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觀-019-總義-014-20230411
現觀總義講記︱第十四課

 

前面講了,甚深見派和廣大行派其實圓融無違,誰通達了就是所謂的智者。
13課時有講到深見跟廣行,在《總持自在王請問經》中關於清淨摩尼寶珠的比喻,經過擦拭、清洗、煉製最後成為摩尼寶珠,根據這龍樹建立了一佛乘、無著就建立了一個種性就是佛性,那一段我倒是覺得蠻重要的。

 

反之,如果緊抓住以偏執的貪嗔而進行的爭執不放,就會因此而積累起捨法的嚴重罪業,哪怕再聞思,也不能令相續獲得解脫。
14課一開始就說本來深見跟廣行都是佛教正宗的教法,但不能有所偏執只採用龍樹這一部分教法而彌勒跟無著教法就有某一部分不予採用,感覺這最重要還是指如來藏;以前講過西藏的利美運動~就所謂的宗派融合運動,意義是「無宗派」、「無偏見」的運動。利美運動對藏系佛法影響很深遠,在這期間出現了蠻多非常精細講如來藏的論文,比方,米滂仁波切的《他空獅子吼》《如來藏獅子吼》等等,若你今天想要了解如來藏這2篇不能不讀;當時眾所周知在如來芽上師座下有如日月般的兩大弟子,即如太陽般的蔣揚欽哲旺波、及如月亮般的華智仁波切,蔣揚欽哲旺波也就是《西藏生死書》中蔣揚欽哲的第一代,而蔣揚欽哲旺波、華智仁波切、米滂仁波切均是利美運動發起人之一。這邊雖然沒醬子講但我會提到就是因為都有關係,他現在就是講有一些人~都是佛說但他不醬子想,他執意要偏重於某一邊,這個講的很重,他說~你這個會造成捨法罪,這是非常重的罪業。
反過來,如果不能圓融理解二大派,而認為彌勒菩薩的《寶性論》等所說的如來藏光明本體不空,龍猛菩薩的《中觀六論》等所決擇的空性是單空,執持此種觀點並毀謗他宗,就會犯下嚴重的捨法罪。
其實這種情況確實比較嚴重。雖說藏傳佛教歷來聞思興盛,但由於偏執,部分人始終不能圓融二、三轉法輪,乃至在建立自宗的過程中排斥得厲害。有些人說,如來藏本體不空的他空派,跟常見外道無別;有些人則說,承認萬法空性其實是單空,跟斷見派相同。而在佛教融合的此時,由於不了知各派互不矛盾,學密宗的排斥顯宗,學顯宗的排斥密宗;顯宗當中,淨土宗不承認華嚴宗,華嚴宗不承認禪宗……。今天有人給我打電話:“本來我學大乘佛法,受益頗大,但我們寺院的方丈只讓我念佛,不要學其他的。我氣得不行,所以不得不放棄聞思。”

應該要圓融理解深見跟廣行這二大派,讀過《廣論》就知道宗喀巴大師並沒有深見廣行只採用一邊,就如《廣論》中強調的深見廣行這是鵝王雙翅缺一不可,可就我感覺重點還是在如來藏,因宗大師並未特別講如來藏,而後來的一些人至少是把他空當成是邪見,佛教中用這2個字是很重的說法。這邊他提到~如來藏本體不空,相信堪布一定非常了解利美運動,其實如來藏絕對沒有不空,之所以有的地方會討論他的不空是因為用他這種所謂的大無為、就是絕對的空性的大無為的這個角度,就是藉這個角度本身來說如來藏是不空、或者是恆常,但這基本上並不是在強調如來藏不空,而是藉這個來說明他空這個概念。其實我們都知道沒有2轉的基礎不能夠討論3轉,既然沒有2轉的基礎不能夠討論3轉,那如來藏絕對不會說他是不空的,這概念就是這樣的。
堪布把一些現象指出來~~廣行,有人認為是如來藏不空;深見,有人認為萬法空性其實是單空。醬子一來,這如來藏不空就變常見了,說離戲空性就變斷見了。其實,單空特別標明,就說他真正的含義是~~相似勝義,廣義來講他並不是在講深見這邊的概念,真正的空性是不能講的離戲大空性,你只要一說就不對,概念上就這種說出來的、在討論的這一類是沒有辦法,因不用語言文字沒有辦法讓你理解也沒辦法討論,所以這一部分都叫做相似勝義、他不是究竟勝義,究竟勝義就是離戲大空性。那應成強調究竟勝義,我自宗也是跟隨的,這點是沒有問題。現主要是講,單空本身有時廣義的是代表相似勝義,比較狹義的,就說空性本身嚴格講一個有、一個沒有,當然若是人的分別念可以扯出4邊來,有、無、既有既無、非有非無,這4邊是龍樹很喜歡用的,人的分別念就是這4邊,可是基本上有、無是很清楚,另外的既有既無、非有非無這2個其實在邏輯上是站不住腳的,那這就不去談了;那所謂狹義的單空,就是你現在只有破有、你沒有破空,你只破有因為講空性一開始最重要是先把有破掉,停留在破有的那個階段這個叫單空。其實空性本身不只破有、還破沒有,這才是真正空性。藉這機會讓我們對單空有一個理解,那至於為什麼會把龍樹這邊等同於斷見派我倒是覺得不是單空這概念跟斷見有關連,就是有人惡取空,這跟單空不太一樣,什麼叫惡取空?就他認為一切都沒有,就說我把有邊斷了以後最後我不曉得連無也要斷我就變成都是空,這叫惡取空。
在佛教融合的此時,由於不了知各派互不矛盾,其實剛剛講的利美是藏音的翻譯,真正意思是宗派融合運動,就是宗派之間不要互相排斥詆毀,起因是達賴5世將主張他空的覺囊派一夜之間完全改宗、所有覺囊派都變成格魯派。比方,我自宗並不太同意小乘也是一樣法空,這個你看《定解寶燈論》就知道在格魯從月稱開始有一段理論認為~~小乘也是一樣法空、並不是只有人我空,他也一樣法我空。那宗喀巴大師是非常推崇月稱的,所以你在讀空性這種東西的時候,就像我當時講的,為什麼《廣論》讀完奢摩他不再繼續讀下去,就因為應該要先去讀《中觀莊嚴論》,你有了《中觀莊嚴論》的基礎再去讀毗鉢舍那至少你心中有可以選擇的空間,你知道以前靜命論師就所謂的瑜伽行中觀他不是這麼認為的。那宗喀巴把瑜伽行中觀判教成中觀自續,在某些地方我也看到寧瑪的大德完全不同意這種判教,他認為瑜伽行中觀是獨立的、他跟中觀自續不一樣。Anyway,這就是時代背景了解一下也很重要,在藏系不同的說法當中你也了解到歷史背景,除了有不一樣的見地也有一些歷史,其實有機會應該去讀讀佛教歷史會幫助你了解一些佛教的說法。
單空~廣義指相似勝義,狹義指只破有沒有破空。因真正空性是破有也破沒有。
惡取空~一切都沒有
現在的確有各種說法,但分別畢竟不能代替佛法的標準。所以,我們千萬不能執一法捨一法,如果造了這種捨法罪,自相續無法獲得解脫。這是個極重要的問題。

 

總而言之,大乘道的主要追求利他目標,就是將普天下的所有眾生安置於圓滿正等覺的無上果位的佛陀之事業。
到這裡,華智仁波切又轉過來說~~大乘道的最主要追求目標就是要將普天下的所有眾生安置於圓滿正等覺的無上果位,也就是要讓人人成佛,那這個目標也就是佛陀的事業。其實,《現觀莊嚴論》讀到了現在於我深刻的感覺就所謂佛陀的事業跟佛果位2個是一件事,那再講回來,成佛是什麼意思?佛這個字在梵文裡面是覺悟的覺,所以簡單的講是智慧,當然這智慧不是一般世間的智慧,他是對實相完全了解的一種大無為智慧,所以成佛其實討論的是這個智慧。最重要這個智慧是什麼?就是法身,所以這個概念一定要有,就是所謂的法身、也就是所謂的如來藏。你深入去了解如來藏的時候,他一定會強調法身跟法身功德雙運,法身是空性、法身功德也是空性,法身功德一般又叫樂分、又可分成明分現分覺分,在這概念裡面2個都是空性、都是大無為法、這2個雙運。為什麼要強調這個?因為,最後能夠讓你變成現空雙運、變成能夠有世俗的顯現重點就是在法身跟法身功德這個概念。所以如來藏本身用空分來講他叫法身、用樂分來講他叫法身功德,這觀念很重要,那法身跟法身功德為什麼會連在一起?你知道法身指的是智慧,法身功德用另外一個角度也就說假如今天都用佛來講的話就相當於佛陀的事業、佛陀事業的基礎。那你說事業是有為法那法身功德是空性的,是的,但這個概念就要能夠超越,你就知道最後其實就是現空雙運。為什麼會現空雙運?是法爾;佛學沒有辦法去解釋得很清楚,那怎麼能把醬子一個法身跟所謂的事業就法身功德可以認為是一件事?這就可以用E = mc² 這個質能互變公式確實可以理解就是醬子,這又涉及到成佛有這一部份講不清楚,可你讀多了你就能體會那個感覺,成佛第一個是得到離垢清淨,這概念很重要,得到離垢清淨那本來清淨呢,如來藏是本來清淨,他就是告訴你得了離垢清淨後你就會得到2清淨~離垢清淨及本來清淨。所以這種概念你讀多了,你去體會你就了解他們之間的轉換就在醬子一個觀念裡面,所以你就慢慢能夠體會了。
人人成佛~~法身(智慧)跟法身功德(佛陀事業的基礎)

E = mc²
這句話大家一定要記清楚!大乘的教義既深且廣,但其主要目標,是讓普天下一切眾生獲得無上圓滿正等覺果位的佛之事業。
我們應該反省:我的所作所為、所行所思,是否為了讓眾生得佛果?如果是,說明你修的是大乘法。以這顆心攝持,哪怕天天掃地、掃廁所、在機關上班……,做任何世間瑣事,也都成了菩薩行為。而如果你對利他,尤其願無邊眾生成佛的心絲毫沒有,那即使你每天講經說法、聞思誦經,講得高深莫測、行得如理如法,也根本不屬於大乘。
所以,我們在行住坐臥或行善的過程中,要反覆觀察自心:我的目標到底是什麼?也許沒有目標,只是隨別人而行;也許只是為了個人的往生……。當然,如果是凡夫最初的心態,那也可以理解。比如,在出家以前,我們寺院有位維那師#1 聲音特別好,當時我很想出家,目標就是當維那師
寺院中的領誦師;還有一位做供品的上師,叫且多,他的穿著非常好,所以我想出家以後變成他那樣……,回顧這些,確實很慚愧。
跟那時候相比,現在雖不敢說有了利他心,但依靠上師和大乘論典,方向已經知道了,該想的、不該想的,也明白了。只不過自私自利心的力量強大,經常會覆蓋這顆微弱的想要利他之心。不管怎樣,希望道友們好好調整自己,儘量生起利他的菩提心。

堪布這邊解釋可以自己看一下,無需特別再加以解釋。

 

諸大菩薩的善根也不但不會窮盡,而且還會無窮無盡。
為什麼得地菩薩或真實發心的菩薩,其善根不會窮盡反會增長,一直到菩提果乃至佛地以後永不滅盡?因為眾生無量無邊,所以菩薩緣眾生發的心無量無邊,而所獲善根也無量無邊如果發心只為自己往生或成佛,那即使往生或成了佛,善根也會窮盡,無法利益眾生。
這邊提到大菩薩的善根不但不會窮盡,而且還會無窮無盡,因為假如你追求的是佛的果位那就類似2乘得到阿羅漢就結束了,就好像事情都做完了,《阿含經》中形容阿羅漢證果~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那佛不一樣,大乘最後追求的目標不是佛果,這是華智仁波切非常強調的一點,倒是在別處不曾看見如此強調這個,後面還會談到到底是為了度化一切眾生而成佛,這概念是你的目標是要度化一切眾生,那為什麼要成佛?因你若不成佛你沒辦法度化終生。其實前面提到一個頌“發心為利他,求正等菩提。”就強調菩提心裡面有2個元素~~1是要幫助一切眾生、1是要成佛,一般就是我要幫助一切眾生,那我沒有本領我怎麼幫助,所以我要成佛。那這邊並不是為了這個而不是醬子,其實也不衝突,他的意思真正重要的是度化一切眾生,這邊就提到一個概念~~你把度化一切眾生當作你的目標時,你的善根就無窮盡。為什麼?因為眾生是度不完的,眾生是不可能度的完的,為什麼度不完這就不去討論了,重點是華智仁波切在這邊的概念是說~~你的目標不是成佛而是要度化一切眾生,當你能夠了解你的目標是要度化一切眾生時這種善根才是無窮無盡,因為眾生無量無邊,所以菩薩緣眾生發的心也就無量無邊,醬子所獲的善根也無量無邊。反過來講,若你目標只是成佛,成完佛後就結束,這個不是大乘的概念,所以他並沒有結束,是因為眾生永遠度不光的那就一直度,醬你就可以看出來一個相續、看出來一個永恆就一個連續永恆的概念。

 

就像《普賢行願品》所說的一樣:“乃至虛空世界盡,眾生及業煩惱盡,如是一切無盡時,我願究竟恆無盡!”
這就像《普賢行願品》講的一樣:“乃至虛空世界盡,眾生及業煩惱盡,如是一切無盡時,我願究竟恆無盡!”
就像《普賢行願品》所說:虛空無有邊際,就像虛空無邊際一樣,三界輪迴的眾生也無有邊際;就像眾生無有邊際一樣,眾生相續的業和煩惱也無有邊際;就像眾生無邊、煩惱無邊一樣,我的誓願也無有窮盡。這樣發願,善根就會無窮無盡。法王如意寶就是以這種方式解釋的。
堪布的解釋就呼應了華智仁波切一直提到的為什麼一定要強調度化眾生,就代表你追求的一個東西是永無止盡沒有結束的時候,而且才是真正的一種善。
當然也有其他的解釋方法:即使虛空已盡,眾生的業和煩惱已盡,但我利益眾生的誓願沒有窮盡。

 

否則,如果以為大乘道的暫時追尋目標,是證悟甚深空性大乘見道之義;而究竟的追尋目標,僅僅是獲得自相續解脫於二障之束縛的佛果,那麼諸大菩薩的善根也只有就此而窮盡了,就像小乘道行人獲得了無餘涅槃一樣。
華智仁波切接著又講~~若不是醬子,如果你以大乘道的暫時追尋目標,所謂大乘道暫時目標簡單講就是見道,就是證悟甚深空性,你也知道3大阿僧祇劫第一個劫就是見道、再來到8地最後才是無學道成佛,所以所謂暫時就是第一個目標;不能小看這蠻重要的,因為有很多經論特別是經他們在討論時只討論到見道就結束了,就因這是很重要的一個關卡,因為見道你就不會退轉,以後就是時間的問題了但基本上都會成佛。
若究竟的追尋目標僅僅是獲得自相續解脫於二障之束縛的佛果,這強調是得到佛果,因見道時並沒有把2障全部斷掉,就說,自宗的角度來說見道的時候是斷掉了分別的我執跟法執、俱生的沒有斷,修道就是慢慢把俱生的斷掉,修道當中到了8地的時候俱生的人我執斷光,所以這也是一個關卡,真正的俱生法我執全部斷掉是在10地、成佛才全部斷。假如是醬子,那大乘的善根也就有窮盡了,就像小乘道行人獲得了無餘涅槃一樣,就說~假如你的目標只是追求佛果,可真正大乘追求的目標應該是眾生、讓眾生成佛,所以才沒完沒了時,重點~~不是要自己成佛、是要讓所有眾生成佛,這才是真正的目標也是佛的事業,你就知道這是做不完的,就不會像小乘得到無餘涅槃就結束了,大乘不會結束也不可能結束。
解脫二障之束縛,自宗角度~~見道只斷分別的我執跟法執,修道就慢慢把俱生的斷掉,8地的時候俱生的人我執斷光,俱生法我執全部斷掉是在10地、成佛才全部斷。
很多人修大手印、大圓滿和禪宗,想依靠上師的教言證悟,但對他來講,證悟只意味著快樂;也有很多人想往生,以離開世間瑣事。但作為修大乘道者,如果暫時目標是證悟空性,究竟也只是要歷經十地,從業、煩惱和痛苦中解脫而獲得佛果,那麼得佛果以後,由於發願已經實現,所以善根也自然窮盡,就像阿羅漢入於涅槃一樣。這個道理,也像學生為找工作而讀書,找到工作就不讀書了;或者爬山,到了山頂,吼一吼、看看藍天白雲,就只有下山了。因此,大乘佛法的最終目標並不是成佛,而是利益眾生。只不過,不成佛就不能圓滿利益眾生,所以才追求佛果。
這邊將目標分成1是見道,這大家都同意,1是最後成就佛道這2個,他說你如過只是這樣那就不對了,你就會像2乘一樣就結束了,所以菩薩的善根也是有窮盡的;不要講菩薩就佛的善根也會有窮盡了,可你現在是要讓所有的眾生都成佛那就會變成無窮盡了。所以真正的概念是~~我要圓滿利益眾生因此一定要成佛,若我沒有成佛、我沒辦法圓滿利益眾生。你現在要了解~~圓滿利益眾生這概念再深入的去討論的時候他是要讓眾生成佛,不是說我成佛以後只是去圓滿利益眾生,什麼叫圓滿利益眾生?就是要使所有的眾生都成佛。是醬一個概念。
很多人不懂佛法,他們有些不想成佛,學佛也只是為了遣除疾病和痛苦;而有些就很想作佛,想獲得阿彌陀佛、釋迦牟尼佛那樣的功德,但他們只願作佛,為了作佛才去完成所有修學。雖說後者好一點,但也未脫離自利的心。
現在很多人修禪就是如此,沒有利他心,目標就是滅盡分別念
住於阿賴耶上
世俗法,認為這是最高的境界。當然為壓制分別,暫時修一些寂止是有必要的,否則總是隨著分別轉,也利益不到眾生。但如果最終目的就是這個,即使像無色界眾生八萬劫中不生任何分別念,也沒有用。而如果學佛是為了顯示神變,其實也不必學佛,因為餓鬼也可以像鳥一樣飛行虛空,但也做不到什麼。
堪布這邊提到住在阿賴耶上……這邊藉這機會說明一下,很多人修禪定他的目標是最後滅盡分別念,能夠滅盡分別念這已經是出世間定、基本上是見道了;那住在阿賴耶上,假如你修禪定是住在阿賴耶上,你以為這是最高境界、其實你不是出世間定、不是大乘的見道,住在阿賴耶上就是世間定是色界定或無色界定,沒有出世間定你就沒有見道、沒有見道後面就不用談了,那這裡要強調的是你所修的禪定還在阿賴耶上那這連大乘的見道都談不上,那只是讓你有資格進入加行道
在資糧道裡面有2個重要的事情要解決~~1是決擇,什麼叫決擇?就是你用比量證悟。一般見道的是現量證悟,我聽過赤誠羅珠的解釋我是覺得非常恰當,他說~用分別念證悟這就是資糧道的決擇,就像我們現在去了解空性什麼這都是分別念,你對空性裡面所有的意思都是用分別念但是你非常清楚、也得到醬子一個概念,對你當然有很大的幫助,這叫決擇。這在資糧道裡面非常重要,所以聞思變得非常重要,若沒有聞思你沒有決擇的、你也不可能會有所謂的比量證悟。另外,資糧道還有一件事必須成辦就是得到奢摩他,什麼叫奢摩他?簡單講就是你有色界定,什麼叫色界定?就你在等持的時候能夠無功用長時間安住在一個所緣境中並產生輕安。
資糧道就有決擇、奢摩他這2件事情要完成,你沒這2個就沒資格進入加行道。因為加行道就是要用你的奢摩他做基礎然後再去思考以前資糧道所決擇的東西,那這個決擇裡面有很多範圍可這裡主要還是談空正見,在思考所決擇的當中依著奢摩他有辦法去做觀察修、也就是觀,止是有奢摩他可這時並不是在定裡面、他在思惟這些法義,法義就指在空性上面的決擇,當他能夠在思惟這些法義的時候也產生了輕安,以前只有定裡面產生輕安、現在在觀裡面也產生輕安,醬子就叫做毗鉢舍那,這些是我的理解,這時就變毗鉢舍那,你有奢摩他跟毗鉢舍那所以你就開始有辦法做止觀了。那所謂加行道就是奢摩他、毗鉢舍那、奢摩他、毗鉢舍那……最後變成奢摩他毗鉢舍那雙運、或者止觀雙運,到了這境界又是另外一套,加行道裡面基本上是根據暖、頂、忍、世第一法一步一步的上去,到最後就成就見道,過程就是醬子。
***出世間法的種子~資糧道、加行道間之轉換***
這邊所謂修禪定,假如你看他是滅盡分別念的話這指的是大乘見道,若住於阿賴耶這是世間法、屬於世間禪定。現在多講一點,就說有一個概念,見道的時候代表你已經離開阿賴耶了,我所讀到的、當然也許別處有不一樣的解釋,可是在唯識上面的解釋:你那時之所以見道的時候的這個東西不是阿賴耶識裡面的種子,你的世間定就你能夠得到奢摩他、或者是你得到1禪、2禪、3禪、4禪這個都是在阿賴耶識裡面的種子,可是你出世間定的時候那個不是在阿賴耶識裡面的種子,那個在唯識裡面他們的解釋是~~在阿賴耶識裡面的東西有點像是水溶性的,這是我比喻讓你去體會他們所講的理論,這是他們的理論並不是說真有辦法去證明這等等,可是,出世間的這個東西他不是阿賴耶識裡面的、就有點類似脂肪乳化作用,所以他是附著在阿賴耶識的表面,那麼當你達到一個境界的時候這個東西會現行,現行了以後就是像你見道什麼的這都是屬於出世間法的種子現行;但是出世間法的這些種子並不是世間法的種子,世間法的種子才是住在阿賴耶上。這裡講多講複雜了,但沒關係,主要是藉這機會了解這整個過程其實是你有一個資糧道一個加行道這種轉換在裡面。
((J師姊這時提出記得是***阿賴耶跟阿賴耶識***的問題,因錄音只能聽到師兄的回答 20230421))
@
阿賴耶是世間法、不是法性,一般法性是講空性,他是法、有為法。
@這個複雜一點,一般講住在阿賴耶上,我不認為他這個地方要區分阿賴耶跟阿賴耶識,這是我的感覺所以我直接就講。若講阿賴耶跟阿賴耶識那他是不一樣。因為,簡單講,阿賴耶識是一種現量,基本上他是有相分的。所以你知道阿賴耶識本身若用因明的角度他是現量,他的對境就是山河大地、有情根身再加上種子就所有有為法的種子,這是他的相分,所以他是阿賴耶識的見分去緣他的相分、阿賴耶識的見分是現量,什麼叫阿賴耶?阿賴耶不是現量,這個要分別的,而且阿賴耶他沒有對境,醬了解?這以前有解釋過((普賢上師言教-116-20210622-內前行-上師瑜伽-討論)),阿賴耶有點像其實你這個如來藏在不是如來藏之前他是阿賴耶,那在阿賴耶才變成阿賴耶識,概念是醬子。一般你要是住在阿賴耶上應該是住在阿賴耶識上,因為阿賴耶本身是沒有種子的。醬聽得懂?在佛學這是比較複雜比較麻煩的問題,一般我們很多人在討論是沒有討論到這方面。
所以要先基本分阿賴耶跟阿賴耶識的差別,就是~~阿賴耶不是現量所以他沒有對境、沒有相分、沒有種子;阿賴耶識是現量、有對境有相分,所以假如今天是種子的話,住在阿賴耶上面講就是種子、假如種子就是阿賴耶識才會有種子。
@現在是用我了解的學理來解釋的,假如你這時是滅盡分別念的話那你就是出世間的定,醬才是滅盡分別念。那你出世間的定,首先,在概念裡面就算你要寫住在阿賴耶識上的話,不是阿賴耶、是阿賴耶識的時候他也不是一般阿賴耶識裡面的種子,這是唯識的解釋方法。阿賴耶識裡面的種子都是世俗法、都是世間法,那你現在這個東西能夠見道就不是世間法是出世間法,所以按照唯識的解釋他不是阿賴耶識裡面的種子、他是附在阿賴耶識上面的,當然這個是他們創造出來的,但是最重要是他為什麼要醬子說?他就要讓你了解世間法跟出世間法是截然不一樣的,所以這時候不是世間法的種子現行,這個是出世間法的種子現行,出世間法的種子不在阿賴耶識裡面。所以剛剛講一個好像水溶性、一個好像脂溶性附著在阿賴耶識上面。這個概念以外,因為講到阿賴耶,阿賴耶跟阿賴耶識是2件事,種子他是不可能、不會住在阿賴耶上,種子只會住在阿賴耶識上、不管他是在阿賴耶識裡面還是附著在阿賴耶識外面。所以跟你講第一點阿賴耶他不是現量、他沒有對境,他不會有種子的,他沒有相分他怎麼有種子?!那阿賴耶到底是什麼?這學問就大了,這是從如來藏……如來藏本來是清淨的東西,你現在有了無明以後你就不是如來藏你就是阿賴耶;至於阿賴耶再變成阿賴耶識那又是另外一個了。所以中間會有一個阿賴耶這個概念,這在密宗裡面很重要但是一般顯教沒有人特別去討論這個。
就說這是一個分段,是根據堪布所講的我把我的理解順便解釋給你們聽,若以前學過那就是複習、沒有那就新增一個佛學概念。那在這裡面我要強調的是~~
1
、假如你能夠滅盡分別念就不是世間定而是出世間定。
2不管是世間定或出世間定種子他不會住在阿賴耶上,他只能住在阿賴耶識上,因為阿賴耶跟阿賴耶識是2件事。至於用阿賴耶識來講,若是出世間定他也不是阿賴耶識裡面的種子,出世間定這個種子不在阿賴耶識裡面,阿賴耶識裡面的種子比方說1禪、2禪、3禪、4禪色界定這個在阿賴耶識裡面有這個種子,你讓他現行時你就變成1禪、2禪、3禪、4禪。那出世間定的那個種子不是在阿賴耶識裡面、那個是在阿賴耶識的外面,按照唯識的解釋就是因為你有某一種程度的……就像我們講離垢清淨那種概念一樣、你去除了很多世間法裡面的障礙,這時候就會讓這些出世間的種子起現行,這是唯識的概念,出世間也有種子,他們只能醬子解釋。不過,他現在要告訴你說這個種子跟世間種子是2回事,他醬子講就是為了要說明這點。
@按照我了解的,你今天能夠滅盡分別念這是出世間的種子現行,就說見道不是阿賴耶識裡面的種子現行。假如是48定那就是阿賴耶識裡面的種子現行,出世間的定是出世間的種子現行。那出世間的種子在我以前讀過的唯識的解釋他並不是在阿賴耶識裡面,他是附在阿賴耶識上面。
資糧道2件事~決擇、奢摩他
赤誠羅珠~決擇是用分別念證悟
是用分別念、非常清楚的理解了空性裡面所有的意思、也得到醬子一個概念,這叫決擇。
得到奢摩他世間定是阿賴耶識裡的種子現行,出世間定不是阿賴耶識的種子現行、是附著在阿賴耶識上的出世間種子現行
~~~阿賴耶跟阿賴耶識~~~
阿賴耶不是現量、無相分無對境、沒有種子
阿賴耶識是一種現量、有相分、對境就是山河大地、有情根身再加上種子
滅盡分別念這是出世間定,能夠滅盡分別念這是出世間種子現行

等下要問:出世間種子是如何附著在阿賴耶識上?是類似業種子附著在6上嗎?
((師兄、師姐當下的回答讓人聽得更霧煞煞,水溶性、油溶性,得要再好好想想  20230418
 
看過後來補充《攝大乘論》的論文以及後來上15課時師兄再講過一遍,又再加上今天復聽,終於明白了,感恩!  20230421))
堪布提到~~若你今天是世間定的話你只能夠壓制分別,其實是因你沒辦法斷煩惱的,世間定,這我們都讀過,就阿賴耶識裡面任何的種子現行他本身沒有辦法斷煩惱,可你若是見道是出世間的那這種定會斷煩惱。就說你假如是見道的那個滅盡,這裡應該解釋是見道,假如見道是可以斷煩惱的,我們都知道在見道的時候他是斷所有的分別方面不管人我執還是法我執、只要是分別的他就斷掉了、就斷光了;斷光了以後就靠修道去解決那些俱生的。
那按照現在《現觀莊嚴論》華智仁波切教我們的很清楚~~第一個是見道、叫做無間道,這為什麼叫做無間道?就是你出世間的定你可以斷煩惱,所以無間道就是斷煩惱的意思。斷煩惱以後你馬上就會因為斷了這個煩惱以後產生智慧,這個叫做解脫道。那這就相當於他在教的正等加行到了極致的時候叫做頂加行,頂加行裡面有一個見道頂加行,這再過來就變成是次第加行,在次第加行的時候他是根據你前面有斷煩惱這個定、以後你在空性下面你再去觀「有」,當你了解所有這些「有」都是空性、那這一部分就變成是解脫道。所以,你見道以後進入修道就是有解脫道在內,修道裡面就開始有解脫道,所以你才可以不停的增加智慧。也就是前面他講的***因現前一種無漏之法,從而現前一切萬法的遍智(現觀-015-總義-010)***這句話,這些我們沒辦法理解但是都要記住,這是大德他們的經驗用文字來告訴我們,他告訴我們~~也就是因為你斷了分別念你證悟到空性、你現量證悟到實相,因為你現量證悟到實相你就會產生一些智慧,這個智慧就變成是、講白一點就是分別了,也就你在見道、無間道是無分別的,可是你在解脫道是有分別的。那也就是他前面講因為你得到無分別根本智你後面就會得到分別的智慧,這個分別的智慧還是無漏,因為他是從無間道過來的,無間道是斷煩惱所以他這邊絕對是無漏,你不能說因他分別他就有漏了、他還是無漏。
講了這麼多只是希望大家在概念上面沒有混亂,這很重要,先是涉及到分別念跟無分別念、或有涉及到在阿賴耶上這些等等,那再轉過來的時候,今天你若是見道你是會斷分別的,那這邊說壓制分別,暫時修一些寂止是有必要的,否則總是隨著分別轉,也利益不到眾生。那我現在不知道是要強調什麼,但是你假如是滅了分別念的話這不是壓制分別啊,滅盡這個是見道不是壓制,這時分別念你已經沒有了,所以才會叫無分別根本智。好吧,那現在就不去管了。
神通,堪布強調學佛不是要神通,那神通其實在出世間定裡面就有辦法有,你有了4禪就有辦法有神通,天眼通等這4通都是4禪以後有辦法修得出來,以前讀《瑜伽師地論》就有這些內容。這邊沒講世間定,他說餓鬼也有神通,鬼道其實範圍很大的其中也有很厲害的,就說餓鬼也可以像鳥一樣飛行虛空,但也做不到什麼。
你斷了分別念你證悟到空性、你現量證悟到實相
因此,只有利益眾生才是修學大乘佛法的究竟目標。

 

上述道理對於智者【高僧大德】而言,因為他們已經徹底通達,所以沒有必要再次建立,但是,對於與我相同的某些淺慧者,諸如:
這裡強調就說像上面這些道理對高僧大德來講他們已經完全通達,所以,華智仁波切的意思是說~這裡講的範圍蠻廣的,單單說大乘法最後是要成佛還是要讓眾生都成佛,這個不需要跟高僧大德講,他們都徹底了解,但是,對我們凡夫來講就非常重要。
堪布說不一定所有高僧大德都明白這個道理,這句話應該醬子去理解,也就說華智仁波切又醬子講,那就說這高僧大德是真的還是假的,若是真的絕對沒問題,可也有一些被世人認定是高僧大德其實他沒資格那就會像堪布講的他不一定懂了。
上面所講的,大乘的主要目標是利益眾生並讓其得佛果的道理,長期暢遊佛法大海的智者已完全建立,所以巴珠仁波切說,為他們解釋沒有必要。
可是我想,有些所謂的高僧大德也不見得明白。就像對生活一樣,每個人對佛教的認識也不盡相同,有人說這樣究竟,有人說那樣究竟,但都是自己的理解。在藏地,以前有這樣的人,現在也有。如果沒學過這麼好的論典,恐怕很多人還是,有的說證悟空性最深,有的說對治煩惱最妙,有的說如如不動、安住無分別智慧最高……。所以,不一定所有高僧大德都明白。
緊接著,巴珠仁波切又以謙虛的口吻說:對像我一樣的淺慧者,還是很有必要。當然,像巴珠仁波切那樣肯定不是淺慧者。下面列舉了七八種不同見解,就是對有這些見解的人反覆宣說利益眾生應在第一位,很有必要。

 

將初發心時,因為是了解到佛陀的功德而發心,以及在看到各乘的高低賢劣之後,便對佛地產生了嚮往之類的,總之並不是從大悲心根源產生的其他發心,詡為大乘之發心;
這裡華智仁波切又讓我們真正理解為什麼要成佛,那有人是因為看到佛陀的功德、或者看到分出高低賢劣的大小乘,所以,他才會想要大乘、才想要成佛。他說其實這是不對的,真正的應該是你由大悲心產生的,就說你覺得眾生很苦一直輪迴不停太慘了,你因了解到這你才會下一個~我要讓所有的眾生都成佛。讓所有的眾生都成佛,這就是佛的事業,也就是你成佛就得到法身、成佛就是法身,當然另外還有報身、化身,但基本上成佛就是法身,法身本身指的就是一種智慧,但這個智慧就會連帶出就剛剛一直講的法身法身功德,他就會有這個事業。所以我們在這裡學到的是他把法身跟事業合併在一起不分開講,這個當你了解如來藏的概念以後就知道他為什麼要這樣,這到最後是非常關鍵的概念能夠讓你了解為什麼到最後佛的境界是現空雙運、勝義世俗雙運,或者悲智雙運就2個看起來不來事的東西其實都是一件事。
大乘有七大功德就是緣大、行大、智大、勤大、巧大、果大、事大。
有的人最初發心,是因為聽到佛陀的四無畏、十八不共法、相好圓滿等功德,心裡產生了嚮往:我一定要作佛,具有佛的功德。的確,看看《釋尊廣傳》,佛在一瞬間能利益無量眾生,而凡夫一輩子也幫不了幾個眾生。所以,有的人是因為佛的功德,而想成佛。還有人看到大小乘的賢劣差別,認為大乘殊勝、功德大,便對佛地產生興趣,而對小乘發心乃至羅漢果位興趣索然。如《經莊嚴論》說大乘有七大#2~
緣、行、智、勤、巧、果、事 等功德,有些人就因看到這些,所以要學大乘。
總之,他們的發心不是以大悲心引發。或者想獲得佛的功德,或者認為大乘殊勝,這兩種發心,恐怕我們在座的人當中也有。

 

或者是認為在學道時,一旦證悟空性之後,則永遠不必再修學布施等行為;
華智仁波切對於一些重要的概念也是一直重複講,真正大德不會有問題,我們這些凡夫或者不是大德的大德就會有問題,剛剛是在講到底了不了解真正大乘的目標,這是一點;第2個,有人會認為證悟空性之後就不必再修學布施等行為,這裡就在重複講了,就說你證悟空性你只有無間道,那你後面假如沒有解脫道的話,你最後是沒有辦法雙運的。也就說原本是應該從8地開始就要慢慢合併成就佛道的,這也是前面講過的。
還有一種人認為:不證悟空性就要行六度萬行,很艱難;而一旦證悟空性,就不用布施、持戒,很快樂。所以,他們認為證悟空性以後,沒有煩惱且功德具足,而從未想到利益眾生,更不會把利生放在首位。

 

或者是因誤解“見道之後修持修道”的詞義,而認為在獲得見道之後,僅僅修持無分別智慧就能獲得所謂的“佛果”;
又或者是因為誤解“見道之後修持修道”的詞義,而認為是在獲得見道之後,僅僅是修持無分別智慧就能獲得所謂的“佛果”,這一點也已經講過了,也就是無間道以後有解脫道,就無間道、解脫道、無間道、解脫道……是整個修道的過程,沒有這過程是成不了佛的,並不是只有無分別智而已。按照道理講他的無間道在理論上是沒有不一樣,可他每次無間道以後引出來的解脫道是不一樣的,因解脫道是有分別的,所以才會有2地、3地、4……那以修道來講這個2地、3地、4……差別是解脫道的差別、不是無間道的差別。所以說是誤解認為見道以後還是在修無分別智慧醬子能夠成就佛果,不是醬子。但現在要再講一下,就是華智仁波切並不是在這裡才講這個,前面就講了,他在講加行道時正等加行跟次第加行時就已經解釋了,到無間道解脫道時他又再解釋、而且告訴你從8地以後這2個才開始合併,也就三清地開始無間道跟解脫道就慢慢變成是雙運。因此這裡只是再重複,但這重複又告訴你這些對某些大德不重要因他們都了解,對我們凡夫或不是真的大德就重要了,能夠由這裡去得到正確的概念。
相關的大乘經論常說:證悟空性獲得見道以後,必須不斷修持所見之法性。有些人誤解此理,認為見道後只要修無分別智慧就能得佛果,也未曾想到利益眾生。但他並未認識到,其實在見道、修道的過程中,始終不離利益眾生。

 

或者是因為不了知大小乘之間的差異,是以菩薩的發心以及行為來區分,而僅僅將空性見作為區分標準;
阿底峽尊者曾說:大小乘以是否具足菩提心和利他行而區分。所以,有菩提心、有菩薩行才是大乘。但由於不懂,個別人就認為空性見是區分大小乘的標準。
這句話很重要裡,就說,你不知道大小乘之間的差異是用菩薩的發心跟行為來區分,而僅僅將空性見作為區分標準。話可以醬子講,就空性是可以當作一個標準,但不是只有空性而已,那空性是如何區分呢?一個是人無我至於法無我只能說他有證悟一部分甚至沒有證悟,那大乗的概念是法無我而法無我是包括人無我在內。除此之外還有行為上面,就像他的意樂他的發心這些,比方,他的發心完全是大悲利他的心,小乘一般是自利的。其實了解利美運動那些概念後,也沒必要把小乗貶到這麼低;以前講過的~龍樹提出的一佛乘這種概念就是佛為什麼要說這個法,他就是講大乘法,小乘這是一個階梯、是要到大乘法中間的一個過程,如果是醬一個概念的話,小乗也就沒必要貶成他就是自私自利,沒有的。若以一佛乘的角度是學完小乗以後再轉成大乗,有些人是走這條路,有些人就不是involve 小乗那麼深他就直接走在大乘的路上,其實是可以用醬一個角度來看小乗的。

 

或者是將沒有絲毫的發心或行為,只是夸夸其談地說一些見解修行方面似是而非的深奧法語,誤以為是所謂的“大乘”;
這是說應該去強調大乘的根本就一個大悲以及智慧上強調的是法空,可偏沒去強調這部分,反單單就拿出一些似是而非的東西,就比方有些人在說法的時候他並沒告訴你真正的法義卻用華麗高深的詞句來裝飾,就像你這個都還沒懂他就再給你很多術語,所以我每次給你們加術語的時候一定會想盡辦法把術語解釋清楚,要不然就是會越搞越糊塗。
在現今,這種現象較多。有些人的相續中毫無利他心,也從不做利生的事,可以說他的心裡沒有眾生的位置。而只是夸夸其談,說些禪宗、大圓滿的高深法語:一切都是平等,一切都是光明自現,現空雙運、明心見性、萬法皆空、法界平等,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這些好聽的詞句,漢地人多引自於《金剛經》、《楞嚴經》、《妙法蓮華經》等;藏地人則引用《七寶藏》等。就這樣,他們從未想過眾生,只會背幾句就認為是大乘行人了。
他這邊就舉例解釋~~一切都平等這就是大乘,這種說法過於攏統,你可以理解並不是這話不對可太過於攏統;那一切都是光明自現,單光明本身就有很多解釋,講現空雙運也要很小心這並不是白繩子黑繩子絞在一起,另外像明心見性、萬法皆空、法界平等,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這些都是比喻,你要真正去了解這裡面的意思~~什麼叫大乗、大乗的根本是什麼、大乗最後的目標是什麼,而不是用一些很深奧華麗的詞句讓人無法理解的。所以華智仁波切才會在這裡不停的重複許多要點,第一個重要的概念就是最後你不是成佛,你的目標是讓眾生都成佛;第2個,這整個當中不是只有智慧而已,簡單講就一個無間道一個解脫道,所以才會有正等加行跟次第加行,那回過來講這就是一個基智一個道智,佛是遍智,你一定要有基智有道智,基智跟道智就相當於策略,最後這2個合而為一的時候就變成遍智,以前講過還有另外的譯名,基智叫作一切智、道智叫作道種智或叫道相智,到遍智就叫一切道種智或叫一切道相智,這就很清楚的表明了2個合併到最後就是遍智。所以不是靠道智就成佛,不是的,是要有基智有道智最後才成佛;而真正的道智是在有基智的基礎下才會有道智,這點很重要,前面有講~若你沒有見道、沒有無相等持的話,你後面是沒有辦法修有相等持的,就算你修也功效很小,也就他講的你沒有見道你修6度沒什麼效力因那不是真正的6度。這都是他前面講過的重點,我們絕對不能忘記。
這樣的人我遇到很多,他們會說些似是而非的大乘術語,但相續中全是貪嗔癡慢,連出離心、對三寶的純潔信心以及業果不虛的見解都沒有。而且,他們還看不慣小乘:“你是小乘者!”其實自己護持不了小乘戒律,對業因果、今世來世也無誠信,卻認為已經開悟了,跟十地菩薩無別。至於佛地,因為沒有佛的相好莊嚴,可能還不敢說。但可憐的是,也許他對佛陀有無相好也不一定知道。

 

或者是將甚深見解與廣大行為的兩種無垢自宗執為水火不容、完全背離的觀點;或者是將佛陀二轉法輪與三轉法輪的觀點相互割裂、分別執持,並以此為滿足的分裂見解者們而言,我想在此對如是四眾弟子重申上訴要點或許還是會有一些利益的吧?!
更不應該是把深見跟廣行這2個視為互相背離的觀點,今天倒是還沒碰見醬子的說教,但也看到只講2轉法輪不講3轉法輪的,或者是將佛陀的2轉法輪與3轉法輪的觀點相互割裂,其實,若真正跟著自宗學的話這個問題就沒有了,因為他一直強調沒有2轉你不能修3轉,你沒有離戲空性你是不能修他空的,你自空沒有打下深厚的基礎你是不能修他空的,因為他空是建立在自空上面。
且以此為滿足的分裂見解者們而言,這裡標出來是因事實上是有人做過這種事所以才會有利美運動,華智仁波切想在此對如是四眾弟子這就包括我們重申上訴要點,哪些要點?前面都講過了,到底大乘的目標是什麼、成佛只要基智不要道智嗎、所謂的23轉所謂的深見廣行這都是佛說且不互相違背等等,華智仁波切意思是說他不停的重複講會讓有一些概念不對的人就可以藉這機會吸收到正確的觀念、不會再割裂2轉跟3轉。
或者認為甚深見派與廣大行派水火不容,或者割裂二、三轉法輪的觀點。對執持如是觀點以及上述觀點的人,把反覆建立菩提心放在首位,是有利益的。他們以前誤入歧途,現在講一下,可能會改過自新吧!

 

正因為如此,我才不顧囉嗦嘮叨的罪名,不厭其詳地就一個意義竅訣:如利益眾生反覆進行了說明。
一個意義,堪布把他歸在了利益眾生就是大乗的目標這裡,可我覺得一個意義應該是講一些很重要的概念或者講是竅訣他就不停的反覆說明,而不是只針對一件事情在反覆說明。因為你看到上面他提到了很多,而且他也講真正大德這都沒有問題,就像我們這些凡夫、初學者問題很大所以一定要把這搞清楚,就因此他才不停的反覆說明。你要知道我們已經到第14課就快結束了,因此這後面也也一點攝義、有一點在做結論的意味。所以,他又提到你不能光只有無相等持,你不能沒有有相等持……像這些等等都是前面的重點。
正是為了這一個意義——利益眾生,巴珠仁波切不怕囉嗦地反覆宣講。這個角度、那個角度,從不同角度反覆宣講這是大乘修行人的主要目標;不管是開始也好、中間也好,乃至獲得佛果也不能以此為足,還要不斷利益眾生。因此,有智慧者應該明白它的重要性。而我們最初雖然也可能是為了某種安逸而出了家,但學了這些甚深佛法以後,應該像難陀生起出離心一樣,生起真實的菩提心。

 

另外,對於將來那些想要不錯亂地修學大乘論義的善緣者來說,在凡夫地期間,首先要依靠《入菩薩行論》等論著所講述的,初學者的修心方法以及道之次第,令自相續〔逐步變得調柔起來,〕如同通過敲捶而使皮革遠離堅硬,以及通過伸直而使箭矢變得挺直一樣;
後面這些是蠻重要的,特別是我們這些還在資糧道的凡夫,他說~~~
另外,對於將來那些想要不錯亂有系統地修學大乘論義的具善緣者來說,他現在就開始給一個很寶貴的意見~~在凡夫地期間,簡單講就對初學者說,首先你一定要讀《入菩薩行論》,大家知道華智仁波切被傳說是寂天菩薩的再來人,因他對《入行論》非常的深入而且他一生也一直在弘揚《入行論》,其實《入行論》在基礎上面是真的很重要,以後若有空同修不仿自己去讀《入行論》,你現在有這些基礎去讀《入行論》不會太困難,像福智團體在早期日常法師是要他們背《入行論》的,這不僅是華智仁波切強調即使是黃教系統的達賴喇嘛也非常強調《入行論》。初學者的修心方法跟道之次第,主要就是讓自相續逐步變得調柔起來,就如同通過敲捶而使皮革變的柔軟可以變成你要的模樣,做弓箭也一樣,你一定要想辦法讓竹子變的很直,意思就是讀《入行論》本身就是有很大的效果讓你能夠變成菩薩。
這裡講了一個大乘道次第竅訣,是非常殊勝、簡短的竅訣。小乘的道次第,先要看破世間、斷除一切貪戀,對三界毫無羨慕、希求而生起出離心以後,再修持人無我。而大乘的道次第也要有出離心的基礎,否則,一邊貪執世間八法,一邊利益眾生,這是不實際的。只有當我們對輪迴生起強烈厭離,了知轉生何處也沒有意義,那時才有機會進入大乘。進入了大乘,具有一切束縛的凡夫先要學《入菩薩行論》,通過這部巴珠仁波切一生都強調的論典,調柔剛強難化的相續。
這次學《入行論》,總共兩百零一堂課,一千零五十道問答題。外面的人學得不錯,雖然忙,週一至週六沒時間,但星期天還是把三堂課一次聽完。和學院的人相比,雖說我們也精進,但畢竟沒有世間瑣事,而外面的人在繁雜的事務中克服任何困難來學,的確難得。過段時間就圓滿了,學得好的,一生都會成為一個調柔的修行人。

學《入行論》你有2個辦法,一就是跟著自宗就是像索達吉堪布他有講解《入行論》的視頻,共201堂課,1050道問答題。外面的人就五明佛學院以外的人學得不錯,所以你也可以根據這個去學;或者你跟福智團體就格魯那邊講得《入行論》學也行。
所以,修大乘的人,先用《入行論》調柔相續很重要,巴珠仁波切也用了兩個比喻來說明:藏地以前用牛皮做口袋,牛皮不敲捶就不柔軟,而敲捶了之後,什麼都可以做;做箭的木條彎彎曲曲,先要拉直,古代的箭師有竅訣,拉直以後就不會彎。同樣,雖說我們的相續剛強野蠻,從未調柔過,但通過佛法就能從根本上改變。就像一片曠野,拔了雜草才有希望成為耕地。所以,我們先要以《入菩薩行論》、《大圓滿前行》等修心法門調柔相續。
除了《入行論》堪布又另加了一個《大圓滿前行》,我是覺得這2個效果不一樣,《大圓滿前行》有一點類似你讀《廣論》,各有各的長處,《入行論》其實是《廣論》讀完後再讀或同時讀也可以。
這邊有強調讀完《入行論》以後就是把你打造成菩薩就對了,就讓你心行變成是菩薩。

 

之後,便依靠吉祥怙主——聖者龍樹菩薩的《中觀根本慧論》等論典,以甚深見解之義斷除邊執增益。縱然有少許實有耽著的所緣境,也將其徹底摧毀,從而決擇出離戲之見解;
那讀完《入行論》以後你就要讀《中觀根本慧論》,《中觀根本慧論》就是龍樹的《中論》,最後就是要能夠得到離戲的見解,這就是究竟空性、究竟勝義,離戲不是相似勝義。所以第一個你要讀《入行論》,再來就要讀《中觀根本慧論》,再接下來就是要讀3轉了。
打好了基礎,下一步是破執著。通過《中觀根本慧論》生起甚深見的定解,可將自相續對萬法的實執全部打破。2004年我講過《中論》,總共一百一十四堂課,後來也有了較略的講記。再過幾十年,《講記》的有些道理也許對眾生有利。當時講的時候,我也翻閱了藏漢各大注釋,結合自己學中觀的經驗以文字方式奉獻給大家,所以對有緣的人應該會有利益。
一般來講,大多數人應該先學《入行論》,再學《中論》,這樣次第打好世俗和勝義的基礎。不過我們很多道友先學《中論》再學《入行論》,這樣也可以,因為利根者就是先決擇勝義諦,再學世俗諦。

 

然而還不能以此為滿足,應在審慎觀察三轉甚深法輪的深奧見解,以及佛陀補處【彌勒菩薩】及其追隨者【無著菩薩等】的無垢論典之後,凡夫資糧道抉擇之聽聞次第:華智大圓滿前行/普賢行願品寂天入行論(菩薩行)龍樹中論(二轉空正見)彌勒寶性論(三轉空正見)
讀完《中觀根本慧論》,再接下來就是要讀3轉了,就是彌勒菩薩或是他的追隨者無著、世親這些菩薩無垢的論典。這無垢的論典若以3轉法輪彌勒菩薩來說指的就是《寶性論》,但龍樹的著作不是只有《中觀根本慧論》,前邊只提了這一本,但按照對等來講這邊應該就是講的《寶性論》。龍樹其實也有講他空可講得比較少,但像《法界讚》就是講他空,而除了《中觀根本慧論》,主要還有6部論都是講自空中觀的。那他空最主要是讀《寶性論》,可若是要讀廣行的那就不只有《寶性論》,至少就慈氏5論的22莊嚴加上《寶性論》,而今天在讀的《現觀莊嚴論》就是其中很重要的根本。
這邊我做了一個註解、提示~~

***凡夫資糧道抉擇之聽聞次第華智大圓滿前行/普賢行願品寂天入行論(菩薩行)龍樹中論(二轉空正見)彌勒寶性論(三轉空正見)
凡夫在資糧道做抉擇的時候他的聽聞次第,這個抉擇本來就是一種比量證悟他就是一種聽聞,這個聽聞次第中,《普賢行願品是堪布加進來的但你也可以看到華智仁波切不停的提到普賢,普賢行願品這就是經了,再來就是大圓滿前行》,那《大圓滿前行》就是華智仁波切將他上師如來芽尊者的教導記錄下來,所以他自己就沒提讓堪布提出也是合理的,接著就是寂天菩薩的《入行論》,重點就是把你塑造成菩薩、讓你真正能變成菩薩,接下來就龍樹的《中論》,這是屬於二轉空正見,再來就是彌勒《寶性論》屬於三轉空正見、就如來藏。
這邊提到一個《如來藏經》,倒是不知道這部經,那無著菩薩的《寶性論釋》是在解釋彌勒菩薩的《寶性論》,那我是有看過五明佛學院的益西彭措解釋的《寶性論》。
巴珠仁波切的意思,學《入行論》調柔了自相續還不夠,還要通達空性;而學《中論》通達了萬法空性也不夠,還要學三轉法輪。像《如來藏經》,以及彌勒菩薩的《寶性論》、無著菩薩的《寶性論釋》等,這些經論都著重決擇了如來藏,對每個眾生本具佛性、如來藏圓具一切功德以及成佛時如何現前光明智慧等道理,講得很清楚。所以,還要學三轉法輪。
我們能學到這些殊勝論典,應該非常有福報。有個人對我講:“我這輩子最幸運的就是遇到佛法,尤其是寧瑪派的教法,當然其他教派也殊勝,但傳承上師的竅訣還是有不同之處。”我也是這樣想的,即生遇到自宗的教法確實幸運。單從顯宗來看,從世俗到勝義,從一轉到三轉,所有教義都可以完整通達。
人生短暫,而我們遇到佛法又晚,要通達《大藏經》恐怕很困難。我們很多人,從小學、中學直到大學都沒遇到佛法,現在遇到了,但過幾年人又老了。那時候,眼睛模模糊糊看不清,心迷迷糊糊記不清,一些簡單的差別也分不清,要通達了義經論就更困難了。所以,趁現在還年輕——也算是風華正茂的時候,一定要學習佛法的精華。

 

全力以赴地投身於無上的普賢之行
最後你就可以全力以赴的投入普賢行,普賢行就是菩薩了,普賢的10大願王。
先通達《入行論》等基礎法門,再對空性及如來藏有所了悟,之後修學無上的普賢行——盡心盡力利益眾生。

 

而不能像〔為了令其迅速乾燥,〕而將潮濕的皮革扔進火中〔,最終必將使皮革收縮報廢〕一樣,為了想在即生〔獲得成就,〕而過於急躁冒進,缺乏長遠的目光。
可不能像將潮濕的皮革扔進火中,就是你想要即生就獲得成就,而過於急躁冒進,缺乏長遠的目光。意思就是要按部就班一步一步的來。
把潮濕的皮革扔在火裡烤,本想讓它馬上乾燥,但它卻越收越緊,結果什麼都不能做了。就像這樣,有些人學佛也過於著急:“我一定要馬上成就,就今天,明天不行;而且不是羅漢果、菩薩果,一定要直接到佛果,快給我傳法、灌頂……。”這樣著急,心越縮越緊,最後什麼都修不了,很危險。
所以,修行人要有遠大目光。要多看諸佛菩薩傳記,看他們如何修行。既然他們是在多生累劫中發心並利益眾生,那我們也應隨學,而不能奢望在一生一世或短暫的幾十年完成所有事情。不要說成佛這樣曠劫久遠的大事,就算是世間法,大學一年讀完四年的課程也很困難;甚至一年級的小學生學二、三年級的知識也很費勁。小孩子太急躁了,不願次第來而想馬上得博士證,老師最多會說:“好,方便的時候給你發博士證。”但實際是不會發的。所以,我們學佛不能太著急。

 

還要聽聞的方法精進,建立起以虛空邊際以及眾生邊際為標準,依靠不可思議的解脫門而行持的,等同虛空、如同海洋、超離思維的菩薩之行
最後就是所有聽完以後就要開始有行動了,聽聞的方法這指的是精進,所以,他說~你還要精進的建立起以虛空邊際以及眾生邊際為標準,也就是無量無邊,依靠不可思議的解脫門而行持的等同虛空、如同海洋、超離思維的菩薩之行。也就說最後你要精進的做菩薩行
這邊沒有講但你看他用醬子一個說法的意思就是你要先有證空性以後才做菩薩行。以虛空邊際,這就是用空性的概念,不可思議的解脫門講的就是空性,然後最後你就等同虛空、如同海洋、超離思維,現在這裡看起來是講菩薩行,但是你要知道用這種話來描述時裡面就有2個成分~~一個是基智、一個是道智,不能只解釋說這裡只有討論到菩薩行、好像是在講6度那部分,不是的。所以這裏面的***順序是醬子~~~
他先跟你講聽聞,你一定要依靠《入行論》,為什麼他強調《入行論》剛剛有講就有人說華智仁波切是寂天菩薩再來,《入行論》讀完後要你讀《中論》然後讀《寶性論》,有了醬子的觀念以後,基本上你就是資糧道裡面的比量證悟、你有了抉擇,有了抉擇以後,你應該跟你當時聽聞一樣要非常精進,這個以聽聞的方法我解讀華智仁波切要講的就是指你要很精進的意思,然後你開始要進入加行道,在加行道你就證空,有了證空以後你才能夠有真正標準的菩薩行,這就回到前面講的無間道、解脫道、最後變成無學道。
聞思~《入行論》、《中論》、《寶性論》、比量證悟就你有了抉擇、證空
我們要多聽聞諸佛菩薩的傳記和大乘教言,對虛空無有邊際、眾生也無有邊際,菩薩以三解脫門攝持而行的廣大菩薩行,以及為利一個眾生而於千百萬劫中精進的道理,要有所了解。
因此,我們的心地不能太狹窄,應該看看藍天,藍天是如何的廣闊;或者到海邊去看看大海,大海是那麼的無邊無際……那時候,發心的力量會增強,願意為天邊無際的眾生做事,也願意一點一滴地去做,直至成佛乃至盡未來際。

 

如同《普賢行願品》所說的“我所修行無有量,獲得無量諸功德,安住無量諸行中,了達一切神通力”一樣,
我們要像普賢、文殊那樣修學無邊法門,使思想開闊,使所學越來越廣而不是鑽進牛角尖。有的法師說:我只念一句阿彌陀佛,你們也是,只念一句阿彌陀佛就可以了,其他什麼都不要看,什麼都不要學,不要見其他上師,因為對你有害……。不能這麼狹隘;我們藏傳佛教的人也不能說:只念一句嗡瑪呢貝美吽,不要看漢地佛經,不要學任何其他法……。當然,念阿彌陀佛、念觀音心咒功德很大,但眾生的根基無量無邊,如果思想過於狹隘,對弟子不一定有利,對上師也不一定有利。
如《普賢行願品》所說:發願修學的法門無量無邊,所獲功德無量無邊,利益眾生的行為無量無邊,而這些也不是以勤作方式實現的,是像諸佛菩薩一樣,以“了達一切神通力”無勤利益眾生。所以,作為大乘修行人,心胸要開闊,行持要廣大。而我們發願時要這樣發,行持時也要這樣行。
現在國與國、人與人之間的相互學習,對社會、人類都有很大利益,可我們佛教徒往往鑽進自我見解的地洞裡,怎麼也不出來,這是否缺乏開放的氣象?當然,開放的同時也要有重點。否則,太開放了,這個也學、那個也學,始終抓不到重點,也找不到方向。
所以,我們應該有主要的修行,同時也學眾多法門以便廣利眾生,這樣才圓滿。

 

依靠佛陀所宣說的,甚深而廣大的〔般若〕佛母論義,在內心深處將佛陀以及佛子的所有無垢自宗教證作為嚮往目標發願,並進一步認為:如果這些發願能夠實現,那是多麼的美妙啊!
這就像《普賢行願品》所說的“我所修行無有量,獲得無量諸功德,安住無量諸行中,了達一切神通力”一樣,依靠佛陀宣說的佛母論義就是般若論義,無垢自宗就是指所有這些教證,嚮往目標就是發願,用這個發願,並進一步認定最後一定要實現他那該是多美好!意思就是說並不只是發願,而是要讓他變成真。
我們應該以甚深般若法門為基礎,以諸佛菩薩利益眾生的廣大行持為嚮往目標,而且要經常祈禱:願我以證悟空性的方式利益無邊眾生!白天想、晚上也想,這樣觀想的功德無量無邊。
值得高興的是,現在很多人求加持時說:“祈禱上師加持,讓我相續生起無偽菩提心,利益無邊眾生!”不僅是口頭上,他心裡也確實這樣想,而且行為上也力所能及地做了些事。因此,在凡夫因地,我們要把文殊菩薩、普賢菩薩的行持作為發願目標。隨時隨地有這種信念,就是真正的大乘行者。

 

下面是一個總結偈:
甚深
廣大大乘道,深廣無違攝集要之般若教
誰知深廣之此理,彼為佛母所攝持。

甚深指的是智慧、或者是指基智、無間道、空之等持、無相等持;廣大指的是行、或者是指道智、解脫道、相之等持、有相等持,最後就是你能夠深廣無違攝集要,什麼叫攝集要?就是般若教,般若教就是甚深廣大的大乘道。你能知道這個道理就是佛母所攝持,佛母就是般若,這在概念上是智慧的意思。
這裡已經是在收尾了,第15課是另外一種收尾,那就更明顯了,在這裡面最重要是他重複強調一些重要的概念,最後又告訴我們要怎麼聞思,聞思完以後不是聞思完就結束了,而是你要靠聞思後抉擇的比量證悟進入加行道,經過加行道讓你能夠見道,有了見道以後你才真正就是菩薩行。最後能夠成佛,然後不停得要把所有眾生都放到佛的果位上。
龍猛菩薩、無著菩薩的甚深見派和廣大行派,其實圓融一味,是大乘道的全部。證悟空性而不利益眾生、利益眾生而不證悟空性的情況都不存在,因為空性和六度並不相違,二者是融入一個要點當中的。任何修行人,如果懂得了這一深廣法理,就已真正趨入佛道,時時會得到十方諸佛菩薩及般若佛母的加持。因為般若是諸佛菩薩的母親,誰行持般若,自會得到保護和加持,善法也會自然增長。
如果沒有大悲與空性無別的見解,反而站在一邊毀謗另一邊,那就遠離了諸佛菩薩的妙道。所以,一定要行持現空雙運之正道,這非常重要!

 

 

PS
@ 出世間種子是如何附著在阿賴耶識上?是類似業種子附著在6上嗎?
現在先醬子解釋,所謂唯識的解釋並不把出世間的種子放在阿賴耶識裡面,這裡面有一個最簡單的概念,一個是世間法、一個是出世間法,所謂阿賴耶識他是世間法他裡面怎麼可能會有出世間的種子?!醬理解嗎?所以一定要有一個理論、他不能說出世間的種子也在阿賴耶識裡面。因為,阿賴耶識是世間法。所以他最後的解釋~這是我以前讀到過的~就是這種子是附在外面,那附在外面也是因為你在裡面的世間法種子有很多現行了,那有很多世間法種子現行以後會催動附在外面的出世間法種子也現行,就催動他們去現行。那他為什麼要醬子解釋呢,最重要就是阿賴耶識不是出世間的東西。醬可以解決你的疑問嗎?((就顯然當時並未聽懂,師兄再接著釋疑 20230428))
重點概念在於阿賴耶識是有為法、是世俗法,今天出世間不是是世俗法、不是有為法,假如出世間的種子也在阿賴耶識裡面那阿賴耶識就不說他是世間法、是世俗法。其實你要了解有很多理論也是他們經過各種思考而推論出來的,現只要解釋他為什麼要醬子講?最重要就是阿賴耶識本身不是出世間的東西,那你怎麼可以說一個不是出世間的東西裡面卻含有出世間的東西呢,所以最後會有醬一個無可奈何的解釋。現主要就是要強調他真正重點是要告訴你這個阿賴耶識他是世間法,而見道這些算是出世間的東西,那他需要另外有出世間的種子去現行、不能靠世間的種子。這對我來講一點都沒有矛盾,為什麼你要認定出世間的種子一定要含在世間的阿賴耶識裡面呢?為什麼?這2個不是同一個性質的,因為現在是用唯識的理論講,所以一切都是種子現行。那既然有出世間這些現行,你知道這個所謂見道是一種出世間的法,他是無分別根本智,你在世間裡面是沒有這種東西的,這算不算現行?若你真要用空性的角度你怎麼可以講他現行?但有時沒辦法、這是一個理論,他總要把這套理論完整吧!如果不用唯識也許會有其他的解釋方法,但今天他要這樣解釋的原因就是世間法跟出世間法是不一樣的,就好像我跟你講阿賴耶識跟如來藏是不一樣的,什麼叫不一樣、你說明明2個是一件事,可是他們是不一樣的,是阿賴耶識他就不會是如來藏、是如來藏他就不是阿賴耶識,這一定的、就是這種概念。
課本上並沒討論這也是我多講了,為什麼要用這種解釋方法,就因他們2個不是同種性質的東西。若反過來講,今天這出世間的東西是含在阿賴耶識裡面,那阿賴耶識怎麼會是世間法?我是覺得沒問題,沒醬子解釋才會有問題。好吧!你再想想,目的就是告訴你世間法跟出世間法是2回事,既然是2回事,就不可能在阿賴耶識裡面,所以他唯一的解釋就是他是附在上面不是在裡面。他還有解釋一般你出世間的法是不可能會現行的,那出世間法怎麼現行?就是因為你有世間法裡面很多的種子現行,比方,這我們也讀過,信進念定慧,這屬世間法裡面的東西,像這種東西現行了而且也到了相當的程度、他會觸動外面那些出世間法種子現行。他是用這種解釋方法。這也有點類似離垢清淨後最後會變成本來清淨,可是,他2個不是一件事。那他為什麼樣這樣分呢?那不能說就直接……其實還真有,他們真正到最後大圓滿的時候那種修行方法根本就是以不修不想最後真正進入大圓滿狀態;可是在剛剛開始還在顯宗、或是剛入密宗的時候他可以用這種方式嗎?假如用這種方式他一輩子也修不出來,他還是得要有做有為的修,要有戒定慧等等這些世俗的東西。

@ 分別阿賴耶跟阿賴耶識最簡單的概念~~現量
阿賴耶識~現量、有種子,而現量代表的意思是我們世間法裡面的東西,所以他有相分,他本身見分是現量。阿賴耶~不是現量、沒有種子、也沒有外境。要區分這2個,那阿賴耶代表什麼意思?在顯宗很少談到阿賴耶,一般在密宗裡才分阿賴耶跟阿賴耶識,基本上阿賴耶是最早的無明狀態,因你一開始絕對不是如來藏,如來藏是不會退轉的,那你為什麼不是如來藏是因為你有無明,所以這個阿賴耶的這種描述相當是一種昏迷的狀態,他本身不是量又沒有外境就是一種昏迷的狀態,那這種最原始最早的昏迷的無明狀態,也可以說是被無明蓋住的如來藏,我們就叫他阿賴耶。所以你一出來就是阿賴耶、是無明。至於從阿賴耶怎麼變成阿賴耶識,這個你去看《大乘起信論》或是一些密宗的也都有他一套說法的,一套比喻、為什麼、是怎麼樣、然後呢、怎麼樣開始先有嗔先有癡一大堆很複雜的。所以在討論這個時不要去扯阿賴耶,因阿賴耶本身是一種昏迷的狀態你扯不上去的,其實一般講阿賴耶是在講阿賴耶識的簡稱,這時他沒有去分阿賴耶跟阿賴耶識。
若要推到你最原始的就你最開始的狀態是阿賴耶、就一般講無明,你若去看《大乘起信論》他是有層次的就所謂一心生3相,一個一個層次慢慢過來的,到了識的時候已不是最早的層次。就好像,質量跟能量,假如今天你看到火、看到電、光、熱,這都不是一般講的最原始的那個能量,這都是能量的轉化變成……這要怎麼講呢,基本上最原始的能量就相當於是空性這個概念,像已經變成光、熱這都已經不是空性了、就不是最原始的狀態,那麼今天講這個阿賴耶就類似在講那個最原始的那個狀態、但他不是如來藏;至於為什麼要提這個我認為他們一到了識已經有一個過程了。你去看《大乘起信論》一到了識已經不是最早的狀態,識是後面的狀態。這可以整理出來再跟各位講,今天不需要再談這個,這又是另外一套東西了。
今天講這主要就說斷了分別的話他不會住在阿賴耶上面,主要就涉及剛講的唯識那套理論,醬就扯出阿賴耶跟阿賴耶識是2件事,那我認為堪布在這裡用阿賴耶的時候他並不是要去談那個阿賴耶,他其實講的是阿賴耶識,你要知道這一般都是他的口語,而堪布一定知道阿賴耶跟阿賴耶識的差別,他們學密的一定也會學到這2者之間的不一樣。假如你是斷掉分別就是無分別智,那他是不會住在阿賴耶識裡面的,這就是世間法跟出世間法2個是不一樣的。
@ 阿賴耶不是現量、沒有種子、不是識,沒有對境。

@ 主要重點:出世間跟世間2個不是一件事
阿賴耶轉依成法界性智(i.e如來藏),可阿賴耶絕對不是如來藏,若用有為法來講這叫相對緣起,是他就不是他、2個只有一個存在不會同時出現,跟不一不異的概念很接近。
阿賴耶識轉依為大圓鏡智
講如來藏常樂我淨那是站在如來藏是大無為法的角度說的,這什麼意思?大無為的意思就是絕對的空性,也就說,你假如不空的時候才會有苦跟樂、常跟無常這種分別,這是在有分別念下才會有常跟無常,因這是由分別念產生的;可是你在大無為裡面真正的實相裡面是沒有這種東西,既然沒有常也沒有無常就相當於是永恆,他概念是這種概念。當他講常樂我淨的時候你不能用有為法的常樂我淨去理解他講的這個常樂我淨,這完全是2件事。所以為什麼要2轉法輪搞得很清楚才能去學3轉法輪,就是怕你把他空誤解,他空明明還是在大無為的角度裡面說的,你又把他空變成有了那就大錯特錯。所以講常樂我淨的時候是在大無為法的觀念裡面用常樂我淨來描述而已。
@ 今天為什麼要講他空?講白了是為了修行講他空,以前有解釋過這觀念~為什麼會去講他空,因為他空真正的概念就是只有一個對一個錯,他要遮那個錯的部分,假如你今天都是空性,那你空完還要搞什麼?那這時就是告訴你你要真正去了解空性那邊、不是把空當作有,那個叫做遮一體的他體,這就類似邏輯裡面講的排中律,只有一個對一個錯沒有中間的,這不是對就是錯,這叫排中律,那現在他空要強調的什麼是對的,他是講這個~~什麼是對的?空性是對的。他不是強調空性有,他是強調空性是正確的,這個在修行上特別是密宗修到最後就是比較實際的醬一個……所以他一定先要有2轉自空的基礎,就很實在知道真正實相是空性,這個完了以後再告訴你真正對的就是這個,那你要修行也就是在這上面。

@ 淨見量的概念是他是一種分別念,淨見量還是分別念、是證空以後的人的概念,但這不是解脫道、這是真正出定了,就說聖人出定後的語言都是有分別念的,也是隨順世俗醬一個概念跟人溝通,可在跟人談的當中聖人跟我們這中間的理解是不一樣的,我們是觀現世量,當我講有的時候是認為真正有,聖人的淨見量講有的時候那個不是有。淨見量是這個概念。比方,這邊有一棵樹,觀現世量的人他是真正認為這邊是有一棵樹在那裡,可是淨見量的人講這邊有一棵樹、他的意思不是那邊有一棵真實的樹在那裡。

@ 那瑜伽現量是在定裡面的東西,瑜伽現量在讀因明裡面有一個是有相的、一個是無相的,一個有相、一個無相指的就是解脫道跟無間道。瑜伽現量應該有包括無間道跟解脫道2個都在裡面,而不是只有指無間道而已,所以他才會說瑜伽現量分做有相跟無相。

 

【注釋】

#1 寺院中的領誦師。
#2 無著菩薩釋《經莊嚴論》曰:若具足七種大義說為大乘。一者緣大。由無量修多羅等廣大法為緣故。二者行大。由自利利他行皆具足故。三者智大。由人法二無我一時通達故。四者勤大。由三大阿僧祇劫無間修故。五者巧大。由不捨生死而不染故。六者果大。由至得力無所畏不共法故。七者事大。由數數示現大菩提大涅槃故。已說大乘七大義。

 

【思考題】

1 既然佛陀二轉般若法輪與三轉善辯法輪是圓融無違,為何分開宣說?現在世間人耽著自宗而誹謗他宗的現象應如何才能避免?我們大乘行人應如何做才能真實利他?

A、二轉般若法輪是三轉善辯法輪的基礎,所以必須先說。
B、避免之道首要了知:符合三法印(諸行無常、諸法無我、寂靜涅槃)的他宗之見亦是佛說,四眾弟子若緊抓住以偏執的貪嗔而進行的爭執不放,就會因此而積累起捨法的嚴重罪業,哪怕再聞思(修),也不能令相續獲得解脫。復次,修習遵循蔣揚欽哲旺波「利美運動」的教言邁向成佛之道。
C、就是將普天下的所有眾生安置於圓滿正等覺的無上果位佛陀之事業

 

2 “為利眾生願成佛”與“願我成就佛果”,這兩個發心都是緣佛果的發心,是否相同?為什麼?
:不相同;後者僅僅是獲得自相續解脫於二障之束縛,那麼發心的善根也只有就此而窮盡了,就像小乘道行人獲得了無餘涅槃一樣。
((前者“為利眾生願成佛”這就是無窮盡了。))

 

3 對於想要不錯亂修學大乘論義的善緣者,應按何種道次第修學才無有錯謬?
凡夫資糧道抉擇之聽聞次第:華智大圓滿前行/普賢行願品→寂天入行論(菩薩行)→龍樹中論(二轉空正見)→彌勒寶性論(三轉空正見)
((但這部分只是講聞思方面的,而華智仁波切的教法不是就醬子結束了,醬子磚後你還要像聽聞那樣的精進最後去證空性,證完空性再修普賢這個菩薩之行。整個完整的意思是這樣,若在這裡斷掉就沒用了,你只讀完這3個是沒有用的。))

 

4 巴珠仁波切為了遣除哪些不合理的見解或發心,才不厭其煩地就一個意義反覆說明?此意義指的是什麼?
:大乘究竟目標為利益眾生。
((堪布是解釋成醬子,但我一直強調以我的心得其實並不是只有強調這一點,只要是一個重要的觀念他會不停的重複,一個好的共修都會是醬子。那我是很差~這點師兄過謙了,但我這部分的個性是很像的,所以我有很多東西會一直重複講就因那是關鍵。))

 

arrow
arrow

    七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