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賢上師言教-061-20200512-不共內前行-發殊勝菩提心之修4無量-《備忘錄》

上節課講了部分的實修,本來應該接下去全部講完,可是,修菩提心是從4無量開始,故想把修4無量《備忘錄》這部分先讀過,之後再回去讀實修的未盡部分。

发殊胜菩提心之修4无量心(備忘錄原文):
大乘之根本——发殊胜菩提心引导,如果修行人的意乐广大,那么即便所修的法是小乘法,也就成了大乘法。从诸位初学者的侧面安立大乘小乘,就是看具不具备世俗菩提心,而并不是以般若空性来安立大乘和小乘的。
一開始就說大乘之根本——就是要發殊勝菩提心引導的,這點大家都很清楚,有菩提心才算是大乘。如果修行人的意樂廣大,那麼即便所修的法是小乘法,也就成了大乘法。他意思是,什麼叫小乘法、什麼叫大乘法?以發心來講,發菩提心就是大乘法,一般在修法方面,大乘法裡面修4如實智,不是一般小乘所講的416行相。就算你現在是用小乘的方式在修法,比方修416行相,可是因為你的意樂是廣大的,所謂意樂廣大簡單講就是菩提心的意樂,你假如處於醬子狀態,那你還是在修大乘法。重點是,大乘、小乘不是以法本身、修行的道本身來做分野,雖然這部分也有關係,可最重要還是在意樂。我們是從皈依開始進去講菩提心,所以首先得把一些重要觀念釐清。
從諸位初學者的側面安立大乘小乘,由初學者的角度來決定大乘、小乘,意思是說,就是要由發心的問題來判別,所以就是在強調這個菩提心的重要性。就是看你是否具不具備世俗菩提心,世俗菩提心,這是個關鍵字,一般講菩提心大部分是指世俗菩提心,就是有大悲心、要成佛等等,前面讀的都是在強調世俗菩提心,勝義菩堤心指的就是空性、是證悟空性的這部分,那他為什麼會說由初學者的側面?因為他是用有沒有世俗菩提心這點來決定大乘小乘,並不是說由修為的深淺來區分的。所以說,並不是以法來安立大乘和小乘的。那你又問難道菩提心不是一個法嗎?其實法包括的層面極廣,只是這裡講的重點應該是指修行的法門、修行的方法。修行方法,像修4如實智這是很標準大乘修法,小乘一般就是修416行相,但若講37道品,這37菩提分就很難講了,大乘、小乘均可以,所以用道本身來講,道是基道果的道就是法門就是修行的方法,他不是區分大小乘的要件。但這裡法也可以說特別是指般若空性,為什麼?個人認為用般若空性解釋是比較清楚,因為,一般講大乘法指的是般若這個智慧,般若這個智慧指的就是法空、是完全的法無我,小乘也是般若,可是小乘的般若不完整他只到人無我,而法無我包括了人無我,人無我只是法無我的一部份,可能有宗派看法不一,但以至中寧瑪的角度這是很清楚的,小乘的法、般若就是人無我,那當然是小於大乘的法無我。所以,用般若的角度來區分大乘小乘絕對是講得通的,可是這裏面是強調要由一開始初學者的角度就要分開了,那這時最重要就是世俗菩提心,就可以分的很清楚,在《廣論》他就很清楚的告訴你是不是大乘就是用菩提心來分的,這裡菩提心是指世俗菩提心。
所以,世俗菩提心居于主导地位,见解作为助伴。了义、究竟的目的地就是胜义菩提心證悟空性,而依靠世俗菩提心并不能获得究竟的果位。也就是说,在初学阶段,必须有一颗善良的心。如云:心善地道亦善妙,心恶地道亦恶劣。如果具有菩提心的意乐,那么地道都必然善妙,也就是会经行五道十地。如果居心不良,那么地也恶劣道也险恶,必然走向三界九地,必然步入五道
所以,以初學者來說他是大乘或小乘,世俗菩提心居於主導地位,至於見解則作為助伴,見解,比方說般若空性就是屬於見解的部分,屬於基道果的基。至於,了義、究竟的目的地就是勝義菩提心,而依靠世俗菩提心並不能獲得究竟的果位。這下又轉過來了,剛剛是強調世俗菩提心是根本,現在要告訴你最究竟的目的是勝義菩提心,所謂勝義菩提心就是指證悟空性,那是不是現在又告訴你真正重要的是勝義菩提心?倒不是醬子說,他只是在強調世俗菩提心是區分大小乘的分野,可是最後還是得要證悟般若空性,所以叫做勝義菩提心。為什麼?因為這才是成佛,成佛是靠這個勝義菩提心,當然沒有世俗菩提心你也成不了佛。那勝義菩提心是否代表只有空性沒有菩提心,其實不能醬子說,勝義菩提心雖然是代表空性、講的是證悟空性,可是他是基於世俗菩提心的基礎,演變到最後證悟了空性。所以醬子理解,你就明白他所要說的。又說,依靠世俗菩提心並不能獲得究竟的果位,究竟的果位指的就是佛果,要證到佛的果位,所謂佛指的是什麼?這又回到前面的皈依佛是皈依佛的智慧,所謂佛的果位指的就是佛的智慧,佛的智慧就是證悟空性這個智慧。所以,你今天談的只是世俗菩提心這當然不是證悟空性,你當然也不可能只靠這個去證悟空性去得到佛果位。
這裡要提一下,上節課實修講到悲心到最究竟是成就法身,一共有4身,自性法身、智慧法身、報身、化身,自性法身、智慧法身可合併叫法身,4無量跟這4身的成就有關係,悲心成就是法身,其實這法身指的就是智慧、就是勝義菩提心。我重複講只是希望各位能融會貫通,他告訴你勝義菩提心就是勝義菩提心,世俗菩提心就是世俗菩提心,而只有世俗菩提心是無法成就佛果位,因為必須要有勝義菩提心。但另外一個角度又把悲心跟最後法身牽在一起,所以一直強調悲心到最後跟智慧是一件事,所以他叫做智悲雙運,而這叫做無緣大悲。我能夠體會為什麼悲心到最後跟智慧是一件事,只是還沒有辦法很清楚的講出這道理,不過基於對這2個東西的理解,對佛這智慧的理解,也不難看出他們之間的關聯。一直跟大家強調這個,只是希望加深大家對這個的印象,讓這些很重要的觀念留在8識田中,可能有一天對我們的證悟是有幫助的。
現在話題又轉回來了。
也就是說,在初學的階段,一開始只要你有一個世俗菩提心,是說,你必須有一顆善良的心。那善良的心跟菩提心有什麼關係?在前面讀《前行引導文》就告訴你心地善良就是修4無量心的結果,而修4無量就能生起菩提心,所以,菩提心、4無量心、心地善良這3個之間的關係很微妙,在某一個角度可以講他們是同義字。
如云:“心善地道亦善妙,心惡地道亦惡劣。”這句話在華智仁波切的《前行引導文》也有引用,地道可以解釋為修行的510地,白話講,你有菩提心這叫做心善,那你後面修行的510地也就變成是善妙的,假如你一開始沒有菩提心,若以大乘跟小乘比,你不能說小乘心惡,可至少他不是以菩提心做出發點,將來修行上他也是有5道可他不叫10地,他是叫做4果,初果、2果、3果、4果,這就比較惡劣差一點,這不是負面只是比較之下。另外,地道也可以解釋為將來你會遭遇、面臨到的東西,所以這句話看你要用哪個角度。若用白話,你心好你將來命好,你碰到的路也會坦蕩光明。所以你如果具有菩提心的意樂,那麼地道都必然善妙,也就是會經行五道十地。這裡的5道就是資糧道、加行道、見道、修道、無學道,10地就是大乘的果位,由登地菩薩到最後的10地菩薩。如果居心不良,那麼地也惡劣、道也險惡,必然走向三界九地輪迴不止,其實,你若沒有菩提心、你沒有一個善良的心,你根本連小乘都沒資格,因為小乘還是有辦法解脫的,只是他的解脫於大乘來講是不圓滿的不究竟的,而你心地惡劣你必然是輪迴,你根本不要談解脫,所謂的39地指的就是輪迴。3界就是欲界、色界、無色界,在3界中可以分成9地,然後就必然步入五道。這個5道跟前面5道是2件事,這5道是指6道輪迴中的5道,就看阿修羅是否算一道。
为此,在初学阶段,不看见解,不看修行,就是看菩提心意乐,除此之外什么也不依赖。谈到见解,其实声闻缘觉也有证悟的,正如萨迦班智达所说:诸声闻修空性法,彼之果即灭尽定。所以说,依靠菩提心勝義+世俗意乐积累资粮这两者才能获得佛果。
因為此,所以說在初學階段,既不以見解來衡量,也不看修行的方法,見解就是指基道果的基、就是你的見地,比方你有空性的見地,也不談果,其實就只是看開始時你的初發心、也就是那個菩提心意樂,所以講來講去就是那一句話你沒有菩提心你就不是大乘、你就沒有資格說你是大乘行者,以一個大乘修行人來說最重要就是菩提心。談到見解,其實,聲聞緣覺這是在講小乘了,聲聞緣覺也一樣有證悟的,這個《備忘錄》是阿瓊堪布依據老師紐西龍多尊者教導的筆錄,所以他一定知道他老師言說的意義,我也是明白他要講什麼,相信也有同修知道他為什麼要醬子講,因這不是大乘,一般大小乘要用菩提心來分,大小乘都有證悟,若不用開始初發心分也可以用勝義菩提心分,而勝義菩提心可以用廣義或狹義來講,那他現在要表達的是說:大小乘基本上是用世俗菩提心來分,而不談他勝義菩提心、不談他證悟空性這一部分。至於證悟,其實小乘也有他空性證悟的部分。不過千萬記住,小乘證悟的空性跟大乘證悟的空性基本上不一樣,就是一個人無我、一個法無我。那阿瓊堪布絕對明白這點,他反覆的寫的目的只是在強調世俗菩提心對於大乘是一個根本,沒有就不要談了。所以小乘的證悟基本上是不一樣的,一個是完完整整的究竟法空,一個是只有證悟了人無我,而法無我可以包括人無我。換句話說,你證悟了人無我只是證悟了部分法無我。所以說這正如薩迦班智達所說,薩迦班智達,薩迦指的是花教,薩迦班智達是指花教中一位非常有學問的重要人物,就像講到格魯黃教時就是宗喀巴、寧瑪紅教的米滂仁波切是一樣的意思,這裡就引用薩迦班智達所說:“諸聲聞修空性法,彼之果即滅盡定。”所謂滅盡定算是聖人的一種定,定本身他沒有出世間,48定都是世間法,無想定是外道的定,到滅盡定則是聖人的定不是世間定,那這句話意思簡單講修聲聞的人最後他的涅槃就是滅盡定,就說他能得到的涅槃其實算是一種滅盡定,而他要能進入這個滅盡定他也一定要有證悟,沒有證悟他進不了滅盡定;滅盡定不是48定、不是世間裡面的定。
所以說,依靠菩提心的意樂和積累資糧這兩者才能獲得佛果。這句話詳細說就是,他所謂的菩提心的意樂應該是廣義的,包括勝義跟世俗2個在裡面,因為單單靠世俗菩提心是沒辦法得到佛果位的,一定要加上勝義菩提心,就是有證悟有智慧這部分。這跟累積資糧講的是2件事,就說你一定要有醬子一個證悟、還有一開始就要有世俗菩提心的發心,這是成佛的一個要件,另外一個則不止是成佛重要,任何一個修行包括小乘的修行,累積資糧都是不可或缺的要件。意思是說成佛要件有2部分,用菩提心的角度來說就算是一種證悟,但以菩提心的角度來講證悟時這菩提心要包含世俗跟勝義,醬子才完整;除此之外,累積資糧非常重要,任何一個修行都缺不了累積資糧,積累資糧分2部分:集資、淨罪,集資就是不停的累積自己的資糧、功德,淨罪,就是你有一些違緣、或者過去造的業等等,你要想盡辦法消除這些。
新派主张世俗发心位居于首。旧派把菩提心分成不了义相似了义了义三种。不了义,具备世俗菩提心。相似了义,世俗和胜义菩提心需要双运。声闻缘觉没有证悟三大的见解,了义就是最终要达到的究竟胜义菩提心龙树菩萨说:菩提心即大乘……”月称菩萨在《入中论自释》中说:建立究竟一乘,只有以胜义菩提心来证成究竟一乘,而以世俗菩提心无法建立究竟一乘。
新派主張世俗發心位居於首。以我的理解,舊派指的就是寧瑪紅教,除了寧瑪紅教以外的都算新派,新派包括薩迦花教、格魯黃教、噶舉白教甚至還有黑教這些。一般只有舊派會把菩提心分成不了義、相似了義和了義三種。講不了義指的是世俗菩提心。相似了義,指的是世俗和勝義菩提心需要雙運。這裡的雙運意思跟我們一般講雙運意思不完全一樣,一般在比較高深的佛學講雙運時,他不是黑白2根繩子纏繞一起,他就是他這叫雙運;那這邊若講世俗就是勝義醬叫雙運,若用這個角度來談他是雙運這要到很高的層次,那就絕對不會放在相似了義裡面,大家懂這意思?假如用一般解釋雙運的角度,世俗就是勝義,那是非常高的見地,那絕對不會放在相似了義裡面。所以這裡的雙運被綠色highlight起來,醬心裡有一個數,那這雙運指的是什麼意思?那就是2個都要有的意思。不了義指世俗,相似了義就是世俗跟勝義都要有,這時,世俗是世俗、勝義是勝義,這時就是黑白2根繩子纏繞在一起。我感覺這是翻譯的問題,可能是根據藏文直接翻的,讀多了就會覺得醬子跟前面所學不是那麼完美的配合。
他又說,聲聞緣覺沒有證悟三大的見解,這個三大指的是大乘,即是體大、相大、用大,3個不一樣的角度,(note:在044-20191217-依止上師時講3大是指密宗3大:大中觀、大手印、大圓滿)當然聲聞沒有大乘的3大見解,而了義就是最終要達到的究竟勝義菩提心。若以醬子的解釋,舊派指寧瑪,一般新派、舊派就是以寧瑪為舊其餘均為新派,這就表示寧瑪是把菩提心分成3大類,1是不了義的世俗菩提心,2是講菩提心的時候,世俗跟勝義都要有的相似了義,3究竟了義的勝義菩提心,也就是指究竟證悟的空性。
龍樹菩薩說:“菩提心即大乘……”,大家都能清楚理解這句話的意思,接下來,月稱這句話就比較難以理解,我是可以以我的理解來解釋,但不敢百分之百的說一定是醬子,所以我用綠色highlight了,讀時稍微注意一下。
月稱菩薩在他的《入中論自釋》中說:建立究竟一乘,只有以勝義菩提心來證成究竟一乘,而以世俗菩提心無法建立究竟一乘。
先講什麼叫做究竟一乘?究竟一乘在漢傳跟藏傳所代表的意思不完全一樣,漢傳會用一佛乘,這指的是《法華經》判教時認為一佛乘是最高的,一佛乘下面再分為大乘、小乘,這是在判教上面的高低。所以,漢傳天台宗認為《法華經》是最高的經典。那我們今天讀的是藏傳佛教,當他們講一佛乘或是究竟一乘的時候,他指的就是大乘。漢傳是說一佛乘最高、下面再分大乘、小乘,藏傳則是認為佛最後要講的就是大乘法,所以一佛乘或是究竟一乘指的就是大乘,也就是大乘才是佛真正要講的法。建立究竟一乘,意思就是說佛教本身就是一佛乘,這個一佛乘指的佛教本身就是大乘法。
月稱菩薩這句話意思說,當整個佛教就是大乘法的時候,那是要用什麼東西才能夠證成醬子的大乘法?最重要就是用勝義菩提心才能夠證成大乘法。不是用世俗菩提心,世俗菩提心沒辦法建立究竟一乘。
這裡涉及到一個很重要的觀念,一般在佛法強調見地的高低不是以世俗諦來做分野,佛教4大宗派:中觀、唯識、經部、有部,這就表示中觀層次最高,唯識次之,這是用勝義諦的見地高低來分的,也就是對空性本身的見解的高低決定,不是用世俗諦的見地來決定宗派的見地是高是低。
所以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要決定是大乘法,基本上不是以世俗來決定,而是以勝義菩提心就是究竟的般若智慧,是以完全法空的角度來證成這個大乘法,而不會用世俗建立這個大乘法。
可是剛剛一開始不是說你是不是大乘是用世俗菩提心來說的,可到這裡怎麼又換了說法?其實,這沒有矛盾,是強調一開始你是大乘你就要有世俗菩提心,可是到最後整個大乘本身能夠建立起來,能建立出這個究竟一乘,藏傳說這究竟一乘就是大乘,能做到究竟一乘還是要有勝義菩提心才有辦法。因為以世俗菩提心很難分出高下,再來,佛學最後目標是要解脫、是要跳出輪迴的,佛學最後目標不是在世俗諦上面,目標是在勝義諦上面。所以,建立大乘法的終極目標一定要靠勝義諦的角度去建立的,因為你學佛的最後要成就的目標是在勝義諦。由這2點你就了解並不矛盾,只是強調的角度、立場不一樣。
《備忘錄》其實是蠻深的,他有時講一句話後面藏著很深的道理,若不知道就算了,知道就一定要釐清,現對這短短這句話做一個總結:整個佛教就是一個大乘法,你要修大乘法才真正是學佛。什麼叫做大乘法?若以初學來講,就是一開始你有菩提心,你心地一定要善良、你一定有4無量心。你要學佛的人一定是學大乘法,學大乘法一開始最重要的就是這個世俗菩提心。到了最後最究竟的時候他是勝義菩提心,所以最後一定要證到那個智慧,因所謂的得佛果位就是證到那個智慧,所謂的勝義菩提心指的就是那個智慧。醬一講你就明白整個學佛就是大乘法,怎麼才是大乘法?就是初學時一定要有菩提心、一個正確的善良的心,或者就叫4無量心。而學佛最究竟是要成就佛果位,成就佛果位是要得到佛的智慧,佛的智慧也就是勝義菩提心。你清楚這個之後,你就知道無論他怎麼講都是在這個範圍裏面。

这样的善妙意乐——菩提心,只有心地善良的人才会生起来,而心肠歹毒的人不会生起生起菩提心的方法,包括1修四无量心2发殊胜菩提心3受愿行菩提心学处三个步骤。這就跟4無量連在一起了,一定要有善良的心,要有善良的心就等於一定要修4無量,修4無量以後要發殊勝的菩提心,發殊勝的菩提心指的是世俗菩提心,要由4無量心再進去變成菩提心。這裡要記住,世俗菩提心裡面一定有2個元素,1是我要度眾生,2是我要成佛,我目的是要度眾生,可我若沒有本領我哪有辦法度眾生,所以我一定要成佛,要不然我沒有辦法度眾生。所以世俗菩提心這2個元素1是利眾生、1是我要成佛,一定要記住發菩提心裡面一個很重要的因素是我要成佛。於此千萬不能謙虛,不然就跟菩提心背道而馳了。這以後就是菩提行心跟願心,一開始的是菩提願心,願心也有他的儀軌,以後就是行心,行心就是受了菩薩戒,開始要行6度萬行也就是行菩薩行。
現在就告訴你,首先需要修四无量心:如果没有依靠四无量来修心,那么就断不了谋取自利的心行。意思是要修菩提心2個原則之1是利他,你若只為了自己,就絕對跟菩提心無關,所以利己絕對要拿掉,那有4無量心才有辦法拿掉為自己牟利的心行。只為牟取自我利益而想要大有作为那纯属痴心妄想,不管是佛教里还是世间中,都从来不曾有过谋求私欲而成功、成就的实例。這是講究竟,當然也看過自私自利的人有短暫的成功,只是最後結局都不是很好。我们从耳闻目睹的现量加以权衡,在这个世界上的帝王将相、达官显贵凡是自私自利的人,到头来无不沦落到最悲惨的境地,都是以毁坏自他而告终。大家可能會想明明就有非常自私自利的人卻並沒看到他落到悲慘的境地,你要知道並不是只有這一生,把時間拉長就知道沒有不報的,你怎麼知道他前生沒有善業的餘蔭?以致他今生做了一堆不堪的事卻看來都沒有事,你又怎麼知道他死後不受報?那你若不相信死後受報,那你根本就不是佛教徒了,因為這是輪迴的觀念。我們站在佛教徒的角度當然相信有輪迴有下一世的,所以這一世他看起來沒有問題,不代表他沒有問題。他一定有問題,他不知會輪迴到6道中哪一道去受苦。另外,你也看到有的人一生下來命運就很慘,唯一的解釋就是前世。所以不要用短暫的時間來看待,這種說法都是無庸置疑的。从佛法方面来讲,谋取一己私利的声闻缘觉们,既没有获得佛子菩萨地的功德,更不会得到佛陀出有坏果位的一切功德,这归根到底就是这个私心在作怪。像這種,裡面是有很大的差別,他得不到菩薩的功德更不要說去得到佛陀的功德,出有壞是佛的另外一個名字,意思就是,以佛法來講,聲聞緣覺的小乘是沒法跟大乘比的,最後的究竟是完全沒法比的。

现在,我们绝不可以牟取私利,一定要发起菩提心意乐。寂天菩萨说:菩提心妙宝,未生令生起,已生勿退失,日日而增上。這應該是取自《入行論》。所谓的菩提心妙宝,就是指希望一切有情获得佛果的心愿。未生令生起的方法就是修四无量心。已生勿退失,日日而增上的方便,就是发起殊胜菩提心和修学它的学处,就是願心跟行心的學處。他就用極天菩薩這一句話配上所謂要得到佛果位,然後要修4無量,接著要發起菩提心,發起菩提心以後開始去學願心跟行心的學處,也就是前面他講的3個步驟1個步驟當然是要修4無量,有了4無量就要發心,修完4無量就是發菩提心、世俗菩提心,再由世俗菩提心開始就去修行,就是發願心跟行心,願心的學處跟行心的學處。什麼叫願心學處?什麼叫行心學處?這不一樣,可以回去參考《廣論》。关于未生令生起、已生勿退失、日日而增上的方便方法,如果想广修,就要修四无量心;中等修法,就修慈心和悲心;假设略修,就只修这独一无二的悲心。這就是告訴你在4無量中間哪一個是絕對需要的,那就是悲心。能幫助悲心發揚光大就要加上慈心,最好當然是4個都修。悲是拔苦,慈是予樂,你就知道慈心跟悲心之間的差別,那喜心就是隨喜而不會嫉妒,捨,有3個角度,1是行蘊裡面的捨,這就是11善法裡面的捨,這個捨沒有自己的種子,他是借不貪不嗔不癡這3根本加上精進而安立的捨。2是受蘊中不苦不樂的捨受,3是無量捨,這是4無量心的捨,有2種解釋方法,在《引導文》是清楚指明這是怨親平等一視同仁,所以才要你一開始就修捨,有這個捨你後面修的慈、悲才會平等。為什麼要平等?因菩提心是對眾生,不捨任一個眾生才叫菩提心,只要放棄一個就不是菩提心。無量捨還有另外一個角度的解釋,就是希望眾生都沒有貪嗔癡這3毒,其實這也就是善心所的捨。無量捨的怨親平等這第2個解釋在《引導文》出現不多,可提醒大家一下,在《備忘錄》很多地方都是用怨親平等這個解釋。

【可參考2017062020170627201707042017071120170718《廣論》p231開始講上士道儀軌的筆記。學處是從20170704開始。
願心十二學處(現四) 願心勝利、六次發心、不捨有情(根本罪)、福智資糧;(餘八) 修四白法、斷四黑法(虛妄師長、令悔善行、嗔恚菩薩、諂誑眾生)
真正願心的學處就是12個,哪12個?就是4個現法再加上4個黑法、4個白法。
談到願心,他告訴我們怎麼去得到這個願心,這就有一大堆的儀軌p231。受完這些儀軌以後,接著就談到你得到了這個菩提心,你有什麼方法讓這個菩提心不丟失,那這個不失掉裡面又分2個部份來講:1是現法,我發了願心,我在今生怎麼讓這個菩提心不失掉。《廣論》這本書裡面提到在現法不退p236裡面有4個很重要的方向→1.記住他的勝利,你要不停地思惟得到這個菩提心有什麼好處?那你就不容易丟掉你也不願意去丟失這菩提心。好處是非常多,大家應該還有印象,轉輪王,佛法中的轉輪王是相當大的地位,他不是一個國家的王,他至少管一個洲,這些前面都講過不再介紹了。一般轉輪王有1000的護衛,你發菩提心的人會有2000個護衛,而且所有聲聞、緣覺那些阿羅漢、辟支佛都還要以你為福田。以前我們沒有去想像這個,他這裡是真的要讓你了解到這東西是所有東西的根本、是非常重要的基礎,因此對於勝義他講的非常的震撼,你若仔細去讀:這真的嗎?我只一發菩提心我在位置上都比阿羅漢高了?這裡他做了幾個比喻,比方說:國王生下的王子,這王子一生下就比所有的大臣地位都高,這很簡單的一個比喻讓你了解到菩提心的勝利。
現法不退的42.每天做6次的發心,印度把一天分做6時,所以每4小時就要做一次發心。43.不捨有情,不捨有情這觀念很重要,宗大師強調可能你在《俱舍論》沒有看到這點,但這真是很重要的,因為,你只要一起念不想度某一個人,你就是捨掉整個願心。最後一點44.積聚2資糧,上週也講了許多,其實積聚資糧並不是只有在菩提心這裡,所有任何的修法都一定需要這個。有一句聖言:沒有資糧就好似取沙榨油,具備資糧就似用芝麻榨油。他強調這4個是現法是今生要做的,可是還有以後生修學餘生不離發心之因 p239,這就是怎麼讓未來世的菩提心不丟失,就講到4白法、4黑法,就是要去掉4個黑法,守住4個白法。4白法、4黑法並不是為了這一輩子,而是為了下一輩子。為什麼會醬呢?這就是一個串習的道理。你這一輩子一直在串習這個東西,你下輩子不會忘,你若沒有去串習,而你又造的是一種違緣的話,那你下輩子當然很容易就丟失菩提心了。
4種黑法:1. 欺誑親教及阿闍黎尊重福田者p2392. 於他無悔令生追悔p2403.說正趣大乘諸有情之惡名等p2404. 於他人所現行諂誑非增上心p241
《大寶積經-迦葉問品》經中很明確的告訴你,假如你成就這4個黑法,那你在以後的生生世世中很容易忘失菩提心或根本願心不現行了。簡單講,那你在餘生裡面能夠不失現在所發的願心就是要沒有這些黑法。
4白法跟4黑法是互相對應,白11243342
行心學處6度、4 

这样的菩提心,没有生起让它生起的方便就是四无量。四无量与四梵住之间有一定的差别,四梵住是指梵辅天等四处。4無量指慈悲喜捨,從4無量可以得到4梵住,4梵住就是指初禪、2禪、3禪、4禪的色界天,進入色界就是梵住,用4無量修定可以進入色界。那他現告訴你4無量跟4梵住是不一樣的,雖然有關聯但意思不一樣,梵輔天等四處指的就是色界天,梵輔天是初禪的第2天,初禪最高的第3天大梵天,他為什麼不用初禪而要用初禪的第2天梵輔天一下也解釋不清楚,就先記住4梵住就是指你進入了初禪、2禪、3禪、4禪這4組色界天。转生到四处的因是缘于慈悲喜舍四种心,但它并不是四无量心,只是局限性地修行。這意思是什麼?四梵住不叫无量的原因是,简略地说,由于慈、悲、喜、舍既没有以出离心摄持,也没有以菩提心摄持,又没有以空性见摄持,更没有以证悟无我的智慧摄持,为此才叫梵住。4梵住不叫無量的原因,簡單講就是他的慈悲喜捨沒有出離心、菩提心在攝持。一般我們講4無量的時候,基本上是以出離心、菩提心的基礎去修慈悲喜捨,這才叫4無量。假如你沒有出離心跟菩提心的時候,這個4無量本身就不叫4無量他叫4梵住。所以他說你要在有出離心、菩提心、空正見醬子情況下,這直接講就是佛法、就是大乘法的3根本。以外道來講他們也可以有慈悲喜捨醬子的方式修行讓他離開欲界進入到色界,當這樣子時叫4梵住不叫4無量。這就是4無量、4梵住之間的差異。所以所謂的4無量是指大乘佛教徒的修慈悲喜捨,不是大乘就叫4梵住。打个比方来说,一个好心肠的老妇女,她的所缘、行相是有局限性的,這個所謂的所緣跟行相,所緣指她心法裡所緣的對象,像大乘法什麼叫菩提心攝持?菩提心攝持他的所緣境就是所有的眾生,一般所緣可能只是針對小眾或是某個親人去修慈悲喜捨。行相,是指他的行蘊、就指他的心所裡的東西,這就限制在某一個範圍是有侷限的。比方,他的所緣境只有他的孩子,她一心想:我的这个孩子快乐幸福等等。如果这种意乐入到遍知之道上,那就是四无量。意樂到遍知之道是什麼意思?遍知就是指一切智、或者說一切道種智、或者說在佛的智慧上面,就說當你有這種慈悲喜捨的時候,你是跟隨著佛的智慧這種道路上修出來的,這時的慈悲喜捨就叫做4無量。簡單講就是在於所緣境跟行相。道位时三十七菩提分法中居于首位的就是四无量這句話不太懂他的意思,現是勉強跟各位解釋可能也沒錯,只是我沒有百分之百的把握。因為37道品裡面一開始是4念住,中間要跟4無量扯上關係勉強是4神足,因為4神足是修定的,那修慈悲喜捨可以進入色界,所以才覺得他跟4神足比較會有關聯,現在他說放在首位,首位是4念住,4念住跟這慈悲喜捨應該沒有直接的關聯,不知道放在首位意思是說這在37道品中很重要還是有其他的意思,不過我也曾看過在37道品中會加一個4禪,可是一般講37菩提分是沒有4禪。我們現沒有很清楚的解釋這句話,不過他的目的是在說明在整個佛法的修行當中4無量是很重要的。37菩提分是屬於道,在道上面首位就是4無量,他的果位时就是佛陀的四无量。這意思是你道上修的4無量,最後的果就是佛的4無量。正因为四无量心所缘的对境无量、有境的心无量,所以,它的果无量,为此才称为无量。為什麼他都是無量?因為他是有菩提心攝持。他的所緣就是他的對境,這大家都懂,那什麼叫有境?有境就是能緣的意思,因為他的所緣是無量的、他的能緣也算是無量,這是以能所的角度來說的。但是真正到了最後證悟的時候是沒有能所的。那他現在主要在解釋就因你的對境無量、那你的有境一定也無量,這是一種對稱的關係,既然醬子所以他的果一定也無量,因此叫做無量。就讲理论的顺序而言,先从慈心讲起;理論的順序叫做慈悲喜捨,假如按照窍诀的观点,竅訣是指修行的角度來說時,如果首先没有从舍无量开始修,就是要從捨開始修,這前面都讀過了,就算《廣論》講7因果也是要先修平等捨,這一樣的意思。那么其余所有修法就成了梵住,所以最初必须从舍无量心修起。意思就是你一開始從捨無量修起,你後面修的這些東西才會符合大乘的出離心、菩提心、空正見。假如你沒有從平等捨這裡修起做為基礎,那你修出來的東西就是有量、有限的,這時候你就叫做梵住。

這裡是在解釋什麼叫慈,什麼叫悲,什麼叫喜,什麼叫捨。
具体来说,希望众生具足乐因及乐果,是慈心的本体或法相或行相;什麼叫法相?簡單講就是他的定義。本體,解釋這有些麻煩,在佛學用這本體要很小心,因為,大乘法講體是空性的,不然你一講本體就好似有一個實在的東西,一定要理解是在空性的角度去講他的體;講到他的行相,行相是以心法的角度來說的,一般指的是心法的相狀面貌,跟色法有差異,所以慈的行相就是用心法的角度你去了解慈是什麼,或是慈的定義是什麼,慈的本體是什麼,就是你希望給眾生樂因跟樂果。希望众生远离苦因及苦果,是悲心的本体或法相或行相;希望众生不离安乐,即是喜心的本体或法相或行相;希望众生远离贪嗔,即是舍心的本体或法相或行相捨心,有2種定義,這是其中一種,不是前面《引導文》用的視眾生一律平等,希望眾生遠離貪嗔癡就是希望眾生都有善法的那個捨。其實這個捨跟《引導文》用的捨不矛盾的,你仔細去想他們是可以互通的,《引導文》用的捨是你不分親中怨你都一律平等,這叫捨心,那這邊是你希望眾生都離開了貪嗔癡,真正得到善法的那個捨。這2個講起來好像不一樣,實際上他們是互通的。所以一看到捨,你要知道他可以是行蘊裡面善心所的捨,他也可以是受蘊裡面不苦不樂的捨,他也可以是無量心裡面的捨,可是無量心的捨有2種解釋1、不分親中怨視眾生一律平等,2、希望眾生都能遠離貪嗔癡而能得到善心所的捨。醬你弄清楚了,再碰到捨你就比較能掌握他的意思了。

四无量心也分为有缘的无量心与无缘的无量心两种。在修有缘的无量心时,要对应所缘、行相来修。簡單講,所謂有緣、無緣,其間的差別是在於有沒有空性來攝持他,你在修的時候有沒有空性這個觀念,像我們講無緣大悲指的就是智悲雙運,這2個是一件事,這時是以空性的角度來看就叫無緣,有緣就是空性的角度沒放進去而是世俗諦的角度在修4無量。他告訴你修4無量有2種修法:有缘、無緣,就是有缘修完以後修無緣,無緣更是符合佛教修4無量的角度。

接下來就告訴你怎麼以有缘的方式去修4無量時所應採的對境、行相。行相就是你心裏面的相狀,行相一定是指心法,色法的相狀一般就叫相。
慈心的所缘境:愿等同虚空的一切老母有情具足安乐及安乐因,这显然是以不具安乐的有情作为所缘对境,希望他们具足乐因及乐果即是行相。希望他們具足樂因及樂果這是你心中生起的相狀,心法裡希望他們得到這樣。
悲心:以痛苦有情作为所缘对境,希望他们远离苦因及苦果是行相。
喜心:以具足乐因及乐果的有情作为所缘境,希望他们不离其安乐是行相。
舍心:以自相续的贪嗔、他相续的贪嗔作为所缘境,希望平等息灭贪嗔心而具饶益心即是行相。現在這個捨的角度就是眾生均熄滅貪嗔癡的善心所的捨。
以上是四无量心,就这样对应所缘、行相来修。

現在就告訴你怎麼以無缘的方式去修4無量。
无缘的无量心,作为初学者,以如不生不滅谷响不常/水月不斷/幻化不一/尋香城不異/烟花不來/陽焰不去幻化八喻来修炼内心;幻化8,一般世俗中人認為是有生有滅,這在《中論》叫做8不中道不生不滅、不常不斷、不一不異、不來不去,這8部的意思是講在世俗裡面雖然有生滅,可在真正的實相是沒有生滅的,所以叫做不生不滅,那一般是用夢來比喻不生,因你夢裡面會出現各式各樣的東西可事實上有這東西生成了嗎?沒有,這是夢。所以用夢來比喻不生幻術比喻不滅,幻術,比方魔術師變東西,魔術師變東西有2種,1種叫幻化、1種叫幻術,幻化跟幻術的差異在於幻術多半需要有一個東西做道具,比方拿個石頭或樹枝念個咒作法,然後這石頭變成象或是馬,這種叫幻術,一般他用這個幻術比喻不滅。如夢如幻等,這裡只有用夢幻比喻不生不滅,加個等就後面省略了其他6個,一般用谷響就是回音,山谷裏面的回音來比喻不常、水中月比喻做不斷、幻化比喻做不一,什麼是幻化?剛剛講幻術會需要一個輔助的道具來變化,幻化就不需要的無中生有、他憑空變出東西來。尋香城,天龍8部有一種有情叫尋香,中陰身也算在這類,他們吃食主要就靠香,這之所以我們會點香就是他們吃香,什麼叫尋香城?看起來他們都活在那裏面,可是事實上那東西本身是很虛幻的,不像世間明明有一個城一堆人生活在其中;那你看他們好像也是生活在醬子一個地方,可事實上這地方是不存在的、或者是一種幻象,他雖然是一種不存在的幻象,但他們卻又能在裡面生活。這是尋香城代表不異的意思。不來,用煙花代表,陽焰代表不去。這主要就是8個不,生滅、常斷、一異、來去,是一般在世俗裡面認為存在的東西,可是仔細觀察發現這些東西在實相裡面是不存在的,所以說沒有生滅,所以叫不生不滅、不常不斷……解釋這個不存在的話他會用比喻的方式讓你理解這8不。一般我們是怎麼做推論的,一般你用現量直接觀察、或用比量用推理,再來就是用比喻讓你理解,所以這是用比喻的方式,當我告訴你不生,我用夢做比喻你就理解什麼叫不生,是這個意思。一般,初學者就用幻化8喻來修練自心。如果是一个开悟者,那就以无分别智行诸事入定,修行它的妙力慈悲心等。初學者要去了解什麼叫做無緣的無量心,什麼叫做無緣,就是你了解空性這個道理,所以,你用這些比喻去理解所謂的生滅、常斷、一異、來去這些都是不存在的,這都是空性,初學者就用幻化8喻這種方式來修練無緣的無量心那假如是開悟者,他已經證悟了空性,他是用無分別智行諸事,就直接在定中去體會空性。

要修四无量心的人,如果一开始没有从舍无量修起,那么慈悲喜就不能成为无量。修法有观察修安住修两种。這裡講到觀查修跟安住修,以前一開始就講過什麼叫做觀察修、什麼叫做安住修,安住修一般又叫做止住修,簡單講,所謂觀察修的意思是你有分別的,也就是你思考、你是用分別心去理解他去分析他,這叫觀察修。止住修的目的是讓你的心靜下來,所以這時候你還是有所緣境,在觀察修的時候你所緣境一直在換一直在變,因為你是用分別心就會有不同的所緣境出現,可是在止住修的時候你只有一個所緣境,你就定在那個所緣境裡面,所以這叫做止住修。這2個目的是不一樣的,用觀察修的目的是為了得到決擇,一般聞思慧是用觀察修去得到的,你觀察得到聞思慧的時候、你有了決擇以後,比方說空性,你決擇實相是空性,這時候你就要去證悟他,這就不是聞思是另外一個叫做修所成慧,要進入這修所成慧第1個條件就是要有止的本領。
止的本領,簡單講就是奢摩他,定的過程就是經過9心住、9個不一樣的境界,到最後第9個叫等持,第8個叫心一境性,醬子你就了解為什麼止的時候只有一個所緣境,就心一境性,你只有一個境而已,當然這要維持相當的一段長時間只有一個所緣境,從第8住心的心一境性變成第9住心的等持的時候,差別就在一個有沒有功用,第8住心的心一境性你是用企圖心定在這上面,到第9住心等持的時候你是不需要用力自然就是醬子,就是沒有功用自然的住在一個境上面,這叫等持,這是真正的欲界定到最後進入醬子一個沒有功用卻永遠保持一個所緣境。這還不是修到了,最重要是你能夠在等持的狀態下生起輕安,這時就叫做奢摩他,這時又或者叫做未至定、未到地定,這東西非常重要,因為有了這奢摩他你才有辦法由資糧道進去加行道,加行道就是為了要見道。進入加行道除了有決擇,你要修你那個決擇讓他變成決定,你要讓這個決擇變決定除了有決擇以外,就是一定要有奢摩他、一定要有未至定的基礎。奢摩他再修上去,未至定就會變成48定就根本定。
所以,一個觀察修一個止住修,止住修本身是很重要的,就是能讓你得到所謂有輕安的等持,也就是所謂的奢摩他,醬子你才有辦法最後證悟空性。這裡是簡單複習一下,以前讀過的就很容易理解了,不甚理解的等討論時可以再提出來。
接著他說:慈心与慈等持,悲心与悲等持,喜心与喜等持,舍心与舍等持是指修寂止和胜观中的修寂止。慈心與慈等持,慈心這是觀察修,慈等持這是止住修,你看他用了等持這就是止住修,悲心、喜心、捨心一樣都有觀察修、止主修。一般都是你用慈心觀察了,到最後生起了這個慈心,那觀察久了你累了這時不需要再去觀察再去分析了,你就把你的心靜下來,這時你的所緣境就是慈這個概念,其實用文字也是可以,就是慈、你就盯在慈的這個所緣境裡面,你能夠安住在上面這個就叫做等持、或者叫做安住修。你修寂止一般是安住修,勝觀中的修寂止,這又不一樣了,用了勝觀基本上這就是舍那,有輕安的等持叫做奢摩他屬於止,以這個做基礎去觀,為什麼定要有輕安?因為有這個輕安你才能長時間的專心,你才能專心的分析他。所以你靠這個有輕安的等持你開始再回去觀察修,以前你的觀察修是沒有輕安的,現在靠這個奢摩他雖然是在觀察修可慢慢你同樣也能生起輕安,這個就叫做毗鉢舍那。本來你修觀察修當然是沒有輕安,可是你從修止住修去得到輕安,你有止住修的輕安後你用這做基礎去觀察修,到最後變成你的觀察修都有輕安,觀察修有輕安的時候就叫做毗鉢舍那,這就叫做勝觀。因為你在觀察修中有輕安,所以你可以非常專心且時間很久而不會累,醬子你才有辦法觀察到最後會有證悟的境界。是醬來的!所以,修寂止也包括理论的修法和窍诀的修法,这里是依照窍诀的修法下面要講的是屬於竅訣的修法。那什麼叫理論的修法?《廣論》中奢摩他那部份講了很多,但今天不是要講這個,比方說9住心,第1住心你要怎麼做,第2住心要怎麼做等等,這就叫理論的修法。他下面要跟你講的是竅訣的修法。什麼叫竅訣的修法?入座的所有前行法如前一样。裡面就涉及到身口意,身就是雙盤、結跏趺座,其中還有細節要注意,比方頭要怎麼放等等,口就是排9垢氣、排除貪嗔癡的紅氣、白氣、黑氣,意就是皈依發心等等,以前都講過,這就不多講了。

這裡告訴你所謂的止住修有理論修法跟竅訣修法2種,理論修法以前都讀過了,什麼是竅訣的修法要繼續看下去是不是有比較清楚的答案,現在他就直接進入正行,並不是在講這個。
正行:1個很明顯的是要你修捨,修捨,把怨敌观想在自己的右侧,把亲友观想在自己的左侧。你坐著,按照所有前行都做完以後,正行時,這應該是觀察修不是止住修,你觀想怨敵在右邊、親友在左邊。一开始要对自己的亲友生贪心,对仇人起嗔心。接着对此从三个时间来思维,3個時間就是現在、過去、未來:敌人、亲人这两者包括我自己在内在辗转生死的过程中,没有不当过父母亲朋挚友的,意思就說不管是左邊的親友或是右邊的怨敵,其實他們都做過我的父母、親友,如今的这个仇敌在以往做父母亲朋好友的当时,曾经给予过我不可估量的帮助,保护我免遭无量的加害。所以,他是利益我的亲人。就說你用3時的角度來看,今生他是你的仇敵,但你往前推他可能完全不是你的仇敵,今世,我把他当作仇敌,他也不一定反过来也把我看成仇人,假设互相仇视,那么在彼此之间发生争斗等等情况下,势必会以英勇、得胜作为美名传扬的因。或者,他没有把我看成仇人,或者即便对我敌视,但经过其他的中间人从中调解,或许会变成亲友,也有可能变成比自己亲生骨肉更近的亲人。就算没有别人调和,但是双方互相坦诚相待,互相认错说:你不对,我也有错,现在开始我们不该像以前那样了。或者,以财物来坦白认错,或者通过对话坦诚道歉,这样一来,也会彼此和睦,成为亲友。意思是你現在用現在去觀察過去的情況,很有可能仇敵就不再是仇敵。這裡不是止住修、還是觀察修。今天就先講到這裡。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七七 的頭像
    七七

    水月世界~借假修真!

    七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