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南北、春夏秋冬,24時,《黃帝內經》依循天地之道,認知生命本源,順應自然規律,建立良好生活習性的養生智慧~北京中醫藥大學曲黎敏教授。

《黃帝內經》在國學醫典中地位獨特,唯一一本以聖王命名的書。

意味著生命之學是帝王之業,是大功德、大慈悲

聖人為什麼重醫藥?聖字又怎麼解呢?聖字是一個口、一個耳、下面一個人,這口和耳放在一起,就是聽的意思,所謂聖人~就是能夠聽從自己本性的人,也就是能夠掌控自己身體和欲望的人,如果既能夠掌控自己的身體和欲望,又能夠使別人聽從自己,那麼就可以由人而王~成聖。

另一個說法,古代文化認為天下即人身,古代的天字是人的頭頂上面一橫是天,所以古文裡又叫做天、顛、頂,天下即人身~告訴我們人體是所有的組織系統裡邊最精密的自組織結構,它自己本身有一個和諧的機制。這就是中國古代認為~上醫治國、中醫治人、下醫治病的一個原因。

這句說的就是千百年來什麼都變了,唯有人沒變,人的本性是沒有變的。所以,古人認為人的任何思想都是從身體當中來的。譬如:國學裡,《大學》講至善,《中庸》講太過與不及,而所有的太過與不急實際上都源於人身體結構內部的太過與不及。比方說我們肝火太盛,木(肝)生火(心),那我們的心就會煩亂,做事就很急躁。如果腎精不足的話,我們思維就不夠,譬如若是你拿著杯子的手都在抖的話,那麼你這個控制手、控制水杯的能力都沒有,你怎麼能控制全局?你身體的本身出問題了,你做事的行為就會出現很多問題。

拿破崙曾說:人的身體結構即命運。在中醫來說,人的身體結構及功能即是命運。由這樣的角度來講,生命醫學又是人類學中最高的學問。

中國文化、中國國學一向都強調~從醫入道、道以醫顯。你能把醫學領悟了,你有可能就領悟到天下之道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可以認知自我

這裡要思考一個問題~我們的生命活力從哪裡來的?我們經常會用到這樣一些詞彙:魄力、精神、胆識、意志、聰明。這些都是經常用在描述生命活力、領導能力上的一些詞彙,那這些都是從哪裡來的?

所謂~你這個人有沒有魄力,做事有沒有決斷性?魄力到底是指哪些方面呢?實際上,這個魄~涉及中醫裡一個詞,它是肺的神。什麼叫神?肺氣足了以後它的外現就叫神。我們常說你這個人有沒有神?精氣神那個神,神足不足,實際上都是說你的精、氣足了以後的外現,就像火焰的光芒一樣,那個叫神。這個魄指的就是肺神。

~則牽涉另一個臟器~腎,我們的力量的來源為腰,所以力量是從腎來的。像肺、腎都涉及到一個先天本能的問題,所以,某種意義上來說,魄力就關係到本能的問題~肺氣、腎精足不足的問題,這是學不來的。

另外,精神,譬如說一個人看上很精神,生命活力很旺盛,這個是指腎的最基本的物質,在中醫的概念裡就指的是精;在這,指的是心的神明,心之神為神。所謂精神實際上在中醫裡有一個固定的名詞~心腎相交的能力,心、腎相交通的能力如何,它的能力的外現就是精神。所以,心力足、腎精足就顯得精神好,精神也是指我們身體層面上的一種東西。

再來,膽識,《黃帝內經》中以為胆~主決斷的,也是領導力的一個體現。決斷力來自膽氣,不是膽囊切除了就沒決斷力,關鍵是看膽氣足不足,是膽精的問題。

談到意志,它的物質基礎在於脾,~脾精的外現,脾之神為意。心之所存謂之意。脾主運化,如果意足,脾精足,則運化能力強,意謂著不是記憶性的問題而是關聯性的問題,頭腦靈活,你看到這個馬上能關聯到那個事物。兩個事物間的關聯性就是意,這就是運化、就是靈活。

~腎之神,腎主收藏

意志~人體運化能力和收藏能力的體現,你能運化多少又能夠定得住多少,這是你的意志力。如果你只是運化很聰明,但卻定不住、堅持不下來,那就是意志不堅定。

聰明~腎開竅於耳,肝開竅於目,人的聰明與否關鍵決定於肝腎的能力。

學習《黃帝內經》可以使我們更多向內看,向內在去觀察我們的人身,培養我們向內看的能力,向內看實際上很不容易的,這也是自古聖賢皆寂寞。這也是《黃帝內經》在所有國學經典中最為寂寞的一項。比方西方社會追求的目標是認識你自己,而我們中國講究是【天人合一】,方才也講過天下即人身,古文的天是一橫底下一個象形文字人~外面這個天的大宇宙和人身小宇宙的和諧,人與自然的和諧程度越高就越近於至善。所以關鍵要看這種和諧度。這是講向內看的問題。

中國有一句話:人身難得、真法難聞、中國難生。

人身難得也就是說,從學習《黃帝內經》開始,我們要開始關注我們自己的內心生活、我們內在臟腑的那種運轉。我們懂得了人體,實際上我們就懂得了人生的很多方面,由另一個佛教的角度來講,我們的肉身,實際上是我們花了很多年的修行才得到的一個身體,以現在話來講身體就是革命的本錢,是借假修真的載體,是要蓄之養之的精品,可現在人的生活很大程度上是毀之害之。

真法難聞~像佛經你有緣才可以聽聞,《黃帝內經》也同樣,即使是《黃帝內經》本身,黃帝跟他老師的一些對話,當他問到很核心的問題時,他老師都會告訴他必須用齋戒的方式。所謂齋戒~不單純是刷刷牙、洗洗澡、餓上幾天,而是要你精神上不要有那麼多的欲望,不要被俗欲所控制的一個狀態,是沒有私心雜念的一個狀態。即使聖王學習《黃帝內經》都要抱持的一種修自己身、修自己心的態度去學習,要真正的能夠看到裡面去。

中國難生~大家都應非常感恩、自豪,生為中國人是非常難得的福份,中國有這麼多的經典可以讓我們去讀、讓我們去重新反省人生,甚至因為這本《黃帝內經》,我們可以好好的重新体悟我們身體的每一個細微的變化。

 

可以培養我們的洞察力

《黃帝內經》可以培養我們內在的洞察力,而這種洞察力實際上關涉到兩方面,他會告訴我們一種很好的認知方法,中國人在醫學上實際都有一種耳孰能詳的東西在裡邊,譬如說很多人似乎不懂醫學,但老百姓每天都在用著這些東西,但其中的道理是什麼卻並不知道,這就叫~百姓日用而不知。所以,學習《黃帝內經》,它可以培養我們的洞察力。

第一就是培養我們對天地自然的感悟。

這就涉及到一個非常有趣的話題,我們中國人為什麼是說買東西,不是買南北?

因天之序  

這個圖,一般大家都認為是上北下南,這個圖跟人體有關,從醫入道最容易,我們人的心~心火在最上,所以上邊為南。

另外實際上,東在中國的文化當中,按照取相比類的方式被歸屬於木,西屬金,南屬火,北是水。在遠古來講,用竹籃子打水的那個年代,一般來講,木及金~可承受之物,可以拎著走的;火及水~不可承受之物。這是一個層面。所以,我們中國人是買東西,不買南北。

另一個層面來講,買南北,就買水和火,火跟水進入人的買賣層面,幾乎會對人類造成某種傷害,比如軍火、石油的買賣都跟世局動盪有關。中國人講究文化,即使是罵人,罵人不是個東西~就是南北,就是說你這個人跟水火一樣無情無義。

再由另一個角度講,東方又意味著生發,南方生長,中土~化,西方收(收斂),北方藏(收藏)。

東方為何是生發之象

東字本身就是一個木,中間一個日,太陽從樹木中冉冉升起,就是形容它逐漸上升的這個狀態。

西呢?古文寫法就像一隻大鳥立在自己的鳥窩上,人類當初觀察西方的時候,首先抓住的是一個象~天快黑了,鳥都知道要歸巢了,連天地萬物都知道收斂、回家了。那麼,這就是一個收斂的象。

中國的買賣東西,實際上是在講一個文化的層面~買賣要嗎就是可以生發的東西,要嗎就是可以收斂的。生發的朝陽企業、收斂就可以賺錢的企業。

南方,就是散,南為火是疏布之象~是散,就如做慈善事業,該散該花出去而且不該求任何回報,也如心~東方肝、南方心、西方肺、北方腎、中土脾。這個角度來看,心就是疏布,心永遠在跳,並不是你睡著了心可以停一會,它永遠在那散著,這就是心的象,從象的角度理解我們的五臟。

北方腎,就是主收藏。

中央脾土~化,土為什麼能夠化萬物呢?所謂的化就是從開花到結果的過程,這過程叫做化。而中央脾土就是這個過程,它是要包含在生發、生長、收斂、收藏四象全都有的東西,中央脾土自身即是一個圓,這是用《易經》的乾掛的上九來解釋~就是見群龍無首吉,就是它自成一個圓,既有生發、又有生長、收斂、收藏。

以後我們所講的所有課程都會跟這~東西南北圖有密切相關。

因為,它實際就告訴你,天地就有這個次序~生發、生長、收斂、收藏,不會變的,人體也有這次序,也要因循這個次序去生存。

譬如,你若懂了北京城的城門,實際上你就能懂這個圖,都能懂中醫一些醫理。比方北京~東方崇文門、西方宣武門、北方安定門及德勝門,把這個弄清楚了,我們生活中許多問題都能解釋清楚了,實際上跟我們身體是密切相關的。像東邊生發指的文化,崇文門是文官走的路,西邊收斂之氣就是肅殺之氣,殺氣~所以才有秋後問斬,因為在生發的時候不可以動一點點殺心,這時候動了殺心,你摘下了任何一朵花,你到秋天的時候都會少結一個果。那安定門及德勝門為什麼要放在北邊?用現在的風水學去看也很清楚。

所謂風水就是~你老住在一個地方,這個地方的對你的一些影響,是一些像風、水般看不見的,卻會影響你的生活、人生觀。譬如你住東邊的房子和西邊的房子,時間久了,慢慢會影響你的人生觀、世界觀,東邊的房子住久了,天天看著朝陽起來,人就保持著這麼一種欣欣向榮的狀態,每天跟著太陽升起而起,跟著太陽落山而休息,慢慢就會令你人生保持著一種積極態度,但住在西邊,每天看日暮西下,這樣對人生會有一種蒼涼感,慢慢也會影響你的生活。這就是風水的涵義。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黃帝內經 中醫理論
    全站熱搜

    七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