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  轉識成智
 

  現在再把八識轉成四智的道理,大略的講一講:
 

  前五識轉為成所作智。“眼耳身三二地居”,眼耳身三識在進入三禪以後就停止了作用,可是要等到第八識轉為大圓鏡智的時候,它也才跟著轉為無漏智,配合六、七、八識,成辦一切佛事,所以稱為成所作智
 

  第六意識本來是妄想心,但由於“理”“行”的修持工夫,最先轉為妙觀察智,妙觀察智在《金剛經》上說,就是般若(智慧)的境界。至於第七末那識與第八阿賴耶識,則在修行中分別轉為平等性智與大圓鏡智
 

  就此,六祖慧能大師有二句話描述:“六、七因上轉,五、八果上圓。”我們在修行的“因”位上第六意識的妄念空了,達到般若的境界;第七識的我執沒有了,對待一切人,怨親平等。不過,這兩識雖然轉了,還是意識的境界,並不能就算是“道”,必定要第八識在“果”位上轉為大圓鏡智,前五識跟著轉為成所作智的時候,才算是有了成果。後來宋明理學,用了禪宗的道理,換湯不換藥的改了名詞,說是變化氣質。若以修道來說,變化氣質,倒是非常重要的。我們平時做工夫,如果只是觀念與感情有所改變,而沒有達到氣質的變化,與“道”還是不相干。就好像靜坐中,連身心俱亡的工夫都達不到,只是心理覺得很寧靜,身體也很健康,這是靜坐中必然會產生的附屬品,在過程上講,當然是好,不能算壞,可是,去道尚遠。
 

7-3  妄性本空
 

  前面提到意識頌一第三句“相應心所五十一”,是唯識學上,以善的道德行為為前提,將心理活動的狀態,分析歸納為五十一種。這些心所的分類,在年代上雖然比較古老,可是它卻極富於現代科學精神,相當精密。而我們在修行過程中,首先要問自己這方面的心理活動,轉化到何種境況,氣質變化到何等程度。就以禪宗上所謂的妄心與妄想,也就是心所的作用來說,我們的心理活動,不管是出於理智或情感,都是飄浮不定,虛妄不實的。這些沒有根的妄心與妄想,根本無法把握得住,它自己的本性是“空”的。我經常告訴道友們,在靜坐的時候,並不需要你去空一切妄想,而一切妄想自然會來空你。如果一靜坐,就存著現在要“靜坐”的心理,再加上想空去一切妄想的念頭,這不又是一大妄想嗎?
 

  各位當下仔細檢察反省自己的思想,就可以發現沒有一念可以停留得住,既然停留不住,把握不了,不是空是什麼!?而且佛學上所講的空,是講萬事萬物,一切思想、一切觀念等等,它的體性本來就是空的。我們一打起坐來,就拼命的要想去空,這不是與佛學所講本來就空的道理恰恰相反嗎?禪宗的祖師們把在靜坐中的守竅哪!打通任督二脈哪!轉河車哪!斥為裝妖捏怪。不坐還清靜,一坐起來,反而忙得要死,這是何苦來哉!?忙了半天,這裡氣動哪!那裡丹田發熱哪!其實,與“道”毫不相干。這其中道理非常明白,我們打坐做工夫,才有這些反應,不打坐不做工夫,這些反應就沒有了,可見這些反應不是“道”,因為“道”是不生不滅的,不是靠造作出來的。如果,我們打坐時,對心理的各種狀態,與生理的各種感受,都不去理會,慢慢的回返到心“體”的本來狀態,這樣就對了。
 

7-4  人生如幻
 

  由此,可以瞭解到,唯識學上所講的五十一心所,以及禪宗所講的妄心妄想等等,都是幻化的,可是幻化並非沒有,不過這一種“有”是幻化而有,並不實在而已。一般人對幻有極難體會到。譬如我們對電影、電視、魔術等,很容易體會到它是幻有,而對我們日常所接觸的一切,就不容易有同樣的體會。就像我們現在這一堂人,我用妄想心(妄想並不是亂想,請注意)講課,講過的每一句話,隨時都空去了;你們用妄想心在聽,每一個觀念、每一個道理,也隨時的都過去了,兩個鐘頭以後,所謂“夜靜人散時,江上數清風。”一切都把握不住。這些由於因緣的湊合,臨時的、偶有的現象,都是幻有,而其實也是一種“妙有”。
 

  事實上,我們這個現有的生命,也是幻有的。如果一個人可以活一百歲的話,他從一歲二歲三歲……一年一年幻去,幻了一百年,也就把這個生命幻完了,何況“人生七十古來稀”,大多人還活不到一百歲呢。
 

7-5  今非昔比
 

  釋迦佛有一個弟子,十幾歲出家,六十幾歲才回故鄉,與他同輩的人,還認識他,就說:“此猶昔人”。你不是過去小時候的某某人嗎?他回答說:“吾猶昔人,實非昔人。”我是像過去的某某人,可是實在並不是原來的人。唐詩上也有意境相似的一首詩:“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音:催);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這一種道理,可以說與現代的醫學與生理學不謀而合。
 

  在佛學上,認為一個人的生理(身體),以十二年為一週期。一個人經過十二年以後,連骨骼都換過了;現在的醫學,對於人體的新陳代謝,以七年為一大週期,這些都說明了幻有的道理。現在我們所面對的一切現象,也都是我們意識妄想心所變現出來的,如果學禪而不通唯識,對心理的狀態就很難加以體會與反省,達摩祖師要學禪的人,以《楞伽經》來印證,就是這個意思。
 

7-6  放下也放下

 

  唯識學的內容非常精詳而細密,不過卻嫌繁瑣,令人有迂悶之感,所以又要禪宗的簡單放下,來對治。在此,我們看看禪宗的一則公案:
 

  有僧問馬祖:“一物不將來,如何?”(就是說,我的心已經達到空的境界,你看怎麼樣?)馬祖大聲的喝說:“放下。”(心理覺到空空洞洞,這還是意識的作用,如果要達到“真空”,必須還要將這種空的狀態也放下,才能究竟。僧說:“我一物都沒有,還要放下什麼?”(我們大家想想看,既然覺得“有一個尋一物都沒有”的狀態,這狀態不正是有嗎!)馬祖說:“你既然放不下,那只好挑起走。”(一個人修行,能夠達到空的境界,已經是不太簡單。可是這種意識所造成的空,卻是佛法的大病。經上說:“寧可有見大如須彌,不可空見如芥子。”一般對於學佛學道的人,能夠達到空,是非常的稱讚,唯有禪師們,對於空見的人反而大力棒喝,呵為“擔板漢”、“黑山鬼窟裡做活計”、“大漆桶”等等,認為是最大的根本無明。)結果,這個和尚因此而開悟了。
 

  諸葛亮曾講過二句名言:“淡泊明志,寧靜致遠”。前兩天有一個老朋友來看我,說他現在對於一切名利富貴均不動心,問我夠“淡泊”了嗎?我說:“你還有淡泊的觀念,就已經不淡泊了。真正的淡泊,應該連淡泊的心理都沒有才對。
 

8-1  要“知”道
 

  意識在八識裡,占了很重要的地位。我們做壞事,作惡業,以致于披毛戴角下地獄,固然是由他做主角,而做好事升天堂,也是由他打先鋒。《楞嚴經》上提到,使我們流轉六道輪迴,是這六根門頭;若要成佛作祖,也是這六根門頭。六根中的前五根(前五識)只是工具。而使用這些工具的,卻是第六根(意識)。一個嬰兒,在還不會說話之前,第六意識還沒有開始成長。老子說,修道要恢復到嬰兒的狀態,就是指要恢復到沒有意識的狀態。這樣說來,嬰兒都是“有道”之士了!?不錯,他們的確都是“有道”,可是不是“得道”,因為他們有“道”而不“知”,這一“知”,在禪宗就叫“開悟”。六祖說:道在心悟。荷澤禪師說:知之一字,是眾妙之門。
 

8-2  防意如城
 

  嬰兒的第六意識雖然沒有成長,而第六意識的根第七識卻非常牢固,因為第七識是生命的我相。一個人年齡越增加,意識的觀念越堅強。學佛參禪,初步就是要把意識的妄念空去,保持意識的現量,所以空去並不是斷了。用水來做譬喻,我們平時的意識心,如水的波浪,起伏不平。所謂空,就是使起伏的心波回復到平靜的狀態,即文學上所形容的“波平如鏡”,也就是莊子所說的“心兵不興”。這個時候,才可以談得上達摩祖師所講的“可以入道”。
 

  我們研究大小乘佛學的最根本道理,可以借用中國的一本古書《增廣昔時賢文》的兩句話:“守口如瓶,防意如城。”這是我們中國修身養性的基本原則,與佛學也恰好相通。人很奇怪,壞的一面,容易被染汙,而善的一面,卻很難成就。因此,我們對於起心動念,要像防守城門一樣,不可有絲毫的疏忽。
 

  提到中國文化,卻有很多值得我個人嚮往的地方。對於我們中國人,有時候我還不想表示什麼,原因是現代的中國人,對自己本國的固有文化,都有一種莫名其妙的反感,而對於一些喜愛我國文化的外國朋友們,我倒是時常建議他們,若要研究中國文化,只要先把“三百千千”這四本書弄通了,也就懂得差不多,而後透過這些根本知識,再對中國文化做深入的研究,一定有所成就。三百千千就是:《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詩》。
 

8-3  空也空
 

  普通人,對於意識上的妄念,都是做無限度的擴展,因此伏下了痛苦與煩惱的根源。有一位禪師做了二句詩:“富嫌千口少,貧恨一身多。”上一句是就世俗人的觀念而講,都是要求多子多孫,黃金滿堂;而下一句是就修道有了某種成就的人而言,當他意識上達到空的境界時,連這個身體都會感到是多餘的。另一禪師說得更好,他說:“去年貧,猶有卓錐之地;今年貧,錐也無。”這就是說,去年做工夫還有一個空相(我相)在,今年連空相都空去了,這才談得上是禪,如果做工夫還保持有一個空的境界,充其量是意識達到寧靜而已,算不得是“道”、是“禪”。
 

8-4  不當老頑固
 

  唯識學上所講的:“意識”,就是一般佛學所講的“妄心”,禪宗稱他為“妄想”。不管是意識、妄心、妄想,基本上都是虛妄不實,靠不住的。我們瞭解了這些道理,再從醫學、心理學的觀念來看,嬰兒在開始會說話的時候,意識就慢慢的成長,進入中年以後,便非常的堅強而固執,對於一般的觀念與習慣,認為對的就是對的,不對的就是不對的,別人很難影響他。現在我已經從中年將要跨進老年的階段,有人罵我老頑固,我倒是蠻服氣。因為我懂得這層道理,所以對一般的年輕同學,我只告訴他,憑我的經驗,對於某件事,應該不能這樣做,如果他不聽,我也不堅持,就讓他去碰碰看。因為一般年輕人能有自己的見解也是不錯的,不容易接受別人的意見也是常事,只好讓他由事的經驗去教育自己了。
 

8-5  生命永無休止
 

  人,到了老年,大部份意識都會退化,也就是記憶力衰退了,一般人認為這是生命有了問題。老年的記憶力雖然減退了,但是對於過去的事情,反而回憶得很清楚。因此一般老朋友一見面,就喜歡“想當年”,這一種現象,在醫學與生理學上,認為是腦神經衰退的緣故。可是我不認為這是純生理的原因,大部份還是受心理影響。比如我有一度,也感到心情已進入晚年狀態,當時我馬上把心理堅強起來,結果在看書的時候,認為重要的地方,照樣可以像十幾歲時一樣背得下來。很多人都講我記憶力很好,其實我對要背的東西,也沒有特別的去下工夫,只是把心寧靜下來,看過也就自然把它記住了。究其實,一般人所覺到的記憶力減退,我想還是心太亂的關係。有些老朋友來看我,說是已經退休了,所以什麼都不想做。我就告訴他,要特別注意的,人可以退休,但心理絕不可以也跟著退休,如果是這樣,那這一輩子可真是休了。
 

8-6  由定起修
 

  上面所說是對做工夫上的體會,一個人到了老年,前五識(眼、耳、鼻、舌、身)的功能並沒有減退,只是骨骼、肌肉、血液、神經、荷爾蒙、熱能等四大在變動,有衰退的現象。至於意識的理解與記憶力的退化,雖然受生理衰退的影響,但基本上還是心理的萎縮,唯心所造。如果我們能夠把意識堅強起來,反而可以促進身體的健康。所謂“返老還童”,應該可以辦得到,但必須從心理做起。意識的堅強,是世間“定”的一種,所謂“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就是此種定的功用,但可不是出世法。在座的各位老先生,自己現在就可以加以體會,你們感到思想、能力、記憶等都不及從前,認為生埋上四大的衰退影響到意識的萎縮。現在必須從意識的堅強開始,這一種堅強就是“定”的工夫,而這一種定,必須從寧靜開始,而後再促進生理的健康。不過,真正要達到這種“定”的工夫並不容易,需要恒心慢慢加以培養。
 

9-1  意識頌二
 

  現在我們回轉來看意識頌二:
 

  性界受三恒轉易:性指善、惡、無記三性;界是欲界、色界、無色界三界;受是樂、苦、憂、喜、捨五受。意識本身的自性,變動不居,所以它的生起,是受外界所影響,恒轉變易。我們一般人沒有經過修持的工夫,意識所產生的念頭,一會兒善、一會兒惡,心理很容易受到聲、色的左右,所以大半都是欲界中人。有些文學家、藝術家、音樂家,他們一般的欲望較低,可是對於文學的美,藝術的美,音樂的美,卻極為愛好,這些大半是色界中人。而有極少數真正的宗教家,他們對於人世間的一切,都可以放下,這是無色界中人。一般人雖然也在學佛學禪,但是對世俗的一切,一點都不肯捨得,弄來弄去,氣質沒有半點昇華,還是在欲界的低層中轉,這是我們要加以注意的。
 

  根據意識的道理,我們可以瞭解到人的“人格”是可以隨時變換的。變換分兩種,一種是主動的變換,一種是被動的變換。主動的變換就是靠著修行。慢慢的使氣質變換過來,一旦這種主動的變換成功了,就是經“多生累劫”,也不容易再改變。另一種是被動的,譬如由高空摔下來,或是精神上受到重大的刺激,或是生理上受到某些特殊的傷害,都可能產生人格變換。有的得了遺忘症,把過去的事情完全忘記了,所有親友在他眼中,也像陌生人一樣。有的本來很聰明,會變成很笨;有的原來很好靜的,會變成好動,種種變換,不一而足。只是這種被動的變換,有時又會消失,自己無法把握,做不得主。
 

  根隨信等總相連:根、隨、信等,是指五十一心所的根本煩惱、隨煩惱以及信、精進、慚、愧等的善法,或不定,或別境,都與恒轉變易的意識心相牽連。如果要學禪,對於意識上的心所變動,也就是起心動念的時候,這些善惡喜怒的念頭從那裡來,又到那裡去,這正是要注意的關鍵所在,也就是學佛參禪最基本的“觀心”及“參話頭”的法門。
 

9-2  禪師的操守
 

  現在有些人談到禪,只在意境上覺得有一點喜悅,認為就是這個。譬如以“拈花微笑”的公案來講,有人看到一朵花,認為很美,心理產生喜悅的意境,便執之為禪,卻不去體會能夠產生喜悅的是什麼?禪的實際理地是一塵不立,若把心境所產生的喜悅心所,當做是禪,則真不知這是什麼禪?!
 

  又有一些人看禪宗語錄,只喜歡看一些公案機伶的風光,對於禪師的嚴謹之行卻不注意。現在就大禪師的嚴肅面,且舉兩句詩以為借鏡:“楊岐燈盞名千古,保壽片薑頌萬年。”楊岐是宋初江西楊岐山禪宗大叢林的方丈,在他當庫頭司(管理庫房的職務。大叢林的制度,組織非常嚴密。管理教育,是住持方丈的責任,而平常生活事務、接待賓客等等,則設有監院總管其責,由都監監察。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幼年曾當過和尚,對於禪宗的大叢林制度非常熟悉,所以他建立明朝以後,朝中很多宮職,都引用禪宗大叢林組織的名稱,例如某某“司”等)的時候,除了辦理公務,才點燃寺廟所設的油燈以外,其他時候絕不點燈,要看經閱論,都借月光來照明,這種公私分明的精神,傳為千古美談。另外有位保壽禪師,在他當住持的時候,有一天生病,教侍者去庫房要幾片生薑來熬湯藥,被庫頭司一口拒絕,理由是庫房的東西,都是常住(整個寺廟)的東西,公用可以,私用一定要用錢買。侍者回去稟告保壽禪師,保壽禪師不但不生氣,還說這是他的一時疏忽,大大的稱讚庫頭司一番,並自掏腰包買薑合藥。他這個故事為後代立了很好的楷模。其他像百丈禪師也有:“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名言。近代禪宗大德虛雲老和尚活到一百多歲,這麼大的年紀還是跟大家一起幹活搬木運磚,毫不例外。
 

四川成都有一處文殊院,也是禪宗的大叢林,過去的住持,都由諸山長老推選修持與品德最傑出的大德來擔任。在唐、宋的時候,更要由政府或皇帝下聘書聘請,那又是另一種制度。據說民初文殊院的住持,是遜清很有地位的一個人物,但是他自己絕口不提。他為著要培養一個徒弟,用種種方法來折磨他,後來甚至於把徒弟趕出去。結果他徒弟到了下江的江蘇金山寺,在平和禪師處開悟了。他師父曉得他開悟了,才把他召了回去,將文殊院住持的職務交給了他。
 

  過去在大叢林當一個住持,是非常艱苦的事。就以過堂(吃飯)來說,幾百人的一個大齋堂,鴉雀無聲,比部隊的聚餐還要嚴肅,部隊還需要人管理,他們卻是完全出於自發自動。幾百人坐好以後,老和尚合一下掌,大家就開動。住持若有什麼事情,就利用過堂的時間向大家宣佈,這樣一來,往往弄得自己沒有吃飽。這也是真正修行的一面。有一天,文殊院這位老方丈在過堂時,宣佈他要把住持的位置讓給這位徒弟,自己要離開了。徒弟聽了很難過,心想年老的師父要離開,很放不下心,就問師父要到那裡去?師父說這個你不要管,我自有安排。接著,他就較監院到他寮房(臥房),把他放在帳頂上的行李拿來。大家一看,只是一個小包袱,裡有三件衣服。這是他二十年前來文殊院當方丈時唯一的行李。經過二十年,把方丈的位置交出去,要離開的時候,還是這一點行李。由此可見他的操守的嚴謹了。
 

  說到意識頌這一段,為什麼拉拉雜雜地說了這許多,無非希望大家瞭解一個學佛學禪的人,要隨時隨地反省自己的心念,不管是善是惡,都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不要認為打打坐,有一點空靈的境界就是禪。只要我們隨時檢察自己的起心動念,工夫成熟了,自性光明的境界自然就會透發出來。這是“根隨信等總相連”的最基本道理。
 

9-3  業由心造
 

  動身發語獨為最:身體的行動是靠意識來促使的。在坐有幾位喜歡練拳的朋友,你們應該可以體會得到,當工夫練得好時,拳還沒有打到別人的身上,先有一股氣的力量已經透過去了,這就是意的作用。還有,我們說話,也完全由意識作主宰。所以,意識對於引動身根而造身業,啟發口舌而造語業,比其他餘識,其力量最為強大。
 

  引滿能招業力牽:意識所造的身業與語業,像拉弓一樣,拉滿了,就可以把箭引發出去。意識也是這樣,善業造多了,就容易升天,而惡業造多了也容易下地獄。中國人所講惡人的下場,是他惡貫滿盈的結果,也同是這種道理。這種“業”從那裡來的呢?不是上帝,也不是佛菩薩,更不是魔鬼,完全是由自己心意識所造成。《尚書》上有兩句話:“唯聖罔念作狂,唯狂克念作聖。”狂,就是佛學上講的凡夫。一個凡夫,如果能夠把心念克制住,一念轉過來就是聖人;相反的,一個聖人,一念妄動而不知,在佛學上就叫無明,這一念無明,就是凡夫。古德云:“一念無明起,八萬障門開”,同此道理。因此,學佛學禪,一定要時時刻刻看住念頭,念頭動的時候,能夠明明白白,這就是定。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七七 的頭像
    七七

    水月世界~借假修真!

    七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