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意識頌三
 

  發起初心歡喜地:我們做工夫,意識上的念頭,到什麼時候才能“空”呢?(請注意是“空”,並不是“斷”了。)在大乘來講,菩薩修行的過程分為“十地”,初地稱為歡喜地,必須到達初地才能與“空”相應。剛才我在家裡用飯時,收到住在美國一位老太太的信,她每一次來信,總是問工夫,可是她是信基督教的。這一封信上講,她小的時候很少做夢,到了中年以後,偶而會做一兩次夢,可是在做夢之時,心裡總是非常明白,曉得是在做夢。但是到了晚年,最近所做的夢,都很迷糊,心裡並不清楚。她問我這種現象,是不是工夫退步了。同時還問了很多有關夢的問題,譬如人為什麼會做夢?夢有幾種?……等等,由此可見,她雖然信基督教,而她對於自己的心念,總是時常的檢查,這就是學禪的精神,也是基本的工夫。
 

10-2 醒夢一如
 

  所以,要談修行,不但醒時,對每一個念頭的來去,都檢查得很清楚,就是在夢中,也要能夠做得主,所謂“醒夢一如”,這樣才算差不多了。否則,白天頭頭是道,而到睡覺一昏迷,就亂七八糟,那是很可憐的事。夢,是一種獨影境,而人將死的時候,進入中陰身所現的境界,也是獨影境,夢的境界不能做主,(做主者,就是要做夢就做夢,不做就不做,有時候在做夢時,還可以改變夢的境界。)那在中陰身的境界中,只好“引滿能招業力牽”,隨業的力量,流轉於六道了。
 

10-3 俱生二執的伏與斷
 

  俱生猶自現纏眠:修行到了發起初心的菩薩地——初地歡喜地——的時候,意識雖然觀察到“我”“法”二空,而他的轉智次第,只不過是“智”與“空”得到相應,現行的“分別”我法二執已斷。可是,與生俱來的意根第七識的根本我執,與第八識的俱生種子——根本法執,還在繼續爆發,纏繞於現行的用事上,真有“春蠶到死絲‘未’盡,臘炬成灰淚‘不’乾。”之慨。
 

  玄奘法師翻譯的這個“眠”字,真翻譯的好,也頗具文學味,如果是翻譯為“綿”字,那味道就完全不同了。“我執”與“法執”,有“分別”與“俱生”之分,分別的我法二執,到初地歡喜地的時候,雖然可以與空相應,但不究竟,因為俱生的我法二執,還纏眠於藏識(阿賴耶識)之中,伏而未斷。譬如我們靜坐的時候,有時候也會覺到蠻清淨,但是經不了好久,莫名其妙的妄念一動,心又亂起來了。因此我時常講,這一種偶而達到的清淨境界,好像是瞎貓撞到死耗子,是工夫來找你,並不是你自己把握到工夫。但是,你也不要輕視這種初步的成就,因為你有了這種經驗以後,要仔細的去體會,就像插頭一樣,最後插對電源了,工夫就出來了。
 

  遠行地後純無漏:菩薩修行的程度,第七地是遠行地,意識到達了遠行地,俱生的我執法執已斷(注意:這裡講的斷,是破的意思,就是執著打破了,而生命的作用並沒有斷滅),此時的意識,進入純無漏的真空。漏者,滲漏。無漏,就是不被外境所滲漏,時時刻刻都在定慧之中。遠行地的後面是不動地,一個人不管學佛學禪多少年,也不管你有多虔誠多精進,沒有達到菩薩道的第八地不動地,隨時隨地還有退轉的可能。所謂“學佛一年,佛在眼前;學佛兩年,佛在大殿;學佛三年,佛在西天”。
 

  我有一位老朋友,年紀七十幾,學佛也學了幾十年,而最近信心反而減退。他住在基隆,前一次來信,說是很想念我,我就去看他。他一見我,顯得很傷心的樣子,告訴我說,他最近年紀大了,又得了許多老病,心裡非常怕死,問我怎麼辦?我反問他說:你不是念佛念了幾十年,為什麼現在不念呢?他說念佛念不起來,我說,念佛並非口念而已,應該要用心想。他說也想不起來。我就問他想不想我?他說想,不但想,還想得厲害呢!我說:既然會想我,為什麼不去想佛呢?他不響了。這就是沒有達到不動地,所以信心不堅固,臨老了,還要退轉去。
 

  觀察圓明照大千:意識在成佛(佛者,覺也,大徹大悟的人。)的一刹那,轉為妙觀察智,像一面在虛空中的鏡子一樣,可以遍照大千世界,觀看整個與宙,好像觀看掌中一顆小橄欖一樣,這是智慧的成就。
 

10-4 有我?無我?
 

  接下來繼續將第七識、第八識簡單扼要說明一下,以便轉入禪的另一課題。
 

  第七識一般解釋為我執。佛學的般若思想,以《金剛經》為代表,講的是無我,而佛學的四個基本道理:無常、苦、空、無我,以及所謂的四念處“念身(四大)不淨、念受(人生)是苦、念心(心念遷滅不定)無常、念法(一切事物因緣假合)無我”,與《涅槃經》上講的有我,往往令人產生一種矛盾之感。這裡面牽涉的道理實在很廣。
 

  佛學的基本道理既然是“無常、苦、空、無我”,而一般學佛學禪的人,第一對於身體就“空”不了。在靜坐中,不是想求健康長壽,就是想打通氣脈得個好境界。健康長壽是靜坐得法必然有的附屬品,打通氣脈,也只是作為忘身的手段,有其道理在,可是到最後,基本上還是空的。再者一般學佛人對世俗的苦不但沒有去掉,為著學佛有時還產生了另一些觀念、妄想,因此,又多了一層學佛的苦。心念的本身本來是無常的,而一般人從來不去體會它的道理,反而對無常引起無謂的煩惱。既然對煩惱的心念去不掉,那也就解脫不了了。尤其,人們往往對一切事物都執個有我的觀念,由自己處處抓執“我、我、我”,無我根本辦不到,因此就產生下面所講的第七識的道理。
 

10-5 末那識頌一
 

  帶質有覆通情本:末那識是梵文的音譯,它是意識的根,繼意識第六,故又稱為第七識,又稱染汙識。此識是阿賴耶識的帶質境,所以稱為真帶質。假帶質則是前面所說的,見到一個樹的影子,以為是鬼是動物等等。由於“我執”之故,能障覆一切淨法,故謂之有覆。我們學禪,往往有一點境界,以為就是道,其實已落在更深的我執裡,還不自知。這一種有情眾生的我執作用,與阿賴耶識的根本相通,所以說它“通情本”。
 

  隨緣執我量為非:意識的根把阿賴耶識能見的功能,執之為我。我們要體會這種我執的作用,只要在思想感情的起心動念上,就發覺處處有一個我的觀念存在。其實這裡能見的功能,原非是我,認非我為我,故其能緣之量是屬於非量。
 

  八大遍行別境慧:第七識所相應的心所有十八個,此偈提到十四個:大隨煩惱八個(不信、懈怠、放逸、掉舉、昏沉、失念、散亂、不正知),遍行五個(作意、觸、受、想、思),別境中一個慧。
 

  貪癡我見慢相隨:加上根本煩惱中的我貪、我癡、我見、我慢等四個,共有十八個,與之相隨而不舍離。
 

10-6 末那識頌二
 

  恒審思量我相隨:第七識思量的功用,在整個八識中最為優異,因為它能恒常詳審不斷。它之思始終執著一個我相。不管是學哲學或是學道的人,學的越高,“我”的成見越深。譬如我們有時發表某些意見時,或許會申明這只不過是自己的客觀看法。可是這種客觀,放在唯識學上屬於比量,放在哲學上講是主觀的客觀,但我們自已卻很難在這上面體會出有一個“我”的執著。
 

  有情日夜鎮昏迷:因為我執體會不出來,就很難得到自在與解脫。有情,就是有我。只要有我,就分別有人。有人有我,就有是非,有是非,就得不到清淨。因此,凡是有情的眾生,始終都沉沒在情欲的昏迷之中,而不得醒悟。
 

  四惑八大相應起:四惑是上面所講的貪、癡、我見、慢等四個根本煩惱,八大是八個大隨煩惱,這些恒常相應而起作用。本身雖不造業,卻可以促使意識染汙而造作種種染業。
 

  六轉呼為染淨依:前五識以及第六意識,皆依第七識輾轉而起。此識如果染汙,前六轉識所發的功用,也是染汙的。此識如果返還到平等性的清淨,則前六轉識也停止分別而得清淨。我們平時講“無念”,就是要停止意識上的分別作用,而返還到意根的清明上去。可見“無念”並不是不知道,而是不起分別而已。不過這種工夫說說還容易,真要做到,可不簡單。
 

10-7 末那識頌三
 

  極喜初心平等性:初地菩薩見道的時候,稱為歡喜地。這個時候意識上的“念”,已經三際(過去、現在、未來)托空。所以第七識的轉智,與第六意識相關,意識斷分別我法二執時,第七識才轉為初步的平等性智
 

  無功用行我恒摧:第七識必須到達菩薩修道位的第八不動地,才進入無功用之用。亦即不要用功夫來管帶,自然的除去了我執,“人我相”恒常的被摧滅,不復增長。
 

  如來現起他受用:等進入如來地——成佛之時,第六意識所轉的妙觀察智究竟圓滿,而第七識所轉之平等性智,亦複成就。這個時候,佛為著度眾生,再現起“我”的功用,這一種“我身”,是神通妙用所變化而成,專為利他而起用。
 

  十地菩薩所被機:這一種由神通妙用所變化而成的“我身”,要初地至十地諸聖位菩薩,才能瞭解得到,亦惟此等菩薩,為所教化而得受用。其他眾生,因信心與智慧不夠,雖亦接受教化,但無法得到受用。
 

10-8 真善美的本地風光
 

  這一次所講的《八識規矩頌》,並不是專就唯識而講,所以只簡單的就字面的意義,與禪宗的心性關係,做一點說明。我們講解的重點,是根據達摩祖師所傳,要以《楞伽經》來印心。因為禪宗所講的心性太籠統,初學的人不容易體會得到。而《楞伽經》上提到:五法、三自性、八識、二無我。因此我才引出《八識規矩頌》
 

  現在我們再回轉來對禪宗所講的心性,做一個具體的體會。一個人學禪做工夫到了上面所講的境界,在心念上達到絕對空時,就是腦子裡絕對沒有妄念、妄想。不過要注意,這一種無妄念無妄想,並不一定要在靜坐中,要隨時隨地,不管在動中或者是靜中,都保持這個境界才對。同對自己的色身也要空去。此時要注意,身心雖然無妄念雜想,但並不是枯槁,更不是怪異,它是從內在的充滿,流露出一片至善至美至真的活潑潑的天機,內在是一片空靈,外表卻非常的自在而莊嚴。因此,這第七識要到達無功用的程度,才是修道真得成就,莊子所說的“外寄身心”的境界可以與此互相參證。如果我們只是用意識把“我相”壓制住,認為已經沒有我執,相反的,這一種認為沒有我執的觀念,正好就是我執的具體表現,還要把這一種觀念再空去才對。
 

  以上所談是第七識達到平等性智的概況。這種智慧與工夫,只靠理論上的瞭解,是不能做到的,一定要用身心去實驗,工夫到了,自己自然心裡明白,而行家也會看得出來。

 

11-1 阿賴耶識頌一
 

  性惟無覆五遍行:第八阿賴耶識,不要說一般人瞭解不到,就是學佛學禪做功夫的人,也很難瞭解。現代西方所講的心理學,只提到意識的反面潛意識(下意識),對於第七識尚不清楚,更何況第八識。阿賴耶識並不是“道”,借用《易經》來解釋,它是太極中的陰面。有人說,他做功夫可以證到第八識,那是很糟糕的事。因為證到第八識,正好是黑洞洞一片,陷在根本無明裡。第八識本身不能造業,同時不與染法相應,所以它的業性是無覆障,同時也是無記。它所相應的心所,只有五遍行(作意,觸、受、想、思)。
 

  界地隨他業力生:界,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地,九地(欲界之五趣地,為一地,及色界與無色界之四禪、四定之八地)。由於前六識造業的力量,阿賴耶識就跟隨著善惡的業力,引發本身的功能,輪轉於三界九地。
 

  二乘不了因迷執:二乘的聲聞、緣覺,他們只證到“空”,不曉得第八識的實際體用。“空”與“有”,都是第八阿賴耶識功能的作用,而二乘人只觀空,認為就是究竟。其實,是他們執迷不悟的緣故所致。
 

  由此能興論主諍:由於二乘人對於阿賴耶識認識不清楚,所以引起大乘的各宗各派的論主,廣引大乘教典,與其諍辯。
 

11-2 阿賴耶識頌二
 

  浩浩三藏不可窮:此三藏,並不是指佛學的經、律、論三藏。乃是指阿賴耶識有三種大功能:能藏、所藏、執藏。過去的諸法種子(相分),持而不失,是能藏的功能。現在受諸識所熏,現行生種子,這是所藏。阿賴耶識能見的功能(見分),為第七識所執,認以為我,故稱執藏。因此,識體具此持種受熏執以為我,令無邊有情無始相續輪轉的體用,實在是甚深廣大而不可窮詰也。
 

  淵深七浪境為風:第八阿賴耶識,譬如是大海,而前面的七識,就是海水所起的浪濤。浪濤絕不孤起,必由風之吹動。識亦不孤起,必待境而生。以唯識學的道理來看,不論是中國外國,黃種人白種人,任何朝代的風氣,所影響的人心及產生的各種文化,更可以證明“境風吹識浪”的道理。風浪(境識)互為因果,相續生滅,所以識海,彌失其湛寂之相。如以靜坐而言,就算你定得再好,充其量是回復到阿賴耶識本體的一面,那還是無明的根本。必定要打破阿賴耶識,證到真如光明的一面,才算是“道”。
 

  受熏持種根身器:受熏,就是熏習,也就是平時所講的習氣。習氣可分習慣與氣質。一個人的習慣養成,就如衣服受香料薰染而有香味。我們做夢,都是按照習慣而做,這就是種子(業力)生現行的具體證明。持種,就是阿賴耶識能夠執持過去的種性,變為現在的現行;現在的現行,受熏以後,又變成未來的種性,這些過去,現在、未來的種子,都藏持在阿賴耶識裡,使之不散失。根指六根(眼、耳、鼻、舌、身、意),身指四大(地、水、火、風),器指物理(物質)世界。按佛學上,把世間分為:器世界,有情世界,國土世界。西方的柏拉圖,也把世間分為物理世界與理念(精神)世界兩種。根身所產生的精神作用,與器所產生的物理作用,都由阿賴耶識的功能產生而來。
 

  去後來先做主公:人將死時,前五識先停止作用,意識進入獨影境,第七識陷於昏迷。等到前七識都不起作用,在真正死亡的那一刹那,第八識最後離開。所謂暖、壽、識是連帶發生作用,人的身上,只要某一部份還有一點暖氣,表示他的壽命還沒有死亡,阿賴耶識也就沒有離開。胎兒在成胎的一刹那,必須父精、母血(卵),與中陰身所帶的阿賴耶識,三緣和合才能成眙。在八個識中來講,前七識還沒有發起作用以前,阿賴耶識最先來。因此,三界有情的眾生之所以有生死的現狀,以此識作主人公。但未證“道”以前,一般人對於這種說法,是難以理解的。
 

11-3 阿賴耶識頌三
 

  不動地前才捨藏第八阿賴耶識的轉智,是跟著第七末那識而轉。菩薩行者在第八不動地前,斷我執種子,第八識的見分不復將末那識執以為我,如此才能捨去執藏的作用。我執種子一捨,真如佛性就顯現出來。
 

金剛道後異熟空:到了十地菩薩以上,得金剛喻定的時候,因果的行相空了。請注意,佛學所講的空,並不是沒有,“空”是境界的形容詞,譬如說:“水波不起”,“心兵不興”,都是空的境界。反回來說:波不起,當然還有水,兵(念)不興,當然還有心,怎麼可以說“空就是什麼都沒有呢?還有,佛學所講的因果,與自然律的因果有別。它的因果行相,有異地而熟,異時而熟,同因不同果,是異果而熟,同果不同因,是異因而熟。
 

  大圓無垢同時發:第八阿賴耶識到了如來地,究竟轉為大圓鏡智,這是果相轉;而因相的一切種子,盡成為無漏智,故名為無垢識。此無垢的成就,大圓鏡智因之而發起。此時,因中賅果,果中賅因,無因果之相,有因果之用。此正是百丈禪師所說的,成道的人,不昧因果,此點請參見說錯一字,誤為“不落因果”,而落五百年野狐身的公案。
 

  普照十方塵刹中:第八阿賴耶識轉成大圓鏡智時,借用《易經》與道家的說法,心性已轉為純陽之體。後來的呂純陽、張純陽之名,乃由此而來。無垢識的有漏種子已盡,惟是無量功德之體,即為諸佛法身。而大圓鏡智常寂之光,普照十方世界,盡未來際普度眾生。
 

11-4 法執難捨
 

  談到這裡,我們已把五法、三自性及八識的道理,做了簡單的說明,最後講一講“二無我”。
 

  二無我,就是人無我與法無我。人無我同於四念處的道理,二乘人(聲聞、緣覺)修到羅漢果,可以把身體亡去,很容易做到人無我。可是他卻把“空”與“定”的境界,當做是道果,這就是不能做到法無我。以我們一般人來說,對於哲學的見解與修道的經驗,常常自以為是,而固執不放,這一種見解上的成見,就是“法我執”。
 

  《楞伽經》上所講的五法、三自性、八識、二無我,都是“心”的作用。達摩祖師對於心地的工夫,主張用《楞伽經》來印證,就是這個道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七七 的頭像
    七七

    水月世界~借假修真!

    七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