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老講四念住,引用《大般若經》第六分念住品,希望大家最好能背下來,
現把這一品一字一字打出來,就像抄寫一遍,加深印象囉!
爾時,最勝復從座起,偏覆左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
諸菩薩摩訶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能如是知路、非路者,心緣何住?
佛告最勝:
天王當知,諸菩薩摩訶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心正無亂。所以者何?
是諸菩薩善修身、受、心、法念住,凡所遊行城邑聚落,聞說利養,心不貪染。
如佛世尊戒經中說,善自憶念,離諸煩惱。
天王,云何諸菩薩摩訶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修身念住?
謂此菩薩以如實智,遠離一切與身相應惡不善法,觀察此身從足至頂,
唯有種種不淨過失。
無我、無樂、無常敗壞,腥臊臭穢筋脈連持,如絲惡色誰當喜見。
如是觀已,身中貪欲、執身我見皆不復生,由此便能順諸善法。
天王,云何諸菩薩摩訶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修受念住?
謂此菩薩作是思惟:諸受皆苦;有情顛倒,妄起樂想;異生愚癡,謂苦為樂;
聖者但說一切皆苦。為斷滅苦,應修精進,亦當勸餘勤修此法。
作是觀已,恆住受念,不隨受行,修行斷受,亦令他學。
天王,云何諸菩薩摩訶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修心念住?
謂此菩薩作是思惟:此心無常,愚謂常住,實苦謂樂,無我謂我,不淨謂淨。
此心不住,速疾轉易,隨眠根本,諸惡趣門,煩惱因緣,壞滅善趣,是不可信貪瞋癡主。
於一切法,心為前導,若善知心,悉解眾法,種種世法皆由心造。
心不自見種種過失,若善若惡皆由心起。
心性速轉如旋火輪,飄忽不停如風野馬,如水瀑起,如火能燒。
作如是觀,令念不動,令心隨己不隨心行,若能伏心則伏眾法。
天王,云何諸菩薩摩訶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修法念住?
謂此菩薩能如實知世間所有惡不善法,謂貪瞋癡及餘煩惱。
於諸煩惱應修對治,謂修貪欲、瞋恚、愚癡及餘煩惱對治差別。
如實知已,即迴起念,不行彼法,亦令他離。
天王,云何諸菩薩摩訶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於境起念?
謂此菩薩若遇色聲香味觸境,便作是念:云何於此不真實法而生貪愛,
此乃異生愚癡所著,即是不善。如世尊說:愛及生著,著即迷謬。
由此不知善法惡法,以是因緣墮於惡趣。
菩薩如是自不漏失,不著境界,令他亦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