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202-P122L03-P125L07-0048 b122
77 今天,業,我們要進入正顯黑業道。上次有提到整個業基本上以佛學角度來講是身口意三門,另外,佛所說的十個業道b120基本上並沒有辦法包括所有,但最粗顯的已經全部都包括了,是說原則上已能含蓋所有重要的業道。現在就是要分別了解這10個業道,這10個業道翻過來就是10個白道,這裡強調連成佛都要依著這10個白業道而成就的。所以,大家不能小看這,也不能以為下士道就是一個幼稚園的東西,完全不是,這是一切的基礎。我們也可以由另外的角度來了解它,假設沒有增上生就不用談決定勝,那增上生基本上就靠10業道,這是很容易理解的一個觀念。
其實,業這個東西,佛學裡大家已經讀過很多了,不知大家有沒有深思過,業是可以進一步深入討論的東西,等都講完了,我們再花一點時間對整個業的觀念來做個複習、整理,因為,業在佛學裡面絕對不只是因果兩個字,它比較接近緣起這兩個字、有是怎麼來的?它比較徧緣起這個方向而非一般所講的因果的觀念。所以,後面複習時,等我把這些想清楚後,值得再跟大家報告、分享我的看法。
很感動有同修沒有來上課,只聽錄音,還會回饋給我他的想法,讓我很感動、很感激的事情,至少大家讀完之後有去想,就是對我的鼓勵。素珍發了e-mail 給我,對上次b120『無信豈能如欲行』這句話有不同見解,她以為~假如你不相信業果的話,你怎麼會有欲望去修這個10業道,10善業道去斷黑業道。這個解釋本身是可以的,不過,我還是提醒各位,我上次的解釋是~假如你沒有業果這個觀念,對業果沒有信的話,一般你都是根據自己的欲望去做事情。這是很糟糕的,用這個角度來看,這屬於人性本惡的做出發點。因為我們的本性都是很容易去造業的,所以如果對業果沒有很深的信仰,一般都會照自己的欲望行事。這句話其實不是那麼清楚,可我翻遍所有我能找到的補充資料,都沒有特地為這句話解釋,而我之所以這樣解釋是根據英文版的意思。素珍用另外一個角度,大家也可以參考。但是這句話中最重要是在欲這個字,這個字在這句話中該麼解釋?欲如果是一般不好的欲望,我的解釋會比較正確,若把欲當作善法欲,就變成另外一個角度。如果有人會藏文,去看藏文版欲是用哪一個字,就很容易分了。不過,很歡迎任何同修有任何想法都告訴我,會再跟大家分享,可以做一個比較,至少有一個思考。當然兩種說法都能達到它要教導的目的,若有人懂藏文的,可以去請問原版藏文這個欲是用哪一個字。請問日常法師這句話怎麼解釋?
韓師姊:密宗的淨連上師他是用善法欲。但我不是用善法欲去解釋的,我是看整句,119頁,『應善定解善非善諸業,他世生苦樂斷惡勵力修善業,無信豈能如欲行。』因為你若不相信業果你沒有欲求去修善業。
這沒有關係!我那時沒有去查,是想素珍是根據日常法師的說法,她是根據另外一位淨連上師說的善法欲。這到底該用什麼樣的解釋,最重要是看藏文版的欲是用善法欲解釋或是用一般的欲望解釋,就知道了。(中間還有一位師姊提出一些看法,石師兄也有回答,但錄音聽不清楚,故略之不記)
現在大家都了解這有不一樣的說法,但是英文版很清楚是這樣翻譯~假如你不信業果的話,你會照自己的欲望去做。這兩個大家都記住,我是覺得兩個都可以,很高興有什麼法會回饋,重要還是要看藏文版的欲是什麼來解釋。不過,一般佛學呢,你碰到欲這個字的時候,大部份是負面的,幾乎、大概、大部分碰到的都是在負面的情況。現在回到主題………….分別了解10個業道,你會發覺佛學在談這個是很盛重的。
 

1. 殺生b122~佛學在講業道時有一定的覆蓋範圍要討論什麼,殺生讀完,就知道所有的業道都根據這個模式在做討論。什麼叫做殺生?一開始就引用《瑜伽師地論˙攝決擇分59卷》中討論10業道,分做事、想、欲樂、煩腦、究竟這5個項目,等下再細說這5個內含。宗大師把中間的想、欲樂、煩腦三個合併叫做意樂,再加入一個叫做加行,如此本來5項變成4項,事實上是本來5項變成6項,多加了一個加行,是說這樣比較容易解釋,而對於原來的宗旨也沒有違背。
其中殺生事者b122~一開始先談這個事,大家請記住,佛學在講這個事的時候一般指的是依他起,代表的是,一個依有為法來講,以事件來講是存在的東西,才叫做事。有時候會用相,相就不一定了,所以大家有一個印象即可。這裡不一定是這樣的用法,但利用這機會告訴大家這個事出現時大概有什麼含意。
現在這個事呢簡單的用白話講~他的主題是發生在哪裡,這個業道是圍繞著一個什麼樣的主題上面。這裡很清楚說是具命有情,有生命的一個普特伽羅,有情廣義不只是人也包括畜生在內。若是自殺,只有加行罪沒有究竟罪,大家要小心這些用字,用究竟罪是完成業道,因為業一定要有最後那個究竟才完成了使這個業道圓滿,意思是說才真正產生了那所謂的異熟的業種子,並不是代表那沒有罪喔!絕對不能這樣解釋。自殺是做到加行而沒有究竟,為什麼?《瑜伽師地論》針對這說不是具命有情而是他有情,意思是指別人不是自己。這樣就是具命有情還要加上他,自己不算在內。簡單說就是自殺不算,自殺沒有完成這個業道。但反過來,在佛學裡面,最反對自殺的!別以為沒有究竟罪,自殺好像沒什麼不對,但是在其他地方佛學非常反對自殺,自殺是非常嚴重不應該做的事情。
接著講意樂分3 b122~一講到意樂就要想到想、欲樂、煩惱,想這個字一般佛學裡出現的時候指的是取向,五遍行裡面有一個想心所,這個想所代表的意思跟我們一般人說我想一想、我每天在那胡思亂想,這是兩件事。佛學裡這個想本身只有取向,真正你去思考的時候叫做尋伺,佛學裡叫做尋伺,有這兩個心所,我們說想來想去這個是尋伺,這個想本身是一個取向的動作。在這裡可以說是一個取向的觀念,但不是強調這個,我只是趁此機會跟大家介紹每一個單字在佛學中後面可能的含意。在這的想一共分作4種,就是說你取向你標定的目標假如是甲,然後你真正在造業的時候那個也是甲沒有錯,也就是說你要找的對象是甲、心裡想的是甲,結果你真正也是找到甲,這叫沒有錯。第2種,你心裡想要找的對象是乙,結果你真正也是找到乙,這也沒有錯。其實,這個事一般佛學裡愛用的四句,兩個變數四個組合,第一個變數是目標,第二個就是有沒有錯,在你真正執行時有沒有錯,這樣兩個變數,就是說目標是甲或乙,而再來變數就是你真正找到是甲或乙,所以你要甲找到甲、要乙找到乙,這沒有錯,那假如你目標是甲結果你找到的是乙,這就有錯了,你目標是乙結果你找到的是甲,這也有錯了。一共是兩種對兩種錯。這弄清楚了,你就知道~如於有情事做有情想這是剛剛講的第一種,及非情想就是你目標甲找到乙這就錯了,書中擺出的組合是12錯。第二個,於非有情做非有情想,這就是你目標乙也找到乙這沒有錯了,若於非有情做有情想,這就是你目標乙結果你把甲當作乙這就錯了,簡單說就是1324錯。不過,要跟各位提示一下,你若要看英文版,這個地方是錯誤的,它是完全根據有情、非有情來做判別的,你若不看英文版就沒事,若看要記住這地方跟真正的解釋不同。
我們大家知道兩個變數~一個是你真正的目標,然後是你找的時候是不是正確,就是這兩個變數一共四種組合。這裡有一個很重要的觀念就是說你一定在造業的時候是無錯,這樣才能叫做究竟。
此中等起若有差別b122,等起這兩個字記得上次討論過,其實若以《廣論》本身或是法尊翻“等起”這兩個字的時候就是欲樂,跟想、欲樂、煩惱的欲樂可以劃上等號的,是一種欲樂。大家知道,欲樂這兩個字的欲是心所,在別境~欲、勝解、念、定、慧,因為大家的欲樂是不一樣的所以叫別境。可是真正的“等起”呢,請看今天的補充資料~

附帶資料四種不善p21,一、勝義不善,由第一義諦定不善之義。依此義,則一切之有漏生死法,總為不善。二、自性不善,無慚無愧及貪瞋痴之三不善根。以有漏法中,此五法自體不善,猶如毒藥。三、相應不善,與自性不善相應俱生之一切心心所。猶如毒藥之汁。四、等起(依善起善,依惡起惡,能起所起同等)不善,為自性不善與相應不善所引起之不善身業、語業及不相應行。獲如飲毒藥汁而生之乳。反之則成四種善。参考俱舍論十三卷。p56

這你可以記住,因這是蠻普徧的。一般我們在談善法或不善法有4個範圍來看這件事情~
1種叫勝義善或不善,勝義善或不善就跟空性本身的觀念假如是一致的就叫善,所以,你要知道佛學所謂的善或不善是有層次的,下士道所講的善到了中士道就變成不善,中士道所講的善到了上士道很可能會變成不善,你要有這樣一個觀念。一般在下士道理所謂的不善都在小隨心所裡面,中士道、上士道的不善會在大隨心所裡面,這是跟心所間的一個觀念。
2種叫自性善或不善,自性善或不善很容易記住,就是貪、瞋、痴3門加上無慚、無愧,無慚、無愧是中隨煩惱,一般只要是惡事一定有這5個元素,就是3個基本的貪、瞋、痴再加上2個無慚、無愧,一個是對別人一個是對自己。反過來只要是善的自性,一定不貪、不瞋、不痴、有慚、有愧。
3種叫相應善或不善,相應善或不善就包含其他所有的心所都在裡面了,就算我們在這裡討論,當《廣論》它討論煩惱的時候,基本上就是用3個根本煩惱來代替,但我們一定要記住,絕對不是只有這3個根本煩惱。3個根本煩惱在煩惱自性裡本來就已包括了,你只要不善你一定有貪瞋痴在內,其實是不是只有貪瞋痴?不止!還有其他各式各樣的一大堆,小隨……只是不需要分析到那麼散。所以,相應善或不善除了前講的那5種以外,所有的心所其他的都會出來,那一般講“等起”的時候講的就是造業,“等起”的善或不善強調的就是一個造業的觀念。
這就是給大家有這麼一個印象,知道一般談談善或不善有4個角度來看這件事情。但是,我們現在回到課文時,你看見“等起”你就把我剛才所講的放開,這裡它沒有那麼複雜了,它只有單獨指欲樂而已。所以我在想在藏文裡面這兩個字是互通的,我們看欲樂、等起是兩個不一樣的字,我猜,很可能藏文裡面是同一個字,用就直接這麼用了。
等起中有差別,基本上就是由於“想”造成的,因為“想”若有錯誤的話,欲樂基本上就會產生差別。例如:唯殺天授b122,這還蠻有趣的,天授就是提婆達多,可是這裡是不是指提婆達多?我認為不是,天授只是一個人名,就像小王、老李,假如你本來想殺天授卻起加行誤殺祠授,這是殺錯人了,就沒有根本罪。所以,基本上,意思就是“想”跟後面的這些要配合,若不合就沒有根本罪。這個根本罪指的就是究竟罪~業道究竟。根本罪在佛學裡又叫他勝罪,他勝的意思是~善在自己這邊、惡是另外一邊~所以,惡那一邊贏了叫做他勝,為什麼用他勝這兩個字?因為他代表惡,惡贏了你才會做錯事,根本罪、性罪、他勝罪是相同的意思,你有守戒犯這些罪代表你破戒了。若是於總事轉,來誰殺誰就無錯誤想,話又說回來,不是說認錯人就無罪,還是有罪只是沒有成其業道而已。那業道是什麼?業道本身最重要就是造成異熟果,再講白一點,就是造成決定你再投生的時候要去到那一趣,這叫業道、異熟果、真異熟。
事、想、欲樂都說過了,現在講煩惱,三毒隨一b122貪、瞋、痴用排列一共有7種是其中之一種,其實我們再細想,這裡面一定還有無慚無愧,還有其他的相應不善的一些心所在裡面,這幾個不過是自性善不善的根本東西。
能加行b1222,自作、教他做,是一樣的意思。比如自己怕犯戒不敢殺雞,去市場買回叫阿花殺了,你讀過了,你就知道沒用,一樣是殺業。這裡值得一提的是,在《掌中解脫》有提到一個故事~叫做比丘午餐的實景,一位仁波切寫的,藏系裡有的是可以吃肉的,是說寺院裡有一頭羊、一頭豬、一隻鵝,這3個就看見市場裡那些屠夫怎麼來到寺院了?不過又很放心,因為比丘不殺生的,這些屠夫大慨是來跟法師們請益的。這3個動物看見屠夫跟法師坐在一起講話,才知是要來殺他們的。這個故事本身應該是很生動,我現在只是隨便提下,我想,他不是要讓我們看的,是要讓藏系裡面那些吃肉的人看的,《掌中解脫》有特別提到這個故事。(真正此故事ref: http://www.fomen123.com/fo/fs/86.html

http://www.theqi.com/buddhism/zzjt/zzjt13.html
再來,加行体者b122~宗大師為什麼要加上這個加行?因為在業裡面會涉及到這個,所以為了方便解釋加上加行,這樣你就看出來原因了。加行第一個會提到自加行、他人加行,第二個是用什麼東西加行,這到後面就會有差別。這叫加行体,這個加行体的体本身是個變通的說法,其實一般佛學裡面的体就是空性,可是在世俗諦裡用它的時候不是代表空性,真正正確的用字應該是相、用,可有時候在世俗上也用体,你就要知道這個体的觀念不是性、相、用的那個性,因為只要一涉及体就是空性。所以這裡加行体指的是加行相,他用什麼東西去加行,一個是色法~器杖、諸毒,明咒屬於語言,佛學中咒是可以殺人的,我們可能想不懂咒怎麼殺人?咒殺人的故事在密勒日巴傳記裡很清楚記載的有。
 

比較《俱舍論》二種翻譯出自《廣論》b122一、「前等死無本,已生餘身故。」出自漢譯《俱舍論》第四《分別業品》二「俱死及前死,無根依別故。」【備註】参閱《俱舍論》卷十六之解釋。p56

究竟b122是指做了加行那個動作以後,他有情加行當時死或加行當時沒死事後死一樣。先跟大家報告,宗大師在解說這個時引用了3個來源~《瑜伽師地論》《俱舍論》還有毘奈耶,毘奈耶就是前面讀到過很多次的《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律,一般講戒經,或是12緣起裡面當他在講緣起那個項目裡面就是指戒律這一部份,這裡面有時會有不一樣的講法。引用毘奈耶比較屬於一切有部,四部宗義一切有部再過來就是經部,經部的根本論就是《俱舍論》,再上來就變大乘了,大乘就引用《瑜伽師地論》。所以基本上來源是這樣子的一個關係。
前等死無本b122~是說被害人比殺人者晚死或同時死,這個是代表被害者比你晚死的意思,這個是代表同時死,這個無本意思是沒有根本罪。又回到我們剛剛講的業道沒有究竟。為什麼?因為已生餘身故,是說在殺人的那個人已經變成中陰身了,本來的身已經沒有了,因你比他早死,你的身已經不在了,你的身不在了叫做已生餘身,這個餘身指的是中陰身。就是殺人的那個人已經自己命都沒有了只剩中陰身,假如是這種情況下是沒有根本罪的,也就是整個業沒有完整、沒有圓滿究竟。
所以這裡面,這個有沒有道理?有時候,我們也不要多想,怎麼教就怎麼學。因為基本上他的理論就是根據究竟這一條,因你人已經走了就沒有究竟。可是,我想過,殺人不是這個体是這個心,假如以佛學的講法是你的心,不過,我們不去管他,他的意思就是這樣。本論就是採用這樣子的一個觀點,也就是說宗大師同意這樣的觀點,根據這樣的觀點在說。
無根依別故~這個根是指所依,你這個犯罪是根據你的人身,死了無人身,那他的所依就是無根,沒有人身了嗎!業就變成沒有究竟完整。
不過,重點是~我認為啦,這裡面蠻複雜的,佛學有在別的地方講過,碰到業的時候我們特別小心,千萬不要自作聰明哦!不要以為我佛法讀過,它是因為這樣這樣…..千萬嘴巴閉起來,因為講得很清楚,業也只有佛能夠講清楚。佛講的你可以講,佛沒有講你不要自己猜,或是我學來的這樣,這只是一個參考不能當判定,因為很複雜的關係。
 

2. 不與取b122~跟剛剛一樣第一個先談事,剛剛殺生的事是講的具命他有情,這個業道的主題的事是指物、畜牲,就是一種財物一種東西,假如我們再放寬一點,其實人也包括在內,過去也有搶人的,對吧?基本上就是指他人擁有的東西。意樂仍是分從想、欲樂、煩惱三方面b122著手,而其之想有422錯、煩惱則是3毒隨一7種組合中之一種都跟前面一樣;等起者,其欲樂是未經他人同意而想將他人物佔為己有,能加行者b1232種自、他,加行体b123就是你這個加行用的是什麼樣的相,我看我是覺得它指的是表色,佛學中真正的色法叫做顯色,所謂真正的色法用法相的說法就是有種子的意思,就是青、黃、赤、白基本4個,再組成各式各樣顏色。有人質疑真正的色法怎麼用顏色代表?我倒覺得佛學實在了不起,你看!元素是用光譜來表示,不知道他們怎麼知道顏色是真正表現出真正的色法,,這跟現在科學很一致的。其他不是真正色法有一個叫形色,三角形、多邊形……各式各樣的形,這是假的,是表現出來的一個樣子,基本上是沒有種子的,不是真正的色法;另外一個就叫表色,站、坐、臥……,也是表現出來的一個樣子,我認為偷本身其實是一個表色,因為這是一個動作。
順便也跟各位報告一下,業在佛學裡面是個很重要的東西,最早的時候談業是怎麼傳遞時,小乘那時的理論不是我們現在的心法,我們現在都是講第6意識的思心所,至少法相它講的是心法,業種子也是屬於這個範圍,可是最早期的時候業是叫無表色,業是色法,最早期的時候業的傳遞是靠色法。為什麼會有無表色這個名相呢?這是由表色來的,無表色是說表完以後就不見了,可是沒有了它還是色法,它是存在以後因緣到了就會感果,所以叫做無表色,最早的時候業的傳遞叫無表色。
讀到這裡,我們也就了解,比方一個動作的本身,偷吃算不算不與取?這是一個吃的動作,東西是別人的。再認真想一想,偷看、竊聽,都算不與取。搶、偷都算在內,在法律上搶比偷嚴重。債~欠人的,人家寄存的,不管是為自己或是為他人或是只是要消耗他人財物而有狡詐、欺騙、蠱惑等手段得人財物均算在不與而取,《瑜伽師地論˙攝決擇分》中說『移離本處』是為究竟,不是你的東西你去動幹嘛?宗大師又說這說法只是一例,比如搶人家田地也是有究竟,所以,只要覺得我得到了,發起一個得到的心就已經究竟了。這得心就是不相應行,百法有心法、心所法、色法、心不相應行、無為法,得屬於心不相應行,是沒有種子、分位假立假說的,只要心裡起我得到了這個念頭就究竟了。若是叫他人去搶、去偷,那被你叫去做此事的人一起了得心就究竟了,意思是說不等你去起得心,因為對方搶偷成了時你還不知道,那只要對方偷成一起了得心,業道就究竟了。比如教唆殺人亦是,雖不知他何時死,但他死的那一刻,那個教唆去殺人的人其殺人罪業已究竟,用白話講就是完成業道。
《廣論˙卷4》終,卷5一開始仍是在10個業道中。
 

3. 欲邪行b124~還是一樣第一個先談事,這個事基本是指人為主,把畜牲放進來也可以,因為現在也有無聊人會有跟畜生的這種問題,不單指人。判斷欲邪行有4種:1.所不應行,就是根本不該做的,2.非支,不應該的部位,3.非處,指環境,不應該的地方,4.非時,不應該的時間。
所不應行,以男性角度來看的,不應行對象即所有婦女及一切男,一看就知佛學是反同性戀的,非男非女有一個術語叫黃門,比方太監、陰陽人、人妖、畜生。母等b124,母親、阿姨、女的阿羅漢、女性出家眾。母等所護即指未成年。自慰亦犯欲邪行。
前或意說非根本罪,然須觀察b125~業道本身一定要有完成這個業道的一個叫思已業,用語言、身體的動作去完成,這個究竟是說如果沒有這一部份,事實上這個業道沒有完成,這是講理論上的。我這樣解釋,你們先記住這個名相,以後再解釋你就會串起來了。業道本身一定有一個業叫思已業,各位記住這個名相,思是思想的思,已就是完成的意思,思想以後的業,因為業本身分有思業、思已業,一般思業的意思是審慮思、決定思,這是一個名相,我只是在想的當中、我在計畫、然後我做了決定,這只是我有這個意向,可是這一部份做完了以後,最後一個思心所叫做動發思,這個動發思就叫做思已業,這是不一樣的地方用不一樣的字,但這名稱是相等的。這個思已業就是說你有前面的這個思~審慮思、決定思,最後一定還有一個動發思,就是你一定要完成它,所以會叫做思已業。這個思已業一般都是有身、語的業,動發就是發動身體、語言,所以這一部份一定會有身語業在內,有了所謂的思已業才能叫做究竟。當他現在如果沒有看到思已業的東西在內,所以會認為沒有究竟。
我會解釋的這麼清楚,是因以前看很多人在讀這一部分時會有一點迷糊,什麼叫業?什麼叫作業道?我可以跟各位保證,我會讓各位清清楚楚的知道,不會模稜兩可的。這裡面我認為最大的問題就在思已業,因為思已業一定要有身、口的完成,沒有這個完成就沒有究竟,沒有思已業、沒有究竟,就是代表沒有到業道,業道就是把它完成使你貫穿到最後,就是代表沒有究竟,這全部是理論的關係,而不是要在這當中找出一些灰色地帶說沒有罪。因為這裡論中有一個原則,一定要有究竟。因為有究竟這兩個字,才會有這麼多不一樣的說法。
大概還有15分鐘,有沒有人有什麼問題想要討論?
 

華師兄:我對思已業有一點問題。因為思已業,動身、發語,這沒有問題,因為都有動作。但是有一件事情~貪瞋等三是業道黑業,這都屬於意業。意業呢有一種狀況,比如我越想越氣,可是越想越氣這個想,貪瞋等三真正作用是在於跟這個思心所結合,思在裡頭時候會令這個貪是一個業道。又這個東西我很喜歡,我想要取得,所以起心動念就犯造業了,或是某人得罪我了,我越想越氣,這時是因為有瞋,瞋本身這業道會到3惡道去。貪、瞋、邪見,邪見比較不一樣,邪見是我想的跟別人不一樣,可我說出來了,種種錯誤的思想會影響到他人。可是,貪瞋等三有思在裡面有語活動的時候它就是一個業道,這種情形,思我是覺得是思已,為什麼呢?因為思已,這石師兄後面還會講,只是我今天談到思已有一個作用,因為只要一思已它就會xx(音砍補)。舉一個例,10種不增長業,狂亂、失念、夢……很多的不增長,他不是故意的,抹布一抹螞蟻被殺死了,這種情形下它是思已的這種業,可他不故意做的,所謂故意是他想他做了,做是什麼做?是思心所在做。其實,我們講動身發語都是思在後面催動他才會做,可是在思已的業裡面凡是意業的不一定有身語,可是它這個業道有思在上面有語的時候這個還是會感果。這個請石師兄解說一下。
石師兄:華師兄提的這一點就是我們現在還沒有解釋到的東西,這裡面最重要的就是當他到最後講10個業道,前面7個有身、語在裡面,也就是有思已業在裡面,這個在佛學裡說他們是業也是業道;後面這3個意業呢,它業道本身是沒有思已業的,所以說他們是業道而不是業。前面7個是業又是業道,後面3個是業道不是業。這後面會講,華師兄提的就是剛剛跟各位說過有關這一部份我一定會跟你們講清楚,因為很多人讀到這裡不是很清楚這在講什麼。
那現在根據華師兄這樣講,我先跟各位做一個解釋。
10個業道的前面7個,它說是業又是業道,為什麼呢?就是根據思已業這個東西講的。思已業是一種業,你記住思已業就是業,只是業裡面分作2種~思業、思已業,再講清楚一點,思業叫做審慮思、決定思,思已業叫做動發思,這是用不一樣的名相,你現在把那3個丟掉,我怕你們會亂!你記住2個,一個叫思業、一個叫思已業。這兩個都是業,能夠叫業一定要兩個中間有一個,或是兩個都有。前面7個都需要不是用身就是用口去究竟,所謂業道的意思就是有究竟,業道就是代表究竟、完成了,就是把它從這裡帶到那裡讓它完成了。前面7個一定需要思已業,因為它是身口業,身口業一定有思已業。它用什麼東西來完成業道?用身、用口。用身或用口這兩個的名相叫做思已業,思已業本身也是業,所以它又是業又是業道。大家懂這意思嗎?因為它是把它從這裡帶到那裡,是用身口,所以它是業道,可因為它是思已業,所以它也是業。這就說清楚前面7個為什麼是業又是業道。
後面3個為什麼是業道不是業?後面這3個有沒有業?有!有思業。可是後面這3個完成業道的時候沒有靠思已業,它用三毒,它用貪瞋痴,它用煩惱,它所以能夠完成業道是用煩惱去究竟業道。大家懂我的意思?它是用貪瞋痴,它用煩惱,貪瞋痴跟思已業不是同樣的一個東西,思已業是思心所裡面的東西,貪瞋痴是另外的煩惱的心所,不是同樣的東西。後面的意業是用煩惱去把它究竟了,煩惱本身不是業,但有把它究竟了,所以它是業道。那為什麼不是業?因為它沒有思已業,它是用煩惱去完成業道的。所以它叫業道不叫業。並不是代表它前面沒有思心所,它前面仍是有思心所,可是它完成業道的時候不是靠思心所,讓它究竟的時候不是靠思心所,是靠什麼?是靠煩惱,靠貪瞋痴三毒。前面7個讓它究竟的是不是靠思心所?是。是思已業。差別就在這裡。
這個後面會再講,以前碰到很多人並不是百分之百掌握它的意思。其實,在上次20160119的講義有關業道那一段,有空去讀一讀,我會回頭再詳細講清楚。簡單的說,我剛才講的這麼多,我再重複一遍,因為佛學跟我們講前面7個身語業是業也是業道,所以你要知道業是什麼意思,業道是什麼意思,後面這3個意業是業道不是業,我剛剛就是在解釋為什麼這樣講。因為,前面7個是用思已業去完成業道的,思已業就是業,只是它是動發,它還是思心所,但它是用身、口表現出來的,所以它叫業道又叫業。可是後面這3個不一樣,後面這3個是用煩惱心所去完成業道,煩惱心所去完成業道所以它是業道,但它這個業道並沒有靠思已業去完成,它是用煩惱心所去完成的,所以它不叫業,並不是代表它前面沒有思心所,這是兩件事。
這東西我們再讀到會再講一遍,Auther今天提出來,我就先講,以後再碰到時印象更深,就不會搞不清楚它在講什麼東西。第一個要搞清楚什麼叫做業,什麼叫做業道。業要記住是思業或思已業,這兩種都叫做業,思業也叫做業,思已業也叫做業,這兩個是不一樣的東西但都叫做業。那業道的意思是已經究竟了,就是我們現在讀到的這個究竟,就是你完成了把這個整個貫穿到最後,簡單的講業道的意思就是究竟。然後就是為什麼它會說這個是業又是業道,那這是業道不是業呢。完全是看有沒有思已業的原因,那思已業指的就是身口的業行,是不是業?那是業!名相就叫做業。這樣清楚了沒?
高師兄:貪瞋痴沒有透過身、語可以發生作用?
石師兄:因為思業的時候沒有身口的動作,是完全意志、思想,所以叫意業。我們講身口意三門,不是用身就是用口再不就用意,對吧!後面這3個是屬於意業,它沒有身口的動作。可是它怎麼去貫穿它這個意方面的這個業呢,它一定是用煩惱去貫穿。因為要貫穿它,思已業是涉及到身口,意業本身不是思已業。這裡面問題就是出這個名相上面。.
高師兄:貪瞋痴,瞋是不高興?(對。)不高興不表現出來,一表現出來就是一個瞋?
石師兄:瞋一旦表現出來的時候,很可能就是前面7個的業道。若你表現出來是殺人就到前面去了。這個貪瞋痴只有意上面的,沒有身口的行為在裡面,只有意在上面。你說一生氣就表現出來,那經過身口就跑到前面去了,不是後面那3個了。
韓師姊:也就是說我身口的那個表現一定要借用那個動發思?
石師兄:那個動發思就是身口的表現。
韓師姊:所以我單單是靠貪瞋痴,沒有身語的話,仍然可以完成業道?
石師兄:我單單是靠貪瞋痴,我沒有用到身語的話,我當然可以完成業道。可我不是業,因為是貪瞋痴,是煩惱心所,煩惱心所不是業。所以我是業道,因為貪瞋痴可以完成業道,可不是業,因貪瞋痴不是身語業。這是一個觀念的問題。
這是一個名相的問題,它告訴你業有2種~思業、思已業,思業就是你所了解的叫做審慮思、決定思,思已業就是你所了解的叫做動發思,所謂業道就是你讓它究竟了,假如你是靠思已業去讓它究竟的又是業又是業道。
社長:思業、思已業,是心法、色法?
石師兄:思已業是色法。它也有心法在裡面,可是最後是用色法表現的。
社長:動發思本身是思…….還是心的動作?
石師兄:動發思是屬於思心所裡面,可是這個動發思是用身口、用色法表現出來的。
社長:這樣它是屬於心法、色法?如果屬於色法,用身口的行為造作時,跟心法就是不同分類,那為什麼又是一個?
石師兄:整個業本身都是用思心所來表示,可是你要知道,在早期的時候,剛剛一開始小乘這個業是用色法來說的,所以在早期的時候,只有思已業是業,思不是業,心法不是業,色法才是業,所以是思已業。我們現在大乘就不是這樣子講,大乘不是用色法來解釋,所以大乘現在的思已業也算在心法的範圍裡面,可是,它用色法去表示,最後用色法去表示。所以這裡面有一個典故,最早期是用色法來說明業。最重要就是這個觀念,我們這堂課把它突破,以後再講這名相你就知道它指的是什麼。為什麼它是業道又是業?為什麼它是業道不是業?就是在這裡分別。
柯師兄:貪瞋痴是因為從我們的內心裡思考出來的,所以只要有想、有思考這個東西就已經造成了業道,那有沒有一個可能,就說我今天心裡面雖然有想……
石師兄:你現在不要用想,這樣又亂了。它是煩惱心所。
柯師兄:凡是煩惱心所一定會造成業道?
石師兄:不一定,不是所有的煩惱心所都可以造成業道。
柯師兄:貪瞋痴這3個煩惱心所會造成業道?(對!)那今天有一種情形說我貪瞋痴的煩惱,因為外在的環境它並沒有形成真正的作用,那也會形成業道嗎?比方有個人被關在監獄裡,他有貪心、瞋心可是並沒有造成實際上的作用,他想搶東西,可是被環境限制,這樣他有形成業道?
石師兄:他不要行為,這是意業,意業完成的業道是不需要行為的,是完全意去完成。可是意業要完成業道一定靠煩惱心所,這是百分之百,它沒有其他的東西可以幫它完成。
韓師姊:比如說我天天在家裡,我天天想殺人,我還是犯呀!
石師兄:他天天想殺人,真正完成業道的就是那個煩惱心所。他天天想殺人,一定是我殺人很快樂。
柯師兄:所以意業只要你有發起就已經是究竟業道了?
石師兄:究竟業道就是他想殺人這個意念,(發生時就已經造成業道了?)沒有,這裡面它也要經過加行,也要經過這些動作,一定要經過這些動作,可是它那個加行是用意念去加行。
韓師姊:這是不是跟我們,比如說小乘說他犯戒要xx(音生育),大乘不見得要xx(音生育)!
石師兄:對,所以這地方我不要讓大家攪混了。以前小乘是只有身口才會造業,小乘是這樣子,大乘沒有這樣子。借這個機會再說一次,記住~佛學要成就業道要有事情、要有想、要有欲樂、要有煩惱、要有加行、要有究竟,所以你一定要有這5種的component在裡面你才有完成一個所謂的業道。那你說我不殺生就是了,我就是善法了,錯!因為你只有那一個意念,你沒有加行。這樣,你了解我的意思嗎?你要有怎麼加行,你要有那個不去殺生的加行,比方說我去守戒,這就是不殺生的加行,我有做這個動作,貫穿說我不殺生的這個意念。所以業道本身一定有加行這個動作在裡面。
那我們剛剛講的意業的加行還是有,是用意業去加行,用煩惱去加行。借這個機會,讀到善法你就很清楚了。比如說你反過來,反過來還是要有很多動作才是反過來。跟黑業一樣要有那些加行。所以就跟格西說那個杯子,它也不殺不盜不淫,它有沒有功德?沒有,因為它沒有守戒。這裡面教的就有這個意味在裡面,因為它沒有加行、沒有欲樂在裡面,也沒有那個煩惱,這個煩惱在白業裡面就是不貪不瞋不痴,你說這怎麼叫煩惱?那就叫它善心所,一樣的意思。所以你一定要有那個東西,你沒有那個東西,你說你今天不殺是因為你有不貪不瞋不痴,你這還不算是善法。
我們先懺悔再回向。
 

20160216-P125L08-P128L05-0049 b125
77 跟各位拜個晚年~新年快樂!其實今天也是我們廣論班正好一年,由此,可以感覺時間無常啊!去年我們下士道已經快結束了,還要幾堂課,但現正講到下士道最後一個重點~業果。計畫是這一部份講完後會對業果做一次複習,再對下士道做一個複習,這個之後再從開始到下士道做一個複習,那我們再進入中士道。讀過的人有機會可以不斷線,沒讀過的正好可以接觸一下。當然複習會比較快,主要是在講重點。
上次強調:業果是佛學裡根本的觀念,接著是說身口意三業,雖然,佛所說的十個業道b120並沒有辦法含蓋所有的業,但最粗顯的已經全部都包括了,是說十個業道你都清楚了,你大至明白所謂業道的範圍。今天如果順利就會講到業、業道的分辨,什麼叫做業?什麼叫做業道?這名相之間有什麼差別?
業道有一個很重要觀念,一講業道這兩個字表示會帶給你異熟果,異熟果就是引業,它會帶你去到你的下一世,6道、欲界或非欲界的色界、無色界,如果你造了足夠的因你還可以跳出三界,那就是學佛的目標。假如沒有跳出,色界、無色界我們一般稱之上界,這是屬於不動業,因為造這種業是不會隔生感的而是帶這個業馬上感果,比如你這生是在4禪中成功了初禪,一過世是馬上受生在初禪天,這屬上界比欲界好,無色界要比色界更高一層;假如在欲界,一共有6道,或講5道就是不含阿修羅。所謂業道就是你造了這個業以後,它會決定你下一世要去哪一個道,就是有這樣一個業果在你身上。那是不是下一世就有,我們後面會講到,有的是馬上下一生就感果,更厲害的是現世就感果。現世就感果是大家比較無法想像的,但是在經論中有教我們是有這種事~現世馬上就感果的。比方說本來好好一個人因為造了很重的業現世一瞬間你馬上變畜生了,這就是現世報,這種感果我們比較沒法想像,但佛經中是有這種果。一般都是下一生,業道本身是講這樣一個觀念。
佛所教我們的10個業道~身343,身3就是殺、盜、淫3個身業,語4就是妄語、兩舌(離間語)、惡口(粗語)、綺語,意3就是貪欲、瞋恚、邪見。年前我們已經講過殺、不與取就是盜及欲邪行的身業部份,今天就從妄語b125開始。
 

4. 妄語b125根據《瑜伽師地論》的教法,用事、想、欲樂、煩腦、究竟這樣的5個角度來解說任何一個業道,宗大師變動成想、欲樂、煩腦三個合併叫做意樂,再加入一個加行,因此本來5項變成4項,其實是本來5項變成6項,雖然把3個合併叫做意樂,但在講的時候仍是拆開講,並沒有用意樂兩個字來講過,意樂第一個一定是講想,他仍分開來講3個,所以,基本上反而變成6項,多了一個加行。他為什麼強調要講這加行,你等後面讀完你就會感受到他這樣做是對的,這很清楚,因為加行中間~請各位記住一個很重要的觀念,加行除了他在解釋時需要用到以外,加行有一個很重要的含意,因為任何一個業道要成就一定要有加行這個動作在裡面
以前《瑜伽師地論》沒有講並不代表……我舉一個例子,比方說今天講善法,因這10個惡業倒過來就是善業,那很簡單的可能就有一個想法:我不殺生我就變成善業,你會這樣想對吧?第一個黑業道就是殺,你說我不殺我就變成白業道,不竟然!這裡面最大一個差別是加行。除了你的欲樂完全改變,由黑變白時,第一個事就是這事情中本身的主角、目標是什麼這個沒有變以外,你的想本身也很類似,欲樂方面就會有一個很大的差別,欲樂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元素,在黑業道是我想殺,這叫我的欲樂,白業道時欲樂就變成我不想殺,不僅是不殺我還要護生、保護生命,這中間就有差別;那在黑業道中煩惱是貪瞋痴,翻過來白業道就是不貪不瞋不痴,煩惱也有差別,貪、瞋、痴、不貪、不瞋、不痴是各有獨立心所的,貪、瞋、痴的心所屬於煩惱心所,不貪、不瞋、不痴心所在善法心所;除此之外就是加行,加行蠻重要的,我跟大家消這個文,主要是把宗大師想講的盡我了解的把他講出來,這都不是我個人的意思,是宗大師書本上強調的東西;所以加行一定有一個動作,記得前面講加行你會拿棒子、你會唸咒殺人,這就叫加行,有一個身業動作在裡面。反過來變成善業時,並不是只有不殺,你還會有達到你不殺的欲望的動作,那是合乎白業道的行為,比方:放生、做出一些動作去保護生命,並不是不殺而已,這有一個很大的差別。我主要講這就是說可能表面上文字你沒有看到,但讀多了你會知道他想講什麼,所以我現在跟各位同修強調,這個加行加進去是有用意的,而且是蠻重要的。
以前也跟各位報告過,有一位很出名的袞卻格西,他過世後他再生兒童被驗證出來,叫袞卻仁波切,他也寫過一本《廣論》的註解,這本書現放在上海,以前在加州時我有看過這本書,其中印象很深他講杯子向來沒有殺過人,杯子有沒有功德?一點功德都沒有。理由就是杯子沒有加行。由此就了解加行的重要性。我們的加行是什麼,不殺,你去守5戒就是加行,你有這個動作在裡面。請大家注意這個差別,雖然我沒法子講得很清楚,可是我提醒各位,他要講加行裡面很重要的一個原因。
我們知道他有這個順序,所以妄語一開始先講事,事是這個業道裡面的主角、目標是什麼,前面所講的事以殺來講是他有情~不是自己有生命的別人,不只是人,還包括眾生全算在內;不與取時的事是他人的物品、財產,欲邪行強調對象也是眾生。妄語跟前面是完全不一樣的事,這裡的事是涉及需要被別人所理解的文字、語言,這也保括表色,表色有人懂有人不懂,很簡單的做一個解釋:真正的色法在佛學裡面叫做顯色~青、黃、赤、白,以世俗來講顯色是有、是真正的,用法相的來講就是有種子。用顏色,我覺得非常有道理,因為我們有很多元素是用光譜來代表的。可是色法中還有沒種子的假法,比方表色,你的行住坐臥,這是一種表示出來一個動作,這在佛學中也是色法叫做表色。另外一個形色,四方形、三角形、大小、長短等等。表色、形色這兩種不是真正的實法,也是色法一種。
這裡的事也包含表色在內,你再讀下去你就知道,當你說妄語的時候不一定有語言的,色身香味觸,其實語言在佛學中也屬色法,有時你在說假話時你會做一個動作,body language,當那個被人理解的時候那也算在內。所以,事本身是一個別人能夠理解的語言,這個語言包括文字、表色,表色跟文字是兩件事。我講這個更證實一點,看現在TV上那些名嘴,他們不知道嚴重性一直在造業,一天到晚說妄語、離間語。再提醒各位,不管他現在講的事是什麼,最後面一定會涉及到人,所以他在講業果輕重的時候,不管他是不是事,因為會涉及到人就會有福田的差異,比方說父母、尊重(老師、長者),對父母講妄語比對一般人講妄語罪比較重,有這樣一個觀念慢慢就能釐清他所講的這個面。
妄語中的事本身是用見聞覺知b1254個,見聞覺知簡單的說就是眼識能夠得到的見,耳識能夠得到的聞,覺就是眼耳鼻舌身的後面3個鼻舌身能夠給你的就叫覺,最後一個知就是第6意識,所以見聞覺知包括6個識給你的對象,6個識所得到的東西就叫見聞覺知。與此相違四~你已經得到的叫見,反過來你沒有看過叫不見,就分成你見的跟你不見的,這樣是不是含蓋你6識裡面所有的東西?全部含蓋了。這些均是能解之境,除了自己了解之外,別人也要能夠了解,要有這樣的條件才能夠成立妄語這個業道。很簡單的道理,你說了一大堆謊話,別人根本不知道你在講什麼,你什麼目的也沒有達到。
意樂b125分三個,就是想、欲樂、煩腦,想就是你取向,欲樂就是你想要做什麼,煩惱就是你在這個動作裡面所引出來的心所,一般黑業道就是貪瞋痴3毒。變錯8種隨1~見變成不見、不見變成見、聞變成不聞……8種任何一種就是想。煩惱就是三毒,我們有講過貪瞋痴只是代表,共7個~貪、瞋、痴、貪瞋、貪痴、瞋痴、貪瞋痴,所以是7種隨1。等起在這就是講欲樂,覆藏想是說本來對的變成不對,就是你有想講覆藏想的欲望。
宗大師在這講加行b125時,就是一定談到加行的體,以佛學真正的角度來講,體是沒有、體是空性的,可是世俗上權變說的時候,就是講它的本質、它的相,加行的本質其實沒有體,只是用體來代表加行用的是什麼東西~語言、表色(默忍受、現身相),大家知道有時說謊不一定用嘴巴說出來,你做一個動作就可以了。這個加行在講業果的時候,一定會提到一個加行體~是用什麼東西在加行,還有,會提到能加行有2種~自己、叫別人,當講到這個時,一定會講叫別人做的時候有沒有犯罪。所以加行包含加行體、能加行這2種有沒有罪,有這樣一個慨念就可以了。
《瑜伽師地論》中對於妄語、離間語、粗語不管是自己說或是叫別人說都有犯了業道;可也有不一樣的說法,《俱舍論》則說不論自他只要是犯4個語業皆成業道;毗奈耶已講過很多次了,就是小乘一切有部的律法,又稱戒經,一般大乘都是用這個當做別解脫戒的根本標準,在《戒經》中是完全不一樣的觀念,大家要知道,最前面第一個這是大乘法相的標準,《俱舍論》是經部,佛學有四部宗義~有部、經部、法相、法性,或者說唯識、中觀,這裡就有3個不一樣的宗,佛學中不一樣的見地就可以用這四宗來代表,毗奈耶是最早的有部戒律一定要自己說,教別人說不算。為什麼會有這樣的一個觀念?這完全跟加行發生關係,加行在業道裡扮演一個很重要的角色,你教別人說理論上沒有加行,這是我的體會,雖然沒有辦法完全得到答案,至少我們知道為什麼有這樣差別。究竟則很簡單,只要別人理解、聽懂就可以了,在《俱舍論》《瑜伽師地論》中均指別人未能理解、聽懂你說的妄語,還是業道,但已經改變到綺語,離間語、粗語也是這樣,別人沒有聽懂也是變成綺語。妄語的業道跟綺語的業道其業果不一樣,有差別,我以為這個不一樣不是最嚴重的地方,最嚴重其實是我們後面會講到是你講的對象。
現在你可能記不住很多東西,但先掌握住它的輪廓,在講業道時是在強調什麼東西,以後我們遇到時就能比較清楚的做分析。
 

5. 離間語b126~因為離間是要離間人,所以這個事本身指的是人,且是兩人以上的有情,畜生有沒有辦法離間?有人也許有辦法,可這我沒法子體會。兩人以上不論這些人原先是和或不和,人家不和你再去離間仍是犯離間。想、煩腦如前,大家記得最前面的想跟妄語的想是不一樣的,前面的想是4種,只要一碰到人就是4種,你的目標是甲,你的判定也是甲,這叫做對你的目標是乙,你的判定也是乙,這叫做對。這是兩種想。另外兩種想,你的目標是甲,你把乙當作甲,這叫做錯,或者你的目標是乙,你把甲當作乙,這叫做錯,一共4想及煩惱如前就是指這4種想中一種,7種煩惱中一種。等起就是欲樂,人家好希望人家變不好,人家不和你要讓對方還是不好,反正就是只要想讓人家不好而不論是為自或為他去說就是都有問題。加行的體仍是語言,語言一定是包括文字在內,若非實語則犯兩件罪~妄語、離間語,假是實語說的真話但目的是離間,沒有犯妄語的業道,但犯了離間語的業道。究竟,我的理解是只要對方理解,知道你在講什麼,有沒有破成功,都算犯了離間。若他不懂你在講什麼,前面講過就變成綺語。《俱舍論》的角度就跟上面所講一樣。
我讀到這裡,他有三派,我到底要聽哪一個,他講這麼多我怎麼記的住,其實,我們搞清楚,遇到這些最好就是不要犯,那也不用管《俱舍論》講或《瑜伽師地論˙攝決擇分》講。他門會有這麼多的觀念,我以為就是涉及到加行,因為加行會影響判定的結果。
 

6. 粗惡語b126事本身來講我們先把他當作眾生,因為對畜生也會用粗語,可是眾生能不能懂,又有派別的問題了,你罵狗,你說狗懂不懂,懂的。當然最重要仍是對人。想及煩惱如前就是指4種想中一種,7種煩惱中一種。等起就是有想講粗話的欲樂,加行包括語言、文字,依種過就是指依對方的身分如出生貧賤低下你依這個去罵人家,依身過就是指依對方的依止、身不完整、諸根不具、有缺陷你依這個去罵人家,依業過就是指依對方的身、語所造的業你依這個去罵人家,依戒過就是指對方守戒卻犯了戒你依這個去講粗語,依現行所有過失就是指對方所犯的任何過失你依這個去講粗語。究竟,是你呵罵了對方就算,可是前面又講過對方能理解就叫粗語,對方不理解就是綺語。
 

7. 綺語b126~先談事就不是對象而是語言,妄語事是語言,離間是人,粗語也是人,到綺語又回到語言,事不是用眾生或人做主題、目標。以佛學角度說無利就是沒有義利,義就是增上生、利就是決定勝,廣義就是沒有意義的話,這範圍很廣等下可以看一些補充資料。
意樂分三,第一就是想b126,『想者雖僅說為於彼彼想,然於此中,是即於其所欲說義,彼想而說,此中不須能解境故。』等下有很詳盡的補充資料,讓各位更了解這句話。第1個我們先了解他所說的這是《瑜伽師地論˙攝決擇分˙59卷》中的資料,先看上次20160202補充資料。
 

英譯《廣論》有關綺語中b126想者雖僅說為於彼彼想,然於此中,是即於其所欲說義,彼想而說,此中不須能解境故。:Although Asanga says nothing more than “a perception of that as that,” here senseless speech means that you yourself perceive the topic about which you wish to speak and then speak. It does not have to involve someone else who understands it.〝雖然在《攝分》論及綺語中,無著菩薩唯示一種對象為人的無錯「想」,然而,本論綺語意指:「能加行者」認知他所欲說而後即說出的語義。並不定得牽涉能了解它的人。〞p56

77  我是從英文再翻回中文比較能懂這句話,因為《瑜伽師地論》這是無著寫的,所以會提到無著,英文裡那個名字就是無著,在《瑜伽師地論˙攝抉擇分˙59卷》說到綺語時,無著只有提到無錯「想」,很簡單的把想歸為無錯「想」,但是《廣論》的綺語所指的是「能加行者~說綺語的人,自或他均可」知道他想什麼且說出他想說的,不一定要牽涉到別人了不了解他說什麼。這樣,了解他的意思沒?因為這裡強調就是人家了解不了解沒有關係,只要說的人說出他想說的就算了。
我們回頭讀這課文本身,『想者雖僅說為於彼彼想』者~談到想這件事,僅說為於彼彼想~就是此是指《瑜伽師地論》無著講的,彼彼想就是無錯的意思、沒有想錯的意思,無著在《瑜伽師地論˙攝抉擇分˙59卷》所講的是沒有錯的想,但是中間要強調的重點不在這裡,『然於此中,是即於其所欲說義,彼想而說,此中不須能解境故。』他想要講的東西,他就按著他想要講的就這樣講出來,不需要別人能夠理解他講什麼~這就叫做綺語。這樣想變得單純化,假如這樣有沒有說錯的觀念在裡面呢?沒有!因為,你只要想講你就講出來就算是了,你管對象有沒有錯。因為無著的無錯「想」這個說法,他也不是反對,但在《廣論》的綺語只要你說出來就算綺語,對方懂不懂不管那這就不會涉及無錯想,也就是講到想這件事時不要顧慮到有錯沒錯,你只要有講就是。所以,這也就是剛剛前面的妄語等,只要說出別人不懂一律都算在綺語裡,既然說出的妄語、離間語、粗語別人不懂就一律算在綺語裡,那哪裡還有需要想沒有錯,假如沒有錯就一定需要別人懂嘛。
這樣講過,大家就知道他為什麼為說出這樣一段文字很堅硬的話來。我的感覺,講白一點,想的本身在這裡沒有那麼重要,反正你只要想說的你講出來就是綺語,不管對象對不對不重要。
煩惱三毒隨一,大家都能理解,是7種煩惱中一種。等起呢就是喜歡講那些沒有意義的話,加行本身的體也是語言,究竟是你只要說完就算,纔說是你說閉你講完。
綺語比較複雜,有7件事跟綺語相應,要判斷是不是綺語由這些角度來看,1. 宣說鬥訟競諍,吵架時幾乎都是綺語。2. 以愛樂心受持諷誦外論、梵志咒,外論就是外道所講的東西,梵志有時是指出家人,廣義也是指外道,諷誦是一種體裁,像我們說無上甚深微妙法這就是諷誦的一種,4句為一頌,諷誦是印度用字的一種體裁,12分教p12中有一個諷誦,第一個契經,接著長行,我們現在讀的就叫長行,所以俱舍論頌,一定是先有一個頌,頌完了之後,再有人把頌寫成長行,是一樣的意思。3. 苦逼語,苦苦逼迫別人時也是綺語,逼迫人時出來的話都是綺語。4. 傷嘆,5. 戲笑遊樂,6. 樂處眾宣說王論臣論等,現在那些名嘴都是,在佛學本身的角度不談政治,7. 醉語顛狂語邪命語,年前講過5邪命p54,出家人按照戒律有很多事情是不能做的,比方算命,可是他不能是為財而告訴人家一些事情,所謂邪命就是靠那個生活,出家人因有神通,他靠神通來得到供養這就叫邪命。所以5邪命一定是邪語,因出家人要活命、得到供養要靠他的道德或乞食,假如不是這種大部分都是邪命、一些不應該做的東西。語無係屬是說講話不合道理、不合邏輯,也不是聖言也沒有很正確的比量,沒有合因明的比量,或是跟法不相應等等,說了這麼多,還是沒辦法說的很清楚,其實就是告訴你綺語非常容易犯,各種場合中經常會出現綺語。還有,像我有時喜歡消文給人家聽,講法一定要記住~你假如講錯了就是綺語,你不知道沒有關係就算了,你知道了還講,那你就是業道。知道自己錯一定要講出來讓大家知道,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則,絕對不能講錯了當做沒有錯就不再提了,不能這樣子。綺語,我們真的要很小心。
前三語過,是否綺語,雖有二家,然此所說順於前家,有兩個不一樣的觀念,是說攝決擇分跟俱舍論比較屬於一個系統,另一個就是毘奈耶,這兩個不一樣的系統,順於前家就是順於攝決擇分跟俱舍論所說,也就是只要對方不懂就變成綺語。知道這個意思之後,我們要看一下常柏法師所提到的~
 

附帶資料:常柏法師提及《成實論》卷8所論及綺語包括:一、在不洽當的時間說真實語。二、所說真實語的內容,隨順衰惱、無義利。三、所說真實語的內容,本末沒有道理,沒有次第。四、以貪瞋癡等煩惱,散心說話。五、依不正的身業、意業發出語言。六、其餘三種口業皆夾雜綺語不得相離。另外,綺語非常微細難可捨離,唯有諸佛能斷其根。p56

常柏法師引了《成實論》,這是小乘的論典,在小乘中也扮演過重要角色,《成實論》卷8說到綺語有61. 不洽當的時間說真實語。想一想,有時明明講真話也很麻煩,那反過來,恰當的時間講假話,行嗎?善意的謊言,好像不行,只知道不洽當的時間說真話不行,這就變綺語,可是恰當的時間講假話這就是善意的謊言,我無法評論也不想討論,有時間大家想一想,其實蠻麻煩的,先跳過。
2. 所說真實語的內容,隨順衰惱、無義利。有一些真話沒有意義,講出來後害到別人,如他不知道自己是養子,你知道了你去跟他講,你不是就隨順衰惱、無義利。
3. 所說真實語的內容,本末沒有道理,沒有次第。
4. 以貪瞋癡等煩惱,散心說話。散心就是隨意,隨意愛說什麼就說什麼,但佛學裡面講散心有時有其他意思,一個叫散心、一個叫定心,狹義地說你有三摩呬多地以上的才有定心,一般都是散心,也就是有未到地定以上的才叫做定心,也就是你能夠入定,你能夠定住一個所緣境你還能夠產生快樂,這才叫做定,這才叫做定心,一般都叫散心。
5. 依不正的身業、意業發出語言。
6. 其餘三種口業皆夾雜綺語不得相離。這是說其餘3種語業~妄語、離間語、粗惡語,都離不開綺語。代表綺語的範圍極廣,你明明講妄語,可是你在妄語的同時你也在講綺語,等於是這個意思。
另外,綺語非常微細難可捨離,唯有諸佛能斷其根。那這句話就是鼓勵我們積極要成佛,而不是拿這句話當藉口。
 

8. 貪欲b127~事本身就是別人的財產,意樂之想者,謂於彼事做彼事想就是無錯之意,跟剛剛人的有差別,就是對象不一樣原則一樣,你想鑽石結果拿的也是鑽石這就沒有錯,你想拿紅寶石結果拿的也是紅寶石這就叫做沒有錯,假如你想拿鑽石卻拿的是紅寶石這就錯了,基本上這要無錯想,跟剛剛人的差別是在這裡。煩惱一樣是3毒隨一,等起就是你希望得到這個東西。
加行者位於所思義正發進趣,要跟各位報告一點,我不是非常能掌握到非常完整的來把這講清楚,但這個意思一定有辦法表達出來。因為在最早時,佛學以前在講業道的時候一定是身、口業,或者叫做思已業,一定是身業或是語業,一定會涉及到這個,因為,當時認為能夠傳遞這個業的叫做無表色,傳遞業的是色法,我們現在大乘業的傳遞是心法,是第6意識的思心所,所以絕對是心法,可是當時是無表色是傳遞業的東西,為什麼會用無表色?剛剛講過表色,身的動作這是不是一個表色?其實,語言本身也應該算是一種表色,這些都是表示完就沒有了,下一刻這個表色就不見了,可是表色不見他業不會壞,所以叫做無表色,是這樣來的,大家了解這意思嘛。所以,他的業最一開始都是表色,一定就是身體、語言,最後傳遞他的叫做無表色就是這樣來的。在過去小乘裡面你看色法中會有一個無表色,這個無表色就是能夠carry out 業,能把業帶出去;像我們現在大乘講是業種子,業種子付著在第6意識的思心所上面,那當然是心法,可過去講的不是心法是色法,所以那時才會有一個思業、思已業,問題就出在我們現在講的是思業,算是業道可不是無表色,所以在思業的部份要成為業果的時候就變成要強調加行,想一想就過去了好像沒有加行,可我認為在佛學裡面一定有用到尋、伺心所,這加行一定有用到尋、伺心所,大家懂尋、伺心所的意思,就是說在5遍行裡面的那個想不是我想一想的那個想,雖然有時候可能有些地方會有一點像,可是最重要這個地方指的是取向而已。所謂取向就是我接受了東西,我取向,一般都是用文字、語言在取向,真正的我回去好好想一想的那個是尋、伺,那是在不定心所,尋是粗想伺是細想,尋、伺為什麼叫不定?因為你想的是好事情就是善,想壞就是惡,所以叫做不定,因是看你的內容。
這都是多講的,最重要就在尋伺,為什多花時間講這,是因加行者位於所思義正發進趣,這句話的意思來解釋他的加行就是~你有好好想了一想,當你希望……比方說我看見Auther眼鏡很漂亮,我說你的眼鏡很漂亮,假如我有一付也不錯。這就過去了,對不對?這算不算貪?我隨便舉例大家去體會,這佛才能解釋,我只不過是按照這個意思~應該說這加行不夠,但是我看Auther眼鏡很漂亮,最好變成我的。若哪一天他不在我就順手一牽,這就加行了。他說於所思義正發進趣,我剛剛講那些都沒有動作,都是思想,可是裡面就是很深的去想,很細的去想,這一定就是尋、伺心所。由此,我們理解為什麼今天碰到這3個意業的時候他要講這麼多。就是有我剛剛講的那樣一個背景。同時你再顧到意業的時候你一定要特別注意這個加行,加行在這裡扮演一個很重要的角色。是不是成業道這加行很重要。所以,宗大師為什麼要加這個加行,你現在就明白了。而且你要知道他不是信手加上的,他一定有他的作用,我們現在都慢慢體驗出來了,加行在判斷是否成業道這中間扮演一個很重要的角色。
究竟就是,舉剛才那個例子,這眼鏡早晚是我的,這就叫究竟了。因為我已思考過了,且我還有方法。接下來他講到的是在《瑜伽師地論˙攝決擇分》中提到的,貪心一定要有5個相貌才叫圓滿b127。但各位你要記住,不是你要具這5種才能成為業道,不是的,他是要告訴你要了解真正的一個貪心包含了許多東西,一個很圓滿的貪心包含這麼多,但不是你要犯這5種才犯貪欲的業道,我認為這裡面沒有這個意思。這個好處是我們自己可以檢查自己的貪心,有沒有這麼糟?1. 耽著心~很在乎自己的財產,一般人有沒有?沒有才怪,多少會有。2. 貪婪心~不只在乎還希望一直增長,一般人都有,不騙各位我也有,現老一點比較不強烈,年輕時候比較強烈。3. 饕餮心~非常喜愛他人的東西,饕是好吃的意思,像我就愛Auther的眼鏡。4. 有謀略心~不只是想,你還有想得到的方法,比方剛才我想他不在我去拿,不是簡單想想就算,還要有方法。5. 有覆蔽心~一點不知道該羞恥、有過患、要出離,這點我好像不太有,是說,有時我們自己都明白自己的貪心,就覺得不好意思。去看一下中隨煩惱,只要你作惡事一定有中隨煩惱的慚、愧,做壞事一定是有不慚不愧。不知道有過患不知道這是錯的應該要出離。我們犯了貪心至少知道這不對,要改!雖然一下改不了終究要改,至少要有這樣一個心。這給我們一個慨念,我們可以由這個來分辨我們的貪心本身圓不圓滿,這5心缺一個貪欲心即不圓滿。因為他有這一段話在裡面,我們很容易會想真正成就業道要有這5種心在裡面,事實上不是。絕沒有這意思。
瑜伽師地論中於十不善俱說加行b127~這句話是很獨立的一句話,《瑜伽師地論》在說到不善的時候一定都會去討論到加行,這代表有沒有業道加行在這裡扮演一個不可或缺的因素。接著又舉其他仍是《瑜伽師地論》中所講到的東西,舉了幾個例子,最後都告訴你這些例子雖然不圓滿,可是你都犯了貪欲心,而並不是說因沒有圓滿的貪欲心所以就不算貪欲,他絕沒有這意思。現在來看這些例子~其實是告訴你什麼情況就是貪欲心,雖然不圓滿。
第一個例子~云何當能令其家主,成我僕使,如我所欲b127:在《瑜伽師地論》中這一類算是共事,你是人家的僕人,就在想哪一天他變成我的佣人,我來當主人,這就算貪欲心。這我也沒法子解釋清楚,自己回去後各自想想,比方上班,看見老闆,想說有一天我要變成老闆,這算不算貪欲?這算進取心嘛!反正我沒法子,以後我們慢慢想一想……至少他這樣告訴我們。
第二個~又於其妻子等及飲食等,諸資身具,亦如是思。這就很清楚了,你想當主人我不覺得有太大問題,可你要別人妻子變你的,人家東西都變你的,這不是貪欲心那什麼才是貪欲心。可是,你發覺到沒,你現在所念到的東西不見得都圓滿前面5項,所以是非圓滿貪欲。
第三種~云何當能令他知我,少欲遠離,勇猛精進,具足多聞,成施性等?這是指出家人,我怎麼讓別人知道我已經成就了,我離欲又勇猛精進又多聞,施性等這是指6度等,性是指的戒性,等就是布施、持戒、忍辱……含蓋功德的部份,不是光指六度。這是貪欲名氣,對吧?
第四種~云何當能令諸國王及諸商主,四衆弟子,供事於我,得衣食等?這就很清楚我怎麼讓這些人來供養我,簡單說一個有錢人的供養我抵過1萬個窮人供養我。過去我在加州,看見一位師父每天花時間跟amigo 在一起,他很有錢蓋有很大的寺廟,聽說好萊塢一大堆人供養他,可是呢他花很多時間跟amigo 在一起,這就是一流的。那amigo 是用政府補助的東西供養他,可能是很粗俗的東西,所以這代表他的心裡根本沒有要這些東西,不然他花這麼多時間跟窮人在一起做啥。這也可以看作一個判斷師父的方式。
第五種~起如是欲,云何令我當生天上,天妙五欲以為遊戲,當生猛利 、徧入世界,乃至願生他化自在。你希望做天人,可以享受天上的五欲,天人是很享受的。猛利是一個天名,徧入世界亦是一天,這都是指欲界天中一天,猛利世界、徧入世界或說猛利天、徧入天,據我了解這兩天在他化自在天下面,一般是外道的天,佛學中並沒有提到這兩天。

「‥當生猛利、遍入世界,乃至願生他化自在。‥」b127依《瑜伽師地論》五十九卷中「又起是欲:云何令我當生魯達羅世界、毗瑟笯世界,人中希有眾同分中,乃至令我當生他化自在眾同分中。」p57
或應將「猛利」b127釋為魯達羅世界(暴惡義;他化自在天之下的外道天),將「遍入」b127釋為毗瑟笯世界(四大天王天中之毗丑天)。皆屬勝生貪欲。備註】他化自在天乃欲界之頂。p57

在佛學中他化自在天是欲界天的頂,一般又叫他魔王,為什麼叫欲界天的頂為魔王呢?因為當你修到能夠離欲的時候,他一定會來找你麻煩,只為你要離開他的管轄了。為什麼叫他化自在?因他下面那一天能變化他自己想要的東西,那這天更厲害,人家變化的他能享用,他下面那天是變完自己享用,沒辦法去享用別人變的,他化自在是最厲害別人變的他可以享用。
魯達羅世界指的就是猛利天,毗瑟笯世界就是徧入世界,眾同分就是同類的意思。這兩天在他化自在的下面,應該跟外道有關,內道幾乎很少提這兩天。以前不知道,按照這樣欲界天其實不只6天,我們佛學講6天,現在又多出2天。
第六種~於父母妻子僕等,同梵行者,所有資具,發欲得者,亦是貪欲。肖想父母親的財產這就是貪欲,想要太太的財產這就是貪欲,但太太想要丈夫的財產不算貪欲。同梵行者是指跟他一起修行的人。
大家記住他所強調的並不是5個圓滿才是貪欲,不是!沒有圓滿仍是犯了貪欲的業道。
 

9. 瞋恚b127事跟粗語一樣他的對象是講眾生,想也是4種想,只要涉及到人就是2種對2種錯,煩惱也是7種中一種,等起就是喜歡打等欲,打等的等代表很多動作,是說只要能令對方嚴重衰損的所有方法都包含在內,加行即於所思而起加行,這句話就像前面貪欲所強調的,他所講的是一個經過尋伺這樣子動作的,一定有很完整的尋伺動作在裡面。究竟,謂於打等,期心決定或已斷決~早晚有一天我會這樣、這樣修理你。這就究竟完成了。
同時根據《瑜伽師地論˙攝決擇分》舉出來一般圓滿的瞋恚心一共包括5個相貌b1281. 憎惡心,損害相隨法分別,這個法加上一個塵字你就懂了,隨法塵去分別,我們的境裡有色身香味觸法這6塵,因為這是意業所以一定是法,因為用思考、用意的時候他的境一定是法塵,隨法塵去分別,也就是用想去分別,由想本身來達到看對方受到損害的意思,所以這屬於意業。2. 不堪耐心,對方加諸於他的不好他沒有辦法忍。3. 怨恨心,對於自己所受到的不饒益、不好的待遇等等,他數數非禮思惟隨念故,假如你如裡思惟你就會原諒對方、或者是起悲心就算了,那若是你會不停的越想越氣,這就是隨念非禮思惟。4. 謀略心,用什麼方法,這就是還要有方法在裡面,當你在痛恨對方時,最圓滿的瞋恚中會想到用什麼方法去修理他,不一定是打,比方在辦公室有時用陰險招讓人家被降級、降薪、吃官司。5. 覆蔽心,就是不覺得羞恥等,前面才講過了。
下面說沒有圓滿的時候只有損害心,並不代表損害心就不算在這裡面,我覺得這還是算在瞋恚心裡面,彼於我所,已作正作,諸無義事,故我於彼當作無義。對方對我已經做了或正在做的對我不好的事情,我一定要以牙還牙,這樣想就算數了。盡其所有幾許思惟,爾許一切皆損害心,不管他思惟怎麼樣的情況,這些都是損害心,如是願他現法喪失親屬、資財及善法等,及願後法往惡趣中,亦是損心比方說親屬喪失、資財損耗、善法失壞等;或是願他後世墮入惡趣。這些也是損害之心。
今天只能講到這裡,本來是希望講完這10個業道,邪見留待下一次了。還有2分鐘,有沒有誰有什麼要分享的?相信大家讀到這個一定都會勾起你許多想法的。
 

柯師兄:在語業的粗惡語、綺語,日常生活中常常會碰到說父母訓示子女,用的語氣不是很良好,但出發點是善的,可也會發出一些粗惡語。另外,可能是長輩或親屬,沒有意識下說出一些自己的想法,卻是無意義的話,或許無關乎貪瞋痴,對我們來說應該怎麼樣去對治或是就讓他算了。
石師兄:父母在罵小孩常常會用粗語,這是難免,可是依照佛學的教法,其實是應該避免的。做不到是另外一件事,但是應該是可以避免的。是有一些父母教訓小孩一句粗話都不講的,是做的到的,因為你說粗話是有一些反作用的。粗話基本上,用這個角度來說,佛學裡講不害,這是很重要的一個觀念~不害,善心所的一種,你的小孩也是眾生,他聽粗語會很高興嗎?粗語跟不害會有牴觸。
那第2個呢,剛剛我們講了有一個結論,常柏法師從《成實論》找到的~綺語非常微細難可捨離,唯有諸佛能斷其根。只有佛才有辦法斷的,綺語很容易發生的。
簡師姊:我要照顧家母,因老人家有一點失智,他經常講一些無厘頭的話,我只能回應是是、好好這什麼的,這算不算綺語?
石師兄:我想綺語是很難分辨的,也不容易,這點時間不談綺語了。但,回到粗語,我遇到過這種人,再怎麼生氣一句難聽的話都不會講,不是修行人喔!我說他是前世的,好,就講到這裡。
 

延伸閱讀~1: 漫談業果~1
延伸閱讀~2: 漫談業果~3

arrow
arrow

    七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