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观庄严论释()
現觀-022-論釋-002-20230502
所造論體、略說八事和七十義

 

从汉地的佛教历史看,在藏传佛教传入之前,只有《般若经》,而没有弘扬过《现观庄严论》。自从能海上师【補充資料】、法尊法师入藏求法之后,《现观庄严论》才在汉地有所传播,但范围也不是很广。当年法尊法师从藏地回到汉地,太虚大师高度重视,但后来因为种种原因,他只为少数人传讲过《现观庄严论》,未能广弘。能海上师也只是在上海金刚道场、五台山等处小范围内传讲过,由隆莲法师笔受为讲记。
能海上師(1886-1967)是近代顯密圓融的著名愛國高僧,三十九歲禮涪陵天寶寺住持佛源老法師出家,為禪門臨濟宗第四十四世法脈。出家後兩度入藏求法,禮西藏大德高僧康薩老喇嘛為師,盡得喇嘛顯密法要、衣缽真傳,獲藏傳格魯派宗喀巴大師第二十八代嫡傳。

藏地的闻思道场大都会学习现观,比如格鲁派三大寺院在考核格西时,均把《现观庄严论》的闻思作为最重要的标准之一(在藏地历史上,女性是不准考格西的,但据说从今年开始,国外各大寺院也开始设立女格西的考核了,目前正有二十多位女法师在准备。与此类似,藏传佛教以前也没有堪姆,是法王如意宝在我们佛学院第一次创立了堪姆(尼師)学位)。如果汉传佛教也能系统地学习五部大论,相信会使佛教徒的整体素质有一个很明显的提升。

我们说《现观庄严论》重要,并不只是因为它有五部大论的名相,而是依靠它确实能直接通达前辈持明者或者说诸佛菩萨的甚深密意,就像依靠中观能通达空性的意义一样。
5部大論並不是指5本論,而是5大類如中觀、唯識、因明、戒學、《俱舍論》等等,比方讀中觀跟唯識,中觀最重要是龍樹的《中觀根本慧論》、月稱的《入中論》,篇幅也蠻大的;唯識就講法相,法相這邊就是彌勒5論,《現觀莊嚴論》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部,主要是你能靠他直接了解前輩持明者、或者是說諸佛菩薩的甚深密意,就像依靠中觀能通達空性的意義一樣。讀到現在,我一直強調《現觀莊嚴論》就是內義,在修行上面或是講竅訣、基本上指的就是內義,所謂內義就是修行上基道果的道、同時也會牽連到果。一般講廣行就是法相,彌勒5部大論就完全cover了基道果的道跟果,在標準裡面,再來就中觀也是很重要,但在法相裡面有他很重要的見地就一般講的3自性~~也就是基道果的基、在法相裡面的基,所以中觀基本上是基。那我們也了解中觀講的是對境、聖人的對境,《現觀莊嚴論》講的是聖人的有境,這都是開悟以後一個是談他的對境、一個是談他的有境。所以這是個密意,難道只有《現觀莊嚴論》是密意、《中觀根本慧論》就不是密意?都是密意,所以才會講說一個是隱蔽分,一個是開顯就直接的講。因你講般若的時候,所謂秘密的講~他並不是秘密、就是內義,所以基本上我讀了這麼久我還是認為真正要強調的是密意。所以你在修行上面你要修般若的話,你若完全是靠《中觀根本慧論》、並不是他沒有修行方法,可是在《現觀莊嚴論》裡面就是非常詳細的、而且我們大家都讀了已經發現確實大部分就是教你怎麼修,最重要就是要修空性、怎麼去修這個般若這個智慧。

如果广说《现观庄严论》,一个偈颂都可以讲很长时间,但我因为时间关系,这次没有翻阅大量注疏。我年轻的时候,虽然没有很高的智慧,但是特别喜欢看一些有关辩论的论典,对一个名词的解释,格鲁派、萨迦派、宁玛派诸大德有什么辩论、彼此发多少太过,在这方面很有兴趣。但现在随着年龄越来越老、死亡越来越近,再加上琐事缠身,好像只愿意把颂词简单过一下,其他很多内容都隐藏在记忆的法界之中了。另外,如果引介很多辩论的内容,也不知道对汉传佛教有利还是无利,所以我想初步还是以稍微窍诀性的讲解令大家知晓字面意义,以后有机会再广说。
一路讀下來看到竅訣性有2種解釋方法~~1是用簡單的文字能夠把很深的東西講出來,那請問你,如果他可以用簡單的文字去講一個很深的論他是不會去用複雜的東西講,所有的大德都是醬子簡單明瞭的,有時你會看到經裡面比較囉嗦那是有原因的,他重複並不是重複他是有他的內涵,這要懂經的人來做解釋,那現在要討論的是竅訣有2種解釋,1是用簡單的文句,2是我感覺就很清楚地講他是內義,只是他沒用這個名相而已,所以他是隱藏的講這點。那我是感覺竅訣這2個字假如只是代表用簡單的文字似乎不合理,有哪一個大德明明23句話可以講清楚他要講上2030句?沒有的事,講的落落長反而會讓真正的重點被稀釋掉。所我感覺什麼叫竅訣就是你在修行上面你有很多東西不如上師用一個比喻講給你聽、或用一種很簡單的……比方前面讀過你要發願菩提心,他的竅訣就是你把遍智搞清楚,你把遍智內容搞清楚你就知道什麼是佛,所以你要發你要成佛這個願的時候你就比較好發,這個就叫竅訣。就教你一個修行的方法,不過今天並沒看到堪布強調這個,並不是我標新立異只是我一直讀下來給我的感覺是醬子,至少我跟各位分享的是我的感覺,你們可以贊同也可以不贊同,也或者你們也可以分享你們的看法。

前面介绍了《现观庄严论》的论名、译礼以及入造论分支所摄的礼赞和立誓,今天开始讲所造论体。一开始是略说八事和七十义,这涉及很多法相名词。以前从没有闻思过中观、现观,连佛教的基本概念都不熟悉的人,可能会听得云里雾里,真的就像坐飞机一样。不过这个飞机跟一般的飞机不同,是弥勒菩萨造的,凡是坐的人都是有福报的。无论什么样的众生,只要耳边听到般若的声音,一定会种下非常殊胜的种子,因此,我觉得大家共同学习此论,是一个很善妙的因缘。

 

乙二(所造论体之自性)分三:一、略说现观之自性;二、广说彼之分类;三、如是宣说之摄义。   《慧光集51-p68
丙一(略说现观之自性)分二:一、以八种现观略说论体;二、以七十义略说分支。
丁一、以八种现观略说论体:
    般若波罗蜜,以八事真實说,
    遍相智/道智,次一切智基智性。
    一切相正等现观,至顶及渐次,
    刹那证菩提,及法身为八。
接下來的(所造论体之自性)這裡開始真正本論的討論,那在討論之前先是略說,前面我們讀過《略義》,這個略說就相當於給你一個略義,所以這相當於給我們一個複習,你記得當時讀《略義》時的重點是你要盡可能地去了解一些名相,以後在深入讀的時候方便你容易懂。那這裡也是這意思,一開始給你一個略義、再來就廣說了。那《總義》就不太一樣,我是覺得《總義》很重要,在讀的當中最好回去對照《總義》,因為《總義》就是講修行的、就感覺非常清楚非常標準的在討論內義。
略說,一開始他用8種現觀略說,再來就是70義,那870義基本上就是現觀的輪廓,8事再展開就是70義,在前面我們已經有醬一個概念,那這一個頌就把8種現觀全包括在內了~~~
般若波罗蜜,以八事正说,這個正說我看米滂仁波切的解釋就是真實說,就是用8事就能很清楚的把般若波羅蜜多裡面真正的涵義表達出來,接著就告訴你是哪8事。
遍相智道智,次一切智性。一切智指的是基智,遍相智就是指遍智,以前也講過另一種叫法就~~道智叫道相智或道種智,遍智叫一切道相智或一切道種智。那在這邊一般是用基智、道智、遍智。
一切相现观,至顶及渐次,刹那证菩提,及法身为八。一切相現觀指的是正等加行,再來就頂加行、漸次加行也就是次第加行,再來就剎那加行,最後果就是法身、或說法身跟事業。
這我們都已經學過了,這頌詞若是能背是最好了,不過8事一定要記住。

前两年学习过华智仁波切的《〈现观庄严论〉总义——修行次第略说》和《现观庄严论略义》的道友应该清楚,学习《现观庄严论》,首先一定要懂得八事七十义。《现观庄严论》的所有内容可以总括为八事,即三智(遍智、道智、基智),四加行(正等加行、顶加行、次第加行和刹那加行),最后加一个法身。此八事中,每一事又都用不同的法来进行表示,于是扩展为七十义。

将《现观庄严论》的所诠义归纳起来,最略即为三智;稍微扩展,便加上四种加行和果位法身,成为八事;再展开分析,便成七十义。因此,所谓般若波罗蜜多窍诀论,就是以八事七十义的窍诀对广大甚深的般若法门进行概括;若懂得了这一窍诀,那就掌握了打开般若密意之门的钥匙,以后看任何一部般若经典都会非常容易。

前面刚刚讲过,声闻、缘觉、菩萨、佛陀四大圣者的源泉就是般若波罗蜜多,因此作者没有首先顶礼佛菩萨,而是顶礼般若佛母。那么,很多人可能会问:到底什么是般若佛母呢?这有两方面的意思:一方面 本覺 (自性清淨)法界的本来空性即为般若佛母;另一方面是般若智慧的侧面,也即 始覺 (離垢清淨)补特伽罗依靠修行而产生契合此法界空性的不同境界,这也叫做般若佛母。
因為聲聞、緣覺、菩薩、佛陀四大聖者都來自般若波羅蜜多,所以才會一開始就先頂禮佛母、就般若波羅蜜多、般若佛母,稱之佛母就是因為4大聖者都是他生出來的。到底佛母是什麼?簡單講,這般若對我來講他所講的~~一個就是《大乘起信論》裡面講的本覺,一般本覺就相當於我們在講的自性清淨,另外一種他也是《大乘起信論》裡面講的叫做始覺類似離垢清淨。這觀念有了以後就比較容易理解堪布這下面做的解釋,他說~~一方面就說法界的本来空性這就是本覺 (也就是自性清淨);另一方面是般若智慧的側面,這難道不是一種智慧嗎?這也是一種智慧,重要是在下面這句話,就是補特伽羅他是依靠修行然後產生契合這個法界空性而有各種不同的境界,這就是~以大乘來講從見道一直到10地到成佛、或者是聲聞緣覺的境界,這就類似始覺,當然離垢清淨到了最極限的時候、證到了離垢清淨就是成佛;一成佛,按照我讀到的是離垢清淨得到以後就會得到本來清淨、並不是你要去修本來清淨。你想想,直接去修本來清淨事實上也有點困難的,不是修不修而是他本來就無所得,這是另外一種概念。重點是在你一定是有功有用的得到了離垢清淨,那我所讀到的是你一得到了離垢清淨就得到了2清淨,那第2個就本來清淨。這聽起來就比較合理,這個合理有一個什麼好處呢?我覺得在修行上若有人坐在那說是修空性,我覺得這就像是緣木求魚,就坐在那他認為不想最後就是證空,沒有這種事。這就不多講了,我也不是專家那這只是我的體會,你還是得按照所謂的資糧道、加行道最後見道、然後花很長時間的修道、最後金剛喻定一過才成佛。成佛了以後在術語上就是你證成了離垢清淨,你一證成離垢清淨你就會得2清淨,第2個清淨就是本來清淨就是如來藏。用醬子去理解應該是不會錯的。

要了解难以理解的法,一般必须借助其他的法。

《〈现观庄严论〉总义——修行次第略说》中也讲:欲了解眼识,就要站在眼识所认识的对境层面来了解,此外无法直接宣说其有境本体,因其本体甚深故。同样,甚深的般若波罗蜜多,也需要用以下八事进行宣说。
《總義》全名叫做《〈現觀莊嚴論〉總義——修行次第略說》,這很標準的就是談內義的意思,他說~~你要了解眼識就要從對境去了解這個眼識、他用這個比喻來說明,無法直接宣說他的本體、因為本體甚深,那我感覺應該討論的是有境,因要直接宣說本體那什麼叫本體?到底本體是什麼?為什麼本體比較難懂呢,因他講的是有境,在討論智慧的時候當然對聖者來講他沒有能所,但是對凡夫來講還是只有用能所的方式去理解,所以本體就是能夠有智慧的那個角度所以就是有境,那這個有境你比較難去體會,一般因為本體甚深、我認為重點不在本體甚深,其實對境也很深、就像《中論》那個對境就容易嗎?因為是聖人的這2個都不容易,對境至少可以用你的分別念去建立去了解,可是有境相對就比較難,你去了解什麼叫做智慧,若你說~智慧就是你能夠參透什麼、這時你在講對境,就是他有能力去了解很多東西這叫智慧,他有能力去了解很多東西那個指的就是對境;由醬子你去體會有境是什麼。這個我感覺蠻重要,因為現觀裡面很多東西確實都是在談有境,比方,講3智、那是標準的有境,講4加行、4加行也是有境,千萬不要誤解4加行是對境,對!4加行在修行的時候有他的對境,可是4加行本身是修心,佛學在修行的時候是修心、就是修有境改變你的有境,不是去改變你的對境。醬懂?!他的重點是改變你的有境、就是改變你的智慧,所以最後那個果還是很標準的,像一般講成佛,就很簡單,梵文那個佛就是覺悟的覺,這個覺就是代表智慧,智慧就是有境
我每次都會重複講,就希望大家比較能理解這個有境、為什麼這個會比較難,因此一般是把他要講的再加上我的感覺,後面還會講到,但我先簡單說一下。以前讀《略義》他也有解釋過,他說~~一般描述有境、理解有境有幾個方法1、描述對境,講這個有境的對境,然後你去體會這個有境,這是一個方法;2、用支分,你要知道佛學這個支分就是本體以外的東西他叫支分,有境本身叫做本體,那對境算不算是本體呢?理論上應該是本體的一部分,這點我比較不敢講……可我的反應對境也是本體,那支分指什麼呢?他有時會告訴你因,然後你由因跟果的關係你去了解他要講什麼、這就叫支分,這不是直接講本體,是用因果的方式讓你去體會。用對境,用因果用支分這一類的這是一個辦法,那還有3、這後面有現在就不講了等等碰到再說。
重點就是~~你在讀現觀的時候你一定要了解你要學的是有境,那他有時候沒有辦法直接跟你討論有境,他會講對境,你就由對境去體會有境;或者,他會跟你講支分,由因去體會果、或由果去體會因,會用醬子一個方式。
((現觀-004-略義-004-20221206*****讓你理解有境的方式~~~對境、體、相、因果
我們知道《現觀莊嚴論》是討論有境的智慧,所以不論讀到哪裡這個概念不能沒有,不過他裏面也說到有時有境很難描述時他會講對境、用對境讓你體會什麼叫有境;有時很難講清楚他會用本體,其實佛學空性的概念裡面是沒有體的,現在可以說是用他空的概念來說他的時候還是可以講的,但基本上要理解這只不過是借用那個名詞而已,就說用本體的角度來說明;有時候會用相的角度,體、相,在佛學裡是沒有體的,很多情況其實講體都是用相來代表,因為,真正深入時他的體都是空性,但你可用他空另外一個角度來說明。還有一種情況是他用因果在講,講他的因讓你去聯想他的果,那個果就是他要講的東西,可他沒辦法講果的時候他講因,由因你可以去體會那個果;反過來也可以,他會講果讓你去體會那個因。 20230509))
修行修心是改變你的有境
一般描述有境有3~對境、支分如因果關係、最後等下碰到再說

 

首先是三智:

一、遍智:指的是佛陀相续中具有殊胜智慧方便、彻知万法的一切现观,包括尽所有智和如所有智,或称之为果无愿的智慧。所谓遍相智,就是对世间一切相通达无碍之义。

二、道智:指一地到十地菩萨相续中的道无相的智慧,具有殊胜方便和智慧的一切现观。菩萨因为通达了人无我和法无我,所以对一切道没有相的执著。

三、基智:基无我的智慧,具有殊胜方便智慧的现观。此中又分真实的基智和相似的基智,真实的基智是菩萨相续中证悟二无我的智慧,这是本论的所取基智;相似的基智是声闻缘觉相续中的智慧,属于所舍基智(遠基智)。以前者可以了达后者。

一開始就跟你提到3智,這裡是堪布講的,他也一定是有所根據的。
遍智叫做果無願,道智叫做道無相,基智叫做基無我,這讓人馬上聯想到一般叫做3解脫門3解脫門是哪3個?就空性、無相、無願,這3個叫3解脫門。那3解脫門有不一樣的說法,解釋方法是非常的廣泛,比方,其中一種會把3解脫門解釋……這個解脫現在不一定要講到成佛,一直在提醒各位很多經也好他講的目標有時不是用成佛他用見道做最終目標,並不是代表見道完以後就沒事了,不是,他只講到見道。那一般3解脫門有時是提到見道的時候他會把空解脫門當作是資糧道、無相很標準的就是加行道,為什麼他要醬子比喻?確實是有關連的,因為你在空的資糧道裡面最重要就是你用比量去抉擇空性,所以這叫空解脫門;到了加行道的時候當然就是無相,因為在加行道裡面那個暖頂忍世第一法用一個大乘簡單的修法的比喻就是先修唯識無境,沒有境了以後連識都沒有了,所以是無相、這是比喻解脫門。無願就是比喻見道,見道了。這邊是另外一種做法,但原則都是一樣,這邊最終的那個叫遍智、他叫果無願,就把一般3解脫門的無願解脫門變成是成佛的那個位置;道無相,強調的就從一地到10地菩薩,也可以反過來講這叫修道;基無我,這叫見道,可以醬子去了解,所以在基智就變成是殊勝方便智慧的現觀。
其實反過來講基智、道智、遍智這3智就是見道、修道、佛地或佛道。醬你就發現這3解脫門空性、無相、無願是蠻重要的一個東西,在觀念上面他有時代表的是佛學修行裡面三個很重要的階段
這邊又提到一個真實基智跟相似基智,佛學裡一看到相似第一個反應就他是假的,一般在文學上說相似是雖然不是真的但他也很像,相似在佛學裡大部分是反面的意思;真實基智,當然就是3智裡面最後得到遍智的那個基智,至於聲聞緣覺的那種遠基智就是相似基智也是菩薩修行中要捨的那一部分
3智,以前講過,遍智是目標,基智、道智是策略,那現在用另外一個角度、用3解脫門來解釋時,基智就基無我就相當於資糧道,道智就道無相、加行道,遍智就果無願、見道;若是倒過來也可以,基智就是見道、道智就修道、遍智就佛道。概念都是一致的。可是在小乘的經典裡面,這也沒辦法因為都是阿含經一類的,他們有時會把無相變成……比方,現在講無相是加行道,可是阿含經有的地方無相解釋好像是資糧道,是有這可能性,甚至無願放在……你要了解整個阿含經包含當時各個部派不一樣的見地那裏面是很複雜的,現就是給你醬一個概念那你也不用去想太多,就參考剛剛前面講的比較單純。

之后是四种加行:

四、正等加行:圆满修行三智一切相的现观叫正等加行。其中共分二十类 2+3+15 修行方法,归纳起来,就是不住加行和不行加行两种。四加行为修行之道,三智为所修三智所摄的一百七十三相要从头到尾一个不漏地全部修完,这整个过程就叫做正等加行,其界限是从资粮道到无学道之间。
前面《總義》明明講過修行方法20種,就 2+3+15以前也解釋過,這是印度人很奇怪的分類,就像我們講增一阿含,什麼叫增一?就說一個東西假如他是一的話他是醬子,我也可以用2來解釋他就變成前面那個加這個,也可以用3來解釋他就變成前面那個加這個再加這個,所以叫增一,就是每次加一。他們習慣如此,當他講20種,那在《總義》裡面內容是很清楚的,一個是2種時就是代表全部的修行方法分成無住加行、無行加行這2種,這就是2;全部的修行方法根據3智分成3種修行方法這就是315,指修行人在不一樣的位階裡面,比方說現在是在資糧道還是加行道、或是修道裡面的第七地等等,用醬子的角度來分類的話就是15種,這就是15。所謂202+3+15而不是20種,他這2種就是不住加行和不行加行,就所有的方法到最後可以歸納成這2種,一是沒有能、一是沒有所,這是真正他們正等加行修行到最後結果是要得到無相等持、就是證空性的意思,所以當然無住跟無行能所都滅了就是空性3就是用3智分成不一樣的修行方法15是針對境界,修行有不一樣的境界,用境界來分成15,概念是醬子。那因為我個性上很著重前後一致,在概念上都可以串通的,那這有什麼好處?就不容易忘、不用去背且會越讀越懂,因這就變成都在一個原則性的邏輯架構裡面,你會非常清楚、且不容易忘,也比較能真正的有體會,就對比量、抉擇這方面有幫助。但是有時就會碰到……這邊還不會,到下面……每次碰到對我來講是一個煩惱,就怕把各位帶進一個對什麼都不相信了,並不是醬子,因為我之會醬子是因我要非常相信這個東西才會有這個反應,那這個反應每每到最後都會解決,解決以後就發覺我再也沒有疑問了。所以這對我的幫助很大。萬一你們也被我帶到這種境界時你也不要煩惱,最重要就是你也要想盡辦法去突破這個,你自己要花時間用腦筋,若沒有,至少你在心裏存有這些疑點,有一天就會找到答案,一般都是醬子。
這個所謂20類若不醬子解釋你完全不知道怎麼叫有20類,這是20種修行方法。歸納起來就無住加行、無行加行這2種,這什麼意思在前面都讀過。那這邊最重要是講4加行是修行的道,一般叫做方便,三智是所修,這句話就有問題了,3智不是所修,3智是所修的果,所修跟所修果是有差別的,所修是這173、這才是所修,三智所攝的一百七十三相要從頭到尾一個不漏地全部修完,這才叫做所修;3智是所修的果,或者我的解釋一個是目標,目標最後成就以後就是果,或者是策略,策略也是目標重要的一部分、最後當然也是果,雖然他是次要果但也是一個果。所以真正的正等加行就是修173,這整個過程就叫做正等加行,這173相你看他舉例時是從無常開始,為什麼從無常開始?416行相就是無常苦空無我,苦諦4行相的第一個行相無常,很明顯應該就是觀苦諦4行相無常苦空無我,再加上後面12個就是416行相,這是我猜的、讀到後面就知道了。除了這個以外還有百餘個,那就是共173個相每一個最後都觀成空性。
173相很重要,記得在學《總義》的時候,華智仁波切他告訴你到了次第加行還是修這173,這很關鍵、後面讀下去就知道了,那明明在講次第加行時提到了6度、6隨念等等,當時他做了很清楚的解釋這叫支分((總義-008:所謂十三種次第加行,只不過是次第加行的修行內容支分,而並不是正行修法~ie快速次第修、攝集於一。次第加行13義本身並不是修行方法,跟173相一樣也是修行內容,就正等加行有173相、次第加行再補上這13相所以說是他的支分。)),那現在再一次跟各位講支分在佛學裡面的意思,若用這例子來比喻的話,這173相就是他的本體,所以他在次第加行時提到的東西那個叫支分,他叫什麼支分?比方,6度就叫6度支分,在大乘裡面6度很重要((總義-008:也就是每一個相中都要包含六波羅蜜多,以空性攝持的方式來修持,那就是後面七種次第加行的修法。))6隨念前面的佛法僧就叫所依支分,隨念天就是見證支分,這什麼意思?因天可以給你證明你在修行。至於隨念捨與隨念戒這2個次第加行就是你增上生的支分,這個就叫支分,就是你因為修了這個你才能得到增上生。這前面都學過的,只是再提醒一下,讀這個在《總義》裡的東西是不能忘的
173相這裡面有各種不一樣的修行方法,在最後都是用不住、跟不行,中間3智不一樣的部分有不一樣的修法,然後在他的境界上有15種不一樣境界時的方法等等,讀下去我們就會懂。
正等加行173相才是所修、3智是所修的果
次第加行還是修這173相是本體6度是支分

五、顶加行金剛喻定無間道:各个修位当中达到极点的现观叫顶加行。修二十种正等加行的过程中,每一阶段都有一个顶点,此时所修的即为顶加行。←無相等持(修法性)
再來就是頂加行,頂加行,這邊有一個麻煩,舉例說明一下~~~各個修位當中達到極點的現觀叫頂加行。這容易懂,因為……比方,這15個每一個不一樣的境界到某一個,或者說你的資糧道到頂的時候,以5道來講這中間在抉擇上面最重要那個就是讓你進入4加行、就是進入順決擇分,那這個就是頂加行,所以在正等加行裡面會提到這個順決擇分、在頂加行會提到見道也會提到修道,這都是每一個階段裡面的頂點,修道裡面你也知道從2地開始就是修道了,所以這些都有,那到最後完成的時候是金剛喻定裡面的無間道,在《總義》裡這都講得很清楚((應該承許正等加行的頂點就是次第加行。))。你也可以用這個理解,就說~~頂加行這個叫做無相等持,無相等持最究竟的時候就是金剛喻定的無間道。接著次第加行、或者漸次加行就是有相等持,有相等持的頂點就叫做剎那加行、也就是金剛喻定的解脫道。
***存疑處
可是他這邊又講~~修二十種正等加行的過程中,每一階段都有一個頂點,此時所修的即為頂加行。這個我有一點麻煩,因為跟我這裡面的理解就不是非常的配合,因為若是讀醬子你會認為173相這種修行裡面又可以分成20種,就變成有醬子一個味道在裡面,那這20種裡面他又有每一個階段的頂點,這我……我們再讀下去,至少在這裡我會比較不懂他為什麼要醬子講,當然也不是代表我一定對,但是存疑到最後一定可以找到答案。
以我的了解,其實簡單講這個頂加行~~5道的角度來講就可以解釋頂加行,因你資糧道到頂的時候佛學上術語我們叫抉擇,然後你就進入了加行道的4加行,這又有4個階段,暖頂忍世第一法每一個都有他的頂點,因為他裡面又可以分上中下、所以到了上就是頂。那麼見道以後2地、3地、4……每一地都有他的一個頂,所以在解釋上比較合;那這時又去拉這20種正等加行我就不懂為什麼,以後再看吧,繼續讀下去到最後一定會全懂,應該怎麼解釋都會很清楚。

六、渐次加行:循序渐进修行暂时道相的现观叫渐次加行。这里每一段修行方法都是循序渐进總攝為一的过程,自始至终不会超越,次第修到圆满。此中支:六波罗蜜多、六随念和无实性智渐次加行,可见已经包括了整个六度万行
次第加行他講的是一個暫時道相,每一種修行都是循序漸進,這跟前面讀的又……前面我的記憶當中,正等加行有2+3+1520種修行方法,這個漸次加行在修行的方法裡面就只有快速次第修、攝集於一2種方法,比方你在修苦諦,無常苦空無我這是4個東西,你很快的從無常一直到無我在很短的時間都把他過過一遍,這就變成把他當作苦諦就是有一個整體,他有2種方法,一種是快速順序通過不一樣的東西,另一種用6度是最標準的例子,你修任何一度都要包含其他5度,在次第加行裡面的修行方法就這2種。***存疑處***不過,這2種方法是要都使用還是只用一種、或者有時用這種有時用那種,在《總義》裡就沒有說清楚,仁波切金剛句是用並 ((以在自相續中明觀的方式,而令無常、痛苦、空性、無我等相1依次在每一個邊際剎那很短時間中再再嫺熟,2將其他三相也攝集於無常之中。))堪布是講或者,在漢文裡面並跟或者不是一樣的意思,英文裡並應該是and,並則是2個都有,或者是2者間採用一個。但我們繼續讀下去就會知道的。
接著又說~~其中又分6度、6隨念等等,這就可以包含整個6度萬行。那我記得明明《總義》讀到的講這邊還是修173相,在漸次加行提到的6度、6隨念、無實性智漸次加行這些他叫做支分,6度是6度支分、6隨念又分所依支分、見證支分、增上生支分,這13義不是修行方法而是修行內容,就像剛剛講的苦諦裡面的無常苦空無我這在漸次加行也得修,就是把這4個合併成苦諦的概念,這就漸次加行的修法。
***為什麼會現空雙運***
當然裡面稍微有點差別,特別是到聖人的時候,因為正等加行的目的、結論是空性,所以是無相等持、修的是法性;漸次加行這邊是有相等持、修的是法相,對凡夫來講不太容易把它解釋清楚可聖人就很清楚,因為聖人在正等加行得到空性以後他用這個空性的基礎再來就是無間道了,頂加行這邊就是他得到無間道了;然後轉過來解脫道呢,在《總義》裡有很重要的一句話((***因現前一種無漏之法,從而現前一切萬法的遍智))~~因為他得到了無分別智慧以後因為有這個智慧他就會產生許多其他的智慧,這個其他智慧就是他用那個空性的基礎他再回來再觀這173相、就是非常明白這個相都是空性,當然前面那邊他已經修出來這173相都是空性,這邊呢就是這個空性也可以變成這173相,就是等於有這樣;所以他們為什麼到最後會合在一起,合在一起就變現空雙運,他的無間道跟他的解脫道這2個會合一、或者說無相等持跟有相等持2個會慢慢的分不開。所以你才了解為什麼修到最後在佛那裏是現空雙運,大概是醬的一個概念。
所以這邊到最後不像那邊頂加行分了8個、這邊就是剎那加行。
真正漸次加行修行方法就是快速次第修、攝集於一,那正等加行11義這邊很清楚第2義是在講加行有2+3+1520種加行,在《總義》裡就提出來這20種歸攝成2種就無住跟無行。

七、刹那加行金剛喻定解脫道:顿时修行究竟道相的现观叫刹那加行。所有渐次加行修行圆满、接近要证无学道之时,有一无间道+解脫,是于一刹那间顿时圆满所有资粮,此即为刹那加行,其界限只在有学道结束的一刹那。因此,刹那加行并不是凡夫人所修,也不是一般圣者所修,唯有即将获得无学道的大菩萨才能修持。←有相等持(修法相)
剎那加行,在《略義》裡很清楚的將剎那加行分做4個概念,其實這4個概念只是為了解釋方便讓你了解、真正是只有一個概念,在最後那個剎那加行只有一個概念就是金剛喻定的解脫道,就只有這個概念。
堪布這邊說~~所有漸次加行修行圓滿的時候、接近要證無學道之時,有一無間道,這無間道其實是正等加行的東西,應該是有一無間道還要加上有一個解脫道,因為這邊重點不是談無間道、是談解脫道,所以你是在一刹那間頓時圓滿所有資糧,此即為刹那加行,其界限只在有學道結束的一刹那。因此,刹那加行並不是凡夫人所修,也不是一般聖者所修,唯有即將獲得無學道的大菩薩才能修持。你們現在一定要了解末學並不是要挑戰任何人講什麼,對我來講我是為了我自己,因為,我習慣就是醬子、就是很嚴謹也有一套……那現在會講出這些或者會提出一些問題不能說挑戰,重點是因為這些牴觸到我的原則,若用我的原則我就不用背而我會很清楚,那這邊為什麼我會要討論這個,因為剎那加行並不是無間道、是解脫道,其實這個解脫道是佛智,所以他是金剛喻定裡面的解脫道。金剛喻定裡面的解脫道若用另一句話來講就是佛智。

最后讲法身

八、法身:所得果的功德究竟的现观就是法身。先前所有的修行圆满,获得的成就就是三身无别的法身。
法身蠻重要的,你要記住法身跟事業2個為什麼分不開?為什麼要合併講?這就涉及到3轉法輪的概念3身無別,這還比較容易懂;其實不止有3身、有4身,《略義》讀過前面有一個自性身,這後面會讀到,到時再細講。

对于以上八种现观,有些论师划分为基三智、道四加行、果法身,三智为所修之对境目標、策略,四加行为修行的方法,法身为修得之结果。实际上,三智、四加行、果位法身并不完全是他体法,以遍智为例,四种加行并未离开它,法身果位现前的也就是它。遍智和法身并不重复,就像昨天讲的《六祖坛经》也在说,基位智慧自性身、本來清淨是每个人本自具足的,因此有安立的必要,而法身是从最后现前无可言说之境界的角度来安立的,所以不会有重复的过失。
以上八種現觀,基本上就是基三智、道四加行、果法身。堪布說三智是所修之對境,若是我會把這個對境解釋成三智是所修之目標、或者是策略,因為真正目標只有遍智,而策略是一個很好的解釋方式,策略也是目標的一部分,你若懂目標、策略、行動方案這之間關係你就很清楚解釋成策略的用意;那四加行是修行的方法,法身是修行的結果。堪布下面這句話很重要,他說~~實際上,基、道、果並不是他體,這邊若用因明的角度他是一本體3個異反體,醬就很清楚,所謂的基道果其實是一件事,這種概念是很重要的。以遍智為例,四種加行並沒離開它,最後目標達成時就是這法身果,這是很重要的概念,就好像講法相跟法性,搞到最後你千萬不要以為有一個法相跟一個法性,這不是佛學要教你的,他要教你就是法相跟法性其實最後也是一件事、是一件事這裡面就涉及到現空雙運,這個是最後的概念。這個概念老實講我們會對佛學如此信任,就是今天科學上發現很多事情就跟這原則都是一樣的。這邊堪布又提到《六祖壇經》中說到~基位智慧是每個人本自具足的,因此有安立的必要,那法身是從最後現前無可言說境界的角度來安立的,當然這法身是不可思議的、這是空性的一個概念,所以不會有遍智跟法身重複的過失,其實這個就是自性身、或者我們講的本來清淨,也就是4身其實也是一件事,就自性身、報身、化身、法身其實都是一件事。

我们以前也讲过般若波罗蜜多的几种分类——基般若、道般若、果般若、文字般若。基般若是需要现前的心的本来光明和空性无二无别的境界;道般若是一地到十地#1華智仁波切《現觀略義》中說道般若亦含無學道之间圣者相续中的智慧现观;果般若是佛陀相续中的智慧现观;文字般若是词句、文字、名称结合起来所表达的一种特殊意识状态(有些人认为文字般若是作为外在表象的那些文字,其实不是这样。真正的文字般若是显现在我们心里面的一种符号義共相,能代表佛陀智慧的那样一种形象)。
這裡講到~~基般若,是需要現前的心的本來光明和空性無二無別的境界,這有講過,真正在密宗裡面這2個都是他們在入定時的境界,他在空性上有一種光明這不是現在電燈這種光明,這是一種境界,那我們也知道這個最後就發生法身功德跟法身,用如來藏3轉的教法這就很清楚了,所以基智是談這2,也就是用如來藏解釋1叫法身、1叫法身功德。
道般若,是一地到十地#1之間聖者相續中的智慧現觀,不過這邊要加一句~~在《略義》華智仁波切有說過道般若應該要含無學道,這邊堪布把他分開也不是什麼問題,所以我只是提醒一下華智仁波切真正的是有說過道般若是從1地到10地然後包括無學道。((金剛句~~道般若:能夠抵達現證一切萬法離戲智慧的無住涅槃之法,即為道般若的法相;以見道、修道及無學道三道為主的五道,即為道般若的事相。其界限,從真實的角度而言,是從大乘聖道開始;從假立的角度而言,則是從資糧道以及加行道開始。))因為前面讀過的東西是不能忘的,忘了不就白讀了。((慚愧!自己都記不住,所以才要將錄音翻成文字好翻找啊 =_=||| 20230511))
果般若就是佛陀相續中的智慧現觀。
這裡要跟各位解釋的是~~堪布在這裡他用了符號,以我的角度會用義共相,他不是符號,他應該是下面這個形象,其實比較標準應該是用行為的行、有相無相的相,應該用行相2個字去表示,那這是要講什麼?我們要知道我們所用的語言基本上就是文字跟聲音,這文字跟聲音若是在你的腦中無法產生所謂的義共相、或者產生所謂的行相,那這個就不是語言了。因為對你來講沒有意義,發出來的聲音、或者寫出的一個文字都只是一個色法,沒有意義。所以,重點在這個文字般若能夠真正成為所謂的文字般若有一個基本原則就是他不再是色法,他是在你心中裡面會生起的影像而且是正確的((義共相))當他跟你寫空性這2個字、或者用中文聲音講出來空性,這時你心裡面馬上會起一個影像~~了解空性這2個字是什麼意思,或者你了解空性這聲音代表的意思是什麼,而且都是正確的。正確的了解就是正確的義共相,所以這符號應該是表示義共相的意思,因他要講的就是義共相。所以他後面又提到~能代表佛陀智慧的那樣一種形象,其實這個形象……我為什麼要用行相這2個字,因這2個字在佛學裡面就是總相,就是心裡面的,那跟義共相就可以配在一起了。那若是這個形象就不一定了,形象跟行相,這2個意思不太一樣。

这四种般若之中,何者是最根本、最正确的般若呢?为印藏大德所公认的就是基般若和果般若。至于文字般若,大都说它不是真正的般若,而是假立的般若,因为真正的般若乃是远离四边八戏的不可思议境界,若用文字来代替的话,只能视为道位的一种方便。道般若也是一样诸大德认为它与文字般若都是进入基般若和果般若的途径,是假立的般若,而不是完全真实的般若。
這邊就提到~~所謂文字般若當然不是真實般若,他能讓你產生正確的義共相可也還不是真正的般若。真正的般若一般就叫做基般若、或者叫果般若、又或者叫根本般若,這個基本上是空性,所以空性不會是義共相,是一種智慧、空性的智慧。因此文字般若當然不可能是真正的般若,可是他可以幫助你去了解真正的般若。至於道般若也不是真正般若,記得前面讀《略義》時,道般若有分真實道般若、跟相似道般若,真實道般若就是見道以上就叫真實道般若,見道以下就資糧道跟加行道就算相似道般若,這很容易理解,但是,是不是有代表道般若就不能算是真正的般若?這我還是有一點存疑,以後讀下去再說,可很明顯的基般若跟果般若一定是真般若。那道般若有沒有可能算不是真正的般若?這也不是講不通,因為這是一種方便,當你是一種方便的時候基本上就不會是真實的般若,因為方便離不開分別念、或者離不開世俗諦裡面的一些東西。以這個角度來講是可以成立的,但我們也就放在心裡面他有醬一個解釋,可是要記住~~道般若有分真實跟相似。
基般若、果般若是空性是真實般若
道般若分真實跟相似,是方便就離不開分別念

文字般若又可以分为经典般若和论典般若。经典般若即释迦牟尼佛宣说的大中小品《般若经》,有前辈大德们的译本存世;论典般若即印藏汉大德为般若法门作的大量注释。我们念《心经》、《金刚经》的声音也属于相似的文字般若,当这种声音浮现在我们脑海里浮現出正確義共相的时候,那属于真正的文字般若。
念《金剛經》的聲音是屬於相似的文字般若,我認為聲音本身要成為相似的文字般若,一定是這個聲音可以讓你腦筋裡面產生正確般若的義共相,他才叫做文字般若。不過也講得通,因為那個叫真實的文字般若,相似,就代表是假的,那這裡是通的。這個就是聲音本身他只是聲音的時候那就根本不是般若,那只是一個色法;要當這種聲音浮現在我們腦海裡面時他能夠浮現出正確的義共相這時候才叫做真正的文字般若,所以我加了這幾個字,若你有讀因明就比較容易了解,沒讀過那你由我這些文字你也有辦法體會他要講什麼、他真正背後所指的那個意思。

下面就通过略说七十义来进一步了解般若,大家最好能够背诵这七十义的法相,这样,到广说的时候就会学得非常轻松。

 

丁二、以七十义略说分支:

这里也是按照略说论体的次第来一一说明的。对于本论的八种事,每一个都可用许多不同的法来进行说明,比如遍智就分十种法,道智有十一种法,基智有九种法。

为什么要用这么多的法来说明呢?因为,如果只是简单给出有境遍智这个名词,我们不太可能知道其确切的含义;只有从本质、分支因果、对境、via所傳遞的行相分別念/總相等各方面介绍它,我们才可能知道何为遍智。比如说,我们要了解一个企业家,仅仅知道他的名字是不够的,必须较为全面地去了解他的毕业院校、工作经历、人品、性格等情况,才能在心里建立起对他的大概印象。
這裡是蠻重要的概念,因為他要講的是有境,那我們很難懂什麼叫有境,其實聖人的對境也不見得好懂,但有境是更難懂,所以你只有從本體,就是有時你解釋就直接解釋就是用本體解釋;或者你用分支做解釋,分支,比方~因果,這本體是什麼意思、這分支是什麼意思,這個當本體其他就變是分支了、你不是直接談他的本體,就好像一個人的身體,你現在是講他的手跟他的腳,這就是分支的意思;還有用對境,對境跟有境其實這2個關係是非常密切的;重點是下面的行相,他要解釋有境的時候他可以用本質的側面、或者用分支的側面、或者用對境的側面,那這個側面的目的是什麼?就是通過這個側面就會傳遞給你行相,醬你就知道我行相在講什麼,或者是義共相,義共相就是一種行相,也就是一種分別念、一種總相,那麼用醬子你去理解有境。他要跟你講有境的時候他直接用有境的本質、或者用有境的分支、或者用有境的對境,那是幹嘛呢,就是由這些方式通過這些方式傳遞給你一個很正確的行相,用這個方式讓你去懂有境,這裡面的內涵是醬一個意思。為什麼要特別指出來這意思?也就是你學的時候你就知道了,不管他現在用什麼東西在跟你解釋,最重要是他所傳遞給你的這個東西你有收到、而且是正確的收到他要傳遞的行相。這點很重要!

当然,在广说时,七十义的每一法还要引出很多其他道理,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对般若生起清楚的认知。所以学习现观还是很有必要的,不过如果对佛菩萨的境界一点都不想了解,那我们也没有办法。现在世间人每天关心的就是钱和比较现实的吃穿住行问题,不要说出世间的甚深道理,就连世间一些稍微有点神秘的东西都不感兴趣,这就是所谓业力深重吧。

第一、能代表遍智的有十法:

    1发心与2教授,四种3抉择分,
    正行之4修行所依,谓法界自性,
    5修行所缘6修行所为7甲铠8趣入修行
    9资粮及10出生正行,是佛遍相智。
遍智一共有10義,因這前面都有讀過,怕時間不夠就很快的過一遍。

学习了这里的十种法,大家应该就知道佛到底是什么样了。当然,这十法只是遍智最主要的特点,除此之外,佛肯定还有其他的功德特法。就如先前所举的例子,我们要认识一个老板,首先会列出他的公司、地位、财富等十个最主要特点,而对于其他的特别之处,就不会一一列举。

(一10-1发心誓願:要获得佛陀的遍智,一定要具足缘一切众生的大悲和趣入佛果的智慧,这样的菩提心是表示遍智最重要的一法。后面广说时会详细介绍菩提心的分类、本体等。
一定要記住,有時他把這個發心當作3智,這個發心是遍智裡面的東西,意思是說要成就這個遍智他前面有一個誓願,沒有這個誓願他不會成就遍智,所以這很重要,就是我們一般講世俗菩提心,最後會成就勝義菩提心。後面也會講這個發心其實學問很大的,以前單學這發心你就知道有7因果、有自他換,這深見廣行所用的不同的方法,你也知道這發心有20種不一樣的比喻,在每一個修行位階的時候他的發心都有一個比喻,所以發心其實很重要。我們以前也學過不要說沒有這個發心不能成佛,你還根本就不算大乘。可有時候心中很焦急,因為心發的不好。

(二10-2)教授成辦誓願方便:即大乘佛子发菩提心后如何修行的教言。真正的教授是由甚深智慧所引发的修法窍诀,只有一地菩萨以上的圣者才能赐予;相似的教授,地前凡夫也可以宣说,只要是心怀利他,而不是自私自利,都可以相应地给予别人教言。
這個教授指的是人家教你、不是你去教別人,所以這就是成辦你誓願的方便,你有誓願、人家就教你用什麼樣的方法、或什麼樣的方便能夠讓你達到這個誓願。這裡有強調真正的教授是一地以上的聖人,其他的都是相似,所以才一直跟各位講假如他不是大德你懷疑他並沒有錯,因為真正的教授一定都是一地以上的聖人,那現在教你的不是一地以上你都可以存疑,所以我講的你們存疑也是正常的,因我並未見道但我是很仔細很嚴謹、不會亂講的。

(三10-34抉择支:获得大乘见道的必要条件就是加行道的四种抉择分——暖位、顶位、忍位、世间胜法位,此时具备所缘、行相、因、缘、所断五种圆满之特点參閱研讀筆記第5,因而可以说是修道过程中最主要的阶段。先发心欲取得佛陀的智慧,然后在资粮道得到教授,再从加行道开始修。
再來就是順決擇分,這是很重要的一點,一定要經過暖頂忍世第一法,這裡沒時間細講,但以前有給過補充資料((翻回去查了,當時因時間很趕光看過根本沒講就pass過去了 (╯╰)|||)),這順決擇分具備所緣、行相、因、緣、所斷有這5種圓滿,這是蠻重要的一段因你沒經過這個你沒有見道,但前提是若你沒有在資糧道裡面得到2個東西你是沒資格進加行道,哪二個東西?一個叫決擇、或者叫比量的證悟,什麼叫比量證悟?你用分別念去瞭解空性是什麼,因為最重要在加行道就是要證悟空性,所以你非常徹底瞭解什麼叫空性而且你也沒有疑問、你百分之百的通達可是你是用分別念,這就叫比量證悟。第一個要用比量證悟,那比量證悟要靠什麼?要靠聞思慧。所以我們現在在讀都不能隨便,因你一隨便你就不會有所謂的決擇那個比量證悟。除此之外,第二個就是奢摩他,雖說還是世間法可是非常重要,得到奢摩他的意思就是你離開了欲界跟色界產生了交集,為什麼要跟色界產生交集?因為色界有二個很重要的輕安~身輕安、心輕安,這二個可以幫助你最後能夠證悟空性,所以沒有這二個你也沒資格進加行道。因此在資糧道最重要就是比量證悟、決擇,另外就是要修世間定,並不是得到奢摩他就解決了,因未到地定也算奢摩他,按照佛陀的講法要有4禪的功夫你才會事半功倍。
堪布有講第一個你要發心,在發心了以後你要有教授,這個教授就是你在資糧道裡面得到的,就剛剛講過的聞思慧、就決擇,當然這教授也包括教你得到奢摩他,所以這教授範圍有二~~一是教你所有的對境,就修行上需要的所知,再就是要教你入定、得到那個世間定,醬最後你才能夠進到加行道。

002-順決擇分5種差別 2022-11-15.jpg
((其實蠻不喜歡為了趕時間就前面說後面會教就匆匆過去了,到了後面又說前面教過了也就匆匆過去了,像這一段的文字說實在自己是有看沒有懂,也只能怪自己駑鈍又不愛念書。不過再往下翻後面是真有很詳細的論文……20230512))

(四10-4修行所依自性住種性:修行的所依即是心的实相种姓。一般来讲,身体也是修行的所依,如果没有得到人身,是没办法修行的。但修行最主要的所依就是,心的本性,按二转法轮的意趣叫做法界自性,按三转法轮的意趣叫做如来藏,按密宗来讲就是光明觉性
這裡就是提到你的自性住種性、也就是你修行要有一個所依。當然修行一定要靠身體,其實最重要的所依、自行住種性指的就是如來藏,或者2轉叫做法界自性、3轉叫做如來藏,那3轉如來藏在密宗叫做光明覺性,其實3轉如來藏就是光明、這2個蠻接近的。
其實,今天這個所謂的3轉或者他空中觀就是銜接密宗很重要的一個橋樑,若是對3轉東西不清楚的話,你進入密宗很痛苦。可話又講回來,你沒有2轉你是不可能正確知道3轉。

(五10-5)修行所缘:作为取舍所知中所缘的根本为修行所缘。这样的所知包括了一切有漏无漏法,或者说世出世间法。现在有些修行人的所缘过于狭隘了,只肯在无边无际的所知大地上的某一点挖一口井、打一个桩,类似大学生只专攻某一专业,而不希求其他。但是,大乘佛法的修行所缘其实是无比广大的。广说部分介绍修行所缘和修行所为的文字不是很多,你们若想了解,可以提前翻一下(讲密宗窍诀时,后面的部分不建议随便翻,边讲边看对开悟心性较有帮助,讲显宗则关系不大)。
修行所緣,也就是取捨所知中的那這包括一切有漏無漏法,這包括一切有漏無漏法就是我剛剛講的,假如你在資糧道裡面學那些奢摩他、或是未到地定一直到4禪、甚至4空定,那這些都是有漏因都還在3界裡面,所以為什麼會提有漏無漏,當然除此之外還有很多有漏,到你見道以後那就是無漏。

(六10-6)修行所为:即修行的目标,是为了获得究竟的不共所修法三大——無間道、大解脫道、大心。烦恼障、所知障全部断除,是为大断;智慧无碍照见一切诸法,是为大证;于无所有之境界中起方便大悲,是为大心。
修行所為就是大斷、大證、大悲,一般大斷就是無間道、大證就解脫道,所以不能小看無間道、解脫道,那大斷這邊是在講屬於智慧的部分,大證這就是屬於方便的部分,所以智悲都在這裡,當然煩惱障、所知障都要斷掉。

(七10-7)披甲修行:具有方便智慧双运的意乐修行六度为披甲修行。有了无上菩提心,就等于披上了智慧方便双运的心灵铠甲,从此信念坚定地修行六度,不会轻易改变,好比一个军人披上铠甲之后,敌人的箭、矛、子弹等就无机可乘了。
這就是屬於精進的部分>

(八10-8趋入修行圓滿修所成:不仅披上发心的誓言铠甲,而且在行为上也真正进入道果圆满的大乘,于入定、出定状态中不断行持菩萨的六度万行
趨入修行就是你圓滿修所成,其實這都有順序來的,有的是聞思所成慧,這邊強調的是修所成慧,當然修所成裡面不止是包括未到地定、甚至是得到根本定,因為一到這階段就會涉及到無相等持、有相等持,凡夫是沒有的,涉及到無相等持、有相等持這2個就變成有入定、出定這之間的概念,入定就是一個概念,出定則有2種概念,1是解脫道的那也可以叫出定、這華智仁波切有解釋得很清楚,另一個就是你已經離開了座上修。這個入定、出定指的是座上修,狹義的出定就像解脫道這是座上修,那已經離開了的座間真正去修利他等等這也可以叫做出定。

(九10-9)资粮修行:修学加行二资粮双运道为资粮修行。所有大乘菩萨的修行都不会堕入一边,而是既有福德也有智慧,以二资双运的方式来行持。现在很多佛教徒由于没有深入学习,要么堕在福德一边,根本不修空性,要么只耽著一个空性的状态,对福德资粮一点也不重视,这都是进入了误区。
資糧道,我們都知道這很重要,福、智資糧都要有,你沒有資糧道你沒有資格進加行道。

(十10-10定生修行決定出生正行定離修行:最后必定从原来的不良心态中解脱,获得了知所成断证圆满为无生的智慧,这叫做定生修行。
最後就會產生一個你一定會成功的醬子一個修行~定生,最後你一定有辦法解脫。

以上这些是能表示一切能仁王圆满佛陀为利他所转法轮的不共增上缘——了知一切法为无生的遍智现观本体及分支的十法
這幾句話很重要,就是在提醒你以前在《總義》裡學到的一個很重要的觀念。他說~~這是利他所轉法輪的不共增上緣,這什麼意思?就上面所講的遍智經過這10種義、假如沒有這個10種作為增上緣,增上緣就是他的原因,不共就是這個因只有在成佛就是完全跟得到遍智有關的不是大家共享的,你有這些因、就是前面這10個義,那你就有辦法轉法輪。為什麼在這邊要把遍智跟轉法輪加在一起?也就是他前面《總義》裡非常清楚的告訴我們~~佛陀之所以能夠無作((遠離勤作))的利益眾生就是用轉法輪的方式。他不是一個一個的來讓你成佛,他轉法輪之後就要靠你自己成佛,所以,轉法輪是佛陀非常重要一定要做的一個事業,因此若有寺廟不傳法的話其實那是違背佛的教導,這就是為什麼會跟轉法輪連在一起。
其實這是改變心,他用增上緣也行,一般心法裡面……用增上緣這3個字有個好處,任何一個因,如若他不是親因緣、不是所緣緣、不是等無間緣的話一律都可以算是增上緣,增上緣的範圍很廣,所以他就是一種因。
這就是了知一切法為無生的遍智現觀本體及分支的十法,還記得前面讀過一個無願、果無願,那這邊一切法為無生就要跟那個果無願連在一起,這點蠻重要,那這邊為什麼不用果無願要用無生,這我就不懂了。其實無生不見得用在遍智,在基智就可以用無生了。那,遍智現觀本體,代表這10法裡面就有現觀的本體,有遍智的本體也有遍智的分支,分支或支分是一樣的意思,你一定要了解這2個字代表的含意,那你可以自己試著去區分這10個哪個是本體、哪個是支分,練習一下也可以、不分也行。

如果能从大体上了知这十种法,就会明白佛陀的遍智是什么样了。我们学习《现观庄严论》的必要之一,就是为了对佛陀的境界产生不共的信心。在很多人印象中,释迦牟尼就是一个历史人物——2500多年前出生于印度的净饭王之子,他因为种种原因出家,有一些聪明才智,写了很多书……这种形象能不能表现出佛陀的不共特点呢?当然不能,一个世间的名人也能做到这些。佛陀的境界远远不止于此,看过《释尊广传》的人都知道佛在因地是如何行持菩萨行的。而现在弥勒菩萨又从不同侧面给我们讲解了佛陀的遍智,不要说一般的世间凡夫人,甚至像文殊、观音等十地菩萨也不能完全具备这样的功德。只有懂得了这些道理,我们才能真正知道佛跟菩萨是不同的,菩萨跟我们也是不同的。

这里穿插着介绍一下注疏的作者哦巴活佛。以前上师如意宝去石渠求学,依止的是托嘎如意宝,而在托嘎如意宝道场的对面,就是哦巴活佛(全名多昂丹毕尼玛)建立的一个道场,当时约有一百来人。法王如意宝曾在他面前受过四心滴的灌顶補充資料,他大概是一九五几年示现圆寂的。他有个极其不共的功德,就是在定境中多次亲见弥勒菩萨而领受加持。我到学院之前,上师如意宝传过哦巴活佛的《〈现观庄严论〉释˙弥勒言教》,后来我在翻译过程中也发现,这位大德确实与众不同,他的疏释虽文字简略,却准确传达了弥勒菩萨颂词的意义。
這邊介紹了哦巴活佛至少知道為什麼哦巴活佛對堪布的影響這麼大,堪布的上師法王如意寶晉美彭措也就五明佛學院的創始人,他曾在哦巴活佛面前受過“四心滴”的灌頂,看到“四心滴”的灌頂這就明白堪布為什麼如此尊重他,藉這機會解釋“四心滴”的灌頂是什麼意思。
普賢言教-000-20181218 密 出世間9乘.jpg
在《大圓滿前行》共修時也介紹過,作為自宗一定要知道我們寧瑪出世間一共分成9乘次第,因乘就是聲聞緣覺跟菩薩,果乘就分外密跟內密,外密就事行瑜伽3部,一般前後譯派在外密上是沒有分別的,可是在內密上分別就非常大了,內密就是指瑪哈約嘎、阿努約嘎、阿底約嘎,漢文翻成大瑜伽、無比瑜伽、無上瑜伽,記得阿底峽就是無上……這應該是有關連的,那前面這2個就相當於生起次第、圓滿次第,在他們上面更高的就叫無上瑜伽,以我自宗叫大圓滿,若是白教噶舉則是叫作大手印、恆河大手印,花教薩迦叫作道果,那黃教格魯是母續、父續只有事、行、瑜伽、無上瑜伽,是另外一套,所以格魯在密宗是做了很大的修改,而一般紅白花這3教比較接近。
大圓滿法為前譯派不共的立宗處,前譯派指寧瑪、此外均屬後譯派,所以寧瑪就是大圓滿法,其他派有不一樣的名字那格魯是另外一套。可直截了當方便証悟心的自性圓成相,亦即諸法究竟實相;共二萬二千部續,合計640萬頌,這就知道這範圍很廣。最重要是到了阿底約嘎或是自宗的大圓滿還可以分成心部、界部、竅訣部,竅訣部又分~外竅訣、內竅訣、密竅訣、再加上心髓這4個。一般說即身成佛,那是要修持心髓部方可即身成佛,不是修持其餘無上瑜伽可即身成佛。
心髓也就是寧體、寧提,剛剛講心滴就一樣的意思,翻譯不同。那4心滴一般就是指母子心髓,這傳承稍微複雜~~~
((寧提(心滴)法系有兩支主要傳承:母心髓~~~布瑪莫札尊者又名無垢友他的心滴傳承--《秘密寧體》和蓮花生大士的心滴傳承--《空行寧體》。子心髓~~~無垢光尊者龍欽巴在上師面前獲得這兩個傳承的口傳,後在定境中親見蓮花生大士和布瑪莫札尊者,得其傳承和咐囑,編纂、撰寫了《四心滴》,共有五函,分別為:
1、《布瑪心滴》或稱《秘密寧體》,布瑪莫札尊者所傳;
2、《空行心滴》或稱《空行寧體》,蓮花生大士所傳;
3、《上師心滴》或稱《上師仰體》,對《布瑪心滴》作的廣釋;
4、《空行精滴》或稱《空行仰體》,對《空行心滴》作的廣釋;
5、《甚深心滴》,總攝前四函的內容而著的教言。
因為第五函的內容以前四函為根本,所以通常將這五函共稱為《四心滴》。
原文網址:希阿榮博堪布簡略介紹什麼是龍欽寧提
https://kknews.cc/culture/k23ga3r.html

引申閱讀:《大圓滿前行引導文 普賢上師言教》前言
https://fufufromtw.pixnet.net/blog/post/466696766  20230515))
後來,智悲光尊者晉美郎巴根據無垢光尊者龍欽巴的著作整理出來所謂的《大圓滿˙龍欽寧體》,就是大圓滿法且是在心髓部,心髓部名字叫做龍欽寧體,因為是無垢光尊者龍欽巴做了一個整理。現今五明佛學院就屬這一系統,那這邊所謂的“四心滴”的灌頂就是指這,你若沒經過灌頂是沒資格去讀這4部心滴,有資格做這灌頂就是前面有過這傳承的灌頂才能幫他人灌頂。醬你就明白這哦巴活佛確確實實真正是位大德。

在藏地,《现观庄严论》的讲义是相当多的,格鲁派宗喀巴大师四大弟子贾曹杰、克珠杰为主造了许多讲义,且每一部讲义的文字都特别丰富,另外宁玛派、萨迦派、噶举派也有不少。但真正能用浅显易懂的词语揭示现观密意的应该不是很多。因此我觉得多昂丹毕尼玛活佛所造的讲义极为殊胜,你们应仔细阅读。另一部由麦彭仁波切宣讲、其弟子整理的《〈现观庄严论〉注疏˙白莲花之璎珞》慧光集51,也是不广不略,非常好,希望大家也要参考。如果讲的时候不参考这些资料,又没有好好地预习、复习,以后很难说有没有再次认真学习的机会。一般在闻思时,是要翻阅很多资料以通达每天所讲内容的,即使时间不够,也要至少看一两本注释。
引申閱讀:宗喀巴大师及其八大弟子  https://kknews.cc/zh-tw/fo/66zxe2m.html  

堪布提到現在他主要是採用哦巴活佛的著作,還有米滂仁波切的弟子整理出來的《〈現觀莊嚴論〉注疏˙白蓮花之瓔珞》也就是簡師姊寄給各位的慧光集51,一般我都會再讀這本。

 

第二、能表示菩萨道智的有十一种法:

令其隐暗等1支分2弟子3麟喻道,
此及他功德,大胜利4见道,
5修道作用6胜解修道7称扬
8回向与9随喜,←出定(有漏)/→入定無漏无上作意等,
10修行修道11最清净修道原译为引发最清净,是名为修道,
如是说聪智原译为诸聪智菩萨,菩萨之道智原译为如是说道智

(十一11-1)道智支分能依道智圆满的殊胜功德是道智支分。所谓“令其隐暗等”,是指佛陀在印度传般若大法时,四大天王天、净居天等诸天人起先十分骄矜,不太愿意接受,佛陀便身出无量光明,遮蔽了众天人的身光,于是他们的傲慢心也就消失了。这是佛陀的一种特殊威力,令我慢等违缘断除,从而生起道智的所依。
遍智講完開始道智,第一個叫做支分,就他不是道智的主體,可以說他是道智的功德,是能依道智圓滿的殊勝功德,所以是道智支分。把功德這一部分當作支分,那是什麼功德呢?因為,佛當然有道智就當然有這功德,佛講法時天人身上有光所以都很驕傲,那佛陀就大放光明把他們的光都壓掉,醬子天人才恍然自己之不足、慢心才消失。所以第一個叫道智的支分,意思就是道智本身可以產生很多神變,就說菩薩得到道智以後會有很多神通,其實基智也有,佛陀神通更厲害。醬你就知道什麼叫道智支分,就道智有很多功德,比方神通之類的各式各樣的功德。

(十二11-2)弟子声闻道:了知共同声闻道无缘法不可得,是声闻弟子道智。小乘声闻弟子了知人无我的一分空性,对此菩萨以不缘的方式通达,这也属于道智的一部分。
就講所謂的無緣,就等於是他有聲聞道的智慧,這些聲聞道的智慧他用無緣2個字表示,最重要是菩薩用不緣的方式通達,為什麼他要醬子寫呢?因為這些聲聞弟子他們證到的是部分空性,他就是了解有空性、但他認為有這個法,那這不是這邊講的;他這邊講的是法不可得,就是有法空的那個智慧,這才是菩薩真正需要的聲聞智慧、就是正確的基智,也就說有一部分不正確的聲聞智慧是他要捨的,下星期讀道遠基智、近基智談的就是這個,這裡意思也是一樣。注意,這時菩薩就要用不緣的方式通達,這個很重要,用不緣這就是告訴你~~菩薩他得到的是法空、他也用法空的方式去得到……這你要去體會!

(十三11-3)麟喻独觉道:了知所知独觉道为无生相不可得,是麟喻独觉道智。独觉有两种,一为麟角喻独觉,一为部行独觉,两者都具有通达全分人无我和部分法无我的智慧,对此菩萨以不缘的方式通达,这也算是道智的一种。
再來是獨覺,獨覺不用無緣他用無生,那我的解釋無緣就是法不可得、無生就是相不可得,那這2個有什麼差別?這就參考而已,因為真正的獨覺要比聲聞智慧要高一點,因他已有部分的法無我,若要看層次來講,無緣就有點類似空性、無生就類似無相,無相位階要比空性高一點。
獨覺分2種,這我是不太了解,若有讀《瑜伽師地論》應該知道,以前讀過但沒有去記,但一樣菩薩也是用不緣的方式去通達。

作为菩萨,也要通达天人、声闻、缘觉相续中的境界,否则就无法教化那些根基的众生。就好像一个幼儿园老师需要通达孩子和家长两方面的心态,否则就当不好老师一样。

(十四11-4)见道道智:现见不共大利益菩萨道为无缘的现观即是菩萨见道道智。一般来讲,资粮道和加行道也有一些相似的见道智慧,但只有见道位才完全现证菩萨利益众生的一切功德皆是无缘的。
再來就是見道,他仍是提無緣的現觀,就沒有一個很明顯的區分,見道當然要比前面的聲聞獨覺要高,因為這邊是分別的、遍計的所知障在見道時全部斷掉,只剩下俱生的沒有斷。前面2個應該是指煩惱障,可法空就指的有所知障的意味在,那就說獨覺有斷掉一部分所知障,可這絕對不夠,見道是全部的遍計、或者是分別的所知障全都斷掉,那煩惱障當然是遍計部分、分別部分也全都斷掉。

(十五11-5修道功用:大乘修道的殊胜作用即是修道功用。广说部分会讲到,具有大乘修道境界的人对众生会产生许多利益,比如其住处成为佛塔一般的供养对境,其身不为天灾人祸所害等。
再來就是修道,我們都了解修道最重要關卡就88地能夠把所有俱生的煩惱障都斷掉,只剩下最後一點所知障就在8910地這3地裡面解決掉那就成佛了。

下面道智6義至11義這裡最重要就是在這修道當中有很多他稱作有漏,這裡相當麻煩需要做一點解釋。
前面頌~~6胜解修道7称扬8回向与9随喜,出定(有漏),勝解是一義,還有讚美、承事、讚揚這3個算在一個法裡面就道智11義裡面一個義,還有回向、還有隨喜,這4個義他叫做出定的有漏,意思是什麼?假如有漏指的是有煩惱,但我覺得這邊不要跟煩惱連在一起,這邊的有漏最重要的意思是他還是用分別念、這邊的修法是用分別念。那為什麼要強調不要跟煩惱連在一起,因他後面講的很清楚這是修道位、修道位的有漏部分。那修道位明明是見道上面的人他怎麼還在叫有漏?至少也不需要去強調他有漏,我認為他要強調的是他用的是分別念,所以叫出定;這就很清楚,這個出定不是狹義的出定、不是座上修的,這是廣義的離開座上修的,所以這個比較恰當的解釋~用世間分別念的方式去修的。所以你看這個勝解修道在修信,勝解修道功德在讚美還有回向、隨喜,這些你可以理解這些都算世間法裡面的一種,就用分別念的方式去修的。
下面頌文~~入定無漏无上作意等,10修行修道11最清净修道原译为引发最清净,這裡是入定無漏,這10修行修道其實就指的是無間道,11最清净修道其實就指的是解脫道,那這就是很標準的無漏。可前面那4個也不需要去強調他是有漏,他是修道裡面的東西怎會是有漏,醬子講你們應該懂我意思,以後讀到廣說可能會更清楚。
69 出定有漏應該是指分別念
出定無漏~~10無間道,11解脫道

(十六11-6)胜解修道信現觀:具有殊胜信解的修道后得智慧是胜解修道。胜解修道主要是就修道位的后得智慧讲的。凡夫人如果对修道特别感兴趣,很想修行,这也是一种胜解,但二地以上菩萨的修行意乐是更为强烈的。

(十七11-7)胜解修道功德:胜解修道中可以分出三类,这是分别宣说三类的功德——诸佛菩萨对自利为主的胜解位菩萨赞颂功德,对兼顾自他二利的胜解位菩萨如理恭敬,对一味利他的胜解位菩萨高度称扬。

(十八11-8)回向修道思現觀:菩萨在后得位将自己修行的功德回向给天下无边的一切众生,具有这样智慧的修行叫做回向修道。
這就指的思現觀。

(十九11-9)随喜修道思現觀:对自他所有善根进行殊胜随喜的修道后得智慧即是随喜修道。

以上四种都是具分別念的出定后得位所摄,下面两种则属于入定位
6種現觀有思現觀、信現觀、戒現觀、無漏部分就是現觀智諦現觀、現觀邊智諦現觀、究竟現觀。勝解修道,我給各位一個註解是信現觀,回向、隨喜這就指的思現觀,這都不是真正的現觀。所謂不是真正的現觀就是指不是無漏的現觀、不是在入定裡面的現觀。所以他會告訴你上面這4種是出定後得位的現觀,我加上一個註解~就這是具有分別念的出定位。下面就屬於入定位,就是真正的在入定位裡面的現觀。
勝解就是修信的意思,信佛法僧。再來,勝解修道功德,就說你有了勝解以後你會有什麼樣子的功德,這又分出讚美、承事、稱揚3種,簡單講就是信解以後會產生的功德。然後你一定要有回向、隨喜這算是思現觀,這些都叫做有漏。可是你看下面他也避免用有漏這2個字,所以,正確解釋有漏應該是~~他是世間的修法,用分別念的修法,並不是說他還有煩惱,當然還是有俱生煩惱可是他已是斷掉所有分別的煩惱,那重點不是在談他有煩惱,重點是談~他這些都是在修道位時候的修行,指的是他還是用世間用分別念的方式。這個說法應該比較恰當。
後面這修行修道10義就是無間道,清淨修道11義就是解脫道,醬子我們對無間道、解脫道又更清楚了,就一個是無相等持、一個是有相等持。

(二十11-10)修行修道現觀智諦現觀:大乘修道的每一阶段是依靠入定状态中的无间道而圆满的,此时的智慧即是修行修道。

(二十一11-11)清净修道現觀智諦現觀:无间道过后,便获得了解脱道,此时的智慧即是清净修道。

以上述的十一种法可以说明菩萨道智的特点,由此我们才知道,聪慧的菩萨不但要具备见道、修道的功德,还要通达天人、声闻、缘觉相续中的一切智慧,才知道圣者的修行功用、胜解、回向、随喜与我们凡夫有何不同,也才知道无间道和解脱道如何殊胜。虽然这些名词平时我们都在用,但对于它们专门的所指可能并不清楚,由此可见,仅仅能记几个名词并不代表了解佛法。
這邊堪布就強調說你要了解這些聖者對勝解、回向、隨喜跟我們有什麼不一樣……等等。

如是依靠十一种法来说明菩萨成办利他的不共增上缘——道智现观的本体及分支,其数目和次第是固定的。前辈大德于此虽也有一些辩论,但大都承认此十一法为最主要且不可或缺,由此说数目决定;至于次第决定的原因,华智仁波切在《〈现观庄严论〉总义——修行次第略说》總義第4中有明确论述,大家可以参阅。
不共增上緣~~以上這道智11義就是說明之所以成就為菩薩的原因,也就是道智現觀這指的是有境、一種智慧,他的本體還有他的分支,又強調他的數目和次第是固定的,也就說11種不會少也不會多,至於次第固定我比較不知道為什麼要強調這個,因為,次第到底是強調哪一個次第?後面有提到次第決定的原因,華智仁波切在《總義》有提到,但我沒這個印象,誰若知道再提出來。((去查過,《總義》第4課中有提過但未細說,就次第加行分2~~正義數量決定、兼說次第決定也就是一度攝6度之意))

在学《现观庄严论》时,我们一方面要了知修行的基道果都具备哪些功德法,另一方面也要注意汲取遣除他人问难的智慧。由于刚开始学,我发现个别道友稍微有点打瞌睡,这说明他已经乘上了弥勒菩萨的飞机,所以也是一种功德,值得好好回向、随喜。

PS
@ 抉擇滅基本上指的就是離垢清淨,有很多東西是非抉擇滅,也可以聯想為本來清淨,但這名相真正後面的解釋並不是用在這上面,因這是從小乘開始出現的名相,在《俱舍論》裡把非抉擇滅解釋為~~就是對付所知障,其實這有一個歷史的演變。
@ 所謂現相跟實相統一,這個是他空3轉教義裡面勝義諦跟世俗諦的分法,對一個聖人來講,他知道這個現相跟實相他是不會搞混的,現在他雖然在用分別念跟你講現相、可他了解實相是怎麼回事,因他知道這些現相都是空性,所以這個叫做勝義,他的所謂實相跟現相統一意思是醬子,因他們是一致的,簡單講就類似現空雙運的講法。如若不一致就是我們凡夫,我們在講現相時我們認為是存在的,我們並不知道實相裡面這個是假的。
@ 修行方法20種,就是2+3+15,最後歸結成2種就無住、無行這2個方法,也就是沒有能緣、沒有所緣,所有修行方法歸納到最後就是這2種,為什麼?這2種最後就是證空。3種,那是用3智來分,修行方法有的屬於遍智、有的屬於道智或基智;另外15種是屬於境界。其實應該醬子說就容易理解,20種分成3類,一類是只有2種,一類是只有3種,一類是只有15種。所以剛剛用增一來解釋,比方,他在解釋空性,若用一句話解釋是醬子,若用2句話解釋就變醬子,若用3句話解釋又變成醬子,這叫增一,每次加一。2+3+15,也是類似增一這種分類方式。像173相那就是修行時候的對境、也就是修行內容。
@讀到任何東西一定要聯想起《總義》與之相關的東西。

 

註釋

#1华智仁波切《现观略义》中说道般若亦含无学道。
#2修行最清净:原译为引发最清净
#3如是说聪智,菩萨之道智:原译为诸聪智菩萨,如是说道智
 

思考题

1. 八事各是什么?它与三智、七十义之间是什么关系?
答:将《现观庄严论》的所诠义归纳起来,最略即为三智;稍微扩展,便加上四种加行和果位法身,成为八事;再展开分析,便成七十义。

2. 详细解释般若佛母的含义。
:这有两方面的意思:一方面本覺(自性清淨):法界的本来空性即为般若佛母;另一方面是般若智慧的侧面,也即始覺(離垢清淨):补特伽罗依靠修行而产生契合此法界空性的不同境界,这也叫做般若佛母。

3. 用自己的语言介绍一下基、道、果般若的意义以及如此分类的必要。
基般若是需要现前的心的本来光明和空性无二无别對境境界;道般若是一地到十地華智仁波切《現觀略義》中說道般若亦含無學道之间圣者相续中的智慧现观果般若佛陀相续中的智慧现观。基般若=闡述理論側面的「內義(自性)」、道般若=討論應用側面的「外義(方便)」、果般若=詳說成就側面的「究竟義(方便生)」。

4. 文字般若的法相与事相各是什么?为什么说文字般若不是真实的般若?
:文字般若是词句、文字、名称结合起来所表达的一种特殊意识状态(有些人认为文字般若是作为外在表象的那些文字等色法,其实不是这样。真正的文字般若是显现在我们心里面的一种符号正確義共相,能代表佛陀智慧的那样一种形象心內行相)。因为真正的般若乃是远离四边八戏的不可思议境界,若用文字来代替的话,只能视为道位的一种方便。

5. 请复述表示遍智的十法及其大致意义。
:參閱補充資料。

6. 请复述表示道智的十一法及其大致意义。
:參閱補充資料。

 

arrow
arrow

    七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