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賢上師言教-028-20190730-輪迴過患-p110

這在佛經是很重要的、蠻出名的一個公案。這是講世尊度自己同父異母的弟弟難陀出家的故事。
  舉例來說,如從前世尊的弟弟難陀因貪戀妻子而不想出家,世尊以各種權巧方便使他入了佛門。權巧方便,這裡面就有一點半強迫的意思,一日,佛與阿難托缽乞食至其門前。難陀起迎,接了佛的缽準備取食供養佛。怎料佛轉身便走,並語阿難:「令難陀送食來。」阿難宣佛旨,令其送飯奉佛。難陀追隨送飯至佛的精舍,佛卻命人立即替他剃頭,難陀又驚又怒,向理髮匠揮拳咆哮。對方的剃刀停在半空,看看佛又看看難陀,左右為難,根本下不了手。接著更令難陀無法理解的事發生了:世尊接過剃刀,親自削落王子一頭烏黑的頭髮;阿難尊者遞上袈裟,就像早已預知一樣。
「我一定是在做夢!」難陀嚇呆了。他就是在這情況下被逼出家。所以說是用權巧方便使他入了佛門。
盡管他身雖已出家,但是他不學律儀,不學律儀就是裡面一些規定他都不遵行,他就是每天畫他太太的畫像,為此,佛陀後來還制了一條戒律就是出家人不准畫女人。他時時準備逃跑回家,終於給他抓到機會逃跑,他還不敢走大路,走林間小路,結果佛陀用神通等在那就把他抓回去了,抓了好多次後,佛陀笑問:「難陀,你思念妻子嗎?」難陀猛點頭,臉上流露出壓抑不住的苦惱。
「難陀,你的妻子生得莊嚴美麗嗎?」
難陀再度拼命點頭,腦海中盡是妻子的倩影。
世尊就以神變把他帶到雪山上,佛陀帶著難陀,轉身朝山坡的方向行去,指著那裡的一隻盲眼、毛稀落的母猿問他︰“這盲猿與你的妻子白蓮花(班紮日嘎)比起來,二者誰美?”其實班紮是金剛的意思,不懂怎麼是白蓮花,算了,這不管了。
難陀他就回答︰“當然我的妻子美,這盲猿遠不及她百千分之一。”
這裡還不是重點,重點是在後面的上天下地。
世尊說︰“那麼我們去天界吧。”於是又運用神通把他帶到天界,世尊坐在一處,對難陀說︰“你自己去看看吧。”

於是難陀四處逛、四處晃,他見到所有的天子在各自的無量宮殿中,被成群天女圍繞,享受不可思議的安樂受用。這裡應該是在33天裡面,有時自己也感覺好像天人都是男生,女生應該也可以生天,現提出這不是要增加各位的疑問,提這是要讓大家了解像這種東西有時不要去計較,因為很可能女生生天以後也是化作男生的身分,至於這些天女是不是天人,這點我沒辦法回答。但是,同理,以前也有類似的問題說地獄的獄卒到底是不是地獄的眾生?他若是地獄的眾生那憑什麼他可以管其他人,大家不都是下去受苦的;還有一個,比方西方極樂世界的鳥都在那唱歌,唱的都是佛經或咒語,也有人質疑這些鳥是旁生怎麼到了西方淨土?這裡也許還有其他的說法,但是有一種講法我個人是覺得比較合理,意思是說像這一類的,比方說極樂世界的旁生、地獄的獄卒其實他是你心所變現的。這個角度來講就比較合理,不然是很難解釋。心的變現,比方說現在在淨土除了鳥還有山河大地、很漂亮的宮殿,這些基本上都是心所變現。以唯識的理論,其實我們現在人間這些山河大地也是心所變現,簡單講一下,因為講到心所變現時怕大家又會產生另外一個疑問,所以很簡單講一下,這唯識的角度,唯識,在世間,是世俗諦,我們讀《中觀》、講空性那是屬於勝義諦,諦是真理的意思,一般《中觀》是在講勝義諦、講空性,可是按照我所信仰的寧瑪紅教這一宗派認為唯識是屬於世俗諦裡面最高的見解,所以他不是勝義諦,唯識的重點不是談勝義諦、是談世俗諦。唯識的世俗諦裡面他又分1是實相、1是現象,這是蠻重要的一個觀念,什麼叫做實相?說起實相一般人會想到是你在講勝義諦,可現在不是在講勝義諦,現在是在講世俗裡面也可以分成1個是世俗的實相、1個是世俗的現象,當我們講一切都是唯心造的時候,這就講唯識、這時是以實相的角度來說不是用現象的角度。在我們寧瑪也就是大圓滿這個系統裡面,我們讀過很多次無垢光尊者龍欽巴在他的教言裡面曾經提到:一般說一切萬法都是識所變現,這說的不是現象、是實相的部分。這有一個很簡單的道理,假如萬法是心所變現的話,那一個雷打下來把一棵樹劈掉,這株樹在唯識這角度是我們心所變現,這株樹被雷劈掉是不是我們心也被劈到了,那顯然不是。唯識裡面再深的理論今天暫時不講,以後遇到再說,重點是以世俗實相的角度來說唯識,因為世俗裡面可以分成3種,大家應該知道3自性遍計執~現象、依他起~世俗的實相、圓成實世俗的法亦來自於法性。遍計所執這就是在講現象,現象就是我們現在感受的、有能所,你有感覺說有能緣有所緣,這就是屬於遍計所執,也就是我們現在的感覺,我們認為實在有這山、有這河、有這些外境。另外2個自性談的就是實相,依他起,也就是緣起,我們說依他起→就是任何世俗所有的這些真正你能夠感覺到的顯現都是由於他是因為他,所以是因緣所生的這個基礎叫依他起。一般在唯識裡面這個依他起就是心識,這個就變成是世俗的實相。所以,一般講唯識是指這個世俗的實相、在指依他起這個自性。圓成實,就說你能夠了解醬一個實際的情況你知道這個依他起本身他是屬於一種法,可是這法本身他是來自於法性,也就是我們現在講的空性,那這個空性現在不是在勝義諦裡面講,也就等於是講在世俗裡面所謂的你能夠看到的法其實在他的真相上面叫做法性,這就叫做圓成實,是在唯識的角度裡面討論世俗諦裡面的這個法性。
講了這麼多再回到剛剛所講的心所變現這問題上,所以像是地獄的獄卒、淨土的鳥,比較合理的解釋,當你到了淨土,你所看到的外境基本上就是以世俗的角度來說就顯現、就是外境,其實都是心所變現,所以你所看到的鳥、亭台樓閣這些都是心所變現。同理,到了地獄,地獄的獄卒不是地獄的眾生,那也是心所變現,以這角度就比較合理了。並不是像世俗的監獄,有2種,1種是犯人是被監獄的獄卒管理,那個不是犯人;1種是犯人自治管理的,就是有犯人兼獄卒來管理的。這一部分是多講的,可醬子大家就能理解了。
我們怎麼會扯到這裡來,是因看到一大堆的天女圍繞著天子,不知道你們是怎麼想,可我就會想到天上的難道都是男生嗎?其實不是這樣的。那到底天女是心所變現或是也是生到天上的,這沒有看到特別做醬子的解釋,可是按照剛剛的說法用心所變現來說她好像是比較合理的。所以生上去的應該不限男女,只要你在人間行善你上去你就是天子,這時你就會有一大堆的天女圍繞,這些天女理論上不應該是在世間做了很多善事而生上去做天女的,假如醬子就不公平了,因為這天女是在侍候這天子。一個行善而生上去的女人到了天上還要侍候一個同樣行善生上來的男生,這就沒有道理了。不過,有的地方實在不需要去細想,這並不是佛陀教法的重點,即使你要細想,剛剛這解釋並不會造矛盾也算是合理了。

後來難陀他又來到一座無量宮殿中,無量宮殿是一種描述,代表世俗諦的角度說這個無量,也就是說這裏面可以讓你有無量的受用,享受不盡的意思,淨土也是講無量壽、無量光。那不談了這不是重點,這公案重點是說最後到了一座宮殿,發現裡面有許多天女,但是沒有一個天子在。難陀覺得很奇怪,問︰“這是什麼原因?”
天女們回答︰“他還在人間,世尊的弟弟難陀因為守持戒律,將來他將從人間轉生至天界,這是為他預留的無量宮殿。”守戒本身最重要的影響是異熟果,一般守戒下輩子都是人天以上的異熟果報,布施影響的是你的福報、依報,你若做人就比人家多福氣,若做狗就是好狗命。一般有所謂的3福行布施、持戒、禪定,持戒一定可以保住人身,戒守的清淨也可以生到欲界天;禪定有人說是修天的意思,因定是不動業,一般修定大部分會到天界,若修定修到真正的定就是奢摩他以上的定就會到色界、無色界;布施本身不是異熟果報、屬於福報,你生為人你是不是有錢、你是不是漂亮,是這一部分有關。我們在下一單元講因果的部分好像就是要講到這些。
難陀聽了滿心歡喜,就返回到世尊面前。
世尊問︰“你看到天境了吧?”
他回答︰“看到了。”
世尊又問︰“天女與你的妻子二者誰美?”
他回答︰“眾天女美,就像前面盲眼母猿與白蓮花的差別一樣,實在有天壤之別。”醬看起來,人真是的很容易見異思遷啊!不過重點不在這,不要把焦點扭曲了。繼續讀下去……
返回人間以後,以前他是不太持戒的,因為這原因難陀就護持清淨戒律。但世尊對眾比丘說︰“難陀是為了得到善趣果報而出家,你們是為了得到涅盤的安樂而出家,你們目標不一樣、走的是不同的路,所以不要和難陀講話,不要與他暢所欲言,不要與他坐在同一座墊上等……”當然,佛陀叮囑過後所有的比丘都依教奉行。世尊醬子做是有目的的,主要是為了度化難陀,並不是去挑剝離間,讀下去你就明白持戒的本身一定是要正確的目標而持戒,所謂因地不真、果招迂曲。
為此,難陀非常苦惱,他想︰其他比丘捨棄了我,但阿難是我的弟弟,應該慈愛我吧。於是他去到阿難面前,沒想到阿難居然也跟其他比丘是一樣,從座位上起身便就走。難陀追問︰“你們為什麼這樣對待我?”阿難就說了這是世尊的教導,他才知道原來是世尊教他們不要理睬他的,所以難陀十分悲傷。
這時世尊來問︰“難陀,你想不想去地獄看看?”他回答︰“想看。”
世尊以神變把他帶到地獄境界,同樣的讓他自己去看。難陀去那裡見到了地獄可怕的情景,並且在一處看見一空鍋,下面燃燒著熊熊的烈火,由許多獄卒圍繞著,本來鍋中不都應該煮著地獄眾生的,他好奇就問︰“鍋裡為什麼沒有眾生?”
他們告訴他︰“世尊的弟弟難陀為了要獲得天人的安樂而守持戒律,當他轉生天界享受安樂,當他善果窮盡以後他將轉生到這裡。”在前面也有解釋過,你到了天界基本上需要過去積很多福,這時你的福會大量被用掉,如果福不足夠多那到後來你就完全沒有福,接下來當然就是墮落了。

【人過去生一定有行善、有造惡,故《大涅槃經》世尊指明有三種報:一順現報、二順生報、三順後報。諸業因造於今身,終報於今生、後世。此三種報,皆名定業。定業者決定受報之業,此有三種決定受業,即:作業決定、受異熟決定、分位決定等。依《阿毘達磨雜集論》卷7闡釋:()業決定,謂由於宿業力,在此生中必定會造作某種業。()受異熟決定,謂必受之果已決定。哪個業先成熟,那個業先受報。()分位決定,謂順現、順生、順後生等受果之受時已定。
根據異熟業受報的時間順序先後而做出的分類,叫做3時業、三時報業、三報業、三定業、三業,其中包括了順現受業(現世業,此生造業並受到業果)、順生受業(下世業,此生造業到下一生受業果)、順後受業(後世業,此生造業、在下下生及之後才受報)三者。
凡夫所造善惡業都要受報,若是善業受報,不亦樂乎!若是惡業受報,何不苦哉!不學佛法當依業流轉,有緣得聞佛法,持戒清淨,福上加福,惡障轉移。佛於諸經所說,可轉定業為不定業,但先決條件是要入佛門、學佛法。正如佛於《涅槃經》言:「未入我法,名決定業。若入我法,則不決定()。」《大品般若經》亦云:「菩薩行般若故,所有重罪現世輕受。」《大智度論》亦釋云:「如王子,雖作重罪,以輕罰除之,以是王種中生故。菩薩亦如是,能行般若得實智慧故,即入佛種中生,雖有重罪,云何重受?」】
他聽後非常害怕,心有餘悸的返回人間。從此以後,意識到即使轉生天界,但最終會墮入惡趣,所以善趣果報無有實義,真正生起了出離心。意思就說造了很多的福報最終仍不能解決問題,修行重點不是去善趣、是要離開世間,也就是要生起出離心。正因為他已現量親眼目睹到地獄的慘狀,所以他清規戒律一塵不染,細微的學處(戒律)也未違犯過。因此世尊說︰“(在我的教法中)他是護持根門第一(持戒第一)。”
這公案很有名,一般學佛的人都會看過這公案,在《廣論》中97頁是引《事阿笈摩》,阿難姪子出家後懈怠廢時,阿難轉請目犍連帶他的姪子觀地獄、天上而發出離心。

  哪怕僅僅看到地獄的圖畫也會生起恐怖、畏懼之心,心生厭離,更何況是身臨其境親眼現量見到地獄的景象。因此世尊也說應在寺廟的門上繪畫五分輪回圖

普賢上師言教-028-20190730 五分輪回圖.jpg

各位以前應該也看過,在《廣論》時也有講到,五分輪回圖,又名生死流轉圖,所描繪的乃是眾生的流轉輪迴、沉溺生死的景觀,這圖被廣泛的繪於藏地寺廟正殿大門的外側上,全圖呈輪型,象徵往復不已,前無起點、後無終站之輪迴實景。
畫面主體結構為閻羅王主口中咬含6道輪迴之輪,此乃36道眾生無法出離輪迴、擺脫中陰境界的絕佳寫照。此圖可分內外共分四層:
1.圓輪中心通常為雞、蛇、豬三種動物,分別表眾生的貪、嗔、癡3毒。這幅輪回圖就是鴿子和毒蛇都從豬的口中誕生,象徵眾生的貪婪和嗔恨都源於愚昧的無知。在有的唐卡中,也有三種動物口尾相銜的畫法,雖然不是最傳統的畫法,卻也寓意著貪嗔癡這三種負面心緒互相糾葛。最內圈也象徵著四聖諦中的集諦教法,比喻貪嗔癡三種負面心緒是一切苦的根源。
2.第二圈為黑白兩色各表三惡趣和三善趣,象徵集聖諦的教法內涵。
3.第三圈分為上、下兩部六段構圖,圖寫六道輪回,上部三段分別描繪三善趣中的天界、人界和非人界,下部三段分別描繪三惡趣中的餓鬼、地獄和旁生界。表示著四聖諦中的苦諦教法內涵。
4.最外圈分別繪有盲人、瓦匠、猴子、船、空宅、接吻、穿眼之箭、飲酒、採果、孕婦、臨盆、老人和死屍等12種圖景,依次象徵12緣起支中的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和老死。十二因緣則涵括了整個四聖諦教法。
怙主龍樹菩薩也說︰“即便見聞地獄圖,憶念讀誦或造形,亦能生起怖畏心,何況真受異熟果?”所以要這樣思惟眾多輪回痛苦,應當從內心深處放棄今生塵世間的一切瑣事,這就是出離的意思,如果內心不捨棄今生之事,雖然表面上殷殷修法,也不可能趨入真實正法之道。
前面輪迴之苦於人的部分講過3根本苦、8支分苦,也分別介紹過其他5道之苦,所以簡單講這地方等於是一個總結了,因此要有出離心。出離心,這也是共同外加行裡面教導我們學習的目的,就是要生起非常清楚強烈的出離心。

  阿底峽尊者接近圓寂時,在藏傳佛教分成2個階段,特別是後期的噶當、格魯他們基本上就是阿底峽尊者來到藏地以後開始的教派,因此阿底峽尊者在藏傳佛教是非常重要關鍵性的一位大德。這時有一位瑜珈士,這人應該是阿底峽的弟子,就問道︰“尊者圓寂後我去修習?”
尊者就反問︰“修習就能趨入正法了嗎?”
瑜珈士想了一下,道︰“那麼我去傳講佛法?”尊者又如前一樣反問︰“講經修法就能趨入正法了嗎?”
他真是不懂了,乾脆又問︰“那麼我應該做什麼呢?”
阿底峽尊者斬釘截鐵的說:“你的一切修行當依止仲敦巴,主要就是捨棄今世。
仲敦巴,這是阿底峽尊者的心子,所謂心子就是最重要得到真傳的弟子,噶當派尊阿底峽為開山始祖,其實是阿底峽死了以後,是仲敦巴抱著師父阿底峽的骨灰後來在熱振寺建立了噶當派。
阿底峽尊者說你的一切修行應當去學仲敦巴,以他為表範,最重要就是棄捨今生。棄捨今生不求今生的世間8法,唯求來世的解脫。這簡單的講就是出離心,他說的捨棄今世指的就是捨棄今世的世間8法,捨棄今世不是叫你去自殺,而是不再追求世間8法。我們當今的教育跟現今的價值觀都以世間8法為標的來決定一個人這一生是成功是失敗,這是世間人追求的目標。那現在要你捨棄,因這世間8法對解脫毫無價值,你應該是求來世的解脫,當然今世能解脫那是更好。捨棄今世重點就是捨棄世間8法,捨棄世間8法的另外一個角度就是出離,出離的目的是為了要解脫,解脫就是離開世間、跳出輪迴。

      024 世间八法(風):一、「利(得)」--受用圓满,二、「損(失)」--受用貧乏,三、「樂」--無病心安,四、「苦」--與樂相違,五、「稱」--眾人稱讚,六、「譏」--眾人譏笑,七、「譽」--他人面譽,七、「毁」--當面惡言。阿底峡用很棒的方式描述:“有八件事情让人软弱”,意指希望受到赞美,不希望受到批评;希望得到,不希望失去;希望快乐,不希望痛苦;希望声名远播,不希望默默无名或受到忽视。
接下來就講到仲敦巴了,因剛剛阿底峽要另一個弟子學習仲敦巴。熱振寺,這是噶當派的根本寺院,當初就是仲敦巴帶著阿底峽的骨灰在這開宗立派,建立了噶當派。
一位僧人轉繞“熱振”寺遇到仲敦巴格西,轉繞寺廟、繞佛塔、繞佛像是在藏系修行中很重要的一種方式。仲敦巴格西跟他說︰“尊者轉繞寺廟是有功德固然值得歡喜,但是如果你能修持一卓有成效的真實法門不是更好嗎?”意思是轉繞寺廟是很好,可是還有更重要的事可以去做。
當時那位尊者想︰讀誦大乘經典比轉繞的修法功德更廣大吧!於是就到經堂的走廊去誦經。
仲敦巴格西又說︰“誦經固然值得歡喜,如果能修持一行之有效真實法不是更好嗎?”
他又想︰修持禪定該比誦經修法功德更廣大吧。於是放下經書,在床上閉目而坐。
仲敦巴格西說︰“參禪也是值得歡喜的,如果能修持一真實法不是更好嗎?”
這時他已想不出別的修法了,只好問格西︰“尊者,那麼我應修什麼法呢?”仲敦巴格西回答︰“捨棄今世﹗捨棄今世﹗”
這就是呼應前面阿底峽的說法,大家要記住這是如來芽尊者當時在教華智仁波切大圓滿前行的教言內容。

  因此,今生塵世間的一切瑣事,其實,我們從生下來開始,若是沒有受佛法的薰陶、沒有受佛法的教育,我們所做的一切事情也包括一般認為的好事,這些事情其實都是在8風裡面,也就是價值觀都在8風裡面,簡單講,當今的教育、或是文化上所開顯的價值觀無一不是醬子。這裡面你也可以看到東西方的差別,東方,不管是西藏、中國、日本、東南亞、韓國多多少少都有受到佛教的薰陶,你還會看到一些不認同8風醬子的價值,可是西方這部分就欠缺。只是,一段很長的時間世界上話語權都在西方,一切西方都是對的,目前稍有改變。醬子的情況將會導致自己現下和未來都無法從輪回的痛苦中解脫出來,因為你若沒有捨棄今世、沒有設棄世間8法、沒有追求解脫、沒有生起出離心,那這時我們所做的事情其實只有幫助輪迴,所謂的幫助輪迴也就是輪迴到好的地方或是輪迴到壞的地方的差別,可是依舊在輪迴裡面,所以應當徹底斬斷此生的繫索牽連,修持後世之菩提。這意思就是要斷此生的世間8法,要追求解脫、跳出輪迴。除了證得聖果具有法相的上師外,誰也不會善妙開示脫離生死輪回的教言,所以應依止上師。依止上師,後面會讀到,這也是一個共同外加行,你一定要有上師,那在不共的內加行部共就特別是屬密教的,那對上師更是非常的根本,這叫上師相應法、上師瑜伽,由此可見上師的重要性。
對於今生的父母、親屬、一切親友、飲食、財產受用都應如唾液般捨棄,衣食等應隨遇而安,知足少欲,唯一要做的就是修持正法。堪布舉了一個人為例,他來到喇榮這裡修行就自己花錢蓋房子,等到錢花光房子蓋好了人卻往生了,連修行都沒有修行,最後只蓋了房子。一個人一生不是要把人逼到這麼緊,可是,事實上很多人這一生就為了養一個房子而活,賺錢、存錢、分期付款,花了很多心血買了一個房子,整個一生裡面就是這件事情。【當頭棒喝!就像在說我耶……】有人享受到了、有人沒享受到,總之,房子就是這裡所講的世間瑣事。這裡所講的隨遇而安,是因為這些東西都不是重點,修行正法應該才是重點。像我們在座有些已經年紀相當大了,你把這些東西真正搞清楚以後你是會修正的,時不我予,若你真正目的是解脫的話,你的做法會有很大的改變。

接著就引印度單巴桑吉007的說法,這人前面也出現過就不再多講,他說︰“此等物質猶如過往雲霧一樣,千萬不要執著為常有,這就是講世間法;一切名譽猶如空谷回音般,千萬不要逐名求譽,應當修持法性;妙衣華服就如彩虹一樣,應當身著破舊衣衫而修行;自己的身體是一個充滿膿血、黃水的臭皮囊,不要執著珍愛;美味食物也是不淨物之因,不要為了充飢裹腹而奔波忙碌;一切外境顯現都會招致怨敵,應當安住於寺廟或深山中這些寂靜的地方;迷亂的荊棘會刺入內心,因此應當要修持平等性;平等性,這很多解釋,空性到最極致的觀念就是平等,在這裡也可以說是由散亂變成寂靜這也用平等表示,這是佛學裡的2個極端。一切需求皆是從自心而產生,應當嚴加守護自心;這些話若深入討論可以很深,所謂唯識的萬法唯心,其實沒有一個你所想的法跟你的心是沒有關係的,所有的法都有一個主觀的認識並不是客觀的,這東西就是你的心。因此你要出離、你要解脫,整個都是跟你這個心有關,所以整個修行就是修治這個心,簡單講整個世間法就是這個心。所以單單一句話要講是可以很深入的討論。如意寶自己具有,不要一味貪著飲食財物;所謂的如意寶自己具有,這裡面也有很深的內涵,比方講佛學一個重要觀念叫做如來藏,人人都可以成佛,對你這生最重要的其實是在你身上,你本來就有成佛的本質,所以說如意寶自己具有,你不去重視這個、你往外貪著8風這些其實是大錯特錯的。閒言碎語過多是諍訟之因,應像啞巴一樣默默不語;他這裡所有的教法你可能一下子感覺有些偏執、激烈,但你應去清楚了解他真正後面的涵義,主要是要依義不依文,你要去體會他在講什麼。比方說,美味食物是糞便不淨物之因,那難道你就不吃嗎?吃完都是糞便囉,不是這意思,他意思是不論如何吃你還是得吃,但你吃的目的是為了修行、為了解脫,以大乘的講法你解脫最後是為了幫助眾生,所以你吃雖然造成糞便,但你吃的目的並不是你要享受,所以這時候就算他是糞便的因你也該吃。假如你不是醬子想、你是想吃山珍海味,你一想到他是糞便的因你也不會去吃了。講他是糞便的因是一點不為過。要你少講話,但該講還是要講,比方說講法,按照佛學的傳統,人家沒有請你講的時候你不講,不是學了一點就可以到處講。心性能顯現種種之業,所以不應跟隨飲食團團轉;加持原本是從內心生起,應當祈禱上師本尊;有時你可能會想為什麼要祈禱求加持,因為整個東西是一個心法,整個萬法唯心,你真正懂他的意思的時候,他裡面所提示、所告訴你的都是對你有幫助的,而且事實上真相確實是醬子。
又說到,長期安住一個地方,甚至對佛陀也會看見過失,所以千萬不要長期安住在一個地方;這裡有不一樣的角度,有時他要你靜靜地待在一個地方修行,那這裡為什麼會醬子講?醬子講有幾個層面,中間有一個蠻重要的層面,就是以前福智廣論團體的日常法師他根據經論的教法有一個很出名、很實際的修行口號:觀功念恩。觀察別人的功勞要念念不忘別人的恩惠,這就是觀功念恩。觀功念恩這4個字很多人很難做到,可是若能做到他的人生必然會有很大的改變,他這個口號實際上真是幫助了很多人,那些人的人生觀從此起了很大的變化。一般人很容易是觀過念怨,只要得罪過我、我是一輩子絕對不饒你,一般都是醬子,而且看別人都不去看人家的好處,都只看人家的壞處。這就是世間我們為什麼會輪迴、為什麼受苦的一個很差勁根深蒂固的本質。這裡是強調這一點,其實,堪布並沒有特別解釋這句,可是單是這句話可能大家就有不一樣的想法,所以我先提觀功念恩這一點,觀功念恩很重要,你長期跟任何人相處你都醬子做,你的世界會很大改變,這我親眼看過,雖不是很容做到但這觀念是對的。為什麼會提這個?因為你只要長期在一個地方、或跟人相處也好,大部分都會往負面去走,我想你們懂這意思,一般我們有一個很壞的習性就是很容易去觀過、去念這些怨,一個朋友剛開始交都沒有問題,時間一久你就看他這也不對那也不行,雙方都這樣就沒辦法長久。觀功念恩,想起以前日常法師有這種教法,當時他的信眾很多都照醬去做,做完以後也都看到他們的改變。現在,你也考慮想想這個交法、這個說法,是不是正確?你發覺正確你可以試著去做,你一試你的人生就跟著大改變了。還有另外一個角度,就是變動本身有很多好處,因為第1個,法則本身就是無常的,人是很怕變動的,比方搬家,頭都大了,又像台灣一天到晚說維持現狀,根本不可能保持現狀,不說現在兩岸一強一弱,只要看歷史沒有什麼東西可以保持現狀,絕對是變動的,所以要懂得變化。另外一個,假如你一個比較長時間的地方或是人,這時你就叫記住觀功念恩這觀念。你看他會講甚至對佛陀也會看見過失,仔細想想每人一生中犯下很多這問題是算不完的。

時時刻刻當謹慎謙虛,經常處於低劣地位,應當斷除貢高我慢;不可能長久安住世間,應當及時修行;此生猶如旅客一樣,不要苦苦致力於建造作暫時棲身之處的房屋;我現想到他開示中講到蓋房子就是跟這有關。任何瑣事都是無有點滴利益的,這就是講世間8風,應當腳踏實地修行成就之法;自己的身體終將被小蟲蝕食,何時消逝也無法確定,萬萬不要庸庸碌碌散亂虛度此生;親朋好友猶如林中的小鳥,不要牽腸掛肚的貪戀他們;誠摯的信心猶如良田,意思是福田,你要生信,生信就能孕育出好東西,不要置之不理讓他成為煩惱的荒地,這是指你用信心、愛心去耕耘你自己的心,萬不可讓這心充滿貪嗔癡,那是長不出任何一個功德就會變成荒地;暇滿人身猶如如意寶,不要送與貪嗔的怨敵;三昧耶(誓言)猶如瞭望樓,不要被罪業的過患染汙;金剛阿闍黎住世時,千萬不要懈怠修持正法呀﹗
這裡有一個蠻重要的觀念,所謂金剛阿闍黎住世的時候,一般我們常常會講我就是碰不到金剛阿闍黎,所以我這輩子沒辦法修法。其實廣義的金剛阿闍黎有很多不一樣的定義,講一個最標準的,我們一般人都有一個金剛阿闍黎是在我們的心裡面,這個心其實也就是佛教所講的比方說如來藏也好、或者你本來就具佛性只要願意你一定可以成佛,所以你內心裡面一定有一個所謂的金剛阿闍黎。你內心這金剛阿闍黎這上師他在隱隱中他會給你很多指點,比方說,你做了一些不應該做的事,在半夜你會後悔,或者事後總是不安的,再壞再惡的人一旦寂靜下來他也會了解真理是什麼,這就是內心的上師發揮了作用。一般我們在外面假如碰到了一個值得做你上師的人,你一定會流露出感情來,原因就是他是你內心上師的投影,你若碰到一個百分之百的投影你絕對是死心塌地的跟隨這位上師。
現在想跟各位報告的是,經常在我們這一輩子裡,比方,以我來講,我絕對沒有辦法是各位的金剛阿闍黎,可是偶而有時我會講出一些話,這些話在你心裡面的反應就好像是一個金剛阿闍黎所說出來的,那其實是我觸動你內心的某一個東西、你真正內心的那個上師,而我只是扮演一個觸媒的角色,這時發生這個你一定要善加利用我現在要講的就是這句話。因為你若一輩子在等一個金剛阿闍黎,你可能一輩子等不到,可是你如果懂得這個觀念的時候,你經常會碰到一個觸動你內心的金剛阿闍黎的那樣子的一個情景會出來,不管是人、是事,碰到那些你都要好好把握。一般都是這樣,醬子你就會越修越好,最後你就會得到一個很完整的金剛阿闍黎,真正的出現來帶你走上解脫之路。哪有人一開始就有辦法碰到他的真正金剛阿闍黎?!其實你的金剛阿闍黎就是你內心的一個反射,所以,任何一個東西能夠讓你內心產生反射而能感動你、影響你的時候,你一定要利用,你利用了你就是得到功德,時間久了,有一天你成熟以後你就有這個條件去碰到外在的一個真正的金剛阿闍黎,要不然你永遠沒有機會。【嗯,這就像我以前聽到一個說法你只要準備好了,自然會遇到你的上師。】
另外,我有一個感觸,經常我們不會去想到時間的飛逝,最近,碰到一位80幾歲的老人,根本不曾想到他於50多年前曾借住過我家,當時他剛從大學畢業,充滿希望的一張20多歲的臉,跟眼前80多歲的斑紋滿布老人臉,真的是很大一個差別,不能不感嘆時光易逝、物是人非,這就是一個無常。無常的教育之外,還有要我們跳出輪迴,捨棄今生,50多年後他落葉歸根,他已經是在等最後那一天到來,不禁想這些年他若是修行正法,會不會不一樣?我想會有很大的不一樣。各位不妨也想一想。

  所以若想要札札實實的修持真實的正法,則必須了知一切輪回的萬事萬物無有任何實義。這樣的道理在相續中生起的因,唯一絕對就是觀修輪回過患,自相續中未生起這樣的定解之前應誠心修持。
那觀修輪回過患在相續中生起的標準是怎樣呢?
就應像朗日塘巴尊者那樣,他是阿底峽的弟子博多瓦的弟子。一次,侍者對他說︰“其他人都稱上師為黑臉朗日塘巴。”就他都沒有笑容。
朗日塘巴尊者說︰“想到三界輪回的痛苦,怎麼會有笑容呢?”

據說,這一生他只笑過一次,一次尊者的曼茶盤上有一松耳石,曼茶盤就是藏人供養用的東西,一隻老鼠搬不動,就“吱吱”地呼喚另一隻老鼠,然後一推一拉搬走了。看到這情景,尊者情不自禁地露出了笑容。除此之外,任何時候也未露過笑容。這意思就是說觀輪迴的過患要有什麼標準,當然這只是一個教法,一個人一輩子只笑這一次值得欽佩,可也是……

  觀修輪回的痛苦是內心趨入正法、誠信因果、捨棄今世、對眾生生起慈悲心等一切聖道功德之根本。這整個說法其實很簡單,假如沒有出離心是不可能生起真正的菩提心,這原因以前都講過,因為你若都不知道輪迴是苦,你怎麼會去救眾生呢?!所以,沒有真正的出離心是不可能有真正的菩提心,沒有菩提心你怎麼可能作為一個大乗的行者,也就是不可能成佛。所以整個觀念裡面,出離心是這一切的基礎,現在講的就是聖道的根本,他為什麼共同外加行要花這麼大篇幅要讓我們生起這個出離心、這個是根本。沒有這個,其他都是假、其他都不可能真正的修成。所以,世尊次第轉了三次法輪,初轉法輪時給眾比丘首先宣說︰“此乃痛苦,當知痛苦。”這就是苦諦,因初轉法輪是講4聖諦,苦諦,就像前面講過的3根本苦、8支分苦,這就告訴你輪迴本身就是苦,唯一的方式就是要跳出輪迴、捨棄今世。所以,相續中未生起如此定解之前,就必須切切實實的觀修輪回的過患。
  雖見輪回痛苦仍貪執,  雖畏惡趣險地仍行惡,
  我與如我邪道眾有情,  內心能捨今世祈加持。

  了知輪回過患之引導終

華智仁波切的讀過了後,現在是讀阿瓊堪布的備忘錄,這次篇幅很短。
輪迴過患備忘錄
★      轮回过患(備忘錄原文):轮回过患分为总体过患和具体过患两个部分。其中总体过患归纳为流转于什么地方、流转为什么众生、在什么时间流转、以什么形式流转、以什么原因流转、以实例说明流转的六个方面,這就是講6道通过观察、安住轮番的方式来修行,這就是講觀察修跟止住修。一方面你要了解總過患。所有世间俗人都是以快乐开幕,以痛苦告终。所有修行人都是以痛苦开头,以快乐结尾。這就是在講子你為什麼要修行,醬是為了解決痛苦、以快樂結尾所以,只需要总体思维这样的轮回痛苦。然而,如果依此没有生起厌离心,這時就要进入具体思维六道各自痛苦的阶段。观想所有地狱三十八层铁室的情景,这以上是修法。意思是說,你假如在一個觀念裡面你就能夠生起出離心,如若不行你就要繼續去觀修6道具體的過患。

一般来说,地狱的住处、痛苦的分门别类不可思议,这一点要按照《正法念处经》中所说去了解。所以大家若想要了解原始經文中佛陀所講的地獄的痛苦,就可以去讀《正法念處經》。有关轮回过患和业因果中的这些内容,需要再三参看《百业经》、《贤愚经》、《正法念处经》、《富楼那传》来了悟。富樓那前面講過,他去過幾個不一樣的地方,如餓鬼、孤獨地獄,那裏面有很多公案。在思维千差万别痛苦的时候,不要像外面有一个人正被千刀万剐而自己是去看看热闹一样,而务必要观想自己身临其境,真正投生到那里真正在遭受痛苦。意思是你觀想的時候,不是去想別人,別人跟自己的感受是完全不一樣的,是要想自己墮在裡面。

观想的内容,第一是住所,第二是身体,第三是痛苦,第四是寿命,這餓鬼、地獄都是天文數字很可怕!就依照观修闲暇时那样来观修。当这样静心思维时,心里觉得悲悲凄凄,万分伤感,那就是厌离心。這種感覺大家應該都有了。生起了想从中解脱的心,那就是出离心。出离包括出离的果和出离的意乐,这里是指出离的意乐就是你要有醬子的一個欲望,最後出離的果當然就是解脫。转生到地狱的因,虽然总体来说是三毒引发的上品十不善业,10不善業就是身3語4意3的殺、盜、淫、妄語、兩舌、惡口、綺語、貪、嗔、邪見,貪嗔癡3毒引發的比較嚴重的上品不善業會墮入地獄,但主要是嗔心驱使的杀生等业像殺生這些比較重的不善業主要是嗔心引起的。自相续从无始时以来积累下数不清的这样的业。对此,具足四种对治力进行忏悔,這就牽涉到4力對治往昔大德攝「四力」為二。一者、已生令斷。其中亦可再分為追悔及對治。追悔即破壞現行力。對治又可再分成一般對治,即對治現行力、及特定對治,即依止力。二者、未生不生,即遮止罪惡力。立誓从今以后哪怕是肉被揪成一块块而死,也绝不造这样的嗔业。对于转生在地狱的一切有情,要了知是母、念其恩德,萌生想要报恩的心念,但愿他们远离苦因及苦果。這裡轉到了7因果,是說,大乘本身除了你自己出離、你解決你自己的問題,你一定也要幫所有的眾生解決問題,包括地獄眾生你都要想辦法救他。第二是发愿,如果他们远离苦因及苦果,那该多好!第三是立誓,我一定要使他们远离苦因及苦果。第四是祈祷,所以這4個步驟就是報恩、發願、立誓、祈禱,诚心诚意祈祷远离苦因及苦果、无欺皈依处的三宝,我的老母有情正住在地狱就在当下、迅速、在这个住处、在这坐垫上解脱,猛励祈祷三宝,念诵“奇哉三宝大悲尊……上师如来众生怙,精进救护众生事……”以及“勇士你具大悲力……”,遵照全知无垢光父子的观点而言,要间接对作意自私自利深恶痛绝。全知无垢光父子,這就是指無垢光尊者龍欽巴、發掘出並做出龍欽寧體的智悲光尊者晉美郎巴,在這教法傳承中的主要人物都要記得。

关于六道其余的痛苦,也要通过细致入微地思维住所、身体、痛苦、寿量等而生起厌离心、出离心,忏悔、发誓、知母、念恩等观修方法,在所有引导中都是相同的。這個過程是由出離心到菩提心的一個連接。

下一節課除了把實修部分過一遍,就是分享、提問跟討論,因為這是共修,希望大家都盡量參予。醬子下一節課就結束輪迴的痛苦,再來就是講業果。

 

arrow
arrow

    七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