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賢上師言教-067-20200623-不共內前行-發殊勝菩提心之願菩提心-《備忘錄》

等菩提願心學處結束,下面應該是講菩提行心學處那就是6度萬行,但我們仍是依慣例先接著讀菩提願心的《備忘錄》,其實《備忘錄》是蠻值得讀的,他的內容經常有一些很深的東西但他又沒多做解釋,讀《備忘錄》時若是經過分析了解這些東西對我們是非常有幫助的,那他沒多加解釋可能是因他覺得讀《備忘錄》的人應該都了解他們所講的東西,這不盡然,對於初學的人來說《備忘錄》裡有很多東西是需要比較深入的去解釋才能理解的。

上節課是講到幾件佛陀本生中發菩提心的公案,他發過很多次菩提心、又做身布施,其中有佛陀第1次自他換發菩提心的拉馬車地獄,結果他發完後就脫離地獄了,所以現在才會講說:真正能不去地獄是靠見道,另外一個是到了加行道的忍位,基本上是因他不太會犯去地獄的業,以凡夫來講最簡單的就是你發了菩提心,即使你進了地獄也會像皮球一般進去就彈回來,所以這也是菩提心的一個大功德。因此你了解菩提心是非常難發、但他後面的功德也是分常巨大。
上次最後是講到寶髻國王,帝釋天變成羅剎從護摩火中出現,向國王乞討溫熱的血肉食物,國王是拿自己身上的血肉供帝釋享用,帝釋才說明自己是來試探他的,並用甘露給國王擦拭傷處,傷處立即完好如初。是說,33天裡面的天主有甘露,所以阿修羅跟他們打仗真的是很吃虧。
当时玛热贼仙人有一位已经获得禅定的弟子来到,国王十分恭敬地问道:您需要什么?

那位弟子说:我的上师传授给我吠陀知识,吠陀類似是婆羅門重要的經典,我要报答师尊的恩德,他老人家现已年迈,身边没有侍者服侍,我想供养上师侍者,特来乞讨您的王妃与王子。

有時我們讀這個也許會覺得不合常理,當然你可以用很虔誠的方式去相信這個,但這個東西不是重點,重點是他要告訴我們的是佛陀在他這一生當中有很多發菩提心的公案,我們要聚焦在這上面。所以你看,国王也应允了,于是那人便将王妃与王子带回去供养了上师。

另外,难忍国王酷爱那只宝象,返回自己领土后派人送信,告诉宝髻国王:必须将宝象给我。

宝髻国王答复说:我已经将宝象给予婆罗门了。前面有講就是給了輔佐他的大臣梵車。

可是他执意不听,并且扬言如若不给宝象,便要动用武力。随后发动大批军队。

宝髻国王十分伤感地说:唉,由利欲熏心所牵制,最为亲密的朋友瞬间也会变为最大的仇敌。心中思量:如果我率兵迎战倒是很容易取胜,但这样必定会伤害许多众生,还是三十六计走为上策。正在这时,四位独觉降临在他面前说:大王前往森林的时间已到。然后依靠神变将国王带到了林间。那段時間並沒有佛出世,所以有獨覺,獨覺就是靠自己自力去證道,可並不是證到法無我、證到的是人無我,是屬於部分的法無我,一般叫辟支佛,相當於阿羅漢,可是照經典是認為辟支佛是比阿羅漢稍高一點。

当时,宝髻王手下的诸位大臣前往玛热贼仙人处索要莲髻王子,因早先他的弟子要去了王妃跟王子去供養仙人,仙人也予以归还。后来王子作为首领,率领军队与难忍国王交战,结果大获全胜。

难忍国王惨败之后逃回自己的国家。因为当时难忍国王品质恶劣、行为卑鄙而导致他的领土内发生了一场严重的疾疫与饥荒。這就是一種業力,有時也不禁會想,像今年碰到新冠病毒,在某一角度可能也是人類造了太多的惡業,才會有這種疫病。(寫到這,不免想起自己的保單虧損過巨,當時哀求讓自己能免於虧損的贖回,當下感覺等2年後有機會,又覺不太可能,這是美金、台幣之間還有國際基金,但仍且信之吧!沒想2年後卻迎來了新冠病毒,全球感染,經濟停頓、多國封國,台灣也等於鎖國了,只是,因為全球經濟衰退,保單虧損更大,目前還拖在那,似乎是應該壯士斷腕將之贖回!想來也是自己業力使然,怪誰?jjs 20200702)难忍国王问诸位婆罗门:如何才能有效地消除疾疫与饥荒?

這些婆羅門應該是他的大臣,众婆罗门回答说:如果有宝髻国王的顶髻就会有效,应该前去索求。
国王说:他可能不会给吧。
他们说:众所周知宝髻国王无所不施,任何东西都会给的。
于是难忍国王派遣一名婆罗门前去索求。

当时4個獨覺帶到森林去的宝髻国王在林间到处观赏悠闲漫步,不知不觉走到了玛热贼仙人所在地的附近。此时宝髻国王的王妃到林中寻找树根树叶等,為什麼王妃會到林中尋找樹根這些,記得前面說過她被瑪熱賊仙人的弟子跟國王要來服侍瑪熱賊仙人,因為戰爭王子被要回去帶兵打仗了,那王妃仍留在這服侍仙人,遇到了一个猎人。猎人对王妃生起贪爱之心。正当处境十分危险之际,王妃祈祷:宝髻国王救护我。并失声痛哭。

国王远远听到她的声音,前去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猎人看到国王从远处而来,误以为是仙人,應該是誤認他為瑪熱賊仙人,因为害怕恶咒而惊慌逃走了。
国王看到曾经拥有国政、无比安乐而如今感受如此痛苦的王妃,十分悲伤,不禁慨叹道:呜呼,一切有为法,皆无可信矣!國王這時發出的就是出離心,一般是強調2種:1是說信心、出離心、菩提心,當他講信心的時候,就類似講皈依的意思,所以你有皈依、有出離心、有菩提心,這是非常重要的,這3個就是讓你得到快樂的原因。另外一個是真正要解脫的時候,最重要的是出離心、菩提心、空正見。就看你是想得到什麼的角度,你要得到樂因,這樂因當然包括暫時的增上生、當然也包括最後的究竟勝,不過主要還是強調你能得到所謂善法的因,就是要靠信心、出離心、菩提心。可最後要解決問題能跳出輪迴能夠涅槃,就是要靠出離心、菩提心、空正見。所以你就知道皈依、出離心、菩提心、空正見這4個東西是求解脫最重要的修行。這裡雖說是講願菩提心學處,但這很明顯的就是出離心了。

这时,难忍国王所派的婆罗门来到宝髻国王面前,讲述了事情的经过后,索要顶髻。国王说你自己斩断拿去吧!婆罗门砍断顶髻后带回本国,结果遣除了难忍国境内所有的疾疫与饥荒。宝髻国王因为被斩断顶髻的疼痛为缘,对那些热地狱的有情生起了猛烈悲心以致于昏倒在地。這就是說他自己在受苦的同時他心裡還是緣那些受苦眾生,他的頂髻被斬斷是非常的痛,也令他感受到地獄眾生的痛苦,佛陀在他的本生中有太多讓我們欽佩、學習的公案。顿时祥兆纷呈,由此感召诸多天众及国王的许多眷属云集在此处。他们问:陛下,发生了什么事?

国王站立起来,用手稍微擦拭一下脸上的鲜血说:难忍国王要去了顶髻。
眷属问:布施顶髻陛下心中有何希望呢?
国王回答:除了期望消除难忍国境内的疾疫与饥荒之外,无有丝毫自私之心,但是恒时怀有一个强烈的愿望。願望就是要幫助眾生。

眷属问:那是什么呢?
国王回答:希望能救护一切众生!
眷属问:布施顶髻后,陛下有没有生后悔之心呢?
国王说:并没有生起追悔之心。
眷属说:看到陛下疲惫的表情,实在难以令人相信。
国王发誓道:如果我对难忍国王的眷属带走我的顶髻未生起追悔之心,愿我的身体恢复如初!话音刚落,国王的身体便恢复如初。
這種公案還蠻多的,就是當他講了這句話以後,他所布施後的那些痛苦就會消失了。

众眷属祈求国王返回皇宫,国王没有应允。
这时四位独觉来到宝髻王前说:您对怨敌也能饶益,为何要舍弃亲友呢?
說的也是,只有對怨敵好,反而視親如仇似乎也交代不過去,所以,如今理当回归国土。于是国王回到宫中,给诸眷属带来无比的利乐。

《引導文》的願菩提心學處講到這裡已經結束,課文是接著講菩提行心,但我們仍是依慣例先接著讀菩提願心的《備忘錄》。
《備忘錄》的發殊勝菩提心分做3部分,第1部分的發4無量心前面已經讀過了,在《引導文》的4無量心後就是發菩提願心,轉至《備忘錄》的發殊勝菩提心第2部分仍是叫做發殊勝菩提心,基本上原則架構是一樣的,他是把願心、行心放在一起。我們先把《備忘錄》的願心的部分先讀過,再回去讀《引導文》的行菩提心學處,所謂行菩提心學處就是6度萬行。所謂願菩提心,不外是講平等、自他換、自輕他重這3種要學的東西。

发殊胜菩提心2发殊胜菩提心(備忘錄原文)
发殊胜菩提心包括本体分类发心方法三个部分。

其一、菩提心的本体:具备两个条件或两层含义就是发菩提心的本体,正如补处弥勒菩萨所说:发心为利他,求正等菩提。第一个条件或第一层含义就是心想:一切有情远离苦因及苦果,以悲心缘众生。后一个条件或后一层含义就是心想:一切有情远离苦因及苦果而获得珍贵的圆满佛果,这是以智慧缘正等菩提。具全这两个条件,必须具备既不杂有只想到众生离苦而没有想到获得佛果的一般悲心,也不杂有没有缘众生痛苦而只是想到要获证佛果的慈心这两个条件或两层含义。

菩提心的本體以前在《廣論》的角度也是2點含意,1是要救度眾生,2是為要救度眾生自己一定要有本領,所以我要成佛,這是以前在《廣論》那邊2層意義的思路。《備忘錄》這邊的2層意義在觀念上應該一致可是稍有差異,讀《引導文》時就提到有3種發心:國王發心、舟子發心、牧童發心,自己要成佛屬於最差的國王發心,最高的是像文殊菩薩的牧童發心,就說要讓眾生都成佛,自己成不成佛不重要。《廣論》那邊當然是說要救度眾生,希望把眾生放在佛的果位上,再來就因為要救度眾生我一定要成佛,不然有什麼辦法去救渡眾生,所以,要成佛、要救度眾生這是2個要點。那《備忘錄》這跟《廣論》反而不完全一樣的概念,他第1個概念還是悲心,就是我要救度眾生,可是第2個概念是要讓眾生都能得到佛果位。所以,以前對菩提心的講法在這裡覺得至少有差異了,因為這裡強調的都不是以自己為主,沒有說我要救眾生所以我要成佛,並不是說這不對,而是這是最低層的發心、最低下的心力。中間的舟子發心是我跟眾生一起成佛,那這種是說屬於彌勒菩薩的模式,國王發心則未說明是誰的模式,最高是文殊菩薩那種牧童發心,其實並不只有文殊菩薩,以我的了解若沒有錯的話基本上所有10地菩薩都是要讓眾生成佛,比方地藏菩薩、普賢菩薩。
菩提心的本體有2個條件之後接著引彌勒菩薩的話,一句很重要的話,這句話在《廣論》也有引,“發心為利他,求正等菩提。”這句不記得是出自《現觀莊嚴論》還是《大乘莊嚴經論》了,但這句話是非常出名很重要的一句話。這句話若不知道這典故,你會以為是講一件事,其實他是講2件事,當時在《廣論》解釋:要救度眾生、我要成佛,我們以前是醬子的概念。那他現在也是引這句,可是他概念就不一樣了,第一個條件或是第一層含義就是心想一切有情遠離苦因及苦果,就是要救度他們讓他們遠離,他的重點就是在以悲心緣眾生,就這悲心的所緣境是眾生。接著,求正等菩提是第2個條件,第2個條件的意思就是同時心想:一切有情遠離苦因及苦果而獲得珍貴的圓滿佛果,這不是講自己成佛而是指有情喔。這個差異,以前都沒想到,其實這個差異如果用一個總法的觀念來看他那跟我們原來的講法也不是完全有牴觸,不過我們就記住,按照《大圓滿前行》所說,他2點是:悲心緣眾生,智慧緣正等菩提,這就是悲智雙運,基本上這就是指佛的智慧。智慧緣正等菩提,問題是這是自己去獲得正等菩提的智慧呢,還是讓眾生去獲得正等菩提的智慧呢?按照這邊的教法他強調的重點是眾生、讓眾生去獲得正等菩提的智慧。所以裡面完全沒有考慮到自己。那就算用自己的角度去解釋也是可以,不過至少今天讀過後你知道在某些情況他們的解釋是不一樣的,就像這句話~發心為利他、求正等菩提。以前我們說為要救度眾生所以我要成佛這是菩提心的2個條件;現在轉成另一個講法,1是悲心緣眾生、1是智慧緣正等菩提,那悲心緣眾生就是希望眾生能夠遠離苦因跟苦果,所謂的智慧緣正等菩提是希望眾生都能得到這些珍貴的圓滿佛果,而我根本就沒有在裡面
具足這2個條件,必須具備既不雜有只想到眾生離苦而沒有想到獲得佛果的一般悲心,也不雜有沒有緣眾生痛苦而只是想到要獲證佛果的慈心這兩個條件或兩層含義。這裡話比較拗口,意思是說,當你要
悲心緣眾生、智慧緣正等菩提的時候,你就不會只有悲心或是只有慈心,這是什麼意思?假如你只有悲心去緣眾生這時你只有悲心;假如你只用智慧緣正等菩提這時候你只有慈心,為什麼這叫慈心?我們知道悲是拔苦、慈是與樂,那希望眾生得安樂能得到佛果就變成是慈心。
其實,用這2個角度都可以解釋的通,但在自宗特別是大圓滿
《備忘錄》這裡很明顯的是把自己的部分都拿掉了,像上次讀到的國王發心、舟子發心、牧童發心醬3種發心,這已經跟以前讀到的是很不一樣的說法了,到了《備忘錄》就更清楚,就是整個菩提心裏面根本就沒有自己,很徹底的!可是有時不免想假如你沒有成佛你用什麼去度眾生?!就像上次講到牧童發心,人家問堪布一切眾生都成佛了那你再成佛要做什麼,因為成佛本來就是為了要幫助眾生,那現在所有眾生都成佛了再要成佛幹嘛?成佛以後要做什麼事情?記得當時他強調的是一個心力
人有心力、有能力,上次是用一強一弱2個人打架來比喻心力,弱者打不過強者可他卻不服輸永不放棄,常常到最後強者反而會怕他,這就是弱者的心力強大到令人怕他。所以,心力是很重要的因素。現在他說具全這2個條件,就必須具備既不雜有只想到眾生離苦而沒有想到獲得佛果,是說就只有想到一種就是讓眾生離苦、並沒有考慮到要讓眾生得到佛果,這只是一種悲心;也不雜有沒有緣眾生痛苦而只是想到要獲證佛果的慈心,另外一種是說你只希望眾生去證道佛果、可是你並沒有去緣眾生的痛苦就是說沒有悲心了。
這部分是在講菩提心的本體,我是覺得這部分蠻重要的。菩提心本身就有悲、智這2個元素在雙運,再者,菩提心一定有要救度眾生的心願在裡面,最後當然就是要成佛,這是說1要救度眾生、2要成佛,那成佛到底是我要成佛還是眾生要成佛?是眾生先成佛還是我先成佛?因為這些等等就變成有不一樣的說法、有不一樣的教言,我覺得都可以,因整個概念裡面還是2個,一個是救度眾生,一個是要成佛。這是對菩提心本體的了解!

其二、菩提心的分类依靠心力的差异有三类,这三类在以悲心缘众生的条件上没有差别,而是在后一个条件(以智慧缘佛果)上安立的,一是希求我先成佛,这是大希求或者如国王之发心;二是希求我与众生同时成佛,我不先成佛不把众生遗留在后一起成就佛果,即是如舟子妙智慧之发心;三是我从无始以来一直在作意自利、牟取自利停滞不前,导致漂泊至今,如果仍旧牟取自利,那必然无有尽头地漂泊下去。所以现在不管我何去何从,先要将一切有情安置在圆满佛位,我不管获不获得佛果都可以,以珍宝菩提心降伏作意自私自利的这个妖魔鬼怪而希望其余众生获得佛果,这是无喻之发心如牧童之发心。所有的比喻都简明易懂。如此一来,下根者在三十三大阿僧祇劫证得佛果,中根者历经七大阿僧祇劫证得佛果,上根者历经三大阿僧祇劫证得佛果。

菩提心的分類前面已經讀過了,心力是很重要的一個名相,依靠心力的差異有三類,這三類在以悲心緣眾生的條件上沒有差別,這裡多一個解釋來幫你記住,就說當你要做菩提心分類的時候,分類的基礎不是在悲心那一部份,前面講過悲心緣眾生、智慧緣正等菩提,現在這裡告訴你當你做菩提心分類的時候,跟悲心緣眾生是無關的,而是在後面這一個條件(以智慧緣佛果)上有差異而安立了3類的菩提心:
1、是希求我先成佛,這是大希求發心、或者叫國王之發心;
2、是希求我與眾生同時成佛,這屬彌勒菩薩的模式,我不先成佛不把眾生遺留在後,是要一起成就佛果,就像是舟子帶著船上的渡客一起過河到彼岸,所以這叫舟子發心、或是妙智慧之發心;
3、是我從無始以來一直在作意自利、牟取自利停滯不前,導致漂泊至今,如果仍舊牟取自利,那必然無有盡頭地漂泊下去。所以現在不管我何去何從,先要將一切有情安置在圓滿佛位,我不管獲不獲得佛果都可以,以珍寶菩提心降伏作意自私自利的這個妖魔鬼怪而希望其餘眾生獲得佛果,這是無喻之發心,為什麼叫無喻我不清楚,或叫牧童之發心。
所有的比喻都簡明易懂,確實如此,為什麼叫國王的發心,就是自己先成王再來照顧這個國家的所有子民一樣的意思。舟子發心,就很容易懂;牧童發心,前面有解釋,因為牧童都是把所畜養的牛羊趕在前面走、自己在後面看守防止野獸的突襲。
如此一來,下根者就是指國王的發心、在三十三大阿僧祇劫證得佛果,中根者就是指舟子的發心、歷經七大阿僧祇劫證得佛果,上根者就是指牧童的發心、歷經三大阿僧祇劫證得佛果。到這裡就發現,一般,顯宗都說三大阿僧祇劫證得佛果,其實這是不完整的說法,三大阿僧祇劫證得佛果還要上根的發心才有可能。所以說,我會去讀密,現在共修的大圓滿就是密法,也是先結個善緣種下一個善根,等有一天機緣成熟真正學密。要知道,佛教的教理裡面時間是假相,所謂三大阿僧祇劫證得佛果,聽到這麼冗長的時間就傻了,可是另外一個角度你也知道時間是假的,而且見道的登地菩薩對他來說一剎那、一劫可以是一樣的,他有神通那麼長時間的一劫跟一剎那是一樣的。講這許多是告訴你時間長短不要怕,在密法裡面真正到大圓滿時是即生成佛、即身成佛,就算不到大圓滿是下面的大瑜伽、無比瑜伽時,是說事續部16世、行續部7世、瑜伽續部5世。所以不用太焦慮這個,一步一步走上去就是了。

按照地的界限来分,在资粮道和加行道,称为信解行发心,因为尽管相续中生起了真真切切的世俗菩提心,可是对于胜义菩提心,只是以总相的方式理解或领受,而并没有现量证悟,为此叫做胜解行发心。从一地到七地之间,称为增上清净意乐之发心,入定时灭尽染污意而在后得时偶尔萌生细微的我执,然而不会成为道的违缘,所以叫做增上清净意乐之发心。三清净地的阶段称为异熟之发心,先前资粮道、加行道时所发的一切愿现在得以实现,就像秋季庄稼成熟一样,是成办广大他利的时间,为此称为异熟之发心。佛地称为断障之发心,因为烦恼障所知障连同习气通通断尽,虽然以前发世俗菩提心乃至菩提果的承诺之时已过,可是由于胜义发心以得而不失的方式上具存在,另外还因为是令无量有情发心的开端,由此才叫发心的

剛是用心力來分類,這裡又是一種照地的界限給菩提心的分類方法:
1在資糧道和加行道,稱為信解行發心,因為儘管相續中生起了真真切切的世俗菩提心,可是對於勝義菩提心,只能用總相的方式理解或領受,可是他並沒有現量證悟,為此叫做勝解行發心。這裡很重要,就像常跟各位講的,在
《備忘錄》裡面常常會出現一些後面是有含義的名相,若不理他也就過去了,但既然讀了就要讓大家瞭解他後面是有很深的含義,因這跟教證的教法是有關連的。
這裏意思是說你在
資糧道和加行道的時候,你只有世俗菩提心,這我們理解;那我們也瞭解勝義菩提心指的是見道、是智慧,不是我要成佛的想法心願,不是分別心的東西,是你得到大乘的見道。所以有勝義菩提心都是登地菩薩以上的有情,因此,勝義菩提心,這時你都只有用總相的方式理解、領受,總相是什麼意思?總相的意思就是分別心、是用第6意識的分別心,我們所謂的前5識基本上是緣現相、他是無分別的,這個無分別不是見道那種,前5識是無分別識、緣的是現相,現相一般是現量,你是用現量緣的,你用總相一般都是第6意識,總相就是一種分別心,只是心中起的一種概念,這個是用比量,是你用分別心去理解的不是真正現量的證悟。現量,佛學術語是瑜伽現量,見道時就是用的瑜伽現量,這不是總相的理解或領受,而是真正現量的去悟到空性。
2從一地到七地之間,稱為增上清淨意樂之發心,入定時滅盡染汙意而在後得時偶爾萌生細微的我執,然而不會成為道的違緣,所以叫做增上清淨意樂之發心。
從一地到七地之間,這時已經是聖人了,這時發心稱為增上清淨意樂之發心,入定時滅盡染汙意,要知道菩薩在登地以後,當他入根本慧定的時候,基本上若以2轉法輪角度來說他緣的是離戲大空性,什麼叫離戲大空性?你只要用講的都不對了,離48戲,8戲就是不生不滅、不常不斷、不一不異、不來不去,這就是8不中道裡面所謂的8邊,4邊就是有、無、既有既無、非有非無,8邊因涉及到很多其他的觀念等等簡單的跟大家描述一下,可是4邊,若你用有跟無這2個元素的所有組合是22次方等於4,得出就是有、無、既有既無、非有非無這4個組合,當你用有跟無這2個元素的時候這4個組合就代表所有分別念都在裡面,沒有其他的了,所有都在裡面。所以當你把4邊全部都離掉的時候,代表你不是世間法了,簡單說離48戲就是告訴你這個不是你分別念的東西。因為你只要是分別念一定是在48戲裡面。什麼叫滅盡汙染意?用見道、2轉法輪的角度就是離48戲的大空性。可是他在後得的時候,偶爾會萌生細微的我執,這意思是說當你是登地的菩薩,入定的時候你是百分之百的沒有任何一點雜染,所以這是2轉法輪裡很重要的一個概念,像
《入中論》或是後來會有中觀應成派系,他們基本上對一切都不承認,他之所以會立這個宗就跟現在講的這觀念很有關係,他是根據入定、他是根據菩薩入定的境界。他這裡提示說後得的意思,後得有21是在入定的時候,根本智入定以後在定裡面的後得,另一種是出定,感覺這裡是講出定以後的後得。這句話意思就是這些聖人在入定的時候是完全沒有一點我執,因為他緣的是2轉法輪的離48戲的大空性,那是實相,在實相裡面他是不可能還會執著有一個實在的法,更不要講我了。可他出定以後,因為他還沒有究竟,也就說他所知障並沒有斷光,這是在我們自宗的角度裡說,這到後面有講,所以真不能小看《備忘錄》,其中很多是不算淺的佛法,他強調說後得裡面這種微細的我執,這我執不是單指人我,是人我、法我都在裡面,因這很明顯是講大乘法,所以是法無我跟人無我2個,一般,1地到7地這之間,基本上他的人無我還沒有全破掉,煩惱障還沒有全部斷,要到7地所有煩惱障全部斷掉,可是他雖有微細的我執,可以講是人我執、也可以講法我執,然而這不會成為道的違緣,意思是他跟凡夫不一樣,雖然他還不究竟,沒有辦法把煩惱障、所知障全部斷光,甚至最後的習氣障也斷光,可是這並不影響他的修道,所以叫做增上清淨意樂之發心。
3三清淨地的階段稱為異熟之發心,三清淨地指的是8地、9地、10地這3地,以自宗的說法是到7地把煩惱障全部斷光,所以一般說8地有無生法忍,也就說8地菩薩跟阿羅漢在人我執方面是一樣的全部斷光了,阿羅漢是沒有煩惱障的,大乘的角度8地菩薩是沒有煩惱障的,然後從這時起他三清淨地是斷所知障。這並不是說前面沒有斷所知障,到8地的時候他煩惱障全部斷光,可是所知障還沒有斷光,所以最後3地是要斷這個所知障,叫做3清淨地,同時在第10地的時候要斷習氣障,用最後那金剛喻定斷習氣障。他說到了三清淨地的時候這個發心叫做異熟發心。為什麼?後面接著就解釋,你先前在資糧道、加行道時所發的一切願現在得以實現,你那時希望能夠有菩提心,能夠真正成辦利他等等,那你到了三清淨地的時候,就像秋季莊稼成熟一樣,是你能夠成辦廣大他利的時間,為此稱為異熟之發心。
4佛地稱為斷障之發心,以自宗的說法再複習一遍,到8地煩惱障斷光,到10地的時候所知障也斷光了,可是最後的10地要斷習氣障,因此到了佛的時候這3個全都斷了,最重要是煩惱障跟所知障,最微細的所知障叫做習氣障。因為在成佛的究竟位時煩惱障、所知障連同習氣通通斷盡。
下面這一段話我用綠色high light,是這裏面有比較深的內容,他講:雖然以前發世俗菩提心“乃至菩提果”的承諾之時已過,就說你在過去發心的時候,沒有成佛之前你發了這個世俗菩提心,這個菩提心一直發到你能夠圓滿成熟菩提的正果、正等正覺,醬子一個發心到你成佛的時候,其實菩提心是一種願,你這個承諾已經過了、意思說已經完成了,就說你到了佛的時候你所有以前發的菩提心、乃至菩提果到這時你都已經成就了,可是由於勝義發心是以得而不失的方式具存的,意思是說,世俗菩提心可以說是你發到圓滿的時候就結束了,也就是你不需要再發了,但以勝義菩提心的角度來講,他是以得而不失的方式存在的,就是你得到了這個智慧的時候沒有所謂成熟、時間已經過了,沒有,他是一種智慧,得而不失的勝義菩提心,他不是世俗上那種時間過了、時間到了,有一個完成的階段,就說已經結束了,勝義沒有這種東西。這裡又牽涉到如來藏的觀念,你到最後你證得的那個東西那個如來藏是大無為法,他本身不是無常的,可是那個常你千萬不要用無常反過來的那個常來看待如來藏,不是,但他是一種恆常的,他是大無為法這種性質下面的恆常,勝義菩提心就是這類的東西,雖說你沒到究竟時中間都一直是在修道,可你一到了佛道的時候就代表你已經得到了如來藏那個智慧,這是一種大無為法的智慧、是一種恆常的智慧。那以這個角度,你世俗菩提心可以說結束了,因你發的願你現在已經做到了,世俗菩提心沒有存在的必要了,可勝義菩提心不一樣,因他不是世俗無常的東西,他是大無為法、是一種恆常的。
另外還因為是令無量有情發心的開端,由此才叫發心的。意思是說這時佛陀的斷障發心還是要存在的。為什麼已經成佛了還有這個發心的問題?佛陀的發心為什麼叫斷障發心?主要是這時不是用世俗菩提心的角度而是用勝義菩提心的角度,因此沒什麼不妥,更不要說這個發心是令所有有情開始發心的一開始就是根據他也要得到這個斷障的發心。
從這裡大家真可以感受到
《備忘錄》裡所講的東西真是很深的,所以讀《備忘錄》對我們很有用。

接下來對於菩提心依照地的界限分類的4種發心再稍加以解釋:
资粮道加行道,虽然有清净的世俗发心,但胜义发心,作为资粮道者只是了解,加行道者只是领受為什麼資糧道只有了解?因為在資糧道你只有對勝義菩提心的決擇,決擇是聞思慧,所以你只有了解。那為什麼加行道是領受?因為你決擇後你在加行道是體驗,經過暖、頂、忍、世第一法這4個過程,最後讓你見道,因此在這當中你能夠慢慢去領受所謂最後的那個證悟。所以一個是了解、一個是領受,可他們都不是現量證悟,現量證悟一定要到見道。本来,见解有现量的见解和比量的见解,在资粮道、加行道阶段属于比量的见解,這就是為什麼前面會用總相解釋,因總相就是比量的,为此是胜解行发心。
加行道胜法位暖、顶、忍、世第一是无间智慧,什麼叫勝法位?加行道的勝法位就是他最後的那個世第一法,這裡寫出來暖、頂、忍、世第一是提醒大家加行道有4個層次,一般世第一法在佛學的解釋是他出現的第1剎那是所謂的無間道、第2剎那立即變成解脫道,類似金剛喻定的解釋,可是這裏沒有到金剛喻定這只在見道,世第一法只是個剎那而已。勝法位指的是世第一法,又說他是一種無間智慧,因他出現的第2剎那他就見道了,所以,世第一法只有一個剎那而已相续中生起它的后一刹那就步入见道,這就是剛剛解釋過了,所以為什麼叫他無間智慧,如果按照三大阿僧祇劫成佛,从资粮道到见道之间需要一劫,见道就是现见法性真谛的第一极喜 初地欢喜地、二地离垢地、三地发光地、四地焰慧地、五地难胜地、六地现前地、七地远行地、八地不动地、九地善慧地、十地法云地這裡需要慢慢解釋,三大阿僧祇劫,我們從資糧道到見道這中間需要一劫,再來從見道到8地需要第2個劫,從8地到成佛要第3個劫,這是解釋三大阿僧祇劫成佛的次第。所謂見道就是現見法性真諦,什麼叫現見法性真諦?法性,用另外一個角度說就是空性,法、法性,彌勒菩薩有一本《辨法法性論》,為什麼要辨法跟法性?法,指的是有為法、世俗諦,法性,指的是無為法、勝義諦,法跟法性有什麼關係?這2個指的是一件事,若用唯識3性的角度來講的話,依他起是屬於法、圓成實就是講法性,醬了解?所以法性指的就是空性、指的是實相、是真正的勝義,所以他現見法性就是真正的見到勝義諦、證悟了勝義諦、證悟了實相。所謂真諦就是實相的意思、或者叫真如。見道,就是你開始能夠見到法性真諦。那為什麼他後面還有一個第一極喜?因這是你第一次進入登地,10地菩薩的第1地叫登地,第1地又名初地歡喜地,到第2地叫離垢地,第3地叫發光地……你就知道為什麼他會用第一極喜就是因為初地叫做歡喜地。這時你還不是利他,可你已經在自利方面现量证悟智慧,這智慧指的是出世間的智慧,是知道實相的智慧,這是指無分別根本智。他利方面等持神变运用自如,等持是指定的最高境界,等持是指在定中能夠無功用的專注一境,你見道在自利方面你能夠得到智慧、他利方面你有神通所以叫等持神變運用自如,依靠劫转变成刹那、刹那变成劫的自在神变能成办广大他利,
這就是指有神通、利用神通利眾,为此称为极喜。
在不清净七地时,直接断除烦恼障,间接减少所知障,到了不清淨的七地,為什麼叫做不清淨?因這時煩惱障尚未斷光,要到了七地才把煩惱障斷光,所以8地才會叫做不動地,同時也減少了所知障。這裡有2種解釋,寧瑪自宗認為從1地到7地是把所有的煩惱障斷掉,所知障也有斷但到7地時還沒斷光,意思就是到8地時開始再把所有的所知障斷光,斷到最後到10地的時候只剩下習氣障,所以10地菩薩在最後金剛喻定時把習氣障斷掉。所以這裡會講直接斷除煩惱障,間接減少所知障。所以在七地以前并没有断除染污意,由此叫做不清净七地,因為他的煩惱障還沒有斷光,所知障也只有去掉部分,依我所了解的在見道時所斷掉的是分別的煩惱障、所知障,不是斷俱生的煩惱障跟所知障,所以後面在到8地之前就是斷掉俱生的煩惱障,所以斷障還有分別的、俱生的差別。在后得时会出现个别细微的自利分别念,但它自然而然清净或者消失,行为上并没有成办自利,是說他可能分別念還有,但是不會造成他修道上的障礙,为此是增上清净意乐发心因此這時稱之為增上清淨意樂發心。

所谓的三清净地,由于刹土、行境的清净,在三清净地,烦恼障无一遗留,从第七地已经断完,3清淨地則是煩惱障全部斷光了,從8地開始都沒有煩惱障,因在7地已經全部斷光了,所以在8910是斷所有粗細的所知障,在三清净地阶段,断除所有粗细的所知障,到了十地相续末际,无余断除残余的习气障,这是异熟发心。其中第一刹那依靠对治法——金刚喻定的智慧无余断除剩余的习气障,1剎那還是用對治,用金剛喻定斷掉所有的習氣障,接着在第二刹那转依成一切种智,即是断障之发心講到這裡,這跟剛剛講見道的時候世第一法那概念很接近,可世第一法是讓你成就見道的那一剎那,進去的第2剎那馬上就見道了,這邊是你成就佛道,在最後你的金剛喻定有類似世第一法的意思在裡面,所以在第一剎那他還是用對治,因為他會用金剛喻定,用這個東西把所有的習氣障在一瞬間斷掉,這就是無間道,過來的第2瞬間他馬上就是解脫道了、馬上變成一切種智就佛智的意思。所以叫斷障發心。
接下這句真很有學問,有時真覺得《備忘錄》很值得讀,但一定要懂他在講什麼。
此处说它是刹那并不是以自本体来讲的,為什麼要加這一句?此處的剎那是指那個智慧,不是有一剎那斷掉,第2剎那轉成智慧嗎?他說這個剎那不是用自本體來講的,現提醒你你馬上就懂他為什麼要醬講,因為你最後證道的是那個無分別的大無為法、是如來藏那個大無為法,那個大無為法不會是無常醬的一剎那一剎那的,不是醬子。假如你最後證得的那個東西也是剎那剎那的那就完蛋了,那就不是如來藏了,那就不是大無為法了。醬懂嗎?所以這裡要說這個剎那不是用自本體來講的,主要就是強調因為最後這個東西是實相、是真正恆定的東西,假如這不是恆定的東西又怎麼值得你去皈依呢?前面講皈依時有講過你可以皈依一個無常的東西嗎?!所以他說,是从对对境起作用方式的角度而言的。我們用比喻來解釋,我們有一個能所,以修行人來講在最後的時候有一個有境跟對境,意思是說你在最後那個修行人的有境跟對境我勉強起作用說他這一剎那跟那一剎那,可是真正他不是這個剎那的性質,因為這是最後的佛智,佛智還是一剎那一剎那的無常那就完蛋了!
說實在很高興讓大家讀這個《備忘錄》,是值得的。他若沒有醬子講,我也不會特意去做這個解釋,也不會想到這點,可他醬一點出來,你就會非常注意,就會抓住很多佛學裡面重要的觀念。
关于二障,自宗的观点,這個自宗指的就是寧瑪,根據《宝性论》中说:吝等分别念,许为烦恼障,三轮分别念,许是所知障。吝等分別念,這就是指貪嗔癡3毒,這就是煩惱障,所知障叫做三輪分別念,意思是你認為有作者、有受者、還有所做的作業,這叫3輪,比方你去布施,你認為有布施者、也有受施者、還有所施物,你是執著有這個法、有這3個東西,這叫3輪,你還認為這個是有,這就法執,這就叫所知障。所以說,贪心等烦恼是烦恼障,对三轮耽著实有,承许是所知障。認為有這三輪這就叫所知障。
稍注意下面標綠色這一段是在解釋格魯派的看法。
當初讀《廣論》時為什麼不繼續讀完毗鉢舍那,因為繼續讀下去就會涉及你吸收了《廣論》裡面對空性的解釋,就怕你因此根深蒂固的認為空性就該醬子解釋,並不是說他是錯的,而是你要知道這是格魯派的講法,其他的宗派有不一樣的講法。以我寧瑪的教法並不反對2轉法輪,可是他是以如來藏為最高的見地。以前也跟同修說過要讀《中觀莊嚴論》,因為讀過了《中觀莊嚴論》你知道2轉、3轉的定義,你懂這整套的觀念,這時你再去讀《廣論》的毗鉢舍那,你就有了衡量的空間,你可以比較再決定你想要採用哪一方的觀念、教法。這是有很大的差別的。
新派格魯认为,烦恼障和所知障是同体存在的,实执是烦恼障,如此一来,烦恼障变得越来越细微,就是所知障,所知障变成越来越细微就是习气障,比如,麝香(表示烦恼障),装麝香容器上的气味(表示所知障),容器上的气味变得越来越微弱(表示习气障)。
新派指的是格魯,他們認為,煩惱障和所知障是同體存在的,實執是煩惱障,如此一來,煩惱障變得越來越細微,就是所知障,所知障變成越來越細微就是習氣障,所以這個角度跟我們寧瑪自宗剛剛在解釋1地到7地是不一樣的講法,基本上他們是認為破了煩惱障就是破了所知障,這又是另外一套。所以一定要先把一個東西定型,以後人家再給你另外一個新的東西,你就可以比較。我是覺得2種都可以採用,不能說哪一個好哪一個不好,只是我是跟寧瑪相應。所以一碰到格魯派,你就知道他的講法就會不一樣了,基本上角度不同。
以格魯派來講你也很好記,比如,麝香是表示煩惱障,裝麝香後容器上的氣味就表示所知障,所以才說斷了煩惱障基本上所知障也斷了,容器上的氣味變得越來越微弱可是還有這就叫做習氣障。所以格魯最重要是煩惱障,煩惱障斷了以後等於所知障也斷了。

這是用本體來說的另外一種菩提心分類。
从本体的角度来分,有世俗菩提心和胜义菩提心两种。如云:世俗胜义别,二种菩提心。世俗菩提心是在分别念上发起并收摄于分别念中。意思是說,這是分別念的東西,分別念是我們最容易理解的東西,我們天天活在分別念裡面。胜义菩提心,是分别念的运行隐没于法界的智慧重點不是還有分別念,重點是隱沒于法界的智慧,什麼是法界的智慧?法界就是實相,實相就是空性,那隱沒於法界就是真正實相裡面你能夠了知實相的那個智慧,所以分別念運行隱沒于法界,簡單講意思就不是分別念的東西,你絕不能解釋他還是分別念。所以一般最後證悟勝義菩提心的時候,你絕不是用總相,你不能用分別的。你一分別你永遠搞不懂他的,所以為什麼最後叫無分別根本智、為什麼叫做現量、為什麼叫做證悟。
這邊重點是:世俗菩提心是在分別念上發起並收攝於分別念中,這很容易懂,因就是你運行的方法。那勝義菩提心就不一樣了,他是分別念的運行隱沒於法界的智慧。像你用這種分別念這種東西,他是完全被另外一個東西覆蓋了,所以隱沒於,就他不見了,他是被什麼東西隱沒掉了?是被法界的智慧。簡單講,就是你是法界的,法界指的就是實相、指的就是空性、指的就不是分別念的東西,就是這個概念。

世俗菩提心又包括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两类。我們現在讀的就是屬於願心學處,到了行心就是64攝。首先为得果位而立誓,是愿菩提心,這是願心、行心很好的分別,因為你希望得到這個果位而發誓,這叫願想要修行得果的因或方便的六度之心愿,這時不是指你的願望,是你希望最後能得到這個東西,那你一定要種下能得到這東西的因,你要在這上面著手,那這個因又叫做方便,方便就是你用的方法,你用這方便最後會產生方便生,這在佛學上很重要,方便是方法、方便生就是你得到的果,你採用這個方法叫做你採用這個方便、你因採用這個方便最後你會得到這個果,就叫做方便生。所以他說,想要修行得果的因或方便這就是指6度,你有醬子一個心願就要去修行他的方便或是要修行得果的因,這個因或者方便就是6布施、持戒、忍辱、精進、靜慮、般若,或者修4。記住,6度不是度別人,6度是度自己,這是自利的部分。所以,我一定要按照這個方便去做,在因上面下手,讓我最後成就那個果位,這就是在因上立誓,是行菩提心。我必须要以这两种誓言的铁钩钩住,這就是說由願菩提心開始、後面就是受菩薩戒的行菩提心,2個缺一不可

世俗菩提心需要依靠仪轨生起,這句話又很重要,其實儀軌就真能讓你生起世俗菩提心嗎?當然不是,可是世俗菩提心能夠用儀軌的方式讓你得到戒體,儀軌生起,就你去受戒、最後會得到菩薩戒的戒體,基本上這就是世俗菩提心,所以說用儀軌。可是,胜义菩提心,虽然密宗里说依靠仪轨生起,但那是指胜解道用,而并不是指真正的胜义菩提心什麼是勝解道用?意思是,用的是一個方便,用了這個方便你一定會有方便生嗎?不一定。世俗菩提心是你要靠菩薩戒得到戒體,所以說世俗菩提心靠儀軌,那勝義菩提心若是靠儀軌那你就不需要修行了,接著讀下去你就會懂了他要強調什麼,在觀念上至少你就可以釐清很多東西,這是非常重要的。
真正的胜义菩提心,必须借助三殊胜而修行的力量才能生起。意思是不是靠儀軌而是要靠修行,儀軌只不過是一種勝解道用,勝解道用就是一種方便、一種方法,可是這種方法並不能保證你一定能夠得到你要的那個結果。可是世俗菩提心是你用了儀軌你可以得到戒體,得到戒體後也有可能會被你毀掉,那是另外一件事了。然而勝義菩提心是沒法靠儀軌得到的,完全是要靠修行的。那他說修行要靠3殊勝,這3殊勝跟前面教過的3殊勝是2件事,前面教過的3殊勝一開始是你要皈依發心,中間要專注,這是方便說法,其實是你要用3輪體空的方式去修行,即是要有空性的智慧去做正行,最後一定要有回向的結行,這叫3殊勝。這裡的3殊勝不是指這個。关于三殊胜,《经庄严论》中说:令佛生欢喜,积累福慧资,不分别法智,生故许殊胜。殊胜包括摄持殊胜随修殊胜证悟殊胜三种。3個殊勝正好對應令佛生歡喜、積累福慧資、不分別法智,後面接著解釋其中摄持殊胜包括内外两种,外摄持殊胜是从加行道开始至见道之间,常常令上师和圆满佛陀满怀喜悦之情,這就是上師相應法,還有你不停的拜佛禮佛,而不令其心生厌烦。内摄持殊胜,是以大悲、智慧摄持,這就是悲智,就是前面講的悲心緣眾生、智慧緣正等菩提。随修殊胜,即积累资粮,也就是积累有现福德资粮和无现智慧资粮,這個有現跟無現用另外一個角度說就是有相跟無相,意思是說,一般福德資糧是屬於世俗諦的東西,所以一定有相,比方說禮佛、拜佛、做善事等等;那無現的智慧資糧就說你在修智慧的那些方法。所以說,有現跟無現,一屬於世俗諦的東西、一屬於勝義諦上面的東西那基本上就不是有相。证悟殊胜,生起不分别其边中觀、空性的智慧,單是這句話不解釋也就過去了,其實很重要,不分別其邊就是中觀、就是離48戲,中觀就是指空性,所以,不分別其邊就是指空性。你看到不分別其邊你就要知道這就是中觀、就是離48戲、就是空性,是指现见见道的智慧。可见,胜义菩提心必须凭借真正修行的力量才能生起,也就是依靠摄持殊胜、随修殊胜和证悟殊胜来产生。

世俗菩提心必须依靠仪轨生起。仪轨有中观和唯识或者甚深见派广大行派两种,一般是用深見、廣行代表比較妥當,因唯識在廣行只是其中一部分,唯識不等於廣行。廣行主要是彌勒菩薩的教法,唯識是廣行裡面的道,廣行裡面也有見地,像3性就是廣行裡面很重要的見地,當然3性也是在唯識的教理裡面,但現在唯識是蠻廣的一個字眼、代表的是廣行、是彌勒菩薩跟無著的系統。深見是文殊菩薩跟龍樹的系統。不管按照哪一种仪轨,都包括加行前行法、正行立誓和结行自他欢喜三个步骤。等課程講完討論時,希望受過菩薩戒的同修可以分享他們的心得。

第一、加行前行法:先积资净障,按照寂天菩萨的意趣,他說寂天菩薩的意趣的時候這指的是深見派的儀軌要施舍自己拥有执取的身体、受用、善根这三种事物。3樣東西我們絕對認為是自己的、是我擁有的,是很清楚屬於我的,1是你的身體,2是你的受用就各式各樣的資財,3就是你的善根。中观宗承许世俗菩提心由积累资粮中产生,這指的是深見派;唯识宗认为它是由澄清的心中所生,這指的是廣行派。也就是说,通过七支供积累资粮,就是普賢10大願王随后修四无量心,接着再施舍三种拥有执取的事物,這就指上面講的身體、受用、善根,对这三种事物断掉执著,就是断派的实修法,這裡不知道為什麼要用斷派,可是他所講的很明顯是深見派的加行,因為他講寂天菩薩說要施捨這3個,又說中觀宗要集累資糧,這裡7支供養就是集資淨罪,再來就是修4無量心,最後是施捨身體、受用、善根。也是这里讲的修心法。這是講你要生起世俗菩提心前面的前行。

正行立誓:這裡他用正行立誓,其實是還沒到正行立誓,為什麼會醬子不清楚,那先忽略這4個字。在没有祈祷三垂念之前,3垂念,就是你在受儀軌當中要念及的諸佛菩薩等,後面有。要从虚空遍及之处充满众生……知母、念恩、想要报恩,這學過了,用7因果或是4無量心,具备以悲心缘有情和以智慧缘菩提这两点而观修。再进一步归纳,就是为了一切有情远离苦因及苦果获证珍贵的圆满佛果,我发殊胜愿菩提心,尽己所能修学行菩提心、這就是指6,随之祈祷三垂念,即祈请十方一切出有坏正等觉、十地菩萨摩诃萨众及诸位大金刚持上师垂念我 出有壞、正等覺都是指佛,十地菩薩摩訶薩眾就是指觀音菩薩、文殊菩薩這些大讀薩,大金剛持上師就是密教的部分,所以,3垂念就是佛、10地菩薩、大金剛持上師。接着是具有三种特点的皈依,念诵乃至菩提果,皈依诸如来,正法菩萨众,如是亦皈依,以三皈依作为基础。三種特點的皈依這也就是指佛法僧,這是顯教的,或者是上師、本尊、空行這3根本是密教的,風脈明點、或是如來藏這要看密宗的層次,前面講過了。

以上这两者是加行法。
今天就講到這了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七七 的頭像
    七七

    水月世界~借假修真!

    七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