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南北、春夏秋冬,24時,《黃帝內經》依循天地之道,認知生命本源,順應自然規律,建立良好生活習性的養生智慧~北京中醫藥大學曲黎敏教授。

 

前面我們講過~藥是走其偏性、食物是走其和性。中國重視飲食文化,是那麼認為: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五穀就是指糧食,主要指的是糧食裡邊的大豆、小豆、小米、米、麵這五種,是養生最重要的一個食物。以中醫來說,最高等的醫生應該是食醫,古時認為春天最好的食物應該注重糧食,為什麼注重糧食呢?因為春天並不生產新的糧食,主要糧食都是頭一年的種子,而種子都是講究有生發之機的,種子都可以發芽,所以,春天的養生特別注重吃糧食的。

夏天呢?在《周禮天官》第十章裡講到夏天應該吃羹劑,是因為夏天我們的陽氣全都浮躍在外,內裡,在我們的五臟裡邊是最為空虛的,那麼這時候任何漬黏的、味道比較重的東西,對我們的脾胃來說都是難以消化的,即使吃肉都要切成碎末,煮成羹來吃,對身體才有好處。

到了秋天,中國文化在《周禮》裡邊就注重醬劑,醬~大醬、辣醬之類的東西,醬都是發酵的東西,它是有利於食物的消化的,可以進一些厚重的東西,秋天正是萬物生長成熟的季節,這個時候的東西它的味道是比較厚重的,所以吃一些醬劑的東西有利於它的發酵和消化吸收。

再就是冬天,一般來說,中國古代比較重視飲劑,比如說一些淡酒,這樣一方面可以通經脈,一方面可以取暖,驅寒取暖。古代的酒類似現在的醪(音勞)醩,都是糧食發酵而成的,而醪醩在古代已經算是很烈的酒,都是很淡的,不像現在的一鍋頭、二鍋頭這類。這是食醫對於春夏秋冬的吃法。

中國人的飲食習性~主要以纖維性食物為主,所以用筷子,主要針對纖維類的東西而存在,另外筷子本身也能體現中華之道,就兩個東西~一陰一陽,動的那根筷子視為陽,不動的那根就為陰,也正符合那句~道日用而不知,你刻意的去講陰陽,你不一定能懂,但每天實際上在你用筷子甚至你走路時都是陰陽,走路時抬起的那隻腳就為陽,落下的那隻腳就為陰,那麼你在往前走路時,肯定陽最終要轉化成陰,陰最終要化成陽。這些道,我們每天都在用,但是我們可能不懂它,最關鍵一點就是絕不可以背道而行,不能違背道的法則去做。西方人用刀叉以肉類食物為主,中醫裡講:魚生火,肉生痰。導致他就喜歡喝大量的冷水,來去化胃中的燥火,在西方人來講就慢慢的在人體內部形成一種濕氣,容易壯大和肥胖,這些都是跟飲食習慣有關係的。

另外一點,中國在飲食方面講究和諧圓融的,吃飯都用圓桌,飲食是人類最放鬆的時刻,同時是不分貴賤尊卑的,這是中國飲食文化的一個特點。所以,生活當中別老去催促孩子,吃飯時總說快吃、快吃、快吃,這樣的話對生活、對他將來的脾胃都會有很壞的影響。

還有一個問題是,中國文化喜歡叫做社稷,社~古代是土神,稷~古代是穀神,傳統文化當中不是鼓勵大家喝牛奶,而是喝小米粥,甚至是孕婦、產婦,剛生完孩子最佳的哺育食品就是小米粥,喜歡用小米粥是因為~小米雖然粒很小,但它是種子,是可以發芽的。所以中國非常注重食物的問題,它重視食物的這種生發性。

再講一些孔子的飲食觀念。
孔子曾說:食不厭精,吃東西不要一定要吃很精美的食物,膾不厭細,膾是把肉切成很細的絲,古代認為肉食類的東西營養價值很高,肉食像牛羊肉這些作為五畜,那麼它對人體是補益的~補精血的作用,脂肪類的東西是補精血的,古時認為這種補精血的肉食是要求老人60歲以後可以吃一些,人老了精血不足,希望用一些肉類東西來補益一下身體。孔子在這兒就要求膾不厭細,把肉切得很細很細,才易於消化。

食殪而羯,魚綏而肉敗,不食;像腐爛的食物一般就不允許吃,色惡不食

食物的顏色不對的也不要吃,臭惡不食,臭~味道不好,味道不好的也不能吃,失飪不食,烹調的手法不對的話也不能吃,比如先前講過雞是屬於火性的東西,如果你用烤的這就屬於失飪,你沒有因循著這個東西的本性去烹調它,因它屬於火性,這樣增加了它發散的力量,這就叫失飪,對於人體會造成一定的損害,像鴨子就一定要去烤它,因它本身屬於寒性,寒性的東西你烤它,等於把它寒涼的性質去掉一些,然後取其平補之性。

不時不食,不按季節、不按節氣的東西不要吃,比如冬天吃西瓜就是屬於不符時令,古人強調一定要吃應季的食品,所謂應季的食品~跟當時的四季的天地之氣是有關係的,像喝茶,它最多是得四季之氣,但最重要的是得它的秋、冬二氣。任何食物都有兩個方面~有氣有味不時不食,告訴你一定要按照時節去吃,是守住其氣,按照它的氣去吃。

割不正不食,在烹飪的過程當中,切割的方法不對的話都不要吃,看起來似乎孔老夫子對廚師的要求太高了,實際上他以為一個廚師連切割這點事情該什麼樣子你都做不好,那做別的事就不一定保險,你怎麼做就代表你思想上是怎麼想的,所以聖人的要求完全正確,就告訴你做人一定要精粹,這都是對人性、人格、人生態度的一種要求,是否嚴謹?

不得其醬不食,不同的季節要配不同的醬,這就講到一個配伍的問題,配伍不當也不得食用,其實,中藥的配伍很大程度上是源於食物的配伍,甚至中國最早的一本有關醫藥的書的作者~伊尹,他實際上就是商湯的大廚師,這本書實際上既是一本關於飲食的書也是一本關於中藥的書,他都是講究配伍的。所以,不得其醬不食,指的就是配伍要恰當

肉雖多,不使勝食氣,即便你肉吃的很多,但不可以勝食物之氣,像現代人的米飯、麵、饅頭稱為主食,它就是食,你吃再多的肉不可以超過主食,古人以為主食才是養生的一個很重要的東西,就是穀物類的,所以才叫做五穀為養,這才是養生的要點。現代生活當中,很多人想減肥什麼的,就把菜當作主食來吃,在古人是認為不對的,菜只是一種補益~五菜為充,只不過是做為主食的一種補充而存在。

唯酒無量,不及亂,酒可以多喝,但這個酒大家一定要記住,古代的酒類似我們現在的醪醩,這個醪醩可以多吃,但有一個原則~就是不要讓自己喝醉了,出現一些非理性的事情來。像醪醩這類東西,建議婦女應該多喝,因為它大補氣血,醪醩是非常補氣血的,過去這都是家釀的東西,不是勾兌出來的,所以它非常好!

沽酒市脯不食,這一句很有意思,買的酒不喝,市場買回的肉脯也不吃,所以可能在孔子的時代,就已經出現假冒偽劣的了,因此聖人說市場買的就不要吃了,商人都是求利的,求利就會影響他的一些行為。

不撤,古人非常鼓勵吃薑,早先講過~冬吃蘿蔔、夏吃薑,不找醫生開藥方。薑是暖胃的,古人還有一句化~上床蘿蔔、下床薑。上床蘿蔔是說在晚飯應該多吃蘿蔔,因蘿蔔是順氣的,它能夠幫助你的人體的消化吸收能力,使得夜裡你能有一個很好的睡眠;下床薑則是起床以後,可以吃一些薑類的東西,中藥中也常用到薑,因為薑是助陽的、助生發的。起床後要做事的,吃些薑來使你的陽氣更加振奮,每頓都吃些薑,但是晚上不吃,晚上要吃些蘿蔔。

不多食,這是對飲食的一個要求,一般來講七、八分飽就可以了,吃的太多會造成脾胃上的負擔,一般只以為造成胃的負擔,卻沒想過,當胃的負擔加重時,實際上它會去奪心的氣,火生土、心為火,火就生脾胃,但如果你胃的負擔特別重了,氣不足,消化的力量不夠的話,就形成~子盜母氣,兒子到媽媽那兒去要氣了,就會要心火之氣,所以有時吃過多時會導致心臟的不舒服。尤其是過節時,很多人不注意飲食的這種安全性,會暴飲暴食。古人非常反對暴飲暴食,以老人來說過節大家團聚,自己一高興~心,喜則氣緩,本來就在耗心氣了,喜則氣緩~渙散了,氣就散了,一高興氣就有點外散,再加上過節的暴飲暴食,一下子就子盜母氣,這樣時候心砰砰的跳,心跳加速然後就得叫119了。暴飲暴食看來好像是損害到脾胃,實際上是損傷到心肺。原理明白了,你才明白為啥聖人讓你不多食。

食不語,吃飯時不要多說話,因為此時多說話、談笑,小孩子有可能會噎住。所以孔子很注意飲食的問題,他認為飲食實際可以看出你人生的一種態度及各種方方面面的問題。

同時,又說人要慎重的一個是,齋~有齋戒的意思,也有吃飯的意思在,是說你要注意這方面的東西。齋戒、祭祀的時候,你要懂禮,寧可不說話也不要亂說話,不要像現在人進到廟裡,對著每一尊神佛都說保佑我多發財,不是那麼回事的!即使是神也是有各自不同的職能的,你該跟不同的神佛說不同的話才對。還有戰~戰爭,戰爭會造成人心、人民生活的動盪;再來就是疾病,孔子是不亂服藥的,藥不見得治百病的,現代人總以為花錢可以買健康,其實,中醫講究的一個原則是自己的健康自己作主,你的任何疾病都跟你的身和心是密切相關的,不好好吃飯、睡覺,會造成你的疾病,那跟心有關是指~臨床上會遇到的,譬如有些病人她病老治不好,實際是因為她覺得一輩子也沒人關心她,可後來,她發現只要她不能動,生病一躺下時就有先生來照顧、關心她,她一生沒體會到的一種溫暖在生病當中體會到了,所以她這種病在很大程度上是心理疾病,是她根本就不想病好~在她心理最深處這種感覺會帶給她一種穩定!
小孩子也很多這種情形,他若覺得父母不關心自己的話,後來突然他發現他發一次燒父母全圍在他身邊,他就覺得只要生病才能讓父母回到他身邊。所以,得病在很大程度上不僅是我們生理上一種反應,有時也是我們心理上的一種反應。

剛才提到不時不食,就是不按照季節採收的東西不要去吃,那麼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有幾個重要的節氣~冬至、臘八、立春是講究進補的
冬至~該吃什麼?冬至類似於一天的養生中的子時,這時是一陽生,陽氣開始生發起來了,對吃什麼這有兩派說法:一派認為冬至是最寒冷的季節,一派陰霾之氣,該吃羊肉、生薑羊肉湯,甚至吃當歸生薑羊肉湯;另外一種則說陽氣、一陽開始生發了,要平這個氣該吃鴨子,因為鴨子氣平。
其實這問題好解決,因為中國的節氣時間是非常準確的,幾點幾分,大家可以在冬至前要補陽就吃當歸生薑羊肉湯,比如冬至是下午四點鐘的話,那午餐就吃當歸生薑羊肉湯,四點鐘以後不是冬至開始了嘛,一陽已經生起了,這時候就該吃鴨子、蟲草鴨子。冬天是可以進補的,因為冬天熱全在裡邊,可以把一些很不容易消化掉的東西都可以給它消化掉,這時就喝鴨湯,記住,一定還要清淡的鴨湯
另外,一陽生,身體上也可以有些輔助的做法,去買些艾條來薰神闕穴~肚臍,肚臍的四周,冬至的前後四天一共八天,再加上冬至那是九天,去薰那個肚臍,因為肚臍神闕這個穴位也是連接我們先天後天的一個根本性東西,對身體很有好處。

接下就是臘八~臘八粥,你看臘八粥裡邊所有的東西,幾乎五穀全在裡邊,大豆、小豆、米、小米加上紅棗、桂圓這些,冬天的時令對應人體五臟的腎臟,而豆類的東西是入腎的,所以喝臘八粥實際上是補精髓的。古代的這些節氣是不會錯的,實際是告訴你在這時候沒有新的糧食產生,這時吃的全是種子,全是種子的精華,所以要喝臘八粥,甚至過去的有錢人家還要施粥,把人文關懷送給大家。

再就是立春的時節~春餅,春餅裏都是些韭菜、豆芽、雞蛋這些東西,全是助春天的生發之機的,聽了這些課至少我們吃也吃個明白,活也活個明白,生病也要生個明白。

arrow
arrow

    七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