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論最重的一部分都在講正行,而正行除了修你要修的外,同時也是要集資、淨罪(障),這屬於加行之一部份,從依止善知識直到止觀,都不能沒有此集資、淨罪(障)之加行。
六加行b41淨地設像、莊嚴供具、入座皈依、觀想聖像、積資懺悔~七支供養(普賢10大願)、三事求加,此如早晚定課絕不能停止,宗大師此處只是略說。 

修習軌理之加行

1-1淨地設像 經說打掃功德:令自他心清淨、眾天歡喜、造集美麗(戒)業、住生天界;

1-2淨地設像 周利槃陀迦之「掃塵」、「除垢」及三偈頌「此塵是貪非塵土,塵乃貪名非塵埃,諸智者眾除彼塵,如來教中不放逸。此塵是瞋‥‥。此塵是痴‥‥。」;

1-3淨地設像 陳設身(佛像及上師像~右為首)、語(佛經等~置像右)、意(佛塔及鈴杵等~置像左)所依;

淨地b41~出家人修行要找地方的原則:1. 覓食方便;2. 沒有毒蛇猛獸;3. 氣候適中;4. 有同伴;5. 距離上師不遠。
護法多為天人,他們都喜歡乾淨,一髒他就不來了。
槃陀迦~路,摩訶~大,周利~小,兄弟兩人,佛陀教他~清掃、除垢

設像b41~佛像不論材質一律平等,放在後方的比前方重要,若一橫線平行放置右重於左,像~身;經~語,放在像的右邊,基本是放般若經,以中觀應成的角度來說菩提道次第廣論亦可放上去;佛塔~意,左邊。
 

2-1莊嚴供具 心無諂誑/非五邪命(諂媚奉承、旁敲側擊、贈微博厚、巧取訛索、詐現威儀)最勝物以親手供並唸咒加持;

2-2莊嚴供具 八支功德水(清涼~戒清 甘美~佛勝味相 ~身心堪能,~心調柔 ~神智清明 無臭味~淨障,飲不傷喉~音雅 ~不疾,具足八支水。);

供養b41~唸咒:供養雲加持供品。
五邪命得到的東西不可以上供,最勝物~自己擁有物中最好的東西,這基本就是要你能捨,例如你有一金一銀戒指,你用銀戒去供養,在密宗犯三昧耶重戒。
供水也是很重要的,水~清涼甘美輕,柔純無臭味,飲不傷喉胃。

 

3-1入座皈依 身具八法(~跏趺 ~定印 ~直 為三唇齒舌~抵上顎 ~自然 ~前傾 ~順鼻 ~平 ~數息入無記 ,即毘廬~遮那佛 八~或七法。);
結跏趺坐:佛陀之坐法也。結加趺於左右髀上而坐也,趺者足背也,交結左右足背而置於左右髀上謂之全跏坐,即結跏趺坐。置左右之一足於左右之一髀,名為半跏坐。全跏坐有吉祥降魔之二、先以右足押左股,次以左足押右股,手亦上左,謂之降魔坐,反之謂之吉祥坐。

3-2入座皈依 動機(「大志」船長vs「俗人具短槍」歹徒;四皈依+菩提心行/願修捨慈悲喜加入自他換);

3-3入座皈依 皈依境/因(怖畏入惡趣;信三寶能救;悲憫眾生);

 

五蓋b41~昏睡~用經行對治,其餘貪欲、瞋恚、掉舉惡作、疑四蓋均應結跏趺坐上座對治。
毘廬遮那佛八法(息若不萛就是七法)~腳雙盤、手結定印~右手置於左手上、腰打直、唇齒舌合~~抵上顎自然閉合、頭前傾?(不是要收下顎?)、眼順鼻看下去~藏系教法,入座眼不能閉,因關係氣脈,閉眼不易入定,而入定是用到6與前5無關,眼能見影響入定,故看而不看、肩平、息~上座修法前,若一上座就是善心那沒問題,不需要數息,若一上座心亂亂或是有惡心在,就要先修善心,心亂必無法修善心,數息是把心帶入無記(心平靜下來),再由無記帶入善,入定本身就是一個善法。
另外,入座前的動機很重要,佛陀在某世是個船長,名叫大志,帶了500個船員,賺了很多錢回航,其中有一個名字叫俗人具短槍的船員,心起惡念,想要殺掉其他船員奪取財務,船長知道此事後,先下手殺了這歹船員。一照道理講這是殺業,可是因為他這個動作救了500個人,同時也救了那個歹徒,若他做成功將會下地獄。所以說修行中動機很重要。

接著就是入座四皈依~皈依發心偈頌:諸佛正法眾中尊、直至菩提我皈依、願以所行施等善、為利有情願成佛,上師佛法僧,即使是造作菩提心也要造作。
四無量,由捨開始,讓心平靜下來成為一個平台才開始修下去。
掌中解脫中接著加了一個自他換~修菩提心的一個方法,廣行的用法是~七因果,自他換是深見這邊的修法,把自己跟他人對換,這樣你就會去愛別人。
入座皈依要經過這幾個程序,比較麻煩的是皈依境。


收攝資糧田向上師獨尊祈禱作「安橛啓請」而不作收攝進入正行(從依止善知識至止觀):所緣境不清晰時,重新向上師獻曼荼羅和祈禱

皈依境b41~是觀出來的一張圖,很複雜,要觀出下面一個獅子座、廣行的傳承、深見的傳承、密宗的傳承、根本上師、所有的佛菩薩聲聞緣覺四大天王,目前做不到沒關係,簡單的開始,要皈依前面一定要生起一個境。
資糧田
b42~跟皈依境很像,但不是一件事,觀起來~集資。
藏系的顯已經帶入了密,一個個觀,先觀獅子座,像觀無著、龍樹,怎知道他長什麼樣子,可都要觀進去,而釋迦牟尼佛、金剛持、根本上師三位一體,格魯、寧瑪的皈依境稍有不同,
入座時,腦中現出這樣的皈依境,皈依完後先把觀出的皈依境收攝,再起觀資糧田。
這樣的境實在很難觀起來,可就跟念佛法僧同樣的道理,讓你沒時間去起貪瞋癡的念。
上、中、下士都有皈依,卻不太一樣,下士道的皈依開始是為了不入惡趣,再加上悲憫眾生~共下士,因追求的目標是上士~大乘,但一開始由下士開始學,大乘定義在發菩提心。

 

4-1觀想聖像 收攝皈依境(選擇1.化黄光融入眉間;選擇2.觀空成無所緣;選擇3.升入空中俟觀完資糧田再融入);

4-2觀想聖像  資糧田(依以1祈禱、2積福淨罪 + 3勤修所緣相迅速證悟;加持地基加持供品觀資糧田觀想主尊觀想眷屬沐浴聖眾);

4-3觀想聖像  宗大師:「故於聽聞不能持文,思惟不能解義,修習相續不生,慧力至極微劣之時,依福田力,是要教授!」


5-1、積資懺悔/禮敬 踡禮~五體投地、展禮~全身仆地(出自《華嚴經》)、拇指放入空心合掌中(表捧如意寶、不空),仆下時手指伸開、頭踫地後迅速起身、二次頂禮間身應全伸直、質重於量;

5-2、積資懺悔/懺悔 應成許無間業(殺父、母、阿羅漢、破僧、出佛血)及定受業(現法~當世感異熟果變畜生、順生、順後)在果尚未熟前能被懺淨;

5-3、積資懺悔/懺悔  依三十五佛或藥師八佛,依四力晝犯夜懺/夜犯朝懺(1追悔力、2依止力 ~懺悔境/皈依發心境、3對治力~誦佛號/咒/經,修空觀,供養,造佛像、4遮止力~不再犯);

5-4積資懺悔/懺悔  三十五佛懺~不動藍杵、毘盧白輪、寶生黄寶、無量光紅蓮、不空成就綠劍等五組,藥師七(八是加上釋迦牟尼佛)佛、《準提陀羅尼》、《大乘三蘊經/墮懺》懺悔隨喜迴向、《總懺悔文》馬嗚造;

5-5積資懺悔/随喜 隨喜他(自高他低則倍,自他等則等,自低他高則半;對佛菩薩得1/101/2)自(比量前世善業、現量此生善業)皆可;

5-6積資懺悔/勸轉法輪 勸轉法輪~梵天供千輻金輪教法輪~三次四諦證法輪~阿若憍陳如;

5-7積資懺悔/勸請住世 啟請住世依不了義說(不失時因緣);

5-8積資懺悔/迴向 迴向能包括發願,反之則非?掌中解脫所說相反/迴向需要有善根功德可迴/對治瞋恚

5-9積資懺悔/迴向  when善根生起,why令善根永不竭盡~二人將白麵糌粑和黑豆糌粑混合共享to where無上菩提,to whom利益一切有情,how:《現觀莊嚴論》殊勝遍迴向,不顛倒體性,有方便無相,」,what祈願將善根轉成圓滿菩提的思心所

5-10積資懺悔/迴向 三種祈願:1佛教增長於自他相續中~《證道歌》「恆河沙數菩薩願,受持正法願內攝,如是說故諸善根,悉皆迴向宏佛教。」2一切生中善知識相攝~「無上大師之聖教,如今值遇乃師恩,是故迴向願眾生,悉為善士所攝受。」3獲得圓滿菩提~《普賢行願品》「敬禮供養悔露罪,隨喜勸轉請住世,盡我所積少分善,一切迴向大菩提。」

 

普賢10大願
一者、禮敬諸佛
所有十方世界中,三世一切人師子,我以清淨身語意,一切遍禮盡無餘。
備註】人師子lios among humans, 佛之別名;
二者、稱讚如來
普賢行願威神力,普現一切如來前,一身復現剎塵身,一一遍禮剎塵佛。身
於一塵中塵數佛,各處菩薩眾會中,無盡法界塵亦然,深信諸佛皆充滿。意
各以一切音聲海,普出無盡妙言辭,盡於未來一切劫,讚佛甚深功德海。語
備註】法界:二義釋之,一就事,一約理。就事而言:法者諸法也,界者分界也。諸法各有自體,而分界不同故名法界。然則總該萬有亦謂之一法界。華嚴宗所判四種法界中之事法界,天台宗約俗諦所釋之十法界(佛、菩薩、緣覺、聲聞、天、人、阿修羅、畜生、餓鬼、地獄)。約理而言,華嚴宗指真如之理性,或謂之真如法性,實相,實際。其體一也。界者因之義,依之而生諸聖道,故名法界。又界者性之義,是為諸法所依之性故。是華嚴示四種法界中之理法界。嚴、台更指一一之法,法爾圓融,具足一切諸法,謂之法界。又十八界之一。意識所緣之境云法界,即六塵中之法塵,此中總該有為無為之一切法以悉為意識之所緣也。於一塵中塵數佛:諸佛能同時安住於同一粒微塵中。一切皆如妙高聚:藏文為「末香猶如妙高聚」。
三者、廣修供養
以諸最勝妙華鬘,伎樂塗香及傘蓋,如是最勝莊嚴具,我以供養諸如來。上供
最勝衣服最勝香,末香燒香與燈燭,一切皆如妙高聚,我悉供養諸如來。上供
我以廣大勝解心,深信一切三世佛,悉以普賢行願力,普遍供養諸如來。無上供
四者、懺悔業障
我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瞋癡,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懺悔。
五者、隨喜功德
十方一切諸眾生,二乘有學及無學,一切如來及菩薩,所有功德皆隨喜。
六者、請轉法
十方所有世間燈,最初成就菩薩者,我今一切皆勸請,轉於無上妙法輪。
七者、請佛住世
諸佛若欲示涅槃,我悉至誠而勸請,唯願久住剎塵劫,利樂一切諸眾生。
十者、普皆迴向
所有禮讚供養佛,請佛住世轉法輪,隨喜懺悔諸善根,回向眾生及佛道
八者、常隨佛學
九者、恒順眾生

七支供養:1、禮讚如來,2、廣修供養,3、懺悔業障,4、隨喜功德,5、請轉法輪,6、請佛住世,7、普皆迴向。

集資淨罪b42七支供養 + 普賢10大願
1. 禮敬支b42又分三門總禮、三門別禮,身語意是謂三門
三門總禮:所有十方世界中,三世一切人師子,我以清淨身語意,一切遍禮盡無餘。
三門別禮,身b42:普賢行願威神力,普現一切如來前,一身復現剎塵身,一一遍禮剎塵佛。
 意
b42:於一塵中塵數佛,各處菩薩眾會中,無盡法界塵亦然,深信諸佛皆充滿。
 語
b42:各以一切音聲海,普出無盡妙言辭,盡於未來一切劫,讚佛甚深功德海。

2. 供養支b43上供、無上供
補充資料:無上供乃聖者所供世問所無之物;凡夫亦具四無上供,(一)菩提心、(二)受持正法、以上出自《慧海請問經》(三)一心專修所聞法義、出自《大悲白蓮華經》(四)善根。

上供:以諸最勝妙華鬘,伎樂塗香及傘蓋,如是最勝莊嚴具,我以供養諸如來。
   最勝衣服最勝香,末香燒香與燈燭,一切皆如妙高聚,我悉供養諸如來。
無上供b43:見道菩薩所行
   我以廣大勝解心,深信一切三世佛,悉以普賢行願力,普遍供養諸如來。

3. 悔罪支b43我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瞋癡,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懺悔。
13~應成派許可未成果前可懺淨,類似有種子但燒焦了怎能發芽。

4. 隨喜支b44十方一切諸眾生,二乘有學及無學,一切如來及菩薩,所有功德皆隨喜。
五~眾生、有學無學的聲聞、緣覺的阿羅漢、菩薩、佛
隨喜亦可隨喜自己,這世可得人身,想必有善業,隨喜自己的態度要很恭敬,不可自大傲慢。

5. 請轉法輪支b44十方所有世間燈,最初成就菩薩者,我今一切皆勸請,轉於無上妙法輪。
典故:釋迦牟尼佛初證果時,覺得此法太難,眾生無法了解,因此不要講法,是因梵天請,他才開始講法,第一次講只有對著阿難等幾個弟子講,由不同的角度一共講了三次的四聖諦,其間,他一個弟子就證到阿羅漢,所以要證法一定要有講法,講法之前要勸請講法。

6. 請住世支b44諸佛若欲示涅槃,我悉至誠而勸請,唯願久住剎塵劫,利樂一切諸眾生。
佛涅槃是不了義說(不失時因緣),基本佛不會涅槃的,佛在般涅槃時有給阿難三次機會,阿難被迷未曾要求佛住世,根據這來的。
普賢的願是行的願,是要去做的。

7. 迴向支b44所有禮讚供養佛,請佛住世轉法輪,隨喜懺悔諸善根,回向眾生及佛道。
一切善根悉與一切有情共同,共同即是平等享用。
隨喜自所作善亦是增長自所作善。
七支供養中禮敬、供養、勸請、請白(住世)、隨喜等四支半屬積集,懺悔屬淨治,隨喜一分、迴向屬增長無盡。
迴向能包括發願,因為迴向一定要有功德,掌中解脫所說相反,因為以行願的角度來講,行願包括迴向。以三輪體空的觀念來迴向。
迴向~祈願將善根轉成圓滿菩提的思心所~第6意識的思心所就是你造業的地方,你的業種子就是6思心所造業。思心所本身是種子,屬五遍行,思就是造作、造業,6的思心所本身是一個名言種子,此名言種子的現行就是第6意識的思心所。什麼叫業種子呢?業種子不是另外一個種子,業種子就是所造業附在6思心所種子上面,所以,業種子直接就是第6意識的思心所,造的業就在上面,因此業種子也是一個名言種子,它attach6思心所種子上面,等它感果完後它就消失了。所以,業種子會消失,但6思心所種子永遠在,後面廣論會涉及到這個,那時那段就不會不懂了。
這樣你就明白迴向在慨念上也就是一個業種子,迴向就是思心所造業。
 

6三事求加b45 曼荼羅p13(四形:息災圓、增益方、懷攝半圓、降伏三角;五寸至一肘;金銀銅土木;七至卅七堆等寶物雜糧小石;外白東勝神半圓珍寶山、右藍南瞻部扇形如意樹、內紅西牛賀圓形滿欲牛、左黄北俱盧方形自然稻p7;觀梵天王及比丘二身行供)p27

77 三事求加b45~就是求修法順利,所緣明了顯現b456加行順序一定要記住,淨地設像、莊嚴供具、入座皈依、觀想聖像是浮現資糧田,然後才是做普賢的七支供養,七支供養根據就是前面的資糧田,等做完以後,再讓所緣~指資糧田,資糧田要很清楚的現出,並供曼荼羅,曼荼羅有兩種,一是放在莊嚴供具中講,一是在三事求加中用。
曼荼羅~一般指壇城或是取心藥。
七:日、月、須彌山、四大洲,表供宇宙,要供到三千大千世界時,要觀想大梵天一起也在旁邊,大梵天是初禪天,1000小世界上面才有初禪的大梵天。37個就更複雜……………
外白東勝神半圓珍寶山~曼荼羅外圍白色的半圓形的東勝神洲,寶物是珍寶山。

附帶資料1
文殊答宗大師如何速得成就:
  一、積資淨障;
  二、上師本尊無二、啓請求加(速得加持);
  三、身心不斷修行(正修行法)。
附帶資料2
「禮敬」對治「我慢」成就佛頂髻,
「供養」對治「慳吝」成就受用虛空藏,
「懺悔」對治「三毒」成就斷盡二障,
「隨喜」對治「嫉妒」成就見皆合意之身,
「勸轉法輪」對治「謗法」成就梵音之語,
「請住世」對治「輕毁上師」成就壽持明或金剛身,
「迴向」對治「瞋恚」成就佛總體功德。

 

20170314-P212L04-P215L03-0095上士道
宗大師說 知法扼要,獲決定解,唯此最難。b213就是說整個佛法基本上就是大乘法,整個大乘法基本上就是菩提心,這是一個根本。後面持續會提到這一點,比方《掌中解脫》清楚說學菩提心比學空性還難,我們都知道空性是一個很難學的大法,那學菩提心比學空性還難。順便在這邊先講一個蠻重要的閒話,下星期奉師父召喚要去內地見他,所以下星期二我沒法上課,那大家願意可以來討論一下菩提心,因這是核心很重要的。
我最近在看《辨中邊論》,其中提到菩提心之所以難修,中間有3個最重要的原因1. 障礙,我們修菩提心的障礙,平常一點小善法都不做,先自問自己從早上到現在回想一下你做了幾件善法?有時一想到這我就臉紅根本沒資格在這邊跟各位說什麼。意思是說,平常都不行善,卻要發那個最大的善法那叫菩提心怎麼可能發的起來?小小都做不到怎麼發大的。由此教導,平常小善要做,做久了成一個習慣,這還有原因的,可以講很多。比方我們在回向時候,我們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功德這2字在某一角度來講指的就是善法。為什麼要講這個?比方101大樓不知要10億百億蓋起來,可是你要蓋出一個菩提道、或是你要蓋出成佛的佛果,這用相對比就叫做功德。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的功德,就是你做了很多善法你才有本錢去莊嚴佛淨土,不是用錢。這樣大家知道功德的意思代表的就是善法,也就是說你今天要成就佛道要拼命積累功德。所以第一個是善法
2是說你有多少次如理思惟什麼叫做菩提心,有沒有常常去想這個東西?前面也講過菩提心要有3個階段~解義、造作、真實菩提心。解義就是真正了解什麼叫做菩提心,你不了解你發什麼菩提心。所以要解義,解義後你才能造作,造作以後你才能發出真實菩提心。這意思就是要發菩提心一定要像我們現在有機會解義,一點一滴的讀,讀越多越容易懂,所以說希望下週大家來了共同討論,這就是第2點的如理思惟。
3就是你要有資糧,大家都學過6加行淨地設像、莊嚴供具、入座皈依、觀想聖像、積資懺悔~七支供養(普賢10大願)、三事求加,還記得嗎?這6加行很重要。其中第5個叫做集資淨罪,也就是我們所講的普賢10大願王或是7支供養,教你要禮佛、懺悔、隨喜、勸轉法輪、勸請住世、回向,這是積聚福資糧、智資糧,我們都知道沒有這個資糧你是不可能成就空性大法。比方以前福智團體常說你資糧不夠,定不要學了,不可能學會的。聽到這些不知你有沒有震動,他強調智慧要有資糧,菩提心不是智慧、菩提心是方便,在智慧那邊最高的法叫空性,在方便這邊最高的法叫菩提心,而在方便這邊最高的法也要資糧。我剛剛背那個6加行,你早晚課禮佛基本上就是在做這個事,很多人把加行當作正行來做是有道理的。他把積集資糧當作正行來做,因為自己還沒有任何的資糧來做正行,所以不停的做加行就是幫自己積聚資糧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七七 的頭像
    七七

    水月世界~借假修真!

    七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