、正知的索,把你的心用正念正知醬一根繩索綁在所緣的這個樹上。又有説正知是一個鈎子鈎狂象用的。

今天就複習到這裏,下一節課再把他複習完。
 

 

20181217 奢摩他彙總複習-0173
上次講完了特於後二波羅蜜多學習道理,他各別學法裡面只談到奢摩他,毗鉢舍那跟止觀雙修都沒有講,以後若因緣成熟,我們再來講這個。至於奢摩他,我們複習從修止資糧到依止資糧修奢摩他,談到加行、正行,正行當中談到身何威儀而修,就是結跏趺坐;再來就是談到修習之次第。修習之次第一開始第1科主要就是談引生無過三摩地的方法,這一科又分了3科,1是繫心所緣先如何修,這上次複習過了。2是住所緣時應如何修,這裡面又分了2明心住之所緣、心於所緣如何安住,我印象中是把這2科也複習過了,這次就從住所緣後應如何修開始。

         戌二 破有過規 無過定須具明分、住分,非唯令心住一分而足。遠離沉掉二
                                                邊,修此中界,平等運轉妙三摩地極屬難得。
                                                若可太緩,則無難故。

         戌三 示修時量「時短數多」。若忘念重,正知羸劣,不能速疾了知沉掉,則須
                                               短小。若不忘念,能速了知沉掉之時,長亦無過。故密意云,
                                               或一時等,未說定時,總以隨心所能,故云「乃至堪能」。

       申三 住所緣後應如何修分二
這裏是說住所緣後應如何修,你一開始在住所緣時的問題已經解決了,你進入以後你開始住在裡面你會碰到的什麼問題。一開始會有沉掉,再來就是沉掉解決後,基本上是這2種。
1,有沉掉時應如何修,先就是修習對治不知沉掉,就是你不知沉掉,你要用什麼方法來解決。當然首先你要知道沉掉是怎麼回事,再來就是你能夠產生正知了知你在沉掉當中。這個解決後,再來第2就是修習知巳為斷彼故對治不勤功用,你已經去掉沉掉了接下來你該怎麼做。

        酉一 有沉掉時應如何修分二

         戌一 修習對治不知沉掉分二
這裡就是有沉掉時應如何修,其實不可能複習到很細,但有做科判這個表,就算沒有複習到很細,你也可以利用這張表看過一遍,互相對照回想一下,也是可以幫助各位的。

          亥一 抉擇沉掉之相《集論》:「云何掉舉?淨相隨轉,貪分所攝,心不靜
                                               照,障止為業。」掉是貪分,由餘煩惱流散非掉,是二十隨煩惱
                                               中散亂心所。散亂>掉舉。
                                              《集論》:「云何昏沉?謂癡分攝,心無堪能,與一切煩惱及隨煩
                                               惱助伴為業。」

                                               沉沒謂心於所緣執持力緩,或不極明,故雖澄淨,若取所緣不極
                                               明顯,即是沉沒。《修次中編》:「若時如盲,或如有人趣入闇
                                               室,或如閉目,其心不能明見所緣,應知爾時已成沉沒。」未見
                                              《修次》以外明說沉相。

                                               沉沒有二,謂善與無記。昏是不善,或有覆無記,唯是癡分。
                                               掉舉易了,唯沉沒相諸大經論多未明說,故難了知。然極重要,
                                               以易於彼誤為無過三摩地故。
                                               細掉:非全分住念;細沉:住分無顯現
現在是你能夠住所緣了,在住所緣當中,馬上就是面臨到會有沉掉的問題,碰到沉掉的時候你應該怎麼辦?這時就是你要能夠知道沉掉,一開始什麼是沉掉要先了解,所以,第1個就是要抉擇沉掉之相
掉舉、昏沉,這裡是採用無著的《集論》中的定義,在《成唯識論》中也可以找到相關的解釋,用字不同,意思一致。掉舉是貪分、昏沉是癡分,這很容易理解為什麼是醬子。一般不是貪分的煩惱造成心的流散這不是掉舉而是散亂,所以散亂的範圍比掉舉大很多,掉舉就令你離開了所緣境,失去住分。為什麼要特別談沉掉是因為在定裡面這是非常容易發生的,那是不是只有這個?不是,其他的煩惱也會造成流散讓你無法緣所緣境,那些都叫做散亂。至於昏沉是癡分,心沒有堪能性,這就令你沒有明分,使你沒有一個清楚的所緣境。
沉沒,課文有特別將《修次中編》中內容提出來講,因為沉沒跟所謂的昏沉基本上是有差異的,沉沒若是遇到細沉沒時,你幾乎會以為你是一個無過三摩地,事實上已經掉入細沉當中。沉沒是謂心於所緣執持力緩,或不是很明顯,故雖然你澄淨就是很清醒,可是你取的所緣不明顯,這就是沉沒。你沒弄清楚,你以為你是很清醒的,你以為你是一個無過三摩地,事實上,明分,在明分上面你沒辦法達到要求的時候,這時這是很重要的一個過失沉沒。《修次中編》中特別將沉沒提出來,而在其他地方並沒有看到講這點的。宗大師特別強調是因為有時候你會以為你是一個無過三摩地,在你細沉的時候你會誤以為那是一個無過三摩地。沉沒有善、有無記2種,跟昏不一樣,昏沉一般是癡分所以他是不善的、或者是有覆無記,沉就不一定了,他有善、有無記,這點很重要,所以將來大家修到這地方時一定要回頭來仔細把這讀清楚,把這搞清楚明白。
一般掉舉比較容易知道,最難發覺的就是沉沒,粗的昏沉很容易知道,可是沉沒不容易分辨就不容易知道了,特別是細的沉沒。這點很重要,因為很容易就把它當作是一個無過三摩地。
當你是很細的掉舉的時候,並不是你不住在所緣境裡面,而是你並沒有全部住,不是完全住在所緣境。在細的沉沒的時候,是你的住分本身無顯現,也就是你沒有一個很明顯非常清楚的所緣境。這些,以前都特別強調過的,至少你現在有這個印象,等以後你修到這裡時一定要回頭特別注意這個。

          亥二 於正修時生覺沉掉正知方便 若未生正知,凡沉掉生必無所
                                               覺,則雖久修不覺沉掉,必以微細沉掉耗時。
                                             正知云何生耶?答:前修念法,即修正知重要一因。
再來就是你對沉掉要有能夠生出正知的方法。
你若沒辦法產生正知,你若生沉掉基本上你必無所覺你是不會知道的,醬子你雖久修不覺沉掉,這時你就特別容易陷入微細的沉掉,你的三摩地就不純正了,你所修的都是含有細沉、細掉的三摩地。正知是如何產生的呢?答:前修念法,即修正知重要一因。特別強調這個是因為一般有一個觀念,有正念也要有正知,一般會認為說有正念以後,這個正念是因,因為正念醬一個因產生正知醬一個果,這是不正確的。假如是正念產生正知是因果關係有次第的,所以,當果出來時因就消失了,這就代表你有正知的時候就沒有正念了,所以他們不是這種因果之間的關係,其實是當你有正念的時候你同時會產生正知,並不是因為正念產生正知,就是你有正念的時候自然同時培養出一個正知出來,因此這2個是相輔相成的而不是因果關係。這是很重要的一個觀念!

         戌二 修習知巳為斷彼故對治不勤功用分二 知沉掉已,修
                                                                「不勤斷彼」之對治
在你已經知道沉掉以後你就要勤修「不勤斷彼」之對治,就是有了沉掉一定要把他解決掉,不能隨邊忽弄過去,一定要解決。
58斷行中有一過不作行是有了沉掉的時候你不去解決,解決的方法就是,思就是你要有造作,你就是要想辦法去把它解決掉。等到你都解決了,這時你已經不需要造作你反而造作這是另一過叫作行,這時的對治你就應。所以,不作行、作行這是2過,大家應該還記得!

          亥一 正明其思滅沉掉法《集論》:「云何為思?令心造作意業,於善、
                                                不善、無記役心為業。」
                                                對治沉沒:思惟三寶、菩提心之勝利,並得暇身大利等功德
                                               (須先於功德觀擇修習已生感觸),以冷水澆睡面,修光明。
                                              《集學論》:「若掉舉時,應思無常而令息滅。」
這裏就講到思是滅沉掉的方法。為什麼?
思就是你有造作,《集論》對思的定義:「云何為思?令心造作意業,於善、不善、無記役心為業。」就是你有行動。這裡強調就是你發現有沉掉一定要解決掉,所以一定要有造作、一定要有思。
對治沉沒要用什麼方法?一般你要讓你自己興奮起來,所以你要思惟三寶、想到菩提心之勝利,又想到得暇身大利等功德(須先於功德觀擇修習已生感觸),但是,思惟這些並不是你在定裡面才修,你事先都要修,這就是在下士道的時候就把這些修的很熟、很習慣,所以你在定的時候你一回想他他馬上就會激勵自己,而不是這時候再來修,不是。或者你以冷水澆睡面,修光明等等。這是對治沉沒時所做的。《集學論》中說:「若掉舉時,應思無常而令息滅。」思惟一些讓你不掉舉的事比方說思惟無常,醬子就不會掉舉了。掉舉是貪分,所以你一定要想一些比較壓制的、向內收攝的東西。像無常這些你平常都要練習的、要很清楚的,不是到時候再來修。
這裡大家應該還記得,碰到沉或掉時對治分層次有3種情形,1、離座經行。2、不離座、換所緣境,沉是改去緣可欣事,掉是改去緣可厭事。3、不離座,沉則讓所緣境明顯,掉則抓回所緣境

          亥二 明能生沉掉之因《本地分卷十一》:「何等沉相?謂不守根門,食
                                               不知量,初夜後夜不勤修行覺寤加行,不正知住;是癡行
                                               性,...何等掉相?謂不守根等四,如前廣說,是貪行
                                               性,...由其隨一隨順掉法親里尋等動亂其心。」
                                               總散掉時應當錄心,住內所緣而求住分,住分生時勵防沉沒令心
                                               明了;此二輾轉修習無過勝三摩地。
能夠產生沉掉的原因,在《瑜伽師地論。卷11》:「何等沉相?謂不守根門,食不知量,初夜後夜不勤修行覺寤加行,不正知住;是癡行性,...何等掉相?謂不守根等四,如前廣說,是貪行性,...由其隨一隨順掉法親里尋等動亂其心。」這時候會有8尋思等繞亂其心。
那麼,總散掉時應當錄心,住內所緣而求住分,這段很重要,就說你掉舉的時候你就是要把心收回來,心收回來就是要讓你有住分、你能夠住在所緣境裡面。可是,住分生時勵防沉沒令心明了,住在所緣境裡面一段時間以後會產生沉沒。所以,掉舉把他拉回來這是進入住分,當你有住分以後副作用可能是讓你產生沉沒,這時你又要激勵心讓你不沉沒,不沉沒就是有明分,這時又怕會變成掉舉;因此,此二輾轉修習無過勝三摩地,也就是你有掉舉拉回來以後會變成產生沉沒,解決沉沒的時候可能你又會引起掉舉,所以,這2個就是醬子輾轉生起解決最後修出一個無過三摩地。

        酉二 離沉掉時應如何修 此是放緩沉掉防慎作用,非是放捨持、境之力。故
                                              修等捨,非是一切初至七住無沉掉時,乃是第八住摧伏沉掉力
                                              時,若未摧伏沉掉勢力無等捨故。
                                              捨總有三:一、受捨,二、無量捨:修眾生無貪瞋等相、於有情
                                              自離貪瞋等令心平等,三、行捨。此是行捨
再來就是離沉掉要如何修。
先要有一個觀念,有沉掉時一定先要把沉掉解決掉,剛剛已經講了,就是58斷行的你要作行,離開沉掉以後你就應該不作行了,就是要修捨。
這裡是放緩沉掉防慎作用,非是放捨持、境之力。故修等捨,非是一切初至七住無沉掉時,乃是第八住摧伏沉掉力時,若未摧伏沉掉勢力無等捨故。這裡有一個很重要的,到了離開沉掉的時候你最重要是要修捨,最後一個捨。可次這裡跟你強調修捨的時候是第8住心,假如是在前面不是第8住心你沒有完成沉掉離開的時候,你不能夠修捨,你最多是放緩這個沉掉防慎作用,就是避免你沉掉、而不是你完全捨棄就是最後不作行。所以一定要你摧伏了沉掉以後你才會修捨、修不作行,這是很重要的一個觀念。第8住心才能夠修捨。
捨總有三:一、受捨;二、無量捨,無量捨修法有2種:1、修眾生無貪瞋等相,2、於有情自離貪瞋等令心平等,就是親中怨你一律視為平等,一般後面這種比較重要;三、行捨。在這裡所講的捨、不作行是行捨,屬於善心所。

      未二 依彼引生住心次第分三
引生無過三摩地講完後,接下來另一科就是怎麼樣依彼引生住心的次第,引生住心的次第,這就是9心住。
9心住討論完,就是6力、4作意,這都可以配在一起,又可以跟7作意做一個比對,還可以跟58斷行做一個比對,醬就很清楚這裡是在講什麼。

       申一 正明引生住心次第 一內住者(一座中10%)、二續住者(約一串念珠)、三
                                              安住者(正知起)、四近住者(雖散不離所緣)、五調伏者(易生
                                              已得止增上慢處;無粗沉;唯斷細沉)、六寂靜者(以上全無粗沉
                                              掉;唯斷細掉)、七最極寂靜者(正知滅細五蓋;不受細沉掉)、
                                              八專注一境者(細沉掉已斷)、九平等住者(無功用)。
9心住:內住、續住、安住、近住、調伏、寂靜、最極寂靜、專注一趣、等持,大略複習一下,內住就一座當中你大概只有百分之十在所緣境裡面,到你大概能夠一串念珠都能夠在所緣境裡時就是達到第2住續住了,等到你能安住時基本上你已經有正知了,到你近住時你雖然產生沉掉可是你不會離開所緣境,這時就是代表你的正念已經非常強了,一般到這時也就是調伏了,前面5識就所謂的外境10相所造成的影響在你由近住進入調伏的時候大概解決了。這時反過來就是第6意識方面的8尋思、5蓋的影響,課文裡有特別提到到了調伏的時候很多人產生增上慢,以為已經得止了,其實你只在第5心調伏的位置,這時沒有粗沉,要想法子斷掉細沉。進入寂靜這時最重要是你對第6意識的干擾你有辦法生出正知,在第6住心以後基本上都沒有粗沉掉,第6住心寂靜主要是斷細掉,而在第5住心調伏時是要斷細沉。到第7住心時你正知已經可以滅掉細5蓋,也不受細沉掉,並不是完全沒有而是你不受,意思是有但你都有辦法把它排除掉。到第8住心時就已經全部都解決、都沒有了,所以這時才可以修捨,而這時修捨是有功用的。等到你能夠無功用修捨的時候就是第9住心等持,等到等持產生輕安的時候就叫做奢摩他

       申二 由六力成辦 一、聽聞力,二、思惟力,三、憶念力,四、正知力,五、精進
                                             力,六、串習力。
至於6力成辦→1、聽聞力,2、思惟力,3、憶念力,4、正知力,5、精進力,6、串習力。等下看表,跟4作意→1、力勵運轉,2、有間缺運轉,3、無間缺運轉,4、無功用運轉。配合做一個比對。

       申三 具四種作意 一、力勵運轉,二、有間缺運轉,三、無間缺運轉,四、無功用
                                             運轉。
★《瑜伽師地論》卷第30中「云何名為九種心住?謂有苾芻,令心內住、等住、安住、近住、調順、寂靜、最極寂靜、專注一趣,及以等持,如是名為九種心住。云何內住?謂從外一切所緣境界攝錄其心,繫在於內,令不散亂。此則最初繫縛其心,令住於內,不外散亂,故名內住。云何等住?謂即最初所繫縛心,其性麤動,未能令其等住、遍住故。次即於此所緣境界,以相續方便、澄淨方便,挫令微細,遍攝令住,故名等住。云何安住?謂若此心雖復如是內住、等住,然由失念於外散亂,復還攝錄安置內境,故名安住。云何近住?謂彼先應如是如是親近念住,由此念故,數數作意內住其心,不令此心遠住於外,故名近住。云何調順?謂種種相令心散亂,所謂色、聲、香、味、觸相,及貪、瞋、癡、男、女等相,故彼先應取彼諸相為過患想。由如是想增上力故,於彼諸相折挫其心,不令流散,故名調順。云何寂靜?謂有種種欲恚害等諸惡尋思,貪欲蓋等諸隨煩惱,令心擾動,故彼先應取彼諸法為過患想。由如是想增上力故,於諸尋思及隨煩惱,止息其心,不令流散,故名寂靜。云何名為最極寂靜?謂失念故,即彼二種暫現行時,隨所生起諸惡尋思及隨煩惱,能不忍受,尋即斷滅、除遣、變吐,是故名為最極寂靜。云何名為專注一趣?謂有加行、有功用,無闕無間三摩地相續而住,是故名為專注一趣。云何等持?謂數修、數習、數多修習為因緣故,得無加行、無功用任運轉道。由是因緣,不由加行、不由功用,心三摩地任運相續,無散亂轉,故名等持。應當知道這其中,必須應有六種力量,才能成就九種心住。一、聽聞力,二、思惟力,三、憶念力,四、正知力,五、精進力,六、串習力。初由聽聞、思惟二力,數聞數思增上力故,最初令心於內境住,及即於此相續方便、澄淨方便,等遍安住。如是於內繫縛心已,由憶念力,數數作意攝錄其心,令不散亂,安住、近住。從此已後,由正知力調息其心,於其諸相、諸惡尋思、諸隨煩惱,不令流散,調順、寂靜。由精進力,設彼二種暫現行時,能不忍受,尋即斷滅、除遣、變吐,最極寂靜、專注一趣。由串習力,等持成滿。即於如是九種心住,當知復有四種作意。一、力勵運轉作意,二、有間闕運轉作意,三、無間闕運轉作意,四、無功用運轉作意。於內住、等住中,有力勵運轉作意;於安住、近住、調順、寂靜、最極寂靜中,有有間闕運轉作意;於專注一趣中,有無間闕運轉作意;於等持中,有無功用運轉作意。當知如是四種作意,於九種心住中,是奢摩他品。又即如是獲得內心奢摩他者,於毗鉢舍那勤修習時,復即由是四種作意,方能修習毗鉢舍那,故此亦是毗鉢舍那品。
這是《瑜伽師地論》9心住原文內容,後面又把6力、4作意一併都做了解釋,我們不詳細去講了,請各位自己看。

廣論補充資料 20180916 5過8斷行 9住心 6力 4作意 7作意.jpg

這張表也講過很多次,主要就可以看出他們之間的關聯性,聽聞力、思惟力就對應內住、等住,到安住、近住的時候就要有念力,調順、寂靜的正知力,再靠精進力讓你得到專注一趣,最後靠串習力得到無功用的等持。跟4作意相對應也可以發覺最後才是無功用、無間闕是在專注一趣這裡,力勵運轉作意是在一開始的內住、等住這2個,其他一大塊都是有閒闕運轉作意。至於7作意,一開始的內住、等住因為有聞思間雜不會是了相作意,了相作意已進入後面了,後來也都讀到這其實是算毗鉢舍那,7作意是在修毗鉢舍那時用的。再來,58斷行,5過就是懈怠、忘聖言、昏沉掉舉、不作行、作行,8斷行前4個欲勤信安對治懈怠,靠信產生欲、靠欲讓你勤精進、精進產生輕安,輕安就不會懈怠。忘聖言當然就靠念來對治,昏沉掉舉靠正知對治、不作行靠思對治、作行靠捨對治,醬就很清楚了!

《集論》:漢譯《大乘阿毗達磨集論》卷一中「何等為念?謂於串習事令心明記不忘為體,不散亂為業。」
這是《集論》對念的定義,《成唯識論》也有念的定義於曾習境令心明記不忘為性,定依為業。

★補充資料心、正念、正知三者體性是一,隨用異名。....正知依念而起。念之作用,恆常相續住於所緣。正知則依於正念,分一分心間時而起,數數觀察,念於所緣間,有無沉掉諸事,由是而稱念為正知因,不屬正因果門中之因果。如屬正因果,則有果生因滅之失。(源自《昂旺略論》)
這是很重要的一個補充資料,心、正念、正知這三者體性是一件事,隨著起用而異名。正知依念而起,所以不是因果。念的作用,是讓你恆常相續住於所緣。正知則依於正念,分一分心間時而起,數數觀察,念於所緣間,有無沉掉諸事,由是而稱念為正知因,不屬正因果門中之因果。假如屬正因果,則有果生、因滅之過失。

★總義:或譯為義總、義共相、義總相。【註解】義共相:屬於概念總相中的一種,是出現在思維中的一種總的概念,把不同時間、不同地點、不同形象的外境色法以分別念總和起來執著,是第六意識的對境。例如思維中的瓶子,雖然所有的外境瓶子並不存在一個共相,但被認定為一體而執著。 「義共相」雖然不是自相,但將它誤解為自相而取境,結果能得到照了境的自相。比如,看見山上有煙,通過煙能得到火的自相,以煙推理有火時,這是總相的分別念, 隨著煙趨入對境,實際上能得到火的自相,這是義共相所具有必要及能力的特點。
這是義共相的定義,就不解釋了。

★《集論》:漢譯《大乘阿毗達磨集論》卷一中「何等為思?謂於心造作意業為體,於善、不善、無記品中役心為業。」
這是《集論》對思的定義,《成唯識論》也有思的定義令心造作為性,於善品等役心為業。

★《瑜伽師地論》卷第三十二中「彼瑜伽師復應教授。告言:賢首!汝先所取諸光明相,於奢摩他品加行中,及於毗鉢舍那品加行中,皆應作意,如理思惟。若汝能以光明俱心、照了俱心、明淨俱心、無闇俱心,修奢摩他、毗鉢舍那,如是乃為於奢摩他、毗鉢舍那道修光明想。若有最初於所緣境多不分明,數習勝解,其相闇昧;由是因緣,後所修習所有勝解亦不分明;雖多串習,而相闇昧。若有最初於所緣境多分分明,數習勝解,其相明了;由是因緣,後所修習轉復分明;雖少串習,而相明了。」《披》若汝能以光明俱心等者:此中光明,謂法光明。緣法光明以為境界,修光明想,是名光明俱心。於所觀法得如實知,是名照了俱心。無有忘念,是名明淨俱心。無無明疑,是名無闇俱心。【常柏法師注解】....光明俱心,是光明相與心在一起活動,修止時是很光明的,好像心裏就有光了,光照在屍體上面是青瘀。照了俱心,光明的作用是能夠使心裏清楚顯現屍體的青瘀膿爛膨脹乃至骨鎖等不淨相。明淨俱心,心中照得非常的光明又沒有其他的十相、尋思、五蓋的干擾,是光明又清淨的。無闇俱心,這時沒有暗相在心裏,沒有暗相的干擾,不會昏沈睡眠,在觀時好像白天在看屍體的青瘀膿爛膨脹乃至骨鎖一樣。....《修行道地經》中說到修念佛想時,修觀想念佛,要先思惟前面二丈左邊右邊後邊全部平臺都是光明。先修光明想,然後才思惟佛的頭髮,從無見頂相上頭開始,看得很清楚頭髮長什麽樣子,再額頭、白毫相、看眉毛多長、眼睛的黑眼珠白眼珠比例如何、形狀如何?都要清楚分明。如果最初開始就含混過去,留下的印象只是一團,反正有頭,想個平臺,也隨便想一想,前面也是光明後面也是光明,左右也是光明,混過去想然後就開始修了,那麼修到串習也是闇昧。這段文意思是這樣,告訴我們修行一個要訣,要很明,如果不明,再久都是暗暗的。....
這一段是修光明想,有地方解釋他是法光明,除了法光明這觀念,其實在定裡面有一個很重要的觀念,就是說你不能所緣境是一片漆黑,都好像在燈光下你可以看得很清楚的,這就不是法光明了,這就是很清楚的在你的所緣境裡面一定要有光明。

廣論補充資料 20180828-障礙奢摩他之大隨煩惱.jpg
要解釋這張表會花很多時間,這表裡面包括除了不信、放逸、不正知以外的大隨煩惱,你在定裡面碰到這些應當怎麼處理,今天不細講了,以後修行當中自己要再回來看這張表,對我們修定是很有用的。

★《瑜伽師地論》卷第八十九中「心懷愛染,攀緣諸欲,起發意言,隨順隨轉;名欲尋思。心懷憎惡,於他攀緣不饒益相,起發意言,隨順隨轉;名尋思。心懷損惱,於他攀緣惱亂之相,起發意言;餘如前說。名害尋思。心懷染污,攀緣親戚,起發意言;餘如前說。是故說名親里尋思。心懷染污,攀緣國土,起發意言;餘如前說。是故說名國土尋思。心懷染污,攀緣自義,推託遷延,後時望得,起發意言;餘如前說。是故說名不死尋思。心懷染污,攀緣自他若劣若勝,起發意言;餘如前說。是名輕蔑相應尋思。心懷染污,攀緣施主往還家勢,起發意言;隨順隨轉。是名家勢相應尋思。」
這就是8尋思欲、恚、害、親里、國土、不死、輕蔑、家勢,就是第6意識會造成的障礙。

廣論補充資料 20181016 9心住.jpg
這是9心住,從第9住心等持開始,就是不須一類恆常正念、正知,一類恆常正念、正知意思是有功用,不須時這個意思就是很自然地產生了,第8住心尚須一類恆常正念、正知就是要有功用了,這時你基本上沉掉都已經斷了。那沉掉都已經斷了,這第8住心才能修捨。第7住心基本上是不受細沉掉,這裡都有註明何時有細沉、細掉,第6住心時叫正知圓滿,隨惑就是5蓋,先有具力再變成圓滿。就不多講了,這裡面都寫得很清楚!是一個你可以記住細節的很重要整理。

   辰三 修已成就奢摩他量分三
這是說奢摩他該修的量,分成3科:
1、顯示奢摩他成與未成之界限,這時就是提到輕安的問題了,所以第1-1個就是顯示正義,什麼才叫做輕安、什麼才叫做奢摩他?這個分野是在輕安,輕安是從一開始很強烈到變成和緩的時候這時才叫做真正奢摩他。中間一個很重要的癥結在這裏有說到。1-2、什麼叫做有作意相?以及還有一些疑問的解決。
2、顯示依奢摩他趣總道軌,主要就說有奢摩他以後你就可以走世間或出世間這2條路。
3、顯示別趣世間道軌,3-1、特別提到7作意這一點,用粗靜相這種方式、用毗鉢舍那的方式讓你進到世間清淨,也就是48定。3-2、為什麼奢摩他能夠讓你離開欲界?這就牽扯到7作意的解釋,也就是7作意是毗鉢舍那。

    巳一 顯示奢摩他成與未成之界限分二

     午一 顯示正義 得第九心時,有得未得輕安二類。若未得輕安,非真奢摩他,名奢摩他隨
                                     順作意。此三摩地欲界地攝,而非第一靜慮近分以上定故。是非等引地,以
                                     不具等引三因相1無悔無疲厭、2心歡喜身妙樂、3有極堅固住分之輕安。
                                     輕安(心所):謂止息身心粗重,引生身心堪能(心所:柔和、聽命、有
                                     力)性,除遣一切障礙為業。心輕安→身輕安→身輕安之樂→心輕安之樂
得第9住心時,有得輕安、未得輕安2類。若未得輕安,不是真正奢摩他,這時叫做奢摩他隨順作意,此三摩地還是在欲界地所攝,並不是第一靜慮近分以上定,也就是這時你還不到第一靜慮的近分定。什麼叫第一靜慮的近分以上定?第一靜慮就是初禪,基本上是離開欲界了,你已經離開欲界要進入第1個根本定的這當中就叫做近分。所以這很重要的一個分野就是,你能夠進入近分基本上你已經離開了欲界,要不然你沒辦法進近分。因為1個近分是了相,了相本身最重要就是你要能了,你假如沒有離開欲界你對色界沒有接觸你要怎麼了相?醬就很容易理解為什麼他是離開欲界了!這裡主要是強調近分本身,你一離開的這是一個三摩地,但這三摩地本身後面近分,這裡面提到的了相這都是毗鉢舍那,可是觀前面一定要有一個止,因為沒有止後面是沒辦法有觀的,一定要有一個奢摩他,有了這個奢摩他再用這個奢摩他做基礎才能產生毗鉢舍那。所以,你一定要有能夠產生這一個近分裡面的毗鉢舍那的奢摩他,這個奢摩他就是真奢摩他、有輕安、也就是我們講的未到地定、也就是這裡所謂的第一靜慮近分定。
假如你沒有輕安就不是等引,等引一般指的就是三摩呬多地,就代表你已經離開了欲界。為什麼不是等引地,因為是等引地一定有3種特徵在裡面,所以說等引三因相:1、無悔無疲厭,就是說你有堪能性;2、心歡喜身妙樂;3、有極堅固住分之輕安。你沒有輕安就不符合這3個條件,不是等引地。
輕安(11善心所之1):他能夠止息你身心的粗重,引生出身心的堪能(心所特徵:柔和、聽命、有力)性,可以除遣一切障礙為業。
輕安產生的次第:心輕安身輕安身輕安之樂心輕安之樂

     午二 有作意相及斷疑《聲聞地》云:「得此作意初修業者,有是相狀,謂已得色界少分
                                     心,已得少分身心輕安心一境性,有力有能善修淨惑所緣加行,其心相續
                                     滋潤而轉,為奢摩他之所攝護。」又云:「雖從起出外經行,而有少分輕
                                     安餘勢隨身心轉。如是等類,當知是名有作意者清淨相狀。
                                     奢摩他是內外道二所共同;尚未能入小乘之道,何況大乘;雖有安樂明
                                     顯,然無甚深無分別相(空性見),唯是寂止奢摩他),若有甚深無分別即
                                     空三摩地(可包括毗鉢舍那)
什麼叫做有作意?
有作意,基本上就是你有能緣的能力,也就是奢摩他、毗鉢舍那都指的是能緣。能緣產生的所緣就是三摩地、禪定、心一境性,就是你能夠產生能夠去緣這些的能力這就叫做得作意。所以,得作意,可以是奢摩他得作意、也可以是毗鉢舍那得作意。一般你得作意以後,你從定出來以後你還是會有輕安的餘勢,這就叫做有作意者清淨相狀。這主要是告訴你什麼叫做得奢摩他、叫做有作意。
同時告訴我們,奢摩他不是佛道專有,內外道均有,外道也需要靠奢摩他,他有奢摩他一樣的他才有辦法進入4禪,到最後修出神通也是要先有奢摩他。那佛門的人也一樣,沒有奢摩他你不可能修48定,更不可能去修出世間的見道就無分別根本智。如若你沒有奢摩他你連小乘都不是,小乘都進不去,更不用去談大乘了!
現很重要一個觀念一定要認識得清楚奢摩他本身是無分別,可是他跟空性是2件事,他這個無分別並不是空性見,他只不過是一種無分別的寂止,所以不能把奢摩他跟空性視為一件事。一般,奢摩他不是空性的定。有空性的定,決定是不是空性的定是在於你的這個毗鉢舍那本身你在觀的時候你是有空性見地情況下的觀,你這時候空性見地的觀一定要依一個奢摩他、依一個定來做為你這個三摩地的正奢摩他,假如你今天這個是空性的三摩地,你這個正奢摩他就是空性見的定。這觀念很重要,你不可能是用不是空性見的這種奢摩他,然後會讓你產生出世間的這種毗鉢舍那;當他會讓你產生出世間的這種毗鉢舍那的時候,他本身已經不是我們現在談的未到地定了,他一定是空性見的奢摩他。所以要有甚深無分別就是有空性,這時候才叫做空三摩地(可包括毗鉢舍那)。

    巳二 顯示依奢摩他趣總道軌 已得正奢摩他,當更修毗鉢舍那:一、趣世間道暫伏煩惱
                                    現行;二、趣出世道永斷煩惱種子。除此更無上進方便。
                                    聲聞地三十三卷云:於現法樂往世間道非出世道,略有四種:一、一切外
                                    道,二、於正法中根性鈍劣先修止行,三、根性雖利善根未熟,四、一切菩
                                    薩樂當來世證大菩提非於現法。
                                    總應先生正奢摩他,次依彼或由粗靜行相毗鉢舍那,漸進乃至有頂,或由無
                                    我真實行相毗鉢舍那,漸行五道而趣解脫或一切智,是佛門總印所印。
根據這個正奢摩他你一定要修毗鉢舍那,這時你就能夠:1、趣世間道暫伏煩惱現行;2、趣出世道永斷煩惱種子。除此以外就更無別的第3條上進之路可走了。
課文中有一段說到是什麼樣的人他有了奢摩他以後他還是不會去出世間,他是樂住世間道的,就像《聲聞地。卷33》所云:於現法樂往世間道非出世道,有了奢摩他後他不會去出世間道,這有四種人:
一、一切外道。
二、於正法中根性鈍劣先修止行,劣根的,他還沒有那個能力。
三、根性雖利善根未熟,雖然是利根但他的資糧不夠,他沒有辦法。
四、一切菩薩樂當來世證大菩提非於現法,最後就是菩薩,因為菩薩要普度眾生的,所以他會回來現法繼續度眾。
不管怎樣,都是應先生正奢摩他,任何一個三摩地都會有一個正奢摩他,這正奢摩他最開始的時候是未到地定,可是以後後面的三摩地這些正奢摩他會跟隨著三摩地演變的,所以不能說所有的都只靠一個未到地定就可以打遍天下,不是醬子。是一開始用未到地定,他轉成其他三摩地的時候這未到地定也會跟著變質。

    巳三 顯示別趣世間道軌分二

     午一 顯往粗靜相道須得正奢摩他 未得正奢摩他,必不能生初靜慮之近分,
                      了相作意是觀察修,由修習此,若先未得正奢摩他不能新生故。
                                 欲界等持→奢摩他→毗鉢舍那→無間道→解脫道
                                 妙三摩地(奢摩他→毗鉢舍那:近分六作意+究竟果作意
這裡是說沒有得到正奢摩他的時候,一定不能夠生出初靜慮的近分。
接下來就是了相作意,這是一種觀察修,所以就是毗鉢舍那了。簡單說,你一開始是欲界的等持、9心住的欲界等持,你再由9心住的欲界等持有了輕安轉成奢摩他,再靠這個奢摩他去轉成毗鉢舍那,醬子的時候你已經具有很完整能夠得到某種解脫、某種功德的三摩地;所以,轉過來用解脫的角度,你就能夠進入無間道跟解脫道,這是整個過程。
以三摩地本身的角度來看,一定有一個正奢摩他,正奢摩他以後你就可以產生毗鉢舍那,那這個毗鉢舍那裏面若用7作意來解釋,他就靠前面的近分6個作意為因,最後讓你得到的果就是第7個究竟果作意、就是得到根本定的三摩地了。

        午二 依奢摩他離欲之理 修奢摩他能伏煩惱現行是依世間毗鉢舍那悉皆攝為奢摩
                                      他而說
                                      了相勝解遠離攝樂觀察加行究竟加行究竟果作意。最後作意
                                      是證離欲根本定時所有作意,即所修果,前六作意是能修因。
有了奢摩他為什麼能離欲?就是你了相→勝解→遠離→攝樂→觀察→加行究竟→加行究竟果作意。最後作意是證離欲根本定時所有作意,即所修果,前六作意是能修因。

★《集論》:漢譯《大乘阿毗達磨集論》卷一中「何等為安?謂止息身心粗重身心調暢為體,除遣一切障碍為業。」
★《瑜伽師地論》卷第32中「先發如是正加行時,心一境性、身心輕安,微劣而轉,難可覺了。復由修習勝奢摩他、毗鉢舍那,身心澄淨、身心調柔、身心輕安。即前微劣心一境性、身心輕安,漸更增長。能引彊盛易可覺了心一境性、身心輕安。謂由因力展轉引發方便道理,彼於爾時,不久當起彊盛易了身心輕安、心一境性。如是乃至有彼前相,於其頂上似重而起,非損惱相。即由此相於內起故,能障樂斷諸煩惱品心麤重性,皆得除滅。能對治彼心調柔性、心輕安性,皆得生起。由此生故,有能隨順起身輕安風大偏增眾多大種來入身中。因此大種入身中故,能障樂斷諸煩惱品身麤重性,皆得除遣。能對治彼身調柔性、身輕安性,遍滿身中,狀如充溢。彼初起時,令心踊躍、令心悅豫,歡喜俱行;令心喜樂所緣境性於心中現。從此已後,彼初所起輕安勢力漸漸舒緩,有妙輕安隨身而行,在身中轉。由是因緣,心踊躍性漸次退減,由奢摩他所攝持故,心於所緣寂靜行轉。從是已後,於瑜伽行初修業者,名有作意,始得墮在有作意數。何以故?由此最初獲得色界定地所攝少分微妙正作意故。由是因緣,名有作意。得此作意初修業者,有是相狀。謂已獲得色界所攝少分定心,獲得少分身心輕安、心一境性,有力有能善修淨惑所緣加行,令心相續滋潤而轉,為奢摩他之所攝護,能淨諸行。雖行種種可愛境中,猛利貪纏亦不生起;雖少生起,依止少分微劣對治,暫作意時,即能除遣。如可愛境,可憎、可愚、可生憍慢、可尋思境,當知亦爾。宴坐靜室,暫持其心,身心輕安疾疾生起;不極為諸身麤重性之所逼惱,不極數起諸蓋現行,不極現行思慕、不樂、憂慮俱行諸想作意。雖從定起,出外經行,而有少分輕安餘勢隨身心轉。」
★補充資料:得奢摩他之量,總的說來,從最初得三摩地,雖生起細分輕安,但由於微弱,難以覺察。後來增强,變得明顯,即成就奢摩他。其中是最初生起心輕安,以此為緣,生身輕安。生起身輕安無間,此時身生起强的樂受。它即是身輕安之樂,依此心中發生樂受,則是心輕安之樂。因此,兩種輕安中,首先生起心輕安;兩種樂中,首先生起身輕安之樂,如是生起身輕安無間,彼喜樂令心蕩漾,喜不自勝,彼時還未得奢摩他。然後當那種難以自禁的歡喜稍為減弱,隨順心坦然安住所緣的三摩地,獲得如是不動輕安的同時,即成就奢摩他。歡喜減弱,並非輕安消失,如聽到悅耳之言,立即會高興得心花怒放,那語言雖非不實,但稍過些時間,先前的那種開心散動會變弱一樣。(源自《四家合注》)
這是談奢摩他輕安的問題。
這段重要性簡單的說你一開始產生輕安是很強烈的,但是這個強烈難以自禁的歡喜會慢慢的減弱,減弱的時候你才能夠隨順坦然安住於所緣的三摩地,這個時候才叫做奢摩他、才說你成就了奢摩他。所以你從等持產生輕安,產生輕安中間有一段你是非常高興算是你有一點蕩漾、喜不自勝,就難以自禁,這時又會轉回來變成在控制下的,這時才是你真正得到奢摩他。這一段資料是很重要的。

★ 補充資料
約“能”說:奢摩他(止)、毗鉢舍那(觀)、作意(可含止觀)、靜慮(可含止觀)、般若等;
約“所”說:三摩地(可含止觀)、禪定(可含止觀)、心一境性(可含止觀)。
【註1】等持、等引、等至亦可稱之為三摩地。
【註2】妙三摩地涵蓋(奢摩他毗鉢舍那:近分六作意+究竟果作意
這個是說依能所來分辨這些名相,比方說能的時候,毗鉢舍那也叫做能、奢摩他也是叫做你有能,作意、靜慮、般若、6度都是以能的角度,就是能緣跟所緣,以能的角度來說的。
用所的角度,就是三摩地、禪定、心一境性,這裏面都可以包括止觀。
等引=三摩呬多地、等至=三摩鉢底,等持、等引、等至亦均可稱之為三摩地。至於這個妙三摩地最重要一定要涵蓋奢摩他跟毗鉢舍那。若是只有奢摩他算不算三摩地?算。三摩地一開始一定有奢摩他,可是只有奢摩他沒有轉成毗鉢舍那的三摩地,基本上他的成就他能夠造成的功德是有限的,他沒有辦法讓你成就某一種解脫,一定是要再引生出毗鉢舍那才有這個能力。

★《俱舍論》:漢譯《阿毗達磨俱捨論本頌.分別賢聖品》第六中「轉聲聞種性,二煖頂成佛三煖頂忍餘獨覺,麟角獨覺佛無轉,一座成覺故,前順解脫分。速三生解脫。」
【註】順解脫分:資糧道(三福行);順抉擇分:加行道(煖、頂、忍、世第一法)
這個就不再解釋了,很清楚知道課文中在說的什麼。

★《瑜伽師地論》卷第二十八中「云何初修業瑜伽師?謂有二種初修業者。一、於作意初修業者,二、淨煩惱初修業者。 云何於作意初修業者?謂初修業補特伽羅,安住一緣,勤修作意,乃至未得所修作意,未能觸證心一境性。云何淨煩惱初修業者?謂已證得所修作意,於諸煩惱欲淨其心,發起攝受正勤修習了相作意,名淨煩惱初修業者。」從第九住心到未得奢摩他之間,是作意初修業者,從得奢摩他到未得了相作意之間,是僅初修業者作意;從修了相作意到得勝解作意之間,是僅淨煩惱初修業者作意;從得勝解作意起,說是淨煩惱作意。
瑜伽師有2種,在得到未到地定以前、還沒有得到奢摩他以前叫做作意初修業者,得到作意、就得到奢摩他的開始修了相作意一直到最後就叫淨煩惱初修業者。後面是更細的說法,大概知道有這2個名相,這2個名相最重要的分野點就是在有沒有奢摩他,得到奢摩他是一個重要分界。

★《瑜伽師地論》卷第三十三中「為離欲界欲,勤修觀行諸瑜伽師,由七作意方能獲得離欲界欲。何等名為七種作意?謂了相作意、勝解作意、遠離作意、攝樂作意、觀察作意、加行究竟作意、加行究竟果作意。‧‧‧了相作意云何覺了欲界麤相?謂正尋思欲界六事。何等為六?一、,二、事,三、相,四、品,五、時,六、道‧‧‧勝解作意既修習已,如所尋思麤相、靜相,數起勝解,如是名為勝解作意。從此已後,超過聞思,唯用修行,於所緣相發起勝解,修奢摩他、毗鉢舍那。既修習已,如所尋思麤相、靜相,數起勝解,如是名為勝解作意。」
了相作意最重要就是觀察6義理、事、相、品、時、道理。

★ 補充資料:初禪近分作意的初修業者,依靠住心的九種方便,持續地修習能隨心所欲安住所緣的奢摩他,然後在奢摩他的境界中,以聞思觀察欲界的粗劣、初禪的靜妙,如是由觀察力所引生身心輕安攝持的隨順毗鉢舍那,立為初禪近分1了相作意;由串修了相作意,以觀察慧觀察欲界的粗劣、初禪的靜妙,如是若由觀力所引生的身心輕安攝持,即得到初禪近分2勝解作意1、得到勝解作意,2、彼修行者獲得毗鉢舍那,3、得到止觀雙運,4、觀察慧觀察欲界的粗劣、初禪的靜妙,得到如是觀察修的修所成慧,四者同時發生;由串修止觀雙運三摩地,若得到直接對治世間修斷上上品欲界煩惱的能力,即立為初禪近分3遠離作意;其後,若得到直接對治世間修斷中上品欲界煩惱的能力,即立為初禪近分4攝樂作意;如是斷除前六品世間修斷欲界煩惱後,心想:〝是否已斷盡了欲界煩惱?〞遂作意容易生起煩惱之相,作意觀察:〝是否已斷盡欲界煩惱?〞對此作意,立為初禪近分5觀察作意;由如是觀察,看到下三品欲惑還未被斷除,何時得到直接對治世間修斷下上品欲界煩惱的能力,即立為初禪近分6加行究竟作意;當全部斷盡世間修斷欲界煩惱時,即立為7加行究竟果作意,與証得初禪正分根本定同時。(源自《四家合注》)
真正到你有毗鉢舍那的時候是從勝解作意開始,這點要記住,所以剛剛有講這段補充很重要。
初禪近分作意的初修業者,他是依靠住心的九種方便,持續地修習能夠隨心所欲安住所緣的奢摩他,然後在奢摩他的境界中,以聞思觀察欲界的粗劣、初禪的靜妙,如是由觀察力所引生身心輕安攝持的隨順毗鉢舍那,這時已經開始產生、能夠觀的時候產生輕安了,這時叫隨順毗鉢舍那,立為初禪近分的第1了相作意,所以了相作意本身是隨順毗鉢舍那,因為這時候他會參雜聞思在裡面。
再來由串修了相作意,以觀察慧觀察欲界的粗劣、初禪的靜妙,如是若由觀力所引生的身心輕安攝持,即得到初禪近分第2勝解作意;這勝解作意中間4個事情同時發生:1、你得到勝解作意,2、這時這修行者開始具有毗鉢舍那,了相是隨順不是真的毗鉢舍那,3、這時開始可以進行止觀雙運,你前面當然有奢摩他這時你又有毗鉢舍那,所以你可以交替使用,4、觀察慧觀察欲界的粗劣、初禪的靜妙,得到如是觀察修的修所成慧。這是四者同時發生。
由串修止觀雙運的三摩地,你要從勝解以後才有這個本領,若得到直接對治世間修斷上上品欲界煩惱的能力的時候,即立為初禪近分第3遠離作意。這時你靠止觀雙修就有辦法解決最上品的煩惱。
其後,你就靠這個止觀雙修,你就得到直接對治世間修斷中上品欲界煩惱的能力,即立為初禪近分第4攝樂作意,斷掉中品煩惱。
如是斷除前六品世間修斷欲界煩惱後,檢查自己,心想:〝是否已斷盡了欲界煩惱?〞遂作意容易生起煩惱之相,作意觀察:〝是否已斷盡欲界煩惱?〞對此作意,立為初禪近分第5觀察作意,你這搞清楚了最後你才能有辦法去把沒有斷的煩惱全部斷光,或是沒有伏住的煩惱全部伏住。這就像正知那樣要檢查一下,自己發現自己是不是有辦法把所有的煩惱伏住或是斷光?
因為由如是觀察,你最後看到下三品欲惑還未被斷除,何時得到直接對治世間修斷下上品欲界煩惱的能力,即立為初禪近分第6加行究竟作意,斷下品煩惱。
當全部斷盡世間修斷欲界煩惱時,就是加行究竟作意解決掉了以後,就能夠進入無間道、解脫道,這時即立為第7加行究竟果作意,假如以初禪來講這時候你就得到初禪根本定,所以最後這個作意的時候他是跟証得初禪正分的根本定是同時的,也就是無間、解脫,就是你得到了最後那個果。

雖然沒有複習的很細,但整個輪廓基本上都有覆蓋到,各位可以以這個做藍本自己再去進一步自修,把這些都搞清楚。
 

各位同修有什麼問題、或有什麼要指正的?
我們大概也花了3、4年的時間終於把這本《廣論》一直到奢摩他都解決了,毗鉢舍那等到因緣成熟的時候我也很願意再為大家服務!但是這當中最好先有《中觀莊嚴經論》的薰習,那時再回頭來讀是最好的一個安排。假如沒有醬子的話,變成這當中會要做很多解釋,反而混亂。所以,到時再說!在這當中,希望現在美國的《中觀莊嚴經論》這一班能夠在一年之內結束課程,以後,希望他們願意再重讀一遍,再重讀一遍時大家就可以參加。假如到時候沒有再重讀一遍,各位若有興趣,我也會盡力跟各位消文,醬子我們就能夠,也不知道多少年才能回來讀這個毗鉢舍那!不過,很多東西只要能有進度,這中間都能有收穫的。
這當中我就想,也是上次跟各位報告的,就是《普賢上師言教》,我覺得這是很值得讀,今天還有一些時間,把這個書裡面,為什麼我會建議讀這個,先跟各位做一個簡介。有些同修不能參加的都沒關係,反正也藉這時間了解一下,為什麼我會建議要讀這個,至於,要參加的同修你就更能清楚為什麼我會建議讀這個,因為他有很多好處在裡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七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