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2016. 5. 30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有兩種版本:一、詳本,就跟一般經的說法一樣,包括序分、處所、聞法眾、緣由、發問、十一答、認可、隨喜等八部分;二、現在漢土流通的簡本,即我們上課前行所念玄奘大師翻譯的版本。

所謂「般若波羅蜜多」:簡單的說即佛智,成佛就是圓滿究竟證悟「般若波羅蜜多」。我們今天學佛法及修行欲達成的目標,就是要證悟「般若波羅蜜多」。所以,這個「般若波羅蜜多」非常重要;大乘行者都必須根據《般若經》去修行的。般若經包括的範圍極廣,有廣本、中本、略本。比較出名的如《二萬五千頌》,漢傳佛教一般稱之為《大般若經》,另外是《八千頌》的《小般若經》。《般若經》並不只有這兩本,其他的可參閱〈廣論補充資料〉第十二頁。

所謂「般若」:指的是一種「覺」、或謂之智慧,就是大乘行者欲求得到的智慧;也就是「法空見(人法二空)」;也就是離四邊復離中的「中道」。「般若」翻譯成智慧這兩個字,或並非很恰當,因為這種智慧並不是一般世俗所指的聰明黠慧。「般若」意指「出世間」的智慧,一種大乘的「無分別根本智」(廣義可包括後得智),或說是一種能夠證大乘空性、能夠不執著的覺悟。沒有「般若」是成不了佛的。

「波羅蜜多」有兩種解釋:一是到彼岸,是我們一般採用的;另一為〝殊勝〞之意,是無垢友尊者依究竟義採用的。根據梵文,這兩種詮譯應都可以通。約前釋,我們可以依這樣的比喻來了解:輪迴(世間)是在此岸,到彼岸就是跳出輪迴(出世間)、就是進入涅槃。這所指的涅槃,是大乘涅槃,是「無所住」涅槃,是佛的涅槃。換言之,能夠讓你成就「離開輪迴」進入「大乘涅槃」的出世智慧,即「般若波羅蜜多」。

「心經」這兩個字,有些流通的詮釋並不正確。請切記《心經》所說的心,不是指的主導眾生入地獄、上天堂、到人間、做餓鬼及畜生的那個心(即:識,citta)。《心經》這個心字,意指精髓(hrdaya)的意思。《般若波羅蜜多經》版本眾多、內容繁雜、牽涉甚廣;「般若心經」則是提供學者一種比較精簡、涵括要義的略本。事實上,《心經》可說是一種「陀羅尼」,或稱「總持」。陀羅尼可以表示「咒」,但非完全等於咒;其要點乃攝受「持善不失、持惡不使起」之義。舉個例:在《瑜伽師地論》裡面有嗢陀南(譯:印、標相、總略),即用較少字的「頌」涵括大篇幅的「長行」,目的即是讓讀者總持不忘,在平常記憶、及觀修的時候,都能夠掌握所聞教法。再用一個比喻:e=mc平方這個公式本身,對內行人亦可說具陀羅尼或總持的功效。外行人看不懂,而內行人一看就了知這公式後面所代表的深廣科學知識可講很久都講不完,亦可以衍生出各種應用。

有云《般若心經》可以避邪,似如我們上課前行中提及具避邪功用的《伏魔真言》。一般法會若沒有此《真言》可用時,多以誦《心經》代替之。然而,若把念誦《心經》僅當作避邪用,那就太小看《心經》了!依了義說,《般若心經》是指導你修習、證悟「般若波羅蜜多」,是我們今天之所以坐在這裡學習的首要標桿及終極追求的境地!

在此淺談《心經》,主要是根據寧瑪金剛上師談錫永先生有關的著作。談錫永上師則是根據三位重要印度大德,無垢友尊者、阿底峽尊者、吉祥獅子尊者的大作。就如印藏傳規研討經論一樣,《心經》亦可約「基」、「道」、「果」三種角度來詮釋。三種角度互有關聯,不能說有高下。「基」亦可叫作「根」、「境」、「見」,統攝言之就是「見地」;依見地說「般若」,謂之外義。「道」亦可叫作「行」,乃涉及「般若」修證的方法;依修證方法說「般若」,謂之內義。「果」是描述所證成之果及其性相;依果說「般若」,謂之究竟義。佛學為什麼一定要特別討論「果」呢?因為要你達到去賺一百萬的果,不需要告訴你一百萬這果是什麼。但是,要你去達成「般若波羅蜜多」之果,則你可能完全不清楚般若波羅蜜多是什麼,所以要特別講「果」,讓行者清楚所追求的目標是什麼。吉祥獅子尊者偏重說「般若」究竟義;無垢友尊者偏重以內義來註釋《心經》,阿底峽尊者則根據無垢友尊者的著作再作詮釋。在此末學是依據談錫永大師著作中的詮譯,應該是偏重「般若」內義的。

或亦可說:「文字般若(沒辦法下依文字詮釋〝法性〞)」即是「基」,又有謂之「外戲論中觀」;「觀照般若(闡明修證中應顯之〝法相〞)」即是「道」,又有謂之「內瑜伽中觀」;「實相般若(不可思議法門)」即是「果」,又有謂之「了義大中觀」。再者,「基」著重文殊/龍樹菩薩的深見(法性)教法;「道」及「果」著重彌勒/無著菩薩的廣行(法相)教法。

漢土各宗派所著各種《心經》註譯,皆值得參閱;其中,華嚴宗唐法藏大師之《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略疏》或最接近印度論師的說法。然而,部分外面流通的《心經》講授,亦有唯是等於在解釋佛學基礎名相,如:什麼叫五蘊、十二處、十八界、四諦、十二緣起、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等等,是不正確的講授!《心經》所欲教的不是介紹佛學基礎名相,內容也不是一般學人瞬即能全懂的見地及修証方便,而是極重要且難懂的大乘核心的教、証法。當我們念誦《心經》時,或不能完全懂,但心中一定要生起一個極大的尊敬,這樣才能培養將來確切受用的善根。

諸位同修手上拿到的《心經》詳本,可用以輔助了解簡本的內容。詳本、簡本何者先有?尚難定論。梵文原本不只一種,根據不一樣的原本或會產生不一樣的翻譯內容。玄奘大師當時翻譯到底是根據那個梵文原本,目前不得而知。至於是否一定根據某一梵文簡本,而非經由詳本來翻譯?應無疑問。所有簡本,梵文名字並沒有 sutra(經)這個字,主要是被當作陀羅尼(總持)來使用的。不過,是經或陀羅尼(總持)並非關鍵,重要的是記住其的開示,不管是約「基」的角度、「道」的角度、或「果」的角度以了解之。

簡本一開始云「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部分外面流通的解釋有說:簡本全部經文是釋迦牟尼佛告訴舍利子的話。這是錯誤的!根據詳本經文,可以看出雖然是有佛在場,彼時觀世音菩薩正入深般若波羅蜜多三摩地(詳本謂之〝行深般若波羅蜜多行時,觀察照見五蘊皆悉自性空。〞,後面還有一個「行」字,前面的行是動詞,後面的行是代表這種三摩地的名詞);觀世音菩薩入深般若波羅蜜多之定,不一定是盤腿坐在那裡,定中可以看起來就跟平常一樣;這時佛座下十位大弟子之一、解空性首位的舍利子(舍利弗)亦在塲,承佛威力請教觀自在菩薩:什麼是深般若波羅蜜多?故簡本全部經文是觀世音菩薩回答舍利子所問,而無佛說。值得再作補充的是:舍利子解空第一,不會不懂般若外義,著重內義詮釋觀世音菩薩授與的說明,應是適宜恰當的。另外,詳本云:「爾時薄伽梵入名為甚深觀照之法異門三摩地」。為什麼佛所入的三摩地稱為「法異門」,而觀世音所入稱為「深般若」?因為般若三摩地可依空性、真如、如來藏等各式各樣的門而入。然而,佛所入是依無上究竟,可以涵括眾門的法門,故以「法異門(=同義)」示之。也就是說:佛所入般若,集大成而為無可說的一味。

云何般若有深淺?由於般若證悟,有層次差別。學佛修行一般要歷經五道:資糧、加行、見道、修道、究竟道(無間道跟究竟道可放在一起)。從見道開始(登地菩薩)就已經證悟了般若,從登地一直到究竟道成佛要經過十地(登地後,前六個謂之不淨地;八、九、十後三個謂之淨地),始証二諦圓融,入「空性、緣起双運」。菩薩聖者在六地以前所證的是一般般若;從第六「現前地」開始,始能入深般若。觀世音是十地菩薩,其深般若當然又要比六地深般若更深了。不過,請記住:十地中各自證悟之「無分別根本智」並沒有深淺層次。歷經九地的修道亦是重複驗証見道時同樣的「無分別根本智」,差別是每修進一地可拿掉尚未除掉的侷限及障礙。

拿掉什麼侷限及障礙呢?這必須由「緣起」來說明。「空性」講的是勝義實相,沒有所謂「有」或「無」,以後有機會再作詳細解釋。「緣起」則是說明世俗存在的「幻有」是怎麼來的,也就是為什麼會有「有、無」。根據龍樹菩薩「四重緣起」教法:第一重為「業因緣起」,首先指出「有」乃是「因」所生「果」,就如大樹由種子加上其他順緣而有,絕非「假名有」,更不是「自性有」;第二重為「相依緣起」,則進一步說明因、果其實相依,也就是「有」依觀侍而成立,恰如識及境為觀待而有;第三重為「相對緣起(行者証悟此重緣起即可見道)」,則更闡明「有」乃藉分別,相對而成立,恰如「阿賴耶識」與「如來藏」的相對關係;第四重為「相礙緣起(行者進入此重緣起即是修道;超越則成佛道)」,也就是了悟所謂的「有」,都是受先天限制及障礙的情況下所認定的「幻有」。比方說,人類依可見光來辨視東西、在一定的頻率範圍內辨聽聲音,若能超越這種侷限,則所视所聞的「有」必定截然不同。《維摩詰經》中提到香積佛,特別交待彼佛土的菩薩來到我們娑婆世界時,千萬不要展現相貌,以免我們看後自慚形穢。為什麼呢?就如:我們受限於三度空間,實相不只三度空間,至少有十一度(維)空間。若香積佛士具三度空間以上的形色,我們一看不昏倒才怪,因為 世上不可能有這麼美的形色(註:三度形色必定美過二度之形色)!以上所喻,顯示能扭曲「有」的各種先天障礙。修道就是:逐次拿掉、直至除盡這些侷限及障礙;完全超越「緣起」、究竟證悟空性、圓成佛果。

舍利子發問後,觀世音菩薩回覆共十一個答案,其中十個答案針對鈍根,一個答案針對利根。為什麼分鈍根、利根?二種主要解釋:一、鈍根指的是顯教行者,利根指的是密教行者;二、所謂利、鈍是以該行者適、不適合「修証」來分別;不是懂不懂高深見地,而是能不能証悟來分別。又,前十個回答針對資糧道一個、加行道一個、見道三個、修道一個、無間道一個、究竟道三個(1+1+3+1+1+3=10);最後一答總說密教五道。為什麼這些答案要扯上「修行五道」?這就是內義詮譯,提示行者每一道所修習之重點的法相。

資糧道一答:根據簡本「色空四句」→『諸法空相』。先說「色空四句」,即『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詳本則把『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放在前面,而『色不異空,空不異色』放在後面。為什麼?因為『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依無垢友尊者解釋,是屬於較淺而易行的「有相觀」,也就是觀色空時還是有「空相(境)」。到『色不異空,空不異色』則進入較深而難行的「無相觀」,也就是不依「空相(境)」而觀空。打個比方:〝水即是波〞可根據有波的水相(如海水)而建立,這就是「有相觀」;若根據無波的水相(如井水)則無法建立。〝水不異波〞是可不依相來建立的,這就是「無相觀」。另一方面,吉祥獅子尊者則以色、空「不離」來解釋色、空「不異」。彼釋簡而喻之:〝螢光幕(空之喻)〞上所現的〝影像(色之喻)〞無法離開螢光幕而自顯現。緊接色空四句之後,加上『受想行識亦復如是』就達成『諸法空相』的總結。『諸法空相』根據詳本,則為『一切法空性無相』,牽涉到「空性」、「無相」兩個資糧道所成就的重要抉擇。也就是說行者完成資糧道的時候,對於依分別而認定實相是「空性、無相」,再也沒有懷疑。就此,正好再複習一下過去所曾多次提過的:「決擇」、「修證」、「決定」關連到修習證悟空性的三個次第階段,首先是在資糧完成「決擇」,進而依「決擇」入加行道作「修證」(註:故「四加行」稱為攝決擇分),最後由「瑜伽現量」證悟進入見道而得「決定」。

《解深密經》講到修行上會歷經四類所緣境,一、「有分別影像所緣境事」,所緣境是有分別的比量,即一般所說的「觀」,資糧道行者能入的所緣境;二、「無分別影像所緣境事」,所緣境是無分別的現量,即一般所說的「止」,加行道行者能入的所緣境;三、「事邊際所緣境事」,事邊際就是實相,屬於一般所說的「止觀双運」,是見道行者的所緣境;四、「所作成辦所緣境事」,這是最後究竟佛道進入的所緣境。所以,資糧道的「空性、無相」屬於有分別所緣境事,是由分別比量達成的抉擇。再者,修道乃反覆觀照真如,沒有自己別具的所緣境事。

加行道一答:根據簡本『不生不滅,不垢不淨』。這時候行者以決擇「空性、無相」為基礎,進入加行道中驗証所謂的二重寂止,詳本為『無生無滅,無垢無淨』。『無生無滅』約外事說,以「境」為所緣,義顯識境相依而有;『無垢無淨』約內事說,以「識」為所緣,義顯阿賴耶識與如來藏相對而有。或說依「唯識無境」以達「境識俱泯」之法相教理於加行道上,証二重寂止,盡離「能所二取」証無分別。大中觀派的大德們多將「唯識」歸屬為「道」而非「見地」。

見道三答:根據簡本『不增不減』為第一答,詳本為『無增無減』。云何無增無減?簡單地說:勝義實相是絕對脫離世俗中由於分別造成的「增益執」及「損減執」。不要忽視『無增無減』這四個字,對於行者來講,其功用即如前面所說的「陀羅尼(總持)」,領引即將見道者知道該專注於何種所緣境上。此答,在修行上皆具很深的密意。此時正是「止觀雙運」下觀照的「事邊際所緣境事」。其次,根據簡本『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為第二答,詳本為『是故爾時空性之中,無受、無想、無行、亦無有識。無眼、...無意。無色、...無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這是指見道中,除了五蘊,十二處及十八界亦皆全部証空。所謂証空,不是依分別比量說空,而是聖者現量的止觀果,亦即由「抉擇」証入「決定」。再來,根據簡本『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為第三答,詳本為『無無明,...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無得、亦無無得。』這是証空「十二緣起(具相、功用)」、「四諦(性、相、功用三俱全)」等,更顯性、相、用三無分別全面皆空。也就是見道時,性、相、用都成一味。請注意詳本在「無得」後,再加上「亦無無得」,以雙否定來突顯「空性」義;同時初顯「法爾」義。

資糧道、加行道及見道等三道行者的「決擇/決定」(即:空性、無相、無生、無滅、無垢、無淨、無增、無減),稱為「心經八事」。根據無垢友尊者的說法:前二事偏重「空三摩地」的修証;無生至無淨四事偏重「無相三摩地」的修証;最後二事偏重「無願三摩地」的修証。此三三摩地正是對應佛所說的三門解脫:空解脫門、無相解脫門、無願解脫門。三門解脫可看成是性、相、用的解脫,在見道後則須並駕齊驅增上,不能側重任一門而落入分別的陷阱,阻礙了最後成佛之道。

修道一答:根據簡本『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密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詳本為『以無所得故,諸菩提眾依止般若波羅密多,心無障礙,無有恐怖,超過顛倒,究竟涅槃。』。經文中有三點須先澄清:一、云何心無罣礙?《解深密經》講到每一地都由二愚引發一種麤重,彼二愚一麤重即是該地的障礙。修道即是逐地拿掉這些障礙;二、有何恐怖?因為彼時菩薩正值修証「相礙緣起」,逐步超越相礙而產生「離緣起後無所依」的恐怖;三、為什麼諸聖菩薩還會有顛倒?修道菩薩在未完全離開障礙時仍有顛倒。例如,五地菩薩佈畏生死而執著涅槃,亦即是一種顛倒,因為該執著可障礙証入「平等性」。故修道即是:去除諸地障礙、遠離恐佈顛倒。另外值得再說的是:完全離開緣起,即是「法爾(空性)」。

無間道一答:根據簡本『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詳本為『三世諸佛,亦依般若波羅蜜多故,』。無間道講的是因相,究竟道講的是果相,都是佛道。這是強調過去、現在、未來諸佛皆須依「般若波羅蜜多」因,始能成就「佛」果。

究竟道三答:根據簡本『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梵文譯音,翻成漢文則為「無上正等正覺」。詳本為『証得無上正等覺,現起平等覺。』;依詳本較易說明三答。「無上」覺,是第一答:代表再沒有可高於佛道的智覺;「正」覺,是第二答:代表佛道的智覺已完全沒有顛倒;「等」覺,是第三答:代表佛道的智覺證到法性大平等(一切法體性無有故)。將「無上、正、等」覺,合在一起以現起「平等覺」來表示佛和十地菩薩的差別。這所謂的「平等覺」即是「圓覺」,代表佛道的智覺為至極究竟圓滿。

最後利根一答:根據簡本『故知般若波羅密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詳本為『般若波羅蜜多大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諸苦之秘密咒,是真實無倒。』。這是依密教說明修行五道。由詳本內容看,簡本的翻譯似乎有點問題,因為把大神咒、大明咒、無上咒、無等等咒並列成各別獨立名詞;然而,大神咒在詳本中應是和「秘密咒」三字對應,可包涵所提諸餘咒,即『般若波羅蜜多大咒是...能除一切諸苦之祕密咒,』,其意主在表示「般若波羅蜜多」依密教亦是的陀羅尼。「大明咒」意指教導資糧道修行的陀羅尼,「無上咒」意指教導加行道修行的陀羅尼,「無等等咒」意指教導見道修行的陀羅尼。「能除一切苦(之秘密咒)」指的是:「修道」上離誦咒之觀修,可自顯其功德相。「真實無倒(之秘密咒)」則顯示密教「無間道」住於無所緣的咒義。

最後乃般若咒,根據簡本『故說般若波羅密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詳本為『即說般若波羅蜜多咒曰:爹雅他,嗡,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這即是以「有法自性而成就的」的「咒陀羅尼」。念此咒具有念《心經》全文的功用,也就是具有總持的效果。詳本前面多了『爹雅他,嗡』這四個字,這是「咒陀羅尼」標準的前置詞。「爹雅他」一般譯為「咒曰」,但具有〝如此即是〞或〝涅槃輪迴大平等〞的含意。「嗡」這個音能代表「煩惱即菩提」,這正是「實相無分別」及「空性自顯現」的關鍵概念。接下來第一個『揭諦,是講自利,以「六度」度自己,第二個『揭諦,是講利他,以「四攝」度別人。『波羅揭諦』是自利己圓滿了,即六度圓滿。『波羅僧揭諦」是利他已圓滿了,即四攝圓滿。『菩提薩婆訶』代表法爾大悲及圓滿無所住的自解脫。

詳本最後以「認可」及「隨喜」結束。必須注意到的是:《般若經》一般隨喜以彌勒菩薩為上首,而不是以一切如來為上首。

【後記緣起】不久前,77師姊化了無數時間及心力,將末學過去說《心經》之語音寫成手抄稿,希望末學能校閱一遍。一則深受77師姊之精進所激勵,一則珍惜自已能有更正口業的機會,遂不敢怠慢、竭盡有限已知,嚴謹修訂手稿以編輯成此文。願能回饋77師姊,並有益於《廣論》班諸位同修。

延伸閱讀 20160602-淺談《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筆錄

arrow
arrow

    七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